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药市场的市场分析

医药市场的市场分析

时间:2023-07-13 17:22: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药市场的市场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药市场的市场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生物药;市场分析;产业集中;平衡市场

为了进一步挖掘中国生物药市场的商机,第三届BIO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将于2013年1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借此机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生物药的市场情况,并针对这些现在深入思考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生物药市场情况

1.高额投入,开发周期长

生物药市场有着高额的投入,因为生物医药属于高科技的研发项目,如果没有高额的资金投入就不会有新产品的产生与发明。当然高额的投入也有高额的回报,就研发角度来讲,跨国药企会更加注重早期产品,这与国内的许多风投不同。因为药企对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以药品营销盈利,而不是靠风险投资赚钱。但是,生物药市场的回报明显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主要是因为生物药品发明后要经过长期的药品临床应用尝试,临床调查研究后还需要进行市场营销处理,最终实现药品的全面推广,实现市场认同。因此,目前医药行业属性特殊,投资医药企业需要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目前,专业医药投资VC数量和金额都较小,五年平均医药投资占PE投资金额的比例也低于2%。基于生物药市场高额投入,开发周期长的情况,企业开发要考虑到中间可能会存在的风险,提升融资能力,更好地拓展市场空间。

2.产业集中,过度竞争

目前,生物药市场发展迅速,2000年全球生物技术药品市场约为870亿美元,且每年将保持12%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其市场额达750亿美元,到2012年则可达1000亿美元,估计占同期世界药品市场总销售额的10%以上。在发展如此迅速的情况下,生物药产业发展出现高度集中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同类的生物药产品间的竞争,如:EPO、干扰素、G-CSF等,这些都属于获批较早的传统生物药,因为竞争激烈所有市场占有率较高,EPO占20%;干扰素占17%;G-CSF占21%。从最新公布的2010年全国28家主要医药批发公司畅销药品统计数据表明,干扰素排名第60位,销售额为1.19亿元,占12种免疫调节药物的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新型的生物药市场占有率较低,使得国内生物药制药产业发展缓慢,而原有的生物药又因为竞争激烈而不断降价。数量多的产业结构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竞相压价、市场混乱的局面。价格战反过来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假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对国产生物技术产品信任度低,而宁愿使用昂贵的国外进口制品。另外,国内仿制药企业依靠先发优势,或通过制定竞争性跟随价格,灵活利用医院终端资源开发新市场,或瓜分已有原研药市场份额。外企则依靠临床研究、资金实力和推广队伍优势,来抬高仿制药进入市场的门槛。双方竞争激烈。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国内生物药市场迟迟不能与国际接轨,药物研发资金投入普遍不足,将会逐步出现竞争力下降的趋势。

二、生物药市场情况的思考

1.缩短周期,技术引领

为了转变当前生物药市场高额投入,开发周期长的情况,必须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缩短周期,利用先进的药物技术来引领市场营销,为企业获得高额回报。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必须要依靠技术力量,因此,要实现生物药的平台建设,除了要设立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外,要与各大高校、国家级医院等进行合作,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中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平台体系。目前,国内的生物医药在内的整个医药技术研发还普遍停留在仿制阶段,仿制的生物药虽然周期缩短了,资金投入也较少,但是,对于长久的生物药发展而言则是无益处的,因为缺乏新药就意味着国内药业市场没有市场竞争力,必然会在仿制药物的发展道路上被市场淘汰,基于此必须开发新技术,开展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品和天然产物单体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组织分布、排泄、蛋白质结合和代谢转化等研究。

2.平衡市场,控制竞争

为了转变产业集中,过度竞争的情况,生物药研发与营销企业,还有政府部门要重视平衡市场,控制不良的市场竞争。

首先,要借助政府力量建立市场发展的共赢模式。如:搭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联盟,形成了政府基金引导、地方园区配套、专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构成的生物产业项目的国内外多元化资本对接,为未来的生物医药产业聚群发展、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利用药品监管制度控制竞争。国内生物仿制药发展迅速,因而产生的不良竞争也较为明显,例如:20世纪90年代COX-2抑制剂成为非甾体抗炎药研发的热点,国内相关的仿制药也不断地发展,但是,很快发现这类药物存在不良效应,而这些仿制药也受到了药品市场的无情淘汰。仿制药也需要有一定的市场临床调研,这就会较好地控制市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而且政府的监管行为也会使得假冒伪劣的生物药从市场消失,保护国内生物药的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生物药市场的问题虽然严重,但是,在面对问题的同时要考虑到缩短周期、技术引领,平衡市场、控制竞争的方式,以此进行全面的市场竞争控制,促进生物药的市场发展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中医药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19-02

医药产业在按照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公认的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1],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医药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近些年,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很快,但存在企业规模小、利润低、原创药物少、营销与研发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而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突破国际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对中药现代化工作的指导,加快中药产业发展,2000年,国务院由国家科技部等八部委起草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制药企业在中医药领域的竞争已经展开,其中包括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的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如强生、辉瑞、阿斯利康等等。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市场营销人员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该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2]。因此,无论是本土制药企业还是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在抢滩中医药市场的同时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目前,中医药营销应用型人才比较缺乏,然而由于我国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所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无论“质”还是“量”都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以下仅从三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营销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全国1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各学校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核心内容是:“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行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营销和管理方面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在医药企业、管理部门从事市场营销策划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表面看来面面俱到,却没有充分考虑目前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由于目前国内市场医药产品的同质化,导致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是营销能力的竞争。而市场营销最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因此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重点录取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入职后能尽快投入实际营销工作。所以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一定要把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着力点[3]。

二、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如何建设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营销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因此营销人员所具备的知识应以“有效应用”作为评价标准,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突出“应用型”,以适应市场对中医药营销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为了培养该专业学生适应市场的相应能力,应采用模块式教学、强调特色,突出素质,模块内所设课程“有机组合、合理配合、适度整合”。设置通识教育模块,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政治素质、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等基本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思想道德”、“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这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质。设置中医药基础教育模块,加强学生对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中医药学基础”、“本草概论”、“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使学生对中医药领域具有宏观的认识;设置营销基础教育模块,加强对学生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交礼仪学”、“演讲与口才”、“商贸谈判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使学生在人际沟通、市场分析、营销活动、贸易行为规则能有较好的掌握;设置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加强学生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培养,包括“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国际医药贸易”、“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培养学生营销专业知识、技能与能力;设置特色教育模块,加强学生中医药特色的营销与中医药专业知识,包括“医药市场调查与预测”、“中医药营销策划”、“中医药产品物流管理概论”、“中医药营销渠道管理”、“中成药学”、“药事管理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在中医药营销领域应具备的特色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区别于一般营销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紧密适应中医药市场营销领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内容改革。根据中医药营销的特点,教学内容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改变在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学科系统性的取向,使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贴合中医药营销实际与学生职业选择,从而更具有针对性。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特色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各内容之间互相渗透,形成有机整体。删除与培养目标不适应或可有可无的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学内容,加大专业课程及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通过不断改革与实践将中医药内容与营销类课程有机融合使之形成“个性鲜明”的特色课程,如“商品学”改革为“中药商品学”、“国际贸易”改革为“国际医药贸易”、“营销策划”改革为“中医药营销策划”等,通过这一举措,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使学生中医药知识与营销知识都能得到加强。

三、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高级营销人才的必由之路[4]。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见习教学、实习教学、第二课堂等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中医药营销人才必须改革并强化以上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1.改革实验教学。目前,全国的中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验环节都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应设置而未设置、学时不足、实验条件”等方面。很多课程应当设置实验课程而未设置,比如“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调研”、“社交礼仪”等,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实验教学对深化课程理论、提高理论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实验课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提高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课程还要适当增加学时,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实际上相比于其他自然科学类实验室,市场营销类实验室的投入还是比较小的,之所以投入不足,还是对实验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山东中医药大学将以上课程在内的15门课程全部设置实验课,并设置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并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加大主干实验课程的课时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2.改革见习与实习教学。见习与实习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营销活动,是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见习的主要形式是理论课程结束后,学生到营销企业或企业的营销部门对相关营销活动设计课程教学的部分进行观摩、了解,往往是走马观花很难取得较好效果,山东中医药大学近些年来对见习教学进行改革,将几门紧密联系课程的见习课程进行整合,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营销环节,这样一方面通过一次见习就可以将几门课程的任务完成,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往返成本,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见习内容的融会贯通。

实习教学作为学生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效深化过程,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与素质。但是随着各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多,实习教学管理难度非常大,很多学校市场营销实习教学流于形式,成了“放羊式”实习。针对这种情况,山东中医药大学通过认真调研并仔细研究,对实习教学进行了改革。一是实行“双导师制”,即实习单位和学校各出一名导师,实习单位实习教师对学生从事中医药营销活动进行引导,学校导师根据学生实习内容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二是制定实习单位目录,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审核实习单位资质,符合的进入实习单位目录,所有实习单位都与中医药营销相关,学生必须从实习单位目录中进行选择,保证了实习的效果。

四、结语

中医药市场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中医药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要在围绕中医药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各方面的配合,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中医药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司建平.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4):98-101.

[2]朱民田,肖晗.中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61-262.

第3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利用外资现状;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3.0001.02

1引言

医药行业的三个基本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药产业属于新兴行业,面临着诸如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医药产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我国大量引入了外资。我国庞大的药品消费市场对外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量外资进入了我国医药产业。外资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充裕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但是我们也必须客观地考察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作用和影响。

2我国医药产业利用外资现状

2.1外资的作用和影响

在当代世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类国际资本频繁流动,其中FDI(国外直接投资)是最主要的外资流动方式。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生产和技术转移有一定的规律,其经营环境变化并非孤立的,其与组织结构的变迁互为因果并且还互相促进。跨国公司通过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和跨国并购,逐步建立起一体化的生产和研发体系,以更雄厚的实力参与全球贸易,技术创新等活动。发达国家为了输出资本或占领市场,掠夺原料等目的,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大量投资。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经济发展缓慢,为了摆脱这一局面,纷纷以各种条件吸引外资。因为吸引外资不仅仅可以解决本国缺乏经济实力的问题,还可以加快本国的技术方面的进步,促进本国发展。除此之外,外资还可以推动本国在国际贸易,人民就业等方面的成长。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且由于技术转让和技术外溢效应带动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促进了产业升级。然而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外资在带来利益和发展的同时,还有可能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2.2我国医药产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医药市场全面复苏,跨国医药集团迎来了飞速的发展。1980年我国建立了第一家合资医药企业,到目前为止,世界前20强的医药企业都已经在华建立合资和独资公司。跨国医药集团已经成为了我国医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我国医药产业经济一个强力的增长点,成为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跨国医药企业在华投资大概可以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港澳台资本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第二阶段以规模庞大和技术含量高的国际医药集团公司投资为主。跨国医药企业以FDI为主要的投资方式,有独资经营,契约式合作经营和股权式合资经营等几种途径。

2.3我国医药产业利用外资的现状

近年来外资对医药产业的投资不断增加。在我国最大的500家跨国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4家,而外方有股权控制的就有13家。西安杨森和中美史克外方控股都超过了50%。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进入我国市场的跨国医药集团,控股比例额越来越高,而且独资企业比例也不断增大。当前,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中,排名在前十名的国家地区投资占整个行业外资的90%左右。跨国制药企业中,美国占50%以上的份额,其次是德国。我国医药企业应用外资逐年增长。

随着外资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外资企业不仅影响了生产经营,而且在市场的份额也在增加。近年来用药市场,出口市场属于合资企业的份额一直在稳步增长。

总的看来,在全球医药产业转移和新医改的推动下,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医药企业的新兴市场,并有望成为全球药品制造中心以及最大的医药市场。当前,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非常频繁,深度广度也不断扩展。外资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新的医药产业竞争格局。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医药产业的主要角色之一。在当前复杂的产业形势下,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方博弈特点。

3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影响

3.1外资对我国医药市场的控制率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医药市场加强对外开放,外资企业纷纷通过并购或者参股或者独资等方式扩大对华投资。外资企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生产和进口的药品占据了大城市医药市场的60%以上,而在全国整个医药行业中的总销售额占据的份额基本维持在26%-27%左右,而在医疗器械等高端产品则超过80%为外方占有。而且我国医药企业存在技术落后,集中度低,经营管理不善,销售半径短,流通成本高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和外资企业竞争,预计未来几年外资的市场控制力率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3.2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贸易竞争力的影响

国际市场份额和固定的市场份额表现了市场占有率。而市场占有率是最直接的表现医药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我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我国医药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当前世界医药市场几乎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占据了大半。中国本土医药制造业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极少,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医药市场的进入门槛奇高,要求也多。这使得中国的药品难以进入其医药市场,而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优势的特色中药也很难形成竞争力,因为欧美的注册和认证制度有差异,所以中药只能以保健品的身份进入。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医药产业占据国际市场的份额一直都比较小。而外资的引入对我国出口市场占有率有较为积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出口药品份额逐年增加。但是却又有如下特点,一是出口的市场格局没变,高端市场还是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加工贸易的产品为主。二是出口公司规模偏小,一些外贸公司出口的比值下降。三是由于我国药企生产的药品大多为仿制药,创新不足,导致出口量大却价格大减。

总体来说,我国近年来医药产品出口依旧保持快速增长,但出口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创新都不足。

众多跨国企业看中了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争在中国投资建立药品生产基地,一方面争夺中国本土的医药市场份额,一方面又生产的药品返销国际市场。所以外资对中国医药的出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却仍然缺乏根本上的促进作用。

3.3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和品牌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专利法不承认国外药品专利权。国内企业可以随便仿制国外的专利药品。导致国内医药企业都以发展仿制药为主,新药研制严重滞后,绝大多数企业缺乏研制新药的动力和能力,我国除了青蒿素以外基本没有能在国际市场上有名气的西药品牌药,研发领域呈现规模小,能力弱,人才严重不足的特点。根据有关统计,我国近年来生产的药品中绝大部分为仿制药,新药的比例不足3%。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都来源于国外,新药基本为外资公司垄断和控制,医药产业对外的技术依存度非常高。

目前在中国最畅销的药品中超过80%是外国品牌药。进口药品的市场份额直线上升,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品牌倾销越演越烈。而我国生产的药品绝大部分是仿制药和原料药等,在品牌方面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难以和跨国企业竞争。

3.4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

随着世界各大医药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渗透以及国内市场的日益开放,中国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

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医药流通行业全面开放,大幅度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外资企业可以从事进出口贸易,参与药品经营,进行药品的批发零售配送。尤其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外资企业更是竞相降低药价,加剧本土医药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本土企业竞争力。

我国制药企业呈现规模小、分布分散等特点,和国外集中度高的医药巨头企业进行竞争,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即使国内最大的企业如哈尔滨集团、华北制药集团等,在技术研发、管理经验这些方面,和跨国企业比也显得非常弱小。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企业并购的大趋势下,借鉴欧美日先进经验,通过并购淘汰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大力提高我国医药行业集中度。今年来我国医药产业逐渐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医药行业,加快了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当今网络技术不仅缩短了交流的时间空间,还降低了成本和费用,加速物流信息。网络技术传媒等在医药产业的广泛普及应用,加速了医药产业的信息化和国际化。

4对策和建议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外资进行合理的引进

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为吸引高技术外资医药项目、提高利用外资层次提供好的平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法规范外资活动。考虑到外资的负面效应,对外资进行鼓励是必须的,但完全放弃产业的保护却不可行。应该适度设置非关税的壁垒,在能够保护国内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鼓励跨国公司对华投资。

4.2为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便利和支持

以市场换技术是一种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的常见措施,但跨国医药集团为保持其竞争实力,也会采取一些措施阻止技术外溢。因此培育有效的市场竞争才是促进技术引入的有效途径。要提高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引进技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进后进行消化吸收。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R&D投入等都非常影响一国的吸收能力。因此政府需要采取补贴等财政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增强吸收能力。

4.3鼓励国内企业联合重组,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我国的医药行业存在规模小、分布不集中等特点,面对严峻的国际医药市场竞争形势,要鼓励国内企业通过生产要素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专业化的生产和规模经营能力,以增强自身实力。并且按照政企分开、权责对等、管理科学、产权明晰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提高本土医药企业在技术水平和经营模式方面的国际化程度。

4.4合理利用外资,加强自主创新

市场开放和技术引进为国内医药企业学习先进技术提供了机会,然而技术引进并不等于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引进只是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要想实现真正的技术进步,必须要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并能够转化成自主知识资产,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引进外资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当今开放条件下,在合理利用外资基础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才是提高医药产业竞争力的选择。要实现新药研究由仿制到创造的转变,就必须加强医药创新技术的研究。同时对医药研究的单位和医药企业现行体制必须进行改革,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成果产业化。另外要完善科技投资的机制,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吸取资金,用以增加医药科技投入。

参考文献

[1]黄志勇,王玉宝.FDI与我国产业安全的辩证分析[J].世纪经济研究,2004(6):35.41.

[2]于倩,向君.后过渡期FDI与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研究[J].社会纵横,2006,(3):35.37.

[3]刘鹏飞.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分析[J].兰州学刊,2006,(9):158.160.

[4]梁锐,龙勇,刘力昌.我国医药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产业效果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3).

[5]茅宁莹.国际医药产业技术与战略新动向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启示[J].上海医药,2006,(6).

[6]马爱霞.中国医药市场分析及企业应对策略[J].中国药业,2002,(6).

[7]桑国卫.国际医药产业发展特点与我国创新药物研究近况[J].齐鲁药事,2005,(1).

[8]岳纯,赵洪进.FDI和产业规模与我国医药产业市场集中度关系的研究[J].商业经济,2009,(12).

第4篇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营销模式,而不是所谓的放任自流,凭借商的主观能动性去把握和操作市场,因为产品价格定位、产品用途的定位、同类产品的竞争分析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更不可能期望于业务员替换单盒利润空间大的某个产品,事实上也是如此,与我来公司的前提出的以0TC、以农村市场为目标市场的市场销售定位为主、以会议营销实现网络的组建和管理,迅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而依据业务员的自觉性来任其发展,公司只能听凭市场的自然发展,失去主动性。三、公司的支持方面分析:

到目前为止,公司对市场支持工作基本上为0,而所有新产品进行市场开拓期,没有哪个企业没有进行市场的适当投入,因为目前医药市场的相对透明,市场开拓费用的逐步增加,销售代表在考虑风险的同时,更在考虑资金投入的收益和产出比例,如果在相同投入、而产出比例悬殊过大,代表对其的忠实度也过底。而比较成功的企业无疑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前期进行必要的支持与投入。四、管理方面分析:

新业务员及绝大部分业务员对公司管理存在较大的怀疑,几乎所有人的感觉是企业没有实力、没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基本管理流程,甚至彼此感觉缺乏信任、没有安全感。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组织行为的绝对统

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吸引及绝对的凝聚力。管理的绝对公平和公正、信息反馈的处理速度和能力的机制的健全。而目前公司在管理问题上基本还是凭借主观的臆断而处理问题。根据以上实际情况,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各智能部门的能动性、提高销售代表对企业的依赖性和忠实度,对200*年工作做出如下计划和安排:一、市场拓展和网络建设:

目前市场基本上实现了布点的完成工作,通过近半年的彼此磨合与考察,对目前所有人员的资性程度应该得到认可,为了绝对回避风险,企业应该确定其管理的主要地位,然后适当进行必要的诱导和支持,进行市场的拓展和网络建设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北京、天津

下半年销售任务:52800盒、实际回款45600盒公司铺底7200盒

2、上海

建议:公司必须进行市场的投入,对上海实行单独的操作模式,实行底薪加提成的薪金制度,作为公司的长线投资市场。

3、重庆

其从事新药推广时间短,地区管理经验不足,但为人勤奋,经济能力弱,可能会扣押业务代表的工资、费用,挫伤业务代表的积极性。根据以往的工作经历,喜欢冲货、窜货。

市场要求:

必须保证有1000个以上终端,对目前的市场进行必要的摸底,然后要求招聘招商。注意了解货物流向。

下半年销售任务:37200盒实际回款:30000盒公司铺底:7200盒

4、黑龙江

5、辽宁

有较长时间的OTC操作管理经验,市场熟悉,但辽宁市场混乱,尤其是OTC竞争激烈,一般要店促销人员很多,费用过大,需要提醒向农村市场转移。

下半年销售任务:36000盒实际回款28800盒公司铺底7200盒

6、河北

能力强、但缺乏动力

要求开发: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邢台保定等9个地区

7、河南

要求开发17个地区中的10个地区

8、湖北

要求下半年继续召开会议,进行农村推广

9、湖南

进行协助招商

10、广东

要求开发广东21个地区中的15个地区,市场大、扣率低、进店费用高,必须进行必要的支持和让利,可以送其他药品的办法

11、广西

要求开发OTC市场,

12、浙江

浙江市场大、扣率低、进店费用高,必须进行必要的支持和让利,可以送其他药品的办法

第5篇

背 景

“速立特”上市前肝药市场具体表现为:

1.在肝药市场大战中,以蒂达胶囊、金马肝泰、中隆肝脾康和二十五味松石丸等为首的品牌陆续创造市场佳绩,成为单品年销量过亿元的产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分额。

2.在当时约100亿元的市场总容量中,西药约占30%,中药约占70%。以当时销量领先的蒂达胶囊为例,其市场占有率也不超过5%,市场上没有产生一个真正的领导品牌。

3.肝药市场竞争激烈。药商在重重市场压力之下,以任意承诺、夸大产品疗效、炒作“新概念”,甚至利用虚假的病例等违法方式拉动市场,以获得短期的市场回报。

4.到了1999年底,药商突然发现,患者购药前犹豫时间变长了,购药时提出的问题变多了,每次购买的量变少了。主要肝药品种销量直线下滑,市场大幅萎缩。

危机同时意味着机会!凭着在医药保健品市场拼杀10多年练就的敏锐觉察力,身为医药保健品营销界领军人物之一的李贵平,决定在此时上马肝药新品种。于是,调集各路精英组建“速立特”的策划组,为该产品开始了长达3年的服务。

市调工作立即展开。策划组在最终的市场分析报告中认为:

1.在不断扩大的肝药市场上,各肝药产品群雄割据、各霸一方,并且主要产品均由顶峰向市场衰退期回落。这为新品牌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由于当时国家对药品广告监管力度不够严格,随着肝药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药商以任意承诺、夸大产品效果、炒作“新概念”等违背市场规律的方法拉动市场,去博取高额利润。这种运作模式导致肝药市场出现了一场可怕的“信任危机”。解决“信任危机”成为摆在药商面前的最大难题。

3.辩证无处不在,危机并不等于死亡。策划人员从当时最典型的消费者心理――“想治疗、怕上当”――的分析中,找到了两大机会点:

一是消费者厌恶了市场上的误导与炒作,希望看到市场上真正的诚信,这意味着“诚信”将成为最有力的市场推广武器。

二是消费者呼唤真正疗效好的产品出现,以代替现有的“令其失望”的产品,迅速治愈肝病;这意味着在市场上推出具有良好疗效的肝药新品正当其时!

于是,一种能有效治疗乙肝的新药――“速立特”诞生了。

出 击

何谓3T模式?3T就是从解[决消费者信任(TgUST)入手,以关心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出发点,借助消费者信任的沟通管道(TUBE),与终端(TEMINAL)消费者进行全面沟通,在产生公益效益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产生偏好,并优先选择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营销模式。

产品导人期

产品的导入期,首要问题是解决信任危机。

策划组认为,对于任何产品来说,只有外在评价、外表形象与内在功效三方面关系一致,才不会产生信任危机。如果在消费者未见产品之前,就已经听说是国家免检产品,又是行业主管部门推荐产品等(也称之为“软包装”);在见到产品之后,发现产品的包装精美、形象得体等(这些被称之为“硬包装”);使用之后,发现产品功效正如所愿,能够解决问题,消费者就不会产生信任问题。因此,解决信任问题,在硬指标(内在功效)可靠的前提下,首先必须对产品实行软包装和硬包装。

策划组决定从“速立特”产品本身人手,为其进行仝方位包装。

在软包装上,争取到政府部门的支持。首先,国家卫生部批准“速立特”为国家治肝新药。随后,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29位肝病权威,向全国乙肝患者郑重推荐“速立特”。2000年8月,经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格审定,确定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001年4月,被中国药学会选定为“向革命老区送医送药指定产品”。2001年6月,被列为中华预防医药学会“健康金桥”重点推广工程。

在硬包装上,采用洁白的颜色和世界流行的环保绿色相结合,大盒包装,设计现代感强;在POP、宣传册、广告带等宣传品上沿袭这一定位,体现现代科技与人类共享,让人有耳目清新的感觉。

在硬指标上,除了让患者体验疗效外,还对产品的定位以及诉求点做出明确阐述。策划组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能够有效清除乙肝病毒的成分描述为“克氏”成分,诉求点被描述为:经过微生物活化和基因整合后的“克氏”成分与乙肝病毒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和整合性,能够有效识别乙肝病毒。“克氏”成分进入肝细胞后,首先与乙肝病毒很好的对位,并将其紧紧地嵌住,在肝细胞内外渗透压力的作用下,将乙肝病毒“拖”出肝细胞,并将其杀死。

第二,运用专家公信力,增加产品疗效的可靠性。策划组又突出宣传了“速立特”胶囊的发明人胡翔鹄教授,胡翔鹄是国内知名的肝病专家、北京肝病研究所所长、“乙肝病毒清除学说”的创始人。

采用3T模式全面包装过的“速立特”于2000年初正式启动市场。2000年5月在武汉设立样板市场,进行了首次试点。在武汉广场举办的大型义诊促销活动,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活动4天的销售量就达到平时全月销售量的3倍以上。从比以后,作为3T模式的试验场,武又市场不断完善和深化细节,当年年底最终取得了总销量高达数千万元的辉煌战果。

产品成长期的两大活动

一、2001年“人人健康,康复2001”活动

背 景

经过2000年的市场运作,“速立特”在全国慢慢培养起一定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高密度的产品覆盖。到了2001年,“速立特”步入成长期。

策划组认为,本阶段的重点应该由产品认知阶段上升为产品促销阶段,并且在适当时候进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的购买者。在2001年,策划组确定了以3T模式为主线、其他手段为辅助的方式带动整体销售的策略。

活动实施

2001年年初,策划组成功地策划了“人人健康,康复2001”的主题促销活动。4月22日,策划组策划了“中国药学会向首都六大医院/革命老区捐赠3 0万元‘速立特’药品暨康复明星座谈会”。该次活动以“三高三广”为标准在全国展开。“三高”,首先规格高,主要活动选择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第二气势高,通过中国药学会来捐赠产品;第三宣传

定位高,请出著名节目主持人赵忠祥主持会议。“三广”则第一是地域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二人群广,所有的乙肝患者都可参加;第三影响广,这次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2000年10月,8岁的孤儿屈海平由于身患乙肝大三阳受到歧视。“速立特”事业部了解此事后,决定救助她,使其原本没有进行下去的腭裂手术得以继续。活动邀请屈海平以及抚养她的爷爷奶奶参加,并当场资助了屈海平手术费和之后的上学费用,这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策划组在分析此事之后,认为可通过专题片的形式放大,借机宣传“速立特”的美名。因此在4月22日前夕,请专人把“速立特”救助孤儿屈海平之事制作成专题片,在全国各地播放。

在这个主题下,策划组又辅之以专题片、广告、有奖知识竞赛等手段辅助本次活动。在广告方面,2001年初,策划组结合外脑智慧,提出了“治好乙肝,生活就是美”的广告语,并制作了以“筷子”为创意的“速立特”电视广告。8月,广告在全国各地卫视台播放,以支持各地促销活动的开展。

同时,策划组又采用有奖知识竞赛的形式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参与活动。“速立特”投放的所有媒体和发放的宣传资料上都印有“肝病知识竞赛试题”,如电视、报纸、杂志、终端宣传品等。

通过公益专题片、广告片以及肝病有奖知识竞赛活动等方式,有效地延续了人民大会堂活动的影响,贯彻了“人人健康,康复2001”的活动主题,“速立特”的美誉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其他肝药产品相比,消费者对“速立特”的品脾联想度达到了最高点。2001年,“速立特”直接跃升为在全国药品零售市场排名第五位,肝药产品零售排名第一位。

二、2002年“报春鸟”活动

背 景

2001年底,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规定心脑血管、乙肝等疾病治疗药物不允许在大众媒体上广告。这对于“速立特”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不能在大众媒体上广告,意味着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不能连续贯彻,怎么办?

回头看当时的市场,由于当时各个市场发展和政策执行不平衡,各地的外联环境不一样,虽然有些地方仍可上广告,但直接做广告绝对不是好的选择。因此,以3T模式为理论指导的公益活动,成了“速立特”成长期的首选模式。

活动实施

策划组决定在2002年再次推出大型年度主题促销活动。“治好乙肝,生活就是美”大型肝病知识普及活动(简称“报春鸟”活动)在全国展开。策划组邀请了千名专家分赴全国各地,为乙肝患者提供肝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和科普保健知识,为乙肝患者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

除开展年度公益活动外,“速立特”策划组还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怀与情感的支持。因此进行人性化、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是非常合适的。策划组根据当时顾客服药情况、 市场调研情况、顾客购买心理、名单分类情况,作出活动前期预测,确定相应活动形式。一般分类为:1.发现停药患者较多时,举办“特诊”、“康复明星活动”;2.患者需要化验时,举办免费化验活动;3.大型活动结束后,举办大型肝病知识讲座;4.让老顾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时,推出“理疗活动”。

终端营销上,策划组认为不仅要对消费者实行3T整合宣传,对商、营业员也要以公益性的活动调动他们的销售热情。因此策划组创造性地把终端划分为“硬终端”和“软终端”两个概念。

硬终端的基本原则设为:多、奸、牢固。多――即是终端宣传品的种类多、数量多,营造出浓厚的市场气氛。好――即是宣传品的设计制作精美,品牌醒目,主导诉求突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牢固――即是为保持时间长,宣传品制作要坚固,摆放要牢固,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挪移丢失。

软终端的建设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终端工作人员和营业员建立良奸的关系,建立相互信任协作的友谊,提高营业员对产品的首推率,全面细致地介绍产品。二是和顾客进行情感交流,例如设立专家咨询热线,聘请退休专家、教授、医生为顾客解答疑难问题。同时,成立“消费者沙龙”,发现并培养新老顾客成为“沙龙”的会员,定期组织聚会或联谊活动。印制精美的会员卡,会员可享受免费健康检查、送货上门等服务。通过这些相应的售后服务机制,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及产品形象。

由于采取了年度公益活动加上其他售后服务活动,到了2002年6月,“速立特”市场销售遥遥领先于竞争品牌,基本从成长期过渡到了成熟期。

市场成熟期

背 景

2002年6月,“速立特”基本进入成熟期。然而此时整个肝病市场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肝病专科医院、门诊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导致恶性竞争问题;国家监管力度日益加大,产品宣传进一步受限等问题,使得“报春鸟”活动开始明显受到局限。由于“报春鸟”活动只是单场的“肝病知识讲座”,不能有效及时跟踪消费者的近况,策划组必须创新活动形式,既能及时有效跟踪患者情况,又能实时促进销售。

活动实施

2002年下半年,策划组提出了代号为“报喜鸟”的3T营销活动。作为“报春鸟”活动的延续,“报喜鸟”行动是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名义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成立“速立特肝病康复咨询中心”,这样就能围绕“肝病康复中心”,为各种促销活动提供支持点,为宣传提供便利,为日常营销活动提供依托。

“报喜鸟”是围绕“肝病康复中心”展开的一整套系统性营销方案,是各种营销手段的有效整合。

对于消费者而言,“报春鸟”活动带给消费者公益权威性、专家咨询、乙肝五项指标的免费检测等利益;“报喜鸟”除了这些利益之外,增加了服务协议、仪器整合理疗、长期服务等项目。有了肝病康复咨询中心,不但为大型活动提供了支持点,同时为日常活动提供了服务、宣传、促销的平台,使得回访服务职能公开化、社会化,树立了负责可信的形象,也为长期的3T营销实施奠定了基础。

可以这么说,“肝病康复中心”为3T营销的持续性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保障,为长期实施公益活动,提供了活动基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速立特”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地的肝病健康咨询中心的建设, 目前已经在全国1 0多个省市初具规模。

全方位的服务是3T模式高度提倡的。对于“速立特”来说,更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售前服务(健康知识讲座等);售中服务(专家咨询义诊、健康档案等);售后服务(回访活动,患者联谊会、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执行,“速立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以“速立特健康咨询中心”为基地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通过以上4种手段的紧密配合,“3T”最终把“速立特”打造成为肝病患者高度信赖的产品!

战 果

“速立特”在市场发展的每个周期,严格按照3T模式设计了不同的公益主题,并配合公益主题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通过3T模式,“速立特”迅速树立了关心社会、关心健康事业的良好形象,给消费者以很强的品牌亲和力,出现了品牌形象和销售量节节攀升的喜人现象。短短3年,“速立特”从一个肝药市场的新品,迅速成长为肝药市场的第一品牌,创造了肝药市场奇迹。

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中医药的出口营销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并提出和阐释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战略决策。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使医学面临着一系列尚未解决的困难,如人类身心疾病增加,现代疾病不断出现,老年人的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逐步增多等,导致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加之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巨大,医药费用昂贵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把防病治病和健康需求的目光转向了天然药物,更瞄向了具有悠久临床历史的中草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与70多个国家与地区政府卫生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医药已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现已有中医、针灸机构5万余所,中医师两万余人、针灸师10万余人。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医药作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正面临着国际化发展的大好时机。全球现主要有四个中药市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医药出口的主战场。

近年来,随着天然药物国际市场的形成,我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呈上升趋势,2006年已超过10亿美元。我国中药产品已出口到五大洲135个国家,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2%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然而在国际中药市场每年的销售额中,中国所占份额却很小。中国作为世界中医药理论最完善、经验最丰富的国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实现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挑战。本文将进行市场分析后做出相应的国际化营销战略决策。

一、中医药出口现状SWOT分析

(一)机遇

1.疾病谱发生改变。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与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关的疾病大幅上升,逐渐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主要病种。

2.以食品补充剂“进门”。目前,中医药主要以保健品、营养补充剂、食品补充剂的形式进人外国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由于欧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药品确定程序较为苛刻复杂,旷日持久,申请经费昂贵,而以保健食品、补充剂的名义进人市场后,因其较好的疗效和口碑,中医药日渐受到关注和好评。虽然相对于药品价格较低,但据悉其利润仍为国内市场的四倍以上。

3.现代技术强势。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实现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在中药产业链上应用现代质量控制技术,使中医药在保持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和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新知识,真正实现“高精尖”技术为疗效开道。

4.中药产业初具雏形。内地已建立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个省份规范化种植面积达92万公顷。同时,随着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中药企业规模、效益也不断提升,涵盖中药农业、工业、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5.外国民众逐步认可中医药。据WHO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而且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和受众。

(二)威胁

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中医药知识产权绝大部分尚未进人保护状态。我国丰富的传统中医药资源往往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无偿利用,甚至于很多时候需用高价购回被外国一些制药公司抢注的本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瑰宝的经方验方。

2.非贸易壁垒高筑。近年来,国际草药市场不断加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3、国外洋中药抢滩。我国中药创新薄弱,质量控制和检验水平改进力度不够强劲,而洋中药却以剂型新、单用剂量小、使用简便等优势形成了“后来居上”的局面。

(三)优势

1,增效减毒。中药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或矿物,毒副作用相对化学药品小,加之数千年来中药多以复方治病,通过中药间的相互配伍增效减毒,进一步降低了毒副作用。

2,治疗成本较低。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加之原料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及矿物,与西医惯常使用的药物和大型诊疗设备相较,具有检测手段简便,医疗成本低廉等优点。

3防治重大疾病潜力巨大。中医根据个体差异、病变环节,结合经历数千年的不可计数的临床验证,使用天然的、多成份配合的复方进行多环节、多靶点调整,在防治重大疑难疾病上大有作为。

4.方药资源库。我国具有方药的优势,已查明中药材12 807种,现存方剂10多万首,目前生产的中成药已达5 000多种,为新药的筛选开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四)劣势

1.文化差异。中医药有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用其他语言表达时很难被理解和接受。另外,中医学的诊断技术、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与世界主流医学存在很大差异,给中医药的传播、交流都造成了很大困难。

2.标准差异。中医药自成一体,标准异于西药,西方国家不加变通地运用西药质量检验标准来衡量中医药,使其在进人国际市场时受到不够客观公正的待遇。

3.缺乏合法地位。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在很多国家都未被承认。

4.出口比例不合理。中药制剂技术在我国整个医药产业中仍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其研究的相对滞后,已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直接造成我国中药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药材和提取物为主,出口比例不合理。 二、国际化营销战略

(一)政府职能性引导

在中医药国际化营销战略中,国家从宏观方面的管理、引导和助力作用不可忽视。首先,组织各相关方面力量,众志成城,建立高起点、高水平、更国际化的中医药标准,以保证中医药质量稳定、可控、有效、安全。其次,国家应利用网络平台时时跟踪目标市场国有关中医药出口的法律、法规及其变化,以使出口企业避免因不了解出口国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而产品遭拒。此外,国家应充分利用英特网将我国优质优品的中医药企业、产品、专家推向国际市场,建立起直接面向客户的巨大的医患网络平台,使世界各地的患者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找到他所需要的中医师及中药产品。

(二)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知识产权指人们在中医药的研究、生产、经营等知识活动中依法取得的权利,包括中医药著作权以及相关权利、中医药工业产权(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地理标志等)及未公开中医药信息保护权三方面内容。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要切实构筑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屏障,否则民族中医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甚至连国内市场都无法保留。所以,要尽快形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三维保护体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形成完整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民族中医药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应根据国际市场变化,配合“以医带药”、“以医代销”的模式,按照行业需求培养多种类、多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培养过程中,本着有利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侧重角度不同的原则,可以采用两种培养模式。第一,现期型。由于中医药出口进人快速增长期,对中医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应采用团队形式培养,团队中、每个人分工及侧重有所不同,形成不同强势的复合型人才,团队中成员各有所长、各有分工,但并不只懂自己的强势,而是通过互相学习和相互带动,使每个人最终达到体现强势且兼顾其他的目标;第二,远期型。通过招收跨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方式墙养既熟悉西医,又掌握中医药知识并能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还能运用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知识开拓国际市场的宽口径、厚基诫的高素质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以使之担当起使“国粹”走出国门的重担。

(四)补缺营销

长期以来,中医药在西方遭冷遇,既因中医药在国外宣传不够,也有西方医学界排挤打压中医药的利益驱动,毕竟每年有大量资金从西医领域流失,如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全美有大约113的医疗费用从主流医学——西医流人针灸、中医、气功等另类医学领域,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增长。这种局面,不利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拓展。

因此应比较中西医学的差别和优劣势,对西医已占明显优势的疾病治疗,我们应明智避让,集中精力于自身特色上。特色一旦成为优势,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全力发展自己,真正做到凭借优势特色致胜。

古语言“伺机而动”、“趁虚而人”,在中医药出口营销中,比较分析国外市场及中医药现状得出,以补缺者的形态占领国外的市场空缺是最合适的选择。做别人做不到的,治主流医学无法兼容并治的疾病,达到主流医学手段难以企及的疗效,以补缺营销战略赢得外国民众及主流医学界的更多关注和青睐。

(五)国际专业展会

国际展会是市场走势的指示器,增进东西方了解的纽带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展会中的与会者可利用同一场所共同弘扬文化,其传递经济信息、加强对外交流的效果是其他形式所不易达到的。

第7篇

近5年来,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精细化工生产大国。据相关数据统计,2006—2011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从1万亿元增长到近3万亿元,增长了近2倍。而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的进步,特别是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和染料中间体等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据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理事长揭玉斌介绍,由于医药中间体不受专利保护限制,其市场和应川前景普遍看好,而且全球化的产业转移也推动了我国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06~2011年,我国医药原料药和中间体行业产值由1283亿元增长到3082亿元左右,年均增率达到19%;原料药及中间体企业达到5000家:企业逐步向园区化发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等;中间体企业也由单纯的国有企业发展转变成了国有、民营、外资三分天下的局面。

除了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和染料中间体行业在近几年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悉,截至201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的化学农药生产企业有774家,可生产300多种原药;已生产的农药中间体品种达800多种,产量近300万吨。我国农药工业已建立起从原药生产、中间体配套到制剂加工在内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伴随着我国染料大国地位的形成,染料中间体行业也发展迅速。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可生产的染料品种约有2000个,常年生产的染料有800多个品种,中间体产量约为60万吨。此外,由于我国染料中间体的质量良好、价格低廉,已在欧美市场上取得优势地位,产品出口到世界上约30个国家和地区。从品种上看,我国每年出口染料中间体近160种,其中以苯系及萘系品种居多,分别占50%和26%,葸醌及杂环系中间体则分别约占14%和10%。从出口量看,我国每年染料中间体的出口量超过10万吨,其中量最大的是苯系中间体。

然而,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国的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在近几年虽然规模在扩人,整体盈利水平却呈下降趋势。

揭玉斌表示:“随着上游化工原料价格波动和医药价格政策对下游医约企业产品价格的影响,我国医药中间体的平均毛利率整体走低,由2002年的14%下降到2011年的11%左右,特别是对于那些老白姓常用药品,生产企业比较多、供应充足、企业竞相压价等因素也是致使医药中间体行业利润率下滑的重要原因;在农药中间体行业,利润水平虽然整体较高,但2008年以后也一直呈稳中有降趋势,基本维持在13%左右;我国染料中间体行业则受当前经济环境的影响,行业毛利率从2010年的12.8%下降到2011年的11.2%。”

从农药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企业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河北宏远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医药中间体。该公司市场部经理陈志新表示:“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医药行业出口增速放缓。这导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需求不足,部分企业效益下降。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利润率较去年同比下降了10%。”

苏州雅本化学公司市场部经理龙泽也表示:“农药中间体企业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基础化学原料,企业的议价能力比较低。我们企业部分产品采用了委托加工的方式。此外受人工成本及水电费上升、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好等因素影响,我们公司农药中间体盈利能力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毛利率由去年的42%下滑到31%,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去年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精细和专用化学品率将提高到45%以上,进入精细化工大国与强国之列。作为精细化工发展重要支撑的中间体行业发展现状如何?能否跟上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脚步?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产品附加值低 品种结构单一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我国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目前这种只见规模长、不见利润增的状况,主要是由于这个行业存在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以及企业竞争激烈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目前国内生产精细化工中间体产品的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首先,国内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形成规模经济的企业屈指可数,大工业、大集团精细化工企业更少。这就导致企业的经济实力不行,在产品开发中的投入也很有限。其次,企业的产品结构趋同,低端产品居多,附加值不高。目前国内厂家的低水平建设比较严重,结果导致部分产品的产能过剩,开工率严重不足,企业竟相压价,经济效益下滑。”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文剑表示。

“特别是在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这类问题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数量多达5000家,但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其产品供应也比较分散,市场竞争激烈。”揭玉斌说。

一家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的经理也表示:“当前,国内外整个大的经济环境很不好,特别是随着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的增加,这么多企业都想要生存,就必须打价格战,竞争非常激烈。”

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行业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技术总监胡笑形表示:“目前,我国农药中间体生产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大部分为农药企业,国有或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只有几十家,行业面临着资源重新配置等问题,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另外,目前我国农药中间体多为大宗、附加值低的产品,而高附加值的如含氟农约中间体产品等大部分还需要进口。”

同时,揭玉斌指出:“我国染料中间体企业一方面在生产技术上还不够先进,磺化、硝化、还原等单元反应主要采用传统工艺,生产过程也多采用人工或半机械化操作,与欧美等国产品相比,在质量指标和可用性方面存在着差距;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染料中间体的生产基地,但目前企业仍以生产酞菁酮、乙酰苯胺类等附加值低的染料中间体为主,生产高附加值染料中间体的还较少。因此,与国外染料中间体企业相比,国内企业还缺少竞争力。

重视市场分析 向高端化发展

面对精细化工中间体行业方方面面的问题,接受采访的专家们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揭玉斌表示:“精细化工不同中间体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在应对上也会有所区别。我认为今后我国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是产品类型由生产粗放型的低端产品向精细型的高端产品转变,不断向下游供应链延伸和转移,逐步增强深加工能力;二是抓住‘重磅炸弹’级药物专利逐渐到期的机遇,发展仿制药;三是鼓励兴建千克级的生产装置,今天的千克级订货很有可能是明日的大市场。此外,国内企业还应积极获取国际认证,这样才能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医药市场。”

对于农药中间体行业,揭玉斌则建议,为了使农药中间体市场行为适应我国农药发展要求、农药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并缩短与国外农药工业的差距,农药中间体企业未来应将含杂环的农药中间体、含杂环的高效杀虫剂的中间体、含杂环的高效杀菌剂的中间体、含杂环的除草剂的中间体、含氟的农药中间体、手性中间体等列为重点发展产品。

“在染料中间体方面,我国染料中间体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持续的优势地位,不仅要继续做强做大现有的产品品种、完善产品质量,还要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重视新品种开发,如苯系衍生物、杂环类和多环类中间体、含氟化合物以及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等专业中间体的开发;发展致癌芳香胺代用品;大力采用清洁工艺等。”揭玉斌说。

第8篇

关键词:藏药; 市场;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144-02

0 引言

藏药是一种绿色产品,生长在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纯天然,无毒副作用,对治疗久病、慢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都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具有特殊疗效的民族药物。在当今这个崇尚自然的社会,因为它符合市场潮流的发展趋势,也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在日本、美国等部分国家,也已经开始对藏药的研究给予关注。目前国内的藏药生产企业所拥有的外部市场环境较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却还未能在市场上成长得足够强大,不光不能与西药企业相比,即便是与国内的中药企业相比也还有不小的差距。藏药企业如何有效地培育藏药产品的市场,让更多消费者接受和使用藏药,对藏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藏药企业的发展过程,对于国内其它民族医药企业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1 国内藏药企业的生存现状

1.1 企业规模小,偏居一隅

据《2008年中国中药市场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全国现有民族药生产企业仅130余家,主要包括藏、蒙、维、苗、傣、彝六大类,达到国家标准的民族成药865种、药材230种,2008年民族药销售在50亿元左右。以发展最好的藏药为例,目前全国藏药企业的藏药工业总产值约为10亿元,仅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0.2%左右。这些藏药生产企业与藏族文化一样,集中分布在、青海、甘肃、云南、四川、新疆等地,长年偏居一隅默默耕耘,很少能被外界所熟知。而其中走出西部面向全国,且发展得相对较好的也只有奇正药业、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企业。与传统中医药一样,藏药的生产方式也是以手工作坊为主,很难转化为工业化大生产的方式,由此导致藏药生产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再加上受到“药好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影响,使藏药生产企业的发展得不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1.2 拳头产品贡献巨大

虽然藏药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我们不能忽视在藏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每一家藏药企业所生产的藏药数量都不多,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就靠企业的某一个产品,但该产品在该细分市场上却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如奇正药业公司的“奇正消痛贴膏”,现已在外用祛痛类药物中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奇正消痛贴膏”2008年销售收入达到3.57亿元,占该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了86%。凭借着藏药的良好疗效和独特的剂型,虽然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远高于同类产品,但是依然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而甘肃独一味公司的藏药“独一味”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占整个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07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6997.54万元。其中“独一味胶囊”在全国止血镇痛类中成药销量中仅次于“云南白药”位居第二位,公司“独一味”产品占独一味药品市场的87%。

1.3 假药泛滥,扰乱市场

据相关部门和企业反映,几乎所有藏药企业的知名产品都遭受着假药的侵害。有关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仅青海、甘肃就发现假冒藏药厂名40余家,盗用已有藏药厂名20余次。

藏药具有独特的功效,使其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藏药由于其神秘的特性,很多人不懂,容易被假冒,因为藏药并不普及,销售渠道还以传统大流通批发市场为主,生产企业对产品的防伪意识相对薄弱,且生产企业自己没有把市场占领好,致使假冒伪劣乘虚而入,也间接造成了假药横行的现状。据保守的估计,医药市场上真假藏药的比例高达1:10,假药严重扰乱了藏药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很多本来冲着藏药独特功效而来购买的消费者在使用到假藏药产品后,对真产品失去信心,影响了藏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利于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

销售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假药蚕食市场,藏药生产企业将最终难以为继。目前,青海藏药企业在假药充斥市场的高压下,普遍开工不足。目前业绩较好的晶珠藏药如果满负荷生产,年产值可达到10亿元,但目前只有五六千万元,就是因为产品卖不出去。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内藏药企业户户都有亿元产值的生产能力,如果能够满负荷生产,园区内仅中藏药就有几十亿元的产值。但目前全省十多家藏药企业,除金诃、晶珠情况稍好外,其余都是在勉强度日。

2 藏药生产企业面临的机遇

2.1 国家政策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扶持

中药行业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行业,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写入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简称《纲要》),现代中药作为重大专项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中药行业的发展业已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年3月21日国务院16个部门联合实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中医药产业的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最主要是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才得获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2.2 全球对天然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

随着国外对化学药物的研究越来越难,而且人们对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反感,回归自然的心态让天然药物受到青睐。藏药就是这样一种以天然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药物,对人体基本无毒副作用,而且药效明显。国外知名医药企业目前纷纷进入中国,涉足中国传统的天然药研究领域。

3 藏药企业的营销策略

3.1 产品策略――做强做大拳头产品,大力发展二线产品

产品策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其一为产品的开发方向,其二为产品的包装设计。

3.1.1 产品开发

在前文中我们已提到,藏药企业一般都有一个主打产品,不但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也是该类产品的领头羊。这可以反映出藏药企业在选择医药细分市场上是成功的。但当一个产品发展成为企业的支柱之后,企业就需要依靠这个支柱产品来带动其它产品的发展,进而为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创造贡献。目前在藏药企业中这一点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如何选择新产品的开发方向呢?

例如前文中提到的奇正药业和独一味公司,前者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是以策略为主,而后都则是采用的多元化产品策略。奇正药业在主打产品“奇正消痛贴膏”的翅膀之下,推出了中低价位的铁棒锤止痛膏,想依靠奇正消痛贴膏在外用痛贴膏这个细分市场上的影响力,来为其它产品进入新的贴膏细分市场降低门槛。

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最大化的节约企业的采购成本。因为藏药的原料均为生长在高原的动植物,其生长周期长,且野生数量有限或正在逐步减少,原料供应在品种及数量上都与企业的工业化大生产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是一个制约藏药企业大规模生产的因素。如果企业开发的产品相似或相近,就可以共用某一种或某几种原料,尽可能减小原料供应对生产的制约。

3.1.2 发展二线产品

现今藏药产品的包装设计大多相对比较粗糙,有些藏药产品在外包装上未标明药品的有效成分、有效期等信息,同时也未完全体现出藏族的民族特色。这种现象也不利于产品的推广。作为产品的一个载体,在包装设计方面,藏药企业可以合理并加大使用藏族文化元素的力度,以文字、颜色、产品外形等方式,为产品赋予浓厚的民族特色,体现藏药产品的悠久历史,将本品与其它药品形成有效地区隔。利用藏族文化的神秘感,来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理,让产品主动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以节约企业有限的广告费用。

3.2 价格策略――高溢价策略

藏药产品的价格受原料来源的限制,生产成本偏高,导致产品售价要高于同类产品。但藏药产品的功效很突出,这也是藏药产品能在某些细分市场上占据榜首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采用“产品溢价”的方式来确定价格,通过高价格来塑造产品的高品质。通过高溢价政策,可以确保企业获取足够的资金反哺于市场。

3.3 渠道策略――打牢根据地,梯次向外扩张

藏药作为一种民族药,在藏族地区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浓厚的根基,但在藏区之外,却是知者甚少,默默无闻。这种现象就迫使藏药生产企业必须根据不同销售区域设立不同的销售渠道。

3.3.1 藏族地区

藏药产品可以利用较高的知名度与本地企业的优势,很方便地溶入消费者的生活圈中,故生产企业就可以采用药店、医院主渠道与医药批发流通渠道并举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全面构建销售网络,让企业的品牌和产品深入人心,圈好自己的后花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因为经营有批发渠道,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生产企业就务必要加强对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同时加强自已产品的防伪功能,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受假冒伪劣产品的影响,做大做强自己的核心市场。

3.3.2 内地市场

由于藏药缺乏品牌知名度,因此指名购买率低,藏药价格较一般普药要高,消费者大多不知道藏药的作用,也根本不具备分辨真假藏药的能力,这就限制了藏药产品自然销售的能力。反观内地市场,现代连锁医药企业数量较多,门店分布极广,多以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社区店为主,故藏药企业可以依托连锁医药企业的这种优势,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赖度,以及尽可能缩短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连锁医药销售企业具有较为正规的经营模式,在藏药企业销售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满足藏药生产企业在对市场信息反馈、产品推广活动等方面的要求,是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一个得力助手。

3.4 推广策略――以产品带动品牌,以品牌促进企业发展

藏药产品的推广,不能离开藏族文化和产品功效这两个方面。

3.4.1 文化传播

俗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藏药产品在藏区人民的心中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但在其它民族的心目中却知之甚少。藏药离开藏区进行销售,首先要大力利用藏族文化这面旗帜对其它民族人民的吸引力,加强对藏药品牌的打造。在药品销售的时候,宣传藏族文化与药品的联系,加深藏药的历史厚度,提高消费者对藏药产品的接受度。另外,地区从来就不缺乏神奇故事,藏药产品有很多都来源或拥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就如同在汉族中广为流传的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一样。选择与产品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宣传和传播,能打消消费者对陌生藏药产品的抵触感。

3.4.2 产品功效传播

从藏药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占有的领导性市场份额可以看到,藏药产品都具有很好的功效,只要消费者使用过,就会感受得到。因此,藏药产品在市场上需要解决如何让消费者尝试购买这个问题。藏药产品进入终端渠道之后,往往因为消费者不知道、不了解这个产品,也从未能接触到这个产品,在终端上被束之高阁。因此推广的第一步就是可以学习快消品试用装赠送的方式来扩大产品接触的人群,让消费者有机会亲身使用和体验到产品的功效,效果的好坏都由消费者自己来作出判断。当消费者获得良好的体验效果之后,很容易以口头传播的方式在目标人群中进行传递,口碑宣传的可信度远远高于企业自说自话的可信度。

企业先期应该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一个主打产品,当这个产品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之后,企业可以将该产品塑造成自己品牌的一张名片,让它来带动企业中的其它产品。通过这种循环拉动,企业就可以得到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elVecchio,Devon,Jarvis,Cheryl,Klink,Richard,Dineen and Brian,2007, Leveraging brand equity to attract human capital:Marketing Letters,18 (3A):149-164.

[2]Herrmann,Andreas,Huber,Frank,Shao,Alan T and Yeqing Bao,2007,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usiness Excellence:Building Brand Equity via Product Quality, 18 (5A):531-544.

第9篇

当前药品营销专业市场调查实训课程开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业实例较少,针对性不强由于药品营销专业是高校近年来才开始兴办的交叉学科,专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专门针对医药行业的市场调查实训实例目前还较少,而医药行业的经营管理具备其特殊性,涉及较多的医药专业知识及行业特殊管理,如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等,因此,普通大众行业的市场调查实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不能为学生在真正接触医药行业的市场调查时提供参考,且由于与专业相关性不强,也不能达到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问卷设计脱离实际,周密性欠缺从学生进行问卷设计实训的结果看,学生设计的问卷条目多有脱离实际,周密性欠缺的情况[5],如“您认为贵企业的经营失败吗?”,学生设计该条目的目的是为了解调查对象对企业当前经营的看法,却忽略了“失败”这种字眼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拒绝合作。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学生的本科学习基本为理论填充,有实践训练的课程较少,而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人际关系处理间尚有差距,导致设计的问卷理想化、片面化、僵硬化。

实地调查经验不足,成功率低学生在进行实地调查时,大多缺乏调查经验及措辞技巧,不懂得如何提高目标对象的调查兴趣,亦不能打消目标对象的戒心,往往导致调查对象直接不接受调查,或由于不耐烦不配合完成整体调查,甚至出现有些调查对象本已接受调查,而中途因学生解释不当,调查对象直接撕毁问卷的情况。

软件运用、统计分析能力较差学生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软件,如问卷录入软件EpiData、数据处理软件Excel、统计分析软件SPSS等[5]。而运用这些软件,需要一定的统计专业知识,据了解,药品营销专业本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的开设多作为大一、大二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并且学习内容多为基础理论学习,对统计软件的运用较少也不熟练,但是市场调查课程开设多为大四,其间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统计理论知识已有忘性,而市场调查实训课程并没有足够时间再次详细讲解统计知识,从而使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时,由于两门课程间的衔接较差,导致一知半解。

改良市场调查课程实训教学的措施及对策建议

注重对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实例的积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样本抽样、问卷设计、调查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实训时,均需要相关实例讲解[6]。由于普通大众行业的市场调查实例,对药品营销专业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教师平时应注重对医药行业市场调查实训实例的积累,一个重要途径是进行医药行业市场调查方面的科研研究[7],如“某省药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现状调查研究”,将科研课题改编为市场调查实训实例。这不仅可使所举实例与药品营销专业密切相关,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科研课题的研究步骤通常涵盖从调查方案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的市场调查整体流程,可使学生学习内容前后联系,实训系统化、连贯化。

加深对问卷设计时应注意事项的强调问卷是当前市场调查最常使用的调查工具,也是将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分析的桥梁,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调查的整体质量,因此,培养学生设计优质问卷的能力非常重要。为避免学生设计的问卷条目脱离实际及周密性欠缺,教师应加深对问卷设计应注意事项的强调,如避免使用不明白的缩写、俗语、生僻字,避免使用贬义词,避免直接提出敏感性问题,避免问题提法中包含没有根据的假设等,并且多举一些设计不当问卷条目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设计一些问卷条目,进行课堂讨论这些问卷条目的不足并改进,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注意模拟场景以丰富学生实地调查经验市场调查中收集数据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进行实地调查,优秀的调查员通常拥有丰富的调查经验和娴熟的措辞技巧,能够冷静、正确地处理调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况,使调查事半功倍。为解决学生实地调查经验不足,成功率低的问题,教师应注意模拟场景,现场指点学生实地调查及措辞技巧,丰富学生实地调查经验,如告知学生应首先向调查对象介绍自己,表明调查目的,强调调查结果可带给对方的影响,及准备一些小礼物等,以消除调查对象的戒心,提高调查兴趣和合作度。另外,在模拟场景前,可引用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案例或测试,让学生对人群心理及行为特征有所了解,并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实地调查实践中[8]。

加强对药品营销专业数理统计课程与市场调查课程的衔接在市场调查的数据处理分析阶段,涉及大量的公式和复杂的数据计算,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软件开发的更新,原始人工计算逐渐被计算机软件处理所取代,但是学生仍需要具备扎实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基础。因此,建议加强对药品营销专业数理统计课程与市场调查课程的衔接,将药品营销专业的数理统计课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三开设,并加强学生对统计软件的运用训练,以避免与市场调查课程开设的间隔时间过长,学生在进行市场调查数据处理分析时,因对统计知识产生忘性或对统计软件操作不熟悉,影响最终分析。

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 医药高等院校 经济管理类学科 实验教学改革

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全国各高校陆续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建立实验室,并开始进行实验教学方面的建设和尝试[1]。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实验教学从无到有,快速填补了空白,但是通过对全国一类地区和二类地区的医药类高校的调查发现,医药类高校开设经管类实验课程的比例较小,大多数实验室建设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实验课程的设计只是与理论相对应,尚未形成实验科学体系,未能把课程之间的联系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这种模拟实际的演练仅仅对单学科有所掌握,对整个学科体系知识网络的建立仍处于真空地带。

一、经济管理学科中加入实验教学是时代的需要

由于经、管、文类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对理论知识普遍存在“字面上的理解”的情况,甚至是记忆性学习,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经济学投资类课程特别是证券投资、投资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点极为深奥,各种前提、假设纷繁复杂,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内涵,甚至滋生了厌学情绪。对此,国内众多综合性院校引入了“经济学模拟”的实践性教学方式。通过和国内、国际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所数据的实时对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或者特定历史阶段实际情况,对学生所做的虚拟经济投资方案得出投资结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更生动、更灵活地掌握理论知识。

二、医药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呼唤医药特色

现阶段,我国已有部分高等院校建立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开设了经济管理类的实验课程。但是,在教学理论体系上,基本上是基于一般性的现实环境建立起来的,所采用的观点也是一般性的、共性的,可以用于指导所有行业市场的基本运行与管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在应用到各具特点的不同行业市场的具体微观操作时显得力不从心。

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如同质产品与仿制产品较多,产品研发、注册、生产、销售、使用、监管过程严格而复杂,高盈利性与高风险性并存,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产品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消费者对产品的获取不完全自主,等等,因此,一般的经济管理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医药行业。而由这种一般性的理论指导的实验也必然不足以适应医药行业的要求。开展具有典型医药特色的经济管理实验已成为医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科发展方向。

三、具有医药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对医药类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学建设的分析,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商务实验中心以模拟环境和药学背景的有机融合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能力塑造的整合型医药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方法。此方法通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协作平台、资源平台的优势,即以医药市场营销、医药国际贸易、医药物流、医药企业管理、药事管理、GMP(药品质量监督与管理)教学优势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强化知识点掌握为核心,建立一套体现专业能力结构,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分层次、多模块、立体化综合性的动态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培养综合药学、药事法规和经济管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

1.建设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经济管理多学科教学体系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强大的药学优势,积极探索医药知识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知识有效结合的途径,根据医药行业、药品市场的特点,计划对实验课程所采用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使之具备药学专业领域或药品市场特色,从而使实验模拟更具真实性、教学更具针对性、课程更具实用性。二次开发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修改营销模拟教学系统中对市场的描述,使之具备药品市场特点。通过研究药品市场特点,从供给—需求曲线变化着手,模拟药品市场特点,在修改和变动供给—需求平衡点转移的情况下,教学系统中各细分市场“消费者”对企业诸如价格、渠道、广告、推销、服务等策略的“敏感度”,使市场表现更加符合药品市场特点。

(2)修改国际贸易模拟课程对商品交易规则的描述,使之具备药品国际贸易特点。增加课程中药品、化学物品的相关单证,添加各国药品标准和药品市场准入规则和限制,使“商家”间交易符合药品国际贸易要求。

(3)修改ERP模拟课程对实物流流程规则的描述,使之符合GSP要求。在模拟过程中重视物品流通规则流程限制,严格规范药品实物流的流通条件、流通时间限制、存放环境限制,使之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对药品批管理的要求。

(4)修改创业情景模拟课程对资金分配、产品特性、订单决定环节的描述,使之具备药品企业的基本特点。创业情境模拟课程中通过对初始资金分配方案的优化,对产品差异性的描述,订单决定的各因素权重,如广告、市场原有地位重新分配,使整个情景模拟课程具备药品企业形成和运行的基本特点。

2.建立若干个基于能力塑造的教学实验课程群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经管类实验课程的优势。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商务实验中心计划通过课程整合、优势互补,着力构筑基于学生创业能力和投资能力塑造的两大教学实验课程群。

(1)创业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具有医药特色的ERP模拟实验(基于GSP流程)、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营销模拟实验、GMP情景模拟、创业情景模拟实验)。

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经营管理能力。通过ERP模拟实验掌握企业流程管理的理念,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方法,掌握“用人所长、和谐共赢”的用人之道;通过营销模拟实验学生掌握市场营销整体思维、方法和具体策略体系,强化学生市场营销知识体系中市场分析和市场把握能力的培养;通过GMP沙盘模拟学生强化GMP管理理念和方法,锻炼和培养学生严谨、严密思维的能力;创业情景模拟实验使学生整体掌握企业运营管理理念与合作的思维方式,强化对学生大局观、整体把握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塑造。

(2)投资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证券模拟实验、期货模拟实验、外汇交易模拟实验)。

通过全方位的实时投资模拟实验,学生通过对实时更新的证券、期货、外汇三种投资方式、数万种投资组合的分析和判断,改变投资决策,修改投资方案,以期达到最初投资目标。通过方案优化,探索符合自身性格特征的、符合投资目的的最优投资组合,学生能理解和掌握风险判断、风险回避的基本能力,以及形成豁达、开朗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实验课程群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搭建知识网络,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学生以往学习过程中只看到本学科微观的知识点,使其能站在战略的角度统揽全局,对所学的理论有总体的把握。实验课程群的构建,是对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3.建立网络化、开放型的远程共享互动平台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实验中心计划通过硬件整合,以建立网络服务基站的模式完善实验室信息规划管理运行平台,充分发挥校园网、教育网优势,实现网络共享,构筑医药经济管理实验网络平台。同时,健全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各项政策,建立实验开放教学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后,增加校内实验开放比例,并创造条件向校外开放实验教学。采用学术会议、教学观摩等方式加强推广力度,采用多种方式与国内医药类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合作,起到教学示范的作用。

四、具有医药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受益于学生

通过创业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模拟平台和投资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提高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模拟更真实的医药市场情况,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原有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亲历实践使理论知识得到升华,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现实意义,一改以往的记忆性学习带来的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现象。对问题表象进行深入剖析时要求对牢固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有助于改善学生“孤岛状”知识体系,逐步将所学知识组合、搭建在一起,形成一整套可被及时利用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系统。

2.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对经济管理类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系统,模拟实际社会情况,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整体知识的调动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解决问题,提高其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团队合作和实际决策能力

在参与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实现目标。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身处不同职位应具备的能力及该岗位的工作特点,培养同理心和实际决策能力。这恰恰弥补了传统理论教学只注重训练智商而忽视培养情商的不足。

4.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投资能力

我们通过创业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模拟平台和投资能力塑造教学实验课程群,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创业能力和投资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第11篇

200*年,我们将医药销售市场打开新的思路,在保证医药品安全合格的基础上,罗列出以下销售计划和目标。

200*年医药销售工作计划销售70万盒,力争100万盒,需要对市场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对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并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要求。

一、目前医药市场分析:

目前在全国基本上进行了点的销售网络建设,但因为零售价格过低,18.00元/盒,平均销售价格在11.74元,共货价格在3—3.60元,相当于19—23扣,部分地区的零售价格在17.10元/盒,因为为新品牌,需要进行大量的开发工作,而折合到单位盒的利润空间过小,造成了商业或业务员不愿意投入而没有进行必要的市场拓展.

经过与业务员的大量沟通,业务员缺乏对公司的信赖,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表面简单,实际复杂,加上地区经理的感情及不合适的沟通措辞其他相关因素,造成了心理上的压力,害怕投入后市场进行新的划分、或市场的失控,造成冲货、窜货的发生,不愿意进行市场投入,将变为情感的销售,实际上,因为低利润的原因,这样的情况将可能持续到每个市场的润利润在10000以后才有所改变。

如果强制性的进行市场的划分,因为公司没有进行必要的投入、更没有工资、费用的支持,加上产品的单一、目前利润很少,并没有让业务员形成对公司的依赖、销售代表对公司也没有无忠实度,势必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相互的恶意竞争,不仅不能拓展市场,更可能会使市场畏缩。

二、 营销手段的分析: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营销模式,而不是所谓的放任自流,凭借商的主观能动性去把握和操作市场,因为产品价格定位、产品用途的定位、同类产品的竞争分析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更不可能期望于业务员替换单盒利润空间大的某个产品,事实上也是如此,与我来公司的前提出的以0tc、以农村市场为目标市场的市场销售定位为主、以会议营销实现网络的组建和管理,迅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而依据业务员的自觉性来任其发展,公司只能听凭市场的自然发展,失去主动性。

三、 公司的支持方面分析:

到目前为止,公司对市场支持工作基本上为0,而所有新产品进行市场开拓期,没有哪个企业没有进行市场的适当投入,因为目前医药市场的相对透明,市场开拓费用的逐步增加,销售代表在考虑风险的同时,更在考虑资金投入的收益和产出比例,如果在相同投入、而产出比例悬殊过大,代表对其的忠实度也过底。而比较成功的企业无疑在新产品进入市场前期进行必要的支持与投入。

四、 管理方面分析:

新业务员及绝大部分业务员对公司管理存在较大的怀疑,几乎所有人的感觉是企业没有实力、没有中外合资企业的基本管理流程,甚至彼此感觉缺乏信任、没有安全感。

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组织行为的绝对统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吸引及绝对的凝聚力。

管理的绝对公平和公正、信息反馈的处理速度和能力的机制的健全。而目前公司在管理问题上基本还是凭借主观的臆断而处理问题。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各智能部门的能动性、提高销售代表对企业的依赖性和忠实度,对2013年工作做出如下药品销售工作计划和安排:

一、 市场拓展和网络建设:

目前市场基本上实现了布点的完成工作,通过近半年的彼此磨合与考察,对目前所有人员的资性程度应该得到认可,为了绝对回避风险,企业应该确定其管理的主要地位,然后适当进行必要的诱导和支持,进行市场的拓展和网络建设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 北京、天津

下半年销售任务:52800盒、 实际回款45600盒 公司铺底 7200盒

2、 上海

建议:公司必须进行市场的投入,对上海实行单独的操作模式,实行底薪加提成的薪金制度,作为公司的长线投资市场。

3、 重庆

其从事新药推广时间短,地区管理经验不足,但为人勤奋,经济能力弱,可能会扣押业务代表的工资、费用,挫伤业务代表的积极性。根据以往的工作经历,喜欢冲货、窜货。

市场要求:必须保证有1000个以上终端,对目前的市场进行必要的摸底,然后要求招聘招商。注意了解货物流向。

下半年销售任务:37200盒 实际回款:30000盒 公司铺底:7200盒

4、 黑龙江

5、 辽宁

有较长时间的otc操作管理经验,市场熟悉,但辽宁市场混乱,尤其是otc竞争激烈,一般要店促销人员很多,费用过大,需要提醒向农村市场转移。

年度销售工作计划的下半年销售任务:36000盒 实际回款28800盒 公司铺底7200盒

6、 河北

能力强、但缺乏动力

要求开发:石家庄 唐山 秦皇岛、邢台 保定 等9个地区

7、 河南

要求开发17个地区中的10个地区

8、 湖北

要求下半年继续召开会议,进行农村推广

9、 湖南

进行协助招商。

10、 广东

要求开发广东21个地区中的15个地区,市场大、扣率低、进店费用高,必须进行必要的支持和让利,可以送其他药品的办法

11、 广西

要求开发otc市场,

12、浙江

浙江市场大、扣率低、进店费用高,必须进行必要的支持和让利,可以送其他药品的办法

13、 江苏

市场大、扣率低、进店费用高,必须进行必要的支持和让利,可以送其他药品的办法

14、 安徽

15、 福建

报纸招聘

16、 江西

报纸招聘

17、 山东

确定唯一的总,总负责制度,进行必要的市场协助划分。

18、 四川

19、 贵州

20、 云南

协助招聘

21、 陕西

报纸招聘

22、 新疆

二、 销售工作计划:

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应该确立以目前地区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网络拓展的基础的整体思想,仍然将市场定位在otc及农村市场上,必须加强对市场网络组建的要求,保障点面的结合工作。

三、 市场支持

1、 为了保护好市场,扩大铺底范围,加大对商业的管理工作,年底需要完成70万盒的销售回款,对市场铺底必须达到110万盒

2、 在8月底前,要求全部代表进行必要的招商、招聘工作,要求在当地招聘,费用控制在XX内,公司用货物支持,对不能配合的地区经理资格。对招商业成功的地区实行奖励,凡新开发的地区,一次性销售5件以上,给予1件的奖励。

四、 管理建议

公司应该形成规范的管理,绝对避免给业务员造成管理混乱、动荡的错觉,明确一切销售活动都是为公司发展的观念,树立管理者的威信,明确目前是市场开发阶段,业务员并非能赚取多少利润的现状,让业务员全心投入;指定公司以otc、会议推广销售的网络组建模式,再实现适当的微调,而不是放任自流。

要求公司做好如下的工作:

一、 目标明确:

所有销售都是为公司服务,所有员工都是企业的资源,销售活动是为企业发展服务。无论销售公司的什么产品,都是属于公司。而全部的网络、人员本身就是公司的资源,应该充分利用此资源,进行整体营销售及管理。

二、 分工仔细:

成都既然已经成立了营销售中心,应该将整个业务转移到成都,所有合同的管理、合同的审查、货款的催收、商业档案收集及管理、发货的确定等等,乐山只能作为特殊合同的审批、和后勤保障工作。

没有哪个企业销售中心根本不知道详细的发货情况、销售情况、回款情况的,这无论对市场的信息反馈还是市场控制都不利,营销中心对市场的决策主要信息来源为各种销售数据,如果失去这些数据,营销中心失去意义。

因此,具体要求为:

1、 成都的智能:

负责全部的销售工作,乐山应该将全部的信息反馈直接转交到成都,成都进行必要的信息处理,而不是出现许多乐山事先进行处理、处理不下来后再让成都处理的局面,让业务员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度。

2、 乐山的智能;

提供每天的销售信息,发货、回款信息,应该严格管理,对重大合同实现审批。只能作为后勤保障和问题的最终决断处理。

三、 具体的要与安排:

1、 召开一次全国地区经理会议,规定统一的市场运做模式,加强业务员对企业的信心,提高对企业的凝聚能力。

2、 要求对市场进行细分、进行招商、招聘,费用有公司采取用药品冲抵的方法,减少公司现金的支出。

第12篇

1目前《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及不足

1.1《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目前,全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类课程都很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并逐渐的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主要形式,特别是医药院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类课程,更充分地结合了医药市场营销本专业的特点,针对药品这一特殊的商品,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本校为例,目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1.1案例教学《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

中案例教学应用率极高。它可以通过对于已经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充实和巩固理论知识。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除了在讲授中列举大量的医药营销策划实例以外,各章节甚至各知识点的案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特定内容及知识点的分析能力。

1.1.2指定课题的模拟实践营销策划活动在学习

完主要知识点后,为了了解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发挥和创造能力。教师一般会提供某一药品的营销上市背景资料,由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对指定课题进行模拟实践营销策划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营销策划书,最后以PPT形式进行汇报,教师点评,按百分制进行记分,期末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计入课程学期总评成绩中去。

1.1.3用角色扮演进行模拟游戏所谓角色扮演法

就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将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扮演”特定组织中的有关“角色”,诸如医院院长、药剂科主任、经理、客户、医药代表等,进行模拟营销游戏。模拟游戏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使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尤其是自己所扮演角色在组织中的优势与难处,让学生在模拟游戏中进一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决策力、应变能力、抗风险能力、语言表达、逻辑分析等综合能力。

1.1.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参观学习采取走

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药厂、医药公司、医院、零售药店等,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提前有一个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医药单位的厂长、总经理甚至是普通的工作人员给学生们作报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地交谈。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缩短了学生们与现实工作的距离,加强了同学们探索未知的兴趣;同时在接触中,使大家深深感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激发内心不断求知的欲望。

1.2《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目前在《药品营销策划》实践教学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被广泛应用。但是,中间仍然存在这许多的问题。比如在实践教学中,有些学校实践教学中敷衍了事、投入不够,保证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有些学校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协调性、系统性不够,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过程控制不力,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不科学等问题。相关人员正继续努力在寻找一种更贴近学生、更能激发学生深层创新潜能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更能注重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性研究。

2《药品营销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新形式的探索

近几年,经过笔者多次的对于该课程实践教学新形式的探索,总结经验,认为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出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平台。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融入到《药品营销策划》实践教学中不但丰富了课程的实践教学,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为今后的就业拓宽了新的渠道。

2.1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融入到《药品营销策划》

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的关键是找到好的实践项目。以往主要是通过到企业寻找模拟策划项目进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医药这个局限性窄的领域,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模拟策划项目并不容易,即使找到合适的模拟策划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受到种种限制。因此,将实践教学从企业模拟项目转向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要求学生通过对市场的了解,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设计营销方案,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营销策划书。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该学科实践模拟策划项目来源稀缺的问题;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能力。通过创业项目策划,学生得到许多实践经验,不仅加深理解营销策划能够解决什么,而且经历创业策划过程,体验到了团队精神,提前走进了市场,通过点评和评选,优秀的还可以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2.2将大学生创业项目策划融入到《药品营销策划》实践教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