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产品市场报告

医疗产品市场报告

时间:2023-07-13 17:23: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产品市场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产品市场报告

第1篇

眼下,可穿戴市场一片繁荣景象,根据市场调查公司IDC最新公布的市场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突破1140万台,几乎是2014年同期(380万)的三倍。

但是,近期一家市场研究公司报告称,约1/3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用户会在购买6个月内停止使用。产品销量大幅增长预示可穿戴市场的巨大潜力,而用户活跃度与产品粘性才是可穿戴设备的持续盈利增长点。看似繁荣的可穿戴市场的背后,其实隐忧重重。

可穿戴市场:“大风起兮,猪飞扬”

雷军用“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来形容“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当下“智能+”时代的风口已至,智能汽车、智能自行车、人工智能等领域深有百花齐放之势,智能设备全面爆发的时代已然临近。与此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亦乘风而上,作为“智能+”风口上的猪,可穿戴市场已然起飞。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进步、零部件的能耗降低、低功耗蓝牙等无线标准的推出,可穿戴设备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市场调查公司IDC最新公布的市场报告,可穿戴设备已经连续第八个季度呈现稳步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范围内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突破1140万台,几乎是2014年同期(380万)的三倍。

销量上的巨增预示可穿戴市场的火爆,而行业巨头的发力才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今年6月19日,可穿戴设备公司Fitbit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上涨48.4%,目前总市值已经超过400亿元人民币。Fibit的上市点燃了可穿戴市场,其对可穿戴市场的强大辐射作用不容小觑。Fibit作为可穿戴领域第一个成功上市的公司,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到可穿戴大军的行列,随之而来的是可穿戴设备受众更广泛、资本市场纷纷涌入。

在国内,可穿戴市场的也愈来愈热。根据iiMedia Research的指数,今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增长169.2%,达到3500万。去年7月,小米手环上市,截止到6月30日,小米手环总销售量突破600万,一跃成为全球手环销售量第二的互联网公司。此外,一些中小CP也不容小觑,比如拿到B轮融资的咕咚手环,运动领域滕海视阳(体记忆),健康医疗领域的九安医疗、宝莱特等。

此外,三星、苹果、Pebble的智能手表也加速了可穿戴市场的发展。依据IDC报告,三星在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为60万,是惟一一家进入前五的Android Wear智能手表生产商。Pebble在2014年销售了70万块智能手表(预计今年为80万),虽然销售数量远不及手环类可穿戴设备,但作为智能手表,这个销售业绩亦不是小数目。

Apple Watch作为苹果推出的首款可穿戴产品,其刚问世就受到极大追捧,Apple Watch上市首日预定量愈百万,远远超过预订量超过Android手表的全年销量。虽然Apple Watch后续的表现让人失望,但是,从Apple Watch首日面世的市场反映也可以看出,用户对于智能手表的期待还是很高,也就是说,如果能把产品做的更好,可穿戴市场非常广阔。

总之,随着巨头厂商和资本市场的涌入,可穿戴市场已然成为风口浪尖的产业。

四道坎

从市场角度上看,可穿戴领域颇热,但是从发展潜力来看,可穿戴市场前景堪忧。可穿戴市场要爆发,还需要迈过四道坎:

第一,产品弊端

近日,在一项1900万Fitbit注册用户数调查中发现,只有950万是活跃的,也就是说,用户购买Fibit智能手环后,有50%的用户很少使用甚至停止使用。而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粘性差缘于产品本身的诸多弊端。

在硬件方面,可穿戴设备的弊端颇多。比如功能少、功能缺乏创意、界面与操作体验差、连接手机麻烦、电池续航差等产品弊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电池续航。传统消费者习惯数年更换一次电池,变为数日更换一次,必然会难以适应。目前智能手表一般为数百毫安,然而池容量太小又会使电池续航能力更低。

而且,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也不尽人意。目前来看,穿戴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相对单一不够丰富,市面上所能购买到的可穿戴设备,大部分还只能局限在拍照、导航、查看天气、辅助社交、协助监测健康信息及辅助运动方面。另外,可穿戴设备一般都需靠其他智能设备才能实现其产品功能,并不能够真正独立作为一款设备使用,连接手机比较麻烦。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常规条件下冰与水的密度比一般是9:10,即冰浮在水上,有9/10在水下部分,只有1/10的显露在水上面。这就是所谓的“冰山效应”。产品硬件上的弊端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很小部分,而软件与大数据的缺陷才是可可穿戴设备的深层次的核心问题。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不能告诉人们“真正”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手环可以看出心率,但是普通用户想要知道的不止是心率,他想要的是身体状况到底如何,比如睡眠质量、血压等,以及以后该如何调理。然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大数据层面的应用,缺少软件与数据的支持,而可穿戴设备更像是个硬件玩具而已。

第二,缺乏现象级产品

前文提到,可穿戴市场已然成为风口浪尖的产业。在未来应用方向上看,医疗保健、信息娱乐、健身运动类需求将成为最大亮点。

然而,面对这个高速增长的市场,还未有一款真正引爆消费者的产品,缺乏颠覆性的产品说明行业的爆点远远未到。颠覆性产品对于市场的巨大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以苹果手机为例,2010年,iPhone 4的横空出世引爆了智能手机领域,之后苹果也被作为一个标准,当苹果建立起一套体系后,整个行业也就有了模仿对象,随后开启了整个市场的竞争。其实,这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规律,现象级产品才能引爆市场。

反观可穿戴市场,几乎是先有市场未见现象级产品的状态。野村证券中国电信(微博)研究分析师黄乐平表示“相关厂商只有推出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品,才有可能真正吸引消费者,而目前大家都还在摸索,就看接下来到底能否推出特殊的产品。”

第三,个人信息安全

今年以来,随着Apple Watch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智能可穿戴,它们大都具有健康追踪的功能。然而很多人对健康追踪得来的数据持怀疑态度,他们担心自己的身体数据会被黑客窃取利用。

Healthline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使用健康设备或与健康相关的移动应用的人群中,将近有一半的人担心他们的数据会被盗窃。在2014年,保守估计全球售出2100万个可穿戴设备。此外,预计到2019年,可穿戴设备全球总销量将上升到1.5亿个。虽然消费者似乎喜欢可穿戴技术,但很多现在在使用健康类设备的人担心他们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当今时代,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极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与此同时,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逐渐凸显。黑客攻击个人手机,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智能可穿戴设人们随身佩戴的,全天24小时的跟踪信息全然于此,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Healthline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超过45%的可穿戴设备用户或者使用相关移动应用的人担心黑客可能会盗取他们的个人健康信息。

第四,变现模式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的盈利主要来源于产品本身的营销获利,但是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大有不同,可穿戴设备更依赖于后续的变现模式。

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不止停留在硬件上,当达到一定用户规模后,通过数据分析和运用,实现流量变现才是最终目的。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解决了前端用户需求问题,后端的商业模式设计也至关重要。

无论是硬件+客户端,还是纯硬件模式,可穿戴品牌商都加入了云平台,即用户在可穿戴设备上交互产生的数据都将传入云端,进而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举个例子。世纪佳缘一直专注婚介市场,用户一旦牵手成功便从平台上流失,而通过智能手环,则可以将这部分用户留存,进入婚恋市场。具体来讲,世纪佳缘设计的模式为,通过传统的婚介模式服务单身用户,然后通过智能手环跟踪牵手成功的用户,获取相关数据,进而实现推送比如婚庆等产品,由此打通婚介、婚恋和婚庆整个产业链。

第2篇

MarketsandMarkets市场报告显示,以下10家云供应商在医疗云市场已经颇有建树,供大家参考(以下排名不分先后,以首字母为序)。

AWS

AWS侧重于通过减少运行现有工作负载所需的时间,并提供有用的分析功能的访问来帮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护理。

AWS还优先考虑所有安全和隐私要求。企业能够访问存档解决方案,并允许医院将备份服务器存储在云中以节省空间。

AWS还通过管理超过1800个安全控制来提供信息安全,并通过技术和咨询合作伙伴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访问权限,从而为企业提供正确的资源。AWS还与其他云供应商,包括与VMware合作,为公有和私有云部署提供选项。

Azure

微软Azure是广泛使用的医疗云提供商之一。云服务的集合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从物联网到大型数据和分析的解决方案。微软Azure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来吸引患者、赋权护理团队、优化临床和运营效率。

ClearDATA

ClearDATA通过合规和安全的DevOps自动化来保障医疗专业知识,优先考虑医疗行业管理敏感的医疗数据。 ClearDATA为他们提供了处理人口健康管理中大量数据和分析的工具,从基于数量的护理转向以价值为基础的报销,以及用复杂的法规规定了编码、报销、PHI保护的预期和护理质量。

戴尔EMC

戴尔EMC Secure Healthcare Cloud提供符合HIPAA标准的安全和灾难恢复。其承载应用程序,并帮助用户构建私有云,或将戴尔解决方案集成到现有的基础设施中。戴尔致力于为用户建立一个安全的医疗保健云,配备有管理、物理和技术控制,以满足临床数据管理的要求。

戴尔提供一系列功能,如逻辑分区网络,计算机和存储层,单点登录和安全消息传递,戴尔EMC具有将企业需求与安全解决方案相匹配的一致记录的功能。

Google云平台

Google Cloud Platform通过重点开发配置服务器的代码,提供具有大数据和分析功能的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Google Cloud Platform致力于满足严格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控制(包括HIPAA),因此医疗机构可以相信其基础设施符合所有相关规定。提供多种产品,包括云存储、数据库、云虚拟网络和云机器学习引擎等。

IBM

IBM橐搅苹构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技术,通过云服务提供优质的患者护理,将应用和服务与认知和分析功能相结合,提供宝贵的见解。IBM在全球超过45个数据中心提供各种安全、可扩展的私有云选项。其云平台集成了DevOps工具,用以加速网络和移动服务的开发和交付。为了帮助企业每天处理海量医疗数据,IBM提供的服务致力于促进改善患者护理和健康结果。

英特尔

英特尔专注于使用数据分析和临床决策支持,在临床和分布式护理环境中促进工作流程和定制。英特尔还为移动医疗团队提供资源,用于在患者到达现场之前无线地整合患者数据和移动患者信息。

Iron Mountain

Iron Mountain信息管理解决方案专注于记录管理、信息销毁和数据备份与恢复。Iron Mountain可扩展的医疗IT管理解决方案组合专注于加速用户EHR转换。帮助管理超过2000家医院的临床和业务解决方案,满足HIPAA安全合规性要求,并将电子健康信息存储在非现场的数据中心。

Rackspace

Rackspace即将与Google合作,专门管理领先的云平台,并通过技术和专业认证来管理各种云,如AWS。Rackspace的首要功能之一是OpenStack,用户可以使用单一标准API来管理公有、私有和混合云中的容器,虚拟化和裸机应用程序。

第3篇

我国涉及基因检测概念的公司目前已有几百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仅这三地的企业就已约占到全国企业80%以上,且这些企业大部分属初创型企业,大多以有提供第三方基因检测服务的企业为主。

截至2016年底,全国基因测序领域融资热度排名前十的公司融资总额就已超过16亿人民币,华大、百迈客、伯豪生物、燃石医学均融资在1亿以上,抢占基因测序市场,市场竞争也逐渐走向白热化。

如今,搭上淘宝、微信等网络渠道,传统印象中主要用于科研及医学领域的基因检测,正转向大众市场,成为极具互联网属性的流行消费。单次服务消费在数百元至数万元之间,庞大的市场前景也使热钱涌向基因检测行业。

寻找一种能够打动更多人的应用

霍永鹏是深圳精准拓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两年前,合伙人找到他想进军精准医疗。在对多家基因检测公司做了大量调研之后,他发现,这个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和市场之间有很长的距离。但市面上对基因检测的销售都以电话营销、体检机构代销等比较低端的方式进行。于是,他和合伙人投资了几千万元成立公司,其中建了一座近千平方米的生命科学馆,专门用声光电等技术形象科普精准医疗的应用。

事实上,基因检测只是一种检测的工具,如果没有后续新药研发、治疗、干预做支持的话,基因检测只作为入口的价值存在。一脉基因CEO郝向稳表示,基因检测是获取自身信息的手段,但是用户最终想要的是一种针对健康的服务或者解决方案。仅仅提供信息是不够的,有的人觉得检测了不能改变也是徒增烦恼。如果没有后续配套服务,这个产业做不起来。

提供后续服务的公司需要和基因检测公司结合,所以市面上基因检测公司出现了分化,有些仅仅在提供检测,提供生命数据,有些则在对接检测后的服务,如检测后的精准体检,海外医疗,以及靶向药研发等。

高特佳投资集团合伙人王海蛟表示,很多人都想通过基因检测早点预知可能的疾病,现在很多企业投入大量精力在肿瘤检测上,各个企业研究方向基本一致,也就是病种量大,适用范围更广的疾病检测。从基因科技的角度来看,各家公司目前都站在起点上,跑得快的最多跑了半步,市场太广阔了,现在就是看谁能跑到终点。

或许整个行业都在寻找一种能够打动更多人的应用,有人说是在肿瘤和癌症领域,有人说是在遗传病领域,有人说在基因大数据开启的新药研发领域,但这些都是今后几年的赛道而已。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对话》中说,我们希望十年之内全中国人民都能做基因检测,个人全基因组并不神秘,就跟现在人手一个手机一样,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全基因组数据。基因组测序技术会从每个人自身开始,影响并改变你的生老病死。这种“知过去、明未来”的个人全基因组测序,可以被称为阅读生命的天书技术。但是,对于这本天书,全基因组测序只是做到了阅读,而不是解读。全基因组检测最高的门槛不在于测序本身,而是对基因数据的处理和解读。

客观而言,消费者市场对基因检测产品还处于“冷淡”状态。淘宝上各大基因公司的检测产品销售几乎都为零或个位数。

一家做消费级基因检测的公司负责人表示,一般消费级公司每年做几千个样本就不错了,对于价格上万的全基因组测序产品,一年可能只有几百个样本。

现阶段,多数基因检测公司都没能通过销售检测产品实现盈利,更多靠融资烧钱,记者了解到,一些检测位点较多,成本较高的基因检测产品,每卖出一个就要亏一半。

“并不是基因检测技术没有达到,而是市场普及度太低了。”上述负责人说,现在基本是两类人在主动做基因检测,一类是高净值人群,想通过基因检测指导健康,另一类是乐于尝试新事物的高学历人群。

被“娱乐化”的基因检测

尽管消费者们对基因检测产品还相对陌生,但借助于互联网的作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应用产品。

比如,孕妈们想提前知道的远不只胎儿是否正常。她们中有人想预知宝宝性别,生产后又想知道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潜能天赋,与时俱进的基因产品满足了这些需求。

一家名为“XX香港基因检测”的机构,建立了预约公众号,并推送“7周透过母体静脉血液检测胎儿DNA是否存在Y染色体”的文章。加了工作人员小号后,你会得到“4000元一位”的答复。在国家明令禁止非医学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背景下,微信沟通交易,寄血样或亲自赴香港做基因鉴定,成为买卖双方避开相关监管、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隐蔽之路。

时下流行的基因检测产品更方便,网购相关设备寄去唾液就能完成。国际上最早将基因检测带入老百姓生活的是美国基因测试公司23andMe,它通过展示血统混合情况,包括父系母系来自欧洲、非洲以及亚洲的比例,将你的祖先划定在某个大陆的特定区域。位于深圳的WeGene个人遗传基因检测服务平台,正在做相似的事情。某中国男性的唾液样本,WeGene的祖源解读是69%南方汉族、10%北方汉族、7%壮族、1.5%东南亚、2.3%日本以及其他。检测结果还表明,该男子适合需要耐力的有氧运动如长距离游泳,因为他的无氧运动能力在100分戎荒艿34分,爆发力也刚过及格线,耐力和运动积极性却是85分以上的好成绩。

基因检测产品的宣传使其看上去“无所不能”。北京基云惠康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脉基因”称,能从基因出发定制你的瘦身方案;北京的迪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则称,能从基因里找到你的皮肤一直没有光泽、不白、胶原蛋白少、皱纹多的对策;上海道拓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产品中,还有专门针对厌食、近视、肥胖等烦人的基因的测试。

基因甚至被当作拯救单身男女的神秘红娘。一年前,号称“中国最大严肃婚恋交友网”的“世纪佳缘”宣布,将联合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开展“基因配对”计划,通过检测“性格基因”,帮助人们寻找最合适的另一半,解救“单身基因”携带者。如果你现在突然想领养一条狗,基因检测也有用武之地,看它有没有髌骨外翻、内分泌病、库欣氏综合征等可能,以确定它能健康地陪你生活多久。

这些基因检测服务,每项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基因检测及相关产业将形成每年超过1000万人次的市场,规模或超千亿元。

降低门槛,跑马圈地,投资变现

在这千亿元大蛋糕中,绝大多数指向诸如情商、才华天赋、身材管理等时髦的生活化话题,而非肿瘤、癌症等病理分析治疗。

“都是怎么怎么来,怎么逗逼怎么说。一句话,讨大家喜欢,跟名人炒话题差不多,围观的比购买的多很多。所以你看,开实体店的并不多。”国内某基因检测公司员工蔡先生说,现在,行内绝大部分大众化服务处于制造噱头的起步阶段。部分提供互联网化基因服务的公司,如WeGene等,亦在公司简介中坦诚强调:报告中的任何项目均不可用作临床用途。

一些明确“不可用作临床用途”的个性化基因检测通过互联网打开市场,这些基因检测产品的水准让人难以猜测,同样一个肥胖基因检测,市场报价从299元到2999元不等,消费者也无从判断检测报告是否靠谱。上文那家检测染色体辨别胎儿性别的“香港医院”,微信公众号认证主体是一家深圳的美妆公司。一位新入职基因检测公司的女网友则发微博感叹,没想到自己有穿上白大褂的一天。并无医学专业经历的她称,上岗前只经过简单的培训,熟悉公司产品名称,方便给消费者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专家曾公开表示:“基因检测绝对还不成熟,现在不是推广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未知数,性价比很低。”

尽管如此,资本的热情却相当高。据华大基因招股书,过去4年内,超过50家投资人为入股华大旗下的华大科技、华大医学共计投资超过72亿元。其他与基因检测技术有关的初创公司也不嗷竦萌谧剩2016年1月,吉凯基因宣布B轮融资1亿元人民币;天方创新Thorgene A轮获得深创投数千万元人民币;3月14日,基因检测设计平台iGeneTech宣布获得数千万元A轮投资;同一天,上市公司“西陇科学”宣布对美国基因检测公司Fulgent Therapeutics投资2256万美元,获后者15%股份;4月14日,星舰基因宣布获得千万元人民币级别的天使轮融资;5月,海普洛斯A轮融资5000万元人民币……

谷歌投资的23andMe是基因检测创业的先驱,2006年成立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仅完成了两年多。23andMe想用简单低价的方式,为普通人提供个性化信息,如家谱、遗传特征和健康状况。23andMe在初创阶段也遭受监管部门限制,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下令不得再根据客户的基因检测结果来提供个人健康信息(诸如某种疾病的潜在风险),直到两年多后重获许可高调回归――2015年年初,著名制药企业 Genentech 向 23andMe 注资 6000万美元,用于分享后者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基因组数据。

第4篇

未来数年内,安全、环保、轻量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仍是包装行业的目标。在包装材料市场需求上,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高阻隔、高强度、耐高温、抗紫外线、抗菌等功能性产品,以及可回收、利用、降解塑料等绿色产品将受到青睐。

汇聚世界尖端塑料技术的 CHINAPLAS 2016国际橡塑展,将于2016年4月25日-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盛大举行。届时展会将云集世界各地3200多家展商及多个国家展团,展示各种先进技术及橡塑原材料,助力包装生产商迎合塑料包装的快速发展及多、快、好、省的新趋势。

更多功能

据市场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在食品饮料和医疗保健产品强劲的需求推动下,塑料包装仍将继续快速发展。这两类产品要求包装不仅要具有高质量,而且还要多功能性。多功能性主要包括:高阻隔性、耐蒸煮、抗紫外、保鲜性、选择透气性、耐热性、抗菌性以及防锈、除臭、形状记忆、可再封、易开封性等,其中以高阻隔性、耐热性和选择透过性包装材料发展较为迅速。由多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复合薄膜应用越来越广泛,以满足复杂的市场要求。7层、9层甚至11层膜结构都属于常见品级,将阻隔性、适印性、密封性和耐冲击性等多种性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耐热性塑料包装,常以蒸煮袋的形式出现,一般由具有遮光性的铝箔为中间层,高阻隔性塑料PA、PET为外层,具有热封性的PE、PP为内层的多层复合蒸煮膜制成。米拉克龙(Milacron)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多层共挤技术,可用于生产透明聚丙烯(PP)食品包装罐(Klear Can)。据介绍,其三层结构(PP/EVOH/PP)可以将贮存期延长到5年,并且可以在130℃以下蒸煮。

多层共挤薄膜的巨大需求,推动了生产设备市场的繁荣,目前已发展出11层吹膜生产线。去年国际橡塑展参展的德国 Kuhne Anlagenbau 公司及国内的金明精机亦有提供此技术。杜邦公司和 Kuhne Anlagenbau 共同开发的TripleBubble?1技术,利用杜邦离聚物和杜邦粘合树脂生产的11层功能塑料,其厚度仅为20μm-110μm,每层厚度的可延伸性可以达到60%,并具备高阻隔性、高透明度、高光泽、抗撕裂性强、抗冲击力强等优势。这将显著节省高达50%的原材料和资源,从而大大改善其生命周期。

更强智能

无论是塑料容器还是瓶盖,如今的设备都实现了更高的生产速度。例如,住友德马格的El-Exis SP 200-675注塑机,可在不到2秒钟的生产周期内完成4个125ml的聚丙烯(PP)食物容器的注塑成型,比常规的生产周期减少3%~5%,并借助专业机械手将成品捡拾。国内企业在技术上也有较大飞跃,如广东国珠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开发的饮料瓶盖高速注塑系统解决方案,采用HDPE材料制造重量为1.95g的产品,产量可达到2.88万pcs/h,每天可生产60万个瓶盖。

“中国制造2025”正在加快推进实施,逐渐迈进智能制造时代。工业4.0理念也逐渐在食品包装业渗透,塑料包装机械生产企业致力发展以光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组合化或模块化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目前已经有不少厂家将机器人和包装设备整合到一条生产线上,从前期的搬运、分拣到包装制作,再到后期的检测、储存和输送,各类自动化技术贯穿于包装行业的始终。这使企业不仅拥有了更高的包装速度,更精准的包装精度;而且还可以实现低能耗,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博世包装新推出的Paloma D3进料和顶装式机械手,被整合在Module++饼干包装整线中。据介绍,最新的GD(齿轮驱动)系列Delta机械手采用开放式的框架和平台,在提供了标准化和模块化方案的同时又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配置各种可选项。博世包装技术提升了D3机械手的平台,将负载增加至3公斤,从而确保更快的速度来提升拾取率。

环保节能

可持续包装,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各种政府法律是其主要驱动力。通过以下3个途径可以实现可持续包装:包装小型化或轻量化,更多地使用可再生原材料,利于回收和循环使用。

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前提下,选材时应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量。以薄膜为例,其趋势是包装薄膜的轻量化,关键技术在于采用具有超韧性、能加工较薄且较易加工的新型原料,如双峰HDPE树脂、茂金属催化剂的聚烯烃以及其他优秀的阻隔性包材等。帝斯曼集团最近推出了改性聚酰胺Akulon XS产品,与传统聚酰胺6相比,Akulon XS在膜泡中的结晶速度要慢得多,从而在加工条件方面为加工商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此外,其在膜泡中具有更好的拉升性,因此吹胀比提高的同时膜泡更加稳定。

更多地采用生物聚合物包装,也是一种环保手段。NatureWorks生产的Ingeo生物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特性,并且强化了耐高温程度。NatureWorks建议制造商不要只比较原材料成本,而应该考虑整体生产成本。以Ingeo与PET比较为例子,在制造相同的产品时,Ingeo的耗量更少,并且因为属于低温加工材料,加工过程所消耗的能源更少。

随着包装市场容量持续扩大,未来将产生越来越多的包装废弃物,只有对其进行统一回收,尽可能再生循环或者再生为有用材料,才能将其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回收利用加工技术的进步,促使回收利用率大幅提升。例如,在分拣方面,采用高技术光学方法,依据颜色、结构和形状来分选聚合物和树脂粒料,通过检测并除去各类缺陷和杂质(如变色、黑斑、染料滴、烧斑、结对和表面起纤等),可提取纯净、高价值的材料,从而改善最终产品的质量。随着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上涨及国家政策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塑料回收及再利用科技将会有蓬勃的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第5篇

1纳米医药发展前景分析

纳米医药是最近才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虽然目前已经进入市场的纳米医药产品不多,而且这一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还并没有充分确立,但是,利用纳米技术的药释系统、诊断方法和药物研发方法正在使药物的版图发生革命性变化,尤其是靶向特异性药释系统很有可能解决许多医学问题。尽管人们对纳米医药的预测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但是纳米医药研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①成本高。②在没有相关的安全指南出台前,很难得到公众的信任。③能得到的风险投资相对较少。④人们对纳米材料与活细胞之间关系(如生物相容性问题和纳米材料的毒性)了解较少。⑤大型制药公司不愿意向纳米医药投资。⑥生产缺少质量控制,重复性差等。⑦专利局(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和药物审批部门(如FDA)管理措施混乱和滞后。⑧媒体对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医药负面影响(尤其是环境、健康和安全性)的关注。为了在政策上适应并促进纳米医药的发展,各国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希望解决上述问题。各国专利局都在不断改进对纳米医药相关专利的审查,各国政府管理部门也正在制定纳米药物的相关安全指南,以便适应纳米医药产品的发展需求。下面将对美国纳米医药审查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纳米医药专利发展现状

在过去十年中纳米医药领域的研究文献和专利申请都迅速增长。欧洲专利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向欧洲专利局提交的纳米医药专利已经由1993年的220件上升到了2903年的2000件。根据欧洲专利局的统计结果,在纳米医药专利申请方面,美国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从1993—2003年间,其专利申请约占全球总申请量的54%,随后依次是德国占12%,日本占5%,法国和英国均占3%。我国目前只有清华大学材料系研究的纳米人工骨在美国获得了专利。从全球纳米医药专利申请所涉及的领域来看,药释放系统专利最多,约占全球纳米医药专利申请总数的59%,接下来依次是体外诊断方法、成像技术和生物材料专利,分别占14%,13%,8%,药物、治疗和活性移植物方面的专利相对较少,各占3%左右。无论是研究人员、生意人还是专利从业者都意识到纳米医药专利的重要性,都在努力获得尽可能广泛的纳米高分子材料的专利保护。市场上的纳米医药产品相对缺乏也推动了纳米医药专利工作的发展。制药公司认为获得专利是证明自己实力、吸引风险投资的最佳途径。有一些公司认为如果他们不去抢先申请尽可能多的专利,就很可能会因为被别人抢先申请而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同样,研究人员为了提高学术地位也感到申请专利的必要。大多数发明者发现在纳米医药专利出现的早期,PTO对纳米医药专利的管理是比较混乱的,但这正是对有价值的上游技术获得广泛专利保护的绝佳时期。在今后的几十年中,纳米医药将会不断的走向成熟并获得突破性的成果,专利将会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实施许可费并成为公司交易和合并的杠杆。

3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的申请

3.1纳米药释系统专利开发的优势和方法

纳米医药对药释系统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制药公司目前已经意识到药释系统的研究是他们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来自《NanoMar-kets))的一份市场报告的测算,到2012年,纳米技术将使药释系统产生48亿美元的收入。该报告还指出,到2009年全球药释产品和服务市场的收入将超过670亿美元。另外一份来自《NanotechnologyLawBusiness))的市场报告也指出纳米技术能使药释系统市场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12.5亿美元增至2010生国堑堑苤查!!塑生塑!!鲞箜!!塑年的52.5亿美元,2015年会增至140亿美元。固体纳米微粒是尺度在1—1000nm的颗粒,能用于药释系统。由于它具有能将各种药物基团运送到身体不同位点,并延长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在药释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纳米颗粒的大小和表面性质决定了它在体内的活性。纳米颗粒的物理性质也决定了它在体内能够达到大颗粒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另外,粒子大小也影响药物在体内各部位的分布。粒子变小,它的表面积就会呈指数增加,溶解速率和饱和度都大大增加,从而改变在体内的性质。在某些情况下,纳米颗粒药物还能够帮助降低血浆药物浓度峰值,也能防止血浆药物浓度降低至有效治疗浓度之下。目前美国的专利法允许对老药的新剂型申请专利,纳米技术就能够为已经存在的化合物提供新的剂型。这些新剂型能够获得FDA和PTO的批准。只要老药的纳米剂型能够满足专利性的要求,就能申请专利。在美国,创新性的药释系统本身也可以申请专利。创新性的药释系统能够帮助制药公司对已经专利过期或即将过期的化合物设计出新剂型。这种策略能够拖延或打击非专利药对过期专利药的冲击,尤其是当改进剂型的药物优于原专利药时。实际上,这种策略也延长了原专利药物的生命周期,通常也被称为“常绿化”策略。

3.2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的审批和申请

3.2.1纳米药释系统新药的审批应当指出的是,把已有药物改造为纳米药物通常会导致产生创新性的新化学实体(NCE),因为纳米药物与原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是完全不同,换句话说,就是不具有生物等效性,因此纳米制药公司并不能通过缩短的新药申请(ANDA)来通过FDA的审批。

3.2.2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的专利性审查标准我们现在还很难判断,纳米颗粒专利是否也将会面临电子商务和生物技术曾经面临的专利障碍。电子商务与生物技术专利最初是被认为不具有专利性的。无论如何,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剂型和其他纳米发明一样,只要满足专利性的要求就可以申请专利。在美国,大小本身并不是专利性的标准,某个装置或方法如果只在大小上发生了改变,并不能使其具有专利性。事实上,法条中已经明确规定:如果仅对某种物质、装置的大小加以限定并不足以使其与现有技术相区别而具有专利性。美国联邦巡回法院(CAFC)也认为:如果权利要求中描述的发明仅大小上与现有技术相区别,而在作用上与现有技术没区别,那么,这项发明就不具有新颖性。也就是说,具有纳米级量纲的物质也必须具有新的功能才具有专利性。此外,产品发明者还必须能够证明他们的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

3.2.3纳米药释系统专利申请中的困难——证明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嵋。对已有药物的新剂型申请专利,最大的困难就是证明该项发明的非显而易见性。FrO常认为,新的药物剂型不过是药物的优化,因此,并不具有可专利性。如果剂型中改变的只不过是成分,并且新增的成分曾经被用在其他的剂型中,产生能够预期的作用,这种观点当然是很有道理的。专利申请者要想说服审查员所申请的剂型不具有显而易见性,就必须证明该剂型具有意想不到的优点或改进。例如,降低毒性、增加生物利用度或改变生物利用度、改变药物稳定性、溶解度或活性。这就需要在专利申请中递交相关的试验数据,其中还包括与申请的剂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中的剂型的试验数据。这样,专利申请者就能够证明自己的发明具有创新性。由于纳米微粒药物的现有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纳米微粒的性质也常常是很难预测的,因此证明纳米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意想不到的优点,从而获得专利授权是相对容易的。然而,随着纳米药物现有技术的不断增加,这种专利申请的趋势终将会改变,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关纳米技术的专利、法律问题显现出来。

4美国纳米医药专利体系存在的问题

4.1纳米技术的定义不准确纳米技术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专家们对纳米技术的定义见仁见智。纳米技术是个概括性用语,它被用于定义产品、过程和特征,并覆盖了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中采用的纳米技术的定义是被引用最广泛的一种定义:“1~100nm尺寸问的物体,其中能有重大应用的独特现象的了解与操纵。”然而,一些专家反对给纳米技术限定如此严格的定义,他们认为应该强调数值范围的连续性而不是纳米到微米的界限。很显然,NNI的定义排除许多微米级的方法和材料,而许多纳米科学家都把微米量纲也纳入了纳米技术的范畴。实际上,许多政府机构都面临如何选用纳米技术的定义的问题。例如,FDA、PTO都采用了小于100nm的定义,也就是NNI的定义。这种定义就带来了许多麻烦,这不仅给纳米专利统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也给正确评估纳米技术的科学、法律、环生垦堑垫盘查!!塑生笙!!鲞篁!!塑境、管理和伦理学问题带来了麻烦。由于纳米技术需要许多技术的集合,每项技术又都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小于100nm的大小可能对于纳米成像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量子效应直接依赖于粒子的大小。但是,这种大小的界限对于制药公司可能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从成分、剂型和有效性的角度来说,大于100nm的尺度也许才能获得某些理想的性质(如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性、减少剂量、增强溶解度等)。有些专家指出,纳米技术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因为许多生物分子都与纳米物质具有相似的大小。例如,肽分子的大小与量子相当(<10nm),一些病毒与用于药释系统的纳米微粒的大小类似(<100nrfl)。因此,大多数分子药物和生物技术都可以纳入到纳米技术的分类中。因此,一些研究者建议纳米技术的定义中对纳米微粒的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小本身。欧洲科学基金会对医药领域的纳米技术作出了如下的定义:“采用分子手段和知识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健康的科学和技术。”这种定义没有局限于分子的大小,而是强调了对纳米材料的可控性操作是否能够带来医疗效果的改进。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学者提出,在纳米医药领域,不应该采用NNI的有关大小的限制,而应该把纳米技术应被称为“微型技术”更加合适,这样才能把纳米技术和显微技术都包括在内。

4.2纳米技术的定义不准确导致专利分类产生偏差2004年11月,PTO公布了一个纳米技术的初步分类(被称为第977类),并且还正在不断补充977类下面的小类。2006年,12月,PTO把大约4500项专利申请纳入了第977类中。然而,这个数字实际上只是很粗略的估算,低于实际的纳米技术专利申请数量。这主要是因为FrO借用了NNI的非常狭窄的定义用于专利分类,就导致了专利分类系统产生偏差,尤其是对纳米医药和生物纳米技术有关的发明进行分类时,偏差就更加明显。另外,这种分类标准既不能很好地体现纳米医药发明特有的特征,也很难体现出纳米医药所包含的跨学科特征。PTO利用这种具有明显偏离的分类系统筛选出的几千项专利并没有达到当初建立977分类的目的,而当初的目的是:统计纳米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方便专利审查员和专利人进行纳米技术专利的检索。

4.3在纳米医药领域的现有技术检索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3.1审查员的检索资源和水平有限在纳米医药领域的检索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一些专家认为PTO缺乏有效检索纳米医药现有技术的自动检索工具。另外,他们的数据库可能存在数据遗漏的问题。虽然,纳米医药专利的申请已经有显著增加,但是大多数的现有技术都被发表在杂志或书中。网站中的信息和公开的专利文献只是作为辅助的信息。而很多非专利文献,专利审查员是很难获得的,一方面是由于PTO并没有订购相关的商业数据库,另外一方面有些审查员在检索方面还不是非常专业。结果,专利审查员很可能会漏掉一些现有技术。这个问题可能并不仅仅是纳米医药专利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在其他技术领域的专利审查中也很常见。

4.3.2检索词难以确定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纳米技术的定义常常相互重叠,就使对纳米技术相关专利的检索比其他技术领域的检索更加复杂。不同的检索词可能指的是相同的纳米材料和结构。例如,“nanofibers”、“fibrils”和“nanotubes”都可以代表多层碳纳米管,“singleshellnanocylinders”,“bucky—tubes”,“nanowires”and“nanotubes”都可以代表单层碳纳米管,因此要想精确作出纳米技术的专利地图是非常困难的。

4.3.3有些文献存在“假象”事实上,有些发明者在专利或出版物常常会把自己的发明撰写得十分隐蔽,以使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不会注意到他们的技术。另一方面,有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发明者或发明的受让人,会把带有纳米的词汇加纳入到他们的专利或出版物中,以便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在现有技术中找到真正的纳米技术,不但需要在检索专利和商业数据库时巧妙地选择关键词和专利分类代码,还要经过纳米技术专家的筛选,才能检索到最全面、最可靠的现有技术。十几年来,许多国家的专利局都面临着接受大量纳米医药相关专利申请的问题,PTO也不例外。随着纳米医药专利申请量的增多,其授权量也在不断猛增。但是由于PTO没能很好地解决审查工作质量低、专利授权量失控性猛涨以及职业道德降低的问题,将会对越来越紧迫的纳米医药的专利问题带来严重影响。归纳起来,PTO目前正面临的问题有:①审查员由于所能接触到的现有技术和检索水平有限,不能保证对每项纳米医药专利申请进行充分审查,做一】556一生垦堑堑苤查!!塑生笪!!鲞箜!!塑出授权决策依据的信息也往往有限。②审查员缺乏。③资金缺乏。④审查员的薪水只与审查数量挂钩,而不考虑审查质量,所以,审查质量低。⑤除了聘请过少数专家开展有关纳米医药讲座外,几乎没有聘请过外部的法律和技术专家。⑥Fro并不要求其审查员具有很高的学历。⑦没有专门针对纳米医药专利审查的培训教程和审查指南。

第6篇

[关键词] 网络广告信任度网络媒体广告真实性广告效果

网络广告有许多优势,但更多是在理论表述与技术表现上。网络广告在其发展中还有种种问题、不足和制约因素,调查表明在互联网广告劣势“名单”中,可信度、效果评估及记忆率差位居前三。由此不难发现,它将直接影响网络广告效果与网站(媒体)的经营,以及广告业的健康发展,亟须加以探究。

一、网络广告发展的简要评述

迄今承载广告信息的媒体已经难以尽数,而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及其应用,造就了广告的又一新形态。据美国互联网广告署公布的数据:美国的网络广告营业额由1996年约3亿美元, 到2005年已达125亿美元,全球则达到330亿美元;在国内,1997年3月,在Chinabyte的主页上也出现了第一个广告。据《iResearch-2005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到31.3亿元,较2004年增长77%。随着网络媒体技术与经营的日渐成熟,网络用户的不断扩增,网络广告的市场发展空间无疑将是巨大的。

但是,在现阶段以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网络广告的发展还有许多难题待解,仍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从宏观上,主要是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具体地涉及到:网络广告的业务经营并不规范;创意与表现形式有待出新;技术与应用仍需要拓展;理论研究贫乏、滞后;专门人才稀缺;还有相应的网民(受众)的数量规模,及其对于网络广告的认同问题等等。特别是伴随发展过程同比增长的大量虚假广告和广告欺诈的不断涌现,加之行业监管不力及其困难,造成网络广告的可信度普遍疑惑,直接影响到广告的效果与网站(媒体)的经营。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市场,网络广告也是网站(媒体)的主要盈利来源之一,全球广告巨头正在加剧争霸中国市场。为了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建树起网络媒体的信任度,提升广告传播的效力。

二、广告的信任度及其认识

1.何谓信任度。对“信任度”的理解,简单说即是对信用的量化和评价尺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个体的信用度及其差异,或者会带来较多的利益;或者引出相应的道德与法律责任。与广告相关的是,受众对具有公共性的媒介特别是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以至良好的信任度,这种信任度逐渐集合而成了媒介的公信力,包括长期形成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显然,有效的广告传播需要搭载公信力强的媒介。

2.信任度的构成与分析。信任度的进一步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确定因素结构与量化分析。Hovland等人首先区分出两个潜在的因素:值得信赖与专业性;近期有研究者试图建立一个简单的形容词量表以测量可信度,例如,Jacobson运用20对形容词,将之分为四个因素:真实性、客观性、活力性、娱乐性;Singletary则归纳出六个可信度因素,分别是知识性、吸引性、可依赖性、清晰性、敌对性和稳定性。

量化分析网络媒体可信度的成果,有“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互联网报告”,采用Ridit分析(累积概率分布均值)来比较被访者对不同新闻来源的相对信任程度,对于网络广告可信度研究有一定借鉴。

3.广告信任度的分解。迄今为止,网络广告信任度量化分析研究还缺乏典型案例及有价值的成果。 广告的信任度,既可以是整体抽象的定性评判结果,也可以是具体某一因素的影响所致。从网络广告传播过程看,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影响其信任度的最基本的导因,而网络广告的创意与表现形式,在感官上也直接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和认同;此外,由于对网络媒体及具体的网站的信任度,直接或间接迁及到所承载的广告信息的信任;对于广告主及其产品社会声誉或形象的认同;受众固有的观念、态度、偏好等所形成的认知和判断;社会环境、文化、风俗等对于网络广告的认可程度;市场培育的成熟度,等等。总之,网络广告的信任度应是上述各方面影响因素的集合。

三、影响广告信任度的简要分析

影响网络广告信任度的因素很多,我们做出如下简要分析。

1.网站(媒体)因素。网络媒体是网络广告赖以生存的母体,全世界的网站已达一亿,每天还以100万的数量猛增,个人可以自由创办自己的主页乃至网站。因此,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对于网络广告来说十分关键。

网络媒体需要经营,与传统媒体相比客观上对于广告的收入更有依赖性,但同时它的“先天不足”与问题也显现出来:由传统媒体悠久的历史,成熟的经验,官方的背景,业务的运作,严格的监管,完善的法规等等,已经积淀了较高的信任度;就网络广告效果的评估,目前主要是基于网站提供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公证性一直受到某些广告主和商的质疑。当一个媒体不具备评估的客观依据时,它的信任度很难建立起来。

2.网民(受众)。所有上网的用户都是网络广告的受众对象和潜在消费者,也是广告传播过程的终端,目前中国的网民已达1.2亿。但是据CNNIC调查显示,37.8%的网民对目前网络广告“最不满意”;22.7%的网民选择不愿意以网络广告作为自己选购物品或服务;在网上浏览过广告但从不购买的人46.9%;很少浏览的有34.7%;经常浏览并购买的只有18.4%。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网民对网络广告的认可度不高。心理实验表明:抱怨、反感情绪和态度会严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处理,浅则影响对信息知觉过程的解释,深则使受众对信息的接受产生抵御。

3.广告主。广告主是指广告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提供者,通常就是广告信息传播的源头。然而在现今鱼龙混杂的各类网站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消息,也包括广告。由此可见,网络广告主的外延已是相当宽泛而模糊。因此网民对广告主是否信任,信任程度有多高也是影响网络广告信任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由于各类网站的迅速扩增乃至泛滥,以及相关法规的滞后和监管不力,还有广告的门槛较低,形形的“广告主”可以在网上大做广告,我们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广告内容的真实性。

4.商方面。商对网络广告起到了一个把关的作用,也负有审核广告的责任和义务,因而对能否更好的保证网络广告的真实性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只是初现端倪。首先,对商的资质认定、素质考察,以及过程中的有效监管等一系列的问题都缺乏相应的法律和规范;其次,缺乏对商的有效监督,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告主对网络广告实际效果难以查核;再次,目前网络广告商的佣金通常是广告费用的30%-50%,商获利很大。在利益驱使下,商很放松了对广告内容的审核,甚至放纵了他们的违法行为。

5.广告内容。广告是特定信息的传播,广告内容的真实性、有效性是影响其信任度的最根本因素。至少有三层含义:传播商品或服务的本质内容信息;客观表述商品和服务的特性;如实兑现有关利益的承诺。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显然有超越时空、信息容量大,以及与用户交互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可使广告信息的传播更加充分、有效,同时也会使虚假不实广告内容得以放大扩延,误导后果更为严重。

6.广告形式。广告形式服务于广告内容,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广告效果相得益彰。网络广告的艺术性、灵活性、表现力,对受众视觉的冲击力,都可以超出传统媒体的广告。但如今我们只要打开网页、进入邮箱,铺天盖地的网络广告就会向你扑面而来,更糟糕的是,有时突然会同时出现十几个窗口的广告页面,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根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对传统条幅式广告有50%的被调查者表示抱怨。弹出式广告占据了大量的带宽,不但影响了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系统的速度,,并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7.创意与表现。创意是广告的核心与灵魂,同时它要服务于并且服从于广告的目的和内容。但是,现有的网络广告缺乏创意和表现的空间,直接影响着网民对广告的点击及其效果。

8.其他方面因素。对网络广告信任度的影响因素还包括: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而带来的有关广告的版权,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私权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何形成合理的网络广告价格体系,制定价格标准;如何提高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如何完善网上支付手段等等。

四、 提升网络广告信任度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监管行业自律。首先,实行网络广告的登记管理,登记后的ICP在其首页上就可设置其登记标志(就如红盾315)以标示其资格;其次,鼓励发展一批专业性网络广告公司,它们承担客户的广告活动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对这些公司活动的全面监管无疑会降低对整个网络广告市场监管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广告的质量与效果;第三,对特定内容的广告进行审查。比如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等这些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理应成为重点审查对象的商品,并设立举报制度;第四,建立绿色通道制,即已经按《广告法》通过审查的传统媒介的广告,在其审查批准的范围内可以直接经过技术处理进入网络媒体,以避免二次审查不必要的成本;第五,推行互联网服务商的有限责任制,加强行业自律。

2.迎合网民(受众)的接受心理与习惯。消费者之所以点击广告,其心理因素是主要动因。首先,要想赢得市场就要针对受众心理基本特点采取相应的广告策略,运用心理影响技巧强化广告设计作品的感染力,进而提高广告宣传的冲击力。比如,交互式广告策略;定向传播策略等;其次,网络广告要有创意。打动受众的购买欲望,激发他们的消费需求;再次,网络广告内容要具体、真实,不能提供虚假的、误导性信息。

3.与其它媒体联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特色、优势,传统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运作经验和社会资源是网络媒体所欠缺的。与传统媒体业务协作,大大有助于提升网络广告的可信度,而且也使传统媒体大获其益,可以更好地建立与消费者之间诸如像贴心朋友般的互动关系。

4.提升创作与表现水平。随着网络技术更为先进:从单纯的文字到动画,从单纯的按钮或旗帜样式到诸多样式百花齐放,从直白的平面到互动性的立体,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运用到网络广告之中,提升创作与表现水平更具有利条件。

5.加强网络广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网络广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待于深化,特别是针对长期困扰网络广告业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要有创新的视角,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方案,创新的成果。

简短结束语关于网络广告的信任度,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影响因素,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特别是若能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积累案例,将会产生重要的成果和突破。由此,网络广告的信任度也必将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伟:呼唤网络媒体公信度.网络传播,2005.(5)52~53

[2]美国今年网络广告额创新纪录 可望达160亿.新华社.2006.11.17

[3]专家称:网络广告将跃升为未来广告市场主流.市场报. 2006.08.28

[4]于洪奇:试论媒体公信力 .[2005-03-22]. 省略

[5]阿祥:谁来提升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光明日报.2003.4.23

[6]网络广告信任度提高 超半数网友信赖网络广告.千龙网.2006.9.14

[7]陈金国:如何重塑互联网广告. 互联网周刊,2004.10.20

[8]网络广告调查:信任度与讨厌度. 时代营销. 2003.5.23

第7篇

【关键词】保险业 诚信缺失 对策思考

一、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市场潜力

1、保险业快速发展的现状

自1980年我国保险业全面恢复以来,保险业一直在我国经历着迅猛的发展。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1980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仅4.6亿元,至2006年底,这一数字猛增至5640.2亿元,增长率1225.1%,年增速达30%左右;保险深度从1980年的0.1%增至2006年的2.8%,保险密度从2001年的169元增至2006年的431.3元。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中国入世深化的背景下,保险业的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的大江南北遍地生根,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2007年9月13日召开的中央国家机关“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情况交流会上透漏“目前保险公司发展到113家”,民族保险公司、外资保险企业在加剧市场竞争的同时,对资本市场的参与度也在日益深化。随着2004年以来,中国平安、中国人寿陆续在海外、国内完成上市之后,中国太平洋也登陆国内A股市场,而且再保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也在跟进中,近期保险公司的再融资也备受市场的关注。

伴随主体增加,市场参与者也在迅猛扩展。根据《2007年上半年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保险营销员达到172.8万人,其中寿险营销员151.4万人,产险营销员21.4万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256家,保险兼业机构137922家。

2、保险业巨大的市场潜力

以上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新兴保险市场迅速成长的缩影,与发达国家保险业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行业、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只是在经历了20年的停顿之后,真正开始步入了蓬勃发展的轨道,市场具有着进一步可挖掘的巨大潜力。

据《2005年统计年鉴》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5亿,占总人口的12.4%,2020年将占17.2%,2050年将占31%。中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20%、亚洲的50%。庞大的银潮与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格格不入,目前养老体制存在的诸多不足,养老体制改革将通过商业保险养老走向一条有效的路径,养老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随着农村人口家庭收入的增加和保险知识的普及,以及保险监管部门关于保险“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的推进,很多省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成功运作,农村人口对保险的认知度和需求度也在增加,农业保险以及农村人口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近年来中国GDP稳步快速增长,直接作用于汽车市场的发展,间接作用于车险市场的发展。一方面,省际、城际、城乡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中型客车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交通法》的实施和《交强险》的推行,推进了车险市场的发展。

二、诚信缺失难题困扰保险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但由于这一时期保险业普遍重视业务发展,轻诚信建设,以至于行业诚信建设基础脆弱,问题凸现,诚信缺失已成为困扰保险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显示,近两年国内寿险保单退保金额巨大,甚至一度逾300亿元,其中竟有20%的理由是因为消费者被骗。

另据网易商业频道举行的“你认为国内的保险公司可信度为多少?”的投票调查显示,63.0%的投票者认为国内的保险公司可信度为0%,35%的认为可信度为50%,只有1%的人认为可信度为100%。国内保险业的诚信状况可见一斑。

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缺失问题不仅体现在保险公司、保险消费者方面,还体现在保险人方面。部分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呈现“天书式”合同,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理赔程序过于烦琐,许多索赔人经过多次反复还难以从保险公司领到应得的保险金,使得投保人大为不满。有的不按合同约定,找出种种理由惜赔、拖赔、欠赔,甚至无理由拒赔;一些保险中介如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在开展业务时,严重误导甚至欺骗投保人,故意隐瞒合同的重要信息,不充分说明“除外责任”,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一些投保人伪造与事故有关的证明、证据,甚至人为制造保险事故,以骗取高额保险金。

三、诚信缺失的影响以及诚信缺失问题的根源分析

1、影响

保险产品作为一种服务商品,是“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其外在形式表现为一份合同,而且常常被视为最大诚信合同;保险业在实际经营中,投保人购买保险产品并向保险公司支付保费后,保险公司并不以有形的产品作为交换,而只是承诺在出现特定事件后,由保险公司按约定履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义务。保险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保险业较其他行业对诚信的要求更高,良好的信用是保险业的生命线。目前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已关乎该行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失信对保险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

(1)影响新客户的拓展。保险业务一旦发生,客户对于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就依赖于保险公司的诚信行为,而且信息在消费者之间(即新老客户之间)存在反馈机制,保险公司服务良好,理赔全额、及时则会形成正面积极的市场口碑,反之,不按照合同履行相关的保险责任,惜赔、拖赔、欠赔甚至无理拒赔,不仅影响到老客户继续投保新的保险产品,而且也会对其他潜在的客户产生负面的引导作用,影响客户群体的拓展。

(2)不信任的态度难以改变。保险业的失信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一旦消费者对某一产品、从业人员或保险机构产生不诚信的判断,这种态度往往具有一定的继续性,会在随后的时期内继续保持,短期之内难以改变,即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消息闭塞,行业本身缺乏公开、透明的规则的情况下,改变失信的态度更是困难。

(3)失信蔓延效,影响行业声誉。一家保险机构或部分从业人员的不诚信行为会对行业内的其他机构或从业人员产生蔓延效应。比如,保险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误导宣传、模糊真实回报率、逃避保险责任以及展业理赔两张脸等这些不诚信行为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不仅会影响到相关保险机构或从业人员的信誉,而且会引发广大消费者对其他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产生不信任的外部影响。可见,失信行为会扰乱整个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整个保险业的社会声誉产生损害。

(4)引发系统风险。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与银行业一样,负债经营是基本特征,其自身拥有的资本金与负债规模相比是不对称的。一旦失信影响在行业扩大,消费者群体就会丧失对保险业的信心,切断涌向保险业的资金链条,进而动摇保险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引发系统性的风险。

2、根源分析

(1)保险商品特殊性与保险知识普及滞后存在反差。保险商品属于金融商品的范畴,与普通的商品不同之处在于:首先,保险商品是一种保障的承诺,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无形性;其次,保险商品的外在载体是一份合同,而且是一份具有专业性的特殊合同,涉及投资学、金融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具有一定复杂性,是一个高知识、高技术的结合体。商品的潜在特点决定了在销售中需要对商品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和综合知识面较广的销售人员,而我国庞大的保险营销员队伍普遍学历较低,保险营销员在从业的过程中,因自身背景、生活群体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到人对商品本身内涵的理解程度深浅不一,业务开展方式因人而异,具有较大的个性化色彩,销售所主推的客户群体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很多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商品之后,往往对其条款的认知是很模糊的,只是简单地记住了自己所应缴纳的保费,出险时大致的保险责任,而对于责任的免除,条款的细节一概不知,甚至有些保险消费者只是记住了在某一保险从业人员处投保,对于条款的责任几近不知。

(2)保险营销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中介机构的利益驱动。作为连接产品和消费者、企业和市场之间的重要纽带,数量庞大、素质参差不齐的保险营销员队伍一直以来被视作保险业诚信链条的薄弱环节。我国保险营销员在2007年已达到172.8万人,保险业在甄选销售人员时往往门槛较低,目前大多数的保险公司规定只要“具备高中以上学历,无违法记录,身体健康者”即可加入保险销售队伍,同时保险营销人员流动性较大,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营销人员往往在向客户推销保险商品时避重就轻,甚至部分人员误导客户,做出不实承诺,进而潜伏合同分歧。另一方面,保险机构存在利益驱动行为。尤其是兼业机构代销保单,往往侧重于对业务量的追求而忽略产品本身功能与消费者的需求点。

(3)保险公司营销机制和管理体制的不足。虽然诚信缺失问题表现在营销员身上,但根子却在保险公司的机制和管理上。中国保险业过去20年的发展模式是“数量扩张型”战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保单大量推销出去是主要目标。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对营销员的考核是以业绩为主,在这种体制下,营销员的趋利心理难免会诱发误导和欺诈行为。不仅如此,营销员与保险公司之间是一种而非雇佣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寿险销售相对的独立性,公司对整个销售活动的掌握是一种非现场的管理,人员就商品向客户所作的介绍和说明,整个签约过程中的细节,营销员为客户所提供服务的优劣,保险公司都无法做到现场跟踪和直接掌控。

(4)商业信用的基础不牢。部分营销员存在不诚信行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业的体制模式也存在不足,但是把所有的责任都加于保险业本身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保险行业本身就是为消费者提供投保保障的,出现消费者认为被骗的情况应该说并不是保险经营者的初衷。之所以出现消费者不信任保险公司的状况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政府监管缺位、行业自律不严、法律、法规不完善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等都有一定的责任。而对保险行业来说,如何重建诚信形象,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是需要多角度的思考和多方的努力。

四、突破诚信缺失瓶颈的对策思考

保险业商品的特点以及保险业所承担的特有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推进保险业诚信建设的特殊意义,放眼保险业进一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尽快突破诚信瓶颈为目的,本着标本兼治的思路,对我国保险业突破诚信瓶颈对策做以下思考。

1、加大保险宣传,普及保险知识,培育保险诚信文化

相对于金融业中银行业,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经历了20年的中断,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之初,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了解是字面甚至是感性的。恢复发展之后,我国的保险业在借鉴台湾以及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快速、迅猛地前进,一些新的保险产品的类别日益增多,产品功能在传统保障功能的基础上,理财、融资的附加功能日益凸现,同时保险条款的约定事项也有所变化,这些变化的速度已超出了市场消费者对保险产品认知的提升速度。要使消费者做到明白消费保险产品,行业的宣传和行业基础知识的普及则势在必行。

(1)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根据各省市的特点,通过专门的网页、报纸栏目、定期刊物,向社会公众普及保险知识,宣传保险功能,介绍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有效地借助电视、广播等宣传面较广的媒体,加大保险业发展动态宣传的力度,报道行业先进,及时曝光不足;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保险业诚信教育活动,提升保险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对保险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加强法律和诚信教育,提升其对保险行业经营和管理的认知度,强化合法、合规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

(2)各家商业保险公司可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开展诸如客户服务节,诚信服务承诺、客户咨询周等商业宣传活动,采用现场面对面解答、客服热线解答等多种形式,宣传公司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增进消费者对保险业的正确了解。

2、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双管齐下,健全工作,强化奖惩机制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交流、协调的作用,促进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行业协会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以及行业服务标准,对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对保险机构实行挂牌展业,同时规范和监督保险机构的业务管理流程,要求对新投保客户进行百分百回访,对老客户进行续缴费提醒、及时递交分红报告,客户资料保密等售后服务;另一方面,协会在服务行业的同时,要根据协会章程和自律公约,落实对失信人员或机构的警告、业内批评、公开通报批评、扣罚违约金、开除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在服务行业的同时,也坚决维护行业的声誉。

(2)各省保监局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要把虚假宣传,销售误导,以及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对保险机构新销售的险种实行严格的报备审批制度,对保险机构的铺设实行严格的审批和验收,防止跨区域展业和无照经营行为;加强对保险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批,建立保险业高级管理人员信息数据库,减少保险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和跳槽,规范保险业人员流动秩序。

(3)健全投诉工作机制。是弱势群体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是市场运行情况的晴雨表。通过畅通渠道,建立分层级的处理机制,以监管谈话、问责等工作形式,对上访案件落实督办,并缩短处理流程,关注案件处理结果。

(4)强化诚信奖惩机制。一方面发挥诚信的正向激励作用,对诚实守信的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表彰和支持,树立诚信典范,形成良好的诚信风尚;另一方面,对危及行业的重大失信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公开要求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按照《保险法》的规定,实行行业接管或市场退出,严惩失信行为,加大失信机会成本。

3、改革营销机制和完善保险公司管理体制

现行营销机制的保险人用工模式是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带入国内的。其特点就是采取低保障、高激励的用工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淘汰机制。而国内的保险公司没有对此进行改造,基本上是照搬照抄。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要解决营销员的诚信缺失问题,就必须思考现行营销机制的改革。

(1)落实营销员福利保障,削减业绩激励投入。保险营销员的收入来自于业务的计提佣金,有业务则有收入,无业务则没有收入。除此之外,从业时间较短的人员再无其他任何保障。卖保险的什么保障都没有,就像种田的没饭吃,盖房子的没地方住。势必导致在销售保单时会引发失信问题。而各家公司为了在短期内提升保费,抢占市场,往往加大激励的投入,透支业务高手的保费来源。部分人员在公司的激励下,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目的,忽略客户的需求,向客户推销保险,甚至在技能不具备的情况下,借助人情去开发高额的保单,进而也对保险公司的永续经营产生影响。要改变保险营销人员的执业困境,减少流失率,就需要为营销人员提供切实的公司和社会福利保障,确保其权益。若从经营成本的角度考虑,削减激励投入,加大保障投入也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2)加强营销员求职的甄选,注重销售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营销人员岗位应聘的开始,需严格审核相关信息的真实性,适当提高加盟行业的门槛,吸纳具备一定销售经验和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销售工作。从业人员除在市场中积累销售经验外,公司应注重其从业知识、销售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并加强职业操守的培养,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同时,进而保障行业的良好声誉。

(3)完善公司管理体制,注重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盲目地扩大保费规模,以保费抢市场、抢客户,而且上级公司对下级公司管理人员的经营考核突出保费收入,以保费计划达成论绩效、论晋升;同时,大多数公司基层的业务单位在财务上实行费用取得制,多收多花,少收少花,基层管理者在政策的导向下不得不以保费最大化为经营的首要目标。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就要在拓展市场的同时,有效地考虑公司可持续发展,对管理者进行多方位地考核,对从业人员的失信行为实行管理者连带责任制。在财务方面,也要注重队伍诚信建设的投入。

4、完善商业信用的体系建设,为保险业的诚信建设奠定基础

针对我国保险信用法制建设与保险经营活动相比滞后的问题,加快完善保险信用法制建设,有效解决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同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完善我国商业机构信用评级机制,对商业征信数据库采集、整理、记录和运用尽快予以建立和明确,对失信行为建立、健全发现、查处和反馈机制,在保证商业整体诚信经营的大环境下,促`1进我国保险业诚信经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吴定富谈中国保险业诚信建设问题[DB/OL].爱国者安全网,2005.

[2] 孙蓉:中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制度分析[J].保险研究,2003(9).

第8篇

国家对医疗保健品、房地产等行业的宏观调控为报业广告增长带来经营的压力。汽车、通讯、IT等广告支柱产业的疲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报业的广告额。但最深层的原因在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使传统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除了改革体制、规范市场这种报业自身强身健体的方法外,还应积极地利用新媒体所依附的新技术,延伸传统报业的产业链和生命力,增加产业的价值。这些都是报业摆脱困境值得尝试的方法。2006年的中国报业已经向这些方向试探地伸出了触角。

2006年中国报业的发展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报业经营的蛋糕越变越小

慧聪国际资讯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同比增长5.97%,低于2005年的9.97%。2006年网络媒体广告增幅可能达到40%。全国报业广告经营额在2006年前3个季度仅仅增长了5.52%,比2005年的增幅还低,而且,又一次低于了全国GDP的增长水平,又一次低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平均增长水平,更是大大低于新媒体广告的增长水平。这是20年来报纸广告增长率的最低点。

报业发展的现实表明,2006年的报业增幅呈现出进一步放缓的趋势,报业广告经营的“蛋糕”变得越来越小。可以说,中国报业发展是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

二、体制改革推动报纸产业发展,为有序竞争奠定基础

《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的官方资料显示,体制的弊端是报纸发展的挑战之一。进入竞争时期的中国报业以报业集团为主体,主要体现在集团与集团之间、集团优势报纸之间的竞争。而我国的报业集团一般是以党报为核心组建的,有的是按照行政区域自然形成,有的则是用行政手段整合而成。市场经济中,体制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作为市场主体的报纸的发展,是报纸发展产业化的障碍因素之一。新媒体因为没有历史包袱,所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上可以轻装上阵,与传统报业相比具有根本的体制竞争力。

体制障碍引起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造成了资源的内耗和报业的恶性竞争。这是报业为自己设下的路障,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摊薄了报业的利润。

体制与秩序是报业自身发展的缺陷。面对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猛烈攻势,报业同仁意识到,只有强身健体才是对抗“外敌”的根本。

2006年,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以政策措施积极地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民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民族画报社列入2006年总署第一批副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试点单位;中国计算机报社、机电商报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列入第一批转企试点单位。

2006年,各地报业协会出笼了行业自律性文件。黑龙江多家报纸共同向社会承诺“今年订报不送礼,送礼就送好新闻”。 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12家都市报,2006年总发行量比2005年增长6%,发行成本减少1.3亿元。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把省会的15份报纸分类、定位,以差异化定位规避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恶果。

三、传统报业与新技术结合,可以实现共赢

新媒体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使报业感受到了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带给报业一个实现自身变革的机遇。新媒体的优势是其所依附的新兴技术和传播方式的更新。但是,技术在于应用,互联网可以用,报纸也可以用。在2006年,传统媒体与新技术相结合带给了人们一些惊喜:

2006年3月,百度公司推出“泛媒体联盟”,有不少报业集团采取了合作的态度。传统报业的网站中,大洋网、奥一网、大江网、天极网成为最早“入盟”的成员;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2006年前9个月相继推出i-news(手机报)、i-mook(电子杂志)、i-paper(电子报)、i-street(公共新闻视频),实现了传统报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增值;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从发行终端切入数字化转型,推出卫星报,在39个国家,《天津日报》可和《今日美国》等报纸同步落地,实现报纸在全球当天发行,即时阅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于2006年8月推出“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计划,探索的不仅仅是加盟单位和领先报社的转型,更是全行业的转型。首批加盟报业集团有17家。2006年12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新浪公司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探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共建联合传播平台。在新闻内容、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有专家预言,新媒体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平台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增量和更长的产业链。尽管预测能否应验还不得而知,但是在目前报业市场趋于饱和的状况下,利用网络寻求新的价值和突破成为发展传统报业的共识。网络对传统报业的受众和广告分流已成事实,但是二者的合作却可以带来共赢。新媒体不是狼,将新技术为报业所用,可以延伸传统报业的产业链和生命力,增加产业的价值。传统报业与新媒体合作,不只是神话传说,它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留给2007年一个值得憧憬的崭新开始。

2006年,三大类报纸的发展状况各有千秋。党报发展没有太大悬念,仍然是老问题,也仍然是原有的优势。行业报保持了稳定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是中国报业低靡状态中惟一令人欣慰的报纸类型。都市报在市场中,收益最大,波动也很大,将2006年中国报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反映得最为真切、明显。

1.党报

(1)发行量与党报地位、作用

近几年,党报总体的发行量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晚报、都市报的挤压,二是党报发行体制的弊端。虽然办党报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效益,但是发行量其实并不简单地只是经济指标,它还直接反映出报纸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当发行量下降时,舆论导向作用与宣传功能就已经在弱化”。 党报的发展关系到能够掌握新闻舆论主动权的问题。所以,如何提高党报发行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2)党报为巩固主流媒体地位所做的努力

党报产生之初,就奠定了主流媒介的地位,然而,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报业格局,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等大众化路线的报刊不断地挑战着党报的主流地位。“在发展中迎接挑战,在竞争中巩固主体地位,在创新中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已成为党报的共同目标。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建立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相辅相成的组织结构,从体制上为集团系列传媒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一报一策”、分类整合等多种办法支持集团的系列传媒不断做大做强;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面对传统党报生存环境发生的挑战性变化,借助改版,郑重推出“责任造就公信力”的办报口号,围绕着公信力这个核心问题,不仅改报纸的版式,更重要的是改报纸的内容、改思维方式、改工作作风;江苏《无锡日报》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都市党报路子。他们提出“大报品位、大众口味”、“传承中创新、整合中提高”的办报理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稳步上升,连续两次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地方报社先进管理单位称号。

巩固党报的主流地位,首先应立足于改变党报的新闻传播理念及模式,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权威地位,在市场经济下改革自身,谋求发展。基于此,党报工作者始终在努力进行各种有益的尝试,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巩固和壮大党和国家主流舆论阵地的庄严职责,围绕中心,面向群众,积极改革,适应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2006年中国党报宣传效果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年9月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对分布在东、中、西部以及中央部委的100名阅读过党报的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对于不同渠道的同类新闻,有61%的人更信任党报的消息来源;读者对目前党报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的比例为73%。对党报满意程度比较高的五个方面依次是:权威性、公信力、指导性、思想性、真实性。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师生在研究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南方日报》、《河南日报》、《安徽日报》、《广州日报》、《鞍山日报》、《新疆经济报》等十多家党报后,认为,十六大以来,党报在防“左”、防“右”两条战线上作战, 坚持了正确的立场,努力用“三贴近”统筹整个宣传报道工作,使党报真正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2.晚报及都市报

(1)中国报业的缩影

2006年都市类报纸以深入社会、贴近市民为宗旨,了解民情、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发展十余年来影响力日增,渗透到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占据了报业市场的老大位置。都市报曾经是中国报业发展的主要收益者,如今在报业困境中也是反映最明显的报纸类别。

晚报、都市报需要解决体制问题,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以适应产业化发展关键时刻的市场需要。都市报的受众、内容、发行方式甚至广告基本上大同小异,再加上无序竞争,所以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这是许多报纸走入“死胡同”的原因所在。由于晚报和都市报对广告的“过分”依赖,因此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对保健品、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使很多此类报纸大受影响。

(2)都市报竞争异常惨烈

2006年云南昆明报业市场的降价风波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各家都市报纷纷打破了120元/年的行业定价,其中《春城晚报》更是一下子降到了60元/年,随后实力雄厚的《昆明日报》也参与到降价竞争中来,使这场报业价格战更加惨烈,出现了昆明报纸20元钱看一年的现象。表面上看,可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强的报纸在价格战中占了上风,实则不然,这种恶性竞争带来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一损俱损,每家报纸都元气大伤。

(3)“有形之手”促进理性发展

形同战场的国内晚报、都市报市场烽烟四起,该类报纸之间的自相残杀暴露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某些弊端。当这只“无形之手”对都市报市场恶性竞争的调节收效不大的时候,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形之手”就该粉墨登场,从政策、规章、制度上给予调节了。

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加大了对于都市报竞争无序化的监管力度,主管部门的积极态度同时促进了各地报业组织的自律性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都市报市场理性化和轨道化的进程。其中总署的一项大手笔就是委托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沈阳、哈尔滨、石家庄、太原、西安、南京、杭州11座城市在内的都市报类报纸进行了发行量认证,并予以了公布。这一举措大大地规范了都市报发行市场的秩序,为整个都市报类报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

(4)并非寒冬

从2005年中国报业发展出现滑坡之初,业界便忧心忡忡地敲响了警钟――都市报的寒冬是否将不期而至了呢?但是在此环境下不同的都市报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都市报都遭遇了暴风雪,也有成功的例子。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说,都市报是否走向寒冬取决于各自道路的选择,市场并非只为其设置了困境,也有机遇。

现在的都市报市场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供过于求造成了许多报纸的困境。以北京为例,同类的都市报有八九家之多,然而从读者和广告等方面来考察的话,市场并没有为如此多的同类都市报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所以《新京报》从当初信誓旦旦地挺进,到如今的惨淡状况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身处在同一个环境中的《北京青年报》境况却完全不同。这是市场资源配置的结果,也是受众选择的结果。

3.行业报

(1)报业危机中的“幸运者”

在近年来令人悲观的报业发展状况中,行业报是惟一令人感到欣慰的。与其他类型报纸的举步维艰相比,行业报没有令人心痛的起落,发展得一直相对稳定。这与其最早实现分众、顺应了媒介发展总趋势有很大的关系。

2006年8月3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公布了5家“最具竞争力的行业报”,如下表所示:

从最具竞争力的行业报排名中可以看出,排名前5的报纸涉及行业为:计算机、纺织、信息、汽车,均是现今国内的朝阳产业。这一现象体现了行业报的特征:行业报的发展不仅与报纸自身的运营相关,还受到所报道产业发展情况的深刻影响。

《2006年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公布的“城市生活服务类周报竞争力10强”为:《申江服务导报》、《精品购物指南》、《上海壹周报》、《房地产时报》、《人才市场报》、《上海星期三》、《假日100天》、《渝州服务导报》、《周末画报》、《海峡消费报》。

(2)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在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大刀阔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行业报成为了先行者,功不可没。在第一批转企试点单位的名单中,中国计算机报社、机电商报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就榜上有名;同样,农民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也加入到了第一批副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试点的队伍中去了。

(3)专业的行业资源中心――行业报发展趋势

现今的行业报发展是平稳的,但是从长远来看,行业报要更上一层楼,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地转变观念,与其他传统媒体一样要创新。而行业报创新求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就是要力图使自己成为整个行业内最为全面、专业、权威的行业资源中心。

当然其中具体的问题还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把网络新媒体引入,实现合作共赢;细分行业领域,打造专业的行业资源平台;开发适应行业市场需求的内容产品等等。这些问题是行业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

结语:

第9篇

关键词: 民币远期汇率;定价权;人民币NDF;利率平价;汇率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1)06-0008-06

一、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人民币远期定价权新机制与新问题

定价权是指一个开放型经济体是否拥有主导和掌控某种资产或商品价格,并且不受外部操控影响的能力。在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人民币远期定价权则涉及人民币汇率控制能力的实际归属问题,其直接关系着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安全与金融发展。从理论和现实来看,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见图1)。一是利率平价机制。这一机制源于利率平价理论。该理论是成熟金融市场中远期汇率的形成基础,其核心观点是远期汇率的决定取决于两种货币的利率差异变化。二是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ondeliverable forward,以下简称NDF)市场。该市场属于离岸外汇市场(offshore market),其主要通过跨市套利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等途径对在岸外汇市场(onshore market)施加影响或压力。应当说,人民币定价权的问题产生和演化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内在的联系,正是日益需要推进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不断深入展开的金融全球化逐渐使人民币定价权问题浮出水面。而最关键的改革时间段体现在2005~2006年,当时中国对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一次更为全面,也更具集中性的改革。这次改革打通了人民币即期外汇市场和远期市场的联系渠道,使利率平价机制对在岸远期汇率的决定具有了市场基础和体制保障。然而,境外金融市场也在发生变化,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在经历了发展低谷后,再次出现迅猛发展势头。离岸人民币NDF报价不仅已经成为国际市场观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参考,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境外金融机构掌控人民币远期汇率和对人民币进行投机的新手段。例如,中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人民币远期汇率报价时往往要参考人民币NDF汇率。根本的原因在于,如果中国国内远期汇率报价与NDF汇率报价出现较大差异,不仅将使国内远期产品缺乏吸引力,而且也使具有跨境业务能力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突破管制,在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间展开套利活动,导致中国国内远期汇率与人民币NDF市场汇率趋同压力倍增。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们就必须思考,中国金融市场究竟有没有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掌控能力,利率平价机制和人民币NDF市场哪一项因素对在岸远期汇率的决定发挥着核心性的引导作用;究竟如何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难题。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内外经济均衡、有效化解外部风险和确保金融安全的长期性重大问题,因此,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研究视野,予以持续深入地研究。

二、基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视野的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研究综述

鉴于改革的渐进特征,我们需要从历史视野真正审视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的研究重点和探索解决问题之策。应当说,关于人民币远期汇率决定机制的问题很早就有国内学者进行研究。早期的权威成果由易纲、范敏于1997年研究作出,其结论是利率平价在人民币远期汇率决定上解释力不强[1]。其后,多位学者继续致力于此方向研究。例如,薛宏立在2002年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认为利率平价的预测汇率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2]。现在看来,早期的研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当时条件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体制改革尚为滞后,资本项目被严格管制,利率平价机制也就很难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当时的远期汇率只能由市场对汇率未来走势的预期来决定。另外,由于当时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和初期阶段,加之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未实现自由兑换,因而境外NDF市场的参与者还难以在两个市场进行有效套利[3],所以,国内的研究并没有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安全性或者说定价权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

在2005~2006年间,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很大转变,境外的人民币NDF市场对在岸市场的影响力也在增加,于是关于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的研究和讨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率先给出了官方看法:“中国人民币远期市场定价机制实现了从基于预期的定价机制向利率平价的转变,从而摆脱了境外NDF市场的影响并开始影响NDF市场价格走势,目前境外NDF合约贴水点数基本稳定于以利率平价计算的贴水幅度附近,中国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已掌握了人民币远期定价的主导权”[4]。 此后,Wensheng Peng, Chang Shu, Raymond Yip(2007)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与央行近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利率平价机制开始对在岸远期汇率以及人民币NDF市场发挥影响,中国已经具有人民币远期定价的掌控能力[5]。但是其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例如彭红枫和胡利琴(2007)通过静态和动态回归模型对人民币远期定价权问题进行研究后认为,在2005年10月21日~2006年9月1日的整个区间内,利率平价机制对人民币远期汇率决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NDF市场仍是影响人民币远期定价的主要因素,该影响在较长的时间内将持续存在,但力度会越来越小[6]。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以上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是,汇改时间不长使得有效数据量过少,远期结售汇数据不易取得等因素限制了实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最近几年,人民币NDF市场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日益强烈而出现更为迅速的发展,并对在岸汇率的形成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其主要的途径有两个方面:(1)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开始通过公司跨境业务的财务一体化运作展开套利活动,从而将离岸和在岸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了。(2)人民币离岸市场通过信息溢出机制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远期汇率报价产生影响。这两个方面的新情况已经突破国内对金融机构从事离岸市场报价和交易的政策限制。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的研究重点逐渐发生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民币NDF市场对国内远期汇率甚至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例如潘慧峰、郑建明、范言慧(2009)采用ECM和BEKK模型分析得出人民币NDF市场在总体上享有定价权的结论[7];严敏、巴曙松(2010)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DCC-MGARCH模型,对境内远期汇率和境外NDF汇率的关联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在2006年10月中国开始禁止境内机构从事NDF交易后,并没有改变离岸的人民币NDF市场价格信息发现的中心地位,人民币NDF市场掌握了人民币汇率的定价权[8]。

可以看出,研究者的视野和思路已经由早期的远期汇率决定机制研究向离岸市场对人民币定价权的影响进行转变。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出于特定历史节点作出的,没有全面考虑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即没有考虑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和进程、中国内外金融联系日益紧密、金融资本流动渠道更加丰富、人民币远期定价权能力究竟如何以及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研究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十分有必要在新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形势下,将利率平价机制和人民币NDF联系起来,综合研究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权归属问题,确立中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改革发展思路。

三、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研究(一)回归模型与基本统计特征描述

为了考察利率平价、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对国内银行间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影响,可考虑构建如下模型:

DFt=α+β1NDFt+β2CIPt+ut(1)

其中,DFt为境内银行间市场人民币远期汇率,NDFt为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二者均为可观察数据。CIPt则依据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最基本模型Ft+T-StSt=rt-r*t=f得出。其中,f为远期升贴水率,St为即期汇率,Ft+T为期限为T的远期汇率,rt和r*t分别为本国利率和外国利率。

其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的远期汇率数据来源于路透终端,即期汇率数据来自于中国货币网,美国的利率数据是美元Treasury Constant Maturities的1月期利率,来自于美联储网站。中国的利率则是1个月期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来自于中国货币网。鉴于国内学者已对前期问题做了初步研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揭示外汇市场在汇改后的有效运行情况,本文不再选取2005~2006年汇改初期的不稳定数据,而将数据的区间定为2007年1月4日~2010年6月28日。按境内外的交易时间进行配对后共得780组数据。以此为基础,计算出DFt,NDFt和CIPt的基本统计特征(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DFt,NDFt和CIPt的基本统计量均较接近,但DFt和NDFt之间差距更小;CIPt的各统计量更稳定,波动性要小于DFt和NDFt统计量;DFt、NDFt和CIPt均呈现尖峰厚尾型,不满足正态性假设;Q统计量显示各序列存在自相关性,即各序列后期值的大小受到前期值的影响。为了反映各统计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2绘出了三者的时序变化。可以看出,NDFt和DFt的吻合程度很大,CIPt与之有一定程度的偏离。为了进一步揭示三者的关系,可以测算相关系数。结果是,DFt与NDFt,CIPt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很大,大于0.9,而DFt与NDFt之间的相关性为0.998387,大于DFt与CIPt之间的相关性0.958589(见表2),这与表1中反映的信息具有一致性。

(二)人民币NDF远期汇率、利率平价与在岸远期汇率的实证关系

1.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之前,首先需要通过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这里采用ADF检验)。表3列出了各变量的检验结果。在水平检验时,各变量均有较大的P值,在5%的置信水平下不能拒绝时间序列变量存在单位根的假设,也就是变量不是平稳时间序列。而一阶差分后,各个变量的P值均接近于0,在1%的置信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各变量一阶差分序列平稳,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因此,可以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为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里选用JohansenJuselius多元协整分析技术来进行研究。根据AIC和SC准则来选取阶数,结果表明:当p=8时,DFt,NDFt和CIPt之间的滞后阶数是最优的,因此DFt,NDFt和CIPt之间的协整滞后阶数选取7。残差项通过ARCH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利用LM检验残差序列不存在自相关,利用JB检验正态性。可以利用最大特征值和迹统计量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分别见表4和表5。可以发现,DFt,NDFt和CIPt在5%的置信水平上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均拒绝了R=0的假设,不能拒绝R≤1的假设,因此,三个变量之间只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经过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式为:

DFt=1.240420NDFt-0.275587CIPt+EC

(0.06755) (0.08702)(2)

式(2)中下面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各个协整系数估计值的t-统计量。NDF前面的系数为正,说明境内远期汇率随着境外远期汇率的上升而上升,两者变动方向一致。同时,NDF回归系数远大于CIP回归系数,说明NDF对DF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大于CIP对DF的影响程度。

3.误差修正模型。

在DFt,NDFt和CIP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根据Engle和Granger提出的两步法来建立误差修正方程:

对式(3)的估计见表6。

可以发现,模型中各变量的变动对人民币远期汇率DFt变动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但平价汇率CIPt的变动对人民币远期汇率DFt的变动影响非常小,系数仅为0.042923。可见,尽管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决定开始发挥影响,但影响十分微弱。这再次否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早期提出的“中国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已掌握了人民币远期定价的主导权”的观点。

另外,本研究与彭红枫和胡利琴(2007)的结论存在不同之处。这里发现平价汇率CIPt对人民币远期价格DFt变动的影响已由不显著转变为明显。主要原因是近些年中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使得利率平价机制的外部实施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利率平价机制效果依然很弱。

4.Granger因果检验。

在ECM 模型框架下,可以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市场间的信息流向,进一步分析人民币远期汇率方面的定价权归属问题。表7给出了一阶差分VAR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可以发现,人民币NDF市场为境内远期市场的Granger原因,信息从NDF市场单向流向境内远期市场;CIP也为境内远期市场的Granger原因,信息由CIP单向流向境内远期市场。这进一步验证了ECM模型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更为确切的结论: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十分活跃,已经在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形成中具有主导作用,而平价汇率对远期汇率的引导功能较弱,尚无法确保中国牢固获得的人民币远期定价权。

5.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在随机误差项上施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innovation)冲击后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采用一般脉冲响应方法进行分析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天),纵轴表示银行间人民币远期汇率变化,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曲线,代表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受境外市场和利率平价机制冲击后的反应。

脉冲响应函数曲线表明,境外人民币远期市场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使NDF价格发生变化,通过境内外跨国机构套利活动和市场参与者预期的改变,给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带来同向的冲击,而且对境内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冲击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这与前面得出的结论完全吻合。CIP受到冲击后,对DF的影响非常不稳定。这种影响在短期内表现为正,但非常微弱(在第3期达到最高点时也还不到1个单位),在一定时期过后(第5期)很快转变为负,且负向影响逐渐变大。这说明如果货币当局试图依据利率平价理论,通过改变影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各项因素来控制人民币远期价格,往往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四、中国有效掌控人民币远期定价权与深化汇率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2005年8月以来在中国外汇市场领域推出的各项改革措施已经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决定产生具有积极意义的影响,利率平价机制开始在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形成决定中逐渐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还非常微弱,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实现从基于单一预期的定价机制向利率平价的有效转变。与此同时,鉴于改革的渐进性,离岸人民币NDF市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内的政策约束,开始成为影响人民币远期汇率走势的重要外部因素,反过来对汇率制度改革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使汇改面临更加不稳定和不可控的外部影响。可以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以掌握和巩固人民币定价自为重要目标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将是中国金融改革必须要迈过的一道难关,也是建立发达金融体系,确保国家长期金融安全的一项核心内容。

基于这种情况,中国现在需要严密注意两方面问题。首先,应全面认识和处理金融市场与金融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处于中途,金融市场运行与货币政策所依据的基准利率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受到严格的管制,这些问题最终使得利率平价的前提条件和制度要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但是,争取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仅依靠行政命令禁止境内机构参与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并不能有效提升境内远期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也并不能促进境内即期和远期外汇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我国急需在确保汇率政策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加快金融市场的环境建设,深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防止人民币远期定价能力的弱化及至丧失。其次,应追根溯源,逐步解决人民币远期定价机制缺失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从历史角度看,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主要来自于我国长期实行的出口导向型政策和积极吸引外资战略。尽管国家已经开始不断调整贸易政策和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但是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依然不断加剧。主要的原因是:中央和地方财力不均衡以及地方政府追求“GDP政绩”,致使地方政府总是想方设法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央行被动提高利率,人民币升值压力上升等一系列严峻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国内利率平价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而且也逐渐成为金融不稳定因素。考虑到这两方面的问题,中国今后要实现人民币的远期定价安全,就必须在金融体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下功夫。

1.推动金融体制的综合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全面深化。为此,应加快确立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基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核心,金融体系创新为依托的三位一体金融发展策略。(1)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对利率进行间接调控的市场建设、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减少央行对利率的直接干预。具体而言,应加快建立成熟、统一的债券市场,探索构筑良好的债券收益率曲线,并将SHIBOR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利率。(2)在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的原则基础上,深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减少对外汇市场的过多管制,有步骤地完善中国国内银行间市场的即期和远期汇率形成机制,扩充国内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有效增强境内外汇远期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特别是以中央银行主导的结售汇制度,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改革的关口。建议尽快放松境内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市场的“实需原则”政策限制,拓宽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改变单边市场格局,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防止境内汇率被动地受到境外人民币NDF市场的牵制。就短期而言,“放宽银行即期外汇留存头寸的限额,放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外汇日波动空间限制”[9]应成为决策部门考虑的重要汇改内容。(3)加快探索创新能有效巩固境内即期和远期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各种有效方式。在逐渐开展银行间外汇期权交易的基础上,尝试开展在岸的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市场业务,加快研究外汇期货以及其他人民币衍生产品的市场创新。力争通过发展多层次的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减少风险规避者对离岸NDF的过多依赖,提高国内远期汇率的国际影响力。为此,建议结合汇改进程和期货市场的实践,尽快推出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的外汇期货品种,使其成为确保人民币远期定价权的基础性工具。

2.继续全面深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长期发展的根本要求。简言之,中央和地方需要理顺财权,共同加快社会保障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过度依赖,以此降低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的巨大压力,也为提高我国人民币远期定价权能力和实现金融安全创造必要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易纲,范敏.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其走势[J].经济研究,1997,(10):26-35.

[2]薛宏利.浅析利率平价模型在中国的应用[J].财经研究,2002,(2):14-19.

[3]郭茹.境内市场已握人民币远期定价权[N].第一财经日报,2006-08-11.

[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OL]. pbc.省略 .2006-08-09.

[5]Wensheng Peng, Chang Shu, Raymond Yi. Renminbi derivatives:recent development and issues[J].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15, 2007.

[6]彭红枫,胡利琴.关于人民币远期定价权问题的研究[J].经济管理,2007,(20):28-32.

[7]潘慧峰,郑建明,范言慧. 境内外人民币远期市场定价权归属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156-164.

[8]严敏,巴曙松. 人民币即期汇率与境内外远期汇率动态关联[J].财经研究,2010,(2):16-26.

[9]王大贤.为了切实掌握汇率定价权建议开办人民币在岸NDF业务[N].上海证券报,2011-01-25.(责任编辑:宁晓青)

On RMB Forward Pricing during the Chine's Foreign Exchange System Reform

AN Yi, CHANG Qing, ZHAO Siqi

(Center for Futures & Financial Derivativ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MB nondeliverable forward exchange rate,interest rate parity and onshore forward exchange rate,it is found that the existence of offshore RMB nondeliverable forward(NDF) market weaken the pricing power of RMB forward rate,although interest rate parity system has some effects on the forward rate. To strengthen internal RMB pricing power, China should not only reform the interest rate and foreign exchange system but also encourage the finance innovation.

Key words:

Forward exchange rate of RMB; Pricing power;RMB NDF;Interest rate parity; Exchange system reform

收稿日期: 2010-03-29; 修回日期: 201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