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

时间:2023-07-13 17:2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

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措施和对策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逐渐依赖于技术,在处理各项工作时都逐渐离不开先进的科技。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例外,在各项工作中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当前发展与进步的需要。因此,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是大势所趋,是促进水利水电施工发展的有效途径。施工技术的高低是影响施工进行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技g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整个施工进程就很可能落后于其他行业,不利于水利水电的长远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状分析

(一)有些工程施工技术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阻碍工程的顺利进行

各个工程项目进行都需要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设备的状态良好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程和结果,一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使用的设备过于陈旧,尤其是大型的设备,由于长久失修或者设备比较落后,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技术施工过程中,落后的技术设备很难承载高负荷的工作压力,稍不注意设备很可能会停止运作或者发生故障,给水利水电施工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和难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创新意识

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的质量保证是水利水电行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障。施工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好坏,一个有着高素质的团队共同进步,会带来高品质,高质量的结果和成就,反之则不然。然而要想确保施工的质量,必须要严格要求施工技术人员个人的整体素质和团队意识,在工作上有责任心的人员对施工也是兢兢业业,毫不马虎。急于求成而不思进取的人则不能给予信任与依赖,为了工程的质量保证在选拔人才方面要慎重考虑,综合多种条件对比选拔,争取取得高素质,高水平,有上进心和责任心的好员工,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建筑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由于资金等投入力度不够,很难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

技术的进步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步的前提表现,然而技术的研发与进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充足的资金是技术发展和研发的坚实后盾。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水利水电施工对技术的研发资金的投入微乎其微,技术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发展。若想使得施工技术顺利研发与进步,就要投入相应的资金支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

完善建立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机构,是最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在施工前、施工期间以及施工后进行实时监督,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与矛盾需要及时予以解决,否则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施工的监理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必须科学有效地对施工进行监管,从而实现满足大众要求的工程项目。因此,在质量监督方面需要社会各界予以重视和支持,施工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不能懈怠,时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施工项目的质量问题。本着“不求最完美,只求更完美”的理念和态度为人们设计更好的工程项目,质量可靠,使用放心。当前我国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方式解决监管问题,扭转当前不乐观的局面,从每个监管环节入手,切实抓紧工程质量问题的保证,绝不能坐以待毙,止步不前。提高监理力度,明确监管目的,有方向有目标的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

(二)慎重选拔施工技术人员,注重培训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

由于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资本,雇佣一些技术水平不高的人员进行施工,有些甚至完全不熟悉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很多麻烦和问题。因此,对施工人员的选择要慎重,不能为了某些利益,而不重视施工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如果没有经过培训就参与施工工作,在施工中难免会一头雾水,也不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后才发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那么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都不可估量。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可靠程度大部分取决于施工技术人员,关系着人们的安危,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施工技术人员时要精心,决不能大意,否则造成巨大损失和危害之际,就会后悔莫及。对于刚刚上任的技术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对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培训,通过考核的才能正式上岗工作,这样既对技术人员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结语

由于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同其他的工程项目一样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然而时代在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若想与时俱进,走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就必须紧跟时展的潮流和趋势,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满足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引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不断走向技术的顶端,获得一番成功。

参考文献:

第2篇

尊敬的领导:

我是XX大学XX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对贵公司的一些初步了解,本人有意加盟贵公司,为公司尽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

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谙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四年的学校生活和一年多工作实践,不仅让我掌握了牢固的专业知识,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策划和社交方面的能力。在学习和工作中,我踊跃参加各种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我除了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外,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我相信我能为贵公司创造财富!

此外,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将所学用于实践,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因出色的表现,在一年级就参加了校党委主办的党校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同时,我还根据自己的兴趣,辅修经贸英语,选修日语等多门人文,管理课程,使自己不仅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努力成为一个知识全面,涉猎广泛的全方位人才。

“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世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是我的工作方式。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技术开发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推荐人:文秘站

XXXX年XX月XX日

第3篇

自专业设置以来,领导曾多次外出调研,组织省内专家对专业的优势、特色与不足进行评估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本专业是吉林省为数不多的水利类专业之一,目前我省只有长春工程学院开设,每年毕业生仅150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吉林省供不应求。(2)本专业的主要不足:实习经费存在明显的不足,校外实习场地基本缺乏,实验设备不到位,导致部分课程实验以计算或设计代替,致使实习内容以及时间大打折扣,缺乏综合的实训项目,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专业的发展机遇

挑战与总是机遇并存,新办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发展适逢建专业以来最好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为了配合我省提出“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我省计划在全省开展六项水利重点工程:中部城市松花江调水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大安灌区、四湖沟水利枢纽工程,从而对水利人才的需求大增。(2)我院于2011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增大了对各专业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力度。

三、教学和实践的改革

只有认清了专业的优势、特色与不足,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各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从而力争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工程能力的有机结合,主要培养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校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应以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等专业岗位为主,构建合理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调整现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把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以专业的核心知识为中心线,以能力锻炼和就业导向为本合理设置课程,构建实具有实用技术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打破原来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各项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根据水利施工企业一线的技术进步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课程体系模式,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打破原有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系模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选修及综合实训,以上五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来看,个人建议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前提至第六学期来教学,第七学期主要是选修课,这样调整才能保证重要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从2011届学生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出于毕业找工作或考研的需要,往往在第七学期几乎放弃了与自己考研或就业不相关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即使在校也是心不在焉,从而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专业课的教学时间作出适当的调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找工作或是考研复习。

(三)积极进行实验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实验设备不足或是根本无相关的设备,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根本无法按时在实验室正常开出,有的即使能够开出也因为设备数量不足和实验环境的限制达不到实验预期效果。为此应结合“国家和省财政实验室专项”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汇知识、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强化实习、实践工程能力

实习是学生对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建立感性认识,并运用专业知识来对各种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再认识并深化理解、升华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尤其是毕业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

1实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方面,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大大降低,致使实习地点较少,实习时间短,即使到达一个实习地点也仅仅是看与听,几乎没有让学生在实习现场动手操作,不能深入理解水利工程的特点与功用;再加上实习高水平讲解人员少,实习学生人数较多,只能所有学生一起参观、听讲,加之实习内容少,项目单一,致使实习效果不理想,没有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实习实践教学成为形式,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实践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需要与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直接联系,作为教研室教师具有局限性,联系起来很不方便,从而影响了实习的顺利安排和实施。

2实习实践教学中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第4篇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玛河流域 教学实习

1.玛河流域概况

玛纳斯河(简称玛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85°01′~86°32′E,43°27′~45°21′N,东西最长198.7km,南北最宽260.8km,海拔最高5242.5m,最低256m,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南部山地丘陵区、中部绿洲平原区和北部沙漠区三大地貌类型区,流域总面积2.67×104km2[1]。流域远离海洋,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在6.0℃~6.9℃之间,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3.1℃,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2.8℃左右[2]。年降水量110mm~200mm,年蒸发量1500mm~2000mm,具有气候干燥,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温日较差大等大陆性气候特点[3,4]。

2.石河子大学水电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目的

2.1工程地质实习目的

使学生获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及地下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将所学到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结合起来,初步掌握从工程地质条件角度选择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区,并进行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方法。

2.2水文地质实习目的

实地了解、认识地下水的分布埋藏特征,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地下水的动态,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壤盐渍化防治等基本知识;掌握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3实习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认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并且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此外,通过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有利于学生增强体魄和磨炼意志,并受到集体主义教育。

3.石河子大学水电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线路典型地点及实习内容

实习路线自玛河大泉沟水库起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拟选水库清玛坝址为止,路线直线距离约37km,其中平原区直线距离约18km,山区段直线距离约19km。

计划重点实习地点14处[5]:

大泉沟水库:平原水库库盘、坝型;细土平原地层岩性与结构;平原水库工程地质问题;水库西岸石莫公路边自流井,地下水溢出带。

石总场一分场农灌井: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的开发利用,机井工程规划设计;土壤盐渍化治理;玛河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石河子市地下水超采问题。

玛河公路大桥:跨河公路桥梁地基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勘察与评价。

玛河五级水电站尾水渠和“八公里”过河涵洞:平原河流地貌(阶地、河床形态,第四纪地层岩性);尾水渠工程地质条件;河水渗漏损失与补给第四系松散层孔隙地下水问题。

玛河四级水电站引水渠:渠道的渗漏及高边坡的稳定问题。

玛河三级电站压力管坡:认识第三纪地层的岩性、产状及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

红山嘴渠首:玛河出山口地形地貌,河床第四系岩性、厚度;第三系倒转背斜;山区-平原地形地貌形态的变化特征,以及构造控制地下水分布和补径排条件问题。

玛河三级水电站引水渠边坡不稳定段:了解第三系软质岩石的不良地质作用,河流侵蚀冲刷、滑坡对渠道运行的影响及其处理。

玛河河谷泉水溢出带:天山北坡前山带地质构造,玛河河谷水源地、南山洼地水文地质条件,泉水的开发利用。

玛河二级水电站引水渠和融冰井:南山洼地水文地质条件,渠水冰冻危害及治理。

玛河一级渠首:河谷地形地貌,渠首工程地质条件。

玛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拟选下坝址水库(九连坝址):库区、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物理地质现象);崩塌、滑坡、顺层剥落、卸荷裂隙、库岸边坡再造,新构造运动现象-活动性断层,古河槽渗漏,水库淹没与淤积;天然建筑材料(坝壳填筑料、防渗土料、混凝土粗细骨料)。

玛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拟选上坝址水库(清玛坝址):库区、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物理地质现象),即崩塌、滑坡、掉块,古河槽渗漏,水库淹没与淤积;天然建筑材料(坝壳填筑料、防渗土料、混凝土粗细骨料)。

参观玛河一级或三级水电站(学院联系落实后再定)。

4.石河子大学水电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计划安排三天。第一天在室内熟悉实纲和要求,搜集、了解实习线路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并进行外出各项准备;第二天从大泉沟水库开始,到红山嘴渠首结束;第三天从玛河二级引水渠中段开始,至玛河拟建肯斯瓦特水库清玛坝址为止。

5.石河子大学水电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要求

实习结束后,学生每人填写“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实习情况登记表”,交实习指导教师及实习指导小组签署意见后,交学院归档。

实习结束后,学生每人根据实习踏勘观测记录和收集的相关资料,编写实习报告。要求不少于3000字,最好附上地质剖面图,反映地形地貌和地层、构造、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

6.结语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一次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实习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基于玛河流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石河子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尽可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点,实习内容紧扣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为今后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是基于我校在玛河流域多年实践教学基础上安排的,许多老前辈前期做了大量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这些都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充实。

参考文献:

[1]赵宝峰.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凌红波,徐海量,张青青,等.1956―200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11(1):64-71.

[3]封玲.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4]禹朴家,张青青,樊自立,等.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析[J].2010,30(5):191-195.

第5篇

总结分析我国水电施工企业近年来发生的因工伤亡事故,不难看出,工地发生伤亡事故的基本原因有3条: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缺陷。据统计80%以上的伤亡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因此,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人及物、环境的管理。主要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快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过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安全技术水平,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在编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尽量优先考虑采用新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手段,为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创造条件。

二、设置安全装置

1、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就是用屏护方法与手段把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开来的设备。施工活动中的危险部位主要有“洞口作业”、“临边作业”、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等。

防护装置的种类繁多,从构造上可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二类。由于施工流动性大、人员繁杂及生产厂家的问题,均可能造成无防护或防护装置缺少的现象。因此,应随时检查增补,做到防护严密。在“洞口作业”、“临边作业”处要按标准设置防护,使劳动者有安全感;在机械设备上做到轮有罩、轴有套,使其转动部分与人体绝对隔离开来;在施工用电中,要做到“4级”保险;遗贸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要有隔离措施。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并教育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并严加保护,不得随意破坏,拆卸和废弃。

2、保险装置

保险装置是指机械设备在非正常操作和运行中能够自动控制和消除危险的设施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阀,供电设施的触电保安器,各种提升设备的断绳保险器等。

3、信号装置

它是应用信号指示或警告人们预防危险的装置。信号装置的本身无排除危险的功能。它仅是提示工人注意,遇到不安全状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脱离危险区或采取预防措施。因此,它的效果取决于工人的注意力和识别信号的能力。

信号装置可分为3种。一般有颜色信号、音响信号和指示仪表。例如:颜色信号主要有红、蓝、黄、绿4种颜色。红色表示危险禁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表示警告;绿色表示安全。国家的安全标志对保持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必须按标准予以实施。

三、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和电气绝缘检验

1、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特别是自行设计组装的临时设施和各种材料、构件、部件均应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必须在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时方可投入正常使用。有些还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试验,如施工用的钢丝绳、钢材、钢筋、机件及自行设计的吊栏架、外挂架子等,在使用前必须做承载试验。

2、电气绝缘检验

电气设备的绝缘很重要。要保证机电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不断更新老化及损坏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要求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均应对电气绝缘进行检验。

四、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修

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它的使用期限和效率,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对每类机械设备均应建立档案,以便及时地按每台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大中小修,在检修中应严格遵守规章规定,遵守安全技术规定,遵守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绝不允许为了赶进度,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五、文明施工

当前开展文明安全施工活动,已纳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施工现场如果做到整体规划有序、平面布置合理、施工现场整洁,各种防护齐全有效,各种标志醒目,施工生产管理人员遵章守纪。那这个施工企业一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反之,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文明施工也是预防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素质的综合手段。

六、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合理地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预防事故、保护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虽不是主要手段,但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确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统一采购(定点)妥善保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预防事故、减轻伤害程度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七、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目的主要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素质,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思想、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三个方面的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就是通过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在施工生产中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利用过去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几事故损失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就是全体职工都必须接受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职工掌握必备的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操作技能教育就是要结合本专业,本工种和本岗位的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等基本知识,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基本操作技能。新入场工人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三级安全教育为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所有教育内容均应记录在职工教育档案中。由项目部上报,安全质量部保管。

八、加强对临时工的安全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方案

2006年我国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6年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迈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先进的理念已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成为“五位一体”评估体系中重要组成,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另外,高校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专业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并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近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担当起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培养人才的重任。2013年我校提出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定位,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分类培养,制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2009年和2015年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于2013年也通过认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也在积极准备中。如何在工程和创新创业双背景下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深入贯彻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理念和要求,也贯彻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校制定的新培养方案指导思想。本文结合我校水利类专业2014版培养修订工作进行了探索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比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1]。工程教育认证是在自愿前提下开展的,是工程教育质量的最低要求,属于合格评估。正因为是合格评估,所有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就应该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基础上,建立适应自己学校定位、学科优势、人才类型和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为保障”等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否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否是工程教育类专业,其思想对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都有积极借鉴价值。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新常态对高等学校赋予的历史使命,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3]。创新创业教育并非我国独创,在20世纪中叶美国高等学校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随后日本、英国也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创业教育[4]。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心所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无疑是人才培养中核心内容。通过以上内涵分析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区别,也有统一的地方。下面进一步来分析。第一,二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工程教育是以工程师素养养成为目的的教育过程,与其他高等教育一样,需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最新的工程认证标准提出的毕业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具备识别复杂工程问题应具备的数理化和工程基础知识、掌握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能提出或设计出满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伦理的解决方案;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应用现代工具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预测和评价等能力;具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遵守职业规范、具有国际视野。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主要培养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知识、能力、素质,侧重于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潜能的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第二,培养模式并不存在矛盾。工程教育强调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更重视面向具体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即重在实践育人,重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质[5]。第三,教育的层次不同。工程教育是根据行业对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最低要求,是学生步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要求。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基本要求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二者层次不同,而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要大于工程教育。第四,二者面向的本科专业类型稍有差异。工程教育主要是面向工科专业,同时也包括一些需要培养工程素养的专业,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高校所有专业。第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思想完全一致。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科专业来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的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行业基本要求,是专业培养目标的最低要求,体现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对社会的适应性,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工程教育基础上,更加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二者应该深度融合,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过程等。

二、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一)培养方案修订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根据我校“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和“双一流”建设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则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构建起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结合,专业能力培养与通识教育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行业需求,实行分类培养[6]。同时,将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的理念和要求融合,贯彻于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构建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包括培养目标、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三个方面。专业目标包括基本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培养目标分别包括学校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专业目标分别包括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专业素养三个方面。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类培养。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能力、应养成的素质也分别按基本和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掌握知识和能力既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也要体现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要求。譬如: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的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得到工程制图、力学分析、工程计算、工程测量、实验设计及综合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水文水资源工程、水环境工程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水利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水资源开发、水利防灾减灾和水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能够成为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三)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学科特点,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修订原则,整合课程资源、厘清课程边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科学构建课程支撑体系。 在课程体系中,通识类课程学分占到41%左右,其中数理化类课程学分占通识类课程的总学分的40%左右;集中实践教学每32学时计1学分,占总学分的21.8%和21.3%,再加上理论课附带的实验课学时,则实践教学学分超过30%;同时,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建立了较为宽广的课程,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业规划、工作方向选修,选修比例50%左右;同时在专业课又分为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类,体现分类培养。2.优化选修类通识课程,加强诚信与社会责任感教育。按照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教育的要求,优化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人文情怀、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维、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第一,按模块化开设人文素质课。具体分为“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人生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5个模块。每个模块又提供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每位学生在每一个模块内至少修1学分的课程。第二,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由学术造诣高的教授来承担,讲授的对象面向全校学生,不限定专业,内容以科技创新为主,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习惯、对科研研究的热情和追求真理的信念,并通过教授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潜心学习。第三,抓好课外人文素质教育。开设讲座等活动,每年要举办100场素质报告会,即“百场素质报告”。先后邀请李岚清、李肇星、李开复、于丹等社会知名人士为学生做报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积极地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国家芭蕾舞团、国家京剧院、满天星交响乐团来学校演出。结合农林院校的特点,以科技支农、环保宣传等等这些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教育活动,打造了田园使者、村主任助理等等这样一些品牌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团队专门开设《职业素养提升》等课程,不定期举行就业大学堂讲座,聘请社会上成功的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做出成绩的毕业学生开展讲座,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兴趣,提高参与度。3.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强化数理化、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同时,增加管理和环境类课程。目前数学类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11学分)、《线性代数》(2.5学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学分)。物理类分为《大学物理》(5学分)、《大学物理实验》(1.5学分)。计算机类课程开设《计算机基础》(2.5学分)、《程序设计基础》(VB,3.0学分)、《MATLAB与工程计算》(1.5学分,其中实验16学时)。每个专业均增加《工程化学》(2学分)、《水利法规与工程伦理》(1学分)两门课程。对于农业水利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增加《农业水利工程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1.5学分)、《工程项目管理》(2.0学分)等管理课程;对于水文与水资专业增加了《水化学分析》(2.5学分)、《水化学分析实验》(1学分,32学时)、《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1.5学分)、《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课程设计》(1.0学分)、《水务管理》(1.5学分)等课程。

(四)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平台

除加大实践教学学分外,更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好顶层设计。具体体现在下面几点:第一,压缩培养方案额定总学分到160学分,腾出较多时间让学生参与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将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素质提升归并到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在额定学分外最少再完成8学分。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按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三个模块分别计算学分,并建立了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第二,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做好创新创业理论教育教学,开设新生研讨课、创业类通识课程、科学研究方法、学科专题等课程。加大创新创业计划资助,每年学校投资300多万元用于创新创业计划资助,覆盖近50%学生。积极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不仅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学科竞赛,同时打造学院的“一院一品”竞赛项目。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且至少参加一项创新创业训练。第三,搭建创业平台。学校建设大学生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园,与陕西微软创新中心、韩国惠人集团、北京万学集团、陕西荣华集团等单位深化合作,借船出海。同时,学校大力组织创新创业论坛,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

三、存在问题

新的培养方案已运行2年多,工程教育的理念逐渐在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中体现,持续改进保障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成绩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充分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与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冲突。专业认证中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依照全体学生的成效来评价,但目前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分类培养,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较多课程供学生选修,部分学生也许不会选修某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补充标准规定的课程,造成知识结构的残缺。另外,实行分类培养模式中,学科势力强的专业则设置了研究型人才定位,其课程设置并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从管理层面有何解决办法,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创业教育方面。目前在学校的不同层面还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识不清,片面割裂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还不能够很好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双创性师资短缺、创新创业课程质量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同样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5(7):75-78.

[3]曹震,刘震.进阶循环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6(3):20-23.

[4]刘隽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现状与突出的问题[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2):1-4.

[5]李志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30-34.

第7篇

短暂的施工实习很快便结束了,在这次施工实习过程中,我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在实习工地的工程师的指导下,我对实习过程出现的专业知识困惑和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和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收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而且还从老一辈的水利工程专家那学到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现将实习以来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由于我们是在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首先,通过这次毕业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想,那便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们都学过,但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学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 以小见大”。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们在上次暑假实习时,我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因此,我推测是该工程地基土质软弱或砂化严重,我向项目负责人请教后得到了肯定。因为在学基础工程后,我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问题和疑惑。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换个角度或换种思维可能就简单的多了。所以,除了将所学的运用于工程中,还应注意灵活、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原理和方法,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兼顾全局,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或监理工作,我们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这次施工实习的工程局,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在建三峡大坝时运用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使我感受特别深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考虑的内容多,范围广,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务量更大,但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三峡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工人们在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也是在施工现场步步不离,认真将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项目工程负责人则在工地现场指导。因此各项工作都在计划进行中。

通过这些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十分有助于施工的连续性和可续性。

最后,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实,在这么短暂的施工实习中真的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这几天的施工实习中我从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水利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所说:“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谦虚和学习”。

的确,从大学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我们所面临的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们去努力。因此,面对那么多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同行前辈,他们工作经验比我们丰富,知识学的比我们扎实,学识比我们渊博,我们只有耐下心来,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也才会在水利工程这一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领域取得更大的收获。

另外,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能轻松胜任水利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由于专业实习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向从事水利工程的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三、专业知识在工程中运用不够灵活。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欠灵活。这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第8篇

由于我们是在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首先,通过这次毕业实习,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通过这次实习,我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我想,那便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们都学过,但如何将他们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学以致用”的另一方面是“以小见大”。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们在上次暑假实习时,我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因此,我推测是该工程地基土质软弱或砂化严重,我向项目负责人请教后得到了肯定。因为在学基础工程后,我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问题和疑惑。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换个角度或换种思维可能就简单的多了。所以,除了将所学的运用于工程中,还应注意灵活、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原理和方法,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兼顾全局,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或监理工作,我们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这次施工实习的工程局,他们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在建三峡大坝时运用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使我感受特别深刻。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考虑的内容多,范围广,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务量更大,但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三峡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工人们在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也是在施工现场步步不离,认真将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项目工程负责人则在工地现场指导。因此各项工作都在计划进行中。

通过这些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十分有助于施工的连续性和可续性。

最后,通过这次施工实习,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实,在这么短暂的施工实习中真的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这几天的施工实习中我从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水利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所说:“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谦虚和学习”。

的确,从大学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我们所面临的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们去努力。因此,面对那么多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同行前辈,他们工作经验比我们丰富,知识学的比我们扎实,学识比我们渊博,我们只有耐下心来,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我们才会有更大的进步,我们也才会在水利工程这一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领域取得更大的收获。

另外,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也发现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但是当前所掌握的知识面不够广,尚不能轻松胜任水利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9篇

才开始实习的通过这次实习,由于我学校学到专业课时才进行这次实习的因此这次实习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实习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意义。学完专业基础课后。使我更充分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首先。使我更深刻地了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知识。大学三年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后,逐步具有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都是理论知识,除上课程认知识习和假期专业实习外,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还远不够。通过这次实习,对以前学习和实习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有了正确的认识。

所运用的模型和原理也是最简单的类型。但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日趋规范和完整以及人民群众对建筑物安全、合理、经济的更高要求,以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工程上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疑惑,如何快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想,那便是运用我所学的知识和原理,根据问题具体找出“瓶颈”所在找到突破口去解决好。其实,这些基本知识和原理很多我都学过,但如何将他联系起来,用于解决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则需要我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对工程采用基础静压桩法和锚杆固定的处理方案十分不解,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是以小见大”许多知识、原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上次暑假实习时。因为静压桩比现浇混凝土桩经济费用高。因此,推测是该工程地基土质软弱或砂化严重,向项目负责人请教后得到肯定。因为在学基础工程后,一直记得授课老师这样告诉我如果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应尽量少使用静压桩,静压桩费时而且费用大,也就是这个小道理,才让我产生上面的问题和疑惑。有些问题看似复杂,其实换个角度或换种思维可能就简单的多了所以,除了将所学的运用于工程中,还应注意灵活、熟练掌握和运用那些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原理和方法,从小处、细微处着眼,兼顾全局,一定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通过这次施工实习,其次。使我更清醒地意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或监理工作,都应该注重提高施工管理效率。这次施工实习的工程局,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都值得我学习。尤其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实习,建三峡大坝时运用的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使我感受特别深刻。

范围广,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要考虑的内容多。所要安排的工作任务量更大,但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进度和效率。三峡水利工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工人们工地上忙碌但有序,施工员、安全员、监理员也是施工现场步步不离,认真将施工工作效率提高到最佳,而项目工程负责人则在工地现场指导。因此各项工作都在计划进行中。

施工效率有了很大提高,通过这些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方法。这样十分有助于施工的连续性和可续性。

通过这次施工实习,最后。使得我更全面地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其实,这么短暂的施工实习中真的很难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几天的施工实习中我从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水利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所说: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谦虚和学习”。

从大学毕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确。所面临的如同一张白纸,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等待我去努力。因此,面对那么多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同行前辈,工作经验比我丰富,知识学的比我扎实,学识比我渊博,只有耐下心来,虚心向他请教学习,才会有更大的进步,也才会在水利工程这一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领域取得更大的收获。

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另外。也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尽管在学校认真学习了专业知识。尚不能轻松胜任水利工程工作,因此,尽管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但我应该将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学习的开始,只是实践中学习,才会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10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2011~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1000个左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即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以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中国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大批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水利工程专业作为省级重点专业经过层层筛选,有幸入围。

一、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简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1999年批准成立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水利工程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现在学校共计17个班,学生703人,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6%以上。现有专业课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的70%,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

队伍。

本专业先后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14个,校内实训基地4个。同时结合专业积极与行业联系,建成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8个。其中水工监测与水流测控实训中心投资120余万元建成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仿真模型,以及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实训中心投资100余万元建成的土石坝、重力坝施工模拟现场,在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具有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水利工程专业自2000年正式招生以来,不断进行专业改革,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精品课程3门。

在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陕西省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将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和民生水利作为未来5~10年水利建设的重点之一,加上本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的申报成功,为水利工程专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专业建设目标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是:立足陕西,面向西北,依托省内大中型灌区(宝鸡峡灌区、泾惠渠灌区、交口抽渭灌区等)、地市水利部门和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单位,紧密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利实际,通过校企对接、企业参与,突出“中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五种核心能力培养,抓好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训实习条件改善、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等方面建设,培养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最终将水利工程专业建成服务于区域水利事业的特色引领型专业,带动我院各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引领本地区相关高职院校专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是本次建设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行“双证书”制度;专业课程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研究等六项内容。

1.构建课程体系

对应中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与企业技术专家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引入水利行业职业岗位(工种)标准,构建工学结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能力训练体系,该体系分四个层次:(1)以基本素

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合格达标为目标,构建教学体系中的专业基本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职业素质;(2)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岗位的能力要求为目标,构建专业核心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3)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构建专项能力模块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4)学生到企业以准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进入实际岗位工作,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实践、管理、评价,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熟悉岗位责任、权利、义务及职业道德,实现毕业即可顶岗的零距离上岗目标。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以“四结合”为原则:结合专业知识点、结合行业规范标准、结合典型工程案例、结合生产新技术(如,板式导流法、生物砌块技术、淤地坝等),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每门课的特点,采用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做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实训、专业实习、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合理衔接,按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四个层次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将“考证”训练纳入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整个

教学活动中处于积极参与状态,知识在亲自动手和行动过程中

获得。

3.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课程教学内容紧扣职业岗位(工种)技术标准、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的要求,推行“双证书”教育制度。学校积极与陕西省水利厅定额站合作开办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员岗位证书培训,与中国水利工程协会合作开办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岗位“五大员”(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证书培训,切实与行业职业标准接轨,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拓展就业渠道提供有力支撑,使该专业毕业生获得“双证书”比例达到90%以上,充分体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4.专业课程建设

以学生从事中小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集中开发一批能体现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经过两年努力,完成9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9门专业平台课程、5门专

业拓展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优化课程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完成教学总体设计和实施设计,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相应试题、试卷及教材编写,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建成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岗位接触零距离的特色课程。

表1 专业课程建设表

5.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多媒体课件)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以岗位职业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合格标准及岗位职业技能特长为目标,引入行业职业标准,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不断把企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与企业合作开发反映实际工程项目、工程案例的立体化特色教材。教材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内容相互衔接。鼓励教师利用课件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Dream weaver、Author ware等)制作课件,开发研制出一批风格多样、内容丰富的高水平多媒体精品课件,建立完善的教学、开发、服务、管理体系,并通过网络传输等信息技术将课件上传到课件库中,建成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网络资源于一体的立体化教学共享资源库。

表2 特色教材及多媒体课件建设表

6.教学改革研究

(1)以“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利用我校正在实施的“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企业,探索学校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技术人员交流对接机制,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内涵和有效途径,搭建校企传输课堂。以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绩效评价体系。

(2)按照“项目载体,任务驱动”的改革思路,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按照“项目载体,任务驱动”思路进行课程的顶层设计,包括课程标准建设、课程总体设计、单元设计,以便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以提升教师职业教育的综合素质为重点,强化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建设

每年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与管理一线参与生产实践活动,增强其实践动手能力;每年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生产企业的项目开发、生产指导和基层技术人员的培

训,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行业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鼓励青年教师向专业带头人学习,由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同带领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指导和基层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聘请水利行业一线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水平。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将使水利工程专业的社会服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领示范等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促进基层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对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刘红英,刘愿英.试论高职水利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郭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教学体系改革的影响力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2(04).

[3]赵红.高职高专院校测绘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测绘通报,2009(01).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合同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施工企业合同作为合同类型的一种,是在需要建设施工的工程项目中,承包人与发包人为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双方进行具体的权利义务约定,承包方负责施工项目的完成,发包人负责工程价款支付的合同。市政施工项目由于其生产长期性,而且施工过程极为复杂,参与项目的行为主体众多,主体间经济关系也错综复杂。因此,施工企业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不避讳合同索赔,才能使自身适应更广阔的市场,有更好的发展。

一、对工程合同管理的认识

1、合同签订环节

一般而言,合同签订是基于甲乙双方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来进行的。然而,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来说,因其存在着信息不完美现象,因此该合同具有不完全合约的特质。所谓不完全合约是指,合同中的条款无法穷尽项目未来施工中可能遇见的所有问题。而之所以会是这样,便在于该项施工的长周期特征所决定。正因为如此,在信息不完美现象存在的情况下,合同签订环节便可能存在问题。

2、合同实施环节

从理论层面来看,随着在甲乙双方认可下合同的签订,已经保证了合同实施的可行性。但实践表明,在项目施工监督机制缺失的状况下,承建方往往做出背离合同约定的事情。主要体现为,在施工材料上做文章而降低其施工成本。不难知晓,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可见,因合同实施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也可能使合同管理出现问题。

3、合同保管环节

对工程项目的终生负责制,使得水利水电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这种压力需要借助工程合同的保管,而分解到各子项目承建方身上。为此,合同分类保管便成为需要认真实施的工作,但目前这里面仍存在问题的可能。

二、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市政施工单位人员复杂,素质良莠不齐,法律意识单薄,也意识不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合同里内容和义务的规定不协调;(2)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合同违约现象严重;(3)有些承包人资质不够违法签订合同,或者违法用假名义来签订合同;(4)现在企业会把工程交给很多承包商,而承包商会继续分担给小承包商,在这种层层的关系中,存在着不合法的转让承包现象。工程承包是很复杂的系统,存在很多激烈的竞争,并且伴随着激烈甚至恶意的竞争。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在合同执行的时候,很多行为得不到法律的规范,以至于有些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2、合同管理制度缺陷

很多市政施工企业缺乏对合同管理制度的重视,企业中没有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和人员,没有建立规范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合同在订立、履行过程中漏洞频出。这样容易造成合同执行的具体困难,甚至造成重大合同失误,形成巨大的合同风险。同时,如果相关工作程序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也容易滋生各种工程腐败。

3、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市政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和合同索赔是专业性、技术性和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其涉及内容多、专业广,并且合同管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市政工程的全局,所以需要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造价管理及法律知识的人进行管理,而许多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部都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而是由其他人员进行代管,并且缺乏对这些人员的专业培训,导致合同管理工作难免出现问题。

三、加强施工合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

施工企业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应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在合同总体分析和细化分析的基础上,将合同总体目标分解到具体的工程活动中。对建立的组织机构,必须明确与之相应的工作流程。从合同签订前对招标文件分析、合同文本审查、工程合同策划,如分包合同策划、工程预算、报价、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到合同签订后建立合同实施保证体系、对合同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分析、诊断、合同变更、索赔和反索赔等过程,均要建立有效的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奖惩分明,避免职权交叉,互相扯皮。此外,施工企业还要建立有效方便的文档系统,使合同的监督、跟踪和诊断工作正常进行,有利于及时正确地决策,而且在发生市政工程纠纷时能及时地提供有力的证据。

2、制定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

2.1合同交底制度

合同签订后,首先,要由招投标中编制“经济标”和“技术标”的部门,与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管理部门进行技术交底。其次,再由项目合同管理人员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各工作小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通过技术交底,使大家熟悉合同中的主要内容、各种规定、管理程序,了解施工单位的合同责任和工程范围。

2.2责任分解制度

项目部合同管理人员应负责将各种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小组或分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责任等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层层合同责任分解,层层合同责任落实到人,使各工程小组都能尽心尽职,共同完美地实施合同。

3、重视合同文本分析

3.1合法性分析

这包括: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工程项目是否已具备招标投标、签订和实施合同的一切条件,特别是是否具备各种批准文件;招标投标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

3.2完备性分析

其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种种文件是否齐全;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对各种问题的规定有没有遗漏;合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模棱两可或含义不清楚;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建议应尽量采用或参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4、重视合同变更管理

合同变更在工程实践中是非常频繁的,变更意味着索赔的机会,所以在工程实施中必须加强管理,合同管理工程师应该记录、收集、整理所涉及到的种种文件,如图纸、各种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和业主的变更指令,并对变更部分的内容进行审查和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变更必须与索赔同步进行,待双方达成一致后,再进行合同变更。很多承包人往往不重视变更管理,对业主要求的变更无条件服从而导致工作做了却无法获得赔偿。

5、重视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

合同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才能保证项目的高效运转、优质管理,工程施工需要大量优秀的人员参与,这其中也包括称职的合同管理人才,他们应该不单单是掌握合同管理涉及到的拟订、修改、谈判和解释等基本知识,还应该具备合同履行与合同索赔等公共类的技能,属于较为全面的复合人才。目前,施工企业中非常缺少这类人才,选拔这类优秀人才应该成为施工企业的一项基本日常工作。此外,应该多引进这些人才,使企业的合同管理队伍不断壮大。

结束语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与合同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工程项目来说,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风险。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合同风险管理,识别、分析、评价风险,并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通过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风险的辨识、分析、预防和处置,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收益,确保承包人在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丽.浅析如何加强工程合同管理[J].经济视野,2013(2).

第12篇

与农业水利有关的学科包括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和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隶属于水利类学科,由原来的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经学科调整而发展起来,主要培养具备农业水利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农业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以灌溉排水、农田水利及水工建筑物等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2]。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农业工程学科的分支[3],介于工程、农业生物和资源与环境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强调水———土———作物之关系,把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转化规律及其工程调控措施与技术装备,最有效地利用水土资源,以土壤———作物———水关系为中心的农田水分循环规律与有效的调控措施,达到持续性土地利用的目的。

目前,开设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和从事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的高校主要有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等。广西高校尚未开设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中国农业水利的相关学科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水利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领域。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城市和工业用水日益增加,农业水利研究在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广西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虽然年降雨量比较丰富,但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全年70%~80%降雨集中在4~9月份。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水管理水平不高,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广西耕地总面积为261.42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1.04%。其中水田为154.03万公顷(保水田为108.47万公顷),占58.9%;旱地107.39万公顷(水浇地5.76万公顷),占41.1%。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485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46万人,占总人口的70.9%。农村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一直是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解决农田水利灌溉的问题,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是促进农业增收的重要前提。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广西已建成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喷灌工程、江海堤围工程、水土保持、水力发电工程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各类型水利设施29万多处,其中大中小型水库4439座,引水工程136499处,初步具备了有一定规模的防洪、灌溉、水土流失的治理,山区人畜用水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体系。但是,广西多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已运行30~40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尚未摆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升级。另外,农田基本建设投入相对不足,加上渠系水管理技术落后,一些灌溉渠道分布在溶洞、裂隙等发育的岩溶地区,渠系渗漏严重,造成渠系水的渗漏损失,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部分区域的农业灌溉用水得不到充分的保障。目前,广西水利人才队伍整体层次构成严重偏低,其中高级人才仅约占人才总量的1/17左右,比重太小。广西农业水利科技水平仍比较落后,农业水利高级人才匮乏,农业水利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低,水利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4],难以在水土资源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等农业水利重要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加强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可为水利建设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广西农业水利研究与教育的意义

国家十分重视农业水利和灌溉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水利建设,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保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水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粮食安全的保证条件[5]。农业是广西用水大户,占广西水资源总利用量的70%左右,而且广西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仍然非常严重,与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广西目前农田灌溉用水量为全国的2.4倍。全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平均为0.51,广西为0.47,而发达国家为0.7~0.8。广西节水型社会建设以及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任重道远,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才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农田水利基本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广西耕地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发达、溶洞较大的岩溶区,该区地表土质疏松,土层比较浅薄,土质保水性能差,地表水径流损失大,地下水开发利用难度大,加上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季节性干旱缺水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加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广西水利发展对农业水利研究和教育的需求

随着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和农业水环广角境负荷日趋加重,人口———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形势日趋紧张。广西水土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洪涝灾害依然严重,农业水利问题已经成为广西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要应对农业水利领域的重大挑战,广西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和有效保护,充分发挥农业水利研究和教育在农业水利发展中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

4.1水利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亟须提高

广西水利人才总数为21271人,水利科技人才总数为13283人,其中高级科技人才736人,占科技人才总数的5.54%;中级科技人才3012人,占22.68%;初级科技人才9535人,占71.78%,比重很大。水利人才队伍存在以下方面不足。

4.1.1人才队伍文化层次偏低

在人才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文化的仅占0.09%,本科生以上文化仅占人才总量的8.38%,高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人才数量合计占43.44%。科技人才文化层次低,科技人才中本科文化占9.65%,高学历人才不足,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提高水利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迫在眉睫。

4.1.2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人才队伍中高级人才趋于老龄化,中青年高级人才比重不足。人才总量中40岁以下的高级人才仅占高级人才总量的12.77%。科技人才中高级人才的老龄化更为突出,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才中,40岁以下的仅占6.26%,51岁以上的占76.68%,科技人才“老龄化”现象突出,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队伍,缺乏应有的活力。

4.2水利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1980年至今,广西水利系统共获得国家及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300多项,这些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广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但与全国先进的省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和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尚未开设农业水利类本科专业及硕士点,对农业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2)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够活,科技运行机制和人才管理体制不尽完善;(3)科研实力不够强,中青年科技骨干不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乏;(4)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要解决广西水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大水利科技投入,重点进行水利人才培养和教育。水利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是水利科技发展的关键,水利科技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广西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农业水利研究和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