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3: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 构建 实践
体育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的发展我们的体育事业,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同时也要建立以课堂为中心,课外体育锻炼为发展的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一经被提出,就得到了很多大学体育教育学者者的积极反响。例如湖北大学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方面,已经实践了五年之久,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们从原来的不愿意“动”到现在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一个很好的构思和实践。以下,就关于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如何来构建和实践的,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所谓课内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用在体育教育中,顾名思义,就是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课外活动,校外的体院锻炼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校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经被明确提出来,作为一个体育课程的实现目标。课内外一体化能够锻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的习惯,培养运动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课内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
(一)取消不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
很多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锻炼机会和锻炼次数,开设了晨跑,早操,下午锻炼等等,并且要求学生打卡,来表明今天的锻炼已经完成。我们不能否认学校的初衷,学校是一个大的团体,管理那么多的学生,要求进行锻炼,是不可能的,所以想出来打卡这样的方式。但是试想,往往这样的“强迫”锻炼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据调查,很多学生对这种打卡的强迫锻炼很是抗拒,但是有的学生在不打卡就要扣学费等高压下,进行强迫锻炼,这也算是学校达到了最终的目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请他人打卡的方式,来逃避锻炼,这种投机取巧的现象在学生中是很大一部分的存在的。
虽然打卡这种方式在很大一个程度上,是有利的,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他的负面效应也是大大存在的。很多时候,打卡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与其让学生绞尽脑汁的去思考如何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我们的学校还不如取消这种管理模式,这样既造成了学生的不满,对锻炼的抗拒,也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体育素质
课外锻炼的基础是以良好的课内理论实践教育为基石的。所以,紧抓课堂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不仅应该向学生普及体育教育知识,运动法则,以及运动规范等,还应该跟学生传授运动损害方面的知识,比如说运动损害急救知识,如何应对运动中的突发事件等等。这些知识的普及对在课外运动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对课外运动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能够从容应对。
其次就像上节提到的以打卡来统计学生的锻炼时间和次数一样,这中间,弄虚作假的学生大有人在,这部分人的体育素质要进行普及和提高。要经常开设一些关于体育锻炼的好处的讲座,与学生交流体育锻炼中遇到的误区等等,从而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进行自发的锻炼。
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建立体育活动俱乐部
课外的体育锻炼的模式有多种多样,在大学的操场上,在傍晚的时候,会看到很多人在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但是这个其中很大一部人都是随意性较高的,往往今天没啥事情干了,就跑来打两下子,明天忽然被朋友叫过去打游戏了,就理所应当的想不起来去打球了。这样的锻炼模式具有太大的随意性,不利于课外锻炼的有效开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构建课外活动小组,或者体育活动俱乐部的形式,来招募会员,安排运动时间表,进行锻炼。同时也可以以俱乐部的名义,与其他的俱乐部进行友谊比赛,从而增加锻炼的积极性。最终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二)完善体育设施,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据调查,在大学校园里,主动运动的大部分都以男同学为主,而女同学很少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个人认为,这个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设施和课程体系有很大一部分的关系。女同学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好动的群体,而我们的操场上偏偏又都是一些力量型的运动器材,比如单双杠,吊环,足球场,篮球场,这些根本不适合女同学进行运动,所以运动场就成了男生的天下。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完善体育设施,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全校不管男生女生都能够动起来。比如说,多开辟一些羽毛球场,排球场场地。同时开设健美操,形体舞等女生喜爱的课程。这样才能让校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结语:体育锻炼必须课内,课外相结合,才能起到其相应的效果。我们如何把课内的教育做好的同时,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模式,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如何更好的实施,我们的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摘 要 本文首先从校方重视程度、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等方面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个方面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还对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更好地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共体育课程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可行性
所谓“课内外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以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基础,同时需要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之下,给予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多方面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学生能够在自主地选择喜爱的体育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者教学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将体育教学同时贯穿于课内课外的一种教学模式。假如贵阳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能够采用这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便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来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都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较为系统地学习其自选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这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训练方法,从而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这对于提高贵阳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校方重视程度的影响
学校方面,对于课堂体育教学通常都有一个统一的且较为详细的标准,但是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不同学校的重视程度却不尽相同,许多高校对于课外体育活动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目标以及任务,同时也缺乏规范的管理与组织。许多课外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学生自发组织进行的,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往往开展效果不大理想,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开展效果,校方就应该加强重视程度,以促进课外体育活动较快较好的开展。
(二)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器材的影响
场地器材是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课内体育教学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场地器材的保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许多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这就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要想较好地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校方部门,应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器材采购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三)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片面,缺乏特色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已经开始实施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高校,他们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通常都已经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发展模式,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其运动项目实践性的突出。同以前相比,虽然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尽管已经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不够全面,且缺乏特色,主要项目仍然是以三大球、三小球、武术类、健美操类项目为主,而当前流行的跆拳道、高尔夫、拓展训练等运动项目的开展较少,由于项目的单一,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想使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并使其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积极开展一些当前流行的运动项目,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影响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高校学生,他们往往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体素质能够处于一个上升或者保持不降的趋势,但是到了大学三、四年级,其身体素质就存在便会逐渐下降。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一点便是大一、大二学生,他们的专业学习任务相对较轻,课余时间比较充足,除了积极参加体育课堂学习之外,还能够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他们的体育锻炼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身体素质便也能够逐渐提高。但是在大学三、四年级,学校已经不再开设体育课,学生只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同时受到课业考试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的影响,他们也鲜有时间与心情去参加体育锻炼,在缺乏体育锻炼的情况下,其身体素质自然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因此,高校学生课业压力、就业压力也是影响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学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贵阳学院课内体育课程、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较好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贵阳学院的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较好,除一些传统类体育项目之外,还根据学生需要增开了多门当前较为流行的运动项目,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有多个体育社团,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之下,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展,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校园体育文化,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课内体育课程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较好的开展为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
(二)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改革也得到了推进。在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首要的便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水平。近年来,贵阳学院不但积极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学人才,同时也积极对老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在这一举措之下,贵阳学院体育师资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就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三)贵阳学院的体育运动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体育课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其地位也逐渐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之下,贵阳学校也加强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积度,加大了对其场地器材的投资建设。现如今,贵阳学院已建立新的体育场馆,并且置办了多项运动器材,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这便为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硬件保障。
三、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想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便需要提高学校领导以及学校体育教学主管部门人员对其开展的重视程度。学校各极领导都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的作用,而且积极地给予政策上以及资金上的支持,才能够保证课内外正常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校方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视程度,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活动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当中,并且形成规范的规章制度。
(二)加大投入与宣传力度,拓宽学校经费来源途径
首先,学校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场馆建设,不断促进运动器材的完善,从而有效改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应在保证课内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将学校体育场馆无偿向学生开放,保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以及学校社团、俱乐部的体育活动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
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在当前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要充分发挥出学校体育俱乐部的经济功能。可以跟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合作,将学校的体育设施逐步地向周边社区群众开放。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市场化动作模式,通过提供体育消费的形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且可将这部分收入作为俱乐部运作的经费。学校应该鼓励学校俱乐部采取自主经营的模式,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经费。
(三)将课内体育教学同课外网络课堂学习有机结合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内容深度的不同将项目分成不同的等级,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同一课程的不同深度,从而使得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够得到逐步地提高。当前,许多高校大学三、四年级都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是尽管没有开设体育课程,但也要求体育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运动处方,让学生能够进行身体锻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了信息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建立高校体育网络课程也是大势所趋。通过体育网络课程的开展,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而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及指导老师,这对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以及持久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水平
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也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想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组织能力、教学管理能力等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贵阳学院体育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一系统的改革之下,贵阳学院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教学师资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也便为贵阳学校体育课一体化教学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贵阳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题名称:贵阳学院公共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忠良.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1):158.
[2] 刘成,熊曼丽,蒋荣清等.构建实施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审视与思索[J].体育世界・学术.2007(04):4-6.
[3] 管庆富.吉林省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可行性研究[J].古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02-103.
1.1国外大学体育现状
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进行全面改革。美国转变了传统的军国主义思想,开始教育大学生关注体育生活教育,传播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生活化体育要求同学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加强体育锻炼,将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课程相结合,以学校的体育教育为主,社区体育和俱乐部体育为辅,相互协调的体育发展模式。实现了家庭、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目标,将生活化体育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这项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并且通过权威机构调查研究表明生活化体育对于帮助大学生体育运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日本也在体育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的举措。日本教育部首先形成一系列文件,要求大学重视体育课程的锻炼。这次改革只选定了体操和体育保健理论两门课程是必修课,其余的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限学时,同学自由选择。前苏联直接就把体育课程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学校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上,并且把生活化体育介绍给同学们,积极鼓励他们自由进行体育锻炼。俄罗斯的大学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五种大纲中自由选择,这五种大纲是专门健身大纲、农村小学大纲、竞技性大纲、形成性大纲、综合体育大纲。通过以上国家对于体育生活化的重视,我们不难看出世界大学的体育正在逐步发生深刻变革,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大学体育个性化、本土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2我国体育改革现状
由于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缓慢,在解放后才得到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与国际先进性的大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强调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目标,各个学校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继续改进。
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基本内容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学校基础体育教育和课外体育运动的加强。课内外一体化强调以学生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打破原来的老师教学学生被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模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潜能,让学生自觉地融入到体育锻炼之中。课程的设计也有很大的改变,致力于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课程的学习,提高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课程的设计更加人性化。除了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课程学习以外,开设各种各样的选修课程,一般采用的模式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必修课大学二年级学生选修课,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除了参加学校的课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积极的参加体育运动。
3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改革措施
3.1课内外一体化指导思想
课内外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思想,不断提高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能够掌握一定的体育锻炼基础能力,养成全面发展的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的培养,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
3.2学校改革
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学校体育教育着眼未来,讲究实效、注重实际,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运动技能。优化教师团队,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灌输体育老师生活化教育的观念,培养老师在体育运动中的引导能力,帮助同学们能够快速转变思想,向生活化体育运动靠拢。并且,学校要定期开展生活化体育教育一体化专题讲座,将教育观念深入学生心中,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校开展的生活化体育教育的基础学习中。
3.3课外体育俱乐部
生活化强调课堂之外的锻炼,课外体育俱乐部就是很好的机会。有的学校直接将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放在了学校日常体育锻炼的进度中,鼓励同学们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并且,课外体育俱乐部也会占据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分数,主要强调学生是否能够参与到课外俱乐部的学习中。课外俱乐部是课内外一体化体育的重要举措,直接就将学校课程教育与生活接轨,拓宽了学生的运动空间和时间,打破了场地的限制,帮助同学们进入到生活化运动的过程中来。3.4体育课程的改革我国现在大学采取不同的体育课程模式,有的学校采用一年级必修课二年级选修课模式,还有一些学校一二年级必修课,随后的时间任选一个以上的选修课进行体育课程的基本学习。两节必修课配合一节选修课的学习方式能够实现选修课和必修课的互补,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体育课程设备的改革也是重要的环节,体育设备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大力提高本校的基础体育课程设备设施,建立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门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安全问题。
3.5体育竞技模式
竞技体育的应用大大的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竞技体育的举办,可以让同学了解各种各样的竞技体育,并且见识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从而自发的进入到生活化体育的构建当中。
4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存在的问题
4.1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体育课程学习
学校实行网络化管理,集中开放时间让同学们统一进行选课。同学由于对各种体育活动认识不多,倾向于选择各种小球,例如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等,这些项目师资力量有限,采取额满为止的原则,很多学生无法选上课,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学生在选课之后,才能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对于很多课程无法得到提前了解,不能依据自己的真实兴趣选课。尤其是一些新开设的或者是偏僻的课程,不能被学生接受,导致选不上来人的结果。
4.2选课方案不够完善
学生能够学习什么课程,受到学校本身的限制。有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能够保证常见课程以及热门课程的开设,而一些学校因为自身师资力量的限制,无法开设所有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4.3课外活动考核体制不完善
目前,大多学校采取签名签到的方式来确定学生的出勤率。也有一些高校采用先进的方式例如“电子感应卡”“盖章”“指纹感应”等方式确保学生的上课出勤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的漏洞,学生使用很多手段逃避体育课程的现象屡见不鲜,课程考核体制不完善,考核结果并不能作为真实的数据。
4.4教育资源利用和配置需要整合优化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配置,因为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的缺乏,现有的体育设施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不同课程对于场地的渴望愈加强烈,在场地使用上发生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制约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的学校还存在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的现象,主要是学校的资源不够丰富,无法满足正常的开放所需要的费用支持,所以干脆闲置。
5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的建议
5.1继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高校的体育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学校要牢固的树立科学教育的发展观,深入了解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内涵,深刻执行课内外一体化教育的要求,建立健全教学资源,积极完善相关课程,提高任课教师的素质。
5.2体现“四个化”和“四原则”改革
“四个化”主要是指教学内容弹性化、教材乡土化、竞技运动教学化、教学内容健康化。“四原则”是指时效性和科学性原则、世界性与民族性原则、灵活性与统一性原则、文化性和健身性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眼未来、面向社会、立足现实。课程的设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运动的好习惯,在实践中自我评估、自我学习、自我肯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5.3培养理论知识意识
理论教学是体育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能够掌握相应的方式方法,熟练器械的使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讲究多种方式方法的运用,多媒体模式是常见的工具。给学生配备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教材,清楚易懂有吸引力。理论知识的养成能够帮助同学们理顺体育课程的思路,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5.4完善选课制度
体育工作要致力于让大学生掌握两门以上的体育运动方法,体育部门加强对学生感兴趣体育课程的研究,及时开设有吸引力的体育课程。同时还要完善选课系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选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课程。选课系统要求学校完善信息化管理,升级系统软件,帮助同学们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5.5优化资源配置
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建设体育场所,公开开放体育馆,协调各个部门使用情况,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运动中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课内外一体化的发展。
6总结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常规教学模式是否具有优越性。研究表明该模式在我校武术教学过程中开展和运用,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 武术 课内外一体化 教学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1]。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以来,武术被列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热门课程。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常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武术课程发展的需要,并严重制约着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我校提出,武术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相结合,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选修武术学生50人,实验组25人,对照组25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要求,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
2.访谈法:对我校12名武术教师(含外聘)和154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武术教学的开展情况。
3.教学实验法
(1)实验时间和考核内容
按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实验从2012年2月至5月,课外活动时间为每周一、三、五下午4-5点,规定实验组学生每周不得少于2次出勤,教师负责考勤,出勤率作为体育课考核内容之一。通过查阅“全国大学生身体素质考核项目及指标”和询问专家,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是引体向上,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武术测试内容为三路长拳。为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系统差异而影响实验信度和效度,实验前由专人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均做了测试。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但都以相同的教师,相同的教学方法,传授学生基本的武术知识和技术能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上与常规教学模式一样,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纠错,学生模范练习,课外采取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纠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对未掌握武术技术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除此还采用视频、表演、观摩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现阶段影响武术教学的原因
根据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学生被动参与体育,个性发展受到抑制,课外体育形同虚设,体育锻炼时间严重短缺,体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所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3]。
为能较全面的了解我校现阶段武术教学问题,笔者对我校武术教师及选修武术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制约我校武术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
1. 教学时间短,一周一次武术课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根本不能满足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2. 教学方法传统,教师基本以讲解示范、指导纠错,学生模范练习这一模式展开教学。
3. 评价方法不合理,教师基本以评定武术竞技运动水平的方法或以主观印象评定成绩。
4. 缺乏武术学习氛围,我校基本不开展武术交流活动或武术比赛。
5. 武术教师素质较低,我校武术教学高职称高学历的相对较少,理论和技术上相对不足。
(二)教学实验前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1.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根据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表1),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在身体素质(力量,速度,柔韧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上肢力量项目——引体向上,对照组和实验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的平均值都有所上升且实验组上升的幅度比对照组的大。一定程度上也显现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导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学实验时间较短,没有达到一定的量;(2)三路长拳的基本动作大多为跳跃动作,上肢力量的训练较少。
2.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课程对学生掌握武术技术水平的影响
根据实验前后(表2)学生武术技术水平的变化,发现两组在武术技术水平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
课堂教学是学生初步掌握武术技能和身体锻炼方法的过程,但仅靠课堂是很难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程度,所以得通过课外加以练习和指导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而“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弥补教学实践不足的同时,还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武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中,相互交流,帮带练习促进了基本技术的提高,使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得以良性循环。
三、小结
因受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我校现阶段武术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相对常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弥补教学武术时间不足,提高学生素质、武术基本技术及理论知识更有效的同时,更能较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贯彻“因材施教”,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此学校及有关教育部门要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促进教师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运用和推广,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谦,宫佳明.普通高校武术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术教学研究.2009.6(7):62.
[2] 白微.黑龙江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124-125.
关键词:学校体育;分层教学;大学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6-0096-04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向全社会,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其中育人为本是核心内容,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纲要》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1]可以看出《纲要》较以往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因材施教”,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分层次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随着《纲要》的颁布,普通高校体育课正面临新一轮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阐明我国普通高校大学体育课推广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大学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构建的方案及实施策略。
1 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1 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1)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略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所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2]。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大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专项知识、专项技能水平,结合学生的主观意愿,将体育选项课分为A、B两个层次,使两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向自己可能的发展水平发展,可以较好地解决大学体育课中存在的“吃不饱与吃不了”问题。
实践证明,大学体育选项课实施分层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均有良好的效果。乔诚、许建生[3]的研究显示:通过分层次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篮球专项技术水平。该研究同时显示,通过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创造性与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水平。
湖北大学实施了选项课分层教学与课外俱乐部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经过5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喜欢体育课的比例由过去的80%上升到98%,学生的出勤率由过去的90%上升到100%,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由过去的85%上升到100%[4]。
2)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学观认为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
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正是顺应现代教学观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不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而是要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全面和谐发展,实际上,在有效的因材施教策略影响下,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差异可能会更大,在较适宜的学习条件下,潜能低者能够开发出潜能,潜能高者会发展得更快。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可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实践证明,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可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改善,心理素质得到加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及良好个性的发展。
1.2 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1)大学体育实施分层教学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
首先,大学体育课程已全面实施了体育选项课制或体育俱乐部制。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立了在体育选项课基础上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大学体育课根据学生意愿,结合学校的客观条件,分设若干选项课供学生选择。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大学一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或俱乐部制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7.2%,对伤病学生开设保健班的比例为100%。因此,大学体育课推广实施分层教学是在原有选项课的基础上,不会对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产生太大的影响。
其次,大学体育课中教师与学生交互性较强。所谓交互就是交往和互动,教学中的交往是指“学校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交往而导致双方行为上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6]。大学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较具有师生交互性强的特点,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教师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练习内容。因此,大学体育课更容易进行课内分层教学,教师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再次,大学体育课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特征明显。大学体育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清晰可见的外部行为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运动过程和结果了解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水平,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同时教师也能较为直观地看到和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这一特点有利于实施分层教学时学生合理选课以及教师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
2)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得到师生普遍认同。
运用电话、电子邮件访问等方法,对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已经实施分层教学的普通高校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20名体育教师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对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分层教学总体上利大于弊的占95%,认为分层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占90%,认为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有效果的占85%,认为分层教学与传统体育选项课相比有较大优越性的占85%。
另有研究表明,在没有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学生的调查中有69.90%的支持分层教学,只有18.88%的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主要是担心分层教学会使运动能力差学生受到歧视。教师中有79.46%的人支持分层教学,只有12.62%的表示反对。反对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分层教学选课工作较为麻烦以及担心不利于低层次学生的发展[7]。可见,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已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同,部分师生担心的问题,只要在课程设计时,采取针对性的办法,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2 大学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现状
运用网络搜索查看学校网页的方法,随机调研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36所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大纲。调研的学校分布于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地域覆盖范围较广,其中既有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大学(12所),也有由专科学校刚升格为本科的普通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呈多元化状态: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学生“三自主”选课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课内俱乐部与课外俱乐部相结合、课内选项课与课外俱乐部相结合)、基础体育课与选项课相结合模式等。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占41.67%,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占19.45%,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占13.89%,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占16.67%,选项课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占2.78%,基础体育课与选项课教学相结合模式的占5.55%。由此可见,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选项课分层教学模式尚未大范围实施。
调查发现已经实施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学校存在体育课分层教学程度不够深入的问题,许多学校都是采用大一选项课初级班,大二提高班,大三选修高级班的授课模式,即大一选了某专项初级班合格后,大二才能进入该专项提高班学习,提高班合格后才能选修高级班。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因为在大一的初级班教学中只是照顾了运动基础较差的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会使大多数运动基础好的学生出现严重的“吃不饱”的现象。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大一进行分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测试,实际操作中会使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实施起来困难较多。在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会碰到其它问题。例如,低层次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运动技能测试不达标而被分配到低层次的班级后,这些学生会产生被歧视的心理,进而对体育课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再如,体育课考试问题,由于不同层次的专项课考试标准不同,会出现运动技能差的学生比好的学生成绩还高的现象,这其实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还有,由于运动场馆和师资力量的限制,有一些学生会选不到自己满意的专项课,被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项课学习,大大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3 大学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3.1 大学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当前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呈多元化状态,可供选择的模式较多,哪一种模式是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较为适用的模式?针对这个问题咨询了同行专家8名,选项课分层教学和课外体育俱乐部一体化模式得到专家们的普遍认同。
湖北大学体育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呈现出“纵向4年不断线横向课内外一体化”的特点,具体做法是:大学一、二年级设立体育选项必修课和课外活动单项体育俱乐部,课外活动情况纳入当年(学期)体育课成绩评价指标;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包括理论与实践课),另外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课外俱乐部、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学生锻炼54次即可获得1个课外体育活动学分,所得学分可与选修课置换,实现了课内外一体化[8]。
在湖北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参考其它高校实施分层教学的办法、结合大学体育课程实际情况,初步构建了大学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见图1)。
大学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体育必修选项课(分层教学)分A、B两个层次。
为了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体育必修选项课(分层教学)。现行的选项课分层教学一般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分级前要先进行技术和素质测试,根据学生成绩进行分班。这样就造成中级班的人数较多,初级班和高级班人数较少,而被分到初级班的学生容易产生被歧视的心理。为解决这个问题,将一、二年级开设的体育选项课分为A、B两个层次,A级班的课程目标定在原初级班和中级班之间的水平上,B级班的教学目标设定在原中级班和高级班之间的水平,选课时可不对学生进行水平测试,让学生自己选择A、B层次。这种分层方法的特点是重点照顾两头,让处在中间水平的大多数学生向两头靠拢,优点是既解决了新生分班前要进行运动技能测试的麻烦,又可有效缓解低层次学生的心理负担。
2)教师定点辅导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培训体育骨干。
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辅助,主要偏重于实现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由于课外体育俱乐部学生参与人数较多,受场馆和师资的制约,教师进行集体辅导的困难较大,各个单项体育俱乐部可采用聘请教师定点辅导,并培训一定数量的体育骨干,然后由这些骨干负责组织、辅导俱乐部的活动,每学期末以创新学分的形式对这些骨干进行奖励。这种方法既可保证学生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人数,又解决了学校场馆、师资等方面的困难。
3)实行课内外结合的体育课程考核。
选项课分层教学与课外体育俱乐部一体化模式的优点之一在于体育选项课是必修课,课堂教学系统规范,便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在设计考核评价指标时要注重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因此,一、二年级适当增加专项运动技能的考核,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体育课的延伸和辅助,起到提高学生兴趣,更好地实现运动参与目标的作用。三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为更好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提高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考核权重,且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成绩可以与体育选项课互换。因为三、四年级没有必修的体育课,为更好地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逐年增加了体质健康标准的考核权重。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分配、考研等压力,减少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考核权重,且体质健康标准80分以上的学生可免修课外体育俱乐部(见表1)。
综上所述,课内分层教学与课外体育俱乐部一体化模式既符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理,又能解决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课内分层教学与课外体育俱乐部一体化模式便于管理、能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场馆和师资、可操作性较强,值得广泛推广。但任何一种体育课程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中要注意结合各自学校场馆、师资、地域特点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
[EB/OL]. http:///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
[2] 杨连华. 关于高中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乔诚,许建生.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6):88-90.
[4] 夏贵霞. 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体育学刊,2010,17(2):73-77.
[5] 蔡长青.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的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摘要为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实施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教学模式以及对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进行理性思考,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通过实践,构建了一个理论依据充分、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符合高校特点、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实施“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有关部门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疆财经大学体育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疆财经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为例,以新疆财经大学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期中大学一年级200人,大学二年级200人,大学三年级100人,大学四年级100人,随机抽取体育课班级。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和大学二年级学生为必修课,三年级和四年级没有体育课,只能参加俱乐部班,所以以参加俱乐部的少数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的。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财经大学体育教学和学生为例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客观性、可靠性。
二、结果与分析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这里的公共体育教学也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和困难。现以新疆财经大学体育教学为例进行分析探讨。新疆财经大学是西部普通的高等学校之一,是目前新疆唯一具有合法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高校。目前,新疆财经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初步探索使用俱乐部课内外一体教学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
(一)课程设置、考核与学时分布情况
新疆财经大学每年开设体育必修课28周(每学期14周),开设体育选修课18周(每学期9周),每周2学时,每学时50分钟,每次课100分钟,总学时合计148学时,合计6学分。一年级开设特色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三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对于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课为主的体育保健课程,单独组织教学。自2010年新学年开始,体育课程结构调整为一、二年级预科生开设18周体育必修课,共216学时。
体育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按照课堂表现(含身体素质测试)、课堂考勤、理论占30%,期中参加俱乐部培训班和活动课的同学其课堂考勤和课堂表现,计入考核评价。因故体育课堂无法考试的学生,可在俱乐部活动课和培训班中进行考核。技能评价包括技能达标和技评两部分共占70%。考核评价改革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导向,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个发展领域、培养目标为指导,不断探究不同课程的评价体系。在课堂表现考核中,针对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差的现状,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测试项目,作为财大学生每学年必须达标考核项目之一,以此来督促学生课外业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二)教学项目分布情况
近三年,新疆财经大学在开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跆拳道、器械健身、体育养生和面向身体异常、病、残、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养生课等,大学三年级和俱乐部中还开设羽毛球、网球、轮滑三门课程,课程数达13门。学生在一年级必须完成特色课程乒乓球、基础课程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二年级根据个人爱好开设了体育选项课9项,四年级学生主要进行俱乐部活动和俱乐部培训为主。
表1新疆财经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项目分布情况一览表
层次 授课形式 开设项目
大学一年级 特色课结合俱乐部 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三选一
大学二年级 选项课结合俱乐部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跆拳道、器械健身、羽毛球、瑜伽。
大学三年级 选修课结合俱乐部 所有开设项目
大学四年级 俱乐部培训或活动 所有开设项目
身体异常、病、残、弱学生 理论课、实践课 体育养生、保健按摩
(三)教学形式
自2006年以来,新疆财经大学率先以体育教学为突破口,实现民、汉“一体化”的公共体育教学,即:不分民族教师、不分专业、不分民、汉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形式。同时,新疆财经大学“体育协会”逐渐向体育俱乐部形式转变,到2007年底成立了大球类、小球类、体育舞蹈、健美健身四个体育俱乐部,基本涵盖了开设的所以项目。针对体育教学民、汉“一体化”、体育部俱乐部特点,教育和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手段、方法,创新出了大量的适合我校教学的一些教学小手段、小方法。在访谈过程中多数教师都谈到指导与引导的方法,即针对普遍性的问题集中指导学习,对有基础的学生加强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在综合练习中发挥个性,培养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这为新疆财经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师资队伍
1.师资配备
截止目前,新疆财经大学共有体育教师31人;年龄结构:50岁(含)以上6人占有19.3%;40岁(含)―49岁7名占22.5%;30岁(含)―39岁12名占38.7%;30岁以下6名占19.3%。40岁以下有硕士学历教师9人占50%。学缘结构:31名教师本科阶段分别毕业于8所体育院、系。学历结构:本科22人占71%;硕士8人29%,其中在读博士1人。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21人、助教1人。民族结构:维吾尔族11人;回族2人;塔塔尔族1人;俄罗斯族1人;蒙古族1人;汉族15人。在校生师比为平均330:1;教师平均每周上7次体育课,每班人数均在50人左右。
2.师资培养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水平,新疆财经大学体育部自2007年起实施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化,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业务学习,制订学习计划,严格考勤,力求实效;近三年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业务学习和身体练习。通过组织的集体学习,交流了经验,增进了感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业务能力。
目前,体育部教师业务进修主要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与内地对口援疆院校协作渠道,积极争取派教师赴内地对口院校进修学习,目前,有3名教师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轻工业职业学院体育部进修、挂职学习。
教师中有国家级裁判2人,国家一级裁判员6人,国家二级裁判19人。 并有3人次在全国、自治区等学术机构和体育协会中担任职务。
(五)场馆设施
学校现有室外体育教学场地41587.57平方米;室内体育教学场地面积4225.57平方米。主要体育教学设施有:一个6000座位的标准塑胶田径场、一个903篮球馆、有二个可容纳40副乒乓球台室、一个120米地下6道1329.3塑胶跑廊、跆拳道室2个;一个器械健身房、一个健美操室、三个体育舞蹈室、一个形体室、一个多功能室;室外主要有14个标准篮球场;一个标准网球场。10个排球场、一个综合球场。按照《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我校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采取内部挖潜,错时使用的方法较好地满足了教学、训练、群体竞赛、课外体育活动。
体育部自有175多媒体教室1间,配备较为现进的多媒体设施,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等教学影像资料56套。目前,现有的影像资料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六)学生对新疆财经大学体育课教学及教师的印象
通过新疆财经大学网上教学评价系统调查了解到,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评价近三年平均91.4分。其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为90.83分;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为92.75分;2008-200年第一学期为90.78分;2008-200年第二学期为90.82分;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为91.69分;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为91.647分。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目前对新疆财经大学的体育课和教师均感到比较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占,85%和95%。只有5%的学生和2%的学生对目前体育课和体育教师不满意。
图1学生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满意情况
(七)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情况
1.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了解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图2),新疆财经大学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非常了解的人占被调查对象的51%,了解的学生占34%,只有9%和6%的学生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入校的第一节体育课学生要对《标准》进行学习。另外,每年进行体质测试之前还有专门进行学习。所以学生对《标准》的了解程度比较高。
图2学生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了解程度
2.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以来学生体质测试达标情况
通过数据显示(表2),自从2006年以来每年学生的合格率每年以0.4%的幅度进行增长,2006-2007学年合格率为98.0%,优秀比7%;2007-2008学年合格率为98.4%,有效比9%;2008-200年合格率98.8%,有效比10%。这个增长和新疆财经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群体活动、体育俱乐部开设是分不可的。
表22006-2009年新疆财经大学学生体质测试达标情况
年度 测试人数 优秀人数 优秀比% 合格率%
2006-2007 8525 597 7 98.0
2007-2008 8155 734 9 98.4
2008-2009 7891 789 10 98.8
2006-2009 24571 2113 8.6 98.4
注:新疆财经大学学生体质监测中心数据
四、结束语
新疆财经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利用优势资源,以教师专长组织课程内容的框架;引进竞争机制,挂牌上课,激发教师个体的创造活力,使其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提高了体育的文化性和科学性。新疆财经大学体育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在高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得到了教育专家的肯定与关注。以俱乐部名誉举办的各种比赛,如周末赛、邀请赛等,得到了公司、企业的赞助,减轻了体育部的经费负担,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增强了校际间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与社会体育接轨,以它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应有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8XYB010。
参考文献:
[1]曲宗湖.论我国高校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18(4):6-9.
[2]孙晓春等.中国普通高校建立运动俱乐部可行性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5.2(4):74-77.
[3]李敏卿.论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1(6):93-95.
[4]许明荣,蒋玲等.高校体育课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381-386.
[5]王平.关于试行普通高校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构想.内蒙古体育科技.1996.(4):22-24.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分流教学;外招生;暨南大学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1-0049-04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integrate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 for foreign students admitted by the Jinan University
NIU Li-shu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ents separated teaching mode implemented on trial by the Jinan University in 2001, by adjust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s,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e author has perfected a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 for foreign students admitted, and realized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orientated and major emphasized” teaching objective for foreign students admitted. Via nearly 8 years of experiment and explor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ulti-element quality view, by basing the major means on the “technical type” curriculum teaching, basing the overall reform objective on “Separate Teaching, Inspire Emotion, Value Innovation, Boost Development”,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structure, enhancing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focusing on “knowledge, culture and health” featur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and basic methods”, such an educational objective as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by inspiring their thoughts is realized, and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admitted are comprehensively enhanced.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eparated teaching;foreign students admitted;Jinan University
作为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学生有内地学生、港澳台学生、华人华侨学生和留学生,如何兼顾内、外招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一直是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
1高校外招学生体育课程构建的指导思想
构建高校外招学生体育课程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外招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需要、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以及学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现民族文化性、突出国际统一性、丰富时尚流行性为主体,以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1.1民族文化性
中国需要引进西方体育项目与相关的价值观和文化意识,世界也需要从中国古老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不断汲取养分。“华人华侨”、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来中国大陆的重要目的就是被灿烂古老的中华文化所吸引,为了学习是华民族文化。因此,“华人华侨”、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体育课程构建应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特有的体育文化这条主线之中。
1.2国际统一性
秉承学校办学传统,贯彻“为侨服务”的思想,遵循“面向世界,应用为主”的教学要求,就是要求外招学生的课程构建与国际接轨,突出职业倾向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体育课程体系设计时应考虑到那些在世界范围内普及性极高的运动项目,使得外招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培养兴趣,发挥特长,从而使之能作为“共同语言”同在校的中国大学生进行交流,达到他们学习语言、了解中国的目的。同时,由于这些项目浓厚的趣味性、激烈的对抗性、有益的健身性,能更多地吸引广大外招学生参与。
1.3新兴流行性
由于外招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一些新兴运动项目颇为风行,所以我们将目光转向国际,引进一些国际流行,同时又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兴运动项目。这不仅丰富了我们体育课程内容,也有利于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世界接轨。
2外招学生体育课程目标整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确定了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1]。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5个领域目标是适应大中小学的普遍性目标,单靠普遍性目标来指导某一特定学生群体的体育课程目标导向是不完善的,只有制定特定学生群体的体育课程的特定目标,并把它和普遍性目标结合起来才是改革的成功之道[2]。由此可见高校外招学生的体育课程目标应包含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3]。高校外招生体育课程特殊目标有3个:
1)与生活相结合,为适应社会服务。
学生进入大学后,意味着进入了从学校转向社会,从学生转化为劳动者的最后一个交接站,他们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体育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通过体育学习,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所以,体育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便成为一个更为突出的价值取向。
2)与个体特长相结合,为专业发展服务。
对外招学生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还要关注他们已经形成了的稳定的爱好和专长。在处理基础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时,一定要把培养和维护学生的爱好和专长放在重要位置上,以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我校外招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体育爱好和专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继续发展他们的长处,还有利于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梯队建设,巩固暨南大学传统体育强校的地位[4]。
3)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为中外体育交流服务。
外招学生报考暨大的重要目的就是来学习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而中国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注重外招学生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是我校体育课程的特色。
3外招学生体育课程的构建
暨南大学最早于1990年就开始了公共体育课选项课教学,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就进行选项课教学,每年选一次,共两年2个学分,开设了17项运动项目,内、外招学生同时选课,共同上课。随着学校的发展,外招学生的增多,这种体育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对外招学生体育教育的针对性差,不能满足外招学生的需求,专长得不到发挥。因此,从2002年开始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推行内、外招学生相对分流教学,对外招学生体育课程实行课内外一体化的“T”型结构模式(见图1)。
3.1理论依据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将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求课程结构必须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体现多元化的结构特征等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思路[5-6]。
3.2课内外一体化“T”型结构的内涵
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并将课外体育情况按一定比例或学分置换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课内外一体化过程是兼顾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相互促进而设计的,如学生想发展哪一方面的特长或学习一个运动项目,可以沿着必修课(统选课)-必修课(选项课)-选修课-单项俱乐部-竞技训练队的纵向路线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横向宽度上开设了17门选项课程和9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使体育课程既有纵向深度,又有横向宽度,体现出“T”型结构,充分满足了外招生个性体育学习的需求[7-8]。
3.3课程结构的构建
1)课程类型突出学生纵向发展的延续性。根据暨南大学外招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大学一年级设置体育普修课,为必修课程。每学期36学时,1学分,两个学期共2学分。体育普修课程是基础体育课程,是针对一年级学生刚步入大学这一特殊阶段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而开设的课程。二年级开设选项体育课,为必修课程,两个学期各36学时,共2学分。三、四年级专门为外招学生开设了体育选修课程,为了满足外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与学校其它公共选修课一起供学生选修,4个学期选修72个学时,2学分,学生所获的学分记入选修学分。除必修和选修课程外,还把俱乐部活动和竞技体育训练也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中,是纵向深度教学的最高形式。俱乐部和高水平训练队开设8个学期,每学期需至少完成36学时,记1学分,所得学分与三、四年级选修课进行置换。
2)课程内容强调学生横向发展的丰富性。一年级开设普修课主要是为了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主要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两个部分,理论课包括健康教育(运动处方理论、营养与健康保健理论、简单急救措施)、裁判、竞赛组织等内容。实践部分包括田径(定向运动)、体操和太极拳等内容。从二年级开始实行选项课,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学科科学规律的认识水平,形成健康的体育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促进个性发展,形成个人体育专长。为此,开设了17门选项课。三、四年级阶段,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开设武术、散打、女子防身术、太极拳、跆拳道、高尔夫、象棋、桥牌等选修项目,促进外招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单项俱乐部和高水平运动队属于课外体育训练形式,为实现大学生体育教学基本目标和个体发展目标,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选择了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游泳、武术、散打、跆拳道、街舞、象棋、桥牌13个单项俱乐部供学生选择,同时根据学校传统体育优势项目,学生也可以自己报名选拔参加学校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训练队。
3)组织实施形式反映学生的自主性。一年级普修课按照行政班级进行分班教学,一个教学班为40人;二年级选项课实行“三自主”网上选择课程;三、四年级选修课仍实行学生网上选课,但选修时间必须以学年为单位,也就是说每个选修体育课程的学生要按年度选择课程;单项俱乐部和高水平运动队是课外进行的独立训练活动,参加的学生可以在8个学期的任何一个学期开始,每完成36个学时相当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获得学分与选修课程置换。
4)“三评”评价体系丰富了体育教学评价的内涵。根据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建立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将教师评价与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从而为我校构建外招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在构建评价体系时遵守淡化甄别、选拔功能的原则,强化激励、发展功能目标的实现,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内容。并依此,我们构建了外招生“三评”评价体系,即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三评”体系改变了传统终结性单一评价体系的弊端,并将学习的过程、进步幅度纳入评价体系,体现了师生结合、课内课外结合的复合型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优势。“三评”体系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体育活动更加关注;互评拉近了同学间、不同专业间的距离,加强了交流;教师评价不只是考查学生对所学技术掌握的情况,更多的注重学生在考试中表现出的心理素质、临场发挥、团队精神、场上作风、协调性、节奏感、熟练程度、表现力等等。“三评”体系不仅丰富了评价内容,而且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4实施效果
自2002年以来,外招学生体育课程模式经过了8年的建设与实践,就教学效果和外招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我们对2002、2006级外招生共计11 000人(其中男生6 500人,女生4 500人)通过网络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学生不仅满意度较高,而且学生健康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1)外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外招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成绩超过全国大学生平均指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平均得分325分,合格率96%;2002级外招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03~2006三个学年合格率分别是98.60%、99.21%、99.67%,2006级在2006~2008三个学年合格率分别是98.72%、99.54%、99.82%,整体水平呈递增趋势。
2)外招学生对实施体育课程“分流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学生对“分流教学”外招学生体育课程模式的实施效果满意度高,男女学生分别达到96.89%、95.65%。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尤其选修课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喜欢的学生达到93.55%。
3)外招学生的运动竞赛成绩有大幅度提升。通过俱乐部和竞技体育训练课,使有爱好和专长的外招学生得到了发展,尤其在运动能力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推动了学校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2002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锦标赛上我校获得3金、4银,并打破两项大会记录;2003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8届世界大学生国际象棋锦标赛中获得了男子个人冠军,女子个人第3名,团体第3名;2004年国际武术邀请赛上,获得14枚金牌;2004年、2007年在全国第7、8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总成绩分获“校长杯”第7、第5名。在这些国内、国际大赛上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中,外招生占到了18%。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教育部办公厅文件,2002-08-12.
[2] 欧阳静仁. 我校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 体育学刊,2009,16(5):67-70.
[3] 陈天霞,余鲁军,佘钥,等.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3):98-101.
[4] 王林,潘绍伟,金玉,等. 高校体育新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 体育学刊,2004,14(6):78-81.
[5] 张达.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25(2):142-143.
[6] 丁宝龙. 试析体育课程模式构建[J]. 浙江体育科学,2009(4):60-62.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社区体育;影响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和社区体育是一个递承关系,大学生毕业后即走向社会,进入社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也从校园体育转变为社会体育、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活动及其组织和指导,成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主体活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与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关联,采用文献资料和网络查询,了解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对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影响状况,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实践教学的主动创新、教学竞赛、能力培养、效果对比等方式,追踪大学生各个时期参与体育活动、激发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技能、弘扬良好个性、发挥运动特长的状况,采用社区体育工作访谈和大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调研,分析“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与社区体育活动接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逐步完善大学生从个人校园体育能力向组织指导社区体育能力的转换。
1.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是高校体育与未来社区体育衔接的良好方式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学会体育运动技术,掌握社会体育指导技能,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和方法。通过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和体育指导实践,能够增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正确的锻炼方法,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又有利于大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途径、体育技能和目标,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保持体育锻炼效应的连续性,使大学生在举手投足、接人待物、办事处事的行为和活动中,养成品德、知识、能力、态度、心理和体魄等方面优良素质[1],成为优秀的社区体育活动指导员。大学生通过学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自觉结合,围绕着专项体育运动项目,培养体育意识,确立终身体育观念,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群体竞赛等融为一体,锻炼大学生健壮体魄的同时,为大学生将来参与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奠定基础。通过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进行有意识、有内容、有方法、有手段的体育锻炼,为将来社区体育培养了良好的体育锻炼技术、技能、方法和体育锻炼的理念,在社区体育教育和健身活动中树立“健康第一”[2]的指导思想,并使这种体育意识和指导思想伴随终身体育运动。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能够与社区体育活动有机融合,尤其是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自主训练与竞赛的组织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与未来社区体育活动衔接的良好实施方式。能够更好地实施“全面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与健身能力,通过发展个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的主动志向,奠定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成为未来社区体育工作优秀的组织和指导人才。
2.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是培养未来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的有效途径
2.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社区体育技能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对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的培养极其重要,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都是紧紧围绕着这项艰巨的责任。如果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是教会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和体能练习的手段,大学生只得到一时之利,而没有真正得到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就难以维持长久。“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活动方式,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然习惯地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观念。“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互动活动能够兼顾规范的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休闲参与或娱乐,大集体或小团体或个人的体育活动等,形成竞赛和休闲、团体和个体、自由和自觉等体育活动多样化管理,有组织和计划的把课外、校外、社会、野外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等融入高校体育,形成课内外、校内外体育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和社会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3]。这一互动体育活动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自发参与、自主组织、相互指导体育专项训练和竞赛的能力,这种课外体育活动技能正是高校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的良好方式。
2.2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培养了大学生社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能力
大学生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过程中,能够自发地组织和相互指导专项体育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从而提高了对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培养大学生勤奋进取、团队精神、谦虚好学、诚信守纪等良好的体育行为。通过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联系与发展,从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法和手段对在校大学生的自主体育锻炼效果进行强化训练,使大学生建立体育意识,自我养成终身体育观念。通过面向社会“开发行为能力”,使大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把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区体育。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与社区体育的紧密联系。并将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社区体育活动形式有机连接,拓宽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路与途径,更好地为社区体育服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实践了高校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观念,并通过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进一步向社区体育延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非常注重课内体育教学向课外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的延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体现了大学生课余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的特色,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体育兴趣、个性特征和运动选项,突显了大学生体育活动的自选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实用性、终身性等现代体育“健康教育”的观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组织能力和社区体育指导能力。
3.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能够积极促进未来社区体育的发展
社区既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又是群众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途径[4]。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融合中,能及时反映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效果。高校体育在为社区体育服务的过程中,能时刻进行自身的教学改革,不断适应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这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有利于建立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长效发展机制,有利于高校和社区双方共同制定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积极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竞争机制,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形中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活力,有力推进了教学双方质量的提高[5]。利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互动教学方式,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大学生课外各种健身娱乐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组织指导能力,培养大学生勤奋锻炼、主动参与、教学相长、乐于组织、热心指导等良好的体育行为与人际关系,促使大学生体育人文素质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果延伸发展到未来社区体育工作,促使未来社区体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4.结语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育教学方式应和社区体育活动有机结合,通过相互之间的经常比较,寻找并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有利于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尽量适应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社区体育中甄别对待不正确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方式,及时进行组织指导,促进未来社区体育的改革发展。
作者:罗明飞 高俊兰 贺春林 单位:佳木斯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健芝.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多元结构下的课程特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1700.
[2]曾吉,蔡仲林,黄勇前.新旧健康第一思想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8):101.
[3]贺春林,张雨,李春田等.对新世纪高等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6):37-40.
[摘 要]大学阶段是学生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从体育教育的发展背景入手,分析体育教育的作用,阐述体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并选用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两个专业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试点追踪调查,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5-0087-02
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与要求,体育课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建立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每一步教学程序都是学生按教师的指令运作的。而国内外出现的种种现代教学模式,其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的时代特点。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落实到提高学生知识质量的基点上,从而达到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锻炼身体的教学目标。
1 高职教育发展特征
11 特征
高职教育有两大本质特征:一是“高”,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二是“职”,是职业教育。体育教育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把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传授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能,即体育教学。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未来职业工作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传统课程模式,开设体育课程,增加与各种职业相应的体育教育内容,为准职业人的健康素质打下扎实基础,引领终身体育。
12 理念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核心,多年以来,各高校结合各自的特点,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实验研究。这些模式都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快乐为目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是根据“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育人为本,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也必须围绕这一目标,以健康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健康第一”、引领“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素质的现代教育观,积极创设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结构,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和培养体育素养的同时,积极推进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第一职业的特点与需要,培养与未来职业人职业技能、身体、心理有关的体育知识、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素质和终生体育锻炼能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2 体育教育的作用
2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不是仅仅以技能为中心,而是以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在内的全面教育。通过体育课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拼搏精神、文明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改善学生的神经系统机能,提高神经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灵活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还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体育运动健与美的魅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因此,体育教育是把德、智、美、劳有机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22 培养学生职业体育素质
每个专业都有明确的职业能力要求,比如:造价类专业学生从事工作多属“伏案型”,所以对颈部、上肢以及腰腹呈现较多发展要求;设备专业类学生呈“站立型”特征,因此对下肢腰腹部位的发展需求较高,学生对身体素质发展部位要求体现出较强的“职业性”。不同的专业在社会适应能力、抗挫能力、社交能力、礼仪服务等方面也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各种职业体育素质的培养和拓展,有效地减轻工作倦怠和亚健康状态。
23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体育课程结构与内容应进行改革,要把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内容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把课内和课外体育联系起来,把现实目标与未来目标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特点,贯彻“健康第一”教育指导思想,在学生成长的黄金期,使他们养成体育兴趣,掌握运动技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健康。
3 体育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好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学生身心条件和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设计并实施的体育教学过程和内容模式。
31 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必须配合育人的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产学和德育、美育、专业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实现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创造条件达到体育课程“校内外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注意体育能力的提高,又重视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和体育兴趣的形成,完善他们的人格和个性。
32 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它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上。因此,体育教学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基本体育素质教育与职业体育素质教育的结合,突出专业性和特色性。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0)05―0073―04
在2002年我国颁布的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几所一流大学走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列,是21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先锋队。现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思路归纳并总结,希望对别的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有一个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我国近几年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国内几所一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资料,全面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2.对比分析法。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二、国内一流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一)北京大学体育课的特色
北京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新的变革中,北大体育课程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指导性文件,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体育课程模式。在此背景下,北大体育教育率先提出了“完全开放式”的课程模式。
1.价值取向的个性化。
北大提出的“完全开放式”模式,给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较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和自觉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设置内容、专业特点、个人爱好、个人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学生的价值观有了良好的体现。课程时间设置也是开放的,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安排体育课的时间。
2.目标达成的全面性。
共性原本存在于个性之中。北大体育课程总体体现高等学校体育所要求的五个领域目标,这种共性目标的实施并不影响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特定目标。其目标实现通过开展正规课程和非正规课程(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得到全面发展。
3.开设小型化、课题化课程。
小型化和课题化课程是专门以某一个专题来解决特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北大开设了全校任选课,基本上是以小型化、课题化课程开设的,比如足球比赛指导与欣赏、网球运动与欣赏、体育综合素质训练等。小型化、课题化课程的开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更能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更能体现学生的价值取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
4.体育协会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体育协会是北大体育课程开放特征的重要体现,它完全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自觉参加,没有任何强制性。它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要,更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对学生终身体育有着关键的作用。
(二)清华大学体育课改的创新
清华大学的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三自主分层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构建。新课程模式构建的理念应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1.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清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点是在坚持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力求发展。一方面坚持取消陈旧过时、脱离实际(学生不喜欢、不认同、健身效益差和有悖于终身体育观)的课程和内容。设置那些内容新颖、符合实际、学生欢迎、又利于终身体育观确立的课程,同时能够展现清华大学师资优势、场地器材优势、教育理念的优势和体育传统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吸取传统教学中的成功部分,特别是要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为师之道。
2.处理好学生基础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尚处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即使是清华大学,学生入学时的体育水平也相差很大,一部分同学的体育基础打得并不扎实,更需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体育的基础性发展。为此,清华大学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A、B、C三种类型的基础课。在实现个性化需求方面,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广泛地开设了40多个项目,活动内容也出现多样化、分层化。从体育模式构建来看,仍需要把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两者密切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竞技和亚竞技的关系。
亚竞技是清华大学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开展竞技运动项目的体育课程中,降低竞技技术的难度,降低运动负荷的难度,并进一步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愉悦身心,促进身体锻炼意识的形成,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体育课程中,包括“正规竞技”和“亚竞技”两大系列,让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选择。
4.处理好运动实践与保健体育理论之间的关系。
清华大学的保健理论课分为两个阶段:一二年级共开设16课时,列入必修的范围;三四年级开设单列的保健选修,供学生选择。但是在处理好运动实践和保健理论教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大学体育课程仍然是以身体练习作为主要特征,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课程的预定目标。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目标不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增强学生体质,一直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但这一目标一直未能有效地指导其他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实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也不具体,很多时候体育教学只是让学生活动活动而已,过分强调体育课内教学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只通过每周一次课的体育教学来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提高运动技术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但目标的达成度并不清晰。
(二)教学内容安排的无序性,影响课程的整体优化
对大学体育课程总体来讲,缺乏递进性和发展性,但对于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某一单项来讲,却具有很强的阶梯性。目前,多数学校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学校还按行政班方式授课,即使少数学校已采用了体育俱乐部形式授课,但在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中,未能将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序化、阶梯化,来引导鼓励学生在自己特长项目中得到递进和发展,使学生大学期间在1―2个运动项目中较系统地学习。最后两年下来,学的还是体育的初级技术,既满足不了学生对丰富运动文化的追求,也降低了大学体育课程的地位,影响了学生个性的需要和技术的发展,影响了课程的整体优化。
(三)“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影响了锻炼的效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探索和研究“课内外一体化”这一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据调查访问得知,有些学校已进行了一些实 验和尝试,但管理体制过于形式化,片面追求在教师辅导下的课外锻炼,还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锻炼的实施办法;场地条件制约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还没有找到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管理办法;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只是限于几个项目和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形成“课内外一体化”,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
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策略
(一)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因素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师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教学质量不高等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谈体育课程改革是件很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各级学校和广大体育教师应努力尽快克服制约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我国学校体育跟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步伐,使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二)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改革指导思想
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到体育,对学生健康的高度关注,使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三)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课堂是主阵地。狠抓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课程的整合,构建具有地区、学校和教师特色的多元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找到体育课程发展的不同定位,顺应我国国情和学校与师生发展的需要。
(四)整体设计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只有从整体上设计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处理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问题,避免大、中、小学教学内容重复,才能符合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体育课程教育的整体连贯。
(五)开发体育校本文化特色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国家对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放,一些条件具备的学校纷纷着手编写符合本校特点的教材。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应用,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教材内容应具有基础性、健身性、人文性、科学性、实用性、时代性。
(六)转变教师职能,提高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要从单一的课程实施者逐渐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学的中心将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应采用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教育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创设一种轻松、融洽、信任的氛围,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与帮助,成为教学研究型的育人家,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有效达成体育课程目标。
(七)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各级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利用校内、校外和信息化三类资源,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同时加大校际之间、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使体育课程形式更加多样,努力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
(八)制定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科学评价体系
评价,既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对体育课程评价应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建设等多种维度实施综合评价,内容形式多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领导评价、专家评价、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实现评价内容的整体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发展化,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校 体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s
QIN Jian
(Xuzhou Agricultural Cadres Secondary School, Xuzhou, Jiangsu 221004)
AbstractUsing such methods as literature and survey,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many sports college teaching model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shortage in teaching of college sport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1 领会《纲要》的精神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指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班级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同时还提出“开放的―三自主” 教学模式,即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给学生创造开放的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自。同时开展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相结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我国教育历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统一要求、整齐划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发挥,所以体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程式化倾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能动作用,使不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严重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改变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三自主”教学的实施,既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亮点,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难点。
2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的陈旧单一。我国的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受前苏联教育观的影响较深,虽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国体育教育做了些调整,但是在教学中,运动负荷、运动技能仍然是体育教学好坏的指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还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一味的接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特长展示。
(2)教学模式的混乱。现在高校的教学模式较多,但是在实践的教学中,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贯彻这些模式,没有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而是多种模式的混乱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教学模式的脱离实际。许多学校也在提倡应用新教学模式来进行体育教学,但是这些仅停留在理论方面,没有结合实际,这也是我国很多领域都存在的问题,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同时,教学模式往往和教学目标相悖,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知识和技术,而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情感及行为方面,这样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之间就存在一些矛盾。
(4)缺乏对教学模式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的目标、程序和条件等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不同。评价能使我们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并对活动过程进行反馈和监控,从而对操作程序和师生活动方式等进行调整或重组。但是在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严重缺乏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因此无法评定教学模式的好坏和适用情况。
3 教学模式的发展
随着对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当代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构成这些教学模式的诸多因素的内容和组合方式不同,因此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应用也必然受到各地区、各高校的原有因素的限制。目前,教育突出强调的是学生本位的教学价值、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和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学模式的发展尽管是多样化的,却表现出要突出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向,并提倡“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淡竞技重能力,追求体育教学的综合性,操作程序将从“教师中心型”向“学生自主型”转换,因此对场地设施、师资队伍等要求较高。同时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把同一运动项目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原本割裂的领域融合成为立体的整体,使学生可以涉足学习、实践、提高等多元空间,并能在学校期间就能体验模拟社会俱乐部的体育参与,有助于增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和终身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分(下转第51页)(上接第31页)析目前高校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
3.1 “三基型”教学模式
我国的教学模式受苏联的影响较深,注重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教学组织形式以原教学班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便于教师管理,能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而且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但是学生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完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长此以往,学生对体育教育会产生惰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和体育教育的发展要求。
3.2 “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
“分层次型”体育教学模式是很多高校都在实施的方式,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的生理和个性心理特征实际情况出发,发挥表现学生的自主性,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学层次,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区别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如一年级上普通体育课,二年级选项体育课,三年级以上可上选修课,让不同条件和意愿的学生分别学不同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局面,能让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的发展。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时间有限制,没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课程就已结束,造成学生一知半解的结果。
3.3 课内外“结合型”教学模式
目前众多高校开展了俱乐部教学和第二课程的教学方式,这是对体育教学的延伸,这种教学模式确立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能够很好的使体育教学做到课内外一体化。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选择学习内容,这样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体育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它在教学管理中有难度,要求教师专项水平不断提高,并且教学管理由封闭型转化为开放型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
4 结论与建议
(1)高校中选项课是体育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的生理机能及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是同时各高校应增加学生选修课项目,积极开展新新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
(2)高校要不断加大课内外结合教学模式的发展,大力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势,形成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念。
(3)转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由“教师中心型”向“学生自主型”转化,并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对学生进行强压式的教学,转换为引导和辅导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习,真正体育“快乐体育”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白刚,张军.高校扩建后多元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6):90-94.
[2]黄恩洪,王寒西.高校体育课内外教学一体化新模式的构想[J].化工高等教育,2008(6):100-103.
【关键词】高校 体育俱乐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6-0052-01
面向21世纪体育教育的特点,高校体育教育既要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的需要,体现体育教育的时代性、多样性、终身性的特点,还要满足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的要求。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体育教育应把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力求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寻找一个能够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的方案。俱乐部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觉自愿地组织在一起,不受教学计划的束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 传统体育教学
在我国,较为典型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五种,即“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三段型(分段型)和分层型。“三基”型,以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的传授和掌握、增强学生体质为教学目标,以原班级组织教学;一体化型,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为教学目标,把早操和课外锻炼活动与体育成绩挂钩,使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并列型,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体育能力为教学目标,兼顾学生体育基础的个体差异性;分段型,以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体育能力、锻炼习惯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将整个体育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分层型,从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和体能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大学体育教育的规律,在教学大纲指导下,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按其体能状况及其体育基础的差异划分教学层次班级进行体育教学。
二 校园体育俱乐部
1.当前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模式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一种融国外大学体育俱乐部活动与国内传统体育教学两种特色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高校体育俱乐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由体育教育行政或实施部门组建的体育教育俱乐部;二是由学生社团组织或体育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的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前者一般设置在体育课程的教学期间,以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后者则设置在教学期间,或者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后者,即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的体育俱乐部,是学生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途径,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进一步补充。
2.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作用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参加俱乐部的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这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组织能力及个性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出现不仅没有削弱体育课的地位,还加强了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俱乐部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因此,加强俱乐部的活动能够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
三 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不足
在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中,对于体育教育的功能普遍存在认识不足,仍然停留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标的生理层面上,对体育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因而造成体育俱乐部活动偏重于学生身体锻炼,对于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品德等因素缺乏强有力的培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问题。
2.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场地设施不足占首位。由于高校的扩招而引发的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与体育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人均活动面积减少、现有场地的利用率不高,以及对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制约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活动全面深入的开展,限制了学生选择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占用
调查显示,有些学校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占用。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造成教师和教室的紧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被基础课和专业课所占用,有的班级几乎全部被占用。学生每周两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使得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时间大打折扣。
4.体育俱乐部的组织管理发展不均衡
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管理。在高校体育俱乐部中,普遍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俱乐部活动计划性不强的现象。对各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不仅缺乏监督和激励机制,而且缺乏相互间经验的交流和借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体育俱乐部联合会组织。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机制可采用自荐、推荐、选拔和竞选的方式组织,采取会长负责制。由会长安排副会长、指导员、干事等各级负责人。
可见,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打破了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束缚,形式多样,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培养目标,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大力提倡。
参考文献
[1]赵均.中国高校体育教改势在必行[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