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云计算技术培训

云计算技术培训

时间:2023-07-13 17:2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云计算技术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云计算技术培训

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 信息化 课堂教学

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支主要力量,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压力,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跟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思维、新技术浪潮,培养符合市场发展潮流的新型技术人才?许多高职学科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市场定位,就业方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内容进行大幅调整,但现实情况却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力距离企业用人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目标都很切合时展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综合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内容、课堂评价考核目标、实习实训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强烈地不适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对于新专业、新知识的兴趣和激情,也在这种“僵尸”课堂上被慢慢消耗殆尽。如何激活课堂学生的思维和动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最新的信息化手段引入新技术、新资讯、新理念、新市场、新变化打开封闭的课堂,很多实践的案例证明,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激活课堂是一条值得每一个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研究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1 “云”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搭建

初级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在过去的10年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环境,充分运用了视觉、听觉、感觉三位方式进行知识再包装。将枯燥的黑板、单调的教师灌输、笔上实验等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丰富为视频、音频、实践操作指导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这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信息化改造,投影仪、电子教室、电脑、网络、实践教学软件等一些必备软件和硬件设备。

新的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冲击,正悄然产生出全新的教育方式。当前,以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也对当代教育进行着冲击。计算机多媒体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环境以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得教育、教学的传统观念收到冲击。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新手段,为我们的时展开拓除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如阿里云、百度云、Google云、无线应用等一系列贴近生活和生产的应用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角落,也逐步浸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也直接感知到新技术、新信息的重要性,更加迫切的希望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效教学改革提高提供更强大的保障和动力。

许多高职院校加快了与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企业的合作与共建,以租借、合建、委托、共同开发等各种方式展开合作,参与到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中,已经开始瞄准了云服务相关人才培养的。

2 加强加深校企合作,依托“云”整合教学资源

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作为目前最流行的信息技术,其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对许多高校来说都相当高昂,特别是教学信息化应用与开发和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两个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

要解决这些难题,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运用、培育信息技术的必须途径。目前,国内大型从事信息技术相关企业都扎堆到了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国内提供云服务的知名企业如阿里、百度、腾讯、华为、中兴、浪潮、浙大网新、用友、数字政通等等。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如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云存储、云桌面等等。2014年,健康、教育、旅游、医疗等民生服务创新成为云服务的热点。个人领域的SaaS服务成为云计算创新的热点,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健康、教育、交通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个人服务产品。电信运营商基于数据优势,在全国各城市布局教育、健康等领域的信息服务。云计算中小创业公司则将教育作为创业首选领域,51talk、91外教、云校等一批创业公司也陆续进入教育云领域。众多企业积极建设这些重点行业的公共云平台并提供衍生服务。

无论主动参与,还是被动接受,高职教育已经身处“云”的时代。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在生活中都悄悄成为云技术的体验者与参与者。虽然许多的教学资源如学习文档、教学视频、录音、学习软件等在各种云平台上可以实时获取,但是针对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还处于一种非常分散和凌乱的状态,并且与每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师资、学生素养存在很大差异。

如果仅仅是靠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那将是一个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低效工作,如何有效借助企业的力量,快速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生产性教学云平台?加强、加深校企合作的必然途径。一方面教育是云服务市场的一块大蛋糕,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忽视这个重要的阵地,从人才培养、市场份额、技术推广、就业与创业各个层面都存在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也急需借助新的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给校企合作的强化提供了原动力和催化剂,同时,经过整合的教学资源平台的整体性与开放性,也会成为学校与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和提升社会贡献力的新方向,其深远作用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云计算专业为例。学校已与中兴通讯联合开展一期建设云平台实验室36台卡位,二期将完成90台的卡位建设。其中课程建设方面将与阿里云全面合作,引入阿里云教育的系列专业课程,并进行校企教师互换计划,企业技术专家与专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通过各种中长期合作,逐步提升教师对云平台及云平台应用的掌握。同时,也与深圳深信服信息技术公司开展教师培训和超融合技术的合作,暑假已经组织了4名软件专业教师远赴深圳开展了为期5天的超融合技术培训,并准备在9月份派遣2名教师到南京深入学习阿里云的系列云课程。

这些校企合作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云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所做的努力,更是为了将来维护云平台,使用云平台,高效运营云平台所做的技术人才储备工程。只有做好人才与技术的储备,学校才能依托云平台贴近企业和市场,为服务地方经济发挥出辐射和推广作用,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

3 教师对新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应用

新技术带来新发展和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困难。

教师作为教学实施的第一人,面对新技术的大发展态势,如何掌握新信息化技术并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思考怎么高效地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教学直接生产力与推动力,这将是高职教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技术培训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项目优势和设备优势,采取短中长期方式相结合,循环、梯次对专业教师从概念阐述、应用手段、市场分析、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训,并将培训过程逐步转化为校企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其实,一般在学校资金充足情况下,云平台设备的引进、云技术平台的搭建等投入是可以快速完成的,企业在这方面也是能够积极满足要求的,但关键问题还是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这也侧面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许多高职教师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定式上,简单认为运用投影幻灯片、播放一些短片、演示下工具操作就是信息化教学。错误理解信息化就是将教学内容用设备方便地展示出来,教育教学仍然以教师、教室、教材、考试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巨大优势和真正效率。

4 思维转变,激活课堂

任何技术都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使用技能和运用思维,教学信息化更是如此。

教学云平台的建设覆盖了云资源库、云教学环境、云实训环境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课堂教学通过云平台进行了拓展到了校园各个角落、拓展到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之外、延伸到企业生产领域、延伸到社会活动。教师更多将扮演一个导师角色,引导学生主动了解课程、了解专业、了解市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行业职业定位和市场发展方向。

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支撑,高职课堂教学将会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这是新信息技术带给高职教育的机遇和挑战。高职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亲身去学习“云”,了解“云”,使用“云”,并将所学所见所解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实践才能更好激活课堂。

参考文献

[1]兰先芳.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向:信息化的视角[J].职业与成人教育,2014(12).

[2]阮亮.高职课堂教学策略创新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1).

[3]黎加厚.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J].远程教育杂志,2008(03).

作者简介

李文杰(1978-),男,湖北省云梦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软件开发项目管理。

第2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云计算;实验室建设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技术型人才紧缺,为促进高校更好地向地方和行业提供人才,国家积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1]。作为地处西部的遵义师范学院被确定为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一,提出了要建设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各专业积极响应学校发展战略,建设应用型特色专业。其中,网络工程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并与国家及贵州省在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部署相结合,选择云计算为切入点,培养高素质、有特色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配套相关实验平台,所以拟新建云计算专业实验室,为网络工程及相关专业提供教学、科研、应用、实训为一体的综合平台。

1 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1.1 专业发展的需要

网络工程为新建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与其他高校相比起步晚、基础薄,因此为促进专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专业特色,进行差异化培养。在此背景下,遵义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网络工程专业应结合省内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的契机,建设云计算实验室,培养云计算方向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专业良性发展。

1.2 培养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通信市场井喷式爆发,急需一大批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特别是地处西部的贵州,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的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云计算实验室的建设,能够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工程素养,从而满足国家和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3 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云计算人才培训平台的需要

当前,云计算产业加速发展,国家明确指出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在此背景下,云计算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巨大,急需相关人才培训平台。云计算实验室在承担校内本科培养实践教学的同时,能够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逐步建设成为地方企事业单位云计算人才的实践培训基地,为开展面向社会的云计算技术培训提供平台支撑,满足黔北乃至贵州省云计算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 实验室建设的可行性

2.1 符合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信息化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贵州省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明确“通过设立云计算产业园、制定扶持政策,实施六个重点项目,在贵州打造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指出要“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云计算为我国特别是贵州省信息化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领域,行业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实验室建设方向可行。

2.2 初步建立了一支能承担相关工作的师资队伍

专业整合学校现有资源,与其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合作,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初步的人员保障。

2.3 有较好基础设施的保障

专业目前已有网络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通信基础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为构建综合性实践平台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基础和条件。

3 实验室预期目标

实验室建成将提升学院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打造特色专业方向,对黔北乃至贵州省云计算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带动效益。

3.1 建设符合贵州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的综合实训平台,培养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

云计算实验室紧跟行业技术前沿,可开设包括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工程实训、二次开发、综合创新及教学科研课题等百余项目,满足云计算与虚拟化相关课程实验需要,并与已有实验室一起构建网络工程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形成“学科基础实验―特色专业方向实验―创新实践―本科毕业设计”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网络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最终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同时,实验室的建设也有助于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3.2 建设一支在省内有特色和影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实验室的建设,以“引进来、送出去、带起来”为措施,进行校企合作,通过专职与兼职、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使其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为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奠定师资基础。

3.3 促进学生能力

云计算实验室将建成开放性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课后基于科技活动、科研训练、各类竞赛等内容自主从事综合创新性实践,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以及实际动手的能力,为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建设服务型科研平台

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利用实训平台及科研团队,为黔北乃至贵州省云服务的部署提供解决方案、技术咨询和集成应用,达到服务地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3.5 打造区域性培训基地

通过实验室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引入相关培训认证体系,建设成为同时具备行业认可和国家部委认可的“双证”培训基地,为本校学生及周边本科院校、职业院校提供培训认证服务。同时,在云计算产业发展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培训基地也可为省内及周边的信息类企业、运营商等产业链的员工进行综合性培训认证,充分发挥实训平台服务社会的作用。

4 总结

实验室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云计算实验室的建设,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有特色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专业,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打下基础。

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

1新形势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背景

2015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明确了“互联网+”在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地位。

同年,教育部组织对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在目录中明确了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范畴,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传统专业延续保留,新增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等与“互联网+”产业升级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专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达到0.8-1.2万亿元;到2020年将为3%,将达到7.6-8.2万亿元。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来临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网络工程师、网站管理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及网络安全系统工程师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71.2%。预计今后的5年中,我国这部分人员的需求数量将增加2-4倍,整个行业的需求将达到80-120万人,未来的信息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

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重点和促进信息消费的核心产业,已成为我国转变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新热点。以信息化为主导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大力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加大培养技能型人才力度,已迫在眉睫。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特点,就是要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2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开设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重案例式教学、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实习基地建设严重滞后等问题。如何借助企业力量,行业优势,尽快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信息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类高职教学的重点研究课题。

近几年,经过各界的不懈努力,高职教育计算机类各专业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计算机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有创造性和可借鉴性的方案。如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四元素、五阶段、强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三模块、两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对“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进行了探索与推广,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但是,校企合作工作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一些校企合作仍属于浅层次,只停留在相互参观、实训室设备采购合作等层面,进行专项合作和深度合作不足;计算机类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长周期不稳定,有的企业在合作期会因经营问题而倒闭,有的企业项目团队流动频繁,均会导致合作终止或推进缓慢;同时,单一的信息化企业人员需求量不大,很难像营销类、物流类等商科专业寻求到稳定的实习岗位;校企合作缺乏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法规制度不完善,没有硬性的管理和约束措施等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对行业、企业专家等访谈,我们列出如表1所示的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现状之间的差异。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企事业需要技术熟练、能及时解决企业的项目需求、既能进行网络维护、软件开发、信息收集,又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高素质计算机技术人才,但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岗位,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

3“互联网+”校企合作改革思路与方法

3.1以大赛为推手,探索校企共建新型实践教学基地

从2008年开始,国家已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赛项尤为突出,平均每年组织10个赛项,吸引近600所高职院校、1800名计算机类高职学生参加比赛,而在国赛之前的省赛、校赛,其参赛规模更大集训选拔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高职计算机类教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2017年为例,46个分赛项中,包含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计算机网络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11个电子信息大类的赛项。按一个赛项一个合作企业来计算,通过教育部的层层筛选,就有十几个优质企业供高职院校选择。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几年,我院通过大赛平台与H3C网络通信公司、南京第55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大陆科技集团等多家大赛技术服务商在赛前、赛后进行深度合作,以大赛为契机,对接相关专业岗位群、行业标准和企业用人要求。五年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5个,校中企2个,教师工作站1个,网络学院2个。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5个。校企合作效益初显成效。

通过技能大赛,高职院校只有主动对接优质合作企业,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赛促教,确立人才培养方向以赛促改,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以赛促建。三层联动,同步推进高职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改革。

3.2推行校企联合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虽通过多年“双师”型师资队伍项目建设,各高校已初步形成既熟悉高职教学方法,又掌握高技能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但通过教育部门的相关教育培训很难满足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师资需求。

一个团队的建设首先就要发挥领头人的作用,一个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劣很大程度就在于专业带头人的任用与选拔,基于计算机类的行业需求,应推行“双专业带头人”管理办法,即在本专业各培养两名专业带头人,即一名校内教学型专业带头人和一名校外专家型专业带头人。从合作企业中遴选1名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技g骨干作为专家型专业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通过考察调研、技术培训、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带头人对本学科国际前沿知识、技术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把握,全面提高教学、科研和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更新专业建设理念,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为专业建设服务。

推行“师企对接”政策,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依托“校中企”、校内工作室、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心,委派专任教师进入实践能力培养中心作为企业员工参与项目实践,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如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专业依托芜湖电视台与江南梦工厂公司共建“校中企”影视工作室,把电视台正式项目引进到学校,由专业教师负责项目的实施,从而培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三年来,完成芜湖市人防办巡礼片、江南实验中学宣传片、康妮瑜伽广告片、田家炳实验中学宣传片、芜湖县检察院专题片,其中康妮瑜伽广告片已经在芜湖新闻频道播出,并作为院线广告在全市各大影院电影正式放映之前进行播放。通过校企共建影视工作室,企业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本专业教师的技能和素养得到了锻炼,实践能力得到加强,也扩大了学院及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实现了双方互赢。

3.3建立三级联动的校企合作制度,探索校企人才培养新机制

建立“三级联动”的校企合作制度,一是学院层面应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共同成立计算机专业及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共同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资源整合、师资培训等系统工作;二是专业教学团队层面应与技术研发部共建项目部,共同组织教学、实训,共同进行考核和评价,共同组织科研项目;三是专业教师层面应与企业技术员共建工作室,共同进行教学实施、技术研发、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充分发挥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和学校专职教师的各自优势,把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融人到教学过程中,做到“对证施教、对岗施教、因材施教”。开办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的订单班,把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和真实工作项目引入教学中,完善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通过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坚持从岗位需求人手,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召开由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行业技术人员、课程专家和专任教师参加的实践专家座谈会,对调研中确定的专业培养针对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经过讨论疏理出典型工作任务,并分析出其能力要求。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动态更新,做到一年小修订,两年大修订,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

第4篇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the extensive use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which can integrate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promot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ing.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the key technology adopted and the main functional module. The operation and service mode of the platform is also discussed.

关键词: 云计算;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0-0212-04

0 引言

从我国农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看,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政府采取了各种农业补贴政策,来保证我国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不健全,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缺乏必要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使当前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信息不能有效的链接,农民不能及时地获得农产品需求信息,就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信息资源传导的时效性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造成农产品流通环节复杂和流通成本增加,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由此得到,应建立一个有效的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以保证信息资源及时有效地传输,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都提供更加多的信息资源和更好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产销信息平台建设上,利用云计算技术,把繁多和分散的农产品生产信息和市场需求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向信息需求人员提供服务,成为有效推动农产品产销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保障。

1 产销信息平台概述

1.1 相关概念

1.1.1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存在方式。它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即“0-1”二进制系统所表达的数字化存在方式,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二是基于数字化网络运行的信息系统,如互联网。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对信息的理解通常就是建立在信息平台这个意义上的。信息作为信息的存在主体而存在,其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即“信息的信息”,这是信息平台的理论形态。基于数字化网络技术运行的信息系统,如CKISR指挥控制系统,这是信息平台的实物形态。信息平台的产生,在主客观之间嵌入了新的结构,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引发了当代的信息中介革命。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是将农产品的产销信息纳入到信息平台,将农户的农产品生产信息传送至信息平台,使农产品市场需求者及时了解现有的农产品,从而进行比较或者选择。将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或者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农产品需求者的需求愿望,及时地反馈给农产品生产者,让农产品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作出反应,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让生产和销售信息有效地连接起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1.1.2 云计算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做出的最新界定,云计算是指能使用户便捷而且随需应变地对共享的可配置计算资源共享池(如网络、应用程序和服务、存储器、服务器)进行网络访问的一种模型。此模型能在最少的服务供应商介入和管理投入的条件下快速实现信息资源的提供与,将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处理等多种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新商业型数据计算模型。

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统一调度管理网络所连接的所有资源,形成一个集中的计算资源池,向特定的客户端提供信息服务,让信息用户随时可以获取所需要的计算资源,这种提供资源的网络就称为“云”。可以按需求使用,在需要时可以将其扩展,免费或者按使用情况收费提供给使用者。在按需获取信息资源时,不需有高配置的终端设配,仅需通过网络向远端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传送所需求的信息,服务商利用其硬件资源按需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反馈给信息需求客户端。

1.2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开发目标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主要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通过集成并优化相对分散的各项农业资源,整合农业产业链中的生产者、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技站、农业协会、农资店、经销商、农贸市场与零售商等用户群体,构建一种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农产品生产者互动、数据远程存储、专家咨询、信息反馈等业务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形成网络农业产供销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农产品产销信息化管理水平。

2 产销信息平台的设计

2.1 平台的基本架构 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就是要接受数据,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给信息需求者,为农产品信息需求者及时地提供准确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信息,并能提供在线交流和信息反馈。所以产销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就应有相应的数据接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有机配合,同时要有相应技术的支持,才能保证信息服务平台的运作。信息平台总体设计框架详见图1。

农产品生产者将自己种植的农产品信息,通过在互联网服务终端(如个人电脑、手机等)注册登录后,输送到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服务系统将利用其所具备的各种技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和整合,存放在数据库中,可使农产品市场需求者在查询信息时将数据调出并传输给农产品需求者,从而提供农产品信息资源云。这样,农产品需求者将能够详细地获得所需要的农产品信息,如:农产品的产地、种植农户、化肥使用情况、农药使用情况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等信息。

若农产品需求者没有在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获得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可以通过个人电脑或其他终端设备通过网站注册与登录将个人需求的农产品信息上传到平台服务终端。服务系统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及整合,将处理结果存放在数据库中,待农产品市场供给者在查询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时将数据调出并传输给农产品供给者。这样,农产品供给者将能够详细地获得产品市场上消费者所需要的农产品信息,如:农产品的种类、需求量、农药使用情况、所需要使用的培养和管理技术等等。

信息平台中,索引服务器负责管理用户注册、身份验证等,并参与实际的数据传输,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最新信息并共享,创建一个可以自主交互的平台。用户应先注册,注册成功后索引服务器为该网络节点生成一个与注册账号相对应的ID, 此ID 是对等网络中节点的惟一标识。平台还可以衍生出生产者节点和市场节点,生产者节点组成生产信息资源云,负责农产品生产信息的提供,市场节点组成销售信息资源云,负责农产品销售及市场动态信息的提供。

2.2 关键技术介绍 信息平台的建立需要一些技术支持,这些技术与各操作系统相配合,使得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能够具备相应的功能和友好的操作界面。

2.2.1 Web2.0用户信息交互技术 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较为注重农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信息交互作用,而这正是Web2.0技术中一个核心的功能,即以网络为平台,用户写入并控制数据,旨在拓展交互服务业务。用户的行为是一种准双向的行为,并能将自己的需求和信息写进终端。该技术使得网站对个人的单向传播,逐渐演变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可协同的交互式传播。因此,在Web2.0用户信息交互技术的支持下,信息用户可以利用该平台自己的农产品的信息或农产品需求信息,并能交流种植和管理的经验,学习农作物培养新技术。

2.2.2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XML)技术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主要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已经成为了数据交换的一种标准机制。用户录入的信息通过XML规则进行描述,对农业数据的结构、资源位置进行映射关系描述,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语义信息,当其他用户请求时,系统则通过对资源位置信息进行分析后再进行综合数据获取和分析,最后推送给多终端用户服务。在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的开发中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提高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效率,能使产销信息共享更加便利。

2.2.3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电子商务信息共享属于跨组织信息系统,将两个及以上各组织的信息子系统连接起来,跨越各自的组织边界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交换。云计算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设备,将政府部门、合作机构、服务中心和家庭用户等用户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站等方式实现农产品信息的传递、互动和共享。在平台建设过程中,结合农产品生产者和需求者的实际信息服务需求,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构建以农民为核心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实现农户和消费者的互动、信息资源共享、专家咨询和农业技术的推广等。

2.2.4 其他技术 除上述技术外,环境标志技术、ASP应用技术、全文检索、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ASP应用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在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设计中的应用,都对平台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有将这些技术与网络设备向结合,才能保证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切实为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完善农产品市场。

2.3 农产品产销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

2.3.1 新闻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收集、整理并国内外相关农业政策、农资产品、农业快讯等信息,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了解相关行业信息与动态的窗口。新闻模块由新闻类别、新闻录入与维护、前台新闻显示等子模块组成。其中前台新闻显示模块包括网络平台管理员添加的农业新闻和部分农产品需求动态信息组成,显示在网站主页。

2.3.2 特色农产品知识库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介绍各类农产品生产技术、农事指导、农作物疾病防治等知识,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了解农业种植知识的窗口。知识库模块是按照特色农业主导产品来分类,每类频道都涵盖详细知识内容。

2.3.3 网上展厅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展示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目的是对特色农业或农业企业进行推广宣传。网上展厅模块可以对各涉农企业和公司以及区域特色农业产品、农资产品、休闲旅游景点、美食文化等进行各种形式的分类展示,促进农业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推广,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可以大大提高用户决策的科学性。

2.3.4 电子目录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检索与查询农产品种类、企业名称、农资名称等等,目的是降低寻找网络资源的时间成本。电子目录系统可以分为四大子模块:产品数据库、产品分类、产品展示、产品搜索,满足消费者按类查找。

2.3.5 供求信息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为各注册用户(农户、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等)提供一个产品销售或收购的渠道,目的是促进市场信息对称,实现农业产品资源有效配置。供需双方均有一定的权限,可在网上在线农产品、肥料、种子种苗、农药等供应或求购的信息,并可通过定制手机短信及电子邮箱等方式来实现供求信息的与查询。供求信息模块包括产品维护、市场信息类别维护、供求信息与查询、手机信息管理、定制信息下发管理、信息管理等子模块,通过友好的界面和强大的查询与功能来提供市场信息。

2.3.6 农资导购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提供农资销售信息,满足农资销售或购买需求,实现对配送用户、配送请求、配送结果、连锁配送点的数据管理。用户根据生产需要提出农资配送的要求,并提送点、数量等,平台管理方收到需求后即向提供农资的用户发送配送方式、规格及时间。

2.3.7 在线答疑与留言板模块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提供农产品生产者与专家、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目的是解决具体生产或销售问题。在线答疑子模块依托资深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实现农户与专家无界限交流。留言板子模块包括留言、留言维护、留言查询等,使得进入平台的用户能够意见或信息。

3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运行服务模式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采用云计算架构和基于互联网传送的服务模式,通过技术成熟的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运营的系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在服务提供商、企业与农户之间搭建起通畅的信息交互系统。平台注册会员既是平台资源的提供者,也是获取平台信息资源的受益者,同时依托平台建成的农业资讯、电子目录、农产品信息,在线留言等功能,利用服务平台、手机、邮箱等多种终端,开展农产品营销、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农资配送、专家在线咨询等多元化服务,提高了农业生产与销售效率。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运行服务模式如图5所示。

4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

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是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基础,可以加速农业信息化,并使农产品和农资产品流通成本得到降低,而且在交易价格透明的条件下购销环节的欺诈行为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在信息平台的建设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加强终端建设,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平台建设要求对农业专业和信息化技术都有深刻的了解,但目前多数院校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社会的重视程度甚至更低,相关的网络技术培训机制严重缺乏,这对信息网络和农业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十分不利。平台开发重点应放在用户层面上,由精通农产品生产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农业专家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建模。

加快农村信息化环境建设。由于平台主要依托于网络和电子设备,这对农村信息化环境提出了要求。目前在农村电脑普及率虽有了提高,但相对来说普及率还是低,甚至一些农户不会使用电脑操作,这对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障碍。政府应积极推进农村网络化建设和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实现网络到村、信息入户。

提高农业信息质量。目前国内各媒体关于农业信息存在以下问题: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生产信息多,市场信息少;滞后信息多,前瞻信息少,这就导致了许多农产品营销脱离了实际。在平台建设中,要大力挖掘信息的实用价值,努力实现数据库中农业信息的多样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做到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兼容。

在农产品产销信息平台运行成熟后,应考虑增加金融服务模块,让银行参与到网络服务中来,增加短期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模块,增加有第三方担保的支付体系,使网站具备网上交易功能。网站丰富的信息可使企业及时了解农户生产实际情况和贷款需求,也使农户了解金融服务项目和自己该履行的手续,最终形成生产环节(农户)-收购加工环节(超市、批发市场、企业)—结算支付环节(银行)的完整信息流。随着各环节之间的信用关系建立和信息平台的日趋成熟,完全可以在信息网上实现农产品的交易和结付,甚至实现农产品期货交易。

参考文献:

[1]樊雪梅,王利祥.云计算农产品交易平台的模式解析与用分析[J].黑龙江粮食,2012,(5):36-39.

[2]骆浩文,李会萍.特色农业产销信息服务平台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7):5-8.

[3]王峰,王东,曹云.基于云计算的农产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6):3-4.

[4]郑业鲁,李泽.基于信息化的指天椒产销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3):72-75.

[5]黄博.浅谈农业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3):68-70.

第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生态学;数字生态校园;生态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50-06

近年来,生态理念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极大响应,出现了“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生态校园”等体现时代特色的名词,高校教育信息化开始呼吁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 研究背景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问题,更涉及教育和资源管理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生态性和可持续不佳,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 理念层面――对数字校园建设认识不到位

认识到位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前提。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支持,使信息技术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很多高校领导者对数字校园建设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学校领导对数字校园建设的长期性和教育行业固有的周期性认识不足,缺乏长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导致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将数字校园建设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提升高校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手段。如果只是将数字校园建设当作“面子工程”,仅仅注重有形的网络环境建设而忽视无形的软件、管理和服务,则数字校园必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实际效用。

2 物质层面一网络宽带不足,设备性能不稳定

随着高校信息用户和应用系统的不断增多,数字校园网络系统存在有线和无线接入点少,宽带不足,系统运行缓慢,关键网络设备质量不一、标准不一、性能不稳定,软件系统升级困难,无法适应业务拓展和模式变更需求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群体对便捷上网环境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数字校园的可持续发展。

3 信息资源层面――教学资源针对性不强,缺乏个性化信息服务

当前很多高校都购买了大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和科研文献资源,但这些资源主要以文字资源的形式存在,资源类型少,教学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师生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资源标准,数字校园系统内外部信息资源难以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共享,造成了整个教育信息系统资源的极大浪费。

4 管理层面――“三大孤岛”现象的存在导致系统间数据不共享

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进程中,各部门相对独立的资源管理与应用方式使得校园内部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给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高校在不同时期建立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协调机制,再加上技术、人员调动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信息系统升级与维护困难,难以适应高校信息化发展需求。

5 应用层面――缺乏对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忽视数字校园的教育教学功能

教育领域“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数字校园系统,但教育层面的应用水平却不高,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对用户群体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很多教师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薄弱,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没有充分重视高校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构建的网络教学平台操作复杂,交互性不强,导致系统的教育教学功能没能很好地发挥。

二 高校数字校园生态化解析

教育信息生态学融合并发展了信息生态学的系统观和教育生态学的生态理念,以“生态化”的视角来解决当前教育信息系统出现的相关问题,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1 教育信息生态学

教育信息生态学(Education Information Ecology)是借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信息、人、教育信息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过程、规律及其整体生态平衡的一个崭新分支学科。国内关于“教育信息生态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教育应用而展开的,重点强调“系统”与“生态”理念,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促进人与教育信息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教育信息生态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即“在教育信息环境中由人、技术、价值和实践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该系统将“技术”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强调,但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技术支持下的人的实践活动,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信息化发展”。

2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内涵

生态校园是指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思想,进行合理的校园建筑与园林规划设计,形成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校园生态系。这里的“生态”主要强调的是校园环境的绿化以及利用“绿色科技”对校园进行绿化处理,形成生态科技园。

什么是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呢?笔者认为,数字校园的生态化是“绿色”、“生态”理念向教育领域渗透的结果,是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将生态理念和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字校园建设进程中来而构建的一个人与技术高度协调的数字生态系统。

本文提出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就是要反对不遵循数字校园系统内部活动规律和破坏系统平衡的建设行为,强调以提高数字校园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在高校信息化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一个人、技术与信息环境协调发展的数字生态校园。

3 教育信息生态视域下的高校数字校园生态系统阐释

教育信息生态观认为,高校数字校园生态系统是教育信息环境中由“信息人、教育实践和技术化环境”构成的一个有机生态系统,该系统不仅重视“技术”在教育信息环境构建中的独特作用,更关注教育信息环境下“人的生命发展”,如图1所示。

(1)高校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主体

高校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信息人,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对系统进行主观调控,使之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是该系统最基本、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按照系统内部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过程,信息人可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组织者、信息传递着、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在信息资源的生产、组织、传递、消费与分解的过程中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态链关系。

(2)高校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信息活动

实践活动是信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桥梁,直接关系到数字校园系统核心价值的实现,是数字校园系统的核心要素。信息人通过一系列的信息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对社会信息系统输入的各类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筛选、组织与转换,增强高校信息化核心竞争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高校数字校园系统的生态环境

高校数字校园系统的生态环境可分为宏观生态环境和微观生态环境。宏观生态环境即社会信息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是数字校园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微观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高校内部的网络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和信息规范环境,是该系统需要特别关注的生态因子,可调控性强。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高校数字校园系统的内外部生存与发展环境。一方面高校数字校园系统所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信息社会需求,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一旦改变,该系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就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否则便会阻碍校园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变化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系统培养出的创造性人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相反低劣的人才会阻碍社会进步。

三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模型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人性化数字校园,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各方面的均衡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校园系统的生态效益,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系统产出。本文根据树的结构特征,构建了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树状模型,重点突出数字校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特征,如图2所示。

1 社会信息环境是高校数字校园生态树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数字校园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在与外界交互过程中,不断改变自身的功能结构以适应信息时展要求,并且通过向社会输出人才、知识和文化等方式不断改变社会信息环境,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数字校园生态化建设必须保持数字校园内外部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发展,确保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输入与输出的总体平衡。作为高校数字校园生态树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成为该系统进化与发展的外部动力,高校数字校园生态树必须积极吸收土壤中的养料,提高自身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同时不断改变土壤环境使之适应自身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该系统本身就具备信息资源生产能力,应注重校本资源的生态积累,生产出更多的可用性养料,创造出肥沃的土壤,通过内外结合的形式,为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 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系统是数字校园生态树的“根系”

网络基础设施是高校数字校园系统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都离不开这个物质载体的支撑,而信息资源则是数字校园系统建设的核心内涵。没有了信息化资源,高校数字校园便如空中楼阁,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高校数字校园的软硬件支撑环境,成为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必须保持生态树的根系发达和稳固,才能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在数字校园生态树中,网络环境和信息资源环境的基本作用就是为这棵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资源。只有通过构建开放性的技术环境和信息资源环境,不断促进内外部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根系,增强根部吸收面积,拓展信息化生存与发展空间,从而增强信息化生存与发展能力。

3 数字校园系统整合平台是数字校园生态树的“主干”

高校数字校园系统整合平台包括公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信息门户平台,是高校数字校园的骨骼系统,可以整合高校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为不同层面的用户主体提供个性化的综合信息服务,集中体现了高校数字校园的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必须不断提升数字校园生态树“主干”的支撑作用,将养料传递并按需配置到各个枝干,即通过系统整合平台,对各类物质、能量和信息进行合理分配与调度,传输到各部门单位和各类应用系统,包括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实现各类IT资源的按需分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生态树会分生出很多新的侧枝,这就要求系统整合平台要有统一标准化接口,以保证各类应用系统的后续接入,并做好整形修剪工作,确保生态树发展的均衡性和持续性。

4 信息活动是数字校园生态树的“果枝”

信息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四大类基本活动,是数字校园生态系统核心价值实现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成效,决定着数字校园系统的生态效益。

果枝即果树上能开花结果实的枝,这里指高校各类信息活动。信息活动的开展过程就是生态树吸收养料,促进果实早产、优质生长的过程,即通过一系列的传递、吸收与转化活动(学科教学、科研、资源开发等信息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数字校园生态化建设必须以应用为导向,关注数字校园系统的应用成效,提高信息活动质量。

5 人的信息化发展是数字校园生态树的“果实”

人的信息化发展是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根本目的与制高点。信息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用户群体思想层面的变化,也包括实践层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思想素质的提升和信息能力的提高。

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为用户构建良好的信息化生存与发展环境,提高师生群体的信息化生存和发展能力,保证系统知识、文化和人才输出的稳定性和优质性。

6 系统思想和生态理念是数字校园生态化建设的“灵魂”

数字校园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因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并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机系统,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都将对系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校数字校园生态化建设必须以系统和生态理念为指导,在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规划和统筹设计数字校园系统,注重系统的生态效益,保证生态树的健康发展。

四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对策

1 以人为本,重视数字校园系统规划和设计

高校数字校园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多种生态因子(技术因子、人力因子、资源因子、文化因子等)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协调数字校园各子系统使其持续满足高校用户需求的过程,数字校园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诸要素相互协调与合作的程度。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并协调好人、信息资源、教学实践、技术化环境等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运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从整体着眼,根据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用户需求,对数字校园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寻求最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整体效应,促进数字校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2 积极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环境

在信息时代,数字校园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前瞻性,不能只是追踪式地建设,要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即数字校园建设要以“技术对抗技术”,建设符合国际主流技术标准的数字校园系统平台,包括公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信息门户平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环境。

云计算技术为高校数字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一种“一切皆服务”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具有五大基本特性:通用性、虚拟化、动态伸缩、规模大和按需服务,用于数字校园服务平台建设不仅可以整合高校分散的信息资源,实现IT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按需分配,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校园系统服务可以分为校园内部的“私有”云服务和校园外部的“租赁”云服务两大基本模式,用户只需利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手机、Pad等终端设备接入云服务平台即可获取相应的服务,如图3所示。

高校数字校园生态化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采用平台化和服务化的建设思路,构建数字校园云服务平台,创造以人为本,惠及全民,让广大用户用得上、用得好的信息化服务环境,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

3 加强信息资源的动态积累,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是数字校园系统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也是学校重要的战略资源,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的提高具有最直接的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内涵”建设,每年都会购买大量的信息资源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数字校园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静态一动态一生态”的发展进程,高校信息资源建设不能仅仅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游离于教育教学活动,而应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和再创造,如图4。

高校信息资源的生态化建设应最大限度地促进静态资源向动态资源的转换,鼓励师生在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动态化信息资源,最大化信息资源的生命价值。高校应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并动员高校师生贡献个人信息资源,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迁移到云端,实现信息资源的按需服务和共享。

4 加强教师种群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思想观念转变

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渗透是数字校园建设的灵魂。教师作为数字校园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充当着信息和技术“把关人”的角色,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数字校园的应用成效,对高校数字校园生态系统产品(学生)质量有绝对影响。教师种群应通过信息技术培训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整合水平和能力,大力支持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保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落到实处,加快实现教学方式变革。

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育技术培训,应通过数字校园远程教育平台来进行,积极采用先进的视频和通讯技术开展网络培训,建立专门的网络培训平台,形成一个长期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研讨平台,便于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培训期间和培训后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 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加快实现数字校园与实体校园之间的耦合

21世纪的高校教育载体有两个:实体校园和数字校园,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关系。为避免数字校园与实体校园的割裂或数字校园被束之高阁等现象的出现,在高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形成全校范围内的“物联网”,对校园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可视化管控,提高物理校园内各类IT资源的利用率。在学习环境应用方面,智慧校园可以有效实现数字学习环境到智能学习环境的转变。在数字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富媒体技术和学习终端技术等可以主动识别学习情境、记录学习过程,按需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形成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网络学习环境,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数字校园建设应紧跟时展趋势,积极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实现传统校园与数字校园之间的高度融合与协调发展,在更广泛的空间领域内实现高校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6 构建高校信息化建设利益共同体,促进政府、企业与学校的协同发展

高校数字校园的生态化建设需要转变思维方式,运用开放生态系统思维视角,构建信息化教育开放系统,在开放性系统架构、开放性信息技术标准和开源代码的引领下,在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长期满意的合作关系,形成高校信息化建设利益共同体,如图5所示。

在政府层面,通过制定信息化发展政策和教育行业管理规范,可以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教育信息系统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互联,形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和制度环境,促进信息标准和规范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带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在企业层面,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企业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来生产教育信息产品,有助于提高教育产品的效益和价值,推动企业技术和产品服务创新,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开放性的技术架构和信息技术标准有助于企业间的相互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教育产业链,有助于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在数字校园层面,随着高校管理软件市场的兴起,高校信息化投入不断向教育产品和服务倾斜,高校可以利用企业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和软件系统来解决数字校园早起局部建设遗留下来的问题,促进异构的教育信息系统的进化与互联,加快实现高校教学与管理体制变革。

第6篇

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数字化校园是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系统平台,目的是要建立统一、可靠、规范的基础平台,构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扩展学校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学校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

该校目前已建成了统一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门户三大平台,建成了办公自动化(OA)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迎新离校管理系统,并对原有应用系统,包括人事系统、图书馆系统、电子阅览室、工资财务系统、学工系统、科研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进行了整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避免了不同渠道的数据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通过这些系统的搭建,学校的电子校务从公文流转,拓展到网上办事、数据服务以及统计决策,实现了网上协同办公与网上审批,以及全方位的决策数据查询服务。学生的迎新、离校信息也可以自动化处理,方便了学校人事管理服务。在校内,实现了师生的身份认证、电子支付和自助服务,师生的食堂消费、超市消费、乘坐校车、图书借阅、宿舍门禁、网络缴费、自助圈存等业务均通过使用“校园卡”核算。

如今,信息化已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领域。通过科研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科研项目申报、审批以及校刊论文的评审;教务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管理服务;水电管理系统对学校的水、电使用情况进行自动化管理;学校的固定资产实行了网络平台管理。

开发多终端教学空间

学校目前是“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的分中心”,拥有国内高校已上线使用的大量网络教学资源,重点资源包括: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 3353 门课程,包含自2003―2010年评选的来自650所本专、科院校共3353门精品课,涉及61个学科分类,资源实体24000个;2、普通高校课程资源 209门课程;3、国外开放课程资源 580门课程;4、社区教育资源3387个;5、其他非学历教育培训资源2600个。

2013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国内33所院校申报教育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并获得批准。专业资源库从用户需求出发,建设两大个平台,即面向资源和素材的“资源平台”和以“用户服务为导向”的服务平台。资源平台根据用户在不同成长时期的不同需求分为“学校教学资源模块”、“企业学习资源模块”、“职业培训资源模块”和“职教立交桥资源模块”。

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学习培训服务”、“在线测试服务”、“社区交流服务”、“咨询分析服务”以及平台自身的“推广应用服务”等五大功能。

“使用”是资源库建设走入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学院依据高标准、国际化的建设原则,在系统基础架构上融入云计算模型,采用集中式服务、分布式布局的网络体系架构,搭建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支撑平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整合开发基于云技术、具有社区化模式的多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支持碎片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支持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满足10万人同时在线使用,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库的利用率。

构建“职业能力发展”平台

2012年底,教育部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榜上有名,试点内容是“信息化环境下职业能力发展模式探索”。这有助于加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整体水平向国内高职院校领先水平迈进。

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已经开发了独具特色的,包含综合实训资源积累与分享系统、网络课程学习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功能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试点项目“信息化环境下职业能力发展模式探索”, 是依托江苏机电职业教育集团,面向机电技术与行业领域,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培训服务,为用户提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在线学习、在线技能训练、学习效果评价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服务的互动式教学平台。目的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现职教集团成员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打造现代制造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延伸职业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

试点项目由若干子项目组成:采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职业能力发展”系统管理平台;构建机电职教集团开放式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构建在线仿真测试子系统,包括企业仿真软件、仿真实操软件和仿真实操在线测试,实现用户根据所选培训科目,以远程Web页面形式供用户进行仿真测试,并由系统对测试的结果进行评阅,给出评分;在线职业资格培训和在线职业资格模拟鉴定。

试点项目将搭建学习历程与职业能力跟踪与指导系统,用于具体分析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权值、建立一套数据模型,用于跟踪记录学生的所有活动,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训、参加社会活动等,并分析该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并与某工作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对比,发现不足,指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信息化助推实施“二次创业”

现代信息技术向职业院校的渗透是大趋势,它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巨大冲击。如果把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方式、方法、模式与网络教育的手段结合起来,就能使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而其关键是人的观念要跟上信息化的脚步,人的信息化的素养要不断提升。

为此,学校将长期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组织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开展多媒体课件大赛和微课比赛、举行优秀网络课程评选等,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使得教师能够广泛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多媒体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络听课、互动评课、远程协作等教学活动等。对于学生,将不断强化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利用信息手段和网络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正在实施“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力争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型升级,而信息化无疑是强有力的助推器。在前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学校已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开放、感知、安全、和谐的“智能化校园”,使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师生生活等全面信息化,达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物联应用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的和谐化。

第7篇

关键词 民间公益组织;网络传播;传播能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的兴起与迅猛发展为公益组织传播能力的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提升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以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已成为政学两界的共识。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新媒体以其交互性、开放性等特征而引起了传播模式的变更。中国公益的表达方式和公益行动参与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全民公益的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于中国公益组织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对于国内新兴的民间公益组织而言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与冲击,如何从自身能力建设角度出发应对蓬勃发展的新媒体环境成为公益服务领域的新课题。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综述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概念。总体而言,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通讯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使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得以在多元化方式下实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间公益组织的话语权。新媒体环境下民间公益组织的资源募集、服务联盟的搭建、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直至其品牌化发展日益和网络传播紧密相随,由此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政府、公益组织、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关于传播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学者们对其的界定也尚无定论。美国传播学者帕克斯将之概括为三个主题:控制、适应与合作。当前,关于国内外尚无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传播能力的系统研究。而当前关于各传播主体“传播能力”的研究其针对主体多见于政府和媒体,以公益组织作为传播能力研究主体的尚少。

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媒体与公益组织的研究聚焦于探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公益组织自身发展及公益项目活动发挥的作用。如Hyunjin Seo等探讨了跨国非政府组织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公众关系维护及其影响因素。他们认为,对非政府组织而言,新媒体最重要的两大功能是提升组织形象和增加财力资源。Chang Yao-Jen分析了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组织内部在线论坛分享针对精神障碍人士服务的实务经验,从而实现组织内部信息共享和服务协作。Lovejoy Kristen等认为非营利组织使用微博可以实现即时信息更新、形成网络社区、便于公众参与社区公益活动。非营利组织使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一方面可以引起公众参与公益活动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非营利组织与其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互动。GalvezRodriguez等分析了非政府组织运用在线平台进行透明化运作的影响因素,认为互联网是非政府机构提升和增加信息传播能力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媒介,通过网络媒介可以让非政府组织在机构规模、机构年限、机构资金、机构合法性方面实现透明化运作。国内相关研究一方面集中探讨互联网对公益组织的正向作用,如孙少威和陈莉认为网络论坛和博客会成为主导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周荣庭等以NG02.0地图为例,提出引入STSF模型利用网络传播使政府、企业和基金会、中国公益组织之间的互信和有效互动。另一方面对国内公益组织互联网传播和使用的能力表示出担忧,如钟智锦,李艳红提出草根公益组织应积极获得数字应用能力,以弥合数字应用鸿沟。政府或其他领域应当将重点放在培养草根公益组织在一些新兴的互联网功能的应用上,增强公益传播能力。

中国的公益组织已临近公益2.0时代,在这一时代公益资金来源越来越多元化、公众参与公益服务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公众和媒体作为公益组织的治理主体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信息社会,民间公益组织如何运用新媒体实现自身发展、提升服务效能、增强社会影响力已经成为政府、公益组织、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数据来自于以下两次调研的数据:一是,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中国公益2.0项目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管理研究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开展的“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和传播能力调研”,本次调研共收集到293家民间公益组织的网络问卷。二是,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中国公益2.0项目组发起的“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788家民间公益组织的部分调查数据。由于这两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调查,所以样本中可能较少包含那些完全接触不到网络的公益组织。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建设现状

根据民政部网站公布的《社会服务业统计季报(2013年第3季度)》显示,中国现有社会团体27.4万个,民办非企业23.4万个,基金会3300个,还有诸多工商注册的、未注册的草根公益组织。诸多公益组织在社会服务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逐渐进入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

(一)民间公益组织及其传播能力的相关概念阐释

当前,国内关于民间组织、社会组织的概念使用较为繁杂,学术界和实务界多将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公益组织、社会组织等概念交叉使用。从实务领域的分类来看,中国的社会组织目前更多指在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为方便研究,本文将民间公益组织范围界定为专业性、职业化的非营利组织,包括直接从事专业的公益组织和支持性公益组织(如恩派)和基金会等。组织传播指一个组织使用其特有的组织媒体工具和传播措施的综合,目的是形成组织氛围,凝聚组织力量,展示组织影响,促进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和组织外部的良性互动。依据组织传播的概念,本文将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侧重指其综合运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与政府、公益组织内部、公益组织之间、服务对象、志愿者及社会大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募集多元化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目标人群,进而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与之相对应,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议程。学术界关于“传播能力”的讨论由来已久,国内学者王怡红较早论述了传播能力的概念,认为西方学者运用“知识”和“行为”两个维度来阐释传播能力,但是其本人并没有对传播能力做出明确的界定。张名章和李云雯认为,传播能力是传播的策略与技巧,是一种有效的传播、目标在于关系的促进与发展,主题在于控制、适当与合作。同时,他们提出,传播能力不应该仅限于对媒体传播能力的关注,在传播主体上应该多元化。张名章和祁志潇将“政府网络传播能力”定义为:政府运用网络媒介与驾驭网络媒体进行公共信息传播的能力,是各级政府部门立足自身影响力,借助网络媒介渠道,通过向公众传播以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影象为载体的符号化信息,进行公信力建设、政策推广、形象宣传、公关塑造等活动,以期获得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综合上述相关概念的阐释,本文将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定义为:民间公益组织为提升组织形象、网络组织资源、推进专业化公益服务综合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面向组织内部、组织之间、服务对象、志愿者、社会公众等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建设进展

自“郭美美事件”以来,政府、社会公众对公益组织的问责意识和问责力度逐渐增强,这对于新兴的民间公益组织而言,如何整合传播渠道以提升自身的公信力以获得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动力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间公益组织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课题组调研发现,新媒体环境下民间公益组织传播意识和传播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总体传播能力仍然较弱。

1.民间公益组织通过新媒体提升了沟通与分享能力。整体上看,民间公益组织的新媒体使用已经较为普遍,其中官方微博的使用率达到69%,且41%的公益组织能够通过博客和微博即时互动,64%的公益组织拥有官方网站,51%的公益组织能够经常更新机构网站和博客,37%的公益组织经常通过微博分享公益知识,31%的公益组织有时通过微博分享公益知识,80%的公益组织拥有内部工作的QQ群,44%的公益组织经常通过QQ群分享学习资料,36%的公益组织有时通过QQ群分享学习资料。在2014年的民间公益组织基础信息数据库的788家组织中,仅13.20%的公益组织未使用任何媒体平台,49.24%的公益组织同时使用网站和微博。由此可见,国内民间公益组织已经接受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而且初步具备了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分享能力。

2.民间公益组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增强。调研发现,72%的公益组织官网不具备RSS订阅功能,65%的公益组织在互联网上尚且没有存储公共资料的地方,81%的公益组织没有通过互联网发起过公益活动,66%的公益组织表示没有参加过互联网公益项目竞赛,79%的公益组织从来没有使用在线分析工具对官方网站访问量进行过分析,80%的公益组织很少召开网络会议,多达83%的公益组织在开网络会议时没有使用屏幕分享工具,使用在线日历安排进程的公益组织也仅有约17%。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民间公益组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的原因在于,一是绝大多数公益组织没有获得公益信息技术支持,或仅有1-2个人为组织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公益组织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多数组织是通过兼职人员和志愿者来为组织提供技术支持的,二者加起来比例超过65%。

3.民间公益组织运用新媒体初步进行公信力建设。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公益组织运用新媒体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组织的品牌化建设,提升组织公信力的能力将日益增强。调研发现,在项目管理方面,公益组织的表现比较好,有84%的组织定期召开核心成员会议;85%的公益组织会在核心成员会议上认论决策。81%的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过工作简报,通过互联网公开工作目标、使命宣言的公益组织比例达到了83%;通过社交网络项目进展的公益组织有59%;通过在线渠道每年公布机构财务状况的有46%,其中中部地区公益组织公布财务状况的比例达到了65%。在组织标识建设方面,87%的公益组织拥有自己统一的组织标志。

4.民间公益组织对新媒体知识管理公益工具的认识仍有较大局限。37%的公益组织使用微博、44%的公益组织使用QQ群等工具分享知识和资料,52%的公益组织使用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工具来管理网络资料。仅有13%的公益组织经常使用谷歌快讯和RSS收集网络资料,经常召开网络会议的公益组织低于20%,有49%的组织从未使用过在线文档工具共同编辑文档,由此可见,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进行协作的能力偏弱。从不或者很少“使用谷歌快讯、订阅RSS等方式收集网络资料”的组织达到了60%,这反映出公益组织对知识管理工具的认识还是比较局限,许多组织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的网络工具进行资料管理。

5.民间公益组织具有一定的公益资源动员能力,但是其在线募捐能力仍然比较弱。在机构宣传方面,65%的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上传机构宣传片。46%的公益组织接受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和参加过政府、企业的项目展会和资源对接会。在与媒体的互动方面,63%的公益组织缺乏固定的媒体合作伙伴,有超过50%的公益组织很少或从不给媒体投稿。这说明公益组织通过媒体开展公益宣传倡导的意识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在通过互联网争取资源方面,75%的公益组织表示没有参与过在线募捐,这表明公益组织的在线资源募集能力仍然比较低。

6.民间公益组织培训资源和在线运营能力增长呈现一定的阶段性特点。调研发现,接受过专业信息技术培训的公益组织占46%,组织内部分享信息技术培训知识的占33%。与此同时,43%的公益组织表示需要提供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这表明公益组织仍然迫切需要为其提供网络传播能力方面的培训和支持。在公益组织在线运营能力建设方面,2001-2008年成立的公益组织中,有50%的公益组织加入了公益邮件组,而公益邮件组在近三年成立的公益组织中知晓度较低,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近三年来社会化媒体日渐兴起,新的媒介沟通方式已经为公益组织所接受。77%的公益组织加入了公益QQ群,以便即时了解公益行业的讯息。有超过50%和40%的中部、西部公益组织通过NG02.O地图或行业门户网站查找企业、基金会和NCO的项目,但是通过微博关注公益机构的组织仅占17%,这表明公益组织对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认识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志愿者是公益组织发展的一支必不可少的支持性群体。调研发现,仅有34%的公益组织拥有在线志愿者管理系统,31人以上的较为大型的公益组织拥有志愿者管理系统的也仅有37%。

7.民间公益组织行业信息收集能力有了稳步提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公益组织对信息收集工具的选择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在了解行业动态方面,公益组织对同行关注度比较高。访问行业信息网站的公益组织所占比例达到了85%,有250家。62%的公益组织订阅了同行的网站简报、电子期刊,尤其是2000年到2008年之间成立的公益组织有超过60%订阅了同行网站简报和电子期刊,其中2001年、2002年成立的公益组织超过90%订阅了这些内容,而2009年以来新成立的公益组织则更多使用微博等社交网络。

三、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评估指标建构与组织间传播能力比较

课题组根据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影响中国公益组织传播能力的公因子,将其归纳为7个能力建设指标:网络沟通与分享能力、网络工具应用能力、网络组织管理能力、在线知识管理和协作能力、资源动员能力、培训资源和在线运营能力、网络信息收集能力。再为每个能力指标赋予权重,计算出公益组织最终的能力得分,并将其转化为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标准化值。(表1)表1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评估指标

依据该指标框架,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公益组织的网络传播能力并没有明显差别,总体上看,国内民间公益组织整体的网络传播能力较弱。

(一)不同区域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各维度的差异

中部地区的民间公益组织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网络专用技术应用能力较强,但是其知识管理与协作、资源动员能力最弱。东部地区的民间公益组织其知识管理与协作、资源动员能力、沟通与分享能力较好,但是其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最弱。

(二)不同规模的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各维度的差异

一定程度上说,组织规模与传播能力呈正相关相关,组织规模越大,其组织传播能力较强。总体上看,不同规模的民间公益组织综合传播能力差距不大。研究发现,10人以上的民间公益组织的沟通分享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均高于规模小于10人的民间公益组织,规模30人以上的民间公益组织整体表现最好,且规模较大的公益组织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最强。

(三)不同经费规模的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各维度的差异

总体来看,经费较多的民间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和传播综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差距并不明显。经费较多的公益组织,组织管理和资源动员能力相对较强,但是其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却相对较弱。调查发现,经费规模在50万以上的民间公益组织,其知识管理和协作能力、培训资源和在线运营能力明显强于经费规模小于50万的民间公益组织。但是,经费规模在100万以上的民间公益组织,信息收集能力尚可,但是沟通分享能力表现很差。

四、新媒体环境下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之反思与提升策略

(一)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的反思

有研究提出,我国社会组织在大众媒体议程中的重要性偏低,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层次不够深入,究其原因在于社会组织缺乏有效的形象塑造意识和能力。具体到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而言,一方面,民间公益组织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新媒体环境下组织传播能力的提升。调研发现,仅有15%的民间公益组织拥有专职技术工作者,同时有19%的民间公益组织没有专业技术支持。有52%的民间公益组织认为其互联网使用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缺少网络技术专业人员。在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方面,有21%的民间公益组织需要提供官方网站开发服务,19%的民间公益组织需要提供计算机软件培训,这表明民间公益组织对专业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很大缺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对新媒体的使用和传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民间公益组织对其自身传播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阶段性组织传播策略与规划。调研发现,有43%的民间公益组织表示需要提供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而传播规划的缺乏也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与媒体的互动关系,引起大众媒体对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的正向关注度不高,阻碍了民间公益组织在政府、公众、服务对象方面的形象建构。

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的不足则深深影响了其自身的能力建设。首先,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资金支持的有效获取及志愿者资源的招募与管理,使得民间公益组织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不足;其次,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的品牌化建设。组织自身的宣传力度不足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的形象建构,从而影响了政府、公众、服务对象对民间公益组织专业服务能力和运作模式的正向认知,不利于民间公益组织的品牌化发展。再次,影响了民间公益组织公信力建设。新媒体环境下民间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建设必须有政府、公众、志愿者、服务对象、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充分参与,微博、博客等社会化媒体正是民间公益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互动和开展监督的新平台。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的不足阻碍了其与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

(二)民间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提升策略及路径选择

鉴于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整体较弱,缺乏科学合理的传播策略与传播规划以及专业网络传播人才等问题,需要从传播策略与规划、寻求培训支持、培养组织内部传播人才等方面来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传播能力。

一方面,有效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组织传播能力的意识,明确其开展组织传播的价值。民间公益组织应明确组织传播对于组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国内公益慈善类组织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公信力危机,其中公益组织运作的透明度已经成为衡量公益组织公信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民间公益组织通过网络平台适时公布其组织的财务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同时,民间公益组织也应当通过网站、博客或微博等新媒体向政府、企业、公众、志愿者、服务对象等群体传播价值理念、工作绩效以提升其公信力。另一方面,加强民间公益组织间协作,主动寻求支持型公益组织的新媒体传播培训。以信息化提升民间公益组织运作的透明度与公益资源整合能力,进而增强民间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已经成为民间公益组织乃至整个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一些支持型公益组织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已经开始向公益组织提供信息技术培训与支持,以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新媒体应用能力。如,中国公益2.0项目组已经面向国内的公益组织提供了持续性的信息技术培训,以提升公益组织的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促进公益组织的健康发展。恩派(NPI)在公益组织行业也开展了新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活动,为发展初期的公益组织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志愿者培训、新媒体传播培训等多项培训项目。IBM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了思源公益云平台,帮助思源公益通过信息技术完善乡村图书馆的项目管理,其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企业、专业机构、公益组织和个人志愿者等各方资源,搭建各方协同公益的新模式。

第8篇

[摘要]地缘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职教转型,政校行企等协同参与的育人模式发挥“优势互补、联合育人”的人才培养优势,对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远程教育这一有效的施教途径得以贯彻执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我国构建职业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关键词 ]协同育人远程教育 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廖毅强(1962-),男,广东兴宁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高等教育管理(广东广州 51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 013-2 014年度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关于“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面向珠三角行业企业的职业终身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 013-092Y)和201 3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开展终身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基于协同行业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项目编号:2013020103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89-02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广东作为我国的传统轻工大省,轻工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有一定代表性,具有行业规模发展迅速、轻工转型升级全面推进、轻工行业人才短缺且结构失衡的特征。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广东省属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6月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院校项目验收,跻身全国高职百强前列。2011年以来,学校继续推进内涵建设,示范建设成果得到巩固提高,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全国高职教育的引领及示范作用更加明显。作为广东省唯一一所突出轻工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市场变化,改革教学与育人模式,加大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解决人才需求矛盾。协同育人模式的提出,一方面通过学校与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联合,协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协同推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打造适应时代与轻工行业特色的轻工人才培养终身学习体系。

一、协同育人模式下发展远程教育的比较优势分析

远程教育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施教的热点途径与手段,其介入使得轻工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观念、模式到内容、手段的变革与跃升。协同育人模式以企业、行业为依托,借助远程教育手段,突破学校的高墙,克服时空距离的障碍,以互联网为媒介,使学习者和教师在异地可以相互交流,方便企业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企业专家和校内学生实现实时指导,外地学生在当地可以接受教育培训,还可以使许多在岗或待岗人群获得岗前、职前技术培训的机会,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突破了制度和环境的藩篱,提升了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可能性。区别于传统学校的职业教育,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切入点的远程职业教育呈现以下特征与优势:

分离性。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课程和优秀教师,校外专家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网络对课程建设及校内外学生进行在线备课、授课与教学辅导,以自主、多元、灵活的授课安排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需求。

开放性。协同育人模式下远程教育面向社会开放,不仅是学习的开放,在课程建设与设计上也面向社会开放,校外专家、技术骨干参与到课程建设和教学中,任何有教育需求的人,包括企业在岗或待岗人员,都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

灵活性。突破了传统学校教育和面授课程的繁缛限制,在硬件设备环境具备的条件下,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接受远程教育,也可根据自身生活、工作的实际情况自由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进度。

交互性。通过网络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给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和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了交互和协作学习的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打破了教师和学生相对孤立的状态。

共享性。通过网络联通协同单位,实现协同单位之间的数字共享和交换,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整合学校已有的高校图书馆、实验室数据库、网络精品课程、公开课等数字教育资源,通过搭建远程教育施教平台实现数据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资源共享。

二、协同育人模式下发展远程教育的措施与保障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使远程教育的地位日益显现,已经逐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发展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国家空前重视、全社会的终身学习需求日益增长的时代,远程教育应当也一定会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强大支撑。在协同育人模式教学改革过程中,远程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协同育人模式的主导下,汇聚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研究机构的多方力量,通过“远程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协同育人工作开展。建设一个汇聚校、企、行、所、政和国际协同的多方互动平台,实现资源动态建设、开放和共享,为人才培养服务。在建设实践上,根据企业行业对人才培养要求,制订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并实施教学;企业在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强化人才培养技能训练、教学案例实施、产业前沿研究和生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同时为人才提供就业机会;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通过科研项目及科研条件参与协同育人工作,寓教于研,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行业在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制定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为学校设计人才培养规格;政府部门在协同育人中进行政策指导与政策支持,指导人才共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建立协同育人平台,实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建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共享性自主学习平台,为轻工行业领域的在校生、各层次从业者提供终身学习服务,支持学校人才培养。依托远程教育平台,推进开放在线课程建设,通过多种校企合作、国际合作,构建信息化、无界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平台,以云服务的模式,面向轻工行业人才职业发展的各阶段,提供注册学习、职业培训、精英锻造等职业技术教育服务。

在校企合作层面,通过“四个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校企人才共育;在校校合作层面,探索建立不同育人层次的合作模式;在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之间,建立“无界化”理念,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育人;在校政合作层面,获得人才培育的政策指导和支持。通过建立协同育人模式,打造育人平台,实现政、校、企、行多方协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一切资源,集聚多方优势,促进专业建设、科研研究、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共同提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围绕协同育人核心任务,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共享性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建设自主学习在线课程,打造自主学习课程超市,通过教学、办公和图书馆等公共区域的无线网络建设,为移动式、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信息化。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课程平台汇集学校现有的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相关多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拥有电子专业期刊、电子图书以及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等。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运用云计算技术,以校园网为基础,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公共教学资源;基于Web2.0、云计算、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技术,构建信息化、无界化、开放式的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三、协同育人模式下远程教育的作用

1.为发展高职远程教育开拓了广阔前景。协同育人办学理念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呈现多种教办学形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其中,远程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优势,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特点,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大大加快了知识传递的方式和速度,通过网络技术架起学校教育、企业培训以及社会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为建立起协同育人平台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远程教育正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新的增长点,逐步改变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面貌。

2.远程教育是发展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有效途径。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实现需要充分调动各协同单位的参与热情,凝聚发挥资源整合的最大实力,形成服务社会、产业人群、成本低、效益高、开发人力资源的全新教育发展模式。远程教育以其特征和优势决定了其可以吸纳更多的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参与热情的单位、群体与个人参与到教学中来,打破时空、校园的限制,走向社会,使社会成员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机会,惠及行业、企业,为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和学习途径,通过远程教育求学者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克服传统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缺乏不能满足企业一线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育人平台的效能。

3.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协同育人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开拓性探索,充分发挥以网络技术为媒介的远程教育的优势,帮助学习者在知识转化、学习方式、学习成本、学习地点、学习进程等要素都发生全面的跃升。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单一学校课堂的限制,在教与学两方面实现跨部门、跨学校乃至跨地区、跨国界的资源共享和优化,促进了教育向需求者的开放,降低了办学成本和学习成本,促进了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构想的实施,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在育人模式、教育形式上的巨大变革。

4.最大限度实现教育的个性化。远程教育是具备后现代课程性质的灵活开放的、自主性学习的个别化教育与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地点等,并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进度进行个别化学习,培养了学习者的独立性、个性。远程教育充分发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势,通过亲和友好的人机学习界面,对现实教学情景的模拟再现,精心设计内容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障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多元的学习需求。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就要扩大受教育人群,使更多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可以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的方式。高职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出发点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远程教育使之成为可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满足了众多求学者的愿望,为高等职业教育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环境,拓展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借助远程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突破了传统学校的范式,建立一种开放的、形式多样的新的轻工职业教育路径,满足产业高速发展态势下企业与员工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需求。远程教育以其在时空、教育资源、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上的绝对优势,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营销;营销趋势;营销挑战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来。NarrativeScience和国家商业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在2016年仅有38%的企业表示引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而到了2017年这一数字迅速增长到了61%。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零售行业,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我学习,为消费者添加标签,描绘用户画像;在网络消费场景,智能人工助理可以帮助营销人员及时在线回答用户问题。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更加频繁,这也给企业营销活动本身带来了如隐私泄露、过度营销、用户倦怠等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问题,成为了学者们日益关注的重点。以往的研究已经从人工智能营销的技术基础、概念、隐私担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将从人工智能营销的内涵、趋势、挑战等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希望能够对人工智能态势下的市场营销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为企业应对人工智能营销活动中的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人工智能态势下的市场营销

(一)智能营销的内涵

智能营销,是伴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营销概念。智能营销不等同于电子营销,它是建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综合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智能化运作模式(汪涛2014),是可以模仿营销人员的部分行为活动的过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智能化的设备通过仿真、思考、行动等模式完成了营销人员所需要进行的一部分工作,深刻改变了营销思维和方式。作为智能经济条件下的新产物,目前学者们对智能营销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界定。但是随着对人工智能的逐步深入了解,业界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即它是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智能技术来进行营销活动的各种新思维、新方法、新工具的一种创新营销新概念(常亚平2018),它包括智能识别、智能存储、智能执行等多个方面。

(二)智能营销的技术基础

人工智能营销的兴起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可以将智能营销发展的技术基础大致归为三个方面:首先,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为智能营销发展提供了海量数据来源的保障。智能营销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数据,持续可靠的数据获取是智能营销所需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营销活动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人工生物智能技术广泛深入到消费者的工作、娱乐、生活、消费等日常行为活动中,全方位地记录了消费者的行为数据,为智能营销的后续分析处理工作提供了海量的数据信息来源。其次,云计算帮助智能营销完成了复杂的数据计算和处理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发展使网络数据成几何倍增长,如何计算和处理分析这些海量数据成为了智能营销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云计算技术凭借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很好地解决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海量数据处理问题,通过多维度数据的连接实现了万物互联,从而使消费者和智能设备的交互体验更加完善,营销场景也因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而更加智慧化。最后,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技术为智能营销发展提供了网络应用环境。德勤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全方位商业化阶段,并预测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在未来几年会经历现象级增长(钱明辉2019)。我国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来支持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的发展,2019年我国从事人工智能业务企业数量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发展环境以及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技术的支持,为智能营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网络应用环境。

(三)人工智能在营销中的应用体现

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使营销活动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如: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形态的新互动方式、个性化需求的预测等。根据营销活动的不同过程阶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人工智能在营销中的应用体现。1.营销调查研究阶段。营销调查研究是营销活动的起点,通过提前的调研企业可以了解市场占有情况、消费者意愿、目标消费群体需求等重要信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营销活动前期的营销调研效率。消费者在各种生活消费场景中会留下自己的痕迹和使用信息,人工智能技术会帮助企业将海量的用户数据进行归类,如账户数据、交易数据、浏览数据等,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用户画像,从而准确分析出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偏好、消费方式等信息,帮助营销人员获取营销调研后的第一手分类数据。2.营销策略的制定阶段。人工智能技术从全网智能抓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智能分析出最新热度关注点,帮助营销人员完成寻找吸引消费者的创新点环节,摆脱了以往只依赖于营销人员自身经验判断和小范围营销调研结果的限制。同时借助仿真技术、生物识别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所创造的“人工脑”可以完成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的一部分思考工作,如创意筛选、优化等方面。3.营销执行阶段。以往的营销推广活动,需要营销人员提前进行宣传媒介的选择并且派大量人员进行实地配合,受限于地点、经费等外部因素。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网络热度数据分析,自行筛选出适合企业产品宣传的网络平台,并且根据用户使用偏好数据测算出适合的营销时间点、次数等,在用户进行相关网络访问时个性化推送符合该用户需求特征的营销方案,如喜马拉雅会根据用户年龄、性别、收听历史记录等自动推送相关收听图书资源和购买活动等。4.营销效果的评估阶段。以前的营销活动效果评估需要事后进行监测,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帮助企业实现了实时监测,系统自动在全网络进行相关内容的数据抓取和分析处理,并将监测效果及时反馈给营销人员,方便营销人员根据消费者反应及时修改营销方案,降低了突发事件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三、人工智能带来的营销管理新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的营销思维和营销方式,也让营销管理活动有了新发展,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营销管理新趋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技术驱动营销变革。智能技术将成为下一代营销变革的新支撑。目前,仿真技术和人工生物智能技术的初步使用已经能够帮助智能设备进行部分营销工作中的思考问题。营销专家智能系统可以实现专业知识的传递和学习,在营销专家的训练下智能系统会增长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并向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电子自动订货系统,会根据企业线上线下的销售数据自动进行分析,智能识别畅销品和滞销品,并根据实际情况自动交换订单信息,减少营销人员在了解销售状况和消费者偏好等信息时所投入的时间成本。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营销理念、方法、手段、工具等各个方面的改变,未来如何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企业进行营销活动是营销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二是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和营销推荐的大规模定制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给营销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短视频营销、直播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使企业营销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线下和网络页面广告等方式。这种多元化的智能营销方式,可以更加广泛深入地获取消费者的各种使用数据信息,如抖音小视频会根据用户关注信息来自动推送相关产品宣传视频。智能化的营销方式让大规模定制化成为可能,企业可以借助智能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每个用户的精准识别与记录,从而为其个性化推荐相关信息,实现营销个性化的批量自动生产。三是“AI+”智慧营销带来的跨场景营销。“AI+短视频”营销、“AI+KOL”的粉丝营销等不同营销策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各自发挥所长,应用到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AI+”的使用增强了消费者的互动体验感和真实感,如唯品会的智能试装功能可以帮消费者实现线上虚拟体验,大大提升了消费者从“看”到“买”的效率,缩短了购买转化时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场景碎片化、消费行为流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帮助企业处理复杂的消费使用数据,系统整合消费者在不同场景的多维行为数据,从而精准识别不同消费个体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差异化需求,结合消费者的实时场景,为消费者适时提供跨场景的营销服务,突破圈层和场景的限制,扩大营销推广范围,提升企业的56品牌宣传度。四是基于智能识别、语音互动等技术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营销。根据2018年人工智能应用行业报告,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可以应用到零售的全链条环节,既可以线上进行用户画像和精准个性化推荐,也可以线下智能物流、智能选址、优化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商品运营环节等,这种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营销,需要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的支持。通过分析消费者轨迹数据、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身体数据以及社交消费平台数据等信息,利用线上线下信息的同步传输、人脸识别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及时捕捉消费者行为及心理需求,并实现精准匹配。

四、人工智能时代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技术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必须理性对待人工智能技术,正视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人工智能时代市场营销面临的挑战。一是人工智能背景下复合型营销人才的不足,带来的技术和营销的进一步对接问题。当前,智能营销领域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技术与营销的进一步深度衔接问题,懂技术、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的不足使得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过程中出现很大障碍。一些机构掌握着最新智能技术,积累了海量数据;而另一些机构则了解市场,不掌握技术,技术应用与市场营销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隔阂。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的应用给所有领域的营销人员都带来了挑战,人才和工作需求双向失衡。企业必须培养复合型的营销人才,引进新技术培训课程,提升现有营销人员的整体技术素质,从而帮助企业解决智能技术与营销的进一步对接问题。二是人工智能营销过程中暴露的数据隐私保护和流量造假问题。各种数据隐私新闻案件的曝光,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新技术的使用保持着高度敏感。大量未经用户本人同意的数据非法监测和解读严重干扰着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一些企业甚至利用智能技术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预测分析来以此获取用户隐私。而流量数据造假问题更是进一步瓦解了消费者对网络消费活动的信任,一些企业为了短期的盈利,利用内容剪切等网络工具打造虚假流量信息,给消费者带来了误导,同时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为了能够让企业更有效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营销活动的衔接,必须及时惩治非法获取消费者隐私的企业,营造良好的网络使用环境,同时企业也要在内部加强管理,提升营销人员的道德素养。三是全方位人工智能营销环境下的消费者心理倦怠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给消费者推荐各种个性化信息,但这种根据消费者使用痕迹来进行持续性的精准推荐很难不让消费者产生厌倦心理。随时随地的广告推荐、跨屏的无广告拦截、用户浏览记录的跟踪推荐等行为,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变得更加自动频繁。虽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分析用户数据,但数据也不能完全反映消费者的内心,企业要避免对智能技术的完全盲从,以防消费者产生厌倦心理。营销活动是对人进行的活动,因此企业也要关注营销人员的营销经验,不能以技术决定一切,要将技术与人的主观感受相结合,真正做到从消费者本身需求出发。

五、结论

人工智能在营销领域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期,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必须理性看待人工智能技术。既要看到人工智能给企业营销带来的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等便利,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技术陷阱、用户隐私等问题。当然,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未来还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企业也要及时进行探索研究。本文仅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人工智能在营销领域应用的相关问题,未来还可以在其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人工智能的特征如何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智能互动方式的改变对营销活动的影响,等等。

参考文献:

[1]高山行,刘嘉慧.人工智能对企业管理理论的冲击及应对[J].科学学研究,2018(11).

[2]常亚平,王良燕,黄劲松,等.3D(大数据、数字化和发展中)背景下的营销战略与转型专栏介绍[J].管理科学,2018(5):1-2.

[3]Shankarv.Howartificialintelligence(AI)isreshapingretailing[J].JournalofRetailing,2018,94(4):vi-xi.

[4]汪涛,谢志鹏.拟人化营销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1):38-45.

[5]Wangtao,XIEZhipeng.Areviewoftheliteratureofper-sonificationmarketing[J].ForeignEconomics,Manage-ment,2014(1):38-45.

[6]钱明辉,徐志轩.基于机器学习的消费者品牌决策偏好动态识别与效果验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9(3):66-76.

[7]王先庆,雷韶辉.新零售环境下人工智能对消费及购物体验的影响研究:基于商业零售变革和人货场体系重构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17):5.

第10篇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依据现行税法和国际税收惯例,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对企业组建、经营、投资及筹资等活动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与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达到税负最小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纳税筹划随着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纳税意识的提高而出现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纳税筹划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勘测设计单位来说,纳税筹划的主要税种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必须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筹划与运作将税额降低到最少。下面我结合平时的工作中的做法,谈谈勘测设计单位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所得税的筹划

(一)纳税人的选择

对于勘测设计单位来说往往都下设分支机构、分公司等,这些下属单位经营状况差异也大,在独立核算制度下就存在纳税人选择的问题。当企业盈利时,可以根据盈利大小结合优惠税率,分解企业下属单位,使整个或某个下属单位享受优惠税率;当企业亏损时,纳税人选择的意义不大;而当企业及下属单位有盈有亏时,选择纳税人就显得特别重要。此时,要想方设法使企业所得税合并申报,盈亏相抵,否则,一个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一个单位还得等待弥补亏损,将影响企业整体利益。

(二)利用折旧年限进行税务筹划

一般说来,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预计的经验值,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的成分,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所得税的递延交纳,相当于向国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三)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享受15%的优惠税率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凡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5%降为15%,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降低了40%连续三年,三年期满之后可以申请复审,复审通过继续享受三年税收优惠。只要是具备了高新技术资格,不论是否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均可以享受15%的优惠税率。所以,申请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成为了关键。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遵循的是突出企业主体、鼓励技术创新、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要求: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科技研发管理水平,重视科技研发,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资质,极大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能减免企业所得税,无论对于何种企业都是一个难得的国家级的资质认证,对依靠科技立身的勘测设计单位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响力仅次于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

(四)加强技术转让合同的管理,促使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技术转让所得=技术转让收入-技术转让成本-相关税费

技术转让收入是指当事人履行技术转让合同后获得的价款,不包括销售或转让设备、仪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术性收入。不属于与技术转让项目密不可分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收入,不得计入技术转让收入。

技术转让成本是指转让的无形资产的净值,即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在资产使用期间按照规定计算的摊销扣除额后的余额。

相关税费是指技术转让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有关税费,包括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合同签订费用、律师费等相关费用及其他支出。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 212号)的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技术转让应符合以下条件:

1、享受优惠的技术转让主体是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居民企业;

2、技术转让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范围;

3、境内技术转让经省级以上科技部门认定;

4、向境外转让技术经省级以上商务部门认定;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的企业,应单独计算技术转让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技术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优惠。所以财务人员要加强基础财务核算,调高认识。从税收优惠政策切入。充分利用此项政策使企业真真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

(五)规范科技研发项目的核算,享受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

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研究开发费用主要包括:

1、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

2、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3、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4、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5、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6、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7、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8、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企业根据财务会计核算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收益化或资本化处理的,可按下述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1、研发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允许再按其当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2、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六)适当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残疾人员的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

安置残疾人就业有助于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目前在我国,安置1.5%的残疾人就业是每个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鼓励单位安置1.5%甚至更高比例的残疾人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国家给予多方面的税收优惠,通过建立残疾人就业的各项权益与安置单位的实际利益直接挂钩的机制,来促使安置残疾人的单位更加关心残疾人的基本权益。现阶段,国家给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的税收优惠,已远远高于其因安置残疾人而发生的工资、费用等各项支出,在残疾人员为单位创造价值的同时,大多数单位相当于不必支付任何费用,还能够得到额外的财政补贴。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多安置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更多地融入社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七)充分利用国家对“设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通知》指出,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鼓励类产业企业是指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对西部地区2010年12月31日前新办的、根据《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可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本通知所称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比照西部地区的税收政策执行。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勘测设计单位在“鼓励类”产业中主要包括一下两款:第三十一款、科技服务业中:

第1条、工业设计、气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测绘、海洋等专业科技服务,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服务、科技普及。

第4条、数字音乐、手机媒体、网络出版等数字内容服务,地理、国际贸易等领域信息资源开发服务。

第6条、分析、试验、测试以及相关技术咨询与研发服务,智能产品整体方案、人机工程设计、系统仿真等设计服务。

第8条、科技信息交流、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科技成果评估和科技鉴证等服务。

及第三十二款、商务服务业中第2条、经济、管理、信息、会计、税务、审计、法律、节能、环保等咨询与服务。

第3条、工程咨询服务(包括规划编制与咨询、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勘查设计、招标、工程和设备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

以上产业结构目录的条款基本包含了勘测设计单位的大部分主营业务。因此在西部地区的勘测设计单位应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实现合理避税。使单位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八)办理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既可以增加职工福利又可增加5%的税前扣除成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根据《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二、营业税的筹划

(一)加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项目“的管理,免征营业税

1、免税内容: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9]273号文件)规定,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技术转让是指转让者将其拥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有偿转让他人的行为。

技术开发是指开发者接受他人委托,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统进行研究开发的行为。

技术咨询是指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等。

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是指转让方(或受托方)根据技术转让或开发合同的规定,为帮助受让方(或委托方)掌握所转让(或委托开发)的技术,而提供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且这部分技术咨询、服务的价款与技术转让(或开发)的价款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的。

2、免税程序:(1)单位和个人(不包括外资企业、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开发业务申请免征营业税时,须持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的书面合同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2)将认定后的合同及有关证明材料文件报主管地方税务局备查。

(3)主管地方税务局要不定期地对纳税人申报享受减免税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合同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要取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追缴其所减免的税款,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冲减“勘察设计项目的分包或转包收入“的营业税

第11篇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原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在课程载体、资源管理、服务对象、教学方式上均有较大改进。

 

2013年,首批课程资源正式通过“爱课程”网站上线,至今已有两千七百多门资源共享课实现开放与共享,其中高职高专课程有七百多门。201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被立项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项目化过程给学习者提供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者具备相应的实践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拓展课程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面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在课程结构与内容、资源平台开发、交流互动等方面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课程组的主要成员,笔者体会到高职会计类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独特性,并对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旨在为搭建一个融合教学、实训(实习)、职考的交互式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一、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课程的设计思路

 

以会计岗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变化性需求为导向,以会计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做学结合为途径,采用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课程设计,确定了理实一体、注重操作、体现技能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设置了三级结构:模块教学单元教学要点,包括10个模块、52个教学单元。10个模块分别为初识会计、认识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体验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选择账务处理程序、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归整会计档案、处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模块之间有机序化、交错部署;教学单元在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可供专题学习,又前后串联,可供综合学习。

 

(二)课程的资源体系

 

针对教学单元,划分出98个知识点和110个技能点,构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资源体系和拓展资源体系,为学习者提供了文本(WORD、PPT、EXCEL、PDF、CAJ等)、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网页、资源包等多元化的素材类型。在基本资源体系中,提供了包括教学录像、声像教材、演示文稿、教学案例、媒体素材、试卷、习题作业、学习手册、实训案例、Flash 动漫、文献资料等四百多种学习资源,不盲目追求结构、内容和功能上的“大而全”,体现了以知识够用为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原则。在拓展资源体系中,提供了拓宽学习者课程知识面及提升管理层次的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等百余个,形成了“课证岗融合、线上线下协同”的易用且实用的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

 

(三)课程的运行模式

 

课程资源以统一、规范、生动、易于网络共享的特点,在“爱课程”平台开放,形成了课程网站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运行模式。考虑到学习时间、场所、习惯和兴趣的差异化特征,线上平台能够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不同网络技术环境、不同终端设备的要求,实现离线学习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能确保课程资源的快速回顾、正常使用。网络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了一个关联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自由设计空间,为每位学习者创设了一个通过与教学资源交互获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自主学习环境。通过平台上的任务系统和测试系统,学习者可以自发学习、自行检测学习效果,通过平台上的解疑系统,学习者可以与教师同步或异步交流观点、答疑解惑。

 

二、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虚实共建的模式设计

 

(一)基本架构

 

1.以课程网站为基础的共享平台

 

课程网站是精品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基本途径,也是课程建设的指标性任务。课程网站的基础性功能,主要是供会计类专业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利用网络资源回溯课程要点,赶上课程进度,学习笔记,完成由知识点向技能点的转换,也可进行会计考证的强化复习;线上实训模块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单元实训与课堂教学的配套演练。企业兼职教师和社会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课程网站获取各类资源。目前,课程网站已登陆全国统一的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其后续建设主要围绕三个计划:网站二次开发计划、资源持续更新计划、网站推广应用计划。

 

网站二次开发的重点在于功能框架的合理性问题;资源轨迹的清晰性问题,模块转换的灵活性问题,受众群体的分类界定和授权使用问题,闯关式测试系统、在线多元评估系统、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模考系统、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系统的嵌入问题,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问题,以及对接校外实训基地财务模块的可行性问题等。

 

课程资源在未来五年将确保更新率达到50%以上,重点在于动态更新每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相关行业资讯、最新法规和制度,结合会计准则的修订更新教学录像、教学课件、习题作业、试题,增加不同行业企业的实训案例,增加相关的微课资源,增加相关的视频动画作为媒体素材,增加学生实训作品的在线展示,增加通识性内容的双语资源等。

 

针对网站推广应用,将尝试与国内教育网站和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建立访问接口拓展课程的传播渠道,尝试与同类型院校之间建立校际合作,打破区域界线和本位观念,组建联盟,共建互享课程资源。

 

2.以VBSE为核心的虚拟平台

 

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是由用友新道开发的一个仿真现代企业组织运行环境的模拟经营与管理综合实训平台。VBSE由低到高依次仿真以制造企业为实景的企业级实训、以“制造企业+购销往来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实景的供应链级实训、以“供应链+公共服务机构”为实景的全景实训。VBSE可实现提升性功能,将场景教学、网上开放教学、团队训练整合起来,既富于感性认知、理性经营、信息管理的特征,也尊重差异、拒绝沉闷,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兴趣、信心和能力。由于平台的软硬件环境、设施、工具及材料完全来自于真实业态,尽管平台设计之初是建立在“虚拟环境”之上,但并不妨碍其运用到真实商业活动中发挥生产服务的功能。VBSE技术平台还可用于课程开发和制作、教学任务推送和执行、教学辅助管理。当然,VBSE对ERP沙盘并不存在完全的替代性,配合VBSE,ERP沙盘可作为“意会性”综合训练工具。ERP沙盘以资金流转为目标,以手工处理为主,淡化财务业务的具体处理环节,决定固定资产投资、原料采购、产品研发与生产、融资业务流程及其财务属性,外围组织较少,岗位角色有限,学习支持和能力评估功能不足,更适合作为团队类竞技项目。

 

3.以会计服务公司为主体的实体平台

 

目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一个关联课程的、与会计教研室相对应的模拟教学公司——记账公司,下设3个工作室:会计手工工作室、会计电算化工作室、会计岗位工作室,配备了会计办公设施和用品、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专业软件系统(用友畅捷通T3和ERP-U8、金蝶KIS),可作为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分岗核算、初级会计实务等课程实训的主要场所。该公司仅有虚拟身份,并不具备真正承接相关业务的法人资格。面对日益增长的小微企业群体,可以借助学校资源,独立或与行业、企业合作(或合资),依法成立一家实体性质的、具有记账许可的会计服务公司,以独立法人身份从事记账、财务咨询、会计培训、代办与工商税务有关的事务。可从校内或企业选聘会计师担任主管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培训和咨询业务可选聘校内“双师型”教师担任项目经理,安排持有会计证的优秀在校生参与顶岗、轮岗。比拟同类社会机构,校办公司在人员资质、内部管理、执业质量等方面有其自身优势。会计服务公司可实现职业性功能,采用市场化运作,兼顾经营利益与教育成效,院校及会计专业的品牌建设也可获益。

 

(二)实施流程

 

VBSE分为3个流程:实训准备、岗位体验、实训总结。按72学时组织教学为例,56学时为课程教学(含理论与实践环节),16学时为VBSE集中实训(按每班50人左右计算,可分成2~4个团队)。考虑到受教育者多为新生,可适当简化实训任务,着重体验财务工作基本流程、财务岗位基本职责、凭证填制和账簿登记规范和流程、盘点流程和会计处理、期末结账规范和流程、记账方法的典型应用等环节。可围绕10个课程模块,设计以手工方式处理制造企业部分岗位的核心业务:针对模块1的会计岗位设置与分工情境案例,演练团队组建、企业注册、开立账户、岗位认知、领取办公用品、角色登录;针对模块2的会计事项要素划分情境案例,演练通用经营规则、认知业务流程;针对模块3的账户设置情境案例,演练期初建账;针对模块6的会计信息载体设计情境案例,演练财务业务岗位关联、结转损益、期末结账;针对模块7的现金清查、银行对账、实物资产清查、债权债务清查,演练现金盘点、库存盘点、库存统计与分析;针对模块8的基本报表编报情境案例,演练报表编制、审核和简析;针对模块9的会计档案管理情境案例,演练整理会计资料;针对模块10的主要资金运动流程核算情境案例,演练供应过程业务(材料采购与入库、材料款支付)、生产过程业务(生产领料、计提折旧、薪酬核算、生产费用核算、制造费用分配、产品成本核算、完工入库)、销售过程业务(销售发货、货款回收、销售成本结转、增值税计算);模块4的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情境案例、模块5的账簿登记与错账更正情境案例,可整合到模块6、模块10的演练项目中。在VBSE实训期间,可穿插组织学生到会计服务公司进行参观实训,与相关岗位学生座谈,体验职业感受。

 

(三)考评体系

 

课程考核与评价强调兼顾过程与结果的整体性原则,应制定客观、职业的评价形式及标准,既要较为公正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状况,也要较为可靠地评定教师的履责情况。对于在校生课程成绩,考核设计分为3个环节:课程考核、VBSE流程测评、实训答辩。课程考核实行“在线测试+线下卷考”方式,在线测试由课程网站试题库抽题,每位学生平时随堂完成二套测试题,最多可加试一套测试题,以平均分计算成绩;闭卷笔试按照校内期末统一日程安排,由专业教师封闭出题、统一阅卷。VBSE流程测评在实训过程中完成,包括指导教师评价、团队成员互评、学生自评三部分。根据不同实训环节和角色岗位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将仿真环境与评价内容融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岗前测试情况、系统功能熟练程度、任务实施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工作态度、任务进度与工作质量等;评价形式主要包括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实训问题表现、问卷表等,要求教师随堂跟踪学生的实训过程,及时评价和反馈实训效果。在VBSE集中实训的最后1周,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围绕实训相关内容分组参加答辩。针对在会计服务公司从业的学生,采用项目经理与受托业务单位评分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成绩,并补贴一定金额的辅学资金,且列入学生操行量化、选拔和推优、奖学金评定的加分项。

 

三、虚实共建对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的适用性

 

(一)务实产教融合,走出会计顶岗实习困境的需要

 

组织学生参加企业一线相关工作实践无疑是最好的工学结合方式。由于会计信息的保密性、敏感性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会计岗位分工、业务衔接的稳定性要求,外加对实习生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工作失误、安全事故等或有风险的考虑,会计类专业学生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存在较大障碍,从事POS收银、柜面销售、理货员、行管助理等岗位实属常态。因此,强化校内实践教学、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尤显重要。通过生产性实训平台,能够让行业、企业意识到人才培养的价值,将学校、学生主动拉进企业利益群体。VBSE和会计服务公司都是将企业移入学校,以平台对接行业,力求做到“招生即入业、进校即接岗”。VBSE实训设置了多个商品市场区域,由十个组织结构相同的制造企业(生产童车的离散型企业)与外围业务组织构成,每家企业(含外围组织)可提供二十余个角色;会计服务公司配备了业务单据、凭证账簿、证照图章等实物,教师边干边教,学生边干边练,加快岗位融入,有助于改善学校“多方求告”、合作企业“敷衍应付”和会计类专业学生“走马观花”式顶岗实习的尴尬处境。

 

(二)优化课程内容,实现知识来源多样化的需要

 

由建设者自行课程资源,网站更多地以视频呈现主要内容,微课制作往往不计投入,过于追求视觉效果和技术创新,忽视了教学内涵。媒体素材和电子教材多在应用类型、软件版本、内容要求、版式设计等方面以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加以描述,这种标准化设计可能不易于体现会计类课程特有的文化氛围,不易于融入院校和教师的个性特点。尽管实训环节与现实工作较为贴合,但是某些非标格式的数字化资源或软件无法嵌入实训模块,与整个职业环境(包括企业跨部门以及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外部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无法提供多用户跨岗位在线协作。在交叉知识点与技能点的矩阵式课程网站资源基础上,VBSE以制造企业为核心,从现实社会各种企业原型中抽取核心企业组织的典型业务、与外部服务机构的关联业务形成若干业务场景,这种平台不是课程资源的简单堆砌,而是将典型工作任务在企业经营中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和需要服从的逻辑关系加以集成和固化,涵盖了从手工业务处理、信息化业务处理到信息化管理的元素设计,有助于形成能力本位的动态化、全局观、多视角的教学资源体系。

 

(三)帮助学生构建持续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

 

“爱课程”平台提供了APP应用,使课程网站可以满足不同终端设备的配置要求,便于学生自定学习步调,开展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然而,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和移动智能设备在课内进行非学习性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E-learning”自主学习行为可谓名不副实。在全网覆盖的校园内,既要实现“无手机课堂”,又要提高课程网站的非游客类访问人数和运行效果,课程网站更多地被打造为一种课外补充学习、强化训练和拓展学习的优质载体。VBSE通过仿真企业,可以使学生投身到场地、设备、用品、用具贴近职业现实的综合实训中心;会计服务公司可以使学生亲身经历非常规性业务,所属特定行业的、组织结构相异的企业业务流程及执行,实质上都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空间延伸。VBSE和会计服务公司提供了自主性、协作性较强的教学环节,通过岗前胜任能力测评、业务工作执行效率和效果反馈,可使学生清晰自我认识,有助于触动学生盲目乐观或麻木无谓的内在心绪,自觉找差补缺;通过资质上岗、岗位竞聘、任务互换,有助于学生培养职业喜好,激发斗志和潜能;通过团队协作,打破单干式实训模式,有助于学生改变思维定式,提高人际交往、组织沟通与协调的社会能力以及有效获得咨询的方法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开发高职教学技能,建立新型教学交互环境的需要

 

会计术语、会计理论的专业性、抽象性,会计方法的连贯性、系统性,加上会计法条的规范性,对会计职业入门的初学者来说缺乏真实场景进而似懂非懂。以台上为教师、台下为学生的格局讲授教学单元,即便不乏提问、讨论、启发等教学技巧的运用,仍然存在着师生阵营的明显界限,更多地还是师问生答,甚至师问师答,课堂交互性不够生动和主动,学生学习关注度与教师的教学投入度无法相得益彰。VBSE通过对真实商业社会环境中企业和外部组织、关键机构、典型岗位和任务流程的系统模拟,给予学生职业角色体验和执行,可进行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会计服务公司的岗位业务实践也可强化教学互通,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演变成职业氛围的提前融入、面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和协同关系的自发实现;施教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单向传导者,也具有经营者和组织者的多重身份,与身处同一职场环境的学习者既是师生关系,也可能是同事关系。

 

(五)多渠道提升课程建设者综合能力的需要

 

课程建设者应有明确的内涵意识,不能只将课程视作提升自身职业声誉和获取教科研绩效的形象工程。目前,通常按模块划分课程建设任务,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教学设计、资料搜集、文档编写、声像出演等信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作,对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组织、加工、传递等事宜大多依赖技术人员。诚然,专业人员无需具备等同于技术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和资源整合的专项能力,然而,在全面信息化时代,专业人员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表达教学理念和意图确有必要。任课教师并非都出自于对口专业或企业相关工作岗位,也不是都有机会参加高级别研讨、培训或者以脱产形式公派到企业从事较长时期的对岗任职。VBSE指导教师担负计划拟定、场地和场景设计、实践教具准备、资源配置、现场监控、评价之职,仅靠本专业的理论与技能是不够的。在VBSE教学安排中,需要组建师资团队分工负责,实施深入指导,有序掌控实训过程。从学生组队、岗前准备到日常业务、期末处理均由3~6名教师同场指导分属于不同模拟企业的学生队伍,这种具有激励性的对抗式竞争氛围可引发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和竞技。相较于“一师多生”的教师角色范式,VBSE和会计服务公司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对其专业外围知识、教学技巧、手工和信息化实务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均有较高要求,有助于教师克服自我满足的工作惰性,激发其投入知识更新、学术研究和技术锤炼的自觉性。

 

四、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虚实相生”的保障机制

 

(一)课程信息传递机制

 

在“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学习中心”、“天空教室”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下,围绕课程建设目标,搭建多元、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特色资源互补。邀请院校同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协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辅导教材编写、企业相关案例搜集、企业仿真实践系统运行、课程网站功能与结构调整,可促进课程建设的职业化和立体化。同时,还需要与学校教务部门协同构建通畅的双向信息通道,指定专人担任信息联络员,通过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飞信等与共建方交流,避免因相关信息不对称导致课程建设迟滞或中断。

 

(二)课程系统维护机制

 

基于Web的课程平台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网站功能性问题。应由熟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课程组成员组成网站日常维护专项小组,负责课程网站的维护和更新工作。由专人负责监控课程网站在线运行情况,至少每周检测一次网站环境,定期检查现有资源链接的有效性,对无法正常登录或登录后功能模块无法正常使用、各类型素材无法查阅、缓存或下载障碍等问题进行处理,指导专业教师掌握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与网站平台交流和解决特殊性或突发性网络技术问题,确保课程在线运行的顺畅性和课程资源的无障碍访问。

 

(三)课程资源增值机制

 

鉴于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不断修订,会计环境和方法的不断变革,对课程模块实施项目管理,可由课程组专业教师包干负责,有计划地研讨课程设置及资源分配,至少每月反馈一次课程内容的变化情况,对所涉知识点和技能点及时变更,会同系统维护人员及时调整资源目录,建立新增资源的访问链接,对修改或删除资源设置导航页进行动态备注,确保课程内容及相关资源信息可及时体现课程或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同时,应完善课程评价模块,注重各方受众群体的应用反馈,每年组织一次课程质量评审,优化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网站非游客类访问量和访问时长,课程资源点击率、复学率和下载率,课程内容更新率,学习者满意度等作为课程评审的重要依据,还要加入对课程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第三方评价。

 

(四)课程效应辐射机制

 

应不失时机地提升课程平台知名度,扩大课程成果的实际应用,进而带动会计类专业后续课程的精品开放化建设。在利用国家级和省级师资培训项目开展之际,可通过时下流行的社交工具,让更多人群关注课程。课程建设者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对课程的积极宣传和推广应用也具有较大的促进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内功修炼,以强化知识结构、促进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横向科研项目、访问会计师项目,以及会计人员实务培训、顶岗实习、大学生创业创新等项目,为更多企业单位提供专业咨询、技术培训、会计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研究,完成课程建设的拓展学习任务和延伸服务任务,不断提升共享课建设理念和水平,以扩大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当然,课程建设也需要配套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经费奖励与补贴制度,以此激发热情、成果、突出重点、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