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时间:2023-07-14 17:3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绿地建设标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第1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还能为城市解决降水分流的问题,此外,对城市预防洪涝灾害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市建设以及管理理念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城市绿地规划面临新的问题,在海绵城市背景下,对城市绿地建设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势在必行。

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

“绿地”作为城市规划专门术语,在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中指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其中包括公共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两个类型。城市绿地是指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城市绿地规划能够提高城市自然生态质量,有利于对人们生活环境的保护,还能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调试环境心理,增加城市建设的美学效果,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城市预防洪涝等自然灾害,净化空气污染。

2 城市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城市绿地规划认识不到位,形式化严重

城市绿地系统化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科学、规范地进行城市场地建设,不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能预防城市洪涝等自然灾害。然而就目前的城市绿地规划现状来看,过于重视审美要求,而忽略了城市绿地建设其他的作用。近年来,在城市发展中,一边是过于重视审美要求的绿地规划,一边是大规模的滥砍滥伐,造成绿地中遮阴树木明显减少,此外,在强调绿地的美化作用和图案时,整形修剪的花灌木、草坪以及创意平平的雕塑占据大量的空间,造成绿地空间的浪费。更有甚者,在面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时,一味地应付对待,采用喷漆、挂假花等方式达到目的。这种种行为导致城市绿地规划形式化严重,没有积极发挥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意义,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于城市绿地建设理念的误读和认识不全。

2.2 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缺乏长远发展的理念

现阶段的城市绿地建设中,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大张旗鼓地喊口号“用三到五年时间创造生态化园林城市”,然而,城市绿地建设是一个长久性的工程,一味地追求眼前的效益,既不能让城市绿地建设科学发展,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些城市出现了很多从农村引进或者购买树木进城的现象,也就有了所谓的“大树进城”现象,可以将城市区域内的绿地建设覆盖率大幅度上升,可是因为缺乏长期性的规划,导致“大树进城”现象只能解一时之需,而不能长远发展。

2.3 在城市绿地规划中,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规划,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专业的技术手段是前提,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做指导,则绿地系统规划就像一盘散沙,导致在绿地系统整体规划上,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例如已经规划的地域出现再规划或者丝毫不考虑当地的地域特征、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只是一味地想当前,按照自身的想法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就我国目前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看,依然处于主管和概括描述的阶段,例如在物种的选择和搭配,生态过程等方面,需要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运用,现在绿化工作中主观决断比较多,量化分析比较少,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目前国内的理论研究和技术运用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内也有一些相关学者对城市生态和绿地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但由于中间结合环节的原因,并未在实际规划建设中得到充分应用,建设生态化城市不仅只是一个口号,更需要科学的决策以及理论和技术支持。尤其在我国目前城市用地紧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需要谨慎、科学的决策和实施,通过系统性的绿地分局、合理的种类配置,用有限的投入取得更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优化措施

3.1 转变绿地系统规划理念

城市绿地建设对城市雨水有渗透、滞留和净化的作用,是城市绿地部分生态功能的体现。传统绿地系统规划虽然也强调绿地生态功能以及效益,重视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而在海绵城市背景下,绿地系统规划以原有的规划为基础,不断深入微观层面的绿地空间建设雨水循环的作用,促使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更加全面地考虑当地环境因素、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特征,保障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质与量。此外,还需确定具有海绵效应的绿地比重以及城市绿地的数量,在此基础上,进而促使城市绿地与自然河道、树木园林以及其他具有海绵效应的用地空间尽可能实现具有联系的循环系统,从而进一步强化绿地建设技术对规划目标是现代的保障。

3.2 强化绿地功能和增加绿地类型

不同的绿地类型其所构成的形态不同,因此也导致后期绿地的功能有所不同,而由于不同区域之间雨水量数以及城市水质有所不同,导致对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绿地建设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原有的城市绿地规划对城市中的降雨量能达到一定的储存,但是当降雨量变大的时候,雨水就会排出城市,这对久旱缺雨的城市无疑是种浪费。相反,连绵不断一直降雨的城市,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则会考虑城市绿地的排水以及渗透功能,由此可见,原有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绿地类型中只有如湿地、下沉式绿地等具有明显的存储、调节作用。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雨水存储预计排出功能进行研究,并建设一些新的绿地类型。

3.3 不断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技术

城市绿地建设离不开相应的技术做指导,专业的绿地建设技术不但会大大提升绿地建设的工作效率,还会大幅度地提高了绿地建设的质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技术力量。在海绵城市背景下,新的城市绿地建设技术要在绿地系统整体规划下,着重考虑不同植物群落、不同绿地类型、不同规划目的绿地的建设技术的差异。通过在实践中对城市海绵效应的不断认识和全面了解,对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绿地建设中各方面因素进行完善,直至成熟,进而促进城市绿地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好保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发展日趋成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海绵城市的概念不断深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城市绿地建设在城市中的作用,城市绿地建设不止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念,而是上升到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层次,例如对城市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预防等,要不断对城市绿地建设进行完善,从而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路.从绿地系统视角浅议海绵城市系统规划――以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镇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5):59-60.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自然灾害;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有关防灾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研究严重滞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防灾绿地建设的步伐。而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过程中,一些新建公园绿地开始重视防灾避难功能,但对这些已建和在建的防灾公园绿地在灾难真正来临时究竟能满足多大社会需求量、发挥多大功能、可有效运作多长时间等,决策者和建设者并不十分明确,各地方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可以考量。

一、城市防灾绿地概念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城市绿地共分为5个大类: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根据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其在城市防灾中所担当的角色也会有相应的差别,故本文中所论述的防灾避险绿地主要是《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有定义的城市绿地中,具备防灾功能的各种类型的城市绿地,并不是狭义上的防灾公园,防灾公园是防灾绿地的一个类型。基于以上的认识,在本文中所论述的防灾避险绿地是指“在各种城市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为了保护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生命和物质财产、强化城市防灾构造、建立并完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防灾体系与能力而建设的起到减灾与防御工程、广域防灾据点、避难场地、避难道路和灾后恢复据点作用的城市各类绿地”。

二、城市防灾绿地规划的定位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防灾绿地体系规划是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角度,对不同类型、不同地段、不同条件的绿地在非常时期的作用加以研究,建立防灾绿地体系,以寻求灾时绿地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成为提高城市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规划对策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以确保城市的安全。因此,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纳入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之中,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可见,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应该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纵向上与上位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有很好的衔接、横向上与相关的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要有充分的协调和融合,同时,它对于每一处避难绿地的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三、我国现阶段城市防灾绿地规划建设的主要问题

1、对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的认识不足

如今在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为求“政绩”,往往更注重的是当下的景观效果,并没有从战略高度和宏观整体上对城市绿地的防灾规划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行业管理等领域缺少相关防灾避难的规范、标准,故规划设计人员从规划定位上很少考虑城市园林绿地所应有的防灾避难功能,且在具体实施层面上,有关城市绿地防灾避难的强制性标准极少,甚至基本没有。

2、适合用于防灾避难的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均

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角度看,我国绿地总量和人均绿地面积在全世界处于较低的水平,东西绿地面积失衡,尤其是大城市的公园绿地分布不够均匀,与国外人均绿地面积有很大的差距,达不到防灾避难的效果。我国人口众多,而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在自然灾害降临时,狭小的绿地空间远远满足不了居民的防灾避难需求。

3、城市防灾绿地配套设施及功能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各管理单位在某种程度上都忽视了防灾配套设施的建设,大部分绿地都配备了灭火器等简单的消防器械,并未考虑到灾后绿地使用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在绿地功能定位上仅停留在美观、休憩、生态、文化的层面,并没有把防灾避难作为城市公园绿地必要和主要的功能。而防灾避难绿地必须具备主要应急避险空间及配套设施,此外对植物的品种的筛选、硬件设施建设也会有一定的破坏。

四、国外城市防灾绿地的发展

1、美国绿地系统中的防灾规划

美国于1871年10月9日发生了著名的芝加哥火灾,中心市区受灾面积达730hm2,导致10 万人无家可归。在灾后重建规划中,美国开始考虑建造防灾绿地系统,以绿地的开敞空间来分隔原先连成一片的市区,以提高城市的抗火灾能力。随后,美国著名的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在南部公园区的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设计中,规划了连接杰克逊公园和华盛顿公园的绿道,并用路中规划方法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地的功能,成为后来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先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建一条连续的水渠连通了杰克逊公园的咸水湖和华盛顿公园的人工池,以起到疏导洪水的作用。芝加哥公园系统通过公园与公园路来分割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用系统性的开放性空间布局来防止火灾蔓延,大大提高了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日本防灾公园体系的发展

日本是一个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岛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众多问题,1919 年日本颁布了第1 部全国通用的城市规划法规《都市计画法》,其中,规定各城市必须将城市公园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列入城市规划。1956 年,在日本政府出台的《城市公园法》中首次出现了有关公园建设必须考虑防灾功能的条款,在1973 年的《城市绿地保全法》中明确规定将城市公园纳入城市绿地的防灾体系; 1986 年又制定了《紧急建设防灾绿地计划》,把城市公园确定为具有“避难功能”的场所。1993年,日本在《城市公园法实施令》中,把公园提到“紧急救灾对策所需要的设施”的高度,首次把震灾时用作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城市公园称作“防灾公园”。一系列的立法行为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公园的防灾救灾功能,并把防灾列为城市公园的首要功能,进而推进了日本防灾公园体系的形成。

五、我国防灾绿地规划建设的优化对策

1、健全相关城市的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开发强度增加,使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管理者开始重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考虑防灾的需要,全国上下陆续建设了多个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场所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个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计划和设计指导方针》的针对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的行业标准,则很难将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系统纳入城市安全的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应尽快组织编制“城市防灾”相关法及有关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的专项条例,各地方也应结合当地情况,相应地组织制定有关防灾减灾的法规,从而将城市防灾绿地置于更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的保护之下,以确保对城市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绿地不被各种城市建设所侵占等。

2、防灾绿地系统的构建

结合城市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分析,确定各级防灾救援绿地的数量、地点、规模,以及到达防灾基地的防灾路线,构筑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分布均衡的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系统,以有效地提升绿地的避灾、救灾功能;预防灾后二次灾害的发生,保障灾后重建工作与城市复兴,减轻国民生命财产所受的侵害,并为各级各类具有避震减灾功能绿地的规划设计编制与建设作指导。在“防灾避难绿地”体系中,有暂时避难的邻里公园,也有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的大型公园,大小不同、布局合理的防灾公园在防灾、避灾、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承担各自的任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形成一个层级结构合理、相互联系紧密的防灾避难绿地体系。而绿色通道是逃离危险建筑物、快速到达安全地带( 如防灾公园) 的快速通道。地震发生时,绿色通道的树木可以支撑倒塌的建筑物等,防止对市民的伤害,同时绿色通道又能阻止火势的蔓延,减轻次生灾害。绿色通道主要由防火树种组成交通道路,它将应急避难场所连成网络,具备便捷的出入、集散、停车等交通功能。

3、强化危机管理,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

第3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现状;效益;问题;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建筑物高度密集、空气污染愈加严重……,这些城市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也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肺”[1]。因此,搞好城市绿地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咸阳城市绿地建设效益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咸阳市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咸阳城市绿地建设现状及效益

(一)城市绿地发展现状。近年来,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咸阳市逐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工作,绿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城市绿地面积自1997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趋势,年均增幅为155公顷/年, 2014年为2966公顷,较1997年增长了649%。

(二)城市绿地建设效益。通过对咸阳城市道路绿化带、公园绿地等的考察,发现其大部分绿地建设采取了多样化的设计,绿化区层次结构明显,如道路绿化带有“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等多种形式,苗木配置有“行道树―草本植物”、“行道树―各类灌木―色篱”等多种层次,基本实现了多样化、层次化和立体化。主要树种有法桐、国槐、杨树、栾树、垂柳、大叶女贞、侧柏、雪松、樱花等。这些树木在城市空气净化、城市降噪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7年咸阳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2014年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目前已建成咸阳湖、丝路公园等几十处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小区和特色生态街道。截止2014年,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3.94km2,绿化覆盖率38.2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63m2/人 [2]。如今的咸阳,“人在林中走、车在树下停、花在城中飘、果在枝上悬”是其真实写照。

二、咸阳城市绿地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段园林绿化设计欠妥。咸阳部分绿地在绿化设计上存在问题,如部分居住区绿地的绿化设计只是照搬照抄,缺乏地方景观特色,在绿化时未对立地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考察,对苗木本身生长条件及所需的生境考虑不周,致使部分区域的绿化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这就降低了绿化带的生态功能。

(二)绿化带生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咸阳部分绿地带土壤受到人为踩踏、基础设施建设的机械性破坏,土壤板结严重且含有较多侵入体,严重破坏了其层次结构;部分区域尤其是道路绿地土壤受到的污染较严重,包括人为倾倒的固体垃圾、污水、大气粉尘等,使土壤有毒物质增加,加剧了植物的病虫害以致枯萎死亡。笔者曾对咸阳各功能区绿地土壤的质量做过分析,研究结果亦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土壤受到污染的事实。

(三)绿化区缺乏有效的管护。绿化植物的后期管护至关重要,关系到城市绿地建设工作的成败。目前,咸阳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部门对已有绿地的管护不是很到位,加之城市居民及外来人口对绿地缺乏应有的养护意识,使部分绿化植物成活率较低,死亡率较高。

三、咸阳城市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选择绿化苗木,搞好绿化设计工作。在充分考虑绿化区生境的基础上,走“先规划,后选择”的道路,根据各功能区绿地的实际需求,加强树种的科学选择,在种植时严格绿化植物行业标准和绿化设计准则,使绿化景观与周围建筑物相协调,同时达到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统一协调、严格把关、避免重复建设。

(二)改善绿化区域立地条件,提升土壤质量。首先,协调多个部门健全现有机制;其次,定期清理土壤垃圾,通过生物、物理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最后,借助报纸、网络等媒介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树立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加强管护工作,促进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增派专业管理和维护人员,定期对不同功能区绿地进行养护;其次,加强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绿地管护工作;此外,加强立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城市绿地系统得到有效的管护,确保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人居环境;绿色环保;城市品位

在当前追求绿色生态的大环境下,人们越发注重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讲求对天然水资源、植被资源、雨水资源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全面释放城市活力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研究,对于制定全面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提升整个城市的人居环境将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海绵城市的相关概述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积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原有生态系统。二是恢复和修复受破坏的水体及其他自然环境。三是运用低影响开发措施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的基础设施除了自然河流、湖泊、林地等外,还包括城市绿地,要求在满足绿地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研究适宜绿地的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指标、规模、布局方式,与周边汇水区有效衔接模式,植物及优化管理技术等,可以显著提高城市绿地对雨水的管控能力。

2海绵城市人居环境构造中的绿色因素

2.1城市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体系在规划阶段相互指导。绿地系统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海绵城市体系的规划强调城市绿地系统对雨水径流量、峰值流量与径流污染的控制能力,对城市绿地的建设提出了更多要求。城市绿地布局、规模与建设情况也会反过来影响海绵城市体系的规划,两者在规划阶段相互指导。

2.2生态雨水管控系统的构建

生态绿地对雨水管控的生态功能部分契合了海绵城市对雨水管控要求。城市绿地具有雨水的渗透、滞留、蓄集和净化功能,这与海绵城市要求的对雨水的渗透、滞留、蓄集、净化、利用和排放与管控措施部分吻合,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2.3城市地下建设体系的形成

海绵城市体系下城市绿地建设标准,符合城市绿地生态化和节约型园林的要求。城市绿地的生态化和节约型园林要求城市绿地要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减少雨水的地表径流,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海绵城市建设要采取的雨水管控措施符合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要求,促进了节约型园林和绿地生态化的发展。

3构建海绵城市人居环境的营造路径

3.1城市绿地系统与雨水控制系统的融合

城市绿地系统可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量,实现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但是在控制雨水径流方面,由于海绵城市体系对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体系中承担辅助角色。根据国内试点城市的经验,城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体系中对雨水径流量的控制率约为30%~40%,城市绿地系统在海绵城市体系中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对雨水的处理能力低于海绵城市体系对城市绿地系统的预期。不能为了消纳多年不遇的雨水,而使生长多年的树木被浸泡而死,同时也不能只顾绿地的消纳功能,只种耐水湿植物而降低了植物多样性。不能只做一些排水植草沟、雨水湿地花园而减少乔木种植量,降低了绿地应当以乔木为主的生态功能。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地处理好绿地对多年不遇的一次性雨水消纳功能与千百年绿地乔灌木形成的生态为主的多种功能熟轻熟重的关系。

3.2雨水管控模式的综合建立

根据城市降雨过程,低影响开发雨水管控技术主要分为截留技术、渗透技术和调蓄技术3种。现结合南阳市的绿地状况提出如下具体方法:透水地面方面,园路、广场、树穴周围等需铺装的地方,采用透水地面,增加雨水下渗。渗透井方面,在绿地中分散布置小型渗水井,利用碎石等材料的空隙,贮有的雨水向四周的土壤中扩散。渗水边沟方面,在绿地道路旁建造渗水边沟,当降雨量大或降雨时间长时,减少降水的流失。坡地蓄水沟方面,在园林中坡地较大的地段,每隔一定高程建平行水沟,沟的两边在径向上相互搭接。地下雨水收集管网方面在地下埋设多孔管材,管材周围填弃碎石或其它多孔材料,利于雨水的渗透。生态草沟方面,在大型绿地的中部或广场、停车场边缘,设置生态草沟,有效收集下沉雨水,减少地表径流。挡土墙方面,在山坡或陡峭地形上,设置挡土墙,将坡地作成梯田或鱼鳞坑,有效阻挡雨水。在坡度较大的山路或园路上,每间隔一段距离作一段平台,平台四周适当围合,中间铺砂、石子等透水材料。雨水湿地花园方面,雨水湿地花园也称“生物滞留区域”,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有树木的低洼区,由树皮或地被植物作为覆盖。通过雨水滞留下渗来补充地下水,并降低暴雨地表径流的洪峰,还可通过吸附降解离子交换和挥发等过程减少污染。并使之逐步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补充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3.3城市环保与居住环境的优化

在台风的影响下,会对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要从多方面强化在植被、绿色生态建筑等方面的整体融合度。在具体的设计中,突出海绵城市气候特点,形成不同时令景观的多方面呈现。譬如,在露天花草的衬托下,对于一些开花效果良好的植被进行整体的设计管理。其中,在植被的选择中,可以使用桫椤和银杉2种,还可以结合运用白豆杉、水杉、野荔枝等植被,并结合岭南地区的长苞铁杉、野龙眼等不同的植被,形成一种绿色的生态构建方式。同时,在植被类型的选择中,可以选择相应的热带雨林植物,形成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典型植被等,并对于北纬度地带性植被,形成常绿阔叶林等混搭的方式,这样,可以实现在海绵城市绿色生态植被管理与运用的综合性,形成常绿针叶林、竹林、灌木以及草坡等生态要素的营造,更好地体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态模式,及时进行加固护理处理方式。在台风等强热带风暴的影响中,就要对绿色树木进行整体的支撑检查,在进行原有枝条加固的基础上,对于缺损的,要依据树木的大小规格以及生长态势、树种特性以及现场种植的条件等,形成不同的综合管理模式。因此,在支柱与树干之间运用橡胶、草绳等柔软的东西,提升海绵城市绿色景观设计的综合作用。

第5篇

关键词:绿地系统 规划 红寺堡区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038-02

城市绿地具有改善城市气候、蓄水防洪、绿化防灾、美化环境、承载游憩等功能,是唯一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既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又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进步和文明的象征。对推动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 红寺堡区概括

1.1 基本情况

红寺堡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地理位置为东径105°43′45″~106°14′50″,北纬37°28′08″~37°37′23″。海拔1240 m~1450 m,平均海拔1345 m,东西宽约50 km,南北长约20 km,总面积约2767.3 km2。红寺堡区地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蒸发强烈,风大沙多,灾害频繁,冬季寒冷,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短是其基本特性。多年平均气温8.4 ℃,最冷月平均气温-8.5 ℃,最热月平均气温22.7 ℃,极端最高气温37.9 ℃,极端最低气温-37.9 ℃,多年降雨量277 mm,多年蒸发量2325 mm,年平均大风31 d,年平均无霜期东部(韦州)为188 d,西部(中宁)为166 d。气温的特点是冬季漫长,春季升温快,夏、秋季时间短,秋季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平均日较差为10.2 ℃。红寺堡设2镇2乡(2镇为红寺堡镇、太阳山镇,2乡为大河乡、南川乡),共计2个居民委员会,41个行政村。

红寺堡区城区用地位于自治区三级城镇轴带发展区的中部,与国家级交通干线(盐兴高速、中太铁路均从红寺堡区城区北侧通过)相邻,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纵横干线7条。盐兴公路贯通红寺堡区东西,接302国道和109国道,是连接银川、吴忠、中卫、固原、兰州、西安等城市最便捷的通道,滚新、恩洪、吴同公路和中盐、石中、太中银经过红寺堡区,滚红高速连接中盐、石中两条高速公路,北距宁夏首府银川市127 km,南距固原市220 km,区位发展优势显著,经济发展活力突出。

城市发展目标:宁夏中部干旱带上新兴的移民文化城市,是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主导,商贸服务业为辅的生态园林新城。

1.2 绿地系统现状分析

红寺堡区城区现状绿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移民新区的发展,加之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红寺堡区绿地建设逐步改善,但没有大型公园绿地,防护绿地不健全,附属绿地有待加强。总体上,红寺堡区绿地分布不均衡、类型单一,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布局,绿化质量还未达到有效改善,植物栽植成活率低,没有整体的景观规划,与建设生态宜居的宁夏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发展目标还有差距。

(2)对红寺堡区绿地建设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红寺堡区现状较具体系的公园绿地只有三个街头游园(居安园、金水园、文化园)以及金水广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沁弘园,没有大型综合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

(3)生产绿地基本满足城区发展,现有苗圃地4处,分布在建成区的三处(城北苗圃、朝阳苗圃、万亩苗圃),建成区内一处(马国华苗圃)。但规模均相对较小,苗木种类以乔木为主,品种比较单一。

(4)现状防护绿地体系不健全,已成规模的是位于盐兴大道南侧的宽为100 m的防护绿地以及二十一支渠两边的防护绿地。防护绿地建设发展缓慢、现状指标低,道路绿化不达标,缺乏城市及沟渠水系的防护林带。

(5)附属绿地达标率低。居住区绿地发展不均衡,旧居住区绿化指标较好,新建小区绿化跟不上建设速度,缺乏绿量;单位庭院附属绿地整体达标水平低,与《国家园林县城标准》要求达标单位70%以上的标准差距很大。

2 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红寺堡区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及作为宁夏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当地有利地理区位条件,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以改善红寺堡城区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为切入点,以城市绿地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为目标,提升红寺堡城区整体形象。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绿地景观设计理念,从生态学、环境学、植物学角度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植物造景为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城区景观要素,创造一个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体现大都市发展的思想,规划形成具有大型城市特点的绿化体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居民居住、生活、休憩功能。

3 规划原则

(1)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人境相融的原则。以环境为基础,以景观为导向,以红寺堡区作为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为背景,强调人与自然相融合。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做好景观绿地绿化美化,尽可能动态整合所有要素。综合红寺堡区的自然条件、城区与区域生态绿地统筹考虑,以原有绿地为基础,结合地形环境,依据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进行合理调整,构筑区域绿色生态廊道、景观斑块,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网络,将园林、景观与环境融为一体,编制内外协调、全面合理的绿地系统规划。

(2)坚持生态优先、适地适树的原则。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将规划范围内各类绿地补充、调整、完善,并将各类绿地系统组织起来形成城市内生态保护网络,并使之与城区的绿色背景共融形成内应外合的生态网络系统。在树种选择上,要适地适树,尽可能采用乡土树种,布局上要针叶树和阔叶树相结合、乔木和灌木及地被植物相结合,体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在景观效果上,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色彩搭配和红寺堡区格调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应充分利用项目区内一些原有的植物资源,将其提升、加强、改造为景观绿地。

(3)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城市绿地是一种以开放空间的形式存在的公共资源。项目建设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设施的选择与布置首先要考虑行人的安全,绿地规划应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以及休闲游憩的需要,要追求“布局合理、设施完备、保障安全、便于管理、环境优美”的效果,体现人性化的理念,增进居民身心健康,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红寺堡城区现状特点和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挖掘城市精神文化内涵,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统筹绿地景观空间,因地制宜进行绿地布局,科学、合理制定绿地指标及建设目标。城区绿地景观建设既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又能突出其重点和特色。根据其美观、大气、易管护的原则,重点建设各类公园绿地,加强居住区等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的建设,构筑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

(5)坚持以植物造景与精品园林并重,体现独特风格的原则。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应用适应性强、绿量大、好看、好活、好管理的植物品种,形成春花、夏荫、秋叶、冬透的景观特点。同时采取园林景观与草地景观相结合,自然景观要素与服务设施、园林小品等人造景观相融合的形式,既要反映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文明进步,还要体现出城市的大气、开放、透明的风格。

(6)可操作性原则。重点和一般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近期、中远期相结合,总体规划、分期实施,保证绿化质量,跟上管理,做到经济、实用、可行,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使绿地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

4 规划目标

4.1 总体目标

规划充分利用红寺堡区地处中部干旱带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布局,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开发利用湿地、湖泊资源,让城市贴近水系、河流融入城市,实施河流、森林、农田、城市四位一体的绿化建设战略,建设“蓝+绿”相间的网络骨架,结合各类城市休闲游憩、公园绿地,构筑类型丰富的、多层次的、城乡结合的绿地系统。

塑造以“红韵、寺都、生态、葡萄乡”为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打造“水在林中、林在城中、城中有园、园中有水”的宜居生态园林城市、移民文化城市。2014年达到自治区级园林城市标准,2017年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4.2 近期目标

高标准建设和改造现有道路附属绿地,打造城区道路景观,构建城区绿色骨架;调整规划好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布局结构;维护城区现有绿地,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和广场绿地的改造,丰富城区景观效果,创建“自治区级园林城市”,为打造“美丽红寺堡”打好基础。

4.3 中远期目标

按照“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及绿地系统分类布局结构进行绿地建设,提升绿地景观质量,做好后期养护管理,进一步加大绿地量。最终提高城市绿化指标,形成城市绿地系统完善、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城市景观构架,达到生态型园林城市的标准。

5 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规划结合现状地形地貌、城市功能分区和沟河渠绿化建设情况,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采用均匀分布、网络联系的手法,将红寺堡区绿地最终规划形成“一轴、九园、多点”及“八路十街”景观带的绿地格局。同时将城郊生态绿地通过沟、河、渠来引入城市,连接城市公园、道路景观绿带等,构成城市生动丰富多样的城市绿地网络系统。

5.1 绿色廊道――“一轴”、“八路十街”

“一轴”指始于海子塘湿地公园,贯穿劳动街、黄河路、金水公园,止于南环路,成围合状的宽幅公园绿地。

“八路十街”景观带:“八路”即从西向东依次为大河路、南川路、黄河路、银川路、吴忠路、罗山路、沙泉路、太阳山路;“十街”即从北向南依次为民族街、弘德街、人民街、文化街、小康街、金水街、前进街、团结街、创业街、利民街。沿“八路十街”两侧建设带状景观绿地,贯穿城市的南北、东西两个方向,相互穿插,形成了连接城市中的多个城市公园,是红寺堡城区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生态网络,也是构成红寺堡城区“轴线+环带+点”绿地特征的重要骨架。

5.2 绿地斑块――“九园”、“多点”

“九园”:是指城市绿地中相对集中的若干个城市公园组合成的九个绿核。他们分别是:金水园、文化园、居安园、沁弘园、博园、金水公园、柳园、葡萄文化园、民族风情园。

“多点”:指城市中分布的多处广场绿地、街头游园绿地和城市公园,主要分布在“一轴、九园、八路十街”的沿线,这些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点”的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城市景观系统,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游憩、休闲场所。

6 结语

红寺堡区城区绿地系统规划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现状绿地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科学合理对各类城市绿地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为红寺堡区建设宁夏独具特色的移民文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磐岩.风景园林师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第6篇

关键词:生产绿地;发展;作用

1.生产绿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

1.1生态防护功能

1.1.1改善城市生态,降低热岛效应。生产绿地具有城市绿地系统所具有的所有生态功能,能提高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减弱交通噪音、吸收汽车尾气、减少空气含菌量、吸烟滞尘等。同时,绿地能削弱热岛效应,①因为树木叶片有遮荫降温效能,辐射到树冠的阳光;②叶片本身的蒸腾作用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空气相对湿度;③叶片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1.2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起到城市防护林作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将生产绿地和防护绿地合并为一个种类,基于生产绿地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护林的防护功能。理想空间布局的防护绿地是由合理结构的林带和网络组成,生产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于防护绿地结构的丰富具有重要作用,是影响城市防护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

1.2社会服务功能

1.2.1生产绿地可供周围居民游憩。相对来说,为居民提供绿化环境和良好的户外游憩场所是公园绿地的主要功能,但在基础设施较好的生产绿地同样能够满足公园绿地的功能需要。比如在武汉市柏泉镇,许多附近当地居民或早或晚来到柏泉苗圃进行游憩、锻炼。

1.2.2生产绿地的发展为城市古树名木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古树名木的价值不言而喻,但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许多城市追求迅速见绿、及时成景的效果而设计大量大规格植物,施工单位在寻找苗源的过程中,因急功近利而从各地移栽原生大树,从而造成大量名木古树从郊区、农村、山区等地移栽到城里。这不仅造成原生长地的生态破坏,还因为山区大树不适应城里气候成活率较低而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这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

1.2.3生产绿地为广大学生、城市居民提供学习植物知识基地。在一些景观条件较好的生产绿地,通过合理的规划,全部或部分对外开放,供居民、学生、游客等观赏体验。生产绿地同时也是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场所,学生根据园林花木各自的习性和生产的实际情况,参与实践,这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起关键性作用。

1.2.4生产绿地为周围居民提供防灾避险场地。随着近年来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的建设规模扩大,城市防灾避险的空间越发有限,人们忧患意识的加强,逐渐重视城市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而生产绿地作为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生活功能较完善,也将成为城市防灾避险功能载体之一。

1.3对相关产业的带动

1.3.1生产绿地和农业观光等旅游产业的结合。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国内一些学者从生态旅游的角度开始探索生态苗圃、观光苗圃等多功能苗圃的建设研究,基本上形成了苗木产业园、科普教育园、休闲观光园、景观生态园等类型,从而带动周边旅游业、餐饮业等第3产业的发展。

1.3.2苗木规模化。苗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带动物流、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同时能大量转移周边剩余劳动力。

2.生产绿地的发展方向探讨

2.1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的快速发展期,生产绿地的发展问题未凸现出来,但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盲目跟风、对土地只注重产出不注重补给等掠夺性的生产的问题比较严重。

2.2标准化种植、精细管理及专业化的从业队伍

苗木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各品种规格较散乱,苗木种植分散、生产随意性大,不利于苗木的规模化发展,成为提高苗木生产水平的弊端之一。

2.3科研技术创新和机械化生产

中国各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等,针对苗木新品种选育、适应性研究等方面的成果较多,但是由于科研与生产的脱节,一大批的苗木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没有真正为生产者所用。而在国外从品种培育到苗木繁育,从浇灌设备研究到营养配比研究,从组织培养设备到大型苗木移植设备都有较大的科研投入与实际生产应用。尤其机械化育苗等,不仅节省了劳动成本,还减少了损失,使苗木生产实现标准化,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第7篇

关键词:建成区绿地率;经济发展;计量分析;时空差异

中图分类号:TU9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6-431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6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至2014年底,年均增长率在9.5%以上[1]。城市经济发展既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其快速提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981-2014年中国建成区绿地面积从11.00万hm2增至182.00万hm2,建成区绿地率从14.79%增至36.29%[2]。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时期[3],城市绿地建设也步入新的发展阶段[4],且不同地区间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与绿地建设水平均存在较大差异[5],故探究前者对后者影响的时空差异,对全国及各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把握经济发展新契机,更好地利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目前,尚未有学者就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时空差异做出研究,相关研究侧重于讨论两者间的内在关系。例如,吴彤等[6]以南京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出经济发展水平与绿地规模存在显著相关性;刘鹏等[7]以绵阳作为研究对象,借助软件SPSS 10.0,分析出绵阳市经济增长与绿地建设水平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上述成果基础上,开展以下方面的探讨将使研究体系更加完整,针对全国层面、不同地区层面等多个空间单元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不同空间单元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差异;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内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差异及演变趋势。

1 变量选取、数据基础与研究范围

1.1 变量选取

城市经济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通过人口、资本、技术等高度聚集,形成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及结构不断优化的地区经济[8],其促进绿地建设水平提高主要体现在总产值增加、人均产值提升、地均产值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绿地建设投资增加等方面。体现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变量选取如下:

1)二、三产业总值(INV),单位为亿元,表征城市经济总产值。由于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城市经济总产值比例较小,且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程度较弱,故选第二与第三产业产值之和表征经济总产值。

2)人均二、三产业总值(PNV),单位为万元/人,表征人均产值。计算该指标的人口变量选城区常住人口更具科学性,但其统计口径发生过变化,故选统计口径一致且数据连续性强的城市非农人口作为替代。

3)地均二、三产业总值(MD),单位为千元/m2,表征地均产值。计算该指标时选建成区面积作为其分母。

4)三产比重(SC),单位为%,表征产业结构。该指标是通过第三产业产值与二、三产业总值相比得到的。

5)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TZ),单位是万元,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投资。此类投资为城市园林绿化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包括改建、扩建及新建园林绿化等活动[2]。

6)建成区绿地率(GBD),单位为%,表征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反映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指标很多,有建成区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但建成区绿地率具有统计口径一致、数值精确、作为相对指标更适合用于不同地区间进行比较等优势[9]。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以上各指标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为尽可能消除异方差对实证检验的影响,对部分指标采取对数化处理[10],处理后各变量名称为lnINV、lnPNV、MD、SC、lnTZ、GBD。

1.3 研究范围

在空间尺度上,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按区域经济带划分地区的方式,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在时间尺度上,根据中国二、三产业产值年均递增速率的逐年变化情况,将1996-2014年划分为3个时间段(图1)。1996-2004年总产值年均增速不断加快;2005-2010年为总产值年均增速处于波动起伏阶段;2011-2014年为总产值年均增速下降阶段。

2 实证分析

2.1 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

在回归分析前需验证各指标序列是否平稳或存在长期均衡关系[11]。针对全国1996-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检验(表1),各指标的差分序列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接受LLC、Im-Pesaran-Skin、Fisher-ADF、Fisher-PP检验,说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在此基础上需考察变量间是否有长期均衡关系,故有必要进行协整检验。

由于Pedroni检验允许存在较大程度个体差异,故本研究选此方法进行检验[10]。由表2可知,Panel PP-Statistic、Panel ADF-Statistic、Group PP-Statistic与Group ADF-Statistic均通过5%显著性水平检验。由于研究样本数量较小,故主要参考Panel ADF-Statistic与Group ADF-Statistic的检验结果,确定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综上所述,全国面板数据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2.2 建立计量模型

通过F检验及Hausman检验,发现全国及三大地区的面板数据均拒绝常截距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研究,考察不同时空内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状况及差异[9]。建立计量模型如下:

GBDit=C+β1lnINVit+β2lnPNVit+β3lnMDit+β4lnSCit+β5lnTZit (1)

式中,C为常数项,β1~β5为回归系数,GBDit、INVit、PNVit、MDit、SCit、TZi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第t年的建成区绿地率、二三产业总值、人均二三产值、地均二三产值、三产比重和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

2.3 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空间尺度分析

由表3可知,全国及三大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回归结果。全国经济变量T值均显著,且显著性水平高;三大地区由于各自特点,其内部个别经济变量T值不显著。模型调整后R2均较高,F值较高且显著,表明各模型拟合度均较好。回归结果说明基于全国及三大地区,各经济变量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解释力强[12]。

2.3.1 全国SC回归系数最大,MD影响效果最弱 从全国层面看,经济总产值增加、人均及地均产值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均较大程度促进建成区绿地率提高。在各变量增幅相同的前提下,SC最大程度促进GBD增加。SC回归系数为0.199 4,表示其每增长10%,GBD将提高19.94%。INV、TZ、PNV对GBD的影响效果显著且作用力较强,T值分别为9.474 1、8.828 6与2.316 5,回归系数分别是0.021 7、0.012 2与0.011 3。MD对GBD的影响效果及作用力度均较弱,T值为1.920 6,回归系数为0.018 6。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前者的调整与升级既对后者的提高提出了迫切需求,也为后者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有利条件;②城市经济总产值及人均、地均产值增加都会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保障;③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修复、改造原有建设,仅一部分用作新增投资,且投资的绿地仅为建成区绿地的一部分,故园林绿化投资对城市绿地建设的促进力度相对较小;④研究时段内,建成区面积扩张过快,导致地均产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其影响效果及作用力度相对较弱。

2.3.2 东部SC作用力度最大,MD影响效果不显著 从东部尺度看,SC对GBD的促进力度最大,回归系数为0.267 9,表示SC每增长10%,GBD将提高26.79%;INV对GBD的促进力度排第2位,回归系数为0.020 9;PNV、TZ对GBD的作用力度较小且接近,回归系数分别是0.015 9与0.013 2,但PNV的T值仅为1.922 3;MD对GBD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①东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很快,比重不断加大的第三产业对城市绿地的需求最强烈,且其所给予后者的发展空间最大,同时,与城市绿地建设相关的产业也大幅增加;②东部产业总值高,提升速度快,对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③研究时段内,东部城市人口数量与建成区面积增长均过快,减缓了人均产值及地均产值的提升速度,导致其对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作用效果减弱。

2.3.3 中部SC作用力度最大,PNV影响效果不显著 从中部尺度看,SC对GBD的促进力度最强,回归系数为0.166 8;MD对GBD的促进力度较弱于SC,回归系数为0.034 9;TZ的回归系数为0.017 4,与全国、东部、西部相比,其在中部的促进力度更大;INV的促进力度最弱,回归系数为0.015 2;PNV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处于不断加快阶段,与城市绿地建设水平间的联系不断加深;②本地区城市绿地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强有力的园林绿化投资使其建设水平能够快速提升;③中部人口基数较大,导致人均产值增加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④中部建成区面积扩张速度相对较慢,地均产值的提升则相对较快,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促进作用相比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2.3.4 西部MD作用力度最大,SC影响效果不显著 从西部尺度看,MD对GBD的作用力度在各变量同幅度增加条件下最大,且在全国及各地区间相对最大,回归系数为0.040 8,表示其每增加10%,GBD增长4.08%;PNV的促进力度排第二位,回归系数为0.027 6;INV与TZ的促进作用较为接近,回归系数分别为0.010 6与0.008 6;SC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①西部建成区面积相对较小,人口相对较少,两者的扩张速度均较慢,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制度的落实与实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使西部地均产值与人均产值相对较快提升,成为促使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②西部产业结构较落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小,较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现状。

2.4 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时间尺度分析

本研究不仅基于空间尺度进行分析,也从时间尺度考察了不同时间段中国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的差异及演变情况。对1996-2004年、2005-2010年、2011-2014年3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检验,得到回归结果(表4)。模型调整后R2均较高,F统计量均在1%水平显著,表明各模型整体拟合均较好,即在不同时间段内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均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2.4.1 1996-2004年SC作用力度最强,MD与PNV影响效果不显著 此时间段内,在各变量同幅增加条件下,SC对GBD的作用力度最大,回归系数为0.351 3,表示SC每提高10%,GBD增加35.13%;INV促进力度较大,回归系数为0.035 1;TZ促进力度较小,回归系数为0.008 4;MD与PNV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此阶段的城市产业结构进入到加速调整与升级时期,三产比重不断提升,对城市绿地建设的需求不断提升,且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②城市产业总值快速增加,为城市绿地建设的多方面均提供了必要保障,在基本物质层面支撑了其水平稳步提高;③针对城市绿地建设的专项投资还相对较少,对其整体水平提升的促进力度相对较弱;④在本阶段内,城市建成区规模与人口均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人均及地均产值的增速相对减缓,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影响不显著。

2.4.2 2005-2010年SC作用力度减弱,TZ作用力度增强 此时间段内回归模型的拟合度在3个模型中最高;SC回归系数为0.218 8,对GBD的促进作用与前一阶段相比开始减弱,但作用力度仍最大;MD对GBD的作用效果变得显著,作用力度排第二位;TZ的回归系数为0.019 5,相比前一阶段,其对GBD的促进力度相对增强;INV与PNV的作用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该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上一阶段,其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②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升的各方面因素增多,产业结构升级对其的影响比重开始下降;③该阶段城市绿地建设更加受到重视,由于相关政策、建设理念等影响,对城市绿地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

2.4.3 2011-2014年各变量作用力度减弱 此时间段内经济发展的大多变量对GBD的作用力度均减弱。SC的作用力度仍最大,回归系数为0.167 7,但较前一阶段已大幅减小;TZ作用力度较大,回归系数是0.012 4,但也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弱;INV的作用力度最小,回归系数为0.004 9;PNV与MD的影响效果不显著。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中国整体经济增速较上一阶段开始放缓,制约了经济发展,尤其是在总产值、人均及地均产值增加方面对绿地建设的促进作用;②在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更加侧重于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升。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1)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总产值增加、人均产值增长、地均产值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均不同程度的为其提供了强大动力。在相同幅度增加的条件下,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力度最强。

2)从空间尺度看,城市经济发展对不同地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和中部的促进力度最大,而在西部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经济总产值增加的促进力度在东部排第二位,在中部与西部均排第三位;人均产值提高的促进力度在西部排第二位,在东部排第三位,而在中部影响效果不显著;地均产值增加的促进力度在西部排第一,在中部排第二,而在东部影响效果不显著;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果均显著,但除中部外,在其他地区的作用力度均最小。

3)从时间尺度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的促进力度呈现为先加强,后不断减弱的趋势。产业结构升级虽在不同阶段均保持最强促进作用,但随时间推移,其作用力度不断降低;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强度在大多数时期处于第二位,且促进力度也在逐步下降;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力度先大幅加强,后又小幅减弱;地均产值提高的促进效果经历了由不显著转为显著,后又变为不显著的过程;人均产值增加在各阶段的影响效果均不显著。

3.2 讨论

1)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是客观趋势,需深刻认识与积极利用两者间的规律及作用机制,把握好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为城市绿地建设带来的良好契机,发挥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促进效力。

2)各地区需就各自经济发展现状做出合理判断与部署,为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探寻新的动力源。东部应在经济总产值快速增加、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人均产值及地均产值的提高;中部应更加重视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总产值增长;西部应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园林绿化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快速提升。

3)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高的因素众多,经济发展仅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用地规模、城市人口数量、相关政策、建设理念、自然地理条件等均对城市绿地建设起到了推动或抑制作用[4]。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时,可通过扩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等途径,在更多方面合理且较快地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 伟.经济新常态与经济发展新策略[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5-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4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3] 何菊莲,张 轲,唐未兵.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测评[J]. 经济学动态,2012(10):17-26.

[4] 刘 颂,何 蓓.城市用地分类新标准导引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应对[J].华中建筑,2015(12):118-120.

[5] 刘志强,王俊帝.基于锡尔系数的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水平地区差异实证分析[J].中国园林,2015,31(3):81-85.

[6] 吴 彤,倪绍祥.南京市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08-111.

[7] 刘 鹏,董廷旭,邓小菲.绵阳城市绿地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535-7536.

[8] 孟德友,李小建,陆玉麒,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2):50-57.

[9] 邢琳琳,刘志强.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失调特征及差异[J].规划师,2015,31(6):108-113.

[10]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绿地;改造;完善

Abstract: urban green space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the present city is in need of so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ing. Combining with the working experience in ningbo city green land reform and update the perfect puts forward his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provide everyone reference.

Keywords: green space; Modification; perfe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宁波城市建设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了大量的城市绿地,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尽快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新建了大量的绿地,这些新建城市绿地在一定时期内为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环境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直以来宁波城市绿地的建设处于大规模、快速化建设阶段,由于急于解决城市发展中严重的绿地短缺问题,满足城市绿地数量的需求,同时也由于一定的政绩效应驱使,使得建设重点长期集中在新建和重建项目之上。大量新建项目完成之后,建成的绿地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将面临着改变,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对公共生活期望的改变,它们需要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如果采取全部“拆旧建新”的方法去迎合这种社会的变化和要求,势必会带来物质、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对于城市绿地采取改造更新的处理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更为合理。下面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我国城市绿地改造和完善发展提出思考。

1建立和健全改造完善前期工作程序

相关资料和案例表明,完善和执行到位的改造更新前期调查评估工作能给改造更新设计以正确的导向,并且有效提高改造更新的成效。在欧美国家,对于城市绿地的改造更新前的调查评估工作有严格的程序和执行标准,并且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前期工作中的调查、评估及提出有价值的改造意见和近、中、远期改造目标。改造前期调查评估工作在西方国家十几年的运用发展,说明它的确是一种强有力的设计辅助工具和科学的设计思维方式。针对当前中国的城市绿地建设发展的国情,有必要提倡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前期调查评估工作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绿地改造更新的质量。

长久以来,国内城市绿地改造更新实践由于改造前期工作的缺乏或是实施力度不够,缺乏前期调查评估工作的改造实践多倾向于把改造设计当作局部新建项目设计或者是以经验为导向的非理性的改造设计行为,造成许多改造设计的制定和实施结果成效不显著,甚至是失败。具体表现为:改造设计只重经济效益,只看重绿地物质环境的美化,务虚不务实,不顾城市绿地的社会和文化效益;设计者以个人经验为指导,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改造更新成果不能满足社会大众需求。总的说来,城市绿地的社会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绿地改造的综合效益不佳。

对于城市绿地改造更新的前期调查评估工作实施的建议,可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同时努力。首先,对于进行改造前期的调查评估方法,可以细致的学习国外的评价指标、技术手段、技术文件和操作程序,掌握技术的细节。其次,对于进行改造前调查评估工作的实践研究,应该争取有关部门对这一措施重要性的认识,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从当前一些重要的城市绿地改造更新项目入手,在调查评估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今后建立专门的调查评估政策做好实践准备。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开发绿她的改造前期调查评估理论、方法体系和社会建制方式。

2改造完善体系化

城市绿地的改造完善越来越成为审慎而有预见、系统化的长期建设行为,而非短期操作。其次,该原则对改造更新中将要采用的技术手段有指导作用,技术改造和设旌计更新应做到既有远见,又不浪费资源。城市绿地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综合体,因此需要在改造设计中始终考虑绿地整体的可发展余地,改造更新工作做到近期、中期及远期相结合,一次规划,分期逐步实施的更新目标,同时积极的考虑加扩建的可能。

改造更新是整体或与局部的更新,对绿地局部环境的认识是基于整体脉络的把握,而“整体优化”又是建立在“个体更新”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个体和群体关系是今后城市绿地改造更新工作的重点。在改造更新中,应考虑到如何协调绿地功能的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确保功能上的合理性。功能上的合理性,不仅包括绿地局部功能与整体功能的合理性,而且包括绿地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功能的合理性。因此,对城市绿地进行功能的调整和重置时,不能够只考虑到局部功能的合理完整,而应当将其看作系统的一部分,在使局部功能更新的同时,又能使绿地整体环境得以优化。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对于改造设计来说不仅是一个功能实用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美学范畴问题。其内容既表现在功能关系的调整上,也表现在空间组合和艺术风格上。

3改造顺应新的社会公共生活方式

无论是上世纪50-80年代的“游、赏”型休息公园,还是80年代后极力追求商业价值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抑或现代的城市绿地,它们对城市公共生活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并且显得越来越重要。长久以来,我国城市绿地改造在商品经济影响下,以“求新、求变”为导向,大量以赢利为目的的游乐设施将城市绿地变成功能单一的游乐场。忽略了绿地使用主体的切身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城市绿地环境中有如此多由市民自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在发生,但是公共活动空间的缺乏不仅削弱了其活动的持续性和舒适性,同时,市民自发性开辟的活动场地还对绿地环境空间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倡导城市绿地改造应该为市民搭建良好的城市公共生活舞台,从而顺应市民多元文化生活方式的需要,使得绿地更加亲和、更加具有吸引力,并且更合理的引导城市公共生活的方式。例如:太阳广场位于宁波市中心中山东路与解放路交叉口,建于1999年,总面积达10800平方米,曾是令人瞩目的绿地广场。如今随着市民审美眼光的不断提高,许多人纷纷向市、区有关部门表达了改造愿望。根据设计方案,太阳广场将进行空间重组,疏密有度,形成一个围合的空间。广场绿地中央大树、草坪通透,四周乔灌草季相变化丰富,形成一个具有春景秋色绿化景观的城市中心绿地。广场四角各占一景,各有特色。太阳广场还将种植高、中、低、矮4个层次的植物,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立体绿色空间。

4加强尊重历史文脉的意识

城市绿地同样记载着历史,凝聚城市发展和进步的印记。对于不同的旧城市绿地,进行详尽的调研分析,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文化价值,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进行改造设计.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旧城市绿地环境,改造设计往往会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尊重历史,延续特色,而对于实用价值较高的旧城市绿地,改造设计则会侧重对于其功能环境的再开发利用。

在我国,有许多在传统公园基础上建立的城市绿地,它们大多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们是整个城市绿地发展历程的见证和特色文化的体现,是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环境场所等。东钱湖史氏墓道修复:设计师充分利用遗址现有地形,地貌,遗物(如:石生像,须弥座,墓道旧石板等)为墓道遗址修复景观得以突显,也在改造中得以保留下来。此外,对历史文脉的尊重还体现在改造对传统格局与肌理的延续上.而作为中国传统园林基础上改建的中山公园,在优化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也使得公园的传统格局得到保持。

纵观国内的改造实践,尽管存有对历史文化特色尊重的意识,但是对于在改造中有效利用这些难得的要素,通过更新来增加绿地的历史厚重感方面却仍需改进。历史文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和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认同感,这是宝贵的历史资源,这些资源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得到恢复。因此,在城市绿地的改造更新中,对历史和文脉的尊重要同原有绿地环境整体特征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分强调从而对改造的基本目的产生干扰。

5正确看待植物环境的改造更新

植物要素是城市绿地环境中占有分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国内城市绿地长久以来对于绿地环境中的植物要素的更新中保护大于改造.在对我国过去的改造实践研究中发现,对于绿地环境内的古树、名木的保护、养护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然而根据功能要求、植被结构调整需求,对于植物群落采取的疏伐、移栽及补植等手段却不够重视。国外城市绿地改造更新的实践表明,科学、适时的对绿地环境的植物群落施行疏伐、移栽等改造措施,不仅有利于群落的稳定生长,使其健壮、葱郁、色泽绚丽,保持良好的景观美化效果,而且有利于在群落中引进新的植物品种,完善群落的生态结构,有效改进绿地的整体生态效益,同时,有计划的对植物群落进行调整,还利于优化植物的美学形象等。联丰绿地建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历过两次升级改造。因为紧临好又多超市,附近又有联丰社区等一批成熟住宅小区,该公园已成为周边居民主要的休憩娱乐场地。“联丰绿地整治面积2.15万平方米。通过对空间的改造把原先道路绿地变为开放性的公园绿地。

绿地内的植物环境要保证花草树木的成活,但是,一味的,不假思索的保护城市绿地内的植被,宁可让它们显得“老态龙钟”,也不愿通过主动、科学的方法修整:植被、环境,使它们呈现出“生气勃勃”,不是理性的改造更新观念。提高城市绿地改造更新质量,提高科学改造植被环境的技术水平,从绿地建设的发展着想,应该鼓励对植物环境改造的研究和方法创新,使绿地环境常看常新,调整“重保护轻改进”的思想,正确对待城市绿地植物环境的改造更新。

结束语

城市绿地的改造和完善是城市绿地可持续性发展的体现,是具体解决城市绿地健康而有序发展的一个新手段,也是延续城市开放绿地活力的有效途径。它是一个庞杂的学术领域和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作,本人力所能及的对宁波城市绿地改造和完善提出了个人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焦胜,曾光明.城市公园的复合开发研究初探.南方建筑,2003,(3)

第9篇

创建园林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要求出发,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城市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个重大工作部署。创建园林城市,对于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辐射力、凝聚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早日跻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园林绿化建设概况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包括组织管理、规划设计、景观保护、绿化建设、园林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等方面内容。园林绿化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主要内容之一。园林绿化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搞好园林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治理环境污染、美化城市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对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吸引外资、发展旅游业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成就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加快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步伐,园林绿化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是相继建成虢国植物园、中日友好园、涧河游园、__*广场等一批大中型公共绿地,陕州风景区景点设施不断完善,人民公园完成绿化达标,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不断扩大;二是完成六峰路、上阳路、黄河路、建设路、和平路、快速通道等道路改造建设配套绿化,绿化道路达到36条,道路绿地系统日臻完善;三是开展花园式单位、居住区创建活动,市区花园式单位达到56个,花园式居住区达到6个,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四是实施荒山、沟壑、滩涂绿化工程,下安山防护林、沿黄森林公园、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大环境绿化建设初见成效;四是完成涧河治理一二三期工程,开工建设青龙坝景区、苍龙坝景区、白天鹅观赏区等大型景观工程,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城市公共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区建筑密度大,绿地少;二是城市大环境绿化建设速度缓慢,尚未达到应有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三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起点低,精品少。

二、科学修编《__*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经济要以城市建设为依托,而城市建设是为一切经济建设提供服务条件的载体,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大战略的实施。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适应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山水城市的需要,要以现代化的高标准,坚持超前意识和超前服务的原则,制定和实施城市建设规划,创建园林城市,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结合我市实际应按照“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建设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依托__*自然山水地形、地貌,运用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构筑以“一面、三线、多点”为基本特征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格局。

“一面”是指陕州风景区、青龙湖区、苍龙湖区、白天鹅观赏区及蓄水期黄河沿岸;“三线”包括黄河沿岸一线绿化带(__*大坝至__*西火电厂)、青龙涧河一线绿化带(东高速口引桥至209立交桥)、南山绿化带(交口乡候桥村至西城区高阳山)。“多点”是指城市各类公园、游园、广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等。将“一面三线多点”及境内众多水系如黄河、青龙涧河、苍龙涧河、五里河、金水河、淄阳河、泓农涧河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和适地适树原则,兼顾环保、气候等重要因素,以植物为主,规划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营造蓝天、绿地、青山、碧水,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环境。

三、建设精品化园林城市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精品化,就是通过中国传统的造景手法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系列的园林艺术精品,点缀在以绿色为基调的城市环境之中,努力实现春花、夏荫、秋色、冬青的园林城市艺景。就我市来讲,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环境绿化建设

1、黄河沿岸绿化带和南山绿化带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突出植物景观,以抗性强的乡土乔木为主,混植松柏等常绿树种,乔、灌、花、草有机结合,营造大色块、高密度、多层次、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2、青龙涧河绿化带,要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观赏性强的乡土树种合理配置;采用开放式公园、游园形式,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丰富文化内涵,突出城市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生态效益和防护功能。

(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

按照园林城市标准要求,要以植物景观为主,适当配置雕塑、喷泉、园林小品等设施,对市区公园、游园、广场等公共绿地进行改造、补充、完善,提高绿化档次和园林艺术品位,突出社会效益,建设精品绿地。对陕州风景区、人民公园、虢国植物园、涧河游园、六峰游园、大岭游园、黄河盆景园、__*广场、黄河广场、湖滨广场、火车站广场、虢国博物馆景区等现有公共绿地设施、景点进行补充、完善,提高艺术品位;沿黄防护林、南山防护林在形成规模的基础上,建设虢国博物馆配套景区、大岭公园和南山公园,拓展城市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绿色景观;同时,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高起点增建涧河公园、黄河桥头游园、银桥沟游园及庙地沟文化遗址绿地,增加公共绿地面积,丰富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三)城市道路绿化建设

行道树要选择以抗性强的乡土乔木为主,突出遮荫效果;道路绿带采用乔、灌、花、草复合种植结构,合理配置,丰富植物层次,突出四季景观效果,注重降低管护成本;以绿化达标道路为标准,搞好城市道路绿化的建设与改造,完善道路绿化网络;要重视道路原有绿化树木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对崤山路、黄河路、六峰路、分陕路及快速通道市区段等城市现有绿化基础较好的道路进行完善提高,达到达标道路标准;对上阳路、建设路、和平路、虢国路等道路绿地进行种植调整和绿量补充;对大岭路、经一路等改造道路绿化要高标准规划建设,形成绿色走廊。

(四)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地建设

要以创建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区为手段,以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市区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合理增加绿地面积,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努力提高绿地质量和绿化档次,改善环境质量和景观效果。

(五)城市水景建设

要通过修建各种水坝,把黄河、青龙湖、苍龙湖和青龙涧河过境段连为一体,形成常年5000亩,蓄水期3万亩环城水域;同时,搞好黄河、青龙涧河、苍龙涧河等水系沿岸生态绿化和环湖、沿河人居生态板块的

综合开发:如滨水生态区,主题公园、观河广场、水上乐园、亲水步道、游览码头、黄河湿地等。

第10篇

关键词:园林; 绿地; 规划; 生态城市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greenbelt system and its function of lengshuijiang city, put forward the whole thoughtway of urban gardens greenbelt planning, and it has certain referrence importance for the ecotypic city's construction of lengshuijiang city.

Key words:gardens; greenbelt; planning; ecotypic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5.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5-0137-04

1冷水江市绿地现状及其功能分析

1.1绿地现状

冷水江市森林覆盖率为46%,城区“四旁”绿化现状:(1)全市自然村庄1200余个,村旁绿化覆盖率约15%;(2)全市公路里程438.1km,宜林绿化里程306km,已绿化里程120km;(3)全市铁路45km,可供绿化里程40km,已绿化里程约20km;(4)全市河流总里程182km,宜林里程150km,已绿化约50km。

城市目前规划区面积16km2,中心城区居民12万,绿化用地总面积334.14hm2,其中公共绿地仅75hm2,城区基本上无公共广场绿地,庭院绿地约50hm2,省地市三级“园林式单位”66家,近年由于放松了管理,大部分达不到“园林式单位”的绿化标准。

1.2现状绿地功能分析

1.2.1城市绿地面积较少,各项指标相对偏低。(见表1)

从表1对比可知,我市现状绿地指标与规范技术指标有一定距离,有的甚至还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指标的一半。

1.2.2公共绿地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太少,现有公共绿地75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4.5m2,除防洪堤绿地外,基本上无开敞广场绿地,主要的自然公园红日公园和波月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因此无法满足城市生态、景观和游憩的需要。

1.2.3城市布局分散,未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由于受地形限制和工业布局分散的影响,城市整体布局分散,城市绿地系统也因此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1.2.4环境污染严重,大环境绿化环境差。我市城区三类工业集中污染严重,“三废”排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使我市绿化难,维护绿地更难,增大了绿化成本。

1.2.5城区内外绿地在格局上缺乏连续性。城区与城外绿地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城市周围山体没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一些重要的景观过程与景观格局的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

1.2.6街头绿地缺乏,城市道路绿化不足,绿化建设质量不过关,监管不力,破坏严重,绿化保护和管养不到位,人居环境较差。

2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我市自然环境优越,城中有山,资江穿城而过,具备形成典型山水特色城市的天然条件。因此,我们应长远规划,按照“打造山水园林工业城市”的目标,在今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坚持按规划建设绿地、保护绿地,把规划的绿地作为硬指标进行控制。

2.1规划指标的确定

到2010年建成区总面积为21km2。建成区城市人口21万人。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147 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m2,城市绿地面积661.5hm2,人均绿地面积31.5m2,城市绿地率达31.5%,绿化覆盖率达35%。

到2020年建成区总面积为28km2,建成区城市人口28万人,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280h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m2,城市绿地面积1120hm2,人均绿地面积40m2,城市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5%以上。

2.2布局结构

绿化系统布局结构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其主要目标是使各类园林绿地合理分布,紧密联系,组成城市内外有机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整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布置各类园林绿地,形成城市内外有机结合的绿地景观体系。

规划以资江生态走廊和五大生态绿地组团形成城市生态骨架,以资江风光带为景观主轴,以四个组团公园(波月公园、青山公园、红日公园、崇马山公园)为绿地版块,以河道绿带,道路绿带为网络连接城市公园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绿化广场,形成城市内外有机结合的绿地系统。

2.3城市绿地分类规划

规划将冷水江市绿地系统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它绿地。主要建好市级综合性公园红日公园、布溪青山公园,完善扩大波月公园,建好区级综合公园,建设小区游园和资江风光带、大湾广场、集中广场。

2.3.1公园绿地

建设两个市级综合性公园:布溪青山公园和波月公园。

在“一中心、三组团”分别布置一个区级综合公园:红日公园、群丰公园、禾青公园、沙塘湾公园,结合资江风光带的建设,逐步完善滨江游园。

2.3.2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的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保证生产绿地总面积达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2%,并确保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苗木自给率达80%以上,同时还要根据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制定苗木、草坪、花卉的定向培育、引种、科研和生产发展规划。

在进一步完善轧钢、柳溪两大城市苗圃的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一部分农户发展苗木产业,同时,建好潘桥科技苗圃示范园,使生产绿地总面积达60hm2。

2.3.3防护绿地

为有效地改善、保护和美化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对城市周边过境公路、铁路、水系两侧规划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主要建好湘黔铁路及铁路专用线沿线的防护林带,建好娄新高速公路和省道312、省道217、太沿线的防护林带,建好美女山、嵩苞岭、岩坝塘、资江两岸的水土保持林,建好冷水江钢铁总厂、龙虎山的护污林带。

2.3.4附属绿地

2.3.4.1居住区绿地。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5%,按居住人口计算,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2m2,其中组团绿地不小于1.0m2/人,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5m2,其中组团绿地要不小于0.5m2/人。

以建设最适于人居环境为目标,在继续建好金电居住小区的基础上,按标准建设陶船小花园小区,对旧城区柘溪院、施塘小区进行改造,坚决按要求留足30%的绿化用地,增加居住区绿地。

2.3.4.2单位绿地。以园林式单位为目标建设单位附属绿地,各单位绿地面积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30%,有污染的企业其企业内生产区与生活区、企业内与外界环境必须按规定尽量设置不少于50m宽的防护林带,新建单位一律按园林单位标准规划、建设和审批。

2.3.4.3道路绿地。在主干路两侧设置绿化带,道路红线内绿带占道路总面积的比例,主干路不低于25%,次干路和支路不低于20%。

3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3.1要尽快组织实施“打靠山水园林工业城市”。

我市提出“打造册水园林工业城市”的目标已有两年,但一直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具体组织实施。建议政府将此事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专门机构,加大经费投入,尽快组织实施。

3.2要严格控制绿化规划。

过去,公共绿地被随意改变用地性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城区绿地建设严重失衡。今后必须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居民区和单位绿化及各类建设项目的配套绿化要达到《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标准;各类建设工程要与其配套的绿化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3.3要讲究实效

城市绿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实处,因为城市绿化的投入不可能像别的投入项目那样能够在近期内产生直接的绿效益,所以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讲究这种投入的实施,也就是尽可能地在短期内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3.4城市的绿化应重视栽种,但更要注重管

我市在这方面与绿化好的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管好绿地,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要防止人为的破坏,人为对绿地的破坏在我们城市经常发生。政策应当制订出比较完整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城市绿化管理有章可循,用制度约束人。其次,就是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

3.5加强绿色植物的技术管理

现在我市绿地的技术管理,属于园林绿化管理部门,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分片或分段负责;大一些的单位像机关、工厂、公园、风景区、学校和企事业、居民区的物业管理一般没有相应的机构或专业人员负责区内的绿化管理;中小型的单位,往往采用从花木市场或花卉商店租用花木和绿色观赏植物的方式,绿化和美化自己的环境,从花木的提供、更换到日常管理,都由出租方一手包办。建议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积极主动上门提供有偿技术服务。

3.6全民动手,全民造绿

从政府每一户城市居民都要积极参与绿化工作,应做划分一定的责任区域,实行分工负责,分片包干,见缝插绿,把每一个局部绿化好,整座城市就会旧貌换新颜,使自己的城市成为绿色城市、花园城市。

3.7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和加强必要的苗木培养基地。苗木是绿化的主要材料。绿化城市,育苗先行,临渴掘井自然只能舍近求远;另一方面,要加大普及花木管护科学技术知识的力度,这对全民参与搞好城市绿化很有必要,这件事只要想做,并不难做到。

3.8要保护好城市中现有的古木

古木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一株古木,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保护好已经为数不多的古木,同保护濒绝动植物一样重要,不仅是城市里的,只要是古木,都必须严加保护。园林管理部门要对古木挂牌登记并予以保护。

3.9选择适应当地生长的植物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一定要选用最能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种类和品种,并且是在当地“抗逆性”(包括对病虫害等种种灾害性气候)最强的值物种类和品种。园林部门要根据我市实际充分研究,确定最适宜我市栽种的值物。

4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因此尽快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只有两套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即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堤坝可抵御百年不遇的洪水威胁,完善的排水管网可解决重现期内的暴雨径流。城市防洪与城市排水分别属于水务与市政两个专业,在学术研究上,两者也分属于水力学课和城市给排水学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防洪与排水分属两项专项规划,是在用地布局完成之后所做的专业规划。每一次城市内涝,下水道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暴雨强度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排水管网设计标准低,排水设施老化,地下工程改造难度大,等等。毋庸置疑,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但要究其真正的原因,我们必须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的防洪排涝及排水系统中整理分析。首先需要弄清城市洪涝灾害的性质及其防御体系的概念。

二、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

1、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所致的大气环境变化,我国暴雨频发,暴雨强度骤增,且降雨集聚,降雨造成高水位洪水,瞬时降雨量大而降雨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城市外洪内涝。

2、 河道淤塞致泄洪能力降低

由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道长期不清淤疏通,河底标高上升,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减小,泄洪断面缩小,流水不畅,当上游洪水下泄和本市暴雨汇集时,形成高水位洪水,危及城市安全;且城内雨水无法外排,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造成城市外洪内涝严重局面。

3、城市位置不当及布局不合理

现有城市、城镇已建于洪水淹没的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经常受到洪水侵袭。例如,安徽省金寨县县城位于水库下游1km泄洪水位以下的梅山镇,1991年7月暴雨后水库泄洪,县城大部被淹,损失达1亿元;四川省射洪县城选址于地势低洼的太和镇,在四川省8?17洪水中损失惨重。有些城市新区在选址时仍建于低洼积水地区,同样会饱受洪涝之苦。

4、渗水地面减少而径流速度加快

大规模城市建设建造了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大量减少了渗水地面和植被,使暴雨的径流速度加快,渗水面积减小,雨水快速聚集,单位时间内的雨量大大超越城市雨水管网的排水能力,从而导致了涝灾的发生。

5、防洪排涝标准偏低而不匹配

虽然国家有众多与防洪排涝相关的法律、规范,但往往由于现状和经济因素、意识不足,近期城市防洪排涝标准低,难以抵御高位洪水和大暴雨,尤其是注重防洪,忽略排涝。城市排涝标准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规范。

6、现状防洪排涝设施配套不足且运行不力

现状城市防洪排涝设施普遍配套不足,老城区防洪排涝设施标准低,设施老化。老城区大多为雨污合流排水体制,排水管径小,故障多,加之管理不善等原因,加剧了老城区内涝的灾损。城市新区因为建设速度过快,且“重地上、轻地下”的思想严重,防洪排涝设施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甚至有些新区未待排水设施完全配套甚至未铺设排水管网便投入使用。

7、城区地面标高处理不合理

老城区往往由于历史原因,街区地面标高偏低,有些道路标高高于街区地面标高,街区雨水难以排入道路下的排水管道。尤其是紧邻老城区的新建区的地面标高高于老城区地面标高,雨水向老城区汇集,加剧老城区的内涝。

三、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措施

1、在城镇体系规划阶段以区域为基础构建防洪排涝体系

作为追求区域整体效益的城镇体系规划,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统筹与协调。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及更大区域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中,以流域或汇水区域为对象,加强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对策措施,构建区域性的蓄滞洪区,建设区域性的防洪排涝及调蓄雨水的工程设施,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从区域范围大大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

2、在总规的用地功能布局阶段进行防洪排涝安全布局

防洪排涝的安全布局,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不同地段洪涝灾害的风险差异,在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合理性的基础上的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度。防洪排涝安全布局的基本原则是:

(1)城市建设用地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

(2)城市建设用地应根据洪涝风险差异,合理布局。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多样,不同用地的重要性,人员聚集程度不同,受灾后的损失和影响程度不同。合理的建设布局,能减少灾害损失,也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现代治水观念,必须在城市用地布局中高度重视。

(3)在城市建设中,应当考虑防洪排涝需要,为行洪和雨水调蓄留出足够的用地。

3、城市地表水(蓝线)专项规划在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地表水是城市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小小的城市地表水体,汇集和吸纳地表降水,作为一个缓冲,暴雨时期降水不直接汇入到江河,对减轻江河压力有很大作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水面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可见城市水面面积在防洪排涝中具有重要作用。

4、构建合理完善的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的蓄水功能

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绿地系统中的第一特性为生态性。在绿地系统的生态性中,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涵养水源,蓄水防洪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

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种:块状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契型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应从以下几点构建合理完善的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绿地的蓄水功能;

(1)构建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的体系。在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地布局的破碎化和片段化,使得绿地系统“点”“线”“面”断裂,缺乏连贯性,不能形成绿廊或绿链,每块绿地只能单独作用,绿地生态功能难以发挥。因此,在绿地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中应当注意运用“点线面”相结合的理念,构建完整的绿地网,增强绿地的蓄水功能。

(2)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避免过分强调绿地的景观功能。在现状城市绿地系统中,为突出城市景观,城市绿地几乎都高出地面,导致暴雨时城市的雨水不能往绿地里流,而往路上流。因此,在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中,适当采用“沉降式”绿地设计,可以有效减缓市政管道的排水压力,有效的起到减少地表径流,减缓暴雨积水的作用。

5、在城市建设中减少不必要的硬地面积,发挥土壤的蓄水能力

在城市中除了大量建筑物以外,道路广场地面采用的硬地材料,使得城市中渗水土壤面积极为稀少。这是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降雨增加城市市政管道排水负担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采用新型生态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硬地面积,增加城市中的可渗漏地表面积,充分发挥土壤的渗水蓄水功能,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地面沉降,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也是增强城市排涝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6、不断完善城市排水规划的合理性,管道的设计要符合城市建设和气候变化的脚步

城市雨水泛滥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城市排水管道设计的不合理性,很多城市为了减少投资和建设周期,老城区将错就错,面对积水现象置之不理,多年不对管道进行改造,导致城市排涝问题严重。而新城区为了赶建设进度和节省资金,不完全按照国家规范进行专项规划的审批,设计暴雨强度比实际暴雨强度小,重现期不满足要求,城区安排不合理,与老城区无法衔接,上水排不出,下水无处可排,导致整个城市排涝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气候愈发反常,国家已经开始对设计规范进行修订,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更应该重视排水专项规划的合理性,不要将问题留到施工阶段甚至是日后的维护和重建阶段。

总之,我国城市洪水灾害的频繁,要加强我国进行全民防洪意识的教育,服从城市防洪工程安全大局,加大城市防洪排涝项目的争取力度,加快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使人人爱护堤防、有效提高城市排洪防涝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冬冬,周念清,江思珉等.城市雨洪径流模型研究概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1,22(3):132-137

第12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地系统;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2602

1 引言

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设一座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城市。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有利条件,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系统,提升环境质量与品位,突出城市特色。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指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具有引领作用。

2 海绵城市相关内容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面临环境的变化和因雨水产生自然灾害时,能够有良好的“弹性”。城市能够良好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也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这是我国在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方面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模式,分析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雨洪问题频频发生,城市水问题日益成为国民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也就引起了国家对于城市水危机的重视以及对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的反思与建设。

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导致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城市用水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样还面临着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我国的传统建设模式由于排水设施和防洪措施的落后以及对雨水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薄弱,使得我们完全不足以应对内涝灾害等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无法改善和缓解城市的水生态问题,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制定应对的措施。在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对城市水问题综合管理与应用的共同研究与探讨之下,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并了相关的建设要求,许多城市纷纷投身于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列当中。

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即将自然方式与人工途径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的前提之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雨水在城市区域内存储、渗透和净化,从而在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首位,不能为了城市的建设而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否则便会得不偿失。

综合以上的种种问题和理念,本文所提到的“海绵城市”正是近些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随着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加促进了这一建设理念的形成,相关领域的配合加速了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3.1 建立系统性的思维

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把握好整体性的原则,不能着眼于简单的功能而单独布局,而应该将各种绿地视为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区域内的点状、线状、面状绿地根据功能统一规划布局,做到功能上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3.2 建立循序渐进的方法

结合绿地现有条件,制约绿地建设的因素较多,在这种条件下,绿地系统规划必须遵循渐进性的原则,分阶段地实施,才能保证绿地系统规划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具体地说,应该首先把重点放在人口高度密集、绿地严重不足的地方,结合城市改造等多种手段增加绿地的面积,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扩展到周边地段,阶段性地改善绿地状况。

3.3 树立可实施性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阶段,不应该只要求在城市规划总图上完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率这两方面的硬指标,因此在规划中要通过加强对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政策设计,将土地空间和各种生态政策相结合,以政策设计为核心缩小绿地系统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距离。

4 海绵城市在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根据现状资源调研分析,响水城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划充分利用优越自然资源条件,以河流、防护林带、主要交通道路等形成城市绿网骨架,形成对城市街区的绿色包围和穿插,并保持主城区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规划重点突出“古淮生态镇,响灌水绿城”城市特色,通过“水绿生态网架”绿地系统的建设,打造具有浓郁苏北水乡风情、独特人文环境的生态宜居城市。

4.1 规划目标

将城市总体规划与海绵城市体系相结合,通过城市用地规划、雨水工程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内容,逐步构建并完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从区域环境的自然本底出发,充分保护和利用城乡依托的区域大环境各种自然要素,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城、田、海”的水绿型生态城市基本构架。基于生态安全和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梳理“带―廊―径”的线状系统,布置绿化重要节点,使得县域形成“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

4.2 规划结构

针对于响水城市特点,海绵城市体系的布局主要以点、线状为主,同时结合城市的改造,利用较少的用地集中解决问题,针对于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体系布局可更加的全面化与多元化。城市绿地系统通过把点状绿地、带状绿地以及面状绿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形成稳定的绿色空间。绿地系统采用线系统与面系统结合的方式,构筑生态型、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体系。

(1)线系统为“五带五廊多径”。“带―廊―径”为线状区域生态绿地系统的等级结构。“带”为区域绿地系统的“骨架”;“廊”为区域生态绿地系统的“主动脉”;“径”为链接区域内部生态绿地系统的“毛细血管”。

线系统的建设重点是积极构筑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指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构筑县域灌河、南潮河、唐豫河、中山河、黄响河、通榆河、响坎河和陈坎河为主要的河流生态廊道。326省道、307省道、337省道、金海路、连盐高速公路、226省道则为主要的道路生态廊道。保护措施的建设重点是注重打造交通防护绿廊 、河海防护绿廊、高压走廊防护绿廊。

(2)面系统为“两区、六镇、六园”。“两区”即响水主城区和港城2个生态城区;“六镇”即小尖、黄圩、运河、双港、南河和大有6个卫星城镇;“六园”即响水湖和东鸣湖综合公园、特色主题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灌江口沿海风景区、黄河故道风景区和古云梯关风景区等6处大型公园。

面系统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加强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各类自然保护区、文化古迹保护区等的绿化建设,强化植被恢复力度,以江苏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为依据,形成城乡统筹、城市与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共生的县域大环境绿化格局。

4.3 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增绿,结合城市改造,集中增设公共绿地。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未来城区发展可以结合改造,进一步加强可以结合城区综合环境改造与整治,把规划中尽量腾出的土地用于绿化建设。规划可增加的城区公园绿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灌河滨河风光带、通榆河风光带、响坎河带状公园、美鲈路游园、军民路游园、幸福路游园、双园路街旁绿地和广场绿地等带状公园和社区公园绿地,通过新增的公园绿地进一步完善城区绿地类型与空间布局,形成合理的服务半径覆盖区,提高城区居民进行绿地游憩休闲的均好性和开放性。

(2)见缝插绿,增加城区口袋公园项目的规划建设。城区由于人口密集,绿地占地面积小,导致了户外公园绿地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户外活动需求,而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条件又十分有限,因此可以结合城区用地改造和综合环境整治,增加口袋公园项目,主要包括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口袋公园不仅能弥补城区内公园绿地的不足,随时为城区居民提供温馨、和谐的室外交流场所。同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便市民的优势,规划城区口袋公园项目可重点围绕城区现状居住用地、公共管理服务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的附属绿地建设展开,特别是针对现状建筑密集区域采取“整治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工程方法,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美化绿化水平,从而能不断改善城区微观景观环境,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3)立体造绿,加强城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建设。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建设,是在短期内有效增加绿化的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的有力措施。通过对城区公共建筑的改造,进一步加强城区公共建筑的立面、窗台、围墙、廊架等立体绿化,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城^绿化空间,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同时其对于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亦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有效地增加城区的绿化面积,进一步突出城区绿化特色和亮点。

5 结语

在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与绿地系统规划相互指导。海绵城市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形成合理的绿地空间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满足城市生态防护及环境美化等功能,对城市雨水收集及利用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更大程度发挥了城市绿地系统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同样也会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它会使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更加完善,作用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胡 楠,李 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