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审美的分类

艺术审美的分类

时间:2023-07-13 17:2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审美的分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审美的分类

第1篇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艺术活动的功能

(1)审美认知功能;

(2)审美教育功能;

(3)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第2篇

关键词:创新;审美;艺术家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39-01

从历史的角度看,艺术是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殊种类出现的,也是历史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艺术创新离不开艺术家

艺术需要创新,艺术创新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不能超越最起码的人类艺术道德的底线。而为艺术抛开一切意识形态的束缚,走向极端化,就违背了艺术创造美而存在的目的,违背艺术创新的规律。

艺术创新是对艺术认识的提高,艺术家要求给人以好奇心,新奇感。创新的最高境界是能打动别人的心灵,从心灵出发,让受众者接受它,并能感染到他们。如果艺术家,没有创造的美,同样没有艺术的审美价值。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是不可以重复的,我们说工具是可以重复的,但真正纯粹的艺术品是不可以重复的。所以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的能力,才能在人类艺术大道上越走越宽,推动艺术繁荣发展。

在艺术领域中,创新是永久不变的话题,只有创新才能才能体现其艺术活动的价值,艺术创新尤其是绘画艺术创新的本质等于美的创造千百年来能够世代相传,不断创造价格奇迹的艺术品,首先,都是来自于艺术奇迹的创造者,完美的作品只有凝聚了创造者们的全部生命和智慧,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二、艺术创新与审美的关联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程,只有创新才能给艺术发展带来鲜活之气。艺术创新与审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艺术创新在艺术家的指引下,为了突出对象的新的特征,表达主体的新的感受,同时也为了满足受众者对于审美的新的需求。

艺术创新所折射出来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慢慢的人们把议论的重心放在了艺术欣赏者的上面,也就是审美主体的人。

在艺术创作中,常常会遇到别人指责和批评,我们应该正确的去面对,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点是不一样的。而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审美意志,不要轻易的改变自己的审美意志,即使要改变也要是自己真正体会到不好时的改进。

因为我们认为,最终决定人类对作品创作评价的仍然是大量无数的欣赏者,或者说是这样一个人群决定了对作品价值的判断。造成这样一个误区,就是以为迎合欣赏着,一味的降低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去迎合欣赏者,这样对艺术的发展有着负面作用。特别是今天这样有着一个艺术文化市场的环境里面,就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商品来看待,这时候你就会觉得消费者都是上帝,以这样的状况来看,艺术何以谈创新,只是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买卖罢了。

所以,我们正需要纠正这样的误区,开创艺术欣欣向荣的局面。创新既是艺术家的使命,又是艺术者欣赏审美需要变化。艺术创新离不开审美者的欣赏与批评,只要把握一个相应的度,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丰富有益的艺术文化市场。

三、社会生活中的审美需求

审美情感关系到艺术创作欲望的萌发,艺术创作对象的孕育、传达,它能够使文艺家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活底蕴,能满足人们多种审美需求的文艺作品。没有审美情感就没有艺术;审美情感的消失,意味着文艺创造的消失。

艺术贴近我们的社会生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就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求。既要促成艺术创新与审美需求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又要这两者的关系协调统一。用艺术这样的精品来提升艺术欣赏的水准,这也是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只有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的作品才能成为世界性的作品。反之,违背广大群众审美通感的作品,无论作者感觉如何良好,打着“探索”和“创新”的名号,也只是荒诞怪异的形势和手法玩弄艺术,没有意义的走向社会,最后也会自取灭亡。

艺术是非功利性的,有着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 人们已经逐渐地在追求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以求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由初始的耳目愉悦逐渐走向精神愉悦,反映了受众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同时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解读能力与审视能力。

综上所述,艺术在其寻求情感表达与交流中,人们对艺术的需要不仅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从中得到精神愉悦,这样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得到欣赏者的支持。对于艺术创新与审美的探究一定要在社会环境中去探寻,考虑到社会道德的容忍程度,考虑到民众的接受程度。不仅要遵循艺术道德,而且要考虑到社会道德。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艺术的深刻根源在于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2]朱立元.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第3篇

进入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经济环境将由以往的本国内部市场之间的互相竞争突然上升到与全球大市场的竞争。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无论是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必须适应新形势、国际化的发展。当然,我国艺术设计与美术教育也面临同样的挑战,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新形势下培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艺术设计人才美术教育的发展问题。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

艺术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艺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艺术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美术是一种空间艺术。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艺术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艺术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美术主要是一种静态艺术。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艺术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美术中既有表现性的,也有再现性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艺术”与“美术”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在东西方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的概念和使用它们。

在西方,“艺术”与“美术”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人工技艺”,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当时广义的art甚至还包括制衣、栽培、拳术、医术等方面的技艺。到了古希腊时期,艺术的概念仍是与技艺、技术等同的,但古希腊的绘画与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纪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已基本确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标准,为日后艺术涵义的演变埋下了伏笔。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逐渐与“美的”等同起来,18世纪中期,基于美的艺术概念体系方才正式建立,艺术成了审美的主要对象。今天,英语中的“art”一词仍然既作“艺术”解,又作“美术”解,它既可以用来指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其它各种艺术门类,有时又专门用来要指称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在内的视觉艺术。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们甚至还会看到,作者所说的“art”其实仅仅就是指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美术的一部分:绘画。而他们的“the fine arts”(我们直接译作"美术"),也仍然是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

“美术”这个专门名词,在中国是从"五 四"开始被文艺家和教育家普遍运用的。当时运用“美术”这个术语时,也还包括了诗歌和音乐。其后,中国的文艺界、教育界把“美术”和“艺术”的概念逐渐分离开来,“艺术”是一切艺术门类的总称,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大人文学科,它包罗了美术、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电影、书法等,也包括服饰、园林等很大的范围。而“美术”,则专门用来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总之,在汉语中我们有“艺术”与“美术”两个词,它们的含义不同,指称的范围有别,而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词:“art”,它既用来泛指一切艺术门类,也用来专指所有艺术门类的一个部分:美术,甚至美术中的一个方面:绘画。这便是东西方在“艺术”和“美术”两个词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上的差异。

第4篇

关键词:舞蹈创作;审美;探源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122-01

一、舞蹈审美的重要性

舞蹈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家和舞蹈作品都不应也不可能独立于它所属的社会而存在。作为舞蹈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舞蹈美学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及相对界定自己的研究范畴。无疑,舞蹈美学是把舞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舞蹈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根源、形态,自然就是舞蹈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物化,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所以,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当然是舞蹈美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舞蹈美学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个已然的存在物,通过这一存在去把握其形式美,把握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握其真善美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生成过程,去把握其审美创造、其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其生成过程中的美的传统等等。舞蹈美感实质上就是舞蹈的审美意识。舞蹈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异,舞蹈美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舞蹈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都需要我们联系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实践,去做深入一步的研究。因此,要重视舞蹈审美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二、舞蹈创作中的审美过程

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它的审美创造过程。舞蹈创作者以审美眼光和心灵,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审美感受,发现并选择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美;进入形象思维的系列加工,从而熔铸出舞蹈艺术美的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审美观的中体现,它浸透着舞蹈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审美感情。如何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塑造出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舞蹈审美形象,是舞蹈家们孜孜以求的。舞蹈形象是舞蹈意象的物化形态,它决非是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或直接再现与翻版,自然形象是经过意象而转化为舞蹈形象的。所以,舞蹈的审美意象,实际上成为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也即是舞蹈形象思维的核心部分。

三、舞蹈创作中审美的标准

(一)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应是在真正切入到人的生命精神状态之中,准确地把握并开掘人的深层心理变化的作品。舞蹈创作的价值领域是审美活动,而这种审美活动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对话,是在舞蹈与观赏者相互交流的形式中完成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创作者在创编过程中具有对作品的前理解意识,只有理解并把握了舞蹈作品的语境、传统、体制等潜隐因素才能真正从观赏者视角切入,创作出符合观众审美意识,震撼人心的舞蹈作品。任何作品都必须得到观赏者的承认,不被观赏者承认的审美实体,也就没有了审美价值。因此从观赏者视角切入,从观赏者的前理解出发,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引起观众共鸣的舞蹈创作才真正具有其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

(二)强烈的音乐与节奏意识

一首好的舞蹈音乐能给舞蹈提供完整结构的基础。舞蹈结构可以以音乐的结构为依据,同时帮助舞蹈塑造和确定形象,丰富舞蹈内容,加强舞蹈感染力。因此,我们在舞蹈创作中如果没有强烈的音乐与节奏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变化规律进行编排,那么就很难达到音乐所想要以渲染的效果。正确的理解和表现音乐,在编舞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个完美的舞蹈总善于抓住观众的心理,努力挖掘音乐的内涵,进行多端的节奏变换。从而感染人、震撼人。因此,牢牢把握住音乐的内在节奏,将节奏与旋律全方位的开拓,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人们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审美效应。

(三)提炼舞蹈语汇,解放舞蹈手法,提高审美效应

舞蹈的语词、语汇就是舞蹈动作。对舞蹈编导来说要随时随地搜集这种舞蹈素材,并从中较准确地提炼出适合在舞蹈作品里表现的语汇,才能激起观众视觉神经的兴奋,最终达到艺术审美之目的。诚然,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作为舞台艺术门类之一的舞蹈艺术,也是离不开生活的。一个舞蹈创作者只有熟悉,认识了所要表现的生活,并且有了切身的感受以后,才能准确地把握住群众在特定的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特定的心灵状态,并做深入的开掘,提炼出准确,鲜明的舞蹈语汇,并且以不同的选材切入面鲜明地显示出其思想道德、情感、审美的倾向。从而使作品都有着强烈的精神震撼力和独特的审美动情力。

四、总结

舞蹈作品的审美效应,就是以审美实体激活审美对象的审美体验过程。作品的审美效应是我们与观众相互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审美上一致,才能使感情相通,才能使我们的作品得到观众认可和欢迎,从而显示舞蹈创作的盎然生机和社会价值。

第5篇

关键词:审美;非功利性;非超功利性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65-01

关于美的哲学问题,一直是人类试图定义的概念。美不适合从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从主体去寻找美,也不适合从主客二分的基础上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象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审美,即人脑对美的“认识”与“反映”。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在创造和欣赏美的同时,感受、评论和判断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精神活动,对自身本质与特性的不脱离表象的、全方位而又情感化的把握与呼唤。

于审美问题上,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康德提出审美的主观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康德在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自然之美是不计厉害关系的。自然之美是不经概念而经感觉的。”康德“美的分析”中第一个契机就是审美无功利性,美既不是审美对象的性质,也不是逻辑上的认识判断,而是审美主体的内心状态和对象表象形式的契合一致。这种纯粹主体的情感是无利害的。康德所说的审美无功利,是自然美与天才艺术,而非人工的美。无功利的美能保证我们与自然相遇时的敏感发现。这与我国春秋时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老子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有无相生”,“大道无形”。道家学说所谈及的“道”,吾以为乃世间万物运行之规律。所以也可以理解是“大美无形”也。审美判断只是把对象的形式与主体的情感相对照,不以任何需要为前提,即审美的非功利性。

然而与之对立的审美功利说也随之诞生,即审美这一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审美是满足人精神需求的活动,从这一层面上,审美具有功利性。西方早在苏格拉底时代就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美是必定有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有效用,有用才为美。休谟说:“美有很大一部分起于便于和效用的观念”。普列汉诺夫说:“功利毕竟是存在的,它毕竟是审美享受的基础,如果没有它,对象看起来不会是美的。”中国古代荀子的思想也带有极为浓厚的功利论色彩,他要求物质和利益都要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中国古代“礼仁为美”、“尽善尽美”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为前提,利益才为美。因此,审美功利派的普遍观点认为参与艺术欣赏的审美主体,功利色彩必然会引导其审美判断,将自觉性的审美特征无形地附加在审美客体上。

我认为审美在康德的理解下是“非功利”,而非“超功利”。即审美活动在精神上是非功利性的,而与审美活动相关联的现实是功利的。所以,是非功利而且又包涵功利性。与“没有目的的目的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美是无目的”是指美与任何主客观目的无关。它既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不涉及任何的逻辑概念。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地也无关,主体不应对象的属性、材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以后,便不自觉的强调艺术审美与现实性相交融。现代艺术大师杜尚的作品《泉》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品,肯定不会是因为小便池的现实作用,而是因为达达主义所包涵的反传统文化的精神升华。所以,审美领域仅仅是精神上的,是形而上的。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审美活动其本体依然是非功利的,但是其在社会实践中越来越与功利性相契合,如现代产品越来越注重装饰与功能的合二为一。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前提下,不仅外观设计要符合大众审美需求,而且外观还要符合其功能的实用性。即美观实用达到统一。其美学效果不能脱离实用的功利性,审美的价值必须在产品的功能中显现出来。抽象与现实开始交汇,精神与物质逐渐合一。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依附美来沟通自然与自由,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鸿沟,从而实现完整的主体性。审美活动自身虽然是非功利性的,但又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相生相惜,特殊性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所谓非功利,不是以有限目的为目的,而是以拜托直接目的为前提。审美活动因此指向一种内涵的,潜在的功利性,从最高意义上讲,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类完成自我构建的手段,更加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实践。人类的审美活动不仅是人类文化活动的部分,也要达到为人类生存而服务的目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是非功利的,但是其意义却是为了大功利的,没有彻底完全的超出功利这一范畴,所以审美是非功利的,而非超出功利的。

参考文献:

[1]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I)[M].人民文学出版社.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第6篇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首先,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远不是美育的全部内容。从美育的内容来说,它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方面的教育。由于艺术教育有其独特的语言和功效,故而在美育过程中有其他美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在观念上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实践上要么重“艺”轻“美”;要么重“美”轻“艺”。这个观念一方面将美育的任务缩小到艺术教育范围,导致忽视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在提高人的素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无形中割裂了美育各门类教育的联系,甚至在艺术教育中有重“艺”轻“美”的倾向,淡化甚至削弱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这一美育重要功能,使学校艺术教育无法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重“美”轻“艺”,首先否定了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独特地位,其次,使美育流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歪曲了形式美的作用,以至走向了抽象的不可感知、“泛美”的泥潭,使其范畴的界定模糊,并使美育失去了独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将把美育排除在教育方针之外,或名存实亡。

由于审美教育解决的是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美育是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角度),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以整体的把握。正如马克思所说“五种感官的形成是从古到今的全部世界史的工作成果”那样,可以感受美的音乐的耳朵,美术的眼睛以及其他综合艺术感知力,体现的并非是一种对声的知觉能力,而是“证实自己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官。这种“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指导社会实践,提出其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美的理想和最终目的美育实践。

就美育、艺术教育、技能教育在美育实践中的关系来说,它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美育的前提下,三者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从概念的界定讲,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技能教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但是,反过来讲,艺术教育并不就是美育。技能教育也不就是艺术教育。这是可以从实践中领会得到的。认为讲美育,就不讲艺术教育和技能教育了,这是一种误解。反过来以为技能教育、艺术教育就是美育,则是一种曲解。总之,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分和联系,可以从内容与实施的范围、素质教育与艺能教育的区别、一定的审美价值取向这三个方面来把握。

二、美育与技能教育

从概念的区分来讲,艺术教育包含了技能教育却又不同于技能教育。其一,在艺术实践上,富有艺术魄力的音乐表现和缺乏感染力的匠人式的技能炫耀显然是不同的。在艺术教育中,仅仅掌握了娴熟的艺术技巧并不是艺术教育的完成,只有当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赋予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生命,才算是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这是就艺术表现与技能的区别而言。其二,艺术教育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其中包括与音乐的审美鉴赏密切相关的各种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美学知识,这些对音乐风格的理解以及表现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音乐和绘画之所以从一开始就占据了艺术教育的几乎全部位置,不仅在于这两门视听艺术在各类艺术中的代表性,也在于其技能训练要比于其他艺术,具有更容易投入教学分析训练的实用操作特点。这也是学校艺术为什么很容易局限于“双基训练”的客观原因。

艺术教育要注意技术、技能、技巧的训练,这是通向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这不是很危险吗?这不会陷入以汉斯立克为代表的西方“自律论”美学思想的泥潭吗?只要以美育为大前提、强化美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审美价值取向,肯定美育在包括德育在内的各育中的存在,加强艺术教育在美育实践中与各育间的互渗关系,不但可以普及美育,而且可以使美育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黄河大合唱》这种艺术精品的形式不是源自西方吗?其中艺术的技术含量不高吗?如果只重“美”而轻“艺”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吗?如果人类只有审美的能力而没有立美的创造力,美育的结果是人人都是“钟子期”,而“俞伯牙”不复存在。所以在美育实践的前提下,技术的训练始终是必要的。音乐本身就是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技术训练在艺术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也是美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技术训练本身也包含着发现艺术美构成的规律,以及对形式美的体验和表达。从技术训练的内容看,它必然是以中外优秀的作品为材料,再现这种作品的过程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亦是审美的过程,必然以技术作为支持。有人以为技术的训练必然导致艺术教育的机械重复,甚至减弱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确有这种现象出现。但不要忘记哪位艺术家的成功,不是从最基础技术训练开始,达芬奇从画蛋起步,莫扎特从弹奏音阶开始,都说明艺术的表达和构建,必须通过艺术特有的语汇的有序表述方可建立。总之,技术是美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音乐教育至美育的具体措施

1.普及合唱、乐器合奏教育,让立美主体在表演再创造的过程中,把握人类先进的审美意识与对象化的手段之结合点,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如:少儿合唱团、少儿乐队的组织和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少儿的音乐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及多种器官协调运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少儿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群体协作水平。当然,有教育意义的典范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道德的教化,以及对真理追求的信心和毅力的培养。

2.音乐与体态运动的结合。这既包括音乐与艺术体操的结合、民族歌舞的复兴,音乐诗朗诵的发展,也包括外国流行的律动的推广,交谊舞和现代舞的发展,它实现了人类的实践器官对审美进行把握的能力。这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身心状态的主动性、纪律性、协作性、规范性的协和均衡地自由发展。

3.音乐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相结合。音乐史中告诉我们,浪漫时期的音乐作品要与诗密切结合。让学生自度曲难度较大,但可以让学生把熟悉的旋律同中外优秀的诗篇,以风格的不同分类,形成填词歌曲较容易。在创作排演舞剧、话剧、歌剧时,也可把本民族的戏剧、民歌吸收其中。让学生听音乐,根据其音乐对本体产生的意象以绘画或诗歌的方式予以表达。

4.以美的音响环境、正确的鉴赏方法,培养主体高尚的丰富的审美趣味,发展主体感悟音乐美的听觉敏感性,构建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第7篇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含曲艺说唱、戏曲演唱、民歌演唱三大类,同时也包含新歌剧、新民歌演唱及西洋唱法民族化演唱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对于民族艺术审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只有在创作上和演唱上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加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非常必要。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主要融入了民族情感、语言风格、音乐风格、民族审美观等因素,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不仅要适应文化发展,同时还应当确保文化的健康发展,民族声乐发展的艺术沉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现状。民族声乐艺术与审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审美却是声乐艺术发展的最根本价值,而声乐艺术的发展根源来自于审美。声乐艺术发展与审美是不能分割的,如果只凸显声乐艺术或审美,就无法发现声乐艺术的发展美。因此,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向,这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重要意义

首先,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观念也不断变化,对于美的欣赏和追求都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研究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能够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民族声乐体系,同时构建出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理论,这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次,民族声乐的发展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时展特色,同时也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欣赏,通过对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人们能够更好的总结自身对于民族声乐的审美经验,从而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升。此外,民族声乐发展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娱乐,因此,它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美育功能,对人们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三、关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思考

(一)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发展来说,传统的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而随着审美取向的转变,民族声乐艺术也逐步融入了国外的审美风格,通过中西融合、各个民族的融合,以不断汲取精华,通过创新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如原生态歌手阿宝,其独具民族特色的演唱引起了人们的瞩目。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鼓励并扶持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以形成多元化的民族声乐艺术,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二)创造古今中外融合的美学取向

随着世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人们追求传统与当代审美情趣、中国与外国审美情趣的融合,以追求更深层次的声乐艺术审美取向。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当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声乐艺术在表演和唱法形式上的精粹,如呼吸支持、发音位置、讲究共鸣等,以从节奏、旋律、配器、和声等方面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从而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与世界接轨,缩小与西方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差距。此外,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还应当注重对传统文化精粹的借鉴和汲取,同时结合时展特色,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并独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以进一步丰富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内涵。

(三)声乐艺术审美取向的世俗化转变

当前,审美的世俗化发展是通过时尚文化发展所形成的,而时尚文化则来源于大众的趣味和需要。声乐艺术的发展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但缺乏的世俗化是导致声乐艺术发展无法大众化的重要原因,当前人们更多的注重流行音乐发展,而对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却嫌少关注,由此可见推动声乐艺术审美取向世俗化转变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应当更多的加入大众化元素,将时代中的新鲜元素融入到声乐艺术的发展当中,从而不断促进声乐艺术文化发展的大众化和平民化,以更好的进行传承和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声乐 艺术美学 解析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43-01

一 声乐美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在绚丽多彩的音乐世界,声乐是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艺术。作为声乐艺术的歌唱自产生到今天应用声乐技巧的高度发挥,以及艺术表现形态的异彩纷呈,无论从最早原始歌唱的实用性到当今多层次、多结构广泛的审美的丰富性,声乐艺术始终都密切地伴随着人类的一切社会生活。从铿锵豪迈的劳动号子到激越奔放的进行曲;从深情隽永的情歌到温柔优美的摇篮曲;从浩如烟海的民歌到万众一心的国歌……声乐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成为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精彩内容。声乐艺术美具有的永恒魅力,有它自身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美的构成因素与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美的创造系统。

声乐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声乐艺术的创造到审美欣赏的过程。声乐艺术活动是创作作品演唱欣赏的一个审美过程。这个过程的阶段性和完整性是为了人们在这一艺术形态的审美中进行情感交流的艺术创造,它必须完整地构成一种艺术的信息传导系统,在信息的传导中来完成艺术审美的交流。声乐美学是艺术美学的一个分支,探析声乐艺术美学的核心问题,即从哲学—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声乐艺术的本质。从声乐艺术的具体存在对象中高度概括和抽象理性认识结论,从理论上来认识什么是声乐艺术,了解声乐艺术的构成方式与整体结构,声乐艺术综合性表现方式的特征,声乐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 声乐艺术美的构成

声乐艺术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是按照一定的美的规律构成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整体。在声乐美的总体构成中,蕴涵着美的各种因素,既具有综合体中的个体美,也具有将个体美融合为一体的综合美。声乐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声乐艺术的创造到审美欣赏的过程。

1.语言美

声乐美的创造,是以它对语言的美化程度及其感染力来体现它的艺术魅力的,凝练、质朴、形象、抒情、诗化的语言从各个角度和层面体现出了声乐语言的美,从而造就韵律和谐、节奏鲜明的诗化美的艺术语言效果,达到情境交融、引人入胜的审美意境。

2.旋律美

人们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它是音乐语言的核心。声乐美的魅力主要取决于曲作的旋律美。曲作的旋律美是由音调美、节奏美和声美等构成。音调是构成曲作旋律美的基础,一部声乐作品的旋律美,必须首先具备一个可供旋律发展的基础音调。音调或是热情欢快,或是庄严雄伟,或是哀婉伤感等都是以情感基调作为作品曲调的表现形式。音调变化发展与调式特有的旋律发展手法的运用,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声乐形象。节奏是旋律的构成骨架,根据一定的节奏规律,音乐以长短、强弱、快慢的组织交替与变化,不仅体现出一定语言的自然节奏特征,更重要的是艺术的组织与发展节奏的音响表现,把长与短、强与弱、快与慢等按照时间与速度的不同特点,运用重复、对比、扩展、压缩等手法,创造丰富多彩的节奏序列,展示出千变万化的节奏形态,以特有的节奏美增强旋律美的艺术表现。

和声是丰富旋律表现的手段之一。在和声构成中有主调音乐或主旋律的基础音调,它在和声中发挥着主干、导向的功能,在音乐的发展中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性。和声的艺术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在音响的构成中造成音响结构的组织性,而且在丰富旋律的调中显示出表现性。在声乐和声中,是以人声作为和声配置材料的。重唱、轮唱、合唱、领唱、独唱中的伴唱等多声部声乐形成,充分运用了声乐的和声艺术手段去塑造立体的声乐形象。声乐的音乐性不只是单声部的旋律表现,而且是随着和声技巧的艺术发挥体现出它丰富的情感魅力和声乐艺术表现力。

3.声腔美

声乐艺术的美最终是要通过演唱来体现的,演唱者的音质美是人声生理在构成中的艺术基础,它既有先天的本质,也有后天的训练,在达到一定声音创造基础的时候,才可能具备声腔美的表现手段。而字音美与行腔美也就为声乐艺术美的表现概括了演唱的基本规律与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展示它的魅力。首先,音质美是声腔美的造型基础。音质的美,首先以饱满的气息为基础,这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声音要圆润,腔要彻满,全在气息的运用与发挥。做到高音声不竭,低音声不虚,强而不喊,弱而不散,轻而不紧,沉而不闷,能够自如地控制音域中的高低强弱变化,增强发声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效果。人声的音质美构成了声乐美的发声造型的物质基础。其次,字音美中对“字”的表现在声乐美的艺术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字音美就是指语言,要求字音纯正清晰,使字音在行腔中变化自如,并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掌握与处理字的轻重强弱、高低抑扬、快慢顿挫等语气和语势,使字与声、情相结合,达到“字正腔圆”的艺术效果。再次,行腔美。要达到唱腔的圆润流畅与甜美悠扬,要求行腔时音调要准确、节奏要稳定、风格要鲜明、感情要纯真,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美学要求,使歌唱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极富审美魅力的意识形态,千百年来紧密地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它不仅是杰出的人类审美创造,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现代审美;中国古典舞;影响;创新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39-01

一、现代审美的本质与含义

如果将中国古典舞放进某个时代背景中,分析与探讨它在当展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与标准,我觉得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现代审美取向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首先发现的并不是动物和植物的美,而是在自己的身体中发现了美。因此人体不仅是人类审美的最初见证,也是人类审美发生的起点。

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舞的主要源泉是戏曲舞蹈。另外,在20世纪中叶,芭蕾艺术深刻影响着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芭蕾也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建立的参照系,古典舞也科学地借鉴了芭蕾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训练体系。其次,武术、杂技和民间舞蹈等门类也为古典舞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素材,中国古典舞还在中国传统艺术和古典美学中汲取养分。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诞生之后,其“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元素,极大仿佛了古典舞的变现与创作。至此,中国古典舞摆脱了古典舞的的“戏曲味”,不断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走向了本体的发展道路。纵观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于发展,的确经过了一个漫长探索并逐步发展的过程,舞蹈工作者既继承典范,发扬传统,又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地赋予古典舞以新的样式和气韵。

三、中国古典舞在现代审美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

(一)在继承与传承民族文化中提炼审美特质。由于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就是戏曲,这也决定着中国古典舞在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下,还是要以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我们仍然要加强民族主体的重要性,要更清楚地认识到对戏曲传统身段中的风格韵律这部分内容的继承,实际是加强民族特色的关键所在。

我们以《萋萋长亭》这一作品来分析,这是古典舞双人舞,编导将中国古典舞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族风格在舞蹈中表现出来,将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许多动作元素予以变形,在双人舞编排中,使该作品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审美性,我们是能够从这个舞蹈作品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舞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总的来说,《凄凄长亭》恰好迎合了现代的审美要求,体现出中国古典舞深受现代审美的影响,也体现出现代审美推动和促进着中国古典舞的前进与发展。

(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在现代审美的影响下,中国古典舞首先做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其次就是借鉴芭蕾舞蹈元素,不断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发展。我们以《扇舞丹青》为例进行分析,该舞蹈是以女子古典舞身韵为基础,融入了男子古典舞身韵,在身体的舞动中,将扇子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作品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该作品的创作的成功之处是将传统的古典神韵与现代的编舞技法的完美结合,舞蹈既具有中国息,舞蹈体现出当代艺术无限生命力,符合当今人们审美心境与审美品位。

古典文化的气质与神韵,蕴含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博大精深,同时又具有现代的审美特质,《扇舞丹青》舞蹈音乐的选用,使舞蹈的表现获得了一种灵性,在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伴奏下,产生美妙的旋律。编导在舞蹈的编创中,舞蹈表现与乐曲的旋律相对应,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使舞蹈的表现动静相宜、刚柔并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在时代潮流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发展,它不断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而创新发展着,这是肯定了现代审美给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要铭记,中国古典舞需要完善和创新,但是更加需要重视传统民族文化,只有基于传统文化之上,才能使中国古典舞越走越远,如果脱离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体系是无法完善起来的。

参考文献: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人民文学出版社.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421;G80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41-01

艺术体操重视韵律和节奏,是以自然性的动作为基础的节奏运动。因此,艺术体操虽然是体育运动项目,但对艺术性的要求也是较高的。艺术体操教学的本质,就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通过艺术体操教学,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动性,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陶冶情操,增强幸福感,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艺术体操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而且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研究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通过形体的训练提高审美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艺术体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形态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着手实施。第一,加强学生对形体美的基本认识。形体美的首要基础是健康,其中包括四肢协调、五官端正、骨骼健全、动作灵敏,而形体美的基本原则是肩平腰直,重视四肢比例的协调性以及身体所呈现的曲线美。第二,加强学生对形体整体美的认知。形体美不仅仅是指外在美,其具体的表现应该是内外统一的整体美,具体而言就是静态的美和动态的美。其中,静态美所代表的就是人体的外在美,主要表现在身体、容貌、衣着上;而动态美所代表的就是人内在的美,主要表现在人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上。第三,在站、坐、行的练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训练的就是学生的形体。要加强学生站、坐、行的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到外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气质。例如,规范严格的站、坐、行练习,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芭蕾舞的把杆练习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高雅的气质、端庄的姿态。

二、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通过动作的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动作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美学效应方面而言,复杂的动作美能够诱发出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在进行艺术体操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动作美的关注。动作美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动作的表现力。艺术体操对动作姿态的要求是较高的,不仅要达到一定的姿势标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美感,这样才能算是动作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欣赏阿提秋、阿拉贝斯、巴塞转体等舞姿,让学生感受到动作美所带给他们的震撼和享受,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教师在教学动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相关的动作进行简洁生动的讲解,然后将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告诉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进行相关动作的训练。当学生完成相应动作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完成跳跃、转体、平衡等动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练习,达到相应的动作美。而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会逐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通过美妙的音乐提高审美能力

在进行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美妙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一直贯穿在艺术体操的教学中,通过音乐的伴奏,不仅培养学生的韵律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动作的表现力,增强学生对于艺术体操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会像血液一样流进学生的体内。而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对自身肌肉进行训练,坚持不懈地经常训练,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对自己肌肉进行适当控制,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掌握,提升学生的韵律感。在训练学生乐感美及音乐节奏感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音乐语言有更深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协调音乐及动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丰富学生对动作的想象力,使学生的美感得到升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体操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陶冶情操,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艺术体操属于比较特殊化的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具有创造美、塑造美、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体态健美的合格人才。在艺术体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形体美的训练、音乐的欣赏、动作的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另外,服饰展示、教师仪态也能影响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体化的服装,促使学生成为享受美、创造美的主体,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使得学生受到教师仪态美的影响,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克莱夫・贝尔;艺术;有意味的形式;审美感情;形式;内涵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57-01

学习美术批评史我们知道,在很早以前,西方各艺术流派就想寻找一种完整而有力的学术思想来支撑其艺术理念的存在。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的美学主张应求而生,他所认为的真正的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都是通过“简化”的手段得到的。“没有简化、艺术不可能存在。因为艺术家创造的是‘有意味的形式’,只有简化才能把有意味的东西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抽取出来”。贝尔的美学理论适时给予了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绘画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理论支点,堪称现代主义艺术的最初纲领与宣言,他为后印象派艺术所作的美学辩护实际上是为整个现代主义艺术所作的辩护。因此,西方现代派艺术家称这一理论为“现代艺术中最令人满意的理论”。然而,这一理论是是存在缺陷的,以下谈一谈我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的理解和看法。

首先,“有意味的形式”在艺术批评中不能实现客观公正的目的。克莱夫・贝尔从“有意味的形式”这个基本观念出发,贬低再现性的艺术品,认为再现性的艺术品不是靠纯粹的形式去唤起人们的美感,而是靠了与艺术无关的生活内容,靠记述事实、描述故事情节等等,不仅不能唤起审美感情反而会影响它和干扰它。他说,“按我们的审美假说,它们称不上艺术品”,“因为感动我们的不是它们的形式,而是这些形式暗示或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再现往往是艺术家低能的标志”……他攻击一切再现画画家,说他们不高明,能力低。贝尔强调由线条、色彩构成的关系,贬低再现,极致推崇超凡脱俗的意味;由于过分追求艺术的超功利和超现实性,他彻底抛弃了艺术作为模仿现实和传达知识信息的手段去表现日常生活情感的功用。其二,“有意味的形式”走向神秘主义,不仅否定艺术的思想内容,而且否定艺术的美的性质。克莱夫・贝尔认为,只有这种纯粹的“有意味的形式”才能唤起审美感情。而“美的”这个字眼往往是同功利、同日常感情联系在一起的,很多东西并不能唤起审美感情。贝尔解释说,“有意味的形式”之所以给人造成一种不同于日常感情的审美感情,它的意味和价值之所以不为时空所限,那是因为它是一种“终极的实在”,他解释道,这隐藏在事物表象后面的、并赋予不同事物以不同意味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物自体或终极的实在本身。其实,贝尔的所谓“有意味的形式”不仅其本身的含义是模糊的,而且他所提出的支持其成立的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它的最要害之处,是脱离开人类具体社会历史实践,脱离开人类本身的文化心理结构,抽象地谈论“形式”和审美感情。至于为什么在真正的艺术中都隐藏着一种美的形式,从而造成美好的审美感情,他就回答不出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好一步步得走向神秘主义。而这种神秘主义恰恰把艺术的思想内容和美的性质给完全否定了。

要知道,所有感人的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永恒的意味和魅力并不是来自神、宗教和上帝,而是来自实践中的人,集体阶级的人,来自于亿万劳动群众的实践斗争。它的感人性一方面是由于它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外在见证,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同时又反映了人类长期社会历史实践造成的内在心理结构。这二者一旦合拍,那种不可言传的审美感情便产生出来了。由此而知,一件艺术作品真正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依靠的不是艺术家闭门造车式的形式实验和意味猎奇,更不是创造什么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悉心体悟和对美的事物的发掘与提炼。用真心去感受一切存在,用真情去营造艺术的真实,用生命去实现艺术的真谛才是艺术家真正要追求的目标。

当然,尽管克莱夫・贝尔的理论在论证上存在有很多漏洞和不足,但我们不能因此完全抹煞“有意味的形式”对现代艺术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毕竟,“有意味的形式”强调了艺术的独立自主性,他上承了康德以来的形式艺术和美学思想,又对整个20世纪西方美学重视艺术形式、艺术本体论研究的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启示作用。后世艺术家们从他“有意味的形式”的论述中获得了艺术启发:达到一种物我两忘、超脱一切的境界,这既是艺术的理想更是理想的人生。总之,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对我们理解艺术本质和功能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文献:

[1]克莱夫・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2]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西方现代派画论选・宗白华译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第12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美育;素质;和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12-02

当前,美育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令人担忧。美育,并非单纯是学校教育的工作,它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大而长远的工作。对“美是什么?”十分模糊。许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美学就是美术。现代大学中出现了网恋、心理障碍、冷漠、自杀的倾向,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一定程度存在的如“过分担扰”、“容易紧张”、“人际关系敏感”、“情绪易被破坏”、“压力感”、“自卑”、“争强”、“失望”、“抑郁”、“焦虑”、“脆弱”、“偏执”等一系列心理疾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高素质人才表现为:具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敏捷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竞争力;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明形势,懂政策;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趋善上进、洁身自好,有健康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关心人类命运,社会进步,国家兴亡,民众疾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注重人格完善,有较高品位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成为高等学校的共同主题,其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弥补由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空虚而造成的受教育者的人格缺陷,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宗旨。

一、美育的内涵

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比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只有提高艺术修养,才能更准确、全面、深刻地去把握日常生活美、自然美和其他各种美的现象。艺术可分为再现的艺术、表现的艺术和语言艺术三大类。再现的艺术有雕塑、绘画、摄影、戏剧、电影等;表现的艺术有工艺、建筑、书法、音乐、舞蹈等;语言艺术有文学等。

19世纪英国教育家拉斯金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表现宇宙的创造精神,一切伟大的艺术同时就是宗教。明确地说:“教育的目标主要不是能力而是修养;一个年轻人被送进我们的大学目的不是(至少迄今为止不是)为了接受某种职业的专门训练;甚至为了某种职业深造也不是常有的现象;但永远是为了被造就成一个绅士和学者。”

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当开设艺术类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艺术类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 进行教学”,并要求作为考试或考查课,计入学分。

2004年,主席在教师节去看望教师胡明亮时说:“我们一定要把美育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美育的功能是其他的教育不能取代的。美育可以丰富人的多方面的知识,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美育可以塑造人的优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美育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与修养。美育不但对教育人,培养人是不能缺少的,对整个社会、整个人类,自然,艺术各方面都是不能缺少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美育认真地贯彻落实到教育的全过程里面去,好不好?”。

审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它通过对最直接、最本真的生命活动——审美活动的激发、培养与引导,直达生命的本源,从根本上对生命存在加以影响和引导,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够符合理性的要求朝着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趋动。同时它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是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总之,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二、美育作用

(一)美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表现为以正常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类事情,当遇到挫折或情感波折时,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美育具有这种调节功能,当大学生心理极端疲劳、烦燥不安时,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名画,使自己平静下来,并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美育具有强大的情感净化功能,美育是连接情感和理智两大因素的中介,它以人们认为美的事物为诱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意识,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积累, 慢慢的会从直觉转化为理性因素,渐渐发展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很大的升华。

(二)美育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现代科学证明,人的大脑两个半球是高度专门化的:左半球同抽象思维,逻辑分析有关,它具有语言、理性、计算能力;右半球与知觉空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能力。大脑皮层的活动包括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如果大脑左半球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它会自然地疲劳而受到抑制,抽象思维能力随之减弱,如果有意识地转换兴奋中心,使右脑兴奋起来,使左脑得到休息,就能重新提高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如果人脑两个半球长期得不到平衡发展,就会阻碍人的智力的开发,影响创造能力。艺术教育活动在发展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培育大学生的想象力、批判力、创造力、感悟力、审美力方面有其优势。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发展艺术审美能力,提高审美素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包括情感、品味、气质、风度等。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提升人格的修养、人生的境界、人性的完美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学生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美育的培养

高等学校美育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一种情感陶养、感情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系统工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审美和美育的内涵,全方位将美育融入高等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整合式的美育教育,形成一个统一、整合的高等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数字信息化传媒为手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新的内涵的当代美育学科体系。

(一)注重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进行综合性课程的学习,在审美教育中穿插诗、词、乐、舞的训练。美育培养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深度、灵敏度。

(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新事物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加强大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美好的幻想,让学生丰富的想象源泉转化为创造的能量和热情,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创造性的人才。

(三)重视网络中的美育功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成为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美育将理性与感性统一起来,并统一于真正的真实之上,这一效果对网络文化的无序性、虚拟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好可以起到消解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趣味,促使社会审美意识趋向高雅。

(四)美育教材的编写

以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教学实践为基础,树立综合学科意识。既要对美育的本质、规律、功能、意义和实施的途径进行系统地阐述, 同时又要注意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尤其要把分类艺术的实践教育纳入教材。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必须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又要强调美育活动的生动性和实践性,还要充分反映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性与多元性。

(五)建立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

美育的理论研究与美育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分。美育理论研究者未必能胜任美育教学, 美学专业或艺术专业教师也未必是合格的美育教师。美育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决定了美育师资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美育教师不仅要具备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对美育基本问题的认识能力与研究能力;同时,还要具备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园林建筑等分类艺术的基本素养。

综上所述,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审美社会化的过程,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使大学生个体情感获得满足和人格和谐发展,真诚热情地去追求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格、美好的社会制度,自觉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高等学校审美教育的理想是通过促进大学生个体内在的和谐而达到社会的和谐。高等学校审美教育不是当代文化教育中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同时肩负培养新型人才、重塑人文精神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多重任务。所以高等学校美育要注重大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网络中的美育教育、注重美育教材的编写、建立一支专业的美育教师队伍,激发学生群体及个体发现美、享受美、感悟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动机,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陶冶大学生道德情操,形成完整的人格、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及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英]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

[4].以美育代宗教说[M].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6]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M].美学(3),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7]蒋孔阳.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8]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