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13 17:24: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设计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设计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建筑行业也在这一背景下与时俱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然而由于现有的建筑行业相关规范并不完善,以及相关部门对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深,导致了劣质建筑的大量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一、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1、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明确与落实

目前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面临功能、交通、环保、景观、法规等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设计约束,在缺乏建筑设计方案雏形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很难提出明确详细的设计要求,其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的描述往往是模糊的或是框架的。因此,在明确中标方案后,应该基于中标方案的建筑布局,对各项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设计约束进行逐一细化、优化和协调,并最终落实和确认。

2、中标设计方案有待成熟与完善

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的完善。通常情况下,自招标文件公布至提交方案,留给设计单位的有效设计周期不会超过40天。同时,依据招投标法规,招标期间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除“答疑”之外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交流的前提下,要求设计单位拿出能够充分领悟建设单位意图、完全满足建设需求的方案是不现实的。此外为了加快进度,目前建设单位一般都采用“概念设计方案”招标。在功能布局及技术标准等方面,中标设计方案的深度难以直接衔接后续的相关设计活动,需要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加以深化与细化。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1、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

设计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2、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既然已经中标了,业主单位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吧!”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三、建设设计方案优选方法

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时,需要选择合理的优选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把评价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建立结构模型。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判断方案重要性排序。层次分析法(AHP)的一般步骤:首先按三个层次建立评价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然后构建两两比较矩阵,对于建筑方案的经济性指标可用数值直接相比;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一致性指标公式:并引入平均随机的一致性指标 R. I(见表 1)。计算一致性比例 C. R 公式:

2、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对方案的选择就是从众多方案中挑选出质量可靠、全寿命周期成本较低、而且可以相对实现其功能的设计方案。建筑设计项目中价值工程分析的核心是产品功能的设计,即产品功能定义、产品功能整理、产品功能评价 3 方面的内容。通过产品功能定义找出产品的功能,对这些功能进行整理和评价,为以后的方案设计打下基础。筑设计产品功能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功能成本化评价方法和功能性评价方法。建筑设计中主要考虑实际成本和寿命成本[3]。实际成本是项目设计、施工等过程中需要的成本。可以通过项目规模、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进度等预算而得。寿命成本是寿命周期内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了解整个项目的使用寿命。寿命成本的计算方法有静态总费用法、静态年费用法和动态总费用法等,一般以静态总费用法为多。确定评价对象的功能评价值。对研究对象功能评价的方法就是确定其设计对象的功能要求所带来的目标成本。常用的评价方法:经验评估法、价格成本法、实际调查法、理论计算法等。确定功能评价对象的分值需要确定功能对象的重要程度与实现难度,功能难度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对比求和评分法。将某个对象与参考对象进行比较,然后按照对象功能与功能的差别进行打分,打的分有 0 ~ 4 分和 0 ~ 1 分。如此打分得到的指标有理有据,得到的结果公正性较强。倍数确定法。这种方法也叫重要系数法,它首先根据对象之间的重要性找出对象间的环比值,然后按照基本的评价对象与之对应的指标的值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获得该对象的可靠的指标值。各设计对象进行价值评价。对设计对象进行评价的目的是选择重点对象,通过成本找出差距,并为改进的对象提供依据。主要有强制确定法、最合适区域法、田中数法和基点法。确定评价对象的目标成本。就是实现用户功能要求所需的成本,在进行成本评价中可以按照功能指数的方式,依据功能评分的方法确定目标成本。

3、模糊综合评判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实际需求,建立项目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构建判断矩阵,按照运算法则,计算综合评定值(即综合得分),从而判断选择最接近建设意图,综合效益最明显的设计方案。确定因数集 K(即评价的指标)。确定评定集(即设定评定等级),一般对于设计方案可设定(好,较好,一般,差)4 个等级。统计单因素评价向量,形成隶属度矩阵 R。根据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指标权重向量,计算综合隶属度(即设计方案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多少,进行设计方案排序,从而进行合理的选择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因此人们对住宅和办公建筑的综合要求也更加严格。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和环节。建设单位要摒弃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可有可无的思想误区,在设计招标结束后不要急于展开后续设计,而要发挥各方优势,对中标方案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深化,使各项功能指标及技术措施更为合理,建筑风格定位更为准确,造价与运营成本更为经济,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依据。

参考文献

[1] 黄虎杰等,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研究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第12卷第6期

第2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引言

就目前而言,绿色建筑正处于发展的初期,所以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的评价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绿色建筑的出发点在于采用相关的科学技术使得建筑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所以人们自从提出绿色建筑这个概念后,就在思考怎样让建筑建造能够最大可能的实现地域文化的发展和社区文化的构建。从而将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引入整体的策略框架体系之中。虽然绿色建筑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上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情况,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方的案综合问题,给出了一些理论方法,以期提高建筑功能、效率与舒适性的水平,创造高效、低耗、低污染、绿色平衡的建筑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1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及方案综合评价及发展现状

1.1设计原则

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兼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单项技术的过度采用很可能造成新的浪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规模、建筑技术与建筑投资之间的互相影响,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等因素来比较、确定最终所采用的最优技术、材料和设备。(1)对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考量,包括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建造阶段、使用阶段和废弃处置阶段。(2)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地的气象、水纹、地质、交通以及周边的人文、自然环境。(3)不搞技术堆砌,以实用、安全、可靠为基本要求,更多的从布局、设计角度实现绿色节能要求。(4)协同考虑声、光、温、湿、气、水、电、绿化等多个方面,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1.2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设计方案综合评价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理念起步比较晚,但在近十年发展较为迅速,也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从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上来讲,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作为设计参考。最为突出的是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相比我国目前的一些评价标准而言,这套国家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较为全面的。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不足和相关研究成果,还根据不同的地理特征、地域环境,鼓励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虽然它在这些方面表达较为全面,但在评价手段上缺乏综合效益衡量性的不足。

2目前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

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从提出到逐渐的发展并完善已经历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国内外的技术人员一直在致力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可以说绿色建筑的设计评价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但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现在世界上比较流行的评价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平淡方法而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就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就会获得相应的分数,不论设计的效果如何。所以采用这种的评价方式就会导致谁采用的设备多、投入的资金多谁的分数就高的现象。所以,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用技术来支持建筑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对相应的评价人员来说,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价应该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进行评价,主要针对建筑的经济性、实用性、耐久性、舒适性进行评价。(2)设计评价系统缺乏一定的客观性现在世界上针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体系中,较多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Delphi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在针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上面缺乏相应的客观性,根据个人自身的喜好进行评价,加深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也降低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3)评价结果在具体的设计中难以实行虽然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是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但是评价的结果却很难真正的运用到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当中。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都是认证导向型而不是设计导向型。现有的一些技术方面的要求和指标要求都与设计师的具体设计没有直接关系,他们的内容、结构、运行方式、表达结果等并非根植于建筑师的设计决策模式,因此不能适应其决策需求。

3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

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通过使用相关的科学技术,按照相关的建筑设计评价准则,用相对系统化的评价和数理化的评价模型来对相应的设计方案和项目主体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建筑设计效果的优化、设计理念的别出心裁以及建筑设计的资源集约化和环境保护理念。在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评价方面,这些内容都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设计当地的生态情况、地理结构和人文生态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将建筑设计和这些外在的环境因素紧紧的结合起来,以实现与自然融合和资源节约。因此要想在多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以及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达到相对优化的情况,就必须要实施一种全新的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系统,通过这种综合系统对相应的建筑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包括了资源、环境、建筑本身的优化)。那么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的经济成本是否达到最优绿色建筑理念提倡的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那么一个建筑的经济成本与传统的建筑不相上下,是无法实现绿色建筑的要求,更无从谈起资源的节约。使用者之所以选择绿色建筑,就是追求绿色健康、集约的生活方式,如果建筑成本太高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和青睐。(2)资源效益是否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在针对绿色建筑的资源效益进行评价时,设计方案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满足多方面的需求,在评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否与环境发展相符绿色建筑从设计到具体的使用,都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制约。可以说在整个绿色建筑的使用阶段,绿色建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绿色建筑在整个实施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完全符合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则更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欢迎。(4)社会对绿色建筑的影响在绿色建筑的具体施工阶段,当地的社会情况对绿色建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筑是否能够很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环境当,是建筑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对绿色建筑的评价来衡量建筑设计方案的人文效益,这属于社会层次方面的需求。

4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研究建议

绿色建筑综合评价系统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尽可能实现评价系统的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以下个原则的应用。(1)系统科学性原则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评价问题上,绿色建筑的设计是否符合资源利用的节约化、经济资源的最优化、环境保护及社会影响的多元化是评价系统科学的客观反映。(2)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原则指标各项量度统一,达到范围内衡量的可比性、指标应该体现简易全面与协调一致性。(3)适用地域性原则我国的地理环境情况比较复杂,首先我国地域辽阔并且地势环境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其次我国的各地社会风俗和民族习俗存在不同的差异。那么在绿色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充分的考虑这些问题,必须结合我国理环境情况进行设计。因此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时因地制宜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前的发展经济为主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到现在人们非常关注环境这一问题,就可以看出现在建筑设计的主流也是资源的集约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绿色建筑的设计不仅考虑整个建筑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建筑相关的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成本、功能、建筑表现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更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王会恩.绿色建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J].绿色科技,2015(09):209~210.

[2]杜文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03):45~56.

第3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设计方案

商业综合体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可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立体化发展,在一定空间环境内将城市中商业、居住、办公、旅店以及餐饮等功能集合在一起,并在各部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造成一个高效的建筑综合体。在确定其设计方案时,应明确商业综合体空间结构构成以及其特性,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保既可以满足基础功能需求,同时也可以达到人们心理要求,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

一、商业综合体特点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密度高、集约性、复合性、统一性以及空间连续性等特点,并且其在设计建设上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还具有均衡性特点,具有很大社会价值与社会效应。在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对各构成子系统的分析,针对空间结构构成特点,营造城市场所空间,通过提供商品、消费体验以及优质服务等来达到盈利的目的[1]。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逐渐有更多内容被加入到城市综合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建筑设计效果,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在设计时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做好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

二、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结构设计分析

1.内部空间基本构成

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结构组成相对复杂,包括了商业、娱乐、餐饮等多种功能空间,并且各子功能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就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共同分析,全面掌握各结构的设计要求以及要点,确保内部空间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1.1商业空间

即消费者进行目的性消费活动的空间,如文娱、购物、餐饮等,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空间设计成消费与非消费两种空间形式,并利用非消费空间的良好氛围来激发人们的购物欲望,提高消费空间的盈利性。一方面,消费空间。包括整个商业综合体内部所有可以直接消费的功能单元,如超市、餐厅、影院以及娱乐场等,是综合体的核心结构。另一方面,非消费空间。即商业综合体内不能直接开展消费活动的空间,主要提供休息、观赏以及交流等功能。但是因为消费与非消费两者之间联系密切,有着相互促进的效果,即可以利用相互之间的特点来达到相互交通的效果。

1.2辅助空间

主要来满足商业综合体内部工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是综合体内部结构的次要空间,在设计时要保证其结构安排的全面性与合理性,为提高工作效率,还应保证空间内各环节的便利性与安全性[2]。尤其是做好对交通空间的设计分析,提高路线的清晰度,明确不同空间的实际功能,并且要与商业空间的人流区分开,不会对商业活动产生干扰。

1.3交通空间

按照功能类型来分,主要分为普通交通空间与引导交通空间,引导型主要是用来有效引导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具有引导人流,交通转换的作用。对于商业综合体交通空间来说,消费者处于其中会产生较多非消费行为,如交流、休憩、观赏等,是整个综合体内使用效率比较大的空间环境。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基于其基础功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通过人性化设计方式来达到导向明确、空间流线合理的效果,并且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交流休息的环境,全满满足人们心理需求。

三、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实施研究

1.商业综合体前期设计

第一,选址。在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进行设计时,需要做好对城市环境的综合分析,尽量提高其商业价值。一般情况下应该选择建设在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副中心区以及新城商业区等位置,并且要从交通系统、城市规划、敷设人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为合理的建设地址[3]。第二,地位。对地块商业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块等级、建筑密度以及占地面等信息,确定项目商圈等级,进而才能决定将其设计成购物中心、商业街或者商业广场等形式,对后期综合体的设计方向具有很大影响。第三,功能与规模。商业综合体内部组成的功能众多,需要对业态种类以及规模等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确定业态空间需求量。基本上综合体业态类型包括居住、办公、酒店以及商业零售等,其分布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综合体设计效果。商业零售以及服务业态是综合体的主要类型,承担着综合体内部结构所有消费活动;办公业态也是商业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聚集功能,在节省空间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常见有顶级写字楼、甲级写字楼、乙级写字楼以及丙级写字楼等。

2.空间形态设计

2.1并置式

即将购物中心各业态按照水平方向并列组织在一起,具有功能分区明确特点,其中设置的交通流线更为通畅,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干扰少。因为其占地面积较大,适合建设在面积大的地区,如城郊。对于各空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墙体隔断,并对各空间设置独立的出入口,做好消费与非消费空间的协调性,提高不同空间的融合性。

2.2单元式

以竖向联合方式进行设计实现各业态空间的联合,这样不同业态空间之间既可以相互联系,也可以互不干扰。此种形态设计方式更为注重竖向交互设计,交通工具为自动扶梯与电梯。通过合理的设计将不同业态空间划分为单独的空间,每个空间容纳一组功能,并且相互之间存在联系,达到激发公共生活组织的效果。

2.3中心式

此种形态设计主要以中庭或者庭院为复合空间进行组织,各功能业态空间以其作为中心分布,多以辐射状居多,一般被应用于人流集中的中心式空间组织。此种设计方式保留了各业态功能区之间的独立性与联合性,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达到人流分流与疏散交通作用。更是因为不同业态处于不同平面,在视觉上形成不同层特点,提高了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通透性。

3.功能空间设计

第一,购物空间。通过设计应保证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消费活动展开的需求,可以更方便的与卖家交流,空间布置合理能够刺激消费活动的展开。常见有封闭式、半敞开式与敞开式,封闭式即利用柜台将消费者与卖家区分开,虽然可以进行交流,但是不利于消费者选购;半敞开式即以商品系列为根据将其放置于货架围合成具有出入口的独立空间,开头应紧邻外部交通系统,整个消费过程由消费者与工作人员交互完成;敞开式即实现柜台与货架的合并,消费者行为更随意,便于购物活动的展开,节省购物时间[4]。第二,交通空间。确保交通空间序列性与通畅性,流线组织必须清晰明确,并且与各业态空间相互沟通。例如顾客通道宽度的设计,需要满足消费者挑选商品与行走需求,预留出足够的宽度来保证消费活动正常展开。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内各功能空间之间相互独立,同时有相互联系,在进行联系时,需要确定综合体结构特点,从本质需求上进行分析,做好内部空间结构的划分,提高和业态分布的合理性,争取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小玢.城市设计视野下的泰安天庭园地段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 李超,陈东兆,梅刚.基于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J].建筑技术,2013,06:536-539.

第4篇

摘要:方案设计阶段的投资估算是重中之重,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优化 设计方案 工程造价

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之所以能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应该集中了众家之长,不仅在设计中有独特的构思,而且在经济分析上也占有优势。然而在目前的方案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了建筑的新颖,外形的美观,功能的完善等等,而对于经济分析这一块即便有所考虑,也是花费的功夫甚少。所以,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

例如某办公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总高度68.8m,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室为消防水池和设备机房,平面尺寸31x41,埋深6,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由于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基土极不均匀,设计人员提出了梁板式桩筏基础、复合地基箱形基础和一柱一桩的冲(钻)孔桩基三种基础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初步计算,梁板式桩筏基础需要240根截面500500的预制混凝土方桩,桩长25~30。虽然经济指标可以,但由于下部的基岩表面不平整,起伏大,浅的地方离基底不到20,深的可达55。这样就形成有的预制方桩是端承型,而有的却是摩擦型,势必会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上浅层的砂质粘性土中含有大量的孤石,这会给打桩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该方案被否决。

最后在复合地基箱形基础和冲(钻)孔桩基这两种基础方案的具体分析比较中发现,箱形基础不但整体性好,刚度大和有利于分散基底土压力,而且在根据基岩的不同埋深适当调整地基加固的深度来解决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后的造价要比冲(钻)孔桩基便宜至少50多万元,其中尚未包括桩基处理土洞和溶洞所需增加的费用。另外,箱形基础所需的施工工期要比桩基短2~3个月。在安全可靠与综合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最后选择了“箱形基础+复合地基”的基础形式。

再如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由于当前的建筑物逐步走向多层、高层、甚至超高层。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天然地基已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地基处理方案也越来越多。还有多层住宅的基础一般就没有必要采用大口径扩孔桩;高层建筑可利用架空层作为辅助用房,而没必要回填大量的土方,这样做既节省了资金又增加了面积。事实上,各方案造价往往有较大差距,选择经济好的方案能大大降低造价。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

所以,方案设计阶段的经济分析做得好,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都应该重视起来,使工程造价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1)钢筋种类的选择

现在市场上钢筋种类很多,如Ⅰ级钢筋、Ⅱ级钢筋、Ⅲ级钢筋、新Ⅲ级钢筋、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扭钢筋等。大多数设计人员一般把设计的重点放在配筋计算上,忽视了钢筋种类的选择。在满足结构设计的前提下,选择造价低的钢筋方案,可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楼梯选型

在一些工程中,我们经常看到3米乃至4米宽的楼梯仍有用板式的。实际上,当楼板长大于3米时,就应该设计成梁式楼梯。如某工程楼梯间跨度为3.6米。采用板式时板厚130毫米,砼用量为1.5米3、钢筋用量50公斤;而采用梁式楼梯时、板厚40毫米,砼用量为1.3米3,钢筋用量为26公斤,显然梁式楼梯要节约资金。

(3)剪力墙设计:

例如对于小高层住宅来说,剪力墙是面广量大的,因此合理的控制剪力墙配筋对于结构安全及工程的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a) 剪力墙墙体配筋(以200厚墙体为例)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竖向钢筋放在内侧。配筋满足计算及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即可。建议加强区Φ10@200,非加强区Φ8@200双层双向即可,双排钢筋之间采用Φ6@600x600拉筋。但地下部分墙体配筋则另当别论。

b). 剪力墙按规范应设置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笔者认为首先要区分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及类别,即:普通剪力墙(长墙),短肢剪力墙,小墙肢和一个方向长肢墙而另一方向属短肢墙来区别对待配筋。

c). 剪力墙中的连梁跨度小,截面高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很大,有时很难进行设计,如果加大连梁高度,配筋值有时反而更大。连梁高度一般是从洞顶算到上一层洞底或从洞顶算到楼面标高。对于门洞,上述所示情况梁的高度是一样的;但对于窗洞,连梁高度如果从窗洞算到上一层窗底,有时则高度太高,这样高跨比太大,并且与计算图形不符,相应配筋亦较大,不合理。笔者建议,连梁高度计算与设计统一规定从洞顶算到楼板面或屋面,对于窗洞楼面至窗台部分可用砖或其他轻质材料砌筑。对于窗台有飘窗时,可再增加一根梁,两根梁之间用砖填充。连梁配筋应对称配置,腰筋同墙体水平筋。

d). 目前,各设计院在剪力墙的楼层处均设置暗梁,而对暗梁的作用及配筋亦各有理解。笔者认为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如剪力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则设置暗梁,并且要求剪力墙两端是明柱,这是因为周边有梁柱的剪力墙,抗震性能要比一般剪力墙要好。因此笔者认为,就目前而言,在楼层位置设置暗梁是可行的,但没有必要设置太大断面及配筋。

(4)减少设计变更: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行限额动态控制。一般来说,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损失就越大。如果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需修改图纸,其它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账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5)适当采用标准设计:

第5篇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项典型代表,集中了餐饮、娱乐等多项功能,提升了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应该符合城市的基础需求,最大化的展示商业综合体的用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最主要的是为人们提供服务,所以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复杂性比较高,进而增加了建筑设计的压力。

一、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特征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特征较为明显,强调了商业综合体的作用,同时为建筑方案提供设计方向。

1、空间尺度大

空间尺度大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最显著的特征,融合了多功能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扩张了内部尺寸,体现了综合体空间的匹配性。空间尺度大决定了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的设计形式,需要积极联合各个空间,完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

2、功能多样化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非常注重商业化的设计,实现多功能的相互结合,例如:餐饮和娱乐、购物和休闲等,促使多种功能体现在同一个商业综合体内,确保各项功能都能开放,以免商业综合体过于闭塞。

3、交通体系丰富

商业综合体的交通线路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构成庞大的交通体系。商业综合体的交通体系,按照规划设计的方案融合到一起,维护交通体系的运行秩序,保障交通体系的规划性设计。

二、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方案分析

商业综合体内包含的功能模块比较多,而且建筑设计特征明显,必须完善建筑方案设计,才能保障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科学性。

1、平面布局

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局,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流向,布局上不能出现矛盾问题,顺应城市建设的方向[1]。商业综合体平面布局设计,要具备拉动性的特点,带动周围的经济水平。例如:城市中的商业综合体平面布局,可选择商业街、广场附近,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及用餐的场所,由此不仅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而且满足人们出行的心理需求,商业综合体的平面布局,具有地标的特性,逐渐成为城市的象征。

2、空间设计

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中的空间设计部分,需要考虑空间模块之间的功能关系,确保空间设计的协调性。商业综合体的性质有明显的不同,设计师应严格按照建设目的,采取多样化的设计方式制定建设方案。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是公共空间,因为公共空间的人口流量要高于单独的功能空间,所以强化公共空间设计,深化公共空间的创新设计,注重公共空间尺寸、结构等因素的设计,利用公共空间连接周围的功能模块,提高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水平。

3、功能划分

商业功能是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功能划分中的重点,商业功能需符合市场化发展的状态[2]。一般情况下,商业功能占有很大的比重,不论是占地面积,还是需求设计,都处于整置。例如: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各个楼层均涉及不同的功能划分,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划分为六个部分,整个商业综合体地上5层,地下1层,分别规划了功能设计,零售比例49.20%,分布在-1、1、2、3、4层,餐饮比例41.33%,分布在-1、1、2、3、4、5层,娱乐占比5.20%,集中分布在4层,中庭促销空间占比4.27%,分布在-1、1层,超市分布在整个-1层,不计入占比,同时-1到5层还包括其与功能的划分,充分合理的利用商业综合体各部分的功能。

4、交通设计

交通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重点,根据商业综合体的位置,设计车行、人行交通线以及交通方式,规划出交通示意图并进行评估,主要分析行车系统,确保其在商业综合体中的独立性,除此以外,还要设计出安全的人行通道,以免商业综合体交通设计影响周围的交通运行,营造舒适的交通环境。商业综合体中,设计交通流线时,应该合理规范会合、交叉等位置设计,优化交通运行的设计,可采取环岛运行的方式,防止车辆集中,由此加快交通流速,维护商业综合体附近的交通通畅。

5、服务区设计

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中的服务区,是指货运、卸货等项目服务,尽量减少服务区对商业综合体运营的干扰[3]。根据商业综合体的要求,服务区可划分为地下和地下两部分设计,地上需采取流线型的设计方式,便于提高货运的水平,减少货车停留的时间,而且货车要集中停运,以免过度分散。地下服务区设计要注重净高和坡道设计,为货运、卸货提供可靠的条件。

三、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技术应用

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设计方案中引入了光照设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用于满足综合体现代化的发展。

1、光照设计技术

光照设计有助于降低商业综合体的耗电量,其为建筑设计方案中的核心技术。随着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多样化、大规模发展,能源节约成为建筑设计中较为关注的项目。商业综合体中采取光照设计技术,合理规划建筑与光照的关系,促使商业综合体的光照设计能够达到理想状态,同时还能消除光照设计中潜在的法律纠纷,既要保障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中的光照合理,又要确保光照能够配合建筑地理位置,体现光照设计技术的科学性。

2、物联网技术

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位置不确定,针对位于复杂环境中的综合体建筑,可以引入物联网技术,连接商业综合体内的各个功能模块,加强通信控制的力度,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4]。物联网技术能够辅助商业综合体熟悉周围的环境,同时将信息提供给服务用户,用户根据商业综合体选择出行时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商业综合体朝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应用在商业综合体的安防、通信、交通等多个功能模块,保障商业综合体的智能化,体现了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为了保障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效益,需规范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内容,积极落实建筑设计方案,围护商业综合体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优化技术应用,加强商业综合体的稳定性,体现建筑设计方案的优质性,以便拓宽商业综合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卢治涛.浅谈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258.

[2]李超.基于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J].建筑技术,2013,06:536-539.

第6篇

关键词:小区建筑;电气设计;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建筑设计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利用可能的自然、社会条件,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与组织,对环境的调整与改善去创造人为空间环境。它反映的是建筑师对生活环境的理解,对艺术品质的追求,其创造的不仅是一幢幢楼房,而且还有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1.工程概况

大汉·龙城项目拟建于湖南省怀化市顺天北路以西、紫东路以南、建丰路以北。用地东侧为规划道路。小区毛用地面积为136410.75平方米,净用地面积为103338.00平方米。

小区沿顺天北路东侧有一条城市排洪渠。小区地势西北角最高,由此向东、向南逐渐降低。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街道景观规划的要求,紫东路及顺天北路为城市的主要景观大道,紫东路两侧开辟沿街商业,规划范围内用地性质为商业、居住用地。

2.设计原则理念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城市空间环境及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构筑良好的城市景观,丰富城市职能;营造高雅、有品位的小区内部环境,保证各种户型均好资源,打造大型现代绿色生态社区;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及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单体设计力求功能分区明确,满足通风、采光及日照的要求。营造阳光、健康、舒适、大气的内部环境。

大汉·龙城项目地处新城区,具有地块大,地势起伏,自然环境优越等特点。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建筑,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建筑是艺术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及地域特征。本设计试图营造一个完美的人居境界。自由的道路、自由的水系、自由的空间穿插和渗透,仿佛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再现。它昭示着怀化市、大汉集团及居住在龙城的业主将如龙飞腾,蒸蒸日上。

3.建筑设计

3.1平面布置

平面设计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强调以起居室为核心组织各个功能空间,全部明厅、、明卫。每套住宅除设生活阳台外,大部分户型均在厨房外布置服务阳台。厨房设计考虑系统厨柜与冰箱位置,共用卫生间采用干湿分离式设计,结合立面预留空调机位。

3.2立面造型

本小区单体建筑风格主要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具有古典建筑的经典比例和细部处理,吸收现代建筑的营建手法,和应用现代建筑材料,更高层次的打造一个品位端庄,沉稳细腻与生态环境自然融合的建筑立面。建筑自由流动布置,在空间形体上,自由连接,突出建筑之间的关系和呼应,形成自由灵动的整体效果。

4.结构设计

4.1抗震设防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多层框架结构采用四级;小高层部分框架结构采用三级、剪力墙结构采用四级,高层剪力墙结构采用三级。

4.2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

本工程为建筑结构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4.3结构体系

本工程多层采用框架异形柱结构体系,11层~18层高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25~32层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5.给排水设计

5.1给水系统

设计水源为市政水,该项目北面的紫东路上有DN400、DN300市政供水管,从不同的市政管网上各接一条DN250进水管并在小区内成环。市政水压为0.25Mpa(业主提供),小区内各栋建筑的一~三层用水由市政水直接供给,其它层均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 水源为市政水。室外消防系统采用低压制,即生活给水和室外消防合用一套给水管,室外消火栓沿小区内消防车道路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5.2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管网按照地形标高布置,共规划了三个排出口,一个在小区北面的紫东路上,另外两个在南面的建丰路上。室外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粪便污水先进入化粪池处理,之后再和其它生活废水合并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排放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5%估计。雨水量按湖南省长沙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降雨水历时t=5min,设计重现期采用P=2,径流系数为0.4。雨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少于1.0米,污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不少于1.2米。

6.电气设计

6.1电力工程

6.1.1规划原则

变配电房、开关房的选址按照接近供电负荷中心,允许的供电半径、运输及进出线便利等原则进行布置,落实布点位置及用地,本项目供设4处变配电房。

6.1.2负荷计算

按照总体规划的布局,结合建筑单体面积和功能要求,估算出各类负荷的大小,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出每栋楼的用电负荷,以此作为选择变压器大小的依据,并留有一定的裕量,以满足小区近远期的用电要求。

6.1.3供电系统设计

(1)负荷等级

本规划居住小区一类高层消防负荷、小区消防中心用电等按一级负荷供电,小区电信间用电等其他重要场所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余会所、幼儿园、住宅用电按三级负荷供电。

(2)电压等级

按照我国现行的电压标准,小区内按2个电压层次考虑,高压为10KV,低压为380V/220V。

(3)供电设计

小区设一个10KV高压开关房房。四路出线,放射至小区各变配电房。采用2路10KV电力电缆进线,10KV电源由当地供电部门提供,分别引自不同上级电站10KV回路。在北面高层住宅地下室,设置柴油发电机,作为一、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

6.1.4电缆线路及敷设方式

10KV进线电力电缆由小区北面紫东路的电力缆沟沿路敷至北面高层首层高压开关房,10KV电力电缆由高压开关房经地下室强电桥架敷设至小区各变配电房。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混合配电。干线采用母线槽、难燃塑料绝缘铜芯电力电缆。低压配电线路经地下室强电桥架敷设至小区各楼栋配电间。

7.通风、空调及防排烟设计

所有公共卫生间均采用低噪声柜式风机进行机械排风,排风排至室外。电梯机房均采用工业换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地下室的设备用房均按各自不同的换气次数进行通风换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对设备用房区域中不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疏散内走道和房间设置机械排烟和机械送风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合用。

按防火分区对地下室机动车库单独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兼用排烟系统,每一系统担负面积均不超过2000m2。机动车库排风兼排烟系统风量按6次/小时换气进行计算。排(风)烟系统风机均选用低噪声双速柜式离心风机,平时风机在低速运行排风,火灾时在高速运行排烟。对不能利用车道自然进风的防火分区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8.消防设计

8.1总平面消防

消防间距: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大于或等于13米,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防火间距大于或等于9米,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之间防火间距大于或等于6米。消防车道:高层建筑的周围,设有环形消防车道或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8.2给排水消防

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设置了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在相关部位设置了灭火器。

8.3电气消防

本项目主要建筑为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及配套的会所、幼儿园、地下室车库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为一级。本工程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与区域报警系统相结合的形式。在东面高层住宅首层设置消防控制中心30~40 m2,并设有直通室外的出口。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组成。

8.4通风消防

按防火分区对地下室机动车库单独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兼用排烟系统,对不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发生火警时,除消防用防排烟风机外,其余通风设备应自动切断电源。对机动车库应自动开启排烟风机及机械送风系统;自动开启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开启着火层及其上、下层合用前室的电动百叶送风口。

9.结语

展望未来,建筑设计必然的趋势是消防和抗震设计。首先, 进行周密完善的防火和抗震设计非常必要。其次,加强对图纸的审核和施工及验收的监督也必不可少。建筑设计艺术的核心是维系人可能及的行为活动的功能空间及与之相应的结构,它们的存在变化是建筑形态变化发展的最重要依据。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活的建筑,为人的建筑。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第7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经济合理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各类建筑工程不断的发展,高层建筑也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而高层建筑设计,是整个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保证高层建筑稳定性、可靠性及经济合理性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也正是在这种主导地位的刺激及约束之下,其在进行实际的设计的过程中,总是需要紧紧地围绕着城市的整体规划以及发展布局。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以一种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眼光对其中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的布置,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立足长远将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等结合起来。

一、高层建筑方案设计

高层建筑方案的设计讲究风格独特,要能充分体现建筑物的个体性。建筑风格不同,在资金的投入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欧式风格的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和线脚比较多,节点构造也比较复杂,施工难度大,所以在建筑立面上的投入成本就高;对于现代风格的建筑,虽然立面装饰及线条简单,但如果过分追求造型,在结构计算中为满足各项控制指标的要求,增大了用钢量,也会加大成本投入。比如某高层建筑在立面上有中空(开大洞)的造型;两个高层建筑之间在顶部仅用几个楼层联系在一起;楼梯间与电梯间的平面位置布置较偏;建筑的立面凸凹变化很大等等,这些造型及立面布置都对结构受力及抗震造成不利影响,产生极大的浪费。

二、高层建筑方案设计经济合理性的原则

1、保证建筑结构基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地质条件是选择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的参考依据,这就要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必须具备相应的地质勘查报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础方案通常应确保最大化发挥地基的潜力,所以在设计时应该对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施工条件、荷载分布情况、与邻近既有建筑物的关联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提出合理并且高效的高层建筑结构基础方案。

2、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高层建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是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案与结构体系和要求方式是否保持一致来判定的,在满足建筑结构需要的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经济性的需求,对于结构体系的要求则是传力要简单化,受力明确化。结构单元相同的高层建筑物,其结构体系也应该是相同的。

三、做好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建议

1、重视合国家安全规定

高层建筑安全事故频繁,这让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了建筑的安全上,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建筑理念,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国家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提高了重视,陆续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了强硬性的要求,防止一些建筑商减少针对建筑安全的投入。这些规定会随着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而提出针对性的改变,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在安全上有保障还需要与时俱进。同时,建筑结构设计师应该要尽职尽责,不能为了一己私利不顾人民群众的安危,为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要不畏强权,在建筑行为中发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为要勇敢地提出质疑,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基于安全性上考虑,在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方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质量。

2、做好结构方案的设计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往往屈从于城市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和建筑造型的要求。结构设计一般都是在建筑专业已经确定好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的基础上来进行设计。先假定好构件的尺寸,通过计算机,运用专业软件计算后,如果有个别构件超筋或控制指标超限,则对局部构件进行调整,直至没有超筋或超限后,就开始画施工图。至于建筑方案是否完善;是否还可以再优化;虽然控制指标没有超限,但是不是余量较多;构件虽然没有超筋,但是不是假定尺寸太大等情况,则心中无数,盲目设计。作为结构设计者,在接到建筑方案后,应按照抗震规范的各项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合理性评价及方案优化,然后再进行结构方案的确定,并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确定出最佳结构方案。高层建筑通过计算后,有许多构件都是构造配筋,对于大多数构件,规范只规定了一个极限值,如柱子的轴压比和最小配筋率等。有些限值又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有些规范没有规定,如剪力墙的最大配筋率等。但在设计时具体应取多少合适还与设计人员的经验p习惯p对规范和计算机专业软件中个别参数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同样一个工程,不同的设计者设计,会产生不同的设计结果。对于一些计算指标和构造要求应该如何正确判断取值,统一构造做法,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应予以重视。

3、优化项目决策及标准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必要性和实施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通过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效益最佳的设计方案来。项目决策是建设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到80%~90%。2建设标准建设标准的高低决定了建筑的建造成本,并对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运营费、资金回收,以及建筑物所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标准制定过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制定建设标准时,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远近结合的观点,综合分析建筑的性质以及所需要的规模,做到应高则高、该低则低、高中有低、高低结合。

4、把好场地和材料的选择

建设用地的选择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以及建成使用后的运营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关于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地质水文、土壤植被等)、环境条件以及规划要求(包括用地范围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出入口限制、空间要求、高度限制、环境保护等)等,建筑师都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分析。建筑材料的质量与选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坚固性、实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要求。建筑材料对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建设速度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还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在一般工程造价中,材料费占60-70%。现在很多建筑设计只考虑外观效果,忽视材料在选择和使用上的经济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今天,高层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尤为重要,通过对高层建筑设计方案经济合理性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设计方案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对相关问题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客观条件,制定出最为经济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张建涛,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外部环境.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550-551.

[2]曾春雷.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J].中国住宅设施.2011(16):85-86.

第8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U2

一、引言

住宅区的规划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使建筑群的规划布置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保留自然水域面积,增加植被绿化,减少硬化地面,形成小区微气候。规划中还应注意尽可能争取最有利的建筑朝向,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使建筑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热,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热,且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建筑物的单体设计应控制其体型系数,将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以减少其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降低建筑能耗。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还应有利于组织夏季凉爽时间的穿堂风。

二、影响建筑能耗因素

影响建筑能耗最主要的原因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我国现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普遍较低,直接影响了室内热舒适度。比如处于夏热冬暖地区,夏天普遍需要空调,建筑整体的耗能量大。因此,我国制定的三个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把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作为核心内容,这也是建筑节能的最有效手段。

三、建筑节能的方法

建筑围护结构主要包括屋顶、外墙和外窗三个部分:屋顶采用高效的保温隔热屋面,其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应满足标准规定,有条件的可采取屋顶绿化等措施,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外墙应研究并推广具有低热转移值的外墙材料,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建筑外墙的热功能性应满足标准的规定。南方地区建筑外墙保温隔热措施还包括外墙表面采用浅色设计,以反射太阳辐射热,一般东、西面外墙采用构架或爬藤植物遮阳,还可采用中空墙体结构,形成隔热的空气间层等;外窗,建筑围护结构热功性能最薄弱的环节是窗户,在建筑能耗方面,铝、钢、塑窗散热量平均约占建筑护结构总散热量的50%。因此,控制窗墙比,提高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提高建筑护结构节能指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保证居室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控制窗墙比,减少外墙传递的热量;另一方面,推广应用新型节能门窗,满足节能和使用要求。根据研究表明,建筑节能大致有以下几个方法:l屋面节能;2墙体节能;3门窗节能;

(一)屋面节能

我国的可利用能源是极为有限的,这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屋顶作为一种建筑物层室内温度围护结构所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任何一面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因此,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这也是减少空调能耗,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顶所占面积较小,能耗约占总能耗的8%~10%。因此,加强屋顶保温节能对建筑造价影响不大,节能效益却很明显。主要有下面三种方法:

1、倒置式屋面

传统屋面工程中通常用的保温材料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矿棉岩棉等都是非憎水性的,这类保温材料如果吸湿后,其导热系数将陡增。因此普通保温屋面中需在保温层上做防水层,在保温层下做隔气层,从而增加造价,使构造复杂化。其次,防水材料暴露于最上层,加速其老化,缩短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故应在防水层上加做保护层,这又将增加额外的投资。再次,对于封闭式保温层而言,施工中因受天气、工期等影响,很难做到其含水率相当于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含水率:如因保温层和找平层干燥困难而采用排气屋面的话,则由于屋面上伸出大量排气孔,不仅影响屋面使用和观瞻,而且人为地破坏了防水层的整体性,排气孔上防雨盖又常常容易碰踢脱落,反而使雨水灌入孔内。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现在工程中经常采用倒置式屋面,所谓倒置式屋面,就是将传统屋面构造中的保温层与防水层颠倒,把保温层放在防水层的上面。这种保温层强调“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等。倒置式屋面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屋面的节能效果。

2、屋面绿化

(1)屋面绿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筑屋顶绿化可明显降低建筑物周围环境温度0.5~4℃,而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温度每降低1℃,建筑物内部空调的容量可降低6%。对低层大面积的建筑物,由于屋面面积比墙面面积大,夏季从屋面进入室内的热量占总围护结构的热量的70%以上;绿化屋面外表面最高温度比不绿化的屋面外表面最高温度(60℃以上)可低20℃以上。而且城市中心地区热气流上升时,能得到绿化地带比较凉爽空气流的自然补充,达到调节城市气候的效果。同时不论北方或南方,种植屋面保温效果都很明显,特别是干旱地区,入冬后草木枯死,土壤干燥,保温性能更佳,保温效果随土层增厚而增加。而增加种植屋顶有很好的热惰性,不随大气气温骤然升高或骤然下降而大幅波动。绿色植物可吸收周围的热量,其中大部分用于蒸发作用和光合作用,所以绿地温度增加并不强烈,一般绿地中的地温要比空旷广场低10~17.8℃。

(2)绿化屋面的荷载及植被。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种植层荷重。应根据屋顶的不同荷载以及植物配置要求,制定出种植层高度。种植土宜采用轻质材料(如珍珠岩、蛭石、草炭腐殖土等)。种植层容器材料也可采用竹、木、工程塑料、Pvc等以减轻荷重。若屋顶覆土厚度超过允许值时,可能会导致屋顶钢筋硅板产生塑性变形裂缝,从而造成渗漏。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确定覆土层厚度。

3、浅色坡屋面

现在大部分的住宅依然采用平屋顶,在太阳辐射最强的中午时间,太阳光线对于坡屋面是斜射的,而对于平屋面是正射的,深暗色的平屋面仅反射不到30%的日照,而非金属浅色的坡屋面至少反射65%的日照,而且平屋面的防水较为困难,且耗能较多。若将平屋面改为坡屋面,在坡屋顶内铺钉玻璃棉毡或岩棉毡,不仅可提高屋面的热工性能,还有可能提供新的使用空间(顶层面积可增加约60%),也有利于防水,并有检修维护费用低、耐久之优点。在中小型建筑如居住、别墅及城市大量平改坡屋面中被广泛应用。

(二)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护结构的主体,墙体的节能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能。根据保温隔热材料在围护结构的使用部位不同,分为内墙保温隔热材料和外墙保温隔热材料;根据节能保温材料的状态不同分为板材(固体)保温隔热材料和浆体保温隔热材料。广义上讲,板材保温隔热材料,使用地区和范围比较故其可以在外墙外保温工程中使用,也可以在外墙内保温工程中使用。板材保温隔热材料的保温主体可以是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不同材料。板材保温隔热材料又可分为单一保温隔热材料和系统保温隔热材料。

1、单一保温隔热材料,是保温工程应用的主体。如: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挤出型聚苯乙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等。2、系统保温隔热材料是指将单一保温材料与其他辅助材料复合而成为一个系统,称为系统保温隔热材料现有的系统保温材料有如下几种:(1)外墙外保温系统: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或挤出型聚苯乙烯板)+耐碱玻纤网布+含有胶粘剂的聚合物砂浆(2)内保温系统:发泡型聚苯乙烯板(或挤出型聚苯乙烯板)+纸面石膏板、GRc保温板(发炮型聚苯乙烯板与水泥砂浆复合)、岩棉夹心保温板、增强水泥聚苯保温板等。

(三)门窗节能

门窗往往是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和节能的薄弱环节。提高建筑玻璃材料的热工性能,目的是控制窗或幕墙表面温度冬季过低、夏季过高,节省采暖或制冷能耗。由于玻璃的传热能力比砖墙大许多,所以充分利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玻璃窗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改善门窗绝热性能的首要措施是增加窗玻璃层数,在内外层玻璃之间形成封闭空气层。同时在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也是个有效的方法;还可以加设门窗密封条提高门窗气密性。

当前使用的几种节能玻璃材料主要有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和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镀膜玻璃主要有太阳能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和多功能镀膜玻璃。从国内外玻璃材料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来看,通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建筑的性质、使用功能以及建筑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来设计窗、幕墙,对建筑的窗墙比应有一定的控制。因为窗户面积率直接影响建筑的采光及采暖空调的能耗,一般窗墙比应控制在0.3左右。尤其在严寒地区和炎热地区,在设计大面积采用玻璃门窗和幕墙时,要选择采光、隔声热工性能良好的新型玻璃材料。根据不同地区选择不同的热反射玻璃、Low-E复层玻璃(中空玻璃)以及保温玻璃等材料。

2、根据建筑日照设计原理,合理设计窗户遮阳措施,减小玻璃面的日照面积,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在进行遮阳设计时要考虑各个地区气候特点,对于冬冷夏热地区冬季需要日照、夏季需要遮阳,应采用活动式遮阳措施。在设计遮阳构造时要结合玻璃门窗、幕墙建筑的整体艺术效果,材料与颜色进行考虑,而且形式要简单、美观,便于清洗、安装。

四、结语语:

第9篇

关键词:绿色小学;生态走廊;总体规划;单体设计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学校建筑尤其是小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对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小学建筑的校园空间和单体建筑设计,应该是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独特的校园空间是他们成长的舞台和背景,校园环境也将成为其未来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片断,具有独特的情感寄托作用。本文通过新桥小学规划设计实例,主要探讨绿色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进行论述。

1工程概况

新桥小学位于增城市荔城街龙角村谢美第一、第二经济合作社对面山,学校西侧靠自然村道,东侧为田地,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66462.32m2,一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6444.72m2,二期建设用地面积20017.60m2。一期地块形状为“L”型。该学校规划建设24个班,可容纳1104名在校生,其设计宗旨为设计成一间环境优美、高素质、高品位的一流校园,见图1。

图1 新桥小学总平面规划图

2总体规划与布局

2.1规划原则

(1)本设计以自然环境为主,创造生态化校园,体现园林式校园的特点,以现代的手法,构思和营造一个现代化绿色校园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校园体现增城特有的岭南文化。

(3)引入周边山体自然景观,整体融入区域地景,开成天人合一的校园生态环境。

(4)校园采用动静分离,疏密有致的,相互渗透的功能分区手法。

(5)按人车分流、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和步行交通系统,形成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

2.2 总体布局

设计以与用地西南村道平行的主路为主,功能区在其周边布置形成自由生动的规划结构:其主要构成江南园林式及院落式的布局理念与手法,来对校园进行区块划分和功能定位。

校园用地按使用功能不同划分为行政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个大区块,其中西南临近村道处设一个校前区,为学校入口广场;围绕校前区的三栋星倒“品”字型的教学楼形成区,主要为教学用房和教师用房。

教学区由教学楼和行政楼组成,小学综合楼的教室和行政联为一体,采用“品”字型结构布局。教学区和行政区按功能和需求混合设置,既方便管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教育区东面为运动区,由200米操场、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器械锻炼场地及风雨操场组成,风雨操场和主教学楼之间用风雨廓连接。教学行政区西北侧由师生饭堂、生物园和教师单身宿舍组成生活区。各个区块既各自独立,又联系方便,共同构筑成一个功能分区合理,使用方便、高效的绿色校园,功能分区见图2。

图2 学校功能分区图

3 道路交通规划

校园道路系统由主路、次路、休闲步道组成路网。根据功能分区的需要,整个校区共设两个出入口,主入口设于西南面,基地最西端设一次入口,主要服务于食堂等服务用地。

校园主路宽6米,是串联各功能区的交通主骨架,并起组织校园层次空间景观的作用。次路宽4米,联系各功能分区中的各单位建筑。

校区内各栋校舍之间均设有风雨廊,方便教师学生在各栋教学楼之间的交通。

4 建筑单体设计

整个校园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和景观区。四大功能区由环道贯通,校园内四个功能分区区分合理,联系方便。

4.1教学楼

教学楼位于主入口广场北侧,由三幢教学楼组成。作为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在立面处理上采用了园林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既达到体量上的效果也达到了视觉上的冲击,带来现代的园林式建筑的新思潮。教育数由于各普通教室(24个)教师办公室、教育休息室和教务室组成。教学楼采用岭南地区常用的南北朝向内廊式布局,条形布局,各空间采光良好;运用全敞开连廊连接各楼,各楼之间既联系便捷,敞开的连廊又富有岭南特色,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在保证交通方便的同时也是师生课余休息观景的好去处。

4.2 教学综合楼

两栋教学综合楼前后有连廊相接,和教育楼也有连廊相接,方便学生观景休息及教师教学使用,同时也带来校园视觉空间上的变化更是一条景观通道,教学综合楼前后距离大于25米,并且把绿景引入内部空间,教学综合楼由各功能教室、实验教室、行政用房和图书资料室等教学用房组成,见图3。

图3 教学综合楼效果图

4.3风雨操场

作为学校三个功能分区中体育运动区中的重要建筑,其位置十分重要,既要照顾宣传教学的关系又要照顾到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学生日常使用。故将其布置于基地的南端,和教学主楼以连廊相连接,既解决了教学及日常使用的关系,同时又与综合楼形成一个宏伟的建筑群体。

4.4 老师单身宿舍

老师单身宿舍位于基地的最北端,是整块用地私密性最强的位置。宿舍采用简洁的条式布置,每个宿舍单元都有一个室外活动空间。立面造型采用坡顶,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一娄的值班室既可以为宿舍的值班人提供一个方便的值班用房,同时通过路网的配合,也可以作为学校次入口的值班用房,降低了学校的日常维护费用。

4.5师生食堂

师生食堂位于基地西北端,功能上按要求设置餐厅,厨房等。在造型上充分考虑此位置的重要性,采用了2个体块的叠加交叉处理,以孤形楼梯制高,中间轴以玻璃面,表现现代庄重气派大方的感觉,屋顶设计采用六角型的坡屋顶,和矩形的平屋顶搭配其造型新颖别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用餐时除了可以在地面通过主入口进入食堂,还可以通过和教学综合楼连接的连廊进入食堂。可以有效地对有时间性的高峰人流进行分流,以保证小车、客车和消防车的正常通过,见图4。

图4 师生食堂效果图

5 校园外部空间设计

5.1 广场设计

广场作为较集中的外部空间,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活动的场所,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群体设计中很受关注。校园广场也是小学校园中交流的好场所。校园广场一般位于校园入口和教学楼之间,是人们进入校门之后整个校园环境的门面,即第一印象,也是学生上学、放学的主要集散场所,开展大型校园文化生活的迎来送往之地,必要时还可作为临时停车场地。现代的校园生活多彩多姿,许多学校为了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及毕业生对母校的感情,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特别注重校园的文化建设活动,而校园广场则是首选场所。

5.2 长廊设计

最常见的如屋顶平台或下沉式庭院,立体的外部空间可以极大丰富外部空间的层次,而丰富的空间效果对小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屋顶平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供空间效果独特的场所,通风良好、视野开阔,与少年儿童热爱观察的心态吻合,而下沉式空间则趣味无穷,并适合少年儿童好奇的心理。

5.3 绿化空间设计

绿化规划中主要坚持“层次分明、四季有绿、经济美观、易于管理”的原则。

(1)建筑周边绿化:教学楼及宿舍楼周边区域以高大落叶乔木为主,形成一定的林下空间,作为休闲集散的空间,在绿化中布设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为师生休闲生活提供舒适的场所。

(2)入口景观空间绿化设计:主入口道路旁用规整的大乔木配植,形成有序空间。入口广场配植各种鲜花植物,间隔配植修型的常绿灌木,形成视线透景廊。

(3)体育运动区绿化设计:以落叶大桥木遮荫为主,夏季遮荫,冬季采光,培植低矮灌木草坪。

(4)旗台绿化设计:旗台摆设一雕塑,造型具有求学意韵。四周配植各种鲜花植物,形成校园景观的一个中心节点。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绿色学校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学校的质量及品质为核心。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紧凑的功能排布,简洁的柱网体系,和谐的色彩及造型比例,给当地学生提供了安全、实用又舒适的现代化绿色校园建筑。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设计;施工质量

0.引言

工程建筑是关乎民生大计的工作,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甚至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行业也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建筑行业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的水平有了质的水平,建筑工程数量显著增加[1]。但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建筑设计和建筑质量问题引起的事件和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施工技术存常见的问题

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它既直接决定工程建筑的经济、美观和实用性,又决定建筑工程的安全,是提高施工技术和质量的关键。一旦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方案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方案设计标准不符合要求,会使建筑设计和实际的施工过程产生较大的差距,使施工过程中的专业和工程产生冲突,影响施工进度,造成资源浪费。如果设计方案严重脱离实际情况,建筑设计方案本身存在隐患,容易导致具体施工过程发生诸多问题,甚至引起安全问题。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现状,多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存在各类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总平面图缺项问题

总平面图作为建筑施工设计的重点,而许多设计单位设计的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相关规定规范施工设计方案,导致总平面图缺项、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不足。例如总平面图中仅包括建筑单体布置问题,而未对建筑间距、交叉点布置、停车场建筑工程总体质量有关的重点内容进行设计,总平面图内容涵盖范围不全面[2]。

1.2建筑工程节能设计不足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行业,控制建筑行业能源消耗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问题。但是,许多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存在普遍存在于建筑设计能级规范不符问题。例如窗墙比、屋顶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没有根据建筑工程的墙体对热工的要求,片面根据常规热工计算方案进行计算。另外,工程施工也不注重节能材料选择,最终导致建筑工程节能设计方案不达标。

1.3安全设计存在漏洞

一是防火设计存在问题。建筑防火设计需要设计人员从整体角度出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将地下室、半地下室以及地面建筑都纳入其中,采用共同楼梯设计方法。但是,许多设计人员没有根据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例如车库设计,车库通常与其它建筑或设备用房相连,这一特点要求设计人员应该在车库及其相邻建筑设计防火墙,隔开车库及其相邻建筑,但是许多防火设计安全并没有按照这一要求进行设计。再如高层变形缝设计施工中,由于高层建筑防火风较宽,有助于拔火。而许多建筑设计方案未结合高层建筑变形缝的特点,使用模板、塑料等易燃材料作为变形缝的盖缝,降低建筑的防火性能。

二是安全疏散设计存在问题。根据设计要求,建筑应设计多个安全出口,尤其是高层建筑。但是,许多建筑的安全出口仅有2个,无法满足安全疏散的要求。另外,部分设计人员为控制建筑面积,人为降低地下室层高,严重违反《民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2.控制建筑设计方案质量的措施

2.1提高设计技术水平

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因而需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建筑企业应重点解决设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加强人员培训[3],重点关注业务知识及技能、道德素质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仅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也提高设计人员的职业修养,促使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完善建筑施工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2.2转变设计理念

首先,虽然现代化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建筑设计方案并没有应用现代化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结合当前我国资源特点,建筑工程设计还需要更多的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建筑工程设计需要树立现代化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筑设计以建筑功能为基础,重点考虑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通风和采光条件、外观、色彩、绿化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多角度、全方位体现科学设计理念。

其次,强化设计优化意识,加强管理。建筑设计优化的综合性强,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措施。但是设计人员不能仅从降低成本角度优化设计方案,更需要把握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协调统一建筑工程的技术性与经济性。基于这一点,设计人员需要转变并强化设计优化意识,从综合性角度优化实际方案,以价值工程原理为指导分析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建筑设计的价值及科学性[4]。树立系统性和整体性意识,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总体效益,实现最优化的设计目标。不仅如此,建筑设计部门还需要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以提高建筑设计方案质量为本,全面衡量建筑设计方案的效益,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控制成本,寻求高品质、低成本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2.3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建筑施工设计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法规不完善,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还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并规范建筑设计市场。虽然当前我国已经建立《合同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规范设计人员的设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5]。但是以上法律都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也缺少详细具体的设计规范,无法从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规范。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发挥监督作用,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提高规范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规范建筑设计。例如根据设计招标、建立、价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规范措施,将设计监督观管理工作具体化。此外,基于建筑节能设计要求,还需要从节能降耗角度对建筑设计进行规范,推动生态设计的发展。

3.结语

对建筑企业而言,建筑企业要提高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水平,必须重视加强设计管理,提高设计管理水平,树立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重视建筑设计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要求,适应城市化发展需要,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环境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建筑企业还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优秀的设计团队,发挥人才的作用。只有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走的更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丽舒. 控制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措施初探[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197.

[2]董柏林. 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初探[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214.

[3]尹良彪. 探讨建筑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134-135.

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

随着我国人们房地产消费的理性化以及建筑市场管理力度的不断增加,现代建筑成本控制管理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房地产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行业,企业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回报率,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投资效果,优化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合理的关键。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概述

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主要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是关着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横建设政策和法令的基础文件,是建筑工程投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建设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造价10%左右,同时还能够对工程施工成本、施工质量起到简介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对提高投资使用率、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与建设的首要工作。

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分析

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对工程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是影响投资收益、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键。

2.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主要是本着对投资方要求负责的理念进行,有关部门仅对图纸等进行简单的审核,这就造成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而且投资方没有认识到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仅注重投标价与标底价的差距,没有认识到设计方案的优化对投资的影响。因此导致在投标过程中方案审核不细、概算粗略、要求出图时间紧、刻意压低设计费用。种种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工程投资企业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2.2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重点

3.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总之,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施工对施工全过程各项工作的充分考虑,建立现代化、精细化施工管理,以此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最终目的。

3.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同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与技术管理规程进行具体化与细化,以此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注重质量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与全过程管理执行力,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3.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与管理对建筑投资企业与施工企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达到高标准工程的关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是通过人员优化、项目设计管理优化以及科学的统筹安排来完成的系统工作。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基础,并对每个设计人员的专业项目进行整合,是专业人员的强项得到发挥,以此提高设计方案质量的提高。项目设计管理过程要抓住重点与关键点、对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等进行重点控制,以此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设计过程中还要通过优化统筹安排工作、提高设计效率与各环节的交接,对交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通过设计工作的统筹安排提高设计工作效率、缩短设计时间。对于工程设计中需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还要加强对可行性的分析与验证,对比同类工程中新技术新材料使用情况确保工程质量。设计部门或企业还要加强自身设计人员综合水平与素质的优化,通过在职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有针对性的对专长人员进行培训。

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对设计项目的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与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建筑工程设计部门或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提高优化水平,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结论

现代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要求的提高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全过程、全面性施工管理理念对就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与优化,积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为提高投资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永波.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概述[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1.

[2]刘鸿钧.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J].建筑工业资讯,2008,10.

第12篇

1.1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目的

和传统的建筑设计相对比,绿色建筑设计满足的层次需求比较多,这就让对绿色建筑的投资起点较高,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被投资者所青睐。但是就其生命周期成本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对绿色建筑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也就是说对在使用建筑的过程中所降低的费用以及提高的生态功能进行综合的考虑。之所以要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就是在绿色建筑设计最大的生态功能和最小的使用周期费用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这样设计出的建筑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宗旨。

1.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基本准则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所体现的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可以让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促进的,但我们也知道,绿色建筑具有更广泛的主体需求,其层次性更强。与绿色建筑设计综合评价的目的相结合,经济型和适用性的统一,让主要的指标进一步的突出且指标之间要有可比性是评价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原则。

2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2.1系统工程理论

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层级评价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主要是:横向的交叉和纵向的从属关系,经过对评价因素进行分类、分层后建立一个完备的、易于操作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选出综合性最好的方案。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仅让当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又不让未来人们的满足受到威胁的发展方式,也就意味着进行适当的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的综合性评价重视的是建设多元化的需求,一如既往的对多因素的综合效益进行重视,实现人、自然、建筑的协调性可持续发展,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思想的体现。

2.3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

全寿命周期费用评价理论的主旨是把绿色建筑看成一个生命系统,在这个生命系统中以全寿命作为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对物质投入和产出进行评价作为这个系统在技术经济上的指标。在绿色建筑体系中,它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有建筑投资和维护成本。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的意义,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为:评估目标的确立、相关评价要素的收集并进行数据化、分析指标与综合评价、下结论与改进建议等阶段。由于需求维度的目标比较多,所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比较适合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性评价。

3基于综合性能分析背景下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以总额和性能分析为背景的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对策,把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深度作为基础,可以把建设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决策设计阶段、开始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对地域、环境、资源等性能的综合考虑,利用评价标准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同时辅以高科技软件分析建筑的主要性能,让绿色建筑的科学性、客观性进一步的提升。

3.1绿色建筑地域性空间组织模式设计优化

对绿色建筑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以传统的建筑设计为基础然后加上如地理、气象、技术、文化和环境等相关的参数,对自然生长的规律进行依赖是绿色建筑地域空间组织模式设计的优化原则,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地域元素,对人在绿色建筑中的感受重视起来,对设计优化主要表现在:优化设计技术、视觉形式、空间关系等,并与地域建筑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地方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研究、调查、转换等,以便于设计模式得以控制,绿色建筑的效果得以优化。与此同时,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是由人、地质、大气环境、土壤等元素组成的。通过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进行考虑,确保绿色建筑能对地域风格和价值系统进行整体的体现,并以地理环境的变化为基础,让地域环境系统和谐相处的优化目标得以实现。

3.2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优化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准则,然后对现有的绿色建筑过程的设计进行优化:首先,对设计团队进行优化,由于组成绿色建筑设计团队的人员非常复杂,绿色建筑项目设计团队应该基于绿色建筑的目标,对配设计团队进行员工的配置,落实责任。第二,对决策设计进行优化,设置特殊的绿色设计团队然后进行绿色建筑启动仪式,如开展绿色建筑的可行性分析,对绿色建筑的现场技术、设备、交通等进行深度的分析,不能止于表面,一定要深入本质的进行研讨、分析;第三,优化初步设计,对初步设计进行优化的过的主要表现有: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研讨会、规定绿色建筑设计的总要求、发展绿色建筑设计、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的审查指标等等。第四、优化扩充设计,优化扩充设计的过程表现在:开展绿色技术深化实施研讨会、对绿色建筑进行扩充设计、对扩充绿色设计图纸进行审查、设计图纸模拟(综合建筑能耗、室内的通风、采光情况);第五,优化设计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流程是:对绿色施工图纸设计进行深化、绿色建筑设计图纸完工、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要是参数发生变化的时候,应该以计算机为基础进行模拟的校对、审核、会签)、施工图设计完工。

3.3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优化

当前,对建筑环境进行整体性能评价的系统主要包含的指标有:水、材料、能源、空气质量和其它指标该,但内容的评价系统、操作模式、结构、结果的表达和绿色建筑的决策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距离,很难满足设计师在优化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在分析绿色建筑环境的时候使用Ecotect软件,通过总结可以对绿色建筑综合性能评价指标进行获取,让每一项综合评价指标独立于彼此,可以对绿色建筑的综合性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应,根据绿色建筑功能的要求对指标的权重进行设置,可以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相关系数法、专家评分法等几个常用的定权方法,对权重的评价指标进行确定,通过采用Ecotect仿真程序对方案的性能进行分析,然后通过TOPSIS算法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让获得的评价指标达到最佳和EcotectTOPSIS决策模型。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