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房屋建筑学住宅设计

房屋建筑学住宅设计

时间:2023-07-13 17:2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房屋建筑学住宅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房屋建筑学住宅设计

第1篇

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两个阶段,探讨了通过该课程培养学生建筑设计能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教学目标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面对建筑院校非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小型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方法,同时应使学生建构起自己专业知识体系中对于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能力以及建筑构造的设计能力。对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给排水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对建筑构造及设计原理知识的构建有先行课程如《建筑制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等课程做支撑,又有后续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做完善。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学生对小型民用建筑的设计能力及建筑构造设计能力一是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二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课程包括课程参观、构造设计和民用建筑课程设计来构建的。

1理论教学阶段

理论教学是《房屋建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以教师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学习作用。学生由于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工程技术知识,又是初次接触《房屋建筑学》课程,其内容繁多且各章节内容看似没有多少联系,学生在初期学习《房屋建筑学》课程时不容易找到学习方法,教师需要通过以下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的常规学习中。

1.1在教学初期,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课堂教学教师主导的授课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学习习惯,不会主动去探求新的知识点。因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比如在进入课堂教学前要求学生先预习下次课程要讲的知识点,重点提示学生在预习时应该思索的问题,在下次课开始时作为要点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可以使学生能提前预习,有的放矢的进行每一章节的学习而不是出于盲目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

1.2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学生总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容易养成思维的惰性。在教学中应注意采取启发式的教学,同时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内容讲述时应深入浅出,采取重点难点内容深入细致讲解,容易内容提示一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课堂情况调整自己的授课方法,时而设疑,时而提问,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课堂上,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开展课堂专题讨论,培养学生针对某一专题去查阅资料,经过认真思考、分析,提出独特见解,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3调整教学内容,筛选优质知识传递给学生

对于初学本课程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所接收的知识并没有辨别能力,学生所吸收营养成分的好坏基本决定于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和完善自己的授课内容。因为教材的滞后性,教材上有些建筑构造做法与材料会与现在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不符合,有些甚至已经是淘汰的材料和做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摒弃这部分内容,代之以现在的材料和构造做法传授给学生。

2课程实践阶段

2.1教学参观

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应组织学生进入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先对建筑的构造组成和构造做法有个感性的认识,并了解建筑施工的过程,以及它与建筑设计及建筑构造的关系,掌握建筑构件的构造做法,对该课程的学习奠定感性的认识基础。参观学习后,要求每个学生写出实习报告,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实习的收获,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2构造设计

构造设计是学生经过理论学习进入建筑构件构造设计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考察学生在经过了理论学习阶段以后,是否具备了对各建筑构件的构造设计能力。根据需要,在课程中设计了四次构造设计任务,分别是基础、墙体、楼梯、屋顶构造设计。构造设计对应于相应的课程内容讲授完成之后。学生除了需要具备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查找图集及其他资料并根据设计任务进行构造设计的综合能力。通过构造设计,学生能初步掌握各构造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构造做法,这样能让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构造设计能力。

2.3课程设计

《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是一项综合设计任务,要求学生对某一小型建筑从方案设计开始,直至完成施工图设计。对这一设计任务的实施,要求教师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建筑设计原理阶段教学内容讲授完成以后就把课程设计任务书布置给学生,整个设计过程应贯穿于《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的始终。此时,因为学生还不具备后续的建筑构造知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整个课程设计的推进过程。比如,在进行建筑设计原理讲述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查一些相应的建筑设计资料,针对设计题目,找一些相关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指导学生能够运用设计原理和方法做出方案设计。教师根据学生的方案进行指导,对学生所做出的明显违背设计原理的部分给予指正,比如学生在进行住宅设计时,会不考虑主卧室、客厅需要好的朝向的设计原则,而将其放在北向。或者把厨房、卧室设计成黑房间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指正,以便让学生及时更改,使设计方案尽量少些问题。经过方案的一草、二草设计以后,学生的方案能够尽量完善,这时整个《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也会进入尾声,课程设计也同时进入尾声。学生通过之前的构造原理与构造设计学习,已经具有了构造设计的能力,此时作为课程设计的尾声,学生可将小型民用建筑的节点构造补充进课程设计中,就能完成整个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对学生建筑设计能力和构造设计能力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这一设计阶段,学生基本能掌握整个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完整步骤。通过以上《房屋建筑学》课程三个阶段的教学与构造设计实践、课程设计实践,学生能初步有效地建构起自己对于中小型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构造设计的能力。

作者:张艳萍 陆志炳 李显秋 王燕波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作文.房屋建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薛艺.《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9):21-23.

[3]付蓓.《房屋建筑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建筑,2015(4):92-93.

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 建筑设计 建筑构造 教学方式 人才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强、专业性高的建筑基础课程,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技术和建筑经济等领域,其主要讲授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近年来,由于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其内容日益增多,涉及面越来越广,而且目前我国的房屋建筑学课程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教材内容陈旧,与目前的建筑设计联系较少,教学手段死板,致使学生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不足等。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去探索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

教学的内容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获得与发展的方向,所以把握本专业的最新动向,不断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把最先进的、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确保学生学有所用。

(一)教学内容要选择性讲授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大量涌现及建筑功能的多样变化,使得建筑构造及建筑设计在内容和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本课程的教材存在部分内容跟不上目前建筑发展的步伐,显得有些落伍。因此,要尽量避免死搬教材,对于那些相对落后的构造做法,要进行了大胆地筛选。如隔墙中的板条抹灰隔墙、油毡防水屋面、木门窗构造等内容在实际工程中已被淘汰,在教学中就不必详细讲述。

(二)教学内容的及时补充当前,建筑业的各种技术发展迅速,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在讲授时,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外,还要密切关注本行业新概念、新知识、新方法内容的更新,将这些先进的内容补充到教学中,如智能建筑、绿色建筑、墙体的外保温构造技术等。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兴趣,也利于提高学生以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二、调整教学方案

(一)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方面的基础课程开始主要采取授课和实践参观形式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物一般的构成方法及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式方法, 内容包括常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及建筑构造做法:如建筑外墙饰面、建筑屋面防水、外墙保温隔热等。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从支承体系、结构形式、连接方法等方面对设计对象的总体构成形成基本概念,并能综合考虑各种外部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并用于设计中。

(二)随着学习的深化,可布置相应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作重点解决,并有明确的阶段目标。例如在进行住宅楼设计时,应对住宅建筑的平面组合关系、立面造型特点进行构思,并可根据采光特点结合门窗作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强认识,锻炼他们的建筑设计能力及对构造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结合教学

在学校的建筑设计教学中,更多着重于空间理念和建筑形式美的培养,而建筑技术的教学理念不太重视,尤其是对新材料的运用缺乏认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际、实用、实践”,重点应是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去,在设计中培养良好的技术概念,实现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的结合。

四、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启发式教学对建筑构造部分的教学,重点将各部门的构造原理讲深讲透,而对具体的构造方法,适当举例说明即可。如讲到平屋顶构造方法时,同学反映书中的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很难区分和记忆,因此教师应启发同学重点掌握三点:一是平屋顶的三个基本构造层次――结构层、找平层、防水层的原理与作用均相同;二是防水层的不同做法导致相应屋面的结合层、保护层做法不同;三是三种屋面的适用范围及细部构造,如泛水、檐口等做法的区别,把学生从学习的迷茫中引导出来,使他们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实用性、技能性。

(二)实例教学收集大量已建建筑物的建筑图纸,让学生通过实物与图纸的相互对照,开展讨论会,重点让学生讨论建筑工程的设计特点和设计的不足之处,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特点,熟悉工程语言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乐趣。

五、重实践,加强学生技能培养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知识的融会与运用及动手能力。

在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重视直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安排数次现场观摩(包括课外观摩),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内容,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等多类公共建筑,以及单层、多层的工业建筑等,让工程设计师及工地技术人员对学生讲解工程的设计、施工的详情。学生在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综合和讨论,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作者简介:廖荣(1964-),女,兰州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教学研究,(e-mail)liaor1118@sina.com。

摘要:从课程的教学理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9903房屋建筑学是土建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计价等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课程涉及内容较广,既有内容繁多的建筑设计规范,又有抽象的设计理念以及繁多的构造方式,学生往往不知如何入手。近年来,受到学时减少、教材陈旧及生源质量欠佳的影响,教师教学压力增大,作为培养工程一线综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师,必须思考如何用新的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1]。

一、确立适宜的教学理念

房屋建筑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多且面面俱到,无突出的重点和难点,对将来从事一线工作的学生而言,由于缺乏房屋空间系统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工程应用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出发,以“必须”和“够用”为度,树立满足实际应用的教学理念,将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知识模块:即房屋建筑构造原理(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部分)、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房屋建筑图识读,重点加强房屋构造原理的知识掌握;同时辅以专业教学实习及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体现实用性和综合性。

二、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

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尤其是建筑构造部分。例如:刚性基础、墙体中的墙体承重体系、门窗一章中的木窗等在实际生活中已不适应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基本不再使用,但教材却占据大量篇幅。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而在教材中并未加涉及。例如:屋面材料中的沥青卷材,现早已被sbs、app改性沥青卷材或三元乙丙代替,而教材中沥青卷材却是重点,新材料被一笔代过;再如墙体保温,国家节能标准已实施多年,教材介绍较少,此类问题在此不一一例举。教师在教学中应减少此部分内容的课时,适当增加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新规范的讲述,以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能适应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廖荣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二)构造内容要立足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构造教学的难点是建筑构造方式种类繁多,做法各异,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施工等学科的相关原理,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而不知在实际中的应用,因而在讲授构造内容时要向学生阐明不同的构造方式都基于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造的重点是向学生讲明构造与功能要求、建筑技术、建筑结构、自然环境、建筑经济之间的关系,而它们间的关系决定了不同构造做法中的材料的选择和结合方式。新材料、新技术虽然造就出新的构造形式,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会改变[2],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讲解,是帮助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关键。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习的开始阶段,首先从“建筑—凝固的艺术”作为切入口,从建筑的发展史开始讲述,使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在课程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如在建筑构造概述章节,启发学生思考教学楼的组成,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此时教师只需将教学楼组成的六大部分及其它构配件进行条理化归纳即可[3]。

(二)开放式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感性认识对巩固知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构造讲述时通过模型认识构造,从认识开始逐步深入,在交流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提问“构造是如何组

成的,怎么做才能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提供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同时配合绘构造图作业,学生学习效果及积极性显著提升。

以建筑物进行直观教学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组织参观前,教师应就此次参观的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以减少盲目性。如参观单层工业厂房,首先提出观察单层工业厂房受力体系、纵横向受力构件及其它构配件与民用建筑的区别,在参观中教师对重点部位着重讲解,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避免参观流于形式。

(三)教学资源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文字、绘图、挂图、图片演示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使教学生动化。多媒体课件有集文字、声音、图片演示为一体的功效,且有知识密度大,素材多样、形象直观的特点,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例如:讲述屋顶一章时,屋面细部构造中的泛水由于基层的不同做法也不同,此时用幻灯片就可清楚地了解砖墙和钢筋砼墙处构造的差别。但也要注意,多媒体教学尽管生动活泼,但一味采用学生犹如“看热闹”,不利于消化掌握知识要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4]。

四、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课堂教学。在房屋构造原理的学习时,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动手能力较差,真正到工程设计时,学生无从下手,因而需要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一)从识图、抄绘图入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生,看懂弄通建筑施工图纸是将来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可结合课堂讲授的知识,每章布置构造图的识读及绘制作业。如在讲述楼梯一章时,为解决楼梯口下作进出口净高不够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楼梯实物,了解双跑楼梯设计及楼梯剖面绘图,知晓在设计时如何实现,启发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及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下一步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二)建筑构造融入课程设计,加强综合训练

课程设计是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一次总结,通过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将所学设计原理和构造原理应用于自己设计的建筑,而且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但在布置课程设计时通常对构造技术要求较少,造成学生以为建筑构造不是设计内容,在设计时经常抛开构造技术而单纯的追求形式和空间。因此,在下达任务书时,设计题目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而且内容要涵盖建筑设计及构造设计部分,同时要提出学生应查阅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应选择相对简单的砖混结构住宅楼、中学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教师可给出若干平面方案,也可由学生自拟方案,完成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5]。

课程设计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建筑构造设计对建筑形式、空间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此,在方案阶段就要考虑能否实现,而不是在施工图设计时才想办法解决。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如在方案阶段:门窗的选择、卫生间的布局、楼梯数量及位置等,教师不宜详细回答,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应启发学生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程设计结束前,指导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评图,帮助学生分析图纸中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给出成绩。评图时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由设计者先介绍自己的图纸及设计体会,再由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指导教师进行总结,对优秀的作品积极肯定,对出现的问题指出不足及解决的措施,使课程设计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虽然对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逐步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在以后的课程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鲍家声.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j].新建筑,2000(1):8-11.

[2]岳鹏,赵西平,等.技术新形势下的建筑构造课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26-130.

[3]叶飞.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1(2):57-60.

[4]李震.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房屋建筑学教学法探析[j].安徽建筑,2012(3):52.

[5]韩雁娟,朱文正.房屋建筑学教学课程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54-56.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liao ro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p. r. china)

abstract: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was illustrated from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idea, knowledge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practice teaching link.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s in stud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hinking of teaching reforming an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methods were proposed.

第4篇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房屋建筑学;施工现场;建筑图样;建筑模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107-03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学生对建筑的认知、建筑设计意识的形成、表达设计构思能力的培养等等,都与该课程教学密切相关。其理论性、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复杂深奥、晦涩难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善《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讲授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主要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对以下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了尝试。

利用身边建筑创设情境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利用贴近生活的身边建筑创设教学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收效甚好。

教学实例1:教学内容——民用建筑设计原理

教学情境创设:先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对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结合身边建筑完成至少两种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各一种)的建筑设计过程分析,从而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建筑设计的理念。身边建筑,不仅包括学生熟悉的宿舍、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体育馆,还包括住宅、医院、商场、火车站等不同类型的建筑,教师当然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定建筑类型,并对建筑设计分析提出难度适中的要求。例如:(1)理解建筑物的单个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是如何满足功能需求的,它们又如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2)观察建筑物的各个立面以及立面上的所有细部构造,特别是门窗的设置、出入口的处理等,体会美学中的统一、均衡、稳定、对比、韵律、比例、尺度、虚实等构图法则。(3)体会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教学效果:抽象的设计原理、枯燥的构图法则与身边熟悉的建筑物联系起来,变得通俗易懂。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利用国内外知名建筑的相关视频、动画等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学实例2:教学内容——建筑的发展史

教学情境创设:课前,教师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建筑实例,精选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制成课件。课上播放时,教师加以适时引导,启发学生有所侧重。如,在介绍当代建筑时,鸟巢、国家大剧院、台北101、帆船酒店、西尔斯大厦、香港中银大厦、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上海中心大厦等知名的大跨度建筑和高层建筑都通过课件引入课堂,赏析之余,启发学生体会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以及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从而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学效果:多媒体使古今中外的优秀建筑作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尽收眼底,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利用施工现场创设情境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为教学情境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实例3:教学内容——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可依托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校外实训等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进入施工现场,把施工现场作为教学情境,真实而直观地感受到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如,在学生生产实习时,恰逢某工程的屋面工程施工,学生亲眼目睹了该工程屋面基层处理和防水卷材的铺贴全过程,这样,学生对防水卷材以及其施工过程中的铺贴方向、铺贴顺序、搭接处理都有了感性认识,对水落口、檐口等屋顶细部的防水施工工序也有了一定了解,对屋面防水的构造组成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认知,不再是死记硬背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的先后顺序。

教学效果:抽象的构造做法,复杂的施工工艺,在施工现场,一切都变得形象直观。

利用建筑图样创设情境

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在建筑工程领域,设计人员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意图,施工人员按图纸组织施工,读不懂图纸就像文盲一样无法胜任工作。学生的读图能力最终是由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建筑图样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会建筑构造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是值得任课教师重视的。

教学实例4:教学内容——墙体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事先准备一套完整的某工程的施工图样,结合图纸介绍施工图的组成及阅读顺序等基本识图知识,然后,重点结合建筑施工图来创设《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情境。按照阅读建筑施工图样的顺序,即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构造详图等顺序指导学生读图,教师尽量结合图纸依次讲解各部分建筑构造。比如,在讲解建筑底层平面图时,先告诉学生图上哪些线条代表墙体,图中墙体的类型、墙厚等,然后再系统介绍墙体构造的理论知识,包括墙体所用材料、类型、细部构造做法等。这样,就使学生能把繁琐的墙体构造与图纸对应起来,在掌握其构造知识的同时提高读图能力。此外,还可以结合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例如,一方面,要求学生除绘制CAD建筑施工图外,手绘一部分图纸,加深学生对图上每一条线的含义的理解,进而逐步适应阅读和绘制抽象的施工图纸;另一方面,在答辩环节提高要求,不仅考核学生对建筑构造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侧重考核学生识图和用图纸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教学效果:具象与抽象相结合,把建筑物各大组成部分的基本构造、实际做法与工程图纸的识读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情境

建筑模型可以立体直观地反映房屋及其构件的真实构造,能反映构件的连接关系。利用建筑模型创设教学情境是对其他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教学实例5:教学内容——节点构造

教学情境创设:借助模型实训室,或依托专业课课程设计、结构设计竞赛等,让学生亲手制作建筑物的实物模型,可促进学生对建筑构造组成、建筑结构知识的领悟,进而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如笔者曾指导一组学生参加浙江省第九届“设计院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要求利用指定的材料(木材和502胶水等),设计并制作一个4层的建筑模型来承受一定的基础动力作用。在模型加载试验过程中,由于节点的性质混淆、制作工艺不够精细,很多精心制作的结构模型因为节点的破坏、支撑的不合理设置而失效,这无疑使学生对结构的传力路径、结构的稳定性等结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认识到节点是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节点处往往应力集中明显,受力复杂,更容易引发结构失效。这样,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繁琐的建筑细部构造的重视。此外,该动力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时,要求各层须铺设楼面板且顶层四周必须布置女儿墙、围栏等围护结构或构件等,无疑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应建筑构造的理解。

教学效果:建筑模型的设计、制作过程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表达的过程,该过程有助于不同专业课程间的有机融合。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手段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勇于尝试,方能创设出教学效果理想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第3版)[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陈燕菲.《房屋建筑学》课程教材改革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7,10(10).

[4]杨扬.《国际贸易》课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5):52-54.

第5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美学设计;协调均衡;基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房屋建筑其实就是一门独特的综合性艺术,承载着人类几千万年来的历史积淀,彰显着世界范围内各个历史阶段中人们的智慧与审美观念。一直以来,房屋建筑就是科学设计与美学艺术的巧妙结合,两者相互交融,互为衬托,从而成就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房屋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思想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应用。当代房屋建筑设计领域对建筑美学思想的心理构成、形象特征、自然环境等一系列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由此体现出了当代建筑美学发展的新趋势。

1、美学思想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基本特点

美学可以看作是艺术哲学的一部分,而建筑一词在拉丁文中具有“巨大的工艺”的含义,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建筑与美学艺术本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可以说建筑学本身就包含了艺术美学的思想。同时建筑学中包含的美学思想是相对具体的,每一种建筑材料的色质,品质以及形式都能体现出一定的美感,其整体布局、结构以及构图也能产生具体的美感。总的来说,建筑的美感是由建筑的外部造型到建筑内部的结构形式以及细部处理进行散发的,分别体现在对房屋建筑各个部分的比例、色彩、韵律以及质感的处理中。因此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思想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外部造型的观赏性中,还通过各种不同材料以及空间组合关系体现在其内在美上,充分发挥房屋建筑的功用与美感。

2 美学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统一协调性应用

房屋建筑的设计一般需要在整体上具有相互统一的协调性,也就是将各种有着显著差异的形体要素进行整合聚集,构成一个整体,从而通过整体上的视觉感受体现出房屋建筑设计的建筑美。基本上各种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形式再其使用目的与艺术表现上都是相对多元化的发展,并不是单一固定的发展,就是这种不同形式的艺术表现才能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美感,同时也为现代化的城市增添一份艺术美化的气息。

2.2 均衡稳定性应用

房屋建筑的设计通常是由不同规模、形状、材质、颜色深浅变化、线条虚实变化共同打造出来的层次感,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建筑设计风格与视觉美感,带给人不同的视觉轻重感。也就是说房屋建筑的设计是由各种各样的设计因素通过不断的变化实现的不同设计风格,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搭配与层次上的错落设计,实现了房屋建筑在设计中的均衡稳定发展。根据设计轻重感的不同,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实体、质感粗糙以及色彩灰暗的设计感觉上是偏重的;反之则轻。因此,房屋建筑在其整体设计上主要是通过美学中的均衡稳定性应用使之显得稳重又舒适。

2.3 比例关系应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比例主要是指各物体之间的大小、宽窄以及高低关系。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整体比例,部分比例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这三种类型,而且比例在房屋建筑中各个部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要是比例关系处理的相对对称的话,能带给人一种和谐与圆满的视觉美感,相反要是比例处理不平衡的话就很难形成视觉上的艺术享受。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比例贯穿于整个建筑物与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一旦比例在其组成部分中产生了主要尺寸的相同比例,就可以形成一种黄金比例,比如 1∶ 1,1∶ 2,1∶ 3 类似的简单基数比。还有一种比例关系称之为动态比例,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黄金分割点。只要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处理好各个比例之间的关系就能使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一致。

2.4 韵律关系应用

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韵律只存在于音乐当中,熟不知韵律可以存在于一切物体中,当然也包括房屋建筑设计。韵律指的是一种由任何物体的各种元素叠加一起形成的系统重复特性,广泛渗入在大自然的一切事物与现象中,比如人的心跳与呼吸、流水的纹路以及树叶等等。而房屋建筑在进行设计时也应用到了这种韵律美,其主要表现在系统重复上,这种重复通常是为了强调与突出一种视觉上的效果,可以是形状上的重复,也可以是距离之间的重复。这种重复的条件就是对象单元的结构以及性质是相同的,其间距也需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有着良好视觉效果的优秀建筑作品,其关键就在于韵律关系的协调、简单以及所散发出来的威力感。

2.5 布局序列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需要进行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有机结合,其整体布局也需要进行相对有序的排列,比如结构、功能以及审美上的有机排列,可以说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布局设计一般都是紧凑有序,错落有致的。每一种序列都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开始以及结束过程,一般是从建筑入口展开序列的,最后通过引导建筑设计空间进行结尾,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序列结尾工作是整个建筑设计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布局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形式:规则布局与不规则布局。相对规则的布局序列,带给人的是一种严肃的庄重感,是一种意图传达明确清晰的审美感受。通常在相对规则的布局序列中,不容易发生偶然事件或者给人眼前一亮、意想不到的惊讶感觉。这种相对规则的布局序列主要是针对大型商场、社团、政府单位或者人群密集的大型广场而设计的。与此相反,建筑设计中的不规则的布局序列一般带给人一种活泼、灵动的艺术气息,体现出个性化与特色化的建筑设计风格。给人们带来仿佛置身于流动中的房屋建筑中的错觉,极富想象力与感染力,往往在外观造型上就能让人有喜出望外之感,与规则的布局序列相比更有特色与个性,主要是针对居民住宅、娱乐场所以及社会中心建筑而设计的。

3 结论

总而言之,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无处不在,需要不断地超越创新,与时俱进,在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美感享受。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美学思想进行设计,不但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对促进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管理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设计师们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时,也不能一味的追求美感而忽视了房屋建筑的实用性。未来房屋建筑的设计趋势应该是将科学性与美学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不断追求创新,使房屋建筑设计做到别出心裁,变化莫测,美轮美奂。

参考文献

[1] 郭琦. 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规律探讨[J]. 山西建筑, 2013, 39(33): 12-13.

[2] 张晓航. 浅谈房屋建筑设计中美学规律[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9): 185-185.

[3] 杜林君. 美学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筑, 2013 (22): 25-25.

第6篇

关键词 生态住宅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生态住宅旨在控制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的基础上,为人们建筑更为健康、舒适、高效、美观的建筑、自然与人三者相和谐的绿色住宅。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为改善现有的居住环境,援引自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保罗・索勒瑞的生态建筑学理念的生态住宅应运而生。

1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1.1因地制宜

生态住宅设计的最基本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减少对建筑场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地形和地貌。现有的建筑中为了充分展现建筑的风格将原有的坡地、小河流等进行了填平、整治,使原有的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尤其是在风景秀丽的山区或水乡,为建设现代化的房屋建筑中,对生态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对生态链造成了一定消极影响。因而生态住宅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营造更自然的居住环境,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1.2节约化

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地区的自然优势,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实现最大化,并优化配置常规能源。如太阳能丰富的地区,设计时住宅的屋顶要采用蓄热型的装置,最大限度的收集太阳能,实现太阳能发电、发热,降低对煤炭等资源的利用量。而其他的风能和地热能也应充分的利用到建设中去,降低对常规能源的利用量。在住宅的屋顶或周边设置集水装置,收集、处理和利用雨水、雪水等资源,以实现节水。以此为例,尽量降低对水、土地及各种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1.3健康、高效

生态住宅建设中要尽量控制对化学品的应用,以降低其污染性和刺激性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设计时要注意室内的采光和通风,为居民提供健康的居住环境。而生态住宅建筑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量,还应尽量实现对各种垃圾、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建筑中尽量采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就废水和废物等进行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以实现高效的循环利用。

2生态住宅的发展前景

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表明其最大限度的遵循生态、节约,并提高对各种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人们营造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生态住宅的建设和发展是党的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方针的综合贯彻,在新时期应得到积极的执行,生态住宅的发展前景宽广。

2.1生态住宅成为建筑设计师热衷的研究方向

目前生态住宅尚处于设想阶段,很多具体设计无法实现,而当前的许多设计也仅利用于普通建筑的某个环节,无法达到原有的目的。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国家必定会对建筑行业做出更为严格的控制和引导,那么生态住宅便逐渐由浅层研究阶段逐渐深化,成为建筑设计师和建筑行业热衷的研究和建筑方向。

2.2科学的生态住宅设计理念实现信息化传播

随着设计师对生态住宅的研究程度的加深,生态住宅终将会成为一门专门的研究学科,而更多的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不断传播。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国的最新的科学成果可以最快的传播到我国,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师提供良好的科学引导和研究对象,从而推进我国生态住宅领域的自主研究。

2.3系统的生态住宅建设规范的出台

生态住宅可以为人们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因地制宜的建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绿色植物,使居住环境更为和谐,有效地缓解人们的工作压力,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态住宅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对各种资源浪费,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帮助,符合国家长远的发展要求。因而国家可以制定严格的生态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强制建筑行业的贯彻落实。

2.4生态住宅实现由高端想平民化的过渡

从我国生态住宅的建筑原则、具体要求和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生态住宅无法实现规模化。当前能积极构建生态住宅的集中于注重生态、健康的高产阶层,普通的工薪阶层可望而不可即。就生态住宅的积极影响而言,其未来发展良好,生态住宅有望在未来由高端走向平民化,实现规模化建设,其必将成为我国建筑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3总结

生态住宅是我国建筑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为科学的发展方向,随着保护环境,以维系生态平衡的发展原则被广为接受,建筑住宅实现生态化终将成为人们首选的居住环境。生态住宅可以在最大降低能源和建造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因而其必将成为我国建筑领域未来的主要设计并建筑领域。

参考文献

[1] 苏发新.生态住宅设计的回顾与前瞻[J].新能源与绿色建筑,2010(7).

第7篇

关键词:规划设计;建筑节能;住宅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residential, only through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desig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mprove living energy-saving building 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urgent need to residential district 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author mainly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relationship an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planning and desig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residential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很大的行业,建筑节能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但当今,在人们的住宅小区建筑中,节能技术应用的程度还非常有限。这里对节能建筑技术在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中的应用做一个分析。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降低能耗,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住宅小区设计与建筑节能的相互配合

住宅建筑节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设计问题,应该作为建筑设计人员,要改变高能耗的建筑设计现状,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与各种专业互相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创作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原则的优秀建筑。因此,小区规划也应注重对节能问题的研究,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和地理条件,从项目选址、交通组织、环境绿化、空气质量、噪声、采光与日照、小气候等方面提出要求,合理选择住宅建设用地,避免有害环境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要与建筑节能设计互相配合,统筹考虑建筑朝向、日照间距、通风、景观绿化,合理应用雨水回收系统,透水地面砖等节能、环保技术以及配套设备(能源供应、小高层给水、公共照明、电梯等)采取的节能措施,大力推广部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利用等先进技术,以形成系统的住宅建筑节能体系,营造能耗低、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其具体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

(1)房屋的朝向选择。同样形状的建筑物,南北朝向比东西朝向的冷负荷小,因此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方向。选择合理的房屋朝向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并且使得绝大部分的住户取得合理朝向的前提下均可享受园林景色,营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2)小区内交通规划。人、车数量的增加,加剧了人车争道的机会,汽车的增加占用了空间也污染环境。为避免此问题,应充分考虑人车分流、地下停车的概念。人流入口与车流入口分开,避免相互交叉相互干扰。同时要做到消防车道直达各单元住宅,快捷、方便、安全。

(3)小区的绿化布局。绿化对居住区气候条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调节改善气温,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轻城市的大气污染,减低噪音,遮阳隔热,是改善居住区微小气候,改善房屋室内外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有效措施。为了加强绿化,小区绿化应以公共绿地为中心,以道路绿化为网络,以绿地带为纽带,以住宅庭院绿地为基础,点、线、面结合设计,由中心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共设计专用绿地,建筑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来组织和布局小区空间,为社区提供一个优良的节能生态居住环境。

二、住宅小区可利用的节能技术

根据建设部对“绿色节能建筑”的定义,绿色节能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寿命周期中高效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外墙保温体系、遮阳体系、外墙保温隔热体统、自然通风系统、自然采光、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空调、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各项技术,经过筛选、优化、集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区房屋节能技术体系,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等特点。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可达到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等效果。目前,经过工程应用并证明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有:

(1)外墙材料选用节能技术。外墙选用环保、节能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负荷墙体围护结构,可选用烧结页岩多孔砖,240 厚多排多孔混凝土空心砌块等墙体材料,可以提高主体结构的耐久性、保温性、防水性和气密性,有利于室温的稳定,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再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材料。如粘结、钉挂、浇入和涂抹等方法固定高效保温材料的多种外墙保温技术。

(2)外墙结构设计节能技术。该项技术指通过改善房屋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采暖、制冷等设备来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能源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目的。此技术主要通过采用外廊、阳台、挑檐、遮阳板、热反射窗帘和活动遮阳措施等手段来实现。

(3)门窗节能技术。使用新型保温节能门窗,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窗玻璃尽量选特性玻璃,如中空玻璃、吸热玻璃,反射玻璃,隔热玻璃等。

合理控制窗墙比。撞墙比是窗户与墙的面积比例,增大这个比值不利于空调建筑节能,应尽量减少空调房间两侧温差大的外墙面积及窗的面积。控制窗墙比、对外墙及屋顶的导热系数等提出具体要求。通过外墙的耗热量占房屋建筑围护结构总耗热量的40%-50%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是很重要的。

(4)环境与环保技术。该项技术指在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降低环境负荷,在房屋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环境,主要的技术有:建筑物立体绿化技术。绿色建材技术,指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可减少使用、可重复使用和可再生使用的建材环保材料;节水综合技术,包括采用节水器具、雨污水收集回用技术;模拟房屋周边的风环境和日照规律,进行高效的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设计。

三、结语

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外墙体结构;施工;要点

Abstract:As栀攀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mmon city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form, High-rise building gradually replaced the low-rise building and extensive built. Look from structural form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 the use of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combination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but to construction unit operation requirement is become stricter. The wall structure is the basic composition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the whole building to use of performance pla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utside 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 at the request of the impervious wall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focuses, actively advocated the green wall 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high rise building ,outwal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key point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层建筑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物资保证,施工单位在项目资金的保证下能够顺利完成工程建造任务。外墙体结构属于建筑物的基本构造之一,该结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着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对业主内部空间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作业期间要积极倡导新型建筑物结构,采用绿色、节能等科学的方案完成建设任务。

一、高层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

外墙产生渗漏是砌体工程较常见的质量缺陷,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房屋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用轻质空心砖作为填充护墙体,砌筑灰缝砂浆饱满度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1、环境气候因素造成的渗漏。南北各地气候及环境因素差异较大,北方干旱寒冷多风,在南方尤其是沿海城市台风,暴雨多的季节,多高层建筑的护墙体风压最大可达700Pa。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一般只注重房屋的整体安全性考虑,而忽视了必要的防水设计措施,由风压造成的温度应力使表面微小的变形长期累积作用,墙面终会产生微缝会逐渐扩大。

2、砌体结构造成的渗漏。墙体的采用材料温度线膨胀系数不相同,构件及砌块之间的变形不能协调而引起墙体开裂。温度的线膨胀系数存在一定差异,造成墙体产生裂缝的部位增加产生渗漏的机率加大。

3、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渗漏。①材料本身不合格,砌块加工制作粗糙外观质量差,外形尺寸偏差超标,例截面尺寸不一致且缺棱少角较多。②砌筑砂浆和易性差砂粒过粗或过细且含土量过多,配合比例不当随意性大,搅拌时间太短很不均匀。

二、绿色思想在高层建筑中的推广

新时期建筑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高层建筑在设计规划时需要达到的工程质量标准更严。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住宅建筑的使用需求,采用先进的建筑创作理论指导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生态建筑是理论是当前行业改革的先进创作理论,其指导建筑设计或施工能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1、节能降耗。生态理论指导建筑设计,能从多个方面改善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并且降低项目施工期间的物资、能源消耗。生态住宅设计中选用各种环保材料,可避免后期施工期间造成的污染问题。

2、优质生活。住宅建筑创作引入生态型设计理论,建筑物装饰结束后可显著改善用户的居住环境,提高了室内居家生活的水平,在带动消费的过程中提供优质生活。

3、创造收益。建筑创作理论的完善能够为工程单位创作丰厚的收益,先进理论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工程方案具有“质量高、能耗少、收益大”等多个特点。

三、预防外墙渗漏的控制措施

从外墙产生渗漏的一般原因分析可知,多层建筑外墙出现渗漏的成因比较复杂,防渗漏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构造,材料应用,施工控制等多个环节加强控制。由于产生渗漏的环节多且环环紧扣,只要是某一个环节存在隐患,就可能出现渗漏问题。

1、加大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严格执行材料进场的报验制度,认真做好原材料的检验和砂浆试验配合比的控制,严格按试验室试配的施工配合比计量拌制砂浆,控制进场砂粒的筛选和使用砂浆的时效性。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控制。在剪力墙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外观及主体质量的模板安装质量不容忽视,平整度,垂直度,刚度和强度要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3、装饰装修阶段的控制。基层的处理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剪力墙的砼浇筑振捣遇到孔洞的部位要仔细认真,对蜂蜜麻面用砂浆补平,表面有油污的要彻底清理干净,穿墙螺栓孔要用膨胀砼填充补实。表面要进行界面处理,如拉毛或甩浆的粘结层处治,甩浆均匀不漏底且进行认真养护。

四、外墙体相连结构的施工技术

生态建筑理论提出后,设计人员要紧扣“生态、绿色、环保”等主题,将其运用到现实创作过程中。从绿色建筑角度考虑,还需把外墙体结构施工与整个建筑物周围的区域相联系,实现生态建筑理论应注重建筑物具体结构的创新。主要系统包括:

1、通风系统。建筑室内环境需要定期调节空气流通状态,以维持良好的居住环境。使用自动化通风系统可减小住宅建筑内通风的难度,方便了用户调节居住环境。生态建筑理论中倡导“自然通风”,无需使用过多的通风装置,设计时对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三维空间布置等科学规划,通过室内外结构的优化设计即可发挥最佳通风效果。

2、隔热系统。设计隔热系统的目的是维护室内热能的均衡性,避免热量散失过快而影响到用户的居住质量。生态建筑所设置的隔热系统应使用环保型材料,此外,隔热系统设计也要考虑光照、遮阳、采光等因素的影响。

3、噪声系统。调查显示,超过40%的住宅用户遭受室外噪声的干扰,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水平。要对住宅建筑周围区域的情况详细调查,弄清噪声的音量大小及发声来源,然后设计针对性的防护方案。比较常见的防噪声系统是“双层玻璃窗”,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结构进行改造。

4、绿化系统。生态建筑创作理论的实现不能仅限于室内,还要考虑室外住宅区的绿色设计。设计人员要不断扩大住宅区的绿化面积,在设计住宅区域土地规划方案时要控制好绿化带结构的分布;另一方面,尽可能添加一定面积的人造绿化景观,这对于住宅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很有帮助的。

结论

总之,高层建筑物外墙体结构施工应从绿色环保角度考虑,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及美观价值。施工单位要针对高层建筑外墙体施工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施工建造方案,确保建筑物结构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何颐华,方寿生,钱力航,王素琼;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基底反力确定法[J];建筑结构学报;1980年01期

[2]周卜颐;七十年代欧美几座著名建筑评介(续)[J];建筑学报;1980年02期

第9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递进式;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王士金(1975-),男,山东临沭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郭树荣(1963-),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15-02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基本理论及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工程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具备从事工程管理专业的基本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结构工程综合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设计等一系列主干课程都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是,由于目前这些课程设计都各自独立,忽视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间的有机联系,[3]导致学生的整体意识不强,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按照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迫切性。

一、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教学环节前后联系不紧密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目前课程设计多是针对某一门课程设置,独立性较强,忽视了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系统”认知,从而导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具体到实践教学,若不重视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在后面的课程设计中就比较困难,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难到达要求的教学效果。

2.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主要有房屋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施工、各方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组成。而各门课程的指导老师在制订指导书时对后续的课程设计考虑不够,这就要求各专业、方向的指导老师要加强专业方向间的沟通交流,这也是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高的一个原因。而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不够,个别学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影响了课程设计的进度及质量。

3.学生组织及成绩评定不完善

学生的课程设计分组比较随意,没有充分考虑各组内学生交流提高的因素。课程设计完成后成绩的评定不够客观,不能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二、递进式实践教学基本思路

1.工程管理专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内涵

“递进式”课程设计是指在紧密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确立每门课程设计应实现的目标,达到前面的课程设计为后面的课程设计服务。具体而言就是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面课程设计的依据和背景知识。

2.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应具备的综合实践能力,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递进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中心,以递进式课程设计为线索,将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后续课程设计在前面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该课程所需的资料,成为该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这样,各门课程设计既分工明确,又各有侧重相互联系,围绕着递进式课程设计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见图1)。

三、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施与效果

1.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施

(1)选择合适的课程设计背景资料。递进式课程设计所选择的工程项目应为常见的、非公益性项目,如办公楼、商品住宅、学生公寓等作为设计题目,再据此增加各门课程设计所需的其他相关资料作为原始资料。

(2)指导老师间的协调合作。作为各课程的指导老师通常仅熟练掌握自己所授课程的专业技能,而递进式课程设计涉及到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及招投标等各方向的课程设计,各方向指导老师间沟通协调很关键。因此,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指导小组,由资深教授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共同研究讨论,充分协调好各方向、各专业,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确定各门课程的设计内容及深度,避免设计内容过于简单或重叠,使各门课程设计间能够紧密衔接。

(3)递进式课程设计的组织实施。布置设计任务和介绍设计内容是递进式教学的首要任务。在设计之前给学生讲清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目标、设计思路和成绩评定方法,使学生做到设计目标明确。根据学生的理论成绩合理的划分设计小组,结合学生的兴趣及设计深度要求选择一类具体的工程项目作为设计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学生间的讨论交流。每组安排相应的指导老师团队,适度的引导和协调,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跟踪指导。

(4)成绩评定。“递进式”课程设计的成绩由过程控制、成果答辩、完善提高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对每一课程设计充分重视设计过程的考核,如对设计方案的评价;设计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是成绩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课程设计完成后对设计成果进行答辩式评定,具体由两位以上的指导老师组成答辩组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答辩式综合评价,重点评价整个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和与实际工程的符合程度。最后,对成果答辩提出的问题补充完善的完成情况也计入成绩里面,这些修改完善的资料及课程设计的成果一起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通过以上全面、综合考核,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出每位学生的设计成绩,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对学生以后的课程设计做好准备。

2.递进式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

经过对三届学生实施递进式课程设计后的综合评价,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学生能够较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由于下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是在上一阶段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背景比较熟悉,对后续实践环节上手快,知识掌握较系统,前后知识联系紧密,学习效率较高,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性认知,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内容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递进式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综合了房屋建筑学与建筑结构以及各方向的课程设计,内容综合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才能很好地完成课程设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后评价。由于后续阶段的课程设计是在前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要求每门课的课程设计评定完成后必须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才能作为下阶段课程设计的背景资料,否则后面的课程设计很难完成。这样就避免过去为了完成课程设计而上缴设计成果的问题,进一步巩固提高专业知识。

(4)教学相长。递进式课程设计内容覆盖面广,对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老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知识。而工程管理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很多老师比较年轻,对自己所授的课程比较熟悉,其他方向的知识不丰富,要达到递进式课程设计必须不断充实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递进式课程设计的不足

递进式课程设计前后联系紧密,并且后续设计是在前面设计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前面课程设计的质量就影响后面的设计质量。特别是房屋建筑学的课程设计,不仅涉及到建筑构造和建筑做法,也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标准和建筑规范等知识。而在校学生对这些知识很难考虑周全、理解透彻,这部分做得不好或不全必定会影响后面计价的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指导老师在设计前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指导和讲解。

五、结语

递进式课程设计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经过实践环节在逐渐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整体的知识体系。但该方式要求高,必须从学生、指导老师等多方面进行完善,才能使递进式课程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幸,杨文安,李明顺,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系列改革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3,(1):56-57.

第10篇

【已购公房 】已购公房又称售后公房,就是购买的公有住房

【单位产权房】单位产权房是指产权属于单位所有的房屋,也称系统产权房、系统房。

【廉租房】廉租房是在新出台的国家房改政策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概念。我国的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廉租房的来源主要是腾退的旧公房等。

【私房】私房也称私有住宅,私产住宅。它是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建造的住宅。在农村,农民的住宅基本上是自建私有住宅。公有住房通过住宅消费市场出售给个人和家庭,也就转为私有住宅。

【二手房】二手房即旧房。新建的商品房进行第一次交易时为“一手“,第二次交易则为“二手“。一些无房的人,可以买一套别人多余的房;而另一些手里有些积蓄又有小房子居住的,可以卖掉旧房买新房;而那些住房富余户,也能卖掉自己的多余住房换取收益。

【期房】期房是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期房在港澳地区称做为买“楼花“,这是当前房地产开发商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屋销售方式。购买期房也就是购房者购买尚处于建造之中的房地产项目。而在成都市通常对期房的理解是未修建好,尚不能入住的房子。

【现房】所谓现房是指开发商已办妥房地产权证的商品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出售合同。在成都市通常意义上指的现房是指项目已经竣工可以入住的房屋。

【外销房】外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取得了外销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屋,外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国内外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内销房】内销商品房是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的,取得了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房屋,内销商品房可以出售给当地企事业单位和居民。

【准现房】准现房是指房屋主体已基本封顶完工,小区内的楼宇及设施的大致轮廓已初现,房型、楼间距等重要因素已经一目了然,工程正处在内外墙装修和进行配套施工阶段的房屋。

【共同共有房产】共同共有房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全部共有房产不分份额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权。

【共有房产】共有房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项房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尾房】尾房又称扫尾房。它是房地产业进入散户零售时代的产物,是空置房中的一种。一般情况下,当商品住宅的销售量达到80%以后,一般就进入房地产项目的清盘销售阶段,此时所销售的房产,一般称为尾房。开发商经过正常的销售后剩下了少量没有竞争力的房子,这些房子或朝向不好、采光不足,或是楼层不佳、位处两级,其中一层大多不带小花园且遮挡较严重。

【烂尾房】烂尾房是指那些由于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上马,或者错误判断供求形势,开发总量供大于求,导致大面积空置,无法回收前期投资,更无力进行后续建设,甚至全盘停滞的积压楼宇。“烂尾“的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在房产推出销售的时候的,而是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一步步显现。

【城市居住区】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居住组团】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配建设施】配建设施是指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公共活动中心】公共活动中心是配套公建相对集中的居住区中心、小区中心和组团中心等。

【房屋产权】房屋产权是指房产的所有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权利,也就是房屋各项权益的总和,即房屋所有者对该房屋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建筑小品】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均价】均价是指将各单位的销售价格相加之后的和数除以单位建筑面积的和数,即得出每平方米的均价。均价一般不是销售价,但也有例外,前段时期某高层物业推出的“不计楼层、朝向,以2800元/平方米统一价销售“,即以均价作销售价,也不失为引人瞩目的营销策略。

【基价】基价也叫基础价,是指经过核算而确定的每平方米商品房基本价格。商品房的销售价一般以基价为基数增减楼层,朝向差价后而得出。

【起价】起价也叫起步价,是指某物业各楼层销售价格中的最低价格,即是起价。多层住宅,不带花园的,一般以一楼或顶楼的销售价为起价;带花园的住宅,一般以二楼或五楼做为销售的起价。高层物业,以最低层的销售价为起步价。房产广告中:×××元/平方米起售“,以较低的起价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预售价】预售价也是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的专用术语;预售价不是正式价格,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应按有批准权限部门核定的价格为准。

【一次性买断价】一次性买断价是指买方与卖方商定的一次性定价。一次性买断价属房产销售合同中的专用价格术语,确定之后,买方或卖方必须按此履行付款或交房的义务,不得随意变更。

【定金】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由一方向对方给付的,作为债权担保的一定数额的货币,它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根据我国发法通则和《担保法》八十九条规定,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当事人在定金合同中应约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出合同标的额的20%。如果购房者交了定金之后改变主意决定不买,开发商有权以购房者违约为由不退定金;如果开发商将房屋卖给他人,应当向购房者双倍返还定金。“

【违约金】违约金是指违约方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的约定,应该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违约金是对违约方的一种经济制裁,具有惩罚性和补偿性,但主要体现惩罚性。只要当事人有违约行为且在主观上有过错,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都要支付违约金。

【建筑面积】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外墙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如果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使用面积】住宅的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计算住宅使用面积,可以比较直观地反应住宅的使用状况,但在住宅买卖中一般不采用使用面积来计算价格。计算使用面积时有一些特殊规定:跃层式住宅中的户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不包含在结构面积内的烟囱、通风道、管道井均计入使用面积;内墙面装修厚度计入使用面积。计算住宅租金,都是按使用面积计算。

【公用面积】住宅的公用面积是指住宅楼内为住户出入方便、正常交往、保障生活所设置的公共走廊、楼梯、电梯间、水箱间等所占面积的总和。开发商在出售商品房时计算的建筑面积存在公共面积的分摊问题。

【公摊面积】商品房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上为整楼建筑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2.各单元与楼宇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以及外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50%。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整幢建筑物的共有建筑面积与整幢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的比值,即为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实用面积】它是“建筑面积“扣除公共分摊面积后的余额。

【居住面积】住宅的居住面积是指住宅建筑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居室净面积之和。所谓净面积就是要除去墙、柱等建筑构件所占有的水平面积。一般作为衡量居住水平的面积指标。

【计租面积】作为计算房租的面积。在住房制度改革中,作出统一规定,住宅用房按使用面积计算,包括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过道,楼梯,阳台,壁橱等。非住宅用房按建筑面积计算。

【销售面积】销售面积是指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其销售面积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之和。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将建筑物整栋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楼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即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建筑队面积之比。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队面积 +分摊得公用建筑队面积。

【实用率】实用率是套内建筑面积和住宅面积之比,大于使用率。即实用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共用建筑面积

【容积率】容积率是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4。

【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绿化率】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对购房者而言,绿化率高为好。

【绿地率】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开间】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皮到另一面墙皮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0米--3.9米,砖混结构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壁之间的实际长度。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可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层高】层高是指住宅高度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它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净高是指层高减去楼板厚度的净剩值。

【标准层】标准层是指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

【平台】平台是指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走廊】走廊是指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半地下室】半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玄关】玄关就是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个缓冲过渡的地段。居室是家庭的“领地“,讲究一定的私密性,大门一开,有玄关阻隔,外人对室内就不能一览无余。玄关一般与厅相连,由于功能不同,需调度装饰手段加以分割就是自己人回家,也要有一块放雨伞、挂雨衣、换鞋、搁包的地方。平时,玄关也是接受邮件、简单会客的场所。

【隔断】隔断是指专门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不到顶的半截立面。

【过道】过道是指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实有房屋】是指已建成并达到入住或使用条件的、含自有房屋在内的各类房屋。

【实有住宅】是指已建成并达到入住及使用条件的、含自有住宅在内的住宅。

【住宅套数】是指按照设计要求已建成并达到入住、使用条件的成套住宅的套数。

【成套住宅】是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或客厅等组成的供一户使用的住宅。

【房屋施工面积】是指报告期内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面积和上年开发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以及上期已停建在本期复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和本期施工后又停建缓建的房屋面积仍包括在施工面积中,多层建筑应填各层建筑面积之和。

【房屋新开工面积】是指在报告期内新开工建设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包括上期跨入报告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和上期停缓建而在本期恢复施工房屋面积。房屋的开工应以房屋正式开始破土创槽的日期为准。

【房屋竣工面积】是指房屋按照设计要求已全部完工,达到入住和使用条件,经验收鉴定合格,可正式移交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总和。

【竣工房屋价值】是指在报告期内竣工房屋本身的建造价值。竣工房屋价值按房屋设计和预算规定的内容计算。包括竣工房屋本身的基础、结构、屋面、装修以及水、电、暖、卫等附属工程的建造价值,也包括作为房屋建筑组成部分而列入房屋建筑工程预算内的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费用;不包括厂房内的工艺设备、工艺管线的购置和安装,工艺设备基础的建造,办公及生活用品等家具的购置等费用,购置土地的费用,迁移补偿费和场地平整的费用,以及城市建设配套的投资。竣工房屋价值一般按结算价格计算。

【居住人口】是指与住宅统计范围一致的居住人口。以公安局的统计数据为准。

【居住户数】是指与居住人口数相应的户数。“户“以公安派出所核发的户口簿为准,一个户簿即一户。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计算公式: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居住人口

【人均住宅使用面积】是指按居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拥有的住宅使用面积。计算公式: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住宅使用面积/居住人口

【户均住宅套数】是指按居住户数计算的平均每户拥有的住宅套数。计算公式:户均住宅套数=住宅套数/居住户数

【住宅成套率】是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住宅成套率= 成套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住宅自有率】是指自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住宅自有率)= 自有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土地管理】是指国家用于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及贯彻执行国家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改造等方面的政策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性措施。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的实质是政府处理土地事务、协调土地关系的活动,即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

【地籍】是指反映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籍,也称土地的户籍。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房屋用地】是指房屋以及按照规划要求的配套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包括房屋占用的土地和按照规划要求的配套设施占用的土地。

【房屋用地面积】

无明确使用权属的冷巷、巷道或间隙地;

市政管辖的道路、街道、巷道等公共用地;

已征用、划拨或者属于原房地产证记载范围,经规划部门核定需要作市政建设的用地;

其他按规定不计入用地的面积。

【住宅用地】是指供居住的各类房屋用地

【工业用地】是指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手工业作坊、建筑安装的生产场地、排渣场地等用地。

【仓储用地】是指国家、省及地方的储备、中转、外贸、供应等各种仓库、油库、材料堆场及其附属设备等用地。

【商业服务业用地】是指各种商店、公司、修理服务部、生产资料供应站、饭店、旅社、对外经营的食堂、文印腾写社、报刊门市部、蔬菜购销转运站等用地。

【旅游业用地】是指主要为旅游业服务的宾馆、饭店、大厦、乐园、俱乐部、旅行社、旅游商店、友谊商店等用地。

【金融保险业用地】是指银行、储蓄所、信用社、信托公司、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是指自来水厂、泵站、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煤气站、供热中心、环卫所、公共厕所、火葬场、消防队、邮电局及各种管线工程专用地段等用地。

【绿化用地】是指公园、动植物园、陵园、风景名胜、防护林、水源保护林以及其他公共绿地等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是指文化、体育、娱乐、机关、科研、设计、教育、医卫等用地。

【文、体、娱用地】是指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纪念馆、体育场馆、俱乐部、影剧院、游乐场、文艺体育团体等用地。

【机关、宣传用地】是指行政及事业机关、党、政、工、青、妇、群众组织驻地、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用地。

【科研设计用地】是指科研、设计机构用地。如研究院、设计院及其试验室、试验场等科研、设计用地。

【教育用地】是指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干校、党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业余进修院、工读学校等用地。

【医卫用地】是指医院、门诊部、保健院疗养院、救护站、血站、卫生院、防治所、检疫站、防疫站、医学化验、药品检验等用地。

【交通用地】是指铁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及其他交通用地。

【铁路用地】是指铁路及场站、地铁出入口等用地。

【民用机场用地】是指民用机场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港口码头用地】是指专供客、货运船停靠的场所用地。

【其他交通用地】是指车场、广场、公路、街、巷、小区内的道路等用地。

【商品房】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出售、出租的房屋。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根据国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安排建设的住宅。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用地一般实行行政划拨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让金,对各种经批准的收费实行减半征收,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

【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存量房】 是指已被购买或自建并取得所有权证书的房屋。

【再上市房】是指职工按照房改政策购买的公有住房或经济适用房首次上市出售的房屋。

【住宅】是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成套住宅】是指由若干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室内走道或客厅等组成的供一户使用的房屋。

住宅按套统计。两户合用一套的住宅,按一套统计;一户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应按实际套数统计。

【非成套住宅】 是指供人们生活居住的但不成套的房屋。

【国有房产】是指归国家所有的房产。包括由政府接管、国家经租、收购、新建以及由国有单位用自筹资金建设或购买的房产。国有房产分为直管产、自管产、军产三种。

【集体所有房产】是指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所有的房产。即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建造、购买的房产。

【私有房产】是指私人所有的房产,包括中国公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在华外国侨民、外国人所投资建造、购买的房产,以及中国公民投资的私营企业所投资建造、购买的房屋。其中部分产权:指按照房改政策,职工个人以标准价购买的住房,拥有部分产权。

【涉外房产】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外国政府、社会团体、国际性机构所投资建造或购买的房产。

【其他房产】是指凡不属于以上各类别的房屋,都归在这一类,包括因所有权人不明,由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全民所有制单位、军队代为管理的房屋以及宗教、寺庙等房屋。

【钢结构】 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材料建造的,包括悬索结构。

【钢、钢筋混凝土结构】 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砖木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砖、木材建造的。如一幢房屋是木制房架、砖墙、木柱建造的。

【其他结构】是指凡不属于上述结构的房屋都归此类。如竹结构、砖拱结构、窑洞等。

【房屋层数】房屋层数是指房屋的自然层数,一般按室内地坪±0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内层高在2.20m以上的,计算自然层数。房屋总层数为房屋地上层数与地下层数之和。

假层、附层、插层、阁楼、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

【地下室】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

【假层】是指建房时建造的,一般比较低矮的楼层。其前后沿的高度大于1.7m,面积不足底层的二分之一的部分。附层是房屋内部空间的局部层次。

【阁楼】一般是房屋建成后,因各种需要,利用房间内部空间上部搭建的楼层。

【低层住宅】 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

【多层住宅】 指四层至六层的住宅。

【中高层住宅】 指七层至九层的住宅。

【高层住宅】 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

【房屋建筑面积】是指含自有房屋在内的各类房屋建筑面积之和。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住宅建筑面积】是指供人居住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企事业、机关、团体等的集体宿舍和家属宿舍。

【成套住宅建筑面积】 是指成套住宅的建筑面积总和。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砖石窑洞;调查方法

1问题的提出

窑洞是指特为住人在土坡挖成的或在地面上建成的洞形房屋,分为土窑洞和砖石窑洞。土窑洞是指在土坡上挖出的没有任何衬砌的窑洞,砖石窑洞是指对土窑洞用砖或石衬砌的窑洞或者在地面上用砖或石砌成的窑洞。窑洞广泛分布于我国的陕西陕北、甘肃陇东、山西的晋南和晋北、河南豫西等地区,是黄土地区的主要民居建筑。从已建、在建水利工程的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报告看,窑洞是黄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征地中最主要的地面附属物调查补偿项目之一。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规范》对房屋调查的规定,房屋建筑面积应按房屋勒脚以上外墙的边缘所围的建筑水平投影面积(不以屋檐或滴水线为界)计算。鉴于窑洞建筑的特殊性,设计单位在编制黄土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物调查细则这个技术性指导文件时,为便于解决窑洞建筑调查中存在的问题,通常会对窑洞面积的调查计算进行补充细化,如:土窑洞以窑洞地面面积丈量;砖石窑洞以其砌护的砖或石外边缘丈量;砖石暗窑测量时,长度要加1个砖石后墙厚度,宽度要加2个砖石墙体厚度。砖石窑有独立式箍窑、靠崖式箍窑及衬砌式箍窑三种建筑结构形式。在多次的砖石窑洞调查中,发现以不同建筑形式建设的砖石窑洞在外部结构上的尺寸差异,对砖石窑洞的技术经济指标有较大影响,造成三种建筑形式的砖石窑洞之间存在使用面积相同而其建筑面积却不相同的问题,该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搬迁安置顺利实施的一种潜在隐患。为解决该问题,文章在对砖石窑洞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住宅设计规范》和《房产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砖石窑洞的调查方法进行研究改进。

2砖石窑洞的建筑特点

受建设场地自然环境、地貌特征的影响,砖石窑有独立式箍窑、靠崖式箍窑及衬砌式箍窑三种建筑结构形式。窑洞洞口都朝阳,这样便于阳光照射。最简便的窑洞就是直接窑洞挖土形成的窑洞土窑洞;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就成石窑洞了,如果用砖加固就是砖窑洞了。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砖石窑洞各有特点。窑洞的修建,庄面子一般高至9m,长17~23m,用镢头修刮成水波等花纹,正面挖窑三至五孔,侧面根据地形也可挖一至三孔窑,前面取土为平空地,一般为三面筑墙,修建大门门楼。窑洞一般高4m,宽2.67~3.33m,深10m,正面的主窑比其他窑洞略高,作正堂为长辈居住。窑口砌墙安门窗,一般为一门三窑洞或一门二窗,靠窑顶的窗子称天窗。窑内靠山墙均盘有土炕,土炕一边紧接山墙,一边紧连窑壁,留有炕洞门,“烧柴点炕,满窑生暖,主窑坐炕,其乐融融”,修窑洞一般以山形走向,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

2.1独立式砖石箍窑的建筑特点

独立式砖石箍窑是在平地上用砖石砌箍起的窑洞。独立式砖石箍窑院一般是连拱修建三孔窑洞,中间为主窑,两边为辅窑,窑洞的开口3.3m左右,高3.5m左右,进深在8m左右,大致其高、宽、入深是按1∶1∶2的比例建造,即为民间所说的窑洞规程“宽多少就高多少,入深加倍”。建成砖石窑的前面是窑面,窑面的檐口高4.5m左右,窑面长度在15m左右;左、右两侧及后部三面为外护墙。独立式砖石箍窑主要靠窑腿支撑保持稳定,中窑腿宽0.75~0.9m,窑洞边腿宽度一般为中腿宽度的2倍,其宽度要≥1.5m,小于1.5m的则要附加支撑。

2.2靠崖式砖石箍窑的建筑特点

靠崖式崖洞一般是在黄土山坡的边缘,沿直立土崖横向挖掘的土洞,内部为拱形,底部多为长方形。靠崖式窑洞往往会将多口崖洞排列在一起,并列各窑可由窑间隧洞相通,也可窑上加窑,上下窑之间内部可掘出阶道相连。与独立式砖石箍窑院相似,靠崖式砖石箍窑院一般是连拱修建三孔窑洞,中间为主窑,两边为辅窑。建成砖石窑的前面是窑面,其他三面靠着土岸。其窑面的檐口高度、窑洞开口宽度及中窑腿宽度等与独立式砖石箍窑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窑洞要依靠左、右两侧土岸的支撑力来维持稳定,边窑腿尺寸减小为0.9~1.2m,窑面长度缩短了1m左右。一家一户的窑洞组成院落,院落又组成村落。如此,窑洞院落村落是相一致的整体。村落整体靠山,院落和窑洞的个体自然也是靠山的。这本来是居民受到条件限制而又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省工、省料的选择,而依此模式建窑落村,却成为“风水宝地”,以为是山势好,是吉利的象征。但从人的生理角度讲,前面开阔,远眺有益于“悦目”视觉的健康保养;从心理的角度讲,背靠大山给人以稳实、牢靠、无后顾之忧的心理影响。更有趣的是,俗语“靠山”即源于建筑学上的这种环境和态势,足见“靠山”的重要。

2.3衬砌式砖石窑的建筑特点

衬砌式砖石窑是对土窑洞内壁及拱顶进行扩挖后,再用砖石衬砌拱壁及窑面形成的砖石窑。与靠崖式砖石箍窑相比,衬砌式砖石窑洞的窑面形状和窑洞开口基本相似,但两孔间窑腿差别较大,一般在2~3m之间,对窑面的长度影响较大。用块石衬砌时,其洞壁厚度一般为30cm左右,拱顶厚度一般为20cm左右;用砖衬砌时,其衬砌厚度比石窑要薄,一般洞壁为24cm,拱顶为12cm。根据砖的种类,砖砌体可分为普通黏土砖砌体、黏土多孔砖砌体以及各种硅酸盐砖砌体。标准尺寸的普通砖砌体可以砌成厚度为120mm(半砖)、240mm(一砖)、370mm(一砖半)、490mm(两砖)及620mm(两砖半)等的墙体。为了节约材料,墙厚也可以按1/4砖进位。此时,部分砖侧砌,以构成厚度为180mm、300mm和420mm等的墙体。采用目前国内常用几种规格的多孔砖可以砌成厚度为90mm、180mm、240mm、290mm及390mm等的墙体。

3砖(石)窑洞调查方法研究

3.1《住宅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国家制定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对住宅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规定。(1)应计算技术经济指标。住宅设计应计算五项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m2)、套内使用面积(m2/套)、套型阳台面积(m2/套)、套型总建筑面积(m2/套)和住宅楼总建筑面积(m2)等。在住宅设计应计算技术经济指标中,套内使用面积(m2/套)和套型总建筑面积(m2/套)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2)技术经济指标计算规定。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应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3)套内使用面积计算规定。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套内使用面积应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应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4)套型总建筑面积计算规定。套型总建筑面积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3.2《房产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对房产面积测算的内容进行了规定:房屋面积测算系指水平面积测算。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1)房屋的建筑面积。房屋的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2)房屋的使用面积。房屋使用面积系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3)房屋的产权面积。房屋的产权面积系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建筑面积。(4)房屋的共有建筑面积。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系指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5)面积测算的要求。各类面积测算必须独立测算两次,其较差应在规定的限差以内,取中数作为最后结果。量距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卷尺或其他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01m2。

3.3砖石窑洞调查方法研究

砖石窑洞有独立式箍窑、靠崖式箍窑及衬砌式箍窑三种建筑结构形式,以不同建筑形式建设的砖石窑洞在外部结构上的尺寸差异,造成三种建筑形式砖石窑洞之间存在使用面积相同而其建筑面积却不相同的问题,构成了移民搬迁安置顺利实施的一种潜在隐患。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根据《住宅设计规范》和《房产测量规范》有关规定,结合砖石窑洞的建筑特点,从砖石窑洞的使用面积相同其建筑面积也应相同的角度出发,对砖石窑洞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在实物调查时解决;二是根据《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建设征地移民补偿》的有关规定,对不同建筑形式砖石窑洞分别进行典型设计,按重置价计算其造价,并以此为依据分别确定补偿单价,在编制补偿概算及实施兑现时解决。因移民安置区不具备重建靠崖式箍窑及衬砌式箍窑的地形条件,且分别拟定补偿标准对实物调查的难度和工作量增加较大,故主要对调查方法进行研究,不对分别拟定补偿单价方法进行研究。砖石窑洞调查方法研究如下:(1)调查方法一。砖(石)窑洞调查面积按使用面积计算。砖石窑洞使用面积等于各孔窑洞使用面积之和;各孔窑洞使用面积是指窑洞洞口以内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包含封口门窗及隔墙占去的面积)。各孔窑洞的使用面积按窑洞的深度乘宽度计算。窑洞深度以沿洞壁水平测量的从洞口至窑底的距离为准,窑洞宽度以在洞口或洞中垂直洞壁水平测量的洞壁间距为准。(2)调查方法二。砖(石)窑洞调查面积按建筑面积调查计算。独立式砖石窑洞的建筑面积是指窑洞前脸及外部护墙勒脚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靠崖式砖石窑洞及衬砌式砖石窑洞的建筑面积是指按其使用面积乘标准独立式砖石窑洞换算系数计算的建筑面积。独立式砖石窑洞的建筑面积按窑洞外壁的长度乘宽度计算,窑洞的长度以水平测量的窑洞前脸长度为准,宽度以水平测量的窑体侧面护墙长度为准。靠崖式砖石窑洞及衬砌式砖石窑洞的建筑面积计算,则按调查方法一调查的窑洞使用面积×抽样调查的独立式砖石窑洞的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的比值进行换算得出。独立式砖石窑洞的建筑面积与使用面积的比值以县为单位抽样调查确定,抽样调查座数不少于5座,抽样调查窑洞的结构要完整,墙面要平整。

4结论与建议

第12篇

关键词:排水工程设计;节水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地加快,国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房屋居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今,房屋建筑中排水设备越来越齐全,排水的设计方案也越来越多样化。房屋厨卫给水排水配置从传统的一个便池、洗涤池发展到厨卫空间一一俱全的淋浴设备、洗涤设备以及洗衣机等现代化的设施。为了满足现在经济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在房屋建筑上不仅要将现代化的给水排水设备考虑其中,同时还要在设计上考虑节水节能等问题。

一、给水排水系统的现状

我国水资源总量巨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造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过小,成为全球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生活用水的浪费成为我国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目前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中,由于排水管道腐锈、开关水阀门质量差等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在建筑群周边经常会看见人行道上的给水管道出现漏水的现象,水阀门与管道连接处不断地往外冒水,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居民生活中也经常因为浮球阀门出现锈损而导致漏水现象的出现,使得家中厨房洗涤池、水池以及厕所马桶中因阀门质量差引起大量的水往外流出的事故。同时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也使得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导致居民生活用水困难。而二次污染后的水资源会从排水管道中排放出去,所以管道系统需要及时清洗,因此大量的自来水资源就这样被浪费。

二、节能节水措施在建筑排水系统中的运用

(一)优化热水供应系统,降低冷水量的浪费

在建筑群中热水供应系统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在水阀开启后,由于不能及时的提供温度合适的热水,使得居民往往要放掉一部分的冷水后,热水才能达到正常供应。浪费掉的冷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热水供应系统中出现水流浪费现象,是由于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造成的。比如说在热水供应系统中未将现代化节能环保设备考虑在内,也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使得水循环的流量在靠近热水循环设备时发生断流的现象,距离热水循环管道中的水温降低。同时又因为热水管道在建筑设计上不够合理,所以导致冷热水混合装置中冷热水交替的进水压悬殊过大。如果在混合装置中出现冷水的压力大于热水,就会导致配水装置中出现冷水浪费的现象,同时还影响到居民热水的使用情况。在如今热水供应系统中最为理想的设备就是太阳能制热设备,既能节能又能环保。特别是高层住宅居民将太阳能聚热板练成串,集中供热,保证热水供应系统中干管、立管的热水循环。

(二)节能节水设备在厨卫中的运用

厨房和卫生间是房屋耗水量最大的地方,所以要注意厨卫中对节能节水设备的选用。厨卫中节水设备主要是节能卫生设备和配水管道材料,在不影响建筑物给水排水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应该选用最新型的节水卫生设备。近几年较为流行的脚踏感应淋浴器、充气水龙头、真空式大便器等节能节水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作用。同时加强我国关于生活用水浪费政策的监督和落实,在我国相关部门出台的法规中规定,严禁冲洗水量超过九升的的洗涤器具在大中型城市住宅区内使用。卫生设备和配水管道节水节能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节水节能效果。因此在选择节水节能型设备时,不但要将器具的价格因素和使用效果考虑在内,并且最主要的是要考究其器具节能性能的好坏。除此之外,家居生活中采用恰当的水龙头也能够充分发挥节水节能的作用。比如生活中采用瓷芯龙头,就能够在水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节水节能的功效,与传统的水龙头相比,最大节水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平均节水量在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并且静压越高、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越能够发挥其节水的性能。

(三)优化水表设置

优化水表设置有助于确保水量收费、水资源平衡测试以及生活用水情况分析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水表的设置对于生活用水的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筑个体中优化水表设置变得尤为重要。在水表选取中要尽量选择计量表精准度高的水表,因为水表型号过大的水表,在计量工作中会因为水量较小指针基本不动,导致计量准确性降低。水表型号和水表自身存在的问题引起水量计量产生误差,影响到了水资源平衡测试和计量收费工作的正常运行,所以在建筑物设计中选取精准的计量设备尤为重要。

同时因为水表自身存在的问题,使用时间过长,导致水表内部的零件受到磨损,就会影响到计量的精准度。所以在居民用水表检查上,要严格落实首次强制检测,限定水表使用期限,到期更换水表的政策。因此为了保证水表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求自来水公司以及小区物业部门定期对生活用水表例行检查,实用期限过长的水表采取强制更换的措施。而最近几年来,我国建筑群设计中为了准确计量生活用水情况和美化室内设计,将水表设置于下水道井内或者集中在同一楼层中。这样的设计不仅给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增添了施工难度,而且还增加了施工的成本,还给居民了解自家用水情况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居民节水的意识。所以我国在水表设置计划中,应该朝着发达国家IC卡水表和远传水表系统的方向发展。

(四)合理规划贮水池系统

在消防贮水池系统的规划上要讲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房屋建筑群体内建立消防贮水池系统,首先要将房屋兼职群区块化,在一个区域内部建立一个消防贮水池、水箱以及加压系统。将建筑区传统的单个消防贮水系统向区域集中式贮水系统转变,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够避免出现因为消防系统中的加压给建筑物施工带来的诸多不便。采用集中式的消防贮水系统与传统的消防系统相比节省了工期、节约了资金投入以及方便集中化的管理,其优势还在于能够避免多座贮水池大量的贮水量和换水对水资源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消防贮水系统的设计上还能考虑将建筑群中的游泳池、喷水等非生活用水的人造水景练成一个水循环系统,这样能使贮水池中的水流动起来,不仅能够达到节水的效果,而且还能做到一水多用。

三、结束语

如今,节水节能措施贯穿于个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中。房屋建设中的节水节能已成为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首要考虑的任务,房屋建设中各种节能减排设备的运用,能有效促进绿色房屋建筑的发展。同时节水节能措施在现代房屋建筑中的运用,有利于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满足了我国集约型社会的要求,将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到建设工程中,促进我国经济建设高效、节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剑宇.探析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水节能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2]张智颖,刘晓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1(28).

[3]邹春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节能"问题探讨[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