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采购管理绩效考核

采购管理绩效考核

时间:2023-07-13 17:24: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采购管理绩效考核,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采购管理绩效考核

第1篇

【关键词】采购管理 模式转换 机制

一、采购管理内涵与目标定位

企业采购管理是指工商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为提供社会最终产品或业务使用而购买生产资料的活动。采购管理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且以营利为目的,由此决定着采购管理面对着采购风险和投入产出问题,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对采购管理活动和过程进行必要的计划、组织与控制。采购与采购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企业采购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实施有效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职能,那么可以说企业有采购活动,却没有采购管理。在考虑风险、资金占用、适度规模、及时性和成本等因素的条件下,通过实施科学的采购管理,可以合理选择采购方式、采购品种、采购批量、采购频率和采购地点,可以以有限的资金保证生产经营的需要,为企业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产品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采购管理的目标包括:所获得的物料应该是货真价实的(满足质量方面的要求),数量是符合要求的,并以准确的时间发送至准确的地点,物料必须来源合适的供应商(可靠并及时地履行其承诺的义务的供应商)。同时,与之相适应地、还要获得合适的服务(不仅仅是指采购之前,还包括成交之后),当然价格也必须是合理的。

二、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演进

(1)进货型采购管理模式。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不具有战略性,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必然联系,仅仅根据企业业务经营的需要决定采购活动,大多数采购时间是固定的、例行的。评价采购活动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进货效率,采购过程也缺乏透明性,采购部门独立采购,其它部门基本不介入采购过程,因此各部门没有广泛的沟通。在采购过程中比较重视对供应商的评价,关心供货能力,在计划经济时期普遍采用。

(2)单独业务型采购管理模式。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以具体的业务需要为导向,采购管理活动被分解为更细的部分,突出专业采购的特点。这种采购管理模式虽然深化了采购活动,也采用最新采购技术和方法,但是采购管理活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分离,管理者只重视培养采购部门的专门能力,在评价尺度上从保证供应向考核采购成本方面转变,重视采购人员的专业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市场经济初期较为流行。

(3)战略支持型采购管理模式。这种采购管理模式认识到采购活动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加强采购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采购技术和方法,强调采购管理对企业竞争战略的支持性。在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下,通行的做法是让销售人员参与采购活动,加强购销衔接,以采购小组的方式克服专业采购人员个人采购的局限性。这种采购模式十分重视对供应商的选择、激励和控制,采购管理也从单一的购买扩展到收集市场信息等方面,但是采购管理是被动的,要求服从于竞争战略。在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战略与企业竞争战略完全统合起来,从企业战略的制订阶段就考虑具体的采购管理职能,并将这些职能统合起来。采购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的沟通更加密切,专业采购人员与其它专业人员相互学习,在工作上更加有效地协调和配合,采购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建立了固定的沟通体制。此时虽然也重视采购专业人员技能的提高,但不再仅追求“个别部门的效率化”,而是将目标定位在“对企业整体的贡献度”上。目前,中央企业普遍采取的采购管理模式。

(4)外部企业关联型采购管理模式。在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下,企业采购管理的视野更加开阔,采购活动克服了封闭性和内部性,重视与其它企业的分工和合作。采购管理职能扩展为信息共享、产品开发和后勤管理等新的领域。采购方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简单的交易、单纯的竞争等讨价还价关系转变为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合作关系上。如果双方的合作比较紧密,还进行实时数据传送。对采购管理成效的评价也不再以单一企业利益为标准,而是看待关联企业的相互利益。目前,国外大型企业普遍采取的采购管理模式。

三、中国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基本态势分析

(1)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呈现不断改进的态势。采购与销售是企业价值链中两个重要的战略因素,而中国企业对二者的重视程度是不同的,多数企业都是重视如何把产品销售出去,而忽视对采购环节的管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界一直不把采购管理作为企业商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忽视了采购管理对企业产销活动的直接贡献。20世纪80年之前基本上以人员直接采购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管理面除了传统MRPⅡ系统所强调的制造、财务、销售等功能外,还增加了分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输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需求,从而发展成为ERP,其主要宗旨就是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随着1999年《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保证国有企业采购制度的落实,抵制各种关系网、人情网,保护所有者权益发挥了积极性作用,特别是改变了采购决策一个人说了算,相关负责人员利用在物资采购上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损害企业和国家利益的突出问题。进入21世纪,众多的大型企业如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铝业等采取将集中采购、电子采购、招标采购等先进采购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购管理,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料成本,节省的时间,加速了产品的产销效率与安全性,涌现了一批有成功采购管理经验的企业。

(2)中国企业采购管理水平与国外优势企业差距明显。对于目前国内业对供应商资格审核比较热衷的质量认证,日本现代文化研究所在考察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他们发现采购企业为确保所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供应厂家取得ISO认证并以此作为采购条件。其结果是,很多供应商都取得了ISO认证。但这并不表明其产品质量高或者经营管理好,有些企业在接受审查之前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通过认证后又恢复旧态。而国外的优势企业如通用集团在采购管理的目标中从战略的角度提出,采购在新产品引入、产品改进和减小开支计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开发来自供应商的、基于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信息;积极参与公司计划,以制订并改进采购系统,并且使采购谈判达到最佳;在与供应商的关系方面保持最高专业标准的目标。我国企业由于在发展阶段、水平的限制,采购管理难以发挥上述作用。很多大型企业在对待供应商的态度上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往往提出标准后让供应商去做,按照标准进行评估,供应商一旦表现不好就进行处罚。做的稍好一些的企业会提出整改意见要求供应商自己去改善,与通用集团与供应商的战略联盟关系相比,有一定差距,难以形成稳固的战略联盟关系。

四、中国企业采购管理模式转换的主要措施

(1)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供应商给采购员“好处费”无非是想提高价格或在质量、效率方面打折扣,如果采购人员参与这些腐败行为,也许具体情节不为人知,却不能不体现在它的业务绩效上。如果对采购人员有绩效考核这个“紧箍咒”,采购腐败的机会成本就会小得多。所以,绩效考核是减少采购腐败主观因素的法宝。严格的招聘与选拔过程本身就是采购人员的竞争过程,合理的考评体系也能激励采购人员之间的竞争。在对采购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问题上,跨国公司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其中的精髓是量化业务目标和等级评价。业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采购成本是否降低;采购质量是否提高;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否得到有效地控制;供应商的服务是否增值;采购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其他部门,尤其是生产部门;采购管理水平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这些具体的指标还一一量化,把相同指标进行不同人员之间的横向对比,再对不同时期纵向对比,就得到业务绩效的综合评价。根据这些硬性指标完成评估之后,企业可以把采购人员划分成若干个等级,或给以晋升、奖励、或维持现状,或给以警告或辞退。这些绩效考核与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2)集中采购机制推行。在以往的企业采购模式下,企业内各个子公司,或者制造部门各自进行采购决策,企业处于一种分散型采购模式之下,致使采购量难以达到批量规模,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来自企业内部的需求信息是从各个部门(或子公司)分别发出的,每个部门各取其需、种类繁多,企业所面对的供应商也分别对应于各个零乱的需求,因而,企业无从开展供应商关系管理,更无从控制采购成本。在这种采购模式下,采购流程相对简单,灵活性较大,但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各制造部门进行独立采购,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容易形成不同的采购政策,甚至在与同一供应商进行交易时会出现不同的交易条件。集中采购模式下,企业组织结构较分散采购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子公司、制造部门没有了自己独立的采购部门,它们要向企业唯一的集中采购部门提出自己的采购需求,集中采购部门通过对各种需求的集合和统一,生成一个大的采购订单,进行统一采购。然而集中采购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它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在公司内部信息系统尚未完善的情况下,集中采购能否满足各个部门对物料及时性的要求,以及集中采购的物料能否满足各部门对物料要求的具体标准,尚难以确定,只有在企业实现高度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集中采购才能发挥其优势。其次,采购权限的集中,使升级的采购部门拥有更大的权限,这时能否杜绝以往传统采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再出现“灰色采购”,这有赖于公司监督机制的完善。集中采购模式代表了企业采购模式改革的大方向。

(3)采购管理部门间的相互制衡。采购部门应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根据采购性质和任务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描述,确定采购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决策民主、权力受控的采购运行机制。首先有效控制采购决策权,建立权力受控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对重大采购活动进行集体、民主决策。其次有效控制采购管理权,将采购计划权、招标询价权、市场采购权、验收结算权等采购管理权的职权主体分离。采购计划权由采购单位掌握,采购管理部负责对采购计划实施审批权,招标询价权由采购管理部门掌握。市场采购权由采购业务部门掌握,验收结算权由采购单位及财务部门掌握。各环节责任明确,互不干预,相互制衡。只有把过于集中的采购权力分散化,权力受控,才能有效地遏制采购中的腐败。开展企业采购效能监察,让监督部门全程参与到采购活动中的阳光采购。事前监督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发动群众参与监督,从群众中和市场上聘请特邀监察员,对企业采购行为进行公开民主评议和监督举报,对民主评议不合格的采购人员和供应商进行处理,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公诸于众。需要指出,监督部门的参与,只是对采购工作进行全过程严格监督,而不是代替管理部门行使管理职能。如果监督代替了管理,不仅造成管不了、管不好,还将导致监督对象错位,变成自己监督自己,使监督重新回到失控状态。监督与管理必须分工明确、权责清晰,严格按法规和程序办事,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得当,监督到位。

20世纪90年代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众多中国企业开始引入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在采购管理中对相关环节、部门、人员推行有量化指标的考核,但缺乏纵向与横向的制衡,使量化的考核无法真正落实。进入新世纪,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在采购管理中实行有量化、有制衡的管理,以期以最优的性价比与效率,实现优质低价高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艳春.基于ERP的采购管理机制变革研究[J].企业经济,2009,(10).

第2篇

1继续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

在公司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12小时工作制》、《文件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样板房管理制度》、《员工餐厅管理制度》、《员工宿舍管理制度》等,涉及人、财、物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

1.1自今年起,物业公司所有文件统一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管理,实现了文件流程登记管理,保证文件传批效率、对文件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统一发放,加强了内部文件传阅,及时传递信息的效率。

1.2在年初的计划中,本应在三月对公司的制度及更新的部分进行一次整理和汇编,因各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繁忙,重视度不足,完成速度未达预计效果。六月,集团人力资源部牵头进行物业公司制度汇编,对各部门、各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完成了公司层面的制度及操作规范。并针对目前存在的执行力差、责任心不足、业务处理回应速度缓慢等问题,推出《24小时回复制度》、《小区巡查制度》、《投诉处理流程》、《员工礼貌礼仪标准》等提高服务水平的相关制度。

二、人事管理

2.1人员编制:

随二期的验收接管及又一城的介入,根据实际需要,人员编制进行了如下调整:

2.2人员招聘;

物业公司上半年通过报纸、网站、现场招聘会、职业介绍所等渠道,基本完成招聘任务。上半年人员异动情况如下:

备注:六月份因未结束,未纳入统计范围。

2.3人事费用

1-5月人事实发工资总表

2.31《保安员12小时工作制》

在增加二期安防岗位,不增加岗位编制的情况下,实施了《保安员12小时工作制》,对保安员的薪资进行了调整。试行两个月以来,保安员基本能接受该项调整,部门人员流动率未出现异常。基本解决人员不足产生的空岗情况,并逐步消化了去年下半年积累的大量加班。

2.32有偿服务提成制

随二期入住率的提高,对有偿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在不增加清洁人员的基础上,试行安排休息的员工提供有偿服务,并在有偿服务收费中按....元/小时的标准,作为工资提成给员工。目的是减少加班时长、控制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4员工培训

上半年新员工对《员工手册》、公司制度培训的覆盖率100,每周各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平均1-2次,组织个别业务部门经理参加阳光团队的拓展活动。在四月,组织了主管以上的员工前往....参观,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找出自身不足。初步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培训课程计划及相关培训资料等,计划于下半年具体实施。培训工作因一直缺乏专管人员,由部门内部兼任开展,存在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在组织上缺乏部门间的交叉培训,未建立系统的培训资料及操作规范文件等问题。这次各部门均完善了操作手册,同时也为下半年的培训工作建立了基础。

2.5推行绩效考核

在一月起保安部首先试行了《保安员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保安员级别及相应的工资待遇标准。通过绩效考核,调动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及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提供了晋级、调薪的机会。先后实施的绩效考核部门有客服中心、车队。

目前,绩效考核的工作尚未全面覆盖,推广绩效考核的力度和实效性未达到真正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原因:1)工作目标不明确,未建立实际操作的规范。2)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办法亦经常改变。3)从建立绩效考核标准到考核结果的过程管理不足。4)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度、认同感有限。

三、行政管理

3.1员工餐厅

3.11面对员工反映意见比较集中的员工餐厅,经过多次的意见调查,确定大部分员工的口味,在食品卫生、份量、菜式及用餐时间上,均根据各部门不同班次的需要及员工意见进行了调整。目前,员工满意度基本达到95以上。

3.12在五月份员工餐厅收支报告中,已实现包餐费用包含餐厅电费、每月人事费用当月工具、物料采购费用、夏季每周两次的凉茶、糖水的所有费用,在员工满意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成本。

3.2仓库管理

3.21通过制定《物料验收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首先从物料验收的环节开始严格控制物料的品质,增加了由业务部门派人协助验货的环节,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其次,加大仓库对物料的管理职责,在采购物料的价格、品质上,与历史价格、原用物料品质进行对比,严格把关,不合格的一律予以退货处理。

3.22为配合财务部做好费用划拨的工作,工程物料的使用在月度盘点表中做到每一件物料清晰列明用在何处,费用所属。

3.24增加了样板房物品的管理,联合材料部进行了彻底的核对,对遗失、错帐、损坏等情况进行了清点。在多次的样板房搬迁中,仓库参与物品的打包、清点、交接、存放等工作,弥补了以前样板房物品清单不完整的现象。在上半年集团财务部联合进行的资产盘点中,行政、工程仓库均做到了帐货相符。

3.3车队管理

3.31根据上半年车队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制订了《司机奖惩条例》,以季度的形式进行考核,并推出安全驾驶奖。对业主提出投诉的司机,给予惩罚,并由司机本人向业主进行解释和道歉,提高司机对服务规范的重视。

3.32上半年,逐渐有业主提出有偿用车服务的需求,有租车及租司机两种。为规范操作,制订了有偿服务标准,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均满足业主的需求,服务创收。

3.4采购管理

在上半年的采购工作中,提高采购的计划性,基本完成各部门的采购工作,及时核价。虚心向业务部门学习商品知识,在大批量不确定质量价格的采购中,联合业务部门的主管及材料部同时到采购市场定品质及价格标准。完成了上半年工程物料供应商评估,并根据业务部门的推荐,采用了新的物料供应商,在价格上有所降低。

第3篇

关键词: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采购模式

一、某大型国有集团化企业原有采购模式

某大型国企成立于1960年,拥有50余年的建厂历史。1999年根据国有企业改制及相关部委要求,成立了集团公司。公司初始资产规模100亿元,员工5000人。公司原有的采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采购业务管理方面。(1)战略采购物资种类少。(2)各企业议价能力不一,差异性较大。(3)基础管理工作较薄弱。(4)无效库存庞大。(5)协同不充分。

(二)供应商管理方面。(1)供应商群体过度分散,数量庞大。(2)供应商重复审核。

二、建立并实施集中采购模式的原因

1.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原有采购模式的种种弊端显现。不能适应集团化公司飞速发展的需要。采购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2.采购成本是企业生产乃至销售整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成本。采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最终获利情况。3.降低采购成本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4.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采购的重要性。5.集团化公司的集中采购相对传统分散采购而言,可以有效降低采购的人工、库存、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三、集团化采购模式初探

(一)采购模式。1.集团公司直接集中采购。集团公司直接与少数实力雄厚、质量过硬、价格竞争力强、行业领先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或框架协议),再与各子分公司签订销售合同(见图1)。主要限于对集团安排稳定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运营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大宗通用物资和特别重要物资。2.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集团公司牵头组织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以集中招标或联合谈判的方式,共同优选确定供应商短名单,确定采购价格(或定价机制),统一签订框架协议。各子分公司在框架协议项下执行订单采购,并负责过程控制、催交催运、接货验货、仓储配送和结算付款。主要适用于各子分公司生产所需的大宗通用重要物资。(1)组建由集团公司与各子分公司人员参加的专业化采购团队。在战略采购委员会组织下,成立若干采购管理小组和评标(联合谈判)专家组,形成集总部和各子分公司专业人员于一体的专业化采购团队,全面参与供应商推荐、供应商现场考察,共同组织集中招标或联合招标,共同筛选确定供应商短名单,确定最优惠采购价格。(2)定期供应商短名单和指导价格。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专业采购团队每年研究确定供应商短名单,定期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指导价格。(3)逐步提升集中组织采购规模,打造集团化采购的主导实现形式。集团公司组织集中采购统一对外、集中决策、上下分工协作,这样既解决了集团化采购过程中总部孤军奋战的问题,也解决了各子分公司参与集团化采购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逐步扩大集团组织集中采购范围创造条件。

(二)采购管理: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采购管理。(1)制订《集团公司物资供应管理规定》,规范生产使用物资供应工作。(2)制订《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规定》,统一管理集团供应商网络,通过对供应商动态考核扶优劣汰,大力培育战略供应商和主力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控制供应风险。(3)制订《集团公司框架协议采购管理办法》,从集合需求,浓缩渠道、提高效率、严格执行等各方面进行规范、监督、检查和考核,提升框架协议采购质量。(4)制订《集团公司物资储备和库存管理规定》,控制储备规模,优化库存结构,加快物资周转,保证安全、经济供应。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采购控制。(1)对各企业提报的集团化采购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率进行考核和通报。(2)通过对物资供应管理检查、物资供应绩效考核以及其他专项检查,对企业供应商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3)定期监督、检查和考核框架协议采购情况,对框架协议采购质量和执行情况进行通报。(4)年初下达储备和库存管理考核指标,通过月度通报、季度评比、年度总结的方式对企业储备和库存管理情况进行考评。(5)对各企业物资供应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四、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变革路径

集团公司采购管理变革的路径可分为“集中整合”“发展提高”“持续优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实施的推进方法以及该阶段能力建设的重点。第一阶段为集中整合。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降低采购成本。首先要对于大宗物资(电磁线、钢板、变压器油、开关、套管等)整合采购量,减少供应商的数量。针对竞争性的供应市场,主要采取公开竞标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个阶段,应集中主要力量建设自身项目管理的能力,确立公开,公正以及公平的流程,对分公司执行采购流程的监督能力和方法也要进行提高。第二阶段为发展提高阶段。其主要目标是打造战略供应商关系,建立高效的管控体系。这个阶段,应根据物料分类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采购战略,逐步扩大集中招标采购的范围,实施供应商的动态管理,不断的更新供应商的信息,推动建立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个阶段,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物料分类管理的能力,以及应用管控平台(组织,流程,工具)形成高效的集团采购,进一步推动集团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的职权划分,使得成本与效率达到合理平衡。第三阶段为持续优化。通过持续优化创造集团公司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阶段,采购将改变从前的被动局面,逐步建立以集中统一、专业化采购与专业化管理有机结合为主要特征,以“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调拨“为主要内容,以集团组织采购为主导形式的采购管理体制。集团统一分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包括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储备管理、供应商管理、价格管理、绩效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大宗通用重要物资由集团总部牵头组织统一对外实施集团化采购,其他物资由各企业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建立统一储备和各企业集中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制,通过电子采购平台和ERP系统实现储备资源共享,集团牵头组织统一储备,对积压物料实施统一调拨。强化物资需求规律分析、供应市场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过程控制等专业化管理职能,从供应商整体实力、供应份额、合同执行情况、奖惩情况等,对每个供应商进行动态、量化考评,根据考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向排名靠前的供应商实施订货倾斜,不断提升供应商提品和服务的品质,降低集团总体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主编[J].企业采购管理辅导手册,2012,(1).

第4篇

做好采购管理,应该从两个层面着手,分别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业务的执行能力和从系统建设方面创建采购的环境,并不断从这两个方面持续改进,最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益。

规范采购行为,在技术层面上提升业务能力

材料采购管理是从采购计划开始,到采购询价、采购合同签定,一直到采购材料进场为止的过程管理;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经济采购量的概念是如何在实际操作应用的。

一、采购计划

编制材料需用计划。材料的需用计划一般由项目的技术人员编制,其主要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编制好的材料需用计划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物资部门再依据采购计划确定订货点,继而签定采购合同以及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

确定经济采购量。经济采购量就是项目一定期间材料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一批采购数量;与存货相关的成本,是指为形成和维持材料采购管理而引起的各项费用支出,其总额随材料数量、价格等属性的变化而增减,主要由订货成本、购买成本、储存成本和缺货成本四部分构成。确定经济采购量的目的,就是使与材料有关的上述四项成本总和达到最低;根据施工项目的一般情况,由于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相对较小,重点要考虑购买成本和缺货成本之和的最小化,最终得出一定期间的经济采购量。

编制采购计划。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采购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以及将要选择的合同类型编制采购计划,说明如何对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合同类型、组织采购的人员、管理潜在的供应商、编制采购文档、制定评价标准等采购计划一般由项目物资部门制定;根据项目需要,采购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详细的,也可以是非正式、概括的,关键强调其正确性、及时性和可执行性。

二、采购询价

采购询价就是从可能的卖方那里获得谁有资格、谁能最低成本完成材料采购计划中的供应任务,确定供应商的范围,该过程的专业术语也叫供方资格确认,获取信息的渠道有招标公告、行业刊物、专业建筑网站等媒体。

做好采购询价管理,现在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优势,快速地浏览和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保障采购询价管理、得到询价结果的高效率。

三、供应商确认和采购合同签定

选择供应商的主要参照条件就是在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当然也要参照其他标准,如供应能力、历史信誉等。比如具体确定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是一家还是多家,一般都要考虑不少于两家供应商,以防供应不及时导致停工风险的发生,这里就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浇注本身需要连续性等要求。

采购合同就是在确定了供应商后,项目与供应商之间签定的确保双方履行约定的一份法律文件;在签定之前,需要对合同类型进行选择,因为不同的合同类型决定了风险在买方和卖方之间分配;项目的目标是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供应商,同时维护对项目经济、高效执行的奖励;供应商的目标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使利润最大化。

常见的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成本加奖励费合同:主要用于长期的、硬件开发和试验要求多的合同;②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合同:长期的高价值合同;③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易于控制总成本,风险最小;供应商风险最大而潜在利润可能最大,因而最常用。

遏制采购腐败,在系统建设上全面完善

现职某建筑项目采购的管理人员坦言:“采购腐败是防不胜防的,我做了这么多年项目,大多数项目都绕不过这道坎……”“采购腐败可谓触目惊心,在许多项目,只要你和采购粘上边,一个项目下来,几万、几十万是常有的事情,这里的名堂太多了!”这就是现实。为寻求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在以下多个方面来着手去采取措施:岗位建设、人员选择、员工培训、员工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建设和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监督等等。

岗位建设

针对采购环节,需要设置不同的岗位,是为了解决采购权力不要过分集中,需要互相制约和监督,同时又不要影响各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

一般来说,项目需要设置采购总负责人、询价员、合同员、采购员和库管员等五个岗位;采购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材料需用计划和岗位目标责任成本的管理规定等,制定并执行采购计划,协调并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最终高效低成本地采购到所需要物资;询价员主要负责按计划探询市场中定向物资的信息,书面提供给采购负责人和采购员,同时进行文档的存档管理;合同员的职责就是管理合同文件,随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采购员的职责更多的是具体按合同,以指定的价格和数量执行采购任务;库管员的主要职责是按标准验收材料入库,材料进场后,合理规划存放和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储存成本,做好库房的管理。

岗位设置的多少也不是一概而论,要以项目的大小和施工时间的跨度等实际情况而定,最终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建立好内部岗位间的权利制约机制。

人员选择

采购管理各岗位人员的选择标准,需要具备以下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法律意识、清廉等,还要尽量避免项目最高管理者如项目经理的直系亲属担当采购总负责人。专业能力不仅包括对所负责的材料属性有一定的认识,还要对材料管理的流程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清廉的素质,对经常与花钱打交道的采购人员来说尤其重要,虽然在内部管理各个环节上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对一线的采购人员来说,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供应商主动提供的种种诱惑,怎样防止诱惑背后的陷阱设置,就需要采购人员本身要具备清廉的素养和法律意识等等。

员工培训

对采购各岗位人员的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法律常识培训、公司制度培训等等。业务培训重在提高业务能力,比如采购的流程管理、采购经济采购量的确定方法、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采购询价等等;而法律常识培训和公司制度培训则重在在环境上约束非正常行为,清楚和明确采购腐败的风险成本。

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建设

公司对各岗位成绩进行考评,引进和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即绩效考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不断促进采购管理的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对有效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他一些非增效工作就给予客观性的评定;目前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这方面的差距普遍存在,可以说是一项空白。

成本管理的过程包含了六个环节的管理,分别是成本策划、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策划和计划阶段可有针对性地将采购各岗位目标责任确定下来,再通过强调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成本降低率等手段,对做好其他环节的管理如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目前在上海的某知名施工企业已经成立了成本策划部,其实质意义也是重在前期确定成本责任目标,以便为后期做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第5篇

一、加强技术层面建设,切实提高业务的执行能力

1、编制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

项目的技术人员依据是图示量和施工方案的选择等具体要求,编制好的材料需用计划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物资部门依据采购计划确定订货点,签定采购合同,进行后期的存货管理。物资部门要确定经济采购量,就是项目一定期间材料存货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的一批采购数量。根据材料的需用计划和采购经济采购量的分析结果,进行管理。同时,要求物资部门做好市场调查,及时了解市场动向。采购人员应经常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与价格信息以及行业政策的变化,在物价上涨之前以低价位购入适量材料,减少涨价带来的成本上升损失。为保证充足的货源和实现采购成本目标,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供求变动的规律,避免高价位采购。企业必须考虑季节性供求问题。

2、做好采购询价管理,采取议标订货。所谓议标订货就是需方根据自身需求拟定一个基本的选标条件和价格文件,向具有一定供货能力的供货厂家发出标书,供货厂家依照需方提出的条件向需方投标。在议标会上由需方组织的招标委员会公开唱标。这种订货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资源分布、生产及价格构成情况,有利于需方选择供货厂家,确定切实可行的供需关系。做好采购询价管理,现在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借助网络优势,快速地浏览和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保障采购询价管理、得到询价结果的高效率。3、做好供应商确认和采购合同签定供应商的选择依靠采购询价环节的评价结果,也要参照其他标准,如供应能力、历史信誉等。确定了供应商后,要签署采购合同,签定前,需要对合同类型进行选择,确保把最大的实施风险放在供应商。合同可分为三种:成本加奖励费合同:主要用于长期的、硬件开发和试验要求多的合同;固定价格加奖励费用合同:长期的高价值合同;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易于控制总成本,风险最小;供应商风险最大而潜在利润可能最大,因而最常用。

4、确保供应主渠道畅通。拖欠货款越多,企业的信用度就越低,供货单位基于货款占用周期长而不得不抬高货价,有可能造成企业材料采购价格上升,就会造成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比企业拖欠货款产生的利息高得多。在买方市场中,供货单位迫于形势不得已而供之,而一旦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供方就会对需方采取清欠货款和限制发货制裁。所以企业应采取稳定主渠道、及时付款的供应策略,建立起与主渠道供应商协同发展的长久合作的良好关系,这样既可以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确保采购主渠道的畅通,又可以通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二、加强系统建设层面建设,创建良好的采购的环境

1、岗位建设与人员选择

采购一般设总负责人、询价员、合同员、采购员和库管员等五个岗位,以项目的大小和施工时间的跨度等实际情况而定,采购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材料的采购管理,依据材料需用计划和岗位目标责任成本的管理规定等,制定并执行采购计划,协调并充分利用内部资源,最终高效低成本地采购到所需要物资;询价员主要负责按计划探询市场中定向物资的信息,书面提供给采购负责人和采购员,同时进行文档的存档管理;合同员的职责就是管理合同文件,随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采购员的职责更多的是具体按合同,以指定的价格和数量执行采购任务;库管员的主要职责是按标准验收材料入库,材料进场后,合理规划存放和使用,尽可能的减少储存成本,做好库房的管理。采购管理各岗位人员的选择标准,需要具备以下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法律意识、清廉等,还要尽量避免项目最高管理者如项目经理的直系亲属担当采购总负责人。

2、员工培训与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制度建设

培训包括业务培训、法律常识培训、公司制度培训等等。业务培训重在提高业务能力,比如采购的流程管理、采购经济采购量的确定方法、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采购询价等等;法律常识培训和公司制度培训则重在在环境上约束非正常行为,清楚和明确采购腐败的风险成本。公司对各岗位成绩进行考评,引进绩效考核不断促进采购管理的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对有效的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其他一些非增效工作就给予客观性的评定。成本管理的过程成本策划、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都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岗位目标责任确定下来,再通过强调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成本降低率等手段,对做好其他环节的管理如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都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也为后期做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奠定基础。

第6篇

1评估采购绩效结果分析

采购绩效管理体系架构中综合评价表是衡量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绩效指标综合评价表,其采用平衡记分卡方法,从4个维度进行分析,组织由财务、采购、仪器使用以及审计部门,专家、供应商及采购主管等人员参加的定期采购绩效评估活动,选择并评估采购与供应关系管理中KPI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中的实操情况,详实记录并写出总体评价与改进建议[10]。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绩效指标综合评价表中涵盖下列诸方面内容:采购计划完成率、成套采购完成率、采购质量合格率、采购价格差异率、采购数量相符率、采购数量入库率、降低采购成本率、预算费用控制率、故障停概率、维修返修率、及时供应率、采购方式合规率、采购合同与招投标文件符合率、实际供货与合同内容不符率、实际付款金额与合同签订符合性、新供应商开发数、用户抱怨投诉率、性能验证不合格率、“4Q”认证不正常率、单一来源采购成本合理性、固定资产与采购帐目符合率、信息化管理效果、档案内容详实率、组织结构合理性、售后服务到位率、人员培训完成率、合同与资金使用审计、采购客户满意率以及廉政建设满意率等评估或考核指标[11]。

2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督查

采购绩效管理体系构件中运行检查表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监督检查表。依据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中5.5.1~5.6.3条款和世界卫生组织药品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规范(WHOGPCL)中12.1~13.2条款的设备和量值溯源有关技术要求,应建立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形成长效检查制度。该方案经过在部分药检机构近3年的推广使用实践证明,方案设计先进、科学、实用及有效,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场提出改进建议,完善了管理程序,弥补管理中的疏漏,为通过国际认证和CNAS认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经过定期的检查,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运行管理监督检查表中所列检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内务,仪器设备的清洁和摆放的合理性;②标识,仪器设备是否有资产标识、状态标识,标识内容是否填写完整和规范、粘贴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状态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等;③档案,仪器设备档案目录登记是否规范,卷内目录与盒内资料是否相符,仪器设备购置资料是否齐全,仪器设备安装验收资料是否齐全,仪器设备使用运行资料是否齐全,档案资料是否按规定时间归档,有档案借阅记录、使用记录、维修记录、专业保养记录、日常保养记录、性能验证资料及计量结果确认等资料;④计量,是否按年度计量计划按时实施仪器设备外检和自检,是否有仪器自检规程和有统一格式的自检记录,自检工作使用的计量标准器是否溯源,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否按年度计划实施,是否填写全院统一格式的核查记录,是否有期间核查SOP,期间核查所用标准物质是否为有证标准物质,无证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否溯源,使用的标准物质是否在效期内,使用的标准器是否经过法定资质机构检定和(或)校准,是否在有效期内;⑤记录,是否按要求摆放两本一夹,使用记录是否按要求填写,是否有维修维护记录、计量记录等。检查监督的宗旨是检查中发现问题,如发现经计量后的仪器软件未依据校准结果及时修正,温、湿度超限对检测结果影响大的放置仪器房间无温、湿度监测记录,使用过期版本期间核查记录,使用年限长,使用频繁且出具重要的检测报告的仪器期间核查间隔时间过长,带来不准确检测数据的高风险等问题,现场提出改进建议,弥补了管理中的疏漏,完善了程序,提高了管理水平[12]。

3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采购绩效管理体系架构中供应商评估表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绩效KPI单项指标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工作量化表。依据国际、国内相关要求,选择符合合适的价格(RP)、合适的质量(RQ)、合适的数量(RQ)、合适的地点(RP)及合适的时间(RT)“5R”的供应商使用。有效测量供应商绩效至少包括:供应商的能力和绩效测量、明确的标准或指标(如测量供应商质量是否达到ISO9000、ISO14000等标准要求)、建立较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长时间的考核和量化指标来展示其未来发展优势以及考核的结果与过去的绩效进行比对等内容。同时,制定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工作方案也应依据供应商绩效测量的7CS标准,即资格、能力、承诺、控制、现金、成本及一致性等。依据相关评估要求与标准,针对工作实际制订供应商量化评估表[13]。供应商评估表(初审)中包括评审的内容、标准,应得分、得分等项目。评审内容涉及下述内容。(1)企业综合实力。包括注册资金、开户行提供的资信证明、同类设备或服务相关业绩、投诉、诉讼及法律纠纷情况等。(2)经营管理方面。包括公司经营管理理念、发展规划及改进计划、用户定单管理及信息安全性、技术服务保证体系及管理措施等。(3)品质管理方面。具备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机构管理明确、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保障体系、严格把关供应产品质量,应有品质验证实施方式及系统,做到品质控制及追溯,竭力确保用户零投诉等。(4)技术服务能力及管理。包括应建立销售管理系统、仓储管理及安全管理,建立售后服务管理体系等。(5)业绩管理。包括制度状况、组织程序和经营状况,创新及用户满意度等。供应商跟踪评价表(复审)中涉及供货和安装周期、设备或服务运营状况、备件充足率及响应、提供的服务质量、投诉和诉讼情况等内容。依据仪器设备硬件保障质量和水平在食品药品检验机构检验中的重要性,针对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和管理现状,建议应加强新供应商的筛选,包括与国际厂商、一级供应商直接交流合作,减少中间环节,必将获得更好质量的产品和节约大量的资金。

4采购合同签订与实施情况评估

采购绩效管理体系架构中合同评审表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绩效KPI单项指标采购合同管理评估指标表。为了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采购主管或合同审核人应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合同缔约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认真审查招标采购合同。合同评审表的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考核指标和评估内容包括下述内容。(1)招标阶段。①供应商、生产厂商或招标公司是否有在仪器设备招标采购中为了追求利润,采取制造主体合法、真实的假相,在投标时虚假应标的行为;②供应商、生产厂商或招标公司招标的仪器设备是否有满足不了客户技术指标要求,有圈标串标行为;③供应商、生产厂商或招标公司是否有擅自删除和更改某些性能指标、降低技术参数以次充好;④减少仪器配置和附件数量;⑤减少质量保证时间或降低售后服务质量等行为。(2)签订阶段。①专业人员审核技术规格偏离表,是否出现与招标文件要求不符合的条款、性能指标、技术参数、配件备件和售后服务等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②合同是否按程序签订等。(3)执行阶段。①验收中生产厂商或供应商是否按合同条款仪器品名、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备件和配件等条款提供全新的仪器设备或配件;②生产厂商或供应商是否按合同时间和地点条款要求送达;③安装过程是否按合同条款和安装技术程序操作;④生产厂商是否按合同条款进行运行测试,运行结果是否达标;⑤生产厂商是否按合同条款要求测试项目完成性能验证;⑥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4)售后服务。①生产厂商或经销商是否按合同签订时间按时培训;②生产厂商或经销商是否按合同签订地点包括境外和人员数量进行培训;③生产厂商或经销商把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消费者之后,按合同条款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包括在质量保证期内的免费维护和保养等;④生产厂商或经销商是否按合同要求对仪器进行包装和运输等。(5)维护维修。①在质量保证期后签订的维护维修合同的执行率;②审核维护维修项目;③记录统计仪器的返修率等。(6)付款阶段。①生产厂商或经销商是否按合同条款金额准时交付履约保证金;②使用单位财务是否按合同金额准时付款及返履约保证金;③使用单位财务账目与实物是否相符合等。考评人员写出总体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5仪器设备验证效果评价

采购绩效管理体系架构中“4Q”结果表是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绩效KPI单项指标“4Q”效果考核表。根据国际通行规定,要对仪器设备进行“4Q”认证。“4Q”结果表中主要指标和考核内容包括下述内容。(1)采购前期。在采购目标产品时尤其单一来源采购,应对图纸设计、仪器设备功能进行核实、确认以满足客户的技术需求。(2)合同阶段。①核查“4Q”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是否在合同中体现;②验收和安装阶段,安装场地、温湿度要求、排风、排水及电源等是否符合试验要求,安装过程是否按合同条款和安装技术程序操作;③生产厂商是否按合同条款或确认的操作规范进行运行测试,运行记录结果是否达标并满足相关药典的实验要求;④生产厂商是否按合同条款要求测试项目完成性能验证,结果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3)运行阶段。①运行全过程是否满足图纸设计标准和要求,出现状况进行维修后应满足要求;②移机再次安装时应完全按照首次安装程序和要求进行;③设备运行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SOP进行;④须周期进行性能测试。仪器设备移机再次安装或主要部件维修后至少要完成主要项目的测试,性能测试结果应满足相关要求等,考评人员写出总体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14]。

6仪器设备采购绩效管理体系结果评价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仪器设备采购绩效评估体系的构件,不仅能够优化核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促进创新,使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及管理实践达到新的高度,全面提升仪器设备采购水平,推动采购管理工作尽早达到国际化水准。构建仪器设备采购绩效评估方式和先进的评估方法,要将单项评估和整体评估结合起来,把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结合起来;将采购前、采购中及采购后评估结合起来;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和有关专家的评估结合起来;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结合起来;评估指标及评估主体明确,评估方法科学实用,评估人员全面有代表性,评估程序严谨公正,评估结果有效。同时,仪器设备采购绩效评估体系经过实践对其完整性、可行性及创造的效益进行评估,针对仪器设备采购绩效评估体系,包括绩效指标体系、绩效评估过程、绩效评估结果应用以及制定战略参考价值等进行全过程、全视角审视。

7结语

第7篇

近年来,随着全球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和复杂化,采购管理作为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加强采购管理己经成为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NTC公司目前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进行战略采购分类和供应商管理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

0 引言

根据资料统计,全球范围内生产型企业平均要用销售额的50%来采购原材料、零部件,而中国的工业企业中,物资的采购成本更是高达企业销售成本的70%。由此可见,采购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和复杂化,采购管理作为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采购管理己经成为企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优秀的采购管理,不仅可以降低采购的总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采购效率,进而可以让企业降低自身的产品售价而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最终获利水平。

1 NTC公司采购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组织结构不合理

1.1.1 采购人员素质不高

NTC公司是前身是一家国营化工厂, 始建于1978年,1991年跟台湾合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过于固定,中层干部大部分年龄都在50岁以上,在公司工作超过30年,文化水平不高,管理思想相对陈旧。采购部门的人员也是这样的情况,素质不高。企业内部缺乏激励机制,总经理难免对直接领导下的采购部门采取高压政策,导致采购人员没有积极性和竞争意识,甚至相互诋毁,人心涣散,人浮于事,企业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甚至造成采购人员流失。

1.1.2 职责分工不明

负责公司采购工作的是两个供应科,都由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这两个供应科的采购工作是互相平行的,设立两个供应科的目的是总经理为了让他们之间在采购原辅材料时能够互相竞价,使采购成本降低。这样的采购组织结构,往往造成两个供应科之间为了拿到同一个采购任务而争得不可开交,甚至互相诋毁对方,或者为了低价采购不惜以牺牲原辅材料的质量为代价。而且这样分工不大明确,容易产生混乱现象,有时甚至造成一些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供应商评价与分析、采购信息沟通、采购绩效考核等工作往往都无法正常开展或做得不是很好。

另外,总经理通常对具体负责某项采购任务的采购人员越级指挥,使得采购主管夹在中间,权力不能正常行使。生产副总对采购部门没有指挥权,公司各部门之间如仓库、生产车间、生产计划部门、质监部门和采购部门等相互扯皮,采购信息传递延误,有时会造成原辅材料供应不及时或是存在质量缺陷而影响生产。实际上这样采购组织结构却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1.2 产品未进行战略采购分类

NTC公司没有对采购产品进行这种战略分类,依然采用了传统的“ABC分类法”,简单地依据金额的高低对采购物品进行分类管理,而忽视了采购难易度、采购提前期、供方垄断、生产依赖性、供应商的数量、增值能力和企业自制、外包的可能性等因素对公司运营管理的重大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很难使公司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1.3 供应商管理存在缺陷

1.3.1 供应商选择流程不科学

NTC公司的有些采购产品,其供应商的选择、认定、考核和监督等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和程序。有时候只在缺少供给时,才灭火式的寻找供应商,结果浪费时间和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即使找到了,由于没有时间对供应商进行详细的信息收集与调查。这样的选择流程,不能全面地考察供应商的能力,缺乏科学依据,很难保证采购产品能满足公司生产工艺的需要,要么质量达不到要求,要么产品交付可能出现问题。还可能导致企业要么长期依赖于某一供应商,要么每次采购都重新选择供应商,增加了采购风险。

1.3.2 供应商管理不足

公司的采购人员缺乏战略采购意识,认为拿钱就可以买到东西,把采购仅仅看做是与供应商之间简单的买卖关系,只注重谈判、比价、压价,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和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扶持以及通过采购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不同类型的供应商NTC公司没有进行分类和针对性管理。由于传统式的供应商关系更多的表现为双方竞争性的关系、对立的关系,因此受这种思想的影响,NTC公司往往不能区别的看待不同的供应商。

1.3.3 供应商评价机制不健全

NTC公司还缺乏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的意识,在设计方面也存在着指标不完整或缺乏科学性,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评价权重也是从采购部门的经验出发制定的,缺乏科学性。另外,在运用过程中,事实不到位,反馈不及时也大大削弱了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的所应发挥的作用。甚至有些原辅材料只是凭着评价采购人员或部门主管的主观判断,因此评价结果容易收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2 NTC公司采购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组织结构优化策略

NTC公司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采购管理及其重要性,组织全体采购人员进行采购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要健全采购管理制度。可以引入职业经理人, 给公司注入新鲜血液。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用于公司一套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来赢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支持。 要加强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充分调动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使整个采购部门从上到下都爱岗敬业、开拓进取。

在组织结构方面,首先需要将供应科合二为一,然后再将它划归生产副总直接领导,这样可以做到分工明确,便于安排生产,提高采购效率,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加强采购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传递。

2.2 战略采购分类优化策略

2.2.1 引入ABC分析法进行分类

NTC公司的原辅材料种类繁多,各个品种的采购金额又大小不等,各种原辅材料对公司最终产品的质量和终端客户的影响程度不一,供应市场的厂商规模、产品质量与服务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原辅材料运用ABC分析法进行分类管理,使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影响收益的方面。从供应商角度来讲,这是特别关注了掌握着很高比例总采购金额的相对少数的供应商;从库存管理角度来讲,这是特别关注了那些采购数量不大却占很高比例总价值的原辅材料。

2.2.2 引入风险评估进行战略分类

在对原辅材料进行分类时,不仅要考虑采购金额的高低,还要进一步考虑供应风险的影响。投资组合分析通常包括评估市场风险,并对采购的风险分析其对财务成果的影响。将原辅材料分为战略产品、杠杆产品、瓶颈产品和一般商品。

2.3 供应商管理优化策略

2.3.1 建立供应商选择标准流程

为解决NTC公司供应商选择流程不科学的问题,建议公司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标准的供应商选择流程,以便全面考察供应商的能力,合理选择供应商,确保采购产品能满足公司生产工艺的需要。

2.3.2 供应商分类管理策略

在供应商的分类管理上,结合采购部门收集到的供应商信息,制定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的评价标准,对供应商实行分类管理。NTC公司的原辅材料品种繁多,供应商的数目众多,因此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可根据原辅材料的特点、供应商的能力和供应市场的情况,将供应商基本划分为战略型供应商、杠杆型供应商、普通供应商、大量型供应商。

2.3.3 建全供应商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NTC公司的具体情况,可以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战略合作伙伴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质量、价格、交付能力、服务水平、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设备状况、创新能力、宏观环境因素、企业信誉、战略兼容性、文化兼容性和信息平台兼容性等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考评。

供应商绩效评价是供应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NTC公司如果能按照上面的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实现对现有供应商的动态评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激励机制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便与之更好地进行战略合作,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达双赢的目的。

3 结语

本文针对NTC公司目前采购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供应链管理和采购管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对NTC公司的采购管理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NTC公司存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进行战略采购分类和供应商管理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识别和探讨,提出了优化采购管理的一些建议和方案。希望本文能对NTC公司采购管理的优化能有所借鉴和帮助,也希望本论文能对行业内的相关企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本文作者本身水平和时间有限,资料收集不够完善,研究还不成熟,对某些分析还不够深入,有待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朱凡,罗晓光,基于分类管理的供应商选择评价程序模型,科技与管理:2005(3):48-50

[2]罗伯特·蒙茨卡,罗伯特·特伦特,罗伯特·汉德菲尔德,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第8篇

现将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人事行政部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继续健全公司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

在公司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12小时工作制》、《文件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样板房管理制度》、《员工餐厅管理制度》、《员工宿舍管理制度》等,涉及人、财、物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

1.1自今年起,物业公司所有文件统一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管理,实现了文件流程登记管理,保证文件传批效率、对文件流程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由人事行政部负责统一发放,加强了内部文件传阅,及时传递信息的效率。

1.2在年初的计划中,本应在三月对公司的制度及更新的部分进行一次整理和汇编,因各部门业务工作开展繁忙,重视度不足,完成速度未达预计效果。六月,集团人力资源部牵头进行物业公司制度汇编,对各部门、各岗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完成了公司层面的制度及操作规范。并针对目前存在的执行力差、责任心不足、业务处理回应速度缓慢等问题,推出《24小时回复制度》、《小区巡查制度》、《投诉处理流程》、《员工礼貌礼仪标准》等提高服务水平的相关制度。

2人事管理

2.1人员编制:

随二期的验收接管及又一城的介入,根据实际需要,人员编制进行了如下调整:

2.2人员招聘;

物业公司上半年通过报纸、网站、现场招聘会、职业介绍所等渠道,基本完成招聘任务。上半年人员异动情况如下:

备注:六月份因未结束,未纳入统计范围。

2.3人事费用

1-5月人事实发工资总表

2.31《保安员12小时工作制》

在增加二期安防岗位,不增加岗位编制的情况下,实施了《保安员12小时工作制》,对保安员的薪资进行了调整。试行两个月以来,保安员基本能接受该项调整,部门人员流动率未出现异常。基本解决人员不足产生的空岗情况,并逐步消化了去年下半年积累的大量加班。

2.32有偿服务提成制

随二期入住率的提高,对有偿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加。在不增加清洁人员的基础上,试行安排休息的员工提供有偿服务,并在有偿服务收费中按....元/小时的标准,作为工资提成给员工。目的是减少加班时长、控制人工成本,同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2.4员工培训

上半年新员工对《员工手册》、公司制度培训的覆盖率100%,每周各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平均1-2次,组织个别业务部门经理参加阳光团队的拓展活动。在四月,组织了主管以上的员工前往....参观,学习别人的管理经验,找出自身不足。初步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培训课程计划及相关培训资料等,计划于下半年具体实施。培训工作因一直缺乏专管人员,由部门内部兼任开展,存在培训的内容比较单一、在组织上缺乏部门间的交叉培训,未建立系统的培训资料及操作规范文件等问题。这次各部门均完善了操作手册,同时也为下半年的培训工作建立了基础。

2.5推行绩效考核

在一月起保安部首先试行了《保安员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保安员级别及相应的工资待遇标准。通过绩效考核,调动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及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提供了晋级、调薪的机会。先后实施的绩效考核部门有客服中心、车队。

目前,绩效考核的工作尚未全面覆盖,推广绩效考核的力度和实效性未达到真正激励员工积极性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原因:

1)工作目标不明确,未建立实际操作的规范。

2)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办法亦经常改变。

3)从建立绩效考核标准到考核结果的过程管理不足。

4)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度、认同感有限。

3行政管理

3.1员工餐厅

3.11面对员工反映意见比较集中的员工餐厅,经过多次的意见调查,确定大部分员工的口味,在食品卫生、份量、菜式及用餐时间上,均根据各部门不同班次的需要及员工意见进行了调整。目前,员工满意度基本达到95%以上。

3.12在五月份员工餐厅收支报告中,已实现包餐费用包含餐厅电费、每月人事费用当月工具、物料采购费用、夏季每周两次的凉茶、糖水的所有费用,在员工满意的基础上合理降低成本。

3.2仓库管理

3.21通过制定《物料验收制度》、《采购管理制度》等,首先从物料验收的环节开始严格控制物料的品质,增加了由业务部门派人协助验货的环节,减少不合格品的发生。其次,加大仓库对物料的管理职责,在采购物料的价格、品质上,与历史价格、原用物料品质进行对比,严格把关,不合格的一律予以退货处理。

3.22为配合财务部做好费用划拨的工作,工程物料的使用在月度盘点表中做到每一件物料清晰列明用在何处,费用所属。

3.24增加了样板房物品的管理,联合材料部进行了彻底的核对,对遗失、错帐、损坏等情况进行了清点。在多次的样板房搬迁中,仓库参与物品的打包、清点、交接、存放等工作,弥补了以前样板房物品清单不完整的现象。在上半年集团财务部联合进行的资产盘点中,行政、工程仓库均做到了帐货相符。

3.3车队管理

3.31根据上半年车队被投诉的主要原因及存在问题,制订了《司机奖惩条例》,以季度的形式进行考核,并推出安全驾驶奖。对业主提出投诉的司机,给予惩罚,并由司机本人向业主进行解释和道歉,提高司机对服务规范的重视。

3.32上半年,逐渐有业主提出有偿用车服务的需求,有租车及租司机两种。为规范操作,制订了有偿服务标准,在不影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均满足业主的需求,服务创收。

3.4采购管理

在上半年的采购工作中,提高采购的计划性,基本完成各部门的采购工作,及时核价。虚心向业务部门学习商品知识,在大批量不确定质量价格的采购中,联合业务部门的主管及材料部同时到采购市场定品质及价格标准。完成了上半年工程物料供应商评估,并根据业务部门的推荐,采用了新的物料供应商,在价格上有所降低。

3.5样板房管理

自一月份起,人事行政部正式接管样板房,在清洁组操作规范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样板房管理制度》及清洁卫生标准,对样板房的员工按清洁标准进行了全面培训,将样板房物品的保管责任落实到个人。接管半年以来,仅遗失两件小装饰物件。主动与营销部门沟通,征询样板房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时调整,积极配合。

3.6积极配合业务部门

3.61煤气配送

针对小区煤气配送量逐步增加的情况,原配送方式是由行政部负责煤气配送、保安员负责送到业主家中。存在耗费人力、物力及存放煤气的安全性问题。现与振戎煤气股份公司重新签订了配送协议,由煤气公司负责24小时内直接配送上门,减低人力、物力的投入,解决了煤气储备的存放问题,提高服务效率。

3.62小区垃圾清理

原清运方式是绿化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由村民及环卫站进行处理,存在清理不及时、费用偏高的现象。现经过调整,绿化垃圾采取运到三期偏僻地点自然腐化,生活垃圾经过重新协议,基本解决了目前的垃圾清运问题,已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7年度先进员工评选

根据去年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组织了年度先进员工的评选工作,并通过由各部门经理。

参加的专题会议,确定和选出18名年度先进员工,并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3.8组织20xx年年度春茗活动

于4月,组织物业公司的年度春茗活动,总结去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传达集团二xx年发展纲要的精神,同时明确今年的发展目标。会后,组织了员工卡拉ok及烧烤活动。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

目前,各部门仅根据自己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管理目标及责任人的落实。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目标的实现与实际结果存在差距,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看不到成绩。如明确的工作指标下达,管理费收费率、员工培训合格率、满意度等都未能落实到人。

跟进措施:通过审核部门年度目标,以部门经理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明确绩效考核指标,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控制日常工作方向的正确性,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2管理思想的随意性,造成管理中“不公平事件”。容易挫伤员工积极性,降低满意度,组织团队精神减弱,凝聚力降低。

跟进措施:从基础建设做起,通过制度的建立,针对事情的处理建立规范的操作模式,不因人而异。加强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领导威信,加强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减少随意性及个性化。

3监督机制未做到细处,目前巡查的范围,仅限于员工仪表、考勤、员工餐厅、小区环境巡查等,监督的力度和实效都有待提高。

跟进措施:将巡查、监督工作提升为制度的形式进行落实,将范围扩大,对投诉处理、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培训考核、招聘及时率、设备维护等,均作为巡查范围,提高部门经理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4沟通渠道单一:

1)与员工的沟通:

目前,与员工沟通的渠道主要来自员工意见调查表及个别员工异动面谈,方式比较单一,与员工直接面谈的覆盖率不高。不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部分工作将失去实效。

跟进措施:建立员工面谈机制,在入职、异动面谈的基础上,增加员工定期面谈计划,建立员工面谈记录,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了解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员工意见并及时解决。

2)与业主的沟通:

在日常的工作中,未建立起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一个良好的宣传渠道,物业公司日常工作的进度,所做的努力,未能使业主了解,得不到业主充分的支持和相互间的协助。

跟进措施:加强社区文化的营造和建设,增设固定的方式,将物业公司最近的工作动向、进度成果、热点话题、发展商举措等定时向住户宣传。加强相互间的了解,以赢得支持和认可。建立多种直接交流的方式,培养相互间的信任度,为建立良好的小区生活环境这一共同目标出谋划策。

5员工激励:

员工中普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态,严重影响到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服务水平。

跟进措施:在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对获得服务之星的员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彰。通过照片上墙、业绩公布、奖金奖励、出外旅游等,精神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励全体员工争当先进,鼓舞士气。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制度化管理;

计划于七月份,在物业公司全面开展规范化操作的活动,将汇编后的制度进行试行并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跟进修正。建立一套属于君华物业自己的操作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将制度从书面形式进入到实际工作中。

2绩效考核的推广:

配合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规划,七月份组织完成全面绩效考核的方案,落实管理目标,通过绩效管理,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双赢的局面,推动物业公司的服务和效益。

制订“服务之星”评选、奖励方案,充分激励和认可工作优秀的员工。

3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培训系统管理

制定实施培训规范及培训系统资料,通过不同环节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完善员工培训档案,考核、抽查记录等,将培训作为各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于九月完成新的操作规范、考核标准的第一轮培训,做到初级培训、基础培训、操作规范培训覆盖率100%,培训合格率95%。

4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充分发挥监督机制,有计划地执行工作巡查制度,重点抓工作的落实与回复。实行普通工作24小时回复制、重点工作12小时回复制及紧急工作2小时回复制。将回复的时效与完成情况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提高整个物业公司的办事效率。

5建立良好沟通:

5.1组织季刊的文稿,以季度的形式向业主汇报物业公司的工作与成果,小区设备设施的维护状况及业主关心的热点话题分析等。

5.2制定与员工沟通面谈的计划,在一定周期内与员工全面沟通,建立员工面谈记录,及时解决员工的生活问题。

6员工活动

第9篇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采购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它的采购活动从项目前期的产品规划、项目策划、设计、勘察、施工、设备、材料、园林绿化、广告宣传、装饰等均需要采购,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行业,因而采购活动在房地产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对采购活动管理的成熟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品质和成本,企业因采购环节管理不到位,造成迟迟不能交房的也不乏其例,因此房地产采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采购成本控制各过程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竞争的日益激烈,采购已由单纯的商品买卖发展成一种职能,降低采购成本已经成为企业节省成本、增加利润、获取服务的来源。降低采购成本,刻不容缓。

1.采购预算和估计成本的意义

公司在采购时,通常会有多种选择,而采购资源是有限的,故事先制定采购预算则可让公司选择一种最优的采购方案或组合,可使采购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价值。同时,制定采购预算,也可时时监控采购资金使用情况,对计划外的采购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核实,有效的控制采购资源的使用情况,这样,便可对采购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的意义

(1)带来直接成本利益

选择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采购方来说是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采购方与供应商双向选择,双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起的是一个共赢的业务关系。

(2)保证及时供货,提高工程效率

在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同时,也要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对同类供应商进行对比,选择最优供应商进行合作。在实际操作时,可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平台,设立相关指标把同类供应商进行量化对比,这样,便可利用量化的结果选择出最有利用于采购方公司利益的供应商。

3.采购环境的意义

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充分了解采购环境并将之有效的利用是采购方获得最低采购成本必做的功课。通过对采购环境的了解,采购方便可知已知彼,在采购时于有利地位,寻求物美价廉的货品,有效降低成本。

二、案例分析

本人曾在工作一家公司工作,该公司情况如下:公司共分为三个大部,每个部生产一个种类的产品,每个部自设计划部、采购部和生产部,只有财务在一处统一核算。以下是该公司某个月的入库单的一部分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部同样要购买电流互感器,横向观察,从每个部门的角度看,一部在三家公司购买了互感器,二部是两家,三部是五家;纵向观察,三个部门的供应商有交叉的部分。

该公司的管理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采购部门不唯一,没有实现归口管理;2、采购分工不合理,同一种物料却要分部门采购;3、没有实现集中批量采购。同一种物料,每个部门需要使用的时候都分别采购,便加大了采购的人工成本,而同一种物料分批采购便不能获得集中大量采购可得到的优惠,大大加大了整个公司的采购总成本。

三、坚持降低采购成本的六项措施

综合考虑采购成本优化采购方案、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实现“降费节支”,是房地产物资部门围绕公司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和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1. 采购基本原则:实现归口管理

工程施工企业尽管有“点多、线长、不便管理”的特点,但“归口管理”的原则必须坚持。物资采购只有归口物资部门管理,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采购打下基础。物资归口管理、统一采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符合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集中统一采购能比分散购置,取得较多的价格优惠;由于数量集中可直接到生产厂家批量订货,所以能取得更大的折扣,同时也稳定了供货渠道。

(2)符合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专职采购队伍能选择相对稳定的供货渠道,比较了解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价格浮动、售后服务等状况,从而使购进的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并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3)符合市场经济的供求机制。物资管理部门应根据市场供应的难易和各类产品供货时间的长短,及时调整采购数量,做到供求平衡,既防止因物资脱节而影响工程进度,又避免库存物资数量过大而造成积压。

2. 批量采购基础:科学的采购分工

根据ISO9002标准和公司发展的需要,房地产公司将日常所需消耗的材料分为三类,按三类的等级分别由总公司、子公司、项目实施部来进行分级采购。在采购过程中,把ISO9002标准和分工采购相结合,制定严格的采购程序和预算,清晰的采购流程,合理分工,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这样在不影响日常施工的前提下,做到了集中批量采购,通过批量采购降低了成本。

3.降价节支前提:集中批量采购

市场经济初期,中国的多数企业摒弃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分政策,实行分散采购。这种采购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采购从业人员,在采购效率与采购成本的控制上也不尽如人意。集中采购是指同一企业内部或同一企业集团内部的采购管理集中化的趋势,即通过对同一类材料进行集中批量采购来。

4. 确保低价手段:进行料源渠道管理

同种物资的供应商不止一个,采购环境为采购方的物资采购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这时,采购方就应寻求成本最低的料源渠道,建立主渠道和多条辅渠道相结合的采购方式。

5.降低进料成本措施:制订合理的采购方案

因供应商、材料价格、运输方式与运费等的多样化,故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制定合理有效的采购方案。在制定采购方案时,采购人员需根据材料的人力成本、运输方式、采购方需承担的运费、时间成本、到站情况等计算材料到达可使用状态的总成本,然后以实际总成本作为依据,利用采购成本比较法确定最优采购方案。

6. 降低成本重要保障: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机制和组建采购价格信息网络

降低成本的重要保障是建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机制和组建采购价格信息网络。采购市场中的采购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价格的也因供应商不同而不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些都要求采购方建立供应商采购价格考核激励制度和价格信息网络,这样,既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又有利于采购工作的健康开展。

四、结语

采购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想要从采购入手,控制项目成本,首先要做好采购预算,将要发生的现金流出做好统筹安排,并做好融资准备等。采购时,除了要考虑公司内部情况之外,整个国家甚至是全球的经济状况都要包括在考虑范围之内,关注采购环境也是采购过程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为控制成本,只关注成本控制的某一个方面是不够的,需要有全局的眼光,从全局的角度对各个环节进行成本管理,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在理想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李光玉.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06-08

第10篇

摘 要 物资采购属于企业成本支出的重要部分,企业物资采购的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控制投资的规模、内外部资源的整合、生产安全的维护、生产运营成本的降低程度、产品质量的控制。由此可见物资采购的重要性,需要企业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使物资采购能够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先是分析了企业物资采购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完善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 企业 物资采购 监督 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在企业物资采购方面,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处理,这就需要加强企业物资采购的监督管理工作,立足于教育、强化约束、狠抓查处、着眼防范,构成监督、防范、查处、教育相互结合的监督管理体系。下面先讲一讲目前企业物资采购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物资采购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采购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现在一些企业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经验,不能制定出和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采购绩效评估条例、采购操作规程、采购议事规则、采购人员岗位职责制度、供应商信誉评估制度、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使采购监督管理以及运行没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条例引导。

2.采购流程不合理

在企业采购具体流程中,采购流程没有严格地去执行,例如采购询价没有制订方案、采购验收没有手续、采购合同签订没有经过授权、没有询价记录、评标过程没有记录、评标委员会没有规范组成等。一些企业的预算观念不强烈、不能贯彻落实相关的规则制度,计划性差,经常出现随意采购、超预算采购、无预算采购、先采购后立项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借助于部门垄断、地区封锁这些方法来排斥别的供应商进入竞标,也有暗箱操作以及别的不规范问题,这样一来,就影响了企业物资采购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公开性。

3.物资采购监督制度不健全

现在很多企业没有独立的、规范的采购监督部门;采购者同监督者责任模糊,不能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企业采购管理的内部审计制度也没有建立,很多企业缺少物资采购内部审计监督条例。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监督供应商的方法也只是根据合同条例来监督,只能靠供应商方面的自觉执行。没有对采购活动进行严格的检查,也没有对违背合同的错误行为进行有效处罚处理。使供应商受到的监督流于形式,在企业采购项目上出现了服务质量不高、质次价高的现象。采购能效也不高,一些企业没有绩效评估制度,做不了物资采购绩效评估工作,使物资采购活动中的潜在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二、完善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方法措施

1.进一步完善采购监督管理制度

进行集中采购物资,分散采购物资容易滋生腐败。集中采购物资能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议价能力、集合采购批量,对企业物资实行规范化、专业化管理,能够有效避免腐败问题以及效益流失问题的发生。建立一个统一的运作规范以及业务流程,对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价格的商定、供应商的选择、质量的检验、合同的签订、货款的支付等环节的遵循原则、工作方式、运行程序、选择标准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使企业物资采购的各个流程环节能够有规则可以依附,有章可循。建立物资采购审计制度以及物资采购绩效考核评估制度,评估物资采购项目的绩效,对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预防腐败问题发生。考虑到物资采购的决策权越大,监督难度就越大,对此,需要采取权利分解、分口把关,让物资采购权、计划权、结算权、检验权、使用权相互分离。做到决策信息共享,也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管理要求。

2.进行信息化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

完善企业的物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变的现代化、电子化,摆脱传统落后的手工作业方式,实现物资采购监督管理信息的互动和共享,加工、集成分析、处理各个业务岗位和业务部门的数据信息,让需求与供应信息、产品信息与供应商信息、结果信息与业务操作信息、集成与处理分析、质量信息与价格信息能够共享和公开,提高物资采购信息的利用程度,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监督。可以进行网上采购,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的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也做到了加强监督。利用好网络的优势,结合传统物资采购监督管理方法,在网上进行比价、技术交流、询价,让供应商同采购商方面的信息能够互动交流,公开企业物资采购决策过程以及操作过程,让企业采购业务变的透明化。

3.完善企业采购供应制度

让企业物资采购中的各个环节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工作。保持和培养采购过程中的竞争氛围,降低供应商的价格,提高更加优质的服务,避免企业物资采购太过于随意,让企业的物资采购决策变得具有科学性。优化企业物资采购业务的操作过程,让现代化企业生产能够适应这种过程。对于企业物资采购的结果信息数据进行完整的记录,分析查验企业物资采购的结果,评估企业采购项目的绩效,追究异常信息,督促企业采购人员规范业务流程,进行自我约束。

总结:面对企业目前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要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解决处理问题。例如完善企业采购供应制度、进行信息化的物资采购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采购监督管理制度,让企业的物资采购发挥出对企业经济增长应有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周榕.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审计初探.审计月刊.2007(01).

[2]张玉华,刘振宇.完善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思考.辽宁经济.2008(02).

第11篇

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物流学会和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联合设立的2013年物流教改教研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的《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课题编号:JZW2013089

【文章摘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需求,本文针对此问题,在明确采购专业管理岗位能力需求的前提下,构建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的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体系,然后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三面进行了教学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采购岗位能力教学改革

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海外跨国企业在中国成立采购中心,这种热潮还将持续升温。据《厦门日报》的报道:未来3-5年,我国专业采购人才需求量约为100-150万,巨大的人才需求量推动很多高职院校把《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设置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为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针对采购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构建了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这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适应能力的提升。

1 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企业对于高职人才需求的新要求,要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教学模式,重点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组织上要以采购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典型的企业采购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这些工作任务来培养相应的职业动手操作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领会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的侧重,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要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均要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要融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采购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要通过订单培养企业、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采取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课程设计的思路具体实施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步:

第一、专业市场调研。该阶段主要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对应企业类型、专业对应岗位、岗位技能要求)和专业教学改革建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施条件)等工作;

第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本阶段主要进行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分析。

第三、行动领域归纳。

第四、学习领域转化。本阶段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职业能力强化训练模块等。

2 课程内容的设置

2.1 采购相关的岗位群

(1)采购专员

主要职责:负责一般性物料的采购、查访厂商、与供应商谈判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日期等、对一般索赔案件的处理、处理退货、收集价格情报及替代品资料。

(2)采购主管

主要职责:编制单项物资的采购计划、在采购经理的领导下参与采购预算的编制、参与供应的选择和评估、签订和送审小额采购合同、编制单项小额采购活动的分析总结报告等。

(3)采购经理

主要职责:编制采购战略、制定物资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进行大批量采购工作的洽谈、参与选择开发供应商、主持采购招标、合同评审工作、负责采购进度控制、审核年度采购计划、负责紧急采购、负责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负责本部门的日常管理及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等。

2.2 课程内容的选取

从现阶段采购从业人员能力需求分析来看,采购岗位在素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如下:

1)素质方面的要求。团队合作精神、计划性强、时间观念、创新精神、诚信品质、认真细心。

2)知识方面的要求。商品常识、质量管理的能力、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市场和产业知识。

3)技能方面的要求。表达沟通协调能力、谈判协商能力、综合评估的能力、国际商务、运输调度处理和供应商选择和维护等。

结合岗位能力需求分析,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可以考虑如下:采购管理的认知、采购需求的预测与确定、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的成本控制、供应商的选择和开发维护、采购订单的履行和采购绩效的评价等。

3 课程实施的相关建议

3.1 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角色模拟法、课外实践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角色模拟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在采购需求确定和采购洽商等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业务角色来模拟实际的经营活动。

(2)课外实践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在供应商调查、采购价格的确定和采购成本的分析等内容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真实的融入到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学习相应的采购知识。

(3)案例分析法

该方法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每个学习任务都有相关的企业运作案例,有的案例是用来引入所学知识,有的案例是用来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通过案例能够让学生更深的理解所学知识。

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综合应用,使教学活动显得生动活泼,使学生有参与的成就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教学手段

该课程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模拟教学和网络教学。

(1)多媒体教学

该手段以多媒体PPT课件为主,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电子课件制作大量内容丰富的教案,再配以生动的图片、真实的视频资料、案例、习题等内容,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软件模拟教学

该手段主要利用诺杰斯特的教学软件,模拟企业的采购业务过程,学习如何填制采购单证,熟悉采购的业务流程,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网络教学

该手段主要是构建《采购管理实务》的教学网站,利用校园网资源优势,通过网络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大纲、PPT电子课件、电子教案、试卷、论文等),并提供互动交流平台。本专业学生可以灵活自助地选择合适时间来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3.3 教学评价

该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采取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但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并结合课堂提问、操作技能、课后作业等手段,实践性考核比重大些,但要注重平时的评分汇集。平时的评分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际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模块的考核主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实际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情况、完成作业的精准度、完整和规范性、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习的态度、总结报告等评定项目的考核。

从近年来我院采购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学生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情况反馈等来看,《采购管理实务》实践教学受到了用人单位、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一致认可与好评,用人单位与学生的满意度逐年提高,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建设好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的高职《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体系的信心。

【参考文献】

第12篇

(1)科学全面。指标结合业务出发,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各采购环节的关键控制点;(2)标准统一。指标具有规范统一的定义及逻辑公式,使其具有规范性与可比性;(3)数据精准。基于BI技术实现指标的自动计算,可以实现一码采购全信息查询;(4)支撑决策。通过指标反映和分析业务中存在问题,作为物资管控的风向标,为管理提升指引方向,有助于开展前瞻性和分析性的预测;(5)对标一流。关键绩效指标(KPI)是同行业对标的依据,对于借鉴一流有数可依。

2指标设计结构

2.1总体设计思路

神华集团物资管理指标体系设计,横向贯穿采购全过程即: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配送管理、供应商管理管理等四方面,纵向深入到每个方面的关键管控环节,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划分为支撑指标、管理指标、战略指标等,将价值驱动因素划分为保障供应、成本节约、及时相应等。在具体设计中统一规范指标编号、名称、定义、计算逻辑、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业务范围及指标用途,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分析,为后期系统实现提供了需求。

2.2计划管理指标体系

根据重点业务环节将计划管理方面业务范围划分为三个小类即:计划编制与提报、计划执行、紧急计划等。在计划编制与提报方面为保证计划的及时性、准确性,设置了“集采计划按期提报率”“、集采计划及时率”“、集采计划准确率”“、集采计划预算准确率”等指标;计划执行阶段为保证计划执行效率,设置了“集采计划执行各阶段处理时间”等指标;为了监控紧急计划的执行,设置了“集采紧急计划按期采购率”等指标。

2.3采购管理指标体系

采购管理指标共涵盖四方面的主要业务,即采购方案、寻源、合同签订和合同执行。在采购方案和寻源方面为了规范和监管招投标行为,设置“同类物资采购方案编制频率”“、集采一次招标成功率”“、应招实招率”等;在合同签订方面为保证合同签订的及时性设置“合同签订及时率”“、合同签订完成率”“、合同变更率”等,其中根据不同采购方式,设计“长协采购的金额比率”“、寄售采购的金额比率”;在合同执行方面,为了保证合同履行的质量,设置“合同到货及时率”“、合同完成率”“、产品到货验收合格率”等。

2.4仓储配送管理指标体系

仓储配送管理指标共涵盖五方面的主要业务,即仓储、定额储备、物料标准化、废旧物资、闲置物资。在仓储方面设置“库存周转率”来反映库存周转速度,设置“物资领用率”来反映物资的领用出库情况;定额储备方面为了全面掌握储备定额情况,设置“库存定额储备物资种类占比”;在闲置物资方面,设置“闲置物资比重”“、闲置物资减少率”用以掌握闲置物资管理情况;废旧物资方面设置“废旧物资处置周期”;物料标准化方面设置“物料编码返回率”“、物料编码审批及时率”“、物资编码使用率”等指标考核物料标准化工作。

2.5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

供应商管理指标共涵盖两方面主要业务,即认证短名单和供应商考核,为了提高对短名单供应商管理,设置“集采短名单供应商邀标应标率”“、集采短名单供应商中标率”“、集采短名单采购金额比率”“、绩效考核的供应商数量和比率”等指标。

3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3.1商务智能(BI)介绍

3.1.1商务智能(BI)概念

商务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简称BI,由GartnerGroup的HowardDresner提出,它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商务智能技术提供使企业迅速分析数据的技术和方法,包括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其主要目的是用于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业务决策并将之付诸行动。

3.1.2商务智能(BI)的应用及特点

BI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与战略、组织、技术等密切配合的,更多的是面向企业战略、决策和管理监控层面,在企业中的应用一般具体如下特点:(1)紧密贴近实际业务(2)分析形式灵活多样(3)数据集成一体化展示(4)高可扩展性

3.2决策支持系统(BW)的技术架构与特点

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通过采用的商务智能BI工具BW来实现所有的指标和报表的落地,该平立于ERP、SRM等业务系统,可以从业务系统中自动采集相关数据,将数据存储于SAPBW数据库服务器,再将这些数据组合成一个新的数据模型,展现给业务操作层、管理层及决策层。物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一体化的数据收集平台(2)覆盖业务全过程的数据管理平台(3)全面的数据运用和展示平台

3.3智能化分析场景的实现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