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的形式

传统文化的形式

时间:2023-07-13 17: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形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文化的形式

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广告;直接应用;隐匿应用;浅显运用;深度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同程度地渗透到现代广告中,对于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可以分为两点进行讨论,一、现代广告中传统文化的特点,体现在它的横向性,横向性分为直接应用和隐匿应用两大特点。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形式,体现在它的纵向性,纵向性分为浅显形式和深度形式。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科技时代的飞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在现代广告中得到体现,传统文化已经不仅仅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文化遗产,它也成为了新时代商业广告的新素材,应用方式的层出不穷,使得现代广告中传统文化的运用中体现出了一种横向性,即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直接应用和隐匿应用的这两个特点。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直接应用“牛郎织女”已经成为当今许多交友平台、相亲活动的代名词。例如,出现的一个以“牛郎织女”为名的婚恋网站。“牛郎织女”的传说旨在推崇婚姻爱情的美满,表达出了单身男女想要拥有美好爱情的愿望和向往。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在现代广告中的直接应用,表面上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不用去细致揣摩或者深度剖析,直接给观众呈现出这个广告想要表达的意思。如今,现代广告添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得现代广告更为具体和形象,并且也更富有创新和活力。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直接应用随处可见,但通常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并不深刻。2、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隐匿应用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央电视台有过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稚气十足的孩子,看到妈妈在为奶奶洗脚,竟也效仿他妈妈的样子,从厨房跌跌撞撞端来一盆水对他妈妈说:“妈妈,洗脚”。这则广告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平凡的题材和巧妙的创意相结合,给人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这个广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广告中并未直接提到“孝”这个词,而是通过简单的生活景象,引发大众独立地思考和体味,潜移默化中倡导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精神力量,这种现代广告中的隐匿应用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往往最能深入人心。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形式中体现出了深刻的横向性和纵向性,横向性即直接应用和隐匿应用,纵向性即浅显形式和深度形式,应用和运用形式各有不同,应用是指在这则广告中用到哪些传统文化,而运用则是指在这则广告中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纵向性正是横向性的深度挖掘,两者结合各有不同却又密不可分。1、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浅显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广告的一种新素材,并得到广泛运用。但有些广告运用传统文化只是为了制造一个噱头吸引大众的眼球。这种广告往往内涵的信息极少,并未发挥其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意蕴。久而久之,如果不去制止,这种只为博取利益的传统文化广告现象只会越来越泛滥,导致我们忽略其所蕴含的根本文化意义。广告面向的不仅仅是某个个体或者某个群体,而是整个社会,这种误导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现代广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其目的不是只为制造噱头、博取眼球、获取盈利的手段,而是成为将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一把利器,更好的发挥现代广告的社会功能,充分的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更好的紧密结合。2、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深度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深入渗透,有许多企业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一种企业文化,树无根不能活,企业文化无根不能立。海尔公司的快速发展与壮大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其企业文化运用了儒家文化的两个学说,即“以和为贵”,“仁者爱人”,从商标就可直接看出来,两个小男孩抱在一起,称之为“海尔兄弟”,寓意着团结互爱。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已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运用,而是将传统文化以深层的形式运用到现代广告中。如果说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魂,那么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要想繁荣、发展企业文化,必须要把优秀的传统继承下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实现文化的传承于发展。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始终秉持着以创新为前提,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要想现代广告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成功的广告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文化进步的一面镜子。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广告想要完美结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各行各业的相互支持和督促,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关注社会效益,符合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中国传统文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只是跨越出了一大步,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走好之后的每一步,如何巧妙的将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到现代广告行业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现代广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宁波大学学报•人文学科版

[2]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肖建春•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3]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上)•肖建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

第2篇

关键字:陶瓷文化;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陶瓷是中国的代言,而陶瓷文化是对陶瓷的解读与主题的深化,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玉文化一样,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世界永远也无法解读的中国三样东西,树叶、石头、泥土。就是茶叶,玉和陶瓷。这三种东西在西方人眼里是普通的物体,而在神奇的中国人手里就成为了艺术,成为了民族的代言,是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企及的艺术。

一、陶瓷的解读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到宋朝,陶瓷文化发展至巅峰时期。陶瓷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致的混血儿,集艺术欣赏和日常生活功用于一体,实用中处处投射出艺术的光彩,艺术里进展使用的功能。不能给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与舒适,同时也给人美的享受。陶瓷的直接审美来自于器具的造型、图案以及色彩。陶瓷文化蕴涵着历史和创造的辉煌,图案又直接作用于视觉效果,在工艺成熟、造型百态、色彩丰富的今天,瓷器的图案设计成为人们努力探索和发展的新课题。

二、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陶瓷文化的发展

“悠悠岁月,漫漫瓷路”,陶瓷文化的发展是随着陶瓷的发展而发展的。陶瓷以及陶瓷文化起源于商、周,这个时期刚刚出现的刻纹白陶成为陶瓷文化的开篇词,“秦砖汉瓦”书写了陶瓷文化美丽的扉页,“兵马俑”永远记录了秦代陶瓷的伟大成就,隋唐时期的“三彩”记录了陶瓷文化的跌宕起伏,开创了“南青北白”的历史篇章,宋代的陶瓷可以用“冰清玉洁”来形容,这个时期的陶瓷文化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制高点,明清时期则给陶瓷文化写下了完美的结束语。现代陶瓷的发展,是在传统陶瓷的基础上加入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却在传统工艺上无法超越以往的艺术境界。

(二)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是陶瓷文化的血源和母体,离开了传统文化元素,陶瓷文化将失去华夏文明的熠熠光辉,将不再是中国陶瓷文化。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用血源浇灌,在母体中生发,陶瓷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原始的土地上,焕发出气息清新却依旧厚重夺目的光彩。传统文化陶瓷文化的“源水”和“本木”。而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意向的托载。

(三)陶瓷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相互作用

陶器文化是通过陶瓷实物,反映一个时期的人们世界观的主流,反映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思想意识。陶瓷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通过具体的造型来表达意向的寓意,陶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传统文化具体符号的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所在。陶瓷文化具体地体现一个时代对历史的尊重,反映了一个时代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向。因此说,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三、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一)造型的表现

千百年来我国的陶瓷造型依然是以圆为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器皿还是艺术品,也依然是以圆形为主要的造型,传统文化中对圆的解释是十分丰富的,“圆”是佛、道、儒三种传统文化的共同主题。现代陶瓷中无论是陶瓷餐具、用品还是洁具都依然是以”圆”的造型为主,依然在彰显着传统文化的主题,这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陶瓷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图案色彩的表现

在现代陶瓷中,其图案和色彩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最为具体的,在现代陶瓷中占据大比例的依然是传统吉祥图案的陶瓷,这些陶瓷制品从各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吉祥图案是陶瓷图案永恒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虽然在现代陶瓷里,传统的吉祥图案有所改变和发展,但依然没有偏离传统意向的主题和基本纹样。在色彩上,传统的青花瓷永远都是陶瓷精致典雅的代言,传统文化中陶瓷文化的代言,也可以用青花瓷的色彩来托载。

(三)思想和意向的表现

现代陶瓷中,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意向的表达,依然是通过陶瓷本身的造型与图案色彩来体现,尽管现代陶瓷无论是用途还是工艺都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但是所体现的陶瓷精神----典雅、精致、圆润、吉祥是亘古不变的,陶瓷所承载的思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与未来,永远都是人文精神和美好的祝福。

四、结语

陶瓷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传统文化增添了无限的色彩,而传统文化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着陶瓷文化的发展,陶瓷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熠熠发光,传统文化推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也架构了陶瓷文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陶瓷中,依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陶瓷的表现主题。传统文化与陶瓷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成就独特的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朝晖.陶瓷艺术设计的思维方法[J].艺术百家,2008(04)

第3篇

新一届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多维复合治理体系中,文化是重要一维。“软实力”理论强调,社会治理的多维因素中,有些是硬性或显在的因素,如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体系,有些是软性或潜在的因素,如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等。就社会治理能力而言,制度性治理必不可少,但传统文化、价值共识等产生的非强制约束,对引导公民自觉接受社会规约,更具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权重愈益凸显,在世界多元复杂价值意识体系中,中国也必须关注自我的文化主体问题。中国的发展与其国际竞争力高度相关。正如许多学者所共识的,在全球化时代,要有效维护国家实力,在依靠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政治和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有自己历史积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自己选择的价值观及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重要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和中国道路选择以及中国梦实现息息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更是决定中国道路、中国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根基。“中国梦”是当今中国人的愿景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理想和梦。中国梦实现与民族凝聚相关,民族凝聚不仅表现在对地域和生活共同体的认同与依赖上,更表现为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中。在现代社会“碎片化”和多元价值观影响下,如何构建文化归属和文化心理共同体,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以仁义礼智信及其群体和谐为理念取向,以家国情怀、仁爱责任、人格取向为核心特点的价值系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传统底色,也成为中国人“身份认定”的文化基因。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对于引导中国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国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十分必要。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逻辑上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复古与不变。时代在变革,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内容也要接受时代的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时代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培育,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重在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注重对其内容和形式的一体化传承。传统文化有载体,所以注重留传承载传统文化的形式十分必要,事实上许多传统文化及其形式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之中,如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文艺形式、日常礼俗、饮食服饰,等等。目前许多人很重视传统文化形式的普及,如青少年学生的读经诵经热,古礼仿习热,等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传统文化的培育不能仅此为足,我们不要求青少年都成为古典文化行家,但也不能止于“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的读经思路。

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对青少年的教育,但须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成长中的“第一学校”,家风的熏染教养至关重要。当然,离开了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弘扬,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培育就会陷入“5+2=0”的悖论之中。

传统文化培育中还要循由理性教育和生活教育一体化的思路。在强调传统文化入教材的同时,注重让社会生活充满中国文化的元素和味道,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国生活方式中,润物无声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第4篇

一、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和完善

传统文化因素在包装艺术设计中一直被利用,效果明显。而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作品和产品的吸引力,设计师必须更大力度地融合传统元素,对现有应用加以创新和完善。

1.融合传统文化中的无形元素

“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也不成其为美。”在以往的包装艺术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较普遍。但是在应用中往往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求形似而忽视了其内在精神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一直贯穿其中。如文字,每一种文字都有其魅力,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形,它们或遒劲有力、气势如虹,给人以朝气升腾之感;或隽美秀丽、温婉柔和,给人以精神升华之感。这些隐含在文字和图案背后的意义即是传统文化中的无形元素,是其内涵所在。所以,设计者要想使包装和艺术设计与观看者产生共鸣,增强其可观性,就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追求其精神意义,并将其融入设计。

2.传统文化元素的综合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包装艺术设计中,将一定数量的不同文化元素加以融合,更能体现出其艺术感和文化底蕴的深厚。如中国“土酒”包装设计,包装容器由红土烧制,外用湘西传统的印花蓝布包裹,包装盒采用板块层叠的方式,外包装则利用了麻绳和木板,多种传统元素的结合鲜明地彰显出了湘西土家吊脚楼屋顶层叠的风韵,让人印象深刻。地域文化是另一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结合。在现代商品设计和旅游业中,设计师常常会运用当地的文化特色吸引人们的关注,这种地方特色即地域文化,如陕西浓郁的皇室气息、荆楚的三国之风等,将当地历史上存在过的一些文化组合成区域文化,并运用到其特色设计中,使人们对其印象深刻。

3.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传统文化固然是极具魅力,但毕竟年代离现代人较为遥远,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因素相结合,使作品与现代人产生强烈共鸣进而达到商业目的。例如,在商业标签制作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字形、字体、颜色、效果等进行设计,创作出现代化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字。在传统文化元素中,存在着许多与现念有较多交叉部分的无形元素。如,“天人合一”是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现代化过程中,因污染问题而提出的自然、环保等理念也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传统与现代是存在契合点的,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寻找这些契合点并运用到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中。

二、结语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视,甚至被遗忘。在商业等领域的包装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因素,不仅仅能实现产品的促销,更是标榜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并能在生活中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作者:师 聪 单位:郑州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策略;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国青少年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加深,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只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华民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指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仍存在如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及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等问题。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日益增多。但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通过哪些具体的方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值得多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界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从文化遗产层面看,包括有重要传承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规范文化层面看,包括传统节日习俗、中华传统美德、隆礼重法等;从认知文化层面看,包括汉字汉语、古代文学、书画艺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等。

二、小W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小学教育阶段是人格塑造和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开启学生智慧、弘扬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德艺双修的特性将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品质,更重要的是,它是固守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是国家文化安全的中流砥柱。

三、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

1. 明确方向,去芜存精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其中小学阶段的重点在于培育和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所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诵读原文,又要去粗取精,要精心筛选一些最能反映传统学问、先贤智慧、中华精神和现代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立德”为方向,在诵读经典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从传统和现代等多个角度开展讨论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2. 内容分明,形式多样

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站在对人的生命负责的高度,不能只限于读、背和说教,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由浅入深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引领学生去感悟一场场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传承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3. 注重传承,着眼未来

优秀传统文化要“古为今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公民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塑造出既具有传统精神又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公民,以承担起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华复兴的历史重任。

4. 既要会学,更重会用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要求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相融合,将文句诵读与精神移植相结合、与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铭言、知理”的基础上不断“塑形、矫行”,培养“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谦谦君子,如此才能达至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1. 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校园环境是特色学校的外显形式,也是特色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底色构建学校文化特色,在校园环境布置上体现古典蕴味,寓传统文化于极富内涵的校园环境之中,让优美的环境承载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比如以礼、孝、仁、智、信、义等为主题;以名言名句、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等为内容;以宣传栏、书画作品、文化墙、楹联牌匾等为形式分别在学校各区域进行文化布置;等等。这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 与课程体系建构结合

走进课堂,是学校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如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书法课、经典阅读课等。还可以考虑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体、美、品德等课程进行整合,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构建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3. 与文化实践活动结合

围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能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比如举办民俗节、风筝节、剪纸节、武术节、粽子节、月饼节、陶艺节、朗诵节、书法节、美术节等;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琴棋书画才艺比赛等,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孩子之心、外显于孩子之行。

4. 与学生特长培养结合

开展特色班级建设活动,由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和家长意愿,在琴、棋、书、画、武术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中,选取一两项作为本班特色建设项目,每周进行一到两次的培训学习,形成“班班有特色”;同时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一定个性特长的苗子,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形成“社团满校园”的良好局面。

5. 与师资力量培训结合

教师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起着骨干、主导和示范作用,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以特色建设为指向,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分层提出要求,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聘请专业人员培训、座谈交流、讲座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从各个层面去解读、揭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搭建培养全校高素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的平台。

6. 与教育实践创新结合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仅拘泥诵读等常规形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要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努力开创新的举措和新的形式。如以历史典故为脚本,创新编排舞台剧,让学生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一年级新生中举行开笔礼,参与活动学生统一着汉服,行古礼,完成一系列庄严隆重的仪式,作为人生历程重要时期的纪念;编排活动操,将经典与课间操结合,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等。

7. 与学生综合评价结合

要保持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必须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鼓励,建立一个恰当的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建立三阶六段九级的优秀传统文化评价体系,三段分为“小学士”“小硕士”及“小博士”,分别对应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应完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六段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内容,并将每个学年的内容分为九个级别,学生完成相应级别的学习,学校授予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励,用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8. 与家长学校工作结合

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家长学校”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水平的提高向家庭和社会辐射,提倡亲子诵读,不断转变家长观念和意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保障措施

1. 思想落实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认真学习,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2. 组织落实

建立二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管理网络,做到层层落实、分工负责。

一级网络: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制订有关规划、方案、制度等;负责相关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宣传报道等工作,整合学校资源、形成合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级网络:组建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抽调优秀语文教师专职负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工作,负责指导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工作、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组织文化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工作、负责指导班级活动等。

3. 内容落实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普及是指学生全员参与;提高是指成立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借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4. 阵地落实

课堂教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把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之中,学校利用课堂主阵地进行相关教育;全力打造好“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室”及校园、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板报等的阵地作用,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良好氛围。要充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5. 经费落实

学校每年要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人员培训、材料购买等,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总体来说,我国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兴未艾,今后相关教育的重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和路径,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塘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03-26.

[2] 王 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中学课堂 读语文出版社《论语》选修教材[J]. 人民教育, 2007(5).

第6篇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来自于历史的延续,它不仅是国人的价值观念的体现,也具有极其宽泛的内涵,渗透在我们的思想、道德、风格、心志、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亮点,它能够准确、快速的传播,是一个国家塑造对外形象和树立民族自尊的关键,是对外展现本国风采的传播方式之一。

当今社会,数字新媒体技术空前发展,它所催生的丰富灵活的新媒体艺术表现手段也越来越成熟。新媒体技术综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又加上二维制作技术、三维制作技术、虚拟技术、感应技术等,使得艺术欣赏变成一个更为立体、效果真实、可以互动的过程。相较于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传统艺术欣赏方式相当单一,都是静止的、被动的,这不仅局限了传统艺术的艺术感染力,更妨碍了传统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本文由收集整理

在我国,新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其构建期适逢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期,这为两者在形式和体系上,进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如何相互介入和融合的问题。因此,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的信息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和新型媒体中如何表现,我们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传承传统,打造民族艺术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经久不衰、博大精深、意蕴丰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然而这种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宝贵的民族传统艺术,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己进入物化消费阶段,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受到金钱的挑战,在日益转变,加上最近几年,新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以极强的渗透力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教育、档案、娱乐、艺术、建筑设计、家庭、通讯、交通、饮食等等。新媒体集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传统表现媒体的优点,结合了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加上开发者针对客户日常需求,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意构思,结合各种表现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受众,引导着大众的审美理念向数字化转变。

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的优势,加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提炼与传播,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这不仅可以对国民进行循序渐进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介重新建构起更加符合现在形势的文化观。同时,避免传统艺术形式因内涵意义不易理解而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也避免产生因为新媒体艺术重形式,轻内涵而导致艺术缺乏文化深度的社会现象,而要以媒体语言整合传统文化精神,让世界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的现在和过去,从而实现文化传承,打造民族艺术精品。

二、融合矛盾,博采众长

新媒体艺术在为文化发展带来机遇、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消极影响。因为它既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否定和创新。

从产生根源上分析,传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反映的内容都是现实世界中或者是对现实世界的升华和提高。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则源于信息技术,反映的是一些虚拟的现实,许多新媒体技术它的创建者大部分又都是西方国家,他们在创建初期是为了服务他们自己,发展他们本国文化,传达西方理念的工具。这些技术不能很好的展现我们本国的传统艺术,它里面没有适用我们本国文化的展现程序,这样很难合理的表达出传统艺术韵味。

从发展脉络上看,传统艺术是一种封建保守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向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的文化;而数字媒体艺术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技术上的先进性导致其成为强势文化。在当今社会现状下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受到西方文化和其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

从社会地位上看,传统艺术一直出于权威地位,并受限于传播形式,属于单方面的文化输出;而新数媒艺术则是高度自主的文化,是平等参与的文化,强调交互性。新旧两种形式的文化在互动和发展中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一者关系既有现代对传统的冲击,又有来自东西方的碰撞,数字媒体技术无论就其内容还是形式来说,都迥异于以往所有文化,并对传统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

然而,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同样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摆脱不了“文化”的内涵,必然存在着千妊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种共通之处才使得不同的文化形式间可以相互借鉴、吸收对方的合理因素,形成一种包含两种艺术内涵的新型文化,这种新型文化博采众长,更适合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文化传播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吸收、消化,融合先进的文化元素,实现两种艺术形式的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最终形成既包含外来文化又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新的文化艺术形态。

三、让新媒体技术成为传统艺术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在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中,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中国的音像制品、图像、服装、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借助新的传媒技术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关注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这样的文化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使一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而目还可以在对文化的包装中重新构建一种易于被他人接受的文化观,这是一种外交策略,更是一种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新媒体的出现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例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现场表演与高科技精密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国外开发的网络游戏、动画产品与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元素被频频利用,《功夫熊猫》、《花木兰》的热映,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和喜爱。

第7篇

一、大学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绽放新的光彩。现代大学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因为拥有大学这一平台才会深入大批年轻思想者的头脑,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库,大学文化建设是因为依托着传统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国大学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属于每个大学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所大学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中创新思想和方法的宝库和源泉,我们要学好和学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帮助大学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何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机制

1.加强教学课程中文化课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文科课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思想概论、世界当代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政策课等基础课。并没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论传播、文化基础知识介绍的理论课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在校大学生不关注时事、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加大文科课程、文化课程的学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加大学校文化活动中传统文化思想的注入纵观高等学校校园活动,我们发现基本上以执行上级文件组织的活动和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为主,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没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从活动的制定中,让执行文件类的活动接地气,让学生喜欢的活动提高度,在总体把握上要时时刻刻想到传统文化的思想,让流于形式的活动达到学生喜欢,让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得学生受益,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举办活动,而是借助活动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希望,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这一阵地,让传统文化的光辉在这一土地上发光发亮。传统文化传播搞得好,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学生本人甚至于社会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刘琳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8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 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代表的是一个民族历史漫长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是可以代表整个民族的精神、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取向汇聚成果的总和,与此同时对社会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景观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另外,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更加能够体现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对自身环境的认同,这种认同感主要产生与情感、生理、文化等方面,因此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将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发挥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的作用是现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1 传统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对于景观设计工作而言,将传统文化应用到景观设计中可以展现我国的民族美,也同时能够彰显地方特色。

(1)融入传统文化,可有利于形成本土审美观。在我国,传统的造园设计便同西方世界存在区别,其中最显著的方面就是我国的设计可以将人文、自然、对万物的看法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在古代,为抒发自身的感情,文人墨客经常将情感寄情于山水中表现出来,或作诗或作画。而景观设计中也利用师法自然这一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之中,通常借助借景和造景等方法进行表现,主要形式是台基以及木构架为主。在不断的应用传统文化中可以形成特有的审美观,在景观设计领域具有重要作用。(2)让传统文化得到统一。对于传统文化的归一性而言,不仅需要人们有文化认同感,进而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价值,并且在设计领域继承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的共同意识,其中的代表作即是吴良镛的“菊儿胡同改建”并且因此得到了世界建筑领域的认可。这类作品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现代景观建筑的实用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 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之前的几年,国内的设计行业非常流行草坪和广场形式设计的潮流,这种设计风潮都是盲目跟从外国的设计理念,并不符合我国的建筑需求,这种抄袭的景观设计会因为民族习惯和气候差异等因素造成建成景观的实用性降低,导致这些广场和草坪最终只能成为“城市化妆运动”中牺牲品,逐渐的被人们所遗忘,最后,这一景观设计理念便退出历史的舞台。然而,现在的设计人员虽然将传统文化应该用在设计之中,但是这种融合是生搬硬套的融合,是无法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那种牵强附会的园林设计以及建筑物根本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有相关学者指出,景观设计需要注重设计的实用性,景观设计的发展和应用不需要人们刻意的去传承,更不需要做一些所谓的设计理念来支撑其发展。若是设计无法与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那这一设计作品便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随之也就无法做出符合时代变迁的创新。若是做好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的融合,甚至能够起到引导时展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将其融合到景观设计中?这些问题都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优质的景观设计所能传达出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而是能在环境中体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将自己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若是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一部分拿出来单做设计,其美感是不完整的,在建筑之中,景观和建筑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交相呼应。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与设计想融合,是景观设计的精髓,是能够将建筑、环境、人群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2.2 传统文化应用在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理念已基本上呈现西化趋势,如今的建筑物更是不能和传统的中国风建筑相比较,无论是在使用材料或者设计需求均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看不到继承的影子了。为了更好的继承传统文化,需要从多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形式美。对于中国的景观设计而言,应用形式美的设计手法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简单的说即是将语言和符号融入景观设计中。形式美主要是利用点、线等的连接形成面,在连成面的过程中将结构的美感勾勒出来,并通过形式的再模仿和创造过程将组成面的小品展现在景观设计理念中。(2)在景观设计中融入情感,将创造者的思想传达给大众。无论是在创作诗歌、写作书画都离不开人的情感,在景观设计中更是如此,景观设计中的意境是设计者从自然、社会中体会到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悟与景观设计结合,把设计者自身的感情寄托在景观中,让景观不仅能够为现代人们服务,还能够让人们从场所中能与设计者的心灵产生共鸣,进而达到以人为本的创作目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是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若要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景观,则必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达到“艺术再生”的目的,即在景观设计中,尊重传统文化的存在,并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部分进行“修正和再创造”,使景观设计中既存在开放性、独特性又存在民族性,让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为景观设计服务,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瑰宝以景观设计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推动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骥林.信息技术环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不良影响及其对策[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5(6):27-28.

[2]王焕志.试析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房地产导刊,2015(23):279-279.

第9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综艺娱乐节目;价值体现

作为大众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之一,电视从诞生之初就显现出强大的娱乐功能。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渗透至电视节目,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思考。2008年湖南电视台的《天天向上》栏目,就是以娱乐化节目形式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典型。观众在看节目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娱乐节目中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电视娱乐节目在我国流行较晚,可视为由电视文艺节目发展而来,但电视文艺节目情节相对死板,节目内容单一,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而电视娱乐节目突出娱乐功能,内容、形式都极其开放和自由,更注重与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调节社会气氛,缓解生活压力,逐渐发展成为当前电视荧屏当中的主流内容之一。

一、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义、分类及影响

电视娱乐节目由于种类繁多,因此做出准确定义很难。一般学者都认为电视娱乐节目就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较之传统综艺节目,它更具有纯粹的娱乐性、游戏性、消遣性、商业性和大众性。”[1]电视娱乐节目可以细分为以观赏为主的晚会型节目;与观众互动中形成娱乐氛围的益智型节目;以竞赛项目为核心的游戏型节目;以纪实手段完成的真人秀型节目;以满足观众的表演欲望并为其提供舞台的表演秀型节目等多种节目样式。电视娱乐节目对受众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精神层面上对受众的影响

现代生活使人们身心疲惫,娱乐节目中营造的轻松面孔,灿烂的笑容,青春的场景等,将观众从压力重重的现实生活中暂时解放出来。统计发现,具有较高收视率的娱乐电视节目,多倾向于在简单类型的节目中增加文化含量,使之在娱乐同时增加受众对某种知识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受众的视野。同时委婉表达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与强调,通过电视节目“温柔”的让受众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2、交流沟通、缓解孤独的作用

通过电视娱乐节目看到另外一些快乐的人们,受众会有感同身受的愉悦感觉,这一愉悦是基于现代人的日益上升的孤独感。特别是出生在80、90后的年轻一代,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更加依赖电视的陪伴。而电视节目使那份孤独感得到了想象中的稀释。它们可以让受众在压力的社会感到平衡,把焦虑和孤独的状态降到最低,从而重新找到一种生活上的乐趣。

二、娱乐不“愚”乐,提升节目文化内涵

当前我国很多电视娱乐节目都是复制国外的节目模式。我们需要属于自己的娱乐,这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知识储备,社会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关系。拥有“娱乐口碑”的湖南电视台的副台长梁瑞平说道,照搬照抄的电视节目太多,成功的寥寥无几。没有自己的文化创造力,脱离本土百姓的情感,往往会导致节目走向另一个极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及其重要和迫切的。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娱乐电视节目虽然是以娱乐方式播出,但是其内涵和主流的思想不会变化,从正面用娱乐的形式烘托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有可能在受众中形成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舆论氛围。

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对接。就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存在问题之一是广大群众对民族文化所知甚少。娱乐化的电视节目想要让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就必须通过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观众更好的去接纳它,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灵魂性的东西,内核的东西,我们应该用一种鲜活的,有青春生命力的,甚至是有活力的节目形式,与受众互动,达到心灵的某种共鸣,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展示出来。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电视娱乐节目的融合

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时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光辉与荣耀。中国传统文化,毋庸置疑,就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些年迅速发展,呈现出一批优秀娱乐节目,比如《国学堂》《天天向上》等,节目节奏轻松活泼,人们在休闲娱乐甚至在游戏中就了解到文化知识,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受众对娱乐节目的忠诚度,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对节目收视习惯相结合,传统文化在这种“娱乐”下成为了一种谈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确实有对这种谈资积聚和储备的需求。[2]同时在观看过程中获取了平时不会刻意去学习的知识或者常识。电视媒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一种新的运作方式,它更新了以往人们心里对传统文化的刻板成见,以娱乐的方式重新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在这样“浸入”式观看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融入传统文化色彩。

以《天天向上》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娱乐节目弘扬传统文化的制作定位。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是由湖南卫视打造出的大型礼仪公德脱口秀节目,于2008年8月4日首播。该节目用多种形式来传播中国千年礼仪之邦的礼仪文化。氛围欢快轻松幽默,兼有“策”的神韵,更有发扬中华美德的社会责任感。该节目创意的出发点是:中华自古为礼仪大邦,然而当今社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消失,如何让国民在轻松收看节目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并借此发扬光大,是节目定位的深度体现,也是节目创建的背景。

《天天向上》虽然是以娱乐脱口秀为主导形态,但却融合了其他众多节目的表现元素,集多种特点于一身。节目的主题固定为礼仪公德知识,内容上有风格各样的嘉宾秀融合脱口秀的形式开场,用栏目剧的形式来演释和诠释生活中常见的礼仪知识;再加上跨国界的嘉宾访谈互动环节。让世人更加了解中华礼仪节目本身包含了公益性,教育性,知识性。

四、电视娱乐节目的品牌经营需要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以充实节目

在众多电视娱乐节目中,能保持稳定收视群体的往往是品牌化鲜明的节目。当前十分激烈的电视收视份额竞争中,只有建立品牌节目,才能留住观众,站稳脚跟。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引入,实质上是娱乐节目本身的一种节目形式的升级,即用文化的概念来吸引受众的眼球,达到商业的价值,这也是媒体的经济效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人们常片面的认识为形式化的恪守成规;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众多,遍布百姓生活。媒体在电视节目策划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使节目的形式更丰富,更具可看性,也在重新发掘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天天向上》栏目为例,提倡礼仪文化为主旨的节目,在寓教于乐中让受众轻松认知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美,休闲娱乐中也增加了一些文化的内涵,达到了教育与娱乐的双重效果。

毫无疑问,电视是一种文化的媒介,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节目,必然负载着复杂的文化意义,电视媒介有责任为大众构建一个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类的娱乐节目创造了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的平台。随着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的热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风开始在电视娱乐节目中崭露头角。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使单纯娱乐性质的电视节目增加了高尚审美和深厚文化底蕴,从深层意义上讲,也提高了节目自身的生命力。

中国电视传媒业的发展,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塑造中国娱乐电视节目,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以娱乐化的节目形式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起到了双赢的效果。电视对传统文化的责任,与其自身利益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在协调与平衡中完美结合相得益彰的。因此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视角探讨现代电视传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有意义。[3]它对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取向与栏目策划具有积极而向上的影响。

【注 释】

[1] 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信训.文化传播新论:以历史与现实为镜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康宁.教育电视与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第10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方式角度,概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现有模式.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知识组织转换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继承下来的,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历史之中的特质文化,其特殊性和丰富性已成为民族地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冲击,这种资源不断受到弱化,不能发挥其资源优势,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富饶的贫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和濒临灭绝性,需要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能够有效进行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有不同的转换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为知识资本,为少数民族成员知识共享、为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决策服务。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类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是指记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并通过组织可资利用的资源。这种信息资源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物质载体信息资源;一类是非物质载体信息资源。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物质载体信息资源,又可分为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物信息资源。前者包括用用汉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物(如考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源,又称之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资源:这类信息主要表现为储存在一些少数民族特殊人才的头脑里,他们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对这类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进行开发和利用。例如没有一纸一画的存于侗族匠人头脑的鼓楼设计。(2)口语信息资源:这一类信息是指无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传,并不被现代技术设备所记录的信息。在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这类信息资源有很大的随机性,需要在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记录、整理和存储。这类信息资源的转换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3)体语信息资源:少数民族大量的文化的传承,是靠宗教仪式、舞蹈等这些特殊的体语表现进行的,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员认同的一种价值体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识,其中既有显性知识,又有隐性知识。通过文献和实物载体记录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我们称其为显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指如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个人经验、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蕴涵在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现有转换模式

“转换”的含义较为广泛,包括交换、重新整合、功能改变等。厉以宁在《资源转化和西部开发》一文中,指出“资源转换就是资源资本化……要把潜在的优势变成现实的优势,把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实的资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是指利用现代技术设备或管理方法,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提升为知识资源,保存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成知识资本。

纵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其实质是系统内知识的转换。根据系统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转换形式,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分成下列几种转换模式:

2.1实体展示模式

实体展示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的一种常见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现实展示、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化。实体展示模式又可分为活动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2.1.1活动展示模式

从文化产生的形式来看,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人类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文化。少数民族中的游牧文化、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等活动形式,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属于一种活动文化的形式,这种文化需要在活动中继承和发展,其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是一种活动方式转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转换方式有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组织2种方式。民族文化传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楼修建中,徒弟向师傅学习鼓楼建筑知识的习得过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节,通过一种悲壮的杀牛祭祖仪式来祭祀祖先的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二月黔东南南部侗族的萨玛节,通过祭萨活动,来增强村寨的团结、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这些都是属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展示方式。政府组织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组织的各种展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庆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现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这种信息的转换方式,是民族群体成员之间获得和建立本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的过程,成员获得这种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作为活动文化的展示方式其优点就是真实再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这种信息转换方式取决于受众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觉。而在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缺少传承人,它的受众群正在不断消失,这种转换模式的发展面临挑战。要使这种模式得以继续发展,一是需政府通过一定的经费资助,鼓励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展示保存这种文化现象;二是把活动文化资源扩展成文化旅游、文化产品资源,扩大其受众群,让更多的受众感知和理解这种文化,使这些隐性知识在更广泛的空间传递,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社会化创造条件;三是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2文物古迹展示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离开物质载体是不可能产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负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称之为传承物,它包括古遗迹和名胜古迹、民族文物、生产生活用具等,对于传承物我们统称为实物信息资源。这种信息资源的转换,一是采用文物古迹实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馆信息软件,把文物、古迹和遗址数字化形成数字产品,通过多媒体形式或基于网络平台向大众传递数字化博物馆知识资源模式。

文物古迹展示是通过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现象的地区和具有古遗迹的地方,兴建博物馆、陈列馆、古遗址展区或建立网络平台,让这些文化现象成为历史文化记忆。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风雨桥、台江苗族刺绣馆等。文物古迹展示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转换形式受到推崇,这种信息转换模式是一种通过收集少数民族民俗文物,对其进行解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一种转换。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迹中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转化的方式主要是实物和模型。这种模式是通过大量文物搜集,解读文物产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现象,用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文物隐含的知识明确表达出来。这种转换方式其优点保存和保护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物,但这种转换方式取决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鉴别以及对文物的解读提供的信息资源。

2.2数据库模式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转换,发展迅速的模式是数据库转换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知识的融合,用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化概念进行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它是把记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据、文字、图片、音像资料,通过筛选、归类并数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询的数字文档。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已经建设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数据库50多个,涵盖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介绍一个或多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网站。一些商用数据库中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信息资料。但由于这些数据库、网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统、平台与软件建设的各自独立的数据源,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仓储,所以其知识转换形式是一种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实体展示模式、数据库模式都是一种外部形态的整合,还不能形成一种内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识转化过程中分别属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识转换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民族成员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成为民族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需建立一个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知识组织,将少数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经验、少数民族研究专家技能或蕴涵数据库、数据仓库中的知识,通过数据挖掘、知识挖掘等技术将之发掘出来,从而提升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数量和质量,并为广大的民族成员所共享。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习惯、信仰和思维方式。在这个知识体系中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易于表达和传递,而隐性知识通常难以表达和记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变为显性知识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将难以表达的隐性知识表达出来。记录者必须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持有者的眼光来记录传统文化知识,而不仅是从研究者的视觉来对传统文化现象做出记录和解释。该方式主要是语言和符号的比喻,可以将人的直觉或心灵顿悟表达出来,因此往往通过隐喻、类推、丰富的语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转换。传统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和田园调查,形成研究性的论文和论著。这种知识转换是一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的转换,但这些知识由于受众群少,难于在民族成员间共享,还不能形成大多数民族成员个体的知识。为此需要创建一种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建立的显性知识向显显性知识转换的机制,使创新的知识被民族成员所共享,从而实现由个人隐性知识推动本民族的传统知识的发展,即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

所谓少数民族传统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是在组织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概念关联,形成共享知识库。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资源转换的基本条件,如组织机构、软件工具和系统平台、标准和关键技术等,还要满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转换的特殊条件。

3.1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组织模式需要有组织机构组织实施,通过建立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完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式的构建。知识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现象的村落作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广到整个民族社区。具体作法是通过民族研究人员长期蹲点记录或本村寨民族成员自己记录这个村落的所有生活现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记录这些生活现象,并整理、存储、加工、研究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库。文化信息源库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过信息源的数据加工,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总库,只有一定量的资源库,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隐含信息的关联和知识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知识基地是效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组织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直接体现;三是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概念化,人的知识获取过程,首要是对知识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成为有效的资源,需要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概念化,比如说,“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人们就会与从江的芭莎联系在一起;鼓楼、风雨桥自然与侗族联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其他民族无法复制的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能,有着显性和隐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这些资源长期隐藏于乡间僻野,不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识的对这些资源概念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成为人们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对这些资源在概念化的基础上开发和利用,加速其知识的显性化,使之带来“取之不尽”的收益。

3.2创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共享机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数民族成员中的知识、智慧和技能。这些隐性知识难于共享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具有这些知识、技能的民族成员生活在乡间,外界了解甚少,隐性知识传播空间狭窄;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外来文化冲击,本民族的年轻成员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员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让外人所知晓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传播。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隐性知识资源的共享,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转换,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民族成员能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应该有一个看得见的知识平台,使每一个民族成员和团体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团体有哪些资源,哪些民族成员贡献了哪些知识资源,同时知识基地向国家和地方政府申请部分资金用于对这些民族成员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奖励;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要帮助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成员、团体申请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3.3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

要建立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转换体系,必须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机构知识库是利用网络及相关技术,依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基地而建立的数字化数据库,它通过数据化知识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资源,以及保存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员所产生科研成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规范、分类、标引后,按照开放标准与相应的互操作协议,允许机构及其民族成员通过互联网来免费地获取和使用。

在知识库的建立中,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库的建立应给与高度关注。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现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个别少数民族成员中,他们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们一旦离世,将会出现人亡艺绝的惨况。对这些特殊人才,要实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应的科研机构出资,由知识基地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抢救性的记录这些智力型资源,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智力型信息转换成可保存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组织,动态地调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数据库,依据知识挖掘技术自动处理数据库中大量的原始数据,从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价值的知识元,即对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个性化知识挖掘,然后系统对这些知识元进行关联、对比、评价,形成知识库,使少数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隐性知识显化,并为广大民族成员所共享。

3.4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

本体具有描述特殊领域知识概念和关系的能力,能够对领域概念的层次、属性和实例进行描述,提供表示和交流领域知识的词汇,在概念层次上提供词汇术语的关系集合,并对语义描述结果作进一步的约束。构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可以形成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资源相关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开展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整合,使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数据源上的异构信息资源通过一套共享的术语进行重新编码、转换,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的语义检索、知识表示、自动标引、知识导航、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本体的构建,可以通过知识本领域内的专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概念及概念词之间关系的确定,信息管理人员利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知识概念的组织,而形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知识本体。

第11篇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与类型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提供了源泉和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重要来源,是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引起受众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联想,同时能引起“中国情结”共鸣的、中国特有的符号,不仅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诗词歌赋等图像化和符号化的东西,还有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方面的元素。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元素可以分为物质型、精神型、规范型和智能型4种类型。物质型传统文化元素包括中国独特的山水墨画、文字符号、建筑风格等实体元素,以及成龙、李连杰等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的影视明星;精神型文化元素主要包括中国独有的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影响日常生活的更隐蔽的元素;规范型元素是我国伦理道德、语言习惯、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的元素;智能型是指在科技和知识创新理念下,将中国传统元素作为生产力来进行发展的元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告创意表现形式

广告创意指广告中所涉及的创造性思想、活动和领域的总称,尤其是广告主题之后的广告艺术创作与艺术构思,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实体形象元素、艺术表现元素、文化和思想元素3个方面。

1.实体形象元素指广告创意设计的主体是以实体形象出现的,不仅包括具有中国特色的图像化和符号化的东西,也包括能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物。例如中国联通中国结的图案,就是以古老的中国结盘曲穿插、环绕相连以体现出联通、畅通的感觉,赋予品牌以浓郁的古典韵味。

2.艺术表现元素指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营造出独有中国化的气氛和美感,从而升华出具有韵味的意境。例如中国移动G3广告通过水墨画的艺术形式表达,创造出形象动感、浓淡相宜、含而不露的艺术氛围,以中国传统书法独有的韵律感、灵动性体现企业自主研发的民族特色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3.文化和思想元素是指在广告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理念或价值观念元素,以文化思想的感染力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当前许多公益广告在创意表现上多采用这种形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视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1.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手法提升电视广告的设计内涵和表现意境。电视广告在设计时为求最大的受众感染力,创作时多以明星效应提升广告的感染力,而忽视了广告自身的设计内涵,广告创意难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中的留白、互衬、对仗等表现手法为广告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犹如传统书画中“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的营造,诗词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境,给人以回味无穷的优美境界。例如NIKE的经典广告中黑色的背景下只有一个白色的NIKE标志,营造出“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氛围。

2.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营造传统文化的意境、提升电视广告的表现效果。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音乐广告、情景广告等形式多样的电视广告不断涌现,其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广告以独特的创意性取得极强的艺术效果。以央视的音乐广告五粮液《爱到春潮滚滚来》为例,这一电视广告以古典音乐为背景,视觉影像为主轴,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竹和酒为主要元素,构造侠客情侣相遇、相识并一起酿酒的场景,渲染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艺术氛围,广告取景于四川“蜀南竹海”,营造了天、地、人三者完美结合的意境,既体现了五粮春这一大型企业“系出名门、丽质天成”的特点,也体现了企业继往开来的社会责任与人文情怀。

3.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提高电视广告创作的道德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功能是道德教育,在电视广告创意构思中渗透丰富的传统文化道德元素,能有效提升广告的道德内涵,进而提升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例如电视广告中《关爱老人,用心开始》出现这样一个镜头画面:一个小孩子端着一大盆水准备帮妈妈洗脚!!(画外音: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虽然表面上看只是一则不到一分钟的广告,但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对当今社会关爱老人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有利于社会道德价值的提升。

4.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民族特性激发受众对电视广告的情感认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因能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而深刻影响人们的文化心理和认知方式,极易引起受众民族情感共鸣,从而增强广告的表达效果,树立广告的亲和形象,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以系列广告《好客山东》为例,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省采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中国传统礼貌待客风范,选取江北水城—聊城、墨子故里—滕州、中华泰山—泰安、商业古城—周村等省内地区,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色性和差异性的“好客文化”,让受众在各地方的人文旅游、自然旅游、民风民俗幻灯片展示中得到情感的认同。

四、结语

第12篇

内容提要: 传统文化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群体都意义重大,加之我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堪忧,特别是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传统文化 法律 保护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所以有必要创设新的制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即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学者们对传统文化保护制度的观点各不相同,都只关注了传统文化特征的某一个侧面,不利于将其上升为具体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一体保护。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则建立在劳动财产论、劳动价值论和文化资本论的基础之上,其具体的制度构建主要包括:主体应采用“双重主体说”,权利主体是其所在社区的群体,管理主体是国家,即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统筹传统文化产权的运行;客体即传统文化,但应排除公有领域、宗教领域、合理使用状态下的传统文化;内容大致包括署名权、文化尊严权、文化 发展 权、使用权、获得收益权。

四百年来,整个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一直在演进,其中针对任何客体所设定的权利都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实践的需要而逐渐纳入到知识产权法体系中来的。与一般的财产相比,传统文化同样具有利益属性,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益属性是显而易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具有利益属性,应该在其上设定相应的法律权利。正如费安玲教授所言,我们在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时,旨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者应当享有一定的权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益中,包含着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财产利益主要以有体物为其载体而体现,但是,近 现代 社会的法律制度设计中已经不再拒绝对尚未被物质载体固定的利益加以保护,如人们的表演、技能实践所体现的财产利益。WWw..Com……①传统文化里面包含了一定的有形财产,但更主要的是无形财产,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有形财产是无形财产的物化表现形式,因而在传统文化上设定的包括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在内的民事权利,即传统文化产权完全可以成为无形财产权家族的新成员,本文就是对这一观点的理论阐述。

一、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一)传统文化是发展 中国 家文化安全的中心一环

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某些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 政治 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发展中国家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 历史 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分歧, 自然 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 经济 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国家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确保其文化安全的重中之重。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的存在之本

自从民族形成之后,文化以民族的形式出现。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恪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就是民族文化的突出表现。因而,人类学研究者都认为,对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人和社会本质的研究。在社会当中,人要占有一个身份,必须扮演与此相关的“角色”,角色是身份的行为期待,角色所包容的内涵就是文化。它告诉人们应该怎样,而不应该怎样,文化其实是人类行为选择的标准体系。②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少数民族区别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主要标志,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主要依托于其文化。如果一个少数民族没有固有、稳定的文化,该少数民族就难以形成而长期存在。因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的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其存在之本。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现状堪忧

在漫长的岁月里,传统文化在某一群体的习惯法的保护下,在群体内部有序流传,并以传统的方法在群体内和谐地运用和发展。然而,在商业化浪潮汹涌的今天,随着其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凸显,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传统文化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文化的利益分配与分享正处于严峻的失衡情势和混沌状态。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 科学 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大肆掠夺发展中国家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在商业上大量地滥用、歪曲或者篡改,而没有给创作群体或者相关国家任何的文化或者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一些珍贵的民间文学资源自生自灭,没有进行任何开发、利用和保护,造成珍贵遗产的流失、灭失和社会财富的浪费。这种流失不仅仅是财富的流失,也是历史的流失,传统的流失。这对于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来说几乎是失去存在的精神根源。

(四)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的不足

我们首先来探讨著作权法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不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有特定的作者,而传统文化的创作者通常是某一群体、社团或民族,而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人,或者即便是曾经由某一个人所创作,但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又加入了社区或民族中其他人的改造和创新,创作主体变得无法判断。这是传统文化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最大区别,也正是这一区别,使得用著作权法保护传统文化制造了一个难题,简单地讲,传统文化的创作主体无法确定,或者说应视为集体创作。

第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已经创作完成的作品;传统文化是由某一社区或民族的整体或部分人创作,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也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这种永远处于变动之中的传统文化的创作可能永远都没有创作完成,对它的保护应是没有期限的,也就是永远保护。

第三,所有的传统文化都会反映一个群落的传统文化特征,反映其文化价值趋向,具有传统 艺术 遗产特征,而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却未必如此。

在探讨了著作权制度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之后,我们再探讨一下利用专利权制度保护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

第一,专利权制度主要是对创新的激励机制,若将传统文化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那么其必须满足专利权制度所要求的条件:有完成发明的日期、一个或多个发明人的身份、相关产品的限定参数及有限的保护期等。但是,传统文化是很难遵循上述原则的。

第二,专利权要求其客体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从历史的视角看,传统文化是具有创新性的,这些创新有的符合现代知识产权的要求,有的不符合现代知识产权的要求,尤其缺少专业的技术数据,因而多数传统文化是无法适用专利权来进行保护,更何况有些传统文化是排斥刻意的创新行为的,因为其会破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

第三,专利权无法保护传统文化的原生环境。如果传统文化的拥有者不能保存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那么即使建立了保护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仍然不足以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甚至消灭。

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唐广良教授也认为,在讨论保护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及其利益分享问题时,“正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显然已不合适;必须创建一种全新的制度,或者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创建一个特殊的分支,以满足这些特殊资源保护的特别要求。③其中“正统的知识产权”是唐教授自创的一个概念,指的就是我们在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知识产权。因而,从权利的性质上看,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在于界定人们因智力成果及相关成就所产生的各种利益关系,保护知识产权人在确定时限内的私权。而传统文化产权的无形要素已处于“公有领域”,它的保护对象是某民族或某社区集体创作的成果。

正如郑成思教授所言:“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生物技术等高技术成果的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促进了发明创造;对 计算 机软件、文学作品的版权保护,促进了 工业 与文化领域的智力创作。但它在保护各种智力创作与创造之‘流’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忽视了对‘源’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而传统知识,尤其是民间文学的表达成果,正是这个‘源’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郑教授所说的传统知识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我们把这些传统文化作为公共产品随便加以利用,我们忽略了其背后作为传统文化主人的当地社区或少数民族的文化利益。

知识产权制度从来就不是,现在也不是保护智力产品及相关成果的唯一工具,之所以反对利用现行的知识产权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传统文化,是因为西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传统社区和土著居民的实践及文化不相容,将民间社区或少数民族引入市场经济的框架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美国 网络 激进主义者约翰·佩里·巴洛在说到数字化财产所带来的迫在眉睫的大难题时这样说到,知识产权法不可能通过打补丁、翻新或者扩展就能包容数字化表达的这些东西……我们有必要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方法,以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法律家们正在采取行动,就当作旧法律还能够继续发挥作用,无论是通过奇怪的扩张,还是借助强制力。但他们错了。⑤笔者赞同这种看法,历史上知识产权制度也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为保护文学财产和鼓励创新而设立的,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发展到需要创立一种新的制度来保护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概述

(一)学者们对传统文化产权的不同观点

对于传统文化产权,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专业背景出发,有不同的称谓,反映了大家对传统文化产权的不同认识,主要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王鹤云将其称为“文化特性权”,即在特定民族或特定地区的人群中形成或流传,创作主体不明确,但有充分理由推定为该群体中的个体或群体智力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的智力成果权属于该群体所有,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属于国家。⑥

刘江彬、陈俊铭借鉴国际文件的做法,将原住民文化权益称为“传统资源权”,简单地讲,就是对传统资源权做扩大解释,将文化资源作为一种资源也列入传统资源权的保护范围之中。⑦

曹新明提出了无形文化标志权的设想,即由无形文化标志依法产生的一种专有权利,而且不受期限的限制。无形文化标志是指某一种无形文化样态来自于某一个特定国家、民族、群体、团体或者区域,而且与其民风习俗、文化实践、生活方式、行为惯例、仪式庆典和文化空间直接相关联,被其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⑧

张钧认为,除了自决权外,一个少数民族应当有权使用自己的文化,这不仅包括自己民族的使用,还应包括以让予使用权(借用)、许可使用等。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化权在性质上类同于所有权、著作权等具有财产性质的权益。⑨

还有学者将传统文化产权作为传统资源权的一部分进行研究,认为传统资源权是一个综合的权利概念,其中的传统资源财产权体现为保有和传承主体对信息传递成果的使用和收益。前者包括保有和传承权、事先知情同意权、知识创新权、非原生境利用权;后者则来自于在知识创新中作为创新成本的投入和在非原生境利用中作为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资本的投入。⑩

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有的观点没有在概念中体现传统文化产权的本质特征,特别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具有的不同于现代文化的“传统性”的特征,有的观点没有在概念中突出传统文化的“文化性”的特征,而只关注了传统文化的某一个侧面,不利于将其上升为具体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一体保护。

(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界定

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不仅有外在的形体,而且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另一类是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知识产品,它没有外在的形体,但具有内在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这类产品具有非物质性。非物质性的特征表明了它与物质产品具有不同的存在、利用与处分形态:第一,不发生有形控制的占用;第二,不发生有形损耗的使用。第三,不发生消灭知识产品的事实处分与有形交付的法律处分。11按此标准将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类: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体的文化物质,文化性决定了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性,物质性则决定了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如知识、技能、表演技艺、信仰、习俗、仪式等,所以从本质意义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就具有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不是通过物本身而是通过人的活动来进行。

传统文化产权,通俗地讲,就是指传统社区对其传统文化所享有的私法意义上的产权,这里的传统文化既包括传统社区所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属于该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以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制度至关重要,它是决定一个社会经济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一项制度安排能激励人们将资源和努力更有效地配置于生产性活动,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激励人们最优地使用他们的财产。产权是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产权是个人或组织的一组受保护的权利,它们使所有者能通过收购、使用、抵押和转让资产的方式持有或处置某些资产,并占有在这些资产的运用中所产生的效益。12目前,传统文化被认为处于“公有领域”,恰恰缺少产权制度的保护,进而造成保护与开发中的混乱状态。而对传统社区的界定,我们可以借鉴前述的菲律宾的成功经验。在菲律宾,当地文化社区是指以自我归属和归属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群人民或者同质社会。这些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区持续地居住在公共的确定的领土上,并且这些人,自古老时代以来,在所有权意识下,占用、持有并利用这些领土,有共同的语言、习惯、传统和其他显著的文化特征;……对于我国来说,由于我国与他国不同的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前述定义的后一种情况在我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借鉴前述定义的前半段的规定,来界定我国的传统社区,这一定义的最大优点就是突破了民族的界限,也不是依托于简单的地域的界限,而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传统社区的边界,比较适合于应用在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方面,比较符合传统文化产权的实际情况。

吴汉东、胡开忠两位教授在其《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一书中主张我国的财产权体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以所有权为核心的有形财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为主体的无形财产权制度,以债权、继承权等为内容的其他财产权制度。同时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无形财产权,其中包括著作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这种对我国的财产权体系的划分,笔者是非常赞同的。但同时还认为,这些财产权体系的每一个分支都应该是开放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随时容纳一些新的财产权类型。我们这里所讨论的传统文化产权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同属无形财产权的范畴。

三、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

传统文化产权主要是指各少数民族有权分享对其文化进行开发所获得的利益,这一权利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洛克提出的劳动财产理论。他在《政府论》下篇第五章中提出了其理论的核心观点,土地和一切低等动物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13这就是洛克的劳动财产论。有学者对洛克的观点进行了解读后认为,狭义的财产指的是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财产;而广义的财产,包括三种含义,一是被拥有或可能被拥有的事物,如财富、财物、土地等;二是所有权的含义,唯一拥有、享用和使用某物的权利;三是归某人合法所有之物:受法律保护而私人享有的有形资产权(如土地、货物、金钱)和无形财产权(如著作权、专利权)。14传统社区在创造传统文化时同样掺加进了他们的劳动,其价值性越来越明显,因而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无形财产权的内容之一。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进一步发展了洛克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分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和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创立了劳动价值论。15马克思还用“活劳动”指商品生产劳动过程中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成员依靠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他们集体的创造性劳动逐渐形成的。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凝结了世代少数民族成员的“活劳动”,从而使其文化具有了价值。不言而喻,少数民族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拥有“文化产权”。现实的状况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产权制度尚未确立,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展示、传承和发展就得不到产权制度的保障,文化经营商和 旅游 公司随意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而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

(三)文化资本理论

当代文化资本的研究基本遵循布尔迪厄对三种文化资本形式的区分,沿着文化资本与人力资本、文化产品和文化制度的关系三个方向深入进行。“……这种经济理论之所以要改变某些资本的性质,并把它们定义为超功利性的,是因为通过改变性质,绝大多数的物质类型的资本都可以表现出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的非物质形式;同样,非物质形式的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16实际上,布尔迪厄所说的三种文化资本形态大体上可以对应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力资本、文化产业和文化制度。这在作为文化资本形式存在的传统文化上都有明确的体现,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一直与传统社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们都是以精神或肉体的持久的“性情”形式存在的具体形态,如傣族传统社区的傣族的泼水节;在传统文化被开发成文化产品后,它是一种以文化产品方式存在的客观 ,如各旅游景点里面举行的傣族的泼水节;在傣族泼水节在民族旅游中被制度化以后,就形成了各种关于傣族泼水节的以规范和资质为主要特征的制度形态,如西双版纳傣族园中关于泼水的各种规范、对参与泼水的员工和游客的管理措施、对使用的水源的管理等。简言之,文化资本理论同样是传统文化制度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构建

(一)传统文化产权的主体

讨论传统文化产权的法律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要明确谁对文化享有权益,享有什么权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目前传统文化产权的法律保障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权利主体缺位问题。

1.传统文化产权主体的设立

对于传统文化产权制度主体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1)国家说。例如,“民间艺术作品作者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只能由国家当然地作为整体著作权的所有者和行使者。”17从类似的观点可以看出,之所以其认为民间文学艺术这一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重要方面的主体应是国家,有的是出于操作上的便捷性,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权益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不便于以类同于现代版权作者的身份去认定。(2)少数民族说。例如,审理

2.双重主体的运行

目前的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主体是比较混乱的,各主体之间的职责与权限是非常不清楚的。以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的天龙镇为例,推动这个地方保护工作的,至少有5个主体:平坝县政府、天龙镇政府、天龙村民委员会、已经“买断”天龙镇古老街区和天台山经营权的 旅游 公司、主导“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省建设厅。在传统文化产权的具体行使方面,成立类似于“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民间团体,明确各政府部门与民间团体的职责,有可能会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探索出一条新路。“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设置若干专职工作人员专门从事传统文化保护,并由若干专家和所有少数民族或社区的代表共同组成,其中的重大事项由“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在充分听取该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的基础上投票决定。对于精神性权益的行使,一般由少数民族或传统社区自己行使,无须代行,唯一存在问题的是当该类权益受到侵害时,则须由“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向司法机关请求救济;对于 经济 性权益,则由“传统文化产权集体管理组织”这样的民间团体行使,所得收益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保护、开发、推广、发扬本区域的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客体

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客体就是传统文化,但不是传统文化的全部,有些传统文化需要从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客体中排除,这些需要排除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

1.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文化的排除规则

“公有领域”一词在此用于专指那些不能成为私人所有,而且任何公共成员都有合法授权来使用的内容。从此意义上讲,“公有领域”意味着某种不同于可“公开使用”的含义,它常常被传统社区认定是由知识产权制度创造的,并且不是遵从惯例和习惯法所要求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根据一般的法理,对进入公有领域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财富,不再成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客体,不再受传统文化产权的保护。对于传统文化来讲,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判断一个传统文化是否真正地进入“公有领域”,还是仅仅在本民族或本社区内的特定领域的公开。如果是前者,可能真的进入了“公有领域”,比如,阿拉伯数字、珠算等,我们不再保护;如果是后者,则不是 法律 意义上公有,比如,贵州从江的瑶族药浴、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等,仍然是少数民族或传统社区整体的私有,需要通过传统文化产权制度来进行保护。

2.宗教性传统文化的排除规则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带有宗教神秘色彩的部分传统文化具有封闭性。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有关宇宙初创和万物起源等的故事,必须由巫师在祭祀祖宗和举行葬礼的庄严场合,才向该民族的人传诵,是不可随便演唱的。潘盛之教授认为,“显在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如实物、住房、服饰、 交通 设施、生产工具、寺院、语言、文字、风俗等。而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所谓“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23根据潘老师的观点,寺院本身作为建筑精品, 艺术 和 历史 博物馆,是“显在文化”,可以作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客体,可以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而主要作用于人们精神生活的宗教仪式与信仰则属“隐性文化”,则不能成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客体,也不应成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宗教性传统文化,就是指那些在传统部族和传统社区内具有宗教信仰意义的传统文化,包括象征或属于宗教信仰实践和宗教信仰习惯的传统知识以及与宗教信仰有某种关联的传统知识。24这类传统文化显然不是知识产权法等私法的调整对象,而应由公法予以规制。当然,宗教性传统文化中的可分离的纯粹“知识”或“文化”部分,当然属于私法的调整范围,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产权的对象。

3.合理使用的排除规则

合理使用是对传统文化产权的限制措施之一。有学者认为,对传统文化根据不同情况,在其权利内容方面应区分不同情况,做出不同规定,主要包括:既要得到许可又要支付使用费的情况:即在传统背景和习惯范围之外,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摄制以有线无线或其他方式向公众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享有专有许可权和收取使用费的权利;无需取得许可但要支付使用费的情况:改编、表演、转录、以有形方式固定后的再使用;无需取得许可也无需支付使用费的情况,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合理使用方面。2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非常有道理,在进行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相关立法时可予以 参考 。

(三)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内容

1.署名权

署名权即表明创作群体身份、证明该群体为传统文化主体的权利,也是精神性权益的核心内容之一。此项权益对于权益主体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对创作者声誉的提高,《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中指出:一切使用者在使用有关民间文学表达形式时,必须指出它们的来源,不仅要指出作为居民团体的来源,如部落,还须指出作为地理位置的来源,如某国、某省。这项权益在 中国 的司法实践中也得到了确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乌苏里船歌》案的判决中指出,郭颂、中央电视台以任何方式再使用 音乐 作品《乌苏里船歌》时,应当注明“根据赫哲族民间曲调改编”。这表明中国的司法实践对传统文化产权中的署名权的确认和保护。

2.文化尊严权

该项权能在著作权法中被称为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表现场合、文化空间及本意完整、不受歪曲的权利。这种权利被有些学者称为“反丑化权”或“保真权”,它类似于普通版权人身权中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或尊重权。这意味着应该按照传统文化来源群体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特定文化或宗教背景中去诠释、理解和利用传统文化。26由于传统文化对外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等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肆意滥用、破坏常会伤害民族自尊心,所以实有必要赋予权益主体此项权益,以保护传统文化不受歪曲。对这项权能的损害就是“文化贬低”现象的存在。这种伤害主要表现在将民间艺术品在传统置放地以外的地方展示,把民间艺术品有悖于原创目的地展示,宗教用品被当作装饰物出售,等等。

3.文化 发展 权

作为传统文化创作者的传统社区应当享有发展或授权他人发展其传统文化的权益,以利于传统文化的进步和发扬光大。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知情同意权,即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必须事先告知该少数民族并获得其同意。这种开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改编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民歌,将少数民族的音乐和舞蹈用于商业性演出,等等。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可以借鉴《生物多样性公约》中的事先自由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原则,即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要获得传统社区的事先自由知情同意,并对开发所获得的利益与其进行分享。

4.使用权

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使用权即传统文化主体以利用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娱乐等消费文化行为的权利,具体形式可包括通过记录、录音、录像、表演、展览、网上传输等方式展示、传播传统文化,也包括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娱乐,还包括进行商业性演出或其他商业性使用方式。使用权的实施方式包括自己使用和授权使用。自己使用主要是本民族或本社区的成员使用,这种使用一般是非商业性的;授权使用主要是指授予本民族或本社区以外的个人或组织使用,可以是商业性使用,也可以是非商业性使用,主要是指商业性使用。因为非商业性使用是属于传统文化产权合理使用的范畴,相当于是自动授权。商业性授权使用一般是非独占性使用许可,即在授权后,本民族或本社区的民众可以继续使用该传统文化,也不能排除其他人的非商业性使用。

5.获得收益权

即传统社区以外的其他个人和组织商业性使用传统文化时,传统社区有权从中获得相应报酬的权利。多数国家规定,如果是为商业目的使用民间文学艺术,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如阿尔及利亚、贝宁等国),而有的国家则只是简单地规定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如马里、卢旺达等国)。澳大利亚学者卡迈尔·普里提出的“公有领域付费制度”,指对于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可以不受限制地加以使用,而只需从使用该作品或其改编所产生的收益中按某一百分比付费。27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传统社区从其传统文化中获益的权利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以上仅从几个比较基本的方面来探讨了一下创设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的问题,还很不成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笔者认为,仅仅通过公法来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传统民法在这一领域将大有作为。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