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3: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传统文化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世界各种文化也是史无前例地交融汇织,当代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大多追求时尚、个性、自我,主推西方文化,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受益者。但与西方文化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几乎空白,对传统文化了解严重缺失,这种对中西文化了解的失衡,势必会影响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到他们中西文化的交流。如何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并尽快补充这些缺失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也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者应当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缺失的现状
在大学校园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由于文化知识基础差、底子薄,加之自我的个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认识不够,传统文化知识的缺失更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节日文化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传统节日观念正在逐渐淡化,西方节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脑海中,他们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等;影视文娱文化上,他们推崇“西片”,崇尚“快男超女”,而非传统经典文化;吃穿用文化上,麦当劳、肯德基、香奈儿、古奇等西方品牌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淡化问题日趋严重,已逐渐影响到他们的价值观,逐渐使他们失去价值判断,丧失辨别能力。
二、原因分析
1、欧美等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手段的提高,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途径更广,接收的新鲜事物更多。而西方主流文化正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冲击,西方文化的冲击无疑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接受着文化的洗礼,所以,在当前形势下,由于西方文化的新颖性和传输的便捷性,无疑会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他们辨识能力更弱,自我控制能力更差,追求时尚感更强,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他们来说影响更加深远,甚至是言必称欧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往往认为中国的艺术是古董,西方的艺术才辉煌灿烂,具有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忽略和受经济大潮、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正在学子的心中逐渐消亡。
2、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
世界的开放,文化的交流,使得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思想上所受的冲击也更大,社会上盛行的功利思潮,拜金主义更是对他们影响巨大。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的物资投入更多,受到的诱惑更大,接受传统教育更少,相对来说他们更注重学业上的物资投入和产出,因而更容易受到功利思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甚至出现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再加上艺术类专业就业难、社会不公等矛盾相对突出,他们对传统文化更加漠视,甚至是“敬而远之”,形成恶性循环,难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学生认识的偏差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考试制度中的设置,艺术类专业学生重视的一直是专业的学习,在他们的观念里,专业是必须的,文化学习是可有可无的,即文化学习只是专业学习一时的辅助。带着这样的观念进入大学,在认识上产生一系列偏差。大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思考问题都更为直观,他们认为,对于专业的大量练习和学习能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用,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他们则认为空洞、虚幻,效用似乎看不到,也摸不着。另一方面,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类专业客观上更需要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实践,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因而对艺术类大学生来说,他们偏重于专业的学习,而忽视文化素养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
4、部分授课教师自身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不够
对艺术类专业来说,教育过程更注重言传身教,然而,部分艺术类专业教师由于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原本就有所欠缺,他们也存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误区,甚至对其采取漠视心态,这种心态在专业教学中势必会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造成大学生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甚至抵触。
三、强化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1、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重视对艺术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培育,引入对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考核要求,改进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内涵,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促进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是导引学生学习方向的舵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发展方向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不够,则势必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高校应首先提高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积极提供教师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同时在教师教学考评中引入传统文化素养考核,让专业教师从主观和客观上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性,进而改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理念。这样,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就会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在授课中也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逐渐具有文化的使命感,从而达到文化自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把传统文化仅仅放在理论的圣殿上,要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要求和价值诉求,避免天马行空似的单纯抽象的理论灌输和呆板的说教,可有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用诸如文字、图片、动画、漫画、影像等多种教学形式,建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立体感、时代感,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师主动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方式,积极引入案例讨论、情景再现等研讨方式,将学生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方,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来诠释文化精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教师还可把当前互联网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网站,如中国孔子网、中国国学网、中华文明网等推荐给学生,并对他们加以指导和帮助。
2、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发挥艺术类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里的主题教育活动,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是除了专业学习外的,他们喜欢的另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在这里他们尽情发挥和展示着他们的艺术才能,主题活动是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有效载体。因此,高校在设计主题教育活动时,可考虑引入传统文化背景。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艺术类大学生往往是活动的展演者,为做好演出效果,他们往往会主动去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然后通过自身的艺术才能表演出来,表演效果与他们对传统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在锻炼他们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掌握了传统文化知识,随着专业技能的逐步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将愈加深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因此,随着主题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在活动中将会深切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其传统文化素养将得到有效提升。
3、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内涵中,在提升学校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亦可引导学生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在校歌、校训、院歌、院训等这些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而内化于行动,作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可以从物质层面上将传统文化气息构造到校园景观文化中。在教学楼、宿舍楼、学院附近的道路、山水、植物等物质上的形体上赋予其文化内涵,如粘贴经典的古诗词或名言警句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能在朝夕间耳濡目染,从而发挥其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郝建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21.
[3]王青.高校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诌议[J].学习月刊,2010.2.
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权利主体创新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让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芳,美国迪斯尼公司将《木兰辞》所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影片《花木兰》,为迪斯尼公司带来超过3亿美元的巨额商业利润,然而因中国传统文化诗歌而来的《花木兰》电影的商业成功,似乎只属于好莱坞、只属于美国,作为花木兰故乡的中国却没有从中得到一分一毫的版权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此就提出了如何通过版权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版权保护是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知识产权冲突、国内地域产权冲突逐渐增多,为了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亟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一方面,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基石,是民族精神的记载,为了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绵延,使传统文化发挥出其独特的精神价值,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和管理,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文明古国,我们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美国动画影片《花木兰》的成功中,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潜在的经济价值,也发现了我们在管理文化产品商业开发方面存在的不足,只有做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并重,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共拥。
针对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不足的现状,本文试究传统文化保护不足的原因,在分析其立法困境的基础上,从多层次化权利主体、完善丰富权利内容、不限定保护期限以及创立数据库保护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二、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法律保护既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又是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手段。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传统文化虽是我国版权法律体系保护的内容之一,但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及宽泛。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在《伯尔尼公约》、《突尼斯版权示范法》中,都将民间文化作品列入版权保护范围。我国《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并未对其他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作出具体规定;国务院制定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也只涉及对传统手工艺品种和技艺的保护。面对涵盖范围广泛的传统文化,国家虽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但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仍尚不成熟,存在空白遗漏和过于宽泛之处。2014年国家版权局起草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我们也期待这部条例的正式施行。
第二,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体系主要有版权行政管理体系和文化行政管理体系两个部分,申报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程序较为复杂,由此可能产生申报路径不统一、重复申报的情形。
第三,相关企业和个人缺乏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意识。以拥有丰富传统文化资源的陕西省为例,陕西户县农民画创作风格新颖、地域特色明显,当地很多农民都掌握这项技艺,也涌现出琳琅满目的农民画作品,但农民画作者却缺乏著作权登记的意识。与此相似的还有陕西延安剪纸,同样缺少著作权自愿登记的情形。
三、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不足的成因
传统文化概念难以界定、范围难以确定,是我国传统文化版权立法不足和实践保护不够的根源。
(一)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特殊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广泛却有些模糊的概念,明确传统文化的界定与类别是实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关键。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能够反映特定民族风貌和精神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主要包括民间艺术、文学作品、工艺品、绘画、表演、民族服饰等。
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集体性,传统文化的集体性源于它的群众性,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是广大民众在长期历史实践和传承过程中集体创造的,它并非直接属于某个个体。比如年画技艺,可能同一地区很多人掌握这种艺术手法,这种艺术手法是属于该地区集体所有的。
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特征。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历史的积淀去不断丰富完善,在传统文化流传的过程中其影响不仅及于当代人,它是源远流长的能及于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传统文化也具有变异性的特征。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在流传的过程中,作品不归一人所专有,人人可以改动,所以作品常常是不固定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处于变化之中。”
(二)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立法困境
1.权利主体难界定。传统文化具有集体性的特征,这也使得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不同于一般的版权保护。相比于具有鲜明的、确定的权利主体的一般版权保护,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我们应首先明确其权利主体。
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最初它具有一个特定的创造者,但在世代相传的发展过程中,其创造者已不单属于某个个体,可能是属于一个地区集体共有的文化,是群体智慧的结晶,这使得界定其权利主体成为一个难题。
2.权利内容难确定。相同的民间传说,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上就有不同演绎。某著名喜剧演员在一个喜剧小品中戏说“花木兰”,将花木兰塑造成贪吃怕死的形象,被认为戏说尺度过大有恶搞嫌疑,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再如“乌苏里船歌案”中,歌唱家郭颂在赫哲族民歌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出《乌苏里船歌》,这首《乌苏里船歌》几乎成了赫哲族民歌的代表,而后法院认定《乌苏里船歌》系改编作品,郭颂不是原创作者。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国际间因翻译问题而产生的版权纠纷也日益增多。龙,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常用来象征祥瑞,被英译为“dragon”。然而,“dragon”一词在《约翰启示录》中被描述成魔鬼撒旦的化身, 代表着异常邪恶的力量。所以一些西方人的惯性思维十分乐意视中国龙为“dragon”, 把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与“dragon”挂钩, 妖魔化中国。针对当前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版权纠纷,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应当包含哪些方面才能全面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管理,值得我们探究。
3.保护期限不统一。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期限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应有期限限制。从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来看,知识产权是要保证权利人在法律所规定的期限内收回其所投入的成本和获得回报,在超过了这个法律规定的期限后,此权利即进入公有领域,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如果权利人可以无期限的垄断该知识产权,那么就会中断创新,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种观点认为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期应不受时间限制。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征,是在民族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逐渐演进、形成的,很难给传统文化的形成确定一个起点。同时,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逐渐完善并永久的流传下去,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都将永存。因此,很难给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界定一个期限。
四、完善我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传统文化被广泛运用到商业领域的今天,笔者试从版权保护立法角度提出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一点建议:
第一,在版权立法中确定传统文化多层次权利主体。在“乌苏里船歌案”中,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为诉讼原告,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四排赫哲族乡人民政府既是赫哲族部分群体的政治代表,也是赫哲族部分群体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赫哲族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可能受到侵害时,鉴于权利主体状态的特殊性,为维护本区域内赫哲族公共的权益,原告作为民族乡政府,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讼。”这说明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主体可以是集体,事实上,很多传统文化是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群体作品,不存在个体著作权人。另外,当发生版权纠纷时,以某个集体例如地方政府组织为代表提起纠纷解决机制更具有可操作性、其诉讼结果可能惠益到这一地区和社群,也节约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
同时,也应当鼓励企业和个人树立版权保护意识。我国目前的版权保护制度为自愿登记制度,由著作权人向各地登记机构提出申请,登记机构审查合格后依法予以登记并颁发著作权登记证书。经过登记的文化产品可以明确其版权归属,降低被侵权后的诉讼代价。拥有如年画、剪纸等文化产品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对具体产品进行版权登记,如遇盗版侵权等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根据《著作权法》、国务院《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也可以主张许可、监督、收费、救济等权利。由此可见,对于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可实行多层次权利主体,传统文化的涵盖面较大,单一权利主体显然不能满足其版权保护的需要,多层次权利主体在司法实践中有利于变通实现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目的。
第二,丰富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针对目前传统文化版权纠纷状况,我们发现关于传统文化的改编、演绎、翻译纠纷较多。前文所述的“乌苏里船歌案”涉及对传统民歌的改编、戏说花木兰小品是对“花木兰”故事的歪曲演绎、“dragon”是对“龙”形象的恶意贬损。因此,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应注重维护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翻译、改编的过程中,禁止他人歪曲、篡改、贬损使用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内涵。
此外,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的权利内容还应包括传统的表明来源权,即表明传统文化的来源地名称、来源主体等权利。以及复制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等财产性权利。
第三,不限定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时间。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应不受时间限制。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产生时间无法确定,其内容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要确定其版权保护期限几乎没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如果对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期限加以限制,则不利于载负着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依托传统文化产生的、非集体创作的具体文化产品,则应依据《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保护期限加以限制。
第四,创新传统文化保护模式。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新模式以促进版权保护,例如建立传统文化数据库保护模式。依据欧盟1996年的《欧洲议会及欧盟理事会数据库法律保护的指令》,数据库保护模式是指,将独立的作品、资料和其他材料进行系统的或经有条理的方式整理过,并可用电子或其他方法单独访问的数据集合。建设传统文化数据库,可有效实现传统知识保护的最广范围公开明示要求,在惠益分享等配套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体系下,实现对传统文化予以相应产权的保护、地域文化的跨国尊重及更正宗地广泛传承。将电子数据库运用到传统文化版权保护制度下,建立版权管理体系和文化行政管理体系共同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版权申报路径的统一,有助于简化版权申报、查询的方式,避免重复申报版权情况的发生。
五、结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瑰宝,既是精神财富也具有经济价值。完善传统文化的版权保护,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与困境,从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保护期限等方面健全完善传统文化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尽快实施传统文化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条例,使我们的立法、司法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版权体系会取得跨越式的发展。参考文献:
[1]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摘 要 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其所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特性是其他各国所无法比拟的,其中的传统武术更是我国人民创造的文化瑰宝。在全国倡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是加快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文章从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提出了几点传承与发展建议,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发展问题 传承与发展建议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伴随着社会发展历程的不断加快,中华传统武术也跟随着发展潮流,接受历史的洗礼,取得了新的突破。然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西方文化涌进了国内,这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开创崭新局面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鉴于此,相关部门应从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开展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的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才能使传统武术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确保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进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武术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目前,我国以竞技武术为主要项目的武术赛事不在少数,传统武术也正在通过竞技赛事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然而,由于武术赛事市场在体育赛事当中所占的优势并不突出,其所取得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体操、乒乓球等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空间相对较窄,这同时也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影响,限制了武术的发展空间。虽然部分地区的传统武术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发展空间依旧停留在表演以及交流层面上,这难免使人对传统武术产生难登大雅之堂的偏见。长期下去,传统武术的文化特性将逐渐流失,不利于其日后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二)西方文化对传统武术带来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各项中西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我国的文化艺术也开创了新的发展路径,呈现了新的格局。在走出去,请进来的中心思想交流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原本应属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武术精华被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淡化,已经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地带。在国内外文化、多元文化并存的大环境背景下,我国传统武术文化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危机,一旦传统武术无法适应多元文化的环境,不仅会导致传统武术遭受排斥,还会进一步影响武术的传承性。除此以外,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格局里,现代武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随着现代武术受欢迎程度的日益提升,传统武术在此过程中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和冲击。
二、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武术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坚持优先发展。为了弥补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不足,就必须把优先发展传统武术的思想和行动纳入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日程上来,并统一落实到普及素质教育的决策部署中,使之成为传承与发展传统武术的推动力,保证教育部门在拟定教育发展规划时能综合考虑到传统武术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在实施教育建设发展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财政资金就能够有效保证发展传统武术的资金投入,所下拨的公共资源也能优先考虑满足传统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使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逐步专业化、规范化,从而达到推动传统武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第二,坚持创新发展。在发展传统武术教育事业时,要从各地区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从解决人们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制约传统武术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进行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胆尝试和创新,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增强教育软实力,促进教师队伍高层次、专业化迈进,以逐步缩小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差距。
(二)鼓励传统武术开展和参与商业比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需要社会的磨练,还需要社会提供一种机遇。同样的,对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而言,它们要想在文化界脱颖而出,获得大众的认可,除了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特色外,还需要社会提供的机遇,让它们有机会展示自身的特色。故此,国内体育界应对界内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尽可能地为传统武术提供展示魅力的平台。譬如说:可以在省、市甚至全国范围内举行一些传统武术商演比赛。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力度,以提升其在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开拓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
社会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各种时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这是由于文化在新时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经济市场和艺术市场的发展水平。从积极的意义方面进行分析,文化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更多文化产品的出现,也从经济的角度保证了文化传承者身份的自立。故此,传统武术人员应要脱离自身的发展束缚,不再把自己局限于传统武术之中,而是要向能够发展传统武术的各社会阶层、社会行业迈出第一步,以寻求发展空间。如:成立传统武术协会、开设武术培训班等;加入相关行业担任武术指导等。通过融入武术领域,不断充实,以达到开拓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空间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界重点发展的内容,是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保护中华文化瑰宝的希望之路。我们只有从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未来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进行问题,才能紧握时展脉搏,与时俱进,进而找准发展渠道,促进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使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彭道圆.论我国传统武术的现展战略[J].时代教育.2013(08).
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漠视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文化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这些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004年在南昌召开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建议应把民俗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黄永林也提出,对民俗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如果这样下去,民俗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把民俗文化纳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民俗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编写双语教材,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普及的读物”以及“传统节日为民族教育平台”等建议。专家学者们呼吁要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强调要把民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程改革的重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教材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关注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强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二条也指出:“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就直接强调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其实早在2005年由等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强调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提出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新课标颁布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都有了很大变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比重的增加
伴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课改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渗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学语文教材相应而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李菲的《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山东师范大学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对比,发现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他们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师范大学谭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蓝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蓝本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册、三册、六册,高中一册、二册、四册、六册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册所占比例高达3/4。由此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据的。”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据粗略估计,在现行的山东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与民俗有关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册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而绝大多数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以上都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第十六课)、《安塞腰鼓》(第十七课)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吆喝的,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所选课文有《云南歌会》(第十六课)、《端午的鸭蛋》(第十七课)、《吆喝》(第十八课)、《春酒》(第十九课)、《俗世奇人》(第二十课)。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
开设有“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五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尤其是语文选修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就拿现行人教版教材来说,高中语文选入五本必修教材,十五本选修教材。为了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教材选入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教材,在介绍这本教材的概况时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科目、人教课标版的选修教材,立足于培养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在这本教材中,编者把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民俗和非物质民俗两个部分。教材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取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七个专题来探究民俗文化。这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教材。同时民俗文化在必修课中也零散的存在着,如鲁迅的《祝福》,讲的是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
沈从文的《边城》,讲的是湘西淳朴的风俗人情。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涉及到的则是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家族习俗等。其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梳理与探究”部分第二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中,专门列有“四、礼仪制度”;第三个专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专门列有“二、年节风俗”。这些都强调了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为民俗文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中、高考的亲睐
无论是中学教材,还是高中教材,无论是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都强调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中、高考试题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的陕西中考试卷,试题在设置上凸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整套试卷在“综合性学习”板块,设计了以“我来说生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则选取了人文性、文化味较强的两篇材料《秦岭》、《秦腔吼起来》,明确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归纳、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让学生能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氛围,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这样一个主题的选取,可以说这是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2011年许多省市的中考题纷纷“聚焦”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作一次深切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2011•辽宁省沈阳市)综合探究。是有关“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2011•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探究。涉及的是有关民俗节日探究的问题。(2011•福建省漳州市)综合探究。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2011•陕西省)的相关内容是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选题的目的是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传统节日;西方节日;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传统节日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今天人们庆祝的模式。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发展,当西方节日与传统节日相互碰撞时,很多在校大学生感到茫然,更多地热衷于庆祝西方节日,而忽视了传统节日的重要地位。①
针对在校大学生对待传统节日态度的现状,笔者通过互联网及腾讯QQ等媒介随机选择在校大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填写完成后提交收回。本次调查收到调查问卷207份,其中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为100%。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取了来自句容市的部分在校大学生,共计207 人,其中生于1990~1994年的有40人,生于1995~2000年的有167人。
2、调查工具
自编网上调查问卷,共13题。第1题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信息,第2~4题了解调查对象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及方式,第5~6题了解调查对象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第7~13题了解调查对象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不同态度。
3、调查结果
3.1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3.2 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
3.3 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
4、结果分析
4.1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图2数据显示,有过半的在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了解,然而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十分了解,甚至有极少部分对传统节日并不了解。
图3反映了在校大学生对政府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大学生对于政府出台的政策不是很了解,这说明当今的大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度存在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觉得社会离自己还太远,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用不着去管它;二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关注,想要全面、系统地关注社会问题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而很多大学生只注意积累专业知识,其他方面并未涉足,因此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关注,继而也就失去了兴趣;三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管它,即使自己关注了,也没有能力改变现实,自然没有必要去关注,以避免出现所谓"吃力不讨好"的局面。
图4反映了大学生了解传统习俗的方式,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通过长辈了解传统习俗,两成左右通过网络报刊了解,只有不到一成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了解,更有甚者对传统习俗一无所知。部分在校大学生不了解传统节日及其习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社会原因
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理应得到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但遗憾的是,社会各界缺少足够的宣传力度,没有把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意义和作用渗透到每一个大学生的血液中去,致使不少大学生对此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
(2)个人原因
当今社会,不少在校大学生对传统节日及其习俗的意义和作用不甚了解,因此对于传统节日缺乏兴趣,继而没有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欲望,因此仅仅只是通过长辈来了解传统节日,缺少主动探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对传统节日的参与度
图5反映了大学生庆祝传统节日的积极程度,数据显示:只有大约一半的大学生通过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来度过传统节日,而对庆祝传统节日的低参与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不够深刻。令人欣慰的是,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传统节日仍然充满兴趣,仍然希望在传统节日中体验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色传统习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有关节日文化的专题讲座及选修课程,同时举办一些相关活动拓展他们了解传统节日的渠道。
4.3 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
图6的数据显示,中国传统节日对大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价值取向、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②
5、结束语
现在许多大学生对于西方节日充满了热情,而对于传统节日却不是很感冒。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中国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关系,即不是一味的排外,也不是一味的崇洋,两者应该兼顾,即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要深刻认识到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缩影和标志性文化现象的重要地位,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西方节日浪漫、开放的元素,与传统节日互相取长补短。每一种事物都有其独具特色之处,对于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很有内涵,西方文化很有新奇,只要二者兼顾,就可以度过一个快乐、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邹思敏.中国传统节日对于大学生的影响[J].都市家教月刊.2013(11):223-223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小学 现状 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007-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性格和精神形成的土壤,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所在。在当今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渐削弱,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北师大座谈时,强调古代诗词和散文的重要性。另外,教育部也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重视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中小学教育作为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担负着中国文化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中小学阶段普及传统文化,目的是让学生找到情感上的归属,在精神上变得丰富,在思想上获得根基,做一名有内涵、有文化修养的文化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与校长的座谈,以及教师教学的观摩,发现我县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不高,无法承担传统文化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以诵读为主;专门的国学课少,以活动为主;学生可利用的资源少,没有传统文化基础。因此,为了改变这些教育现状,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教育要出特色,就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主席说过,“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由于学校教育长期处于传统文化的“枯水期”,教师群体也同样“传统文化营养不良”,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者,教师首先要补文化课,也要补思想课。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门具体学科的知识,而是有关生命的学问和智慧,需要个人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理解和认识。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刻的理解和钻研,把握其思想精髓。教师只有成为具有文化素养的人,才能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除了“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在言行中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现知识的潜移默化。
二、教育内容实现由“知识――情感”的转型
传统文化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少。可以说,我们不缺少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缺少的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讲授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学生听了不仅没有兴趣,而且也没有情感的共鸣与体验。从实践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只是完成了知识的灌输目的,并未达到让文化深入人心的目标。
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情感意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古诗学习,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尝试从作者的视角来思考,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同时,要杜绝死记硬背,减轻学生的压力。针对戏剧,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亲自表演和感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思考,而且还降低了学习难度,培养了学习兴趣。总之,学校作为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开发者和引领者,应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找到其与课堂的切合点,让学生体验民族气息,培养文化情感。
三、解除“应试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捆绑
应试教育极大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教师的施教水平。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就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以语文中的文言文为例,教师要改变以往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体会作者的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的,在历史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性,站在历史情境中分析问题,提高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氛围。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力,发掘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对文化产生感情,以文化中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因此,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讲授时,教师要突破旧有的思想束缚,考虑其内容的特殊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诸子百家及中国古代各派名人的故事,利用动画、看电影等多媒体娱乐活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会知识,收获情感。最终实现教师会教、学生爱学,让传统文化思想在中小学生心里扎根生长。
四、引导学生多读国学经典
接受国学经典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自觉走进“文化”的过程。阅读经典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诵读教学外,还提倡学生在课外时间多读国学经典,阅读的次数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会感受到经典中的博大精深,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感悟,实现生命成长。所以,教师要关注诵读的价值,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推荐学生一些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书籍,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国的经典文化,让学生在对经典的了解之中把握传统文化的真谛,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五、加强汉字书写训练
关键词:传统书法;大学教育;教学方式
大学是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但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很多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部分大学生的兴趣向网络和玩游戏方面转移。在课堂上,一些传统学科和传统文化难以获得大学生的青睐,这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较为不利。
一、大学传统书法的教学现状和意义
1.大学传统书法教学现状
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中具有书法基础的不多,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书法教育与培训,导致学生从小缺少这方面的熏陶和锻炼。学生对书法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当然,这和教师、家长的引导也有一定的关系。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在大学教学中,由于教育体制改革和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错误使用,课堂上部分教师为追求效率,忽视了手写汉字的重要性。部分大学书法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基本功不扎实,对教学的基本笔法运用理解不深,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一些书法教师的思想比较古板,导致其书法教学观念不够先进,墨守成规,影响了书法教学的质量。
2.大学传统书法教学的意义
书法从最初的符号图形,经历多种多样的形式演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学生学习传统书法在传承和培养专项技能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需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传统书法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学习传统书法,可以陶冶情操,体会生活的美好。学生在学习传统书法的过程中,能更加系统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学习传统书法只是一个切入点,目的在于激发更多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然后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大学传统书法教学的策略分析
1.塑造良好的书法学习环境
教师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地教授艺术课程,以保证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对其智力的开发。要想积极、有效地推行大学传统书法教学,需要教育部门的支持,然后由高校落实到位,最后教师全面、有效地教授,提升大学传统书法教学的质量。高校要打造良好的传统书法教学环境,这需要书法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高校应该加强对书法教师的培训,书法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获得有效的教导。教师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然后结合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和教材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传统书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由于部分学生对传统书法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传统书法知识和演练书法笔画运用时,一些学生往往做其他事,注意力不集中,这对传统书法教学较为不利。传统书法教学要求学生亲自用笔写字,但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说明他们对学习传统书法没有足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对传统书法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传统书法的兴趣。传统书法教学的系统性较强,所以,单一的书法教育缺少趣味性。书法教师需要将书法教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如,在进行书法欣赏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小说或者课文,针对精彩段落进行书法演练,这样可以增添书法教学的乐趣。书法包罗万象,书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喜爱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投其所好,在传统书法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通过名师讲解,用声情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传统书法。
结语
大学生通过对传统书法的了解、学习和深入掌握,可以培养自身的良好气质。无论是作为兴趣爱好,还是陶冶情操,传统书法对大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都具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平安.论魏碑书风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
[2]杨浩奇.“二元理解”才是学书至道——谈写实、写意在书法学习中的关系及方式.艺术品鉴,2017(1).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民居;民居保护;扬美古镇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62-03
一、传统民居概述
(一)传统民居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民居”的定义是:“中国在先秦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开始,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弟宅专指贵族的住宅。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1]龙炳颐先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定义为:“民居不单指住宅,在中国的农村社会中,民居建筑还包括祠堂、庙宇、书塾、戏台等;在城市中则包括一层或二层的临街店铺,有按行业分类的专门商店,如医馆、药铺、钱庄、客栈等,也有供应居民日常生活的米店、蔬菜水果和杂货店。”[2]
在本文中采用下面的定义,即传统民居是指分布于广大农村或城市中的传统民居建筑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公用建筑,在一些保存完整的古城镇,甚至涵盖了古城中的所有传统建筑,因为它们与传统民居一起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旅游者在其中游览时也不可能将它们与民居分开来欣赏,但不包括在这些古城镇中兴建的现代民居建筑[2]。
(二)传统民居的价值
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具有反映特定地域历史特性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特定时期建筑艺术特色的艺术审美价值、呈现特定区域社会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的社会风俗价值等。
1.历史文化价值。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保存、传承下来的,在时代变迁的过程中留下了历史的印记,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所存在的悠久时间,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特定时期和文化下所具有的建筑形式,所以它有着自身内在的历史文化内涵。广西文化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区域文化,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性,扬美古镇传统民居是广西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的产物,是广西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不可再生性,研究扬美古镇的传统民居能够推动对广西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艺术审美价值。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秉承了传统建筑的空间造型艺术,具有艺术观赏意义。扬美古镇传统民居以明清建筑为主,保留较为完整的名人民居,可以清晰看到当时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这些传统民居的内部构造及外部图案的使用等方面都体现着明清时期的建筑美学和艺术特点,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价值。
3.社会风俗价值。广西扬美古镇的传统民居在时代变迁过程中适应了当地的文化、民俗及自然等方面的环境。现在所看到的传统民居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运用适应当地环境、社会发展的建筑技术,体现了现如今当地居民生活的文化特质及风俗习惯等;传统民居建筑上所使用的吉祥图案如宝瓶、如意等,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信仰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因此,传统民居具有较大的社会风俗价值。
传统民居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及社会风俗价值等对现代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好的吸引力,传统民居作为旅游资源来看,它是有形资源(自然山水、农田、传统建筑)与无形资源(村寨历史、聚落文化、传说逸事)的完美结合体,因此它还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3]。
二、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民居保护的关系
(一)正面影响
1.经济方面。传统民居作为一项独具魅力的人文旅游资源,也能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2]。如杨美古镇元明清三代遗留下来的民居建筑,现作为景区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建筑知识研究者和当地学生前来观赏,游客的消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2.保护民居建筑。一方面,因要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促使当地政府自觉地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以发挥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因发展旅游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2]。如杨美古镇的黄氏庄园、五叠堂、明清代民居、举人屋、魁星楼等民居建筑在旅游发展的基础上现都保存较为完好。
3.乡村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行旅游开发就要满足游客对乡村文化体验的需求,而在现代文明冲击下使得很多乡村旅游地太过于商业化,进而忽视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和物质载体,对其进行旅游开发能够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并使其得以传承。
4.增强居民保护意识。当地居民意识到古老民居能够帮助改善经济条件时,会萌发对传统资源保护的想法,随着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增加对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届时,居民就会意识到独具特色的古老民居的真正价值,而自觉进行保护。
(二)保护与利用间的矛盾
通过对一些著名的古镇、古村落旅游开发实例的了解,发现:第一,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经营者往往会忽略对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衷――保护与传承,为了获得最大收益,自动忽视对传统民居等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盲目进行旅游开发,过度利用,对传统民居等遗产资源造成破坏;第二,旅游经营者为了迎合游客需求,对传统民居进行大肆整修,而失去原来样貌,影响其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三,欠缺保护意识的游客的进入会对传统民居本身及周边环境带来破坏,而对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其美学价值。
由于过度开发利用对传统民居造成的破坏反过来又会影响旅游景区质量,降低其旅游吸引力,影响传统民居旅游价值的呈现,当旅游资源价值没有充分展现时,就会影响游客满意度。
三、扬美旅游开发现状与传统民居保护
(一)旅游开发现状
扬美古镇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的西南部,距离南宁市区仅36公里,公路、水路、铁路俱通过这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建镇到民国年间,一直是近百公里范围的商品集散地,繁荣一时,素有“小南宁”之称,扬美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遍布全镇,现有200多处,大多分布在古镇内的各街巷里,特色鲜明的明清民居有的还完好无损,因此今天又得名“扬美古镇”[4]。
扬美古镇凭借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的优势,2003年评为南宁“十大景观”之首,主要人文景观和古代建筑物有明代民居(七柱屋)、举人屋、黄氏大院(黄氏庄园)、五叠堂、清代青石板街、清代古镇碑、清代圩市禁碑等;2004年荣获南宁市“十佳旅游风景区”称号;2006年扬美古镇旅游景区通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审;2006―2008年,扬美古镇旅游景区被南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南宁市优秀旅游景区”称号[5]。
经过多年的发展,扬美古镇旅游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4年春节黄金周迎来游客潮,正月初一至初七,景区共接待游客达9 380多人次[6];2014年6月举行扬美古镇旅游品牌活动――扬美古镇龙舟上水节,接待游客1 600多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 460元[7];2014年“十一”黄金周游客量为1.3万人,同比增长26%,创扬美古镇黄金周游客量历史新高[8]。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扬美古镇的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因素,旅游发展也已初具规模,在南宁甚至广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但是,扬美旅游发展还存在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不足、旅游项目缺乏体验性以及传统民居建筑资源保护不到位等问题,扬美旅游发展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扬美古镇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状况
扬美古镇保留着南宁市最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是南宁著名的以传统民居和文化为主要依托的文化性旅游景区,它的大部分作为旅游资源的古民居建筑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气息。如明代民居七柱屋、举人屋、黄氏庄园、五叠堂等古代民居都保存较为完好,虽部分构件由于破损而重新休憩,但也保留了其原有的样貌,可以清晰地看到元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式,感受当时的人文气息。
以上古民居建筑作为旅游资源很好的保存下来了,但是,当地大部分居民的住房形式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都市游客来到这里,给当地居民的文化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来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弱势文化很容易受到大都市文化的冲击。现在去到扬美古镇,可以看到很多带有浓重现代建筑风格的民居,当地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正在被渐渐地冲击掉,随其而来的是当地传统文化的丢失。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更要注意对传统民居的保护。
(三)扬美旅游开发与传统民居保护存在的问题
1.当地居民保护意识薄弱。对扬美古镇来说,当地居民不仅是传统民居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更是重要的保护与传承的主体。但是,通过对当地传统民居的观察和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发现他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首先,很多传统民居的外观已经被改变,大街小巷出现很多现代化感较强的建筑,破坏了其应有的民居氛围;其次,扬美古镇的居民大部分是老人、孩童,偶尔碰见的年轻人也是前来旅游的游客,虽然扬美的旅游在发展,但是当地居民并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更愿意出去打工,挣钱回来改造他们的居所,他们向往城市里的生活,所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独特的传统民居不以为然。
2.旅游发展与传统民居保护关系失衡。对扬美古镇这一类的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初衷是在对我国重要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各主体往往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重视不够,一味地注重经济收益,在扬美古镇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旅游开发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已经失衡,这样不仅会传统民居造成破坏,同时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扬美古镇的持续发展。
3.割裂了乡村生态景观与传统文化间的关系。扬美古镇的旅游开发侧重点是对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挖掘,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融合于旅游发展中,但扬美古镇的传统文化存在于乡村大环境下。在发展传统文化旅游的同时,也要关注乡村生态资源的开发,并有机结合两个景观,形成资源互补以丰富其旅游产品。扬美古镇作为乡村,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资源,但从其所呈现的旅游景观来看主要是人文景观,忽视了对乡村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割裂了乡村生态景观与传统文化间的联系。
四、实现传统民居保护与乡村旅游和谐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村民参与来强化传统民居保护意识
乡村传统民居的特色演变虽然受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淡薄。乡村居民是当地传统民居文化唯一的传承者,旅游对其文化的影响最终是通过他们表现出来的[9]。走在扬美古镇的大街小巷,看到的当地居民大部分是老人、孩童,偶尔碰见的年轻人也是前来旅游的游客。从这可以看出,虽然扬美的旅游在发展,但是当地居民并没有参与其中,他们更愿意出去打工,挣钱回来改造他们的居所,他们向往城市里的生活,所以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独特的传统民居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却并没有实现他们的利益。所以,在今后的杨美古镇旅游开发中,要更加注重当地村民的利益,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其中,增强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促进旅游与民居保护的和谐发展。
(二)处理好旅游与传统民居保护的关系
当地政府、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应当看到发展旅游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经济水平的提升,可以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旅游的大众性可以对传统民居相关及保护意识的宣传起到重要作用;其次,传统民居作为当地主要的文化性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力,传统民居保存的完整性对其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处理好旅游发展与传统民居保护之间的关系,扬美古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从乡村生态景观系统的层面上认识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地位
乡村生态景观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两大类型,乡村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居民、村落与民居建筑等要素构成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构成了特色乡村景观[9]。旅游开发者和政府人员应站在生态景观系统的高度,看待居民、村落和民居建筑环境、生产环境、山水农林环境的关系,意识到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在乡村生态景观系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注重协调好整个系统的平衡关系。实践证明,不完整的乡村生态景观系统或者遭到破坏的景观系统对于乡村旅游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而保护好人类生态――传统村落与民居是保证乡村生态景观系统完整性的重要环节,所以充分认识到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地位对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非常重要,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条件。
五、结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传统民居作为乡村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一,越来越多学者专家认为传统民居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是,传统民居作为较为脆弱的文化资源,在今后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更要注重的是对它的保护,要在科学的开发理念和规划依据指导下进行合理的保护性开发;经营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不要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政府在充分认识到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当地居民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同时,当地政府要切实考虑到如何让当地居民成为旅游发展最大受益人,改善居民生活状况,改变他们的抵触心理以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 蒋慧,黄芳.传统民居进行旅游开发的理性思考[J].经济地理,2007,(2):331-349.
[3] 刘韫.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民居保护研究――以嘉绒藏族民居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155-158.
[4] 扬美古镇[EB/OL].扬美古镇官网,http:///.
[5] 扬美古镇[EB/OL].新华网广西频道,2014-05-16.
[6] 韦珊珊.扬美古镇马年春节黄金周迎来游客潮[EB/OL].江南区政务信息网,2014-02-17.
[7] 韦珊珊.江南区扬美古镇举办“2014年扬美古镇龙舟上水节”[EB/OL].江南区政务信息网,2014-06-09.
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革新,下面笔者逐一进行分析:
1.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
传统文化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之一。任何民族艺术设计创造活动都与本民族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的文化底蕴,丰富了现代美术设计的素材,为现代美术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可以说,现代美术设计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在文化历史积淀的基础上,我国现代美术设计才能在世界艺术之林立足。
2.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
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也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所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大量的创作思路和设计内容,有助于扩展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和艺术创造力。对现代设计师而言,传统文化使现代艺术设计师在艺术创作中养成开阔的思维方式,艺术设计思维更广泛、更周到、更合理,而更丰富的设计思想和更深刻的设计内涵,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因此,传统文化扩展了现代美术设计的思维。
3.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革新
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还表现在促进了现代美术设计的革新上。传统文化的介入对现代设计具有推动作用,一方面传统文化是现代美术设计的基石;另一方面,现代美术设计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引领着美术设计的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掘和合理使用传统文化,是促进现代美术设计革新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使现代美术设计革新是当前美术设计创新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研究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与启示
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将是现代美术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文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设计的融合之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1.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创新中求发展
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创新中求发展是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启示之一。在美术设计创新中对待传统文化,应站在美术设计创新战略发展的角度,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深化和发展,用创造性的思维不断创新传统文化,发展现代美术设计。具体说来,让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美术设计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我们应传承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使现代美术设计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内涵,既不与时代脱轨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好的设计不仅要注重形式,同时要赋予其内涵,需要注意的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在创新中谋求现代美术设计发展时,要注意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正确把握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全新的观念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能够不断地被体现和重新诠释,在传承中实现新的超越。
2.加强传统文化融合,向国际化迈进
加强传统文化融合,向国际化迈进,是美术设计创新的重要环节。在美术设计创新中,加强传统文化融合是传统文化对现代美术设计的又一启示,借鉴文化融合的力量发展美术设计创新,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才能确保美术设计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美术设计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化是民族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新形势下要求现代艺术设计不仅要兼具信息化、视觉化和现代化,还要通过国际交流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美术设计创新应意识到国际化设计的重要性,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作品中,体现本土化的同时能够表达出现代设计所需世界性的共性,以此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创新中的价值,只有在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同时融入外来先进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美术作品成为真正的、跨时代的、表现国家形象的精品。
3.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化培养人才
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化培养人才在美术设计创新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当前,美术设计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还有所偏低,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比例,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培养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艺术的人才,任重道远。具体说来,厚重的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设计人才成长所必须的土壤。作为现代美术设计人才,广博的文化内涵必不可少,这就需要艺术设计者不断地学习历史、民族等传统文化,只有在丰富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吸收一些现代化先进的设计理念,构建一个既有民族特性又蕴含时代意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多元化培养现代设计人才,使美术设计创新在传统文化的中汲取营养,打造出一支富有现代设计艺术的新主流设计人才队伍。
结语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体育 传统文化
1前言
我国的民间传统的文化项目多种多样,体育项目更是种类繁多,它的内容与形式之多样,堪称世界之最。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锻炼了人的思维,培养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还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而将传统体育理念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结合,正是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弘扬了一种推陈出新的精神。
2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分析
2.1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继承传统能使我们懂得尊重文化,了解历史。民族传统中的体育项目被引入高校的体育课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传统的体育项目是经过历代人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也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具有一定的锻炼价值的,各族人民通过不断的努力,经过他们的独特思想与实践经验,为我们创造了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体育项目,为我们代代相传[1]。
2.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传统民族的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现代体育教育的完善,又能充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拉近了学生与民族传统体育的距离;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育投入的经费,缓解了资源匮乏的局面,并且也为现代体育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3高校体育教育中引入传统体育的现状分析
3.1人文氛围不浓,学生锻炼兴致不高
传统的体育项目,人文情怀浓,历史相对悠久。另外,包含了一些中医养生的理论研究,不论是哲学、政治与军事,还是文学、宗教与修身养性,对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将现代体育的教学与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注重人文氛围的渲染。但由于当前高校体育老师的民族传统知识基础薄弱,理论研究不深入,致使体育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严密,达不到国家对于传统体育教育的要求,致使学生缺少对于传统项目的学习兴趣。
3.2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内容过窄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仍是以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体操、田径项目为主。被引入的民族项目不被重视,一些地区设置的民族项目中有武术类的项目,但是一些特色养生与健身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根本没能实施。一小部分学校将其作为选修项目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能真正发挥其锻炼学生身体、加强修身养性观念的作用。
3.3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不高
普通高校中真正毕业于体育专业的老师比例较少,部分是一些其他专业的转业人员,他们经过短期的体育课程知识的培训后上岗任教,相当部分的人员的体育教学知识匮乏。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授需要相当广的知识面,对于与项目有关的背景、历史、渊源都必须有所了解,并能将其讲给学生听。如果专业知识不够,不能运用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特点进行讲解,就不能将理论与技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并传授给学生。
4高校体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议措施
4.1深入发掘民间资源,达到学校与当地资源的优势互补
大部分的高校体育老师都是接受学校教育资源,很少做到与当地的民间传统资源相结合来教学。如大部分的武术老师掌握的只是一些竞技套路,没有完整的武术技艺。如果深入地挖掘当地资源,下乡去采集信息、请教资深武术学者,并结合学校的资源,开展几次专业的研讨会,将老武术学家请到学校来进行优势互补,就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真正的武术。另外,可以组织学生下乡参观当地的民族竞技类活动与表演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参观中感受民族体育项目的魅力[2]。
4.2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意识
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中无论是体育老师还是大学生群体,都要培养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能够流传下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当地人对其的认可已经说明传统体育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对于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3]。
4.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进入校园,一方面是为了继承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在不违背新课改的要求下加以创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完善传统与现代的知识结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在对传统的承继下,创造新的项目技术与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5结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将传统体育项目与现代学校教育融会贯通,既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为了能够实现现代人才良好身体素质培养的现代体育精神的目标。并且对于树立“素质教学”理念,完成“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守杰.浅谈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科技信息,2010,(32):204-213.
[2]梁亮.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开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64-65.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传统文化
一、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出现了“爆炸式”的发展现象,高校扩招,学生总量大幅度增加。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教育工作十分值得我们关注。而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传统文化的薄弱,使得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曾指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在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适应时代教育特点和本民族要求,在接收现代的国际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发扬、继承本国优秀的文化,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我们可以从设计大师贝聿铭、王澍的设计作品中看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在民族文化为基础上融入了世界现代元素,这种融合带给他们伟大的作品。观察日本、德国等现代设计强国,可以发现其中优秀的设计往往都蕴含着自身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在艺术设计上进行自己的民族化是每个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在查阅西方设计史时便可发现,追求理性、人文情感淡漠的现代主义设计始终在衰弱,而大潮流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而使着设计正在走向新的现代设计。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正在飞速发展,相信中国设计也将会开始其新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而如何正确面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就成为了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问题。面对当今社会的经济全球化,身为一名设计师,有责任积极投身于本国的艺术设计行业。而这时我们会发现,我国几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设计的源泉,立足于本土文化,吸收民间艺术精华,完成独特的优秀创作。这就使得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发挥大学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发展人文素养和具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建立注重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让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在世界艺术设计教育舞台上留下独特的身影,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设计才能在世界展现自身的风采,打破“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
二、艺术设计教育在传统文化上的问题
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很大一部分学校始终保持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的教学体系,再结合定期的实践教学,这类教学模式从包豪斯创立开始便一直沿用。但可以发现这中间很少涉及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说没有形成符合当代国情,经过自身慎重思考的独特艺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五千年来,我国遗留下了大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是在我们中华民族在不断的文化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中最具延续性、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这些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与优秀人文精神是艺术设计得以支撑其整个专业知识的框架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在新时期,艺术设计课程的具体设置上,有理由构建具有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以弥补目前艺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新时期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重新建立本土文化意识,并带有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意识,促进设计的独特性。艺术设计类爆炸式扩招,其中此类高校本应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但之前也已说明,很多学校一直沿用包豪斯时期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带动了学生现代主义的思维,传统文化教育却出现了缺失。同时也能够看出其对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漠视。大部分艺术院校重视的是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传统文化、人文课程的组织,或者说比重往往很小,存在着象征性的意味。
三、传统文化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而在如此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艺术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到底如何科学、有计划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的教育里面去。课堂教学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所以首先应该在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课程的比例,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与脉络,也使其平行于现代设计教学,做到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而且这也无疑能帮助世界观正在成型的学生群体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增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分别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进行展开,因为大三往往面临实习、而大四面临着毕业,相比较大一大二是适宜培养传统文化基础的时机。大一上学期在开设设计史论课程的同时开设《中国艺术概论》,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传统文化的特质及现代意义开始再到中国古代的哲学传统、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传统、宗教传统、教育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及史学传统等等,以概要的方式叫学生们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一下学期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树立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理性看待西方设计与中国设计,正确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一学年的教学基础上,大二学年可开设《中国传统手工艺史》,系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手工艺领域及从中探索发现遗留下的宝贵财富等。作为艺术设计类学生,下学期可选择较为贴合专业的《园冶》、《天工开物》等课程。在此期间同样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为辅,如《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国历史文选》、《中国文学史》、《中国戏剧史》等等,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有更宽广的接触面以及耳听目染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传统文化与艺术鉴赏力
在艺术设计类教学中,艺术鉴赏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审美观与世界观。而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课中都会有《艺术概论》这门课,艺术概论是对艺术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最终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它可以帮助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但同时各高校也应该将艺术鉴赏纳入专业课的规划之中,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审美观、价值观以及人文素养的教学体系。同时将传统文化教育带入进来,在开设的艺术作品鉴赏课中,通过让学生了解、学习古今中外著名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并在日后的设计中,能获得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意识。
(三)组织民间实习
上文已经简要说明了当今高校中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设计课程与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同时开展的提议。但是不光要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学计划中也应该包含组织安排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历史文化馆诸如此类,并观看传统文化演出的计划。“采风”、“写生”是艺术类高校已经普遍实行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是“采风”、“写生”的目的地确是值得深思的。不止要深入大自然,也要深入社会,深入民间,因为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所留下的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看来,这些有特色的民间工艺是完全可以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来的。不止是山水,民间的种种也是学生们的写生对象,而相信这种采风形式对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传统文化教育会是难得的机会。
(四)建立“传统文化墙”
鼓励院校开设文化墙活动,定期开展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报、板报、文化墙等设计大赛与鉴赏活动,场地可选择学校有计划划拨的特定区域以及各学院的墙壁,内容包括多种传统形式的名人名言、名言警句以及文化知识等等。这种大的校园环境供师生们随时随地品味与思考,间接引导师生们关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关注人文、关注民族精神。根据时间,也可以举办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节,用这种方式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相关的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更能让学生能够拥有实际感受以及体验。而学生在调查民风民俗,学习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在实际行动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关键词】传统武术;持续性发展;研究
0 前言
传统武术的保护发展工作在当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延续文化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传统武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这些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有助于维护民族、共同体内的历史感和认同感;传统武术蕴含着的民族精神价值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对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次,有利于丰富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武术所构成和呈现的意义,原则上说是属于全人类的;
最后,保护传统武术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的文献资料主要从图书馆目录检索系统,学术期刊光盘检索系统和因特网上的文献检索等获得。并对其进行仔细鉴别、整理、阅读、分析、研究,从而较为系统地掌握本专题的概貌和最前沿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1.2 逻辑分析法
主要运用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所查阅的资料结合有关的理论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
2 新时期武术发展的对策
2.1 全民武术,传统武术大众化推广
传统武术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性:
传统武术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流派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突出,套路短小,技术简单,跳跃动作少,难度小,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为其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应当说,这是传统武术为全民健身运动服务的主要形式。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起,竞技武术在我国飞速发展,历时50多个春秋,至今几乎达到日臻完美的程度。但当我们在欣赏优美的武术套路表演的时候,难免会产生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特别是在1996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开始倡导创新难度动作加分的情况下,套路比赛势必沿着更高、更难、更美、更新的方向发展,这是否会忽视武术的本质属性――技击性的体现。所以,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要以传统武术为根基,传统武术的大众化发展势在必行。
2.2 传统武术大众化发展的现状
2.2.1 学校武术教育亟待改革
武术早在1916年就开始进入学校,不同时期又不断编入大纲、列入课程、制定教材。时至今日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的内容比例只占8%,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就没有武术内容,与武术发源地的地位很不相称。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的武术课基本上可以取消。一旦武术课在中小学丧失应有的地位,武术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将会十分的严峻。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老三样”初级拳、初级剑和简化太极拳,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需要改革。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对以往的武术套路教学进行改革,从观念上打破套路的束缚,从套路中提炼一些动作出来,使之简短灵活,带有一定的攻防对抗性,这样既方便易学,又带有趣味性,可能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的。
2.2.2 传统武术大众化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肥胖、体力下降、失眠、压力过大等现象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成了人们的第一需要。传统武术动作简单易行,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即不同体质状况的人群练习,且其与医学有关方面相互融合、渗透,具有健身养生之功效,因此,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具有教育、健身、娱乐的本质功能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非本质功能,对人的个性发展、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的培养有深远意义,具有素质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时代,着眼于大众需求,对传统武术进行改革,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2.3 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
2.3.1 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随着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形成,文化开始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东西方文化的逐渐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宣传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载体的有力工具。武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就其文化涵容性而言,几乎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理论源自道家哲学的本体论、古朴的周易学说、太极哲理、以及五行学说、孙子兵法等;它的武德规范源自东方儒学思想,同时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也浸润了传统武术诸如古典美学范畴的“气、韵、形、神、意、阳刚、阴柔”等审美意境,因此,武术不但要求外在的气质动作与形体美,而且还讲究神韵,注重形神兼备。文化的取舍同其他事物一样在于它的价值,传统武术作为一种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这些重要价值,为其国外弘扬提供了可能性。
2.3.2 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武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为许多国家人民所喜爱。据介绍,很多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于开展武术运动的投入。例如,伊朗奖励武术世界锦标赛冠军一万美元和房子,还有企业奖励一辆汽车;黎巴嫩经修改国家奥委会章程,将武术与足球、篮球等热门项目同等对待;在缅甸,武术现已成为仅次于足球的大项目,并于2004年11月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亚洲锦标赛,获的总牌数第三名;目前,武术在东南亚(如越南和泰国),甚至欧洲(如俄罗斯等),都相当有人缘,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3 结论
3.1 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及武术自身发展上的不足之处,使得传统武术的习练人口正在逐渐减少。
3.2 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变,以及新生事物的大量、快速融入生活,人们对个人爱好选择的范围空前扩大,使得民间传统武术内容的消失速度明显加快。
3.3 由于传统武术口传身授的特点,以及后来战争、天灾、人为等原因,使得传统武术这笔文化遗产无法世代相传,惠及后人,更有些化为烟云、荡然无存,流传至今的在中国历史典籍中也显得微乎其微。
4 建议
4.1 强化文化安全意识,保护传统武术文化内涵及相关史料书籍;提高传统武术竞争力,唤起人们对传统武术的保护意识,并提高传统武术传承人的保护水平。
4.2 加大传统武术的科研力度,提高人们对传统武术的科学化、客观化、正确化认识,使其向科学化发展;建立有别于竞技武术的竞赛体制,使传统武术规范化;推动传统武术在学校、社区的发展,使传统武术在国内全面推广开来,逐步向大众化普及。
4.3 要推广,就要宣传。武术作为一项体育项目走向世界,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宣传策略,大力宣传。另外,要培养传统武术的合格人才,加大投资,以政府的大力支持作为传统武术推广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莉.武术信息的网络传播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2]吴长文,陈年绍.可持续发展的由来与实践[J].南昌水专学报,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