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3: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农贸市场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XX市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
自1999年5月被确立为杭州地区开拓农村市场试点以来,XX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立足临安实际,坚持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办好现有市场,以市场园区的模式建设好新办市场,以超前发展的眼光规划好未来市场,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健全农村商贸网络,加快了农村商品流通发展。XX市食用农产品消费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共存发展的流通格局,其中农贸市场是XX市老百姓日常食品消费的主要业态。
截止20**年底,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共有农贸市场30个,其中经工商注册登记的15个,城区就占了7个。全市农贸市场总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营业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服务人口50余万人,多数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处于800米至1500米之间。20**年,农贸市场总成交额达到11.18亿元,其中市场年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有7家,上5000万元的有4家,超亿元的有5家,分别是临安天工商厦、浙皖农贸城、临安於潜集贸市场、青云竹笋市场、於潜城北竹笋市场。
二、XX市农贸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XX市农贸市场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XX市农贸市场在农村商品流通环节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贸市场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规划布局建设不尽合理。一方面是部分地方农贸市场缺少,建设简陋,容量不足,基础设施缺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也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在建设农贸市场时不考虑实际,求大求新,重复建设,结果有场无市,市场建设效益低下,导致资源财富的严重浪费。此外,有的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加之对农贸市场建设不够重视,致使农贸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XX市很多初具规模的农贸市场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缺少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往往沿交通干线布局,以街为市线状发展,既影响了镇容街貌,阻碍了交通,也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农贸市场建设资金短缺,建市场的优惠措施不到位。这是影响当前农贸市场建设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集贸市场资金需要量较大,这对于财政状况普遍紧张的乡镇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许多乡镇政府虽然认识到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却力不从心,拿不出钱来建市场,甚至于建设市场的一些优惠措施也不能到位。
3、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化农贸市场不多,辐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特色、专业化是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主要手段,农贸市场的建设需要特色,需要专业化。这有利于推动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商品化经营,深化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分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目前,XX市农贸市场普遍为综合性的低层次的农副产品和日杂市场,市场建设大众化,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市场却不多,辐射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了市场的建设难以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显着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4、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不够到位,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市场业主对市场经营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农贸市场设施如何无所谓,只要市场有人来,能产生效益就可以了,没必要掏腰包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时不时会发生短斤缺两、以次充好、强买强卖等不诚信经营行为,对自身的经营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三是保洁不到位。有的市场业主为了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开支,减少保洁人员,造成市场垃圾随意堆放,卫生状况极差。四是存在无序性的流动经营人员。这些经营者随意性强,往往今天到这个市场乱设摊,明天又去那个弄堂乱吆喝,今天卖蔬菜,明天卖鱼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逃费又逃税。五是存在抢生意拉客的现象。表现在个别经营户为了一笔生意采取各种手段,让顾客购买其商品,同行之间经常会发生口角,争吵不休甚至打架斗殴,导致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六是管理人员和制度不到位。认为市场内不出大事就没关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乱占道、乱设摊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场摊位成了仓库,货物堆放过多,又不够整齐,车辆任意停放,影响市场的总体经营环境。七是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多数市场的情况不容乐观:自行车、三轮车、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市场无证摊贩较多,管理难度较大。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XX市农贸市场建设滞后,品位档次不高,功能不够完善,既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从而也就有损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已经是一分非常紧迫和现实的任务。
三、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的重要意义
农贸市场是一个地区的窗口形象,它与其它商品市场一样作为生产者与经销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其他商业设施的功能相比,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搞好城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不但可提高一个城市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市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对促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是商贸服务业为农业提供服务,畅通农副产品供求信息,扩大农副长品销售渠道,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20**年,XX市保持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势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28.6%;农民人均收入7263元,同比增长10%。农村产业面积达到165.04万亩,总产值达到18.82亿元。“十五”以来,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5家,其中20**年新培育农业企业38家,省级骨干龙头企业6家,超亿元企业4家,建成省市农业示范园区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迅速发展,总数已达63个,共有会员4582户,带动农户35761户,年代销农产品25603吨,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竹笋、山核桃营销大户已达2700余人,年销售产值11.6亿元。据统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648公顷,年产蔬菜122624吨;瓜果746公顷,年产瓜果18964吨;年产食用菌194吨;拥有茶园总面积4016公顷,年产茶叶1964吨,桑园面积2864公顷,产茧3712吨;年产山核桃7010吨;笋干(含鲜笋)17018吨,其中鲜笋外销1900万吨,产值5.6亿元;白果248吨。XX市日趋扩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规模,迫切需要建立以农贸市场为主的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同时,XX市农民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积余购买力、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消费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且人们有到农贸市场消费的传统习惯。因此,农贸市场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它的改造提升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消除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途径。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和方便农民进入市场,并促使他们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2、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与小城镇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应该依托于小城镇。因为小城镇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人流、商品流、信息流的主要集散地,而且,它能够提供农贸市场发展所必须依托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利于减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能够促进人流、商品流、信息流向小城镇的更大集聚,从而带动其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高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3、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农村经济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比较保守,商品经济意识较差。通过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提高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引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培养出一批农村能人,并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保障农村食品安全。XX市现有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和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的隐患。推进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提高经营者素质和服务质量,对方便群众日常生活,保障群众食品安全,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完善政策。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人们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影响下,没有把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从而对农贸市场的建设也不可能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当前我们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贸市场地位、作用及其改造提升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和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扶持政策,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并实行必要的考核制度,把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步伐。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贸市场是小城镇地域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合理地规划好农贸市场不但有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小城镇的快速有序发展。因此,要发展农贸市场,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农贸市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地形地势等多方面的因素,符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和道路建设的要求。市场建设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投资许可的基础上,以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式样新的要求,完善硬件设施,加快交易手段的现代化,尽可能地提高市场建设的档次。同时,要认真研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应具备的条件,加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规划引导,结合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不能盲目改造。各地应根据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商业传统、交通通讯条件和周围市场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长远利益,注重大中小结合,中心与地方市场配合,批发与零售市场结合,综合性与专业化市场结合,合理规划和布局农贸市场。
3、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注重有特色的专业化市场的建设,专业化市场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它的建设决不能脱离其区域基础而盲目建设。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广阔的腹地、较高的门槛购买力、较佳的区位和相对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因此,各乡镇(街道)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在经过综合比较和优选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把农贸市场有步骤、谨慎地改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农贸市场。同时,在市场建筑的设计上既要先进又要富有地方特色,满足经商居住多方面的需要,并讲究建筑的风格、造型、色彩,体观时代风貌,把良好的文化环境融入市场当中。
4、寻求合作,多方融资。面对目前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资金困难的难题,各乡镇(街道)要调动各方面投资农贸市场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市场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农贸市场的建设不可能单单依靠政府,更多的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目前,在城乡居民的手中游资较多,人们又有很强的投资冲动,但苦于没有投资的门路。因此,应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个人、集体、国家、外商多方投资于农贸市场的建设。同时,农贸市场的改造应该与小城镇的改造、土地功能的置换结合起来,将新市场的建设与老市场的改造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筹集市场建设所需的资金,促进小城镇的合理发展,又能为人们经商置业提供机会。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直配供应链;供应链成员企业
中图分类号:F252.8;F7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健全,发达地区鲜活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正在逐步形成诸如联盟、共同投资、产销一体化、农超对接等等直配供应链企业合作形式,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但是从整体上看,重庆鲜活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状况一直没有大的改观,如何将联盟、共同投资、农超对接等直配供应链形式推广,从总体上降低重庆农产品流通成本,让农民受益,让供应链各环节受益。本文尝试从直配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探讨。
1.重庆鲜活农产品直配供应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直配供应链是指农产品从生产者手中直接到达超市、农贸市场等终端消费市场所形成的供应链条。农产品直配供应链包括生产主体和以超市、农贸市场为主的销售终端两大成员主体(见图1),主体少、流通环节少是农产品直配供应链的主要特征,它克服了三段式流通体系(见图2)环节多、流通时间长的弊端,保证了消费市场对农产品安全、营养、新鲜、快捷的要求。但是直配模式的运行是需要严格条件的:一是规模化生产,二是规模化生产基地具有初级农产品物流的快速处理能力,三是生产基地与终端销售主体具有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重庆市在构建农产品直配供应链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构建大规模生产基地布局;2010年11月选择重百、新世纪(002280)、永辉3家超市,与万州等10个区县的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超对接”。为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重庆还将在江津建设一个500亿元级的农产品贸易城,使之成为西部最大的一级农贸城。同时,在万州等多地分别建立二级和三级农产品批零兼营市场或专业特色市场,承接带动功能。
1.1生产主体规模日益扩大,但组织化程度依然有待提高
在重庆市农委确定的“立足大平衡、面向大市场、推进大生产、打造大品牌、促进大流通、实现大升位”的产业发展思路指导下,全市逐步形成了以潼南县40万亩核心基地为重点并包含铜梁、璧山等地的遂渝高速公路沿线蔬菜生产优势带、以武隆县30万亩核心基地为重点的高山反季蔬菜生产区、以辣椒生产县石柱和榨菜生产区涪陵为重点的三峡库区加工蔬菜带的三大重点区域布局。同时也逐步构建了主城区蔬菜供应核心基地、区域中心城市蔬菜供应支撑基地和县城蔬菜自平衡供应基地的三个梯次结构的供应基地。并逐步分别建成了连片的大面积高标准生产基地,为蔬菜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流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鲜活农产品的直配模式运行提供了基础条件。各生产基地按照“公司+协会(合作社)+大户+农户”主体结合,逐步实现“投资+管理+种植”的分工,完成各基地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与营销。
到2015年重庆规划蔬菜大规模种植基地近100万亩,但是截至今年蔬菜标准园种植面积才达到1,3万亩。重庆农业仍以小农生产为主,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经营分散,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产品生产难以形成批量效应,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缓慢,且经营不规范。目前重庆市内大型超市到农村采购农产品,主要仍采取与当地商业、农业主管部门、村社负责人联系的方式,与农户或生产合作社直接联系并形成购销关系的比例偏低。
1.2以超市、农贸市场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终端销售体系日益完善,但核心企业缺位
近几年来,重庆百货、新世纪百货、重庆名豪等大型连锁超市快速发展,在重庆不断开张新店,并在2010年,纷纷响应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号召,全市重百等7家大型连锁超市的112家门店,统一挂牌“两翼”地区农产品销售专区。各超市注重农产品包装、运输、储存等实际问题,正在陆续建立大型配送中心,提升农产品的多销快销。截至2010年1月,重庆市拥有农贸市场622个,其中450多个正在改造升级,另外正在新建农贸市场817个,改造及新建工作计划在2012年底完成。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主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为核心,远郊区县农贸市场为基本的框架农产品市场体系。但是重庆市大型的农贸批发市场少,即使其交易规模较大,但经营设施简陋,交易手段落后。绝大多数的服务设施不配套,尤其缺乏贮藏保鲜设施。交易基本是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结算还不普遍。至于实行会员制,采取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尚处于萌芽阶段。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意识不强。很多市场只是提供集中交易的场所而已,稍好一点的配有一定仓储设施,供客商存放货物周转之用。再好一点的引进少量必需的服务机构进场,如银行、运输公司等,提供资金、运输服务等,但大多都由客商自行办理。
重庆地区以超市、农贸市场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终端销售体系虽然日益完善,但在整个鲜活农产品直配供应链上,能够雄踞核心企业地位的却几乎没有。
1.3直配供应链双方合作关系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重庆地区以农超对接为例的直配供应链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据统计,在政府的发动下,相关超市和生产基地的合作时间签订一年,合作比例30%左右,“农超对接”的农产品量约占15%,使农产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至15%。但由于“农超对接”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对接面不够广泛、对接关系不够稳定、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物流配送尚待完善,结账周期长也影响对接积极性。
1.4重庆鲜活农产品直配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生产基地及销售终端保温保鲜仓库、保温保鲜运输设备是鲜活农产品保质保价销售的重要设施设备,但是重庆大多生产基地及销售终端尤其是批发市场保温保鲜仓库稀少、简陋、甚至是没有;大多运输设备不具备保温保鲜功能,致使重庆市80%以上的鲜活农产品未进行初级加工,使鲜活农产品流通损耗较大,交易率较低,经营风险增大。这种现状极大地阻碍了我市鲜活农产品业的发展。
2.促进重庆鲜活农产品直配供应链的发展的建议
2.1提高直配供应链上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
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已经成为制约涉农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建立紧密型直配供应链、进一步降低涉农供应链运作成本,有效解决卖难和买难,切实提高农民收入问题,都必须解决生产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网调查研究后指出,“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加工企业(公司)+行业协会”的以专业合作为主线的“四位一体”农业组织化体系,对于当前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以及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它是比较理想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模式。
推进农业组织化进程,首先从重塑专业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即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农户这一基础人手,促进农业生产者从分散经营的自然农户向企业化运作的法人农户转变;其次要凸显专业合作社的主干功能,不仅发挥产中环节的生产功能,更要发挥产前、产后环节的合作营销服务功能。再次,引导众多同类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加工企业组建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专业化生产程度比较高的区域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专业化农业经营体制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中观调控环节。
2.2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成员企业之间的紧密协作程度已逐渐成为供应链成本降低以及各方共赢的关键,但现有的农超对接活动大都是政府部门牵头发起的,是短期的、一次性的、临时的、被动的,由此所形成的直配供应链也是松散的、不紧密的。不论是政府、公司化种植企业、大型超市、大型农贸市场还是第三方农业物流企业。都要首先认识到形成紧密型供应链的价值,然后积极探索建立紧密供应链的手段和途径,力争建立起长期合作的、紧密联系的直配供应链体系。
2.3培育以现代化物流企业为代表的核心企业
整个直配供应链运作的好坏以及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因此,目前直配供应链构建的重点是培育核心企业,以此构建紧密型直配供应链并带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发展。
针对重庆鲜活农产品的仓储、运输、配送以非专业物流企业从事为主、技术状况差的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务必要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政策和资金等各种途径加大专业物流企业培育力度,使之能为农产品供应链制定和实施适宜的物流战略,定制专门的包装、仓储、运输工具、集装运输及搬运设施,建立区域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立高效率的专业农产品直配供应链系统,促进重庆鲜活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2.4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呼和浩特;蔬菜流通渠道;经济发展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蔬菜经济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蔬菜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蔬菜价格始终偏低。这些都成为影响农户种菜效益的重要因素,蔬菜销售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农户蔬菜销售行为对于规范呼和浩特蔬菜流通渠道,加速农村经济更快更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蔬菜流通渠道基本情况
生鲜蔬菜供应链中承接农民的生产行为的是销售行为,蔬菜作为商品,增值主要在生产和销售中实现,蔬菜供应链涉及生产要素供应商、农户、主要营销渠道(批发市场、零售渠道)。
二、蔬菜主要流通渠道分析
(一)批发市场及其空间分布
呼和浩特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近些年发展迅速,在呼和浩特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流通渠道。目前呼和浩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双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瓦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馨芳园农贸批发市场、惠东农贸批发市场、美通蔬菜批发市场、南郊蔬菜批发市场、石羊桥蔬菜批发部交易市场、玉泉区幸福瓜果蔬菜批发市场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保全庄农贸市场和西龙王庙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两个新建的大型农产品销售市场。
对于早期建立的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未来发展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规模小、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功能单一、交易方式原始、,物流与信息功能不畅等,蔬菜流通安全难以保障。再加上多数批发市场信息网络体系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很好地发挥统一开放市场信息的作用。产销环节太多导致层层加价,客观上也阻碍了蔬菜商品的快速流通。据有关调查,目前呼和浩特市蔬菜商品从农户手中销售到最终消费者这一过程中,外调菜平均加价率达100%,地产菜平均加价率也高达80%。由此可知呼和浩特市传统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功能已跟不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为了解决批发市场功能落后的问题,近几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积极吸收国内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经验,尝试引进现代管理系统以及物流运营设备,加速了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化的升级换代。
(二)菜市场空间分布
目前,呼和浩特市场的蔬菜供应基本都能达到品种繁多、价格合理且新鲜的优点,但是菜市场的建设仍然比较滞后。目前呼和浩特市政积极推动标准化菜场的改造工程,以改善老式传统菜市场的销售环境。
截至2010年,呼和浩特市200平方米以上的菜市场有 28个,50~200平方米之间的菜店111个,50平方米以下的菜店2000余家。尽管菜市场的数量较前些年有很大的增长,但与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规划不合理、设施简陋、规范不够等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菜场网点配置明显不足,绝大多数社区具有一定规模能够满足社区居民需要的便民菜市场屈指可数,而现有的便民菜市场大多设施陈旧,功能不全,难以满足消费便利和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急需进行标准化改造。
(三)超市空间分布
超市尤其是连锁超市具有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和相对完善的货源途径等经营特征,使其在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方面的优势远胜于一般菜市场,也有利于从源头上对食品安全加强监管。因此,未来应大力培育生鲜超市,特别是推进将标准型超市改造成生鲜加强型超市,这一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目前,呼和浩特市内的联华、华联、维多利、美特好、丽都等超市已经开始提供生鲜农副产品的销售服务。但是,此类生鲜超市的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超市还没有建立以自己为主体的生鲜食品供应链,而只是将业务包给供应商经营。由于有了这一道中间环节,超市内的生鲜食品在新鲜度、品种、价格等方面与农贸市场相比缺少了竞争力。而从生鲜商品的供给方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还多是以小家小户的生产方式为主,规范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还很少,因此也难以满足连锁超市这种规范的高标准的大批量需求。针对目前呼和浩特市蔬菜商品流通发展现状,要大力培育生鲜超市。这无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形成合力,需要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深入筹划。
二、呼和浩特目前主要的蔬菜流通渠道优劣比较
蔬菜流通渠道是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通道,不同渠道其流通时间及运输等费用不太相同。农产品流通过程的选择易受到农产品性质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故易腐败变质农产品多选择短渠道销售策略。对于蔬菜而言,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在30%左右,所以选择流通渠道应尽量缩短流通时间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及销售价格。调研中,被调查农户在选择销售渠道时,会综合考虑几个主要因素:第一,价格合理、付款有保障;第二,长时间交易形成的信誉;第三,尽量能一次性大量销售;第四,交易方便。这四大因素中,农户会首先考虑价格及付款是否有保证,其次考虑能否保障销量,同时在平衡经济利益的角度上理性选择最佳的销售渠道。
一、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全市市区面积(包括四区)380平方公里,人口107.17万人。截止2007年底,已布局商品交易市场108个,吸纳从业人员40875人,总营业面积916420平方米,年交易额776050万元。其中城市交易市场91个,农村交易市场17个。从市场分类看,有消费品市场91个,其中:占道经营的早市、晚市、马路市场10个。生产资料市场17个。在生产资料市场中,有钢材交易市场4个,木材交易市场3个,综合市场6个,其他工业生产资料市场2个,其它生产资料市场2个。据对全市9个亿元市场统计监测资料显示:2007年实现成交额达259767万元,较2006年增长1.11倍,占全部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33.48%。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从市场类别看,综合市场占六成以上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西宁市商品交易市场已建成涵盖了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金属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一批专业和综合性市场。2007年,在108个商品交易市场中,消费品综合市场40个,占市场总数的37.04%,农副产品综合市场20个,占市场总数的比重为18.52%;农副产品专业市场1个,占市场总数的0.93%;工业消费品综合市场5个,占市场总数的4.63%,其它消费品市场25个,占市场总数的23.14%;生产资料综合市场6个,占市场总数的5.56%,工业生产资料市场9个,占市场总数的8.33%,其它生产资料市场2个,占市场总数的1.85%。不难看出综合市场占市场总数的65%以上。
2、从市场摊位来看,经营吃、穿、用的摊位居多
2007年,全市108个商品交易市场的摊位数为21270个,平均每个市场拥有摊位197个。从经营类别看,摊位出租主要以经营吃、穿、用为主。其中:日用小商品、食品、日用品百货、干鲜食品、服装、餐饮、小吃、民族用品市场28个,摊位数6306个,占全部摊位数的29.65%;农贸市场49个(已注册),摊位数9172个,占全部摊位数的43.12%;金属材料类为861个摊位,占摊位总数的4.05%。从市场类别看,综合市场23个,摊位出租数为3664个,占摊位出租总数的17.23%,专业市场31个,摊位数为6058个,占摊位总数的28.48%,其他市场54个,摊位数为11548个。占摊位总数的54.29%。
3、亿元市场数量少,成交额比例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商品市场需求增加。截止2007年底全市9个亿元市场年成交额259767万元,平均每个市场年成交额为28863万元。从业人员11413人,占全部市场从业人员的27.65%,平均每个市场从业人员为1268人。摊位数量为3818个,占全部摊位数的17.95%,平均每个市场拥有摊位424个,营业面积3.15万平方米。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食品、饮料、烟酒类为1173个摊位,年成交额为150623万元,占全部成交额的57.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有743个摊位,年成交额为7541万元,占全部成交额的2.90%;金属材料、建筑及装潢饰材料类有547个摊位,年成交额为36192万元,占全部成交额的13.93%;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有132个摊位,年成交额为20730万元,占全部成交额的7.98%;化妆品、日用品、体育用品、书包杂志、中西药品等有588个摊位,年成交额为11283万元,占全部成交额的4.34%。其他类635个摊位,成交额为33398万元,占全部成交额的12.87%。民以食为天,人们衣食住行中吃是第一需要。因此食品、饮料、烟酒交易位居第一位,所占市场份额最大。
4、从吸纳从业人员来看,工业品综合市场最多
西宁市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极大的方便了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也大量地吸纳了社会劳动力,增加了就业岗位。2007年末,全市108个商品交易市场从业人员就有40875人,其中,工业品综合市场吸纳从业人员最多为14496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8.15%。在工业品综合市场中,王家庄小商品批发市场从业人员为1500人,东部百货批发市场从业人员为500人,三明综合批发市场从业人员为1600人,义乌商贸城从业人员为2000人,北山家具灯具装饰市场为6000人,湟水河家电、建材及装饰材料市场为1000人。5、全封闭市场14个,半封闭市场占80%以上由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品交易市场开始重视和追求品牌效益,逐步加大了硬件设施的投资和改造力度,努力改善经营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在市场建设和经营管理上均实现了较大的飞跃。2007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营业面积达91.64万平方米,其中全封闭式市场营业面积11.19万平方米,占全部面积的12.21%;露天式市场营业面积6.20万平方米,占全部面积的6.77%;半封闭式市场营业面积74.25万平方米,占全部面积的81.02%。
二、存在的问题
1、商品交易市场规模普遍偏小
西宁市商品交易市场的整体水平与其他城市相比起步早,发展缓慢,规模偏小,营销方式单一,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应变能力差,流通设施和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尤其是综合性的组织服务能力薄弱,用现代商品流通标准衡量,仍处在传统商业阶段,亿元市场整体辐射能力比较弱,基本上是满足省内消费,还未辐射到省外。规模集聚效应作用不明显,缺乏大市场、特大市场的有力支撑,商品的集散能力有限,区域性带动效应不强,与工业生产领域未能形成良性互动格局,限制了市场建设与发展步伐。2007年,全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中出租摊位在1000个以上的市场只有北山家具灯具装饰材料市场,年成交额最大的市场是人杰粮油市场为9亿元,还不到10亿元,其次是海湖路蔬菜批发市场为5.99亿元。
2、市场建设快档次低,低档商品占主流
一些市场的设施条件还比较简陋,档次低、条件差,无停车位,缺少必要的综合配套设施,与现代化市场的要求相差甚远,市场内的交易和结算方式仍比较原始,大多采用摊位式交易方式,没有中间,也不能搞统一结算,没有建立起交易及市场统一结算的平台。日用百货、小商品的质量较低,满足不了不同层次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缺乏高档次,高品位的综合市场。
3、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市场信用环境仍需加强
目前,西宁市市场内的流通主体较为分散,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较小,市场经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部分经营户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制约了市场整体健康发展。有些市场管理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市场摊位布局杂乱、经营环境差,致使不文明、不公平交易行为时有发生。个别市场假冒伪劣产品时常出现,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商品交易市场的形象,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4、一些市场经营组织管理不力
为了加快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各市场相继组建了不同层次的市场管理机构,然而有些市场的管理机构重收费,轻管理,对摊位租赁者和进驻厂家、商家没有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只租赁不管理,导致假冒伪劣、计量单位不准、占道经营、消防安全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各种问题都相继暴露出来,经营场所气味难闻,“脏、乱、差”的状况突出,个别市场卫生条件很难适应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5、农贸市场起到了便民利民的作用,但布局不合理
农贸市场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然而马路市场越禁越多。按城市建成区人口107.17万人计算每个农贸市场供应2.19万人,高于国家对城市农贸市场规定的3-5万人设置一处农贸市场的标准。农贸市场是相对计划经济而产生出的自由经济形式,一开始人们称它为自由市场,在这里购物人们感受到是一种解脱,但是超市、连锁店、专业店,甚至仓储店等新型业态产生,必然对传统流通业,包括农贸市场带来冲击。如:商业巷早市大约有300个摊位,大部分是商业巷市场的业者,它们本来都有安身之处,如果你建了一个农贸市场,很可能建成之日又多出了空壳市场。
三、对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建议
1、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发展
市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购买的主要场所,在全市流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和改善市场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市场监督管理水平,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职责,实行市场属地管理,进一步严格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完善市场管理制度,依法治市,保护开办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建立起环境整洁,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经营规范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
2、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是推进商品交易发展的关键
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整洁、舒心、放心的消费购物环境,实现对市场食品安全的规范化管理,推进食品安全体系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是政府职责所在,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推进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市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3、扩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功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作为流通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品交易市场,必须走出传统的只注重数量增加而忽视质量优化的发展模式,在重视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市场软件建设,完成市场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过渡。把市场发展重点放在市场功能的完善上,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改造、扩建和软件设施的配套建设,来扩大市场规模和经营能力;大力发展专业化市场,综合性市场需按经营品种的商品特性进行分类,建立专业交易区,专业性市场要重点培育代表市场特色的品种,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市场群体;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商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4、统筹规划,保证市场合理布局
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应作为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总量,合理布局,严格审批,按照我市市场总体规划,确定交易市场的位置与面积,根据国家对社区人口要求,设置农产品零售市场,彻底改变现有市场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落后状态。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优势;对策;安徽池州
农产品物流是指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实体流动中,将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等相关功能有机结合,进行优化管理来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重心已逐步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因此,农产品物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1],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可以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缩短农产品流通周期,保证农产品的时鲜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定和活跃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池州市是安徽省优质、特色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对促进池州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1.1现状
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物流模式以直销型和契约型为主。直销型的表现形式为“农户或加工企业+消费者”。农户(加工企业)直接将初级产品拿到市场销售,中间环节少,交易成本低,零售价格低,但流通范围与辐射面较小,不利于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同时,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大,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弱。契约型的表现形式为“合作社+市场”。农户与合作社订立契约,将产品提供给他们,由其负责产品进入市场。这种模式下,农产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的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合作社面对的是分散的农户,再加上二者利益联结机制较为松散,往往会造成市场交易成本增加,违约现象时有发生。物流企业流通模式在池州虽有存在,但大多数为“个体物流企业(户)+农户或加工企业”形式,业务的重点是从事简单仓储与运输工作,还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模式[2]。因此,就目前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整体状况而言,其特点是:以自营物流为主,模式单一,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低下。
1.2制约因素
1.2.1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主体不成熟。与发达地区相比,池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公共和准公共设施落后,缺乏大型的仓储与冷藏库;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全市目前只有杏花村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官港香菇茶叶专业市场、石台茶叶市场等3座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这3座市场的规模较小,只是简单的为交易双方提供场地,专业设备少,功能档次低,物流管理服务水平差。现有的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类型的批发商、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贩销大户和各类从事物流个体户组成,虽然主体绝对数量大,但从事的仍然是小规模、原始孤立的物流活动,主营业务仍停留在单一的运输和仓储集成上,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和管理等高端服务方面更是欠缺,整个物流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成本较大。
1.2.2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周期性、季节性的特点,对运输、储藏、加工和装卸技术要求很高,但目前池州市整个物流技术体系较薄弱,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80%以上的生鲜食品采取常温保存。冷链物流技术、保鲜技术、包装技术、运输技术等新型物流技术尚未得到很好的应用,造成农产品损耗大,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利益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利润实现。据统计测算,全市每年产销的水果、蔬菜、畜禽等鲜活农产品因仓储、冷藏库和运输造成的损失率达到3%~5%[3]。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有所加强,大多数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销大户、农民经纪人都建有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但仅停留在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的基本功能上,信息平台数据更新缓慢,覆盖面窄,信息流量有限。物流重要环节仓储、运输、配送等仍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信息资源,不能为客户提供物流链查询、跟踪服务。
1.2.3组织化程度低,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农产品物流主体以企业自营和个体经纪人以及运输户为主,无上规模的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缺乏,导致农产品物流过程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损耗较高,恶性竞争普遍[4]。农产品从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售出,经过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及其他各类中间商,到达零售终端,再经过零售商最后送达消费者手中,历经多道环节,使得农产品物流周期延长,农产品被多次装卸、仓储、运输,物流成本大增,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物流业的发展,池州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基本不具备系统的物流知识,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识知之甚少,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
2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2.1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长江沿北缘横贯东西162km,属国家一级航道。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属国家一类口岸,港口吞吐能力1000万t以上。318国道和206国道纵横穿越全市;沪渝高速、京台高速、京广高速、铜九铁路相继通车;九华山机场、池州长江公路大桥、宁宜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之中,池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全面构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皖南交通枢纽城市。
2.2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全市国土面积8272km2,其中山场54万hm2,森林覆盖率65%,耕地8万hm2,水域面积8万hm2(其中可养水面4.8万hm2),呈“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3]。盛产水稻、棉花、油料、茶叶、蚕茧、木竹、畜禽、水产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茶、茧丝绸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年种植、养殖业农产品逾百万吨。特色农产品有食用菌、精制茗茶、高山蔬菜、地藏黄精、焦枣、板栗、葛粉、猕猴桃、秋浦花鳜、珍珠、河蟹、甲鱼、青虾、木竹工艺品等,仅中药材就有1300多种。丰富的农业资源培育了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专业区,目前,全市有特色产业的专业乡镇20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近40%;“一村一品”专业村已发展到23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0%,18个村被列为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示范村”。
2.3农业产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近年来,池州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龙头企业、基地、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优势产品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产业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全市现有龙头企业180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84家,这些龙头企业主要涉及粮油、茶叶、水产品、野菜、山芋、蔬菜、蚕丝、中药材等10个行业30类产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540余家,发展成员6万人(户)。现已建成优质粮油棉基地17万hm2,特色水产养殖面积2.1万hm2,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1.3万hm2,蔬菜基地1.8万hm2,中药材基地0.53万hm2,生猪养殖120万头、家禽3000万只。池州市已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9个,绿色食品认证21个,有机食品认证23个,省名牌农产品20个,省名牌产品6个,省著名商标19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3]。
2.4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以来,全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农村社会面貌大有改观。截至2009年,全市累计完成“村村通”公路建设近1800km,99%以上的行政村已通了水泥(沥清)路,全市农村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通电话、通光缆、通宽带,有线电视和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均达100%;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农家店达690家,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基础建设的夯实,不仅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2.5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带来大发展机遇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使得皖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池州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之一。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必然促使池州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公司大企业大项目落户本地增多、政策的倾斜度加大,由此,必然会带动池州市大物流的发展。
3发展池州市物流业的建议与对策
农产品物流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消费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池州市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基础与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农产品物流业应以政府为主导,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池州农产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高效的物流平台。
3.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
物流基础建设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当前应以池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加大旧农贸市场改造力度,使其上规模、上档次。要根据人口数量、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完善农产品市场功能。要积极建设物流园,政府可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手段,引导各类物流主体进入物流园,形成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化,发挥物流业的集聚效应。当前,应在池州主城区建立一座综合性、大型的农产品市场和上规模的物流园;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造,青阳、东至、石台3县可各建一座综合型、规模化农产品交易市场[5]。
3.2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
鉴于当前物流主体呈多元化的格局,政府要积极支持和鼓励这些主体参与农产品流通,同时,应出台政策,列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以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运销协会,农民经纪人、商、中间批发商等中介组织。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体系,使之主导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成为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组织及个体资源的整合者。当前池州市最切实可行的是积极引导筹建由商贸、交通、供销社、邮政等部门组成的第三方涉农物流企业。要积极采用“物流企业+农户”、“协会+农户”、“经纪人+农户”、“超市+农户”等形式,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改变规模小、封闭运行、抵抗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实现农产品运销规模化、系列化、集约化,减少农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
3.3引进和开发农产品物流技术,培养物流人才
农产品物流涉及到农产品生产到流通全过程,不仅技术涵盖面广,且技术含量高,物流技术是物流业发展的支撑点。物流技术主要分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2个方面,最重要的硬件技术是运输、仓储与包装技术;软件技术为信息与管理技术。当前,池州市急需引进和开发的是包装技术、保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技术。包装技术方面要注重其保护、定量、标识等功能;保鲜技术方面要着力引进开发农产品保鲜技术装备,条件成熟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信息技术方面要加强整个物流链信息整理与整合,以达到信息共享目的[6]。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目前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专业人才紧缺,因此,除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物流企业和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外,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可通过参加物流管理专业进修,网络远程教育,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同时要建立物流行业职业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3.4建立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和标准化体系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加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成立由农业、贸易、气象、供销、交通、工商、统计等部门参与的农产品市场预测预报体系,对有关情况及时分析预测和;同时,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交易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制度。加强信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以期达到整个产业链上资源共享、信息共用;通过网络和其它媒体让农产品信息真正进村入户,切实为农户和龙头企业提供前瞻性、引导性的市场信息。当前,应在几个较大的农贸市场建立信息公告牌以及农产品信息查询机,同时,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专业网站。建立农产品质量体系标准,在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加快实现标准化,逐步实现质量等级标准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标准化。加大对农产品基地认证、质量认证、产地环境监测,严格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和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农产品种养及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要通过科学化的物流设计、管理和实施,使农产品运输、包装和分销方案合理化、最优化,运输包装重复利用,销售包装无害、易处理,降低对农产品污染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3.5发挥政府对农产品物流业的支持和引导作用
农产品物流业涉及面广,牵动性强,完全依靠市场规律,任其发展,缺少政府引导与推动,发展会较缓慢,甚至会步入畸型发展轨道。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应有的助推作用,引导和规范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各类物流主体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改善物流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7]。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物流项目的扶持,农业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通过政府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双引擎,必将推进池州市农产品物流业健康、稳定、快速、有序发展。
4参考文献
[1]李培敬.河南省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乡镇经济,2009(11):58-60.
[2]郑祖起.发展三明农产品物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促进[J].韶关学院学报,2009(11):76-79.
[3]池州市统计局.2009年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3-26].
[4]凌中南.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9(10):5-8.
[5]钱廷仙.模式优化与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J].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1):1-5.
关键词:潼南县;绿色农业;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87-01
一、绿色农业的理论概述
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农业也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需要。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发展绿色农业可以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将农业生态环境的潜力转化为农业经济效益,实现第一产业高效、持续、协调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数量型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所以,对潼南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是为制定综合的系统发展提供可靠理论,是重庆市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重庆市潼南县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重庆市潼南县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潼南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发达占比高,工业滞后无污染,地貌以浅丘陵为主,沃野平坝较多,涪江、琼江沿岸冲积坝地面积多达近30万亩,土质肥沃,四季宜耕,既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也适宜规模化生产。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小,具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独特条件。潼南县利用区域优势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突出抓好粮油、蔬菜、畜牧、休闲农业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创建省级及以上名牌农产品品牌数量9个,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A级产品4个。注册“潼南蔬菜”、“潼南绿”蔬菜集体商标和“桂绿牌”、“盘山牌”、“赐康牌”蔬菜和“天台山牌”、“加净牌”大米等农产品商标218个,依托30万亩油菜基地,按照“生态菜都、休闲潼南”规划理念,打造了“潼南油菜花节”品牌,是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西南地区最大的七彩山鸡养殖基地。
实现生态环境优化,真正做到农业“绿色”、环保。实施田园清洁工程:综合运用环境友好技术,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秸秆再利用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依托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培养10名畜牧知名专家,百名畜牧技术骨干,畜牧生产在西南地区首创了零排放生猪生态养殖技术,推广了“猪-沼-菜”循环养殖技术、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技术、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引进了CRP猪(渝荣Ⅰ号配套系)、PIC猪、DLY猪(洋三元)、美国七彩山鸡、罗曼鸡等畜禽新品种,养殖场80个,年出栏1000头的“家庭农场式”罗盘山猪生态养殖场300个。
近年来潼南县绿色农业发展势头迅猛,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重点培育生产型、加工型、营销流通型龙头企业。全县有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27家。到2009年,蔬菜基地面积22万亩,蔬菜播种面积51.8万亩,总产量130万吨,总产值16.4亿元,生猪67万头、家禽226万只,畜牧业产值达8.6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5.3%,生猪商品率75%。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6亿元,农业增加值23.7亿元,增长6.1%,增幅居全市第1位;地方财政收入5.04亿元,增长31.5%。
(二)、重庆市潼南县绿色农业存在的问题
1、绿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整体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够,特色农产品未达到预期的品牌化优势;2、市场开拓相对于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小,企业品牌、市场开拓等专门从事绿色食品的营销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3、潼南县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污染从城镇向乡村转移,加剧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农业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造成局部地区环境污染。
三、潼南县绿色农业提质发展对策
(一)把握市场前景,进行绿色农产品革命,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体制,建立起消费者与商家可监督、可查询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性,科学化管理龙头企业使之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快其市场适应度和感知力,积极促进蔬菜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加工转化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独创意识,利用特色农产品,建立特色农业项目树立市场品牌标杆;
(二)配套建立和完善了农技、畜牧兽医、水产、林业、农机、信息、社会化服务等综合服务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等职能,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打造集耕、播、收和病虫害防治服务一体的机械化的农业专业化服务队伍,实现农机化服务从单纯的农田灌溉作业,扩展到灌溉、耕作、栽插、植保、收获、加工、运输等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
(三)健全农产品和农资市场流通体系。建立以各种农贸市场为中心,公司、货栈为纽带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网络,发挥“巴渝新农网”县、乡镇、村三级信息平台信息传输作用,构建了完整的农业信息传输的快速网络通道。建设产地批发市场,发展蔬菜产业现代物流设施,构建蔬菜生产、市场信息网络,实行生产基地与城市超市对接;扶持壮大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市场,完善企业与生产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及合作关系,实现蔬菜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商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提高示范区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四)加快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日趋完善农业产业模式。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为着力点,采取转包、出租、互换、代耕等流转方式,促进了土地向农业基地集中,向产业大户集中,向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利用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产品供给、观光休闲、示范带动、就业增收、生态保护等功能,强化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发挥服务辐射带动功能,通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造就新型农民,最终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应用对策
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类服务于农村的资源,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真正使三农服务落地,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受益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1]
1.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1.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有所改善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导致农村电子商务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互联网的普及率在提升,基础运营商和地方政府也在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移动电商在迅猛发展,由于手机的方便性和低成本,农村网民数量在不断增加,城乡区域拥有大量潜在网购人群,手机已成为最主要的网购终端。
“2013年农村网民达到177亿,占网络人数286%;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预计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成为网购市场的新增点;农村网购用户对网购的接受率超过八成,网购消费者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0至29岁;农村用户的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846%,高出城镇5个百分点,如图1-1所示。”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巡视员、研究员谢扬在一次电子商务论坛上曾抛出数据全国农村网购规模2016年将达到4600亿,以上数据都表明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农村电商将成为新的高增长的市场。
1.2农村网民的网络应用情况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的调查,商务交易类应用在农村网民中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率高达432%,如图1-2所示。
2.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地区差异大
农村信息基础建设是农村信息化的关键。通常我们说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应用和推广的过程。从信息获得的来源来看,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主要包括电视、电话、广播、宽带网络设施、移动通信设施等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农村信息联络站、政府信息保障体系、技术服务人员等。
与城市相比,农村信息基础建设较薄弱,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普及率偏低。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目前大部分区域软硬件匮乏,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相对落后,网络使用的增长条件和空间仍然不足,农民不能通过直接有效的途径参与到电子商务中来。
2.2农村电商人才短缺
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了800万。目前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4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301%,两者相差341个百分点。此外农村地区10到40岁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也比城镇地区低15至27个百分点,但这部分人群互联网普及的难度相对较低,将来可转化的空间较大。[2]
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从网络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差,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能充分发挥预期作用,农村具有较高文化的人才大量转移到城镇,信息服务站中专业服务于农村居民与农村市场的人员很较少。如何扩大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强化农村居民信息素质,提高农村居民利用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2.3农村电商物流网络不发达
与城市配送不同,农村区域人群相对分散,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和难度。国家统计局9月份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农村市场中有6成居民认为快递收件不太方便,村级物流网络目前还是盲点,很多快递公司的营业网点只建设到县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不能直达农村,发往农村的快递订单基本由中国邮政EMS承担,虽然可以送货到居委会,但相对时间长收费高,物流配送问题已成为让农村居民最郁闷的一点,不仅网络购物不方便,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尤其是大宗生鲜农产品也成为难题。
3.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3.1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给予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有线电视、广播等基础信息设施的覆盖率,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同时提高计算机硬件的普及率,力争尽快解决“最后1公里入户难”问题。同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建立内容真实、全面、具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网络数据库,研制开发农业相关网络应用软件,引导农民学习使用。
3.2大力培养农村电商队伍
农村电商消费人群偏年轻,主力消费人群是20-29岁,农村30岁以上网民比例低于城镇,所以在农村市场里,新一代的年轻人是主力的电商人才培养对象,政府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培养,建立分级信息咨询服务站,逐步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信息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对信息的接收和利用能力,引导和培训年轻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扶持,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鼓励年轻农民通过网络创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担保贷款及贴息,简化小额短期贷款手续,加大对电商创业的信贷支持,让亿万农民通过电商平台走上创业舞台。
3.3营造良好的农村电商平台
2015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农业电商平台,扩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建立网上农贸市场,传递农产品动态信息;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建设,扩大产品知名度;各级政府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建设农村电商示范村;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
目前淘宝、当当、京东等电商巨头都在推动农村这个市场,这些平台都在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成为农村电商的巨大驱动力。以阿里巴巴为例,去年启动了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针对农村市场推出了二级页面“农村淘宝()”,同时为了配合农村淘宝业务还在农村建设了“村级服务站”,统一使用“农村淘宝”标识,让没有电脑不会上网的农民也可以通过村级服务站完成网上购物、网上售卖、网上缴费、创业培育等业务。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要在今后几年以线下服务实体的形式,将其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到全国三分之一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5月刚刚接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的张勇表示,当电子商务引发全社会商业生态的变革,农村需要迎头赶上,甚至实现弯道超车。
3.4完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
经常会出现农产品丰收后却卖不出价格低的现象,今年7月份广东佛山日报报告三水果农一日倒掉2千斤火龙果,11月又出现山西临县红枣大丰收却烂在地里的报导,这类新闻屡见不鲜,而在零售市场上相关农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这其中物流是短板。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和企业要多方合力推进,完善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有效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面。同时打造集数据交换、信息、智能配送、库存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综合性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鼓励农村商贸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配送,加大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优惠和支持力度,同时民营快递企业也可互相合作,协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各大电商巨头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物流渠道,以京东商城为例,京东在河北省赵县开设起京东帮服务店,让当地农民率先体验到京东大家电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并且计划在未来3年京东帮服务店在全国区县铺开,系统化解决家电下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3.5使用方便快捷的移动端支付应用
移动端支付主要是指允许消费者使用手机、移动设备等支付方式。前面提到农村用户的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84.6%,农村电商可采用目前流行的“微扫”功能、微信红包、微信转账、支付宝支付等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应用。(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一、河北省商品市场发展现状
(一)城乡市场发展迅速
河北省商品市场总体发展迅速,农村商品市场的数量大幅增加,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水平不断提高(见表1)。2007年,河北省消费品市场总数达到3940个,成交额3506亿元。2008年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2335.7亿元,增长22.3%。增幅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544.7亿元,增长22.5%,增幅同比提高6.2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增速加快。
(二)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渐完善
河北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农村商品流通更加顺畅。一个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以城乡集贸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流通主体呈多元化发展态势,除了传统的国合商业组织外,还相继出现了农村经纪人、农民个体运销户、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等。2008年,在河北省农村经纪人注册总户数已达9.87万户,经纪执业人员28.1万人,成为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商品流通形式更加多样化,通过合资、合作、合营、加盟等形式,将分店、连锁店和批发点向农村市场延伸,到2008年底,河北省共新建和改造农家店30000个,其中标准化农家店20780个,位居全国第3位。全省农村商品流通初步走上连锁化、网络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二、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发展不平衡,城市商品市场与农村商品市场无论是在商业网点建设,还是在业态结构、空间布局、消费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河北省农村商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营管理水平低
河北省大多数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建筑简陋,缺乏储存、配送设施,大多采用摊位式管理,不少市场还是大棚或露天交易,甚至有的地方“有市无场”。另外,河北省农村市场缺乏专业经理人和技术人才。农村市场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诚信意识,造成市场经营管理混乱,质量控制不严,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商品市场,农民利益受损。
(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缓慢
目前,河北省农村市场流通模式仍处于现货交易的原始集散阶段,农村市场主要以小型商店、农贸市场为主,农村消费品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规范性差,消费品档次低,商品大同小异。与农民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新型业态少。据调查显示,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即使在县城等地出现一些新的流通业态,还存在着“连而不锁”。“平价不平,超市不超”的问题。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表2所示,2002年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993.6元。到2008年,人均收入差距达到8646.1元,增长2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能力,严重制约了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大了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之间的差距,不利于城乡商品市场的协调发展。
三、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统筹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城乡商品市场体系
首先,应不断完善城市商品市场体系,以现有市场为基础,通过改扩建完善现有市场功能,提高市场档次和规模,分期分批建设交易方式先进、功能齐全,信息灵敏和安全卫生的骨干市场。其次应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大力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支持连锁经营,扩大农村消费。不断引导城市商品向农村流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
(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是影响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消费支出的增长呈明显的正比例关系。据测算,农村居民收入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市场大体增长1.18个百分点。因此提高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增强其消费能力,缩小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是解决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失衡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是促进河北省城乡商品市场发展的关键环节。应重视培育农产品营销大户。重点扶持一批经营门路好、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营销大户,逐步形成农村营销大户群体。另外,使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关键是让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市场活动,因此应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农民个体运销户、产品营销队伍等多种流通主体,促进多种流通主体共同发展。
(四)打破各种壁垒,创造良好发育环境
关键词:设施瓜菜;配套技术;市场化运作
近年来,由平罗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编写《平罗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平罗县2021年-2025年现代农业示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规划设计,绘制实施区域图,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县委、政府整合支农财力,实施多元化投资策略,坚持以政府扶持资金为导向,以企业实体和农民为投资主体,以银行信贷为依托,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重点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稳步发展设施蔬菜,着力提高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支撑能力,支持鼓励建设高标准设施大棚,主推绿色高质高效设施瓜菜产业提质增效配套栽培技术,促进瓜菜产业科技进步,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66.67hm2,设施农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但设施瓜菜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制约着设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1设施瓜菜产业发展现状
1.1设施农业生产情况
截至2021年7月底,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1066.67hm2,其中:日光温室累计生产面积617.4hm2,大跨度拱棚生产面积84hm2,各类中小拱棚生产面积365.26hm2。设施农业的主要是早春茬、秋冬茬、冬春一大茬三种,主栽蔬菜是西红柿57%,西(甜)瓜10%,黄瓜13%,辣椒15%,其他蔬菜5%;大中拱棚主栽蔬菜比例为:果类蔬菜占45%,瓜类20%,叶菜及其他蔬菜占35%。
1.2产业发展区域布局
重点建设以109国道城关、姚伏、高庄等乡镇,河东地区红陶公路两侧陶乐镇庙庙湖村、红崖子乡红瑞村、红瑞村为主的日光节能温室设施瓜菜示范区、移动大棚设施瓜菜示范区,主要种植西甜瓜、辣椒、西红柿、沙漠供港菜、保健南瓜、蘑菇等瓜菜品种,丰富设施瓜菜品种,实现蔬菜周年供应。
1.3设施农业投入生产面积、茬口安排及品种布局
平罗县设施农业主要包括:日光温室、大拱棚、中小拱棚、地爬棚。产品有设施瓜菜、蘑菇(平菇、香菇)、设施园艺(葡萄、油桃、李子)等,其中设施蔬菜占到95%以上。该县温室茬口主要是早春茬、秋冬茬、冬春一大茬三种,品种布局是西红柿57%,西(甜)瓜10%,黄瓜13%,辣椒15%,其他蔬菜5%;移动式大棚蔬菜种植比例为:果类蔬菜占45%,瓜类20%,叶菜及其他蔬菜占35%;地爬棚种植作物全部为早春茬韭菜。1.4设施农业产量、效益分析2019年~2020年设施农业平均产量5322kg/667m2,总产量8.03万t,平均产值8680元/667m2,较上年增加410元,增4.9%,设施农业总产值约1.3亿元。其中:日光温室平均产量5840kg/667m2,较去年同期增加140kg,增0.18%,平均产值15551元/667m2,平均纯收入8251元/667m2。;平均产值12060元/667m2,较上年同期增加2490元,增19.1%;设施果树平均产值22000元/667m2,与上年持平;各类大中小拱棚平均产量5330kg/667m2,较上年增加130kg,产值5600元/667m2,较上年增500元,增9.8%;地爬棚韭菜平均产量8340kg/667m2,产值5890元/667m2,较上年增520元,增9.7%。供港蔬菜总面积493.33hm2,平均产量6200kg/667m2,与上年持平,平均产值22000元/667m2,较上年增加4000元,增22.2%。
2设施瓜菜生产取得的成效显著
2.1设施农业园区进一步扩大
以宁夏泰金种业、华泰农新品种展示园区为平台,每年引进各类设施瓜菜品种40个以上,培育各类优质瓜菜种苗3800万株以上,全县设施瓜菜基质穴盘育苗移栽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在陶乐镇新建沙漠瓜菜产业园280hm2,产业园建有育苗基地、日光温室、大跨度拱棚、连栋拱棚,推广设施瓜菜集成技术;在红翔、红瑞、庙庙湖三个移民村实施生态移民产帮扶项目;在陶乐镇庙庙湖村已建设模块化装配式日光温室60座,土墙结构日光节能温室50座,砖混结构育苗温室16座,计划新建温室100座;在红崖子乡已建设模块化装配式日光温室20座,新建土墙结构日光温室25座,在红翔村新建温室10座;使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86.66hm2。
2.2设施配套技术应用率逐年提高
集约化基质穴盘育苗和嫁接育苗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蚯蚓生物套种套养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张挂黄蓝板技术、新型保温棉被、自动卷帘机等配套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使设施蔬菜提质增效综合栽培技术应用率达到96%以上,较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2.3市场营销体系不断完善、销售网络逐步形成
依托石嘴山市瓜菜协会、宁夏塞上春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华泰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青农业科技公司、“乐海山”西瓜协会、红翔沙漠甜瓜专业合作社、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泰金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社的产业带动和协作优势,完善现有13个乡镇农贸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县有公司,乡有协会、村有合作经济组织,有设施产业基地、有销售平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产销衔接,内销、外销、电商销售网络初步形成,促进了设施农产品的销售流通[1]。
3设施瓜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
平罗县的设施蔬菜产业虽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不足1333.33hm2,主导产业日光节能温室面积不足666.67hm2,与全区发达县市相比,总体布局分散,规模小,特色优势产品不明显,也不利于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没有外部市场竞争优势。
3.2技术人员不足,技术服务不全面
设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速度慢,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技术人员数量有限,造成技术服务质量跟不上设施发展的步伐,技术服务不全面[2]。
3.3茬口安排单一,种植面积小
受多种因素制约,大部分菜农还停留在传统种植模式上,设施蔬菜规模小,茬口安排单一,设施农业的反季节作用发挥不明显,且有部分设施闲置,效益不高。
3.4扶持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设施农业的发展,投入高、风险大,建设和经营温室一次性投资较大,而扶持资金有限,农民经济人、合作社自筹资金建设温室的积极性仍然不高。移民群众认识不足,各种担心使他们不敢大胆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建造的温室只能暂时由大户承包经营,以此带动他们走发展设施农业的路子,这些因素制约了设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4设施瓜菜产业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
4.1示范引导,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巩固、完善、提高现有各类蔬菜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深入开展示范引导,组织农民观摩学习,转变观念,提高生态移民村农民发展蔬菜生产,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4.2强化科技推广力度,提升蔬菜产业科技含量
以设施蔬菜标准园、沙漠瓜菜产业园、生态移民产业帮扶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设施蔬菜提质增效新技术、绿色高质量发展配套生产技术的引进、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狠抓技术组装配套,提高技术到位率、普及率,依靠科技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有计划地对技术人员、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和菜农的科技素质,培养一批技术员、土专家和设施蔬菜生产能人。
4.3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流通销售
抓流通先抓市场的指导思想,加强对蔬菜市场的扶持培育。依托城关蔬菜批发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冷藏贮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向外销售的功能,提升市场规模,增强市场的集散能力和辐射能力。以个体运销大户和专业大户作为重点,扶持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使农民经纪人起到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流通桥梁作用[3]。
4.4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瞄准国家生态移产业扶持项目,发挥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量,倾力打造宁夏银北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以平罗县河东地区陶乐镇、红崖子乡、高仁乡为重点的沙漠设施日光温室、大跨度拱棚、连栋拱棚建设,推广先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新技术,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做更多贡献。
5结束语
通过对设施瓜菜的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效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要示范引导,转变观念,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科技推广力度,提升蔬菜产业科技含量;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流通销售;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对促进当地设施瓜菜向优质、高效、生态、绿色、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萍.宁县设施瓜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9):67-69,72.
[2]沙新林,谢华,杨冬艳,等.宁夏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园艺与种苗,2017(10):4-8.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 冷链物流 共同配送模式
1 引言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逐步加快,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生鲜农产品特有的鲜活性、易腐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较高。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上市时间集中,农产品收购者常压低收购价格,导致菜贱伤农、农产品滞销、腐烂。同时,由于冷链物流供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设备的利用率并不高,导致冷链成本偏高。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较快,但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冷链设施落后、物流企业小而多、行业标准缺乏等问题都对冷链运输提出了挑战。据此,本文结合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究改善冷链物流的战略。
2 文献综述
上世纪中叶,冷链物流就已在西方国家获得高度重视。美国学者提出的“3C原则”、“3Q要求”、“3M条件”,为冷链物流奠定了基础。我国学者也对冷链物流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丁俊发认为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缺少统一规划和协同。张喜才等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产地、批发市场以及销地配送中心。文晓巍提出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呈现散、乱的特点。以上学者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方案,但仅聚焦在个别领域,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共同配送为切入点,探究冷链物流的发展新模式。
3 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存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由农户、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这些节点构成了各具特色的物流模式。随着农产品电商化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冷链模式的比重持续提高,但所占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需经过农户、产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商等多重环节,物流主体以贩销大户、农产品经纪人和个体运输人为主,第三方冷链物流和共同配送模式发展缓慢。经过多次周转,农产品的流通时间长、腐烂的风险大,各级流通者的加价也导致农产品的最终售价高。我国农产品物流具有规模小、分散化、多环节的特点,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物流成本占总流通成本的30%~40%,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仅占10%以下。
4 冷链物流的模式创新
4.1 依托农产品合作社,建立产地共同配送体系
农村作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初一公里”的起点,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农村冷链基础设施落后、冷库容量低,可储存的农产品数量少,农民担心农产品腐烂,因此将农产品一次售完。农产品上市时间集中、到期一次出清,前来收购的农产品经纪人往往将价格压得很低,极大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出现“菜贱伤民”的现象。农产品跨季节需求强,缺乏冷库的储存也会导致供需失衡。相比于规模小且分散的个体农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具有更高的组织效率、拥有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依托农产品合作社,将众多个体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建设冷库和冷藏车等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能有效解决个体农户自营物流落后、规模小的问题。合作社通过提高运输规模,进而降低单位冷链物流成本;利用自建的冷库储存农产品,合理调节供需平衡,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农产品因一次出清导致的价格偏低问题,间接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农产品市场存在的“小生产、大市场”结构类似于日本,日本正是通过专业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将众多小农户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合作社的规模较小,农产品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无法发挥共同配送的功能。因此,可以冷链物流为基础、以地域为纽带,实现一定区域内各农产品合作社的联合,利用不同农产品成熟期的差异,将其分期分批入库冷藏,充分利用冷链设施。此举也可有效缓解农产品跨季节需求的压力,提高农户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定价权,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规模配送也将降低单位成本,进而降低农产品的销售价格,既能扩大需求、也能实现惠民。
4.2 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销地共同配送体系
我国目前的批发市场以交易为主,主体众多,物流规模小而薄弱,在冷链方面的投入尤其不足。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导致物流效率低、冷库利用率低、单位物流成本偏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配送模式是由批发商组织货源,自行安排后续的配送环节,这就导致批发市场的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环境脏乱。
农产品批发市场可利用掌握的市场供需信息和自有的冷库,以共同配送为切入点,联合众多经销主体和周围的冷链物流企业,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建立大型的配送中心,进一步拓展自身的职能范围。这样不仅可以为驻地批发商提供一体化、综合性的物流服务,还可以实现从批发市场到农贸市场、超市、餐饮企业等零售终端的小批量、多品种、多频率的配送,缓解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困境。共同配送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从单一的批发交易转型升级为集农产品交易与展示、冷库储存、共同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同时也可使驻地批发商避免从事繁杂的物流业务,增强其主营业务的竞争力。
4.3 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一站式”共同配送网络
生鲜农产品的物流运输作为连接产销地的中间环节,其时效性和保鲜性十分重要。随着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逐步推广和应用,通^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可引导物流节点企业实现物流活动的无缝衔接,为共同配送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农产品流通从“菜园子到菜篮子”全过程涉及的物流主体众多、环节繁杂,需经多次中转配送才能完成,但目前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在一定时期内还难以大规模提供“一站式”的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因此,在共同配送的基础上,仍需要依托冷链物流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共享的实时性和物流操作的可视性,大力推进“一站式”冷链配送网络的建设,实现生鲜农产品物流在共同配送联盟节点企业间的标准化操作、快速流转与无缝衔接。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可通过事先制定明确的物流配送协议,有效监控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全程操作的规范性和温度控制情况,杜绝为节省成本而故意不制冷等违规行为,切实保证生鲜农产品品质。
5 Y论
共同配送能有效解决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但需要进行系统建设。任由市场发展会导致过程漫长,因此相关主体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从各方面着手共同推进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
首先,政府必须起引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同时,也要提供财政支持以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促进企业加快进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要主动从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向共同配送联盟体系转变,快速提升自身的组织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整合并购、优胜劣汰,催生综合化、一体化的全程冷链物流企业。此外,也要鼓励相关农业企业改变“小而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努力将物流业务外包,持续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仕兄.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31(12):133-135.
[2] 赵琦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16:27-29.
[3]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80-82+84.
[4] 任宏达.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02:1-2.
[5] 黄圣晶,马晓旦,夏晓梅.我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系统模型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11:191-193.
[6] 王微微.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5:66-67.
[7] 宋志兰,于皎,李婷.“农超”对接背景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17:72-73.
[8] 王志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协同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5,03:50-52.
【关键词】新形势 互联网金融 农村金融 影响
一、引言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筹资困难、金融机构匮乏、金融服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并且屡次提及“三农问题”。要想全面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就必须实行金融改革,将互联网金融渗透到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之中,真正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满足大多数村民的资金需求,从而推动农村金融的有序发展。
二、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资源的严重匮乏
农村经济发展始终都是党和国家经济改革的侧重点,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则应从金融改革方面入手。由于农村地区的人口稠密度低,大部分金融机构考虑到成本问题,不愿到农村地区开设金融网点,进而造成部分区域存在密度不均、网点设置不足等诸多现象,更未谈及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加之绝大多数的农村企业都是微小型企业,由于信用度不够、固定资产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村企业难以申请金融贷款业务,使得民间融资比例增大,极大地限制了部分企业的发展。
(二)金融服务水平落后,与现代化科技的融合度不明显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业务仍然存在金融产品种类单一、融资渠道固定化等方面的问题,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已全面覆盖存取款、小额贷款及支付结算等业务,但是在理财服务、基金、证券和保险等金融业务上有待进一步改善,而适合村民需求的金融产品更是少之甚少。农村对现代金融服务概念和网络支付工具的认识缺乏,并对某些支付手段不甚了解,很少会有村民使用互联网渠道来实现转账结算,这就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时间成本。
(三)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仍处于落后、停滞状态。尽管部分地区已触及到网上银行、阿里淘宝及支付宝等诸多金融产品,但因为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政策体系不健全、电子运营体系不完善、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从而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的建设与发展。
(四)信用环境亟需改善,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创建了城市征信系统,而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具体而言,首先,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信用教育,致使大多数村民忽视社会信用的重要性,因而守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村民的信用等级难以估测,很难对其进行衡量,也不能直接生搬硬套城市管理方式;再者,国家法律对村民违约、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信用体制的良性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优势
(一)低成本优势
随着信息工具日益呈现精准化、智能化,低效率、高成本的传统型农村金融逐渐受到排斥。互联网金融是以“互联网”思想为核心,全面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金融模式,一改原先农村金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的封闭局面。此外,大数据、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突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界限,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满足了买卖双方的实际需求。因为互联网金融是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金融交易双方可通过网络进行了解和咨询,并最终在线上完成交易。如此一来,既可以节省大量的额外成本,同时又可以节约时间。
(二)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金融产品
在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中国金融市场中,商业银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出于对其利益与风险考虑,尤其在融资层面则针对那些需要提供资金服务的大型企业,而未能兼顾到村民和农村微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大部分村民和微小型企业正面临着“融资难”,继而制约其建设与发展。而针对上述现状,互联网金融可以弥补市场融资的需求,并根据其融资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模式。另外,互联网技术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将分散的企业具体信息和村民的信用等级进行聚合处理,妥善解决好金融市场信息不吻合的问题,不断扩大贷款抵押物的担保范围,从而使更多的人受益。
(三)金融产品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网络化是互联网金融的显著特征,它不仅能有效突破传统的金融地域限制,而且还能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因此,必须要完善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引导农村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新市场,而随着线上金融企业的加快发展,逐渐推出各种各样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譬如网易公司的“添金计划”、百度公司的“百度百发”以及阿里巴巴公司的“余额宝”等产品,产品的多样化在适应不容层次顾客需要的同时,还为其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带来便利。此外,金融机构也开发了多种经营模式,比如“三农”服务商、电商平台、P2P平台等,这些模式不断提升村民的金融意识,大大满足金融市场的需求。
四、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一)有利于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
从以往的发展经验而言,针对农村经济的特征,只有拓宽销路才能引导村民走向致富道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农贸市场”销售模式已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销售需求,而集体化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村民销售农产品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规避农产品滞销风险,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而且也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快速提高农业发展规模,形成专业化产业链。因此,互联网金融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有利于扩大农村企业的融资渠道
农村信贷服务主要针对那些养殖户、种植户及零售等诸多小型经营者,其信贷特征为资金较分散、额度较小。传统金融信贷因审批手续复杂、门槛较高等多方面原因,导致村民无法申请信贷业务。相比较于传统农村金融信贷,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信息透明、低门槛、核心竞争力等。此外,P2P(网络贷款与众筹融资)是互联网金融所采用的主要贷款形式。具体而言,首先,P2P是以“金融中介”为服务模式,通过电子商务网站,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而实现个体信息与资金借贷之间的互通;其次,众筹融资是利用互联网来集聚交易双方,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突破性、大众性及无地域性等优势,处理农村中小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不足和筹资渠道狭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系统”不仅有效地突破信息采集的诸多障碍,增强信息的科学性和对称性,而且也制约了交易双方的违规行为,从而降低不良信贷率和违规风险等。
(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
农村金融的发展亟需金融网点服务覆盖整个城乡地区。当前,农村地区的互联网金融所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一是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线上机构实现存取款及转账业务;二是支付宝、QQ、微信等一些移动终端实现金融交易。因此,网络支付业务是以“云服务”为主要平台,并具有交易成本低廉、服务便捷、手续简洁、范围广阔等天然优势,极大地顺应农村金融的发展要求。此外,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可依托互联网金融平台,运用POS机、手机、平板电脑和计算机等诸多设备向顾客提供各项金融服务,满足广大村民的理财需求。
(四)有利于丰富农村金融产品体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众多金融机构纷纷推出网络借贷、线上支付、基金销售、保险业务以及互联网信托等诸多方面的金融产品,这不仅丰富银行的存取款、保险、借贷、期货等传统的金融业务,打破固定化金融服务网点的限制,而且也进一步拓宽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目前,在互联网金融的思想指导下,大部分村民和微小型企业都深深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并且使每一位村民都积极参与到互联网金融的建设之中。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之下,互联网金融是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促进农村金融走上一条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及科学化的发展之路。尽管当前仍面临很多问题,但其发展前景良好。因此,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应构建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握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慧君,胡艳.基于互联网金融角度的农村普惠金融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7).
[2]孙煜.河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浅析[J].新经济.2016(20).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1-07 -02
从国际上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共同经验,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合作社和合作协会在农业发展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省实践看,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对接的矛盾愈发突出,分散的农户越来越难以适应国内、国际统一大市场的竞争,往往农产品涨价时农民收益最少,降价时农民却承担着绝大部分损失,有的甚至血本无归。实践表明,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构筑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平台,是培育市场竞争主体,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
一、宜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一)质量建设明显提升
近年来,宜兴市坚持“为农、便农、兴农”宗旨,全面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2012年已累计组建各类合作组织745家,入社农户达4.8万户,带动农户超过10万户。合作组织的发展,让本地农民的市场经营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初步尝到了抱团发展的“甜头”。这些合作组织年销售收入达20亿元,从“单兵作战”到“抱团”闯市场,宜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和繁荣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制定下发宜兴市“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通过学习培训、规范运作、交流参观等方式,提升合作理念,优化合作模式,规范合作质态,打造出了坤兴养猪、丰汇水芹、项珍茶业、晶昊蔬果、荷花湾水产、滆湖野鸭、张阳花卉等一批骨干合作社,全面提升了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整体建设质量、合作规模和带动能力,目前,全市参加各类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130095户,入社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比例近50%,年促进农民增收超过12亿元。
(二)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今年,市委农办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宣传月”活动,广泛深入地宣传合作思想,激发农民合作热情,促进了宜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发展。目前,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新增入社农户27095户,新增家数和入社农户数均创历史新高。
(三)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同行业、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联合,今年新成立了阳羡果品专业合作联社、嘉禾茶业产业专业合作联社、洋渚紫砂专业合作联社,使农民合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行业“藩篱”,联合组建了苏南第一家农产品销售合作组织,将这些合作社的农产品集中到一起,打响统一品牌,统一店面进行展示、直销,并积极与周边地区农贸市场、超市对接,及时反馈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办起了永不落幕的“农产品展销会”,年销售达2000多万元。宜兴农民还走出家门跨省组建合作联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宜兴、溧阳、浙江长兴、安徽宁国等青梅专业合作社打破省界的束缚,抱团联手闯市场,成立“苏浙皖青梅专业合作联社”,开创了国内青梅产业梅农跨省合作的“先河”。
(四)合作环境更加优化
市出台的财政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仅2009年就下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奖励资金192万元。市委农办坚持“为农、便农、兴农”宗旨,牵头工商、财政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研究优化政策,认真搞好指导服务,争取对上资金扶持,使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始终在无锡市名列前茅,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二、宜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具备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和相关单位都在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但共同引导、积极帮扶形成发展合力还存在不足。
(一)发展不够规范
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依靠政府职能部门兴办,或是乡镇为应付考核临时组建,成为当地政府的面子工程,造成“政社不分”、“企社不分”的现象。而且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是松散型经济组织,只知道进行粗放的生产经营和合作发展,尚不知道争取必要的政策支持、进行法律维权等。有的章程虽然健全,但部分会员没有真正明白它的目标和含义,不知道依法行使自己的会员权力。专业社组织机构不尽合理。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尽规范,股权结构不尽合理、民主制度不健全,成员台账没有完全建立,二次返利制度等利益分配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二)经济实力弱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都是白手起家,集资入股,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和资金积累措施,二次返利制度虽已建立,但积累资金能力相对有限,他们缺乏产业延伸的经济优势,在拓展生产、设施改造和市场开拓上,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国家虽有专项资金,但由于管理发放当中存在着脱节现象,能够获得专项发展资金的为数不多,这些资金对于专业社的发展来说显得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土地流转型和资金融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农用地流转和金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的融资能力一般较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小范围内解决专业社社员生产的资金不足问题,对进一步发展生产,扩大营业规模上来说,还不能适应专业社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专业社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
现有专业社多由政府涉农部门分头管理指导,他们有的管理组建和规范专业社、有的管理专项扶持资金,还有的制定专业社涉农政策,由于都是行政机关,各涉农机关之间你行你的事,我行我的事,虽尽力分工合作,虽尽量走近农村、贴近农民,但或多或少存在交叉脱节现象,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尽如人意。供销社建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虽对发展农合组织起到了推动作用,但缺少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只能对农合组织进行引导,从而相对而言影响了农合联服务职能的发挥。
(四)部分专业社领办人员存在思想误区
不少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够,甚至存在“假合作”的现象。少部分专业社领办人员建社初衷为获得国家扶持政策,并非为带动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经营。专业社领办人员,个人素质良萎不齐,有待接受教育培训,规范指导。他们合作意识差,大都习惯于单打独斗,不愿联合与合作,各自为战,甚至为眼前利益互相拆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三、宜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加快发展的思路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
要切实增强各级对农民合作的认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摆上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农技推广人员等,围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牵头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在信息、技术、资金、市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不拘一格地加快发展各类农民合作,使他们的集聚、领头、带动和竞争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宣传,引导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队伍,就需要进行综合培训,要积极联合各部门,市镇两级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对全市种养殖基地负责人、农民经纪人等开展农业专业技术知识、职业技能、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各类培训,使他们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的意义作用、基本原则、组建要求和构成条件,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各地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使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民企业家、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等能亲身感受到专业合作带来的好处和美好的前景,激发“联合”热情。
(三)坚持原则,科学发展
在引导农民参与各类合作的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发展原则,做到支持不干预、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撒手。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广大农民是合作的主体。二是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参加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己的选择,必须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的原则不动摇。三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正确认识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正确处理好积极与稳妥、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关系,因势引导,科学发展。
(四)完善制度,规范发展
从抓规范、促完善入手,引导和鼓励农民合作组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合作章程。搞好建章立制,促进规范合作。二是建立风险调节机制。在生产、加工和营销过程中提取风险储备金,实行以丰补欠,保障为农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利益机制,促进农民合作渐趋紧密,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四是探索双向约束机制。通过契约或合同的形式,把合作组织与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充分明确起来。
(五)加强扶持,促进发展
由于农业和农民的自然属性,农民合作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为农民发展专业合作开辟绿色通道,促进其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六)紧抓机遇,创新发展
抓住当前大力推进新农村和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不断创新机制,丰富手段,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一是突出宜兴特色。宜兴农业资源丰富,茶叶、毛竹、板栗、百合、吊瓜等具有浓郁“宜兴味”的特色产业,在产品生产销售中具有不可复制性,有广阔的发展市场和空间。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鼓励种养大户和致富能人领办合作组织、加强合作组织与深加工企业合作、发展电子合作商务、组建休闲观光农业合作社等,拓展合作空间,做出地域和行业特色。二是不断打造精品。优化现有资源配置,对现有组织进行梳理和整合,找准发展定位,通过引导和帮助同行业“小组织”合并、改良产品结构、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等有效方式培养一批“有较大规模、有科学手段、有健全制度、有可观效益”的“新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