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 Most metropolitan fire brigades (stations) are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in China, while the petrochemical park is far away from the center city or is a separate area, so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support of the metropolitan fire brigade (station). The fire facilities in the surrounding towns are often very lag, which is difficult to support the chemical type of accident fi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关键词: 化工园区;消防队站;建设现状;规划对策
Key words: chemical industry park;fire station;construction status;planning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301-03
0 引言
我国是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近年来石化类工业园区正在快速增加,工业园区的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有利于石化产业地升级改造。但是,我国石化企业众多,由于历史原因,在布局和选址方面不尽合理,对区域生态安全及周边城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石油化工企业的产品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等特点,且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多为高温高压、连续反应状态,因此存在较大风险性和危险性,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泄漏等安全生产事故从而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
1 石油化工园区安全事故特点
多年来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事故表明石油化工园区火灾事故特性不同于城镇火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因为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及使用的初级化工产品大多是易挥发、易燃易爆物品,这些物料常常并发火灾和爆炸事故,且具有火灾事故突发性强,蔓延很快,火势迅猛等特点。
②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的高温高压或深冷负压状态加大事故风险。高温、高压环境增加了可燃性及事故影响范围,也容易引起设备管路接口变形或物料泄漏;设备负压有可能因设备气密性减弱而吸入助燃的氧气,与可燃物料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设备低温深冷运行也存在管路堵塞或破裂的危险。
③石油化工园区设备装置繁多且复杂,炉、塔、罐,泵、器布局密集,管道纵横;在生产过程中一旦阀门错开、参数失控、部件失灵、通路受阻或运行中断,引起连锁反应,易形成立体火灾。
④可燃性液体具有的流动性使火灾难以控制,流动性火灾随低洼地势蔓延,容易造成大面积燃烧。
⑤石油化工园区动力能源较多,火源、电源、热源交织混杂,也易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引发源。
2 现有消防队(站)现状
目前,我国现行消防规范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该法规是基础法规,专项性和深度不够。各类消防队(站)建设一般采用的依据是《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等,这些规范更适合城镇消防队(站)的建设,而针对化工园区火灾爆炸的特殊性尚无相关的消防队(站)规划与消防力量配置的标准或规范。城镇消防和园区消防从消防站配置、装备、消防灭火物资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化工园区一般远离中心城市或者独立成区,发生事故很难获得城市消防队站的支持,周边乡镇公共消防设施往往非常滞后,很难支援化工类型事故灭火。
②化工园区消防队站扑救对象与城镇火灾差异较大。化工园区最显著的消防特点是爆炸引起火灾和火灾中发生爆炸,主要服务对象是石油化工企业及水、电、气、热等公用工程管线管道。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类型有塔、器、炉、罐、泵、机等。这些装置灭火需要高度的专业性指导,消防队员面临危险往往要大于城镇居民火灾,不但要消灭或控制火情,而且要防范危险品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③化工园区消防队(站)对人员、装备、物资等具有特殊要求。车辆装备上看,化工园区消防队(站)应对火灾事故除了大量用水之外,还需大量消防泡沫用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灭火,消防车辆除了一般的水罐消防车外,还得配备举高喷射消防车、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移动式消防炮等远距离灭火车辆。从人员装备上看,除了必须配备消防隔热服、消防避火服、消防防化服,还需要有毒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酸碱测试仪、热像仪等必须的消防器材;从消防物资准备上看,除了必须的消防水源及消防栓外,还需配备必要的泡沫站、油类回收带、堵漏沙袋等应急
物资。
④化工园区消防队(站)建设运行方式更为复杂与多样化。化工园区消防站更多地从投资主体分为公安消防站、政府企业共建消防站、大型企业单建消防站、多企业共建消防站等多种方式。化工园区消防队(站)更多地依赖工业园区管委会及入驻的企业责任。在运行方式上更为复杂与多样化,完全由政府财政支出较为困难,更多地依赖政府、企业及社会共同出资建设。
3 石油化工园区消防队(站)建设对策
3.1 基于事故风险控制防范层次匹配消防救援体系
化工园区企业的生产装置高度密集、技术工艺十分复杂,企业对意外事故风险一般也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监控与处置规范。风险防范控制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层次:①可编程控制器PLC,用于实现单个生产装置的调整与控制;②分散控制系统DCS,实现多个装置的功能与协调,能控制设备与装置在异常状况下不发生危险,如在必要状况下能控制装置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或装置中去;③安全联锁控制系统ESD(也称紧急停车系统),紧急停车系统按照安全独立原则要求,独立于DCS集散控制系统,其安全级别高于DCS。在正常情况下,ESD系统是处于静态的,不需要人为干预。ESD作为安全保护系统往往凌驾于生产过程控制之上,实时在线监测装置的安全性。
化工园区企业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层次(PLC、DCS)的危机事故应该能够进行自我判断与处置,一般不会发生重要安全事故。当发生第三个层面(ESD)故障时,企业自身消防救援能力应能采取应急反应,企业应急预案应能紧急响应。如果以上三个层面系统全部失控,生产企业的整体安全状况面临失控,必须向外发出危险与求救信号,周边公众需要紧急疏散,企业应急消防力量及其它应急救援力量需要马上参与或准备应急救援。
3.2 化工园区必须独立建设自身的消防救援体系 化工园区一般远离中心城市或者独立成区,发生事故很难获得城市消防队(站)的支持,周边乡镇公共消防设施往往非常滞后,很难支援化工类型事故灭火,因此化工园区必须独立建设自身的消防救援体系及应急救援预案。
3.3 提升特勤与增强型消防站应急救灾能力 多年来化工园区安全事故救援实践表明,化工园区消防队(站)的装备水平及快速扑救能力是应对事故的关键因素。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更需要以处置化工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为主的增强型消防队来应对,即需要针对化工园区需求在特勤站、战勤保障消防站的基础上提升装备水平。根据园区大小必要时在特勤站基础上考虑增强型消防站建设,具体建议为:
①增加消防队(站)建设规模。在特勤站基础上,增加车辆、装备的种类和数量,增强人员配备,扩充建筑面积和训练场地面积。增强型消防站建筑一般面积不小于8000m,建设用地面积应不小于15000m,临港型化工园区还需考虑水上消防站或水路联用消防站的设置。
②增加特殊消防车辆配备。在一般消防车辆基础上增加特殊消防车辆,建议消防车辆不少于9辆,车库位不少于10个。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大型工程机械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举高消防车为必配车辆。
③提高消防器材装备性能。针对化工园区增加应急救援器材和特种装备的配备,加大战斗员防护装备和常规器材装备的备份比,使器材装备配备针对性化工园区火灾爆炸事故的针对性更强。
④扩充消防人员配备数量。按照6人一台消防车标准,增强型消防站队员最低不少于45人,人员可以由公安现役官兵、合同制专职队员、职业安保人员等共同组成,形成多种方式消防队员配备。
⑤明确消防泡沫等特殊灭火药剂储备。《城市消防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对灭火药剂未作明确规定,在化工园区火灾事故中却必不可少。对化工园区消防队站建议特勤站与增强型消防站泡沫灭火剂不应少于30吨、干粉不应少于5吨。另外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剂应对可燃液体、气体火灾。
3.4 完善园区消防队站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消防队(站)基础设施是保障其完成救灾任务的重要前提,基础设施需要与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同步完成,包括消防供水系统、消防通讯系统、消防通道与停车场、消防应急事故池等。化工园区消防水源主要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河水、海水、回收水等五大类。在发生重、特大火灾,火灾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应保障消防水量的供水安全,建议采用双水源方案。消防通道是实施消防灭火的重要通道,消防通道必须满足大型消防车辆通行到达事故现场。大型停车场是应对特大型火灾事故的重要转运场及临时避难场所。
消防通信系统应该整合110、120、119实施三网联动,园区内的消防通信系统应与上级系统联网,并纳入区域统一处置接警、消防队(站)调度、医疗、指挥等多部门之间的联络与调度。大型石油化工火灾由于作战时间长,无线电台通信设备,要尽可能强化配置,也有必要配备通信中继台、车载台等设备适应远郊地区通讯需求。事故应急池是应对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手段,为提高应急处置和各企业土地使用效率,大型化工园区应统一规划事故应急池的
建设。
3.5 探索共建共享的消防队(站)建设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化工园区建设消防队(站)的模式,按照“共建、共享、共担”的指导原则,鼓励采取自建和共建的模式,建设类型包括政府企业共建站、企业自建站、企业共建站等。推行消防员职业化,面向社会扩充消防力量,可优先录用消防部队退伍人员及熟悉化工生产工艺、掌握相关应急处理技能的人员。政府企业共建消防站的建设和运行费用由政府与企业共同出资,人员由消防现役官兵和政府合同制消防员构成,建设级别定位为一级站或者二级站。企业自建、共建消防站的建设和运行费用全部由企业独立或者合作出资,人员由企业合同制消防员构成,一般建设二级消防站或者微型站。
4 结语
当前,我国处在经济全面转型过程中,能源及重化工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面临安全形势仍然很严峻。需要针对石化产业特点重视石油化工工业园区消防安全体系的建设,认真分析总结化工园区已发生事故教训,积极探索消防和救援体系建设,通过强化消防队(站)建设、消防基础设施、生产装置本质型安全设计等系列工作,来实现化工园区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同时国家层面也应进一步深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专项标准。
参考文献:
[1]李颖,杨玉奎.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的探讨-以广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2,26(7):84-86.
[2]威利军,多英全,于立见.化工园区安全规划主要内容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5):16-19.
[3]刘艳军,李传贵,汪卫国,魏振宽.化学工业园区消防规划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3):46-48.
[4]孙玉平,郭敏.上海精细化工产业园消防调研的思考[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4:63-66.
1.1消防站点严重缺乏
由于消防站的建设速度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大多数地区消防站点严重缺乏,消防站有效责任区面积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7km2的要求,不能在5分钟内到达出事地点边缘。
1.2城市布局急需整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使用功能的转变,以及部分地区缺乏超前的、统一的消防发展总体规划。导致部分区域城市功能分区混乱,缺乏明确的功能分区,各城市功能组团间缺乏必要的消防隔离带,“城中村”、“马路经济”、“多合一建筑”等大量存在,留下了大量的消防隐患。
1.3市政消防设施匮乏
各行政区间消防给水管网往往自成系统、互不连通,较多现状供水管网为支状。由于城市的开发建设,众多天然消防水源被人为填平,一些地区市政消防水源的建设未能满足消防供水需求,从而导致供水水源缺乏,使消防供水系统缺乏安全性、可靠性。
1.4消防监督、宣传工作相对滞后
首先,社会上部分人对消防宣传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消防宣传可有可无,做消防宣传只是做表面文章,不能把消防宣传摆在突出的位置。其次,消防宣传缺乏足够的资金,宣传设备和人员数量未能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宣传需求。另外,宣传的形式比较单调,缺乏一定的创新,在农村地区的消防宣传还不够彻底。
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企业主管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效益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一,一些企业内部的消防管理工作职能弱化,消防工作任务加重,而目前消防部门人员有限,监督力量明显不足。
二.城市消防体系的建立
城市消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时期,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城市建设系统,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善的城市消防体系应以各级政府为领导,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建立。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其它相关法规为准绳,把消防安全保障工作视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将消防规划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加强领导,积极协调,保证消防规划内容的逐步实施。建议政府成立由安监、消防、城建、国土、财政、市政、供电、电信、自来水等单位组成的协调机构,负责消防规划的具体落实和协调工作,定期召开消防设施建设协调会。
消防规划经审查批准后,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别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改造和维护,由公安消防机构监督、验收和使用,涉及的各有关部门必须责无旁贷地大力支持和协作,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三.城市消防系统中“硬件”的建设
3.1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消防安全布局旨在区域总体构成上构筑消防安全总体结构,形成城镇综合全面的消防安全系统,在总体布局上全面反映“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使城市总体布局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对布局不合理的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工厂和仓库,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其进行关、停、迁,控制其发展,逐步取消。
对不合理的城中村、旧城区及严重影响消防安全的工厂和仓库,必须纳入近期改造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其采取拆除、迁移或改变生产性质、使用功能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3.2消防站的建设
消防站既是消防队员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存放消防技术装备的场所,更是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公共设施。
确定消防站的数量、规模、站址、级别、责任区范围是消防队(站)规划的主要任务。
3.2.1消防站布局原则
1).城市规划区内普通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接到报警后五分钟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确定。
2).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按下列原则确定摘要:
标准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7km2。
小型普通消防站不应大于4km2。
3.2.2消防站选址原则
1).应设在责任区适中位置,交通方便的临街地段,以利于消防车迅速出动。
2).消防站主体建筑距医院、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商场等容纳人员较多的公共建筑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
3).责任区内有生产、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上述场所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部位一般不应小于200m。
4).消防站车库门应朝向城市道路,至城街道办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宜为10-15m。
3.2.3消防站责任区规划
1).消防站责任区以消防站为中心,方便出动,就近划分为原则。
2).以不可或不便穿越的自然和人工设施为主要划分依据。
3).每个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按4-7平方公里控制,消防站至最远点距离一般不大于3.5公里。结合新增的消防站,对原有的责任区面积进行调整。
3.2.4保证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落实消防建设资金是实施消防规划的保障,鉴于目前消防基础较差,“欠帐”较多,应加大对消防的投入。
1).应采取制定相应比例的办法,把消防经费纳入城市消防整体规划之中,使城市建设和消防体系建设同步进行,提高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
2).建立在地块开发同时按规划要求配套建设标准消防站制度,政府在征地等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3).制定鼓励性政策,鼓励企业、团体、个人为消防建设投入资金。
4).社会保险机构从火灾财产保险金中筹措部分资金,建立消防特种设施专用基金。
3.3市政消防设施的建设
3.3.1消防供水
1).通过对城市供水管网及设施的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城市天然水体和人工水体,以达到城市消防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2).重点解决供水体系不统一以及供水管网不完善、市政消火栓缺口较大的问题,同时大力改造自然村和旧工业区内存在的诸多问题。
3).重视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和管理,并充分利用各类人工和天然水体,多方位保证消防供水。
4).市政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在供水管网末稍及水压不足处设置消防水池、加压泵站,以保证消防用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消防装备不断完善,城市抗御火灾能力明显提高,消防安全形势基本平稳。随着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建筑工地、公众聚集场所大量增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量明显增多,新的火灾诱发因素不断出现,但个别地方和部门对消防工作重视不够,公共消防安全基础设施仍较薄弱,市民消防安全素质有待提高。为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公共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15号)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全省消防工作的通知》(粤府[*]101号)精神,现就进—步加强我市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一)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
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区、县级市政府,各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与消防安全能力协调发展,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不断加大消防工作力度。市政府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市相关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定期研究部署全市消防工作,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健全消防经费保障机制,并参照市的做法,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本地区消防安全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
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抓好消防工作落实。市发改委、教育局、*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国土房管局、建委、文化局、卫生局、环保局、规划局、市政园林局、新闻出版和广电局、体育局、工商局、质监局、安监局、旅游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及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本系统、本行业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共同抓好全市的消防安全工作。司法、劳动、教育、科技等主管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普法、教学、培训以及科普工作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广大群众及各类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三)依法落实单位消防安全责任。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是本单位消防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责。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部令第61号),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接受监督”的要求,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并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工作考核内容;要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巡查,整改火灾隐患,配齐消防设施器材,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要针对本单位特点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加强对本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特别对流动务工人员要定期开展以会报警、会疏散人员、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为主要内容的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自我评价活动,实现消防设施位置固定化、使用方法明示化、维护责任明晰化、消防宣传经常化、消防管理规范化,建立、落实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全面提升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四)努力提高公民消防安全素质。
市内各教育管理部门及教育机构要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编印学生消防教育读本,落实每年两课时的消防安全课;进一步加强学生消防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到消防教育基地培训一次。市新闻出版和广电局、市属各新闻媒体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各有关部门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报道。*消防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播放消防公益广告、制作消防专栏、曝光重大火灾隐患等多种形式,扩大消防知识普及面,促进火灾隐患整改,以火灾案例警示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防火安全意识;各*消防队(站)要定期对外开放,组织社区居民、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出租屋业主和外来流动人员参观学习;要加强社会消防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员,从事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和操作的人员以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严格执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二、加强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改善消防工作环境
(一)优化城市消防安全布局。
进一步落实《*市城市消防规划》,由市*消防部门会同市规划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市消防站用地控制规划,其中市*消防部门负责提出消防站的选址条件,市规划部门负责落实消防站的具体选址,并将消防站用地规划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消防站用地控制规划要明确2010年内计划建设消防站的具体选址、用地范围及其他具体的建设控制要求。*市消防站用地控制规划要在*年3月前完成编制工作并报审批执行。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要积极推进城镇消防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实际,及时制定、修订和实施消防规划;建制镇要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一年内编制完成本区域消防规划。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持照城市规划布局要求,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生产、储存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依法责令停止使用。
(二)加快消防站建设步伐。
消防站建设要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市有关职能部门,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要按照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建标[*]42号)和《*市城市消防规划》的要求建设消防站。
*区的消防站建设工作由市*消防局具体负责(特定情况如“老城区”8个消防站等除外)。市*消防局要根据城市消防规划,结合实际情况,每年编制消防站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按程序报市有关部门审批;市建设管理部门要积极帮助市消防部门协调解决消防站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负责消防站建设的总体协调和督办;市规划、国土房管、环保等职能部门及消防站所在区政府要对消防站的建设子以大力支持和配合。上述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消防站的建设,共同抓好项目落实。老城区规划的消防站在落实建设之前,应建立相应的消防执勤点,以满足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上述地区*—2010年的消防设施(含消防站、消防训练基地、消防船、消防装备等)建设经费要纳入市消防基础设施专项经费,由市发改委、财政局、建委统筹安排;*区(县级市)的消防站建设由所属区、县级市政府负责落实,所需资金由所在区、县级市财政部门予以安排。
居住小区配套消防站要与小区居住或商业项目同步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同步进行规划报建,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部门应在规划报建、施工许可、预售许可、工程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作为其项目相关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从本实施意见之日起,新出让或划拨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内的配套消防站的用地及工程建设费用,按规定须由建设单位负责的,由市国土房管部门在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土地批准书中明确由建设单位负责落实。本实施意见前已批准建设的小区,其配套消防站的用地及工程建设经费,在规划、国土房管部门的相关批准文件中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的,由建设单位按规定承担,超出规定的工程建设经费由市消防基础设施专项经费承担。
(三)加大消防供水建设力度。
各区、县级市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落实规划,不欠新账,快补旧账,加强管理”的原则,在城镇新建、扩建、改建及开发区、工业区的规划建设中,将市政消防供水系统纳入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做到同规划、同建设、同发展。市*消防部门每年要对全市市政消火栓情况进行普查,登记造册,定期上报市政府并通报有关职能部门。按照普查情况,市建设部门要落实中心城区市政消火栓维护经费,市市政园林局要认真做好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市政消火栓的完整好用。花都、番禺、萝岗、南沙、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也要加大市政消防供水系统建设力度,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设计并建设市政消火栓,加强城市道路和自来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到*年,全市消火栓均达到国家标准。
(四)积极疏通消防通道。
加强消防通道建设,要把打通消防通道作为中心城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重点,以满足城市消防快速出动和远距离增援的需要,保证灭火操作场地和疏散火场人员、物资通道的畅通。各级*、城管、工商、交通、规划等部门要定期开展联合行动,清理、拆除占用、堵塞消防通道或严重影响消防作业的各类违法建(构)筑物。各区、县级市政府要加强和规范辖区内消防通道的管理,对违法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整治,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五)进一步改善建筑消防设施状况。
要着力解决建筑消防设施“欠、缺、损、瘫”等问题,*消防部门、各区、县级市政府要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检测和整改工作,集中解决建筑消防设施不足、消防手续不全等问题。对历史形成的未经消防审核验收的各类建筑,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区、县级市政府组织专题论证,市*消防局指导,分期分批解决。
(六)加快消防通信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火场三级通信网络建设,配齐、配强车载台、手持台和常规对讲机等通信工具,以满足接警调度和火场通信需要。*年内,要建成有线通信、无线通信、自动报警系统、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据和图像信息技术、视听多媒体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多种通信手段和设备于一体的现代化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进一步提升我市灭火救援指挥调度水平。
(七)推进消防装备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市、区(县级市)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消防专项资金,提高消防装备水平。*年至*年重点发展举高车、多功能抢险救援车、A类泡沫车、微型消防车、大吨位供水车、消防摩托车及红外线探测器、侦检仪器等特殊装备器材,“珠江号”消防船完工并投入使用;2009至2010年主要对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和装备进行更新,同时做好“广消05号”消防船的筹建工作,争取2010年亚运会开幕前投入使用。要按照国家标准,配齐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确保灭火救援工作的需要。
三、强化消防基本力量,提高消防队伍整体水平
(一)调整优化*消防队伍。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人员,逐步增加现役、*消防干警数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防消结合”的方针,逐步理顺消防管理体制,整合、优化现有*消防力量,构建科学合理的消防管理体系,促进防火监督和灭火救援工作的开展。各有关区、县级市政府要重视*消防部队的建设,加大对消防工作的经费投入,不断改善部队灭火救援装备和官兵生活条件,建设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专业化、正规化消防队伍。
(二)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要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市消防工作需要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努力构建以*消防队为主体,以合同制消防员、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力量为基础,能覆盖城乡,有效控制各类火灾事故的灭火救援力量体系。
充分发挥合同制消防员的作用。要在做好500名合同制消防员招聘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合同制消防员的使用、管理和培训工作,与*现役消防队伍形成合力。花都、番禺、萝岗、南沙、从化、增城等区(县级市)要根据新建消防站投入使用情况,参照市的做法,采取财政出资的形式,聘用合同制消防员,缓解当前*消防队伍警力不足的状况。
加强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建设。市*消防局要牵头研究提出扶持发展专职和义务消防队伍的意见,提请市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所有建制镇集镇、工业区、开发区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需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单位和场所,要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建标[*)42号),在*年底前全部建立专职消防队。所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要依托城市保安、治安联防、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队伍和农村民兵组织,在*年底前成立义务消防队。鼓励企业自办或联合成立专(兼)职消防队。保安公司要将消防知识培训纳入保安员培训内容;从*年起,全市治安联防队伍要开展消防巡查工作。
(三)完善社会应急抢险救援联动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安监、*、消防、交通、地震、林业、环保、海事、卫生、民政及驻地、武警部队等单位的协调合作,明确职责,建立在政府统—领导下的应急抢险救援联动机制,提高社会应急抢险救援的处置能力。要制定联合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及特殊灾害事故,能快速反应,协调配合,及时处置。要进一步加强槎头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建立地下隧道、液化气罐、化工装置、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等模拟训练设施,强化消防队员在高温、有毒、缺氧、浓烟等复杂、危险情况下的实战模拟训练。要夯实各项战训基础工作,科学制定灭火救援预案,积极开展灭火救援战术研究,规范各类火灾事故的扑救和处置程序,不断提高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消防部门要加强对专(兼)职消防队的业务指导和消防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专职、义务消防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四、多管齐下,全力遏制火灾事故
(一)强化消防安全专项治理。
*消防部门要摸清全市各类场所底数和火灾隐患的基本情况,重点对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三小”场所、“城中村”、出租屋、易燃易爆场所、建筑消防设施开展专项整治。各区、县级市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本地区、本行业务单位切实开展自查自改,充分运用联合执法机制、社会监督机制推动火灾隐患整治工作。要按照《印发广东省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试行)的通知》(粤府办[*]1号)要求,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实施挂牌督办并向社会公布。重大火灾隐患的挂牌督办工作由隐患单位所属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无行业主管部门的由本地区消防联席会议明确督办单位,*消防部门负责监督,并定期向当地政府报告隐患单位的整改情况。*消防部门要加大消防执法力度,对排查出来的火灾隐患,要依法监督整改;对封闭、堵塞、占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仍不能消除的单位,要依法报请地方政府给予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
(二)切实加强火灾隐患的源头控制。
各相关行政审批部门要严格依法审批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监管、建设等部门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未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而擅自经营的歌剧院、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或者未依法获得批准而擅自从事大型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消防等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要鼓励发展消防安全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利用市场机制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要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工作。
(三)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质监、工商、消防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对消防产品及消防相关产品的全面监管,加大打击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及消防相关产品的力度,规范消防产品市场。对在建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产品的,除责令限期整改外,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监管部门应督促和引导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实行不合格消防产品主动召回制度。要积极推广应用消防产品科研项目新成果,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技术防范水平。
五、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奖惩机制,严格责任追究
(一)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
各区、县级市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把消防工作作为本部门、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城市和平安和谐社区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检查考评,使消防工作目标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晰、措施更加有力、工作更加有效,形成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市政府每年组织对下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落实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督察考评,将考评情况向全市通报,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各区、县级市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综合目标考核依据。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予以表彰。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年全县消防工作作一简要回顾,并对今年的消防工作作一部署。
一、过去一年消防工作的基本回顾
20*年,我县消防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强化监督管理,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杜绝了群死群伤等重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了火灾形势的稳定,全县共发生成灾火灾8起,死1人,直接财产损失653317元,与04年同期相比,火灾指标除死伤人数持平,其余两项指标比去年明显下降,火灾起数下降50%,直接财产损失下降52%,实现火灾指标零增长目标,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1、落实责任,全面签订消防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在去年初消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和县防火委成员单位签订了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目标。各乡镇、街道和部门与所属的村、重点企业等基层单位也相应签订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状,使消防安全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同时,县防火委将各级防火委组织网络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调整县防火委成员,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火安全领导组织机构,为全县消防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夯实基础,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结合城乡规划年活动,开展了乡镇、街道消防规划编制,桐君街道、分水镇、*镇消防专项规划已报县政府审核通过,*、*等镇也基本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县城新区占地20亩、投资1044万元的县消防指挥中心一期工程于20*年9月23日启动建设。另外,总投资150余万元的分水专职消防站在8月30日投入使用,并较好地发挥作用;*、*、*等乡镇义务消防队均已经成立;同时,建立村、企业义务消防队26支,队员100余名,购置消防手抬机动泵5台,全县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三年规划全面落实,为县消防大队更新一批消防用车,全面推进消防站、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设施建设,消防基础进一步夯实。
3、突出重点,认真开展各种形式消防专项整治活动。一是着力整治7家县级挂牌单位和1家市级挂牌单位的重大火灾隐患,县长办公会议还专题研究了*综合市场和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问题,通过督查督办,全县8家重大火灾隐患挂牌单位已全部整改到位,被市防火委明确摘牌。二是针对喷塑企业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的实际,成立专门整治领导小组,对全县喷塑行业进行专项整治,永久性关停了32家喷塑企业,对16家喷塑企业实施强制性停业整改,对其余喷塑企业实施边生产边整改,有效的遏制了喷塑企业火灾频发的势头。同时,重点扶持开办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喷塑企业,努力消除减少喷塑企业火灾隐患,促进制笔业的健康发展。三是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范围内的消防产品进行了集中整治,开展了消防验收遗留问题专项整治、“三合一”企业整治、商场、市场、医院、宾馆饭店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排查整改了一批火灾隐患,改善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4、强化宣传,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以宣传贯彻《消防法》为主线,开展了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四进”工作。在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期间,利用桐庐广播、电视和今日桐庐等舆论工具,向社会公告各类专项整治的进展情况和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在县城入城口设立户外公益宣传广告牌;在风景旅游景点设立宣传广告,并结合重大节日时机,开展消防检查、宣传消防知识,增强全社会消防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防自救能力。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消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仍较滞后,消防站、消防供水设施、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化进程要求,在部分乡镇表现的尤为突出;二是未经消防部门审批验收,擅自改变使用性质,经营旅馆和其它娱乐场所;有的乡镇“三合一”企业仍然存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处理;县城和有关乡镇辖区内出租房消防隐患严重;三是易燃易爆、化工企业、喷塑企业消防火灾隐患仍然存在,宾馆消控中心报警系统失灵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村消防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农村火灾易发、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广大村民自防自救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务求取得明显进展和实效。
二、20*年消防工作主要目标任务与举措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施“四大战略”、打造“三大基地”的关键之年,全县发展氛围非常浓厚,各方面建设日新月异。我们在全力抓发展的同时,决不能放松安全生产。我们要更加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居安思危,切实把消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制,努力建成“政府负责、公安消防依法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1、要狠抓责任制的落实。要在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抓好落实的基础上,细化责任制内容,完善考核办法,做到考核在年终,工作看平时,杜绝“一碗水端平、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各乡镇、街道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为核心,对20*年消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及时掌握并认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行业消防安全现状、火灾隐患特点、人员素质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分水地区的制笔业,*地区的服装、针织业,旧县的皮革、箱包业,以及县城内新兴的第三产业,都已经颇具规模,形成地方经济特色。但这些产业也都是火灾的多发易发行业,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壮大,火灾事故隐患也日益显现出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财产的重大损失和人员的重大伤亡,如果不及时加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不但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甚至会因为事故给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各乡镇、街道要对当地近年来的火灾情况、产业结构进行认真地梳理分析和调查研究,做到情况明了,措施到位,并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性指导意见,加强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履行职责,加强纵向管理,并积极做好协同配合工作,条块结合,确保在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建章立制,实施规范化管理。
2、要继续开展火灾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工作。要在去年排查整治工作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人民生命至上,火灾隐患必除”的指导思想,深化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保安全”活动,着力整治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和重点行业火灾隐患,重点是推进喷塑企业火灾隐患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中小旅馆、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要通过排查检查并按标准和程序,确定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坚持实行政府挂牌督办制度,明确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单位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切实做到重点场所排查到位、挂牌督办公示到位、整改责任落实到位、执法程序运行到位、严格监督处罚到位、消除隐患服务到位、舆论监督宣传到位、防止反弹复查到位。同时要建立起对火灾隐患的动态监督制约机制,发现一处,整改一处,杜绝新的隐患出现,从而确保消防安全大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切实改善全县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3、要加快构筑全方位的消防灭火救援体系。针对当前农村地区火灾突出以及灭火救援中存在实际困难的现状,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及农村地区消防规划工作,重点加强对道路、水源的规划,并进行科学的设置。有条件的乡镇应着眼未来,提早谋划,在编制城镇规划时综合考虑消防站选址、道路、水源、消防通信等因素,编制科学合理的消防规划。各乡镇(街道)要在现有的规划基础上,狠抓规划的落实,加大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步还清历史欠账,确保消防安全保障能力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要加快县新区消防指挥中心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对现有专职消防站要加强管理和业务技能训练,确保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条件的乡镇也要积极争取建立专职消防站,力争在年底前全县每个乡镇、街道均有专职消防站和义务消防队;有条件的村、社区也可以因地制宜,成立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建立健全村一级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将消防工作在基层全面铺开,逐步建立起以县消防大队为核心、专职消防站为骨干、义务消防队为基础的消防扑救力量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通知》(皖政〔*〕57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推动我市消防工作不断进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消防工作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消防法》,大力加强消防工作,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得到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特别是通过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火灾防控能力明显提高,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消防安全形势还很严峻,公共消防设施欠账较多,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薄弱,与建设“平安巢湖”、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全面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
(一)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编制和组织实施城乡消防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年底,市和各县及省政府确定的我市14个中心建制镇,必须完成消防规划编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把城镇消防站建设纳入城镇总体建设规划,使消防站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力争在*年底前,完善市消防二中队配套设施建设,使其尽快投入使用。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年市区新建消火栓80个,4个县城关镇新建110个。今后对于城镇新建道路的消火栓安装,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纳入规划,与道路施工同步进行。*年,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得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75%。
(二)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灭火救援的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灭火救援装备的长效保障机制,健全消防装备投入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体系。要根据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任务的拓展,配置必需的个人防护、防化洗消、防爆处置、侦检堵漏、野外作业、动力机械等装备,力争到2010年实现所有消防站器材装备配备符合国家标准。
(三)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按照“现役为主、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发展思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采取各级政府招聘专职消防员为主,警消合一、保消合一、民消合一、企消合用等多种建队模式,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中心建制镇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
(四)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级政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集中行动,重点整治公众聚集和易燃易爆等容易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场所的火灾隐患,认真解决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城中村”和易燃建筑密集区的拆迁、改造力度。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上一级政府要直接挂牌督办,公安消防部门要依法责令其停产停业,当地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好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要严格实行火灾隐患自查自改承诺制和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季度、其他单位每半年要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告一次隐患自查自改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火灾隐患群众举报、新闻媒体曝光、政府督办等制度和措施,建立火灾隐患整改长效机制。
三、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防范火灾意识
(一)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等活动。教育部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将消防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进课堂和消防夏令营等活动;公安消防部门要把对社会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纳入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官兵深入企业、社区、学校、村镇等,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培训和逃生自救演练;司法、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就业教育工作内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企事业单位要在乡村、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专栏和消防安全标识;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每月至少免费刊登、播放一次消防公益广告、字幕,义务宣传消防知识。
(二)认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企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消防安全职业培训,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许可的培训机构,可面向社会开展消防人员职业培训。市公安消防部门要会同市劳动保障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消防人员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培训合格上岗制度,确保消防管理人员、执业人员和消防设计、施工、检查维护、操作人员,以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保安人员,在上岗前得到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一)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把消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制定“*”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建立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解决消防工作的重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每年年初,各县区政府要召开消防工作会议,部署年度消防工作;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工作例会,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开会议。要继续充实和加强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作用。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层层压实责任。一是提请党政统筹主导。市消专委注重靠前协调,赢得党委政府和安委会重视支持。在政府层面成立工作推进组和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推进三年行动。市委书记蒋斌、市长犹王莹(合拼)多次批示指示消防工作,常务副市长徐鸿亲自调度,主持召开会议对三年行动、“畅通生命通道”、深化“九小”场所等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部署强调,并带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市政府出台《新余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新余市无物业管理小区物业全覆盖过渡工作方案》等文件,将老旧社区消防风险治理列入办实事工程、民生工程,督办整改一批老旧社区火灾隐患问题。出台《新余市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计划今明两年新增公共停车场13个,公共停车位3000个,改造临时停车场650个,新划道路停车位500个,开放行政事业停车位4500个,有效解决违法占用消防车通道等“老大难”问题,高位推动三年行动落实。二是科学建章立制。紧扣工作方案,制定出台2020年政府相关部门重点项目清单,细化明确11项30条具体任务、责任单位和进度时限,压实工作责任。专门印发推进工作制度,建立了工作专班、定期调度、督导督办、宣传曝光和考核奖惩“五个方面”措施机制,明确市各相关部门联络员和工作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推动。各地、各部门在总体方案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整治行动方案等方式,将消防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三是推动行业部门履责。各成员单位按照“三管”原则,扎实开展本行业、本系统的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同时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房管、城管、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定期开展打通“生命通道”联合执法行动;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组成专家组对全市危化品危险源企业开展督导检查;教育、消防等部门开展秋季学校开学复课消防安全专项督导;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将消防安全整治纳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建筑施工等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要内容。
(二)坚持全面排查、铁腕执法,大力整治火灾隐患。一是精准治理打通“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市政府下发行动方案,并通过新余政务、新余等政府官微“通告”,浏览点击量万余次。市消防救援支队专门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市城管局召开全体物业服务企业会议进行部署约谈,建立微信群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自查自改,目前已有71个高层住宅小区、146个多层住宅小区、239个社会单位完成消防车通道施划线、障碍物清理以及室内消火栓出水测试工作。另外,城管、公安交警、消防等部门相互协作,共享车主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与相关公司签订代履行委托协议,对违法车辆进行暂扣停放保管处理。截止目前,共联合开展联合突击检查行动10余次,依法查处占用消防车通道车辆80余辆。相关经验做法被《新法制报》整版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二是紧盯“九小”场所整治。克服“九小”场所点多面广,消防监督力量不足的实际困难,全面发动街道乡镇、公安派出所和村(居)两委,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100余个联合检查组,组织300余名网格人员深入 “九小”场所集中区域开展消防检查巡查,列出隐患清单,按照“六个一律”刚性措施,逐个督促落实整改。对确实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和隐患问题突出的场所,书面报送当地政府,现已向各地政府书面报送8份,高位推动责任落实。截止目前,全市共检查“九小”场所3522家,发现火灾隐患4980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4121处。另外,支队在全市推广各类物防技防措施,解决“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痛点难点。截止目前,全市共督促推广安装智能独立烟感报警器5352个,安装简易喷淋装置94套,设置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303个,配备灭火器4418具。三是狠抓危化品专项督导。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召集全市8家危化品企业法人代表召开会议进行约谈部署,要求全面开展重大危险源排查建档和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同时与应急部门建立联合复查工作机制,由市应急局和市消防救援支队分管领导担任联合组长,抽调两个部门专业技术骨干以及聘请危化品和消防安全专家进行督导,并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截止目前,8家危化品企业检查发现的16处火灾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毕。四是力促标准化管理。市消防救援支队协调将全市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和评选,推动全市社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商务、消防等部门联合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活动,选择新余市恒太城作为试点单位,制定大型综合体网格化消防管理、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全员消防培训等制度,全力打造标杆示范单位。民政、财政、住建、消防等部门开展全市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全面建设养老机构消防标准化。
(三)坚持加大投入、统筹建设,着力夯实消防基础。一是加强消防站建设。支队按照“大站建强、小站建密、微站建广,织密城乡灭火救援网”思路,提请市政府将渝水区纬四路、仙来消防站、高新区九鼎消防站以及袁河经开区小型消防站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消防工作目标任务、全市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和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行统筹推进,并将其作为地方目标责任考核、日常检查、政务督要内容。目前,九鼎消防站总平面布置已基本确定,外观设计正在调整,竖向设计已完成,现场测量与土方计算正在进行;纬四路消防站已完成测量定位,正在征地;袁河小型站、姚圩镇专职消防队已完成选址设计。任务完成后,我市中心城区共有12个消防队站,队站布点密度为6.66平方公里,达到国家规定的5至7平方公里布点密度要求。二是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全市采用“政府+市场”模式,落实智赣“119”规模化应用专项经费,市政府将智慧消防物联网一级监测平台纳入2020年新余市本级政府投资新建项目当中。目前市级平台正在商洽方案,数司已对接。渝水区政府、分宜县政府和仙女湖管委会分别投入450万、600余万、200余万元建成县级综合性消防物联网平台,将各县区运营商、维保单位物联网平台接入统一监控管理。同时,继续在老旧高层建筑、学校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场所推广安装NB-LOT感烟报警器,今年已安装2万余个。三是扎实开展消防宣教培训。在持续抓实重点人群、部门实操实训的基础上,结合“九小场所”专项整治行动,部署开展“九小”场所从业人群实操实训行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495批次,培训合格人数9321人,超额完成上级指标。深入推进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利用消防宣传车开展走街串巷活动,依托各地消防科普馆,组织社会群众、单位员工、在校师生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和灭火逃生技能。夯实了消防宣传基础。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媒体中心完成了人员招聘并进入实体化运作,各大队宣教工作站组织机构完成了设立。举办了全市消防宣传骨干培训和宣传岗位练兵比武竞赛,进一步锤炼基层应急宣传能力。着力在提升消防队伍形象上下功夫,今年以来,全市共在省级以上媒体上稿239条,中央级27条,中央电视台14次报道我市消防工作和灭火救援行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3次使用支队抗洪抢险画面。始终强化消防新媒体运营。支队新媒体平台累计粉丝量突破20万,累计内容2221条,阅读量达1.3亿,点赞数超43.6万,影响力持续走在全国消防新媒体前列。
(四)坚持立足实战、瞄准打赢,做好灭火救援准备。一是执勤备战严阵以待。市消防救援支队常态化开展“三随三实”实战拉动演练,考核基层队站23次、拉动指战员1000余人次。紧紧围绕“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工作要求,投入52.1万元采购996件套水域救援装备。联合蓝天救援队,开展水域救援技术培训2次。组建40人抗洪抢险专业队,先后开展3次抗洪抢险拉动演练。我市入汛以来,支队共参与抗洪抢险5起,营救被困群众35人,疏散转移群众107人。全力增援鄱阳抗洪抢险,共出动1032人次,134车次,舟艇151次,营救被困人员279人,疏散群众463人,运送物资860余件,清理垃圾淤泥约239立方米、防疫消杀面积1800余平方米,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二是全员练兵斗志高昂。市消防救援支队始终坚持督训善导、体能主导、实战引导、安全向导的科学组训理念,制定《全员岗位大练兵量化考评规定》,形成党委成员带头练,机关、大队早晚两练的练兵氛围,坚持每周全员普考一次,考核成绩与个人量化考评及绩效奖励直接挂钩,促使每一名指战员从“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支队在全省冬训交叉考核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支队机关、大队平均分位列全省支队级单位第一。三是信息化建设有所建树。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紧围绕“扁平化、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建设要求,在全省率先试点建设新一代智能化119接处警指挥调度系统,测试阶段接警调度时间已成功节约30秒。此外,支队安排信息化建设经费891万元,包括指挥中心改造、接处警与“三台合一”切割、各级应急通信分队装备配备、系统运维及网络安全等建设任务,目前各项建设任务正全力推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小差距。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投入经费编制消防规划,但普遍“重文本、轻实施”,很多规划停留在纸面,离真正执行尚有很大距离。据测算,全市城市普通消防站和市政消火栓欠账率普遍较高,如城区规划消防站14个,实际只建成7个;市政消防栓应建3527个,实际仅有1216个。大部分农村乡镇仍处于消防力量保护盲区。
二是灭火救援装备难以适应任务需要。改革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从处置单一火灾,向应对“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转变,救援任务呈指数增加。各地灭火救援攻坚力量比较薄弱,消防高精尖装备配备不足,全市现有装备大部分于2012年通过融资租赁采购,老化陈旧,且50%的车辆将达到强制退役或报废的要求。
三是消防智能化水平落后于时展。部分行业部门对建设本系统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主动性不强,推动难度较大。另外,目前政府只能投入经费进行“智慧消防”平台建设,但在后续物联设备的维护管理上还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
四是部分重点场所隐患治理难以托底。全市共有8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部分设备老化严重,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安全隐患突出;共有合用场所3000余个,建筑内部装修、生产功能分区、住宿布置随意性大,缺少独立设置的疏散设施和辅助疏散设施,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共有养老福利场所70余家,部分单位自动消防设施、消防水源、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室内装修等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城市居民小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消防车通道被占用现象十分普遍,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问题管理困难;农村缺少消防基础设施,生活人群以老、小居多,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容易发生小火亡人;电商的发展和网购消费方式的转变,带动大型仓储、物流仓库兴起,一些淘汰下来的空闲厂房改建成大型仓库,不少“微商”在居民住宅楼内开设网店、储存货物,带来不少新隐患新问题。
五是群众消防安全素质偏低。一直以来,虽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与社会公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物业、保安、巡防队伍以及大型商场、市场和高层、地下建筑的物业管理消防专、兼职人员等重点人群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对消防安全常识以及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不断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完善基层火灾防控责任。推动各地政府出台《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意见》,明确乡镇、街道、村居委员会的消防属地监管责任,结合基层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对沿街门店、居民住宅楼院实施消防管理。二是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监管责任。督促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完善行业消防管理规定;国土、规划、建设、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违法建筑、违法改变建筑规划用途的查处力度。三是探索建立消防规划督查机制。推动各地政府应将消防规划实施纳入整体规划督查督办内容,并探索建立消防规划专项督查机制,确保消防设施真正同步建设。
(二)全力夯实公共消防基础建设。一是改善城乡居住消防条件。针对老旧居民小区(城中村),推动各地政府将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以及电气线路改造等作为整体改造的重要内容同步推进,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推广运用独立式火灾报警器、简易喷淋、消防卷盘等设施器材。二是确保消防用水充足有效。推动各地重点加快城区消防水源薄弱地区改造建设步伐,填补乡镇空白点,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加快取水码头、市政消火栓等取水设施建设。
(三)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一是继续紧盯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合用场所、“九小”场所、群租房、消防车通道等重点场所区域,推进“高大化下”等高危场所,“老幼古标”等敏感场所排查,电气火灾、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开展城市社区和人口密集乡镇、物流仓储、施工工地专项治理。二是持续推动重大火灾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和一般火灾隐患公示,确保按期整改。三是加快推进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活动,将创建消防安全社区活动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内容,保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四)建设“智慧消防”抓好火灾防控。一是推动各地政府加大“智慧消防”建设的投入力度,在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高层建筑等积极推广应用自动消防设施远程监控系统及消防物联网监控技术,全面提升智能管火水平。二是针对电气火灾事故高发的问题,应在人员密集场所、文物建筑等重点场所推广安装火灾感烟报警器系统,推动各地政府匹配相应经费予以支持。
关键词:农村 防火工作 消防设施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54-01
人们通常认为,城市居住集中,易发火灾,损失大,但事实上县乡村消防任务也不轻。
柴火取暖、燃放烟花爆竹、电线线路老化、烧香请佛,火灾隐患相对较多。同时农村聚居往往比较分散,而且距离消防站又比较远,发生火灾后,又很难及时到达,贻误灭火时机,极易造成严重损失。总理在今年“两会”期间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 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困难
1.1 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在我国农村,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由于传统的文化素质,经济条件等众多原因,农村的安全知识更是少之甚少。根据相关调查,目前农村对防火知识基本停留在“火要用水灭、起火打119”这种初级阶段。再加上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大量老人留守,这进一步加剧了消防安全知识的传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较差,这已经成为农村消防工作“特色”难点!
1.2 建筑布置随意,耐火等级低
农村建筑房屋结构简单、布局密集而且大量存在木质结构建筑,导致农村建筑整体耐火等级偏低。再加上没有统一的规划,建筑随意布置,而且家家相连,导致防火间距不足。与此同时,农村电气线路零乱、、老化,乱拉现象严重。所以农村一旦发生火灾,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极易发生垮塌等事故。
1.3 消防设施落后,消防力量薄弱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安消防部队的灭火任务越来越大,在加上现有编制的限制,消防部队人员和装备的增加无法跟上灭火和救援任务的增加。按照相关标准,一座消防站的保护面积应为4~7 km2,目前各基层消防大队消防站辖区保护面积均过大,一些边远地区发生火灾,由于路途遥远,很难达到开展效果。而各乡镇,特别是距县城较远的乡镇,大部分都没有按要求组建农村义务消防队。有的虽然组建了,人员素质不仅较低,且未配备基本灭火装备,不能发挥义务消防队应有的作用。同时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不相适应。大部分乡镇没有制订消防专业规划,甚至一些乡镇没有制订城镇总体规划,这就造成了城镇与消防工作的不协调,同步发展,消防队伍,公共消防设施滞后。
1.4 农村用火随意,缺乏制约
农村用火随意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各种节日,烟花炮竹燃放随意;二是农村老人大多信佛,烧香拜佛点蜡烛十分普遍,大多都是老太太,而且多数老年人都住在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里,在这些建筑内点蜡烛很容易引发火灾;三是烧垃圾和烧灰施肥普遍。
1.5 农村道路差,容易造成灭火救援迟
农村火灾除了路途遥远外,道路狭窄、道路无法再地图上准确显示,潜在危险较多,民房一旦发生火灾,我们的灭火力量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有的存在甚至根本没有可以让消防车通过的道路,导致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
2 农村防火新对策
农村防火工作一直都滞后于时代经济的发展,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要想一时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根据目前现有的条件,把农村消防的“短腿”补上去。
2.1 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按照目前消防工作机制,我们的防火工作基本只是做到县一级,至于乡镇街道这一级的消防工作我们大多是处于指导阶段,无法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乡镇。农村消防工作跟城市消防工作一样,都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立法将我们的消防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乡镇街道一级,真正形成全民消防这一工作体制。
2.2 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农民消防安全意识
根据目前整个消防宣传来看,我们消防的宣传工作大多停留在事故的报道、城市宣传这一层次,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少之甚少。而且,我们也知道消防知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是农村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消防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首先消防部门要利用重大节日、假日、“119”宣传日对农村进行强有力的宣传,采用发放传单、横幅、影视、广播等丰富多彩地宣传教育;其次是各乡镇政府要根据农村火灾的特定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当地普法教育的内容,有计划地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农民消防法制观念;最后,是要依托广大的电视媒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始终要以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素质入手,提升农村消防安全级别。
2.3 加快多种消防队伍建设,填补农村消防力量空白
上文已经提到了,由于武警消防力量受制于编制的限制,在人员装备的扩充上无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各地,尤其是农村方面,要针对农村分布面积广、区域跨度大等客观情况,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消防队伍。依托乡镇街道和村民委员会及公安派出所、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力量,有条件的可以组建专兼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消防车辆和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同时各级政府要在财政上支持对农村消防建设,避免出现农村消防建设成为一纸空文。
2.4 加强立法,将消防纳入乡镇规划
要使农村消防工作走上法制、持续、有序的发展轨道,要制订完善农村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要根据中国农村的特点,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的作用,把消防工作具体内容写入乡规民约。同时各级党委、政府要树立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和村镇建设同步发展的观念,在规划村镇布局和商业网点、居民小区、工业园区等建设过程中,严格依照《消防法》的规定和有关技术标准,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例如统一设立消防器材室,配备灭火器、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斧等消防设施,重点要害场所配备消防器材箱和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消防管理
1产业集聚区的现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产业集聚区异军突起,它是经济兴盛过渡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产业集聚区就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的相关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都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的要求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集聚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带来了社会、人口、交通、资源、基础设施、安全状况等一系列问题。
2 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政策”的实施,规划编制、土地利用的调整,新一轮经济大发展的势头已经来临。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起始阶段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在道路、环保、通信、消防、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首先遇到的是资金问题,资金不足会导致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项目不建或缓建。产业集聚区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集聚区的地方,仍存在如下问题:
(1)当地政府只顾经济发展,忽视安全保障,未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没有把消防安全摆上应有位置,造成消防工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给产业集聚区的长远发展埋下先天性安全隐患。
(2)一些地方政府规划产业集聚区具有盲目性和临时性,创一时政绩,看眼前利益,缺乏中长期打算。规划产业形不成链式发展,火灾危险性不同的企业混布在一起,既没有考虑整体规划,又缺乏单位建筑布局,形成了大量火灾隐患。
(3)产业集聚区大都设置在城镇边缘地区,距离城市消防站较远,缺乏有效的消防安全保护,有的无消防队站规划,有的规划了但被列入缓建或不建项目。
(4)一些产业集聚区消防供水设施以及消火栓建设未能与城市供水管网同规划、同建设、同安装,有的地方供水管网也未铺设到位,消防供水问题更难以解决,造成先天患,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消防通信、消防通道、消防装备不能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同步实施,不能适应消防安全工作的需要。
(6)产业集聚区建设由于要速度、要效益,工程未审先建、未验先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给新建筑造成了新隐患。
这些问题从出现,到通过法定程序进行整改,包括在未改之前已造成的损害,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3 产业集聚区建设过程中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改善民生,产业集聚区建设势在必行。这些产业集聚区一旦发展起来,如果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势必后患无穷。笔者认为,建设产业集聚区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先期投入、严格审批、加强管理。
3.1 科学规划
在产业集聚区的数量、定位、配套、规划对接、控规编制、产业发展、开发次序等方面,必须坚持科学规划、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动态管理的原则。在总体布局规划中,要依照消防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制定专业的消防规划,真正将消防安全布局、专职消防队、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纳入产业集聚区的总体规划,并同步实施。消防规划的编制既要符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既要关注重点又要照顾全面,使产业集聚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消防装备建设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防止出现严重的先天性不足,切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建成的产业集聚区,要集中开展一次消防安全“陈帐”、“老帐”的清理工作,督促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重点解决消防站、消防装备、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等问题。
3.2 先期投入
消防安全是隐性的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要把消防安全摆上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位置,把产业集聚区内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优先安排。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如消防供水能力的大小,周边水资源的利用,消防站5min,4~7km2的保护范围,主次干道的消防车通行能力,尽端道路的消防车调车场地,接警出动通信的同一时间接警频次,火灾高危场所的重点防范措施,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运行,扑救特殊场所火灾的消防特种装备以及聚集区的工业园区、仓储区、行政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区的消防基础设施等,要与所谓的“水、电、路、气”四通一并建设、一步到位。产业集聚区的公共部分总体建设应当在相关项目建设中优先安排建设资金,以确保产业集聚区消防安全的需要。
3.3 严格审批
对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公安消防机构应坚持“先入为主”的原则,及早了解掌握工程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的信息,积极与发改、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变坐等为主动上门服务。要从加强建筑防火工程审核入手,从源头上堵住火灾隐患,把好区域内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的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坚持绿色通道制度,加快办理各种行政许可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真正把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作为便民、为民、利民服务的首要任务落实好。
产业集聚区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不能有特权思想,不能把上级赋予的权利当作建设项目的“门票”,要抱着对事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落实法定职责,开展消防工作。建设单位要按照法定程序,依法报审、报验、备案。工程监理单位要严格落实法律法规,严禁降低消防标准。
只有落实好层级责任制,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项目才能在规划布局范围内早开工、早建设、早投入使用、早产生经济效益,同时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保证安全,保障经济运行。
3.4 加强管理
产业集聚区的消防工作必须依照《消防法》,落实法定责任,不论是行政区域的政府机关,还是政府管辖的管委会,产业集聚区的行政第一责任人就是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有全面的消防工作职责,代表政府依法履行法定职责。
在宏观规划方面,必须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在火灾预防方面,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已设置的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站、库、点不符合《消防法》规定的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防安全隐患。在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火灾多发季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安全检查。
在农村消防工作方面,产业集聚区大都规划在农村及城乡接合部,应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工作。
在消防组织建设方面,要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组织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处置机制,为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人员、装备等的保障。
在灭火救援方面,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组织实施火灾扑救及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根据火灾扑救的需要,组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救灾。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因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器材、装备等,产业集聚区应当给予补偿。
在执法监督方面,对产业集聚区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公安消防机构报告的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情况,应及时核实并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对公安机关报请的对经济和社会影响较大的责令停产停业意见,依法决定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海兵,徐志宏.对新型涉及儿童使用场所消防审核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28(4):184-187.
[2]沈友弟.对消防安全技术应用和研究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26(1):92-95.
[3]陈家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消防装备建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4):235-238.
一、幼儿园消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幼儿园消防安全法规得不到完善
在2008年的时候对1998第二次制定的《消防法》进行完善、修订时,对于幼儿园这样的特殊环境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没有制定具体的法律规定。第二,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幼儿园的特殊环境和基础建设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供水系统、消防站、消防通道、基础建设中消防网点等都没有考虑幼儿园中孩子们身体较小、消防设备操作能力弱等问题,不方便孩子们进行消防安全自我防护。第三,公共消防部门在幼儿园消防安全方面的服务不到位。这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协调能力弱,消防人员对于所管辖服务区域内的幼儿园的人员和内部设置、环境没有详尽的认识和了解。服务意识薄弱、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到位,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将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管理一般化,没有充分考虑幼儿园的特殊性。第四,对于幼儿园消防安全的监督和检查不到位。首先,幼儿园中儿童年龄都很小,他们对于消防安全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于消防设备的了解不多,无法确保对身边消防安全的检查和监督。其次,消防队伍的人员对于幼儿园的消防安全的检查和监督、对于各点消防设备的规范检查都存在疏忽大意的现象。第五,对于幼儿园内师生在消防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不足,导致宣传没效果、培训不认真、幼儿园内儿童和老师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2、幼儿园消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依旧面临许多问题,仍然需要花大气力加以解决。存在这些现象和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在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建设过程中,各类建筑标准不达标,同样的现象在幼儿园的新建中也显得十分明显,幼儿园的消防安全问题是中国过快发展的产物。城镇中人口迅速集中导致幼儿园的学生增加过快,对于幼儿园的需求激增。第二,许多新建的幼儿园由于赶工期,导致在消防安全建设的质量方面存在隐患,同时一些幼儿园只是由其他建筑场所改造而来,内部的设备存在严重的老化和布局不合理的现象。而且由于幼儿园内的学生过多,导致设施摆放过于密集,活动场所狭小。第三,人们对于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的思想观念始终比较落后,没有建立完善的宣传教育体系,幼儿园中儿童的年龄较小导致这方面的接受能力不足。老师和消防人员对于消防安全宣传的认识不到位,以及在宣传培训方面的人员配备不足,未能调动一般群众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起消防安全管理。
二、幼儿园消防安全主要对策
1、幼儿园消防安全合理化设计幼儿园消防安全正规化建设主要从硬件机械设备和人员队伍建设两方面着手,针对幼儿园目前现状,应从四个方面对消防安全进行合理化设计。第一,完善和实施政府针对公共环境的消防安全工作安排部署,幼儿园管理人员加强同周边消防站和队伍的联系,做好定期检查排除消防安全隐患,确保消防人员了解掌握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方便救援。第二,加强对幼儿园内部老师和学生的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消防人员配合老师迎合孩子的兴趣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孩子们掌握一些救助措施和器材使用方法,还要多进行安全防护演练,使得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第三,针对幼儿园孩子们的特殊性,可以改进一些灭火器材,设计和生产专门由小朋友使用的器材和基础设施,以提升孩子们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器材和自我营救的能力。第四,在课堂中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的教育和宣传,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消防安全的意识,承担起确保消防安全管理有效实施的责任,做到全民防范。
2、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与经验在历经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发达国家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经过长时间的实施和改进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从他们的经验来看,首先是要让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充分认识和承担自身的责任,保证各种政策的落实。其次,要利用消防安全管理的第三方力量,确保政府无法做到的工作得到专门管理,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细致。第三,在消防安全的宣传上要有所突破,改进方法,重视消防安全常识性知识和自我救助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做到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全民参与。
三、结论
幼儿园与其他环境相比有自身特殊性,在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中要加以注意。在幼儿园内虽然有老师管理,但大多是年龄普遍较小的孩子,遇到突况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弱,容易慌乱。由于孩子们自理能力不足,对于具体的灭火器材的操作和使用也存在问题。幼儿园内部环境通常摆放了供孩子们玩耍的器材和设置,不仅摆放密度较大而且都是塑料材质的,这些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事件都会加大灾情,不利于控制。幼儿园根据孩子们体型设计的设施都是比较小型的,这对于灾害发生后身材较大的消防队员开展救援活动也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要切实针对幼儿园存在问题和现状,进行科学有序的消防安全设计,找准对策,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地做好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
作者:刘小彤 单位:黔东南州公安消防支队
2010年,在各县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火灾形势持续平稳。全市共发生火灾260起,死亡2人,伤1人,直接财产损失468万元;同比去年,火灾起数上升了25%,亡人数上升了100%,伤人数下降了83%,直接财产损失下降了48%,连续18年无重特大和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但是,我市小火小灾依然不断,火灾隐患和苗头仍很突出,火灾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尽管连续开展大规模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但仍有部分遗留火灾隐患没有整改消除。二是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市民消防安全意识仍很淡薄。三是消防安全责任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重效益、轻消防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消防建设投入不足,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防站布局不合理,消防装备陈旧,农村消防基础薄弱,消防警力尤其是一线灭火抢险力量、消防执法监督力量不足等等。特别是伴随我市经济增长,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地下以及各类复杂建筑的出现,新类型的火灾隐患不断出现,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带来新的课题。
各地、各相关部门必须客观分析评估本地、本部门消防安全形势,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思想上不麻痹、工作上不懈怠、投入上不含糊,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一方面,坚决守好阵地,保证不发生大的火灾事故,另一方面,超前谋划,及早部署,努力减少不利因素,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断巩固和扩大防控火灾取得的成效。
二、全面加强社会抗御火灾和灭火救援能力
一是加强消防安全常识普及,全面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要想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只有从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着手。今年对消防工作来讲,也可以说是教育培训年,省防火委根据王三运省长调研消防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决定开展消防安全“十万人大培训”工作,计划全省总培训人数达到13万人,基本做到该接受相应培训的人员全员覆盖。市防火委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来抓,认真组织实施我市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各类人群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和预防、应对火灾的技能。同时,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现代载体,掀起宣传热潮,大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二要加强火灾隐患排查力度,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重点排查整治容易发生火灾的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要环节,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坚决把火灾隐患排查出来、整治到位,确保排查一次收效一次,整治一批到位一批。要坚持专项整治与常态化排查治理相结合,建立健全火灾隐患发现、举报、挂牌督办长效机制,变“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既要及时排查整治老隐患,又要有效预防和减少新隐患,严把消防安全审查审批关,牢牢把握火灾预防主动权。市政府决定,近期对一批火灾隐患单位实施挂牌督办,到时还要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各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在整改消除火灾隐患的问题上,要态度鲜明,敢于碰硬,确保按期整改到位。
三是加强城乡消防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城乡消防基础设施是城乡抗御火灾的重要保障,也是快速灭火、有效扑救初期火灾的先决前提。目前,消防工作还是以城市为主,农村地区在消防规划、基础设施和消防力量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农村消防工作。要加大城乡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不论重建、新建、改建项目,还是引进项目、招商项目,公共消防设施都要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要大力发展乡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着力解决好政策保障、经费投入、用工制度等基本问题,确保年底前,30%的建制镇组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并达到有基本的消防装备、有人员组织、有办公场所的要求,全面提高农村火灾防控能力。
四是加强装备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抢险救援队伍素质。《消防法》将抢险救援作为消防部队的中心任务之一,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更新装备、加快消防站点建设是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大事。各县区、各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再穷不能穷消防,再紧不能紧消防,把灭火救援需要的力量、装备、队站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计划,专项解决应急救援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不断提升应对各种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各县、区,特别是相关单位,无论对消防投入多大,都是为自己提供服务和保障,在关键时刻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三、大力推进消防事业科学发展
消防工作务必要凝聚多方力量,建立完善政府抓统揽、抓保障,部门抓监管、抓规范,单位抓具体、抓落实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形成上下齐抓、条块结合、良性互动的消防安全责任网络。
一是各县区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消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切实做好表率,主动担负起消防工作的领导责任,把消防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或政府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工作指标,逐级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今年消防工作的基本任务,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是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根据本单位、本系统、本行业的特点,认真抓好构筑“防火墙”工程的落实,督促所辖单位切实提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四个能力”,管好“自家门、自家人”。同时,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对消防违法行为,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查处的要查处,通过统一行动、联合执法,达到监管到位、解决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D03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53(2013)03-0022-03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在生活地区中保存有一定数量及规模风貌完整的历史建筑物。这些地区既拥有当前先进的城市文化印迹,同时还有从过去到现在的一种持续的历史文明,具有很高的历史及文化价值。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但在保护方案中,对消防问题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些区域中没有良好的消防安全保护。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保护,在保护历史文明的同时,也使人们拥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现状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是从古代延续过来的生活区,这些地区在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划分以及基本的消防设施的设置等多方面与现在的消防标准差距是相当大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人口迅速增长的今天,历史文化街区中对建筑物使用不合理,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材料多为可燃物,火灾风险大
在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物都是以前的旧式结构,稳定性及安全性不高。并且多采用木结构建造,建筑材料耐火等级差。这些木质的建材历经多年风吹日晒,已经达到全干的标准,加之木材质地疏松,如果遇到明火,一点即燃。现在建筑的消防安全规定是建筑中的火灾荷载要小于20kg/m2,但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火灾荷载往往达到500kg/m2,安全隐患较大。
(二)传统的防火分区被破坏
传统的木质建筑防火性能差,所以先人们很注意建筑间的距离,同时设置一些专门用于防火的封火墙、封火檐及防火隔离墙。形成了由街巷及庭院划分出的一些防火区域,这样的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阻止火势蔓延。但是,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建筑密度大大增加,原本用于防火的一些空间被很多建筑物占用,传统的防火分区遭到了破坏,各个分区紧密相连,一旦火灾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三)建筑物的使用不合理
现在,我国很多历史文化街区都进行了一些商业及旅游方面的开发。在狭小的空间局限下,一些使用者擅自改变原来建筑的格局,将古建筑改建为餐饮、商店、客栈等场所。[1]加之游客众多,人流拥挤,如果有火灾发生,很难及时有效地疏散及救助。
(四)私搭乱建,电气火灾风险大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电力设施的架设及安装不规范。乱接电线,私搭小房,线路与易燃物距离过近。部分电线远远超过了使用年限,居住人口多,密度大,用电负荷大,在这种高密度负载供电下,老化的线路很容易引起火灾。
(五)没有畅通的消防通道
历史文化街区在构造上多是小巷纵横,小巷的宽度不大,有的街巷车辆无法通过。这样的布局尽管能够保持幽静的商业氛围,但是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不能进入,无法有效灭火,后果严重。
(六)消防基础设施配置不达标
现代建筑都会安装必备的消防基础设施,以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但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消防基础设施配置远远达不到现行规范的要求。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说,水是最重要的灭火剂。因此,这些街区在规划的时候有专门的穿越城市的内部水系。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人们对这些水系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导致水系有重大的污染及淤积,已经不能满足消防用水的要求,更有一些地方这些水系早已干涸,成了摆设。[2]一些常规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栓及灭火器,配备严重短缺。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设备无法满足扑救初起火灾的要求。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合理布局
首先,历史文化街区既属于居住区及商业区的结合体,也属于历史遗产的保护区,在进行消防规划时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要将城市中的工业区和仓储区安置在远离这些街区的地方,并在下风向的位置。同时历史文化街区还应与周边的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城市的主要交通通道和危险品的运输通道不能穿越历史文化街区。[3]其次,街区的内部布局也要进行分类整治。将火灾风险大、安全隐患多和不合理的用地结构迁出历史文化街区,并将商店、旅店等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最后,历史文化街区中原有的防火设施,如封火墙、封火巷要尽量保留,并适当修复,既保持了文化古迹的原景原貌,也起到良好的防火效果。
(二)提高街区中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历史文化街区中老式的木质建筑耐火等级低,提高耐火等级是当务之急。而提高耐火等级不能直接套用现行的消防安全规范,不能为了达到防火等级而私自拆迁历史古迹,而要从街区的实际特点去考虑。对于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应当将其中的住户搬离,并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内部装饰进行适当的修缮,在不破坏原状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一些防火处理。
对于一般性的建筑,应当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能,在外观不变的基础上,将其内部的构造及空间布局进行改造,适当添加防火分隔,并将装修中的可燃材料用砖石等不燃材料替换,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三)配备基础消防设施
历史文化街区中消防设施差,配置不足。要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适时改造,增加基础消防设施。
对于街区中的水井及水缸要进行整修、复位。依水而建的城镇要及时对周边的水系进行修复,并开辟相应的可作消防取水之用的码头。这样既能方便街区居民的生活用水,也能点缀街区的环境,最重要的是万一有火灾发生,能够及时地采水扑救。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街区供水网络的铺建,根据区域中的人口、耐火等级和现有建筑物的情况铺设适合的消防管道,管径不足的,应该及时予以更换,保证街区中的水源供应。
对于街区中的用电线路铺设混乱,用电负荷大的问题,应多建立一些配电的枢纽,以缓解用电紧张的压力。同时对于街区中的综合管线应做统一规划,采取埋地敷设的方式,这样,既能使街区保持原有的风貌,有利于街区的美观,同时也消除了街区中的电气隐患。
(四)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确保消防安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历史文化街区要在不改变街区主体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以在街区核心的将城市的主体道路用作消防车道,或者开辟一条专用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要保持畅通,不能设置商场、市场等不利于人群疏散的场所。同时还应该配备一些必要的消防设备,使这些配备能够用于轻便的微型消防车,如消防摩托车等。[4]
(五)消防站及火灾报警系统的布设
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布设一定数量的消防站,尤其是对于一些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更应该如此。并根据街区面积的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巡视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统一的培训,更好地确保街区的消防安全。
同时,应该将现代先进的火灾自动巡检报警系统应用到实处,根据街区的具体特点,选择安装适当的报警系统,对街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处理,将火灾的风险降到最小,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应当联网监控,充分利用现在的远程监测系统,智能化监测各个部分并分析处理,更好地提高早期报警的时间,提高灭火效率。[5]
(六)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要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还要格外重视消防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因为街区中人员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人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所以应当加大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让消防安全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对于街区中的常住人口应该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的相关讲座,讲解消防法律法规,介绍基本消防器械的使用方法,并教会人们处理早期火灾的办法和火场逃生自救要领。将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社会力量都动用起来,让人们都参与到保护消防安全的工作中来,这样才能确保街区的安全。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因为建筑物多为木质构造,年代久远,因而耐火等级差,存在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要消除这些隐患,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必须从街区的实际出发,提高街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对街区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同时在街区中配置必要的基础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增设消防站,增加火灾报警系统,并在这些基础上加强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这样才能有利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吕锋.中山路南宋御街历史街区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8):715-716.
[2]高江峰. 浅析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2):161.
[3]郁震飞,陈保胜. 历史街区消防规划初探[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9(4).
[4]赵文生,李振华. 永定土楼火灾危险性调查研究及对策[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3):83-84.
[5]林正雄. 全球化经济结构影响下的北台湾历史街区保存政策的变迁[J]. 中国名城, 2009(1):5.
2020年城镇消防安全通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专项整治,打击一批严重占用、堵塞消防安全通道的违法行为,严惩一批长期不重视、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的单位企业,提高社会对消防安全通道重要性的认识,推动相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火灾发生后人员能及时逃生,消防救援力量能及时到场处置,防止因消防安全通道不畅通导致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发生。
二、专项整治时间
xx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三、专项整治重点
结合春季火灾防控工作,以商场市场、大型综合体、宾馆饭店、高层建筑等人员密集场所、生产厂房、居民住宅楼等为重点对象,对下列消防违法行为开展重点治理:
(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占用、堵塞、封闭的,尤其是居民住宅楼梯间堆放杂物、停放摩托车和电动车、违规为电动车充电的。
(二)避难层被占用的;安全出口以及主要疏散通道最小净宽不符合要求的,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侵占疏散宽度设置固定或移动摊位的;安全疏散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三)人员密集场所外墙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公共疏散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公共疏散门采用侧拉门、卷帘门、吊门和转门的;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四)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防排烟设施功能丧失、自然排烟窗被封闭遮挡的;楼梯问内设置影响疏散的其他设施或功能用房的;疏散走道、楼梯间内部装修材料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
(五)消防车通道未保持畅通,存在违规停放机动车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消防违法行为;存在违规私搭乱建、设置障碍物或摆摊设点影响消防车通行。
(六)高层建筑消防车操作场地存在违规搭建、改建,占用的违法行为。
(七)社会单位以及居民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或管理单位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开展消防车通道专项检查。
(八)各居民委、各村屯所有规划的巷道如有堵塞,影响消防安全的,在x月x日之前立即清除堵塞物,恢复安全消防通道。十六委安全消防通道由镇政府挂牌督办。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居民委、各村屯及镇直各部门要将消防安全通道专项整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突出整治重点,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凡因隐患整治不力、工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因消防安全通道堵塞、占用而发生亡人火灾事故的,将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二)强化协同配合,形成整治合カ。各居民委、各村屯及镇直各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监管责任,抓好工作推进,着力解决消防安全通道被堵塞、占用的突出问题,确保消防安全通道专项整治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各居民委、各村屯、建设分局、执法分局、派出所、应急办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开展联合整治,最大限度形成合力。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履职,确保消防安全通道专项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三)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开展群防群治。各居民委、各村屯及镇直各部门要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分块立体网格化进行排査。要抽调精干人员,分片包干,逐一进行排查,特别是对居民社区、市场周边等进行综合治理,对难以治理的,及时上报政府研究解决。要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组织、微型消防站、区城联防组织、治安联防队等组织的作用,开展消防安全通道知识宣传、安全巡査、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