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乡建设与管理

城乡建设与管理

时间:2023-07-13 17:24: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乡建设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乡建设与管理

第1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城镇建设方面

1、县城市风貌三期改造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2480万元,完成50余栋单体风貌改造,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完成2356万元。

2、启动实施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项目总投资400万元,项目正在开展可研编制及设计方案编制中。

3、县809台广场公共厕所新建工程,项目总投资50万元,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50万元。

4、县广场公共厕所新建工,项目总投资99万元,完成房屋主体建设,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完成投资65万元。

5、县县城出口生态保护治理工程,项目总投资180万元,进场施工,完成投资18万元。

6、新建基层政权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940万元,3个建设点全面完成主体建设,进入装饰装修阶段,完成投资567万元。

7、县乡境内G227沿线旅游扶贫公共厕所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0万元,房屋工程竣工,正在开展附属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8万元。

8、县乡境内G227沿线旅游扶贫公共厕所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5万元,房屋工程竣工,正在开展附属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5万。

(二)、2019年扶贫新村建设情况:

1、召开历年来农村危房改造资料归档两次,三年检索系统2016-2020年系统录入指导、监督19乡镇录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核验2299户。指导皮擦乡完善一户一档农村危房改造(藏区新居)资料作为全县归档模板,印发目录清单到各乡镇完善归档资料。

2、编制2019年大排查25户非建档特殊困户住房无保障问题实施方案,下达涉及乡镇建设任务,检查督导建房质量,督促农户建设进度,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存在问题

市政建设项目投资较多,专业技术力量有限,每个业主代表都担任多个项目业主代表,项目协调多且难度大,导致出现项目管理出现漏洞管理;新村扶贫建设项目实施年限较长,对于前几年资料完善归档存在很大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变化分析;保定市

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90-04

Study on the Dynamic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SUO Xi-na,XU Yue-ming,HU Jian

(College of Business, Hebei Agricultu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1, Hebei,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more and more peasants are concentrating in urban areas, which cause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 both city and contryside. This change brings challenge to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reatens the food safety. The basic theory and approach of decoupling was introduced; and the decoupling model about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built in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bout the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Baoding. And other theories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panded separately; there was litt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expansion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as extansive.

Key words: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ecoupling model; changing analysis; Baoding city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带来的不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而是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同步增长的现象,致使耕地总量急剧下降,直接威胁粮食安全。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发展变化,掌握发展规律,对开展内部挖潜,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保定市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采用脱钩理论建立脱钩模型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变化进行分析,并采用其他理论对其进行阐述,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项目区概况

保定市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是“大北京经济圈”两翼之一,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现辖3个区、4个市、18个县,土地面积约占全省的1/9。2000-2008年是保定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二、三产业生产总值从558.6亿元增加到1 333.9亿元。作为城乡经济发展重要物质载体的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2000-2008年,由202 094.1 hm2增加到227 741.8 hm2,总量增加25 647.7 hm2,其中城镇建设用地由49 597.5 hm2增加到57 959.8 hm2,农村建设用地由152 496.6 hm2增加到169 782.0 hm2。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是否合理,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直接影响到经济是否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关系粮食是否安全。

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不同学科领域,其含义为使具有响应关系的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再存在[1]。利用限制条件确定的临界值划分不同的脱钩状态,以此来表述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城乡建设用地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两部分组成,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就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以此理论建立脱钩模型来阐述城乡建设用地发展变化相当贴切。

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选取

2.1.1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导驱动因素的确定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影响程度不同[2],产生的结果也就不同。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二、三产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人口6个因素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2000-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如表1。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2000-2008年各影响因素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分别为rGDP=0.768,r第二产业产值=0.733,r第三产业产值=0.770,r二、三产业总产值=0.748,r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657,r总人口=0.975,总人口与城乡建设用地的关联度最大,因此确定总人口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的主导驱动因素。

2.1.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指标的选取 英国学者莱温斯坦的人口移动理论提到有利的经济因素是吸引移民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人口迁移净流向常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是典型的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城镇经济发展远快于农村经济发展。依此分析,则中国的人口净流向为从农村不断流入城镇,人口的转移必然会产生建设用地需求的变化。因此提出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人口由农村不断流向城镇,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增加,而农村建设用地则相应减少的假设。由此选取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作为脱钩指标[3,4]。

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建立

2.2.1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参数 脱钩程度系数为增量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与增量人均农村建设用地的比例,即单位人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以后,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与原占用农村建设用地的转化比例。脱钩程度系数大小表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状态。

2.2.2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构建 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5,6],构建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公式:

x=(S城镇/|P城镇|)/(S农村/|P农村|)

式中,x为脱钩程度系数;S城镇为城镇建设用地变化量;S农村为农村建设用地变化量;P城镇为城镇人口变化量;P农村为农村人口变化量。

2.2.3 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状态规定 《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1990)中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60 m2/人,最高为120 m2/人;《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1993)中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最低为50 m2/人,最高为150 m2/人。基于合法与集约用地原则,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以后,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化系数为0.4(60/150)~2.4(120/50)。以此作为脱钩状态临界值,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如下:

随着单位人由农村转向城镇,S城镇>0,且S农村<0,x<0时,为强脱钩状态,视为理想的变化,处于第四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x<0时, 为强负脱钩状态,视为悖谬变化,处于第二象限;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转化临界值,细分一、三象限,S城镇>0,且S农村>0,0<x<0.4时,为弱脱钩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高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低级别转换,视为弱正常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扩张连接状态,即占用农村建设用地低级别向占用城镇建设用地高级别转换,视为不集约变化;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扩张负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x<0.4,为弱负脱钩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0.4<x<2.4,为衰退连接状态;S城镇<0,且S农村<0,x>2.4,为衰退脱钩状态(图1)。扩张连接状态、扩张负连接状态、强负脱钩状态、弱负脱钩状态、衰退连接状态、衰退脱钩状态为违反指标规定转换,不利于土地集约、可持续利用,视为畸形变化。

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3.1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

参考《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收集2000-2008年9年数据,进一步整理得到2000-2008年4个指标的变化量,依据城乡建设用地脱钩模型得出2001-2008年8年的脱钩程度系数如表2。

随着人口向城镇流动,2000-2002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S城镇>0),同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同步扩张(S农村>0),脱钩程度系数大于0.4小于2.4,城乡建设用地处于扩张连接状态。到2003年,则转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减少(S农村<0)的强脱钩状态,但理想变化持续时间不长,就变为严重的畸形发展;2004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缩小(S城镇<0),而农村建设用地规模扩张(S农村>0),脱钩系数为-0.07,转入强负脱钩状态;时隔1年,又回转到扩张连接状态;又经过两年,再次步入理想变化,2007年城镇建设用地增加(S城镇>0),农村建设用地略有减少(S农村<0),为强脱钩状态;到2008年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2008年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系数为25.72,处于扩张负连接状态,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

整体来看,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出不断波动的变化趋势,由畸形变化转为理想变化再次退回到畸形变化;大体上呈现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双扩张”态势,个别年出现两者此长彼消的理想态势。

3.2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原因分析

2000-2008年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

其一,发展观念错位,政府重经济而忽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2000-2008年,保定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经济增长需要城乡建设用地作保障,政绩观念淡化了城乡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理念,导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盲目扩张[7]。

其二,土地相关政策出台及实行时效性强,持续性差。2000-2008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多个土地管理相关文件,地方政府在理解和执行方面存在时间性、阶段性,执行时效性强,但持续性差。如2004年国家连续出台了4个土地相关文件,极为关注土地问题,政策的督导促使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保定市城镇建设用地甚至出现总量减少的现象,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政策观念淡化,政府管理放松,城乡建设用地迅速退回到“双扩张”状态。

其三,农村居民点特征导致农村居民点整理见效慢。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且以平房为主,占地面积大;农民习惯自然院落形式居住,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镇,大量闲置宅基地未得到再利用。分散、闲置的特征,使得农村建设用地控制难度大,短期效果不明显[8]。

3.3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分析结论

综上所述,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处于不协调的发展状态。

其一,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随人口总量增加而增加,其结构却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其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而是“各自为政式”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发展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

其三,城乡建设用地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源式结构调整空间大,存在可行性。从9年的发展变化可以发现,只要引导机制和监督机制到位,就可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向理性发展转变。

4 相关理论对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的阐述

4.1 系统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系统论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强调系统的发展与演化是内部各子系统(或要素)之间不断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子系统会影响母系统,母系统也会制约子系统。城乡建设用地系统由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两个子系统构成,其发展变化是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影响的过程。2000-2008年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大体呈现出“双扩张”变化趋势(个别年份除外),城乡建设用地作为母系统,自然随子系统不断扩张而扩张,其结构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子系统“双扩张”结构。但是考虑到建设用地资源供给有限,城乡建设用地不可能一直扩张发展,集约、可持续发展将是其最终选择。因此,建立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改扩张式规模发展为内源式结构调整发展,改变子系统发展方向及结构,才能使母系统处于良性发展。

4.2 城乡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城乡关系体现为城镇和乡村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过程,城乡发展经济史就是一部城乡关系“分离-对立-融合”的变化史。城乡土地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发展变化也离不开“分离-对立-融合”。“分离”即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各自为政式”发展,“对立”即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伴随农村建设用地相应减少的此长彼消式发展。从表2不难看出,2000-2002年两者处于分离状态,到2003年出现对立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1年,又回转到分离状态,直到2007年再次出现对立状态,2008年再次后退到分离状态。可见城乡建设用地互动呈现出“分离-对立-再分离”变化。从整体趋势分析,随着相关土地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最终会逐步走向对立状态。

4.3 人地关系理论阐述城乡建设用地脱钩状态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2000-2008年,保定市城镇化水平由15.36%上升到30.27%,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比例由32.5%变化为34.2%。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未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相反出现“双扩张”现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压力增大,农村建设用地浪费严重,使得人地矛盾更为突出。

5 保定市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

5.1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

保定市农村居民点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人均居住面积严重超标,整理空间大,且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整理可行性强。因此,开展居民点整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能够实现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5.2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应该响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只有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筹联动机制,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才能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整体合理布局[9,10]。

5.3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科学引导和审批管理

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尚未形成协调互动的统筹联动关系,应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科学引导和政策实施的监督力度,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以保障其联动机制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钟太洋,黄贤金,韩 立,等. 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401-1412.

[2] 张永康,李世平,夏显力.宝鸡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灰色系统模型预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385-1386.

[3] 袁浩正.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7):102-103.

[4] 周小平,黄 蕾,谷晓坤,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及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79-85.

[5] 李效顺,曲福田,郭忠兴,等.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179-184.

[6] 钟太洋,黄贤金,王柏源.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8-31.

[7] 郝冬芳,侯志玲. 沈阳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必要性分析[J].民营科技,2009(7):106,162.

[8] 邱章玲.天津市、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启示[J].发展研究,2010(10):32-35.

第3篇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与跨地区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本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广东省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以下简称联络员)由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担任。

第三条  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如实填报《广东省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基本信息登记表》(见附件,以下简称《信息登记表》)后,上报工程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信息登记表》录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信息网(网址:gdcic.net)的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系统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管理子系统。联络员如有变化,该企业应重新填写《信息登记表》,并在发生变化后15个工作日内以传真方式报工程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予以变更。

第四条  联络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收集、整理、传递本省相关地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要信息;

(二)分析本企业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

(三)督促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快报、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与施工安全相关突发事件等情况上报工作。对本企业承办事项进行督促和协调,以保证承办事项按照要求时限反馈,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反馈的,要及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沟通并说明情况;

(四)提出改进本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五)按时参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的部分联络员工作会议,并向会议通报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六)向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汇报联络员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建议、措施。

第五条 部分联络员会议制度: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组织部分联络员会议。部分联络员会议分为年度会议、临时会议。年度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年度会议的内容为:分析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年度工作,提出工作思路、意见和建议,研究加强与改进联络员工作的重大事项。年度会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部分企业的联络员参加。

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时,或有重大工作需要部署时,可召开临时会议。临时会议的议题为:通报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研究控制事故的对策、措施,部署和安排重大工作。临时会议由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地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以及事故企业联络员参加,必要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可邀请部分企业联络员参加。

(二)每次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其他有关事项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通知。

(三)联络员会议纪要应抄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各联络员。

(四)联络员因故不能参加联络员会议,应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请假,并委派相关人员参加。

第六条 联络员信息传递制度

(一)联络员每年半年应以电子邮件方式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本企业近半年在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本企业近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要工作情况、在粤承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企业新制订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措施、企业面临的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报告要简明扼要,内容翔实,层次清楚,文字简练。

(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通过文件、简报、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联络员传递有关信息,保持日常联系。

(三)联络员所在企业应为联络员的工作创造条件。

第七条 本工作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4篇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我国土地管理要求,同时也是我国实现土地资源科学配置的要求。另外,该项目政策的实施,对改善农村居民生存环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虽然此项政策有一定的不成熟之处,但在经过试点检验后,缺陷之处会得到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会逐渐显现出价值。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缓解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为了促进城市长久稳定发展,国家依据各地城市情况,对各个城市年度用地都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这使得城市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期间遇到了不少问题。而该项目政策的应用,在达到耕地占补需求的情况下,挂钩指标用来进行城镇建设,这样年度用地指标将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对规划期中用地产生不良影响,以此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矛盾得到缓解。

1.2 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

一直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农民都愿意分散居住,几乎所有村庄都是农户自主建设而成。因为未曾进行科学规划,因此村庄布局不甚合理,这严重阻碍了农村发展。但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应用实施,农村居住地可以进行科学规范,城乡基础设施放在一起,这不仅达到了节约土地的目的,还使得村镇卫生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

1.3 有利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向着更好的方向改革

现阶段,我国针对农村土地等方面,并未进行法律法规上的规定,因此农村土地很多方面问题都缺乏政策办法,比如所有权问题、权益保障问题等。另外,农村土地应用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还需要进行深度改革,现阶段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还无法达到市场化需求,正常的市场流转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该项目政策的应用,使得土地权属得到了合理解释,建设用地流转也更具规范性,不仅利于保护耕地,还利于保护农户的正当利益,同时还能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而上述这些内容正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必须要解决的内容,所以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有利于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向着更好的方向改革。而如果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成功,农村土地资产价值会得到明显提升,距离城市比较远的农村也能够得到享受到城市改革成果。另外,该项目的应用,对其他方面制度建立与改革也有积极的意义,比如耕地保护补偿制度、征地制度等。

2 科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策略

2.1 注重统筹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各地政府有应该按照公平、公正原则,依据当地城市发展情况、土地利用效率、发展战略等因素,对城乡建设用地挂钩总量加以确定。根据统筹规划原则,负责人员需要将拆旧区与建新区,都纳入到整体区域发展中,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统筹定位,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做好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以此实现城镇与村庄的自然过渡,使得城乡形成合理形态。与此同时,负责人员要对产业结构加以确定,对城市能够承载的人口密度进行确定,同时要制定出耕地复垦标准以及土地环境承受能力标准,而后依照这些标准对新区以及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建设,最后在进行整体评估。

2.2 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体系,完善挂钩指标有偿使用机制

资金是否能够到位,是挂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而目前各级政府最为头疼的就是资金问题。资金筹措可以采取政府财政投入、实施单位自筹和村级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要出台挂钩指标有偿使用政策,落实用地单位的“占一补一”责任。凡是需要使用挂钩指标的用地单位,均需按照标准支付指标使用费,收取的挂钩指标有偿使用费专项用于当地的挂钩复垦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挂钩复垦企业化运作,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参与挂钩复垦出资,挂钩指标优先安排给参与投资的企业。

2.3 创新新增耕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和项目区的补偿方式,保障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农民最关心的是拆迁复垦的补偿能否到位,标准是否能够接受,新增耕地的利益如何分配。各级政府实施挂钩工程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搞强制拆迁,切实维护被拆迁户的利益;新增耕地的利益分配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增耕地的再利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形成专门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便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实施增减挂钩项目的积极性。

3 进一步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法的建议

积极探索开展跨县设置增减挂钩试点和在扩权试点县重点镇(乡)探索县域范围内固定建新区、不固定拆旧区挂钩试点;在同一镇(乡)范围内调整村庄建设用地布局的,呈报省国土资源厅统筹安排纳入增减挂钩管理。

3.1 创建新型挂钩项目全域规划

做好全市挂钩项目全域规划,编制“县(市)级挂钩项目全域规划”,上报市级备案,按省下达市级挂钩周转指标,根据各县(市)历年挂钩项目实施情况,指标完成情况,下达挂钩项目指标规模。

3.2 建立挂钩项目实施监管制度

根据下达指标,按挂钩项目全域规划拟定年初实施计划并上报市局备案,分季度上报项目实施进度,并建立定期现场踏勘巡查记录,确保项目实施完成质量。

3.3 建立创新验收模式

在不固定拆旧区的前提下,必须确保挂钩项目技术验收环节的科学性、严密性,需要改革创新挂钩项目验收模式,引入“年度地籍变更验收模式”。按照地籍变更的地类年度统计方式,结合挂钩项目验收技术规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成耕地后,根据前中后影像资料,利用航拍影像技术及测绘成果套合对比,并严格评定复垦后耕地质量等级,采取地籍变更,建立变更台帐,汇总项目区复垦面积,形成挂钩项目地籍变更验收成果,获得挂钩周转指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真正的惠民项目。该项目实施重点在于科学合理的调整用地结构,以便能够实现集约用地,这对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有着直接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现实意义、策略、建议等方面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晓强,孙丽.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

第5篇

1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大方向,即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的研究,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主要是指将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钩,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耕地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资源的的配置效率。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挂钩政策的起源与发展、挂钩模式的探索与分析,其中,挂钩模式的探索分析是重点,学者们探索提出的挂钩模式大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政府主导型,第二类是市场主导型,第三类的农村集体自主型。此外,针对挂钩政策的实施,还有学者通过分析重庆地票制度这一典型案例,进一步探索出了挂钩政策的实施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这一研究方向,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针对我国目前的土地资源状况,所提出的解决对策,虽然学者们提出了三种挂钩模式,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研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根本性问题,市场和群众的力量并不能真正对土地资源配置发挥作用。因此,这一研究方向虽然稳定,但是太过于保守,并不能完全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也有以李健健教授为代表的部分学者提出了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但是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直接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彻底统一,条件并不成熟,很多必备条件尚未具备。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不管完善通向这一目标的条件,将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铺平,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的过渡性前提,当前,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这一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是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历史背景。其带来的问题是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障碍,也是需要改革的主要对象。当前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侧重点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

1.1 从制度层面研究

这里的制度主要包括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利益分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中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制度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认为产权制度不完善、产权主体不明确是当前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付光辉(2011)和吴翔华(2011)[1]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各项全能不完善,主体不明确,宅基地使用制度不合理以及宅基地使用年限不确定是阻碍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主要制度。中国和会科学与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2009)[2]认为平等是统一城乡建设用地的首要原则,从土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取得和供应制度、税费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等四个方面对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唐燕和许景权重点关注了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杜萌(2014)[3],李建建(2014)[4]和郑云峰(2013)[5]都从土地产权、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税费体系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倪树高(2009)[6]等人也从制度与政策方面进行了研究。陈燕从税收一体化的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进行了研究,认为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既能够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由原来的“经营者”变为“监管者”,通过土地极差收益中获得税收来保障稳定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张合林(2013)[7]等人运用现代土地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分析工具,研究了建设用地市场的演化动力极其发展路径,构建出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框架,并提出配套的政策措施保障,以促进建设用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1.2 从法律层面研究

部分学者在研究此问题时,关注到了宪法法律上的滞后性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阻碍,例如,蔡继明(2014)[8]认为完善法律制度是建立城乡见识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关键,论证了修改宪法第十条的必要性。郑云峰(2013)也提出了修改土地管理法法规的观点。同时也有学者从立法角度上进行分析,例如,曹笑辉(2014)[9]等人从目标价值与立法价值两个角度对现行土地市场制度与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制度进行了分析,并从基础规范和矫正规范量两方面进行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探索,认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非指某个单一制度,它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转都想要一个综合性的“制度群”来加以规范。

1.3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焦永利(2014)[10]等人对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论证了城市合约理论与全要素效率改进观,运用经过修正的经济学模型展开分析,运用修正后的“效用-福利”模型分析了土地征用制度,运用修正后的土地供需均衡模型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市场的运行,重点运用并推广“佃农模型”,提出了“超大城市非土地要素效率损失假说”并进行了检验。马凯(2006)[11]分析了市场分割的效率,并对市场分割进行了系统的制度性分析,通过对农民和政府的成本效益分析,运用博弈论理论阐述了其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市场的动机,进而研究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统一趋势。

1.4 从保护农民权益角度研究

在我国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构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保护农民权益,更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倪维秋(2010)[12]等人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维护农民经济权益,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进行了研究。谭文兵(2014)[13]在其文章《城乡等值化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启示》中运用城乡等值化的理念分析了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可采取的对策,他认为,科学便是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前提,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化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协调发展的长远保障,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培育的有效方式。全坚(2011)[14]等人在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强调了农民根本利益的保护和土地所有权的完善要注重平等、公开等原则。

1.5 从某个地区或者某个现象研究

朱艳丽(2014)[15]借鉴部分省份已有的模式对吉林省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行了分析与构建。戴伟娟(2011)[16]以安徽芜湖、江苏苏州和广东省在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方面的政策为例,对地方上的制度创新或变迁进行了比较研究。邹伟(2011)[17]等人运用实证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郊区农民意愿进行了分析研究。徐艳红(2014)[18]等人专门研究了内蒙古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杨芷萍(2011)[19]以上海奉贤区为例从制度层面研究了农村建设用地改革问题。徐万刚(2010)[20]则基于“小产权房”乱象透视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建设用地现行制度的弊端,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国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重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为今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很少有学者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进行一个非常系统、全面、透彻的分析与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仍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

2 国外研究综述

2.1 对土地产权方面的研究

国外学者在土地产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Ruden(1990)对土地产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土地市场类型、农业生产与发展类型,以及农户组成的类型等是影响土地产权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市场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资金与劳动力,而土地产权越明晰,交易成本就会越低。

Eric Lichtenberg(2004)]等人通过研究我国(中国)的农地保护政策,进一步提出明确稳定的土地产权有助于推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Eva Pils(2010)研究了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指出了政府征地推动力房地产的发展,进而提高了政府财政收入,拉动了GDP增长,与此同时,在征地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权利也遭受到了一定的侵犯,并指出了中国征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补偿标准低、土地产权不明确、小产权房问题等,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农村土地产权保护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2.2 对土地市场方面的研究

在土地市场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发展体系较为完善,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土地市场也发育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PavelCiaian(2012)等人对影响土地租赁与买卖的主要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指出主要的因素包括农地政策、土地市场规则、市场交易成本、契约、用途管制以及社会资本等,并得出结论:其中市场交易成本对土地市场影响最大。

Alain Durand-Lasserve(2013)等人指出全世界有很多国家存在土地产权不明确的现象,同时由于土地管理不合理,在城市无限度的扩张下,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较低,并以巴马科为例,基于土地供需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巴马科土地市场与交付方式的系统动态性的结果,同时也指出了正式土地市场与非正式的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AnkaLisec(2008)等人提出了农村土地的交易程序模式,为农村土地市场的良性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3 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政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从农村土地市场的运作机制、土地作为公共物品的属性以及农村土地市场政策三方面进行了研究。东欧国家在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了农村土地市场,实行土地的私有化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俄罗斯的土地市场建立过程,俄罗斯主要通过三个阶段逐步建立了农村土地市场:第一个阶段确立了土地所有权归地方政府的规定,实行土地税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第二个阶段进行了,重新分配土地,为土地多种经营形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第三个阶段正式确立了农村土地市场体制,实行土地私有化。此外,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也逐步建立了土地市场。

3 总结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对土地集约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更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城乡建设用地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梳理,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3.1国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多,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重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为今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很少有学者对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进行一个非常系统、全面、透彻的分析与研究,在这方面的研究仍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

3.2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早,发展体系较为完善,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土地市场也发育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相比于中国的建设用地使用程度而言,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具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3.3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途径,是打破我国二元结构限制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给予农民充分的生存和生活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付光辉,吴翔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制度探析[J].土地市场,2011(1)

[2]王小映.平等是首要原则――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政策选择[J].中国土地管理,2009(4)

[3]杜萌.着力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J].农业经济2014(4)

[4]李建建,戴双兴.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J].经济研究参考,2014(23)

[5]郑云峰,李建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问题探究与对策前瞻[J].宏观经济,2013(1)

[6]倪树高,杨海红.稳妥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进程[J].浙江经济2009(3)

[7]张合林,贾晶晶.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及配套政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

[8]蔡继明。完善法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6)

[9]曹笑辉,汪渊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J].求索,2014(1)

[10] 焦永利,叶裕民.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以三个模型为工具[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

[11] 马凯.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统一趋势[J].资源与产业,2006(3)

[12] 倪维秋,俞滨洋.基于城乡统筹的称雄统一建设用地构建[J].商业研究,2010(10)

[13]谭文斌.城乡等值化对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启示[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6)

[14]全坚,韦燕飞,严志强.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6)

[15]朱艳丽.吉林省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析 [J].行政与法。2014(5)

[16] 戴伟娟.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模式比较――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J].经济制度改革,2011(2)

[17]邹伟,胡礼兵,舞裙.南京市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郊区农民意愿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1(5)

[18]徐艳红,梁吉,王友凤.城乡统一建设用市场构建思路 [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

[19]杨芷萍.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方向研究――以上海奉贤区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1(10)

[20]徐万刚,杜兴瑞,李保国.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于“小产权房”乱象的透析视角[J].社会科学2010(2)

第6篇

1.优化城乡发展规划。目标区域一体化,突出以功能区打破城乡界限,强化县域规划的衔接配套,争取并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强化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完善县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围绕洋口港、二级编组站等重点区域和重要发展节点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结合我县的片区规划和产业特点,完善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根据交通的拉动引导和产业的发展集聚,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规划,重点提升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沿海各镇和交通节点各镇的承载功能。开展县城重要地段城市设计,编制35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区控制性详规,加快编制和完善县域供电、通信、物流规划、县城历史街区保护、地下空间利用和人防规划,深化完善四大工业片区规划,编制工业片区近期建设规划、各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以及特色园区规划和建制镇总体规划。

2.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确立一级规划、二级建设、三级管理理念,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城乡建设。坚持规划的先导性、科学性。严格规范规划编制、决策和审批程序,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招标、听证、公示、评审机制,不断增强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度和规划执行的透明度。

3.加大规划监督力度。建立以人大、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并重的全方位监督机制,强化规划的效能监察,进一步加大规划执行的督查和执法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突出项目建设,高标准推进城乡建设

按照城乡规划,继续强势推进城乡建设。年城乡建设预计总投资超过50亿元。其中,交通建设重点工程14项(高速公路工程1项、干线公路工程2项、县镇公路工程8项及农村四级公路、桥梁、绿化工程等),计划投资16.54亿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56项(改造工程15项、改造拆迁工程16项、路桥工程17项、公园、广场、绿化景观、公用基础设施配套工程8项)。计划投资35.94亿元,其中政府性投资8.94亿元(区3.9亿元,海安镇1.26亿元),社会投资27亿元。同时,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做好项目规划和申报储备。

1.加快道路桥梁建设,完善大框架。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和国道改建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通榆运河海安段升级改造工程和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以及火车站改扩建工程,配合实施海洋铁路建设。开工建设省道改建工程,建设县镇公路8条28公里、镇村公路200公里,公路绿化250公里,改建农村公路桥梁80座。实施、路、路改造,东路、路(含整治)、路、东路(路至路、路,含至老通扬河水系沟通)、路、南路(含大桥)新建和路南延、大道南延、大道西延、大道延伸工程,大道南延、大道东延、大道北延以及东部产业新城次干道工程建设。

2.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增强吸附力。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和城中村、镇中村的改造力度。加快实施公司区域、路北侧路东侧区域、公司区域、水泥制品厂区域、老汽车站区域、等区域改造开发工程建设,组织实施东大街区域、万力集团区域、桥北侧区域城东侧区域、贵都广场东侧区域、油漆市场区域、南路东侧路北侧区域、南路西侧路北侧区域、北路西侧路南侧区域、黄海路北侧如海河东侧区域、海光路南侧镇南路东侧区域、北侧镇南路西侧区域、七星湖东侧等区域的拆迁改造工程。抓好城市公园、广场、绿化景观和社区绿化景点以及亮化工程建设。实施公园(苏中植物园)、人民广场、东洲公园、河整治工程、七星湖二期工程和城市亮化、园林城市创建工程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增添城市灵性,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大、等中心镇的旧镇和镇中村改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弃宅进城进镇,有序推进农民集中居住重点新社区建设,严禁农民点外建房。

3.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增加承载力。加快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抓好供排水、道路、通讯、电力、广电等基础设施和商贸等配套建设。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整合相关乡镇水厂,确保农村饮用水质量;实施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农户收集、镇村清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理机制,实现县域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继续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延伸工程,实施河整治,完善污水处理收集系统;加快各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实施污水集中处理。

三、强化综合管理,高品味展现城乡形象

1.切实加强城乡长效管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三位一体”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效果,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切实加强拆迁安置管理。严格执行拆迁补偿安置政策,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公开拆迁许可办事程序,强化对拆迁实施单位、评估机构的资质和行为管理,严把政策,规范拆迁行为,妥善解决拆迁纠纷,维护社会和谐。

3.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依法加强工程造价和抗震设防管理,规范招投标活动和建设工程交易行为,严格施工图审查制度,积极落实建筑节能设计,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推进保证金制度,明确各方职责,保证社会稳定。

4.切实加强专项安全管理。继续加强拆除、施工、运输、燃气安全等专项治理,强化应急管理,努力做好供水、防洪、交通运输等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创新体制机制,高效能服务城乡发展

1.实现城乡建设投入多元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包装城镇经营性土地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吸引外来资本或社会资本投入城乡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城乡建设投融资体制。

2.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确保开通一、二级客运网络线路,力争开通1至2个镇的三级网络线路,新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站亭20个,确保符合通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最大限度满足城乡群众出行需要。深化公司化经营改造,推进运力结构调整,开展货物配载、物流专项整治,培育1至2家专业化物流企业,实现公路、水路运输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

3.确保房地产业发展良性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制定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切实解决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困难。严格规范农民安置房规划建设和销售管理,切实加强房屋产权产籍管理。

4.探索土地资源整理系统化。充分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积极化解城乡建设的土地瓶颈,提高城镇土地经营水平。围绕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和效益集显的目标,积极争取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开展农民“宅基地换城镇住房、承包地换社会养老保险”的“两置换”工作,营造有利于城乡科学发展的和谐环境。

为切实做好年的城乡建设工作,重点强化以下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营造浓烈的城乡建设氛围。进一步加大城乡建设的宣传力度,让社会进一步了解城乡建设的意义和城市以及县域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蓝图,增强加快城乡建设信心和决心,凝聚社会参与城乡建设的力量,努力营造有利于城乡重点工程建设强势推进的浓烈氛围。

第7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为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提高对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养老服务设施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对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养老服务类型和方式不断出现,养老服务设施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急需提高。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民政、老龄办等主管部门应对此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要按照一定规划期城镇老年人口构成、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布局和规模,实现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

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配套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规模;编制养老设施规划应与城市人口布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或社区规划、医疗卫生规划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进行协调和衔接,积极推进相关设施的集中布局、功能互补和集约建设,充分发挥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并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规模。

严格执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和土地使用标准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严格执行上述标准是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设施功能和性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前提条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宣贯培训,从2014年起,将有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培训纳入执业注册师继续教育培训要求,使从业人员全面掌握、正确执行标准规定,提高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咨询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建设项目土地供应、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工程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程项目竣工备案等职能部门和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把好审查关、监督关。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民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和工作需要,开展有关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地方标准编制工作,进一步补充和细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强化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审查和建设监管

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严格贯彻落实《意见》所提出的人均用地不低于0.1m2的标准,依据规划要求,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和建设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对于单体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应当将其所使用的土地单独划宗、单独办理供地手续并设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必须按照《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新建居住(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应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对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进行检查核验,并提出检查核验意见。

开展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新建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实际配套情况、工程建设标准执行情况等。监督检查报告于当年11月底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中,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评估,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滞后或总量不足的,应在城市、镇总体规划修编、修改时予以完善。

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将对各地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适时进行专项督查。

建立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协作机制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民政和老龄办等部门,应按本通知要求做好沟通协调,建立协作机制,制定年度计划,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共同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实现《意见》规定的发展目标,使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40张。

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按照住房开发与养老服务设施同步建设的要求,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依法及时办理供地和用地手续。

各地民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养老服务业务指导,对养老服务设施选址和布局提出建议。各地老龄办应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对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提供支持并给予指导。

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宣传工作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成果,积极参与民政、老龄办等部门组织的涉老、为老、养老宣传活动,扩大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良好氛围。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统计,工作进展情况于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15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全年工作总结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请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确定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负责处室及联系人,并填写《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联系表》(见附件),于2014年2月28日前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第8篇

[关键词]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国家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1.13.009

[中图分类号]F234.3;F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1)13-0013-02

1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综述

1.1宏观经济层面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层面上讲,我国的住房制度,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我国的住房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甚至涉及政治问题。我国的住房制度素来以户籍制度为界限,以二元化为特征,将人民大众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而进行的,这就产生了人口迅速在城市落户和安家与国家住房制度的内在矛盾问题。另外,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住房问题的直接受责备者是政府。所以,从宏观方面来讲,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求从事会计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及时防范风险,提高管理绩效。

1.2社会效应方面的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关系到普通大众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所以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而且,由于我国目前的发展处于关键的转折点上,是实现所谓的先富带动后富的阶段,那么,民众必然对先富是否带动后富比较关注,必然将其视为政府对自己的承诺,工作做不到位,必然引起民众较大的不满,影响国家整个战略的部署。所以,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工作具有社会方面的效应。

1.3政府承担之角色的研究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中,政府应该稳定大局,做引导者和监督者。政府应该逐步实现对民众的承诺,应该在考虑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对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通过政策调节,使“先富者”回馈社会,同时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对会计实施工作进行监督。

2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会计的重点

2.1分析性质,重点加强

由于住房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存在着不同的级别,不一样的意义,所针对的问题有所不同,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而区分先后顺序,区分重要程度,考虑对社会的不同影响,以及民众不同的承受能力,就有必要对会计管理的性质加以界定。界定主要是针对宏观面上的性质界定。以不同的社会意义为依托,以工程可以为民众带来的实际社会效果为度量,以民众的关注程度作为时间先后的度量,把工程分为不同的重要级别,然后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加以特别说明,以明确重要程度,进而可以配置不同的资源。

2.1建立不同的管理制度进行统筹约束

在经济学中,GDP只是一个用来度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简陋的工具,但是,当前各地政府都比较注重GDP,许多好的政策和项目并不一定能够产生很好的GDP效果,这就使得它们的级别被不断降低,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会计管理中应以社会效益替代GDP效益,这样才能从内部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会计的风险和防范

3.1风险的来源

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①重视不足导致的延误风险;②认识不足导致的工作风险;③一般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前两种是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中的特定风险,本文重点论述。所谓的重视不足是指因为城市用地是国家所有的,乡镇土地也可以通过权力征收上去,那么土地的财产怎么体现,怎么计价问题需要考虑,还有一点就是土地的用途问题。到底是以其达到的实际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呢,还是以其产生的政绩为出发点呢?不同的出发点必然导致不同的社会方面的压力,其间必然产生无人管理和具体核实及评估的问题,从而导致延误风险。其二,认识不足指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宏观经济社会影响的认识有所缺乏,不能从大局出发而导致的问题。

3.2加强审计、增加信息透明度

加强审计要从增加信息透明度出发,在政府具有土地所有权的背景下,对于土地的各方面审核必须要求有较高的透明度,要求项目的资料(非保密前提下)尽可能公开,以便于核实和审查。而且,要建立相关的计量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会计活动的合规性。

第9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 统筹发展 问题分析

1桐庐县城乡统筹发展及城乡规划问题分析

1.1城乡统筹发展问题

(1)城乡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桐庐的农村工业化和小城乡化演变方式形成了与经典工业化、城乡化不同的演变方式,由此产生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如:土地资源集约度不高、乡村环境急需整治,人口未能有效向城乡集中,城乡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偏重,现代农业的实施力度不够,环境污染的集中处理难度较大。

(2)城乡功能亟待提升

农村的工业化导致城乡各功能用地混杂,存在布局不合理现象;城乡规模偏小,各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比较薄弱,存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3)土地资源仍然十分紧张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与资源十分紧缺。需要各级各层面进一步树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通过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加强调整、改造、挖潜等手段,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城乡风貌特色缺失

在过去的城乡建设中,由于缺乏对城乡风貌和建筑文化的研究,导致地域区别和建筑文化多样性的消失,使城乡的风貌趋于雷同,城乡和村庄面貌缺乏特色和鲜明的个性。

1.2城乡规划当前存在的问题

(1)规划理念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不够

统筹城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尚未在城乡规划中全面落实。城乡规划的编制偏重于物质空间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要素的规划研究不够,影响了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控作用的发挥。规划制度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重城镇轻乡村的现象还存在。规划编制往往注重城镇发展速度,忽视提升城市功能质量,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

(2)城乡规划的前期研究工作欠佳

城乡规划是空间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要体现其公共政策属性,体现其前瞻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规划研究是规划工作重要的技术支撑。我们不仅要重视城乡空间形态的规划,更要重视形态层面以外的软性规划,如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层面等。因此,更要加强规划的先导性研究和综合研究。

(3)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待提高

城乡规划的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规划,特别是乡村规划的前瞻性不强。编制规划仅注重远期或远景的蓝图,忽视对发展时序的合理安排,没有很好地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远景控制的关系。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如市场化进程加快、流动人口激增、老龄化社会迫近、小汽车进入家庭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合理的应对。缺乏规划实施的经济分析,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较难适应市场经济下规划管理的需要。

(4)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不足

城乡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除了政府、专家还需公众广泛参与。目前公众参与虽已涉及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民意调查、规划方案的公示和规划实施阶段的公共监督等方面,虽然《城乡规划法》强调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但公众参与规划听证、规划决策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等尚未建立。

2 对城乡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城乡规划的前期研究

(1)深入研究“十二五”期间桐庐县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科学制订桐庐县新型城市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2)加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研究。找寻未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深入把握产业升级、城市升级的方向所在、动力所在,结合重大建设发展项目,布局城乡产业发展的重点空间,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和功能品质。

(3)加快区域空间协调规划编制工作。积极配合杭州市做好杭州大都市经济圈的各类空间规划,做好本县规划与都市圈规划的对接融合。

(4)利用杭州大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研究的契机,加快桐庐县轨道交通的前期研究工作,在两地空间规划中做好轻轨廊道的预留。

2.2 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全覆盖

2.2.1 科学编制城乡统筹规划

应在桐庐县域总体规划得指导下,组织编制《桐庐县城乡发展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将桐庐全域作为一个整体,整合城乡空间结构,优化布局形态,协调产业分工,明确一、二、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合理框定近远期城乡用地规模,明确划定城乡生态空间,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

2.2.2 全面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

认真落实城乡规划全覆盖任务,积极推进乡村规划建设。一是各乡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镇(乡)域规划、村规划的编制工作。二是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实现全县城乡建设用地控规全覆盖。

2.2.3 重视城市设计和城乡风貌特色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编制风貌特色规划,进一步优化、提升城乡形象,避免“千村一面”,统筹与突出城乡建设特色。建议组织编制《桐庐整体风貌研究》,把握桐庐风貌特色,指导城乡建设。

2.3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2.3.1、加快城乡规划队伍建设

现行乡村地区的规划管理主要由乡镇政府或乡镇级国土资源所履行管理职能,这种管理以土地管理为核心,缺乏城乡规划的有效引导。建议在乡镇分设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或在现有基础上落实规划专职管理人员,保证每个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1名以上熟悉村镇规划编制管理的技术人员。负责协调规划的制定、实施和各方面的意见,从而真正实现规划管理的城乡全面覆盖。

2.3.1 拓展规划管理的手段,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规划管理人员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管理实践提升理论水平,建立规划管理论坛,开展有关规划管理调研的有奖征文活动;三是要加强学习调研。定期组织规划管理人员,尤其是基层规划管理队伍,向先进地区学习和交流,积累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经验,提升管理水平。

2.3.2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人才、技术支持制度

建议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人才、技术支持制度。可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杭州市区对桐庐县的人才、技术支持力度。如对规划方案的编制、评审,或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挂职锻炼、规划专家给乡镇领导和规划管理人员讲课培训、作为乡村规划发展的长期顾问等。

2.4 创新规划实施管理

2.4.1理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制

依法推进规划管理全覆盖。推进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完善规划选址管理,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布局调控。建立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的体制。规划工作重点由以城市为中心,向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转变。

2.4.2创新规划审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桐庐县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城乡规划与设计水平,全面提高城乡整体建设水平,尽快提升城乡整体形象,建议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这一原则的严格执行,完善设计单位库与专家库,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审查把关。规划与设计方案一旦形成,立即通过新闻媒体出具公告,向社会进行规划公示,通过向民众广泛征求意见、科学采纳建议来完善规划与设计水平。

第10篇

强调几点要求:下面。

一、坚定信心和决心

究竟有没有能力完成这方面的任务?这需要我大家树立信心!县一直在小城镇建设上是全省的先进,刚才已经说了今年的任务最重、项目最多、投资最大。曾经有媒体报道“通河小城镇建设在全省领跑”去年“十一”期间我过全省几个在城乡建设上比较先进的县份,观赏学习后确实有比较大的感受,第一个感受就是觉得我县的小城镇建设、城乡建设仍然处在全省县(市)前列。看到比较好的内蒙古的市县还有我省的地级市,就县级而言,没有多少超越我第二个感受就是觉得我确实在有些方面也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感受到全省各个县都在奋起直追,都是城乡建设上倾注了全力,和追兵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既看到城乡建设方面的先进性,也感到城乡建设上仍然有很大压力。

这是现实的选择,为什么要下大力气抓城乡建设?过去我讲过。也是历史的选择---发展县域经济必需大搞城乡建设!首先,就财政收入而言,去年两亿多的财政收入就有一个亿是搞城乡建设而来的基金收入和税收,不只是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拉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乡村建设搞好了乡村的容量增加了乡村的人口增加了乡村的消费增加了乡村的经济自然就发展了所以说乡村建设不单是乡村自身的问题,还涉及经济发展的全局。另外,还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加快乡村建设,改造乡村棚户区,就改善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乡村建好了农民进入乡村,一局部农民变成了市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所以说它一个改善民生的大问题。为什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把旧城区改建和公共事业建设放在一条里?为什么能允许司法强迁?就是不能允许个别钉子户的阻挠而使其他绝大多数群众的住房条件得不到改善。所以我做什么工作都是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哪一个人的利益,不能因为哪一个人的利益影响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第三,乡村建设也是提升政治地位的需要,一个县或一个地区,那个省或市有没有很高的地位,先看你乡村建设水平和品位,可见乡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是巨大的只有我乡村发展壮大了人口增加了经济发展了通河对外的形象才干树立起来。还有,乡村建设也最能展现一个地方人民的精神和一个地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风采。乡村建设的精神应该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我通河精神,通过我抓乡村建设能看出这个地方的人气。因此,从现在开始,再不能小打小闹了而是要大踏步的前进!现在需要勇气,如果没有勇气,就会被其他县逐步赶上,甚至被落在后面,这个信心一定要有!资金的问题不是发展中最大的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思想上的问题,没有钱我可以积极去争取、筹措,压力越大,干的事越多,争取到资金也会更多。必需有信心、有决心坚决完成今年的城乡建设任务。

二、加强规划管理

编制好这些规划文本主要还是县领导层面上的事情,谈到规划我往往想的编制的一些规划文本。这里我强调的规划管理的事,就是怎么样严格执行规划的问题。县是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先进县,这个荣誉是名副其实的这十几年来我县的规划部门、建设部门管理的比较好,街道是方方正正的没有多少新建的房屋跨越了红线,和其它县、市相比,县规划管的比较严,但近年来也发生很多违规建设的问题,如果我不掌握好规划,城乡建设就要出现许许多多的瑕疵,就要出现许许多多的反复,这些现象我点一点:第一种是违规建设的问题,没有审批手续就擅自建设,规划部门视而不见,既成了事实,还无法拆掉。第二种是小区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土地挂牌摘牌后已经开始建设,开发商擅自改变规划,增加建设项目,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间再加个楼,一下提高了容积率,然后土地又不合法了另一个是住宅改商服,现在有的地方还是有这个问题。第三种是落位有悖规划,墙体在红线以内,阳台却在红线以外。第四种是规划设计时不严格,好多楼体没有设计牌匾的位置,牌匾没地方放,这都是规划设计造成的所以规划的问题必需引起我重视,今后的规划管理上必需从严把关,一个就是所有的建筑物效果图必需经过县领导审核,县级分管领导审,县级主要领导审,甚至拿到班子会上审,效果图既要有立面的效果,又要有落位的位置图。第二就是所有的小区设计规划完成之后必需坚决执行这个规划,不得改变。第三个强调的就是阳台一定要在红线以里,建设部门一定要把好关。第四个就是牌匾,必需留出牌匾位置,留出悬挂牌匾的建筑结构。今后,一旦发现违规建筑就要立即制止。

三、加快推进速度

东北有效的建设工期只有六个月,首先是各个项目的建筑速度必需要快。集中在5至10月份,好多工程如果时间抓的不紧当年就很难完成,就要跨年度,就会是两年工程也可能是三年工程。要把推进速度纳入各组考核指标,要求所有的规划设计要抢前抓早,好多规划设计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但有的还是很慢,还是有好几个反复,要求凡是今年干完的工程,规划设计必需在四月初全部完成,五月就开工了开工后再搞规划设计就晚了不只是规划图,还有施工图纸,这些都得完成。第二就是工程的预算评审,这是个关键环节,去年由于评审力量缺乏,导致一些工程工期推后。第三就是拆迁,这也是影响工作进度的事,从现在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征收拆迁顺序。影响工程进度的第四个就是由于建设单位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拖后。加快进度这方面我要有一种雷厉风行的精神,坚决反对拖泥带水。今年有好多工程必需交工完成任务,两个公园必需完成任务,道路打通工程必需完成任务,其他工程在这里就不一一点了

四、确保工程质量

过去只注重建设,这个问题应该作为城乡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注重速度,不注重质量,现在必需增强质量意识,特别是现在这么多的工程,要强调的第一点是进场的工程资料要经过验收,红砖、水泥、钢筋特别是群众反应最多的门窗,要逐项检验是否合格。第二点是各个施工阶段必需经过检查验收,特别是地下隐蔽工程,每个阶段都要检查验收,而且要做好纪实。第三点是要依照图纸对整个竣工工程进行精细验收,要求现场质量监督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质量监督人员要公示,检查记录要存档。

五、研究工作方法

所以必需要有创新的方法,今年我城乡建设可能遇到难事、棘手的事会很多。特别是要发明性地开展工作,要研究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迂回工作法。尤其是指挥部成员,还不十分熟悉建设工作,要潜心研究和学习,不了解业务的要边干边学,另外,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多想些办法,多动脑筋,用智慧去破解难题。

六、勇于攻坚克难

第11篇

中国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并进行了主题演讲。仇部长以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演讲为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从建筑美学的城市到功能主义的城市,然后向宜居生态城市转型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复杂科学理论如自组织理论等进行了对城市发展的探讨。在随后的两天中,来自全国各地20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在3个会场进行了多场学术交流及论文宣讲。7月9日下午,由邹经宇教授主持,大会进行了低碳绿色城市的论坛专题研讨。

此次研讨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王蔚博士应邀参与了此次研讨会进行了论文宣讲,其论文《二手集装箱在人居环境中的应用》获得此次研讨会的优秀学生论文奖并收录在会议论文集中。

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办,研讨会的目标是为与会的海内外规划、设计、科研、营造、管理、房地产开发、经济、社会学等领域内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和政府官员提供平台,营建可持续与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以应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生活的挑战。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有低碳绿色城市规划设计、低碳绿色城市的社会文化发展、城市规划与环境的新技术、工具和方法、低碳绿色城市的住宅建设、低碳住宅的设计开发创新、低碳住宅管理与评估、住房问题与和谐社会等。

第九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

香港特别行政区房屋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香港)委员会

国际城市论坛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第12篇

一、办理程序

建设行业企业(包括:建筑业企业、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估价机构、物业服务企业、园林绿化企业、工程监理企业、工程招标机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等)到外省承接业务时,如需办理外出经营介绍信、诚信证明的,到企业注册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办事窗口办理有关手续。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办事窗口受理企业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条件的,给予当场办理。

二、提交资料

(一)办理外出经营介绍信提交以下资料:

1.经地级以上市相关主管部门加具意见的《广东省建设行业企业出省经营审批意见表》一式2份;

2.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原件;

3.法定代表人委托书;

4.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外出经营专用介绍信(按样式自行打印)。

(二)办理诚信证明提交以下资料:

1.经地级以上市相关主管部门加具意见的《广东省建设行业企业出省经营及诚信证明申请表》一式2份;

2.企业资质证书副本原件;

3.法定代表人委托书;

4.经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外出经营专用介绍信(按样式自行打印)。

(三)办理赴外省备案、开设分公司等其他手续的,除提交办理诚信证明要求的资料外,还须提供目的地省或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网上下载件、复印件均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办事窗口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给予办理。

三、其他事项说明

(一)我省建设行业企业到省内其他市承接业务时,我厅不开具介绍信和诚信证明。

(二)在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建设行业企业直接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外办公窗口办理外出经营介绍信、诚信证明。

(三)企业如申请办理诚信证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在《广东省建设行业企业出省经营及诚信证明申请表》上签署“该企业一年、两年或三年内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未接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投诉。同意其外出承接资质范围内业务”(施工类)或“我厅两年或三年内对该单位没有处罚记录,同意其外出承接资质范围内业务”(其他类)意见,不再单独出具其他类似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