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统计学因素分析

统计学因素分析

时间:2023-07-13 17:23: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因素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统计学因素分析

第1篇

摘要: 针对企业管理决策十分重要的平均指标的两因素分析,文章作者结合典型实例提出了全新的解题方法,从而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指数体系因素分析的便捷应用等提供了有益参考。

Abstract: Directing at two-factor analysis of average index which is fundamental 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decision, the authors present brand-new solu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one typical example. This method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improv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th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to the convenient application for the factor analysis of index system as well, and so on.

关键词: 平均指标;指数体系;因素分析

Key words: average index;index system;factor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142-02

0 引言

统计学原理》是应用型普通高校本/专科会计学专业应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在《统计学》和其它有关教科书上同样也都讲到了对平均指标进行因素分析。在讲解《统计学原理》的“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中“平均指标的两因素分析”部分的内容时,我们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自己全新的解题方法,以期达到简明、易学、易教、易用的目的。

1 相关概念和理论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1]。平均指标就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求得。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所依据的资料是统计分组后所形成的变量数列。在统计分析中,将一系列相互联系、彼此间在数量上存在推算关系的统计指数所构成的整体称为指数体系。指数体系是进行因素分析的基本依据。因素分析法就是根据指数体系,从数量上分析能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情况的经济指标变动,受多种影响因素的指标变动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2]和影响数额(绝对值)的一种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按其被研究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的结果表现为相对数和绝对数两种形式[3]。准确计算和便捷运用因素分析法,提供客观、科学的统计信息,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无疑十分重要。

2 平均指标两因素分析传统讲解方法

对平均指标两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进行讲解时,所使用的公式一般为:

第2篇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切口愈合延缓、住院时间延长、加重家庭负担,甚至造成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2]。因此,探讨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对获得良好疗效及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10—2015-10间我院手术治疗的680例患者。男344例、女336例;年龄18~69岁,平均43.5岁。急诊手术205例,择期手术475例。骨科手术198例,妇产科手术124例,胃肠手术122例,泌尿系统手术119例,肝胆手术117例。

1.2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6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切口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37例)与未感染组(643例),并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性质、手术类型、手术地点、有无参观人员、手术时间、引流管数、是否为接台手术等。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pidata3.1和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比较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在68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37例(5.44%),其中急诊手术、非层流手术室、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患者的切口发生感染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急诊手术、非层流手术室、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均为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通过单因素分析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急诊手术、非层流手术室、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患者的切口发生感染率更高,属于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诊手术往往实施较为仓促,术前准备不够充分,无法及时做好患者的综合评估与消毒清洁工作。非层流手术室不能高效清除环境细菌,致使室内细菌的浓度较高。有参观人员或接台手术时可大幅增加手术室内浮游细菌的数量及流动性。手术时间过长增加了切口的暴露时间,致使其与空气中细菌接触风险增加,更容易导致切口感染[4-5]。

3.2护理对策

(1)术前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积极落实清洁消毒工作。合理处理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相关因素,严格执行手术全过程的无菌操作。(2)尽量选择在层流手术室进行手术。对于非层流手术室,应延长术前及术后的消毒时间。(3)手术复杂、预计手术时间>3h时,尽可能优先排序。(4)尽量避免或减少接台手术,其间隔至少需要通风10min,充分稀释空气内浮游细菌,严格遵循“无菌-有菌”的顺序原则[6]。(5)严格控制参观手术的人数,对操作复杂、时间较长的手术更应规避。减少手术室内人员不必要的走动与出入。术中嘱参观者与手术台之间保持>1m的距离[7]。(6)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规范操作熟练度,提高护理配合能力与效率,并对患者给予适当心理护理干预,以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暴露风险。

作者:廖思兰 彭红 莫恋 单位: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吴海英,全日红,蔡亚娜,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63-564,647.

[2]戴颖珏.会阴侧切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14-1315.

[3]项大业,连永生.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150-1152.

[4]刘瑜.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J].西部医学,2012,24(7):1343-1344.

[5]陈芳,章忠渭,杨月明,等.普外科老年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6):632-634.

第3篇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特征;预后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b)-003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feature and prognosis of multiple myeloma (MM). Method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boratory index of 53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MM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May 2015 were reviewed.SPSS 17.0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Throug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the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explored.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hemoglobin,serum calcium,albumin,β2-microglobulin (β2-MG),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and serum creatinine were related factors in MM prognosis.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and β2-MG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MM.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dian survival time among the grade Ⅰ,Ⅱ,Ⅲ according to ISS staging (P=0.000).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dian survival time among the grade Ⅰ,Ⅱ,Ⅲ according to DS staging (P=0.917). Conclusion High level of β2-MG and old age are correlated to poor prognosis.ISS staging would be more suit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gnosis.

[Key words] Multiple myeloma;Clinical feature;Prognostic factor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浆细胞恶性肿瘤[1],特点为浆细胞克隆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并致多个靶器官损害[2-4]。本病的年发病率为1/10万~5/10万[5]。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MM占所有癌症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6],好发于中老年,在西方国家为第二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7]。MM异质性强,生存差异大,至今难以治愈,预后因素复杂,分期系统多样。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具有完整诊疗和随访记录的MM患者临床资料,评价其预后因素并寻求最适用于预后评估的分期系统,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及临床分型均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MM的诊断标准[8],随访至2015年11月,存活19例(35.8%),死亡34例(64.2%)。在53例患者中,男性31例(58.5%),女性22例(41.5%);年龄为31~88岁,中位年龄为61岁;其中IgG型27例(50.9%),IgA型11例(20.8%),IgD型4例(7.5%);κ轻链型4例(7.5%),λ轻链型5例(9.4%);不分泌型2例(3.8%);患者初诊时按照Durie-Salmon标准[9]进行分期,其中Ⅰ期7例(13.2%),Ⅱ期12(22.6%),Ⅲ期34例(64.2%);按照ISS标准[10]进行分期,其中Ⅰ期9例(17.0 %),Ⅱ期19例(35.8%),Ⅲ期25例(47.2%)。53例患者的治疗均以MP/VAD/M2等联合化疗为主。

1.2 方法

记录并分析患者初诊确诊时的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清钙、白蛋白、β2-MG、血清LDH、血肌酐以及骨髓浆细胞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值及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作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定为α=0.05。

2 结果

2.1 影响MM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53例MM患者9项变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血清LDH、白蛋白、血肌酐、血清β2-MG与预后相关,其中年龄≥60岁、血红蛋白

2.2 影响MM预后的COX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6项预后相关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β2-MG是独立预后因素(表2)。

2.3 DS分期对生存的影响

根据DS分期,Ⅰ、Ⅱ、Ⅲ期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26、20个月。不同DS分期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图1)。

2.4 ISS分期对生存的影响

根据ISS分期,Ⅰ、Ⅱ、Ⅲ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31、12个月,不同ISS分期的中位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图2)。

3 讨论

MM好发于中老年人。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病中位年龄61岁,较欧美国家报道的65岁略低[11]。Riccardi等[12]通过对341例接受传统化疗的MM患者的研究发现,年龄>66岁的MM患者的生存期较≤66岁者延长。Corso等[13]对356例初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0岁以下MM患者的生存率大于50岁以上患者;而Siegal等[14]的研究显示,年龄对无事件发生率(EFS)、生存曲线(OS)无明显影响。虽然目前对于年龄是否影响预后存在一定争议,但年轻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好。Kaneko等[15]对116例MM患者的年龄与疾病危险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60岁是预后评价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

血清β2-MG是细胞膜上Ⅰ型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轻链。在MM中,由于骨髓瘤细胞恶性增殖及肾功能损害而导致血清β2-MG明显升高,其是淋巴系统疾病肿瘤负荷的标志物,与肾功能密切相关[16-17]。相关研究[18]已证实,MM患者的血清β2-MG水平对于预测OS及EFS都有重要意义,是MM的一项独立预后指标。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血清β2-MG是MM的独立预后指标,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一致。

MM分期方法有多种,其中DS及ISS分期标准最为常用,但DS分期更多反映的是疾病的临床进程及肿瘤负荷。研究[19]显示,X线检查阴性的症状型骨髓瘤经CT、PET或MRI检查后发现,20%的骨骼有异常。IMWG报道的ISS国际分期系统是利用白蛋白、血清β2-MG这两个临床常用指标将骨髓瘤患者分为低、中和高危三期,易于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DS分期标准进行生存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根据ISS分期标准进行生存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提示ISS分期是MM的预后指标。2015NCCN指南指出,ISS分期系统较DS分期系统有更好的预后预测作用[20]。

综上所述,高龄、高血清β2-MG是MM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与DS分期标准相比,ISS分期标准具有更好的预后评估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洪真.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41-46.

[2] 秦小琪,徐燕,安刚,等.肾功能对β2微球蛋白水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国际分期系统预后因素的影响――单中心666例临床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36(5):393-397.

[3] Eslick R,Talaulikar D.Multiple myeloma:from diagnosis to treatment[J].Aust Fam Physician,2013,42(10):684-688.

[4] 杨蕊雪,高露,施菊妹,等.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进展与分期[J].中国癌症杂志,2014,24(10):727-731.

[5] 沈君,王椿,魏道林.靶向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J].白血病・淋巴瘤,2014,23(2):100-106.

[6]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2012[J].CA Cancer J Clin,2012,62(1):10-29.

[7] Caers J,Withofs N,Hillengass J,et al.The role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iagnosis and follow up ofmultiple myeloma[J].Haematologica,2014,99(4):629-637.

[8] Kyle RA,Rajkumar SV.Criteria for diagnosis,staging,risk stratification and response assessment of multiple myeloma[J].Leukemia,2009,23(1):3-9.

[9] Durie BGM.A clinical staging system for multiple myeloma:correlation of measured,myeloma cell mass with presenting clinical features,response to treatment,and survival[J].Cancer,1975,36(3):842-854.

[10] Greipp PR,Jesus SM,Durie BGM,et al.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 for multiple myeloma[J].J Clin Oncol,2005,23(15):3412-3420.

[11] Siegel R,Ma J,Zou Z,et al.Cancer statistics,2014[J].CA Cancer J Clin,2014,64(1):9-29.

[12] Riccardi A,Mora O,Brugnatelli S,et al.Relevance of age on survival of 341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update results of the MM 87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rotocal[J].Br J Cancer,1998,77(3):485-491.

[13] Corso A,Klersy C,Lazzarino M,et al.Multiple myeloma in younger patients:the role of age as prognostic factor[J].Ann Hematol,1998,76(2):67-72.

[14] Siegel DS,Desikan KR,Mehta J,et al.Age is not a prognostic variable with autotransplants for multiple myeloma[J].Blood,1999,93(1):51-54.

[15] Kaneko M,Kanda Y,Oshima K,et al.Simple prognostic model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a single center-study in Japan [J].Ann Hematol,2002,81(1):33-36.

[16] Greipp PR,San Miguel J,Durie BG,et al.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 for multiple myeloma[J].J Clin Oncol,2005, 23(15):3412-3420.

[17] Dimopoulos MA,Kastritis E,Michalis E,et al.The International Scoring System (ISS) for multiple myeloma remains a robust prognostic tool independently of patients′renal function[J].Ann Oncol,2012,23(3):722-729.

[18] Weber DM,Wang M,Delasalle K,et al.Confirmation of prognostic value of model using β2-microglobulin and albumin for multiple myeloma proposed by the 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 with similar results using β2M alone[J].Blood,2003,102(11):937-951.

[19] Mhaskar R,Redzepovic J,Wheatley K,et al.Bisphosphonates in multiple myeloma:a network meta-analysi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5):CD003188.

第4篇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预后;影响因素

髋关节疾病是常见的骨科疾病,病情到了晚期会由于髋关节疼痛导致跛行、功能障碍、活动受限。使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现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全髋关节置换术发展迅速,不只是假体设计、假体材料、手术技术方面,而且在术后康复治疗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2]。本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2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51~82岁,平均61.5±2.1岁;股骨头坏死16例,股骨颈骨折9例,髋关节骨关节炎3例;术前Harris平均评分43.5±4.2;使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14例,使用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1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

1.2手术方法

采用全身复合麻醉,患者侧卧位,取后外侧切口,显露并切开关节囊,垂直切断股骨颈,对髋臼进行操作,充分暴露股骨截面,将假体试模安放好,之后复位检查。确定位置正常后充分固定,冲洗创面,放置引流管,然后关闭切口。之后按常规行术后处理。

1.3预后观察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后,随访3个月,进行术后Harris评分。以79分为分界点,分为2组。A组18例,Harris评分>79分,预后良好,包括优、良这2个级别。B组10例,Harris评分≤79分,预后不理想,包括中位、差这2个级别。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Harris评分、人工全髋关节材料、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接受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干预。

1.4 Harris评分标准

Harris评分组成:1、疼痛,共44分;2、关节功能,共18分;3、关节运动,共5分;4、行走能力,共33分。其中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中位70~79分;差为小于70分。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显著差异的研究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算各因素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情况

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一般资料,A组在术后发生并发症、接受早期心理干预和接受护理干预方面的比例与B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单因素分析

经过统计学分析,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接受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干预在单因素分析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多因素分析

以单因素分析为基础,可能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包括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接受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干预,以是否影响预后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是否发生并发症、护理干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

3.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自德国人Gluch第一次尝试开始,经过了早期探索、初步形成以及现展三个阶段。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迅速重建髋关节的功能,消除髋部疼痛,矫正畸形的髋关节,维持髋关节的稳定,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以及肿瘤等髋关节疾病,可以获得显著的疗效[3,4]。由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普遍偏高,这一年龄层的患者一般身体素质较差,同时患有基础疾病,而且髋关节病变大多为较难治愈的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预后会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本文对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使用的人工全髋关节材料方面,本文比较了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两种。有关研究表明,非骨水泥型假体具有术中安全、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生物学假体固定等优点,而术后Harris评分、并发症方面及预后效果,两种假体无明显差异[5]。两种材料的假体只是在术中效果和无菌性松动方面有显著差异,临床效果接近。A组和B组患者中使用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比例基本相同,可见人工全髋关节材料对预后影响不大。

全髋关节置换术引起的并发症包括:坐骨神经牵拉伤、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拴塞、下肢肿胀、髋关节脱位等。如果发生的并发症未及时得到处理会严重影响预后恢复,本文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已发生并发症的症状。成功完成手术之后需要配合完善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得到理想的恢复效果。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恢复体力、解除疼痛、增强肌力、保持肌肉张力、维持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活动度,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避免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6,7]。干预性护理措施可以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患者了解到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治疗配合度。而早期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因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容易引起紧张、焦虑、悲观的消极情绪,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术后康复训练懈怠,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提高术后康复效果。由于老年人感觉迟钝,影响对自身状况的判断,需要每过2小时观察患肢末稍血液循环、感觉情况、活动、温度,针对情况及时处理[8]。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否接受早期心理干预、护理干预在单因素分析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是否发生并发症、护理干预。术前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术前术后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改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 杰,冯秀丹,陈 燕,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 2010, 21 (17): 135-137,116.

[2]李艳玲,陈 敏.舒适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1, 22 (15): 144-146.

[3]曹鲁军,肖建华,王 俊,等.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2, 12 (4): 68-69.

[4]丰桂平,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 10 (1): 71-72.

[5]T.S. Huang, M.N. Rahaman, Hot isostatic pressing(HIP) of alpha-AL_20_3 submicron ceramics pressureless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mprovement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use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 Hard Materials, 2010, 24 (11):124-126.

[6]刘师良,李 哲,徐跃根.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 2010, 15 (6):722-725.

第5篇

[关键词]ICU;压疮;营养指标;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b)-0138-03

Early warning effect of clinical nutrition index on pressure ulcer in patients with ICU

HUO Wan-jun1 LIU Rong-min1 XIONG Xiao-ling2

1.School of Nursing,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0, China;2.Department of Intensive Care Uni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ulcers and common clinical nutritional indexes in ICU patients.Methods 256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ICU of a three class A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May 2016 to February 2017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or risk factors of decubitus ulcers in ICU patients.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moglobin,red blood cell,hematocrit,albumin,total protein,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calf circumference and body mass index between two groups (P

[Key words]Intensive care unit;Pressure ulcer;Nutritional index;Risk factors

压疮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它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1]。目前临床上压疮的患病率和发生率仍然很高,尤其是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研究发现,ICU内压疮的患病率为14%~41%,发生率为1%~56%,是普通病房的2~3倍[2]。有文献[3-4]报道,营养情况与ICU患者压疮的发生有关。目前国内外常用压疮评估量表存在缺少营养评估条目,或营养评估条目仅根据营养方式和进食量进行评估等问题,不能起到有效预测ICU患者压疮发生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客观的指标提高评估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对ICU患者压疮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临床常用营养指标与压疮的关系,为ICU患者压疮的防治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2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入住ICU时间≥24 h;③首次皮肤评估未发现压疮;④入院前未患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病;⑤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急慢性皮肤病或烧伤患者;②不愿参加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男135例,女121例;年龄(67.70±16.66)岁;ICU住院日(8.77±17.32)d;入院诊断:骨折12例(4.7%)、呼吸系统疾病53例(20.7%)、泌尿系统疾病27例(10.5%)、神经系统疾病25例(9.8%)、消化系统疾病15例(5.9%)、循环系统疾病25例(9.8%)、肿瘤72例(28.1%)、其他27例(10.5%)。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包括三部分。①ICU患者基本资料;②临床常用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总淋巴细胞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上臂围(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小腿围(calf circumference,CC)、身高(hight,H)、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③压疮的发生情况。

1.2.2 调查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填写ICU患者危险因素调查表。实验室检查结果取距本次研究最近一次的结果作为研究数据。卧床患者BMI的计算参考王艳等[5]研究得出的BMI回归方程。压疮分期采用美国压疮顾问小组2016年版分期标准[1]。每天由2名护理人员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评估、观察,直至首次发生压疮、转科、死亡为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连续性资料以x±s表示,非连续性资料用率表示,通过t检验、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差异,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组256例ICU患者中,有61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发生率为23.83%。61例患者共有76处压疮。压疮分期:1期压疮40处(52.63%),2期压疮31处(40.79%),深部组织损伤5处(6.68%)。压疮发生部位以骶尾部43处(56.58%)最多,其次是足部7处(9.2%)和臀部7处(9.2%)。压疮患者主要疾病诊断所属系统以呼吸系统24例(39.3%)为主。两组的性别、年龄、入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临床常用营养指标与压疮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除TLC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Hb、RBC、HCT、Alb、TP、MAC、CC、BMI 8个变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ICU患者压疮发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压疮是否发生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

3 讨论

3.1 ICU压疮发病特征

本研究纳入对象中有61例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压疮,发生率为23.83%,与涂倩等[6]的报道结果相似。本研究发现压疮发生部位主要在骶尾部、足部和臀部,多数ICU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局部皮肤组织持续受压不缓解,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压疮患者疾病诊断所属系统以呼吸系统为主,涂倩等[6]的研究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是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全身氧合作用改变可能与压疮的发生有关。此外,本研究中男性、高龄、入室天数延长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

3.2实验室指标与压疮发生的关系

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压疮组与非压疮组患者的Hb、RBC、HCT、Alb、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人体测量指标与压疮发生的关系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压疮组与非压疮组患者的MAC、CC、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探讨了临床常用营养指标与压疮的关系,结果显示Alb和CC对ICU患者压疮的发生有预警作用。虽然Alb作为实验室指标能部分反映营养情况,但生化指标容易受病情影响,不能稳定地评估患者的营养情况,另外CC目前尚无统一的营养诊断界值标准,因此对ICU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时,应将以上营养指标与目前常用的压疮危险评估表中营养方面的评分细则结合,以提高压疮的预防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Npuap.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NPUAP) announces a change in terminology from pressure ulcer to pressure injury and updates the stages of pressure injury[EB/OL].https:///,13 April 2016.

[2]Keller PB,Wille J,van Ramshorst B,et al.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a review of risks and preven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2,28(10):1379-1388.

[3]高碧丽,丁玉兰,陈菁.ICU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2015,(3):142-143.

[4]Serra R,Caroleo S,Buffone G,et al.Low serum albumin level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the onset of 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Int Wound J,2014, 11(5):550-553.

[5]王艳,蒋德川,袁芳,等. 临床常用营养指标与卧床老年患者体质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21):24-26.

[6]涂倩,孙艳,张纯瑜,等. 氧合作用和血流灌注指标对ICU患者压疮发生的预警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85-287.

[7]Nassaji M,Askari Z,Ghorbani R.Cigarette smoking and risk of pressure ulcer in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Int J Nurs Pract,2014,20(4):418-423.

[8]Corniello AL,Moyse T,Bates J,et al.Predictors of pressure ulcer development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isease[J].J Vasc Nurs,2014,32(2):55-62.

[9]Sayar S,Turgut S,Dogan H.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at risk according to the waterlow scale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essure ulcers[J].J Clin Nurs,2009,18(5):765-774.

[10]Cowan LJ,Stechmiller JK,Rowe M,et al.Enhancing Braden pressure ulcer risk assessment in acutely illveterans[J]. Wound Repair Regen,2012,20(2):137-148.

[11]邓小红,王乔凤,李明珂,等.ICU住院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6):836-839.

[12]周敏.ICU住院患者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健康前沿,2016,23(2):148.

[13]王艳,高娟,陈惠敏,等.营养客观参数与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1,25(1):8-10.

[14]Campos AC,Groth AK,Branco AB.Assessment and nutritional aspects of wound healing[J].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08,11(3): 281-288.

[15]Bonnefoy M,Jauffret M,Kostka T,et al.Usefulness of calf circumference measurement in assessing the nutritional state of hospitalized elderly people[J].Gerontology,2002,48(3):162-169.

[16]Chumlea WC,Guo SS,Vellas B,et al.Techniques of assessing muscle mass and function (sarcopenia)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f the elderly[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1995,50(Spec):45-51.

[17]S英.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及上臂围和小腿围对卧床医院感染患者营养评估的作用[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第6篇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性脑病;危险因素

Objective:Tostudytheriskfactorsfor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complicatedbypancreaticencephalopathy(PE).Methods:Clinicaldatafrom255patientswithSAPfromJanuary2005toDecember2006werereviewed.ThirtyoneSAPpatientshadPE,and224SAPpatientsdidnot.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SAPpatientsinbothPEgroupandnonPEgroupwereanalyzed.Results:Ransonscaleandtheincidenceratesof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renalfailure,hypoproteinemia,hypocalcemiaandhyperglycosemiainPEgroupwerehigherthanthoseinnonPEgroup(P<0.05).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ndCTseverityindexscales,theactivitiesofamylaseandlipase,theincidencerateofliverfunctionfailure,theinfectionrateandtheoperabilitybetweenthePEgroupandthenonPEgroup(P>0.05).Multivariatelogistic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ARDSandhyperglycosemiawerehighriskfactors.CurerateinPEgroupwashigherthanthatinnonPEgroup.Conclusion:NosogenesisofPEistheresultofmultiplefactors.ARDSandhyperglycosemiamaybethehighriskfactorsforPE.

Keywords:acutenecrotizingpancreatitis;pancreaticencephalopathy;riskfactors

胰性脑病(pancreaticencephalopathy,PE)是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危重难治并发症之一。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并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以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来源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AP病例,共纳入255例。

1.2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1]。(1)AP: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其含量≥正常值上限的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病者。可有或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2)轻症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而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Ranson评分<3,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8,或CT分级为A、B、C。(3)SAP:具备AP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备如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3、APACHEⅡ评分≥8和CT分级为D、E等情况之一者。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SAP诊断标准。

1.4排除标准

(1)根据病历资料难以确定SAP诊断者;(2)病历资料严重缺乏,难以进行病情轻重评分者;(3)肝性脑病;(4)既往有颅内疾病史、精神病史和糖尿病史。

1.5分组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根据是否合并PE将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病人分为PE组31例和非PE组224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forWindows。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

2结果

2.1两组性别、年龄、院外病程和病因

PE组年龄(46.84±14.70)岁,男20例、女11例,院外病程(2.87±2.49)天;非PE组年龄(48.89±14.45)岁,男124例、女100例,院外病程(2.31±2.79)天,两组性别、年龄、院外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胆系疾病6例(19.4%)、高脂血症2例(6.4%)、酗酒2例(6.4%)、暴饮暴食6例(19.4%)、其他15例(48.2%);非PE组胆系疾病123例(54.9%)、高脂血症21例(9.4%)、酗酒18例(8.1%)、暴饮暴食29例(12.9%)、其他33例(14.7%),两组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前两组病情程度及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值

治疗前,两组APACHEⅡ评分和CT严重指数(CTseverityindex,CT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nson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和表2。表1治疗前两组病情程度(略)表2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和脂肪酶(略)

2.3两组并发症

PE组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32.3%(10/31),非PE组为44.2%(99/224);感染率PE组为22.6%(7/31),非PE组为13.4%(30/224);PE组手术率为9.7%(3/31),非PE组为9.4%(21/224);PE组白细胞计数增高率为48.4%(15/31),非PE组为49.6%(111/224);两组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感染率、手术率和白细胞计数增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的发生率为80.6%(25/31),非PE组为37.5%(84/224);PE组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41.9%(13/31),非PE组为23.2%(52/224);PE组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83.9%(26/31),非PE组为65.6%(147/224);PE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77.4%(24/31),非PE组为50.0%(112/224);PE组高血糖的发生率为80.6%(25/31),非PE组为40.2%(90/224),PE组ARDS、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和高血糖的发生率高于非PE组(P<0.05)。

2.4并发症多因素分析

对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高血糖、感染率、手术率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与PE发生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其中只有ARDS和高血糖的发生率与PE有关(P<0.01),ARDS与PE发生的回归系数为0.147(t=3.44,Sx±s=0.043),高血糖与PE发生的回归系数为0.120(t=2.83,Sx±s=0.042)。并发症的变量赋值为1,无并发症的变量赋值为2。

2.6预后

PE组中治愈及好转11例(35.5%),自动出院8例,死亡12例;非PE组中治愈及好转180例(80.4%),自动出院18例,死亡26例。非PE组治愈率明显高于PE组(P<0.05)。

3讨论

PE是公认的AP危重难治并发症,发生率一般为7%~35%[2]。PE在SAP的发病率是轻症AP的7倍,一旦发生,病死率在52%~100%。大多都认为P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但发病机制仍然不清楚。目前认为PE的发病机制与胰酶激活、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的过度释放、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的微循环障碍、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失调、低氧血症、细菌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及维生素B1缺乏等有关。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手段,因而掌握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SAP病情严重程度是由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的多脏器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所决定,多脏器功能不全同时也是SAP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资料显示,PE组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CTSI评分和Ranson评分均高于非PE组,且两组Ranson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E组入院时的病情重于非PE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E组ARDS、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低钙血症及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E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只有ARDS和高血糖与PE的发生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入院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PE的发生无关联。另外,临床发现肾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和低血钙与疾病的预后也有关系,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应进一步扩大样本含量,但在临床中仍应注意。

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SAP在疾病早期防治休克和多脏器功能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使该病死亡率和手术率均显著下降[4]。255例SAP患者,其PE的发生率为12.6%,低于单纯西医治疗后的发病水平,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有预防PE发生的作用。预防重在迅速控制病情,预防多脏器损伤的发生和程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防治低血钙,控制血糖,积极的营养支持预防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等。目前有研究[5]显示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SAP时PE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roupofPancreatopathy,BranchAssociationforDiseasesofDigestiveSystem,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Draftcriteria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acutepancreatitisinChina.YiXianBingXue.2004;4(1):3538.Chinese.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胰腺病学.2004;4(1):3538.

2EstradaRV,MorenoJ,MartinezE,etal.Pancreaticencephalopathy.ActaNeurolScand.1979:59(23):135139.

3ZhangHY,XiaQ.ReviewoftheChineseliteratureaboutpancreaticencephalopathyinrecent15years.ZhongguoXunZhengYiXueZaZhi.2005;5(1):7174.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张鸿彦,夏庆.胰性脑病的中文文献15年回顾.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5(1):7174.

4LiuXB,JiangJM,HuangZW,etal.Clinicalstudyonthetreatmentofsevereacutepancreatitisby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nmedicine.SichuanDaXueXueBaoYiXueBan.2004;35(2):204208.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刘续宝,蒋俊明,黄宗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2):204208.

第7篇

[关键词] 肾癌;肾癌根治术;预后;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3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042-03

肾癌是指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不高,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1],但它却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肾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经成为可能。为提高肾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4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255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肾癌;②接受肾癌根治术治疗;③有完整的病历资料。排除标准:①随访丢失的患者;②围手术期死亡的患者;③因其他原因导致患者死亡。根据随访结束时患者存活与否,我们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存活组(n = 176)与死亡组(n = 79)。

1.2 方法

回顾性调查所有入选患者的病历资料,相关因素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发病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肉瘤样变、临床症状程度、腔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免疫治疗等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先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肉瘤样变、临床症状程度、腔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免疫治疗等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肉瘤样变、临床症状程度、腔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术后免疫治疗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见表2。

3 讨论

肾癌,又称为肾腺癌、肾细胞癌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恶性肿瘤。至今为止,肾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长期血透、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肥胖、吸烟等因素有关。此外,某些职业工作者肾癌的发病率较高,如石棉、石油、皮革等[2]。另外还有少数肾癌患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

肾癌根治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肾癌最常用的术式,但是该术式的远期疗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13个指标,结果显示TNM分期、肉瘤样变、临床症状程度、腔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不同因素影响肾癌患者的预后不一致。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影响患者远期疗效容易理解,这说明现阶段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肾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基于形态学特征以及基因改变,肾癌可以分为透明细胞癌、状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集合管癌、未分类细胞癌等,既往将肉瘤样肾癌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学类型,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癌肉瘤样变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肾细胞癌,是其向更高恶性的转化[4]。腔静脉瘤栓是指肾癌延伸或转移到下腔静脉血管腔内所形成的新生物,有时甚至可以进入右心室。既往曾认为腔静脉瘤栓的手术风险较大,因此多采取保守治疗。随着手术技术、麻醉技术的提高,目前在行肾癌根治术的同时已能同时取出腔静脉瘤栓[5],但是该术式对手术者的操作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稍有操作不甚可增加肾癌通过血行转移的可能性,从而影响患者的远期疗效[6]。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免疫治疗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 < 0.05)。在肾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放疗、化疗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免疫治疗的疗效却获得了认可[7]。目前,肾癌患者免疫治疗方法众多,如细胞因子治疗、转基因肿瘤疫苗治疗、自体肿瘤细胞疫苗治疗、以肽链为基础的疫苗治疗、过继细胞免疫治疗、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CD4+CD25+调节性T细胞治疗等。上述免疫治疗方法各有其特点,在临床治疗肾癌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肾癌患者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Kim TY,Choi HJ,Hwang HG,et al. Three-dimensional texture analysi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cell nuclei for computerized automatic grading[J].J Med Syst,2010,34(4):709-716.

[2] Cairns P. Renal cell carcinoma[J]. Cancer Biomark,2010,9(1-6):461-473.

[3] Harano M,Eto M,Yokomizo A,et al. Comparison of standard and 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J]. Fukuoka Igaku Zasshi,2007,98(11):389-396.

[4] Matrana MR,Ng C,Rao P,et al.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with sarcomatoid dedifferentiation treated with pazopanib: a case report[J]. Clin Genitourin Cancer,2011,9(2):137-139.

[5] Caso J,Tidwell J,Tsivian M,et al. Stapled renal vein with in situ tumor thrombus: a useful intraoperative maneuver to facilitate radical nephrectomy and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ectomy[J]. Urology,2011,77(1):217-222.

[6] Feng X,Bao J,Jing Z,et al. Tempofilter II for tumor emboli prevention during radical nephrectomy and 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us resection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J]. J Surg Oncol,2009,100(2):159-162.

第8篇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Abstract】 AIM: To evaluat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urvival of the supratentorial astrocytomas patients. METHODS: KaplanMeier and Cox regression mode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prognostic factors: sex, age, tumor locus, KPS score before operation, epilepsy before operation, histological grade, peripheral edema, tumorbrain interface status, intratumor calcification, cystic changes of tumor, family history of tumor, type of surgery,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nd size of tumor. RESULTS: In analysis of KaplanMeier,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urvival time: age, tumor locus, KPS score before operation, histological grade, peripheral edema, tumorbrain interface status, intratumor calcification, cystic changes of tumor, family history of tumor, type of surgery,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nd size of tumor.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ox regression model,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urvival time: position of tumor, KPS score before operation, histological grade, type of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nd size of tumor. CONCLUSION: New instruments and measures will improve the survival of supratentorial astrocytomas patients.

【Keywords】 astrocytomas; treatment; prognosis

【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的因素. 方法: 选取性别、年龄、部位、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病理级别、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等14个可能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因素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 结果: 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等12个因素是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6个因素对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结合预后影响因素、注意治疗中的各环节,合理安排治疗模式,将有助于不断改善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 治疗; 预后

0引言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43%,而星形细胞瘤又是胶质瘤中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其25%~50%. 虽然绝大部分星形细胞瘤(除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生长相对局限外) 均呈侵袭性生长,但各种星形细胞瘤的预后却千差万别. 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应用

统计模型[1]分析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 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和方法

取自199001/199612收治手术切除的139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时间按年计算,以手术日至末次随访时间为准,存活或死于其他疾病者按截尾值对待.该组病历均获随访,随访至200312. 复习139例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的项目及其赋值归纳见Tab 1. 手术的分级和标准为:0. 次全切除; 1. 肉眼全切; 2. 显微全切[术后CT和(或)MRl复查无残留]. 放疗方法为直线加速器,总量40~60 Gy,平均54 Gy. 统计学方法:KaplanMeier法,以存活时间为反应变量,考察选自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的14项因素对存活时间的影响,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假设检验. 对单因素分析中P

2结果

139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采用Kernohan分级法,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81例;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58例. 40岁以下患者83例. 肿瘤发生于额,颞,顶或枕的患者102例;发生于丘脑或脑室的患者37例. 肿瘤大于5 cm的患者68例;肿瘤小于5 cm的患者71例. 有肿瘤家族史16例. 瘤脑组织界面清楚患者45例. 显微全切69例,肉眼全切39例,次全切除31例. 术前癫痫39例. 64.7%的患者经过放疗. 全组14个预后影响因素均行KaplanMier单因素分析(Tab 1). 年龄、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对生存时间产生显著影响.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是决定患者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Tab 2), 其KaplanMier法生存曲线见Fig 1~6.表2139例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略)

3讨论

幕上星形细胞瘤是脑胶质细胞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呈浸润性生长,故幕上星形细胞瘤的治疗结局存在多变和难于预测的复杂因素,因此采用何种治疗手段及治疗规划就难以确定,优劣之间殊难比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多项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折,当今诊断和治疗均有进展,因此有必要就幕上星形细胞瘤的治疗进行评价. 根据本组资料,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等12个因素是影响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6个因素是决定患者生存的主要预后因素. 本组数据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肿瘤家族史与存活时间关系密切,但多因素分析未能获得统计学支持. 本组数据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和术前有无癫痫差异对存活时间没有影响.

影像学方面[2],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易出现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不清楚,表明肿瘤恶性程度高或具有间变和生长活跃的特点,这样的肿瘤预后较差.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钙化提示预后良好. 肿瘤囊性变者预后较好也有文献报道,可能与囊变者更有利于彻底切除肿瘤. 但作者统计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瘤周水肿、瘤脑组织界面和肿瘤内钙化、肿瘤囊变与存活时间关系密切,而多因素分析未能获得统计学支持. 本组数据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差异对存活时间均有显著影响.

对于肿瘤的部位绝大多数资料只区分出额、颞、顶、枕 , 部分也区分出胼胝体及脑室周围、基底节的, 但无明确将丘脑或脑室单独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 本组之所以将之提出, 系因考虑到丘脑、脑室肿瘤与脑的重要结构尤其是大血管关系密切, 手术时易伤及诸如大脑大、大脑内静脉、大脑前动脉或内囊等结构, 对手术的全切率及患者的预后影响较大, 这与莫济川等[3]的观点一致,因此认为有理由将之单独提出进行研究. 结果也在多因素分析中显示丘脑或脑室肿瘤的生存率明显不及其他部位者. 术前KPS评分≥80分者生存率显著高于术前KPS评分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部位、术前KPS评分、病理级别、手术方式、术后放疗、肿瘤大小6个因素是所分析的各因素中最重要的预后指标,是判断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临床结局的最重要和最准确的指标. 要提高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必须围绕包括早期诊断与治疗、术后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改善幕上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南克俊,魏永长,李春丽,等.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128例生存分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4):1343.

Nan KJ, Wei YC, Li CL, et al. Survival analysis of 128 patients with primary extranodal lymphomas[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2;23(14):1343.

[2] 张辉. 脑胶质瘤影像学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对预后的评估[J].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 25(3): 152-154.

Zhang H. Molecular biological basis of imaging manifestations of gliomas and evaluation of prognosis[J]. Foreign Med Sci・Clin Radiol Fasc, 2002; 25(3): 152-154.

[3] 莫济川,黄罡,王建军. 第三脑室脊索样胶质瘤的新认识[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24):2211-2212.

Mo JC, Huan G, Wang JJ. New cognition of chordoid glioma of the third ventricle[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2;23(24):2211-2212.

[4] Cillekens JMJ, Belien JAM, van der Valk P, et al. A histopathological contribution to supratentorial glioma grading, definition of mixed gliomas and recognition of low grade glioma with rosenthal fibers[J]. J Neurooncol, 2001;46:23-43.

[5] 刘秀芳, 夏云飞, 柳青, 等. 164例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J].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1;10(2): 108-111.

Liu XF, Xia YF, Liu Q, et al.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nd prognosis of 164 glioma patients[J]. Chin J Radiat Oncol, 2001;10(2): 108-111.

第9篇

【关键词】 肥胖症;患病率;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4-0296-02

根据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数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疾病负担报告 ,目前全球儿童超重率接近10%,肥胖率为2%~3%。虽然不同国家所用标准可能不尽相同,地区之间差别较大,但总体上各地区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肥胖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为探讨江西省城市小学生肥胖现状,本课题组于2005年5-11月对南昌市、九江市、萍乡市城市小学生肥胖现状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考虑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地理特点,选取南昌、九江和萍乡3个城市,通过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南昌市小学生3 467名,九江市小学生2 436名,萍乡市小学生2 155名,共8 058名小学生,其中男生4 145名,女生3 913名。再随机抽取3个城市7~13岁的儿童进行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共发放950份调查问卷,得到有效问卷884份,有效率为93.1%。

1.2 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按照《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适用年龄7~18岁)》[2],确定超重与肥胖儿童。

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姓名、性别、学校、出生年月等一般项目;(2)饮食情况、起居情况(包括户外活动)、遗传因素、家庭状况等。

1.3 统计分析 用SPSS 11.5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肥胖相关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肥胖度的评价分为3个有序等级:3=肥胖,2=超重,1=体重正常。

2 结果

2.1 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 3个城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2.0%,其中以南昌最高(13.8%);3个城市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4.2%,以南昌最高(5.1%)。见表1。

表1 江西省3个城市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

地区调查人数超重率/%肥胖率/%南昌3 46713.85.1九江2 4368.62.6萍乡2 15512.74.4合计8 05812.04.2

2.2 不同年龄组男、女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比较 见表2。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5%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超重率男生均高于女生,除9岁和13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超重率在10.7%~19.4%之间,以10岁组最高;女生超重率在7.4%~11.0%之间,以7岁组最高。

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4.8%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肥胖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只有7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肥胖率在2.2%~7.3%之间,以7岁组最高;女生肥胖率在1.9%~4.3%之间,以9岁组最高。

2.3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多分类有序反应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肥胖或超重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爱吃肥肉、常挑食、喜欢喝雪碧等饮料,保护因素有喜欢吃蔬菜水果和女性。见表3。

3 讨论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儿童期肥胖是成年期肥胖的基础,也是高血压、冠心病与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3]。因此,防治儿童肥胖症是提高全民生命质量,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疾患的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3个城市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0%和4.2%,均略高于目前世界水平[1],这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注意膳食营养平衡相关。

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14.5%,4.8%)均高于女生(9.2%,3.6%),这可能与我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关,也可能与少数女孩盲目追求苗条体型,片面节食、禁食有关。

肥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爱吃肥肉、常挑食、喜欢喝雪碧等饮料、很少进行室外活动可导致儿童肥胖;而喜欢吃蔬菜水果是肥胖的保护因素,因其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食物由胃进入肠道的速度。

第10篇

关键词: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475-0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及早识别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并对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采取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为制定科学的糖尿病足护理对策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45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45例无合并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4.2±3.4)岁,病程3~16年,平均(8.2±1.7)年。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5±3.1)岁,病程2~14年,平均(5.3±1.2)年。

1.2判定指标:血糖控制分为3个等级[1],优:FBG 4.4~6.1mmol/L,PBG 4.4~8.0mmol/L;良:FBG≤7.0mmol/L,PBG≤10.0mmol/L;差:FBG>7.0mmol/L,PBG> 10.0mmol/L。依从性分为3个等级,优:完全遵循医嘱;良:部分遵循医嘱;差:完全不遵循医嘱。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人口社会学因素: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病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

3.1足部护理:密切注意患者足部感觉,触摸足背动脉搏动,足部色泽、温度、足部形态等。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足部卫生、避免外伤。鞋袜清洁,穿温暖柔软而宽松透气的棉袜,选择合适鞋底厚的软鞋[2]。同时,每日帮助患者用温水泡脚,足部出现干燥、皲裂者给予使用润肤霜、尿素霜涂抹足部。

3.2血糖护理:本研究结果表明,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较高,这提示血糖控制不理想时糖尿病足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控制血糖的正确方法,包括用药治疗,饮食和运动治疗,强调血糖控制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同时,每日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使用剂量。

3.3健康教育: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水平有限,老年患者的知识面狭窄,因此治疗依从性差。护理人员强调健康宣教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活动, 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 明白控制血糖的重要性[3],以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

4讨论

本次对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高龄、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理想以及治疗依从性差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这与罗惠芳[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故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应针对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对患者进行护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小兰,叶怀琼.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67-1168

第11篇

关键词:宫颈癌患者;病理特征;预后效果;淋巴结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5)10-0015-02

宫颈癌是目前临床妇科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癌的发病人群以30~35岁的女性为主,而浸润癌的发病人群则以45~55岁的女性为主。近几年,在环境污染、饮食结构改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其发病率呈现出愈发年轻的趋势[1]。有关报道显示,尽早治疗宫颈癌患者,可以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有了更高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状况,而且如今运用筛查技术已经可以筛查出宫颈上皮内瘤等病变,进而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笔者分析了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与有关的诊断标准相符合,并且经过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22~69岁,平均(42.8±3.5)岁,其中28例≤30岁,72例>30岁;疾病类型:腺癌37例,鳞癌63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淋巴结转移者7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29例;无肌层浸润58例,有肌层浸润42例;癌细胞分化程度分级情况:Ⅰ级44例,Ⅱ级31例,Ⅲ级25例;临床分级情况:Ⅰ期31例,Ⅱ期52例,Ⅲ期17例。本次研究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精神疾病患者、有认知障碍者以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或并发症者。

1.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所有患者出院后均接受为期3年的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随访信、电话和复查等,达到了100%的随访率。统计患者的生存期,也就是从确诊宫颈癌开始至死亡日期,计算患者的3年生存率。患者的治疗方式共两种,分别为:单纯手术治疗,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采用(均数±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检验其组间比较,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数据,并用x2检验其组间比较。如果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率差异则用Log-rank进行检验,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

2结果

2.1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年龄≤30岁的28例年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5例为分泌物异常,所占百分比为17.9%,非正常和接触性出血18例,所占百分比为64.3%,其余5例无症状,所占百分比为17.9%。年龄>30岁的72例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13例为分泌物异常,所占百分比为18.1%,非正常和接触性出血32例,所占百分比为44.4%,其余27例无症状,所占百分比为37.5%。年轻组患者与中老年组患者相比,无症状情况较少,出血情况较多,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分析:在病理类型为腺癌的37例患者中,脉管癌栓阳性者0例,阴性37例,所占比例分别为0和100%;淋巴管癌栓阳性者5例,所占比例为13.5%;发生淋巴结转移者14例,所占比例为37.8;肿瘤直径<4cm者13例,所占比例为35.1%;临床分期为Ⅰ期者8例,所占比例为21.6%,Ⅱ期26例,所占比例为70.3%,Ⅲ期3例,所占比例为8.1%;肿瘤分型:结节空洞型0例,所占比例为0,菜花型10例,所占比例为27.0%,糜烂型8例,所占比例为21.6%,结节型19例,所占比例为51.4%。在病理类型为鳞癌的63例患者中,脉管癌栓阳性者1例,阴性6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98.4%;淋巴管癌栓阳性者2例,所占比例为3.2%;发生淋巴结转移者15例,所占比例为23.8%;肿瘤直径<4cm者20例,所占比例为31.7%;临床分期为Ⅰ期者23例,所占比例为36.5%,Ⅱ期26例,所占比例为41.3%,Ⅲ期14例,所占比例为22.2%;肿瘤分型:结节空洞型4例,所占比例为6.3%,菜花型25例,所占比例为39.7%,糜烂型16例,所占比例为25.4%,结节型18例,所占比例为28.6%。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鳞癌与腺癌患者的脉管癌栓阳性率、淋巴管癌栓阳性率、肿瘤大小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淋巴癌是否转移、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型方面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3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随访结果显示,3年内共18例患者死亡,3年生存率为82.0%,死亡率为18.0%,死亡患者的生存期最短为9个月,最长为34个月,平均(18.5±2.3)个月。经过分析,淋巴管癌栓、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大小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无影响,临床分期、临床类型和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预后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临床类型和治疗方案为宫颈癌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3讨论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女性而言,宫颈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排第一名[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30岁的年轻患者与年龄>30岁的中老年患者相比,无症状情况较少,出血情况较多,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相比,病情发展较快,所以容易发生出血等情况,病情凶险,需尽快治疗。最近几年,发病患者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的原因可能和性疾病传播、免疫系统不成熟、初次过早、多个等有关。年轻患者由于症状不明显,漏诊率高,淋巴结容易发生转移,放射疗法通常无法取得理想疗效,所以一旦确诊后需要尽早采取手术方法治疗。宫颈癌鳞癌与腺癌患者的在淋巴癌是否转移、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型方面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宫颈腺癌与鳞癌相比死亡率更高,究其原因,可能和腺癌容易侵犯淋巴与血管间隙有关,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82.0%,死亡患者的生存期平均(18.5±2.3)个月;临床分期、临床类型和治疗方案不同的患者预后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临床类型和治疗方案为宫颈癌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4]。临床分期方面主要是发病早期治疗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所以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廖震华[5]等在《19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中,通过回顾性分析190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5年生存率为70.95%,而且年龄<40岁、手术+化疗或/和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大于≥40岁、单纯化疗或/和放疗组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效果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分期、手术与否有关,而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与否是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说明宫颈癌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危险因素仍然是淋巴结转移,为提高生存时间,可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方式治疗,早期患者具有较高的生存率。而张保华[6]等在《7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分析了肌层浸润、细胞分化、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和宫颈癌预后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病理分级、组织类型和年龄不同的患者预后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生存期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无肌层浸润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有肌层浸润者,Ⅱ、Ⅲ期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低于Ⅰ期患者,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与本次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与医疗水平直接影响着宫颈癌发病率,加强早期筛查可以起到预防癌变的作用[7]。许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快,非常重视癌症的预防和治疗,鼓励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有效降低了宫颈癌发病率。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该病以阴道出血与阴道排液为早期症状,癌症发展至晚期时,增大的癌组织会使周围的正常组织被挤压,从而引起下腹痛、尿急、便秘、尿频等症状。中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发病率高。有关部门应推广宫颈癌早期筛查,尽早发现和治疗疾病,以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8]。综上所述,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效果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当尽早确诊并给予手术联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尤其是对腺癌患者,加强护理中老年患者,避免其出血,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张毅娟,吴昌洪,赵苏萍,等.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和水族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1,(29):4494-4496

[2]梁立治,郑敏,刘继红,等.血清CYFRA21-1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34(09):674-677

[3]IzmalovTR,Pan'shinGA,DatsenkoPV.Theroleofageandtumorgradeinthechoiceoffractionationregimeninpatientswithhigh-gradegliomas[J].VoprosyOnkologii,2012,(03):374-379

[4]田兆华,王志启,王建六,等.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4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6(2):102-104

[5]廖震华,陈增春,陈桂林,等.19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2010,19(4):283-286

[6]张保华,王泽华,卢实.7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4,44(27):47-48

[7]KormishJD,SinnerD,ZornAM.InteractionsbetweenSOXfactorsandWnt/beta-cateninsignalingindevelopmentanddisease[J].De-velopmentalDynamics,2010,(01):56-68

第12篇

关键词:牙周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牙周病是牙周组织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它可导致牙槽骨的吸收和牙周组织的破坏,是造成35岁以上人群失牙的主要原因。并且研究表明牙周病还可以诱发人体全身疾病,可以导致或加剧冠心病、胃炎、糖尿病和肺部感染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1-4]。根据第3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群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为给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参考依据,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36例牙周病患者患病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9月~2011年1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周病患者236例,所有患者诊断标准符合:牙周病诊断符合《牙周病学》(卫生部统编教材第4版)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52例,女84例,龄41~59岁,对照组为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36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48例,女88例,年龄45~58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所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经过我院医师统一的培训后,按照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统一问卷调查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经济因素、健康行为、口腔情况、口腔保健情况及全身健康情况和口腔卫生习惯等,将口腔卫生习惯分组: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且≥2 min为好;每天刷牙1次或以下,时间<2 min为差。并且在询问过程中避免使用诱导性词语。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建立数据库,单因素检验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法。

2 结果

2.1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χ2=6.32,P<0.05),患有糖尿病(χ2=17.47,P<0.01),吸烟(χ2=8.36,P<0.01),口腔卫生习惯差(χ2=21.37,P<0.01)等牙周病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例)

变量牙周病组健康对照组χ2值P值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66436.31<0.05 大学及以上1431571.79>0.05月收入

2000元以上5873

2000元以下1781632.38>0.05糖尿病

有327

无20422917.47<0.01吸烟情况

吸烟9868

不吸烟1381688.36<0.01饮酒情况

饮酒158149

不饮酒78870.75>0.05空腔卫生习惯

差5921

好17721521.37<0.01 

 

 

 

 

 

 

 

 

 

 

 

 

 

 

 

 

 

 

 

 

2.2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以牙周病发病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对牙周病发病有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变量进入水准为P=0.05。两分类变量采用0、1赋值。结果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口腔卫生习惯差、患有糖尿病、吸烟是牙周病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牙周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因变量βS.E.WaldSig.Exp(B)95% C.I.for EXP(B) 

上限下限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0.7590.4594.4430.0361.5641. 4375.039口腔卫生习惯差0.3240.3770.5110.0042.4032.7576.340患有糖尿病0.5300.4644.1420.0133.4501.4542.065吸烟1.3320.2222.3580.0014.6721.75515.651

注:β为偏回归系数;β>0为危险因素;β<0为保护因素;S.E.为偏回归系数的标准误;Wald为χ2值;Sig.为P值;Exp(B)为优势比或比值比;EXP(B)95% C.I.为优势比95%的可信区间

3 讨论

口腔健康是生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把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而牙周病是危害口腔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即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在我国患病率更是居于龋病之上。牙周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疾病,特别是发展至晚期,牙齿松动、脱落,咀嚼无力,严重影响消化功能,甚至引起胃肠道隐患。由于该病是导致缺牙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引起部分患者的心理障碍,因此对于高危人群早期的预防对防治牙周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6]。

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较低,口腔卫生习惯差,患有糖尿病,吸烟是导致牙周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OR=1.564 95% CL 1.437~5.039),这与患者文化程度低对牙周疾病症状总体认知程度较低,对早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龈炎不够重视,等到症状明显或加重时才去医院就诊有关,因此要加强牙周病症状尤其是早期症状的卫生宣教。每天刷牙1次或以下,时间<2 min是牙周炎的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是因为正确的刷牙可以保持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菌斑的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牙周病患病率明显下降,而每天刷牙1次并且刷牙时间<2 min,不能很好的保持口腔卫生,菌斑不能有效控制,进而导致牙周病的发生。本研究和以往的研究均显示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密切,糖尿病与牙周炎相互影响,互为高危因素。糖尿病可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研究显示糖尿病者患牙周病的机率比无糖尿病者高出20%~30%。并且在糖尿病人群中,牙周病的损害严重且进展迅速,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的患者发生难治性牙周病的概率高2~3倍。牙周病亦是糖尿病的易感和促进因素,长期的牙周病慢性炎性反应会促进患者血糖升高,本研究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度是正常人的3.45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吸烟是牙周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可以从多方面影响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愈合,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影响人牙龈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贴附 ,并且有研究认为:吸烟可使牙周病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活力下降,并且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导致牙周组织的损害;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附着,影响牙周组织的修复;还可影响成骨细胞生长和加重骨吸收,从而影响牙齿的修复[7-9]。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有限,采取的不正确的口腔清洁措施,对牙周疾病没有“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观念,吸烟和糖尿病等是导致牙周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加强口腔健康检查和宣教,使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并组织定期检查,对口腔疾病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特别是吸烟和糖尿病人群。

4 参考文献

[1] Soejima H,Nakayama H,Fukunaga T,et al.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scor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Heart Vessels,2009,24(2):103.

[2] Bawadi HA,Khader YS,Haroun TF,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y diet among adults in Jordan[J].J Periodontal Res,2011,46(1):74.

[3] Acharya AB,Satyanarayan A,Thakur SL,et al.Status of association studies linking diabetes mellitu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in India[J].Int J Diabetes Dev Ctries,2010,30(2):69.

[4]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

[5] Lamster IB,DePaola DP,Oppermann RV,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periodontal disease to diseases and disorders at distant sites:communication to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and patients[J].J Am Dent Assoc,2008,139(10):1389.

[6] Peruzzo DC,Benatti BB,Ambrosano GM,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periodontal disease[J].J Periodontol,2007,78(8):1491.

[7] Foia L,Toma V,Ungureanu D,et al.Relationship diabetes mellitus-periodontal disease: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07,111(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