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3: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不强。主要表现为:(1)小组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成员你推我让,等到讨论终止时,一个同学也没发表意见;(2)有的小组虽在合作学习,可却没有围绕问题展开,而在说一些无关的话题,只是图个热闹;(3)有的能围绕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也只是个别人的论坛,结果是课堂成了个别优秀生展示的舞台,学困生变成了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观众、听众;(4)有的教师把“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时髦,不管什么题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走合作学习的过场,课堂合作学习有形式而无内容;(5)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目的性、时间性,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上述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收效不大,甚至是无效的。
2.缺乏多元评价体系。表现为:(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学生个体的评价;(2)评价语言简单,如“你很棒”、“非常好”、“好”等。(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次数少而不足,最少的一节课中只有3次。
3.课堂应变能力明显不足。表现为:(1)对小组展示环节中出现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2)对生成性的问题置之不理;(3)关键问题缺乏巧妙的引导、点拨。
4.教学内容单一。表现为:(1)将体育课变为学校特色项目培训、展示的舞台;(2)课堂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3)把体育课变成单纯围绕中考体育加试项目的反复练习和考试课。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一是进一步学习《丰南区教育局关于改革中学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问题导学·主体探究(QS)”型课堂学习模式评价表》、《高效课堂100问》,围绕这些学习活动,开展读书报告、教学反思、教学论坛等活动。
二是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型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书籍,包括《主体参与课堂实录》、《新课程怎样教》、《探究式学习》。通过学习使每位教师知道推进高效课堂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使其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三是走出去向先进学校听课学习,在进行实践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先进学校隐藏在课堂背后的内涵性的东西。
2.丰富新形势下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
一是开展“重新认识课标,深度把握教材”活动,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丰富课堂教学内涵;二是开展研课活动,通过研课活动让执教教师和观课教师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三是要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分包教研组的领导要真正下到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为高效课堂把好第一关,坚决杜绝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现象。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寻规道矩”;要求;问题;观点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寻规道矩”引用“循规蹈矩”而区别于这个成语的意义,这里的“寻、道”指寻找,谈论。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教师是主导学生主体的重要角色。确定小学体育教师这个特定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层面上寻规道矩提出谈论、探讨的话题:分析《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符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作的一些要求,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从简单的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重点讲规范性的要求保障教学质量,从责任讲一定的规范是对学生和社会的负责,从教师角色讲更理性地不折不扣地发挥好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归类、理解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并把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所发现的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和完善。
一、可以从性质上分为意识性和实质性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求
意识性要求体育教师从实际出发,正确地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
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发展。”
发现的和存在的问题:体育课的偏离问题。例如,有的把围棋、象棋、吹肥皂泡等引入教材;有的用硬纸板制成预构件,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去组装;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应当注意克服。
观点与结论:体育课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五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学习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体育教学区别于体育科研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有效地进行身体锻炼,而主要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与构建体育知识、技能。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身心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实质性要求指向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科学、分段合理、组织严密、方法有效、步骤清晰。
发现的和存在的问题:当前分段命名是否恰当,如把准备部分命名:激发兴趣、活跃情绪、愉悦身心、我心飞扬等;基本部分命名有:自主学习、发展能力、快乐参与、桥的畅想、情景发展、合作创造、体验乐趣等;结束部分命名有:稳定情绪、放松身心、自我展示、欢庆成功等。每部分都需要学生快乐参与?命名是否符合逻辑准确、鲜明地反映了各教学阶段的本质特征。
观点与结论:坚持严密的课堂教学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特色。特别是在大班级课堂教学,场地器材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严密的课堂教学组织是保证教学有序、有效和安全进行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的需要。一堂好的体育课,教师必定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与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运动技能,而教学步骤不清晰,教学效果肯定不佳。
二、从目标上归类五大体育课堂教学要求:基本目标、具体目标、重点目标、中心目标和综合目标要求
其中具体目标要求体育课运动负荷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发现的和存在的问题:小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的争论。重视小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问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排运动负荷过小较普遍。
观点与结论:课的运动负荷安排,与教学目标、教材性质、教学对象、课的类型、气候情况、教学条件等因素有关,不能强求一律,但必须重视。锻炼学生身体、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需要,在教案中对各项练习的时间和数量要作出具体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重点目标要求:体育教师教与学的一切活动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
发现的和存在的问题:观摩课的评论。观摩课在场地器材与教学技术手段运用上,存在追求品种多、规格高、数量多与形式化的倾向,既不经济、实用,也脱离了日常教学的实际,许多教师对此都提出了批评意见,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一堂课要用什么场地、器材,用多少,要不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什么、怎么用?
观点与结论:教师必须从教学的实际需要与学校的实际可能出发,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来决定。
三、从结构上分为体育课堂教学硬件要求和软件要求
软件基本要求关于教学目标、内容等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发现的和存在的问题:教和学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如“改进快速跑技术”“发展力量素质”“培养合作精神”等,这样的目标比较抽象和空泛,因为快速跑的技术包含很多要素,力量素质有不同的部位与不同性质的力量,合作精神也有许多不同的体现,目标如果制定得不明确、具体,教师就不明确自己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子,学生也不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因而,对目标的达成情况也无法进行检查、评价。
观点与结论:教学内容(含开发新教材)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得当,主要教材是否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体育教材的技术难度(或技术含量)是教材的魅力所在,是教与学的基点。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需要教学。学生也只有在攻克难度、掌握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心理品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硬件要求:体育教师自身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发现的和存在的问题:安全教学与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往往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
观点与结论:安全是健康的首要保证,体育课必须进行相关安全性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布置和提出的要求,必须严格贯彻安全教育原则并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专门的安全教育,做到令行禁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作风,正确地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注意安全并培养学生有一般的预见危险的能力。开设形式多样的室内理论《体育与健康之安全系列》讲座。开展健康的游戏,节制危险性、不健康的游戏,体育课要有张有弛,富于节奏,并非从严而终,倡导团队精神,耐心教育教导,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以规则来规范行为,公开公正竞争,尊重客观事实,使他们以规律己。
【摘 要】 现代教育理念普遍认同考试是进行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即可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定,即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双重性作用。本文着重分析目前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小学体育课堂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小学课程设计不断进行改革,在体育课程运动训练的教育观中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清感变化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在对学生的关怀中不断加深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一、目前我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笔者对某市不同区域的部分小学进行了调查访问,结果发现随着目前我国新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和素质教育目标的不断提高,部分小学逐步转变人才培养标准,不仅仅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的考核,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内容越来越元化,课堂教学内容具备一定的科学性,考核的内容已不再是单一的期考,还增加了课堂考核,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也有了全新的定位。课堂训练考核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教师、学生、学生之间互评以及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具有公平性、标准性的特点。此类课堂训练考核方式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加强了体育运动量,在互相交流过程中加深了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相对于单一的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课堂训练考核更具备客观性,不仅仅是局限于期末一次性的教师评判。
二、探讨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看到前进过程中的弊端,需要冷静思考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存在形式化和低效化的根源,为提升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训练教学的有效性寻找原因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观点:
(一)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不及时
传统的教学思想在多数不发达城市和地区依据普遍存在,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我国中西部较为落后的城市和地区,其小学教学模式依旧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于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足,设备和教师队伍条件存在局限性,大部分小学体育教育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与学生升学的标准不相挂钩。因此,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乏味,好动的学生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表现较为积极,而部分文静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不高,除了教师要求的基本体育热身运动之外,在自主运动时间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其次,由于部分贫困地区,缺乏基本的体育运动器材和场所,如篮球场、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气排球等器材,学生因经济能力有限亦无法自费解决上述问题,因为失去了部分体育运动的条件和兴趣。
(二)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化主义盛行
教师的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完成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之处落实学生的体育教育。但由于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体育教学敷衍其实,基本是在体育课堂开端要求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之后,要求学生自由活动,并不带领学生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由于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处于初级水平,对很多项的体育技能的了解不足,盲目运动容易造成肌肉拉伤或休克等问题的产生。其次,教师带领班级学生进行体育竞技等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部分性格内向或胆怯的学生在进行体育竞技训练中获得更为开放的思维,个人的勇气得到提升。因此,形式主义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以予以修正。
三、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方法、调查访问分析方法和个案研究方法,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小学体育课堂训练中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不足的问题、教学方式形式化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体操热身运动教学,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还有有技巧地增加学生训练项目。体育运动的类别多种多样,教师可在每节不同的体育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如第一周的体育运动学习球类技能;第二周的体育课堂进行跳绳类别的技能训练等等,以此类推,在整个学期中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从中不但学习了多种体育技能,还增强了个人的体质健康。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育应以掌握基本体育技能为主
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掌握基本动作为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学术的个人形式成绩。教学的根本在于帮助学生学习真正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体育课堂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师可通过体育竞技或比赛的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体育游戏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容易忘记运动产生的疲劳,自不断的游戏比赛中,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与好处,逐渐形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热爱运动的好风气,从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四、总结
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小学教学考核的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应试考核已不再是学生成绩认定的唯一标准。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朝着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进程迈进,为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训练,还需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训练中来,通过游戏、竞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中增长知识与技能,为我国小学体育课堂训练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14.27:32+34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学生问题;解决对策
体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发展,针对近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问题,国家开展了“阳光体育工程”,增加了日常体育课程的课时数,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效果。但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不重视、没有兴趣,给体育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也就难以达成。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体育老师必须引起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课程,慢慢改变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地位在逐渐提高,作用在逐渐增加,但是在实践中,受到历史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对待体育课程都没有正确的态度,认为上体育课就是受累、吃苦或者玩耍,从思想上就不重视体育课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不足。通过对中学生上体育课时的状态进行观察可以看出,由于体育课程氛围比较开放,管理难度大,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聊天,对老师讲解的专业体育知识没有兴趣;或者有的学生只积极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有的学生只愿意自由活动,也有一部分学生利用各种方式逃课。[1](二)课堂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期间,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爱打闹,小动作不断;另有一些情况较为严重的,上课期间态度不端正,吃零食,没有经过老师同意四处走动,不服从老师的安排,对于课程需要完成的项目拒不参加,课堂组织纪律形同虚设。(三)意志品质薄弱。体育课程涉及的项目较多,对于一些比较辛苦的项目很多学生不愿意参加,不愿意吃苦受累;对一些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缺乏合作意识和团结拼搏的精神,经常在体育练习中偷懒、请假,以各种方式躲避体育练习。[2]
二、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趣味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在兴趣增加的同时转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体育老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在课程设计上进行创新,可以采用小组比赛融入国际规则的形式丰富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乐趣,并发挥自己的价值。(二)加强课堂纪律,严格管理。在体育教学中,要想保证课堂纪律,必须端正学生对待课程的态度,服从老师的安排。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格外注重自己的权威性,严格课堂的组织纪律,不能因为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而忽略了纪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特长发挥和创新性思维都需要在一定的纪律范围内。例如: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一般都会进行准备活动,活动筋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加量或者减量,从而有效地控制学生在活动中吵、乱的现象。同时要将学生日常的表现纳入到年底考核中,以此进一步规范课堂纪律。[3](三)加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的意志力在其自身的体质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意志力的结合,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意志力,那么在面对很多高强度的体育项目时就不能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在平时的练习中多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取得进步要给予表扬,让学生在日常锻炼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4]
三、结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效果,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逐渐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同时要注意矫治和疏导并用,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解决,从而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水平。
作者:侯丽华 单位:黑龙江省五常市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强,殷鼎,杨建鹏.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1):50-51.
[2]吴九柱.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5(6):216.
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小学教育作为一种系统性教育,其培养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的重要作用就尤为突出。体育作为小学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课程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小学开展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能,而且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但是当前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教师不注重提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得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小学教育目的的实现。因此,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前实现小学教育目的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对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在对当前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系统地探讨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体育;小学教育;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关乎着学生身体的健康状况。小学生大多年龄小,很多学生在入学前均没有接受过正规且系统的体育锻炼,因此其在身体素质方面及意志力方面较弱。小学作为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阶段,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身体素质及顽强的意志力。在很多家长看来,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文化知识,忽视了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由于学生平时的锻炼机会少,大部分的锻炼机会主要集中在体育课中。因此,体育课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设置系统的体育活动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磨练学生的意志。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对体育课堂教学进行改进,从而大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
1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课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课堂作为教师教授体育知识的重要场所,增强其有效性就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1.1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体育课堂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大量的体育活动训练,因此,学生的参与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对于小学体育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对体育教学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小学体育课堂的主要形式为各种体育运动,这些都是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创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往往要求教师通过设置大量的体育活动来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1.2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课堂作为教师传播教学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堂对体育教学而言,同样意义重大。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其课外活动往往较少。因此,体育课堂就成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唯一机会。由此可见,体育课堂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效的体育课堂往往要求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有效性,除了具有创新之外,还必须能够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因此,创建高效的体育课堂,能够促使教师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增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2当前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依然较为落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在这种应试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认为小学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为主,体育只是一种娱乐方式。因此,教师难以对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导致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2.1体育课堂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
体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应该有着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这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当时,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缺乏系统的教学体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较为随意,没有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使得教学内容难成体系,导致教学不具有有效性。
2.2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关乎着教学目的的实现。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多老师只是应付性教学,特别是在课堂内容更是敷衍了事。从实践中来看,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堂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师只是单纯地领着学生做一些有效,并没有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这样就使得学生难以在课堂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3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对小学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相关人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3.1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
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教育部出台的相关规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并要求教师严格地按照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学校积极参考其他学校的先进教学体系,对科学合理的部分进行吸纳借鉴,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
3.2创新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堂的重要性,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就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增加科学的体育运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提升其身体素质。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设置一些体育游戏,激发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读。
4结语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教育更倾向于一种综合性的素质教育,它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因此,小学体育课程就成为新课改深化中的重要内容,关乎着教育目的的实现。由于小学体育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情况,课堂就成为实施体育教学的唯一途径。因此,创建高效的课堂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由于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依然较为传统,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使得小学体育课堂变成一种形式,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基于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性,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促进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
作者:周洁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林镇怀.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更好地安排体育教学方法[J].体育师友,2009,1(21):215-216.
[2]张龙飞.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07,1(26):311-313.
[3]张瑞文.合理运用体育游戏促进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1(22):267-269.
摘要:初中体育课的教学,教师要充分研究有效教学的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现有的体育能力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初中的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于锻炼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是有积极的作用,是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学习观念、终身体育锻炼意志、自主学习精神的重要阶段,尤其是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提倡和新课程标准的倡导,初中体育教育的地位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在当前的现实体育课堂教育中依然存在这不少的问题,导致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需求未能有效地达成一致。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探究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
一、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代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经常不准备教案,讲到哪算哪,或者干脆不上课,让学生自由活动。课堂纪律十分松散,体育课往往变成了“谈话课”“游戏课”。但是当教师上公开课时,他们总是能把课上得非常完美。教师们会在正式上课前,先上一次模拟课程。将课堂任务分配给选好的学生,每一个问题都有专门的学生来回答。正式上课时就可以根据已经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一起上一节异常完美的死板的课程。教师们会严格地分配时间,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都有规定的时间,不许多也不许少。在课堂上,教师会非常注意表现自己对课堂的控制力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大部分的公开都逃脱不了这种模式,但这种课堂毕竟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虚假的课堂,它不能代表学校日常的体育教学课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具有更大的自由,可以不严格规定时间和内容。有时甚至是根据天气来安排教学内容,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这种课堂更能展现教师的特点,教学的重点也因为教师的不同而不同。学生在上这种课程时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有的可以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的却完全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这是教学中教师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放羊课也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在课程开始时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离开课堂。放羊课的出现,有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当然学校领导也没有注意到这方面问题。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其实只要体育教师和领导足够重视,这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二、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打造学生的健康体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程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有着固有的属性和特点,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容忽视。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如何实现初中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1.讲练结合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讲解体育的概念和作用,体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对体育训练项目和动作技巧给学生详细阐述,并且结合示范动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对于有难度的体育训练项目,体育老师要为学生详细地讲解训练项目的分解动作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告知学生其中的动作技巧,使学生对所学的体育知识更好地理解,更加规范安全的进行体育训练。另外,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体育老师要加强指导,鼓励学生多练习,在训练中寻找规律,对于动作错误的学生,体育老师要及时纠正,以免学生因为动作错误而受伤。初中体育老师王老师,在讲解教材第二章“体育与身体形态”时,给学生们详细讲解了身体形态的定义、克托莱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描述身体形态的指标、如何对身体形态发育进行评价,同时,让学生们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育的影响和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讲解结束之后,王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体会正确的身体形态,训练学生们的坐姿、站姿、行姿、蹲姿,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形态。王老师应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深入学习了“体育与身体形态”相关知识,掌握了正确的身体形态训练要领,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
2.体育游戏教学。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加运动游戏环节,不仅提高了W生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在高兴放松的环境下完成体育训练。通过运动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互助意识,让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竞争,既让学生完成了体育训练,也改善了以往体育课堂枯燥乏味的氛围。初中体育老师付老师,在讲解教材第六章“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时,为了鼓励学生多运动,多锻炼,开展了运动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增加学生的运动机会。首先,付老师叮嘱学生们在游戏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然后付老师要求学生们遵守游戏规则和课堂纪律,端正态度,不可嬉戏打闹。付老师对于游戏时间也进行了很好地控制,避免学生运动过度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通过付老师开展游戏运动环节,使学生们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课间活动时,学生们也会自发组织游戏运动,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探究的策略包括提问和小组讨论练习等方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技术动作错误,单纯靠老师的反复提醒很难完全纠正、避免。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提问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同时又能解决问题。一些体育项目是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且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比如篮球、足球等。此时小组练习、讨论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体育项目中常见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练习的过程反复讨论实践,寻求解决策略,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动作技巧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积极大胆地去探索。多使用教学策略,保证教学有效进行,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人手,扩大教育改革的范围,引导学生明白教学目的,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体会学习的乐趣。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94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相较小学生有了很大变化,日渐趋于成熟,但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仍然存在很大局限,他们对来自外界危险的防御意识和抵抗能力均不强,对陌生事物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活动、使用体育器具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安全问题,非常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农村初中校址较为偏远,在体育教学器材、教学场地、医疗护理等方面条件较差,其安全教学隐患较多,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
一、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农村初中一般设置在乡(镇)附近,远离城市,受经济、交通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更多地关注文化课学习状况,而对体育课的价值认识不足;教育部门和学校在经费保障、体育教师配置、体育课程开设、体育竞赛开展、体育器材购买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尽管体育在中考中占了一定比例(如云南为50分),但很多教师和学生仍然不以为然,认为体育不一定要拿满分,随便准备一下考30多分就足够了。在体育教学安全方面,农村学生家长忙于农务或外出打工,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局限于返校、回家途中,对学生在体育课等课堂上的安全教育几乎空白;学生本身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基本都是应付式地参与,也不会更多考虑自身安全问题;教师在体育安全教学中,一般就是要求学生简单做一些准备活动,很少会详细讲解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具体来看,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安全意识不强
教师的安全意识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引导和防范等具体安全行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教师的角度看,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担心在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因而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强。当然,也有个别教师疏于安全教育和管理,以体育专业教育为主,这是非常危险的。
从学生的角度看,很多农村初中生把体育课看成“放松课”,在体育课上只顾玩乐,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男生)较差,只有极个别内向、胆小的学生会比较在意安全问题。但总体看由于农村初中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匮乏,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不强,学校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不同程度存在。
从家长的角度看,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对复杂,人们对一些安全隐患习以为常,加之大部分父母忙于农活、外出务工赚钱,对学生的教育主要由老人负责,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局限于不要打架斗殴、不要偷窃、不要骑摩托车等,对体育课安全教学基本没有任何概念。在笔者的家访中,只有30%左右的家长能认识到体育课(锻炼)有一定的风险,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担心。可见,家长的体育课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2.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初中师资力量整体偏弱,少数地方还存在非专业教师教授专业课的情况。从体育教师队伍来看,农村初中大都只有1-2名专职体育教师,每周承担12节以上体育课(不含每天早操、课间操带操),所以课时任务都比较繁重,职业倦怠感不同程度存在。个别教师的体育安全意识不强,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自我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不到位,难以保证体育课零意外事故。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锻炼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对于学生的锻炼方法、动作要领等讲解不透彻,对于一些危险性大的体育项目则直接不安排教学,通过降低学习内容的强度和难度来确保安全教学。还有少部分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能力不强,不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的实施也不能按部就班,学生超负荷锻炼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调控能力差,学生在课堂上各玩各的,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上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体育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3.体育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经费有限,许多农村初中的体育设施类别、数量有限,而且对一些陈旧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不能及时更换,导致体育课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以华宁县第十中学为例,体育器材以篮球、排球、双杠、单杠等为主,大部分器材用了很多年没有更换,而篮球板开裂、篮圈摇晃、双杠或单杠不稳定等情况时常出现,发现这些问题后一般都要等一个月以上才会得到处理,这期间的体育教学课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二、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的建议对策
针对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
1.强化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做到零安全事故发生。尽管体育课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完成教学目标,但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为主,不能超负荷训练学生,也不能对个别体质较差的学生进行强迫式练习,对于患有疾病、身体不适的学生应格外留意,同时根据不同的天气条件调整训练强度,减轻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压力,避免出现更多的肌肉伤、韧带伤,出血甚至猝死等安全事故。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让他们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为孩子锻炼提供良好的运动装备,例如运动服、运动鞋等,不能因为家庭条件差等原因忽视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要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同时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例如体育课前不空腹,不吃过分饱,不穿易滑的鞋子和较紧的衣服,身体不适及时报告,不带危险物品上课,等等,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2.体育教师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要自觉加强体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充电,系统掌握体育教学特征及教学规律,全面了解学生,最大限度降低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首先,认真备课,做好体育课准备活动。在备课时,体育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计划和安排,还要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见,制定应急方案。这样,即使课堂上发生安全事故,也能将学生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在正式开展体育教学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的各个关节和部位充分活动开,避免一些强度较大的练习导致学生受伤。
其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法,是防止体育课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述动作要领,然后再示范动作,最后学生练习、教师纠正。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会出现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注意力。
最后,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体能接受的运动负荷也是有限的。体育教师要系统掌握人体运动科学和规律,充分了解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情况,科学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例如,避免学生持续的大量运动,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放松和休息时间;不同强度运动合理搭配,注意教学节奏,课堂上逐渐加大学生运动负荷,最后再逐渐下降,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做大负荷运动。做到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增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强化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保障体育课堂教学安全的前提,如果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过分放纵,学生没有纪律性,将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铅球教学中,学生必须认真听教师口令和信号,不能随意投掷或捡球,否则可能导致受伤;跑步练习中,禁止学生喧哗打闹、相互推搡,否则会出现摔跤等事故;三级跳远课堂上,要确保前一名学生已经走出沙坑,后一名学生才能开始跑跳……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保教学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对部分纪律较差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约束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否则会导致学生随意、散漫的学风,不听教师安排,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其次,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教师在体育课正式开始前,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和学校、班主任沟通,利用广播、展板、黑板等渠道有计划地开展安全教育,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尽可能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环境的改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尽可能保障正常的体育经费。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环境问题,安排相关人员及时检查体育器材的安全性,及时向上级领导提出更换或维修报告;落实好体育教师编制问题,避免体育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同时抓好体育教师的安全培训等工作,形成整个学校都重视学生安全的气氛,为体育课堂安全教学奠定基础。
农村初中体育安全教学问题同样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高度重视,共同为学生的安全成长着想,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快乐学习、安全学习,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红霞.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J].求知导刊,2016(4).
【摘 要】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问题,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实现高中体育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学;体育;高校课堂;策略
1. 引言 目前高中体育课程教学难度增加,与学生学习压力加大、体育训练时间较少存在矛盾。这对要求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必须提升教学效率,要求体育教育必须深入研究探讨“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资源获得高效的回报。
2. 影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因素 在我们着力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许多因素均可能对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影响高中体育课堂效果的主体因素、课题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1 影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主体因素。在主体因素方面,主要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按照笔者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于体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满意,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的评价不高。这导致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激发,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值得每一个体育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此外,教师的体育教学手段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效能是硬性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被动地开展活动,而是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学生特有的方式参加到课堂中来。对体育高效课堂影响尤其关键的问题是高中学生的素质基础和学习效能。学生的素质基础、学习效能对于体育课堂效果的影响绝不亚于体育教师。
2.2 影响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客体因素。在客体因素方面,高中体育课程和教材是高中学生开展体育课程学习活动的主要客体。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课题效果。笔者认为,合理的高中体育课程结构,以及具有实效性的体育教材内容是高中体育课程效能的重要基础条件。从目前高中体育教材方面来看,笔者认为高中体育教材的整体结构比较合理。教材当中大部分内容具有比较高的教育价值,易于被学生所接受。然而,少数教材内容的难度过大,没有结合大多数高中生的具体实际,且需要比较高的教育教学条件,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能。为此,教材编写机构应当对各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调整,从而使体育课程教材不断趋于完善,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实际,发挥体育教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3. 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 笔者根据从事高中体育教学的多年经验,对如何构建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了许多思考和研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策略进行了多方调查研究。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高中体育教学目标量度。在基础教育中,高中体育教学是最高的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目标量度方面,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既和基础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有其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特殊之处。高中体育课程在健康水平方面在初中体育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以利于从高中到大学毕业之后能够顺利走向社会就业的需要;在高中体育课程的体育保健技术以及知识技能方面,同样对高中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高中学生通过高中三年的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学有所长,从而形成最为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高中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在确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目标量度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克服均衡发展的旧有观念和思想,切实提高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效,使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使部分学生形成一定的体育特长,并且使高中学生成为具有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良好习惯的人,使其能够懂得维护自己的健康,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2 着力构建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以往的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来开展的。把体育教师定位在“中心”和“主导”的位置上,忽视了在高中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将学生定位在“非中心”、“非主体”的机械服从的地位上。而高中生大部分已经接近成年人。这和其所具有独立性的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在笔者从事高中生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希望能够独立进行学习,对于完全在教师支配下的被动式学习比较反感。所以,应该针对高中学生和高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之间开展互动学习和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学、学习两者的相互促进提供良好基础,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均得到应有的发展进步。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将教师定位在指导者的位置上,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或必要的指导。目前教师作为指导者最艰巨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让体育教学在和谐师生关系中顺利进行。
3.3 全力加强高中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推进高中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体育课堂的指导者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高中体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笔者对学生所开展的一次调查中表明,有将近九成学生认为其对于学习体育课程没有兴趣或者无法提升学习效率。这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敬业精神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对高中体育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着力提升高中体育教师的整体队伍素质,为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益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3.4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课堂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体育课堂上,由于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教师不要眼睛仅仅盯在体育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而是要把眼光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教师要多动眼观察,多动脑分析,多动心思考;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美与闪光点,善于及时、准确、恰如其分地给予肯定与表扬;还要善于记录学生的闪光点,保护和保持学生的优秀品质得以持续发展下去。学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就是那个善于发现美与不足,从而从各个角度和各个方面去不断完善与弥补学生学习上乃至于人格上的缺陷与不足,扬学生之所长,补学生之所短的引路人。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难度在初中的基础上有较大增加。而高中学生由于需要参加高考,在文化课程的学习方面具有较大压力,导致高中体育课程难度增加,高中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的时间不增反减。为此,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肩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和调节学生紧张学习气氛的双重任务。这就给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教师牢固树立高效课堂的意识、确立高效课堂策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激发学生兴趣并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发挥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为此,对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家力.高中体育教学中多元情景的创设[1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8)
大学体育课堂的开展和丰富,也成为各个高校近年来积极提高自己大学的竞争力,提高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一大“宝剑”。不少高校还就体育课程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创新,使体育课成为其办学特色的一大亮点。
2体育课堂改革存在的不足
普通高校为了满足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堂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对体育课堂进行了改革。将体育看分为基础课、选修课、综合提高课、体育理论课等内容,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喜爱。这就表明体育课堂的改革仍存在一些不足。
2.1体育课程的设置缺乏灵活性
目前许多高校进行的体育课堂改革,讲体育课程分为基础课、提高课、选修课和理论课等内容,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基础课和理论课,让学生对大学体育的内容进行了解。基础课又分为太极拳、排球课、篮球课等内容,从整体看来体育基础课程内容挺丰富的,但对于那些本身对这几项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就使得他们这一学生课堂氛围不高,甚至于出勤率都很低。还有就是一个学期的大学体育课只有18节,本身就不多,再加上下雨下雪,场地等多方面原因,一个学期也就只有14、15节课能如期开展,这样短的时间却要同时在期末考核时参加这三四项内容的考试,对学生来说算是一项比较难完成的任务。大二开设选修课,但由于目前高校扩张,教学资源的缺乏紧张,使得选修课有些没能大规模的开展,只是在班级里边开展,由此引发的有些选修课人数不够未能开展,和选修课内学生水平良莠不齐等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严重挑战。
2.2课程设置的内容缺乏创新性
高校体育课堂的改革基本方向和改革内容大部分是一致的,有些高校存在照搬照抄别的高校体育改革内容的现象。高校体育改革内容缺乏创新性,全国范围内高校的体育改革方向呈现基本一致的现象。各大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制定出符合本校校情的体育课堂内容,既能显出自己的特色,还能就不同地方学生的体格做出合乎健康的考评方法。例如靠近水域的大学可以在体育课程中添加游泳内容,游泳相对于跑步、篮球、足球来说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游泳这样的体育课堂能为传统体育内容添加一丝活力,而且更能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黑龙江,吉林等东北高校也可在体育教学中添加滑冰、滑雪等内容。这样的改革不仅能为东北死气沉沉的冬天赋予一些活力,而且也更为本地的学生所接受。在建设综合型、富有特色的大学中,也能做出一些贡献。
3对于高校体育课堂改革方法的现状的反思
近年来,大刀阔斧的改革高校体育课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来体育课堂的课程种类单调,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出勤率太低等问题,但是改革方案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样的情况引发了我们深刻的反思。体育课堂改革方案的实践,表明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仍然不是很高,这样看来,改革方案在制定过程中一定存在一些问题,而具体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还要看高校的努力,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3.1提高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性
高校体育课程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富有激情与活力的特性,以及不同个性的特点,要求体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丰富多样。性别、年龄、所居住环境的不同,都会使得大学生在兴趣方面存在着差异,更加要求了体育改革要向多样性发展。所以,体育选修课程的类型应该有所增加,选修课的丰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第体育课程的兴趣,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课程的教学,则会从根本上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则更有利于他们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还可以引进外国的体育项目,满足学生猎奇的好奇心,进而传播中西方文化。高校的体育课程可以分为必修、选修的课堂内容类型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选修课,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提高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意识,并在体育锻炼中收获自己的知识。
3.2转变体育理念
原来死板的体育教学可能伤害到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一种挫败感,甚至是厌恶的情绪。各个高校应该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实行快乐体育,娱乐体育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自愿的参与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变逼迫式、任务式、要求式的体育教学变为自主式、积极式、兴趣式的教学。避免学生群体中出现对体育课的厌烦和讨厌的情绪,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自主地、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度过体育课堂。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想要通过体育锻炼延年益寿的思想也普遍开来。高校应该营造一种健康体育的氛围,为我国培养出强健体魄的未来接班人。对于体能测试结果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集中起来,学,针对他们的身体素质设计适合他们的体育锻炼方案,增强这群弱势群体的体质,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的体育心态,并在体育训练中享受体育的乐趣。
3.3体育场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
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体育锻炼,高校应该完善自己的体育锻炼器材和场地。体育设施能够形成人人都拥有,人人都使用的局面。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而且大家还会逐渐形成保护体育设施的习惯和责任意识。还可以研发新型的体育设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设计,方便教师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
3.4体育老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体育老师可以改变原来单调,形式单一的教学方法,采取一些个性化的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艺术,比如语音、眼神、动作和服饰可以富于变化性和生动性,更好的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通过自己的行为,把积极向上,乐观活泼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另外,传统考勤式的平时成绩不仅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反的更容易使得学生形成只报道,不上课的现象,出勤率高,课堂气氛缺特别散漫。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或者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活动中巩固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4结语
一、体育课堂密度和练习密度
体育课的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练习密度(又称运动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影响练习密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很难确定统一的标准数据。各地区或不同情况的学校,可研究确定一个大致范围来评价运动密度的大小,为体育教学提供参考。研究体育课的密度,目的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通过对体育课密度的研究,检查教学任务完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体育课来讲,适宜的练习密度是必要的。从体育教学的特点看,密度的控制对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对象特点和作业条件等方面,着重安排好课的运动密度,以便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体育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完成教学目标。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条件不同,实践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的讲解、提问、示范、演示教具以及组织措施和不必要的休息等方面的缺点,从而不合理地运用时间,如课中各项教学活动的队形调动和变换用了过多时间,从而影响练习时间。
体育课堂的密度也反映了在单位时间内体育课堂完成教学任务的程度。练习密度则反映了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在新授课和复习课的课堂教学中,安排和掌握好体育课的密度和练习密度是掌握好课堂节奏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体育课堂教学中目标的达成起重要作用。
二、兴趣的激起和保持
体育兴趣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使用了兴趣教学法,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育教学中,及时调动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是掌控好体育课堂节奏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体育课堂中,学生被激起的学习兴趣的程度如何值得授课者好好地研究,这里就涉及到对兴趣的保持问题。谈到激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在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组织教法等方面再进行细加工,这是控制体育课堂节奏的重要方面。
三、体育课堂速度
课堂速度实际是教学中量的规定的概念。这里的量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新知识的掌握多少,再一个是对复习知识的巩固程度。而对于体育课堂速度的理解应该更广泛一些,将它的范围延伸得远一些。体育课堂速度包括学生对技术动作学习的速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学生素质提高的速度、学生对重难点掌握的速度、学生兴趣激起的速度、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速度等。掌控好这些速度也是把握好体育课堂节奏的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要求精讲多练,就是要求授课者不仅要少讲、快讲,而且讲得要准,就是要讲“要领”。体育课堂教学讲究一张一弛、讲练结合,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该快的地方要快,该慢的地方要慢。当然这种节奏的把握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地探讨、摸索、总结、理解和实践。
体育课堂的可变性比较大,课堂教学的场面是千变万化的,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几率比较大。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信息反馈十分重要,教师接收学生反馈信息的速度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应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课堂处于正规化和最优化状态。
四、隐性体育课堂节奏
隐性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在体育运动中起到很大作用,也是体育课堂节奏的一种。我们在体育课的开始常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都是为了引起学生心理世界内部的节奏变化,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情境和气氛得到良好的优化,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理相互影响、相互感染,使学生精神状态达到最佳。这种隐性的课堂节奏能增加学生运动的情感成分,加深学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练”念头,这样的课堂一定会生机勃勃、扣人心弦、韵味无穷。这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的隐性的内心变化是体育课堂节奏的一种表现。
对体育课堂节奏的有效控制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体现。当然,体育课堂节奏不仅仅是以上我们探讨的几种,体育技术的重难点、教师授课的速度、教学单元的快慢等在教学中都有体育课堂节奏的体现,是一个值得更深入研究和讨论的话题。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和控制好体育课堂教学适宜的节奏,对教学起到积极推进作用,相反,不当的节奏对体育教学起消极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质量;督导
学校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的价值作出这样的归纳,即体育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育督导室的成员,如何督导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有效地贯彻落实到体育课堂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价值,提高课程质量就成为督导员的首要工作。因此,本文就从如何做好督导工作,以确保高效体育课堂顺利实现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日常的督导中暴露出来,导致体育课程价值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健全地发展。那么,体育教学中到底存在着哪些问题呢?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概述。
1.应付检查
一般情况下,督导员下去都会提前通知,导致我们所看到的课堂都是实现准备好的,所以,有些情况就会被掩盖。应付检查之后,体育课堂依旧采取的是“放羊式”教学模式,学生三三两两地闲逛,课堂没有存在的意义,体育价值也得不到展示。
2.以师为本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课堂。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课堂依旧是以师为本,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训练,学生的主体性根本得不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忙于应付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时间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导致“健康第一”思想以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的。
3.内容单一
体育是一门多项目学科,跑、跳、球等都是体育项目,但是,一些学校的体育课因为学校场地、体育器材等原因的限制,只能进行最简单的跑或者是在沙坑里进行跳,而球类项目、集体项目就很难开设,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也是不利于体育价值的最大化实现的。
4.器材单一陈旧
在督导中常发现有的乡镇学校体育器材单一,已有器材较为陈旧,这些主要受学校投入、场地等原因限制所致。如,有的学校学生数少,学校办公经费不足,学校对体育器材的投入常年不足,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体育器材保管不当,造成器材的损坏。
总之,除了上述的几点之外,还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这些都是不利于体育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健全发展的。所以,作为督学,要认真分析影响课程高效实现的因素,分析原因,以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二、如何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
1.转变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思想直接决定着教学行为,所以,我认为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效地摒弃传统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行为,以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找到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确保体育课程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的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因此,作为督学,要引导教师学习和贯彻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存在价值。
2.多样课堂
所谓多样课堂,是指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丰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体。所以,作为督导员,要监督教师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有效,学科价值是否在高效课堂中得以最大化实现,进而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短跑”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轻松地走进体育课堂,在本节课的授课时,一些教师选择了“游戏化”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得到锻炼。而且,该方法的实施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篮球”时,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一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项目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学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展示学科价值,以期能够为高质量体育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将学生置身到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之中,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
3.恰当评价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评价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的方式之一。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并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而且,一部分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分层评价模式,该模式是适合学生发展的,因材施教,既关注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又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体育的乐趣,进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不难看出,这种评价方式是适合学生发展的,也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的,更是提高体育课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也应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作用,用好评价的多样性。
4.合理利用与开发体育资源
自制简单器材,一物多用。例如,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可以当哑铃也可以在投掷项目中做目标物;栏架可用来跨栏,也可以用来作射门。教师只要转换角色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器材,如橡皮筋、小沙包等。制作器材不仅能缓解体育器材不足的压力,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应合理布置体育场地,巧妙利用有限的操场、空地,使之更合理地得到利用。
作为督导员,我的工作不是教老师怎样教,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而是要帮助教师、辅助教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的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质量,才能真正将“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分析
小学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在于其主要是户外授课,而且仍然以传统体育内容为主,小学体育课过于强调竞技体育忽视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使得体育课存在一定不安全因素。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的开始,对培养全面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做到让学生家长放心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是当前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救自护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进行体育运动是很安全的,仅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存在安全隐患,从这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一些危险是没有意识到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日常体育活动中观察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碰撞、误伤等情况时缺少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没有很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其实,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强烈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体育课堂安全过度信赖。
2.自救自护教育缺乏安全实际演练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接力赛跑、拔河、足球、跳绳、羽毛球、乒乓球及踢毽子为主,但根据当前情况来看,学校没有把自救自护教育真正落实到体育活动中,在体育课堂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自救自护的指导,并很少帮助学生针对一些易受伤害的体育项目进行展开自救自护的演练,这样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了解活动中如何自救自护,也不利于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目前,很多小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把自救自护理念作为重点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没有专门设置合理运动、自救自护等方面的教育课程,学生也就无法提高其自救自护素质及能力。
3.学校对自救自护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要教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及体育技能,同时应该也是加强学生对自救自护知识的掌握。但当前很多学校以竞技体育为主,增强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学生对于自救自护知识了解有限,学校没有专门的对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学生没有丰富的自救自护经验,因此对于发生突发事故表现异常紧张,无法单独处理出现的问题。所以,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加大自救自护知识宣传力度。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自救方法渗透的必要性
一方面,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而且是在向学生注重安全、珍视生命的意识。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都是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没有意识到,也缺乏面对危险化解的能力。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自救自护知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教育本质来说是是对生命质量进行改造的过程,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播更是心灵上的沟通教育。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的有效途径
1.把握正确教学切入点,树立科学教育目标
小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成长时期,这阶段学生成长是需要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的,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关系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因此,社会各方对小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视,小学体育课堂加入自救自护知识内容是对学生安全提供一份保障,对社会对家长免去一份担忧。提高学生自我救护意识,增加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小学生自救自护素质及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严谨的告诫及必要的禁令,让学生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其次,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要勇于挑战困难,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最后,小学生自救自护教育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社会、学校及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2.营造“自救自护”情境教学环境
根据新课改提出对体育课提出要求,学校要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优化在配置。小学体育课程中足球课是最令人担心的体育项目,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碰撞对抗性较强,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可以优化此体育项目,在足球比赛中营造“自救自护”情境教学环境,让同学在比赛中获得锻炼的同时指导学生如何更好进行自救自护,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3.利用体育课堂优势,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意识
(1)充分发浑体育课堂目护目救教育的功能。自救自护教育的展开需要一定场地,体育课堂大多为室外教学这就为自救自护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所需要的场地及所需器材。而且,很多自救自护教学都是与体育项目有着密切联系的,很多体育项目包括田径、体操、足球这都有利于进行自救自护教育宣传。同时,在进行理论课程时要想同学讲解自救自护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对自救自护进行展开训练,自救自护教育与学生体质及心理也有一定联系,因此对学生体质及心理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2)提升W校学生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学校体育课程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教学重点之一,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是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强化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是学校体育管理安全最终目的。提高小学体育课堂自救自护教育有效性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是关键,这样更好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四、结语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安全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单纯的靠授课教室对学生进行完全的保护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对小学生进行专门的自救自护教育培训,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保护意识,面对突发事故学生要有独立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传递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对体育课堂充满积极主动性但始终把安全作为第一要义,不断提高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切实可行的把学生安全放到最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