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体育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时间:2023-07-13 17:30: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通过对中美两国四所高校――西安外事学院,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办大学之一;北京大学,中国最著名的公办大学之一;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美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学之一;北衣阿华大学美国西部高校体育教学效果最好的大学之一的体育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借鉴公办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比对国外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希望能给中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一、研究对象

中国西安外事学院、北京大学;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北衣阿华大学等四所高校本科体育教学。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对西安外事学院图书馆的图书杂志和电子阅览室的中国期刊网的资料查阅,收集有关文章数十篇,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走访省内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教授,请教他们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体育成绩评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估、教学文件的制定等方面的最新最权威的看法或观点。

3、比较分析法

对两国的四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比较结果。

4、个案分析法

对有代表性的两国四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个案分析。结合两国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得出分析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1、课程设置

中国高校始终把体育课作为必修课,而在美国近些年已经有20%左右的高校把体育课从必修转变成了选修课,但是,把体育课作为必修课是共识与坚持。四所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有三所学校选择了“规定必修内容+必修选项+选修”这种模式,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是一个发展趋势。课程设置都能以“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的。

2、教学内容

(1)规定必修课程。四个学校中,有三个学校设有规定必修科目,只有一个学校没有规定的必修内容。北京大学把游泳、24式简化太极拳(男生)、全国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女生)作为上课内容,西安外事学院把24式简化太极拳、长拳、广播操作为上课内容,上课时限一个学年度,而且属同类别的项目,时间太长,学生上课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上太极拳、长拳课教学时的身体负荷不是很高,从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方面来看,效果不明显,需要采取别的手段来帮助提高运动负荷,北京大学增加了十二分钟跑素质练习,西安外事学院增加了三十分钟身体素质练习,建议调整项目内容,或缩短教学时间。北衣阿华大学把体适能课作为上课内容,并要求在每学年度的上半学期开设,上课时要求学生佩戴心率手表,及时了解掌握自己的运动负荷,学会进行自我评价、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达到自定运动计划、自我运动监督的目的,这个方法可以迁移并应用到以后的体育技术学习上,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建议借鉴把体适能课作为规定必修课的设置。

(2)必修选项课程。北京大学、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北衣阿华大学等三校的项目设置远远多于西安外事学院,而且项目设置健身类占了较大的比例。建议:增加并适时项目设置;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课堂组织形式;开设初级班、提高班。

(3)选修课程。北京大学、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北衣阿华大学等三校的选修课的资源都很丰富,同样作为中国学校,北京大学把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桥牌等项目作为选修课资源这个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西安外事学院应加大开发选修课的资源的力度。

3、提高体育课的“三自主”

北京大学、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北衣阿华大学等三校基本上做到了“三自主”中的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上课内容,部分自主选择教师,在这点上,西安外事学院要借鉴这个做法,第一步从现在的“一自主”自主选择上课内容,逐步过渡到“两自主” 自主选择上课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4、体育课的成绩考核

体育课的课程考核,体现了各个学校体育课教学的主导思想,主要反映在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四所高校中,三所高校采用的是百分制的评价法,只有一所高校采用了五级评分制,大家趋同于百分制的评价法。

在百分制的评价法中,北衣阿华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理论的学习,在成绩评价中过程中,理论课的比重占总评分的52%。同样的做法,日本大学体育理论课计划占总计划的25%;俄罗斯大学体育理论课计划占总计划的50%以上;同时,北衣阿华大学在课程考核中淡化了技能考核,只占总评分的12%。这样一种做法在国外比较多见,如日本,体育课只要学生保证出勤,并上好每一堂课,对身体素质并不做具体要求。

北衣阿华大学把课外体育活动考核为5分,而西安外事学院在成绩评定过程中没有涉及对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这一点上完全可以借鉴其做法。

北京大学把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和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挂靠在一起,具体规定为:体质健康测试未测(0分),体育课程成绩最多为59分,须重修。课外体育锻炼未达到规定次数,体育课程成绩最多为59分,须重修。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要在完成该学期原有的课外体育锻炼次数的基础上再增加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具体次数根据每学期情况而定)。如课外体育锻炼达到了规定次数,则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按照体育教学课的成绩予以记载。

同为中国高校的北京大学和西安外事学院,都有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每一年也都有数量不等因为各种原因缺席测试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西安外事学院体育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一点上完全可以借鉴北京大学的做法。把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课外体育锻炼次数和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挂靠在一起。

四、结论

1、坚持和完善“规定必修内容+必修选项+选修”课程设置模式。

2、不断增加课程项目的设置,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求。

3、创造条件让学生具有“三自主”的选择自由。

4、积极改进体育课程成绩的考核方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刘艳庭,王强.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

[3]侯玉鹭.美国北衣阿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0(6).

[4]张锐,郝忠慧.融合•;发展―从两校比较看高校体育教学的国际化趋势[J].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第2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三人制;篮球比赛;开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41-01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实践工作的发展,许多新型的运动形式被引进了体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日常锻炼中。在现阶段的高中日常体育活动中,三人制篮球赛的进行成为了中学生较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高中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高中体育环境与学生的体育需求开展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开展实践研究,对于高中体育创新与项目引进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正因如此,我们结合本校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实践情况,进行运动开展的价值分析,为这一运动的引进与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一、三人制篮球赛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在进行三人制篮球比赛研究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一比赛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在结合了这一运动的发展与实践研究结果后,我们才能对这一项目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

1、项目的基本情况。三人制篮球比赛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由一种街头的自发体育运动方式发展而来,所以又被成为“街头篮球”。这一运动在上世纪末传入我国,便很快的受到了青年人的认同。但是在我国的发展初期,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处于缺乏规则与管理的自由状态。

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每个队伍由四人组成,三人上场一人替补。比赛场地是由半个篮球场地组成,一般为14X15米。比赛时间由双方约定,一般分为上下两场。比赛方式采用三三对抗,比赛规则与一般篮球基本相同,但是在一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使之可以更适应比赛的街头性特点。

2、项目的主要特点。在对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比较与一般的篮球比赛,三人制篮球赛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比赛内容与规则更加灵活。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三人制比赛因其具有的街头运动特点,使其在内容与规则中更加灵活。如在比赛中,比赛时间可以由双方进行商定,而比赛的规则也进行了修改,保证了比赛的灵活性。二是比赛中技术与战术要求的。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其对于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与队伍整体的战术要求远远的小于正规篮球比赛。这就使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比赛活动中来。

二、三人制篮球赛在高中普及的价值

在了解了三人制蓝旗比赛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后,我们结合了高中体育实际情况与这一项目的优点,发现三人制篮球比赛具有以下的普及价值。

1、提高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高中体育教育过程中,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其技术要求高、规则严格、运动场地大的限制等问题,在高中学生中难以普及,甚至影响到了高中学生整体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三人制篮球比赛因其灵活性高,技术要求低等特点,很容易在高中学生中进行普及。同时其街头比赛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这一运动的时尚性与活力性,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容易引起高中学生的兴趣。所以在高中体育运动普及过程中,三人制篮球的推广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对体育运动兴趣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精神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日常锻炼提供了新的选择内容。

2、很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在现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仍未达到教育素质要求,这与学生体育运动的缺乏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在高中体育运动教育中,新型体育运动特别是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开展就成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造成的。一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具有比较灵活的运动时间与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提高身体素质。二是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技术性低于普通的体育项目,适合普通高中生开展。对于这类高中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3、促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在现代的高中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意识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教育过程中,理论化的教育方式难以很好的实现这种教育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体育运动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就成为了很好的教育方式。而三人制篮球比赛对于这种精神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三人制篮球比赛是合作式的体育项目,在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二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因其街头比赛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对抗性特点,对于学生竞争意识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具有趣味性与时尚性,相比较于理论教育与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其教育过程中的寓教于乐性特点更加明确。

三、高中三人制篮球比赛实践研究

在我们高中的三人制篮球比赛实践研究中,我们从高一新生班中提取了一个班级的男生开展了这一项目的实践实验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学生自由组队、每周开展的三人制篮球训练,以及每月开展的一次对抗性比赛活动。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过程后,我们对实验班级的整体体育意识与素质水平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发生了以下的变化。首先是学生整体的体育锻炼意识高于其他班级,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高于其他班级35%,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其次是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平均水平高于普通班级28%。最后是学生内部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与实验开始前有所提高,班级内部的合作气氛良好,对于学习竞争意识高于其他班级。

在高中体育运动实施研究中,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推广因其特有的优点,发展速度极快。在实际的体育教育研究中,我们结合这一比赛项目的优势与特点,结合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其开展价值的实践研究工作,为这一运动的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第3篇

摘 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我校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认识不足;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性不强;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组织等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旨在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全面持久开展。

关键词 现状 男生 课外体育

“终身体育”口号的提出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同时又是很好的课外文娱活动,通过富有趣味的体育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需要,发现一些有运动才能的学生,又可以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良好的作风和道德品质。因此,本文对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全面持久地开展提供参考。

一、结果与分析

(一)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基本情况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可以反映出一所学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好坏。从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只有2.06%的学生不喜欢课外体育活动,有41.75%的同学是非常喜欢课外体育活动,有32.47%的同学喜欢课外活动。从总体来看河南工程学院较大部分男生还是比较喜欢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只有一少部分同学对课外体育活动不感兴趣。

(二)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对高校的资金投入,使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同学们在课余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投入到不同体育活动中去。我校学生选择的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各不相同,27.32%的男同学选择篮球,所占比重也最多,可以看出篮球在我校发展要比其他体育项目稍好。这与我校对篮球场地的建设,以及学校组织的篮球赛有关。其他项目中跑步最多22.68%,这可能与跑步的广泛性和我校田径场地有关。足球、排球、网球是值得我校推广的项目。

(三)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时间

由数据可知:我院男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上,每周参加课外活动3-4次和5-7次分别占的比率为40.72%、20.10%,这些同学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基本上符合体育健身的要求。但是还有18.04%的同学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少于2次,这一部分同学在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方面很不乐观。21.13%的同学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只有2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活动。中国体育人口的定义中要求每周进行三次体育活动,每次30分钟以上。可以看出我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时间还没达到体育人口的标准。如果长期发展,不利于自己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健康的发展。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引起学生自己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二、影响在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一)河南工程学院男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由数据可知,62.89%的同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是锻炼身体;16%的同学是为了个人兴趣;6.11%的同学是为了减肥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有目的而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13.4%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明。我校男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激发同学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当学生由被动变成积极主动时,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促进同学们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

(二)我校男同学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段

通过对我校男同学参与课外体育时间段的调查可以反映出我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部分同学的作息习惯。我校同学在下午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比较多,这可能与我校下午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较长,以及大部分同学习惯在下午进行体育活动有关。有16.49%的同学在早上进行活动,可看出我校还是有一部分同学能够早起进行体育活动,但这个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进行晨练。上午参与课外活动的最少,这与我校上午课外活动时间比较短有关,其中一大部分同学还是在上午没课的情况下而进行体育活动的。还有34.03%的同学是在晚上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是晚上在进行一些无身体对抗的有氧运动为主。

(三)影响同学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在体育场地设施方面学生反映比较强烈,我校规模的扩大,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加,体育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多数学生同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同时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比如:一些篮球架、单杠、双杠。学校有组织管理的课外活动也比较少,每年除了田径运动会和球类运动会,基本上没有一些较大的体育活动。

三、结论与建议

我校男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不强;学校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组织,我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建议学校应加大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学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提高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学校应加大体育方面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郑杭牛.社会学概论新修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

第4篇

>> 晋南片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1996~2006年营口地区疾控工作基本情况变化分析 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自贸区基本情况及初步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情况综合调查报告及研究分析 上思县农村基本情况调查及建议 浙江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街头食品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自考数控专业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万州区41名百岁老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中职学校科研基本情况调查 小店区2007―2013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 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 2012年开封市档案工作者基本情况抽样调查 中国-东盟民俗风情旅游区基本情况分析 《2013江西省科技创新基本情况》 郑州女子监狱病残老服刑人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浙江省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安阳市无偿献血者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江西省拳击教练员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6-09-28.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3-124.

[3] Barker DJP.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disease[J].Eur J Epidemiol,2003,18 :733-736.

[4] 郦文琴. 丹阳地区30 岁以上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特征[J].山东医药,2012,52(1):86-87.

[5] 叶运莉,刘娅,张俊辉等.妇女生殖生育状况的出生队列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2952-2954.

[6] 于冬梅,翟凤英,赵丽云等.中国2006年巨大儿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11-13.

[7] 李琦,高玉堂,刘大可等.上海市不同出生队列妇女月经生育等因素变化趋势分析[J].肿瘤,2004,24(6):530.

[8] 齐建南,袁金兰,李菊莲.中国与突尼斯同级医院产妇基本情况及产科环境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10) :76-78.

[9] 王君霞,王进述,马得廷等.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初产妇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6) :7-8.

[10] 王静.高龄初产妇150例妊娠并发症与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 :2251-226.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28-02

教育部制订颁发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规定了学校应根据课程特点,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实行选项学习。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之后,获得相应的学分。高中三年获得11个学分,体育与健康课程为合格。在学校开设的所有学习内容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为课程规定的必修内容,各占1个学分。其余9个学分,学生根据学校允许范围内开设的选项课程参加学习。在尽可能满足学生选项教学的条件下,组织选项教学。

一、选项教学的基本条件的现状评估

1.场地器材。我校在校学生近3000人,拥有一个300米的运动场,篮球场6个,风雨球场一个,体育器材基本齐全。其本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开设特长课的要求底线。如果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选项教学,这些场地和器材还远远不够。不过这也不阻碍我们体育课的开展,我们克服困难,努力把选课做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让新课改高中体育选课在拉萨市走在前列,做出二高的特色体育课。

2.学校体育教研组现状分析。我校有一支善于学习、有着强烈责任心的体育教师队伍,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每一个人都积极地投身到课程改革的行列中去,虚心的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不断探索体育课程改革的可行之路。本校体育教师7人(男教师4人,女教师3人,一人任心理辅导课),其中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3名,二级教师1名。实则只有6名体育老师。专项有:田径、体操、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等。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通过调查得知,学生现有的体育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初中受体育中考的影响,学生对体育各项目技能的掌握不是很全面,学生差异比较显著。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需求的调查,我们得知,学生对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篮球占了31.9%,足球有18.6%,还有16.6%的学生喜欢羽毛球,有17.7%的学生喜欢排球,有15.2%的女生喜欢健美操。(各学年开学进行调查统计)

二、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

1.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学校优先安排体育课。由于体育课涉及到若干个班级同时出现,加上体育课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因此,学校课表的安排一般是在体育课表排好的基础上再安排其他科目。上期快结束时,将下学期体育组选课情况、班级情况、任课教师情况做出安排,交教务处优先安排体育课。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分管校长和分管教研室主任监督和指导课改的实施,教务处主任担任学生选课的指导,体育组全体成员实施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由分管校长进行监督,分管主任进行考核。

三、课程实施步骤

1.教学内容的安排、模块计划的制订。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任课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和模块计划内容。“教”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用,使教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并能使学生在课后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必修田径类项目的内容安排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完成,每周1学时,共18学时;健康教育专题安排在三学年中完成,即高一学年6课时,高二学年6课时,高三学年6课时。

2.设定选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确定设置选择项目,各项目的指导教师制定选项模块,依据模块内容,做好备课。体育教师将准备开设的选项及选项特点向学生公布,让学生了解每一个选项项目的特点以及所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正确选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学时做出展板)

3.分层管理。教学班级分四个教学单元,现任班级人数较多,不便于更好的开展学习与练习活动,为此3个班级重新组成4个选项班级进行选项教学,施行“走班制”教学。

4.学生选项。教研组根据制定的选项制作选项表,组织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进行认真填写。开学初发放学生选项表,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学生选项登记表。为了尽量满足学生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选项教学,学生在项目(篮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中选出喜欢的运动项目,每人可选二个项目,即第一选和第二选,在所选内容下打“√”。在选项过程中,对学生选项情况进行统计并合理调整各项目人数,保持各选项人数的平衡。

5.再次选项的管理。根据选项教学的实际情况,我校采取一学年选项一次的做法,这样使学生在某一项目上的学习将更透彻。在选项学习两星期内对确实不适应本选项的学生进行再次选项。

6.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学校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课前实行点名制,这样可防止学生在学习中间的“流失”,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防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7.选项教学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内容安排。制定学生体育成绩评价标准,成立学分认定小组,每学段结束学分认定小组对各选项学生进行考核认定学分。对未完成本学段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补考,补考未合格者将进行重修。

高中选项教学的实施更适应高中学生的特点,受到了我校学生的喜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运动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每学期制定选项内容时要及时进行调整,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符合本校实际的高中选项教学,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把“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真正落实到体育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宋宏图.高中选项教学探讨[J].中国学校体育,2001,(05).

第6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关注,高校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高校足球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里程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状况尚处于初级阶段,与足球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各个方面与其存在一定的差距。广西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广西高校在生源、经费、师资等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因此,这种差距更为突出。笔者现对广西13支高校男子足球队的现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广西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整体水平及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参加2008年“李宁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广西赛区比赛的13支足球代表队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①采用文献计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了解;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参加2008年“李宁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广西预选赛参加比赛的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当面发放,约定时间回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3份,回收有效问卷13份,有效率为100%。

2 现状

2.1 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13支高校足球队当中,共有足球队员275人,运动员技术等级分布以及专项训练水平来源情况,见表1。表1 广西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运动员基本情况(略)

2.2 教练员基本情况

教练员的年龄分布、训练性质、运动员技术等级、培训以及学历,见表2。表2 广西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基本情况(略)

2.3 运动队训练情况

广西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工作基本情况,见表3。表3 广西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工作基本情况(略)

2.4 训练比赛经费

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比赛经费基本情况,见表4。表4 广西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比赛经费基本情况(略)

3 结果分析

3.1 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偏低

广西由于受政策、地域条件、经济发展、观念意识等方面的约束,各高校基本没有单独招生或者招收优秀运动员的资格,影响了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报考和录取,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招生权限上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制约了一些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进入高校的机会。绝大多数为足球基础较好的普通生,其训练水平和运动能力不大,不具备优良的运动潜质。虽然有少量专业运动和具备基本足球技能的运动员加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支高校足球代表队的整体实力,加强了足球竞技竞争激烈程度,但因绝大多数队员竞技水平起点偏低,可继续挖掘的运动潜力不足,训练的成效不高。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13支足球队中,无运动员技术等级队员占86.55%(238/275),一级仅占0.36%(1/275),二级占13.09%(36/275)。因此,有待改变广西各高校高水平足球队队员来源现状,为今后提高广西大学生足球竞技水平创造条件。

3.2 教练员的学历偏低

从表2结果可看出,教练员队伍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情况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布局,其中二级人数最多,占61.54%(8/13);无运动等级占30.77%(4/13);一级占7.69%(1/13)。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13支球队的教练员大部分都是大学本科学士学历,占92.31%(12/13);硕士研究生毕业仅占7.69%(1/13);在教育教学与球队日常运动训练中,10人为兼职,占76.92%;3人为专职,占23.08%。13名广西高校足球教练员中,仅有7.69%的教练员经常参加教练员培训;61.54%的教练员偶尔参加教练员培训;30.77%的教练员没有参加过任何教练员培训。在13支高校高水平足球队中的13名教练员中,有10名教练员身兼体育教学和足球队运动训练双重身份,占76.92%;兼职教练员接触足球训练实践较少,同时,由于兼任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工作,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进行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也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在足球训练领域潜心研究,各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教练员执教能力的不足使球队的整体竞技水平有所偏低。其余3名为专职教练员,具有相应的足球基础理论知识,占23.08%;大多数教练员缺乏较深刻的足球运动实践经验和足球专项训练理论知识。

3.3 训练计划欠缺

调查显示,在日常训练中有4支球队每周训练次数为2次;3支球队每周训练为3次;2支球队每周训练为4次;4支球队每周训练为5次,训练时间每次都在1.5h之内的有6支球队;训练时间每次都在1.5~2h以内的有6支球队;训练时间每次都在2~3h以内的有1支球队;在训练学时数不足的情况下,再加之由于学生的一些具体情况,每次训练中队员还不能全部到齐(比如课程安排不一致;队员不能按时到齐;考试期间队员也不能按时参加训练),有10所高校把运动队员分散在各个不同专业编班,课程安排不一,加上有些学校校区间距较远,给集中训练造成一定的困难,使训练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达不到预期训练效果。这种现象在高校中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难根本解决的。在训练次数和时间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要大幅度地提高球队整体水平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调查结果还显示,有2支足球队为全年系统组队;其余的11支足球队为赛前系统组队。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在比赛中,场上的11人思想统一,行动要一致,攻则全动,守则全防,整体参战的意识要强。只有形成整体的攻守,才能取得比赛的主动权及良好的比赛结果。形成这样的整体意识当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只有长时间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显然赛前组队训练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足球队水平的整体提高。

3.4 经费不足

经费是运动员训练的保证,是队伍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高校足球队向前发展的基础,经费是否保障,直接影响着训练、比赛的质量。表4结果显示,46.15%的球队表示经费不足;46.15%的球队表示经费基本满足;另有7.69%的球队表示经费较为紧张。经费额度为5 000元以下占15.38%;5 000~10 000元占69.23%;10 000元以上占15.38%。所有球队的经费来源都来自学校拨款。足球队是一个多人集体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为基础保障,由于经费不足也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和教练员自身利益与训练热情(训练津贴、营养、医疗),这些因素将阻碍训练和比赛水平的提高。

3.5 竞赛制度

比赛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唯一途径。广西高校的高水平足球比赛相对较少,各高校所参加的正式比赛就是他们目前仅有的统一赛事——“李宁杯”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广西预选赛。而目前代表广西参加过全国性大学生足球联赛的队伍也只有广西师范大学与广西民族大学,这2支队伍的运动员参赛机会明显比其他高校的要多。比赛是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比赛或者比赛少就会导致训练成果无法检验、运动员教练员积极性下降等相关连锁反应,不利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1]。各高校普遍都存在着没有比赛可打或者高水平的比赛很少,无法很快提高球队整体水平,更加难以把球队整体水平提高到另一个高度。

4 对策与建议

4.1 改善招生体制,积极吸纳优秀足球运动员入校

放宽招生政策,赋予办队高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利,便于选择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入校。通过新生的足球联赛,发现并培养普通生中的足球人才,充实到高校足球队,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出大学生运动员[2]。

4.2 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练员水平

现代化科学训练的发展对教练员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将成为教练员的基本素质[3]。教练员在高校从事足球训练工作不能仅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指导训练和比赛,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给自己在知识方面充电,学习科学先进的训练方法、管理模式,否则将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通过定期进行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教练等级、训练理论和带队实践水平,同时聘请高水平教练员来改变和提高球队的整体水平,减轻教练员教学和训练的双重压力,使教练员全身心地投入到球队发展中去。

4.3 改变组队模式、增加训练时间、提高运动员训练热情

高校足球队伍不同于职业球队和专业球队,应根据高校队伍的特点,教练员要注重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的制定[4],改变组队模式,增加训练次数与时间,给予球队更多的空间提高竞技水平。同时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训练是一般高校所采取的基本训练手段,课余训练工作的顺利实施是运动员竞技水平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只有遵循训练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和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4.4 加大经费投入,实现经费来源多元化

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应尝试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如企业赞助、运动队冠名、社会捐赠等方式,保障高水平运动队经费来源。高校体育部门领导应该加强认识,转变观念,尽最大努力挖掘体育资源,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经费来源结构多元化。

4.5 健全竞赛制度,增加比赛场次

体育职能部门应当适当增加比赛数量,扩大比赛规模,既可以增加高校球队比赛的场次,又可增进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样会有利于调动各个高校足球队的积极性,对促进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健康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江波.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6):23.

[2]郭守康,陈建华.在宁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5(2):130-132.

第7篇

关键词: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分析

一、前言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我省中小学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待遇低等。因此,我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进程,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力推进标准化办学,全面实现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能为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的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衡水、保定、石家庄、沧州、邯郸、邢台1l个地市的1531所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

(二)调查访问法:

1、访问法:

就有关问题访问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局有关领导,为本课题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

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初步制定主要指标对专家问卷进行三轮的函询。在处理修改专家问卷的基础上形成正式问卷。问卷进行必要的效度和信度检验。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438份,回收率89.9%。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采用 excel等软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逻辑归纳法。

研究结果与分析。

1、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资源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体育教师应具备专业资格的人数是搞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得知,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中的体育教师中,平原兼职教师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69.5%。据调查,有些村镇的学校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乡镇级文体(化)站 的兼职干部也差强人意,而且兼职教师受自身条件制约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与组织缺少必要的知识,从而影响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开展,使得农村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方式方法简单,活动内容不够丰富。这也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原因之一。

从经济投入情况看,山区平均投入23.8万元,而平原为63.3万元。与此我们可以看出山区对体育的投入明显少于平原地区,这主要由于山区经济相不发达,而且多数县、乡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作为体育经费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乡、村两级的资金更为紧张,大部分乡镇可支配的资金很少,无力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投入,绝大多数村用于体育方面的资金更是寥寥无几。体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无法满足农村中小学生活动的需要。

2、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体育教师年龄结构的调查得知,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下,其次是31-50岁的中青年教师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只有一小部分教师的年龄在51-60岁之间,从而可以说明农村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有利于今后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农村体育教师的年龄看,呈现出体育教师越来越年轻化。表明年轻的体育教师的迅速成长与成熟具有良好的内部环境的保障,但是富有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中、老年体育教师越来越少。可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师资队伍的年轻化会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激情,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活力。但是也应该看到年轻的体育教师存在的负面影响,即教学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等,这些都是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的因素。

3、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学历结构

通过调查得知,低学历教师依然存在农村中小学中至今仍无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存在的数量较多,占到被调查人数的50%,除了有2%的高中学历教师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民办教师存在。但是这部分教师还不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任务,所以在农村部分中小学中存在代课老师,另外还有骨干教师流失,随之就出现了自雇“代教”现象,而由于工资待遇较低,往往是一些高中毕业或非师范毕业生从事“代教”工作,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的滑坡不言而喻。

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偏低,知识陈旧,教育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单一致,使教学水平低。他们的体育课基本上以跑跳为主,配合少量的广播操和球类教学内容,但从不讲授动作技巧、规则意识和战术。而且体育教师并不严格管理学生,有的甚至采取让学生自由活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休息课,甚至回教室写作业。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促进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和素质提高。[3]

4、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流失情况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从而造成农村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流失严重。

50岁以上的老师比重偏大,因为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一般说来,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 500多元。受城乡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教师向城内流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是平原地区兼职教师较多,山区的资金投入较少。

2、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3、低学历教师依然存在

4、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

(二)建议

1、有关教育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

2、重视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培训工作

3、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待遇,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杨飞,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河南体育科技2007,(2):35-39.

[2] 曾庆旋,武汉市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5,(2):86-89.

第8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师;创新;培养

一、研究背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仍是一个高频词,“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等话题更是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一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它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领域,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鉴于这种状况,需要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推进中职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作为担负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责任的体育教师来说,与时俱进,提高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和学生发展的关键。

笔者通过多方查阅资料,请教相关专家,确定了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中创新能力的定义,即体育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为提高研究数据的准确性,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笔者在衢州市选取七所具有代表性的中职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摩课等多种方法,对七所学校中的体育教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并积累了详尽的信息,为数据分析和结论的取得奠定了较为科学的基础。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中职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上创新能力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中的创新能力。在衢州市多所中职学校中,选取7所有代表性的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见表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衢州学院图书馆借阅了《创新能力》、《体育教师新论》、《创新能力教程》、《创造力的培养》、《核心能力论》、《创新说》、《体育与健康》等相关书籍;通过CNKI查阅核心期刊的相关学术论文。

2.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查问卷在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的前提下,结合衢州市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旨在调查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70 份,最后问卷回收70 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 100%。

3.L谈法

对衢州市体育教学方面专家及衢州市中职学校分管领导和相关体育教师等分别进行了咨询和访谈,进一步了解到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相关情况。

4.数理统计

对调查数据运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三、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

(一)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概念

创新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践,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结合多位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定义,本人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上创新能力的理解为:体育教师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

(二)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通过与专家及多名中职体育教师的共同探讨及相关文献资料,本人将影响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因素归纳为两方面:第一是内因,即教师本身的学历水平、教学能力水平、创新思维能力水平、教学经验积累水平。第二是外因,即工作环境氛围、评定职称需要情况及学校的要求与奖励机制。

四、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及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衢州市7所中职学校的63名体育教师,表2至表5为63名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本次调查的体育教师男性教师占很大比例,占比为84.13%。年轻教师比例较大,占比为61.91%。高级职称教师极少,占比为9.52%。学历水平以本科为主,占比95.24%。年轻教师较多,高学历水平教师较少,可能会影响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

(二)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如表6及图1所示,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比较到位,其中认为创新能力重要及比较重要的比例占90.48%,充分显示了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2.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用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由三个基本的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如表7及图2所示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比例较低仅占6.35%和4.76%。这说明衢州市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上还是在遵循较为传统的教学思想。

第9篇

高等职业教育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教育质量观。为了丰富我院素质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的拟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进行了一次针对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并且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工商企业管理;新生;素质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服务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促进了人才结构的优化和地区布局的合理性,较好地适应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教育质量观,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丰富我院素质教育的内容,更有针对性的拟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进行了一次面向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中获取了有关新生基本素质的调查数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于2015年10月进行,调查对象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77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有效回收率为90%。问卷包括3个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自我认知、大学生活认知与规划。调查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的形式方法,由被调查学生当场填写,调查人员当场回收。本次调查,被调查者性别比例为:男生29人,占42%;女生40人,占58%。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1)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数据显示,23%的学生表示每周进行3次(含3次)以上的课外体育锻炼,64%的学生表示每周进行1~2次的课外体育锻炼,13%的学生表示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从调查结果来看,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较高。2)健康状况。被调查学生中,认为身体非常健康占45%,健康状况良好占41%,健康状况一般占14%。说明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良好。3)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2%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占课余时间的大部分,22%的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时间为课余时间一半左右,52%的学生仅有小部分课余时间用于课外阅读,14%的学生表示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4)自信情况。学生中,选择非常自信的占17%,较自信的占26%,一般的占33%,不太自信的占17%,非常不自信的占7%。总体看来,大部分学生表示缺乏自信,这也许和他们以往的学习经历有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二)学生自我认知1)考试作弊认知情况。有45%的学生反对作弊,36%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19%的学生表示无所谓。由此可见,理解和接受作弊行为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比例。在和表示理解的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之后,笔者发现,这些学生对作弊行为具有正确的认知,但又具有宽容性的情感。2)学习主动性调查。关于学习主动性高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态度端正,18%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学习风气,13%的学生认为家庭期望,12%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7%的学生认为是爱好兴趣。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内在的动力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最主要原因。3)个人学习主动性的评价。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主动性很高的占3%,较高的占25%,一般的占58%,不高的占14%。总的来看,学生对自身学习主动性的评价偏低,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将成为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4)影响专业选择的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自己兴趣和就业机会是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两个最重要因素,之后依次是父母等家人的影响、自己的学科能力。

(三)大学生活认知与规划1)学习方面的不适应情况。根据调查,学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不适应,其中和老师交流沟通占31%,大学的教育方式占27%,学习方法占23%,课程难度占19%。只有16人表示没有不适应。可见,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大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情况,应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2)课余生活的安排。调查显示,学生课余生活安排的内容优先次序为:主动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看书、参加各种社团或学生活动、娱乐休闲、锻炼身体、其他内容。总体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3)对参加学生社团的看法。84%的学生表示会适当的安排时间参加社团活动,但不会占用学习时间;4%的学生非常重视社会活动,甚至占用学习时间;12%的学生表示不想参加任何学生社团。这说明,大一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较高。4)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调查。调查显示,学生答案选择非常分散且频率比较接近,提及最多的是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说明学生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寄予了很大希望,对要具备的能力、素质有一定的认知,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有目的地加强训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5)大学生活目标清晰状况。在问到学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是否有清楚的方向时,30%的学生表示有长远、明确的目标,52%的学生有短期的打算,13%的学生很模糊,5%的学生完全没有考虑过。对于后面的两类同学应该加以引导。

三、结束语

通过此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大一学生调查,可以看到学生们整体素质较好,具有明显的90后特点,个性鲜明,勇于创新,乐于实践,可培养性强;但也存在缺少课外阅读、自信心不足、缺乏考试诚信、未适应大学生活等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视学生特点,多元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茹,刘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新生素质调查问卷分析———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4.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中学;实用性;体育教育

一、引言

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种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在教学中可以对岗位工作情况进行模拟,而且在教学中就提前让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因此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职业中学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基本情况分析

(一)分析学生对实用性体育的认识情况在

研究中对某院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共232名学生,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得出,没有听说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69.2%,听说过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学生占到总人数的15.6%,但是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学生只占到0.7%。在调查中发现,有86.5%的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有兴趣了解,同时在具体了解之后,认为开设相应的课程十分有必要。通过这方面的调查就可以得知,相关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但是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必须引起相关工作者的重视。除此之外在调查中还发现,由于专业的设置问题,导致班级内的学生性别比例不均匀,学生和支持开设实用性课程是负相关关系,和支持开设职业实用性课程呈正相关的是专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例如工程类专业、园艺类专业。

(二)分析学生在这一方法下的锻炼情况

当前这一院校还没有实行实用性体育的专项锻炼,只是在相应的专业进行了教学测试,具体得到的测试结果可以参考下表。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对于性别方面的差异性,和实用性体育锻炼是正相关关系,存在很大的相关性,但是和专业相比,二者的相关性比较小,从这一规律就可以得出,第一点,当前在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教育中,学生在这方面的需求很强烈,但是学校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第二点,在当前所制定的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课程中,没有考虑女生的基本情况,很多项目都不适合女生。第三点,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其基础设施有限,而且很多设备老化严重,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直接影响职业实用性体育锻炼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落实职业中学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策略分析

(一)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

根据职业院校的专业不同,可以有机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结合其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教学方面的规律,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规划。一般教学规划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结合专业的特点,开设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项目,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其自主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水平;第二点,将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要求联系到一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生活、职业、竞争力相关的实用性体育课程,这样在学习中体验工作,清楚工作中的需求,发现自身方面还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校园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增添有分量的筹码;第三点,为了提高自身的水平,增强体能非常必要,因此要增加这方面的锻炼,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发现存在的职业病,然后积极做康复运动,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改善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发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引用,例如可以应用2+1模式,学生在校接受两年的基础体育课程,然后再进行1年的选项体育课程。一般学校都开设了第一、第二学年的基础课,但是在改革创新之后,还需要在这一基础之上,结合实际专业的不同,可以在第三学年实行职业实用性选修必修课,这一阶段的课程不仅要侧重实践操作,同时还根据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知识、体能的教学。还可以应用1+1模式,也就是在教学中将基础体育课程和选项体育课程交叉进行,可以巩固相应的教学成果。在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教学,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按照这个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可以边学边练,进而将体育教育工作融入到其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进而达到对体育教育终身化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结合短期实训模式,让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进行教学实习,这部分学生都属于准职业人,对其进行强度比较高的短期培训和训练之后,提高其实际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职业中学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分析,发现很多职业院校都没有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课程,也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宣传,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有限,而且这种课程没有结合女生的需求,导致女学生没有适合的课程。针对这一情况,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学生以后从事的岗位和专业课程紧密地联系到一起,这样当教学质量提高后,学生在实习之后就可以完全适应岗位需求,而且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以后长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政.对广州市技工类学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改革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421-422.

第11篇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 篮球教学 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4-02

一、篮球教学对职业中专学生身心的影响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篮球运动本身具备较高技巧以及观赏效应。在实际比赛中,依靠组员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个人技术结合团队实力,提升比赛观赏性。篮球教学对中职学生影响较大,能够给学生提供锻炼身体的平台。学生进行篮球运动,能够提高中枢神经反应能力,而且在练习中锻炼协调能力。课改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时,还应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而篮球体育教学应和课改需求,给学生带来全新体验。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学习兴趣。中职学生体育情感逐渐被培养,那种顽强拼搏精神也展现在中职学生身上,学生学习拥有自信,获取健康身心。

二、职业中专篮球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学理念错误

中职学校重视技术教学,忽略“健康第一”教学思想,大多数中职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就是打发时间,身体得到锻炼便达到教学目的。于是,在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体育内容,学生学习篮球技术。教师教学严重忽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原理,无法体现“健康第一”教学思想。

(二)篮球技术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中专学校,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忽视技术学习重要性,时常出现技术滞后等问题。进行实战时,不能灵活使用技术,达不到娴熟应用目的。尤其是快速接球、传球以及投篮等等。而且,防守员不能够坚守本位,球员之间默契度低,学生实战效果比较差。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作战技术深表怀疑。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对篮球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学生学习失去信心。一遇见难题,学生便选择退缩,从而降低篮球比赛质量。

(三)篮球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篮球教学方法落后,一般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现场给学生示范动作,讲解图解类型。众所周知,篮球教学是一项图解以及实践作战之活动,要求教师给学生展示动作时,要直观、生动且形象。然而,这些动作要领的传递必须建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是学生提升体育学习效果重要环节之一。然而,教师进行教学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教师时常受到年龄、身体因素影响,在示范动作时,不能清晰的展现正确动作。学生学习也是基于模糊境况下自学篮球技巧。一些中职学校篮球场环境差,教师进行教学时受到限制。一旦出现问题,教师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不能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时常分散。这些问题存在,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进行教学时,应该使用科学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法顺应而生。

三、分组教学法应用研究

根据相关规定要求,我国教学要执行教育改革,依据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以及《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计划》规定,中职学校要转化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学逐渐向健康体育方向发展。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教学工作者应该更换教学方法,进行分组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经过实践发现分组教学法有其独特意义以及特征,该教学方法需要更换学习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热爱体育活动,该方法对课堂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更新和灵活应用。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确定时间和对象

在2012年10月,将某中职一班学生作为实验班进行研究,计算班级是对照班级,实验小组人数以及对照班级人数分别为48人。

(二)实验方法

使用两种方法,其一调查法,其二实验对比法。调查法主要调查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学生基本情况,了解这两个班级学生对篮球体育掌握程度以及热爱程度,并且对两个班级性别比例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对比试验法,两个班级分别学习一个学期的篮球技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另外,在实验班级使用分组教学法,对照班级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基于学生技能考察以及综合培训两个内容分析该教学方法实际作用和效果。

五、实验步骤

(一)实验班级分组情况

根据分组教学法教学要求,结合学生身体情况和学生需求,学生自愿结合成几个小分队,每个小组人数保障在10到12人之间。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再进行调整,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队长,该队长负责该组学习进程以及记录小组学习情况。根据分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几种类型,有篮球技术较好小组类型、爱好打篮球小组类型、偶尔接触篮球类型、技术较差类型、平时不接触篮球类型,另外还有情感相投类型,这一类型都是关系较好或者同宿舍学生。

(二)教学计划安排

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将篮球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完成预定学习目的。第二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开展学习,完成制定学习目的。第三阶段,教师充当指导员,小组带领学生一同完成小组学习,实现教学计划。

(三)教学方法以及步骤

执行分组教学法,应该确定学生主体地位,教师退位到客置。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基本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根据每组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展示篮球动作要领,解析重点以及难点知识,将每项练习记录在卡片上。学生根据卡片上内容,进行重点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充当指导员。根据每个小组基本情况、每个小组接受力不同,进行针对性指导。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体育骨干力量,让技术较好的学生对技术差的学生演练动作,开展一对一练习。小组进行学习时,遇到学习难点,先进行小组谈论,谈论不出结果,再请教师进行解答。教师制定小组检验计划,对每个小组进行教学目标检验。让每个小组谈论学习篮球感受和体会,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每个小组做好记录。在课后,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基本情况,教师给学生提出建议,做好课外练习,使得课外学习符合课内教学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篮球兴趣。

六、教学效果分析

实践发现,分组教学法符合学生学习需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心理以及生理需求。通过教学效果发现,学生钟爱分组教学法。

组织教学特点对比表

另外,从每个小组学习效果上看,学生掌握篮球技术和达标成绩对比,试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差异比较大。

七、结论与建议

(一)实现教学目的

该方法能够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能够保障学生学习成绩和效益。分组教学法,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教学目的。每个小组篮球技能相近,学生拥有共同爱好和兴趣。进行小组学习时,学生有共同语言,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一同进步。进行教学时,小组要突出“我”的主体地位,相互学习能够取长补短,学生相互学习,实现教学效果和效果目的。而且,该教学方法能够实现针对性教学,学生循序渐进学习。随着课改深入发展,现代教学应该基于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使用健康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分组教学法,是根据每个组员特长、实际情况、篮球技术以及爱好等等特点组建。每个小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教师根据每个组员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教学方法。逐渐转化学生学习态度,从最初的被动式教学逐渐转向主动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学习获取自由,各自学习优势有了展现空间。该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能够充分运用教学方法,凸显教学效果。从实践上看,该教学方法取得良好成效,学生爱上体育学习。

(二)融洽师生关系

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融洽人际关系,学生学习拥有宽松环境,在融洽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开展分组教学法,主要凸显师生间相互尊重,师生相互信任。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深入学生内心和学生交流沟通。学生有问题愿意和教师沟通,学生和教师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在学习中交流学习心得,学习困惑,教师和学生间拥有了信任感,学生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因为该教师而喜欢上该课堂,这是课改重点要求之一。教师要让学生爱上体育教学,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渴望。而且,分组教学法,教师实施的教学内容不相同,在教师指导下,每个学生自行制定学习计划。教师注重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同学生间多些交流沟通。学生学习相互关心、相关交流。在鼓励之下,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高涨,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这正是课改教学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经过实践发现,分组小组法拥有灵活性,该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那些生硬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摒弃,较好地克服了“满堂灌”弊端。分组教学法,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学生在该教学模式下,提升学习兴趣。学生拥有了学习动力,在实际运用中发挥巨大作用。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学习兴趣被调动。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拥有兴趣,取得一举多得效果。这是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在职业中专要求篮球教学应该融入体育教学时,该方法彰显学生学习地位。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学生和教师青睐。而且,该教学方法能够增进集体荣誉感。使用该教学方法,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实质性地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学生在该主体中,学生的学习地位,学习兴趣被彰显而出。整体优势获得展示平台,各个小组会为了荣誉不断努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集体主义得到培养。只有每个组员进行参与,小组才得以进步。因此,技术弱的学生会不断学习,技术较好的学生会辅导成绩差的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提升组员学习整体实力。优势互补教学模式形成,学生拥有浓厚学习兴趣。学习形成一种相互追赶现象,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经过实践证明,进行分组教学时,应该结合该小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能照搬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才能提升教学效益。

(四)教学建议

教师进行教学时,要确定以人为本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适当增加比赛项目,让学生以集体为荣誉,努力为集体获取荣誉,在学习形成相互帮助趋势。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简单的一堂篮球教学并不能实现增强体质需求。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学习,而能够达到持之以恒的关键因素是:兴趣。教师给学生传授篮球技术,是让学生更能清晰的把握课堂知识,逐渐形成兴趣学习。使用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运动潜能得到发挥,学生体质得到增强,实现个性学习,切实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坚持做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模式,教师适当使用教学手段,利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学习篮球比赛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再让每个小组进行演示。给学生讲解足球技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它能够提升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热情,能够保障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健康身体。但是分组教学法并非完美无缺,在实践运用中,应该避免死搬硬套做法。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教学方式,根据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群体,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只有灵活应变,才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圆满完成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唐炎.体育与高考――体育在线学术论坛网友讨论摘登:体育高考“热议”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3年2期

[2]王萍.新疆图瓦人传统体育文化的濡化――来自喀纳斯村的田野调查结果[J].体育学刊,2013年2期

[3]邓正龙,赵岷.教育体系下日本柔道的现代改革历程――兼论嘉纳治五郎的重要贡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3期

第12篇

工作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2022教学工作计划格式模板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2022教学工作计划1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中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学校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育人第一”的宗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育课改教研活动,努力施行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得到身心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的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在教学中,加强与重视“三基教学”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完成体育三个方面的任务。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

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2)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

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

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4、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三、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校应组织全体体育教师学习各项有关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例,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本职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堂评价。

确评价学生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在课堂中,评价要从学生的自身条件出发,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3、抓好“两操”,积极贯彻全民健身活动纲要。

学校“两操”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两操”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现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大课堂活动。

4、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

课外体育活动要合理运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小型、多样、灵活、自由的运动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可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班主任要负责领导、教育,由学生干部负责组织,也可由少数体育爱好者自愿组织活动。学校教务人员要经常检查,协调解决活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些活动应把达标活动、课外运动和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在内容方面,坚持生动活泼、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同时在安排时要注意场地、器材合理分配,并有防止伤害事故的措施。

5、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在教学中,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家常课的同时,还要上一堂课改实验课,力求有新意。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并且每位任课教师都要交一份详细的教案和教学设计,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身心和谐地发展。

6、认真完成本学期的校体育节和运动会活动。

积极为学校体育节和校运动会的筹划做准备,认真编写竞赛规程,能够让运动会在协调有序,活泼和谐,积极参与的活跃气氛中完成。制订出详细的竞赛规程,举办成一届让老师们和学生们喜欢,都能够积极勇于参与的体育节和运动会。

初中2022教学工作计划2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面对着升学的压力和任务,面对着这两个班学生的英语程度相差很大的实际情况。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复习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他们更上一层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期末的第一次质量预测的成绩来看,九年级(1)、(2)两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其他几个班级很相似,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成绩好的`不多,部分学生已经对英语失去了信心,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英语越来越难,渐渐力不从心了,不感兴趣了,发言也不是很活跃。针对这种情况,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备课中增加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在面对绝大多数学生时,注重打好基础,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避免拔苗助长。

三、具体目标和措施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

1、继续针对中考题型的要求,确定如何努力提高学生语言技能:

听力方面:能听懂课文大致内容;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说即口语表达方面:能使用恰当的语调和节奏表达课文大意;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短暂表达。

阅读理解方面是个重点,要求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

写作:能简单写出连贯且结构较完整的句子,能在写作文中基本做到文体较规范、语句较通顺;能够较好的达到中招考试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2、中招考试,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顾及全面,坚决坚持分类教学,分层推进的教学思想,使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获,都能有所提高。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情况,从基础抓起,抓好英语基础知识。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进一步掌握描述时间、地点、方位的表达方式等;尽可能学会使用规定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掌握基本句型和时态。避免平时考试中的常见性错误,提高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

对于程度较好的同学,要逐一进行分析、谈话,摸清他们的特点、思想和看法,有的放矢,促其进一步发展。

3、与其他各科教师搞好配合。

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偏科现象。

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英语使用者而不仅仅是学习者。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英语兴趣,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也为我校学生即将面对的中招升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2022教学工作计划3一、教学目的

透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语言交际潜力、阅读潜力、及自学英语的潜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及创新精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资料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素质,新增资料较多,尤其是关于一些运动方面、科技方面、网络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等许多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通读教材,至少要通读本学期的资料,以便更好地驾驭教材,有一些知识需要去实践,例如,网络知识对于我们许多教师是新知识,就需要先操作再讲课。再比如,体育项目中的赛艇,冲浪运动等,教师务必有所了解。

三、主要语法项目

1、定语从句。

2、被动语态。

3、主谓一致。

四、教学方法及教改计划

1、生词教学:在授课中,注意学生的听力训练,课本附有配套磁带,注意生词教学继续采用“集中识词”法,一般采用单元集中法。

一开始就让学生听地道的语音,学地道的发音。

2、句型教学:句型仍然采用五步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潜力,教师要注意设置适宜的语言情景,使学生感到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同时要注意学生听力的培养,争取课课有听力,杜绝考试前突击的错误方法。

争取课课有听、说、读、写的训练。

3、阅读课的教学:阅读课要按照教研室提倡的七步教学法,注意学生的自读潜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查字典的潜力,回答问题的潜力

五、采取适当的措施

1、该学年学生英语表达基础很差,优秀率较低、及格人数有待增加,开始进度要放慢,并且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扼杀学生的学习用心性的一切行为,耐心辅导基础差的学生,因材施教,争取让学生少掉队。

2、及时小测验,查漏补缺。

3、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4、采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用心性,使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状态中,开启“自动学习”的心扉。在教学中,可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和幻灯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嗅觉、视觉、听觉一齐参与感知,将实物与英语联系起来,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后便很快记住了句型和生词。

5、采用情景教学,创设良好气氛。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使用情景教学法,以听说训练为主导,以课文教学为依托,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紧扣教材资料,使教学活动尽可能置于语言情景中去进行,使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运用潜力处于状态,并在此基础上联想、综合,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到达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运用交际手段,培养学生的潜力。绝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而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语言交际的环境和场所。

初中2022教学工作计划4这学期我担任了初三(9)、(10)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从一开始接触这帮学生,我就感到了无形的压力。通过这些日子和同事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我做了以下简单的英语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及对策:

这些学生和以往学生相比在英语基础方面很薄弱。抽单词,每个班一个不对的达到20人之多,还不算对十个八个的,句型默写就更别提了,这是以往没有的。初三的学生如果基础差到连一个单词都不会拼写,要想补救应该是很困难的。面对这种情形,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困惑。英语课上不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近40%的学生甚至在书写音标和字母的拼读上都相当困难。

所以这学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不能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等。

二、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

四、具体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

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5个生词,2个常用句子或习语。

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

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2022教学工作计划5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三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分四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四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

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

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