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7:24: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文化 戏曲 综合性 戏曲艺术 高等院校 现状 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化元素的引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受到重大冲击。很多大学生深受其影响,对于传统戏曲艺术产生了消极的态度,这对于高校的戏曲艺术教育来说具有较大影响。曾经一度作为高校着重发展的课堂教学,为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而奋斗的戏曲艺术教育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以下将结合目前高校戏曲艺术教育发展的困境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戏曲艺术教育找到未来发展的出路。
一、戏曲艺术教育的作用
(一)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
戏曲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实现了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另外,戏曲内容涵盖广泛,比如:民间传说、历史、民族流传乐曲等等。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戏曲艺术,戏曲艺术发展过程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其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加强,有助于培养我国高校学生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等。
(二)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根据我国不完全统计显示,分布在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有上百种,像我们常见的京剧、豫剧、越剧及评剧等等,还有我们不常见的种类就更多了。而且戏曲表现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有说的、有唱的,有文的、有武的,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高校戏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剧种特点,不管是在音乐的选择上、人物唱腔等,还是在演员的服饰搭配上都应该指引学生如何欣赏,培养更多的艺术性人才。
(三)与高校素质教育相符合
近年来,素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进程中呼声最高的改革内容。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艺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及做人的准则,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适用性人才。另外,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戏曲艺术教育目标实现完美统一,为素质教育培养提供了及时的帮助。例如:在传统戏剧《铡美案》《琵琶记》等的学习时,教师都可以利用戏剧中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件来教导学生,将一些正能量的做人美德传达给学生。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远比那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来得更加容易。
二、我国高校戏曲艺术教育走出困境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高校传统戏曲艺术教育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很多新型艺术表现形式。从弘扬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层面上理解,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戏剧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一直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娱乐休闲方式的一种。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新型艺术表现形式,并不是抛弃自己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去发展引进的新型艺术形式。同时,我们倡导弘扬传统文化艺术也不是非让戏曲艺术就像从前那样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唯一艺术形式,回到当初的辉煌成就。而是权衡多方位艺术形式健康发展,在本着不抛弃、不放弃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去接受新鲜艺术形式。让传统戏曲艺术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自由翱翔,在如今浮躁的市场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处。
(二)清晰戏曲艺术节奏的快慢速度
戏曲艺术的节奏慢成为现代年轻人无法感兴趣的一个原因。然而,戏曲艺术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及内涵,高校学生应该清晰戏曲艺术的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懂得花费时间去欣赏、思考及感悟。节奏的快慢只是戏曲艺术表现的一种本质特征,并不是人们常常认为的单纯表演情节的节奏。同时,在戏曲表演中加入了舞蹈、音乐等表演的元素,使得表演艺术与观众产生共鸣。有很多歌舞音乐与故事情节融入的非常恰到好处,引发观众的冥想,吸引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好感。也有很多舞蹈音乐的融入不是那么恰当,使得观众对戏曲节奏产生误解,影响观众心中对戏曲艺术的评价。高校要引导戏曲学生理解戏曲节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得戏曲艺术在我国的发展路程更加顺畅。
(三)认清戏曲艺术形式与青年学生之间的关系
戏曲艺术表达形式包括三种:一种是表达传统元素的传统戏,它是早期戏曲发展最为主要的形式。传统戏曲也是受到发展技术手段以及设施的限制,使得后期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严重缺陷,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往往喜欢传统戏曲的人群都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另外两种是现代戏和新编古装戏,这两种是在戏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形式。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融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意识形态,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高校在戏曲艺术教育弘扬中,要充分融入后两种表达形式,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艺术戏剧的代表,戏曲结合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高校应该重视对艺术教育的程度,不容忽视其重要的教育作用及影响力。另外,高校在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同时,不仅有助于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还培养了我国新一代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修养及人文素质。近年来,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戏曲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制定了一些对策建议。作高校戏曲艺术工作者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总结经验教训,为戏曲艺术教育顺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育;双轨式教学;寻根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德育对学校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双轨式教学中高考学生的德育,我有如下思考:
一、德育要结合国情
《中等职业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德育要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在《教育的目的从“人才”到“人生”》一文中说: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本人。……人生的目的是“自己享受人生,也帮助别人享受人生。”此时教育目的从“人才”上升到了“人生”。
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让我们重新调整职业教育的目标:加强习惯培养和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从实际出发,落实政治和思想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强化法制教育,保障中职生健康成长;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中职生成才。
二、德育要结合校情
我校在建校之初就明确提出“先成人再成才,既成才又成人”的育人目标,将德育放在育人目标的首位。“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我们非常明确自己在德育中应找准方向,一条“寻根”之路在脚下延伸。
三、提出“寻根”教育
“寻根”一词源自文学界,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理论界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学校的德育也有“根”,德育的“根”应该根植于国情、校情、学情。
1.“寻根”:寻做人之根本
对中职高考学子进行德育,我们首先要明确教育的对象――中职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先贤孔子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德育也应以此为根。
著名学者、历史学家易中天在《守住底线,拒绝高调》一文中犀利地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所以,一定要守住做人的底线。
德育让高考学子在浮躁中沉静下来,将天性中的友爱、善良、正直、自信等传统美德激发出来,在日常生活中流淌为涓涓细流,将心田永久滋润。
2.“寻根”:寻职业人之根本
走入职校的学生,已经是一名准职业人,在此基础上,注重高考学子如下德育方面的养成教育――举止得体、仪表大方、谈吐温文尔雅的商务礼仪,时间观念,角色认知,懂得复命,有效沟通,情绪控制,成本意识,同事交往,注重职业形象、行业声誉、“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职业道德。
3.“寻根”:寻年轻人之根本
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说:“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时光,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而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对于高考学子来说,我想,他们正处于大好年华。中职三年,学生度过美好的花季、雨季、草季,他们会时而忧虑时而洒脱,时而敏感时而狂放,时而消沉时而达观……这是青年应有的风貌,营造井然有序、宽松人性的环境正益于年轻学子淋漓尽致地挥洒青春。
年轻应是激情与活力。职校有多个舞台让学生迸发激情与活力――篮球赛场上,喝彩与呐喊不绝于耳,球员的自信昂扬达到沸点;青歌赛的舞台上,歌手与观众共唱一曲,热情的掌声让歌手难以谢幕;演讲赛场上,讲者以亲身经历打动人,展现真心与诚意……学业的减负让学子真正感受到年轻的美好与真谛,激情活力不可阻挡。
年轻最重要的是有追求与梦想。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老虎代表着野心、欲望与恐惧。我想,德育工作就是要把高考学子的野心、欲望激发出来,加以正确引导,转为正能量的追求与梦想――在高考班,学子重拾大学梦,让追梦的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古希腊哲学家、“力学之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面对踌躇满志的高考学子,我要让他们明白,从内因入手,改造思想,塑造向上的德育人生,才是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经济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88-01
本文就农村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创新发展思路等进行了有效分析,帮助我国在城乡发展过程中,遇到重大阻碍进行阐释,使更多的人能够意识到新型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性,使社会文明建设能够进行较快的发展。
一、农村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差异性的加深
在城市文化极具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城市的文明建设中,甚或对农村文化不予理睬,这就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拉开了距离,在进行城乡共同建设时候,发现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较会将农村文化抛弃。
而农村居民的城市化思想越来越浓重,对传统的公共文化也就不会进行更多的关注了,将其中的重要文化的建设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进行有效的参与,而随着年轻人的思想一点点地进步,对于农村文化也就淡忘了。
(二)文化得不到肯定
有一些传统农村文化得不到社会人群的肯定,也是造成其不能很好发展的原因,在进行新农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就会将这些文化抛弃。比如,传统的地方戏剧、地方交际活动等在现在已经是被淡忘或抛弃,原因就是对这些迷信式的东西得不到很好的研究,也就不必再进行现实的运用。
(三)传统文化的衰败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遗忘,现代人都崇尚物质享受,将丰富多彩的娱乐精神活动视作更好的精神文明,而对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就淡忘了,而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加剧,年轻人的思想就会越来越先进,就使得农村公共文化被遗忘。而农村人出于对传统文化较迷信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中的大部分东西是迷信的,不可取的,也会就不再去关注这些事情了。
二、农村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措施
(一)整个社会的关注
对农村公共文化关注起来,就必须依靠全体社会的力量来进行,把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呈现出来,进行有力的宣传,政府应该倡导人们参与进来,真正将传统文化中的可取之处,进行全体性的研究,将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建设有力的文化再挖掘出来,使人民群众能够看到传统农村文化的重要意义。
由上到下进行一层层的推进,将农村公共文化的人员参与力度进行不断提升。在农村较大范围地宣传公共文化的可行性,使农村居民真正的参与进来,对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
(二)重点文化建设
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中真正对人民群众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大力发展,将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的传承事项进行研究,发现他们的可取之处,并通过一定的发掘,将其中较好的精神财富提炼出来,让群众能够自觉的融入进来,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精彩。
比如,对一些地方戏曲进行深层发掘,将其中的唱腔、唱词进行艺术性的研究,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它真正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将其表达的精神核心传达给人民群众,使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地方戏曲的伟大之处。
(三)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渗透
进行农村公共文化的传播,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建设进行有效的渗透,使更多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好的了解,对于传统文化有兴趣去研究,进行自我捕捉运用,真正通过自觉的分析,发现传统文化更多的亮点。这样,作为社会大众来说,才能更好地对农村公共文化进行详细的研究了解,使更多的公共文化在凸显出来的时候,能够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四)社会整体的经济改革建设
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定要将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建设看得同等重要,在进行城市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农村经济的提升,使公共文化在进行传播、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更好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并且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经济投资力度,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真正参与进来,使自己在参与过程中,认识到各项经济优惠政策,这就加强了农村公共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力度。
三、农村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研究
(一)高科技的运用
在农村公共文化的实施过程中,加入高科技设备的应用,将其中众多的场面、故事情节等进行现场直观的呈现,使人们在观赏或参与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公共文化的真正魅力,使直观的感受能够带动人民群众的精神的提升,真正将传统文化中的较美的一面呈现出来,使人们能够别吸引进去。在进行传播方面,使用高科技设备,将网络技术与投放技术进行混合应用,将其中的各项画面进行近景呈现,并且在网络的构建下,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使他们也能参与进来。
(二)对文化传媒技术的运用
政府应该鼓励浓和农村公共文化的报纸、报刊、电子产品等文化传媒技术的发展,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使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轻松地对农村公共文化进行了解,在阅读、观看、倾听的同时,不断进行深层次加工,将其中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东西进行探寻,通过对更多资料的寻找,真正达到寻根求源的目的,使人们的自我的探寻过程中,不断发现其中蕴藏的乐趣所在,不断加入到农村公共文化的发展建设中来。
(三)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传播的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在进行教育培养过程中,对经济投放力度也要加强,使他们在进行研究实施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的好想法。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进行不断提升,使他们在进行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进行个人魅力的展示,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农村公共文化的作用,才能自觉加入进来。
总结:对于农村公共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就要将传统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的魅力,并且进行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建设,使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进来。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参考文献:
[1]杨先明,温宁军,雷晓明.论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化问题[J].思想战线,2009,09.
[关键词]孝文化 传统教育
父母的社会责任感,对子代的关爱,源于一种深刻的认知和无私奉献精神,是父母自我完善的结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子代对于亲代则相对来说感情不那么强烈,责任心也不那么执着。这也许就是古人提倡“孝”的原因所在吧?长期以来的“孝”道的提倡,孝文化的传播,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当代青少年对于“孝”文化之心理,有着怎样的特点和存在哪些问题?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切入以及怎样引导?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关于这一点,已是个不容置疑的问题。如果情感不健康、个性有缺陷及心理冲突严重者,是不会有孝心的;反之,有孝心的人,一定能表现出好的心理因素。可以这样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连孝敬父母都不会的人,更不会爱其他的人,不会正确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心理就不可能健康。
其次,孝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重点。就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而言,孝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家庭中的孝的实现,推广至社会,便是仁、义,是和谐,是全面发展。中国社会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敬老问题不到很好解决,老年^得不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活,这样的社会还能称之为和谐吗?
当代青少年孝文化心理特点
当代青少年身处改革开放新时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传统观念与时尚追求的冲击碰撞,无疑在他们思想、感情和行为上打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于是心理出现了巨大的反叛,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这种反叛有其积极的一面,使他们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敢于冒险探索,敢为天下先。但又有其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可能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置疑。由于西方文化中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极端反叛,当代青少年对孝的认识产生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表现为:
思想意识中没有孝的概念,不理解孝的深刻意义。例如在与有的青少年谈及怎样尽孝时,他们会说:等我长大以后再说,或者说没有考虑太多。再一步问及诸如“所有人都不尽孝,社会将会怎样?”等问题时,有的青少年回答,大概可能,很少考虑……等。说明孝在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中的缺乏,这是令人担忧的。
思想意识中形成了错误的孝概念,不理解孝的正确意义。例如在向青少年问及对父母应有的恭敬和顺从时,有的会毫不客气地说:这是假客气,纯属虚伪与多余。他们动则谈西方、美国对于这些繁琐、累赘的东西的批判。仿佛欧美国家是不用尊老爱幼,仿佛对老一辈的关心帮助是思想僵化,腐朽的表现;仿佛当代中国人不应该再谈古老文明,或者说,古老文明中的一切都已过时。这一错误认知的存在,不但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现代文明人,反而会使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关心、什么是爱,变得极度自私自利,没有奉献精神,从而也不能产生创造激情的平庸个人,甚至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社会的罪人。
孝文化情感
孝文化情感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青少年由孝文化的认知产生的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关于这一点,可以这样认为,当代青少年能静下心来解读孔子,体会其中深刻的意蕴,并为之深深打动者已不多。究其原因,当然是社会中的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以及片面的学习外国经验,洋为中用思想,仿佛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另外,无法摆脱的应试教育,让他们一切为了分数,根本无暇顾及孝道。其实,很多家长也都人为分数高、成绩好就是最大的孝。
其二,孝文化心理产生的前提和动力――对父母及长辈的爱。这既是他们应该有的心理内涵,又是促进他们健康心理形成的条件。在当代青少年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父母辈和其他长辈表现出热烈而真挚的情感,他们爱父母和长辈,无论是在其身边还是远离故乡,母爱与父爱,永远是他们心中对家乡、对亲人爱的标志。著名作家莫怀戚在《家园落日》一文中谈到看家园就落日时的深怀感动地说:“家园就是家园,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那才是我的太阳啊!”可以说,有了对家园,对父母长辈的这种深爱,就会觉得月是故乡明。但是,有另外的一些年轻人,从来不知道爱是什么,这些人从小就生活在缺乏爱的家庭之中,由于爱的缺乏,致使其成长后竟不知爱为何物,没有了爱人的能力,最终走向自我毁灭之路。所以,孝文化实际上是爱的教育,因没有爱便谈不上孝。而一旦有爱,不仅有孝,孝之增大,推广便成为仁,仁者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积极力量。
孝文化意志和行为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不仅强调理论,更注重实践。事实上,孝一旦脱离实践,脱离了人们的实际行动,孝的任何理论都只能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所以,青少年对于孝道之理解最终体现在其尽孝的意志和行为中。
由于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及精神生活的丰富,当代父母身心日益健康,自我料理能力增强;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也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代青少年在孝的意志和行为上所面临的考验已不是很大。所以,能够意志坚定,行为执着地尽孝也不太难。但凡遇到困难,也能克服。关于这一点,大众传媒已为青少年树立了学习榜样。如背着父亲上学的当代大学生,再如“千里走单骑”,骑着车把母亲从家乡带到学校附近侍奉以便能完成学业的当代优秀青年。他们是当代人中的孝之楷模,很多的青少年也像他们一样坚定、执着,这是令人鼓舞的一面。
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当代青少年孝的行为,尽孝的意志不够坚定,行为经常动摇。首先,因事业、学业而中断,忽视了尽孝之行为。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言: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去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其次,由于尽孝时遇到一定的困难,感觉难以克服,中断了孝行。如老百姓常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便是这个意思;再次,由于自身个性问题,中断尽孝行为。例如有的人养成了粗心大意,大大咧咧,
玩世不恭等毛病,在对待父母时,下决心做至0和气、耐心,可是,坚持不了多久,老毛病又犯,把父母惹得很伤心、气生、失望,亲子关系紧张等。青少年孝文化心理教育措施
首先,家庭教育的启蒙作用不可轻视。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都深谙其中道理。这里要表达的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好表率作用。如父母对自己的长辈的所有表现,都有可能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
其次,发挥社会大众的影响,传媒的作用。有一个电视广告做得就很好,年轻的妈妈对她的母亲无微不致的孝敬,种下了爱的种子。年幼的小孩看在心中,虽不知什么为孝,但在妈妈下班后,一盆热水,踉踉跄跄端上来,升腾的热气中,疲劳而寒冷的身体温暖了,但更温暖的是母亲的心,她看到了孩子的成长。
再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学科渗透及课程资源开发,充分拓展课程的思想教育因素,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形成,理解孝文化,形成孝心发展健全人格做更多的工作。组织专题讲座及专栏宣传。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专题讲座及专栏宣传,使学生系统全面理解孝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理解孝在自己健全人格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孝的目的性、自觉性,形成孝的习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孝的实践活动,进行反复的练习,使之形成习惯。这类练习和实践可以在家中,也可以在敬老院、在邻里、在公共场合。
总之,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更要求年轻人的孝心和孝行慰然成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弘扬孝道,尊老爱幼,青年一代身心方能健全、健康,和谐社会理想方能实现。
孝心无价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一、饮食文化消失的原因
笔者认为,目前我们世代承传的民间文化逐渐消失、甚至部分传承中断的原因为以下几点: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不仅带来了不同来经济理念,更是文化思潮上的碰撞与融合。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放”,其中也指对外来文化积极接纳的态度和对不同文化吸引、吸收的能力,而“开放性”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接纳来自欧洲的芝士,学会品尝大洋彼岸的红酒。也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让可乐、汽水、炸薯条、炸薯片、炸鸡、汉堡包这些东西日益成为饮食市场的重要角色。
(二)自身的忽视
中国近代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侵略,所以一些人就把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归结在传统的文化上。所以在他们否定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接受新教育的背景下,现在年轻的一代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断层。
(三)保护的偏差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视野广、层次深、角度多的文化,它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政府对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很多偏差。
首先,重申报、轻保护是现在政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由于我们所保护的是民间的饮食文化而非官方文化,政府的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完全脱节的教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屡见不鲜。
其次,宣传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并且它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很容易受到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所以,对它宣传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就现在已经公布的几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言,饮食文化涉及的地方微乎其微,仅仅在民俗方面略微提到。然而,韩国人却把端午节作为自己的“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且更加注重这个节日背后的文化蕴含,在韩国,在端午这一天要吃传统打糕,喝益仁汁等等,端午节已经成为韩国传统节日的代表,这无疑是给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饮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钟。
二、饮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饮食文化氛围的形成
从2008年开始,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被正式确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在这样的规定下,大家就能有时间在节日当天和家人一起包粽子、吃月饼,这也是国家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所以,饮食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一种文化氛围,面对强大的西式快餐,我们需要在中国饮食与世界各国饮食碰撞中,找到一个坚固的支点,用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特质来充当这个支点。往往一个有名的餐饮企业背后都有文化的支撑,一个让人记住的餐点往往都是被它的故事所吸引,所以,我们必须从浮躁中走出来,沉淀自身的饮食文化,创造发扬具有鲜明中华美食特色的餐饮企业。
(二)传播饮食文化的记忆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就能唤起那么多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记忆,在国内,是促进民族和地域包容融合,是传统饮食文化的展现与传播,在国外,是对中国的软实力的宣传,所以,要重视饮食文化的传播。
一方面,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宣传。在日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被授予“人间国宝”的称号。在人民心中,人们更看重“人间国宝”这样的金字招牌。所以,加大对传承人的宣传,不仅能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而且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传承人来继承、学习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影视、报刊的宣传。《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饮食文化素材的投入,充分发挥媒介的作用,用各种媒体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传承方式的改进
在对如何保护饮食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关注的是政府的职责、媒体的作用、学界的责任等等,却忽视了传承人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流变性,属于纯粹的手工技艺的传承,一般来说,分为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以及帮工传承等。这几种方式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存在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这样的传承方式已经出现了问题。现在的师徒传承己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师傅不愿教,而是徒弟不想学了。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学习老一代的手艺,也不愿意继承家族的饮食事业,而转向更好的行业和地方去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人的延续将岌岌可危,培养传承人的方式就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改变。
1.教育传承
教育传承是全世界公认的一种重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现在很多地方都开办职业技术学校,甚至一些专业的厨师培训学校。这些经过国家认证的学校是专业的、系统的,这样就能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到饮食的学习中,并且更容易培养出合格的、优质的传承人。
2.个人办班
个人办班的兴起,能够有效的解决一些老传承人后继无人的情况,总所周知,一个好的厨师,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所以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想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办班。现在,一些社会团体、资深厨师开始自己办班,虽然他的要求不高,学习并不深入,但它机制灵活,学员较广,方法不一,也对饮食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补充。
3.经典菜式的传承
中国地域广大,由于原材料和地狱的差别,形成了风格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并且中国的56个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传统文化、发展水平等差异的存在,所以又形成了各自的民族饮食文化。在这么一个复杂的饮食文化体系中,对经典菜式的传承就显的尤为重要了。所以传承人在收徒办班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对经典菜式的记录和保护,应该把每道菜式的选材、用料、操作标准等如实记录,进行保护式的抢救,使其能够完整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传统节日;淡化原因;保护建议
[中图分类号]G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9-0075-02
1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意义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得以形成的,它们作为中华文明在民间社会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形态,也已成为民族主体意识的主要载体与鲜明象征,是中华文化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的形象写照。传统节日所凝聚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寻根爱国意识、安定圆满意识等两方面。
2传统节日的生存现状及原因分析
21传统节日在当今社会中的生存现状
211年味变淡
满溢着喜庆和温暖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展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虽然“年”还是年年过,但明显的“年”味不再像以前那样浓郁,不但过年的内容和形式都起了不小的变化,就是内心那种憧憬与期盼也无从捡拾了。于是感叹,这年味怎么越来越淡了呢?其他的传统节日更是没落。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的断裂有着社会经济原因,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审时度势的传承。
212传统节日面对外来节日的“尴尬”
比起春节,其他同样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就更显颓落了。虽然我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包粽子,但是参与的热情却与日俱减,更不要说“人胜”、“中和”、“上巳”这些几近消失的节日了。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舶来的“洋节”却是越过越红火,青年人尤其是都市里的青年人在圣诞节、情人节间迸发出的热情,也足以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
22传统节日淡化的原因
221百姓生活城市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经济迅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少的人继续在田间劳作,更多的农民兄弟进入城市,渐渐远离了农时节令。这无疑是使人们疏远节令,淡忘节日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在一年四季里都可以吃到任何时令季节的瓜果菜肴,鸡鸭鱼肉也是日常食品,这样的情况再次使人们对节日的渴望程度降低。
222思想越来越开明,对迷信活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我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和祭祀有关,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对鬼神、先祖有着一种神圣的敬畏,这便致使人们在每一个约定的日子里对鬼神先人进行祭拜。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这些祭祀的日子变得神圣,从而更增强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
在思想高度开化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并不存在鬼神,人死之后也并不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无神论”被更多的人认可。这就导致更多的家庭在节日里少了祭祀这一形式的活动,在无形中也冲淡了对节日的重视。
223政府的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和语言教育的误区,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
第一,政府对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并且需要长期进行的系统工程,这就令其很难进入部分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逢年过节放放假了事,无法形成浓厚的节日大氛围。
第二,传统节日的危机,也是我们长期以来割裂传统、破坏文化的结果。在1921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各地纷纷响应,到1929年甚至废除了农历。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府发动大规模社会运动破除节庆、婚庆、丧葬习俗,试图代之以新风尚。到了20世纪80年代,很多城市禁止民众燃放烟花爆竹。这种做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两三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使得他们没有通过家庭这一节日礼仪和风俗传承的主要载体把这些传给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孩子们过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能趋向微弱。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也仅存一些形式上的东西,难有吸引力。
第三,青少年之所以热衷于洋节日,与目前我国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外国语言学习特别是英语学习不无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把他国语言被强调到不切实际的程度,甚至超过本国语言,那么,外国文化“乘虚而入”乃至“后来居上”也就在所难免了。
224商家为获利而对洋节日进行炒作,冷落了传统节日
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商机,使出浑身解数将洋节日演绎成一个商味十足的“消费日”,其威力甚至让传统的春节消费相形见绌。例如,每年2月14日情人节与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相差仅有几天,情人节的风头显然已经盖过了传统的元宵节,各大商家为情人节所做的准备远远超过了为元宵节做的准备。玫瑰花、巧克力、情人套餐、情侣手机、情侣饰品、甚至内裤卷成的“玫瑰花”等极具特色的情人节商品风靡整个中国。
225对传统节日的挖掘和创新不够,只停留在物质消费上
我国有很多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但这些传统节日缺乏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以至于对于节日内涵的理解越来越单面和一元。
在古代社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节日,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丰富多彩。但遗憾的是,今天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吃”字上做文章,其他内容已被遗忘。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日”;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日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日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3传统节日保护建议
31重视传统节日应从政府、媒体、社会各界人士做起
311政府出台政策
政府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力度,充当先锋的作用,我们应该设立更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定节假日系统。最近几年,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进一步调整了传统节日的放假时间,新增了端午节、清明节等放假日,在时间上为人们提供了欢度传统节日的有利条件。
我国应积极向联合国申报民族传统节日这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法律上把我国传统节日确定下来,从法律的角度有效地把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避免出现文化流失的问题。
312政府对其他媒介的干预
政府可以规定传媒和商家参与宣传民俗文化的重任,有系统的对民众进行传统知识的普及。例如建立专门电视节目介绍传统节日,设立专门网站等。
各商家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到来之际,进行各种商场包装、促销等。如果操作成功,不但会丰富传统节日文化,也会为企业和商家带来丰厚的利润前景。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广告重塑圣诞老人的形象,使圣诞节和可口可乐产品一道成功进入众多非基督教国家。今天,我们利用商业途径重建传统节日的文化体系并借此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是一条值得考虑的策略。
32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去其糟粕求其精华,重建节日文化
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创建“统一安排、分项承办、部门配合、责权包干”的新组织机构,按照“谁主办,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积极吸引民间力量介入,真正起到社会办节日、办群众文化的作用。对作为民族标志象征的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节日文化,如剪纸、年画、戏剧、皮影,以及重要的文化方式,如除夕团圆守岁、闹元宵等,进行传承保护。与此同时,需要将西方节日文化中的文明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吸纳进来,充实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做到中西结合,共存共融,促进中华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让世界更加细化而全面地了解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为人类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树立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他们接受传统节日的优秀文化内涵创造良好的环境。
33积极发挥学校在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重建中的作用
少年强则国兴旺,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它的未来是否有更好的发展力。年轻人作为当代文化最主要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应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自我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且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中西方节日,培养自觉保护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识,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传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奉献自身的力量。关于这一切思想的宣传教育,各类学校责无旁贷。学校要有一种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与传播责任感,要培养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要通过学校校报、网站、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起源与发展、内容与形式,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喜爱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参考文献:
[1]赵美玲,赵以保对“洋节”热的思考[J].当代社科视野,2008 (6)
[2]韩晓东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5-02-07
在人类历史演进中,精神文明发展与物质生产水平总体处于平衡状态,两者结合产生的物质成果就是艺术作品。工艺美术的创作理念源于设计师,因此设计作品往往受当下流行趋势和设计师自身水平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和文化烙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化转型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配合还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本文以传统茶具设计为例,首先就文化创意产业下工艺美术新思维进行梳理和介绍;其次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做出探讨。提出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符合新时期工艺美术发展需要的发展建议,以期对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有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中国传统;茶具设计;新思维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思路是创意,即通过对文化进行刻意包装获得经济价值,生产的产品具有很高普遍性和附加价值。工艺美术产品是设计思路和生产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区域经济带来实际利润,因此,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茶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我国历史上茶具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有审美的表达,具备文化附加价值,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现阶段,传统茶具的设计开始趋于模式化,一味的模仿古风设计使茶具失去新意,无法与时俱进,本文提出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对实现现代工艺和传统文化结合展开研究。
1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工艺美术新思维
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国均对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进行保护发展,例如:日本的木雕艺术、瑞典的金属编织艺术等,将传统文化与多功能设计相结合,使产品兼具现代都市的简约理念和传统文化内涵,是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1.1工艺美术新思维
工艺美术是在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基础上出现,是手工匠人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美学,操作中将技术与设计完美结合,成为兼具实用属性和艺术审美的产品。工艺美术作品采用的材料一般具有普遍性,以方便批量生产,是在劳动中创造的美学,例如:紫砂壶最早出现于宋代,明展鼎盛,具有不易变形、透气不渗水、耐冷热不烫手等优点,以龚春为首的优秀工匠创造出大量造型优美茶具,外观上与书法、绘画、诗词进行结合,使好的紫砂作品具备一定收藏价值。实践中,设计思路使生产技术富有美感,生产技术提高又为设计思路的实现提供可能,传统茶具设计往往包含了设计者对茶文化理解。工艺美术的发展一定是与当下审美相关,传统茶具的生产需要依赖技术但不仅仅只是技术,过分追求技术和材料的革新,无法传达出艺术内涵,一样不能达到打动消费者效果。从材料上看茶具不再局限于陶瓷、紫砂等常见材料,骨瓷、玻璃等形式也开始受到欢迎。当前为配合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加入工艺美术基础课,将现代科技引入工艺美术发展,通过培养了解茶文化和工艺美术加工技术的综合人才,使传统茶具设计焕发新的生机。
1.2传统茶具设计发展现状
传统茶具设计是我国茶文化的具象化表现,深受各级政府和茶文化爱好者重视,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茶具设计是否应当加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一定争议,目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茶具更多作为私人藏品,不断推高的价格使茶具赏玩趋于小众化,除了茶艺爱好者外,多被收藏家持有,一般民众对传统茶具关注度低;其次,茶具生产工艺缺乏革新,传统手艺人掌握着代代相传的手工制造技术,但设计理念相对单一,设计者本身也不具备对现代文化融合的能力,很难根据时展做出变通,茶具设计一般不符合年轻人喜好;再次,消费者购买茶具往往需要对茶文化的了解和茶饮品的爱好,当下年轻人对茶文化的了解不深,在饮品消费上选择极多,选择茶饮品且使用传统茶具的概率不高,相关工艺美术设计传承出现问题;最后,传统茶具设计缺乏一定产业背景,相关人力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都存在局限,在文化创意产业下发展缓慢,很难实现经济效益转化,同一时期其他工艺美术产品的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茶具市场。
2文化创意产业下我国传统茶具设计
2.1影响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因素
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其发展与社会文化及生产技术息息相关,使用材料从早期的石器、木器,到陶器、瓷器、紫砂和现代流行的玻璃,形状设计流畅自然,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兼具实用和收藏价值。传统茶具设计一般具有区域特色,即与产地及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习惯有着密切联系,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出现,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加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可,为我国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已有研究表明,影响我国传统茶具设计的工艺美术新思维主要包括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第一,设计方面,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设计理念的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基础,不同设计师对传统茶文化的不同理解,会做出完全不同的产品,现代工艺美术需要在思维过程中考虑到使用者使用需求和审美趋势,并通过制作实践这一理念;第二,技术方面,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不同表现手法,对茶具的最后造型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技术选择上必须与设计相匹配。设计和技术不断磨合适应的过程,会对传统茶具工艺美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产品表现力不断增强,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2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发展
传统茶具想要得到发展必须与现代生活相适应,通过多样化的设计形式,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简约时尚设计风格,让传统茶具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及文化工作部门对工艺美术发展的关注,对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进行引进,使工艺美术设计实践有政策支持,并在茶叶产业发展区域进行有针对性引导,使传统茶具设计与茶叶旅游业、特色茶产品会展相联系。其次,在生产技术成熟后,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推广,我国传统手工艺人往往持有“酒香不怕巷子深”思想,忽视市场推广的重要性。再次,打造茶文化产业链,加大品牌建设,将工艺美术设计理念品牌化,实现消费者对设计的认可,帮助艺术设计快速经济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在对固有优秀文化进行保留,传承产品文化附加价值的同时与大众审美相呼应,在世界范围内加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最后,加强对工艺美术制造人才的培养,由于工艺美术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设计理念,因此加大传统茶具制造工艺从业者培训力度,打造复合型人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设计人才储备不足问题。通过相关部门配合、市场推广宣传、品牌打造、从业者培训四方面促进传统茶具设计工艺与文化创业产业发展的适应,可以有效帮助传统茶具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3结束语
现代美术设计的不断发展是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包括对产品设计思路和制造技术,涉及到工艺美术创造力和制造技术发展水平,其作品保留着一定时期的文化习俗,反映着当时技术水平和风俗民情,在拥有使用价值的同时具备艺术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有效实现了创新可以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带动作用,我国传统茶具设计工艺美术新思维的出现,需要设计师不断创新和制造技术发展的推动。设计形式的变化使传统文化更加容易被普通民众接受,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改变消费取向,打造广泛受众的中国设计,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播发扬。设计文化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和时代色彩,深挖现代人饮茶选择和习惯,分析人们在使用上的需求,对设计的实用性有着很大帮助。现阶段,我国传统茶具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主要是关于特色文化的表达和创意新技术的融合还不足够,单纯产品造型的改变流于形式,没有起到设计文化的彻底变革。在产品设计工艺改革中需要不断深入,关注产品设计的实际意义,达到更加明显的创新效果,为我国传统茶具的销售拓宽了道路,实现文化创业产业与工艺美术思维的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王宁.文化创意产业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时代转型[J].美与时代,2010(5):24-26.
[2]李涵,李元俊.江苏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2010(6):85-88.
[3]王平.江苏省民间工艺美术现展的新机遇:文化创意产业[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3-49.
[4]易璐.从日用陶瓷设计看工艺美术与工业设计的关系[J].设计,2012(10):186-187.
[5]刘薇.闽台茶文化与创意产品品牌融合研究[J].艺术生活,2016(1):70-73.
[6]张健健.艺术的自然•诚实的设计———工艺美术运动对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15-18.
[7]李旭,黄蜜.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文化特质与现代设计的发展[J].包装工程,2010(20):160-162.
[8]武晓燕.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艺术设计教育———称谓变迁背后的问题[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5):129-131.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民族文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加强。进入21世纪以来,民族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视野,无论是“民族文化大省”战略,还是文化产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不被当做出于“民族政策”或“政治稳定”不得不关注的对象,也不再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1]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在机遇的背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1现代化进程加快给民族文化传承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现代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拒绝现代化意味着民族的贫困。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这一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同时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摒弃传统文化,追求快速而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即使有人在滚滚而来的现代化进程面前依然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语言濒危、某些民族口头流传的文学艺术濒临失传、很多精湛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日渐消失、曾经用来培养人类美德的日常生活风俗和礼仪逐渐被废止。冯骥才先生就在《紧急呼救》里说“: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需要拨打110紧急呼救”[2]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将无法复制。
1.2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民族文化传承提出新的挑战
市场经济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带来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民族文化也随之变化和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也有阻碍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拥有金钱的多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很多少数民族青年离开本乡本土投入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有人迷失了,有人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以此为契机,推出以民族文化、民俗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项目,在有的省份、有的地区更是将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名片和特色。但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满足游客好奇的心理,民族文化旅游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精髓,甚至有些项目与民族文化内涵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失去了许多原滋原味的元素。
1.3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对都市文化、流行文化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再加上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近距离的接触流行文化、都市文化,淡化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样的结果便是民族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不断流失,许多重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急功近利的开发手段也加剧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流失。其次,文化体制改革既使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绝大多数文化团体,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大锅饭,有的自找发展门道,有的解体了,民族文化艺人自找活路,分散各方;年轻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度,许多民间技艺无法传承。最后,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同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主要表现:语言上,部分少数民族年轻人不会讲民族语言;建筑风格上,砖混结构的房子逐渐代替了原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服饰上,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逐渐被汉族服饰所取代等。上述表明,在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三大浪潮的冲击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及其严峻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举措是当务之急。
2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文化发展繁荣来临之际,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其重要内容。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将会残缺不全。因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应该树立科学的文化传承观,建立家庭、社区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共同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1思想上,提高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
进入21世纪,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控制了文化市场,谁就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全体人民而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自觉投身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具体实践中。科学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明确传承的内容。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民族艺术、宗教、文学、民俗、民间技艺都是属于应该传承的内容。②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体现的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具体来说,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本,创新民族文化的内容,充分发挥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功能。③保留民族文化的内涵,不进行破坏性的传承和发展。正确处理追求经济利益和保留原滋原味的民族文化、民俗之间的关系,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加以规范和指导。
2.2政策上,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和政策支持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而必须通过政府部门有意识地统筹并建立长效机制。政府部门应该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经费支持,鼓励学者和专家进行民族文化课题的研究、鼓励民间艺人组建民族文化队伍;鼓励社区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相关机构,利用民间艺人、培养民族文化的爱好者传播民族文化;以重大的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如民族工艺展览、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宣传民族文化知识,吸引民族文化的爱好者自觉加入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队伍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完整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和监控体系,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考评,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际状况作为考核学校等级的重要指标。
2.3途径上,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
【关键词】语文教育;传统文化;渗透融合
我们都知道对于我国来说对学生实施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语言文化氛围,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很多外来文化也被引入了我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很多中国人逐渐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他们觉得传统文化已变得愈发不重要了,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为了唤醒国人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非常重要,以此使传统文化得以不断发展与壮大。
1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育的意义
1.1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大都是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或是一些优美的散文、诗句来表现出来的,内容形式较为丰富多彩,学生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学生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主人翁的悲惨命运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有力的抨击,从而更容易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长知识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有所了解与掌握。
1.2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学生从古今优秀的文学名著中能够汲取知识的养料,从文学作品中通过感受主人公的品质在生活中也能对自己的个人修养以及良好品质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3有效防止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发展影响随着时展的潮流不断涌进,一些新思想、新词语层出不穷,已经越来越多的充斥着年轻人的思想,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让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学生心中扎根,这样才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加持久、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制止了一些新词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2.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面较为单一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传统文化也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青少年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以及古人在面对苦难与磨难时保持的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习这些对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不断的渗透传统文化的内容,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所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高中语文老师却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只看重的是高考方向,对于高考所关注的焦点话题对学生们讲解的较为细致,而对于一些常识内容虽然很实用,但由于高考几乎不涉及所以在教学中也不曾讲到,这使得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知之甚少,由于平常的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接触课外知识,使得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2.2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方式不科学
目前,纵观高中语文教科书我们可知传统文化的渗透大都体现在古文的教学中,由于古文艰涩难懂,学生理解起来困难重重,因此他们在学习中会借助一定的参考资料进行辅助,教辅资料对古文中大到每句话的含义以及表达思想小到每个词语的解释等都讲解的非常透彻,学生无需细细阅读便可将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描述出来,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使语文教学失去其真正的意义所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很好的将传统文化掌握到位,自身的语言鉴赏力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3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不一致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实际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然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还未意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中没有根据文章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练习,只是照搬照抄书上的语句进行一定的赏析,这使得传统文化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相背离。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则认为倘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延伸,不利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有甚者会让学生产生误导觉得中国传统文化较为落后,很难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相匹配,因此也就不自觉的出现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这种现象是极其不可取的,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3传统文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3.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全面,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其中的语言文字的描述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大继承与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传统文化,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加以重视:首先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之前要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对文中出现的优美词语进行同义词替换,从中发现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优美语言文字的赏析,使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切身感受到中国汉语的艺术魅力。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课文背景中了解古人的治学之道、为人处世的哲学,比如可挑选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提升自己的内涵。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多向学生讲解古人在面对磨难时的心境态度,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得之淡然使之坦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2有效运用教材中的古文诗词
纵观古代的诗词歌赋我们发现其中很多诗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管是在传统文化民俗方面亦或是饮食文化、人生观层面都有所涉及,我们在学习中心灵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心境也会在瞬间变得豁然开朗。这些传统文化都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并不断的去探究。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探究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内涵,积极思考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不断丰富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对高中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上,要对深层次的含义进行挖掘与发展,重视古文诗词的创作背景,对作者的个人背景要熟知以及对古文诗词的语言结构等内容要有全面的掌握,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作者的相关思想感情以及古文中所蕴含的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增强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3.3传统文化的渗透要与现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将传统文化的渗透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不断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古人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去指导自己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所碰到的难题,时刻勉励自己。此外,还可通过现代化语言以及学生身边的实例来说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掌握,使其在生活中能将其有效应用。
4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4.1增强全民传统文化的素养的提升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的发展之路也是充满坎坷与曲折的,受到了很多思想的冲击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传统文化不被很多国人接受。所以,应端正态度,让全民深刻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样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才能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
4.2发挥母语的有效影响力
我们都知道母语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汉语则是我国的母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汉语中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几千年所积攒的宝贵财富,母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民的素质水平高低,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人对汉语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崇洋现象时有出现,这对汉语的发展造成了有力的抨击,所以为了使汉语的有效性真正发挥出来,增强母语的社会地位,让国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力,我们只有从青少年抓起,在语文课堂中不断渗入传统文化,使我国的语言文化得到大力发展。
5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非常关键。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堂中应将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向学生不断的渗透,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此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的提升,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参考文献
[1]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01):59-60.
[2]罗风.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J].科技资讯,2013(25):56-57.
[3]赵晓辉.探讨为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5-18.
关键词:浙江戏剧 问题 原因 对策 创作 思考
浙江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南戏的发源之地。浙江省戏剧形态丰富多样,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地方培育出了各具方言特色的几十种传统戏剧。如今,列入省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戏剧项目有56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统戏剧项目有24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包括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婺剧《西施泪》、宁海平调《小金钱》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但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戏剧却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行业的各因素都在社会的“遗忘”中遭受重创,影响了一整个行业的发展。根据省文化厅2014年初的摸底调查显示,我省演出的正常戏剧剧种(项目)有17项,能够部分演出的有19项,濒危的有20项。可以说,浙江戏剧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危机,亟待调整姿态,迎难而上。
一、浙江戏剧当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流行音乐高唱艺术主旋律的当代社会,富有文化底蕴的戏剧却受到了社会审美价值观的冲击,成为了“背离”群众娱乐发展方向的没落文化。笔者认为,浙江戏剧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有可能是中国戏剧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戏剧市场与文化需求产生冲突
根据统计,20年来,全国人均观看舞台艺术的场次,从人年均1.2场锐减为0.4觯下降幅度达2/3。这意味着戏剧受众面正在急速缩小。同时,一份《浙江地方戏曲戏剧调查实践团问卷》显示,作为18岁到23岁的主流文化对象,喜欢并一定了解戏剧的占比7.74%,与果断不喜欢戏剧的占比(7.14%)几乎等同,而不是很感兴趣但不排斥的占绝大多数,占比66.07%。这说明戏剧的受众群体在不断减少。从另外一个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戏剧市场因需求的逐步缺乏而加速萎缩。1965年,全国有国办戏曲剧团2318个,1980年尚存2224个,2002年只存有1472个,其中又有1/3的剧团年演出场次不足100场或不能演出整台大戏,民营剧团的生存状况更是举步维艰。
(二)艺术追求与商业运作产生冲突
当郭德纲在2014年跨界演唱京剧《铡美案》中选段的时候,着实让人大跌眼镜,他提出“京剧生意论”,认为要把京剧当成买卖来做才能火。戏曲界人士有赞有弹,倒也引发了浙江戏剧人的思考,这也是“浙江商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戏剧的表演内容、渠道载体、模式方法一直在艺术追求与商业运作中相平衡,也在相抗衡。作为业内专业人士来说,终究还是偏向于立足传统文化精髓的艺术境界的提升。
(三)行业发展与人才短缺产生冲突
根据《浙江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数据统计,目前艺术表现戏曲有332个,从业人员1.15万人,平均每个团34人;曲杂木皮团27个,从业人员507人,平均每个团18人;综合性艺术表演团体61个,从业人员1274人,平均每个团20人。一方面,由于戏曲戏剧是一门需要修炼和积累的专业技术,过程会有痛苦,所以愿意学习的年轻人有所减少,愿意坚持的年轻人也在少数;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实行30年艺龄制,50岁就退休,而四五十岁恰恰是戏曲戏剧生涯刚悟出真谛的时候,此时离开,既不能发挥毕生学以致用之物,也不能做好传承接力工作。所以,浙江戏剧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局面。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业界总容易把戏剧市场的惨淡归结于人民文化审美水平的下降,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浙江京剧团在培育基础并不完善的南方地区发展得有声有色,获得国内外各项大奖,曾编排的《宝莲灯》就逾千场,获得不少好评。再从电影市场来作比较,2015年10月份,开心麻花的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与备受关注的票房保障《港濉吠期上档,却远超预想,当同期大片纷纷下片之时,该片却依然加场无数,上映一月仍傲居票房前三。所以,我认为,戏剧的发展态势与戏剧作品的本身有很大关系,归根结底,与戏剧的创作和表达有直接的联系。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具体原因。
(一)有些戏剧固守传统模式,不能适应时展
很多人认为,戏剧剧目陈旧是产生戏剧危机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有60.71%的受众认为“戏曲戏剧本身老旧化”是导致戏曲戏剧现状的最主要原因。确实,传统戏剧固守传统创作形态,表达单一,语言墨守成规,形式刻板,脱离了时代的风尚。就好比瓯剧,一直存在着“音乐走不出去,不好听”的质疑声音。因此,这部分戏剧对新一代受众来说显得枯燥乏味,在优胜劣汰的文化娱乐环境中被置于偏僻一角。
(二)有些戏剧过分追求境界,忽视群众文化需求
另一个极端是,部分戏剧的创作仅从艺术价值本身考虑,或出自艺术家个人对于作品的偏好,或从学术角度挖掘某部戏剧的艺术价值,一味地追求高境界和深入度,导致逆现代化潮流而行,仅在小众圈子内自娱自乐。根据有关调查,有51.79%的受众群体不喜欢戏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听不懂”。正是因为极大地背离了群众文化接受需要,促使这部分戏剧走上了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反过来可能引来批判世俗的审美眼光。
(三)有些戏剧创作特色模糊,无法激发群众兴趣
戏剧剧目生产主要源自三个渠道:一是保留剧目的上演,二是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三是新剧目的创作。如果说历史剧目因为多种因素与当代文化轨迹产生偏差,那么新剧目则多半是因为缺乏创作特色,或是因为既定了主流戏剧的标准模式,或是没有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或是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受环境限制没有准确表达。在舞台上的雷同化、类型化现象突出,使得剧本的独立性和定位显得越来越模糊,主题不突出,创作不新颖,从而无法引起大众对于戏剧本身的兴致和热情。
除上述戏剧本身的创作因素之外,传播载体的局限性也是导致戏剧文化发展受限的另一个客观原因。戏剧本身发源于村落,为主要的娱乐文化形式,但是,据统计,截至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了50%,达到了52.57%,村落的减少是导致戏剧载体逐步丧失的最直接原因。与此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更是降低了戏剧在地方的需求性,所以会致使戏剧市场陷入低谷。行业不景气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人才市场的萎靡,戏剧本身就是口传心授的技术活儿,需要后继传人延绵和发展,但是鉴于其发展环境,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涉足这一文化领域,这就进一步制约了戏剧文化的改革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对策措施思考
当务之急,戏剧人有必要正视现状,直面问题,从搞好自身业务发展出发,厘清创作思路,改变创作观念,既要确保保留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也要接轨市场与大众,不能一意孤行。要把自身摆在群体中去考虑问题,确保戏剧作为文化传播形式能切实融入百姓文化生活之中。2010年和2011年,杭州越剧团先后和落户杭州的文艺名家赖声川、赵志刚合作排演了《新暗恋桃花源》、越剧《谍海情僧》,拓宽了创作思路,卓有成效,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大创作创新力度的例子。我觉得有必要思考三方面的问题。
(一)思考为什么而创作
什么是戏剧?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为什么而表演?目的是通过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塑造,在艺术渲染中给予观众感悟和启迪,从而传达一定的信息或体现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效应”。如果一部戏剧无痛点,无感触,那么它必定无法传达思想信息,无法引导公众的道德观,必然也就起不到影响社会和受众的最终效果。如果不能引起社会效应,戏剧仅作为传统被珍藏,就无法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所以,结合时代背景,顺应发展形势,以社会效应为导向创作剧本,应作为戏剧首先立足的问题。
(二)思考为谁而创作
前两年,有部电视剧很火,叫《步步惊心》,杭州小百花以此为题材,编排成越剧版,搬上舞台,一度成为关注热点,被称作“惊艳亮相”。之所以这部戏曲会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步步惊心》这部剧作本身的市场价值,也是基于其本身的受众群体。打造热剧,跨行传播经典,既是对原著的创新,也是对戏曲艺术本身的传播。这也说明,文艺创作必须要秉持人民之心,从百姓角度出发,才能表现出这个时代独有也应有的特色。法国戏剧理论家F.萨赛是这种观念的代表,他断言:不管是什么样的戏剧作品,都是为了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因而,戏剧的一切元素都必须与观众的欣赏相适应。戏剧创作只有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才能接得住地气,成得了气候,这个方向一定不能偏离。
(三)思考怎么创作
一是创作要与市场接轨。创作过程中,要立足受众进行创新,但是绝对不能因为市场而降低戏剧作为艺术本身的品质,要围绕戏剧的核心,加入具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受众投放市场,在固本护源的同时,创作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戏剧。二是创作要有输入和输出的互动载体。2014年,浙江所推出的“浙江好腔调”系列展演活动就是面对基层所展开的新颖“双输”平台,一方面能够扩大戏剧文化在基层中的影响力,促使老百姓进一步了解戏剧作品,并且能够喜爱上这个更为直接的传统舞台文化;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关于戏剧创作和表演方面的意见,获得更多接地气的创作素材。三是创作要有更多的结合。戏剧创作不能孤立发展。有关调查稻荼砻鳎有82.74%的受众认为戏剧需要在“注入新血,与现代文学相结合”方面进行改进,以尽快走出当前的发展窘境。这足以说明创新与改革在戏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其他文学的结合并不会改变戏剧文化的本质,相反也许通过尝试互补和促进,能够点亮戏剧的发展之路。
四、结语
有调查数据表明,18岁至23岁的年轻人中有61.31%的人在有机会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去学习戏剧的,这说明戏剧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依然在受众群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鉴于戏剧总在门内热闹,却没有更多地普及,使得它被迫成为“小众文化”。郭德纲跨行表演京剧引起了不小的舆论,却也因为名人效应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铡美案》,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反向思考,戏剧创作不仅在于剧本挑选、编剧创新等,也在于表现形式和途径,大胆尝试和探索,或许我们能够通过改变浙江地方戏剧现状而引领中国整个戏剧市场走出尴尬局面,或许我们能够看到戏剧在城市群体中的再次繁荣。
参考文献:
[1]徐宏图.浙江戏曲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
[2]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Z].杭州:浙江省文化厅,2011.
[3]刘世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裘珍媛.民营剧团遭遇发展瓶颈影响文化服务基层[J].大众文艺,2014(13).
[5]张慧.当代地方戏发展的困境与保护发展路径[J].东岳论丛,2013(12).
中美家庭教育过程差异
1.教育的目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同时所受旧有的约束也较多,文化价值观上是比较保守的,相对而言,在整体上也缺少一种快速接受新思想的社会环境。中国人深受儒教思想影响,又很重视孔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谐观,约束个性。孔子的“仁”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礼”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此种文化传统使得中国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个顺从、礼貌、谦虚的人。并功利性的追求高学历、好工作这样的目标。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传统的思想文化保留很少,善于接受和融合各种文化思想,所以教育发展的约束少。美国教育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父母喜欢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探索,让他们去了解各种现象和本质。美国教育提倡创新,在孩子的性格方面则让他们培养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建立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让子女形成完善的人格和价值观,在个人成就上也会取得积极的效果。
2.教育的主体。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占主导地位的。这主要是被中国长久以来“父为子纲”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父母在家庭里往往是权威,因此要求孩子守规矩,听从父母劝导,不要有意见。正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从小把孩子训练得十分驯服,从小灌输要听大人的话的思想,不该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像爱因斯坦自称的‘离经叛道’。中国孩子的自较小,很多事要闻询父母意见,很多稍大一点的事都是要父母做决定的。比如报考什么学校,培养哪项特长,甚至是婚姻大事还要家长做主。
美国家庭教育方式更民主,讲究人人平等,这是跟他们整个社会大环境下追求民主和人权有关的。孩子是教育的主体。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是一个独立的和平等的家庭成员相待,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会是一种朋友关系,他们会倾听孩子的烦恼,采纳孩子的建议,与他们平等的交流,关系更密切。
3.教育的理念。中国文化中旧有的约束较多,尤其是因为封建小农经济思想的长期影响,导致中国人大多内心较内敛和保守,不大愿意冒险和创造。中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小时懂得不多,家长应该直接告诉他们如何做,授以经验阻止其去冒险,让孩子少走弯路,同时也避免了很多麻烦。父母将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把自己的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是生活的全部。因此把自己未竟的理想强加于孩子。中国的父母为孩子设计未来,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大多是过高的。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有“养儿防老”的思想,把教育看作是对孩子的长期投资。有时甚至是为了个人和家庭荣誉而对孩子给予很高期望。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可以改变全家命运,如此一来,教育变得很功利化。
这些理念和美国父母的不同:美国父母通常会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再去探索解决方法,不会以说教方式灌输给孩子经验。实践中培养了孩子积极动脑的习惯,加深了理解。
美国崇尚自由个性,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上。生命价值的实现要尊重子女的意愿。美国父母认为抚养教育孩子是超越个人的立场义务,对孩子的教育较宽松和开放。“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是美国社会中大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要求。
中美家庭教育结果差异
由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差异,对孩子的教育结果也明显不同。
中国孩子性格上大多内向含蓄,做事胆怯,依赖性强,也很守规矩,这样的性格当然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可以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容易控制,但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自信心易受打击,做事保守犹豫。
由于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经常以权威出现,这样不平等的关系导致他们之间的代沟较大,父母或孩子经常会抱怨对方的不理解,孩子被动的执行父母的要求,这样会很难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一旦孩子进入大学忽然自由,会不知如何释放压力,在大学里不再严格要求自己。
在能力培养方面,中国家长给孩子学习上的要求很高促成了中国孩子在学习上成绩远高于美国孩子,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很强,在学习上有很大的毅力和耐心。大多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给孩子创造尽量好的生活条件,不让孩子过多接触社会,使孩子缺少很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也就不强,而且也导致孩子普遍独立生活能力差,很多年轻人到了结婚后还不能脱离父母,古人所说“三十而立”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相对来说,美国孩子一般性格很积极,活跃开朗,社交能力强,能与人和谐相处,胆大敢冒险,富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美国人正是具有这种精神才产生了众多伟大发明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但是这样的性格也会有负面效应,美国孩子中常有喝酒,吸烟甚至吸毒的现象,而且犯罪率也比中国高很多。
美国家长跟孩子建立朋友一般的友谊,在跟孩子交流过程中平等对待,这样他们的代沟小,容易互相理解,但父母过早地把成人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会让他们早熟。
在能力培养方面,美国孩子由于父母从小的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较强,18岁开始孩子便兼职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自主能力强,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大多数年轻人很早脱离父母独立生活。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诞生于欧美,是西方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成长的一颗果实,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因而,多少本土企业的掌门人为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一门心思的嫁接或原版、或改良的国外名企的企业文化,成功者固然不少,然失败者亦不乏其人。虽说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对于此类探索理应报以“成固欣然,败亦喜”的心态宽容待之,但里面的经验教训却值得探讨和商榷。下面结合本人在管理上的一些探索和体会,就传统文化在本土企业文化中的地位问题试做分析,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企业掌舵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现代企业起源于西方,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亦然,但是不是说本土企业要想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就必须照搬西方模式,摈弃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智慧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种做法不妥,亦不现实。橘生南国而为橘,生于北国则为枳。西方成功的管理模式没少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形,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人家的管理模式是以其特有的企业文化为灵魂的,我们费尽力气,搬过来的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其企业文化更是浑身都充满了不可模仿的因子,这又是为什么呢?要我说,就是因为文化从来都是民族的,没有国际的,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无法消除,也不必消除。因为他们是最适合各自民族的东西。而企业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子文化,当然是离不开大的文化背景的。这就像树长得再大,也离不开根一样。
故而,作为民族企业,想要打造百年不沉的企业航母,必须构建独特的、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而想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我们的母文化――传统文化为根基,才不会发生“种橘得枳,种瓜得豆”的尴尬事。
中国文化,历经了至少五千年的沉淀,时间的大浪早已将浮沙尽数淘去,能够留传给后人的无不是沉甸甸的金子,放着金子不捡而邯郸学步无疑是非常不智的行为。即使洋为中用,也仅限于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其目的是为了把玉雕琢的更美,而不是直接拿石头当玉使。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本土企业打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相信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或者无意中去这么做了,亦有多篇去传统寻根的理论探索见诸期刊杂志。这些成功给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企业掌舵者明确的启发,于是,更多的成功事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见诸媒体。然而,不知企业文化为何物者,喊着企业文化口号而迷茫者,纠结于传统和现代之间者,主张西化而讽刺挖苦传统文化,甚至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者仍大有人在。传统文化回归本位,得到应有的“名分”还任重道远,还需要呐喊者更众。
说到此处,难免有人会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理论再华丽也如空中楼阁。没错,企业家都是实干家,那本人就以实例说服诸君。仅以本人浅薄的实践为例,晒一晒传统文化的智慧,当然,我也只是得了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的智慧中的一鳞半爪,但却在短时间内扭转了一个企业的命运。前因后果如下:
2009年,我受命任山东省轻工业设计院的院长,前因后果略去不表,但“临危受命”一词却足以概括当时情景。我接手时的设计院可以说已处于破产的边缘,债台高筑,拖欠职工工资,资产不良,资金周转不灵、人心涣散等所有的头疼的问题几乎都被我遇到了。
那么怎么办?拯救一家企业并不是一句空话就能实现的,我首先做的就是查找病根,就如同中医讲究标本兼治一样。我很快找到了造成困局的“病根”,那就是不良的企业文化。因为当时的设计院,无论从技术实力和资质情况来看在省级院里也是拥有一席之地的,在这个前提下经营不善可以说是很令人痛心的,而这也从反面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既然找对了病根,那就很简单了,我需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而我的“药”就是脱胎于传统文化智慧的新型企业文化。首先,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我就对职工讲“天道”。道家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就讲设计院生存靠市场,想赢得市场必须赢得客户,客户,就是我们的天。由此自然而然引申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和经营理念。其次,传统文化讲究尊师,我就跟职工讲“师道”。设计院对于员工的培养一直是很无私的,但由于传统文化在现代年轻人中的淡化,尊师重教这一观念早已被青年员工抛到了爪哇国,这一传统上天经地义的事情竟然需要以这样的形式被重新拾起,这不得不说是青年的损失,也是民族的损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强调要尊师,进而扩展为尊重并团结同事,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以此为基础,强调团队建设,以打造优秀的设计团队为手段,进而为客户打造优秀的设计作品,因为只有优秀的团队才会有优秀的成果,才能实现“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企业宗旨。第三,传统文化重“孝”,百善孝为先,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孝文化。我就对职工讲孝道。为何讲孝道?因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年知名设计企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数代,甚至数十代人的持续努力。面对为了这一目标而奉献一生的老设计院人,我们必须秉持孝道,对他们存着一份感恩之心和回馈之心。只有这样,才能让现在的设计院人无怨无悔,为团队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因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道理简单而朴素,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我还把孔子的“君子责己,小人责人”作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基础,用文化统一了思想认识,统一了价值观,凝聚了人心。人是第一生产力,人的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在以“天道、师道、孝道”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来构建新的设计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辅以各种管理制度的变革,最终的结果是,设计院不仅扭亏为盈,而且经营收入三年翻了一番,职工的收入三年翻了一番。这就是以传统为根的新型企业文化创造的管理奇迹。
总而言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推崇传统文化,我在此可以不揣冒昧的断言,唯有以传统文化为根打造新型的企业文化,才是志在打造百年企业航母的企业家们唯一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中国企业发展壮大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