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国内研究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中职学生 经典诵读 人格养成教育
一、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背景
近几年,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外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而对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涉及很少,研究面较狭窄;研究多集中在对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提升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等方面,而对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推动作用涉及不深,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从课程优化、信息化推广、活动载体三个层面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经典诵读对于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为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表述了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是涵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立人、育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宝贵的精神食粮,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优质资源。例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都诠释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蕴含了积极、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是孕育和滋润中华民族精神的资源库,积极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经典诵读是培育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完整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相结合。在诵读过程中,与古代先贤对话,汲取先哲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形成培育良好人格的生活环境、社会氛围,使良好的价值熏陶像空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3.经典诵读是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中职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很难获得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先贤高尚的品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经典诵读策略化
中职学校要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策略研究,将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相融合。
一是调查研究。深入中职学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问题,并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当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研究现状,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及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综合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是行动研究。分析中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现状,分析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内在联系,研究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构建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搭建经典诵读实践平台,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环境,构建经典诵读的信息化模式。
2.经典诵读课程化
从课程优化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结合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甄别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经典,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贤对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经典诵读信息化
从信息化推广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当前,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化语境下构建经典诵读模式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乐学、爱学。学校网站可开辟“经典诵读”版块,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开设读书论坛专栏,打造经典诵读微信公众号等,利用网络便捷、传播快速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提供有效的诵读指导与帮助,形成经典诵读网络新风尚,逐渐探索构建经典诵读信息化推广模式。
4.经典诵读平台化
从活动载体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的涵养。学校可以开设经典诵读兴趣班,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月,举行经典诵读讲座等。通过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在实践中形成并完善基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经典诵读推广模式。
四、小结
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起到了良性引导的作用,经典诵读活动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浸润灵魂,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Z].2012.
[2]龙其林.当前国内经典诵读实践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3]傅卫莉.打造精品诵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教育理论,2013(12).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 高校艺术教育 传承 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成千上万的传统艺术每天都在面临着同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一样的问题和现代化社会的挑战,能源的浪费、资源的枯竭、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艺术的衰落,这一系列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民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不同种族、国家、地区、信仰、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形式。2 0世纪后期以来,发展与保护民族民间的文化已成为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法国文化部称美国文化渗透为“文化帝国主义”;在90年代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提出“文化例外”的原则;澳洲地区重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反对外来文化的侵略;美国著名学者享廷顿发表连续讲话,大谈文明忧患论;新加坡开展“华语运动”已维护东方文化;与我们临近的日本、韩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更是时有耳闻,他们把传统民间艺人视作国宝,称为“文化财”;台湾地区的传统民间艺人被法国高新聘请,令台湾人咂舌,台湾的传统艺术研究所是以传统艺术为研究对象,并实施“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课程。这一切说明了对传统艺术和地方文化的传承重视。
一、现今国内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国内对于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在近几年逐渐重视起来,但不免有后知后觉之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了解时事报道,资料报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在大学校园中的传承呈现缺失状态,但大多数大学生对民间艺术存在浓厚的兴趣。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严重流失的现状,在大学校园这一块需要做到的就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从意识上提高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并自觉自愿的加入到传承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队伍中来,尽自己的努力,使曾经熠熠闪光的传统艺术重新绽放出光彩。
河北省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在中华大地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国内同一种类的民间艺术中,地方风格特点也十分鲜明。在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的形势下,河北民间艺术中颇具有代表性的曲阳石雕、唐山皮影、武强年画、定窑陶瓷、磁州窑造型艺术、蔚县剪纸、白沟河泥玩具等等均缺乏应有的传承发展。而在本省的高校艺术教育中也没有对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有所研究呈现缺失状态,例如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等等均都没有这些民间艺术的专业研究。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对民间艺术存在浓厚的兴趣,而要使这一现象得以改观,就必须深入发掘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民间艺术,使河北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河北地方文化建设。
二、河北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现状:
1、河北传统民间艺术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如年画、石雕、剪纸等等都流传着中国传统文化血脉。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河北传统民间艺术受到现代科技文明多方面影响。由于我省相关部门对民间艺术没有做到很好的保护和继承,很多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再有传承的东西由于不能接近生活和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被人们逐渐的淡忘,有些传统民间艺术正在逐渐的消失。通过分析河北传统民间艺术现状,传承发展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传统文化生存的根基发生很大的破坏。(2)高科技现代化文明的发展吸引了现代人的眼球,改变了人民的审美观念。相比之下,民间艺术没有得到很好地创新,不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3)社会文化部门对民间艺术的重视不够,很多民间艺术没有继承人,这些文化都面临失传危险。
2、改革开放以后河北高校艺术教育得到广泛的发展,但是也体现了很多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西方艺术设计模式为主,缺乏创新。(2)对自身的民族艺术资源漠视不用,使我国艺术设计与民间艺术脱节,而对这些问题,我们需深入分析民间艺术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合理传承民间艺术。
三、传统民间艺术对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
(1)传统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源泉:对民间艺术创造目的来说他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如剪纸、年画等等,这些审美和使用的目的创造与艺术教育如出一辙。无论从审美角度还是创作角度来说,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都是一种必然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民间艺术是艺术教育的基石,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是一脉相承。
(2)民间艺术的审美形式和造型手法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沿袭:传统民间艺术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艺术形式,它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道德水平、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可以使艺术设计者对民间艺术有深入的了解。民间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传统道德思想可以使艺术创作得到启示。如春节每家门口都贴红色的对联和倒贴福字,这就象征着喜庆和福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种憧憬和向往在艺术设计中也常常用到。
(3)传统民间艺术可以扩展艺术设计的空间:在一般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看法就是比较过时的、落后的、怀旧的东西,其实这些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传统民间艺术并不是固有的传统形式一成不变,他可以与现代艺术设计更好的融合,因为他是现代艺术设计精神和创造力的源泉。我们只有发挥传统民间艺术的精髓,加以创造将他与现代艺术设计完美的融合,进一步的挖掘传统民间艺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用的一方面,全面扩展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领域,才能达到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四、在目前这个大环境下,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让传统民间艺术走进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对于中国本土艺术设计者来,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储备和底蕴,其创作就会缺乏民族神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合理设置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实践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传统文化内涵。
(1)首先在高校的艺术展厅定期开办具有河北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展,例如蔚县的剪纸、无极的剪纸以及丰宁满族剪纸,不同剪纸的风格、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见所分析对河北的民间艺术有深入认知。再有就是在高校成立传统民间艺术学生社团,结合民间艺术的特色及相应民间艺术手工制作,体现传统文化的民族心理,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使得更多的人喜欢民间艺术,传承河北民间艺术。
(2)在我省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加入河北民间艺术课程,例如:唐山皮影艺术被称为“通俗的人文历史讲义”,具有塑造人生观及安身立命之意义;武强年画传承着历史人文的理念,营建着人们的道德信仰,在情感的抒发和传播中构建和美的社会;曲阳石雕艺术的人文理念涵纳与石雕艺术的文化阐释中,如此等等把这些人文理念添加到艺术教育的教学第二学期课程体系中,也就是大一的第二学期开设。
(3)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进校园举办讲座或技艺展演,有组织的举办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专题设计沙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形式。使学生在设计作品中可以借鉴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再创造,创作出既体现东方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作品。再有就是在高校设置介绍传统文化艺术的网页网站,开阔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的渠道,使学生从多方面接触和感受民间艺术的存在。
综合起来看,河北传统民间艺术如何在裂变中传承下去是最大的问题,而“民间艺术回民间”是重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树立起传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大学生作为祖国的高级文化分子,具有良好的素质和爱国挚情,在传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过程中肩负重任,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中国本民族的文化,提高和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设计作品,真正实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标。而河北的高校艺术教育就是为建设这个民间艺术传承发展平台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性;研究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目前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其对国人的思想、行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能够帮助国人找到自身的历史归属感,同时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然而部分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未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从宏观角度来说,这既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亦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进行详尽的阐述,除此之外,还会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一、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一)思政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所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集体生存发展形成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群众的工作、生活、娱乐等都是紧密相连的。国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其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密切,而且思政教育工作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1]。为此,在当代学生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出现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为,而是要使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二者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无论是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都具有重要的教化和育人功能,并且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塑造和行为规范引导方面。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重视文化艺术修养和个人自身的人文素质,不仅具有引导人行为执行方面的功能,还能持续对广大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形成正面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实就是对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进行有目的的影响,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等方面都得到有效的规范,这是现代社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2]。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支撑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长期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精神、含义等都可以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譬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人伦、崇道德”的良好伦理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就具有很强的教育、引导方面的功能,其对于培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任何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其必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空洞和形式主义现象,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情感和态度
由图1的数据显示,97.4%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持积极、愉悦的态度,不到3%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持消极态度。44.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产品相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造,用先进、新颖的现代文明代替腐朽的封建文化,把传统文化和美德作为新形式、各种交流平台和现代文化观念来接受,而不是简单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倾向于在日常课程中传授各种科技理论,导致在人文和思想教育,尤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方面没有投入。我国高校思想教育中缺乏优秀的文化教育,因此正在引发各种新问题。比如:教育学科过分强调工程教育模式,因此存在重大的缺陷。但是他们缺乏情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教育不满意,明显缺乏对人性重要性的认识。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都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各种优质的人文教育项目也被提上了日程。我国部分高校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深化学术的广度和多元化。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很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肤浅的,采取的教育措施也没有产生实际效果,采取的做法也没能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在优质教育号召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未能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很多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融入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承下来的、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是从过去发展起来的文化,也是现代文化的反映;是存在于民族土壤中稳定的东西,但又是动态的,是过去与现在的交融,渗入了不同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促使国内高等教育的德育工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成长。高等教育的德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多元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也为了保证经典诵读课题的实施,部分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礼”遇经典》等,使新时期的思政教育水平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处于一个异常发达的网络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相关的衍生事物充斥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其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负面影响。在众多高等学校的学生中,存在身心发育不健全的情况。因此,在这种网络发达但内容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学生更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能够促使学生朝着更加系统的方向发展,而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非常多的德育内容,能够起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强化相关教学之后,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分辨能力,可以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积极正向的学习和自我提升。
三、现阶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目前,在全球化经济大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文化、经济互相促进的同时也在相互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避免外来文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同时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长远角度来说,这对于国内社会长期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事实上,国内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二者之间的结合能够形成重要的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为了保障二者结合的效果和作用,就需要在当下开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争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加合理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后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无论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是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工作、任务,其实都是理论先行的,开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研究[4],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得到有效引导,避免在教育工作中走上错误的路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经之路。
(二)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难以真正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融入深度不足。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后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开设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一方面需要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课程形式,另一方面需要确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在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领域内进行融入,使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熏陶和引导,这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发展。从成长规律角度来说,需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覆盖率,同时要真正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不同方面都能够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化的教育,有利于在社会中形成良好氛围,增强社会成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于后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对于教育工作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5]。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方面的活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地域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样化特色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力的保障,就需要以各种文化实践活动为载体,促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参观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影响到学生,这是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能使学生的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同时富足[6]。
(四)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发展至今,并且依旧发挥出相对应的作用和价值,其主要原因就是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7],另一方面要使创新改革的精神融入其中,进而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内涵和新的活力,推进创新发展。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因此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不同的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同时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信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0(4):93-95.
[2]丁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3]王燕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4]王春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
[5]王金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1-73.
[6]赵红梅,王晨曦.论中华传统孝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10):135.
调查现状
在袁金宝等三位老师的《论武术文化传统的继承特征及发展意识的觉醒》一文中指出每年都有大批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武术。然而武侠电影里的神功奇技以及长拳、太极拳、刀枪剑棍等套路技术不是他们追求向往的财富,通过习武亲身感受武术背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不少美国家长在谈到武术时经常说:“让孩子学武术。主要是让他学纪律,学做人。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而反观国内青少年,“花拳绣腿”成为他们对中国武术的基本看法。更有品位、更时尚的跆拳道、柔道等外来文化,已经把中国武术“踹出时尚都市”,一和他们谈起武术就会戏谑地笑说“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等与武术的本真面目不着边际的话,对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不够尊重。却对跆拳道等项目十分热衷。新兴体育项目给学校武术教育带来强烈冲击,其教育和文化价值难以展现。
朱无忧的《农村学校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农村武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农村学校中,学生的习武意向浓厚,但是对于武术的认识欠缺。2、学校领导对武术教育的重视不足,缺乏对武术本身作用和价值的认识。3、农村学校武术教师对武术教育的意识不足。4、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中缺少武术专长的教师。5、农村学校开展的武术教育缺乏简明有趣、适合农村学校教育的武术教材。6、关于农村中小学武术教育的研究较少,无法满足农村武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黎桂华在《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中指出,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武术普及程度较低。学校武术场馆、器材严重不足,武术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不高,青少年对武术的认识有较大偏差,现有武术教材不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忽视礼仪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等。
结论与建议
1. 根据教学实际,在武术课中着重穿插武术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武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所以,在体育课中重点通过武术教学体现传统文化的氛围,让新一代青少年从小感受自己民族的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塑造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自信心。
2. 创编适合当代青少年习练的新的武术套路,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学生的有益兴趣长期得不到满足时,其兴趣就会发生转移。当前的“跆拳道热”,“武术冷”就说明了这一点。
3. 有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师进行阶段性培训,重点放在武术文化的学习上,套路练习为辅,使得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集中在文化氛围上。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尤其是广大农村小学,专业教师的缺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专业技术的教学需要专业人才。教师的替换需要时间。当下的工作重点可放在对学生进行武术知识的学习。传统武德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武术文化中的具体体现,因此,通过武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吸取中国传统武德之精华,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指导思想。使学生为弘扬中华武术作出贡献。中国武术中的武德和练习者行为规范的忽视,使武术成为一种缺少文化内涵的竞技运动,武术的民族性、文化性、教育性被忽略和淡化。练习武术首先是对人格的修炼,道德的养成,行为的规范,其次才是掌握技术,健体防身。这是学校普及武术要坚定不移贯彻执行的基本准则。
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爆发,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也被动地遭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渐渐丧失其主导地位。20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及“”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场严重的劫难,造成了传统文化的严重断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再一次受到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处于弱势,呈现出边缘化的尴尬现状,但在文化冲撞过程中,其正价值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
1.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与挑战
1.1西方文化入侵,传统文化边缘化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以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竭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断加重我国传统文化边缘化的趋势。西方文化冲击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西方节日及节日文化盛行,如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传入我国并逐渐流行,使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面临着挑战。一项针对大学生及小学生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淡薄,小学生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只有不到二成的小学生吃大餐会选择中餐,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现代西方文化的过度膨胀冲击民众原有思想观念,造成信仰缺失。陈慧敏通过对432名本、专科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传统文化的没落是其重要的形成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英语作为国际常用交际语言,其影响范围日益扩大,近年来,国内出现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大家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而忽略了对汉语的读写要求。在城市建设中,现代城市建设追求“千城一面”,中国传统建筑不断被破坏,使我国的城市建设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我们很难从城市的外观来辨别它的历史和文化。总之,西方文化的渗透及在我国的盛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加剧了中国传统文化危机,导致中国传统文化日益边缘化。
1.2传统道德观在当今社会显得薄弱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礼道义”“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以修齐治平为人生导向,把道德的自我完善作为人生价值的第一取向。在当前传统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诚信已经形成了危机,孝道已经需要社会呼吁。目前社会上存在空巢老人无人赡养、留守儿童无人照顾等问题。由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竞争性必然决定了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底线相悖,传统“义利合一”的价值取向被颠覆,“正其义以谋其利”被畸形发挥到“谋其利无所谓义”。一些人丧失了正义、善良、诚信,一味追求“经济为上”“利益第一”,自我享受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味道和气息。甚至一些人利欲熏心,为了一己之利,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道德底线,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2.中国传统文化面临机遇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出现了一股强劲的传统文化复兴的潮流,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的探寻也开始在各阶层、各地域活跃开来。同时,在与世界上其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也越来越被广泛认知和传播,受欢迎程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2.1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得到弘扬“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也不断深入,我国文化软实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走向世界有重大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国际化市场经济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中“讲仁爱、讲信用、讲礼让”等伦理观念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廉”“勇”“恭”等,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向了一条互相抵牾的道路,环境破坏、资源短缺,生态问题更是作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受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关注。人们从儒家的“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中寻求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紧张关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而《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主张的“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则给我们研究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2.2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得到推广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借助于全球化的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世界范围内开始形成了“中国热”和“中国文化热”,首先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兴起。孔子学院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把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介绍到国外,将中国哲学、教育学、伦理学传输到世界各地,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其次是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经典的肯定,为中国人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从《易经》中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源于中国传统的针灸学,在自发状态下,在海外热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表明“东学西渐”作为一种趋势,产生了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逆流。
二、中医的发展策略
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类的医疗、保健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之所以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仍然保持极大的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源”和“流”、“干”和“枝”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保持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衰决定着中医学发展的盛衰,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西方科学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中医的发展出现了严重危机,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医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谈中医的发展,首先是复兴中医文化,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中医药学术创新。
1.复兴中医文化
复兴中医文化,要认识到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医文化是融合了多元素知识而形成的综合知识体,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以道家及道教理论为基础的养生学、以易学为旗帜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的医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传统学术相互融会而构成的其他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母体,中医文化则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医学特色的重要成分。复兴中医文化,首先要确立中医主体地位,注重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尊重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自身价值的前提下谈发展。在西方科学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准则,采用近代西方医学的技术与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学,是行不通的,只会造成传统中医及其文化的进一步丧失。第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基础知识。由于中医理论和中医药文献语言是以文言文为主,晦涩难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中医古代文化知识修养,尽可能多地掌握传统思维方式,使知识结构传统化,做到原汁原味地学习、理解、消化中医理论。第三,要注重中医文化的传播,传播是文化得以保存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同时传播的过程中也必有文化要素的交流。在中医文化传播过程中,中医文化自身作为传播者必须树立一种文化主体的意识,高瞻远瞩,搭建平台,拓宽传播渠道,优化传播手段,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氛围。让中国及世界人民熟识中医文化背景、底蕴和作用,使赖以生存的中医文化土壤逐渐肥沃。
2.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中医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一要坚持院校教育,优化课程结构。目前,中医院校在中医西医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中西医课程开设比例普遍达到了6∶4,有的甚至达到了5∶5。这种教学模式,将两种不同的概念术语、思维方式同时交替向学生灌输,导致学生对两套医学概念和术语相互混淆,容易降低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要增加中医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加强中医经典课程的设置。同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教育,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培养学生深邃敏锐的哲学思辩和触类旁通的医学灵感。另外,改革中医院校录取模式,不拘一格,中医院校的招生也可以从非中医院校的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中录取热爱中医的本科生。二要努力推广师承教学模式,师承教育是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的中医功底和临床服务能力,提高中医理论、中医思维方法和临床应用能力。通过师承教育模式,让具有真才实学、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中医或中年中医带徒。让师父传其真,让徒弟得其真,这样保证了学习上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有诀窍,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独到的实践性。
3.注重中医药学术创新
中医药学术创新是中医药继承发展的方向。中医药学术创新,一要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平乐正骨作为我国著名的中医骨伤学术流派,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思想,并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发展而不断丰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平乐正骨提炼出“平衡思想”并作为其指导思想,平乐正骨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平衡的有机体。机体内在的阴阳、脏腑、气血及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平衡构成了人体的内平衡;人与自然、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构成人体的外平衡。平衡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标志,恢复平衡是伤科治疗的目标,健康之法本于平衡而守于平衡,治伤之要着眼于平衡而求于平衡。平乐正骨将平衡思想运用到伤科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求出其哲学基础,进一步阐释了平衡思想的实质,发展了平乐正骨理论。
三、结语
【关键词】艺术设计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一、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大专院校开始设立设计艺术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渐进式发展,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5年的504万人。在具有高等学校本科招生资格的700余所院校中,有近2/3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①在艺术类全部专业中的开设率高居榜首。伴随着高校扩招,大量为了考大学而改学艺术的考生越来越多,其中有一部分人文化基础薄弱,人文素养偏低,集体观念、纪律观念不强,参加社会实践意识强但存在拜金主义思想,感性有加而理性缺乏,降低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门槛。
经过调研,笔者把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1.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整体人文素养不高,缺乏专业学习兴趣,创新能力不强;2.学校缺乏办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方面重技巧轻理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3.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待补充与更新,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缺失。②这些都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在艺术设计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深刻意识到,当前人文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成为了近年来讨论最多的话题。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重知识,轻素养”,首先是单纯地重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审美感受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积累;其次是一味地注重艺术学科本身,而忽视了跨学科交流,使设计流于形式,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是对设计手法的模仿和设计元素的套用。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理解及批判能力的设计师,既不会有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呈现给国人,也不能导致真正意义上“中国创意”的产生。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汲取精华是一项紧迫而又现实的任务。高校开展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实现对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进入更深的艺术境界。
三、解决措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究
(一)加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致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通识教育也是“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现代很多大学都贯彻和践行着“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需要用大学体制保证来实现,同样需要用课程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图把学生培养成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义,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并能“仰望星空”的人才。例如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在原有的美术史系基础上增设了美术教育学系、文化遗产学系、艺术管理学系等紧跟时代需求的新专业方向,共同组成了人文学院。除此之外,中国美术学院还将公共课教学部的课程细化为五大模块:哲学社科模块、人文历史模块、语言文化模块、品质人生模块和艺术对话模块,构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框架。并且要尤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在艺术设计教育的细节上开设论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与艺术教育、庄子等具有传统特色的课程。
(二)加强艺术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类课程
例如中国设计史、中国建筑史等,至少要占10%。首先,通过这些史学类综合课程,学生可以从感知角度分析艺术作品,从批评角度评价作品;其次,深入对设计的共同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并能将其运用到作品分析中去;再次,能够把艺术作品纳入到历史、文化和主题的脉络中进行解析。这些史学类课程对学生的理论修养能力、作品鉴赏能力、批判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避免“填鸭式”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更可以使其对课程的记忆和运用更加深刻和灵活。
(三)带领学生“走出去”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讲授,而要更多地去参与社会实践,接触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教师可以多带领学生去“写生”,让其深入大自然、深入民间去接触中华民族更多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这样可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其深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
(四)加强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高校应该把这项工作纳入到经常性的工作来考量,不断实践、探索和提高。首先,高校要加强宣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文素养氛围;其次,教师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多开展和参与一些人文讲座;再次,要将教师的人文素养评估纳入评审考核机制,跟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评审挂钩。
总之,艺术设计教育综合了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文科教育的特点。艺术设计是一个人文的题目,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设计师素质,而人文素养是未来设计师的基本素质。我们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研究,以及对本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人才。这是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改革工作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注释:
①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32;403.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文权.浅析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美术教育的意义[J].前沿,2010(4).
[3]贾菁菁.试论创造性的源泉[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关键词:河北传统美术;小学美术教育;民间美术;传承
传统文化属性是当前教育关注的焦点,美术是体现历史与文化的直观视觉记忆。用直观的美术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是当前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所在。美术教育关注本土文化、注重民族传统精神,把优秀的民族美术文化作为小学美术教学的一部分,起到延续和发展传统美术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作用。小学阶段通过传统美术的学习与欣赏唤醒孩子们对周边历史审美事物的好奇,以传统美术文化陶冶学生,培养有民族文化意识的下一代。
一、河北省小学民族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河北小学美术的课程设置中对于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对传统文化认识等方面做了调查,结果是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育相脱节,具体方面如下:首先是教学内容的传统文化涵量少,据调查显示,传统美术内容在教材比重小且不符合少儿年龄特点;其次是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忽略了传统美术文化的内容;再次是一线教师对本土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的态度不够重视、传统美术知识储备不足,疏忽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还有通俗电视文化及卡通动漫对小学生有极大的影响,相比之下本土传统美术文化面临的现状就是对小学生已经非常陌生。以上种种原因不仅导致了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更导致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失落与审美思维的崩解,民族非物质美术文化遗产后继乏人,因此传统美术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迫在眉睫。
二、河北本土优秀传统美术文化的历史积淀与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开发的可能
美术是人类追求空间与时间、智慧与感情的艺术形式。从原始器物到石窟壁画,始终描述着人类的文化活动。河北本土传统美术体现为河北特定的区域中人们在生活、祭祀、婚丧等活动中的思维与文化内涵。我省本土美术资源丰富:武强木版年画、衡水内画、张家口蔚县和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剪纸、魏县土纺织技艺、石家庄辛集农民画、邢台邢窑和曲阳定瓷的烧制技艺、大名草编手工技艺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长期以来对本土美术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使民族传统文化赖以产生依存的环境改变了,传统美术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应预见到地方传统美术文化面临的危险。为了避免民族传统文化在不久的将来只能在书籍和博物馆中才能找到的尴尬局面,必须在基础教育方面得到重视,从根本上使民族文化要得到传承,传承的关键是要从小学生做起,加强对青少年的本民族美术文化的教育。河北传统美术作品是本地域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体现了河北地区的民间美术的创作思路和方法。民间美术在材料上多为就地取材且皆能物尽其用、点石成金,经过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这些材料和表现手法都可以因地制宜地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剪纸、年画、陶瓷等美术题材避免美术内容的单一化,皮影戏、民间剪纸的制作过程用多媒体教学引进美术课堂,让小学生了解、喜欢这些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喜闻乐见中受到艺术熏陶。各种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是美术教育的载体,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促进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传统文化,从艺术造型中解读美术传统的文明密码,更好地保护并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小学美术扎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将使教育更有生机。目前我省的小学美术教育缺失的正是文化经典这一核心,对传统审美文化因素在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整合,形成可以操作的课程与教材体系,以达到普遍推广的目的。
第一、树立美术教育的文化属性,将传统审美融注于美术教育中。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如学生在学习画中国画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传统中国画的品评标准直接取决于画家的自身修养,传统文化内涵是绘画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以此为例让小学生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又如在学习剪纸、扎染、年画等课程时,注重分析和讲解美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介绍与之相关的风俗传统,使学生能较为深人地了解民间美术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总之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教育手段,进行经典的民族传统美术教育,尽可能地使学生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根据学生特点优化传统美术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我省有特色的民间美术形式,进行挖掘分析和提炼,并对其内容及形式进行选择,从中甄别出适合小学生继承的各种形式,寻找它与现代小学教学的结合点,制定出适于教学使用的范例,使小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流传、演变过程和这些地方传统美术文化特殊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生动直观的器物参与教学,比如在欣赏邢窑陶瓷艺术时,介绍传统陶瓷的特点,以及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的欣赏,并利用黏土或彩泥尝试制作,使学生认识陶瓷艺术在人类文化史的地位,将传统文化感悟心灵,从而达到一种文化层面的理解。
以小学生审美认知发展的规律为根基,通过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出适合的美术目标,调动小学生中对传统美术的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以写实原则及惯例来判断艺术品的优劣,按照儿童绘画心理研究安排适合于小学生不同阶段心理特征的美术内容,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安排以写实为主要内容的美术课程,如年画、剪纸课等内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在我省许多地区都有遗存,特别是蔚县、磁县、丰宁、肃宁的剪纸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有着北方拙朴大气的特点,线条和造型粗犷,内容又是民众生活的直接体现,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从造型形式、色彩、材料都适合一二年级的美术课程需要:造型相对写实、没有过多的抽象成分;色彩艳丽,材料方便。儿童喜欢玩味材料,他们热衷于探究各种材料的功用,因此可以安排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根据以上特点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首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收集与剪纸等内容相关的资料,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直接的兴趣。接着在课堂教学时出示作品,给学生概括介绍河北文化以及文化对剪纸特点的影响、相关的历史故事等有趣题材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教师联系生活情景,创设拜年剪窗花、贴窗花、祝福等题目引导学生制作图画,具体制作时可以手撕纸为主代替民间美术制作的复杂工序,这样极大地补充美术教学不足。传统美术的传承教学应是一个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通过对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在自由的、充满兴趣的活动中,就能真正地放松和愉悦,达到情感上的陶冶。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审美认知发展的研究理论,三至六年级的儿童处于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初期,开始注意形式技巧以及形式本身的表现色彩,对抽象的绘画有了一定的兴趣。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整合符合这个阶段儿童身心特点的本土优秀传统美术资源,比如陶瓷、纺织、草编工艺等,以先易后难、先兴趣后理性、先欣赏后临摹为原则安排教学过程、选择分配教学内容。全方位地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形成对传统美术文化的培养,使本土优秀传统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普及传承。
第三、开发整理河北地方美术资源,构建小学美术课程体系。我们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省优秀的民间艺术,通过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的解释方式及其审美意义的发掘,在教学中增强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对照我省的美术生态环境,审视与分析美术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价值,同时注意降低传统美术资源的难度,可以打破原有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比如剪纸的程序分为刀刻和染色,程序都很复杂,需要长期的技术与经验,但是我们把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就要提炼出必要的、适合小学生认知与操作的工序,从全新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作品了解与制作兴趣,尤其重点在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和熏陶,挖掘民间传统美术文化,将其拓展为可资利用的小学美术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
第四、提高教师的传统美术文化修养。小学美术教师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缺乏令人担忧。解决办法首先要定期聘请民俗专家学者到校对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民族美术与精神文脉的修养和对传统美术文化的认识,掌握传统美术文化的本质;其次鼓励美术教师走出课堂,向民间艺人学习,收集、整理原生态的传统美术资源,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出民间美术作品的特点、材料、工具及制作技术等,研究怎样融入到教学中,形成适用于小学生的制作方法,促进学生领悟传统特有的造型法则,使传统文化元素不知不觉地进入学生的意识系统并体会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教师还需做民间美术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抓住我省重点和特色民间美术形式,挖掘其文化元素,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和传承地方传统美术资源,吸收传统中有特色鲜明的视觉文化并提高艺术修养,以优秀民族文化内涵支撑教学。
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就是传统艺术审美趣味和艺术技巧系统方面的传承,可以说本土传统美术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增加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重点所在。小学美术学科承担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的任务,传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本土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与精神的传承。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客观地认识传统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美术课堂中,让孩子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中获得美育而茁壮成长!
基金项目:2010年河北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10120033)
参考文献:
1.李伟.邵玲莉著.河北剪纸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2.郄建业著.武强年画的艺术风格及历史文化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3.(美)玛琳・加博・林德曼著.李蒙丝译.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湖北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教育
国际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大量中国大学生走出国门,了解体验世界各国的多彩文化,同时也有机会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介给世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走入中国高校,学习汉语、医学等专业知识,了解并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大学校园呈现出多元的文化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文化传播意识,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出适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发展需求的国际型人才。
1高校在文化传播中所起的作用
在世界各国博大浩渺的文化海洋中,中华文化具有独特魅力与丰富内涵,自发源起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逐渐增强,文化影响力也相应地随之增强。文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1]。文化传播对于塑造中国“大国”的国际形象与国际地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领头军。高校师生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群体。高校不仅应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还应告诉社会,什么样的文化是优秀文化,并利用其在人才、知识、技术上占有的优势,推动、引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人类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靠教育来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之后的第四大功能。对当今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传承创新是一个崭新的使命,是时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2]。高校是培养文化传播人才的摇篮。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在个体意义上,对其人文意识的培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关键作用[3]。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是构建并提高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渠道。
2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和广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播能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李玲莉对哈尔滨某高校所做的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对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工作认识不够;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目标泛化;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途径缺失[4]。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现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测试的方式,开展了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现状调查。问卷从态度和价值观、现状、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此次问卷发放至安徽省五所高校350名学生,其中1所为一本院校,3所为二本院校,1所为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在校期间未学习过传统文化相关课程;71.9%的学生认为自己并未掌握充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69.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材中并未包含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80.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举办的国际交流活动;64.2%的学生从未参加过大学期间的中国传统文化社团。除调查问卷之外,还对这350名大学生做了传统文化相关词汇英语翻译的测试。测试选择了“中医”“孔子”“民乐”“京剧”“农历”“端午节”“丝绸之路”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30个词汇或短语,通过汉译英方式请学生写出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测试结果见表1。受接受调查学生数量、院校、专业等因素所限,本调查并不能充分反映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总体现状,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高校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不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足;大学生用英语翻译传统文化知识能力较弱;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度不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社团参与度不高等。
3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培养途径
针对发现的问题,本研究尝试从课程体系、国际交流、校园文化、网络资源四个方面探讨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可行途径。
3.1构建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研究中,构建适合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被视为重要的根本路径。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专门学科大学,都应在其课程体系中纳入一定数量的文化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3.1.1开设中国语言文化及相关课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文化交流首先是一种语言交流[5]。在高校除中文专业之外,适当开设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史、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历史等相关课程,可有效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为文化传承与传播打好基础。很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客观上由于专业课程多,主观上重视程度不够,中国语言文化相关课程开设比例非常低。以安徽省某医学院校为例,该校共有20个本科专业,其中医学相关专业6个,理学相关专业9个,工学相关专业4个,管理学相关专业1个。“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仅在一个医学专业开设,共24学时。“中国饮食文化”作为限选课,在表1一个理学专业开设,共32学时。全校选修课中,与中国语言文化相关的仅有四门:“中国现当代文学赏析”,“外国文学赏析”,“红楼梦知识讲评”及“唐诗宋词赏析”。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需求。3.1.2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大文化成分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承载重要文化成分的课程,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6]。大学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语言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向外部世界推介中华文化的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对英语国家文化内容的导入得到了重视,但却一直忽略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推介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消除“文化逆差”现象,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力,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方面要优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刘信波对目前大学中较为通用的英语教材进行统计,发现各种大学英语教材对中国文化仅有零星的涉及[7]。本研究所做的问卷调查中,第11题“你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是否含有充足的中国文化知识”一题,只有11%的学生回答“充足”。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传统文化内容存在一定程序的忽视。在四、六级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不一定知晓如何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汇用英语准确表述出来。在教材选用与编写方面,要考虑富含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强化具有中国色彩词汇的英文表达。可选取著名翻译家翻译的中国文化经典作品或精通中国文化的外籍学者的作品,以使选择的作品具有权威性。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翻译能力、尤其是汉译英能力的训练。翻译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推手,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展示中国真实形象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大学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其次要把自身的知识,通过国际通用的语言传递出去,需要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崔校平、史成周对某985高校一百名学生进行了中华文化词语翻译能力调查,结果发现,高达90%的学生仅仅能基本正确地翻译10%的词汇[6]。大学生用英语推介中华文化的语言能力亟待提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英语词汇,进行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汉译英训练,引导学生欣赏学习经典文化作品翻译实例等。第三,应注重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化传播意识与能力。大学教师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责任,因此,教师自身良好的文化修养是顺利履行使命的关键[7]。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英美文化在教学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导入与介绍,但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能力则相对较弱。3.1.3注重文理融合努力探索新的学习体系,采取互补原则,在理工科大学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文科大学开设一定科普类课程;或引导学生跨学科选修,针对自身薄弱的领域专业,做到文理互补与融合,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各个高校有着自身独特的专业领域和学科特色,可结合高校专业特点为学生开设相关课程,如医科类高校可以开设中医、针灸、推拿等课程。
3.2开展多渠道国际交流
文化交流与融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从流向上可以简称为“走出去”和“请进来”。3.2.1“走出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包括出国留学、合作办学、交换生、文化游学、带薪实习等,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一位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是一张中国名片、一面小国旗。每个人都是优秀中国文化的载体。大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活动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展现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的美好形象。高校在学生遴选中可以倾向选派拥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才艺的学生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具备国画、民乐、戏曲、武术等方面才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展示中国优秀文化的魅力。3.2.2“请进来”日益强盛的综合国力与古老灿烂的中华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来华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与交流。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提出到2020年我国来华留学生总数要达到50万人。在高校留学生教育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外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对于培养知华友华人士、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8]。在留学生教育与外国学生来华短期交流过程中,需注重营造文化氛围,不仅教授他们专业知识,也应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浸润。将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组织在一起,结对成组,既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也在文化层面加以帮助。这样对中国学生而言,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既提高了交流沟通能力,又给他们一定压力,首先要学习了解中华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并将中华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介绍给海外的同龄人。可以利用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参加赛龙舟等传统体育活动、品尝月饼等传统美食,既可以表达对留学生的关心关怀,也使留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留学生数量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可以组织大型的国际文化艺术节,将中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
3.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校园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文化活动场所,学校应支持、鼓励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各项活动。一要出台奖励制度。通过创新学分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二是发挥社团作用。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培养兴趣、展示特长、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的重要社交场所。通过戏曲、书法、国画、武术、民乐等传统文化社团的建立,在学生中形成“传、帮、带”的氛围,扩大传统文化的辐射面,提高文化素养。三是搭建学习平台。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文化沙龙、文艺欣赏等活动,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高校师生普遍提高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3.4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
当前,互联网与新媒体已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与新媒体最鲜明的特点即互动性。在这种交流平台下,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都可以自主地根据兴趣或需求交流信息,极大提高了交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校文化传承提供了极为开阔的空间。一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共享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课程通过慕课(MOOC)等网络课堂平台,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国内及港台地区一些知名高校已率先面向全球推出了中华文化课程,如北京大学的《中华民俗文化》、清华大学的《中国建筑史》、香港中文大学的《中国人文经典导读》、台湾大学的《红楼梦》等。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学习资源,增加自己中华文化知识的积淀。二是通过移动媒体进行文化传播。手机的使用在我国普及率极高,大学校园亦是如此。高校的相关官方机构及学生社团均可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旨,创设微信公众号或智能移动终端APP等,充分利用移动媒体的优势,在高校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4结语
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神,提高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这对于增强新生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稳.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6-103.
[2]曹国永.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2,(3):39-41.
[3]贺新芳,孙丽娜.当代大学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81-83.
[4]李玲莉.大学生文化传播能力培育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5,(1):84-85.
[5]王路江.中国大学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播[J].中国文化研究,2005,(1):1-4.
[6]崔校平,史成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与大学英语课程改革[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39-142.
[7]刘信波.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使命[J].大学教育科学,2014,(4):17-21.
乡村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梁漱溟认为,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乡村建设理论》,2006)。乡村传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存在的许多合理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乡村生产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罗建河、韩迎春,2007)。乡村传统文化氛围对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在我国乡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节庆、禁忌、游艺、歌舞以及民间口头文学等都能通过榜样、言教和舆论等方式对人进行品德教育,另外,对祖先的崇拜等仪式也会对人的人伦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乡村人口迅速向城镇转移,乡村出现了“空心化”现象,这也使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乡村传统文化呈现碎片化趋势,乡村文化的主体性逐渐消失,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与文化重构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当我国乡村同时面对传统文化危机和道德危机时,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将难以实现。因此,延缓乡村的解体,倡导眷恋乡土、重视亲情、恪守乡规民约、勤俭质朴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实现社会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于当下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2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内容
我国对于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区分不同层面的保护,至少应在非物质层面与物质层面开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的总和,是乡村社会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总汇,影响和支配着乡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非物质形态的(比如,乡规民约、民间故事与传说、乡村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乡土农事活动等),而乡村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物质形态的(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土服饰等)。在非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又分为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思想层面包括:乡村生活的独特价值、乡规民约、宗族组织与文化、孝文化、民歌与民谣、民间故事与传说等;行为层面包括:农耕方式、乡土农事活动、民间文体活动、民间手工艺术、传统节庆活动等。在物质层面,保护与传承的内容包括:乡村自然风貌、乡村传统聚落、乡村历史建筑、不同地域的传统乡村服饰和民族服饰等。
3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思路
3.1寻求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与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协调
从经济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关系复杂。在物质生活水平低下的年代,出于满足生存之需,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济价值逐渐展示出来,保护与传承和经济发展之间维系一种互促关系就成为可能。从生态角度看,乡村传统文化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挖掘这些智慧有助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乡村绿色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在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意义重大。总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但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之下,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互促关系,能实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中保护与传承、在保护与传承中促进发展。
3.2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
比较与借鉴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吸收国内不同地域保护与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探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规律、利益平衡杠杆、有效发展路径和政府承担的角色以及干预的手段等,归纳总结出保护与传承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具体可以通过选择典型乡村开展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型模式,以促进我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3.3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机制
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地加以研究。在探寻保护与传承的新型模式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多重目标构建多重机制,并进一步确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具体政府建议。针对乡村传统文化破碎化和主体性逐渐消失的现状,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的重建机制;针对城市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冲击,要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机制;以维系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互促关系为目标,要构建以乡村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针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会逐渐被周边村镇效仿并分享经济利益的现实,要构建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成果的地域共享机制;针对政府在引导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要构建政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机制。
3.4提出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呈现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浅析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艺术品鉴.2016(04)
关键词:兰考泡桐 本土化 特色产业 设计
检 索:.cn
Abstract :The article select Paulownia elongata as the design object of stud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calization design. After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aulownia elongata and its feasibility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odern design, explored the method of Henan local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s Paulownia elongata materials combined modern product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scheme of Paulownia elongata materials in the aspect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and strive to guide life and carry culture through the design. In this way, Paulownia elongata wood products do not lose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form to the modern product function. Not only develop the regional chain and industry types better, but also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and the traditional craft industry gets greater value.
Keywords :Paulownia Elongat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sign
Internet :.cn
一、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发展创意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创意产业已经成为经济的新引擎。随着我国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创意产业在相关延伸领域的推动作用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逐渐将文化创意元素与传统产业特点相融合,以全新的文化视角和手段为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意产业通过知识产权的形成和利用,将文化艺术创意和商品生产相结合,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日益显著的核心驱动作用。
二、兰考泡桐特色产业现状
当年,由焦裕禄倡导栽种的泡桐,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带动兰考农民致富的一项特色经济产业,而其产业化链条的延伸,也促进了兰考经济的发展。目前,兰考县有板材加工企业400多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家,规模以上林业企业50多家,乐器企业24家,年产值50多亿元。
河南兰考、民权等地泡桐最早是被居民用作鼓风的风箱,后用来制作一些民族乐器,这些乐器音质优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青睐。近几年来,泡桐这一丰富的地域资源已经被广泛利用在建筑建材、音板乐器、装饰材料等方面,从泡桐的栽培到泡桐的加工利用,泡桐加工业已经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在国内,虽然泡桐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产业链,但是针对泡桐材综合利用的科研水平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国内泡桐材的利用主要是在人造板工业方面。用于桐木拼版、刨花板、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细木工板、木塑复合板材、室内装饰薄木、家居建筑用材、薄木贴面等都是较好的材料。
三、产业创意引导下兰考泡桐的发展
自创意经济的概念被引入以来,“创意”本身也在逐渐的被引申,被改变。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促使下,传统的创新、创意更具人文内涵。一方面我们认为是原生态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更加强调创新的生命有机性。“创意”被逐渐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中,就是所谓的“创意产业”。
与此同时,在设计领域,设计文化是向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趋势双向并行发展的。如同社会发展经历的阶段一样,这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经过程。本土化设计是指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物化的设计过程。它注重本土人文、地域特征、经济发展、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等因素的研究。是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与现代设计、当下最受欢迎的设计趋势相结合。以现代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为衡量标准,然后给出产品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谋求本国设计的发展,必须在大同中求不同,树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有凝聚这些积淀,提炼精华,才能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在本土化设计方面,日本做出了很好的诠释:竹子是日本固有的资源,日本设计师久保圭造从文化继承和本土化的视角出发,将竹子的特质完美呈现,做成与茶道文化精粹相匹配的茶筌。一方面继承传统的技法,保存茶筌的品质与艺术价值。另一方面,结合传统文化和新时尚,赋予茶道优雅纯净的新诠释。设计的本土化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地域观念,抑或简单的加入一些象征本土化符号的元素。在茶筌的本土化设计中,设计师久保圭造并不是简单的将竹元素附加在产品上,而是深入分析日本的茶道文化,并长年累月沉浸于传统工艺的研究和制作上,以使用者的角度倾心制造,最终才形成了茶筌这样的极致艺术。与西方戡天役物的设计思想不同的是,中国设计讲求顺物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精神,因此设计的本土化也着重体现在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审美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科技高速发展和工业化浪潮冲击的今天,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被逐渐淡漠。唯有重拾民族文化精髓和传统工艺,在全球化局势下,保护、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人本主义思想对待本土文化,才能找到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出路。而兰考泡桐充满特色的产业现状中充分诠释了一个以地方性特色材料为契机的创意文化产业链的发展。
四、兰考泡桐本土化设计的可行性
真正的本土化设计不是在设计中加入单纯的形态或是符号,而是要深刻的理解传统本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设计。本土化产品设计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把本土的民族文化、现代的科技、前沿的设计理念以及现代人的审美观相融合,最终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理念。河南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文化发祥的核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更为深刻,它是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代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河南不论是在古文化还是商业、科技文化领域,其地域文化的积淀都不可小觑。河南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宁陵白蜡杆、兰考泡桐等都体现了当地不同的风土民俗和文化特色。
针对河南地区兰考泡桐的本土化设计,首先要把握设计材料的文化价值体现,并在设计中融入自然的审美哲学,遵循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的原则。其次,还要在设计中融入人本思想,使产品体现人文特色。以兰考泡桐为主要材料的木制品设计需要体现人性化的一面,不仅能满足用户的基本功能需求,而且还要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在用户与产品的交流中可以产生一种情感的认同。设计的本土化精髓还在于能够用现代的设计理论方法传达传统的文化内涵,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产品设计完美结合并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中国风格的本土化设计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的设计,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又要树立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深刻理解本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可持续设计的发展观,对于树立正确的设计观有着重要意义。本土化设计不但具有传承和再造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时代特性。
五、实现兰考泡桐的本土化与创意化产业并行
第一,在设计中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固有的自然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材料本身的特点,也影响了产品形态的生成。同时,材料的自然属性也影响着材料的应用领域,例如泡桐的材料强度不高,就不能用作产品的外壳部分;纸质等材料表面硬度比较低,就不能用在同环境接触较多的部分;易于导热的金属材料不适于做锅或水壶的手柄,反之,泡桐良好的隔热性能则可以作为一些隔热材料的使用,如杯垫、手柄等。
第二,兰考泡桐材的视觉特征对产品形态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具体感受某一材料的视觉特征时,主要是受这种材料的理化特征以及材料加工所形成的物体形态因素的影响。同一种材料不同的成型方式,也会使物体的整体形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基于泡桐材易加工的特性,其加工形态具体包括线材、面材和块材。用线材表现的形态,具有流畅的空间运动感觉。从视觉心理上看,直线材给人以单纯、明确、刚硬、理智的印象;曲线材则给人以优雅、圆滑、柔软、抒情的感觉。用块状材料来表现的形态,具有很好的体量感,给人敦实、厚重的感觉。面材是线材与块材的综合体,面材的情感含义是轻薄而具有延伸感,面材的切口方向有近似线材的含义,平面方向却给人块材的感觉。对于面材的形态,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人产生既轻盈而又充实的感觉。
第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型方法,不同的加工工艺也对产品形态的创新有直接的影响。比如泡桐材的加工工艺、金属成型的浇铸工艺以及塑料的注塑工艺,就有着很大的差别,泡桐板材具有宁折不弯的特性,可弯折的曲率较小,比较适合被设计成直线型、板箱式为主的简洁形态。泡桐因其良好的导音性能也广泛应用于民族乐器的音板制作中。而金属在造型上相对自由,可以被设计成形式多样的曲面形态。材料的自然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所能形成的形态,但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限制会越来越少。因此,研究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通过对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更加灵活充分的运用和体现设计语言,使产品更加符合工艺上的要求。
结语
以兰考泡桐为代表的木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与中国传统的木居文化是分不开的,人们日渐形成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或是精神需求都离不开具有自然和人性化双重特点的木质材料。泡桐木制品的应用领域可见一斑。
一个国家的设计如果不能从本土文化出发,就没有灵魂。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部分的产品还是模仿欧美国家的仿制品。中国的产品要脱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面临着设计创新的提升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等问题。中国的设计师需要从本国人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发觉中国自有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消费大众,人们的认知观念由过去简单的单方向的资源消费观念转变为平等的生态保护观念;人们的美学欣赏水平更加趋于自然,在消费行为、生活行为上开始更多的选择那些资源友善型的产品。其次,对于泡桐本身来说,无论从物理性能、还是可加工性上它都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生态材料,可以作为目前不可再生材料的替代。而泡桐材料在家居用品、办公用品领域的开发,即是泡桐产业发展的深入和扩大,也是家居、办公用品领域在生态美学上的一次丰富。这说明二者的结合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泡桐材在进入家居用品领域以及办公用品领域一方面需要在造型设计上考虑到兰考泡桐材本身的特点,将泡桐材的天然肌理、色泽与其他工业类材料、其他生物材料进行搭配设计,从而丰富兰考泡桐的视觉效果;只有将以上工艺与设计两方面结合起来,泡桐才能够真正的充分适应家居用品、办公用品、玩具等领域。
关键词: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民族村寨被认为是中国最大文化遗产和未来10年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联合开展了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截至2013年底,中央财政已投入9.1亿元资金。2014年2月国家民委了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仅次于云贵两省。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南境内有63个,占湖南8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国保”名录的79%。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下辖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占全国“国保”名录66%。本项目首次将法人类学、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连接起来研究,国内外没有直接的研究文献,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村寨民族志,典型的有《中国民族村寨研究》(张跃,2004)介绍了包含文化在内的民族村寨13个方面的问题,此类文献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但整体民族志的浅层建构需要足够的后续性研究。另一类是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现实对策,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田茂军指出在民俗旅游中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护了,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合理开发也是一种保护,是一种发展性质的保护”。[1]麻三山指出在村寨旅游开发要产业开发和民族遗产保护双赢等[2]。还有人研究了民族村寨文化遗产社区参与式保护模式(林丽,2009)、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陈华,2012)等,此类文献大多集中于村寨发展中的经济应对、行政应对,尚欠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应对手段即法律的介入。
(二)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方面的研究文献约有10篇,仅有朱祥贵以民族法学视角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自治权,指出“我国立法在立法理念、权利体系、权利内容、国家义务、救济程序等方面存在不足,需深化立法的理论基础和重构制度设计”。[3]显然,民族村寨文化教育传承的法学综合研究仍十分滞后。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法律保护方面,现有文献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视角,一是整体立法研究视角,学者们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保护问题、背景、意义、立法框架作了思考,多数人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涵盖文化各个领域的私法不完善,利益保障机制缺失,权属不明;法律保护滞后(高永久、叶盛荣等)。二是权利研究视角,周勇的著作《少数人权利的法理》指出“对这类冲突的调处不可能仅仅凭籍道德上的善意和政治上的方略,还必须依据公平、正义、人权等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通过法律的技术手段来协调和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4]169David W.Elliott论述了加拿大对原住民权利进行保障所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其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三是文化遗产法视角,国际文件典型的有1982年《关于小聚落再生的Tlarcala宣言》提出了小聚落保护建议。国内学者们研究了文化遗产立法对策、文化遗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等方面,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但遗憾的是村寨文化遗产形态的立法未及细化。
(四)法律人类学对本项目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式的贡献。法人类学强调田野调查,乃至参与性观察;法人类学注重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倡文化个体间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对本项目研究影响颇大。二是理论观点的影响。法人类学研究是在19 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孟德斯鸠、萨维尼、梅因、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斯奈德等人的学术成就,引导我们关注“规则应如何去适应人类生活”。[5]97国内研究中苏力研究法与乡下人习惯人情的关系,是应用法人类学分析中国乡村法律社会的经典表述。三是分析思路的启示。澳大利亚法人类学家参与原住民遗址保护权的工作,他们力图把法律规范、概念和社会控制过程置于具体的历史和社会场景之中。国内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文献不多,王启梁,刘希等运用法人类学对民间文化保护进行了尝试性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思路。但正如胡守勇(2008)的批评,“人类学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文化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较少专门针对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6]将法人类学应用于新一类文化遗产――村寨的研究,正可谓是人类学的使命所趋。
二、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针对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的特殊区位,以法人类学进路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打破了传统法学原来刻板的面孔、狭窄的视野,弥补了法律规则与村寨内生规律研究的不足,推动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实质性法制的系统研究。以法人类学研究进路,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学术热点、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学术难点开展系统研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二)实践价值
法人类学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纳入一个“开放的社会科学”之中,为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立法机构、民委提供决策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推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依法进行。法人类学作为人类学对法学的“闯入者”,不拘泥于静态的法律条文,用动态的观点看待法律,把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置于情理法、法律现代性、法律语境化、民族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之中,在传统法律无法满足变迁中的复杂社会的要求时,担当起开拓视野、提供思路、贡献方式方法的作用。
三、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论纲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现状与法人类学进路。主要研究:(1)遗产概念下民族村寨的重新解释和话语建构。以民族村寨的遗产本体及本质属性的高度抽象形成民族村寨的规范概念,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准确定位,构造民族村寨法人类学研究的话语体系。(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分析。(3)法人类学反思与进路。既存相关立法的主要视点在于遗产文化的表面现象与外部特征,而对其内涵文化的生成规律与文化延续的社会机理缺乏理性深究,法人类学能积极地为村寨遗产的本土化研究提供反思与创造的空间,克服既有法律模式选择存有的功能性缺陷。
2.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主要研究(1)法律理解问题。针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村寨社会,探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法律意识、法律传播、法治认同。(2)国家权力问题。在国家主导的遗产运动、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战略背景中,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的国家义务、权力运行等。(3)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的地位、内在结构、利益获取与利益分享及制度需求。(4)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分析地方性遗产主体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支配与反抗的行动过程和方式,阐释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法与人类学的双重控制。(5)个案研讨,围绕武陵山地区田野个案进行研讨,探索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过程。
3. 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主要研究:(1)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中的人类学理性。①法制建构中人类学因素考量。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②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原则。从村寨社会的利益控制与平衡,探讨连片特困地区权力与权利在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平衡与配置。③从法律制度的核心――权力与权利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总体架构。(2)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村寨权力规范。继续强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功能,实现权力设定、行使到违法责任的法律控制。(3)村寨文化主体权利的精细化研究。从多元主体的类型化研究出发,重点分析原住社区、原住民权利的性质、表征、法律保障,以达致法律规制与内生的、自觉的保护行为、教育行为之和谐。(4)法人类学下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具体制度,探讨以公法和私法双向系统展开民族村寨文化保护制度与教育传承制度。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本研究以问题-理论分析-解答为主线,首先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基本现状以法人类学反思,检审法律“客位”规则的局限性,分析遗产法体系中民族村寨的法人类学进路。其次就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制核心领域,即法律理解问题、国家权力问题、遗产主体的权利问题、维权行动的逻辑解读展开法人类学分析。最后提出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
2.方法:(1)田野调查法。针对性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村寨进行调耍深入民族村寨实际生活领域,研究民族村寨的人文环境,获取客观、真实、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谙熟民族村寨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实践运作及存在的问题。(2)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民族村寨国内外的相关学术著作、论文及地方文献资料,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较为细致地归纳、演绎等分析工作,为课题的研究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3)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一方面,充分注意民族村寨法律规律的抽象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充分反映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规律,将法律制度应用于实践中检验。
(三)研究确定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人类学分析。法人类学分析是突破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现实法制障碍的前提,又是法人类学法制建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故为研究重点。
2.难点: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制度的法人类学建构。无论是从人类学角度,还是民族法学角度,学界几乎没有阐述如何将法与人类学联系起来形成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制度,故提出具有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法人类学制度建构为研究难点。
四、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主要观点
1.整体看来,以村落遗产为单位的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相关法律规定,仅仅是以工具化的视角、“ 客位”的立场加以规范,法律保护不尽人意。村寨文化遗产有其生成、延续的社会机理,法律规则应当 “体察” 保护对象的全方位的特征,这正是法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2.伴随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国家权力的强势介入,法律实践形态几乎都不证自明地将国家立于法律保护优位。而权力纵向的绝对支配性,既存在着战略开发的突破性推进,又存在各类权力衍生出的“利益链” 组成的利己主义。
3.在政府主导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基本上沿用了公权力的背景,村寨保护的主体权呈隐性状态,文化主体的参与、集体性私利、单子式个人利益在整体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中往往被忽视,法律保护缺乏对本土民族私主体生存与文化自主性的关注。
4.村寨主体的维权是围绕权力-权利-利益之网表现出一种弱者的抗争,在隐藏的法律文本下的点状事件容易激发为非理性群体对抗事件,并影响社会稳定。
5.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应置于特定社会的知识谱系中去看待和考察,法律保护应致力于原生土壤上文化主体的认同与支持、文化主体与文化客体的相容共生、民众生存与经济、文化的和谐。
6.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的法律保护具备公私权融合的公私法域特质,公私权的平行关系决定了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保护的公私法混合式法律选择模式。价值目标上,创设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公私法平位保护秩序。既要跳出公法或私法单点要素的模糊评价,又要转到多要素的多元化调整;内在结构上,建立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私权为目的、公权为基础的公私法合一法律体例。法律选择的权重在于村寨文化主体私权保障的具体法律安排,公法则是以总体性的宏观管控为核心;实现路径上,以利益平衡推进民族村寨公私多层利益的体系之间定位、衡量、评估,以法律配置方式最终使公权利益和私权利益各得其所。
结语
绝大多数民族村寨研究是从非法律领域出发,法学研究鲜有涉及且失之琐碎,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人类学创新之处在于就此类相关论题开展的法学系统研究,是单项式、断裂式、零散式研究范式的重大突破。 运用法人类学的新视野研究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式,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创新性。从文化与经济互动、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文化多样性、文化整体生存伦理,探求连片特困地区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教育传承法律规则与指向客体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层连接和互融,既是人类学的拓展,又是传统法学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田茂军.保护与开发:民俗旅游的文化反思――以湘西民俗旅游为例[J].江西社会
科学,2004(9).
[2]麻三山.对民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思考[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8(4).
[3]朱祥贵.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自治权立法保护的完善[J].社会科学家,
2010(11).
[4]周勇.少数人权利的法理[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5](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1.
[6]胡守勇.文化建设:人类学应用研究的新领域[J].云南社会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