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煤矿安全措施

煤矿安全措施

时间:2023-07-13 17:23: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煤矿安全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煤矿安全措施

第1篇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煤矿企业中安全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和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2)安全系统工程是指通过运用系统中的方法,并且结合煤矿企业实际的情况和管理学的原理,主要是对煤矿事故进行一定的消除和控制,利用安全系统工程能够协调煤矿企业各单元之间的安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复杂动态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人类社会系统以及自然环境系统出现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这就需要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对安全系统工程进行一定的构建,从中能够利用有效的手段去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2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

2.1注重煤矿安全的原则在整个煤矿作业中,煤矿生产和煤矿安全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问题在煤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煤矿生产安全不仅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而且还能保证煤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在煤矿作业中,由于是在井下进行施工作业,开采较为困难,在开采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定的煤矿事故。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一定的预防。安全系统工程能够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①在对煤矿作业中,有可能会产生瓦斯,瓦斯在一定的条件中会发生爆炸,对井下的作业人员的生命造成了威胁。②在对煤矿进行开采过程中,会有煤尘的出现,同时煤尘会引起爆炸以及各种疾病。③在对煤矿开采中,还需要根据地质的条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开采。爆破在煤矿作业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采用爆破作业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④在矿井下还有可能引发火灾、水灾的安全事故。总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能够对煤矿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进行一定的辨识。

2.3对安全系统工程进行一定的分析

1)在煤矿作业中,由于会存在着较多的事故,这就需要通过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对煤矿安全进行一定的管理,要对安全系统工程进行细致的分析,就需要在安全系统中进行安全评价才能从中得到准确的数据,从而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并且能够把煤矿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2)在安全系统工程中还需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通过利用评价中的结果,根据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目标,对安全系统进行一定的调整,同时还要在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加大安全措施的力度,不仅能够降低煤矿安全事故,而且还能发挥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安全措施中需要从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是对煤矿安全事故进行一定的预防,另一方面是对煤矿安全事故损失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矿安全管理。

3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应用安全系统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矿安全事故,还能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系统工程中主要的分析方法有事故树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学认为,安全系统的最主要的要素是人、环境和管理,不安全行为是产生事故的最直接的原因,不良的环境对人和机械都有着负面的影响。下面对安全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以及对煤矿企业体制的管理进行分析。

3.1安全检查表在安全系统工程中通过对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的应用,能够对煤矿危险项目进行一定的识别分析,同时安全检查表还能对各种情况进行一定的规范。安全检查表在安全系统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检查表对煤矿潜在的危险进行安全检查,对各项安全制度和标准实施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安全检查表还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在安全系统工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能对煤矿安全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3.2构建事故树在安全系统工程中有着较多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安全检查表和事故分析等。针对煤矿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建造事故树,通过利用事故树进行一定的分析,能够对安全技术管理进行一定的更新和改进。并且还要重视技术管理,真正地做到对煤矿的综合管理,把安全管理落实到煤矿作业中。

3.3对煤矿企业体制的管理在煤矿企业中需要建立完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管理标准体系、管理措施等,把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到煤矿企业中。在煤矿企业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中需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管理,在煤矿生产中要保证环境符合标准的要求,并且还要做好环境卫生,通过在煤矿企业中建立安全文化建设保障制度,从而激发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在煤矿企业中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一定的管理,在进行煤矿作业中,需要对煤矿全体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让他们正确地认识到安全问题在煤矿中的重要作用,并要具有安全意识。在煤矿企业中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一定的管理,保证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达到自动化的要求。同时机械设备还需要达到安全管理,对机械设备定期地进行检查,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

4结语

第2篇

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月*日19时15分,河南省济源市克井镇马庄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造成1人死亡,还有20人被困井下。该矿为乡镇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正在进行技改。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是:该矿在技术改造期间,未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就违法进行生产,多头作业,在接近老空积水区域未进行探放水,掘进作业导通老空积水,致使在运输下山作业的人员被煤泥淤埋。事故的详细原因待进一步调查。

*月*日20时左右,*省澄城县尧头斜井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现已造成23人死亡,初步核实井下仍有6人被困。该矿为国有地方煤矿,核定生产能力33万吨/年,属低瓦斯矿井。该矿被*煤矿安全监察局*监察分局责令停产整顿。初步分析,事故的原因是:该矿井下2801回采工作面排水能力不足,回风巷口积水阻断风流,致使工作面积聚大量瓦斯;在更换排水泵、增加排水能力后,随水位下降,工作面积聚的瓦斯在全负压的作用下沿回风巷排出,遇火源发生爆炸。事故的详细原因待进一步调查。

以上2起事故暴露了当前一些地区煤矿隐患排查不细致、通风瓦斯管理混乱、水害治理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有关单位对技改、停产整顿矿井安全监管不扎实,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事故伤亡惨重,社会影响严重。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规范矿井资源整合和技改工作。各地要按照“提高门槛、严格准入,打击非法、淘汰落后,整合资源、提升档次,大矿托管、提高水平,明确责任、严格监管”的煤矿整顿关闭工作体系,按照“*”后三年小煤矿整顿关闭规划,抓紧完成今年的整顿关闭任务。要进一步规范资源整合,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是合法矿井,已关闭矿井和资源枯竭矿井一律不得纳入整合范围;对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先关闭后整合,坚持以大并小、以优并差,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要严把煤矿新建项目审批关,坚决防止小煤矿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煤矿建设项目监理和施工单位都要具备相应资质,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加强对煤矿建设项目的监管,对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批的项目,要责令建设单位停止施工;对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的,改扩建煤矿在施工区域进行生产的,要立即责令停产整顿并盯住不放。

二、切实加大水害防治工作力度。煤矿企业要切实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采掘工程施工前要查清本矿和邻近煤矿水害隐患情况,尤其是采空区积水情况。要健全矿井排水系统,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各地要加大对煤矿防治水情况的检查,凡排水能力不够的矿井,一律不得生产;凡采掘工作面未按规定采取有效探放水措施的,一律不得生产,经采取措施确认隐患消除,经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凡开采防水煤柱的矿井,一律责令其停产整顿,限期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提请地方政府依法实施关闭。

三、全面强化通风瓦斯管理工作。煤矿企业要加快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实通风、瓦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畅通、稳定可靠。要定期检查矿井所有巷道通风状况,严防巷道积聚瓦斯;如由于巷道积水、冒顶等因素堵塞巷道、影响通风的,必须及时恢复,并制定专项安全措施进行瓦斯排放,确保通风安全可靠。煤矿复产复工前必须制定送电、恢复通风和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瓦斯排放必须由专业救护队伍实施,严禁未排放瓦斯就下井作业。要加强瓦斯检查,所有的采掘工作面以及存放机电设备、有作业人员的地点都要进行瓦斯检查,防止瓦斯超限,严禁超限作业。要加强对瓦斯监测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瓦斯传感器要定期调试、校正,监控设备要每天进行检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四、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按照“隐患治理年”的总体部署和“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的总体要求,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全面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环节存在的隐患,尤其是要将重大瓦斯、水害隐患作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要明确责任、规定整改期限,确保整改到位。对隐患整改要实行分级跟踪检查,发现隐患排查整改不落实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重大事故隐患的煤矿,应当立即停产整顿,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实行挂牌督办。对存在重大隐患不能有效治理的矿井,要提请地方政府依法实施关闭。

五、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正确认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同时,要结合后两个月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严防煤矿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严防技改矿井、停产整顿矿井违法生产或无证盗采煤炭资源、超层越界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抓紧进行事故调查,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查清事故原因,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布,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第3篇

浅谈提高工人素质的途径

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生产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因此,提高工人素质尤其是提高广大青工的业务素质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一、改善工人素质的措施

煤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素质低,就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对不符合培训成绩的工人从严处罚。另外,要加强煤炭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工人整体素质。煤矿井下作业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中存在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的威胁,因此,作业工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和矿井经济效益的好坏。

二、坚持先培训后就业“”版权所有

提高工人素质,必须坚持先培训,考核合格后再录用,逐步实现达到技工学校毕业水平。实现此目标,就必须从现在起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在办好职工学校的基础上,利用各类培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培养后备军。一是要搞好岗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岗位培训的目的是使在岗工人操作技能更加熟练。鉴于此,各职业教育部门要根据生产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办学方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岗位培训班。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长短期培训相结合以及脱产、半脱产、函授和业余相结合等方法,以满足各工种岗位培训的需要。在培训内容方面,根据在岗工人的工种,比如针对班组长、安监员、岗员等,重点传授本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条件把生产现场的实践手段搬到课堂上,使岗位培训具有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双重功能,以更好地发挥岗位培训的作用,提高在岗工人的操作技能。二是搞好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技术素质。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特殊生产环境的需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中存在着多种不安全因素,作业工人必须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掌握煤矿各类事故(水、火、瓦斯、煤尘和顶板等)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便作业中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并做到自主保安。即使已达到煤矿技工学校毕业水平的工人,也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安全技术培训;其原因是煤矿每一作业地点都有其特殊情况,每一道工序都有其安全措施,每一台设备都有其安全操作规程。要在某一作业地点使用某一台设备安全地完成某一道工序,现场作业人员就必须了解作业地点的安全状况,掌握所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严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安全技术培训是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法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事故预防和处理、避灾自救等方面的培训,其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采取课堂讲授、实物操作、电化教学、模拟演示、实验参观等方法,以适应安全培训的特点,提高培训效果和工人的安全技术素质,实现安全生产。从业期间,还要根据工种和岗位的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培训,以提高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最终达到提高煤矿作业工人素质的目的。

第4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综合渠道;创新方式

煤矿安全是一项多方面的管理方式,在具体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安全思想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尤其是注重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与员工的综合素质做好文章,更好运用到煤矿具体管理之中。

1当前煤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1管理相对疏忽,意识不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中,对于涉及到的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建设等内容,没有构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并且,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综合模式创新等方面,还不能与现代化的技术要素相吻合,思想上没有全面统一到安全建设的渠道上,在制度运行与安全管理方面还缺少相应的管理创新,还存在由思想落后、投入较少等影响因素,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运用还不到位,不能推进整个安全制度的落地。

1.2技术相对落后,创新不强

在煤矿现场采掘以及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综合性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安全隐患排查的管理中,不能在煤尘管理、水灾害控制、巷道布置、支护架应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等形成多元的创新应用,对于一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没有投入进来,因此,在整个安全管理中不能起到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在技术创新这一块,也没有结合当前的市场需要,在技术跟进、设备购买与管理、安全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与现代化安全人文管理和综合管理相对滞后,影响安全制度的全面实施。

2创新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

2.1注重落实,做好安全预防的文章

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中,要将每一项工作渗透到不同的角落,在做好安全理念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解决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浓等方面的落后思想,时刻扣紧安全这根线,积极做好安全防范。注重安全文化的构建,在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上,全面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安全责任管理机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在针对一些小隐患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安全意识。在技术防范方面,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的做好综合预防与管理。针对不同煤矿的地形、地质、环境等形成多方面的管理,加大对薄弱环节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力度,尤其是在安全法规、制度执行不强等方面,加强管理效果,在质量管理、人员管理上做好积极预防。

2.2注重务实,做好细化管理的文章安全责任无大小

每一件安全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每一个安全细节的管理。要树立作为意识。要注重对每一个安全小节的管理,对存在由安全隐患的每一处地方都形成综合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注重工作效率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作风。打破临时抱佛脚的观念,注重对安全基础的管理,在安全意识入心入脑的基础上,形成真实的行动管理。将每一项安全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管理之中,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常抓不懈,常态化检查,做好安全责任检查台账、做好安全设备管理手册,对安全工作做到全面有序管理。

2.3注重细节,做好督查的文章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建立相应的细化机制,在安全管理的细节方面,从细微处着手,应用放大镜进行及时整改,从大局角度出发,将安全意识时刻挂在嘴上,时刻绷紧安全这根线。在安全细节管理角度方面,要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漏洞,不留任何一个死角。注重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在每一个细节管理中融入技术运用,对于技术跟进不上,组织力度不全面,综合管理不全面的各个要素,要注重综合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同时,在细节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相应的管理创新模式,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推进,这样才能又有利于综合安全管理效能的提升。此外,要注重对每一个环节的综合管理,在突出安全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引导方式,更好突出煤矿细节化的隐患排查管理模式,才能推进整个建设渠道的优化。

2.4注重自律,做好制度的文章

在综合管理方面,要形成全面化的制度建设管理。在安全管理模式建立中,形成制度化建设的精准应用,尤其是在安全措施的控制上,对于由安全隐患、综合管理服务不强的方面,要在注重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自律性的综合管理。要有一颗关爱安全的心。不仅表现在自己的小组和团队成员之间,也应对不熟悉的人的安全多一些关心。这样.面对安全事故就会多一些警醒,少一些麻木;对他人的危险作业行为多些提醒,少些漠视;对自己的作业行为多些理智清醒,少些盲从糊涂。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安全检查,只要安全措施得当,按章作业,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检查不检查都是一个样。突出自律性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构建自律化、规范化的管理效果,才能更好的提升整个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突出对主体建设的科学化效果。

3结语

总之,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形成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在建立相应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细节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自主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形成安全管理的责任机制,突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隐患的综合排查机制,更好的推动煤矿优质、高效的综合运行。

【参考文献】

[1]聂启胜.结合德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浅析如何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2]龚东亮,郭龙.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陕西煤炭,2006,(01).

第5篇

关键词: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

目前煤炭产业顶板事故仍未根除,死亡率仍旧相对较高,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对于煤矿井下采矿顶板管理的探讨有其必要性,针对顶板事故等不利因素和原因分析,通过精细管理、加强支护等措施抓好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煤矿整顿、坚持原则安全发展原则,加大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完善生产条件,降低事故发生,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从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区由于顶板事故而引发煤矿安全事故较多,以某一县调查数据分析,其从2005年以来,顶板事故就发生了60多起,死亡人数达60多人,其中,2008年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全部为顶板事故,死亡人数达10人之多,为此,要求必须要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并且要将顶板管理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煤矿生产中,顶板事故经常发生,冒落的形式各种各样,冒落的原因也错综复杂,一般而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煤层顶底板的地质条件,也是关键性因素,而外因主要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合理或者是生产技术不合理所导致的。经过大量的实践分析,发现造成事故的预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局部冒顶

(1)顶板裂隙张开,且呈现增多现象,在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2)工作面小地质构造使得岩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进而易发生冒顶事故;(3)由于某种原因淋水导致顶板劈理,加上支护不及时,进而导致冒顶的发生;(4)顶板裂隙处是出现掉矸、掉碴现象;(5)在顶板与煤层的接触面上,矸石不断脱落。

2.大型冒顶

顶板出现大型冒顶的预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顶板、支架、煤壁、工作面及其他预兆,以下进行具体的说明:(1)项板预兆,如出现掉碴、顶板出现连续的断裂声,脱层、顶板裂隙张开或增加;(2)支架预兆,大量柱锁变形、支架压劈、折断,柱体被压坏;(4)冒顶前瓦期涌现量大大增加,淋水量增加。

二、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实践总结分析,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质条件恶劣,比如褶曲、断层等地质构造,极易形成破碎带,加上层理发育、节理发育,顶板发生破坏,从而造成顶板事故的发生。

2.采矿方法不合理,在采矿作业过程中,由于采矿方法不合理,加上顶板管理不当,使得采掘顺序、支架放顶、凿岩爆破,进而导致事故发生。

3.缺乏有效支护,在作业中,不及时支护,支护方法不合理、缺少支架、顶板压力与支架初撑力不适应,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4.受到地压活动影响,在顶板事故中,地压活动也是引发事故的一个关键问题。

5.检查不到位,顶板事故中,由于缺乏全面、认真的检查,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规程操作,导致事故发生。

6.其他原因,比如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爆破崩倒支架、作业循环不规范等等,这些都极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三、采矿顶板管理

为了切实加强煤矿井下顶板管理,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提出以下顶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规范作业规程

必须要依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将顶板管纳入作业管理的重要内容,采用初次放项和收尾安全技术措施,加以处理,比如在初次放项时,要由矿井领导、技术人员、工程队长、班长亲自带班完成作业,并按照作业规程,及时放项处理,避免超排采煤,同时,在工作中,要加强对工作面裂缝、断层、褶曲构造来进行处理,制定预防冒顶的应对措施和安全措施,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完善顶板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2.构建安全管理责任制

煤矿企业必须要立足于现实,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充分保证顶板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到位,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明确各级生产的负责人,如下井带班矿井负责人、带班队长,同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现场管理责任,全面保障顶板安全管理。

3.严禁空顶作业

在严禁空顶作业,根据具体的岩性及时架设临床支护,比如对于松软的岩层、煤层以及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可以使用前探支架或者是采用其他措施加以处理,尤其是对于架棚巷道空帮空顶处一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填处理。另外,支架之间应该设立牢固的拉杆或者是撑木,并在临近于掘近工作面的10米内设置支护,但是一定要注意爆破前做好加固处理。由于爆破崩坏、崩倒、失效的支架,需要立即更换或者是修复。

4.制定安全措施

要加强井巷维修,一般独立巷道由外向内逐架进行,两侧同时维修,避免前掘后修,根据实际及时更换巷道支护,必须要接顶封帮,可以先加临床支护,支架的拆除与架设要确保连续进行,禁止留尾巴工程。

另外,要严格执行敲帮制度,开工前,要由班组长以及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工作面的情况加强全面的检查,及时撬掉松矸活石,待其无危险后,才能允许工作人员进入,同时,倾斜井巷施工以及倾斜面煤层开采时采取防止活石滚落措施,从而确保工作的安全性。

5.强化安全意识

要不断增强煤矿业主安全意识,近年来,一些煤矿业主在利益的驱动下,无法正确处理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只重视经济利益,超强度、超能力开采,不按矿井实际核定入井人数超定员生产,导致事故的频繁发生,因此,必须要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控制事故的发生。

6.加强质量验收

要加强工程质量的标准化检验,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验收制度,要由专人进行验收,做好专门的记录,如台账、不合格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加强验收,对于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必须推倒重来。

7.做好细节处理

工作面必须要备好足够的备用材料,要求定点堆放,材料要堆放整齐,确保人行通道的畅通无阻。对于工作面发生的顶板事故,需要立即召开事故分析,及时查找事故原因,明确责任,做好严肃处理,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杜绝事故的隐患。

8.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立足于现代科技进步,加强采煤方法的改革和支护改革,合理控制木支护的比重,对于落后的非正规采煤法要及时改进,确保工作而保留两个安全出口,并且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工作面顶板的动态监测,观测矿压,对顶板活动和矿压活动规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控制事故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顶板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需要工作人员加强高度重视,增强煤矿业主安全意识,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投入,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能力和技术人员的水平,严格把关,改善落后的管理方式,强化监管,确保煤矿管理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孝先,李耀武.煤矿井下用钻孔与凿岩机械的现状及思考[J].矿山机械,2008,02:17-22.

[2]刘育星.浅析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主要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5:189-190.

[3]杨磊,高远.探析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顶板支护[J].河南科技,2013,17:38-39.

第6篇

3月份,市、县煤矿安全监管(主管)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省、市安全生产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全市煤炭行业管理(监管)工作会议要求,特别在全国“两会”期间,更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严格执行省、市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煤矿安全监管(主管)部门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各煤矿企业认识到位,认真做好通风、排水工作,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全国“两会”结束后,各煤矿企业又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各煤矿安全监管(主管)部门也认真组织复产验收,积极应对煤矿复产这项关键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安全“疲软”,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全市煤矿一季度安全生产状况稳定。

全国“两会”结束后,煤矿进入集中复产期,为此,各煤矿安全监管(主管)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要认清形势,狠抓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就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继续抓好煤矿复产验收工作。当前仍是煤矿陆续复产的关键时期,所有煤矿企业在复产前,都必须结合矿井实际制定完善可行的复产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必须严格落实矿级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确保煤矿领导到岗到位,决不允许空班、漏岗;各煤矿安全监管(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省煤行办《关于规范市县属和乡镇煤矿停产矿井复产验收工作的通知》(赣煤行管字号)的规定,按照“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严格验收标准,规范验收程序,落实验收人员责任,认真抓好煤矿复产验收工作,逐矿组织验收,合格一个方可复产一个,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煤矿不得恢复生产,对检查出的隐患要积极指导煤矿企业进行整改,同时要加强监管,对前期验收不合格、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煤矿,一律不准恢复生产,决不允许煤矿企业擅自盲目开工。

二、高度重视煤矿水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按照《省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活动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煤矿防治水专项治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防治水基础地质资料,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水害防治安全措施;要建立健全防治水专业机构,配备足够的设备和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探放水各项规定,认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并根据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和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制定水害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全面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切实有效预防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受前期强降水的影响,矿井老窑水、灰岩水等水位快速升,水压增大,极易引发煤矿透水事故,因此,凡采空区积水未完全查明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凡采空区积水未得到有效治理的,一律不得在受威胁的区域恢复生产。同时各煤矿企业要认真做好雨季矿井防排水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认真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要严格执行“不超产、不超标、不超人”三条高压线的规定,着力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防治工作体系,把瓦斯治理各项措施做细、做实、做到位;要不断优化、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同时强化局部通风管理,确保通风设施的正常使用,保证各作业地点有足够的新鲜风量;要加强瓦斯管理,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杜绝微风、无风作业;要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完善可靠、运转正常、安设正确,安全监控系统使用不正常或无效的矿井,一律停产整改。

四、大力加强顶板管理。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开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学习且考试合格后,方可按规程要求开工作业。严格矿井每班的工程质量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质量隐患和安全问题。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过地质破碎带时应加强支护。

五、认真做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复)训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确保煤矿企业全员培训到位和有关从业人员持证岗,省煤行办决定对全省市县属和乡镇煤矿企业安全培训、持证岗及作业现场用工管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请按文件要求认真抓好布置落实。2012年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复)训工作即将开始,各煤矿企业要按照市三级培训中心的安排,认真做好本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培(复)训工作,确保全部参训,同时做好新招收工人的岗前培训和现有工人的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保能力,有效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

第7篇

关键词:煤矿技术管理 高度危险性 事故 安全生产 基础 保障

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易导致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其中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有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管理漏洞而造成的,为此,有必要强调煤矿技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夯实煤矿技术管理的基础,就显得尤为必要。

1.煤矿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要做到煤矿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环节众多。为此,必须把煤矿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打乱正常生产秩序进而酿成事故。

2.煤矿的合理开拓开采方案设计主要取决于技术支撑

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的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造型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的了解。

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技术可行、其次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是在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煤矿技术管理是查处和治理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或事故,甚至可以酿成大祸,严重危及工人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过不断查处生产中的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问题始终伴随着矿井的开采,因此对这些长期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

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斯来压以及过断层和钻空顶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煤矿短期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决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甚,思想上稍有松驰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一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几点:

4.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4.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是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分。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4.3加大“一通三防”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坚决花,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

5.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

众所周知,煤矿安全状况整体不是很好,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6.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为总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中去,发挥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煤矿服务。

第8篇

1.1设备检修不到位

现在大多数的煤矿都采用了运输机、采煤机和掘进机等先进的设备,在由机械化逐步向自动化发展。但这些设备长期的运行都会有磨损产生,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设备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要有全面、细致和认真的检修。而现在由于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工作量非常大,对设备的检修也只是哪里坏了修哪里,完全没有做到对设备定期的检修。

1.2机电设备投入不足

因为煤矿机电设备品种非常多,运行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会导致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煤矿设备必须成套的投入,而且互相之间要配套,但这样一次性投入的资金数目非常大。目前,机电设备严重投入不足,导致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设备陈旧老化,已经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的服务年限,并且在一定时间内难以解决。

1.3从具体电网触电事故原因来分析

高压电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对执行高压电网作业中放电、验电和停电没有相关的要求和规定,没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二是带电作业、带电检查、带电清扫和带电搬运;三是送电、停电、开关和电缆操作失误,没有按照监护制度执行作业,没有悬挂“有人作业,不准送电”的警示牌;四是没有安装高压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是用电安全技术管理上的漏洞,如电缆漏电、保护设备失灵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换或处理;二是没有按照送停点制度执行,送错电、停错电;三是带电检修、带电安装和带电检查。直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是架空线的高度不够高,没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二是工人拿长铁器时触及到了架空线;三是工人违章乘坐了矿车;四是没有安装直流漏电保护装置。

2、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2.1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

对机电操作人员实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和考试,合格后颁发合格证,持证上岗。对于机电操作人员,要求做到“三懂”:懂设备构造、懂设备原理、懂设备性能;还要做到“四会”:会使用、会检查、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切忌让设备超负荷运转。加强对机电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的培训,树立煤矿工人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

2.2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

煤矿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器材、防护用品及时的进行检验检测,建立完善的设备检修技术档案,贯彻设备使用、维修结合的原则,实行安全专责制,对于主要的设备要实行包机制,做到定机、定人、凭证上岗操作,对大型的设备记录运行情况,使得检查人员对设备运行情况了如指掌,以方便检修。

2.3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

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确保煤矿机电设备更换所需的资金足够、及时到位,用节能先进的新型现代化机电设备来替代陈旧的老设备。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以减小耗电较多和噪声污染对设备的影响,使得设备的效率和性能有所提升。

2.4避免触电事故发生的措施

第9篇

【关键词】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

煤炭是我国目前非常重要的能源物资,煤炭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我国已查明的的煤炭有7241多亿吨,而生产利用的却只有1868多亿吨。我国一些偏远城乡或者企业对煤炭的依赖性很强,所以使得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的使用中占了约7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以及其它可再生能源一起仅占约30%,这就促使了一些煤矿产区加大对煤矿的开采。因为开采煤炭有较高的利润,所以涌现出了一批私营开采煤炭的小型矿井,这些小型矿井一般不具备很好的安全措施,而且大多数小型煤矿都是地下开采的,这样的情况及其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山西是著名的煤炭大省,而却也是煤矿灾难最多的地方。据数据显示,仅在今年一月份山西全省就发生了5起煤矿安全事故,造成11人死亡,无论是事故起数还是死亡人数都同比增加了150%以上。针对如此高的伤亡率,其主要原因还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没有做好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如果大力推广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便可以很好的降低目前我国煤炭开采中造成的伤亡。

1 煤矿通防灾害事故分析

由于我国的煤矿开采深度在逐渐增加,所以煤炭开采的难度也随之增加,另外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也变得越来越多[1]。煤矿灾害事故主要包括瓦斯爆炸、煤层爆炸以及矿井火灾等,这些煤矿事故不仅使得开采人员受到较大的伤害,而且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如此多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如何采取方法来预防,只有通过有效的预防才能够使得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煤矿通防技术则是对于煤矿中瓦斯、煤层以及易燃易爆物质做出灾害预警,其原理就是监控煤矿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一旦这些物质的含量超过安全含量就会预警,那么人们就可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来降低影响。

煤矿通防事故的发生并不都是偶然发生的,不少煤矿事故都是人为因素或者可控的,如果对于常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预防便可以有效的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当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还是存在着偶然性的因素,由于开采过程中没有遵循相关的标准就使得危险因素不断积累,那么煤矿事故的发生就变得无法预控。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并不是对于所有的煤矿事故都能监测,这在目前技术上是无法实施的,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只是通过现代化技术最大化的预测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并通过预测来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所导致的危害。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具有规律性、因果性以及必然性,首先事故的发生都有必然的原因,但是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2]。对于经常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弄清楚发生的原因,这样下次类似情况出现的时候就会知道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了。而且多种危害因素积聚的话必然也会使得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高,那么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系统就要针对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来针对性的预防预控,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2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技术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技术所指的是在灾害发生前期整理相关的灾害资料,然后对于煤矿事故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使得在灾害发生之前就能够预防。预警的方式是通过数学建模对事故发生的数值进行模拟,当达到预警数值的时候就发出预警信号。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技术主要包括煤矿通防灾害预警准则、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指标、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方法以及煤矿通防事故预警信号,下面将进行详述。

2.1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准则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准则的制定一定要合理,只有合理的灾害预警准则才能够在事故发生之前作出准确的预警。通常所采用的是《煤矿安全规程》,但是还是要依据每个矿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预警准则,这样才能够符合实际[3]。对于没有达到预警标准的情况不需要警示,但是要严格进行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如果达到了预警标准那么就需要确定等级。

2.2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指标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指标的种类较多,通常所采用的是危害气体的浓度,因为危害气体浓度较大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加。通过对于危害气体浓度的预警可以很好的预防瓦斯保障以及煤层爆炸等安全事故,但是无法预警火灾的发生,火灾所采用的预警指标是利用气体流通系统来确定的,即当气体流通不通畅或受阻时就要警示火灾的发生。

2.3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方法

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预警方法一种是动态预警方法。静态预警方法主要是利用相关数据来进行预防的,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缺乏实际。而动态预警方法则是对矿井中一段时间的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所收集到的是动态数据,所以预警的效果更加良好,目前煤矿通常采用的是两种方法结合。

2.4 煤矿通防事故预警信号

煤矿通防事故有四种种类,分别是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以及蓝色预警,这四种预警信号的分类是依据煤矿事故破坏程度的大小来确定的,红色预警是破坏程度最严重的,蓝色预警信号时破坏程度相对较低的[4]。但是对于蓝色预警信号也要进行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恶化而导致更大的破坏。

3 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

对于可能出现的煤矿通防安全事故要进行相应的预控,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带来的影响,下面将详述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

3.1 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概况

煤矿通防灾害预控技术就是在接收到预警信号之后应该采取的措施,以此来控制煤矿灾害的影响程度[5]。煤矿通防灾害预控要针对不同的预警信号来采取相应的措施,通常在发出预警信号之后就要及时采取预控,这样就有可能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能够将安全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3.2 煤矿灾害预控对策库

在煤矿灾害预警信号发出后就要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煤矿灾害预控对策库对于不同类型的预警信号都有相对应的预控措施,这样就可以在预警信号发出之后就能够及时处理。煤矿灾害预控对策库的建设主要是依据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对于预警信号的不同预控对策库都有相对应的预控措施[6]。例如对于一些安全类的预警提示就不需要采取预控措施,对于危险物质浓度上升的情况就要严禁使用易燃易爆原料并及时隔绝火源,在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之后还要保持矿井内的通风状况。

对于煤矿通防灾害的控制,采取预警预控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毕四存.浅谈煤矿通防灾害预警技术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9-25.

[2]许振.煤矿通防灾害预警预控技术研究及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1-06-01.

[3]林晓飞.煤矿通防事故危险性预警及集成式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05-01.

[4]潘洁珠,朱强,郭玉堂.预警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

第10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一、选择合理的开发方法

面对金属煤矿地质赋存条件比较复杂的条件,其中的关系到安全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开发方法的合理选择。其中,位于事故第一位的是冒顶事故,其中的主要导致原因包括设计缺陷、施工工艺不合理等。另外,从发生的地点来看,冒顶事故多发生在巷道,比采场要多一些;其中,大多数是由于局部冒落或者浮石冒落而引起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法,着这样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尽可能减少作业人员的危险,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当碰上暴露面积比较大的采场的时候,比如空场法、留矿法、充填法等等,根据地质条件及开采方法将顶板分为三级,也就说要必须要采取顶板分级管理。同时,应该在作业过程中,实行班前、班中、班后三次检查制度,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浮石冒落这样的安全事故。对于巷道行掘进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安全措施。第一,应该选择合理的井巷(洞室)位置,同时确定出断面形状、大小等参数,这样就能合理选择作业区域,避免布置巷道在应力集中区域,提高作业安全系数;第二,在金属煤矿采用正确的支护形式,就目前条件来说,可采用工效较高的锚喷支护方法;第三,可以通过采用空隙间隔装药,减少爆破裂隙,以及相应的形成减震带,减少爆破震动等方法,来减少爆破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

二、选择分区通风分区方式

(1)分区同分。网络简单,风流容易控制,串联机会少,通风阻力小,风压损失小,漏风小等一般为分区同分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靠近工作面附近安装风机,这样就能够使得通风动力小,效果好。另外,需要指出的分区通风必然导致风井的建设成本增加,因为没有现成的坑道可以利用。但综合我国金属煤矿的实际现有特点,分区通风的优越性十分明显。(2)适用条件。一是当矿藏分布较散,且埋深较浅,另外通风工程量不大,或者有现成井巷可以利用;二是走向长、产量大的矿藏,一个通风系统存在漏风大,网络过于复杂,风量调节困难等问题,所以此时应该采用分区通风方式;三是矿藏有自燃的危险,并且规模较大,此时分区通风则是较好选择。(3)分区通风划分。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其中的各个通风系统具有各自独立的动力系统及完整的进回风井,这样就应该以防止各通风系统间的相互干扰、影响,从而合理划分通风区域。所以有必要探讨一下分区划分的几种方式:第一,按中段划分。在这种划分中,每个中段落都有几个通地表的独立出口,这样就使得各中段的工作面的新风的进入和污风的汇集都可经由本中段。第二,按矿体划分。根据矿体是否分散,可以按照人行、材料运输、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第三,按采区划分。这样就可以根据当矿井范围较广且划分成几个采区进行生产的特点进行划分。第四,按机械通风区与自然通风区划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浅部矿体形成一定的风流系统而且使深部主扇通风系统更加完善。

三、竖井提升安全措施

(1)提升机安全。在提升机安全中主要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卷筒缠绳必须符合要求;第二,提升机的制动装置必须要安全可靠,可以迅速而又平稳的制动,其制动力矩不得过大,也不能过小。(2)提升用钢丝绳的安全。连接提升容器与提升机的钢丝绳是非常重要的传力部件,其安全直接影响到提升运输安全。一般注意的事项包括提升使用的钢丝绳的结构、规格必须满足要求;其使用方法必须正确,平常应该注意检查维护,随时掌握钢丝绳的状态,确保提升安全。(3)提升信号。设置提升信号能够有效统一指挥提升作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需要指出的是,由井口的信号工转发给提升机房的井底及各中段发出的信号,一般来说,不允许直接向机房发开车信号,但是紧急停车信号可以发送。另外,井口信号应该要与提升机的控制回路闭锁,只有信号发出后,提升机才可以启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应该被紧紧牢记,同时各种预防措施的积极采取能有效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不仅仅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管理上予以重视,而且相关的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也应该被加以控制。所以说,当安全管理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同时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也都相应的认真落实,这样煤矿生产安全就很有保证。

参考文献

[1]叶小青.浅论强化煤矿企业安全检查的力度[J].西部探矿工程.2009

第11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现状;监察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73-02

煤矿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永恒的主题,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煤炭企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随着我国对煤炭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要保证产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煤矿的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煤矿企业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简略地谈几点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经验和思考。

1 煤矿安全现状

自2008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煤矿安全管理方针,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煤矿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但最近一段时间来,河南发生了几起事故,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给社会带了比较严重的影响。目前煤矿安全形势的特点:煤矿生产稳定、但煤矿安全形势不稳定,事故的总数量下降,但单起事故性质严重,瓦斯事故、违章违纪事故居多。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全面落实责任,提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同时,煤炭安监部门也应加强监督,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快速稳步的进行。

2 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矿企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安全生产问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损失比较大,事故伤亡人数比较多等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①客观因素。我国煤矿生产大部分是在地下作业,环境比较恶劣,矿井中的水害、地热、瓦斯、煤矿和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并且随着开采深部的不断增加,开采条件越来越恶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度增大。这些煤矿特有的不利安全因素,制约煤矿安全生产,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障碍。

②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指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但在具体工作中,问题仍很突出,措施的落实也仅停留在口头中、会议上和文件中,没有真正的落实在第一线上,安全思想意识淡薄。个别企业领导、职工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管这个事故发生的概率多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这告诉我们,有事故征兆事,应当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把不利于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

③安全投入不足。许多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不到位,企业职工众多,煤矿机械设备老化或者出现严重的磨损,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安全的保障能力较差,安全隐患多,特别是乡镇、个人煤矿设备比较简陋,技术比较落后,严重煤矿安全生产。同时煤矿企业的安全科技水平不能大幅提高,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重视,由此而造成的人为的违章违规作业现象比较多。

④安全监督力度不够。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安全执行力度不够,留有安全隐患。一是一些技术措施、安全标准没有及时的修订和调整,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指导,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二是安全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煤矿安全考核不严,惩罚不及时兑现。三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体制多次变化,安全监察职能交叉等问题还没有特到有好的解决,监察效率较低。四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力量不够,监察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

3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保障煤矿快速稳步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处理煤矿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从煤矿安全责任体制来看,煤矿企业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内因,国家、各级政府监察部门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外因,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取决于内因,但受外因的影响。对于煤炭企业来说,要做好安全生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在众多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因素中,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矿井没有人的参与,安全生产也就无从谈起,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人上,通过处理好人的问题,使人、机和环境稳步运转,而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保证安全和健康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通过对人的意识、行为和观念等安全氛围的影响,从而到达有效控制人的不利于安全的因素,如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安全理念是“从零开始,向零奋斗”。

②加强煤矿职工培训工作,提供全员素质。煤矿职工的专业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同时每个职工的素质各不相同,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安全事故较多。因此要加强煤矿职工培训工作,提供全员素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企业一方面要加强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矿井实际条件,进行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培训学习,培训形式可以多元化。另一方面煤矿也要加大投入培训的力度,提供职工的待遇,可以建立一些培训的考核机制,促进培训效果的不断提高。要突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突出班组长的业务培训,使班组长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管理技能,有效的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突出职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职工自保、互保技能;突出职工现场安全培训,增强职工防范事故和应急处理能力;安全培训教育要讲求实效,坚决杜绝代考、代答等弄虚作假现象

③增加煤矿安全生产投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设备水平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依靠科学技术,完善设备的跟新换代,如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和监测设施中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装备等,保障矿井抗灾能力,提高矿井安全生产能力。完善“一通三防”系统,全面落实风险抵押政策和安全费用的支出,积极推行度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责任制,减轻煤矿企业的赔偿,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

④完善安全监察体系,加大安全执法力度。选取一批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铁面无私的安监员,对煤矿进行定期监察、临时监察、专项监察,并协同当地监察部门和矿上监察员做好日常监察;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制度,对于发生伤亡事故的矿井、不安要求整改安全隐患的矿井、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井、不具备有安全生产资质的矿井一定要加大处理力度;应该不断改变监察的形式,打破固定的监察模式,加强对边远采区、边缘地带的监察,把安全隐患解决于萌芽之中;严格的包干责任制度,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安全监察力度;深刻吸取煤炭安全事故的教训,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安全生产工作。

⑤夯实安全基础。其一,要坚持“零”目标理念。这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矿井要自我加压、关口前移,努力实现“人身安全事故为零、机电设备运转事故为零、工程质量事故为零、顶板事故为零、瓦斯超限为零、自然发火为零”。其二,要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坚持“责任有我,我必负责”的理念,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要加强检查、严格考核、加大奖惩,始终保持安全高压态势,保证各级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其三,要全面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质量标准化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必须抓紧抓好。要按照整体推进方案,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其四,要加强重大自然灾害防治。加强科研攻关,掌握灾害发生规律,建立完善可靠的综合防治体系。要重点做好支护改革、煤层注水、沿空留巷等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其五,要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事故避险和救援演练,保证职工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避险设施。

⑥加强安检队伍的建设,为安全管理提供坚实保障。强化安检队伍建设,安检科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各项规程措施,不断提高安检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对现场发现的不利于生产的重大隐患要坚决停下来进行整改。要落实安检人员的责任,对当班发生的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加大对安检人员的考核力度,安检科要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进行考核。

4 结 语

永新矿业通过以上安全管理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永新矿业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但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安全氛围,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完善安全监察体系,加大执法力

学,安全事故就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12篇

[关键词]煤矿 一通三防 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F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026-01

煤矿“一通三防”的工作没有做好,不仅危害煤矿工作者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早在2013年4月20 日,贵州省六盘水永安煤矿发生爆炸坍塌事故,其原因主要是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没有落实,疏漏了对瓦斯泄露的治理,其次煤矿内部通风口的设置,加之煤矿管理者对一通三防知识的匮乏,导致多人伤亡。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和利益,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意义重要大。在当下,我国煤矿企业蓬勃发展,做好煤矿企业的“一通三防”安全工作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在详细分析煤矿“一通三防”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后,必须加强通风管理技术,制定防瓦斯、煤尘引发的爆炸等相关措施,从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加强对“一通三防”的了解和防备。

1、“一通三防”事故发生的特点

1.1突发性。在煤矿事故中,大都是在瞬间发生,没有任何预兆和防备。无法掌握事故状态和发展趋势,且在工作人员的心理上造成最为严重的冲击,给人以巨大的心理创伤。

1.2灾难性。“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日常工作中没有落实好,带来的重大事故往往造成致命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轻则矿井销毁,重则人员伤亡,再加上若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力,最终矿井被毁,人员死伤严重,酿成重大恶性循环的灾难性事故[1]。

1.3破坏范围广阔性。“一通三防”事故发生后,会带来整个矿井的生产系统瘫痪的局面,使上产中断,矿井下的的作业机器和设备会随之杯损坏,而且给事故的抢险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矿井的通风系统、防爆装置上带来不可维修的损坏,使事故发生后的有毒气体不断蔓延,造成附近更多的人遇害。

1.4继发性。“一通三防”事故发生时间较短,在事故发生数小时之内,有可能再次引发,连续不断的震颤和塌方及爆炸等事故,爆炸会引起再生火源的二次燃烧。

2、如何做好“一通三防”安全管理

2.1 通风系统合理化

贵州六盘水地形比较复杂的矿井一般采用抽出式通风或压入式通风。矿井通风的方式、方法和通风网络组成矿井通风系统。选择通风系统,要考虑多种因素,除了技术上先进、合理、安全性高,还要保证可实行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经济效益。①通风网络简单合理,供风工作能够保证质量高效完成。②通风系统与通风网络特性匹配性高。③通风系统和防灾害能力互不影响。④有利于煤炭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尽快实现机器自动化生产。⑤通风机的成本较低,维护费用不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安防技术管理细节化

不同地质矿井,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法,是针对贵州六盘水巷道布置的环境和特点而定。采用局部通风方式,在管理上容易造成瓦斯事故,建议加强局部通风技术管理工作。①局部通风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装,保证通风机正常工作。②定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对通风机检查维护;对通风机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必要情况使用挂牌管理。③保证每个掘进面有一台局部通风机供风,按照相关规定控制风量大小,保证瓦斯量在规定范围里。④保证通风机风筒的接头完全密封,风筒拐弯处缓慢,接头有正规的过渡节。⑤地势高突的矿井和处在低瓦斯的矿井,两者中高瓦斯区域的掘进面必须安装“三专两闭锁”配置,利用风电闭锁装置,分开采掘低瓦斯矿井的掘进面[2]。

2.3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化

严格按照规定对矿井通风装置进行永久平衡风门、风桥等,合理使用设备,将设备损害率降到最低。①建议成立专门的通风技术管理团队,健全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将“一通三防”工作务实。②矿井负责人每年制定“一通三防”安全计划,保障矿井工作者的人身安全,维护周边居民的财产利益,保护周围生态环境。③部门领导作出实质,争取定期召开煤矿“一通三防”工作计划和总结,通风管理遇到问题能得到解决。④通风技术管理团队有各自负责的区域,根据区域不同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3、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的具体措施

做好贵州省六盘水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工作,必须将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实处,根据贵州省六盘水煤矿地势及煤矿具体情况,煤矿安全隐患主要在于防治瓦斯、煤尘、火灾。

3.1 防治瓦斯的主要措施有:①在煤矿各个死角部位设立瓦斯浓度测量仪,在瓦斯浓度>2%、体积>0.5m?进行警报灯全程响亮的提醒;②在煤矿盲巷设置走道报警安全灯,时刻提醒工人作业的安全意识;③在临时停工地点树立严禁停留字样;④增加通风口的数量和通风口的大小,并且在口径处安装排风扇;⑤每天对瓦斯检查表进行数据记录和总结,及时的对瓦斯集聚做通风、排气处理;⑥严禁和杜绝一切火源、热源带入矿井,设立入矿口火源检测门禁,工作人员进入煤矿必须从此入口进入,从而有效杜绝一切火源,防止瓦斯引燃;⑦采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井下供电做到无明接头、无羊尾巴,且坚持使用煤电综合保护。

3.2 防治煤尘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尘。在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再在煤层未打开前打下若干钻孔,用钻孔注入压力水,从而增加煤体水量,减少煤尘,防止了爆炸;②采空区灌水。在煤炭开采层分别对上层煤组和下层煤组的空隙处灌水,通过此举对煤层进行缓慢入水渗透,采空区灌水量按每平方米0.3-0.5O的标准进行,其流量控制在0.5-2m?/h。由此可避免开采是的煤尘飞扬的现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煤尘积聚过后而带来的爆炸和中毒;③降低浮尘。通过大排量机器进行空气除尘、用水管冲刷井壁、净化风流、放炮喷雾等可以降低煤矿中空气中的浮尘。④撒布岩粉。在煤矿井壁散播岩粉,使煤尘与可燃物自动隔离,有效防止了煤尘爆炸[3]。

3.3 防治火灾的措施有:①成立专业的煤矿消防队,并且配备先进全面的灭火设备,消防人员需随身携带水枪、水龙带等便捷灭火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②完善落实防火制度。每周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并且制定和更新灭火预案,普及防火、灭火操作方法;③在木料见、油库等重要场所的明显位置设置“严禁烟火”的警示牌,20米范围内进行火源检查;④井下防火制度。井下各线路的设置严格按照《贵州省煤矿局部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井下配电场所的电气设备选型、检测、维护和管理;⑤在各机房使用油、棉纱布头的场所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机房要定期通风、打扫,保持机房的清洁,及时清除杂物;⑥坚持使用风电闭锁。对采空区和废弃的巷道要及时封闭,防止由于长时间不用而带来的漏风,预防煤尘、瓦斯等的自燃引火[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一通三防”安全工程担负着整个煤矿企业的命运,做好其安全措施,能有效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合理组织生产、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杜绝一切危险,为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坚决做好每一项安全措施,推动我国煤矿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矿井年度通风、防瓦斯、煤尘、防火安全措施计划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22-24.

[2] 孙继平.电气火源引起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J].工矿自动化,2013,38(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