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时间:2023-07-13 17:2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第1篇

《中国教师》:当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有哪些?国际、国内分别是什么状况?

张洁:从世界范围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以课程形式表现出来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独立课程的形式开展的;另一种就是通过融入其他课程的方式来开展。像英国那样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比较早的国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一般都采用融入式教育,通常是融入语文课里,只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才将其设为独立课程。这是因为年纪较小的孩子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思辨能力不是那么强,而媒介素养教育却强调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力争对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深度等方面产生影响,所以不太适合作为独立课程给很小的孩子开设。

但在中国,现在我们为什么选择在小学里进行实验,而且是进行这种独立式的课程实验呢?是因为中国还没有相关的教育内容,我们必须通过独立实验课的形式来向别人说明媒介素养教育是什么、教什么等问题,我们也希望它将来能够融入到现有的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学科中,但第一步还是得先有独立式的课程开发,然后才能牵扯到融合的问题。

我作为研究者并不是小学教育的专家,因此还需要在实验中不断了解小学课程的内容和特征,并且会在实验的过程中吸纳大批一线教师去听课,然后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说出我们的课和其他学科课程的异同,以利于进一步开展融合课的实验,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个特别适合中国国情的融合方式。

目前,像黑芝麻胡同小学这样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的学校在国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多地还是以非课程的形式开展,比如主题冬令营、夏令营等形式。这样的非课程教育对校内教育是一种必要补充,而且有校内教育所不及的优势,比如说它不会受到时间、场地的限制,而且能够让孩子们亲临媒介产品的制作现场,从而对媒介生产有最直观的感知。

《中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法是否是一种创新?

张洁:我觉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些理念和教法与教育体制里现行的一些做法的确有所区别,但我不认为这是教育学或者说教学法上的创新。许多来听课的一线教师觉得,他们现在用的很多方法都是为了应试,但媒介素养教育因为没有应试压力,所以会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参与,强调每一节课里都要尽量为孩子提供发言、表演、展示的机会,因而就显出了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在我看来,我并没有刻意去强调这门课在教学方式上对传统课程的颠覆,我只是希望教师们能用新鲜的理念去对待这门课,而不要照本宣科,不要把它上得和其他的应试课程一样。

《中国教师》:若要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课程内容的梯度和层级要怎么确定?

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及其媒介的实际接触情况来定。比如说广告和动画片,对小学生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而言就是很重要的内容,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爱看广告,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是很爱看动画片的。又比如说流行文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能对于名牌、明星、偶像等不太有概念,也不会疯狂地追求,但在初中阶段就不一样了,这些问题就会变得比较严重。再比如说新闻,媒介素养教育一直强调新闻是很值得分析的内容,我们刚开始也一厢情愿地编了很多关于新闻的课,但后来发现新闻是显然不适合小学生的,因为他们都不看新闻。所以像这样的内容就应该往后放一放,比较适合跟初、高中阶段的孩子来探讨。

《中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一种纯知识性的教育,它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一种教育的效果要如何评价呢?

张洁:就我们在黑芝麻胡同小学的经验来说,会综合使用前测和后测。前测和后测都包括知识和思维两个维度的测评:知识维度测评可利用一些标准化试题来完成,主要考查学生们在受媒介素养教育前后对媒介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在思维维度的测评上我们主要借鉴台湾地区的中小学生批判思维测评量表来对学生的批判思维倾向和批判思维技巧情况进行测评。由于台湾版的量表并不是专门针对媒介素养教育开发的,因此我们对它进行了一些适用性方面的处理,我们希望将来能更多地与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合作,开发出更适用于大陆、对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更有针对性的测量工具。

除了前测、后测这样的量化研究,我们也在每个学期末组织一些焦点小组访谈,邀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及学生家长参加,听听他们的反馈意见。此外,学生的作业也是很好的测评依据,我们把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收集起来,为每名学生都建立了“档案袋”,这种档案袋式评价其实是能够很好地反映教学效果。

《中国教师》:我们知道,一般的养成教育、素质教育开展的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养成教育,它以课程的形式开展会有哪些优势?

张洁:以课程形式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首要优势就在于讲求了效率。说实在的,为什么会有现代学校、现代教育,不就是为了效率吗?在这一点上,作为课程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一样的。在讲求了效率之外,它还兼顾了公平。像黑芝麻胡同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是作为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的,它不是兴趣班,不是课外活动小组,不是需要父母单独报名自愿参加的那种培训班,它跟父母的意愿或者孩子的家庭条件没有关系。如果媒介素养教育做成一种兴趣班、冬令营、夏令营之类,孩子的家庭条件就变成了他接受这个教育的门槛,会造成“知沟”,从而加剧社会的分化,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能够使所有孩子都接受到这个教育,虽说现在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需要学校派车让孩子们出去参观的时候学校会因为安全考量而拒绝这样的要求,但是有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我们可以通过寒暑假的冬令营、夏令营的形式来对学校教育做一个补充。总之,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

《中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新课程,师资问题如何解决?

张洁:师资培养是我们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师资培训方面我们目前探索的方式是希望能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不能抛弃现有的在岗教师,应该给他们再次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打消畏难情绪,迈过信息技术门槛。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早日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范专业,培养一批专门的师资,或者是在师范大学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把它设置成公共必修课,让将来可能成为教师的这些人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能了解到相关的理念。我觉得如果能通过师范教育这种系统的教学体系来培养师资,媒介素养教育执教者数量会迅速地增长吧。

《中国教师》:对在岗教师的培训都包括哪些内容?

张洁:概括说来有三方面:一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二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模式;三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培训甚至会细化到制作课件的技能上,此外如何高效搜集教学素材、展示素材也是很重要的培训内容。

《中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课的教师教学优势何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媒介素养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

张洁:说实在的,教育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面临着教师没有优势可言的局面,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后喻”时代,很有可能会出现前辈制约后辈发展的状况。所以我觉得教师的教学优势不在于知识的数量,而在于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情境设置及教育引导。因此我十分强调教师要改变心态,要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可能出现的对媒介的了解不及学生的状况,不急于否定学生的各种喜好和行为,而是认真观察学生在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由此发现教学切入点。此外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媒介操作技能,尊重学生现有的经验基础,并明白启迪学生思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我觉得好的媒介素养教育课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好教师,能够敏锐地抓住教学时机;其次就是要对媒介素养教育本身的知识体系很清楚;再有就是强调教师要有非常灵活的深入浅出、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本领。媒介素养教育的执教者要非常了解孩子的现实生活,尤其是其媒介接触状况。媒介知识有别于其他知识的地方就在于它是转瞬即逝、不停在变换的。你看数学,1+1今天等于2明天还等于2,教师只要学会了加减乘除规律就可以了,不用每天都去想怎样更新教学素材,但是媒介素养教育不一样,讲广告就必须用最新的广告例子,而且第二年再讲的时候就必须更换素材了,而且现在层出不穷的媒介新现象(如微博)都需要媒介素养教育课教师及时去关注和了解。

举一个例子,为了给孩子们讲游戏,我们对黑芝麻胡同小学五年级参与实验教学的90名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让他们列出自己最喜欢玩的3款游戏,结果90个孩子列出的游戏有上百种之多。为了使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准备那堂课的教师非常辛苦,她真的是把那上百种游戏下载下来逐个玩过,边玩边做笔记,边玩边思考孩子们在游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来设计教案。说实话,如果没有亲身去体验学生们所处的媒介环境,就不会了解他们的经验,就没法去引导、去点评。

《中国教师》:那这是不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要想上好这门课就应做好事前调研?

张洁:是的。教师要先调研,而且要及时更新教学素材。媒介素养教育背后的理念可以是不变的,毕竟它也有固定的分析框架在,但是你给学生讲课时不能用的是多年前的例子,那时候那些学生可能还很小甚至都还没出生,是很难理解的。

《中国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讲求综合、广博、前沿,而传统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却是单一、专门、固定的,两类课程在互动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后果?这种互动对我们的教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张洁:学科分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基于现代主义哲学出现的,一如福特在工业领域发明了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般,我们也在教育领域创建了分科模式。但社会生活是高度融合的,它要求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也应该是高度融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先进性也就表现在它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匹配上。在今天,福特流水线在一些领域已经不再适用,像谷歌、百度这样的公司,它们的运作已不是流水线模式了,而是新型的项目负责制、小组合作制等,新的工作模式与社会需求都呼唤新型教育的配合。学科分类式的教育可能再过50年、100年也会彻底改变,目前属于过渡阶段,出现所谓的“前卫”课程与传统课程碰撞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这样的碰撞可能会导致两种结局:第一种就是教师在冲击中选择敞开胸怀去主动接触媒介素养教育课,去探究这门课与自己所教课程的差别和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的原因,然后改善自己的教学,使知识的传授变得更有意思,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第二种结局正好相反,就是一些教师决心和新型课程“硬碰硬”,最后留待历史进行选择。我觉得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这个过程要经历多少年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教师》:如果说知识的融合是最终趋势,那你怎么看待目前仍然以单学科形式进行的各种人才选拔方式?

张洁: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变化。社会变迁理论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几百万年的演进过程中,从一个社会阶段到下一个社会阶段的变革过程都不是“一刀切”的,都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渡期,这个过渡期中所发生的冲撞、反复等现象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可能无法亲见这样一个变革的完成,但我们要知道趋势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坚信情况会发生改变,哪怕可能是在500年之后。

《中国教师》:在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念的指导下,知识大融合式的综合教学是否会在未来取代现行的分科教学模式?我们会不会面临虽然“博”却无法“精”的尴尬?

张洁:问题导向式的教育能引导孩子去深入地研究各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涉猎和研究各学科的各类知识,因此不会出现你说的广博了就浅显了的问题。达・芬奇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试问他为什么能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呢?就是因为他上学的时候没有分科,当他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就必须同时涉猎很多的知识,经过长期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后,用今天的话说,就很容易成为“全能型”人才。

在将来,我觉得好的教育应该是这样的:首先要鼓励孩子们找到天性,让他们都能知道自己要什么,希望做什么,从小培养他们的理想和职业规划意识;然后再依据孩子们的倾向性和选择来判断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及帮助,来安排相关课程。好的教育就是设置合理的任务,作为教育者,你一定要会明知故问,让小孩觉得你真的需要他帮你,然后就会激发他的探究意识,他就会告诉你他的思路,同时获得成就感。

《中国教师》:谈到了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碰撞,孩子们会不会觉得接受广博的、新鲜的知识才是最必要的,那些单科知识不仅枯燥而且过时了?

张洁:要澄清的一点就是媒介素养教育不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知识无贵贱高低之分,无论是媒介素养教育还是传统学科教育,都应该是服从于同一个教育目的的――那就是让人活得更幸福。之所以现在的学科教育有些“变味儿”,变成了让孩子们觉得痛苦的事情,是因为有些教育者没弄明白该怎么教,或者评价的标准有问题,而不是因为学科知识本身不好、本身有问题。我觉得你刚才的问题可能有些把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画等号了,似乎说到语文数学就让人头疼,但实际上并不是语文数学知识本身让人头疼。使孩子们理解为什么要学一门课是很重要的,真正的好教师应该能让孩子们领悟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而不是仅仅把知识简化成一种应试的工具。所以,媒介社会的到来和媒介素养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并不会使每个人的求知流于表面、变得浅薄,反倒是教育本身的一些“歪习”,比如“应试教育”,让教育本身变浅了。要再次重申的是,语文、数学、体育、美术、媒介素养教育等等课程,他们在知识体系上是平等的,并没有深浅之分,都非常重要。如果要说媒介素养教育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有什么不同的话,我觉得只是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方式的一个不同而已。

媒介素养教育的出现实际上并没有打击其他的课程,相反它还能很好地融入其他课程,为那些课程拓展内容、提供辅助、增添魅力。媒介素养教育完全能够与传统课程和谐共生,从而使整个教育得以抛开呆板的旧面貌,焕发出更加灵活、有吸引力的一面,去拓展孩子们的眼界,使素质教育得以实现。

《中国教师》:您觉得当前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第2篇

1媒介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人们各个方面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媒介素养是高校图书馆员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有利于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更好的实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2有利于构建图书馆员和媒体之间健康的互动关系,建立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几乎是我们接受信息的第一来源,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都在被媒介影响着。特别是博客、播客、网络视频电视、手机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等受到了新媒介的压力,使人们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接触媒介。媒介在人们与真实环境之间所插入的“虚拟环境”也变得繁杂众多,馆员要把握好媒介的利与弊,合理利用好媒介。在新信息环境下,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互动的主要平台,所以要引起馆员对新媒体的重视,主动接触新媒体,提高馆员自身的媒介素养,使读者得到及时解答和有力的指导。提高了馆员的媒介素养能力也就是提高了馆员的自我判断能力,学习如何合理地获取、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有效地传播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员要建立必要的心理防范意识和抵制的能力,从而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避免大众媒体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提高图书馆员与媒体之间的健康互动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营造图书馆美好的媒介文化氛围。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员媒介素养的方法、途径

1更新理念并自觉树立媒介素养的观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员的服务对象趋向于复杂化、服务手段趋向于现代化,这就要求馆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热心的服务态度,而且还应具备对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具有辨别真伪的能力。高校图书馆员应认识到媒介素养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媒介素养观念,增强运用媒介的意识,提高对新媒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面对纷繁纵多的信息,图书馆员不仅要回避大众媒体文化的消极影响而且要提高批判地认知媒介信息的能力。馆员在学习中不能有满足之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不断摄取新信息,吸收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新型化,掌握各种数据库的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知识进行信息检索,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3加强多种媒介的学习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知识培训

如今媒介信息时代的进步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种必然,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加强多种媒介的学习,掌握各种媒介的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开发适合图书馆媒介运用的软件以实现信息的更好保存和传播;综合运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进行文献的再生性开发,把分散的相关信息加以挖掘整合,编辑成新文献,实现文献的聚变。每学期图书馆可以聘请专家对馆员进行有关媒介素养的讲座,如有关媒介的基本知识、传播媒介运作原理的培训、强化网络知识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开展维普、超星、方正等期刊数据库的培训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派馆员轮流去省内外先进高校图书馆去交流学习,借鉴他们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媒介运用经验来更好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三、结语

第3篇

[关键词] 博雅教育; 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 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聂竹明(1981—),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数字化学习研究。E-mail:。

一、引 言

“读图时代来临,‘观看’不再是简单的行为。对‘真善美’的‘解蔽’,需要‘明亮’的眼睛,更需要‘敏感’的心灵。媒介发达社会,‘交流’不仅是人与人的沟通,媒体的中介作用无不蕴含其中。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培养成为必需关注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命题。”[1]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处处被视觉信息和媒介信息所包围,虽然大学生是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群体,但是如何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并促进学习,还是需要对大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响应时代召唤,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应运而生,为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技术专业新课程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精心探索。”[2]2001年,我们面向教育技术学与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首开“视觉文化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自主开发了“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并开始在南京师范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在2006年入选南京师范大学首批“博雅课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课程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分别被评选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见证了课程发展与完善的足迹,至今已整整十年。回顾十年历程,从课程的提出到课程的完善,经历了课程设计、课程实现等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南国农先生评价该课程“为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思路”。[3]

二、开设缘由:响应时代文化形

态转变,建构特色课程平台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源于对当代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源于一种对文化和生命意义的激情与感悟,源于一种对当前表意的焦虑与反思,源于一种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神圣责任感。我们企望努力揭示出视觉文化和现代媒体的意义价值,探寻某些有益的结构方式,耐人寻味地表达精致多样的精神资源与心灵追求,淋漓酣畅地抒发民族精神气派,并希望被其他民族尽可能多地认识理解,在灵魂深处相互交流、彼此感动。”[4]

(一)读图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在媒介社会与读图时代中,媒体与视觉文化的价值越发突出。信息传播的形态随着科技进步与媒介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在视觉文化影响不断深入的社会中,人类的视觉经验正从基于文本的阅读向基于图像的阅读转变。视觉文化成为当今文化的主流形态,社会的媒介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耳濡目染,影响持久深远。当代国民除了需要具备传统的文字读写能力,还必须具备读图用图的能力,方能适应视觉传播发达的媒介环境。媒介信息的处理能力成为生活的普遍需要,媒介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大众的基本文化素养。然而,人们对媒介信息“读、解、用”的能力和修养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提高。这是当代文化素质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二)“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特色课程建构:培养教育技术人才和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

大众 “读图”的修养与能力的提升,需要经过长期的教育训练与文化熏陶。而教育者本身的审美与文化素养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学习效果。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与能力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与精神状况。“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国内高校首开,是自主设计开发的面向教育技术学专业与大学生文化教育的新型课程。课程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文化教育的角度出发,融合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以静、动态艺术样式和网络文化新形态的读、解、用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提升大学生视觉素养为主要目标,提高大学生运用媒介来进行思想表达、学习改进与社会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特色:以新理念构建课程内容

体系,唤醒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文化领域的信息载体样式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变革。与之相适应,人的信息能力的内涵与标准必须与时俱进,需要不断更新策略和方式加以培养。

(一)面向读图时代教育技术人才培训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设计新理念、新角度

根据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面向不同学科对象的需要,精心设置特定的与人生艺术和素质成长相关的教学目标,做到新理念、新起点、新角度。如面向具有信息技术、传播理论与视觉艺术基础知识的学习者,使学习者将分别习得的图形、摄影和摄像的视觉艺术能力和信息处理的技术技能有机地融为一体,用于传播实践,开发学习资源,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媒介素养,并转化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进而有效地应用于教育传播实践,开发新颖、有利于国民素质良好发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学习资源。

(二)构建体现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实践素质培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第4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综述

一、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历史与源头的进一步追溯

学界普遍都认为我国没有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这个理念是个舶来品。2010年,有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该学者通过分析我国尤其是北京地区高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开设的电影公选课,借助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框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寻该类教学实践所包含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与成分,最终认为30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电影公选课可以视为原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同其它早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一样,我国也同样存在原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且具有独特的草根性及官方推动的本土性特点。①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大陆学者最早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始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卜卫。对此,有学者提出: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任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的谢六逸先生就涉及媒介素养的课题了。针对当时整个国民媒介素养低下的状况,谢六逸提出:“但是教师没有新闻学的素养,便不能事半功倍了。”虽然他说的是新闻学素养,但若以媒介素养的标准来比对他关于新闻素养教育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发现,其新闻素养的观点其实就蕴含着媒介素养的理念,谢六逸先生的新闻素养思想也可视为是中国媒介素养的萌芽。②

二、对中国本土化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2010年的媒介素养研究中,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媒介素养教育也在实现着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有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探索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应遵循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相结合、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树立全民素质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原则和理念。③还有学者认为,西方媒介素养教育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在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上的不同选择。要以大学先入为主,自上而下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发展路径上的现实选择。④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仍然被认为应该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但除了大学生群体之外,有学者从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应针对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受众自身这三个对象来加强和改善媒介素养教育。⑤还有学者提出,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是全民的,不仅要在城市展开,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农村的媒介素养教育。⑥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针对当前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的推行,有学者提出了以下策略:1、发起一场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2、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建立起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链条;3、发展教育方式,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将媒介素养根植于当下的学科教育。⑦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与误区。有学者认为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误区:1、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条件尚不成熟;2、媒介素养教育是针对青少年的教育;3、媒介素养教育应因地制宜,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⑧

三、媒介素养研究对象群体的扩大与深入

在2010年的媒介素养研究中,针对各类研究对象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占据了很大篇幅。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有学者对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后,提出要从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依托第二课堂加强媒介实践能力培养,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等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⑨

关于农民媒介素养的研究。农民一直是媒介素养研究中的弱势群体,农业信息化滞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局,媒介素养成为当代农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媒介素养低下成农民致富“软肋”,提高农民媒介素养需要借助社会合力。⑩也有学者针对河南省郑州市的农民工进行了一次中型的问卷调查,并提出:了解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现状,培养他们运用大众传媒为个人生活服务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理性、批判地接受和处理媒介信息,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认同、尽快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⑾

关于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研究。有学者对南京市局级领导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领导干部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认知、使用、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显示:他们在各个层面上都已经具有较好的媒介素养。然而相对于在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体现的较高素养,在行为层面和实践层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⑿

关于网民媒介素养的研究。网络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媒体角色,因此,网民的媒介素养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透视前些年很火的“山寨文化”,有学者指出,山寨文化形态是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受众主体意识觉醒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显露了网民媒介素养的多方面问题。克服山寨文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立法规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精英更多介入等方面来进行。⒀

关于少数民族以及弱势群体媒介素养的研究。有学者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调查最后显示: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素养整体水平仍然较低。⒁还有学者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可以成为弱势群体发声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等新媒介要求使用者拥有一定的媒介素养,而这也就成为了限制弱势群体发声的瓶颈,因此要注意加强弱势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⒂

四、由社会现象所引发的媒介素养研究

近年来,广告新闻化现象正日益蚕食着人们对新闻行业原有的信任感。有学者透过广告新闻化现象看到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我国现阶段媒介素养的缺失问题。媒介素养的缺乏导致从业人员对传播规律的忽视,不按照传播规律办事,因而必须提高社会媒介素养、净化媒介环境,遏制广告新闻化现象。⒃

伴随着盲目消费、时尚消费、肤浅消费等低级消费现象的出现,信息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中消费观的培养也成为热门的话题。有研究者通过认真分析现状,提出了多视点冲击下学会单视角审视、娱乐化体验中应该美学性享受、品牌化时代下提倡品质性消费、国际化传播中重塑本土化人格等四种媒介信息时代的消费观培养策略。⒄

五、媒介素养研究的新视角

受众媒介素养的研究离不开对受众心理的探讨,有学者就尝试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传播学研究的五个基本角度为框架,将受众心理分别引入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中,提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的五个方向,为受众媒介素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⒅

有学者从语言视域解读了美国传播学者Potter W. James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其中“过程式定义”是将媒介素养的培养视为两大过程,一是建立起牢固的知识结构;二是用媒介素养方式去接触媒体。作者认为,在Potter W. James 的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中,可将英语语言工具纳入tool 中,作为一门技能进行培养。⒆

一直以来,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前景似乎是喜忧参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各异,学科发展的差距也日趋增大。有学者运用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和媒介素养等学科的理论,以文献分析法来探讨澳大利亚通过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构建稳定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的应对策略,为该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⒇

结语

总体看来,2010年中国社会各界对于媒介素养研究的认识在加深,重视程度也在提高。随着实践的深入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研究对象群体在进一步扩大;中国本土化的媒介素养研究已经占据了主流,开始尝试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研究体系。但是,一些问题仍然是存在的:1、研究过于集中于对研究对象群体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观点大同小异;2、针对如何提高媒介素养提出的一些对策,还是与实际有所偏离。希望在2011年,中国的媒介素养研究能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①张艳秋,裴凌罡,《我国原生性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探析――以北京高校电影公选课为例》,《现代传播》,2010(7)

②李雄燕,《谢六逸的媒介素养思想》,《新闻爱好者》,2010(8)

③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与中国模式》,《国际新闻界》,2010(5)

④荣建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新闻爱好者》,2010(6)

⑤徐晓红,《从突发事件信息报道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新闻界》,2010(4)

⑥周岩,《新媒介环境下的农民媒介素养教育初探》,《新闻界》,2010(1)

⑦张泽涵,陆婷,《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认识、难题和实施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⑧陈洁,《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上的几个误区》,《新闻世界》,2010(4)

⑨李安英、徐兵、刘英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新闻世界》,2010(8)

⑩刘行芳,《维护农民知情权 提高农民媒介素养》,《当代传播》,2010(3)

⑾郑素侠,《农民工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河南省郑州市的调查》,《现代传播》,2010(10)

⑿彭女争、丁柏铨,《领导干部媒介素养考察报告(上)(下)――基于一项对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的调查分析》,《当代传播》,2010(3)

⒀李春雷、钟雪艳,《山寨文化与网民媒介素养》,《当代传播》,2010(1)

⒁周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当代传播》,2010(3)

⒂李佳,《弱势群体的媒介表达与媒介素养》,《新闻世界》,2010(7)

⒃钱晓俊、杨斌成,《广告新闻化现象的媒介素养分析》,《新闻界》,2010(5)

⒄黎泽潮、董保堂,《信息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中消费观的培养观照》,《现代传播》,2010(2)

⒅张鹏、张红伟,《浅析受众的媒介素养》,《新闻世界》,2010(4)

⒆徐晨霞、宋嘉庚,《从语言视域解读媒介素养“过程式定义”》,《青年记者》,2010(2)

⒇潘洁,《澳大利亚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代传播》,2010(9)

第5篇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新媒介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活在各种媒介的包围之中,广大受众无论在思想观念还是行为方式上,都深受传媒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80%以上是通过大众传媒介获知的,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正是由于媒介的巨大影响力,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在推动新媒介高速发展的同时,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限制其影响,因为新媒介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防范其危害。因此,向全社会大力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公众新媒介素养的要求便显得更加迫切了。

一、媒介素养的定义

中国大陆普遍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发展所用的能力,其实质是人们怎样正确处理与媒介的关系。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认知比中国早,他们认为提倡媒介素养,对于反对媒介的流行文化价值观,抵抗媒介的低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正规教育的体系当中。

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背景

.(一)大学生使用媒介的特点

近年我国的许多学者开始意识到媒介素养这一课题,不少媒介研究者也做过一系列的调查,根据调查表明,国内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使用媒介方面,大学生是媒介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接触媒介的频率较高,尤其是对互联网的使用;2、在媒介认知方面,大学生表示能过意识到媒介对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开阔视野等方面的作用,不过对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仍不太理解;3、在对媒介的评价上,认为,媒介是独立的个体,受政府干预少,因此媒介的看法言论是公正客观地,支持走媒介市场化的道路;4、在媒介应用上,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力量虽然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快,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而很少主动参与到信息的互动制作的行列中。

.(二)大学生使用媒介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接触电视,网络时间最长的人群,因此,也最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也,其中,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最为严重,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它在受到赞美的同时,也会受到批判。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时所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过分的娱乐化思想充斥着大学生的大脑

娱乐化是我国媒介发展进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曾经有一时期,娱乐化被视为是起死回生的良药,严肃节目比例下降,娱乐化节目比例增加,因此才有所谓的娱乐化浪潮。例如,前几年炒的火热的选秀类节目,使很多的少男少女一时间都想着能一夜成名,而放弃了本该有的正常生活。还有近期的相亲节目,虽然大家都这类节目很多桥段是节目组事先安排好的,但长时期受这种煽情节目的影响,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感情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

2、过分依赖媒介提供的产品而不能自拔

科技的发展使可供选择的信息渠道增多,其实不然,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并不会因此降低,反而会加强。手机的发展令人叹为观止,现在的一部智能手机就相当于一台电脑,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而且时时在手,如果哪天手机没带,很多人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媒介消费上,虚拟的世界使他们越来越少接触现实世界的交往,而是沉浸在微博、农场、校内等网站中,看似网友一大堆,其实是内心孤僻,心理上与他人隔膜增大的体现。

3、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失效

过去我国的媒体是以事业单位形式来管理的,从传媒机构设置到人员安排,再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资金来源都由政府控制,媒介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宣传信息,因此,当时媒介的许多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等到媒介发展引入市场化机制,由于竞争的压力,低俗、炒作、不正当竞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媒体把这些手段当成竞争的法宝。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充斥在媒介的信息中。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分析

美国学者赖特曾经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四功能说”,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即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时代的传播媒介都会影响那个时代的人,大学生是成长与信息时代的人,受互联网的影响最为深刻,是电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主要消费者。所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具有可研究性。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

1、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首要原因是认知问题

大学生一般对媒介认识比较简单,例如互联网,很多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只是把它当做消遣、联系好友等的工具,而很少意识到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寻找有助于增加自己知识量的信息。总结来说,就是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利用多是感性需要,缺乏判断力和理性思考。

2、媒介专业知识欠缺是大学生媒介素养缺失的另一个原因

大学生领悟和适应能力较高,随着微博等传播工具的出现,自媒体时代到来,大学生现在在信息传播中,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会主动发出信息,成为传播者。这种传受双方角色的互换虽然是传播史上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信息的公开,但是,很多的人并没有受到过专业媒介从业者的训练,对媒介的知识了解的甚少,像微博,虽然能让所有人都能随时信息,但很多信息属于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大学生使用微博大多都是发些自己的心情或是随感而作的东西。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构想

BBC、ChannelFour、英国电影理事会、英国电影研究院联合制定了《媒介素养章程》,其中提出公认的培养有媒介素养的人应该掌握的四种技能:第一,获得进入多种媒介和接触各种媒介传播内容的路径,并能对此作出明确的选择;第二,了解各种媒介使用的堵他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第三,懂得媒介的产品制作过程、制作目的,以及媒介如何应对其受众的反应;第四,利用媒介表达思想和传播信息。依照以上几点,也给如何培养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了参考。

作为大学生,我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因此应该同时做好受众和传播者这两种角色。首先,作为信息接受者,即受众我们要掌握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这主要包括:认知媒介和参与媒介。认知媒介指的是对媒介性质、功能以及媒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互动关系的正确评价。在使用网络时,要具有网络公民道德,不做有违社会公德的事。其次,作为信息者的大学生,即传播者要学会操作媒介工具的基本能力。这主要是指参与媒介,我们不应该只是单纯的打开电视来看节目或打开电脑来上网,我们要学会更高层次的利用这些工具。

作为政府部门,应该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导向。可以通过立法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合法性,或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划入教育体系中。对于农村和西北不发达地区应该加大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

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部门,应该把媒介素养教育贯穿于各级教育的体系中,尤其是大学生,专业类新闻院系可以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对非专业类的可以开设选修课。

第6篇

自上世纪30年代传媒素养教育在英国发端以来,迄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一种终身教育,而在我国至今尚未正式起步。开展该项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介宣传。从学校教育看,国内绝大部分高校和各中小学校大都未开展传媒素养课堂教育;而社会教育和媒介宣传方面也没有多大进展。笔者认为是以下因素影响了传媒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实施:

重视程度不够

大多数人承认传媒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相当深刻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人承认自己常常受到媒介的左右 ;许多人肯定传媒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因此拒绝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开展传媒素养教育首先应从思想上予以重视,让大众了解媒介对所有人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我们应当思考反省而不是排斥抗拒。传媒素养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或接触媒介时间的累积而自动成长,长期接触媒介可能只强化一种狭窄的、不平衡的观点,具有良好传媒素养的人常会有多元且广博的视野,他们的媒介经验是成熟深刻的,所获得的快乐也更为持久。

认识上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传媒是罪魁祸首

以网络为例,人们在分析什么是引起网络道德问题的“罪魁祸首”时,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是网上纷繁复杂、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认为信息是造成网络道德下降的主要因素。事实上,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在网络时代的具体体现而已,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就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这一切和信息并无必然的联系。问题不仅在于媒介本身,更在于使用媒介的有思想意识的人。我们应通过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来提高人们运用媒介的能力,而不能因噎废食。

误区之二:青少年群体是唯一受教育对象

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每个人都是传媒素养教育的对象。在形形的有关传媒素养教育的文章中,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被视为最大的受教育群。我们不能忽视媒介对其他使用人群以及其他使用人群对青少年的影响。成人也应视为传媒素养教育的对象,这是因为:首先,成人也会通过网络等媒介,作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直接损害他人利益。其次,成人是媒介黄色垃圾的主要制造者,是他们为了谋取暴利,将信息不加选择地呈现在受众面前。第三,青少年时期自制力差,辨别能力不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对他们进行积极地引导,特别是家庭成员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传媒素养。

相对匮乏的教育资源的制约

教师资源的缺乏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同样制约着传媒素养教育的落实。我国不少高校没有新闻传播学专业,各中小学深谙传媒理论的教师更是几近于无,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条件亦非常有限,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中掌握媒介理论者亦少之又少。而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符合要求的从事传媒素养教育的师资也并不现实。师资的缺乏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使得传媒素养教育的落实成为无源之水。

尽管有以上因素的存在,在我国开展传媒素养教育仍势在必行。在这方面,英、美、加拿大等国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启发。这些经验可概括为9点:1.传媒素养是一个基层群众的运动,教师们需要首当其冲做开拓工作;2.)教育主管当局明确支持,老师们在课程中被要求教授传媒素养知识,有比较先进的课程设计;3.聘请能胜任培养该地区未来教师的工作人员,还要得到高等院校提供有关课程设置和长久顾问的支持;4.在学校进行的在职训练必须是强制执行的一部分;5.学校需要有在传媒素养教育方面有专长并且能建立沟通网络的顾问;6.与一定地区/国家相关的教科书和视频、音频材料必须要有使用价值;7.尽快建立一个援助机构,这种专业机构不应局限于学校,应该考虑到那些对传媒素养感兴趣的部门;8.必须有适合媒介研究特性的合适的评估工具;9.因为传媒素养包括多样的技能和专门知识,所以在老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介专家之间必须有合作关系。

当然,由于我国媒体与境外媒体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借鉴以上外来经验的同时,我国传媒素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寻找适合自身的路径。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机制,提供传媒素养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实施传媒素养教育并将此项教育大众化、终身化,就要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此项工作,如香港就有专门的传媒教育协会。建议由宣传部门负责发动,由新闻、文化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教育部门可多承担一些具体工作。当然,也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基金的支持来保障此项教育活动的开展。

第二,加强师资,培养有知识、经验和责任感的传媒素养队伍。这支队伍应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一是一个积极献计献策的顾问团,可由热心此项活动的专家学者组成;二是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需对其进行相关专业培训;三是学生家长,对其进行家庭普及型培训;四是一支由热心公益的志愿者组成的队伍。

第三,编写传媒教育大众化普及教材。建议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或由某些新闻院校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教授担负教材编写任务。这种教材应适合于向不同人群普及媒介知识,与新闻与传播院系的专业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通俗性和实用性。如果说专业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新闻与传播理念和训练学生掌握为社会与公众服务的媒体操作技能的话,那么,面向大众的传媒教育主要在于普及媒介知识,培养民众掌握和运用媒介更好地为自己的劳动、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服务的能力。

第四,建设传媒素养教育的社会化网络。这一网络应是全面、立体而发达的,可以以学校为基础,同时吸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参加,形成社会化的教育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此项工作。还可通过职工文化教育、业余社会教育和社区服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普及性的媒介教育,使无论男女老幼,以及何种职业的群众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获得这方面的知识。

第五,开展传媒素养状况调查,倡导媒体形成自律联盟。要不断提高传媒素养教育的水平,检验传媒素养教育的成果,必须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新闻媒体报道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有必要形成媒体自律联盟 ;积极倡议大众传媒对此问题进行长期关注和充分报道,呼吁全社会重视传媒素养教育,形成全民支持的良好的氛围。

在采取以上步骤开展传媒素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发挥新闻与传播院校的骨干作用。有条件的新闻与传播院校可以选择一两所中小学或一两家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先做些试点工作,再逐步推开。同时,还可在校内面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新闻与传播知识的选修课程和课外讲座,普及媒介知识。在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方面,新闻与传播院校更可以多做些尝试。二是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对社会大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比如定期组织读者参观编辑部,播放有关媒体内容制作的电视节目,利用公益广告进行简单的媒体知识普及等等。媒体还可以与大学联手,开办有关传媒素养教育的知识讲座和讨论会。三是充分发挥社区功能。组织一批专家学者撰写传媒素养教材,以小册子的形式,由公共部门,如工会、居委会发放,或者是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学习和座谈。

在信息时代,传媒是个人了解外在世界与人际沟通的重要渠道,要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必须能对传媒信息具备自主批判的能力,而非被传媒所操控,因此传媒素养教育应被视为信息时代的公民教育。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的传媒素养教育体系,加入到这一具有全球化趋势的教育活动中来,这对于人们自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文化品位的提升都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① 蔡骐:《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北京,《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5期

② 约翰・庞杰特,于亚卓:《第二次浪潮:加拿大中学的媒体素养教育(二)》,《媒介研究》2004年第3期

③ 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第7篇

一、信息时代呼唤语文教学改革

1. 信息传播的特性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下面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这种传播形式的改变对于语文教学的影响。

传播学认为,“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植物借助风力和昆虫传播花粉,动物彼此联系发出传播信号。人类的传播行为就更加复杂,根据媒体的性质与传播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微信等大众传播媒体向广泛的社会传播对象传播知识、信息以及娱乐节目。

教育传播则是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传播知识。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利用教育传播媒体单向的传播知识。进入网络的信息时代,教育的传播不再只是应用教育传播媒体,大众传播媒体已悄然地走进教育教学的领域,也必然会带来语文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的变革。

2. 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与过去相比,信息时代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这是因为他们广泛地利用教育传播和社会传播媒介,获得了书本之外更加广泛的知识。特别是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今,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从多种信源主动积极地涉猎他们感兴趣的未知领域,获取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也是社会传播的作用。

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单单是在课堂中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在生活中学习,在与人交流的语言运用中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可以说,社会软件的问世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供了应用语言交流的广泛渠道,使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语文学科知识的储备奠定了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基础和能力。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教师还是一味地遵循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强调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之所在。

二、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探求

信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为中心,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积极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以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为宗旨。探求新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把它称为“科学设疑、自学为主,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法。

1. 科学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到科学设疑,实践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问题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尽量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交给学生去思考,以升华内涵的理解,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以往我们常常不敢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分析,主要原因一是不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唯恐他们不能对课文深入理解。二是怕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我们更应当看到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成长。

2. 自学为主。自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关于“主动学习”概念的理解,我比较赞同的是建构主义观点――学习过程是学生把新的信息通过不断地同化与顺应,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它绝不是学生放任自流的行为,这个过程是任何人不能取代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如何运用,则赖于教师对课文内涵的深入了解。

在这一教学结构中,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以及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如下:

意义建构――培养能力――明确目标――驱动学习

第8篇

        信息素养最初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其概念提出了新的看法。

        1、burnhein,robert在《信息素养——一种核心能力》一文中指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这是信息素养定义被人引用最多、最经典的定义,它全面而简练地概括了信息素养中基本技能和思考技能两个方面的内容。

        2、doyle,c.s.在《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最终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素养的10点意见: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定的基础;确认一个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认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中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3、科罗拉多州教育媒体协会认为信息素养高的学生是有能力的、独立的学习者。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需要,能积极参与到概念的讨论中。他们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自信,懂得什么才是相关信息;会运用技术去获得信息、进行交流;能在存在多种答案及无答案的环境中自如地工作;会对自己的工作采取高标准,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这些学生非常灵活,能适应变化,既可以从事独立工作也可以从事协同工作。

        虽然各个专家和机构对信息素养的具体界定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对信息素养的正确理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涵盖多种信息源)有效地检索、评价和使用;(2)能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并将有用信息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3)具有对信息进行主动鉴别、有区别地对待信息的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海洋。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入手:

        1、 基本技能。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懂得读、写、算是人们走天下的“得意功夫”,就象一个人懂得一门手艺,能够以此来为自己谋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通讯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功能、聊天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的能力,只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如果不会使用电子邮件、传真机等先进的通讯设备,那么他将被新的世纪所抛弃,而永远地留在20世纪甚至19、18世纪。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教育工作者还应促使学生掌握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有效地组织、整理、利用和传播的方法。这些搜寻的信息源范围包括internet、cd-rom及各种印刷媒介。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及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第9篇

一、新媒介及新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是在报刊、影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介状态,包括手机媒体、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等。而互联网这种高速发展的新媒介,拥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复制方便、受众多、传播快等特点,再加上多媒体的交互性,这就给信息的接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完善,阅历、情感特征的限制,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信息,如何理性地辨别和正确地认知与处理,已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新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在全球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培养少年儿童开放的视野、合作共享的理念、强烈的责任心,让少年儿童会思考、会选择、会判断、会决策、会交流,成为网络社会会学习、会生活、会合作、会创造的一代新人。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加强新媒介素质教育策略

1.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转变:

从保护主义到超越保护主义在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媒介环境中青少年只是媒介影响的被动接收者,而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媒介环境,单纯地想从媒介接触和媒介信息源传播上进行所谓的“保护”已变得不可能,这就使得传统媒介时代的保护主义在新媒介技术面前名存实亡,传统媒介时代的“保护主义”理念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超越保护主义”理念则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不再被界定为一种与学生的媒介体验天然对立的教育,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作为媒介信息的受众或者作者的活动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使用媒介的体验上。

2.新媒介素养教育认知的提升:

思维的转变重于技术的转变新课改以来,新课程体系中虽然部分学科中含有媒介素养的成分,但往往是隐含在其他主题之下,都没有明确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现实生活中尽管家长、老师不厌其烦的告诫孩子不要上网、聊天、玩游戏,学校也组织“告别网吧”“告别游戏”等活动,但往往是收效甚微。这正说明了我们对新媒介素养教育认识的不足。思维的转变,加强教师培训是关键,提高教师自身新媒介素质,帮助教师掌握实施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3.新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培养:

如何辨别和分析媒介及媒介文本从学生已知的东西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媒介分析技能对媒介及媒介文本进行自我选择和决策,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目的不是要保护学生不受媒介的影响,而是引导他们从媒介使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愉悦的享受,让学生在新媒介运用与体验的过程中,增强对新媒介的理解力、判断力。

4.新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设计:

以参与式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自我反应模式新媒介素养教学传授的并不是确定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一种基本素质.新媒介素养教育也不是要告诉学生什么确定的事实,而是利用他们对媒介、流行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对媒介信息质疑,并通过亲自收集信息、与他人共享观点、反思各自的体验等实践来培养自我反应能力。在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多的采用线上线下团队讨论学习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一方面通过团队讨论、意见分享,既可以使学生对新媒介现象的核心概念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借助新媒介技术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多样性,把课堂讨论延伸到课后网上讨论,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时间段、讨论的主题、注意事项等给学生以具体要求,通过线上相互探讨深化课内学习效果。

5.新媒介素养教育阵地的确立:

第10篇

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情况是,受众的媒介使用将成为自我发展的一种动力,而不会因为媒介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信息的奴隶。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张志安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综合国内外种种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对媒介素养教育本质含义的认识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都有其共同的特点。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主张青少年在信息化时代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媒介去寻找信息进行学习,具备甄别和鉴赏力,能够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最终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享有更多的支配权,学会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和审视自己的学习。

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模仿力;在情感上,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性格上常常存在双面性和不稳定性,很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自控能力较差。且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介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就使青少年的身心受到很大的影响。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08年的网民中10~29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6.7%,其中,10~19岁网民占网民总数的35.2%,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青少年网民占网民人数的1/3还要多。截至到2009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而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就占了40%,且他们使用网络的首要目的是玩网络游戏。因此,媒介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大众媒介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拟态环境”,媒介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色彩,而对于心智发育尚不完善的中学生,很容易为媒介所左右,不能很好地分析、理解、识别媒介文本,尤其是在电子媒介强大的视觉感官冲击下,青少年很容易产生“媒介依赖症”。

具体表现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不能自拔,在价值和行为选择上往往从大众媒介或媒介人物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所建构的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而这种由互联网创建的“虚拟社会”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和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但他们对媒介知识的匮乏,使用媒介的自控能力差导致了他们自身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不强,利用媒介发展自我意识薄弱。而他们经常、主动地接触媒介,这就使他们的业余时间减少,与同伴交流的时间减少,模仿媒介上的一些知名人物的行为、动作增加了。理想化的选美、造星活动以及不良的文化和娱乐环境,使中学生深陷娱乐怪圈,极大地偏离了主流媒介的应有方向。

总体而言,当前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他们并不是通过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来获得媒介素养,大多数中学生是建立在日常的媒介接触经验基础上得来的,这与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教育所期望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为此,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我国部分中学生对游戏、网络、电视等媒介的依赖和沉溺,以及大多数中学生不能很好地使用媒介所带来的信息这一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加强中学生的教育,怎样合理利用媒介在中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呢?这是对网络时代的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使用媒介的能力,另一方面指导他们的媒介价值观,开展相应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吸引他们参与到媒介活动中,综合培养他们的媒介认知能力、解读媒介信息能力、运用与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己,参与社会的发展。

提升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结合我国的基础教育实际,各类普通中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有机地融入媒介素养知识,提高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媒介素养知识。与此同时,师范类院校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应把媒介素养知识纳入相应的课程,使师范生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以及在实践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进而才能够保障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落实。

第11篇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

视像符号对于文字符号的渗透乃至僭越,无疑是一次科技革命的胜利。然而,视觉文化的冲击却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后果,这一后果不仅仅是将文字文本变成视觉图像或是读者变成观众,而是在于它使人们远离纸媒印刷物甚至游离文学。法兰克福学派主将霍克海默曾经指出:“电子媒介是个危险的工具———在这点上,收音机和电影绝不亚机和枪的作用”[5]。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其实指出了视觉文化对于文学文本的深刻影响。就大学生文学阅读而言,视觉文化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更加快速便捷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影像视图的形象直观,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拓宽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突出表现在:第一,沉湎于视觉快适的娱乐消遣阅读导致大学生独立判断与理性思辨能力的缺失。传统纸质文学阅读,是探求社会人生哲理、提高自身修养的首要方法,同时是构筑独立人格与理性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视觉文化的逼真可感和形象直观使大学生往往借助于电子荧屏这一便捷直观的方式,极易沉浸在单纯视觉享受和感官愉悦状态,尤其是面对多元文化共存的大量网络信息与视觉刺激,大学生往往只看到表象、肤浅的一面,理解、对话、质疑、反思等审美接受心理被追求新奇、贪图感官愉悦所替代,从而文本思想深度被消解,意义被削弱,作为一种感官愉悦与精神消费的新阅读状态被建构起来。第二,图像、视听为中心的视像世界消泯了阅读行为的互动对话性质,从而规限了大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表明,文本与读者关系是相互作用、渗透,两者不断进行交流对话。而当下的文学文本正日渐让位于大众和电子媒介中影视等视觉话语符号,这一后果直接导致读者更愿意在精神上满足于视听感性刺激,而不愿进行深入思考。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单纯沉浸在轻松直观的视听享受以及单向信息知识的灌输,主体审美自觉与独立思维逐渐变得被动,对作品及思想意义的理解与阐释缺乏个性、深度与想象力,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解读呈现出齐一性与同质性。第三,快速浏览或刷屏式“浅阅读”削弱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效应。以影像、视图、声音、语言、文字等核心元素构建的多媒体世界,改变大学生的接受状态、接受模式、接受心理机制,使他们容易被光影、色彩、网络、屏幕所吸引,对文学作品的认识、感知与审美领悟力日益迟钝,乃至退化。以网络阅读为例,学生可能往往会在“超文本”及其多项链接的文字世界中无意识地漫游,急迫地从一个文本走向另一个文本,从而迷失在视觉奇观的中;或者用快速浏览取代对文本的沉思冥想,快速浏览短文或只是为了获得某些信息的速读或碎读行为,很难引起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深思,也难以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审美价值判断。

二、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面对视觉文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如何优化大学生阅读方式,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环节着手。通过对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的剖析,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亟待加强:第一,更新观念,廓清思想,面对多元化的阅读媒介秉持理性态度,清醒认识到媒介仅是一种学习的手段或途径,重要的是获得准确、完备的信息、知识,提升审美趣味与精神境界。对于众多印刷媒介或网络、电子、影像、数字等阅读媒介时,不应该厚此薄彼,尤其是要摒除一意排斥传统纸媒、推崇电子数字媒介或是捍卫纸媒、抵制电子媒介这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情绪。其实,各种媒介的存在并不矛盾,各有其优长与局限,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6]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从中汲取最为需要、有用、适合的方式,并利用媒介资源解决问题和进行决策,以达到高度的自律和对媒介的有效利用。因此,无论采取哪一种媒介形式的阅读,都是获取信息资源、训练理性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增强多元媒介的利用效能。第二,大力加强视觉素养教育,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在视觉文化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强力覆盖下,对视觉图像的借鉴、吸收以及媒介的有效利用,形成对外界信息的自觉识别与判断能力,已日益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生存技能之一。因而,高校实施科学有效的视觉素养教育是必需而迫切的。所谓视觉素养教育,也被称之为图像素养教育,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视觉文化的本质、视觉文化常用的构建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传播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换句话讲,视觉素养是一个帮助学生读懂图像、使用图像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认清图像特性、图像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一种教育范畴”。[7]

开展视觉素养教育,较为直接的方法是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及课堂教学当中,使之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如开设视觉文化概论、视觉人类学导论、媒介类型及特征、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研究导论、电视艺术导论、数码成像导论、新闻传播学、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舞蹈与视觉研究、心理学、摄影摄像基础等;还可结合人文社科鉴赏类课程开设如文学经典赏析、影视精品鉴赏、艺术作品鉴赏等课程。上述课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媒介的性质,学习信息传播技巧,使他们能正确选择、解释、分析媒介信息;另一方面,还可培养学生欣赏、评价媒介产品,使学生学会利用媒介收集、整理和评价各种来源的信息并能充分发挥运用。当然,进行视觉素养教育,还包括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构建中,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园林绿化美化,以及杂志、报刊、讲座、沙龙及各种文体活动等,从而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视觉文化传播氛围。第三,扬长避短,在视觉图像与文学文本的相互补充中进行审美教育。文学文本的审美效应和广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视觉图像的立体直观,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视觉欲求,具有强大表现力。因此,要综合运用现代影像视频与文字文本的优势互补,既不能贬低或否定语言艺术的功用,也不能排斥或贬低视像文化,应该勇于接纳融合,各取所长,合理把握好视像与语言艺术的各自特点,使两者结合焕发新的审美感受与艺术魅力。如文学正适应现代传媒技术过程中,已嬗变为更具有立体直观性的视觉符号,接踵而至的对文学文本的影视剧改编,滤去语言文字的含蓄难懂,张扬文学的形象生动性,剧作家通过对文本的改编,创造出更新颖动人的艺术世界。因而,新语境中的大学生审美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形象、主题表现、视觉形式等方面,把它与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与写作手法等进行比较、分析、思考,探讨各自的特色与不足,从中领略不一样的视觉观感与审美经验。第四,发展健康向上的视觉文化,构建积极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这不仅指从全社会的公共视觉氛围的营建,如市容市貌、城市绿化、小区规划、基础设施、企业文化等。而且,还离不开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视觉文化形态的全方位监督与管理,这迫切需要重视视觉传播行为及其影响,形成良好的视觉文化发展的新秩序,不断完善视觉文化发展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效能。具体而言,(1)积极推进视觉文化发展的法制建设。由于视觉文化的发展依托于多种学科、多种领域,涉及范围广、影响力大,迫切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立法进程,对新媒体的信息进行监控。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健全执法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抵制不良精神垃圾的污染,严厉打击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2)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的科学有效管理。比如当下众多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广播影视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查把关工作,要求有关影视制作单位在作品改编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核心精神,坚持作品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尊重人们的道德规范与心理期待,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绝不允许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有意歪曲、误读,以及低俗化、戏说调侃原著,确保文学作品影视剧创作生产、播出的健康发展;又如,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网络暴力、网络犯罪等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电子阅读等构成负面影响,相关部门要在网络阅读内容的源头方面加强监管,加强网站登记备案等基础资源管理,确保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严重违法违规者实施问责制,坚决抵制造成网络阅读的不良影响。同时,广泛开展文明阅读网站创建,积极构建在线阅读平台与下载资源,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对阅读内容、阅读趣味、阅读范围、形式等的引导,全面提升网络阅读的品味。总之,视觉文化已经占据现代文化的主导地位,并对大学生文学阅读产生重大影响与冲击,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面对这一新文化发展形势,我们不必过分忧虑,大喊“狼来了”,或是陷入对技术进步论和技术决定论的认可与迷恋,而应该理性、开放地看待这一文化现象,尤其将大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培养视为终身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注重提升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自觉识别和判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充分掌握主动权,与时俱进,切实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者:李火秀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第12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目的、内容和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指导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正确分析、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传媒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适应与改善周围环境的方式。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明显的特点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改革的关系

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英语事实上已是一种国际化语言的前提下,在大众媒介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外语教学改革中,利用媒介素材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利用语言分析提高媒介素养,既实现了素质教育,又改革充实了外语教学。

媒介素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基本媒介是语言,任何一种媒体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不同,例如广播是声音形式的语言,报纸是文字符号形式的语言,电视和网络是电子形式的语言,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与语言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外语教学的一个前提。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在外语教学中,就是注重培养过去所忽视的语言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体的使用者应该揭开语言表层的面纱,识别语言形式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体所传达信息的内容、意义、意图、可信度等。这种深层的理解,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思维,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教学,尤其是外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这种语言意识的培养。

2 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虽然没有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中,但明确地提出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质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和关键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在跨语言的文化教学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媒介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外语教学的深入和扩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在具体教学中, 可以从教材的选取、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教学内容的选取

媒体英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现代英语,其内容体现很强的时代特点,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现实性。学习媒体英语不仅能使学生接触纯正的现代英语,并能从中领悟英语语言的无穷魅力。教学内容应体现传媒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力争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当前的媒体中选取。这些材料不但具有时代感,而且和学生切身经历相关,符合学生的兴趣,容易被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用心搜集、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资源,积累与课堂英语教学相关的材料。

教学步骤

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之前,先通过讨论引出所要阅读材料的背景,了解学生的思想深度,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预先的认识。第二步,是表层的理解,这和传统的教学一样,熟悉语言材料、词汇、语法层面的意思,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三步,系统提供分析的框架,包括媒体生产模式框架,第四步,用探索式、互动式、反思式的方法,进行质疑和协商式的阅读,分析文章的逻辑、可信度、暗含的思想意识、语言策略,考察情感碰撞和个人反映,激发讨论。最后,在课后写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参与更多,师生互动频繁,形式更加灵活。

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英语国家环境里,可是我们身边也不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如英美电台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交际情景,加大知识容量。应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拓宽多种媒体英语资源的运用,采用立体化教学,把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对相关主题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来学习,这样得到的信息更充分,学习视野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