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前景

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前景

时间:2023-07-13 17:22: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前景

第1篇

回顾2014年,各大厂商都在智能硬件领域有所动作。谷歌(微博)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设备公司Nest;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设备商Oculus VR;亚马逊推出了智能音响Echo,苹果了首款可穿戴智能手表Apple Watch。国内以腾讯、百度为首的BAT巨头,小米,360,京东等公司也在智能硬件领域相继布局。

今年CES上,以可穿戴设备为例,主流大厂中,索尼推出加载Android Wear系统的SmartWatch 3,联想了第一款智能穿戴设备—搭载E-Ink屏幕的智能手环。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今年CES约有四分之一的参展商都来自中国,智能硬件厂商尤为突出。他们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无人机、可穿戴医疗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领域排兵布阵。

瑞信集团分析师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全球智能硬件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500亿美元。

从今年CES来看,尽管智能硬件产品“虚火”尚存,将人工智能引入硬件让硬件真正智能,以及垂直细分化等趋势是未来智能硬件产品值得肯定的方向。

趋势一:人工智能让设备真正“聪明”起来

在今年CES展会上,BroadLink推出了第三代智能插座、电鳗音响等新产品。作为一家快速成长的初创公司,BroadLink采取的策略是,先推出智能化的单品,如智能插座,来引导、教育市场,然后待市场的需求慢慢培育起来之后,考虑构建整个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目前阻碍智能家居发展的一大挑战是,家电设备之间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互联、互通、互动。要做到真正的智能化,家电设备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联网,通过APP来控制家电设备;第二阶段,通过传感器使家电设备自动化。目前要使用一些智能硬件产品,用户得安装各式各样的APP应用才行,感觉不是很便捷。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厂商通过一个系统平台来进行APP二次开发与应用。

比如京东推出的“超级APP”,就是基于京东智能云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一个工具,用户只需一个APP,即可连接控制所有产品,实现互联互通。再比如BroadLink一端对接家电企业,另一端对接传感器厂商,以实现两者的互联互通。

BroadLink创始人刘宗孺在CES展会上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表示,实现了前两步还不够,现在缺一个大脑,让家电设备真正“聪明”起来。他认为,第三阶段得将人工智能引入进来,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实现数据互通,让设备之间听懂各自的意思,传感器与家电用同一种语言协调运作。

趋势二:大公司执迷于搭建开放系统平台

苹果、三星、谷歌、百度、腾讯、京东等国内外巨头都陆续将其智能硬件的系统平台开放给了开发者。比如三星旗下的SmartThings在今年的CES展会上了新一代智能家居开放平台;苹果此前也推出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帮助软硬件开发者开发使用统一标准的产品。

腾讯在去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构建QQ、微信硬件开放平台的战略,推动连接智能硬件及线下服务。京东也于去年推出“JD+计划”加速智能硬件的创新,“智能云”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及协同运作,努力构建自己的智能“生态平台”。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都在利用自身优势,聚合一批垂直领域的硬件创业者入驻自己的生态系统,以争夺智能硬件的平台控制权。

趋势三:手机合约付费模式复制到智能硬件

2014年,谷歌重金收购了智能温控器Nest。同年11月份,Nest首席执行官托尼·法德尔宣布与Electric Ireland达成合作协议。与Electric Ireland签订两年供电协议的用户可以免费获赠一台Nest智能温控器。

这种模式有点类同于iPhone合约机,用户免费获得手机的前提是与电信运营商签订消费合约。就Nest而言,它将产品以优惠的价格卖给合作厂商Electric Ireland,后者再将产品送给客户。目前国内采用Nest模式可能存在一些障碍,但未来当电网改革到了某个节点,这种模式很有可能也会在国内普及开来。

趋势四:垂直细分领域成单品主战场

随着智能硬件的创业热潮,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众多智能硬件厂商尝试走差异化道路,关注某一垂直领域,或瞄准某一细分市场。

比如360进军母婴市场,研发儿童智能硬件产品,深度挖掘儿童、女性等细分客户群的需求,并针对该细分市场制定相应战略。

空气净化器市场同样如此,互联网厂商与传统厂商相继推出空气净化器产品,如海尔的空气盒子、猎豹的豹米空气净化器、小米的智能空气净化器、还有专门针对女性的美颜空气净化器。关注专业细分或垂直细分市场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趋势五:虚拟现实设备大批来袭

去年谷歌5亿美元领投“电影现实”技术开发商Magic Leap;Facebook注资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三星推出了虚拟现实头盔Gear VR;索尼了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Project Morpheus,巨头对虚拟现实市场前景的乐观态度,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虚拟现实创业热潮。

今年CES展会开幕的前一天,松下了一种交互式虚拟镜子,可以自动分析用户皮肤类型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用户献策该如何更好地保养皮肤。与此同时,用户借助智能手机能虚拟试用眼线、眼影,这面虚拟镜子可以帮助用户预览其化妆效果。

在CES展会上,除了Oculus VR推出的虚拟现实头盔原型机Crescent Bay外,来自中国的蚁视科技携多台全兼容虚拟现实头盔ANTVR HEADSET,及全球首款可折叠虚拟现实头盔“机饕”亮相大会,产品备受关注,引来很多参观者前去体验。蚁视科技于去年12月获得红杉资本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趋势六:可穿戴医疗设备呈爆发趋势

可穿戴设备与医疗行业的结合无疑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可穿戴设备从之前的简单监测发展到了目前持续的追踪监测,能收集用户数据,全面了解其健康状况,进而通过大数据平台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地诊断与治疗解决方案。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健康追踪设备公司Fitbit推出了两款新品,分别是Fitbit Charge HR手环和Fitbit Surge智能表。手环可监测用户的心率,智能表除了具备手环的功能外,还添加了GPS,能记录跑步的轨迹,还有个触摸屏,可查看短信。

去年获得小米科技2500万美元A轮融资的九安医疗也在展会上推出了iHealth新品。苹果公司首款可穿戴产品Apple Watch虽未参展,但也是主打健康与时尚两大理念。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微博)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

趋势七:极客玩物成大众消费品

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硬件产品,随着硬件成本的下降,逐渐从极客玩物变成普罗大众的消费品。

在今年CES展会上,有不少无人机参展商来自中国,包括近来备受瞩目的大疆无人机Inspire 1与亿航Ghost无人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无人机爱好者前去围观。

第2篇

《经济学人》2012年4月21日文章认为,智能机器人将和3D打印等一起改变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事实上,制造业革命已经发生,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精密制造”领域主要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制造。机器人代表的柔性化、绿色化、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是一种新的技术—生产范式,已经改变了高端制造模式,并迅速向其他领域扩散,引爆了制造业的新革命。

鉴于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以期在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

美国机器人发展起步早,其发展思路是立足于相关机器人技术实现产业化,包括医疗外科机器人及家用智能吸尘器机器人已经实现产业化发展。在过去的20多年里,美国政府先后了联合机器人研究计划(Joint Robotics Program)、《无人系统路线图(2009~2034年)》、《机器人战略白皮书》,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提出NRI国家机器人发展计划(NASA,NSF,NIH),借机振兴美国制造业。

日本一贯将机器人技术列入国家级的研究计划和重大项目,以工业机器人、仿人娱乐机器人为突破口,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道路,近两年开始积极开展RT(机器人技术)的研究,推进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另外经济产业省新产业发展战略和机器人技术战略,其中日本能源及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资助了包括:服务机器人安全技术和验证项目(2009~2013)、智能机器人技术软件计划(2007~2011)等在内的多个项目。

欧盟2006年制定了欧洲第七框架计划(FP7),执行期从2007年至2013年,以加强机器人模块化功能部件和危险作业机器人研发;另外欧洲机器人技术研究网络还提出了2002~2022年欧洲机器人研究与应用的路线图(Euron Research Roadmaps)。

韩国机器人发展强调智能机器人与现代网络相结合,制定了韩国“839”战略计划:智能服务机器人是9种核心技术之一;将智能服务机器人作为21世纪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10大发动机产业之一,2013年成为世界三大机器人生产国之一。2008年、2009年相继《智能机器人开发与普及促进法》与《第一次智能机器人基本计划》,目标是到2018年使韩国成为全球机器人主导国家。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指出将服务机器人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战略高技术,科技部于2012年4月24日印发《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

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1954年乔治·德沃尔设计出第一台可编程工业机器人,并于1961年发表了该项专利,1962年通用汽车公司将其投入使用,标志着第一代机器人诞生。20世纪8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技术上的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高速发展,同时也使工业机器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在这个时期工业机器人对世界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目前,世界上工业机器人无论是从技术水平还是从已装配的数量上都日趋成熟,特别是以日、美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优势更为明显。与此同时,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从传统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农业、建筑、灾难救援等非制造行业,而且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己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的高科技制高点。

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工业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与深化,其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现在,我国从事机器人研发的单位有200多家,专业从事机器人产业开发的企业有50家以上。“九五”期间,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机电一体化工程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四川绵阳思维焊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等确立为智能机器人主题产业基地。国内的机器人技术研发力量已经具备了大型机器人工程设计和应用的能力,整体性能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并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在在上海、沈阳、北京、芜湖等地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工厂和产业基地,开发出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及其自动化生产线产品。

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沿关键技术

机器人产业技术发展主要趋势为智能化、标准化、网络化。具体为:由简单机电一体化装备,向以生机电一体化和多传感器智能化等方面发展;由单一作业,向服务机器人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虚拟交互、远程操作和网络服务等方面发展;由研制单一复杂系统,向将其核心技术、核心模块嵌入于高端制造等相关装备方面发展。另外机器人的市场化要求家庭化、模块化、产业化成为未来服务机器人应用发展的趋势。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向智能机器技术与系统方向发展,其应用领域向助老助残、家用服务、特种服务等方面扩展,在学科发展上与生机电理论与技术、纳米制造、生物制造等学科进行交叉创新,研究的科学问题包含新材料、新感知、新控制和新认知等方面。

仿生材料与结构

自然界中生物经过亿万年长期进化,其结构与功能已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实现了机构与功能的统一,局部与整体的协调和统一。服务机器人作为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吸收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以及相互作用,能够为机器人的功能实现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其中仿生皮肤、人工肌肉及结构驱动一体化设计是当前及未来服务机器人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来看,仿生材料与机构能够为未来机器人实现多功能高效率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储备,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光机电微纳加工工艺及传感驱动执行一体化设计能力,这对于仿生结构材料的未来应用至关重要。

模块化自重构

模块化自重构机器人通过对多个单一的模块化智能单元进行可变构形设计、运动规划及控制,以达到提升机器人运动能力、负载能力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的效果。自重构机器人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模块的几何拓扑分布及相应的整体刚度。从自重构机器人发展的初衷来看,未来自重构机器人面临着大规模机载并行计算及结构化或是非结构化环境下长时间完全自主能力实现的挑战。

复杂环境下机器人动力学控制

随着人类探索空间的扩大及对任务需求的提高,未来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将是复杂多变的,高动态性、高适应性、高负载能力是机器人特别是户外机器人发展的方向之一。以机械臂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必须满足对高负载及高速的双重需求,但是高负载与高速将给机器人带来额外的影响,一方面是对外部运动生成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生成的指令必须让内环伺服控制器能够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大负载高速运动引起内部摩擦等非线性因素放大,传统的动力学将不再适用,从而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

智能认知与感知

智能认知与感知是机器人与人、机器人与环境进行交互的基础,目前与机器人密切相关的智能认知感知技术包括脑生肌电认知、城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与识别以及智能空间等3方面。首先,在脑生肌电认知方面,研究者主要是希望通过脑波、肌肉神经信号帮助残障人士操作智能轮椅、假肢等器具,以恢复其肢体功能;其次,在城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与识别方面,主要是为提高无人系统的自主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典型的代表是Google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通过集成机载激光雷达,惯性导航设备获得自动汽车实时的位置与交互环境数据,通过机载任务控制计算机进行实时路径规划并行为决策,最终实现了实际道路的全程自主驾驶。最后,在智能空间方面,是以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目前主要是为医护人员实时监测在一个固定空间内活动的老年人或病人的身体状况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感器组网通讯、高效环境信息提取重建、数据源与服务集成等方面。未来智能认知与感知主要是在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数据有效分类、归纳,并提取可靠有效信息,凝聚成反映人-机-环境交互关系的特征数据网,并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及高效能计算能力的实现,为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多模式网络化交互

机器人多模式网络化交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机器人之间的组网协调,包括单一类型机器人群体及多类型机器人群体协作问题。另一方面是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应用软件及网络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新型人机交互模式。

微纳系统

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希望其能够在狭小空间里开展探测或是执行任务。目前,微纳型医疗机器人及军用侦察机器人正成为服务机器人研究的一个热点,而其核心技术在于创新并集成多功能低功耗传感及驱动模块。

机器人产业市场及发展前景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201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达16.6万台,同比增长38%,其中中国销售2.26万台,同比增长51%。201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从应用行业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行业,2011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40%。电子、机床、食品饮料烟草为其他主要应用行业。

国际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工业界广泛应用,从而也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著名工业机器人公司,这些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看又可分为“四大”及“四小”两个阵营:“四大”即为ABB、FANUC、安川及KUKA;“四小”为OTC、松下、那智不二越及川崎。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工业机器人厂商,这些厂商中既有像新松这样的国内机器人技术的引领者,也有像南京埃斯顿、广州数控这些伺服、数控系统厂商。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只是机器人使用密度高的国家如日本的二十分之一,韩国的十九分之一,德国的十七分之一,离制造业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但是相较于中国当前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际,对于先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所以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达20.75万台,其中中国销售3.5万台。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议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加速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支持是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机器人属于国家战略性高技术,是多项前沿技术和综合实力的体现,国家已经制定了一些规划,但还需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并对产业加以管理和引导。国家在资金、税收等各个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把机器人产业发展纳入到重要产业政策中,鼓励企业采用国产机器人。

二是推动产学研联盟建设,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工业机器人涉及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只有将国内所有力量组织起来,群策群力,才能将技术研究搞上去,并与国外大公司进行竞争。

三是尽快改变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成本和整体解决方案已成为企业选择工业机器人的首要因素,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约国产机器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受到批量较小影响外,国产机器人发展主要受到关键元器件价格的制约。

四是除了努力提高工业机器人性能外,我国还要大力加强大型、专业应用工程软件开发工作。在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中,周边装备和控制单元占总成本的80%,这些装置的研发与集成决定着整个作业系统的开发周期,其技术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机器人作业系统开发已成为制约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3篇

徐立新:浙江远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过去的十年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脑、互联网、手机移动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每一个行业都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大潮中经历着成长和蜕变,这也催生了远传技术在客户服务行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发展的新思路。

远传技术以呼叫中心排班软件的研发为基础,逐步推出客服中心运营管理系统(U-CCMS)、全媒体客服中心系统平台(U-IPCC)、客服中心知识库管理系统(U-CKMS)、客服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U-BDMP)以及企业统一通信客户端(UCC)、短彩信平台,小额支付平台等契合市场的系列产品,形态从单一的软件服务拓展到咨询规划、系统建设以及BPO运营服务,涵盖了客户服务全产业链。迄今为止,远传技术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00家,服务座席超10万,客户涵盖了各大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电力能源、航空电商、速递物流等行业,占据了主流行业龙头企业的客服业务。

2015年12月25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钟声为远传技术鸣响。这一天,经过十一年的艰苦创业与创新发展,远传技术等到了它成功的这一刻。这是远传技术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之一,也是让所有远传人永远铭记的时刻。

当前,我们身边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新物种、新入口、新土壤使得整个商业社会的运行规则和商业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终端消费体验对客户黏性培育的深刻理解,客户服务行业需求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客户服务行业正在迈向黄金时代,容纳我们生长的天地会越来越广阔。

未来,公司将牢牢抓住时代重构的契机,坚持“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经营理念,聚焦大客户主流市场,以“一横穿纵”的行业渗透战略进行产业升级与市场整合;同时,进一步巩固呼叫中心外包服务的市场规模与地位,促进客户服务全产业链形成完整、可循环的数据生态系统,并将在云服务和大数据领域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新的突破。

呼叫中心行业将重点向三个方向延伸和扩展

赵溪:客户世界机构创办人

近两年来,呼叫中心发展遇到瓶颈,问题接踵而至。比较突出的行业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严重短缺。计划生育的周期性断层以及“80/90现象”成为社会性问题。

二、客户沟通习惯的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客户接触渠道正变得越来越多;同时,新渠道运营对传统的以KPI和文化为主线的运营管理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三、客户价值的维护和挖掘成为评价呼叫中心的终极指标。由于呼叫中心已经从原先单一的交互工具演化成为价值实现的目标,这种定位的变化对传统的运营管理思维形成了根本性的颠覆。

基于以上改变,我个人认为呼叫中心行业将融合大数据、云计算和共享经济等方面资源以寻求新的突破。本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向。

一、全媒体/全渠道客户互动平台的构建。在接触渠道越来越多的前提下,虽然没有人会在意渠道建设是否够全,但毫无疑问,紧跟时代潮流,在客户习惯使用的新渠道里快速形成互动能力是一个重点突破方向。当然,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优势渠道和有效渠道,因为老板们最终关心的是到达用户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AI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人工智能科学的突飞猛进及人力资源的急剧短缺是两个相向而行的推动力量,迫使管理者密切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发展,而这个领域的每一次进步都可能会对呼叫中心行业形成颠覆性影响。

三、人力资源依然是最核心的能力。当结构化的沟通内容为机器取代之后,客户沟通的最核心能力会更加依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进步。本行业最核心的能力依然还是对人的选拔、训练和保留。

以“连接”为生态的产业正蓬勃发展,呼叫中心前途未可限量

汪树森:北京才展软件有限公司执行总监

当前,呼叫中心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十字路口,未来呼叫中心的表现形式、核心价值都会发生变革,展现给我们的可能是超越人与人连接的世界,未来始于此刻。

其实,呼叫中心已经从分享经济出发。我们应该看到,从滴滴打车分享交通资源、从Airbnb分享房产资源、从乌镇互联网医院分享医疗资源、从猪八戒分享知识资源、从P2P分享信用资源,“分享”终将成为未来新实体经济的主流价值。

今天,“分享”已经超越了特定资源的视野,走向门户、乡镇以及产业集群。今天,“分享”正在超越国界走向全球,分享经济已经融入下一次国际分工。

新实体经济已经破土而出,而“连接”正是这种经济模式的生命及以这种生命形式组成的生态环境。没有连接就没有分享,一切以“连接”为生态的产业,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学、智慧教育等正蓬勃发展,呼叫中心的前途未可限量。

呼叫中心行业云端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彭伟:容联七陌科技有限公司COO

当前的客户服务领域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产业,呼叫中心行业云端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本和技术给客服领域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全媒体客服系统是一个必然的应用趋势,但企业要真正用好,尚需要一段时间。

从资本角度来看,资本的注入会帮助企业快速发展,更加迅速地获取客户并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形成企业品牌。

近期,容联七陌会A轮融资消息,我们希望借助资本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会在市场营销层面持续投入,让更多的客户知道容联七陌,认可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不仅关注客户服务领域,更加关注企业的营销服务,提供以客户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满足客户需求是我们始终致力的方向。

未来,客户服务的形态会多元化、个性化、专属化,差异化的服务会成为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关键,而将企业的CRM管理、协作管理及客户服务管理统一起来,或许是资本市场的下一个关注热点。

服务业,弯道超车的时代即将到来

高咏姿:易极付总裁助理

近年来随着政府提出“双创”的号召,加之互联网企业风起云涌,资本市场日渐兴旺。然而,资本天然的逐利性、功利性让绝大多数故事停留在那些能快速增长、有前景、代表未来趋势的项目中。

纵观人类科技进化史,我们发现大部分技术进步都在围绕着 “效率、效益、体验”三个方向进行。客服中心亦是如此。

经过近二十年的产业发展,客服中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几乎所有的用户在对产品有疑问时,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联系客服;同时,几乎每个有手机的人都接到过各种销售电话,不可否认,现在的电话营销已让大部分人觉得无趣。

互联网、接触终端、VR等新兴客户接触终端正林林总总地推送到我们面前,速度之快如雨后春笋,就连置身于互联网与投资第一线的我们都应接不暇。

客服中心的中心是“客户”,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中心主体也是客户,任何一个节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主体均为世界的中心,他(它)将以自己为中心链接个世界的资源、信息,并向世界抓取其聚类需求,这是大数据及互联网世界的核心思想。而变化万千的服务方式如多媒体、机器人、在线服务、云端处理、VR等均是适应市场发展、适应客户常用接触方式、提升效能而采用的不同工作手法。

因此客服中心需考虑的是如何“随风而舞”,了解客户所需,用最低成本、最适合客户需求的方式为之服务。而“用户需求”也是资本考虑最多的问题,包括客户中心提供的服务产品是否是“用户”真正需要的,这个需求的市场前景有多大,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新技术与资本的合力推动下,客服中心将很快迎来新一轮的“蝶变”。

第4篇

【关键词】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情况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与家具制造业等领域中。在工业生产中,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分配机器人、装配机器人、喷漆机器人及搬运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都已被大量采用。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1、国外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从而,相继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它们包括:瑞典的ABB Robotics,日本的FANUC、Yaskawa,德国的KUKA Roboter,美国的Adept Technology、American Robot、Emerson Industrial Automation、S-T Robotics,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1]。

在发达国家中,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电器行业、工程机械等行业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大量的工伤事故。像国际上著名公司ABB、Comau、KUKA、BOSCH、NDC、SWISSLOG、村田等都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的集成供应商。目前,日本、意大利、德国、欧盟、美国等国家产业工人人均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位于世界前列,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2、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在降低制造成本,解决用工严重不足等口号的呼喊下,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面临的形式更是尤为的严重。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约占全球的1/8,仅次于日本、韩国,预计2015年中国的装机量会超过这两个国家,成为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自2009年以来,中国机器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到目前为止,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1/5;以教育、清扫等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在国内也在逐步进入市场。随着我国门户的逐渐开放,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冲击,因此,掌握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实际情况,把握我国工业机器人研究的相关进展,显得十分重要。

2012年,四种新型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哈尔滨研制成功。专家们认为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第一代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技术,新的机器人产业已经在我国诞生。这四种工业机器人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风华机器厂等单位研制的华宇Ⅱ型弧焊机器人,华宇Ⅰ型点焊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航天部811厂等单位联合研制的东方1号喷漆机器人和国营星光机器厂研制的星光Ⅰ型直角坐标点焊机器人。

近年来,中国河南洛阳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但目前国内使用的机器80%是国外制造。位于洛阳工业园区的沃德福集团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1。5亿元,将研发制造6轴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设备,达到年产1万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装配能力。该项目计划2014年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20亿元,不久将在这里首次实现先进工业机器人大批量生产制造。随着便宜劳动力时代的结束,可以预计工业机器人将迎来一个伟大的时代,不仅在工业上,而且在服务、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一大批行业的发展,如高端制造业、制造业的个性化、医疗图像处理以及航空航天等。

近十年以来,在“十五”、“十一五”攻关计划和86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通过研制、生产、应用等多个层面的不断探索,在技术攻关和设计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总的来看,已经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应用过程中的多项关键技术,能够生产出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弧焊、点焊、码垛、装配、搬运、注塑、冲压、喷漆等工业机器人[2]。一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已掌握了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的优化设计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机器人软件的设计和编程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弧焊、点焊及大型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工作站)与周边配套设备的开发和制备技术等,某些关键技术已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工业机器人在世界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1、国外发展趋势

日本将机器人列为战略产业,韩国将机器人作为“增长发动机产业”,各发达国家政府早年通过制定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设立科研基金鼓励机器人的研发设计,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世界工业机器人市场普遍看好,各国都在期待机器人的应用研究有技术上的突破。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3]。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问市。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装配、焊接机器人采用了位置、速度、加速度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如使遥控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6)当代遥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特点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统,而是致力于操作者与机器人的人机交互控制,即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完整的监控遥控操作系统,使智能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化阶段。美国发射到火星上的索杰纳机器人就是这种系统成功应用的最著名实例。

(7)机器人化机械开始兴起。从94年美国开发出虚拟轴机床以来,这种新型装置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纷纷探索开拓其实际应用的领域[4]。

2、国内发展趋势

中国工业机器人在“七五”、“九五”、“十五”期间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还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应用遍及各行各业,但进口机器人占了绝大多数。科学院机器人“十二五”规划研究目标:开展高速、高精、智能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工作,建立并完善新型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体系结构;研究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控制方法并研制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实现高速,高精度的作业;针对焊接,喷涂等作业任务,研究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作业技术,研制自动焊接工业机器人,自动喷涂工业机器人样机,并在汽车制造行业,焊接行业开展应用示范。

国家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将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大产业长期发展工程为平台和载体,系统推进智能技术、智能装备和数字制造的协调发展,实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跨越。具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12~2020年,基本普及数控化,在若干领域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为我国制造模式转变奠定基础;第二步,2021~2030年,全面实现数字化,在主要领域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模式,基本形成高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的巨大挑战,加快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是使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未来几年,国内机器人研究人员将重点研究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体系结构,高速高精度控制,智能化作业,形成新一代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的核心关键技术体系,并在相关行业开展应用示范和推广。

(1)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体系结构标准

研究开放式,模块化的工业机器人系统结构,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形成切实可行的系统设计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以便于系统的集成,应用与改造。

(2)工业机器人新型控制器技术

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研究具有高实时性的,多处理器并行工作的控制器硬件系统;针对应用需求,设计基于高性能,低成本总线技术的控制和驱动模式。深入研究先进控制方法,策略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工程实现,提高系统高速,重载,高追踪精度等动态性能,提高系统开放性。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建立模拟仿真环境,研究开发工业机器人自动/离线编程技术,增强人机交互和二次开发能力。

(3)工业机器人智能化作业技术

实现以传感器融合,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在工业机器人上的可靠应用,提升工业机器人操作能力。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来进行实现协调和决策控制,基于视觉的喷涂机器人姿态反馈控制;研究虚拟现实技术与人机交互环境建模系统。

(4)成线成套装备技术

针对汽车制造业,焊接行业等具体行业工艺需求,结合新型控制器技术和智能化作业技术的研究,研究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生产线上的相关成套装备设计技术,开发弧焊机器人用激光视觉焊缝跟踪装置,喷涂线的喷涂设备的研制以及相关功能部件并加以集成,形成我国以智能化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成线成套自动化制造装备。

(5)系统可靠性技术

可靠性技术是与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建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可靠性保障体系是确保工业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制造环节和测试环节,研究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从而为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提供保证。

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化必须由市场来拉动。机器人作为高技术,它的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机器人的研制、开发只有从技术上实现可能性大为原则选择机器人优先应用的领域,并以此为突破口,向其他领域渗透、扩散至为重要。

综合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现状,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正在超智能化、模块化、系统化、微型化、多功能化及高性能、自诊断、自修复趋势发展,以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向更大更宽广的应用领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进长.回顾“十·五”展望未来——访“十·五”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王田苗[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6(01):1-6.

[2]王田苗.全力推进我国机器人技术[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2):17-23.

[3]中国机器人网().

第5篇

大数据作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之后IT产业重大应用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社会管理与国家战略、组织决策、企业业务流程等概念。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大量运用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信息以几何级数递增,这种爆发式增长态势将改变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大数据也会影响企业的行为模式,改变企业的决策方式。

1.1大数据的概念

不同的人对“大数据”有不同的理解。从企业管理的角度上看,笔者认为大数据有以下内涵:①大数据是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供海量的数据信息,通过梳理、筛选、分类,大数据能够揭示出各种隐含且有用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环境下科学地进行决策,从而克服拍脑门、拍胸膛、拍屁股的“三拍”决策模式。②大数据是一个技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传统产品改造和升级指明方向,从而提升其产品技术含量、降低成本增加其附加值。③大数据是一种定量分析的能力,可以提升企业管理者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优化生产流程的能力。大数据的意义在于提升数据专业化加工处理能力,大数据能否带来利益在于能否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企业价值增值。④大数据是一种分析工具,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数据挖掘工具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企业决策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有效的分析工具。大数据要求企业决策者具备学习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要求企业决策者提升定量分析的能力。透过特定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使企业决策者更好地解析产品和市场中的特定信息,了解产品的竞争地位和客户信息,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精准优质的服务。⑤大数据提供一个完整的过程分享。互联网时代可以提供此前无法分享的信息,客户现在通过大数据可以了解产品在企业订单、生产、制造和运输过程的全部动态信息。

1.2大数据的特征

一般意义而言,大数据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数据种类多(Variety)。从财务数据到社交媒体数据;从文字图表到图像;从音频文件到视频数据等各种类型数据。②数据量大(Volume)。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超越历史的海量数据信息。③变化速度快(Velocity)。如亚马逊每天产生630万笔订单。有人经过测算,2003年以前人类创造并记录的所有信息量的总和为5TB,而现在产生同样的数据量仅需两天。④蕴藏的商业价值大(Value)。大数据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藏,蕴含着无尽的财富。这就是大数据的4V特性。

2大数据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宏观作用分析

(1)用于PEST分析。PEST分析方法即大数据用于对政治或政策、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科学科技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分析。(2)用于市场潜力分析。将大数据用于分析人口规模总量、地区分布、性别与年龄结构、收入与消费结构、常住与流动性等方面;还可以分析行业规模、细分市场增长潜力及行业发展方向,获得更多市场开发信息,减少开发成本和无效的广告支出,提高企业竞争力。(3)用于行业集中度分析。集中度分析又称为行业集中率,是指某行业的前n家最大的企业产销量占市场总额的百分比。集中度有绝对集中度与相对集中度之别,可以分别进行计算。(4)用于发现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通过大数据,可以了解那些产品和用户增长速度飞快的企业,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获得了快速成长的空间,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增长趋势。大数据可以辅助发现业务增长快或者用户量增长快的企业。

2.2微观作用分析

(1)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例如一家服装小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直接把产品从工厂送达到全球各地的用户手中,使国外市场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0%,但交易成本只是过去的1/10。说明这家企业通过大数据缩短了销售路径、节约了销售成本、增加了利润。过去销售环节中要经历国内出口商—国外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的路径模式,而现在可以直达用户,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物流效率。(2)更快捷地获取信息。卡夫食品公司通过采用IBM大数据与分析方案,在10.5亿条博客、论坛和讨论版的内容中抓取了47.9万条关于Vegemite新产品的讨论信息,并进行深层分析,最终高效地完成了产品升级。该案例表明大数据平台使企业能比过去更快捷地获取信息并取得决策优势,从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力[3]。(3)更有效地提供服务。菲亚特汽车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测哪些人会购买特定型号的菲亚特汽车。通过采用IBM大数据的解决方案,将目标客户的响应率提高了15%~20%,客户忠诚度提高了7%,54%的客户在第二次购车时仍选择了菲亚特。可见,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相关分析,使得客户目标更明确、服务更有效。(4)更精准的广告投放。2012年Facebook公司的广告收入高达43亿美元,是因为Facebook提供了新的广告系统,该系统具有传统广告所没有的新功能。只要广告客户将众多的产品照片上传到其数据库,用户一旦登录Facebook,该广告系统便会根据不同用户的年龄、兴趣、特点,自动生成相关广告,投放的依据是对用户“关系图谱”的数据分析。(5)更强大的风险防范能力。大数据环境下企业面对的经营管理环境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未知风险。互联网言论影响效应被放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易受到外界包括舆论环境的影响。企业在面对这些不可预知的对企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大数据进行准确分析,找出对企业存在隐蔽性威胁的因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这些威胁因素,防范企业各类风险。根据专业机构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决策者在被问到大数据对企业有哪些作用时,回收统计数据表明:①可以改善客户关系;②可以优化企业运营管理;③可以提高企业风险与财务管理水平;④可以帮助企业开拓新的业务模式;⑤可以提升员工的协作能力。

3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新特征

3.1企业与外界信息互动更加频繁快捷

信息来源更广泛,信息互动更快捷。一些企业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正在构建自己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企业可以实现与外界的即时沟通与对话。例如武汉中商旗下的中商百货连锁公司和中商平价连锁公司都已建立微信公共平台;天虹商场宣布与微信合作;友阿股份与腾讯合作建设微信公众平台。

3.2“数据”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

互联网时代,“资源”的概念正发生变化,企业资源不仅指原材料、生产设备、员工、技术专利,还包括大数据信息;不仅指具有实物形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资源和农产品等,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数据信息。互联网时代每分钟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庞大的数据资源构成了数据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其产品可以帮助企业生产者更好地了解世界、了解市场、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方式。大数据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被许多公司视为一种可计算的真实财富。2006年,微软以1.1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大数据公司Forecast。2008年,谷歌则以7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为Forecast提供数据的ITASoftware公司。可见,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企业现存条件下的资源概念,数据正在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

3.3内部信息更加公开透明

在大数据时代,公众有更多机会参与并监督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定与执行的全过程。密切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过程、方式,监督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公众有权要求公司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过去那种不关心社会责任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运营方式,带来了许多负面后果,如损害雇员的健康和福利、损害居民环境等问题[6]。随着信息的开发透明,那些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将暴露在大数据的阳光下而无处藏身,会受到公众的舆论指责进而影响企业自身形象。

3.4更便捷的即时服务与过程分享

大数据时代使沟通更加便利和即时,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与企业内部员工沟通,也可以通过平台与企业外部客户与供应商之间进行沟通与互动。例如社交媒体通过挖掘用户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用户所发表的评论、图像、视频及对评论的支持与反对,蕴含着用户消费倾向。

3.5数据挖掘工具成为企业决策的重要帮手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不完全、有噪声、随机、模糊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明确,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数据中的知识发现与智慧凝练。数据挖掘需要各种复合技术人才将数据库知识、统计原理、人工智能技术、并行计算方法等内容的知识进行融合创新,正在形成新的技术热点。有条件的公司应当加大情报研究和数据挖掘技术投入,招聘数据分析师,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市场前景、竞争状况、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预警,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在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投资与经营决策都取决于充分的数据分析支持。在欧美等发达地区,数据分析普遍被作为运营决策的前提要素,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4大数据时代企业的对策

4.1建立有效的信息平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信息为客户和顾客提供更好的选择,企业只能做好自身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信息平台,将客户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组标志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研究不同客户的习惯、行为、企业文化、爱好特点;重视对大客户的管理,尽可能满足大客户的需求,优先保障对大客户的供应,听取大客户对产品质量改进方面的要求,邀请大客户参与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方案。不忽略中小客户的需求,有差别地定制出符合其不同需要的特色产品,更好地满足中、小客户对产品的需求。

4.2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产业升级

有专家指出,大数据将会在未来10年内改变几乎每一个行业的业务功能,促进各行业的业务转型和升级。美国的17个行业中,已经有15个行业大公司拥有大量的数据系统,其平均拥有的数据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所拥有的数据量。在医疗与健康行业,根据麦肯锡预测,大数据将使美国医疗市场每年多获得3000亿美元的新价值,并使全国医疗开支减少1/3。在制造领域企业将采用IT系统,包括电脑辅助设计、工程制造、产品开发管理的数字制造平台PLM,将多种系统的数据集整合在一起,满足多种功能和特色的需求。此外,在智能交通、再生能源、新材料、贸易零售、餐饮服务等行业,正在以大数据为契机,加速其与大数据的融合,形成大批“互联网+”企业。

4.3借助企业外脑,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由于行业差异,专业数据信息分析公司能够提供更专业的信息服务。专业数据分析公司通过对数据分析去发现隐含的问题,提出专业诊断,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例如,淘宝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平台,以顾客订单需求为导向,发掘大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进而能够针对性地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

4.4更加重视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是大数据开发的基础和源泉。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很多原来单纯依靠人类自身判断力的领域应用,最终都将被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所普遍改变甚至取代。一小片合适的信息,也许会促使创新迈进一大步;一组数据,也可能会超出数据收集人难以想象的应用,甚至可能在另一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得到应用。借助这些创新型的大数据应用,数据的能量将会层层被放大。下一代互联网实际上就是一个全球的数据库网,在这个数据库网中,计算机可自动为用户搜寻、检索和集成网上最新技术的信息,加快技术更新和应用的步伐。

4.5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大数据时代企业应当将利润与企业社会责任很好地统一起来。让企业的经济发展与其社会价值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大数据时代将企业直接置于公众的监视之下,因此企业要取得良好的经济利益必须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投资与经营决策都充分依赖大数据分析支持。“只有那些能够尽早发现大数据价值,并及时反映到业务中,从而树立竞争优势地位的数据驱动型企业,才能在如今充斥着多种多样数据的时代中生存下来”。只有充分认识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特征,加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前应对环境变化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发展中抓住先机快速发展。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