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建设情况

城市建设情况

时间:2023-07-13 17:2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建设情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建设情况

第1篇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领导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近年来全市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中心,以膨胀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建工作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搭建起了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框架。到2002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2.2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达到18.2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36.2%。

(一)坚持规划先行,切实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针对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有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实际,我们委托省规划设计院对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新调整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规划控制区由原来的46平方公里调整为12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到2010年规划达到35平方公里,人口30万人;2020年达到47.1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对城市规划控制区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将原规划中围绕老市区规划的四大分区,调整为在12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行政文教中心、商业金融中心、东部开发区、南部工业区和###七个组团。对城市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突出了以人为本和生态城市的理念,由原来的“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出口基地型城市”,调整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快了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步伐。重点加快了东部行政新区、南部工业区、西部市场区和老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相继完成了瓜果蔬菜市场、客货物流中心、###商业区、###等27项详细规划,总面积153.8公顷,编制完成了市北C区153公顷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现河两岸天津路至三城路段的绿化规划。目前,市区正在编制或调整的专业规划已有14个,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92%以上,为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和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快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总体功能。2002年以来,我们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城市载体功能明显增强。一是积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2002年以来,先后修筑了锦州路、永州路、红旗路东段等9条市区道路,特别是今年高标准实施了青岛路、红旗路、人民路、福州路“三横一纵”四条城市道路亮化工程,6月20日全部亮化后,将为城市增添新的亮点。实施了平营路配套、*河整治、外环路综合治理等6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累计投资达到5000余万元,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七横八纵”的现代化城市道路网络,同时也为各功能区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二是合理调控房地产开发,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高。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统一规划的小区集中建设与居住,杜绝了以往见缝插针式的零星建设。同时,适度放开房地产市场,引进了高水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促进了房地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目前,市区1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已达到17个,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的达到6个。已建成的小区全部实行了物业管理,管理范围达200余万平方米,约2万余户居民,覆盖率达到了100%。三是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为经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市区东部的开发区依托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工业园,将“一区两园”融为一体,进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十五”期间,将建成一个8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工业新区;南部工业区以工业新区和**工业园为依托,构建南部大型的工业基地。其中工业新区22.5平方公里的园区规划已完成,全年一期投入5000万元,正在配套实施2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建设。2002年,各工业园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2.4%。四是加大市场建设力度,走市场拉动、以市兴城的路子。西部市场区是我市城市功能的重要分区。自2002年以来,在相继建成农机、竹器、建材、果品等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引进*州中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3000万元,建设占地60亩的建筑装璜材料市场,新建了汽车市场。目前,市场区已规划建设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到6万余平方米。五是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加快生态环境建设。2002年投资100万元实施了小双山垃圾处理六期工程建设,投资300余万元进行现河两岸综合整治,实施了河底清淤、河岸筑路、栽植花草树木、砌筑下河台阶等工程。市区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通过BOT方式引资建设的同和污水处理厂工程已投资近1000万元,预计今年7月底可建成运行。

(三)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推动城市建设健康发展。2002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充分发挥城市管理职能部门作用,从改革管理体制和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周密部署,上下联动,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一是市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严格落实一日两遍普扫和全天巡回保洁制度,确保主要街道全日保洁并达到了“六净、六无”标准。同时,积极开展垃圾代运业务,日清运生活垃圾200多吨,基本达到了日产日清。进一步加大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力度,对市区垃圾死角和城乡结合部卫生进行全面整治,严厉查处私运乱倒垃圾的违章行为,2002年至今共清除城乡结合部卫生死角近100处,清理垃圾6000多吨,使市区脏、乱、差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此外,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制度,要求市区各单位、沿街门店、居民住户将生活垃圾袋装后投放到指定地点,实行密闭式收集,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在此基础上,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成立了专门的检查领导小组,采取联合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考核。仅今年以来就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检查活动,共检查单位300多个,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近200份,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逐渐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容环境管理。在搞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对马路市场、探头经营、非法早夜市、市场暴市和露天烧烤、乱设广告牌匾、乱贴乱画及乱搭乱建等进行专项整治,并安排专人建岗守点,死守硬靠,努力巩固治理成果。自去年至今,共查处乱设摊点6.7万人次,乱贴乱画广告案件77起,收缴非法广告10万余张,清理乱贴乱画14000多处,乱设广告牌匾、横幅、条幅7000多条(块),违章晾晒2100处等等。同时还组织力量对市区外环路两侧和市政新建道路及现河两岸等影响城市形象和工程建设的违章建筑和地上附着物进行了集中拆除清理,维护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严肃性。

二、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城市规划编制滞后,规划管理不够到位。一是由于受工作环境、薪酬待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市一直缺少高水平的规划专业人才,整体设计水平不高,导致城市建设缺少精品。二是城市规划编制、实施不统一。开发区和工业新区在各自的区域内编制和实施规划,确定项目的建设,没有建设行政部门参与,使规划失去整体性和统一性,且部分建设项目缺乏监管,留下了质量、污染等隐患。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个别单位未经法律程序随意改变用地性质。由于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区域布局不合理,建设不配套,原先建设的多数生活小区缺少服务设施,城市部分重要地段缺少停车场,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建设单位规划意识淡薄,有时边规划边建设,甚至随意变更规划,影响了城市建设的整体形象。

第二,城市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城市综合功能还不够强。一是城市建设缺少特色,没有形成明显的“三标”,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较少,园艺质量不高,与建设现代化中等卫星城市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二是虽然我市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也有效地增加了政府收益。但总的来看,城市建设融资渠道仍显单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就市区公厕而言,目前尚未达到规定要求的一半。三是旧城改造进展缓慢,“城中村”现象仍大量存在。在旧城、旧村改造中,我市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村庄实施整体改造,但由于大部分村庄财力不够或怕麻烦,加之村民的传统意识和拆迁补偿标准难界定、有时不一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面上工作进度缓慢,从而阻碍了城市建设进程。

第三,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仍以划分职能、分级管理为主,涉及到城建、公安、工商、环保等多个部门,由于职能交叉和多头执法,存在工作力度不一、管理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执法力度薄弱,形不成合力。同时,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目前,我们能够适用的大都是行业立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相对滞后,执法依据过于分散,既不够系统,也不够详尽,致使执法人员难以把握,社会上难以了解,给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如室外修、洗车和露天烧烤问题,目前只有城管大队一家管理,只能采取教育、处罚手段,治标不治本,而这些行为违反了城市市容、工商行政、公安、交通、环保、环卫园林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应实施多部门综合整治,从多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环卫体制没有理顺,没有充分发挥市、办事处、村(居)三级联动网络,尤其在整治卫生死角方面,存在突击清理时很好,过后反弹问题。

三、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打算和措施

第一,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对所有重大规划设计项目,本着“经典之作,流芳百世”的原则,都要聘请高水平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做到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具有前瞻性,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城市品位。每一项重大规划都要经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组评审论证,报市委、市政府集体研究决定。规划完成后,按法定程序报人大批准,以法定图则的形式确定下来。所有建设都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办事,严厉查处各种违反规划的行为,对一些公众关注的违法案件进行公开曝光,从严处理,依法确保城市建设严格按照城市规划组织实施。

第二,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加快城市建设步伐。首先是经营好城市土地资源,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二级市场。凡城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划拨外,全部实行有偿使用。积极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增加政府的土地收益。其次,吸引外资、民资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城市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集体、个人以融资、参股、控股、合作,联营和特许等多种形式,参与城市建设。同时,做好无形资产的经营。对城市道路、广场、公用设施冠名权、广告权等无形资产实行公开拍卖,吸引外资参与建设。出台优惠政策,积极调动办事处、村庄参与城区改造建设的积极性,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和旧村改造问题上,搞好配合,形成城市开发建设的整体合力。

第2篇

一、涉及城中村、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方面:1.应与现代化建设同步进行,不改造彰显落后,不雅观。2、应制定旧住宅,城中村的改造规划和流程图。要加快改造进度和力度、尤其是对沿街道路区域、有碍市容市貌的区域、危房集中区域、基础建设落后区域等。3、旧住宅区改造中应随时公开进度,使拆迁户心知肚明。4、建议成片开发建设,广招大户开发商。5、建议加快育红路东侧的改造。6、建议教堂附近旧住宅尽快改造。7、火车站北侧、县工商分局对面的一片平房区内加快改造步伐,如不能尽快请硬化、改造路面。8、泰山道西侧,杂技公园南侧,共计60余旧平房户,希望组织协调,搞好开发。9、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建议优先改造城区核心区,有助于彰显城市形象。

涉及居住小区提升与物业管理方面:1、物业管理方面要有责任,要考虑居民各种切身利益和感受。2、加强对小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与要求,尤其是安全方面。3、随着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希望小区物业加强管理,合理安排车辆的停放和安全方面的管理,特别是百度小区的车辆管理。4、整顿物业管理,建立小区业主委员会,公开财务,依法制定管理细则,特别是集中供热后管网维护业主更担心。5、加强提升老旧小区物业管理。6、万宏俪城的物业管理不到位。7、福源小区应加强物业管理。

涉及住房保障方面:1、应根据国家政策和市场情况实施相应措施。2、住房保障方面力度较大,近几年解决大部分无房户住房问题得到社会的好评,建议继续做好该项工作。3、建议推出更多的旧城区改造项目,尤其要更多的推出廉租房,更好的惠及低收入家庭,为满足特困群体,再多建一些保障性住房。4、合理控制房价,让一般公务人员能买得起。

涉及市政道路、小街小巷改造建设方面:1、建议小街路面硬化,育红路改造加大力度。2、福源小区前道路路面修整。3、建议实施老房产楼前道路改造。4、市场街,旧市场道路应尽快改造。5、建议尽早开工建设县城北绕城公路,使其真正成为旅游观光大道。6、抓应建,应修道路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小街小巷上,解决道路不平、排水不畅、路灯不亮、出行不便难题。7、道路积水问题如长江东路气象局门口,老电机厂门前,田庄电子泵门前等区域下雨积水很严重。

涉及四供两排《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和排水、排污》方面:1、提高供暖供气的覆盖率,使民众得到实惠,提高生活质量。2、供排水畅通无阻,比原来有很大提高,还有个别地方或死角需改进。3、县城应24小时全天候供水,现在下半夜停水的情况给部分居民生活带来不便。4、旧住宅小区排水排污存在不安全隐患。5、个别小区还没有供热,尽快连接供热。建议全部改为一卡制是否更安全、方便。6、建议华山道烟草局对面二层楼那片用户能安装上天然气。 7、黄河路国税地税家属楼能否安装天然气。

涉及居住和出行等城市安全方面:1、加强安全巡逻的力度。2、多举办安全教育培训或以实例电视形式教育。3、县城主要街道上有占道经营现象,建设的农贸市场利用不起来,对文明、卫生县城影响很大,希望加大管理力量。4、湿地和水面是城市之肾,建议尽早扩建东湖水面,引入开发商、周边建成住宅小区。5、对城区内道路上行驶的电动三轮、电动四轮加强管理与规范,让这些车辆遵守规矩(这可能不只是城管部门管理的范畴,还要有关部门配合管理),因为这些车辆给道路交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6、加强行人和车辆管理。7、针对近年来机动车辆增多的现象,建议加强机动车管理和道路管理,恶劣天气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8、主要是出租电动车的乱停乱放和不按交通法规正常行驶出现的占道等现象。9、新华小学这条街道一定要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车辆太多,尤其放学时间车辆拥堵水泄不通。10、建议旧小区安装路灯。11、上班、下班、上学、放学时间交警应执勤,保持交通安全。12、把太行道北头与海河路

的通道打通,以缓解集贸市场的出入压力。涉及绿化、亮化方面:1、对个别门店地摊损坏绿化要加强执法力度。2、加强公园的花木管理,老干部局公园节假日要有专人管理,阻止儿童的践踏。3、县城绿化是__的一大亮点,以树木草坪公园到片林居民都很满意,下一步抓好日常管理。4、继续加大县城绿量,新建设的小区一定要在绿化上上层次。5、绿化方面多栽种一些标志性的树种,形成绿色景观。亮化方面,不同功能性质的街道和地段,其灯光应有不同的氛围,不同的亮度和不同的风格。6、严格门前三包,对故意损害树木行为要重罚。7、泰山道南头应安装路灯,两侧绿化应加强。8、建议东外环路(长江路至黄河路)灯亮起来,确保学生和行人的安全,强化城区路灯维护,确保亮灯率90%以上。9、社保所以南安装路灯。

涉及便民市场与公厕建设方面:1、应适当在民众聚集的地方多建公厕。2、中华新村菜市场利用起来,以防人为破坏,不法占用。3、便民市场力争进店经营,只能在户外经营的也不能占道影响交通,公厕要加强维护。4、在居民区附近多建几处便民市场,解决路边摊位越来越多,挤占道路的问题。5、加强市场管理,小商小贩要到规定地点买卖。6、金沙江路附近建设便民市场。7、北街老水利局至运河大桥已形成便民小集市,周围环境差,建议建公厕。

涉及征收拆迁拆违、环境整治提升方面:1、环境整治方面大有提升,路面全天保洁,净化标准较高。2、应加强沿街门店乱倒垃圾的管理。3、禁止在公共道路上焚烧垃圾物,造成空气污染,清扫的垃圾渣禁止扫入排水篦子内,造成清理困难和排水困难。4、104国道城区主干道两侧部分路段环境卫生差,同时对道路两侧破旧平房给予翻新改造。5、不要乱拆乱建,服从统一规划。6、建议电力局南侧电信塔距离居民太近,影响居民健康。7、桑兴河水污染严重。8、把县城南部桑园砖窑厂内的废土利用起来,整修后养鱼、种荷花。因靠宣惠河注水方便也可建游泳池。9、现有县城内的河渠沟尽量疏通好,做到河中有水,两岸有绿的优美环境。

第3篇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__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1982年,1994-1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20__-20__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__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120.72km2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县城规划区总面积达169

km2,形成了“山城一体”、“一主两翼(主城商贸区、开发区、度假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各项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先后编制了经济开发区、旅游产业园区、县城中心区以及皖潜大道两旁、雪湖公园等控制性详规,编制了县城绿化、燃气、防洪、给水、排水、环保等专项规划。

(二)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通过多渠道融资扩大投入,20__-20__年间,县城市政建设资金投入达8172万元,城市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一是城市规模逐步扩张,城区道路总长度达57km,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城市主体框架逐步拉开。20__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km2,城市人口16万。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扩建5万吨水厂、新建35km燃气管网、新引进营运公交大巴,电力、电信等设施随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全县星级宾馆饭店达11家,其中4星级1家、3星级5家,风景旅游城市的接待功能日趋强化。三是城市品位稳步提升,先后完成舒州大道中段、南岳路中段、天柱山大道景观综合整治,建成火车站、老城区、东门大桥、山门等城市广场2.7万m2,清淤城区河道16km,完成引水入城工程,整治小街小巷道路,全力阳光城、滨河御花园、幸福佳苑、水岸江南等一批住宅小区成为体现城市整体改造的新亮点。四是城市商业网络逐步形成,建成了姚冲建材、金源菜市、旺业、财富购物等一批大市场和天柱第一城旅游购物大市场,城市商业网络日趋完善。

(三)城市管理水平正在提高。近年来城市管理的领域在拓宽,力度在加大,成效也非常明显。一是严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大了城乡规划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城区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有效规范了全县房地产市场。二是加大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成立了县投资公司,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更宽,方式更加灵活;改革县环卫体制,实现了环卫作业“管”、“办”分离;城区河道由县建设部门统一管理,避免了多头管理的弊端;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组建城市执法局,规范了城市执法,强化了管理力度;城区综合交通整治常态化运作,有效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培养了城市居民的文明习惯,推动了文明创建。

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乃至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划仍然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随着开发区(11.9k m2)、度假区(16km2)的开发建设,一城三区总面积将迅速达到40km2的规模,当前的城市规划(20__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双二十”城市的目标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同时也还存在规划管理相对滞后、规划执法力度不够问题。二是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开发区、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均有(或将有)自身的建设管理机构,在山城一体的城市框架下,缺乏统一的城市建设协调机制,不利于城市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协调发展。三是建设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商贸区整体开发仍然不够,风景旅游城市特色没有得到有效而统一的彰显。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均衡,供水、供电、道路仍是部分城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整体发挥。五是城市道路与105、318国道功能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心商贸区交通拥挤现象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当前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原则,我们结合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推进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当前要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拓展城市规模。一个城市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能成其为城市。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加速集聚,拓展城市规模是必然的要求,这也符合国家发展中心小城市的政策。我们目前的城市建成区规模距现有规划中“双二十”的规模尚有相当大的差距,距眼下需要达到的40km2规模相比差距更大。因此,我们必须也完全能够扩张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今年起,我们要结合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完善并放大主城区、开发区、度假区、风景区“一城四区”的空间布局,推进城市东扩、西进、南延、北展。一是东扩,在按现有11.9

km2规划,加速建成东部开发区的基础上,推进开发区的扩模增容,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承载力。二是西进,一方面,按照新批准设立的度假区规划,拉开西部度假区16km2框架,加速“山城一体、山城相融”进程;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结合105、318两国道改线和贯通沪蓉、东香两高速的出口,逐步构筑城市大外环线,推进城市跨潜河发展,努力建设滨河新区,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南延,主要是结合开发区的扩模,推进城市向南边毗邻的沪蓉高速延伸,形成沪蓉高速沿线新的发展亮点。四是北展,科学利用城市北部山丘地,推进城市综合开发。

(二)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欠账仍然很多,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亟待提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老城区道路改造和新城区主干道建设,加强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防洪以及停车场、广场、公厕等公用设施建设,改善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购物休闲等条件,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重点考虑,在今年的“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抓好“十大建设工程”,其中,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城市路网及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开发区和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的大力实施,无疑会对完善城市功能起到重大作用。同时,这些工程对于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我们要千方百计狠抓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使其顺利建成并早日发挥效益。

(三)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品位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档次和形象,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城市景观建设。一要大力实施城市“增绿”、“添亮”、“活水”工程,继续推进城市主干道和河道景观整治,全面实现城区道路包括背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好潜河、梅河、皖河等重点景观带。二要大力建设城市精品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注重适度开发高层建筑,兴建高档小区,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全力促进城市在长大、长高、扮靓中彰显现代气息。三要大力开展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财富广场、嘉宜广场、秀狮商业步行街等一批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稳步实施原种场、农科所和桃园南路、公安局等地块的综合开发与改造,努力使城市面貌有大的改善,形象有大的提升。

(四)着力彰显城市特色。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在彰显特色、提高吸引力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一要建好“3座公园”,即皖园、雪湖公园和二乔公园。皖园主要是围绕“皖”字做文章,建成以古皖文化展示为主体的旅游休闲区。雪湖公园主要是围绕“三湖一寨”,恢复历史文化遗址,供市民休闲娱乐。二乔公园主要是以三国大乔、小乔为主题,建成以胭脂井为重点的民俗游览区。二要完善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城区旅游景点的开发,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宾馆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确保城市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进而留住游客。三要强化城市品牌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旅游软硬件建设,努力使城市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空间都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风景旅游城市的特点,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五)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城市发展要坚持建管并重。随着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一要加强规划管理。切实吸取以往规划管理中的教训,在全面强调规划的完整性、超前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大对违反规划建筑和建设行为的规划执法力度,真正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二要加强综合交通管理。巩固城市公共交通整治成果,加快建立以公交、出租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车已经投入运营,要进一步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大公交运营网络体系。三要加强环卫管理。建立健全环卫管理、清扫保洁分离制度,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四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快成立行政执法局,将市容市貌、综合交通、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纳入统一管理,全面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五要加强建筑市场和行业管理。严格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规范物业管理,促进城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六)着力发展城市产业。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我们要把城市发展与产业壮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与强化城市产业支撑的互促互动。一要结合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工业,做大做强机械机电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及旅游工艺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强县进程。二要结合度假区的建设,高标准建成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皖镇等旅游服务大项目,跟踪推进皖园、温泉度假村和乡村坡地运动中心等项目,放大旅游产业效益。三要结合主城区的改造提升,引进、建设大型商贸设施和专业市场,实现城市商业的大繁荣。四要结合城市综合开发,引进有实力的大 企业、大集团,推进城市成片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大发展。五要结合挖掘“古皖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等文化底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娱乐业,进一步打响休闲、养生、健身等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亟须突破的瓶颈制约

调研中,我们也感到,当前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亟需突破以下五大瓶颈制约。

一是土地瓶颈制约。突出表现在开发区和度假区建设用地指标日益紧张,以致项目的落地和实施面临困难。当务之急一要抓紧修编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用地调整;二要大力开展“双挂钩”、“双置换”工作,积极对上申报争取用地指标;三要大力推行集约节约用地,搞好闲置用地清理。

二是资金瓶颈制约。目前我县城市建设负债达20__多万元,资金缺口制约十分严重,同时城市建设靠政府投入的“单打一”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多元化投资的格局尚未形成。对此,我们必须强化经营城市、经营项目的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要有计划地对老城区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进行布局调整,实施搬迁,带动新区开发。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县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城市资产和适度举债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三是拆迁安置瓶颈制约。拆迁安置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难点问题,随着开发区和度假区建设的提速,迫切要求在拆迁安置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要切实做好拆迁安置的宣传动员工作,使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拆迁安置,对极少数无理取闹者,必须依法强制执行。要切实加强拆迁政策实施的统一管理,维护拆迁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做到公平拆迁、阳光操作。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效推进拆迁工作。

四是体制瓶颈制约。突出表现在“一城四区”之间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存在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协调配合不够,致使工作出现漏洞,在环卫、路灯等管理上也由于职责不明形成了盲区。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县规划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县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理顺环卫、路灯等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对城市建设土地供给、资金筹措和规划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协调。

第4篇

城市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建设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城市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城市建设效率,科学合理地对城市发展进行规划。本文就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对策,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管理;建设;对策

目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和建设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保障城市健康运行的任务日益繁重,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城市建设管理是提高城市建设效率,优化城市环境,构建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因素。积极努力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探索提高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对改善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和谐、提升城市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影响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制约城市的文明和发展程度,我国多数地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还存在管理方式简单、缺乏数据支持、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为此,探索和研究制定合理的措施,促使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构建一个健康、文明、完善的城市,满足人们的生活迫切需求。

1强化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可以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减少违规建筑,构建文明城市,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促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树立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的理念,努力消除各种“城市病”,坚持依法治理。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坚持源头治理。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考虑公共秩序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和空间布局,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反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坚持权责一致。明确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边界,制定权力清单,落实执法责任,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实现事权和支出相适应、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合理划分城市管理事权,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市、县政府在城市管理和执法中负主体责任,充实一线人员力量,落实执法运行经费,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坚持协调创新。加强政策措施的配套衔接,强化部门联动配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快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管理能力。

2城市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一些问题是切实存在的,影响城市建设质量,制约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2.1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不够完善,规划不够合理

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的全面与完善,能够有效地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性能。但是在实际的城市建设管理中,不能有效地对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建设进行完善,使得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建设缺乏良好的规划,导致基础设施不够合理。例如,某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不够完善,出现地下管网规划不够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城市道路缺乏良好地规划,导致道路狭小,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该市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上也存在一定欠缺,没有合理地对公交站点和文化休闲场地进行规划,导致城市建设成本增加,制约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规范

基础设施的施工中,需要具有严格的施工规范,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如果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不能达到设计标准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和安全系数达不到保障,制约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某市在实际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导致城市道路出现裂缝、塌陷、平整度不够的情况,导致城市交通不能得到良好地应用,增加了道路的维护成本,制约城市的发展。

2.3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城市生态问题是城市建设管理中关键部分,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侵占绿地,损害绿地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但影响城市美观,还会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城市建设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合理地对污染物和废水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4城市建设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城市建设监管机制是促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能够严格地按照规范执行。然而,城市建设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的需求。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力度不够强,一些监管部门的责任不够明确,职能发挥不够合理,使得监管力度有限,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一些城市建设管理中,忽视城市监管作用,导致为城市管理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束之高阁,其真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影响城市建设的质量。

3城市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3.1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完善是促使城市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针对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首先,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投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完备程度,促使城市功能的提升。其次,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的规划设计,在充分了解城市情况的基础上,科学地展开规划设计。并由专业的审核人员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审核,确保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经济性,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能够合理建设。例如,城市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需要符合城市特点,并将安全性和功能性等纳入到规划中,促使城市交通的规划更加合理完善。

3.2规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化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运行工作首先要保障施工的规范和严格。这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提高施工规范的约束力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按图施工是最基本也是最为原则性的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的方式方法和时限进行施工,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并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核流程,避免施工过程中为了利益等目的肆意修改施工图纸的情况发生,提高施工的有效性、安全性。在项目建成后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城市设施管理水平,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打造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公共设施信息并提高公共基础服务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丰富监管手段。在管理中不只是依赖施工图一项措施,更要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依靠数字化的手段构建智慧城市,依托数字化手段,精确化的强化城镇重点应用工程建设,强化行政许可等,并建立社会诚信等城市管理全要素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用数据创新的新机制,发展智慧水务,发展智能建筑,实现建筑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能化管控。

3.3完善城市市政设施管理优化人居环境

市政公用设施的良好运行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感受。加强市政设施的维护首先要做好信息整理工作。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比如地下管网有很多是日伪时期建设的,有一些是建国初期建设的导致资料图纸不全材质老旧等问题突出,基于以上历史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市政设施维护和保养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人员和力量逐步对老旧设施进行排查并建档,对新改扩建的设施项目应当及时将管理信息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并建立完备的城建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同时为了保障各项城市市政设施的安全高效运行要加大市政公用设施管护工作。对于老旧道路,管道等设施要采取责任到岗的方式,在加强维护的同时要防止道路开挖、不规范施工等因素对设施的破坏,对于破坏人要追究相关责任。对于不可避免的相关施工要从提高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将施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将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构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对于“占绿毁绿”的情况进行规范和严厉查处,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的绿化程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4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力量建设

首先,要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就要制定权责清单,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的原则来进行,社会公众对城市管理职能、执法依据、监督方式和问责等相关机制有知情权从而保障该项工作有效、透明、有序公正地开展。同时,执法方式的不同对执法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受众群体的感受,进而对执法成效有着巨大的影响。城市管理执法人员要从自身约束才能提高执法水平,做到按程序执法。要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采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不同执法方式加强教育和引导工作,采取“一罚了事”的态度对于城市管理工作百害而无一利,对情节较轻的,应当多采用教育沟通的方式,说服当事人自觉遵守相关法规。最后应该采取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原则,防止权力滥用完善监督机制尤其是强化外部监督机制。让群众的诉求有机会发表,让群众监督有渠道,城市管理部门执法人员要主动接受法律和群众监督,加强自我约束。注意利用视频等一体化技术,探索非现场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改善受众群体执法感受。

4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积极推动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建设管理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的城市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建设质量,构建健康、生态、绿色的城市空间,促使城市更加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

作者:于婷婷 单位: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丘曙兰.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0):57,42.

[2]王占芳.谈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3(18):245-246.

[3]许劲,任玉珑.总承包体制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04):186-188.

[4]徐丽娟.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06):139-141,144.

第5篇

1城市建设项目建设施工特点

1.1施工范围小而集中

一般城市建设项目,诸如房地产、市政道路、城市景观改造等项目,占地一般都在10hm2以下,基本呈点状或线状布局。施工范围集中,土石方挖填强度大。施工采用围蔽施工,直接影响范围小。

1.2土石方堆置、废弃情况特殊

一般规模以上城市建设项目施工时会存在大量土石方挖填、废弃情况。由于城市建设项目场地限制,项目建设区域可能没有场地供回填土临时堆存,项目本身也没有场地堆置永久弃渣(土)。因此,施工期回填土临时堆存及永久弃渣去向在项目开工前就应落实。但是,由于主体设计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深度不够,很多项目开工前弃渣都没有落实合理去向,造成工程施工中产生弃渣乱堆乱弃现象。比如房地产项目,前期工作很难落实基坑开挖的土方如何处理,到施工期一般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安排开挖土方的处置场所,加之监管薄弱,堆放的渣土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一到雨季,水土流失极易造成市政管网堵塞。

1.3环境保护要求高

由于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一般处于人口密集、周边生产生活环境较好的区域。因此,施工过程中,对于控制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求较高。包括土石方调运、抽排水处理、施工噪声控制等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2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和方法

对于一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要求,主要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监测(降雨、土壤、植被)、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监测、水土保持效果监测等。如前已经提及,城市建设项目建设施工特点有别于其他工矿、交通、水电等项目,因此,对于监测内容要根据项目本身特点来选取监测重点。笔者根据自己从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中的经验,简要总结了城市建设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及方法,具体如下:

2.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

对于一般的水电、工矿项目,水土流失因子监测中需要重点监测降雨、土壤和植被等因子。然而,城市建设项目一般原用地为建设用地,可能原场地为硬化地或存在建筑物,基本没有出露的土壤或存在植被。那么对于土壤、植被监测就不是我们监测的重点内容,重点需要关注降雨因子,降雨是影响城市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很重要的因子。

2.2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

同样,对于一般项目的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我们可以通过侵蚀针、径流小区等方法来监测。而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可能基本被硬化场地和建筑物覆盖,因此,对于背景值监测我们一般根据现场情况,通过调查或者经验法来拟定背景值情况(全部为硬化场地,水土流失背景值可取0)。

2.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布局相对简单,以房地产为例,一般开工前会沿征地红线修建围墙等隔离措施。因此,对防治责任范围监测需重点关注临时堆土、永久弃渣、施工材料等堆放是否涉及征地以外的区域,若涉及,核实相关责任权属,以此来调查统计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2.4水土流失状况及危害监测

除规模较大的城镇建设项目外,一般的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地点相对平整,不会形成较大的挖填边坡。因此,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是对临时堆土、施工材料进行监测。另外,水土流失危害主要监测施工区对周边影响,永久弃渣去向、防护情况及权属,临时排水对城市管网防洪是否造成影响等。

2.5水土保持效果监测

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施工期临时排水、沉沙、挡护及遮盖措施,以及永久的排水、拦挡及绿化措施。对于水土保持效果监测主要通过调查监测来获取,一般没有条件布设观测场等永久监测设施。如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可以通过结合排水沟、沉砂池沉淀情况来拟算施工区水土流失情况。

3城市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展望

3.1提高监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

水土保持监测作为一项技术监督工作,是政府行政监督管理的“第三只眼”。担负的责任重大。因此,各监测技术单位一定要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立场坚定、工作踏实严谨的工作队伍。敢于说真话,做实事,不让监测工作流于形式,这样,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才能发挥他最实际、有效的意义和作用。

3.2鼓励新方法、新设备开展监测工作

监测工作开展到现在,我们不断实践、摸索和总结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能较为准确、及时地发现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并及时反馈给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充分利用遥感、3S以及自动定量泥沙观测设施等先进设备进行动态监测,提高监测工作的技术手段和监测精度,结合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建立城市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库,真正为城市建设、防洪排涝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3.3加强水土保持意识宣传,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认识

第6篇

关键词:财务角度 城市建设 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主要投资项目也开始转向了一些公益性项目,受到以往财政管理主要模式的重要影响,如今的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城市建设投资成本比较大、资源浪费以及建设中财务管理方面等各种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能否顺利的完成。

一、城市建设中具体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建设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

如今的城市建设中,具体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中,主要的财务决策仍然采用的是主管进行决策或者是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决策的主要方法,这就导致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城市建设单位具体的财务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城市建设中存在财务管理的具体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管理的关系非常混乱。在承包的城建单位中,单位部门之间具体的资金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混乱,具体的权利以及职责缺乏准确的定位,很容易会导致资金的流失,并且资金整体的利用效率比较低,无法保证所有资金具有的安全性。

(三)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任何的财务管理活动都会伴随着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具有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差,这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部分城建单位具体的信用等级都比较低,想要对城市建设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调控,避免出现资金的严重流失,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针对城市建设财务管理主要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完善城市建设中的财务决策机制

城市建设中具体的财务工作直接影响财务决策的整体水平,利用以往的工作经验完成决策工作很容易会导致最终的财务风险。因此,所有城市建设相关的单位部门,在项目工程最终确定以前,做好具体的决策工作,并利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诊断。与此同时,提高城建单位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具有的业务能力,避免由于主观因素导致最终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结合具体的城市建设的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有效控制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城市建设项目中,为了能够减少建设资金成本,大多数情况下,在具体的招标管理工作中,都会利用一些低成本的策略,但是,在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有效的优化方案,对于城市建设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多种材料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引起的财务风险,材料具体的价格可以制定浮动单价合同的具体管理措施,分析城市建设项目工程中所有可能出现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前安排资金的周转计划,减少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

(三)提高城市建设中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制定人才跟踪考察以及定期考察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人才档案内容,并建立重点工作人员以及重点岗位的档案库,采用不同的考察形式不断健全档案内容,及时准确的了解城市建设中所有财务管理人员具体的分布情况以及工作信息,促进人才的交流沟通,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完善教育的内容,利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完善人才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城市建设中融入新的管理理念有效的减少建设需要的成本资金

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最终导致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想要有效的减少建设成本的支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认真完成城市规划建设的详细规划,制定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并拥有专业技术实力的专家对城市的整体规划提出有效的建议。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且整体的规划能够舒适美观,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最终完成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能够突出城市特色的规划方案。第二,坚持规划具有的连续性。城市进行建设与发展重要的前提就是拥有合理的城市规划框架,制定城市具体的规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最后执行具体的规划内容却更加困难,还存在部分建设单位为了个人的利益,经常改变规划的具体内容,这样的改变很容易会直接影响整体的城市规划效果,因此,具体的规划内容一旦完成,就要坚持执行。第三,适当开展地区合作的项目。

四、结束语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城市建设的各个项目工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要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稳定运行。如今的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建设中具体的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利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推进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9)

第7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急剧膨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作为人类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必须与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社会建设协调统一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的生态化。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然系统的和谐,同时也要关注人与人的和谐,更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对生态环境建设及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探索,1984年首届全国城市生态科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对城市生态学学科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2002年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深圳召开,会上通过了《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目标等进行全面具体的阐述,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要实现城市生态卫生,同时也要实现城市居民生态意识培养,更要实现城市生态安全、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探索过程中,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也在各地开展,1999年海南省成为我国首个获准建设生态省的省级地区,其后吉林省、黑龙江省于2001年也获批建设生态省,之后福建、四川等省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的口号,2003年随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颁布,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进入逐步推广和发展的新阶段。十多年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建设等不断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显著,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得到一定转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政府及大众的关注。

2.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虽然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包括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淡水资源较为匮乏、城市管理体制与城市发展不适应等,具体阐述如下:

2.1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淡水资源较为匮乏

当前,我国诸多城市出现了基础设施落后、淡水资源匮乏的局面,不仅影响着居民生产生活,同时大大阻碍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许多城市表现为城市化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城市化标准低而言,许多城市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开始进行城镇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并未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勘察,最终表现为在旧城区的基准上盲目规划扩张,使得城市最终表现为线型城市,合理的城市功能分区并未形成。就基础设施、公益设施落后而言,当前许多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并未形成功能完善的配套设施,具体表现为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公共绿地过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市容市貌较差等。在城市淡水资源匮乏方面,当前我国许多城市淡水资源缺水,尤以西北地区为最,一些城市甚至出现常年缺水的情况。同时,城市的化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严重污染城市水资源。此外,一些城市出现淡水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城市地面下陷成为一个更为严重的衍生问题。更有甚者,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城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层出不穷,加之许多城市垃圾露天堆放、垃圾处理率过低,这些都给生态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与恢复过程中的一大毒瘤。

2.2 城市管理体制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不适应

尽管许多城市针对当代情况的城建管理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付诸改革实践,但是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并未与当前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大趋势相适应,表现为短期内迅速城市化、经济泡沫式发展、城市生态建设表面繁荣,但是许多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凡此种种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是大量资金、资源、人力、物力不断投入,强行推进的结果。在迅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面积大幅扩大、建设用地迅猛增长,在虚假繁荣的过程中不仅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更是以牺牲城市生态环境为代价。

3.针对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在上文中,笔者就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现就此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3.1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发展,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绿地建设

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该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系统性,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建设的前瞻性,在具体实践时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在对目标城市现有情况进行勘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确保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统一,如大力倡导公共交通建设、土地综合利用等以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付诸实践时,功能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必不可少,市区公共绿地的精心安排也十分必要。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以高楼林立为指标,而是以城市生态化为最终目标,做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地建设工作,设置城市绿化比例、确定绿化轴线、选择树种等都是实现道路绿荫化、城市生态化的重要举措。

3.2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间的关系

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要兼顾自然环境的保护,力求打造出经济便民、生态经良性循环的宜居城市。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城市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兼顾实用性与宏观性,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经济。同时,城市化的步伐及经济发展的速度要适中,城市的过度膨胀必将导致环境的污染、耕地的减少、资源的浪费,此时环境污染又将反向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城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4.结语

为了积极推进我国城市生态化的进程,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发展,完善市政基础设施与公共绿地建设,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夏春海.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比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01)

第8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国际借鉴 科学规划 因地制宜

作为一个能源消耗极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发展和能源安全之间取得平衡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而此时,“低碳”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低碳”代表着对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生产生活的一种期盼和渴望。自从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后,世界各地争相打造低碳城市,这似乎给在两难中寻求平衡的中国打开了新视角。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

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中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能源白皮书》的定义,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而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简称WWF)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本文认为,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低碳”代表了对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生产生活的一种期盼和渴望。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的安全及稳定供应

据统计,我国煤炭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而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极大,现有的能源结构及储量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是能源供应问题的困扰,另一方面是能源安全问题的凸显,在这一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就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这些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能源的大量使用,这些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远远超过了能源资源承载能力和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进而引发了各种自然灾害。低碳城市以低碳为核心,以转变能源使用方式为主要手段,它的建设将有利于新能源的推广,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低碳城市建设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传统能源的使用使我国陷入了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困境之中,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碳排放”的关注更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加快低碳城市建设,一方面对我国转变能源利用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我国提高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发展低碳产业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将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

1、英国――高度自为政府制定地区规划提供便利

英国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早在2001年英国政府就设立了碳信托基金会(Carbon Trust)、能源节约基金会(EST)联合推动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LCCP)。英国设立了三个示范城市(布里斯托、利兹、曼切斯特),在LCCP的支持下建设低碳城市,而在城市规划中重点在建筑和交通两个领域促进新能源的应用。

在英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中,值得称道的是其赋予地方政府的高度自。例如在伦敦的城市建设中,伦敦政府根据自身情况修订《伦敦规划》,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纳入到城市的发展计划中。而修订的最后阶段,政府还会在市民中征询意见,让广大市民也都参与到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这一点和中国有很大不同,中国体制是自上而下的,是上级部门制定战略后,下级部门负责实施,虽然这一体制在统筹管理方面有优势,但是在调动积极性方面却有先天性不足。而英国的地方高度自主规划城市建设,除了调动当地政府与群众的积极性外,还能很好地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2、丹麦――低碳社区建设助其成为全球绿色能的源领先者

在全球应对能源安全和地球变暖危机的过程中,“生态城”建设的潮流逐渐兴起。丹麦的低碳社区建设是“生态城”的典型代表,社区的最大特点是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例如丹麦的太阳风社区,该社区是由居民主导建设而成,区内以太阳、风为主要能源形式,故而被称之为“太阳风”社区。该区公共住宅是由公用建身房、办公区、车间、洗衣房等组成,极大地节约了社区的空间、资源。太阳风社区有600平方米的太阳板被设置在建筑上以获取太阳能;在附近山坡上设置了22米高的风塔来获取风能;区内的一块菜园用于加强区内物质循环,在增加景观性的同时,减少对外资源的依赖。

丹麦的这种低碳社区模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还强调节能降耗,注重能效利用率的提高。据统计,丹麦在过去四十年当中,GDP一直往上走,但是能耗、碳排放量却是持平或下降,这中间最大的贡献是能效的提高。而如今丹麦低碳社区的建设更是加强了这一优势的发挥,丹麦成为全球绿色能源的领先者不是偶然。

3、新加坡――创意设计奠定“花园城市”基础

自1965年建立独立的共和国起,新加坡就提出了建设花园城市的思想,“花园城市”的理念和“低碳城市”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经过50多年的实践,新加坡的城市建设日趋成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城市规划中的创意设计。首先,新加坡道路两边绿色植物很多且形态各异,这是新加坡的一大景观,为新加坡的形象增分不少。其次,新加坡的道路骨架为窝蜂状,综合了放射状路网和方格状路网的优点,为新加坡缓解道路压力作出了贡献。再次,新加坡建设了很多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等。新加坡的“公园廊道”计划目的是将全国的公园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走廊”,这样既方便了国民休闲娱乐,又有利于居民选择用非机动车的方式游览。总体来看,新加坡通过创意设计将城市中的绿化遍布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几点启示

1、科学规划谋求城市低碳转型,创意城市形态

根据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的规划对城市低碳转型至关重要,合理的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科学规划的制定要有几个侧重点:一是强化科技创新,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加快低碳城市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各地政府要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确保财政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稳定增长;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各地政府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降低“高碳”产业的比例;三是推广低碳消费模式,低碳城市的建设不只取决于低碳技术的开发,还需要生活及消费方式转变的配合,建设低碳城市,必须将低碳理念引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推进城市生活低碳化。而在具体操作中,政府要重视城市整体形态的构成、地面的布局、交通体系的铺建、基础设施的利用等等,这样既可以构建有多个中心的“紧凑型”城市(即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又可以构建具有不同功能区域的混合型城市。

2、低碳城市建设要遵从“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各地情况不同,北方是大陆性气候,南方是海洋性气候,中间的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流域是过渡区,除了气候外,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也都有差异。所以,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遵从“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形态。另外,我国的体制和国外有所不同,美国是自下而上的体系,而我国是自上而下的体系,所以在对低碳城市规划进行推广时,我们应在制定时自上而下,而在执行时因地制宜。

3、低碳城市建设要“质”、“量”并重

人们一提到低碳就会想到高投入,尤其是新能源方面的投入,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质疑:低碳城市是否和巨额投资相挂钩?这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能源、资源的消耗?如果真是这样,那低碳城市建设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了。而实际上,在低碳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很多技术是现成的,而且成本很低,如果应用得好,不仅可以节能,还能有回报。所以我们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要注意“质”和“量”的平衡,不仅要提高低碳城市建设的“质”,还要注意降低成本投入的“量”。

4、低碳城市建设应谨防“跟风”、“”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如上海、杭州、保定、无锡、厦门等,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但是,在这如火如荼的宣传背后,实际建设情况却令人担忧。厦门是国内较早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城市之一,2004年就在鼓浪屿设立了循环经济实验区,并称借鉴德国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要构建全国第一个“循环型”岛屿,实现生活垃圾“零出岛”和岛内污水“零排放”。然而,7年过去了,循环经济区内无论是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还是太阳能路灯的引进,都遭遇了水土不服、无果而终的命运。很多城市在网页上宣传低碳城市建设开展的如何好,而实际却动作不大。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白效明说:“我国进行低碳城市的示范是很有必要的,但一些城市是有名称却不给投入,完全是徒有虚名。”所以,在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中要防止一些城市急功近利,为评级而“作秀”,避免低碳城市建设的“指标化”。

总之,低碳城市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其建设的重要性与战略性在文中已经有所说明,而其对中国城市质量的提升作用也毋庸置疑。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在建设低碳城市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对国外的一些经验,由于自然环境、政治体制方面的一些差异也不能照搬直用。因此,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依托创意设计打造低碳城市,进而提高城市质量,促进我国产业转型,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春娜:国际低碳城市建设经验[J].北京观察,2011(1).

[2] 王建国、王兴平: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城市规划,2011(2).

[3] 江德斌:“低碳城市”不是一日建成的[J].经济研究参考,2011(6).

[4] 陈柳钦:低碳城市发展的国外实践[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1).

第9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工程;管理;设计;问题;措施

城市建设的服务和管理机构都是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城市建设进行设计,并且规范建设管理要求,协调各个环节施工情况,所以想要提升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水平,务必要加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改革,要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一、现场管理工作要做足

1、加强对监理队伍的管理

监理是负责监督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的控制者,城市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与监理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关系,想要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必须要加强现场监理队伍的管理,要监督施工人员的作业情况。

2、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意识

首先监理人员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所以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就要对监理人员召开会议,要明确监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并且要有相关文件的发放,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各类纪律制度,规范监理人员的职权使用范围。监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考虑,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同时还要认真阅读工程监理合同中的各项条款,要严格约束自己,明确履行相关职责。

二、城市建设工程设计

城市建设工程不仅要满足质量要求,还要满足设计要求,要根据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人民需求来进行设计,要对城市工程项目的选址、规划进行仔细分析,要从实用、经济、稳固、美观等多个方面来设计,要紧随时展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施工技术。

1、划分建筑工程设计的阶段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必须要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详细划分,要严格按照我国政府颁布的相关标准来执行,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深度上,都要满足计划决策部门确定项目和审批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大型建筑工程和小型建筑工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小型建筑项目只需要有一个简单的设计规划和方案计划就可以,然后要将设计方案交由建设单位审查,审查通过以后才可以开展施工图的设计,通常施工图纸的设计包括初级设计和现场施工设计两个阶段。

2、建设工程组织总设计

城市建设工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项目,通常规模较大、而且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较多,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要有一个牵头者,那就是建筑工程组织总设计部门,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规划,与各个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建设工程项目中分为市政道路、给排水、通风电力、热力、煤气、工程绿化等方面,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工。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工程组织部门就要安排相关施工单位进驻工地,要落实好现场施工所需水、电、场地等,要对现场道路进行规划,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防范工作,要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作,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城市建设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工程管理起步时间较晚,管理经验较少,而且我国施工单位资质较低,施工人员基本都来自农村务工人员,缺乏专业施工技能,所以就给工程项目遗留了许多质量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施工组织的方向分析

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中,施工组织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施工方案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采购和审查,要确保施工工艺没问题。此外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是一个动态方案,随时都在变化,所以要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发现问题要及早解决,不能延误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2、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分析

由于建筑物的功能和要求有所区别,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设计时要重点放在技术方面,关注部分交叉位置环节上的不足,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建造需求进行施工,每一条管线都要精心设计。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都忽略了这些,导致各专业之间的冲突,这样就根本不利于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四、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1、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控制

城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施工成本预算,要对建筑施工材料标准进行制定,要根据施工具体情况进行衡量,明确建筑质量标准,要确保在使用最少资金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招聘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具备基础的文化水平,要能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素养,施工单位也要定期开展施工技术培训,每个施工班组都要有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还要定期组织班组成员培训,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要加强安全施工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对施工工程管理要采用招标的形式,要选择正规资质的施工单位。

3、实行否决制度提高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的保障与施工计划、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技能都有很大关系,施工组织部门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要与监理部门相互交流、沟通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施工,要对施工材料的进场严格把控,发现不合格材料要立即解决,停工整顿,严格实施施工质量的否决制度,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对各阶段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从而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敏.对土建工程结构实体质量检测的必要性[J]. 江西建材. 2015(02)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误区

现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都打出“生态城市”这张牌,以扩大城市知名度。但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一些认识和建设上的误区,如果不排除这些误区,生态城市建设必然受到挫折,甚至有可能影响城市的正常建设和发展。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对生态城市概念理解的误区

许多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包括“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境优美的城市”,有的甚至将这些城市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生态城市,这些提法是单纯追求自然环境的美化,仅从自然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城市建设的片面观点。生态城市内涵模糊不清。

为此,我们要充分和深入地理解和认识生态城市,尤其要加强对内涵的理解,保证生态城市建设不偏离其本质。生态城市是不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它有着综合性的内涵。

二、对生态城市建设区域的误区

我国某些生态城市建设忽视城市与区域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和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追求的是小系统范围内的高效、经济和低污染,这种思维模式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观念格格不入,属于局部的思维模式。体现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就是更多注重城市区域,轻视农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政的投入、社会保障重点在城市。而在城市的农村区域,在这些方面相当缺乏。对建设区域的误区,会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的城乡发展不平衡。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提醒我们,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仅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

因此,建议生态城市建设要城乡结合,统筹规划,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城市的发展需要乡村提供物质基础,如农产品、林木等,而乡村的发展则需要城市提供市场,所以城市与乡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统筹规划,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

三、对生态城市建设内容上的误区

有人认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生态化”,认为要想生态,就必须回归自然,即克隆自然,加大城市绿化。城市绿地面积越大越好,广场越大越好。道路越宽越好,城市越大越好,楼房越高越好,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简单地等同于植物种类的多而杂,认为生态住宅区的标志就是高绿化率等等。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内容上的误区。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优异,宜于人类居住,但单纯的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全部。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工业、农业、能源、交通、建筑、绿化、通讯、环保等方面。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城市发展必须与城市生态平衡相协调,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和谐,尤其是要建立生态产业,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误区

在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有的地方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简单地照抄照搬有些地方的建设经验,结果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对生态城市建设模式的错误认识。

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探索建立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各城市资源状况不同,社会进步程度不同,产业基础不同,也就决定了各自选择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建设生态城市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在符合生态城市的指标要素内,按照科学规律,根据城市发展特点及生态特点,确定生态建设的内容,只有这样,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也才能宜居,也才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生态城市建设都必须以实用性和可操作为前提,而且对本城市要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目标。

五、对生态城市建设机制的误区

第11篇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340-01

引 文:因为城市建设档案涉及内容多且复杂,并且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日臻复杂,要想使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更有效的完成好,原有的思路和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创新,从而运用新思维、新方法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 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工艺的陆续采用,尽管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以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1专业性人才匮乏。我国各中小城市的城建档案馆(室),普遍存在档案专业人才缺乏的情况,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由中文、法律或工程等其他专业人员承担,有的甚至是由办公室文员兼职,存在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的情况。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仅专业素质不高,而且不同程度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的情况,这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2城市之间城建档案管理发展水平不均衡。在我国的省会、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视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城市建设档案馆,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体系。但在一些中小型城市,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自身条件的制约,档案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必要的硬件设施也没有配备,档案管理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1.3城建档案管理技术设备落后。与国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相比,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存在技术落后、设备超期使用的问题。目前,在国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普遍应用了档案编码管理技术、计算机管理系统,而在我国的不少地方,这些工作仍然采用较为原始的手段进行处理。

1.4地方责任部门管理人员缺乏城建档案管理意识。很多地方行业管理人员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错误认识,认为城市建设从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无法获得益处,进而使得很多工作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可以说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

2 创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对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是有效开展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为了有效解决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地方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当创新档案管理理念,规范档案管理的收集和处理过程。与此同时,还应当在档案目标管理中纳入档案资源收集,并确保收集层次、结构、对象的一致性,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管理目标的制定,并确保这些目标是能够逐步实现的。在处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保证整个处理流程的规范性,并且对档案分类进行强化,实现对档案的分类存放和编码。

其次,地方政府及城乡规划、建设、市政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增强对城市建设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科学设置行而有效的监督体系。通过监督体系的构建,为我国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三,强化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资金保障,积极运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和技术,并且从现代信息化管理要求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特点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此外,还应当增强中小型城市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活动,通过对档案管理馆的自我完善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编制的优化,提升中小型城市建设中档案管理活动水平。

第四,提升对档案专业人员的教育与运用水平。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匮乏是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地方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积极鼓励高校培养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二是应当为档案管理专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三是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提供适当的物质奖励,支持和鼓励他们研究和应用城市建设档案。

第五,保证相关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单位的协调配合。城市建设具有工程巨大、复杂的特点,只有各个单位实现有效的协调配合才能够保证工作有序完成。同时,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强、复杂程度高的特点,其管理对象包括建设工程档案、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档案、基础资料档案等,需要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相互配合,才能最终完成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第六,对电子档案的数据管理中心进行完善。城市档案馆(室)应当强化和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的对接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档案管理中心进行建立完善。电子档案管理中心作为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对数据库内各个单位的电子文件进行保管,并将非限制性和非保密性的电子文件利用和查询服务提供给具备使用权限的用户,进而实现对电子文件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第七,开展城建档案在线服务活动。在信息化时代,构建档案服务形式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进而能够有效满足用户的档案查询和利用的需求,同时还应当对档案服务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进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很多用户希望能够实现对城建档案信息随时随地的查询和运用,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突破传统的被动的、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应当通过互联网络的信息平台,随时随地的为所需要的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查询和利用服务,这样不仅提升了档案信息利用的便捷性,还能够强化档案管理部门和用户的互动交流,进而不断优化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档案管理需求和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相应的对工作进行强化,对原有的管理思想和方式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本文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但是本文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水平,进而为相应的档案利用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秦建平.对于《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4,(15):256-267.

[2]祖木兰?米吉提.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4,(5):56-67.

第12篇

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全文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有效地收集、保管和利用档案,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档案的管理活动。

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城市建设档案事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

第五条建立健全以各级城市建设档案馆(室)为基础的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网络,保证城市建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

城市建设档案馆的设计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城市建设档案馆(室)应当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将城市建设信息资料纳入收集范围,及时采集、接收、存储、整理。

城市建设档案馆(室)所必需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预算予以安排。

第六条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设档案工作,业务上受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重视本系统的城市建设档案工作,建立健全本系统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条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城市建设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

(二)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体负责城市建设档案管理;

(三)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接收和管理下列档案:

(一)各类城市建设工程档案:

1.工业、民用建筑工程;

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3.公用基础设施工程;

4.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5.园林建设、风景名胜建设工程;

6.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7.城市防洪、抗震工程;

8.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地下防空工程;

9.军民共建工程档案资料中,除军事禁区和军事管理区以外的穿越市区的地下管线走向和有关隐蔽工程的位置图。

(二)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地下管线工程(包括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等地下管线)档案。

(三)城市建设系统各专业管理单位(包括城市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园林、风景名胜、环境卫生、市政、公用、房地产管理等单位)形成的业务技术档案。

(四)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科研成果和城市风貌史料。

(五)建设部、国家档案局确定的其他城市建设档案资料。

前款规定的接收、管理的档案材料的具体范围,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档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有关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九条城市建设工程档案材料由各建设单位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标准收集、整理,并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

前款所称建设工程档案,包括工程项目前期、施工及竣工所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工程项目前期管理文件材料可以移交副本。

第十条建设单位在向有关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施工许可证期间,应当将有关申报材料向工程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备案。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在接受备案时,应当书面告知建设单位有按规定移交城市建设档案的义务。

第十一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通知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参加,由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对建设工程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完整提出意见。

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一套符合规定的建设工程档案,但建设工程决算资料可以在建设工程验收合格之日起3个月内移交。建设工程档案不齐全的,应当补充齐全。

第十三条各建设单位对形成的城市建设档案,除按照本办法规定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送外,还应当做好整理、归档和利用工作,并由本单位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

第十四条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进行改建、扩建或者对重要部位进行维修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单位据实修改、补充和完善原建设工程档案;涉及结构和平面布置

改变的,应当重新编制工程竣工档案,并在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档案。

第十五条城市建设系统内部各专业管理单位形成的业务技术档案,凡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应当自档案形成之日起1年至5年内,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对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档案,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可以自档案形成之日起1年至5年内,根据需要选择接收。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下列地下管线工程档案:

(一)地下管线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文件和竣工图;

(二)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测量成果;

(三)其他有关地下管线工程的电子文件、照片、录像、缩微品等特种载体形态的档案资料。

前款规定的地下管线档案资料,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与建设工程档案一并或者单独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移交。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到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查询该建设工程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档案资料,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并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机关说明地下管线现状情况。

第十八条城市地下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将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地下管线及时修改、补充到地下管线专业图上,并在修改、补充后3个月内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

第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地下管线进行普查和补测。普查和补测形成的档案材料,由城市建设档案机构负责管理。

第二十条建设单位收集、整理或者补测补绘档案材料确有困难的,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可以提供咨询、服务。

第二十一条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有计划地编纂档案史料,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档案的利用提供便利。有关单位查询利用档案信息资料,城市建设档案机构除收取复印费等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涉及国家秘密的城市建设档案应当按照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并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管理规定。未经产权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查阅使用。

有关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充分地利用城市建设档案资料,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防止各类损害事故的发生。

第二十二条城市建设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依法做好档案的接收、整理、保护、鉴定、统计、保密等工作。

城市建设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史实,遵纪守法,具备相应的城市建设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不按期移交业务技术档案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八条规定,未按规定向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报送地下管线档案资料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城市建设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档案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予以接收的;

(二)在参与工程竣工验收或者档案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的;

(三)其他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

第二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他行为的处理,有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1999年6月2日的《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14号)同时废止。

城市建设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有关活动中形成并归档的科学技术文件材料。是城市自然面貌和城市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和地下管线等各项建设的真实记录。

按类别划分:

①城市勘测和城市规划档案,包括地形地貌勘测文件和地形图,城市经济和人口资料,矿藏资料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震、气象、地名和城市历史沿革资料,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文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