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7:3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影响要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发展为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在各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随后十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口号。为响应国家号召,辽宁省政府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因此,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目标,本文以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对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行定量分析,以找出制约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影响要素,从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辽宁省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主要体现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
1.发展新兴文化业态
新兴文化业态,作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主流方向,其表现为利用数字技术和软硬件载体,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数字化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内容产品。自从2005年以来,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发起的高科技应用浪潮中,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并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文化业态,努力将其打造成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文化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有效地促进了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在这方面,辽宁省着重搭建以“官、产、学、研”为主体、以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辅助的文化创新体系,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在研发、传播、消费等方面形成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接轨的有效机制,通过完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拉动了相关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2.传统文化产业升级转型
辽宁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仅注重动漫、创意设计等富含高科技元素的新兴业态,还注重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例如,在作为传统文化产业主流的广播电视业方面,辽宁广播电视系统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率先在在全国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省级广播电视综合实力排名位于全国第八位。2012年,辽宁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31%,该成绩则主要得益于辽宁广播电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3.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
2012年5月,沈阳市被批准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通过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辽宁省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对接;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导入和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演进;实现文化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沈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成以来,紧紧依托辽宁省雄厚的文化科技基础,发挥创新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针对辽宁省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开放交流原则,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研发能力强、创新体系完善、制造规模雄厚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二、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1.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建立
为实现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的定量分析,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选取了12个具体因素作为二级指标,构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影响要素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文化产品研发投入(亿元)X1
全国影视节目进出口情况(亿元)X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元)X3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从业人员比重X4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X5
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万户)X6
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X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X8
续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环境综合因素对文化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X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X10
地方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及科学技术支出(亿元)X11
文化事业机构中其他部门与文化部门比重X12
2.实证分析具体步骤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依据输出结果分析,模型只提取一个主成分,其特征值为10.638>1,方差贡献率为88.651%>85%,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指标具有的信息。因此选取这一个主成分为作为评价的综合指标。根据主成份得分矩阵,我们可以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0.093z7+075z8
+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综合得分=F1=0.092z1+0.089z2+0.092z3+0.088z4+0.067z5-0.092z6
+0.093z7+075z8+0.093z9+0.093z10+0.093z11+0.090z12
3.依据实证结果综合分析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现状
根据实证结果,我们得出综合得分方程,并对2005年至2012年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综合得分计算结果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综合得分 -1.4423 -0.9612 -0.7694 -0.2297 0.4156 0.6756 1.0139 1.297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且发展速度较快。从公式可知,各要素对综合得分的影响权重或贡献程度不同,其中z7、z9和z10分别代表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产值增加额(亿元)、辽宁省经济水平GDP(亿元)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影响权重最大。而z6、z8所代表的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固定资产投资影响权重相对较小。由此分析可得,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科技水平不高、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即:文化科技知识产权保护较弱、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推进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建议
1.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鼓励发明,推动发明创造的运用,提升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此,辽宁省政府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充分发挥专知识产权地引导作用,具体包括:第一,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大对侵权行为的判赔力度,以司法判决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升司法保护公信力。第二、探索完善专利快速维权机制。促进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有效衔接,降低专利维权成本,提高执法效率。第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等创新主体对专利制度的认识,引导其建立专利分析预警机制,加强自我保护和应对专利纠纷的能力。
2.加大文化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是使最新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实现其相应的经济价值。只有加速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生产出更富表现力与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以相关政策为指引,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参与的研发模式,实现多方联动有力促进辽宁科技成果与专利的使用率。第二,建立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投入资金机制,积极扶持一些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辽宁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第三,建立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集中科研资源,协调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3.探索切合实际的人才支撑计划
推动辽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步伐,其关键还是要靠精通文化产业和相关科技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支撑。辽宁省加强文化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储备,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人才培育环节,鼓励有优势的高校实现教学创新,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经验与能力。由政府牵头,联合高校、企业、研究院共同组建相应的“官、产、学、研”联盟,建立配套的专业人才实习基地与文化科技创意孵化基地等,实现人才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能力。第二,在人才引进环节,应结合辽宁省自身人才储备情况,引进适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建立健全文化科技产业人才信用、能力、贡献评测体系,做到既能“引进人才”,亦能“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梁雅明.中原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业态的融合发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3]王国平,刘凌云.新型文化业态是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导[J].求索,2013,07.
[3]廖卓娴.长沙市文化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现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
[4]毛磊,张洋.加大专利保护力度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R].人民日报,2014-06-24.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
作者简介:杨 凤(1976-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产业哲学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 化现代艺术产业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现代艺术产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特c
大众媒介是现代艺术产业发展的平台,我国传统文化在大众媒介中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其他方式,而是具有了几个新特性:一是媒介化。大众媒介拥有十分卓越的扩散能力,这就使得其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和广大的受众范围,因此在大众媒介的作用下,现代艺术产业中的传统文化传播所辐射到的受众数量也是惊人的。如今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再次为人们所重视,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更佳,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力更强。二是市场化。现代艺术产业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其对市场的依存性,市场作为艺术产业的末端,对艺术产业的发展成果进行评价,并赋于其价值。现代艺术产业的发展是在市场的影响下进行的,其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脱离不了市场,在市场作用下的传统文化更加趋于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三是灌输性。在艺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已然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人们在与媒介长期的接触当中,耳濡目染,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逐渐符合媒介传播的目的,并且根据这一认知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趋于媒介的传播内容。
传统文化利用现代艺术产业走向世界。上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一个当时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概念,那便是“地球村”。然而时至今日,人们逐渐体会到了这一概念,并为之超前性而惊叹不已。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播媒介的发展速度愈发惊人,其传播速度与二十年前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语,消息能够转瞬即至,时间空间的距离几乎可以忽视。随着沟通的便利化,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频繁。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也为了使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我们应当对传统文化进行充分利用,赋于其新的历史价值,此时现代艺术产业便是其发展的绝佳载体。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缺乏创新意识,传统与现代割裂。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所依赖的生存土壤受到了冲击,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式渐渐走向衰落。于是各地区的文化部门开始为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申遗”之路奔波起来,然而这样只能解一时之渴。如果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传统文化最终还是免不了消亡的结局。因此要真正赋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还应该从市场人手,发挥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受到人们喜爱的文化。我国当前“申遗”成功的传统文化遗产并不是太多,绝大多数传统产业只能面临自生自灭的困境,缺乏与现代艺术产业的紧密融合,使得传统文化不具备当前时代的创新特点,从而难以转变成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
发展定位不清,宣传力度不足。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对于两者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还很模糊,这就使得本就匮乏的优质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并在相关文化艺术产品打开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定位不准使得市场推广的成本居高不下,推广效果往往也达不到预期。与西方国家著名的文化艺术品牌相比,我国缺乏世界闻名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牌,在国际文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也比较低,这与我国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大国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此外,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还存在研究不足的问题,同时文化艺术产业的推广工作还不到位,这不仅使得我国大量文化资源被浪费,也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政策支持缺失。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影响重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的融合刚刚起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也不多,同时对企业涉足文化产业的要求过高。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完成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规章制定。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和相关文化产业部门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以经济发展的视野来看,文化艺术产业正在逐步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并逐渐服务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文化艺术产业也慢慢被大众接受,然而从产业的发展角度出发,各界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对其的认知层面,产业发展并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强化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我国深厚的文化渊源,还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速的强心剂。然而我国传统艺术倘若不跟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导致自身的衰竭。对于传统文化与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产业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技巧,还应在形式、内容和理念层面进行创新。想要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使其适应于现代产业,与艺术融合,成为一种时尚。传统文化自身并不具备适应时代的能力,我们应当将其与现代艺术产业融合,加大二者在创新领域的投入,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其不断革新。例如,西安地区唐代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我国的服装设计企业可以利用西安壁画群的传统文化价值,以西安壁画艺术形象的造型和色彩为装饰手段,借助现代服饰为载体,展现清丽淡雅的东方气质和韵味,使得我国传统文化通过与现代艺术产业的结合而重焕生机。再如,我国的一些设计公司或工作室,可以利用西安地区唐代壁画的造型和色彩元素,将其运用到产品包装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得设计风格更强,民族特色更突出。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注重特色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产业管理部门还应当充分利用大众媒介的优势来推广传统文化艺术产业。首先,在广大群众中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加强群众对现代艺术产业的认知,强化对二者融合的认同感;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产业结合的支持政策以及国外的成功经验,启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其次,积极对外宣传我国传统文化,加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使更多国际友人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以达到凸显产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目的。同时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特色品牌的建设,形成品牌效益,继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要和现代艺术产业紧密结合,就要开发那些兼具历史价值和产业化条件的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和再包装,设计精品文化产业发展路线,逐步构建一、二线品牌梯队。
完善管理机制,支持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艺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作为传统文化和艺术产业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应当主动积极投入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促进工作。首先,政府应当完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带动文化艺术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鼓励民间资本的进入。其次,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艺术项目给于特殊照顾,使优质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顺利完成。再次,政府还应当合理利用各地不同的文化资源,发展对应产业,构建由政府主导的研究机构,负责各地文化艺术交流、建立市场监督机制。最后,对知识产权进行深度维护,优化管理手段,推广市场化发展。在保留传统文化元素的前提下,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研制和开发延伸产品。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①宋瑞波:《基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山东区域特色动漫设计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第9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文化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性,可以说,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具有一条不可分裂的潜在纽带,传统是现代的生长点和稳固基石,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以儒家文化为根基,以儒、道、释三家结合并逐步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把重视个体的情感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诚然,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特殊性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她应有的现代价值。国人要发扬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内圣外王、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弘扬天人合一、人际和谐的人生观,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繁荣的良性循环。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深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特点,具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的方面:重视人生和入世的人文思想;重视纲常伦理的道德教化;重视中庸和谐的处世哲学;重视的坚韧顽强文化性格。”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一书中,大加赞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培育形成的世界精神,能够成为世界统一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在国家兴盛的时期,还是在国家衰落的时期,中国人都能一如既往的弘扬这种精神。所以,他预言,中国人和东亚各民族的大力合作,可能将在未来人类统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线性的、机械的复古和盲目地照搬,必须根据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实际状况不断创新、改造。文化的发展必须重视“创新”这个源源不竭的动力,张岱年先生曾指出,“我们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新文化,并不是说对于中西文化可以东取一点、西取一点,勉强拼凑起来:综合的过程也即是批判、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创建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 树立创新、和谐的科学文化发展观。
(一)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国民良好的人格素养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贤人、圣人的人格追求,主张“反身而诚”、“尽心知性知天”、“天人合一”, 主张从小事做起,多做善事,不做损人利己、危害社会和集体的事情,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要接受自由、公正等人类近代基本理念,然后重新阐释自己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观念。季羡林指出:“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吸收。海纳百川,所以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对待义利关系上,“以义节利”或以义节欲,孔子曾经指出,“君子唯义而已矣,何必日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二阶段是宋明儒家,把重义轻利推向极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具有明显的禁欲主义色彩。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引领潮向,尽展风流。指出,“当吾国文明全盛之时,泱泱国风,为东洋诸国所表则。稽之远古,则有重译之来朝。洎乎唐代,百济、新罗、日本、交趾,争谴子弟来学于太学。中华经籍,都为异国之典谟。纸贵鸡林,以觇诗人之声价。猗欤盛哉!大国之风也”。我们要提升国民素养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且不断提升国家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也有空谈心性,追求出世的思想,但从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我国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陈寅恪曾认为: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实事利害只得失,观察过明,尔乏精深远大之思。
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生化,应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文化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保护文化知识产权,维护文化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提供信息服务等。政府文化部门要从这种转变中提高效率,文化企业要从这转变中获得市场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品牌、有规模、有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只有靠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分割文化市场的蛋糕,而只有真正作为市场主体的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才能生产出具有获取文化市场的大块蛋糕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著,旬春生,朱继征,陈国梁译.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997年版,第63页
[4]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光明日报 [N].2004 年 12 月 23 日
[5]著;耿云志,宋广波编.学问与人生(新编文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
[6]转引侯才、张瑞芳.哲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J].2007 年第2 期
[7].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读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8(11).
关键词:产业规模 产业结构 产业集群 比较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支点,不仅能增强城市的硬实力,如促进经济发展,加速GDP增长等,还能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如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形成城市品牌等。十报告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重庆市委提出打造西部文化高地战略目标,为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重庆市委提出的“比肩京津沪”城市发展目标。从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等角度对京津沪渝四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重庆市文化产业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发展差距,进而为制定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对策提供依据。
一、产业规模比较
(一)增加值比较
增加值是指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以2011年京津沪渝四市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为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差距明显,成两级分布,并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北京、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一,实现增加值1938.6亿元。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二,实现增加值1923.75亿元,与北京市差距较小。
天津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与北京、上海差距明显。天津市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92.7亿元,不足北京市和上海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
2011年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0亿元,实现快速发展,与“十五”末的2005年(66.7亿元)相比净增253.3亿元,增长379.76%。但与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横向比较,差距明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天津相比,相差72.7亿元。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相比,不足北京市和上海市的16%。
(二)增长速度比较
增长速度又称“增减速度”、“增减率”,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用于说明报告期水平较基期水平的相对增减程度。京津沪渝四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比较来看,差距明显,成梯级分布。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最快,增长速度排名第一,从2008年开始,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左右。比重庆市高4个百分点,比北京高10个百分点,比上海高17个百分点。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排名第二,连续五年保持26%以上的增长。略低于天津市的增长,但高于北京市6个百分点,高于上海市9个百分点。
北京市排名第三,同比增长超过20%,与天津和重庆增速相比差距明显,但高于上海市7个百分点。上海市增速最低,比上年增长13%,但仍高于全市GDP增幅4.8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比较
(一)主导产业的比较
主导产业有两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即联系效应的大小)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形成了新闻出版、影视娱乐、旅游等主导产业。与上海、天津、重庆相比,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以“核心层”传统文化产业为主。
天津市实行“核心层”传统文化产业与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初步形成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数字内容和动漫、文化会展、艺术品交易等业态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
上海市注重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将创意、策划延伸到生产、制作、传播、营销全过程,文艺创作、艺术设计、动漫游戏研发、广告会展项目策划等“高端产业”逐步凸显。
与北京、天津、上海相比,重庆市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着重发展动漫产业、数字传媒、网络文化服务、文化及相关产品销售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
(二)产业关联的比较
产业间联系主要由前向关联效应(LF)和后向关联效应(LB)来刻画。北京市以新闻出版、影视娱乐、旅游业等传统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各产业间关联系数较小,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持作用不大,带动效应不明显。
天津市实行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战略,形成了文化产业主导类型。产业之间,尤其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关联度较低,带动效应较小。
上海市实行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壮大上游策划、创意等“高端产业”,不仅能带动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新兴文化产业类型的快速成长。产业关联系数高,带动效应明显,产业关联较好。
重庆市大力发展动漫、网络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关联系数较小,对其他新兴文化产业的带动效应不大,产业关联度较低。
(三)产业结构效益的比较
结构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年产值和对当地的GDP贡献率。北京市文化产业对GDP贡献程度最高,在京津沪渝四市中排名第一,文化产业占全市GDP比重为12.1%。高于上海市2个百分点,天津市8.6个百分点,重庆市8.9个百分点。
上海市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指数较高,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2%,四市排名第二,并逐年提高,比2010年提高0.27个百分点。
天津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升,从2007年的2.3%上升到2011年的3.5%,但总体上贡献率较低,远远低于北京市、上海市等发达地区。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天津处于相同发展阶段,但略低于天津市0.3个百分点,达到3.2%,发展水平较低。
三、产业集群比较
(一)形成机制比较
产业集群主要有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等两种类型。从京津沪渝四市比较来看,总体上政府起到的推动作用较大,可全算作政府推动型,但从政府发挥作用大小的细分角度看,又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北京、上海为代表,文化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市场的作用逐步凸显,政府的作用逐步弱化。一种以重庆、天津为代表,政府起完全主导作用,市场作用较弱。
(二)集群主体比较
从文化产业集群的主体或资本源比较来看,由于京津沪渝四市文化产业集群形成轨迹和机制的不同,四市集群主体略有差异。
北京市、上海市文化产业基础雄厚,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大型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外资企业协调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主体多元化。
天津市和重庆市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庆处于西部内陆地区,思想较保守,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主要以大型国有文化企业为主体,民营文化企业为补充,外资企业较少。另外重庆市一个显著特点是区县特色文化资源型园区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较好,受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影响,文化类小微企业发展较快,逐渐成为集群主体。
(三)组织结构比较
根据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共生型与附生型。北京市、上海市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较高,形成了共生型文化产业集群组织结构,集群内企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尤其是上海,形成了文化与外资,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工业,文化与金融等产业的协调发展态势。
天津市、重庆市主要是附生型集群组织结构,园区内由核心文化企业和附属企业组成,园区效益受龙头企业的影响较大。
(四)集群竞争力比较
总体上看,京津沪渝四市文化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从数量上比较,上海市园区数量居首,全市拥有114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园区数量及规模居全国前列。从聚集程度角度比较,北京市建有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产业格局,聚集效果最好。天津市和重庆市文化产业园区数量较少,天津市建成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重庆市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1个。
(五)企业根植性比较
[关键词]文化产业 传统文化 发展模式
一、引言
2003年,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及文化产品:“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身处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陕西,其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与人文得天独厚,文化产品和文化事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陕西省的重点项目。
二、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1.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全省文化产业加速发展。2009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226.64亿元,比第三产业的增加值高出7.9个百分点。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85.9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2%,增幅为25.5%。2011年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占GDP比重达到3.02%,再创历史新高。
(2)政府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陕西政府对当地文化产地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投资与建设。据统计,2008年陕西财政用于文体和广播事业的支出31.81亿元,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68亿元。相比于前几年,分别增长了41.4%和46.5%。
2.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1)市场问题。在金融海啸弥漫全球的2008年,陕西省文化产业顶住重压,实现增加值174.73亿元,增速远超全省生产总值(GDP),呈现高速上升的发展趋势。然而,陕西省文化产业占据全省GDP的比重却仅达到2.55%,这一数据与我国东、中部的文化产业发达省份比较相差甚远。同时,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值也与湖南、广东等省份产生了严重差距。如下表所示。
表 2008年不同省份文化产业经济指标对比
附注1:数据分别来源于2009年《陕西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
(2)人才及创新问题。①人才匮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为人才的匮乏,特别是相对稀少的文化产业高层人才和文化产业经纪人才,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懂文化的人不懂市场和经营,不能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市场,缺乏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导致了产品及服务与市场分离。另一方面,懂经营管理的人却又不了解文化,经营人才目光短浅,导致文化产品粗放式开发,产品结构单一。
②创新意识有待提高。陕西大陆深处,历史洪流积淀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古老文化,但同时也使得其与世界文化经济属性与经济价值理解不深,其对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主要表现有:一是之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者的概念模糊不清,而且其文化的经营性与公益性的界定不够明确;二是当地文化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市场观念比较淡薄,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忽视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三是很多单位还依旧采用事业管理的办法来处理文化产业问题,一直认为这是为国家为政府为当地争光,为人民赢荣誉的事,以致其心安理得地认为从国家从政府拨款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自己是主人公”的态度,从而使很多单位发展陷入困境。
(3)资金问题
①政府投资问题。陕西省近年来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其有限的资金依旧满足不了与日俱增的需求。同时,政府投资基本都是直接向事业单位和企业进行投资,其投资方式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②外部融资问题。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三、陕西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如下图所示,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园区,并且结合旅游生态园区对游客的吸引功效,进一步积极拓展资源,探索产业链的纵深发展,形成以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摄影和古董)、文化资本(考古遗址,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民俗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和手工艺品、节日与节庆活动)、表演艺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牌)为拓展的整合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陕西省文化资源的开拓,更能够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主题园区,进一步加强文化特色资源品牌,创造更大的价值。
1.文化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陕西历史文化的特色优势,加大力度开发历史和传统文化,增加现代文化元素,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打造全新的陕西文化产业。
(1)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景区。以盛唐文化为基础,构建集大雁塔文化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海洋科普世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中心等为一体的重点项目,形成旅游、休闲、娱乐、会展、科教等综合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2)西安御苑生态旅游产业区。贴近秦岭北麓的自然生态风光,在其附近建设秦岭野生动物园、西安园艺博览园、西安生态科技园,形成一个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的自然景区。
2.文化产业的发展
陕西传统文化产业主要分为旅游业、艺术品以及文化博览业。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陕西来说,文化旅游业是陕西文化的重点产业,正是因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另外两个产业的兴起与繁荣。
(1)文化旅游业。在旅游方面,依托陕西的地理优势,逐渐被大家所熟悉的有险峻的西岳华山,终年积雪的太白山,风景秀丽的终南山以及峰峦叠障的秦岭山脉。除此之外,更为吸引人的是,作为十三朝建都地的西安,其留在历史长河中的底蕴与文化,带给人们对历史繁荣与衰败的瞎想。
(2)文物博览业。陕西文物博览业依托周、秦、汉、唐等各朝代历史文化,围绕其完善建立现代化的产业文化,真正做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话文化想结合,全方位、高质量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功能
(3)民间艺术品业。安塞腰鼓、户县民俗画、凤翔泥塑、千阳布艺、长安鼓乐、陕北民歌、皮影、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和表演艺术等,则是陕西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的艺术品品牌。
四、结语
陕西省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其近几年也在逐渐利用自己的地理与历史文化优势,以其固有的历史与地理优势,发展其特有的文化产业链,并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相结合,建设一个崭新而又引人入胜的文化模式。其中,陕西省的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板块联动,着重发展文化旅游、文物展览、民间艺术品,以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推动其传统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莉,吴明.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2011,(9):149-150,153.
[2]雷兴长,吴青青.推进西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J].管理学刊,2010,23(6):29-31.
[3]丹.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J].大众文艺,2011,(2):214.
一方面是世界经济步履蹒跚,一方面是文化产业朝气蓬勃,人们似乎从苹果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了另一片曙光。
去年5月16日落幕的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总成交额达1 245.49亿元、比上一届增加156.93亿元、同比增长14.42%的喜人业绩向世人昭示了文化产业的欣欣向荣。今天的文化产业正在形成一种开放的发展格局,已不再只是文化人、文化单位的产业,更不再只是文化部门的独角戏,文化正在向产业融合,形成文化产业化;而产业也正在向文化延伸,与文化融合,形成产业文化化,以增加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文化含量,提高其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创造精神文化的新元素,提升其品牌的影响力,满足用户文化情感需求。
据统计,全世界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00多亿美元,并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有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以去年11月份在北京举行的文博会为标志,文化创意产业展现出了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并以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产业融合而呈现出无限可能和巨大魅力,体现出中国文化市场的巨大商机和发展空间。
难怪,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都是由文化产业化与产业文化化同时推动的,他们对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英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应成为英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选定出出版、电视广播、电影录像、互动休闲软件、时尚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13个领域作为创意行业,在政策上给予很大支持。经过10多年发展,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仅次于金融服务的第二大产业,不但创造出超过7%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增速快于其他产业。
美国作为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约占GDP的25%,全世界56%的广播和有线电视收入、85%的收费电视收入、55%的电影票房都来自美国。仅2009年,美国文化产业就创造产值2 784亿美元。美国非文化的产业,对自身的文化化与投资文化产业上的热情与效果令世人刮目。
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提出了“文化立国”战略,确定将低消耗、无污染、立足于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支柱加以扶持。2010年韩国文化产业规模为72.58万亿韩元(约合65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6.2%,其产业的文化内涵与市场份额不可低估。
日本打造“酷日本”国家品牌,通过树立日本国家品牌和宣传日本软实力,提升日本各种产品的品牌和文化含量。2007年5月,日本政府出台《日本文化产业战略》,鼓励企业在文化产业方面“走出去”,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文化产业国际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文化产业保驾护航。
法国以时尚产业化为龙头,涉及服装、皮具、香水、化妆品、珠宝等多个领域,基本涵盖了人们穿衣打扮和身体护理的所有相关产业。法国的时尚业工会组织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法国时尚而不遗余力,他们为设计师提供反仿冒保护,并组织各种展览。时尚产业形成集群效应,集群内的各个品牌形成互助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专业化水准,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法国大型奢侈品集团将法国时尚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技巧巧妙融合,令法国时尚产业引领全球时尚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生活;传承;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演化,从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与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意义
单从传统文化中的诸子百家思想中来说,儒、法、道、墨、名家等思想对于我国的政治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精神,它推行“仁义礼智信”,倡导内外无二、本末一贯的“实学”,这种实用理性精神无疑与我国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是十分切合的。而后来的儒学则更是秉承着实践理性精神。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实践与理性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中远胜于其他东方国家。而在文学、宗教哲学、建筑等方面,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阶段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起着良好的整合作用。它的文化整合力量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凝聚并且团结在一起,借此凝聚的力量,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种族血缘的亲和力,使得政治政权间有着非常有效的控制力,这使得整个社会能够稳步向前。悠久的传统文化使得整个民族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地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儒家文化中的“忠”、“孝”、“礼”、“义”,以及从其中衍生出来的爱国、和谐、诚信等观念,使得国民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利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与施行。同时也有利于中央与地方实现良好的控制关心,实现全局统一,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此外,刚强自健、厚德载物等理念,使得社会成员不会囿于一隅,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对于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不仅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宝贵的基础资源,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必须要汲取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有益资源,不断丰富和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入世精神、务实实用理性精神、乐感文化精神对于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人们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使人们在价值观念急剧变化的当下,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实现理性自觉,缓解各种焦躁不安的情绪,如传统儒学中的“实学”精神和“中庸”理念。这对于公民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着十分良好的借鉴价值。
二、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逐渐出现脱节现象,有些传统文化甚至已经遗失,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国的现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如何借鉴我们的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我们的现代生活,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为我们现阶段应该思考和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文化传承上,必须加大文化发展资金投入,扩展传统文化宣传,做好传统文化的延续工作。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已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这无疑是我们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因为这说明我们还没有彻底的脱离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还有着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素养。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在众多西方文化的主旋律影片中,利用了许多中华文化元素,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西方在借用我们的元素在宣传他们的主题思想,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立足自身,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新的变革和发展呢?
第一,继承传统文化,就要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掌握其精髓。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扬实践传统文化,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把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出去。
第二,传统文化传承中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成为对现代生活有用的思想要素,要扩展思维,采取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根据其具体内容,选择更合理的传承方式。
第三,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要不断发掘文化优势。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开发。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使得我国在21世纪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拥有着极强的竞争优势,当之无愧是提升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的宝藏。
第四,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使之成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高级文明。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使广大青少年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中华民族文化代代相传。
第五,要大力发展本土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比重愈发扩大,而中国文化的未来命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中国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市场所占的份额。因此,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巧妙结合,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深文化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价值观念的深度结合,使之为我们的国家发展、人民富裕服务。中华民族的历史绵延五千年而未曾中断,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动力就源于其不固步自封,在历史的大潮流中,不断地吸收新的元素,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其“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特点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从诸子百家到琴棋书画,从传统文学、戏曲、音乐到传统中医、宗教哲学、传统建筑,再到民间工艺、地域文化,大到经济政治、小到衣食住行,无处不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有益因素还能够抑制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能够对经济发展的一些个体实现主观上的自主软约束,起到良好的警戒作用,从而保证经济运行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关键词】内容贸易;本土文化;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主要包括国家文化或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等方面。近年来,各国都强烈意识到国家应该利用自己的文化,而不仅仅依靠军事、经济以及工业等力量来影响国际事务和改善自身形象,应该以更加“亲民”的形象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好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全球化现象也日益彰显,外国“卖文化”、中国“卖产品”的问题一直难以得到解决,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网游和电视剧充斥着中国的消费市场,影响着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及消费观。在“文化倒灌”的形势下,怎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并且怎样才能在全球文化贸易中发扬本土文化,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使中国的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本文将以韩国的内容贸易角度出发,谈谈中国本土文化规范。
文化即人化,是无法脱离人类和社会而单独存在的。文化交流学者波特和萨莫瓦认为,文化特性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第一是文化的习得性,它通过学习习得,这个学习的过程即视为同化。第二是文化的传承性,也就是沿袭性,从大的时间范围来看,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第三是文化的动态性,文化不是一经产生便停滞或静止的,而是会经历产生、扩散、发展和衰落、再发展的过程。第四是文化的选择性,就像普通的个人一样,文化也会选择对自身有益,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部分。第五是文化的种族性,人们通常倾向于把自己的社会文化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另外,文化还具有一种亲缘性,也就是说,由于地缘、文化亲缘等方面的接近性,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这里需要提到由美国社会学家、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提出的文化规范理论,他指出大众传播不一定直接使受众发生变化,但它可以作用于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变化了的社会文化背景再作用于受众,使之观念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构建一种文化,以受众乐意接受的方式来传达这种文化信息,并且是长期不懈的传达,由于受众是无法脱离社会无法脱离文化而生存的,所以最终使受众认同、接受此种文化,并且外化为行为上的转变。从这一理论角度出发,韩国在向全亚洲销售韩剧的同时,也销售“形式”及“内容”,在内容贸易中,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潜移默化的将韩国饮食、服饰、音乐等大众文化传递给亚洲其他国家和受众。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未引起巨大反响。直至1997年的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韩剧开始逐渐被中国大众所了解。随着韩国政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制订适合竞争的文化政策,尤其是偶像剧和家庭剧的成功,使文化输出形成洪流。随之而来的,是韩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韩语学习热潮的展开,“韩式”商品也与韩剧一同敲开了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大门。
韩国传统文化是对儒家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扬,“君为臣之纲、父为子之纲、夫为妻之纲”和“仁、义、礼、智、信”等被视为忠孝伦理典范。儒家思想在韩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韩剧中的文化传统意蕴,就是对道德伦理和传统文化的彰显。首先,韩剧擅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伦理和人情,比如《人鱼小姐》意味着家庭是社会的主轴,亲情高于一切,在重重矛盾下,依然坚持互相关爱、孝敬父母、夫妻恩爱等主旨。其次,韩剧善于在细节刻画中树立价值观,比如《冬季恋歌》通过唯美的画面、婉约的音乐烘托,亲情、友情、爱情粘合的情愫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使得韩剧本身走红的同时,与其相关的原声音乐、拍摄地、主人公服饰等也成为受众追捧的潮流。另外,当代的韩国文化兼容并包,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结合。比如,《浪漫满屋》剧本来自于日本漫画,其中的部分拍摄场地又选自于中国上海和泰国普吉岛,在这样多方融合的电视剧中,使得整个亚洲的观众在关注这部电视剧的同时都能或多或少的从中看到自己熟悉的文化,那么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强烈的亲近感,继而认同韩国的这种文化传播方式。
在内容贸易这场战役中,韩国是继日本之后崛起的强大的剧集形式出口商。其销售市场由几部分组成,首先销往日本,其次是中国台湾、香港、中国内地以及新加坡这样的中文市场,然后是诸如泰国、印尼等二级市场,另外还有一个市场也格外受到重视,就是海外的韩国人市场,首当其冲的是生活在美国的130万韩国人。这是在1998年韩国明确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行文化产业之后,形成的文化贸易市场局面。
在韩剧出口的强大攻势下,在韩剧构建的这种儒家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独有的文化特质中,受众会在感同深身受中被这种文化所规范,体现在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进而从外在行为上发生变化,比如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韩剧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和丰盈,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怎样向世界宣扬我们的本土文化,怎样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呢?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思考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1.中国需要把文化“软实力”建设当做未来发展的重心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其中文化软实力的显着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又要看到的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上的空间仍很广大,文化发展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掘。“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最终意义上必然是文化上的崛起”[1](P60),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较量的重要内容和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显然,当下的中国,正需要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找准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着力点,打造软实力、巧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打下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其成为世界大国并不矛盾,这样就必须具有一个强大且富有价值取向的文化存在,这种文化存在不仅能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且也能对世界的文化发展提供启示和榜样,它意味着不能只是输出电视机、DVD,而把碟片的内容交给别人。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这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大提升可以再现盛唐时代中国文化的魅力。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可以说是这样的一次预演,但这还不是和结束。因此,在中国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中,与世界大国相称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应当作为一种文化自觉。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不仅在于发掘文化产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新的价值观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用于受众以影响社会的行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在实践中寻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创新路径,使之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产生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建设。“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P4)。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能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而缺乏文化的艺术品,不是好的可以流传的文化珍品。那些千姿百态、鲜活漂亮的动画人物,表现了什么样的文化故事呢?单纯看票房价值只是次要方面,我们的目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是形式与内容的俱佳“。华丽有余、内涵空洞”的文化,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是不能构成“软实力”的。这方面的很多事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可以说,关于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问题,是要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层次上下工夫,即在其内而不在其表,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因为文化与价值观上的贫乏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
3.应对文化安全威胁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时,注意到国家实力的软与硬结合,特别是防范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在新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下的重要性十分明显。面对文化安全的外部威胁进一步加剧的文化环境来说,良性的文化安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建设既有反对“文化霸权”、维护国家文化主权的防御属性,但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扩展中国文化政治的影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极大进取性”[1](P241)。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能以更为自信、从容和平等的姿态参与中西文化的对话与文流,在不断增强自身的文化影响时,也尊重世界范围内文化的多样性。现时中国文化建设及文化影响力的相对不足,加重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文化安全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此,必须在抵制文化入侵上保持应有的警惕,在致力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竞争力中,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健全文化安全机制。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正是应对文化霸权主义及防范文化安全威胁的必备策略。强固自我,便能有效抵御外侵,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环境,构筑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4.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文化创新能力
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但我们更自信中国文化在现时代的创新能力。“文化发展的本质是文化创新”[3](P259)。在保持传统文化的同时接纳现代性,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形成一种既适应时代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文化,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抛弃某些已经失去文化价值的历史因素,也必须不断地融入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以形成代表时展方向的先进文化。中国正在实现的现代化,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源与泉,是立足于传统文化而创造和更新的根据地。但现代文明不单单是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复苏,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建来为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实践服务。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形形的外来文明与思潮,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发展中的意义,但也要加倍珍视和维护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文化创新的出发点,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形成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民族在5千多年来的文明历史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优秀文化,这是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当然,我们的继承是与创新相联系的,是依据现代文明的前进步伐而不断发展。继承是在既往的历史传统上展开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发掘和光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创新则是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广泛汲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为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使民族文化发挥主体作用。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战略方针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需要我们在长期工作中采取正确的方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预定目标。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方针,既要从提高我国文化总体实力的战略任务出发,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建设的引领,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贯彻在文化生产力发展中,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把软实力文化建设落在实处。
1.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汇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既要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创性和生态环境,又要在保持民族性上体现时代性,使之融入现代文化和全球化环境。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国内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去国外参与文化对话,认真总结“中国经验”中包含的文化因素,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与现代化大潮的结合点与一致性,总结传统智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途径,探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国内“和谐发展”与国际“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应当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让尽可能多的人们理解,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意味着中国越来越“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关于“和谐世界”观念,蕴涵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形象,表达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心愿。同时,在与世界的对话中,也应当更加重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包括吸收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文化观,“因为世界文明本来就是一种多元互动的过程,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将在这一过程中相得益彰”[4](P15)。我国以“和谐”、“共享”作为外交政策和国际政策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认真执行国际规则,在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这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一种实际表达。
2.在文化建设上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科技创新;因素分析
一、 引言
“随着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系统的出现,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生产领域”。①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创新型社会目标下,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知识形态生产力大量物化,人类认识资源、开发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随着科技研发成果的不断涌现,使得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大大加快,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文化是科技进步的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科技则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插上翅膀。两者的互动共进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科技对文化产业种类、形式、格局始终产生着极为深刻、从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文化作为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古已有之。但文化产品成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文化产业的业态、种类和格局发生深刻的变革,则往往有赖于科技进步之功”。②技术的更新必然带来观念的革命,新媒体的建立基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而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反映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渗透和影响,而这种渗透和影响正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
二、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新媒体是科技创新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1. 新媒体的概念特征。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一般认为,新媒体的定义从狭义而言为: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以电视、电脑、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言数据服务、连系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
“无论是新型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其发展呈现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原生的新传媒形态不断涌现;二是是基于新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媒体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日益丰富”。③新媒体所谓的“新”字是主要体现在技术上和形式上的,新媒体的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有些新媒体的出现是前所未有的或者说崭新的,比如互联网等;其二,有些新媒体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等。
2. 科技创新的理论描述。“创新”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的。1912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引入新产品;引入新工艺;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从熊彼特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首先强调的是一个“新”字。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提升,相继出现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等概念。科技创新一词常见于政府报告、规划与文件,主要从政府宏观管理的层面提出。钱学森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认为科技创新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它包括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以标准化为轴心的技术创新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三大体系。
3. 新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社会作用机理。创新就是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活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与发展学院的国家竞争力模型认为国家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两者互为补充,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企业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竞争力决定国家竞争力,同时,国家又通过“环境的塑造”来影响产业竞争力,而企业作为产业经济、国民经济的基本承担者、具体参与者,其竞争力决定产业竞争力,最终决定国家竞争力。体现新媒体特征的相关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盈利,不仅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要求和愿望,而且也具备相应的条件进行自主创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由这些企业涌现出的科技创新能力反映着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经验表明,只有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依靠创新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并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一个行业或一个地区才能真正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三、 科技创新对新媒体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新兴的文化产业价值链中,新媒体最具创新性,其高科技依存度最高,对日常生活的覆盖、渗透最直接,并辐射到相关产业之中。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建议
1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系
1.1科技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只有发展国民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电脑、网络等科技产品,可以有效传播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文化艺术,从整体上促进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电影是新型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一些文化内涵往往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例如,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1]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1.2文化艺术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
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影响下,科技被赋予了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广告的宣传更加注重广告的审美特点。现在的广告考虑更多的就是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由于文化的加入,也出现了电视和摄像机等科技产品,将文化艺术推到全新的高度,使科技更加深入人心。深圳的文博会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好融合,更是全国文化产业的“桥头堡”。
2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限制性因素
2.1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1)技术集成能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相应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力度不够大,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构建完善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并不多,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化。(2)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观念较为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
2.2缺少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然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城市层面来说,缺少构建能够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此外,现行政策的条块分解特点比较明显,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以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与能够享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待遇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建议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例,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然有些许差距,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较不完善。基于此,成都积极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了以企业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值得相关地区加以借鉴,已经获得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性基地”的光荣称号。
3.1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辅的文化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掌握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构建配套产业体系,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撑动力。首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稳步增强。其次,要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作结合在一起,赋予演艺产品表现力。此外,还要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2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要制定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要发挥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正确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地,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同时,要对产业转型、产品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理论研究,以便于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3完善政策扶持,巩固文化科技创新地位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联动的,是整体联动和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结合产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2]要对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优惠扶持,尤其要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以及融资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财政投入模式要进行适度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4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文化产业链
(1)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往往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中得以体现,数字内容可以有效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如图书到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等。简言之,所有传统产业被附带上了一种数字化色彩,通过数字化,可以促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如利用3D技术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同时,可以实现文化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成都市加快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大提升了宽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构建了文化信息产品生产、传播的技术环境。这一点上,深圳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拓展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知名艺术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2)基于文化产业语境下,要打造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构建人才智库载体,构建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完善网络保护的过滤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加强使用防范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
4结语
文化产业语境下,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顺应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浪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顾海兵.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J].群言,2017(09):34-37.
关键词:地方文化 “文化+” 淮安视角
受“互联网+”的影响,“文化+”成为新兴的概念颇受关注。“‘文化+’的实质是要实现内容、市场、资本和技术等关键要素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聚集、互动、融合和创新。”[1]新常态下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就要培育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实现“文化+”,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相关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文化+农业、文化+旅游等应运而生。淮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以运河文化、淮扬菜文化、明陵文化、西游记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带动起旅游消费。籍此让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融合。淮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有底气来做“文化+”,以“文化+”的理念推动淮安文化高地建设。
一、淮安文化“+”的内涵表现
“文化+”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的无限可能,使文化与经济各领域融会贯通,为各产业提供更广阔、更深入的发展空间。文化+农业,可使农业打上特色文化标志;文化+城市,可将城市打造成温馨宜居之地;“文化+商品”,可赋予商品思想的内核;“文化+经济”,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科技”,可促使科技在文化的滋养下加速发展……通过不断地创新与创造,推动文化、经济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在以淮安地方特色文化为根基的前提下,探索能够与文化融合的接口“+”,如以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曲艺、淮扬菜等形成的旅游、产业、城市、贸易、创意等的“文化+”发展模式。下面以“文化+旅游”为例,在以“文化+旅游”中就有“文化”+“名水”、“名城”、“名吃(淮扬菜)”、“名人(韩信、朱元璋、)”、“文学”、“戏曲”、“宗教”、“民俗”等。这里以“名水”、“文学”略作说明。
(一)文化+名水
淮安地处淮河、故黄河、泗水、大运河交汇处。境内有白马湖、洪泽湖(全国第四大淡水湖),仅淮安城就有四水(盐河、淮河、里运河、大运河)穿城,这在全国城市中是难得一见的景观。所以有人说淮安是漂在水上的土地,确然。因水而生的淮安其品牌文化即水文化,其中淮水遗存(包括洪泽湖文化)、运河文化遗存系统尤为著名。淮安水文化遗存独具特色。特色是旅游之魂、就是人无我有、独一无二。“有特色才更显‘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2]洪泽湖大堤“水上长城”悬湖古堤,湖底高出地面4―8米,天下奇观,独一无二;水漫泗州城,“辉煌九百载,沉睡三百年”,世界第一,世界唯一;明代第一陵――明祖陵淹没水底三百年重见天日,举世无双。这众多的“特别”是淮安水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精髓和支柱。因为淮安水文化的内蕴极具神秘性和传奇性,大禹三下桐柏山治淮水,捉拿水怪无支祁,神龟生卵化石猴,石猴成精去西域,水母倾水漫泗州,耿公神灯夜长明,湖上仙境老子山等。这些众多的神话或传说地,像水下泗州城、龟山、老子山、洪泽湖等,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遗存,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淮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与大水搏斗的文化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对旅游者极具文化感召力。
(二)文化+文学
淮安水文化遗存独特的时空定位决定了淮安文学遗产的丰富多样,而且代不乏人。在走进文学史的本土作家中,如秦汉的枚乘、枚皋,魏晋南北朝的陈琳、鲍照、鲍令晖,唐代的吉中孚、赵嘏,宋代的张耒,明代的吴承恩,清代的丘心如;现当代的陈白尘、吴强、陈登科、袁鹰等。一代文学大师吴承恩,根据淮水水怪无支祁等的传说创作了神魔小说《西游记》,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留下大量的文化遗存。《西游记》把淮安文学推到了中国文学的又一高峰,让淮安的文学骄傲地跻身到世界文学之林。“一本好书可以成就一个城市”。“一部《乔家大院》既演绎了晋商传奇,也着实让山西祁县的旅游火了起来。仅一部《西游记》就足以让淮安亮起来、让淮安火起来,因为《西游记》文化的无可替代的地域性,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 [3]事实上《西游记》文学的繁富的文化元素资源正红红火火地被萃取挖掘开发成富含特色的文化产业,如吴承恩故居、西游记博览馆见证了西游记文化在淮安的直根与传承。西游记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也是淮安得天独厚的资源,打响西游记品牌,做活做深做透西游记文化产业既是淮安的责任,更是淮安的优势。建设西游记文化产业园将有力地带动旅游业及其关联产业发展,吸引海内外游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必将为淮安的文化高地建设擎天撑腰。
二、文化结合“+”的措施呈现
(一)前瞻性谋划
淮安虽有淮扬菜博物馆、里运河文化长廊等一些高水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经典案例。但问题在于区域特色文化定位及产品和服务的规划与创意水平有待提升,符合现代时尚消费需求,与人们乐、住、食等紧密相连的特色文化产品不多;市域范围内同一文化资源没有共享反而出现哄抢各自为阵,独立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产业链条和规模效应。缺乏区域性的整体规划与整合;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多数形式陈旧、类型和功能单一,缺乏打入市场的地方特色的演出演艺、工艺品和展览等多业态融合的文化产业。这些都说明淮安地方文化产业还没有高度凝炼出特色,包括产业结构、业态发展等缺少前瞻性的设计、谋划。新兴的文化产业业态整合偏差。淮安的文化产业目前仍然以运河文化旅游、文化娱乐等文化产业门类为主,像数字技术、信息产业没有突出的表现,缺乏产业结构、产业链、生产要素等的有效组织和整合,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为此,应立足淮安经济布局、地理因素以及特色产业的打造,进行前瞻性谋划。
(二)政策性扶持
注重政府推动和政策引导。政策是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导向。淮安市政府为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应高度重视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为打造淮安地方特色文化高地,可以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各种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要跟上,如创新旅游用地政策,加大旅游用地支持力度,优先保证纳入市旅游规划的重点项目用地;放宽旅游财税政策,设立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驻淮科研机构、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促进资源整合与有效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带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对国内外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文化企业进驻淮安投资、创业、发展,给予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集聚性融合
注重市场运作和创意引领,根据不同的特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园,打造淮安特色文化集聚区,形成产业集聚。注重空间聚合和业态融合,从文化产业元素向旅游产业渗透融合的视角看,文化产业元素向旅游产业渗透的主体是旅游企业,在产品表现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旅游景观、旅游商品、旅游娱乐产品、主题酒店等。淮安在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带,如里运河长廊、故黄河生态经济带、白马湖生态圈,要做足文章,以特色文化产品为核心,延伸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西游记、淮扬菜美食等有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有价值的文化素材,开发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培育文化产业核心企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特色产品为核心,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领域龙头企业,并在市场上形成独特的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旅游产业竞争力由于文化元素的融入而得到提升,文化也因为旅游发展而得以传播和发展。在文化产业元素向旅游产业渗透过程中,旅游企业应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根据市场需求将文化元素充分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市场竞争力。
(四)体制性创新
完善党政一体的领导体制。改变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局面,在组织协调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业态融合的制度环境;因为实施“文化+”牵涉到方方面面,如旅游发展委员会、宣传部、发改委、国土局、建设规划局、林业局等部门。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目标责任考核制、联合督导工作制、决策征求意见制等多方合作的工作机制。各涉及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协调,实施市县两级督导工作、双向通报、季度督导、督导工作例会、督导工作倒查等督导工作制;建立旅游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立项征求意见制度,征求与旅游相关城镇、交通等相关规划部门的意见。在创新旅游行政管理体制上,利用社会和民间力量,积极探索“文化+”的综合发展的合力,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产业氛围。
(五)专业性保障
推进淮安文化高地建设,科技须先行,人才是根本。懂得文化管理、文化创意的专业性人才尤为重要。在现行人才较紧缺情况下,可以给予优惠条件以引进专业人才;可以与驻淮高校开办文化经营管理专业,使之成为淮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构建“政府+高校”文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构建“政府+企业”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调动相关企业的积极性,让它们成为地方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双基地”建设以满足为淮安地方文化高地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综上,淮安近年来在探索“文化+”为地方文化高地建设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提升了淮安地方文化在和相关产业的渗透融合中超越预期的集聚爆发的力量,尤其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上,彰显出“文化+旅游”的独特的魅力和引力。但也应看到淮安“文化+”在融合的面上还不够宽广、模式还不够多元化。这些诸多问题需要淮安地方政府予以审视和深思!
注释
[1] 王京生.文化+: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N].中国文化报,20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