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时间:2023-07-14 17:34:38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互动关系

体育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项人类自我完善的精神文化,体育最初与教育、劳动、娱乐、军事、医疗、祭祀等活动处于一体化,以分散、自发、小规模的状态而存在,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分。文艺复兴之后,英国的户外竞技体育和欧洲大陆体操奠定了近代体育的基础。工业革命及欧洲文化的传播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生根、发芽。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行,此后世界各国的竞技运动发展更快,传播更广。竞技体育不仅成了教育青年的绝好手段,也是向青年培养公平竞争,坚忍不拔精神和遵守法律理念的难得方式。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以及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不适,经常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群众体育悄然兴起,与竞技体育的分化越来越明显。竞技体育在径赛规则的支配和现代科技的支配下,向着国际化、标准化、公开化、科学化的道路迅猛发展,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很强的社会文化现象,并日益突显其前沿性、标志性和象征性的特质,群众体育则沿着深入群众,融入生活的方向发展,成为人类积极、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大众健身运动和大众娱乐运动。为了更好的分析论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确定它们的概念。

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概念

伍绍祖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理论,做好我国体育工作》这篇文章中说:“体育有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之分。竞技体育指运动员所进行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取得竞技比赛优异成绩为目的的训练、比赛等活动。”本文中的竞技体育指的是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

首先群众体育的概念是指广义的群众体育对应于竞技体育,是指除竞技体育之外的学校、厂矿、企业、事业、机关以及城镇和农村等开展的以健身、健美、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是社会成员为了达到或保持自身的身、心、群(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诸方面的健康状况,提高人口素质,自愿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与身体活动有关的社会活动。它包括除竞技体育之外的所有体育,一般也称大众体育。狭义的群众体育不包括学校体育和武装部队的体育,一般也称为学校体育。本文所论述的群众体育是广义的群众体育。

其次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哲学层次上讲,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对立统一关系。所谓对立统一,是指两者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两者在一定层次和范围内的差别性。从本质上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它们的表现形式,因此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互动关系。

二、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有激励、指导和示范作用

竞技体育是体育中最直观、最显性的部分,它往往能振奋民族精神。1968年,捷克冰球队战胜苏联队后出现举国欢腾的盛况。我国1959年容国团第一次获得乒乓球世界冠军,激励了广大群众参加锻炼,因发了长达几十年的乒乓热潮。中国女子排球的“五连冠”和“人生能有几回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祖国至上、敬业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中华体育精神都激励了一代代的青少年以及国人。不仅对体育界,对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竞技体育需要高、精、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战术经验等方面的借鉴,有利于群众体育向合于自身规律的方向发展。竞技体育在观赏方面能吸引广大群众,有可能把间接的体育人口转变为直接的体育人口,能有力地促进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竞技体育科技含量高,是展示世界科技成果的一个橱窗,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康复手段等成果加以转化,可以提高群众体育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为群众的锻炼服务,它可以加强群众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三、竞技体育能培养和造就群众体育骨干

竞技体育的人才来源于广大群众,它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淘汰一般的体育练习者的过程。但是竞技运动能发动、吸引群众参加体育锻炼,正如顾拜旦所说:“为吸引100人参加体育锻炼,必须有50人从事运动;为吸引50人从事运动,必须有20人接受专门训练;为了吸引20人接受专门训练,必须有5个人具备创造非凡成绩的能力”。从事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比较短暂,他们有很好的体育实践经验,退役以后,可以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体育辅导员,成为指导群众的骨干力量。如前国家女篮队长宋晓波退役后组建了宋晓波篮球俱乐部,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参加,原足球运动员高丰文也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足球学校,朱建华也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跳高俱乐部。根据资料分析,现在全国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仍缺额很大。

综上所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是体育母项下的两个子项。它们在目标和手段上具有同一性,都是利用身体练习这一手段,达到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体育功能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要协调发展,也就是使两者的优势互补,产生良性的互动作用,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使我国体育事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使效益最佳化。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30.

第2篇

1.竞技体育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区域竞技体育的发达与否,对于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娱乐性、观赏性以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吸引着大众目光,报纸和传媒对于体育的所有宣传和报道内容,90%以上都会涉及竞技体育。因而,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用品、体育彩票等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江苏省竞技体育近几年一直保持强势,在国内各省份中一直排在第一阵营。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近几年随着竞技体育的强势崛起,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较为迅猛。2006年9月,江苏制定《江苏体育产业振兴计划纲要》(2006~2010年),着重强调了竞技体育在带动江苏省体育产业其他各组成要素发展的重要性。该纲要提出整合竞赛资源、培育市场主体和开发赛事经济,为江苏的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也、体育中介业、场馆服务业和体育彩票业创造活跃的市场氛围。

2.体育产业反哺竞技体育

体育产业涵盖了竞技体育,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体育产业氛围浓厚与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将对本区域的竞技体育产生长足的影响。体育产业市场的繁荣,将会培育良好的群众体育土壤,群众体育是体育消费市场的主体,不论是体育用品类的实物型消费还是购买门票观看竞技体育比赛的观赏型消费,群众体育在体育产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产业的繁荣也会直接的带动体育中介业和体育彩票业的活跃,体育产业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反哺竞技体育发展。江苏作为体育大省,这些年体育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体育彩票收入实现全国“七连冠”,截至2012年12月31日,江苏体彩年销量达到161.81亿元,增幅达14.17%,同年体育彩票对江苏省竞技体育资金投入、群众体育以及其他社会公益资金投入均达到历史峰值。近几年,江苏居民体育消费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体育用品,最近几年的增幅都达到20%以上。江苏已经连多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大赛的举办更是活跃了体育消费、观赏、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广告等产业市场,为江苏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空间。

二、江苏省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间的传导机制

1.竞技体育通过传媒传导发挥其效力

传媒是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媒介传播具有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随着科技进步,新的传媒方式不断涌现,如社交网络、微博、在线视频、微信等,这些新的传媒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宽传媒渠道,使得竞技体育的影响力不断放大。江苏省近些年举办的体育赛事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列,2005年举办的十运会,江苏竞技体育军团金牌总数位列第一,江苏民众通过各种媒介收看、收听或者参与十运会,他们为江苏取得优异成绩感到自豪,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进取精神所感染,同时也被竞技体育展现的美感及比赛结果未知性所征服。江苏竞技体育军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的山东十一运会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江苏人最钟爱的竞技体育项目是击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和花泳,这些项目多年来在全国处于几乎难以动摇的领先位置。这些项目里很多都在江苏省群众体育中开展的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很高,每当江苏在这些竞技体育项目中斩金夺银都会带动这些市场化长度深的项目发展出现一个小高潮。江苏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同步协调发展正是由于媒介的宣传和渲染。竞技体育的美感、体育的健康理念和娱乐休闲功能以及竞技竞赛中运动员展现的个人魅力通过各种传媒渗入江苏民众生活,推动江苏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最终推动江苏体育产业的和谐发展。

2.传媒产生激励效应过程

随着传媒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中虽然仍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新生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群众由以往单纯的体育信息受体逐渐的转变为信息受体和传播者双重角色。如微信、微博、网络、IPTV等等,民众通过网络渠道,尤其是“自媒体”快速浏览体育信息并将其实时分享出去,这些媒介对体育信息呈现逐级放大效应。2012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美元,群众收入水平较高,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这为竞技体育信息快速传达、分享提供了条件。竞技体育向体育产业传导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媒介传播体育信息,并对体育信息受众产生激励效应的过程。江苏竞技体育的每一次飞跃都会给江苏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体育用品业会随着群众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而得到发展,体育中介及体育广告收入也会随着江苏竞技体育的兴盛而走向繁荣。截止2003年底,江苏省各种体育产业活动单位达4400多家(不含个体户),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74亿元,较2002年增长18.17%。到2011年,体育产业对江苏省GDP贡献率达到了0.82%,其中体育用品消费和体育彩票销售取得较好成绩,彩票销售连续7年领先全国,2012年江苏体彩年销量更是达到了161.81亿元。江苏体育彩票销售佳绩的诞生不仅和江苏体育彩票运作的方式有关,这和媒介宣传所产生的激励效应有一定的关系。江苏体育用品每一次销售高峰期及体育培训市场的活跃都都是伴随着江苏竞技体育的腾飞,江苏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媒介的扩大效应产生的激励效应不断促使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

3.激励机制促使信息受众产生动机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竞技体育通过媒介向体育信息受众施加影响,响应是指以特定的激励与相伴而生的动机作为前提条件下将产生的最终结果。荧屏竞技是人们了解竞技体育最主要的渠道,人们在观看竞技体育的同时,竞技体育的独特性与功能对受众参加体育健身及消费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江苏群众体育的发展近些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和江苏竞技体育的强势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江苏举办的所有重大竞技体育比赛都离不开群众体育的参与,如竞技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一般都有较多的群众体育健身展示。江苏举办的竞技体育赛事向广大群众传递积极的信息,同时也使得相关体育机构产生积极动机,根据信息受众对竞技体育刺激信息所表现动机情况,可以分为高积极动机和低积极动机。2002年江苏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5%,2007年达到45%,2010年已经达到50%以上。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江苏省男子列全国第一,女子第二,综合指数居全国第二。2007年,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0.8万人,其中国家级、二级、三级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均位列全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江苏省开展城乡全民健身活动9000余项次,参加人次约3500余万。2006年5月,江苏省组建体育用品协会组织,截止2010年底,该协会会员达到200余家。江苏体育产业各组分要素取得的成就无不和江苏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相关,竞技体育借助媒介的宣传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不断促使江苏体育产业的发展。

4.动机刺激体育产业各要素发展

竞技体育通过各种媒介在群众及相关机构中宣传体育的魅力及价值,信息受众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对体育的理解所产生动机强弱不同,但是动机的产生就会促使体育健身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场馆业、体育中介业及体育彩票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联动的。体育健身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场馆业的发展,体育中介业的发展一样会带动体育场馆业及体育消费的发展,而体育彩票会随着社会大众对体育的关注度增强而得到更好发展。因而,在动机的促使下,体育产业各要素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竞技体育对体育信息受众产生高积极动机和低积极动机,这些动机的产生都会促使江苏体育产业的发展。2005年江苏成功举办十运会,实现了6亿元总收入、4亿元净收入的资源开发业绩,创下全运会资源开发的新记录,这次赛事被誉为市场化程度高、资源整合程度高、维权保障程度高的“三高特征”。江苏体育产业在竞技体育的辐射带动下,较好实施了体育产业振兴计划,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建立起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技术培训、中介咨询四大门类的体育市场体系。全民体育健身服务、体育旅游、体育培训和体育器材、服装以及场馆开发开放等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江苏体育彩票业连续7年全国第一;近5年来,江苏省共组织国际比赛136项次、全国比赛385项次、省级体育赛事137项次,承办数量及荣获全国最佳赛区、优秀赛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体育用品业截止2010年底,江苏省体育用品制造单位2500余家,创造产值120多亿元,体育用品销售单位近3000家,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单位总数居全国前列。到2010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82%,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1.6%,体育产业就业人数也达到了38万人。

三、结语

第3篇

邓小平同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不仅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也与新中国体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小平同志一生热爱、关怀和重视体育。在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关键问题都可以听到小平同志的意见。小平同志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体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学习、探索、继承、实践他的体育思想,对我国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改革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1国内邓小平体育思想研究概况 国内对邓小平体育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这一时期用专门篇幅来研究邓小平体育思想的文章较少,大多是在谈教育问题时引用邓小平同志有关体育的指示语录,深入探讨不多。 第二个阶段,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邓小平同志逝世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以往体制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体育战线的一些老同志仍沉湎于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国家应该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包的思维中。体育改革应该怎么搞,成为摆在体育战线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邓小平南巡讲话,对体育战线统一思想、深化改革起到了很大作用。虽然邓小平同志没有直接指导体育改革,但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探讨体育改革和体育市场化的文章。大家认识到,深化体育改革,并不是对原有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从总体上讲,就是要使原来适应计划经济的体育体制逐步转变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三个阶段,从邓小平同志逝世至今。一方面,把邓小平体育思想作为邓小平完整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加以重视。另一方面,注重运用邓小平理论的架构、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和精神实质去演绎概括他的体育思想内涵。研究体系趋于完整和成熟,研究对现实体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日益增强。 2邓小平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我国的体育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明确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把握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 2.1群众体育是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 1974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我国参加亚运会的队伍时说:“向来主张体育方面主要是群众运动,就叫‘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广泛的群众性问题。当然,这就是广泛的群众体育运动。体委就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 当然也要有国家的水平问题。要搞好各个项目的运动水平。这也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所阐明的,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体育也是这个问题嘛!没有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就没有雄厚的基础,好的选手就选不出来。当然整个国家水平要提高,要在提高指导下普及,这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对立的统一。”[1]这段讲话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思想比较经典的一次论述,在研究邓小平体育思想的文章中被广泛引用。对邓小平这段讲话进行解读可以发现,邓小平对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辩证关系的看法是:两手都要抓,但重点是群众体育。在战略层次上,群众体育应该在竞技体育之上,“体委就应该主要在这方面搞好,”全民健身战略应该是全局性的、处于最高层次的战略,其它战略应该在全民健身战略的协调下进行,竞技体育是为全民健身服务的,“提高”主要是为了“普及。”认清邓小平讲话的这一真正内涵,对于完成我国体育的根本任务,为全面达到小康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2.2理论研究与体育实践中出现误差 遗憾的是,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中,可能由于对“普及与提高”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也许是受实际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研究者陷入为实际工作寻找理论依据,而不是从理性角度去研究问题的怪圈,全然不顾他们自己已经得出的群众体育处于优先发展地位的结论,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看成了平行关系。结果是,群众体育要为竞技体育服务,竞技体育要为群众体育提供指导或者引导。并且这种理论为决策者所采纳,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这种战略的提出,表面上看二者并重,但由于对“提高”这个词的微妙理解,似乎从理论上讲竞技体育还是比群众体育更重要一些。例如,有学者就沿用1955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文件中的说法,明确提出,“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的基础,没有提高,普及也就失掉了方向,”[2]细细品味这个结论,提高是“方向”,普及是“基础”,“基础”是为“方向”服务的,孰重孰轻,不言而喻。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再加上金牌在中国社会里有巨大的影响力,人民群众对竞技体育成绩期望居高不下,驱使“一切为了奥运”成为体育系统头等大事,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重竞技、轻群体倾向,金牌成了评价体育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群众体育上不去、搞不好无人过问,竞技体育上不去丢职罢官。近年来,在各方关注下,群众体育被忽视的局面有所改变,1995年颁布了全民健身纲要,但相较于竞技运动来说,虽然口号喊得震天响,在实际工作中,全民健身在体育发展战略中的劣势依然存在,并未根本改观。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有必要领悟邓小平上面这段讲话和其它关于群众体育工作论述的真正含义,重新确定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的优先地位,并准确把握这种新定位的内涵,制定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并积极推行。 3坚持体育工作的人民性是党的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 新中国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把全民健身看作是体育工作的根本。1952年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成立大会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他还提出:“全国的江河这么多,能不能利用起来游泳”。他又根据工人劳动分工细,动作单调的特点,提出“每天做两次工间操”的意见,并号召“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1953年,在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向青年发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号召。在大力提倡群众体育的同时,对锦标主义及运动过度带来的损伤极为警惕,在其所著的《体育之研究》中,他严厉批驳那种“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的体育”。他一生中曾多次批评体育中锦标主义思想,曾指示:“体育是关乎6亿人民健康的大事”,他说:“我们搞体育运动不是为当选手,出风头,而是为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以下举措可以反映邓小平同志对体育工作的态度:1)认为群众体育是关系全国人民健康的大事,于1954年促成国家体委单独成立群众体育司;2)1952年在西南区第一届体育运动大会上题词:“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3];3)在向外国友人介绍新中国体育事业时说:“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4];4)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活动,尤其关心青少年儿童。为《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在这“四有”中,他把“有体力”作为为人民、为人类作贡献的基础;5)1974年的讲话(见上文);[5];6)积极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喜欢散步、洗冷水浴、爬山、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喜欢打桥牌和台球等[6]。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对群众体育和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视并且身体力行的。#p#分页标题#e# 继承了邓小平群众体育优先发展思想,很重视全民健身运动,他曾评述道“中国有12亿人口,体育的中心任务、重要任务就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方针和小平同志的指示是一致的。”[7]他1997年“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题词则更进一步阐明了他对全民健身的重视。 也非常重视体育事业和全面健身,强调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2005年10月12日在南京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表彰会的代表时,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广大体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为目标,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和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等历代领导人都把群众体育的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强调。为人民服务,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体育事业是群众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体育工作的重点。

第4篇

关键词:体育管理;体育原理;体育强国;木桶理论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制成的木桶,决定其容水量大小的,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也不是各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板。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上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为我们理解和思考“体育强国木桶理论”的建设提供了启示,体育强国是有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中的水。经济和政治是底板,是基础、是保障,底板足够大,底板足够结实,其它围板加长时才不会压坏底板,使水从下面漏出来。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经济等是围板,并且他们相互咬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其中任何一块是短板或腐板,或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或者说无法充分发挥出应有容量,都影响到中国体育强国的建设的“高”度。体育强国目前是国内体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体育强国的概念,非正式出现在1979年2月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正式出现在1984年奥运会后中共中央的《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后,体育强国的理念格外强烈,兵败汉城之后,提法逐渐式微,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随着中国在奥运会上成绩的上升,新闻界对再度关注起来[1]。体育强国究竟如何定义,查阅相关文献显示,“体育强国”在英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大致应等同于powerfulsoortscountry(竞技体育强国),国际上从未有过体育强国的评选组织和相应的评价指标,更没有形成体育强国指标体系,体育强国的评价只是一个国家政治利益和发展本国体育事业的需要。在我国是一个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情结的词汇,带有强烈的国家体育崛起的心理诉求。在体育强国的概念问题上,国内众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回答的共同点是:体育强国的概念应是一个动态的、综合性的、不可量化和数据化的概念,更不能以指数的形式来体现,是一个国家体育定性和定量的综合体现,只有基本特征并无统一标准[2]。

1经济和政治是体育强国“木桶理论”的底板

1.1经济是国家体育强国的基石

体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经济学明确指出经济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社会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3]正所谓“国运盛,体育兴”。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经济是体育全面发展基础,有研究表明,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的GDP有很强的关联性,大众体育的发展与国家人均生产总值的关联性更强,[4]国外学者对1984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口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可见经济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的城市、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1%、39.6%、53.3%,已远远摆脱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的标准。

1.2政治地位是世界体育话语权的保障

国家政治的重视,为体育强国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备保障,是体育强国建设一切基础的基础,体育如果离开国家政府关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可能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体育事业的高速、可持续的发展。政治观点的介入,使得体育成为表明自身观点和体现民族强盛的政治舞台,大量政治资本涌入体育,使得体育成为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有效手段。将体育和政治二者完全分离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无政治的体育是体育回归的表现,是体育发展的理想化阶段[5]。

2建设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必须保持动力且把握方向

2.1竞技体育必须认识保持在世界前列内涵

竞技体育保持在世界前列是动态的,所谓动态的是指成绩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会有波动。有人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后,中国体育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拐点”[6],我们如何看待拐点的出现是制定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把中国竞技体育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金牌总数第一是在举论文国体制的奥运战略指导思想基础上,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取得的,不能因为某一次奥运会金牌数的减少,就说我们正逐渐退出竞技体育强国的行列,只要金牌数“拐”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应对现有的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产生怀疑。

2.2竞技体育必须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奥运会成绩是衡量竞技水平的重要标尺,中国竞技体育从悉尼—雅典—北京,毋庸置疑中国已踏入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列,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竞技体育超前于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发展,甚至牺牲了体育的全面发展为代价。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太多的“竞技泡沫”,这些“泡沫”给了我们一时的绚烂,但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之后,国家从多方面总结了新中国60年来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在充分肯定举国体制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敏锐地洞察到了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所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所以刘鹏局长提出:“一要坚持,二要完善”。

2.3竞技体育不必追求大而全

我们在建设竞技体育强国的道路上,必须考虑到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域特点、种族特征等众多因素,以优势项目为先导,带动相对落后的项目,有效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强国,必须抛弃那种,奢望所有竞技体育项目和领域都居于世界前列的理想主义的体育强国情结,对一些不具备进入世界领先行列软硬件的项目,我们不应追求其世界的排位,甚至应当允许一些项目不开展。

3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普及群众体育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3.1依靠政府解决群众体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短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集中体现的矛盾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8]我国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增长,物质条件日益丰富,闲暇时间增多,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皆发生了重大变化,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体育已逐渐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有调查显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投入主要靠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群众体育事业费的增长幅度明显小于体育事业费增长幅度,呈现出体育事业费逐年增长,而群众体育事业费在全部体育事业费中的比例逐年下降的趋势[9],竞技体育投入的优势地位还十分明显。这种态势已经引起国家高度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明确:“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群众体育作为一项事关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其性质决定了它的发展主要由政府去负责、去管理,政府有责任向全社会提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提供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方面的这样一个公共产品和服务。在逐渐增加体育事业投入的条件下,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平衡发展,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体育需求的水平,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享有体育的基本权利。不能主要依靠具有趋利性的市场经济来解决群众体育的需求问题,市场经济服务在我国群众体育中只能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不应成为主流。

3.2建设体育强国,必须提高群众体质水平

建设体育强国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民的体质,实现体育的本质回归。我国著名教育家、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张伯苓先生曾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事实上我国国民的体质水平如何呢?从2005年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国民体质综合指数显示: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成年男性肥胖率较高并呈增长趋势;体育人口虽然达到37%,但包括了学生,除学生之外的体育人口比例,相对美国的48%就较低了。2006年12月23日陈至立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还指出: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一个即便拥有再多奥运金牌而国民体质孱弱的民族,在体育强国评价上的得分依然只能是“不合格”,依然称不上体育强国!国家首先明确提高群众体质水平是体育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群众体育的公益事业水平,完善体育社会指导员制度,构建共管服务体系,建立群众体质水平评价体系,定期进行体质水平的评估,把群众体质水平纳入到省、市、区、县的体育工作考核,把群众体质水平,提高到关系民生问题的高度。

4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实现体育文化和体育产业的繁荣

4.1注重民族文化塑造和世界文化融合

一个国家与民族,只有当全人类都认同他的文化和核心价值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强大。如果没有能力向世界输出有价值的文化,就永远称不上大国,也称不上强国。西方体育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兴起于现代,具有“二希”(古希伯莱、古希腊)文化特征—物理性、群体性和娱乐性,业已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核心,是目前世界体育的主流文化。东方体育文化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内陆型文化、农耕型文化、宗法型文化,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以伦理为中心的系统,提倡:“重义轻利”;“天人合一”;“和谐思想”,两种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塑造民族体育文化,构建属于自身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或许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嬗变过程,但中国要想成为一个体育强国就必须要直面“体育文化”的问题,把握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弘扬优秀的文化因素,赋予传统体育文化一种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不断进行体育文化的创新和体育新文化的建设,寻找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和世界体育文化的结合点,适时地对外展开交流,在世界的舞台上传播和展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让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影响世界体育文化的变迁,为世界体育文化增加多样性的色彩,是未来中国成为体育强国,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4.2加快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步伐

5建议

5.1警惕“马太效应”的产生

“马太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凡是没有的,连他原有的也要夺去。”[10]目前,我国体育的现状是竞技体育是长板,其他方面参差不齐,但总体上来说是短板,在举国体制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下,会导致一些部门、单位、个人将“马太效应”的前半部分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反,对体育的其他内容消极对待。以竞技体育的光环掩盖体育强国建设的短板。

5.2加强对“木板闭合”理论研究

“木板密合”理论突出木板之间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体育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支撑的关系,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系统。体育制度和体育文化的健全,是其他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各子系统的发展,同时也会推动体育制度和体育文化的更新。做好“木板闭合”是实现体育强国木板必须完成的。

5.3加强对“木桶斜放”理论研究

从“木桶理论”上讲,每一块木板可能并不是一样高的,但是,我们可以将长板与短板的组合方式进行不断地调整,比如长板与长板尽量靠近,短板与短板尽量靠近。[11]这样,如果该木桶倾斜放置,所装的水才能最多。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无论在任何时候各个子系统,都不可能同步增长,也不可能高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各系统有效地整合,提高“强国木桶”的容量,“木桶斜放”理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们研究和实践重要的内容。

第5篇

筹备和举办*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重要思想,以举办*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第6篇

关键词:2008年奥运会;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3-0026-03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documentary: historical material, talking, analysis and so on , This paper sets forth the athletic sports value selection, looks back the course of the Chinese athletic sports value selection, elaborates some theories about the Chinese athletic sports afte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hopes to giv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Key words: The 2008 Olympic Games; Athletic sports; Value selection

1 前言

价值是人类活动所追求的根本目标,任何人类活动与时代进步,都与人的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体育作为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它能促进人们的身体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及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大量的价值理念、具有多类别的价值取向。竞技体育是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价值的类别来看,竞技体育具有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强身健体价值、精神价值、娱乐价值等。纵观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一直都是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所服务,成为一种工具、一种手段。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竞技体育表现出了它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该何去何从,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阐述了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涵义,在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演变历程的基础上,试图论述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有关理论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2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涵义

关于价值的涵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价值的“关系说”、“主观说”是较主要的两种说法。价值“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种说法是从主客体的关系角度来认识价值的。价值“主观说”认为:事物或对象的价值,只是取决于主体的情感、兴趣、欲望等心理趋向,只要主体认为事物是有价值的,该事物就有价值[1]。

价值取向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自身的需要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来进行评价、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它是主体根据长期的实践和反复的体验,对客体的价值属性、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定势,是主体在评价客体对自身及社会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是价值取向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竞技体育的价值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即个体或社会按照自身的价值标准确定自身的竞技体育目标,并按照此目标主动从事竞技体育活动,是动机、目的和情感意志的综合体现。

3 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

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的演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大体上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3.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价值取向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强调“克己守礼”、“忠君爱国”,个人完全成为统治者完成统治的工具,没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体育运动被纳入到道德培养、教化民心的轨道上,都是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存在的,这样就压抑了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如我国传统的武术发展到现在,在很大程度上还都是走艺术化、表演化、休身养性的发展道路,而传到别的国家却发展成了很有竞争性的跆拳道、柔道、泰拳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传统体育的价值取向不是强调竞争、对抗,而是要遵守礼仪,实现道德的升华。

3.2 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在近现代的中国,由于外敌的入侵,中西方思想开始有了直接的交锋,使得中国古代的体育价值观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其它多元素的价值观开始出现了。在此时代,体育不再仅仅是休身养性的手段,也可以张扬个性、拼搏进取,这些都与我国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形成明显的分歧。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走的是大范围的“集体主义、全国一盘棋”的道路。我国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也体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在此基础上,再向着“更快、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反对个人崇拜,推行集体主义思想,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

3.4 改革开放后至今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西竞技体育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中国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进行了新一轮的整合。反对个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早已结束,发挥运动员个性,提倡“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时代也已到来。以运动员为价值表现核心、以其他竞技体育参与者为价值接受主体的价值生成机制正在构建[2]。

4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

中国的竞技体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那时把竞技体育当成是一件公益事业,国家统办一切,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竞技体育当中,几乎很少管群众体育的发展,社会上也基本不参与竞技体育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形形、千差万别的利益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利益主体由于利益分配不均所带来的矛盾与冲突却给我国的竞技体育带来很大的冲击,使竞技体育的格局更复杂。如何进行利益的整合与协调,消除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都与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有很直接的关系,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4.1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依据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构建须遵循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具有一定的依据。总体来说,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特色,批判继承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优秀成果,突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和西方特色的结合。

4.1.1 以推进人民群众的发展为竞技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各种价值的主体。因此,可以说,价值的本质在最高层次上属于人们。马克思主义指出:要以实现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每个人的最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为最高价值目标,要把有利于社会历史进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所有的发展也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评价,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样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防止和纠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消极价值取向。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它的发展也应牢牢的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4.1.2 坚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在推进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总是努力地改变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中的生物,试图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从而证实自己具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之后,却发现在这征服、改造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环境失衡等问题,人类本身也已成为此过程的受害者。因此,以解决环境问题为起始的“可持续发展观”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议题。竞技体育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顺应了这一发展潮流,而且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特殊国情下产生的“举国体制”虽然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已显示出很多的缺陷,例政府经济负担过重、竞赛体制不健全、后备人才薄弱、运动员退役安置难等,这些都给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情形下,坚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我们重新审视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提出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具有实际战略指导意义。

4.1.3 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但反过来说,人又存在于一定的社会集体中,具有社会性,其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个人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又将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竞技体育强调“无私奉献”、“为国争光”,把社会需要摆在第一位,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逐渐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也逐渐考虑到个体需求,不仅从物质层面,还从思想和情感层面给予了真诚的人文关怀。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的现象,例运动员的外籍身份、虚报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这些都给我国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倡导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时,应提醒竞技体育的个体,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是否损害了社会需要,消除那些不合乎体育文化、体育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发展说到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在倡导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时,也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使人们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发展建设中。

4.1.4 正确处理民族特色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所蕴涵的内容及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个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终极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外来文化也有其自身的优点,特别是西方文化中,提倡人的个性发展和思想解放,主张尊重与维护人的自由、尊严和价值等。西方现代体育文化正是在这一影响下开始崛起并得到发展的,强调“永远争取第一,永远争取超过别人”、“一切体育为大众”,从中可以看出, “人文精神”在体育中得到了直接体现。所以,我们在构建竞技体育价值取向时,在注重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应当借鉴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成果,注重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4.2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判断,不能以对错优劣来评价,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放在群众当中去考量、去评价。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而言,就是牢牢地把竞技体育的落脚点放在它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本质上去,进而寻求“人的精神”的回归,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价值追寻之路,也反映了中西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不断冲突融合的事实。同时,利用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去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发展和谐体育,然后利用和谐体育去帮助构建和谐社会,竞技体育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就在中西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整合中得以统一。

4.2.1 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由于旧体制的影响及经济的不十分发达,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即涉及“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个方面。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政府一直以来都是将全国体育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竞技体育当中,因此,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跨入到金牌榜的前列。而相比之下,我国的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还相当落后,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参与体育的习惯等与体育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一种价值观的判断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放在群众中去评判。对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而言,就是应该将终极目标放在它的社会功能、本质功能上去,即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引导人们通过观看精彩、刺激的竞技体育比赛、表演,然后主动参与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中,从而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互促进、相互进步,共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4.2.2 更加注重体育的本质功能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一直被当作是振奋民族精神、开展国际政治外交的一种工具,被看着是体现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又进一步过分的把竞技体育当作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过分强调体育的衍生功能、次要功能(政治、经济功能)的现象,使体育的本质功能(健身、健心功能)被人们所忽视。

邓小平南巡时曾讲道:“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指出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同样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它的发展也需符合这一本质要求,即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指出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本质和工作宗旨。2008年奥运会后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应紧紧围绕这一宗旨,要为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服务。

4.2.3 中西方竞技体育的不断融合

各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都处于不同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从而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和文化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不同的价值选择。我们要从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探讨中西方竞技体育价值选择冲突和交融的特点及规律,解决好本民族与世界的关系。西方的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以个人主义为思想原则,注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等主体问题,所谋求的是个人的幸福。我国在《21世纪议程》也已经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目标,把人的发展提到了战略高度,二者是相同的。此外,西方把竞技体育当成“产业”来发展,注重“效率、效益观念”、“功利观念”等,使体育产业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这些都可以丰富到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中,使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内容更丰富,竞技体育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遵守礼仪、实现道德的升华;张扬个性、拼搏进取;推进集体主义思想;以运动员为价值表现核心、其他竞技体育参与者为价值接受主体。

5.2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以推进人民群众的发展为竞技体育价值的评价标准;坚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两者的关系;正确处理民族特色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5.3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应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应更加注重体育的本质功能;应进行中西方竞技体育的不断融合。

参考文献:

[1] 斯力格.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与协调运动员、俱乐部互逆结构的矛盾[J]. 体育文化导刊, 2004,(10).

[2] 颜天民. 竞技体育的价值研究[J]. 体育科学, 2000,(1).

[3] 康冬. 竞技体育价值取向变迁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D]. 陕西师范大学, 2007,(4).

[4] 田荣和. 体育的工具性异化与人性化复归[J]. 体育学刊, 2005,(4).

[5] 冯庆梅.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探析[D] . 西南大学, 2007,(4).

第7篇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词源;概念;关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16-06

当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家、学者们围绕体育概念展开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讨论告一段落之后,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社会体育有了较为准确的法律界定,社会体育一词开始频频见诸于报刊,《体育法》中几乎都使用社会体育,很少提到群众体育一词。与此同时,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群众体育一词似乎也不甘示弱,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也频繁出现,几乎与社会体育齐头并进,似乎在向全世界声明:“我们之间是大有区别的”。于是,在体育概念大讨论之后,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等概念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后,在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之间关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民生体育”概念在北京奥运前后又迅速闯入人们的视野,颇有驻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趋势。所以,进一步梳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今后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二者与“民生体育”等概念的关系,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文章的主旨在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多种定义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及逻辑分析,指出它们的区别,又从不同的视角,找出它们互相间的联系。

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词源的辨析

1.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29年,张汇兰在《女子体育普及之我见》一文曾提出:“提倡群众体育,反对牺牲群众、专注重选手运动的体育。”[1]但从1929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体育法》[2]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可以看出“群众体育”一词仍然没得到广泛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为了摘掉因百来年来的羸弱而被扣上的“东亚病夫”帽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主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的体育运动。1952年10月,主席向全国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我国宪法中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国初期,我国对体育一词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科学的定义,基本处于表象化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于群众中正兴起的体育运动,更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汇来表述。通过查阅相关我国体育史料发现,群众体育运动的这一名词是先经历从“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到“群众体育运动”再到“群众体育”的演变。这种称谓演变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而进行政治整合的一种需要。

1.2社会体育

据文献调查显示,“社会体育”一词源于日本,而我国最早在1918年召开的第4届全国体育会联合会会议提案《推广体育计划案》中提到“社会体育”一词,提案提出:“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即我国北洋政府时期使用了“社会体育”一词[3]。而后就一直很少提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体育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标志着它在我国逐渐被启用,90年代中期,社会体育在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使用一度出现井喷现象,除了出现在一般性新闻媒体报道外,还出现了以其称谓的机构建制——社会体育处和以其称谓的学科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从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到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了“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再到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并对“社会体育”作了专门的规定与注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4]。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中国的“老百姓体育”将迈入社会体育时代。

1.3民生体育

“民生”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中民生即百姓的生计。然而国人对“民生”一词的最为深刻理解源于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中提出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先生在民生主义中具体阐述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5]。

而现代《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政府开始关注国内的民生问题,随着弱势群体参加体育的保障、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的也越来越受关注,“民生体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民生与体育结合在一起的“民生体育”一词最早则是在陈小林的《民生体育论》一文中出现。随后主席在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提到体育内的民生问题,要求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紧接着十七大也指出要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作为民生问题之一群众体育作为重点,加强投入到公共体育事业,让它体现以人为本,在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机的成熟,体育界人士和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相继提及民生体育,并把体育视为民生,要求大力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此同时“民生体育”一词开始频繁见于报端,而关于“民生体育”的研究也蜂拥而至。

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界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概念的区分非常模糊,与它们相关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之间属种关系也论而不清,以致造成概念不准确。以下是对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2.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的纵向比较分析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同时概念又有内涵与外延,他们会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因此关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概念也随人们认识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对群众体育概念的几种定义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定义基本雷同。属概念都是“体育活动”,种差稍微有点不一样,但都离不开“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与社交等为目的”,总体呈不断完善的趋势。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体育整体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构成的,群众体育[6]的外延还包括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等。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文件中也是这样划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与群众体育[7]中的“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及“群众体育[6]固有特性:时间的业余性、项目的随意性……”相矛盾。军队体育与这些群众体育概念也有矛盾。军队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群众体育[7]固有的“自愿性”特征矛盾更加突出[8]。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群众体育概念的内三者概念的横向比较发现,从属概念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的属概念皆为“体育活动”,由此可以认为,两个概念的定义从总体上没有把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完全区别开,没有确定两个概念的各自不同的本质,但社会体育的属概念——“身体锻炼活动”与“体育涵和外延也出现了矛盾。

通过对社会体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有的是“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的是“身体锻炼活动”;种差也有一些差异,但总体都含有“健身”的目的。同时分析发现,不同版本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存在一些矛盾。第一、社会体育亦就是群众体育、大众体育。这种概念分析与以上群众体育概念中所犯的逻辑错误大致一样。第二、体育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的三元体育观与社会体育[9]中“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构成我国体育”相矛盾。至于军事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法》中却无法考证,如果按照社会体育[10]的观点,把它划为社会体育下的一个种概念,那么《体育法》第十条“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与社会体育概念[11]中“活动时间的业余性”跟军事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矛盾。

而对民生体育概念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也有两种,第一种指“体育”[12];第二种是指“体育活动[5,13]”。种差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说法。但总体来讲,学术界是分别从广义、狭义以及人文等多维视角对“民生体育”的概念进行阐释,“民生体育”外延不变都指向全体公民,它既包含了狭义的群众体育,也包含了学校的青少年、部队,民生体育还特别指向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体育。但三种观点在内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深入、发展、完善的趋势。

2.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横向比较分析

通过对表1中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社会体育概念与其他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有一定区别;从种差上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二者完全不同,这也真正从内涵区分了两概念的不同点。所以,从逻辑上看,三者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由此看来,我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分歧较大,在给他们下定义的过程中,大部分没能真正把握住概念的本质与本质属性,而违反了矛盾律;同时在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概念外延上不同的理解,又造成了大家在这概念的使用过程经常违反同一律;虽然大家对各种民生体育概念的外延能达成一致看法,但对内涵理解却有差异。因此,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属于三种不同概念,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的视角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关系的辨析

3.1政府工作视角下的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包含的关系

我国对于体育的分类也存在争议,而且这种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种形式。从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工的角度来看,“二分法”认为我国的体育可以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又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后,人们对我国政府的体育构成又产生了两种新的解读方式:其一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构成,通称“三元体育观”,是为“三分法”;其二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四大部分构成,是为“四分法”。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到的民生体育即全民体育,既包含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也包含了弱势群体体育。

由此可见,无论政府哪种“分法”都无法改变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大于”的关系,换言之,政府工作视角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3.2历史发展视角下的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发展的关系

3.2.1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20世纪80年初,社会体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被使用,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改革开放后,由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社会变迁,为社会体育这一概念走到前台的打下坚实社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替代原来的计划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始形成[14]。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也实现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弱政府,强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群众体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组织管理上,群众体育从纯粹的政府行为,向政府、地方团体、民间团体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在目的上,群众体育已由单一的追求健身目的发展到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的目的转变;在内容上,群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已经从原来的简单、枯燥发展到异彩纷呈;在参与方式上,群众体育已由以前政府行政干预的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在参与人数上,群众体育由原来的少数人参与到现在多数人参与的转变[15];在锻炼空间上,群众体育由单位走向社会,并向单位、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锻炼空间转变[14]。

群众体育领域的发生的巨变,反映了社会对体育需求的扩大,反映了整个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从社会现象上看,社会体育一词作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改革开放热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80年初横空出世,并与学科同步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使用频率达到高潮,并逐步替代群众体育,并获得大家的认可,究其原因是社会和体育自身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急需一个能够更加准确表述群众体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的概念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是自身结构更加完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发展机制更加合理的群众体育”[16]。

3.2.2从社会体育到民生体育“民生体育”是近4年才被我国体育界人士频频提到的,而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收入的节节攀升,社会体育也得到高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各种体育健身投资,这确实为一部分人的健身提供了保障,但也使大多数民众的体育权利受到限制,从而催生了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两个阶层。在今天的中国,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二元对立,裂痕进一步加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道德约束受到了市场与经济的诱导而出位后,化解两个阶层之间的现实对立,促进彼此之间互相融合,共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当前国家政府的重要议题。这时民生体育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出现及时缓和了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尖锐对抗,从而组合成社会全体民众体育的整体概念,用包容超越了潜在的对抗。从公共体育产品和事务角度回归的民生体育体现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色彩,重新确立政府成为承担全民健身活动责任方面的主体角色,从民生视角思考国人的体育诉求,满足国人的健康需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2010年,[17]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中也明确指出:将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体育需求。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体育,尤其是民生体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后奥运会时期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也为民生体育发展提供绝佳的契机,国家既要继续发展竞技体育,也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换句话说,既需要金牌体育,也要民生体育。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体育既是后奥运会时期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产物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民生体育与社会体育两者紧密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性质上,民生体育强调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强调社会公平公正,人人享受体育带来健康,共享公共体育资源的体育,具有公共性特征;社会体育则是更强调以满足不同公民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体育需求的体育,因而更具有个体性特征[18];在内容上,民生体育主要指民生视域下的社会体育,又包含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弱势群体体育等全体公民体育;在运作方式上,社会体育强调政府、社会运作及自主组织,民生体育则更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投入与主导;在目标上,社会体育追求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目标,民生体育则以公民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感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历史发展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人文主义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具有生命关怀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逻辑关系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外延无限扩大和内涵更加丰富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体育(群众体育)。

同时,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新时期,以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民生体育将是我国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由于概念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它又会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因此,概念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但是绝不能僵化地将其定格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这三个概念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互相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关系视角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有包含的关系;从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北京奥运会前后三个同的体育普及形态。毋庸质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甚至与民生体育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同时有理由相信,政府主导下的民生体育必将引领群众体育迈向新的高度,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8.

[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97.

[3]许伟,翟丰.浅析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关系与渊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7(4):15-18.

[4]吕树庭,王伯超.再论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1-4.

[5]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8):5-7.

[6]国家体委群体司.群众体育工作指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

[7]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8]周结友,裴立新.群众体育等于社会体育吗[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8-12.

[9]朱琼,高铭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试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4.

[10]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

[11]夏征农.词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

[12]薛波.打造体育强国必须从民生体育抓起[EB/OL].,2010-02-11.

[13]沈克印.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

[14]冉学东,王广虎.“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33-35.

[15]吕树庭,饶纪乐,王旭光.社会体育概念管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8-10.

[16]刘德佩.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J].体育文史,1996(4):10-11.

第8篇

(一)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二)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年*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年*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年残疾人*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第9篇

摘 要 在举国体制的作用下,我们国家在综合性运动会中的成绩几乎逐步达到了巅峰。但是,在辉煌的奖牌数之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却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发展的差距,是一个与人民大众最切身相关的问题。本文试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才能让竞技体育的蓬勃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媒体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本身具有极大的魅力,它的激烈性和戏剧性能使热爱它的人受到深刻的感染。而且竞技体育项目上的丰富性,也使得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去。当然,并不是每一项竞技运动都适合成为群众体育的项目,但是由竞技体育带来的运动热情却能使大众养成一种健康和具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一、媒体是连接大众与竞技体育的重要纽带

总的来说,能亲临比赛现场观看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所以称媒体是连接大众与竞技体育最重要的纽带是不为过的。大众不仅能通过媒体观看竞技体育比赛本身,还能了解到比赛之前之后的各种信息。虽然媒体的报道是基于比赛的客观事实,但是媒体的报道角度以及选材也充分体现了其主观性。所以,媒体的报道实际上为大众营造了一个感受竞技体育的环境。新媒体的交互性虽然让受众在查阅竞技体育新闻、观看竞技体育比赛时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性,但新闻和转播比赛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媒体手中。

二、媒体应运用“议程设置功能”,“培养”受众参与群众体育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播学效果研究归纳出的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里,有“议程设置功能”和“培养”两个值得我们关注的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指的是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培养”理论指的是大众传播通过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记录和传达活动,向人们提供关于外部世界及其变化的信息,用以作为社会成员认识、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根据以上理论,媒体在选择报道竞技体育的议题时,涉及的面应该更广泛一些。不应该过分关注和渲染比赛成绩、最终冠军等功利性的部分。当前我国体育媒体在报道竞技体育比赛时,经常只介绍获得奖牌的几名运动员,却常常忽视其他运动员的风采;仅仅报道竞技体育比赛最后的成绩以及反复的地计算我国所获金牌数、奖牌数、排名,而忽视比赛在竞技层面、人文层面和艺术层面的丰富内涵。这样的报道很难使大众真正体会到每项运动本身的魅力,只能让他们在观看比赛时不断地想喜欢的运动员怎样才能赢,却没有享受到比赛过程的美好。

在我国媒体对所有竞技体育项目的报道中,对国际足球的报道是做得比较全面和层次丰富的。在各媒体对国际足球的报道中,数据、排名、比分往往不是最醒目的,赛场内外的故事以及足球文化才是媒体更加花功夫去做的部分。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天下足球》栏目,经常会用戏说的方式,总结国际足坛一周或一年的大事。也会经常制作关于一支球队或一名球员的专题纪录片。这样的制作经常被球迷很珍惜地收藏。体坛周报社主办的《足球周刊》杂志上,总会刊登体现不同国家或者俱乐部足球文化的文章。这种议题设置方式使得喜欢足球的大众充分体验到了足球运动各方面的魅力。比赛的胜负虽然能影响到球迷们的心情,但不会影响到他们对足球的热爱程度。再看看群众运动中的足球,虽然足球这项运动受到场地和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但我们身边那些热爱足球的人却总能兴致勃勃地组织起来。如果能在场地上给他们提供更大的便利,我相信群众体育中的足球运动将会发展得更加蓬勃。

借鉴国际足球报道的经验,媒体对其它竞技运动的报道,也可以根据这些项目的特色进行。就如乒乓球,作为我们国家最有优势的王牌项目,我们对于乒乓球队员的了解却很少,甚至在有的情况下出现了误解。大众只喜欢那些从来不丢掉一块金牌的选手,这样不仅让人难以真正爱上乒乓球这项运动,还间接地给了运动员巨大的压力。网球运动的报道在这几年有了非常好的进步,运动员的个人魅力以及这项运动本身的魅力更好的展现在了大众面前。人们不一定能守在电视机前看完冗长的网球比赛,但却能记住各网球运动员的击球特点和精彩瞬间,从而怀着极大的热情来到网球场上实践。报道的内容可以不局限于比赛,报道的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比如说多运用音乐的渲染力,在每一则新闻或报道的制作上更追求优质。

当媒体给大众营造的竞技体育环境非常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大众会对运动本身产生美好的情绪,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当有参与运动的契机时,他们会主动的参与进去,并且从亲身实践中得到更大的乐趣。于是,在这样的循环下,竞技体育对于群众体育的带动将会得到实现。当然,在这个循环中,除了媒体,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如群众体育设施的建设、群众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然而媒体将从主观能动性这个方面起到最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媒体能将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反馈给群众体育管理者

不仅是对于大众,媒体的反馈功能也能让中国体育事业的管理者了解到群众对于体育的态度。从而注意到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以改变管理的措施,更好的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无论是体育大国还是体育强国,仅仅有综合性运动会上金牌数的领先是绝对不够的。体育应该是群众的体育,它最终的目的也是让人们在体育的精神下生活得更加美好。作为媒体,应该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那一份贡献。

第10篇

摘 要 为了探究运动制度化与体育参与角色体验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角色社会化发展的一般理论模型出发,以互动理论为视角初步探析运动制度化―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理论模型。并且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领域入手,分析不同形式的制度化运动和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关系。研究发现,运动制度化与体育参与角色体验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关系,但是其中三个领域各自的制度化与角色体验关系以及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却各不相同。

关键词 制度化运动 角色体验 互动理论 学校体育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人们的体育参与行为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来自于组织的形式。制度化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们的体育参与,从而促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角色体验,而良好的角色体验又将直接影响于人们的运动参与,进而促进体育运动的制度化发展。探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理论上阐明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在实践中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运用和完善,促进体育运动的制度化发展和人的运动参与。

一、“运动制度化”与“角色体验”

“运动制度化”是建立在“制度化”概念之上的一种形式,而“角色体验”则是社会学中的术语,体现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因此,辨析二者的概念必须建立在对“制度化”的理解和对体育社会化的解读之上。

不同的学术派别对于“制度化”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于它的阐释也莫衷一是。其中最为普遍接受的莫过于美国社会学家伯格的解释,他从过程论的角度把制度的生成和发展理解成为一个“习惯化――制度化――合法化――社会化”的过程[1]。他认为,制度来源于习惯得的定型化,因此在制度形成的初始阶段,外化对于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人们的自己习惯的形成中运用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习惯日渐常规化,才最终使得客观的制度得以建立。而客观的制度一旦建立,无论对于参与制度构建的人还是制度范围内的其他人士,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现在对制度化的理解即是一种行为或组织形式随着时空的发展,组建常规化和模式化的过程。

角色体验属于社会化范围内的现象,因此要理解角色体验首先要规范其所属情境下的社会化的涵义。我国很多学者对于社会化的理解一般是建立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上的解读,认为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的一种过程。但是随着社会学的发展和不同流派的兴起,人们对社会化也产生了新的认识。西方的一些学者开始结合互动理论和批判理论来重新审视社会化的涵义。他们意识到社会化已经不是一个单向的人适应社会的过程,而是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同时对社会产生作用力,进而影响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2]。因此,这种语境下体育运动的角色体验也不是一个体育运动作用于人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人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的角色选择和重塑,进而让所选择的相应角色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二、运动制度化与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关系模型

作为体育运动参与的特殊行为,运动的制度化和角色体验形成并发展于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双向作用过程之中,因此对于制度化运动和参与者角色体验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促进体育运动的制度化发展和参与者的角色体验有积极的意义。

(一)角色体验理论发展的一般模型

在社会系统中,角色体验的一般模式往往是用一种因果链的结构来表示,具有代表性的是凯尼恩和麦克弗森的模型(图1)。他们认为角色体验理论一般模型研究在各种相互关联的组织系统内进行的一系列角色体验的过程和相关的作用机理。并且强调如果传统的组织机构内的逻辑关系较为稳固并继续发挥作用,那这种组织系统就有可能成为消除制度的有力推手,同时在阐释社会系统中的角色发展过程时,也能以较少的变量来说明问题。

(二)运动制度化-体育参与角色体验关系模型的构建

制度化的体系和过程往往是组织系统作用于个人的最大特征,因此探索运动制度化与角色体验的互动关系就要研究角色体验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往往是通过变量之间关系模型的搭建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结构方程模型。凯尼恩和麦克弗森曾经通过研究建立了体育运动过程中角色体验的一般理论模型(图2)来解释体育运动参与中影响角色体验的变量。

在这个模型中,个人属性和角色体验状况都是作为一种参与者主观属性的因素存在,重要他者(有时也称第三变量)则是主观因素之外的影响变量。可惜的是,凯尼恩和麦克弗森在这一模型中提出了重要他者这一概念,却未对这一概念所谓何指进行说明。本文正是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对体育运动的种类划分,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方面来分别探索不同体育运动领域制度化的发展和相应角色体验的重要他者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构建了运动制度化-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理论模型(图3)。

现在一般将体育划分为四大领域,即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之所以选择其中的三个方面来作为本文讨论的出发点,主要判断标准主要是现在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是以除体育产业之外的三个领域来呈现。因此,我们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分析运动制度化与运动中的角色体验的作用机制和互动关系。

1.制度化的学校体育中的角色体验

学校体育无论是在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还是促进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终身体育思想和运动休闲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学校体育正是这一趋势的有力推动者。法国著名教育家顾拜旦先生在复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初就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念――“所有人的体育”和“教育的体育”。在这个理念基础之上,现代学校体育被赋予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推动大众体育发展、为竞技体育夯实基础的历史使命。事实上,现在不少国家的学校体育已经成为推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重要根据地,如日本的学校体育在大众体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很多竞技体育运动员都是来自大学体育联盟。

学校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具有制度化的保障。有人曾经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一系列因素,并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积极的学校体育参与通过学生在认知、情感、行动等方面体育进入的扩大来实现,这种体育进入在时间、努力、投入等方面的程度则受来自于内在和外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促使这些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正是运动制度化的作用关键,比如内在和外在的满足、社会归属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制度化的外在机制。而促进主体积极地回避处罚,也正需要完善的制度化的处罚机制。因此,制度化的学校体育运动就成为调节和控制这些因素的重要途径,最终通过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学校体育积极的角色体验。另一方面,积极的学校体育角色体验也会通过行动、情感、认知等因素的作用来促进人们积极的体育参与,因而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的发展,进而带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2.制度化的大众体育中的角色体验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有六个省市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而这六个省市的体育人口数量和群众体育开展状况也是位居全国前列。依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民对于体育、文化等的需求就开始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当人们对大众体育参与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角色体验时才会产生长期从事此项活动的动力,最终形成制度化的开展。

大众体育中不仅包含一般的群众体育参与的角色体验,亦有一部分作为高水平竞技运动的角色体验,这就是大众体育中的竞技成分。大众体育中的角色体验促进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众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发展基础的功能,与学校体育的联系则是体现在其作为学校体育延伸的后续关联性上。因此,大众体育的制度化发展不仅是促进大众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重要组织保障,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因为制度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关组织制度的保障,更需要社会成员的理解和认可[3]。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推进,不仅需要形式上的规范,也需要文化价值的认同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3.制度化的竞技体育中的角色体验

在我国以往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竞技体育相比较于其他体育形式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和竞技体育自身的制度化程度较高不无关系。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优势项目饱和,难点项目难以突破等。在“十二五”期间,竞技体育不仅肩负着争夺奖牌、为国争光的光荣使命,同时还要对“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竞技体育还需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制度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竞技体育自身的要求的技术高端性,因此它所提供的只能是自身的专业化角色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体育领域产生作用。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竞技体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这也使它能够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参与需求。但是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体育伦理与功利需求的冲突,产生了一些发展难题。当然,这种难题也是源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程度。因此,竞技体育需要重新回归教育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通过自身价值体系的完善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正如国外一些学者所理解,竞技体育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一所增强体质、塑造性格、培养公平竞争精神的学校。我们也当意识到,竞技体育能够得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它价值理念和职业诉求的重新审视。

三、结语

体育运动的制度化与体育参与的角色体验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正向相关关系,在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以及竞技体育之间都有不同的关联形式。制度化的学校体育中提供了一部分竞技体育以及自身的角色体验,同时这种角色体验对三个领域的制度化发展都有不同形式的促进作用;制度化的大众体育提供的是一部分竞技体育以及自身的角色体验,这种角色体验亦对三领域都的制度化发展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三个领域中,竞技体育是制度化水平最高的领域,但也因其高端性使其只能提供来自于自身的角色体验,但是这种角色体验却是对三个领域的制度化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康永久.教育制度化:概念的厘定[J].当代教育论坛.2002(9):23-25.

第11篇

【关键词】 体育展示 竞赛 传播 共赢

体育传播在大众媒介时代被认知为以电视转播、新闻报道为主流渠道的传播形态,而竞赛展示为体育传播赋予了一个新的注解:“体育即传播”。通过竞赛展示这个“跨界”载体,使体育这一全球性语言实现着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二位一体的深刻变革。竞赛展示主要指在体育竞赛现场通过播报、音乐、视频、表演、互动、灯光等综合传播方式,利用声光电技术营造赛场氛围,将体育竞赛内容、赛事文化、市场效益以整合的平台呈现给现场观众和离场受众,被称作体育赛事的脸面和形象。从传播学的角度界定,竞赛展示是在体育现场内外所有与竞赛和赛场氛围相关的信息、观点、情感的符号传播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整合系统。由此,竞赛展示是一个从体育竞技到体育文化跃升的综合传播体系。

竞赛展示的传播特征

对一个事物特征的判断,遵循注意-兴趣-了解-记忆的认知原理,首先获得体验的是该事物的外在表现,即形式特征,进而深入内部固化印象,提炼事物的内在模式。形式特征是指人们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机能直接感知或者运用工具性力量测量的事物的外在性状,它一般包括速度、高度、范围和持久度等衡量指标。

1.传播速度

从速度来看,竞赛展示可以被看作最迅疾的传播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体育现场传播,电视直播也被嵌入成为竞赛展示中最长的视频展示环节。体育竞赛中对于竞赛展示的需求瞬息万变,对于时间充满不确定的赛事而言,或许一分钟前急迫地需要竞赛展示的插入,一分钟后竞赛展示则变得画蛇添足,因为竞赛展示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往是以秒为计量单位的。当然竞赛展示也可以是十分冗长的传播手段,因一些竞赛项目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或一些突发的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的出现,赛后竞赛展示就有可能被无限期拖延。简言之,竞赛展示的信息传播是准时、及时、适时三要素精当组合的灵活变通。

2.传播高度

从高度来看,竞赛展示传播定位于高深与通俗之间的中间路线。竞赛展示中的信息传播,体现对体育竞赛知识及专业术语的简单介绍,但不涉及高水平运动员才能领悟的技战术意图或组委会内部掌握的竞赛组织方案的解释和说明。通过竞赛展示传播塑造的观众情绪和氛围根据体育现场的类别不同可分为热烈、期待、温情等不同基调,但竞赛展示从根本上代表体育赛事的组织行为,与纯粹的民间群体现场助威行为在展示语言、态势、倾向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传播广度

从延展度来看,竞赛展示无所不在地体现出传播的时空同在、信息共享和情感共鸣。竞赛展示的触发点不完全是体育官方组织有意识的预先安排,有时可能是竞赛过程中竞赛展示团队有备而来而又顺其自然的临场发挥,甚至可能是对体育比赛现场观众气氛的主动顺应和积极回应。也就是说,竞赛展示的传播范围天然包括观众群体在内,它模糊了竞赛展示专业传播者和现场观赛群体传播主体的界限,竞赛展示甚至成为融合赛场内外观众实现情感共享的主要工具。

4.传播深度

从持久度来看,竞赛展示在体育现场的传播控制中作为花絮镶嵌在体育竞赛这条主线的间歇中,但它在现场传播中留下的形象印痕和情感记忆将延绵在观众心间许久。新闻传播有一个客观规律,传播时效与功效成反比。在竞赛展示传播中,往往经典的竞赛展示声画和场景将在人们内心长存,例如庄严神圣的颁奖仪式全程。而形成这种延续性的推动力并不是强制传播手段在发挥作用,而是对激烈的呼唤、对崇高的膜拜、对仪式的向往等软性情感因素的触动和隐现。

竞赛展示传播的发展趋势

创新扩散过程中,增量式发展比存量式改革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现实的挑战。竞赛展示在赛场是一种增量式传播,是在现有体育竞赛的基础上新派生的传播子系统,竞赛展示在尽可能不侵扰体育赛事其他子系统利益的基础上增量改革是最为平和的前进方向。

1.自上而下的渗透路径

竞赛展示活动可以划分出数个创新扩散阶段,依次包括国际商业比赛的经验尝试、全球大型赛事的推动认可、屈指可数的竞赛展示项目化运作、竞赛展示公司雨后春笋般成长、固守传统的滞后群体。竞赛专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做的趋势判断为,竞赛展示的创新者是奥运会等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早期采用者是国际单项体育比赛,早期大多数是国内商业体育比赛,晚期大多数是全国性竞技体育比赛,滞后者是群众体育比赛。

纵览竞赛展示传播的发展路径,正在沿着自上而下的线条扩散延展,在体育竞赛中的覆盖率也正在逐年提高。自上而下主要指传播主体的由大到微和传播平台的从高到低,竞赛展示形成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信息辐射性,国际大型综合赛事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平台,竞赛展示借助这个窗口完成与国际标准的迅速对接;商业置入度,体育职业赛事推广的成熟运作将竞赛展示推到赞助商体育营销链环的最前端,大手笔的体育赛事赞助投入以及丰厚的商业回报是竞赛展示形态创新重要的助推剂;赛事影响力,竞技比赛与群众体育由于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举办目标,竞技体育更强调比赛整体价值的实现,群众体育则突出参与个体的自娱自乐和自我享受,竞赛展示是体育现场的整合传播,这种系统的综合传播系统更易在体系更严密的竞技体育中拓展,在组织相对松散的群众体育项目中必要性和可操作性都大大降低,是竞赛展示创新扩散的滞后者。

2.凸显一元的类别变迁

竞赛展示传播的五类主体,赛事组织者、参赛主体、竞赛展示团队、媒体与赞助商、现场观众形成以赛事组织者为起点、观众为终点的价值链,其利益整合由竞赛展示团队执行,理想模型是竞赛展示受到赛事组织者宏观控制、媒体和赞助商侧面影响、突出参赛主体的体育现场传播行为、满足观众的观赛需求。但在真实的体育现场环境中,处于原点的竞赛展示定会因为不同传播主体利益博弈发生价值偏向。竞赛展示的价值传递过程对于观众而言,竞赛展示将竞技体育的文化与艺术的外延传递给受众,势必会为竞技体育带来更加丰富、生动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体验,体育精神的内涵与感染力会伴随着竞赛展示传递、扩散、渗透和凝聚;对于赛事组织者而言,竞赛展示将会为体育赛事塑造更具魅力的形象和综合影响力,高水平的竞赛展示产生的效果彰显着精神与文化,会为体育赛事的主办者带来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和品牌积淀,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体育赛事本身。竞赛展示传播主体价值链中其他三类,将根据传播目的和条件的差异,形成分别偏向竞赛展示团队、参赛主体、媒体与赞助商利益的三类媒介传播形态,即赛场媒介型、明星专场型、综艺节目型竞赛展示。

3.整合共赢的发展态势

竞赛展示作为一种传播,不仅是在系统内部进行传播方式的整合,一方面它通过与大众传播的整合,形成强大的媒介整合系统;另一方面,它借用媒介事件管理、品牌营销、体育产业、创意产业规划等多种经济社会资源,实现竞赛展示的行业扩展和利益共赢。

竞赛展示与电视转播关联形成的分立模式、协同模式、共赢模式、整合模式的趋势反映竞赛展示媒介综合运用能力正逐步增强。在竞赛展示介入现代体育之前,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转播已经占据了赛事传播的主导位置,体育竞赛以广告置换方式转让电视转播权,赛会组委会和体育组织将转播权转让给电视机构,电视机构以等价的广告时段支付给卖方,广告内容可以是赛会宣传也可以是商品广告。竞赛展示创立之初与电视转播是分立的,仅仅在赛事宣传和竞赛数据信息方面共享,然后穿过交汇点继续在各自的轨道运行,资源重复造成的浪费不可避免;当竞赛组织者不断为竞赛展示正位时,电视转播逐渐意识到竞赛展示举足轻重的地位,二者开始尝试在时间掌控、音量调节等方面协同对接;随着竞赛展示与电视转播关系的进一步磨合,它们开始在颁奖仪式等环节力图实现电视镜头语言与竞赛展示播报的声画对位,以紧密合作谋求共同效益;电视转播与竞赛展示的整合模式是对二者之间高渗透、高效率的描述,在这样全案推广型的竞赛展示中,大众媒体全程介入体育赛事并与之浑然天成,成为体育赛事在赛场外的工具性延伸。这四种模式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而一个成熟的体育赛事会很快尝遍每一种模式并根据赛事类别做出抉择。例如,乒超联赛正在酝酿俱乐部主客场之外的中国乒协主场,而竞赛展示与电视媒体全案推广形成的传媒合力,是确保赛事影响力的坚实后盾。

竞赛展示是一个极具产业扩张力的生命体,以传统的角度审视体育赛事系统,竞赛展示只是若干个传统的视听传播因素的组合。若整合竞赛的力量则能扩充竞赛展示的边界,如在赛事新闻发布会添入竞赛展示元素会使竞赛展示层次更加丰富;又如将竞赛秩序册的编撰发行纳入竞赛展示的统筹之中,一方面加入观众互动的竞赛展示元素促进体育现场营销,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打造竞赛展示、多媒体展示的共同内容平台;从体育产业的综合发展来看,竞赛展示会成为其不可分割而且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营销(sports marketing)是指“把营销原理和过程专门运用到体育产品和那些借助于体育来营销的非体育产品上”。所以体育营销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对于体育产品或服务的营销,另一部分是借助体育这个载体所进行的市场营销,广义上定位竞赛展示,它甚至可以替代体育营销的大部分功能,仅仅排除体育产品的离场推广这一支脉;更大范围来看,把竞赛展示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就需要重新进行估量,它的实现方式和操作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细分、延展、流变还可为颁奖典礼、会展活动、庆典仪式等其他行业的事件展示传播提供规律借鉴。

第12篇

关键词:高水平优势项目 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 互动和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245-01

1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在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长期保持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及优异竞赛成绩的基础上,需充分发挥其优势,开拓广泛的群众性,将其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脱节现象,进行完善整合,使得两者之间相互融洽,共同发展。以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带动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重要基础,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关键支撑,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互推作用。

2 互动和发展的主要表现

2.1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的发展现状

2.1.1 基本概况

我校于2005年获准成立西华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由健美操、跆拳道、乒乓球三个优势项目组成,现有高水平运动员近100名,在学校统筹领导下,实行整体管理模式。近年,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不断地在运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竞赛外还涌现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扩大了学校办学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极大地推动了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整体发展。

2.1.2 对外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自建队以来,在强大优秀的教练员团队带领下,及我校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多次代表中国、四川省、西华大学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的体育竞赛,为我校争夺荣誉。跆拳道荣获亚洲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团体季军、个人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啦啦操荣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六名,健力宝亚运啦啦队选拔赛全国总冠军,先后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表演;乒乓球荣获第十六届、十七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甲组团体冠、亚军。这些都是我校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将其利用与发展对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3 对内发展现状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均开有体育教学课程,利用优秀的教师资源培养全体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学校开展有每年度的校内啦啦操比赛,从中选出一批爱好及优秀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校啦啦队学习和培训;在学生社团中,我校成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吸引了大批兴趣爱好者加入;在大型校园活动中,啦啦操和跆拳道也参与其中,将其专业的表演呈现给全体师生;在校园承办跆拳道、啦啦操和乒乓球的全国或省、市的比赛中,吸引了许多师生的关注,等等。但这些都还远远不足,未能全面充分的利用,若借助这些优势将其壮大,必将我校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2.2 互动和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不足,未充分扮演好示范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高水平优势项目在对外运动竞赛中屡次获得突出成绩,但与校园群众体育文化互动这块却过于缺乏。校内运动竞赛举办过少,高水平优势项目仅有啦啦操在校园内举办每年度的啦啦操比赛,而乒乓球、跆拳道竞赛这块就相对缺乏;高水平优势项目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播方面不全面,仅开设有体育教学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通过传统教育教学让学生只能对其有初步认知,未将强大的物质资源合理利用和衔接,对于开展高水平优势项目运动员平日训练和运动竞赛的观摩活动太少,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处于懵懂状态,并不懂得其内涵和意义;高水平优势项目在校内学生社团中建立有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却还未建有啦啦操协会、健美操协会等学生组织,这说明我们对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还未完善,不要将其现有资源予以空置;高水平优势项目取得优异成绩后,未做及时和全面的宣传,普通学生对其了解甚少,不曾知晓运动员背后的艰辛和赛场中顽强拼搏、团结一致的精神,使得彼此间存在距离感;高水平优势项目作为我校最主要的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同时还需要一群强大的拥护者,才能把此元素迅速传播,带动发展。全体师生是主体,只有把主体有效整合,把资源最大化利用,才能实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快速发展。

2.3 存在不足的原因

我校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已初步渐入发展,但因意识不够强,只能停滞在初级层面,且对于建设其观念还不够深,开展相关活动颇少,普通学生对此兴趣且只持有观望状态。我们要做的是把高水平优势项目深入群众,以学校领导和校园群众文化建设为主要支撑,在思想上突破和转变,使校园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交流畅通。在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方面,因缺乏一种固定规模,无目标无计划,未制定思路清晰的方案和制度,这对其互动与发展有极大地局限性。若有框架,普通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学校对于群众体育文化建设重视程度,这也是开展一系列校园群众体育文化活动重要支撑。而我校高水平优势项目未能积极地主动地深入群众,这是一种缺憾,若将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利用到校园群众体育文化建设中来,是壮大其发展的丰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