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镇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镇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7-14 17:3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镇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镇发展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1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建设对策

乡镇畜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为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高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是乡镇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为畜牧养殖者提供动物疫病检测、预防的服务,保证乡镇畜牧业能够顺利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文章就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如何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1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保障制度,防疫工作很难落实

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制度,并且在《动物防疫法》中规定,动物疫病预防,由县级以上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制定计划,导致乡镇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很多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加之乡镇工作任务繁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被其他工作任务牵绊,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专业技术工作中,对我国乡镇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2国家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投入不足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支来源单一,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备的更新,国家也没有对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引起重视,甚至很多乡镇兽医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制约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3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素质较低

首先,我国大部分乡镇条件较差、交通闭塞,很多高校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投身乡镇畜牧兽医的意愿。其次,由于畜牧兽医的社会地位不高,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都是初级技术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畜牧兽医技术和素养。

2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素质

乡镇畜牧兽医站应该积极吸纳高校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并且地方政府应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惠条件,加大乡镇牧兽医的吸引力。其次,要对原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技术和综合素质,促使其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了解国家政策、制度,推进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1]。

2.2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推进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畜牧业的发展与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各级领导应意识到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如:社会信用资金、民营资本等,加大对乡镇畜牧兽医体系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更新改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2]。

2.3建立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我国乡镇人事、财务等都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并且侧重于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没有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体制。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建设发展政策,积极展开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调查和分析,促进管理体制和政策计划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促进乡镇畜牧业和兽医服务事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为畜牧养殖者提供养殖新技术、动物疫病检测、预防的服务,促进乡镇畜牧业顺利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高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素质;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作者:程忠权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前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在农业的推广体系中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且畜牧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只有确保农业经济上的发展,才能实现增产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虽然现阶段中的畜牧兽医技术已经得到了推广,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推广体系结构

就我国现阶段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了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现代的农业机构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野则是农业中的主体,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实从市场发展的角度上出发,借助科技以及加工技术等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正是受到现代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为了确保乡镇中居民的经济效益,就要做好畜牧业的发展工作。所以只有真正做好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并将其看作是基本的政策与发展方向,才能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维护畜牧业的稳定。可以说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主旨就是要确保农畜产品上的不间断供应,加之在不断提高供应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做好标准化的养殖工作,真正提高供应的水平与能力,降低疫情等现象的发生,转变现有的农畜生存环境[1]。

2现阶段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经费上的不足

受到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乡镇中的畜牧兽医站往往从集体所有制是事业单位转变成为了全民所有制,从经济上来讲,主要是采取了独立的自收自支方法。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方面很少投入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也就造成了一些乡镇中的畜牧兽医技术设施相对较为简陋,疾病诊断以及化验设备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由于基层站中的设备与技术难以满足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发展需求,最终也就影响到了发展的效果。就目前来说,退耕还林与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转变了部分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同时也增加了技术与设备等。但是从实际上来讲,想要从根本上转变基础设施与设备上的不足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也要引起政府方面的重视[2]。

2.2专业人才上的不足

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现阶段的一些乡镇畜牧兽医站中的人员队伍上存在着业务水平不足等现象,加之受到乡镇中编制不足以及工作条件差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相关专业中的毕业生很少愿意进入到乡镇中工作,这样也就造成了我国基层的畜牧兽医人才不足,岗位也出现了断档等问题。

3提高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措施

3.1做好资金上的投资

就我国现阶段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来说,就要坚持从实际情况上入手,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中现有的要求,以此来贯彻好相应的法制与规章条例。可以说想要实现创收与增收,提升农村中的经济水平,就要坚持从畜牧业的发展角度上出发。因此,在实际中就要清楚认识到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得到各级领导的认识与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建设与发展可以满足实际的要求。第一,要做好政策上的扶持工作,也就是实现政策倾斜。第二,要做好科技智力上的投入工作。在实际中聘请一些专业的专家或是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人员来组建成为科技顾问团,在面对畜牧业发展以及体系建设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时,就要及时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还要做好科研单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积极引进先进的研究成果与技术等,以此来加大推广的力度,不断提升畜牧生产上的科学技术含量。第三,要做好资金上的投入工作。如在实际中就可以建立出相应的融资机构来加大资金的引入,或是从财政投入的角度上出发,完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此来满足畜牧业的发展需求[3]。

3.2做好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工作

想要满足畜牧生产的发展,就要做好畜牧经济的建设工作,同时还要建设出一些综合素质高与专业技能强的兽医队伍。第一,要做好研究工作,吸引人才的进入。也就是说要积极转变非专业人员占据职工比例现象的发生,通过吸引人才的参与,以此来充实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工作。第二,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或是可以借助业务培训班等来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提高其对销售以及加工等方面的认识。第三,组织人员参与教育中去,或是通过进一步进修等来提升其专业能力,鼓励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之间相互学习。

3.3落实相关措施

对于动物防疫工作来说,不仅要做好普通疫病上的防疫工作,同时还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研究工作,及时按照相关的防疫法规等来执行免疫制度,注重免疫效果。其次,对于一些不能有效配合的人员来说,就要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出发,以此来保证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好防疫管理行为。如对辖区中的生产情况进行登记,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出具合格证明。

4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想要促进我国乡镇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就要做好研究工作,以此来满足农业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解决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推广体系,促进其实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友敏.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19):119-119.

[2]乔立桥.王连忠.于立春.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4,(05):60-61.

第3篇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加强乡镇档案馆建设已逐渐成为推进乡镇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基于这一发展思路,我市近些年来也进行了乡镇档案馆建设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时也不可避免面临着制度不完善、人财物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亟待将解决。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加快乡镇档案馆建设与发展,逐渐成为目当前档案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1.乡镇档案馆建设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以档案馆为主体的档案工作在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乡镇档案工作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实现农村管理和乡镇发展的重要做成部分。另一方面,加强乡镇档案馆建设也是实现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

2.乡镇档案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乡镇档案馆建设已初步取得成效,但从总体上讲,各县区乡镇的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发展进程很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乡镇领导对建设乡镇档案馆的意义不明确,存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也给档案部门分配任务,也知道“三农”档案工作有积极意义。但普遍认为档案运行并不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因此多是说起来重要的“辅软指标”。这主要表现在部分领导多不重视或不支持档案馆建设,因此使得部分县乡的档案工作严重缺位,管理较为零散和落后。

2.2 档案基础设施滞后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实施,我市多数乡镇建设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购置了先进的办公设备,配足了相关的人员等。但相对而言,档案管理却缺少相关的基础设备和专门的办公室。甚至有的乡镇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木质档案柜,档案室杂乱不堪,阴暗潮湿。这必然不利于“三农”档案的安全和规范管理,也难以真正发挥档案的价值。因此,建立乡镇档案馆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3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传统的乡镇档案实行的是分散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档案的内容涉及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领域,关乎社会管理的经济发展,而档案室的室藏数量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而日益增多。由于缺乏有章可循的管理制度,现阶段的乡镇档案室多是以一些财会资料及红头文件为主,难以保障档案的有效利用和安全管理。

2.4 人财物投入不足

从人员上讲,目前乡镇档案室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专业能力不强,业务熟悉度不足,且人员变动性大,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连贯性不强。从财物方面讲,部分乡镇财政资金周转困难,难以将档案馆建设落实到位。再者,也有的乡镇多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而在档案馆建设方面,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3.对策与思考

加强乡镇档案馆建设,关乎乡镇档案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也是发展新农村的内在要求。立足我市目前乡镇档案馆建设现状,笔者认为要实现乡镇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就需各县区审时度势,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负责,切实关心和支持乡镇档案馆建设工作。

3.1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

乡镇档案馆属于新生事物,其建立健全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和提高过程。在此期间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积极争取各档案部门人员、乡镇领导的重视,转变其认识上的偏差,以更好地保证乡镇档案馆建设的展开。这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思想协调工作,切实将乡镇档案馆建设列入重点议事日程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精心安排,狠抓落实。同时也需加强宣传,并结合各地工作实际,深入实际现场办公,转好进度监管,促进建馆任务的完成。

3.2 健全档案各项管理制度

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的乡镇档案管理,可谓是建设乡镇档案馆后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必不可少。健全乡镇档案管理制度,需要县市级档案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与指导。同时,应根据不同县乡的地区差异、资源状况及发展实际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的制定和完善。再者,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涉及“三农”发展的各个领域,如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产业调整、土地承包、农业规划等,内容繁杂多样,只有在制度管理条例的约束和指导下,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保证档案管理有条不紊地运行。

3.3 加强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从当前乡镇档案工作现状来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相对较为分散和杂乱,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实现乡镇档案管理的集中统一管理,是乡镇档案馆的重要职能,其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档案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乡镇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加强档案的集中管理首先要加强法制观念建设,促进相关部门档案意识的增强,树立其良好的责任意识,自觉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归档及分类保管工作。同时,也要对档案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业务学习指导,保证档案管理各环节工作的有条不紊和规范运行。另一方面,要切实实现统一管理,也需要积极与相关的主管机关的协调交流,共同探讨有效的管理办法,制定管理章程等。

3.4 着力解决人财物问题

乡镇档案馆发展,离不开人财物资源作保障。只有保证人财物的充盈,才能为其他各项建设的展开提供保障。针对当前乡镇档案馆建设人财物不足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争取县市级、镇区领导的支持,保证乡镇档案馆基础设施完善,同时积极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档案库房建设方面,应规划出足够的空间面积,并加强档案现代保管设备和装置的配备,如扫描仪、防磁柜等,以更好地满足档案数字化和集中管理的现实需求,确保档案的存放质量与安全管理。其次,还应明确乡镇档案馆的职能和机构编制,配备专业化的档案管理人员,并将档案经费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维持档案馆正常运转。

第4篇

【关键字】新时期;加强;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

结合我处乡镇实际,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乡镇文化服务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乡镇的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仍旧存在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作为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一员,应根据其所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可行性对策,以活动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最佳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向广大基层群众展现生机勃勃的文化活动,夯实文化基础。

一、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的弊端

结合当前乡镇电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建设来看,其明显缺乏创造性和发展性,活动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单一和落后。其中,最为常见的传播内容依旧是以新闻、娱乐文化为主,这些文化活动只是片面地注重娱乐性和休闲性,忽略了创新性和时代特征,难以满足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发展需求。这种单一化的内容不仅抹杀了群众的参与兴趣,甚至还进一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也是一大突出问题。我国的某些基层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普遍存在文化设施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一些乡镇虽然设立了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保障,所以中心的设备上存在着严重的老化问题,硬件设备久久没有更新;还有电影放映设备和宣传设备也已经“罢工”,无法投入使用。设备设施建设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阻碍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开展。

二、新时期下加强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的策略

1、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是加强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必不可缺的条件。要想全面推进乡镇综合文化事业建设,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作用,就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在此过程中,服务中心首先要确立一个服务于民的正确理念,然后再立足所处乡镇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农村发展态势,打造一个崭新的服务平台。当然,在广播电视运作的过程中,还要展示一些贴近农民生活的内容,如:国家出台的惠民政策、农民补贴等,广播服务站要及时进行广播,让乡镇群众、农民能够及时知晓。此外,还农忙时节,还可以传播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以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的粮食种植技术水平。2、合理安排内容。乡镇发展的本身实质也是一个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而在这一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负责人员在安排传播内容时,必须要秉承科学合理的原则,从乡镇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最广大基层人民的需要来安排内容。在内容的选择方面,有关部门和人员应针对实际,定期播放一些农业科技知识、国家政策法律、经济发展形势、生活常识等。当然,在传播方面也要以多样化的形式、负责人员可以增强电子传媒的使用力度,运用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节目变得更加有感染力和冲击力,让其为更多的群众所熟知。3、完善相关体制。制度建设的不到位一直都为广大基层群众所诟病,这也是影响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有序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服务中心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在推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改进,以逐步实现广播电视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制度的创新,就是要对当前所存在的落后、与时代脱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制度条例进行清理,然后再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制定可操作的制度。除此以外,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向上级部门申请财政补贴,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设备设施的技术含量。4、壮大人员队伍。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服务队伍是开展各项建设工作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乡镇综合文化建设的主干力量。干部人员应该深入群众队伍中,从群众队伍中发现善于组织综合文化活动的骨干分子,并把这些骨干分子建立成一支具有群众基础的干部队伍。当然,在成立队伍后,还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好地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此外,负责人员还要着力于服务中心文化氛围的营造,丰富社区、街道文化,促进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综合文化建设中来。

综上所述,乡镇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乡镇人民最根本利益的综合服务文化事业。新时期下,有关单位和职能人员必须要加大力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以满足乡镇群众的综合文化需求。

作者:张景萍 单位:内蒙古牙克石市图里河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高云飞;谢屹;帅忠义;;我国乡镇林业工作站管理体制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2014年07期

第5篇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畜牧兽医 建设体系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47-01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群众对公共安全卫生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这就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畜牧兽医站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套合理的、成熟的畜牧兽医管理提出作为建设的保证,本文主要结合了江城县畜牧兽医站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的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对提高畜牧兽医站的建设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一、江城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与改革基本情况

江城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全县面积3544平方公里,辖两乡五镇,总人口13万人,全县各乡镇均设有畜牧兽医站,据2013年末统计,乡镇级畜牧兽医站有职工 33人,乡镇畜牧兽医站由当地乡镇政府直接领导,县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负责对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业务指导,当地政府负责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财务管理等项工作,乡镇畜牧兽医站在体制上属全民事业单位,乡镇畜牧兽医站定岗定编,职工工资按照在编人员配置县财政全额拨款,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着辖区内的动物防疫、产地检疫、畜禽品种改良、牧业技术推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协助区畜牧部门开展畜牧兽医执法等项工作。

二、江城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畜牧兽医站遗留问题较多,改革矛盾突出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该地区的畜牧兽医站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的管理形式,人员机构冗杂,资产产权不明晰,隶属关系有的是县级部门进行管理而有的属于乡级部门进行管理。人员配置上有的是临时性质的有的是集体性质,有通过人事部门招聘而来的,也有的是畜牧兽医部门自行招聘而来。在资产管理方面,有的是国家出资的,有的是集体积累的。在畜牧兽医站建设过程中,因为没有统一的建设方案,解决好人员编制和去留的问题,导致了建设过程中难度大,困难多。而在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过程中,由于人员结构复杂,资金难度较大,以及产权很难界定,导致了畜牧兽医站在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

2.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结构不合理

多年来,由于江城县畜牧兽医系统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同时由于在物质待遇和生活待遇上等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了畜牧兽医专业的技术人员外流现象十分严重,而现有的技术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老龄化现象严重,同时技术人员的队伍素质低下,相关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方法落后,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同时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较差,办公条件落后,办公场所破旧不堪,同时现代化的办公和检测设备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的开展。

3.村级的动物防疫队伍薄弱

由于国家对村级动物防疫机构还没有统一的政策和规定,造成了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应的经费不能正常的保证,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不能满足动物防疫的需求。

三、加强乡镇畜牧兽医建设的应对对策

1.积极开展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

首先,应该在全县所管辖的各个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编制数量上做文章,根据不同乡镇的实际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和当地的经济条件,科学合理的制定乡镇人员编制的数量;其次,要坚持机构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职能,在工作过程中,要及时的明确工作人员相应的职能和服务的范围,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合理的安排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其次,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目前我县很多乡镇的畜牧兽医临时技术人员比较多,为我县畜牧兽医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对不同乡镇的人员情况进行详细的摩的和调查,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特备是对于那些工作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老技术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妥善的对这些人员进项安全,对于那些即将要退休的工作人员应该准其提前离休,并保证其应有的物质生活。

2.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

按照动物防疫的要求,为基层畜牧兽医站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保证其具备相应技术推广的资质和标准,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畜牧兽医机构的投入建设力度,在国家和省级部门的投资基础上,地区的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畜牧兽医工作的投入力度,并科学合理的整个建设资金,其实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设施建设力度。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应该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提高现有机构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划分出合理的培训费用,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的对乡镇畜牧兽医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其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通过向系统中引入新人才,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平.来自基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呼唤[J].中国牧业通讯.2001(10)

[2]朱淑琴,胡爱民,刘珍优.加快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素质的思考[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9(06)

[3]叶岚,罗锦定.凉山州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四川畜牧兽医.2005(05)

[4]马涛,刘务典,高长明.武汉市乡镇畜牧兽医站机构试点改革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05(06)

第6篇

村镇财务管理可以说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因为审计制度的建设严重滞后以及长期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我国村镇资产管理非常薄弱,并且财务监督的职责不清,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加强村镇会计工作,堵塞村镇财务工作存在的漏洞,维护农村的经济秩序,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

一、村镇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村镇会计的专业素质较差。我国村镇会计的专业素质不高,往往存在着一人兼数职的问题,因而难以专心做好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工作,同时缺乏足够时间去接受专业的会计知识以及技术方面的培训,从而导致了村镇会计在工作当中的规范性不够,同时在会计核算数据准确性方面也比较欠缺[1]。由于村镇会计的专业素质比较差,严重影响村镇财务工作顺利开展,甚至导致村镇财务管理工作混乱,进一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第二 ,财务收支不够规范。村镇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存在很多财务收支不够规范的问题,例如一些收入不计入到账目当中,而是私自设立黑账,并且少数村镇会计人员受利益驱使,通过不规范操作来牟取私利。同时因为对于村镇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督监管较为松懈,助长了部分村镇会计的违法趋势,导致村镇财务收支的管理日益混乱,严重影响农民切身利益,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当中,例如修路等环节,乡镇财务部门的调拨资金往往数额比较大,不过却缺乏相关施工合同来作为有效凭证,这样的情况就给一些村镇会计带来了可乘之机,从而给农村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

第三,资金利用程度不高。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渐发展,政府调拨更多资金用来支持农村建设。但是我国很多村镇干部有着作风问题,铺张浪费以及大吃大喝的问题严重,导致大量资金被挪用,实际用来建设农村的资金严重减少。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非施工过程这一环节,资金的调拨比例日益提高,直接影响到资金利用率,浪费政府调拨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从而拖延建设进度并妨碍农村经济发展。

二、完善村镇会计工作的措施

第一,高度重视村镇会计工作。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村镇会计工作,并加强组织领导。鉴于村镇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党群以及干群的关系,关系到农村人心的稳定,可以说是巩固基层政权从而扩大基层民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完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必经的关键环节。重视村镇会计工作,才可以避免徇私舞弊的行为,从而减轻农民的负担。所以乡镇政府需要充分认识到村镇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强化对于村镇会计工作的监督监管以及组织领导,。从而将村镇会计的工作一步步纳入到法制化以及规范化的轨道当中。

第二,监督村镇会计工作。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管理民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将强化村镇会计工作管理并规范村镇财务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来抓。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将村镇会计配备的情况当作考核村镇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且要从村镇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逐步推进的原则,来监督村镇会计的工作,并督促其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最终确保村镇会计的执业水平能够满足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然后进一步监督整顿村镇财务工作,一步步落实村镇财务公开,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管理要求。

第三,改革管理体制。乡镇政府要主动承担责任,并且同纪检、监察、审计、财政以及农业等各个部门合作,全面落实村报帐以及乡核算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体制。各个村子的主办会计要由站上委派,同时之前的会计要改作出纳会计。各个村只能设一本现金帐并且留有一定数额备用金,要做到总帐、明细帐以及记帐凭证还有大多数的资金由乡镇的经管站会计代为保管[3]。各村的出纳会计要在每月的月初将整理完毕的各种报表以及收支单据上报到乡镇的经管站,进而实现统一审核以及统一入帐。此外要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并且针对部分乡镇财务不民主以及帐目不分开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内部约束以及外部监督,县、乡两级需要尽快建立专职审计机构并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对村级的财务进行定期的审计、专项的审计以及不定期的抽样审计等,从而做到逐月定审以及季度复审,这样可以确保尽快发现村镇财务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四,加强村镇会计培训。要想保证村镇会计工作水平,就需要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一方可以通过业务讲座、继续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途径,来改善村镇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从而逐步落实村镇会计人员的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可以推行村镇会计的选聘制,面向人才市场来公开地录用会计人员,从而促进村镇会计的专业化。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我国村镇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推进村镇会计工作制度的完善,加强对村镇会计工作的监督监管,从而有效改善村镇会计工作质量,杜绝村镇财务工作当中的黑账以及小金库等问题的出现,改善村镇资金利用的效率,实现村镇财务管理规范化,从而为新农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7篇

关键词 乡镇统计 问题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2.291;C829.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众所周知,乡镇统计是统计工作的基础,是为上层决策提供参考的重要依据。在大力发展“三农”建设的新时期,乡镇统计工作所担负的责任更为突出,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其数据收集全面与否、精确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然而大量事实证明,乡镇统计依然是政府统计系统中较为薄弱的一环,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研究十分必要。

1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基层统计组织结构不合理

基层统计组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统计人员为“临时工”的现象仍然存在,统计工作由兼职人员完成,严重影响到统计工作的开展。例如湖北省某市下属的多个乡镇均没有设立统计站,上级有任务安排,就临时抽调部分人员完成。这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也加重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专职人员配备缺乏。诚然,现实中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是专职才是保障统计工作高质量运转的前提。

1.2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各行各业加快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完善自我。我国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全国各乡镇差距明显,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主要表现在:(1)基础设施落后。目前统计网络只限于国家、省、市、县(区)四级,连接乡镇办公尚处空白,许多乡镇还未进行信息化建设,所以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接触较少,统计工作的开展依然比较传统。(2)统计信息化标准未一致。标准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也是管理统计工作的基础。由于所用软件的统计标准不统一,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进行资料的共享、交叉利用。(3)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乡镇统计的数据处理手段十分不科学,虽然国家近几年为村村通网投资较大,但是基层人员大都年龄较大,对此不懂,计算机闲置,统计工作开展仍旧手动,工作效率低下。

1.3法律建设滞后

十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强调要加速推进依法治国。《统计法》在1983年就通过并实施,并在2009年修订,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就统计费用的问题而言。《统计法》中虽提出要为统计工作提供保障,但是比较笼统,加之基层领导一般对统计工作不重视,统计所需费用就根本无从谈起。另外,《统计法》中要求“设有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兼职统计人员过多。再比如《统计法》中未对乡镇统计工作的具体范围给予划分,造成界限不明,工作量不清。

2加强乡镇统计工作的建议

2.1完善组织结构,加强统计评估建设

基层统计机构与工作人员是统计数据的源头,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完善组织结构,建立工作人员考评制度是很要必要的。一方面,当前,乡镇统计人员更换频繁,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先上岗后补证,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而要完善资格审查,寻求合适的人员,完善试用期规定,优化统计组织人员结构。另一方面要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需要一套工作考评制度,奖优罚劣,以先进带后进,促乡镇统计人员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完成岗位责任制,实现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对于工作勤奋、为统计事业奉献的人员,应予以表彰与奖励,上级统计部门在缺编和干部交流时优先考虑并向组织、人事部门积极推荐。对于、弄虚作假,屡次迟报、拒报统计报表并造成一定损失和危害的统计人员,应予以批评、处罚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2.2应把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整体信息化建设中

信息化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更应该涵盖软件、软实力的提高。前文已述,我国的大型普查等应该系统建设仅限于从国家至县的四级统计信息主干网,乡镇则无,从而造成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不协调。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未纳入政府整体信息化建设之中。所以,在加快推进乡镇信息化硬件实施建设的同时,国家应该明确出台相关规定将乡镇统计纳入进来。在硬件实施到位的同时,软件、软实力的提高也是必须的。主要表现在,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与交流,广泛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将国内外先进的统计方法、数据处理方式等作为研究与学习对象,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最终实现乡镇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县以上政府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乡镇统计信息的质量。

2.3健全法制建设,严格执行乡镇统计监督制度

法制建设是统计工作开展的根本依据,对于现行《统计法》中的不足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与健全,从根本上消除“钻空子”等现象。对于现行的相关法律及规章,我们要大力宣传。通过宣传,让乡镇领导干部及基层一线工作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与义务。要严厉打击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对瞒报、迟报、有意露报等行为,绝不手软;代填代报的统计报表要进行重点检查。要执行好对乡镇经济状况的监督工作,开展统计分析和咨询服务,服务领导上级,更要服务好广大群众;有计划地对乡镇各单位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并配合上级统计部门做好对本行政区域内单位的统计执法检查;要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督、审查和评估,强化基层单位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3结语

乡镇统计工作是决定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因而必须从意识上给予重视,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切实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诚然,当前乡镇统计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从法律、制度、组织结构,还是从环境、硬件、软件上都需要尽快地加以提高与完善。统计工作任重而道远,分清形势,坚定信念,开拓进取,乡镇统计工作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 信息化 策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时期,乡镇企业的内涵也已经变迁为在农村兴办的,与农村、农民、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类企业的总称(孙绪民,2006)。因此,乡镇企业的外延更加宽泛,包罗了各种所有制形式、不同组织形式和不同规模层次的企业。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乡镇企业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载体,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发展变化快,信息化成为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首选“助推器”。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售后服务以及产品回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最终提高企业效益的过程。因此,推进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技术、人力,信息化环境,相关政策等支持。地方政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应该也必须为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提供必要的策略支持。

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乡镇企业一般由集体兴办或者农民合伙兴办,管理水平不高。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乡镇企业内涵的变迁,在农村兴办,面向三农的各类企业均可纳入乡镇企业的范畴,因此,现代的乡镇企业和传统的乡镇企业在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方面有较大差异。但是,在乡镇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现代乡镇企业存在人才、基础管理、资金、技术、政策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以下三方面尤为突出:

(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

具体表现为:信息化仅作为口号,缺乏实践;信息化追求全过程一步到位,最终各个环节都无法有力执行等。上述问题对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成效影响较大,其根源在于对乡镇企业信息化没有充分的正确认识,思想上不够重视。因此,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必须在乡镇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开展,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为目标,最终使得乡镇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管理和应用水平对企业的经营效果有着较大影响,企业必须认识到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必然选择。正确认识信息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做好企业的信息化工作。

(二)人才缺乏难以提升信息化水平

乡镇企业扎根农村,劳动者多来源于农村普通劳动者,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信息知识不足,信息技能缺乏已限制乡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虽然一些企业着力引进人才,但是由于乡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所限,难以寻找到合适的信息化人才。只有硬件或者软件,不可能实现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要提高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

(三)资金缺乏阻碍信息化进程

企业信息化前期更多的是投入,并且信息化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比如信息系统的维护和运行就是一种长期的投入。在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由于资金严重不足,信息化进程严重受阻。

地方政府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倡导者、领导者、管理者的角色。新农村建设需要乡镇企业的参与,更需要用信息化促进乡镇企业的振兴,因此,地方政府必须为乡镇企业信息化开创良好的环境,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

(一)加强宣传引导且提供政策支持

鉴于乡镇企业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误区,地方政府可以组织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学习参观先进企业,举办信息化咨询会、信息化讲座等,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另外,乡镇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从政策层面引导乡镇企业开展信息化的各项工作。

(二)改善投资环境且提供信息化环境支持

乡镇企业扎根农村,企业的员工生活在农村,农村是乡镇企业生存的具体环境。因此,农村投资环境对企业的人才引进、生产经营都有很大影响。地方政府要切实解决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遇到的诸多问题,逐步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必须加大投入,确保村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特别是乡镇企业周边地区,并且不能把这些投入转嫁或者变相转嫁给企业。投资环境的改善和信息化环境的营造需要地方政府合理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以促进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应提供多方位帮助,保证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企业信息化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则更难。因此,地方政府,特别是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乡镇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提供多方位的帮助。建议乡镇企业管理部门成立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队伍,针对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个案咨询和跟踪服务,着力扶持和帮助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信息化,并真正使乡镇企业从信息化中受益。

综上所述,乡镇企业信息化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针对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全力扶持乡镇企业利用信息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童严.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中国乡镇企业,2004. 4

2.金勇.张静怡.乡镇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甘肃农业,2006. 4

3.黄国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乡镇企业发展的探讨.乡镇经济,2007(8)

4.程刚,王志荣.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科学管理研究,2003(5)

第9篇

一、新农村建设规划面临的问题

农村村镇建设和农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相当明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农民建房布局分散、无序、面貌陈旧单一。

除个别乡镇外,大多数乡村没有统一规划,居民点基本上是按照行政村组编制建设,居民点多而散。同时,还有一些村镇沿路无序建设非常严重,道路建到哪里,房屋就建到哪里,即影响交通又不安全。这类沿路而建的居民点,“一字”长蛇阵,造型呆板、单调,结构琳琅满目;还有的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建房,由于土地承包到户,许多农民土地私有观念十分严重,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建房,这样,房子分布越来越散,极其凌乱。

(二)农民住宅模式单一,结构功能混乱。

现有农民住宅大多建于80、90年代,全部为平房,大多为单间和两开间,生产、生活用房不分,功能混乱,房屋结构多样,多数为土木、砖土木结构,且各家建设时间不一,基础标高不一,房屋高低不齐,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严重,后院生产工具、家禽家畜、农资、麦草等乱堆乱放,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三)耕地严重浪费,基础设施投入成本高。

村镇建设布局分散,造成土地和社会投资的大量浪费。有的乡镇由于居民点布局分散,不仅浪费土地,也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户均占用土地大,占用土地也多。此外无序分散建房把农田划得支离破碎,导致基本农田保护难落实。

(四)农民建房投入过大,资金浪费问题突出。

富起来的农民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农民用一生的积蓄造一次新房算不简单,而现在的农民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房子的款式、结构、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甚至形成互相攀比。造成农民有限的资金投入建房的比例过大,影响对生产建设的投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村脏、乱、差问题严重。

由于民房布局分散,大多数村无力搞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使得农民生活外部环境难以改善,道路硬化率不高,公共卫生差,有不少村,露天粪坑臭气冲天,庭前、屋后垃圾成堆,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严重影响农民身体健康;村庄绿化没有跟上,公共绿地没有,缺乏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农民业余时间没有去处,农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根本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建设之所以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村镇规划滞后于村镇建设。

从行政村来看,基本上没有编制规划,多数是根据历史沿革,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周边延伸;即使有规划的乡镇,村镇建设的规划执行有很大的随意性,规划按村组干部个人的意图确定,乡镇政府对村庄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工作上放任自流,因而一定程度上出现村庄分布杂乱无章的现状。

(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不到位

农村建房,往往只管土地指标,不管地段。一是路边建房带来了样式呆板的直立式“长蛇阵”的农民住宅群的出现,农民专挑道路边建设,往往把道路修到哪里,农民的房子也造到哪里。二是农民为了图方便,避免各种矛盾,往往选择自己的承包地申请审批宅基地,这样必然会带来农民住宅分散混乱,中心村行不成,集镇建设难拓展,农民因建房蚕食、浪费土地的问题加剧,特别是耕地的浪费更为严重。

(三)有关部门缺乏对村庄和农民住宅建设的指导

目前,村庄建设和农民住宅基本上处于农民自主的状态,只要没有少批多建,界址清晰,至于样式、结构、功能都是农民自己的事。由于有关部门缺乏应有的指导,村庄建设、农民建房只能相互之间参照,因而村庄和农民住宅的结构功能难免缺乏长远全面考虑,必然会出现村庄建设和农民住房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情况,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上对农村村镇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要解决当前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我认为应从加强村镇建设的规划工作入手,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一)明确新农村规划的基本方向

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从各镇各村的实际出发,确立村镇建设的基本格局。对城区周边地带,农民住宅和有关社会事业的建设项目,要与城区建设规划相配套、相衔接。对远离城区的重点镇要尽力扩大拓展,提高档次。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适当进行迁村并点,将原先一些自由发展且分散的村落相对集中,依托某一个村发展成大村或向中心村迁移。提倡综合开发和集中成片建设。在规划上要体现合理布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区、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二)重新编制乡镇规划

搞好乡镇级规划编制,要根据本乡镇的地理条件、人口、产业优势、经济发展水平,还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相结合,确定乡镇定位,体现时代气息和突出个性特色。明确乡镇功能、范围。

(三)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搞好中心村、一般村的规划编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传统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村落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适当进行迁村并点,将一些分散的自然村落向中心村迁移。中心村选址应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一是交通闭塞的村庄向交通便利的村庄集中;二是经济落后的村庄向经济发达的村庄集中;三是规模小的村庄向规模大的村庄集中;四是集镇临近的村庄向镇区集中;五是几个行政村在不大破行政界限的前提下在互相接壤的中心村集中。中心村的人口为2000-3000人。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中心村的道路、绿化、供水、供电、通讯、文化等设施一步规划到位,分步付诸实施。一般村离集镇较远,又不具备并入中心村条件,人口大多在1000人以上。这些村,在编制规划时,要大胆调整,打破现有规模小、分散零乱的自然村现状,建立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工业区、农业区,这样,既可节约土地,减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又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还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10篇

至目前,我县累计建立工会组织家,覆盖单位家;共发展会员万人,职工入会率%,其中农民工会员人。

20*年以来,我们新建工会组织家,发展会员人。其中私营企业(含规模以上企业家),会员人;外商投资企业家,会员人;基层工会联合会家,覆盖单位家、会员人。今年共有名农民工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主要分布在农业产业链及服务行业。

二、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

一、积极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建会工作环境。

随着各种经济形式的迅猛发展,宣传工会组建工作的内容要创新、形式要多样、力度要加大。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宣传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组建工会的意义,宣传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和深化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对组建工会、发展会员工作的认识,把建立工会组织转化为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动,把加入工会组织转化为广大职工的迫切要求,形成了良好的建会环境。

二、乡镇总工会力量不断加强,为乡镇工会组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年,针对以前乡镇主席配备不齐全的现状,*主席及时向分管书记及组织部长作了汇报,对乡镇总工会进行了充实调整。16个乡镇办事处有1名正科级专职工会主席,有9名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其他也为付科级。共有专兼职工会干部50人。乡镇总工会力量的加强,为乡镇工会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领导重视,加大组建力度。

我们定期向县委汇报工会组建进展情况,争取县委领导的支持。县委书记*同志对工会组织建设工作中提出明确要求:“私营企业都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县委分管书记许定期听取工会组建工作的进展汇报,亲自协调解决工会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组建工作顺利开展,按时按量完成了上级工会的任务。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会自身能力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工会组建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艰巨性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能建的都建了,没有认真考虑和研究组建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缺乏对这项工作长期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绩,看成绩多、看问题少,存在“差不多”的思想;有的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会组建任务,

二是县工会组织建设有待完善,源头参与宏观维护的机制还不健全,这些问题要通过今后的努力逐步加以解决。

三是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工会组建工作研究不够。

各级工会在工会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打破以前的条条框框的束缚,闯出了一条富有成效的工会组建工作新路子

三、今年组建工作打算和存在的困难。

一、组建工作打算。

一是调查摸底,掌握真实数据。

5月初开始,县工会根据县经贸局和县统计局两家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综合,我们对全县的企业情况再一次进行调查摸底,对我县上千家各种类型的单位,逐一核实,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为今年的工会组建工作提供真实的依据。

二是理顺系统工会的隶属关系,进一步量化任务,明确责任。

3月份,县工会召开了全县工会工作大会,在大会上下发了[20*]2号文《*县总工会关于明确各级工会组织归属管理的通知》,通知中结合了我县工会建设实际情况,对全县工会组织的归属管理权限作了进一步明确,各级工会组织要按照此通知,将区域内单位、个体工商户(包括农民工)归类建档,全部组建工会,所有职工(包括农民工)全部加入工会,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要进行实名制登记,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在建会程序上,由原来的按部就班的单一模式,转变为“边组建、边充实、边完善、边规范”的灵活方式,对新建企业工会组织明确提出了“先组建、后规范、再收费”的工作思路,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

四是在发展职工入会和会籍管理上,要把原来固定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动态式管理,建立简便、易于职工接受的流动会员管理制度,实行会员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劳动关系确定在哪里,会员的会籍关系就确定在哪里,有效地促进工会会员的发展。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个别党政领导思想认识模糊的问题。个别党政领导《工会法》意识淡漠,认为企业建不建工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甚至认为建立工会可能影响企业主对职工的管理,进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有的还担心过分要求企业建立工会,不利于优化投资环境,进而影响招商引资的效果,这些认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对建会工作支持不够。

第11篇

关键词:基层财政;体制;建议

    自农改税政策实施以来,不断完善基层财政特别是乡镇财政基础管理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和实施各种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投资力度,乡镇基础财政管理工作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但在一些地区乡镇企业的财政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很多尖锐的矛盾,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乡镇基层财政管理体制,帮助乡镇基层财政走出困境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行基层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财政建设无法引起各级的足够重视

    作为基层财政部门的乡政府是群众利益的直接相关者,是贯彻实行各项惠农政策方针的中介,因此,乡镇财政工作应当有一定程度上财力的支持。各乡镇财政在机构设置、人事管理和具体业务运作分属各县管辖。目前一些上级部门领导对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工作认识程度不够,简单的以为乡镇财政部门就是领导的会计、财务机构,任意的调动财政工作员工,导致乡镇财政的骨干人员外流过大,进而影响了财政工作的规范化进行。

    (二)基层财政事权和财权不对等

    乡镇财权过小,事权过大,导致财权和事权不相适应是导致乡镇财政陷入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实行的分税制虽然划分了中央与各地方的收入分配,但对于各级地方政府间的事权划分的管理体制上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上级政府下放较多事权却得不到财权的有力保证,造成基层乡镇政府形成有事权无财权的局面,最终只得通过向农民和各乡镇企业来筹集资金,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负担。这种财权缺乏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

    (三)基层财政理财积极性不够,经济发展机制不完善

    经过税费改革后,基层乡镇政府的自主性收入比例明显减小,村级单位基本上无其他收入,对上级财政划拨的依赖性很强。虽然群众对政府的期望值很高,但由于乡镇财政财力的缺乏,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有的地区为了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来获得财政收入,推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比如,近年来,常州市的武进区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理念,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大力推行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虽然各级部门对园区的扶持力度逐渐增大,在促进农民收入致富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自身发展机制不完善,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园区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不能完全与现代市场适应,一些园区并没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的企业经营体制。由于缺乏完善的筹集资金措施,不能有效的吸收内外资金和社会资金入园,导致用于园区建设的资金有限,资金缺口较大,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园区内部在存“重争取、轻监督,重使用、轻效率”的现象,缺乏对园区项目后期的跟踪评价,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这样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基层财政管理对债务监管机制不完善

    经考察研究发现,一些乡镇形成了巨额债务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由于旧债,可能是因为这些乡镇的干部人员为了争创佳绩,以乡镇政府的名义向银行贷款兴办企业或是公益事业项目。有的则是由于乡镇机构膨胀,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形成了巨额债务。第二是由于新债。乡镇财政为了化解旧债采取了新建项目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举债数额。新兴项目一旦陷入困境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形成旧债还未还清有形成新债的局面。

第12篇

作者:杨莉 单位:高作镇文化站

睢宁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睢宁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群众的实现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干部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受体制、机制的制约,乡镇文化发展处于弱势地位。基层干部的认识有限,在文化工作上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基层文化建设发展缓慢。各级领导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二)文化服务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但由于经费不足,文化设施不健全,文体活动开展较少,参与人员较少、活动档次较低。例如,农家书屋由于经费和人员的不足,书屋管理使,出现图书归档混乱、丢失等问题。(三)文化工作队伍有待进一步壮大。各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普遍较少,除城关镇之外的其他15个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只有1人,既是站长又是工作人员,部分乡镇还兼任其他职务或有其他工作安排,文化工作专业人才匮乏,制约文体活动开展。(四)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对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各文艺团体实力较弱,没有形成独特的文化活动品牌,活动缺乏连贯性,活动规模较小,在群众中没有形成较大反响,未能充分发挥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

我县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基层文化建设牵涉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存在问题有着多层次的复杂原因:(一)思想认识没有到位。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在乡镇普遍存在。有些干部认为文化建设是一项抽象的工作,不像经济建设那样容易出成果、出典型,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推进基层文化建设。(二)缺乏创新意识。不少基层干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在新形势下,把握新机遇,创造新业绩,提升文化品位,发展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的优势等方面尚未取得成功的经验。(三)经费严重不足。政府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但与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的增长仍然不相适应。加之县乡基层财力有限,文化活动开展、文艺团体的扶持等所需的经费难以保证。(四)人员使用存在问题。由于乡镇机构改革等原因,乡镇人员数量减少,各岗位上的人员调换频率较快。文化事业在乡镇工作中的弱势地位,使得文化站的工作人员数量逐年减少,很多文化站长没有经过上级部门的任命而是临时代做,甚至没有正式编制。

加强我县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睢宁县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破解,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一)提高思想认识。党委政府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自觉把文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文化的特殊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二)建立考核制度。要将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镇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经济工作一起布置、一起考核、一起检查,一起评比,激发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三)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群众集资为辅、民间资本补充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使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建立资金统一管理、经费项目上报、审批、验收制度,确保文化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大力开展舞动乡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工程。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引导、扶持文艺团体发展,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五)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阵地,“开门”办文化,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六)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配备文化站工作人员,定编定岗,通过业务培训、双向交流等多种途径,加强人才的选拔和培训,提高基层文化战线干部的工作能力,培养一批业务精通、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干部队伍。加大考核激励,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农村是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