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7:3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一)公司+农户――分包制
农业产业在发展之初,形成的经营组织形式就是公司+农户,简单的来说就是分包制。公司和农户之间签订协议,根据自身所需农产品的多少来签合同,农户根据合同数量和交货时间进行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按时按量的提供给合作公司,之后公司按照合同内容的规定给农户付款,二者之间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义务。
(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生微妙变化,出现了合作社,通过这个中介来联系公司和农户,从而节约公司的时间和精力,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农民也需要有个合适的合作方来代表他们的利益,避免和公司之间产生经济上的损失,确保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农民将合格的农产品交给合作社,让合作社来和公司之间进行联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办事效率。
(三)公司+租赁农场
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出现租赁农场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租赁农场的出现,有利于农民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公司可以更加直观的接触到自己商品,通过自己的规划和管理,从而实行每一道环节的把控和监督,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此同时,农民也获得了租金收入,还间接的成为公司的员工,劳动收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二、新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为了快速的跟上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很多地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在探索的途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一)公司+家庭农场。
这个组织形式的是传统的公司+农户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它是由传统农户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扩大农产品规模发展而来的,利用先进的生产作业方法将自身队伍壮大,成为专业农场户,公司依旧通过签订合同来维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但是依旧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公司+社会组织+农户。
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之处在于,将社会组织加入到公司和农户之间,当公司和农户之间出现如下问题时,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加强公司和农户的联系:1、农户生产作业方法落后,需要创新,学习新技术;2、标准化作业无法实现,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可靠保障;3、在利益之间达不成共识时,需要有个纽带做沟通。通过社会组织这个中间人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解决公司和农户之间的种种矛盾,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三)合作社+合作社。
合作社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个是横向式经营,将生产过程中较为相似的产品和给公司提供相似的农业服务都集中起来,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进行统一培训和传授经营,从而达到公司的标准,提高农业产业标准化;另一个是纵向式经营,将各个产业链联合起来,增强合作,提高每个环节上的利润,让合作社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创新路径
(一)降低成本达到优化资源配置。
采用合理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关键在于是否合理恰当的发挥出农户和公司的各自优势。在合作过程中,公司可以采用支付部分预付款的方式给农户,让农户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从而在减轻农户资金压力的同时,产品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农户在进行生产作业时,可以向企业寻求技术上的帮助和指导,切实高质量高效率的给公司提供可靠产品。这个方式不仅让农户的资金压力得到解决,还得到了公司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二者达成共赢局面。
(二)提高效率和扩大规模收益。
在农户生产中,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农户的收入,因此扩大农户的生产规模是创新路径的首要任务。只有规模大,收入才会得到提高,当然并不是越大越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把握一个度。在扩大规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技术的引进,合理利用现代技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不仅可以提高产量,更能增加农户的收入,先进技术可以让原先小规模的农户作业变为家庭农场或者是公司农场。
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措施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这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依托,是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需要切实解决好几个问题。
第一,以市场为导向,顺应经济运行规律,彻底更新观念。要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应当自觉树立大市场、大流通的全新市场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切实改变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生产轻流通、重产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靠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传统农业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观念,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要实现由只重数量向质量、效益意识的转变,要瞄准市场需求和消费热点,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以调整品种、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扩大高质高效的名优特新稀农副产品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升级,实现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到质量优化型增长的转变。要实现由乡镇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的转变,面向两个市场,考虑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层次的市场需求,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制定产业规划,鼓励和提倡跨区域形成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作好结构调整和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要始终立足于发挥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根据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生产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规划,面向区域内外市场,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地抓好农业布局区域化和经营集约化。
第三,以市场为导向,借助资本开道,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农业的产业化是伴随着资金的高投入来实现的。因此,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通过带有农业概念的龙头企业的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扩张和机制的转换,从而加大对农业的再投入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能力,推动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促进县域经济良性发展。首先要抓好主导产业,形成区域规模经济。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选准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要有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特色区域规模经济的主动意识,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地优势农产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其次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各级政府在金融、税率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发展产业链长、规模大、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
第五,以市场为导向,认真研究产业化经营要素。要在领导思维和领导方法上转变观念,要摆正位置,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而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市场手段指导生产。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服务,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要尊重企业和农民的意愿和经营自,把自交给企业和农民,注重培植典型,搞好示范引导,逐步推广,形成规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在整体布局规划、政策信息引导、协调利益关系、调控市场供求、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保障的职能,着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及省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以提高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整体素质为重点,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谋划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高质量地开展龙头企业高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现代管理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和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3月15~16日,省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与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共同举办了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培训班。省农委副巡视员吴国良为全体学员作了开班报告。省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李伟华、副主任郑德民,省内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系统工作人员参加开班仪式。
吴国良副巡视员在讲话中指出,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主体,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三化同步”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提升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谋求更好更快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龙头企业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增强内生动力。龙头企业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加快发展的突出的位置,特别要瞄准新一轮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性、趋势性的关键技术,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二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龙头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质量和效益;要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各自发展实际,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资金、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积极到资源禀赋良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建基地、办工厂、拓市场。三是注重产品质量,提升市场开拓能力。龙头企业要始终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强化标准化管理、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扎实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强化带农惠农,实现共同发展。龙头企业要坚持服务“三农”,切实增强带农惠农意识,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企业做大做强中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联合合作、深度融合;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发挥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农户纳入统一的生产经营体系,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采取多形式、多层次,提供技术、信息、农资、购销等系列化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增强诚信意识,维护社会诚信,对农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要守法经营,做到重合同、守信用,不制假售假、以次充好,保障消费者权益。
吴国良副巡视员要求,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人员要统一认识,不断总结指导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工作的经验,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把握发展趋势;要明确工作重点,把工作重点放在抓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上,放在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民之间利益关系上;要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能力;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准确提供政策指导和决策建议;要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要加强服务,充分发挥指导、服务、协调等职能,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办好这次培训班,省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精心组织,根据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需求,特别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针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规范管理企业财务应注意的问题、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创新思维管理、企业资本运作与投融资模式、精确管理等六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省农委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供稿)
紧抓发展优势 坚持探索创新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变化,如果发展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错失良机。因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根深叶方茂,本固枝乃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二是要启动创新这个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等,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经济新的增长动能。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城市、商业、文化、旅游、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县还存在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加快工业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系列约束情况下,我县如果能发挥土地、水、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以及生态环境优越的后发优势,利用产业落差加快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转移,跨越式推进我县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县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在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城镇化必将步入快速推进阶段,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县发展,优化整个城镇空间格局,而且进一步推动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泛长三角同城化将推动我县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泛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实现网络化、公交化、共享化,势必推动同城化加快形成,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亦将成为必然。为我县外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我县目前城镇化、工业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投资将是拉动经济増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在交通、水利、城市建设、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加大政府投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着力推进县经开区和东北新城两大重点区域项目进展,将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特殊“稳定器”。二要引导企业加大工业项目投资,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通过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三要提前做好谋划工作,立足基础设施和产业现状,科学谋划,形成项目储备、推进、建设的良性循环,深入分析国家和省政策动向,抢抓扩内需、补短板的政策调整机遇,重点在事关宿松长远发展的领域,抓紧编制和完善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战略性项目,充实县级重点项目储备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竞争点。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城,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城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办好审批办手续,向做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1•1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从比较优势来分析,我国应该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业和畜牧水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这些产品虽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面临着品种不优、质量不高的困扰。以水果为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水果生产国,但1998年中国出口水果仅占当年水果总产量的1•19%;2000年占1•39%;2002年占1•71%;2006年占2•22%[2]。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质量差,大小不均,含糖量低,虫果率高,采后保质能力差,果实农药残留超标等。
1•2区域结构趋同,地方特色不明显,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一些地区没有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忽视区域资源优势,跟风现象严重,各地一哄而起,大力发展品种、质量基本相同的农产品,未能形成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结果导致农业生产结构雷同,农产品销售困难,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甚至赔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里既有市场信息不灵、供求关系不稳定导致价格和决策失误的原因,也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不到位,行政干预过多和“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的引导偏差。
1•3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保鲜、包装、贮运体系发展滞后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的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滞后,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导致附加值低,利润少。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1以上,而我国只有0.43∶1。我国各类肉制品仍以初级加工品或基本以原料进入市场,而且由于质量不稳定,包装不标准,大大降低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再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初级农产品出口占80%,深加工品仅占20%[3]。而世界农产品出口大国之一的荷兰,其初级农产品与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例为1∶3。
1•4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合理[4]目前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多致力于粮食、棉花和蔬菜的种植,缺少其他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并把粮食、经济作物比例的变化简单地作为结构调整的标准。而且,在压粮扩经后,新上的产品大都是档次低的大路货,多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人市场,由于受消费需求的约束,大量经济作物势必影响其价格,导致调前调后变化不小。
1•5部分群众思想不够解放,对结构调整认识存在偏差一些群众在对待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有的持消极等待的态度,有的则心存疑虑,不敢冒险,心甘情愿地沿着老的套路走。主要表现在:一是不想调整。许多人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政府的事,因而缺乏参与意识。二是不敢调整。部分农民怕承担市场风险,怕上当受骗,总认为种植粮食作物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三是不会调整。由于多数农民没有准确的市场信息,缺乏科学知识,对“怎样调整,种什么,收获后怎样销售”缺乏信心,有的想调整而不会调整。四是无钱调整。有些农民群众对调整种植业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缺乏必要的资金购买良种以及肥料而只得放弃调整。
1•6农业结构调整中主体错位,存在指挥失当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应该是政府让位于农民,但目前,一些基层政府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下的思维方式,采取行政命令,以搞运动的方式强制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由于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并且政府不承担因结构调整导致的经济责任和风险,从而挫伤了农民调整生产结构、增加收人的积极性,甚至在结构调整中出现逆反心理。
2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措施
2•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业结构调整
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准则,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本地发展之路。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当前农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多数农产品处于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优质农产品却供不应求,产品品质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要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改变传统的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农牧业相互促进的新型三元结构发展。注意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状况,优化农作物品种,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加速农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从源头解决农产品品位低、质量不高的问题,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畜牧业,促进种植业,带动加工业,延长农业生产的链条,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渔业,保护和合理开发滩涂、水面等宜渔资源,加速品种更新换代,提高高档鱼类比重,向优质化、多样化发展。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获取比较利益。
2•2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仅仅靠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是远远不够的。种植、养殖结构的调整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是一种横向的拉动,缺乏加工转化增值向纵深发展的支撑。如果只有农产品的初级加工,而没有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就上升不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个层次。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是对地方特色产品的升级增值,也是进行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生产的突破口。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和地方龙头企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特别是采用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经营模式,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避免分散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农户”的结构调整新机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从长远看,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把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都纳入农业的全部内容,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加工品的地位,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2•3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优化布局现阶段,优化农业的生产力区域布局,应重点抓好4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效区,只要有条件,就不必追求粮食自给,可腾出更多的土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如种菜、种花、植桑等。二是过去迫于生存压力,毁林、毁草开荒和盲目围湖造田的地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使不适宜耕作的劣等土地逐步退出农业生产。三是粮食主产区要在优化品种、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同时要抓好粮食的转化和加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四是各地都要发挥自身在区位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如水果、药材、芝麻、食用菌、特种瓜、稀有水产品和畜产品等,并要努力将这些特色农产品发展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稳定和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这4个层次的有机结合,就可以促进我国各地的农业逐步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
2•4实施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才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强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今后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同时,采用先进的间作套种技术、生物治虫技术等,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还要注重加强农产品贮藏、运输、加工、销售等产前和产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5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连结生产与市场的桥梁。“公司十市场农户”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它可以向农产品生产者及时反馈市场信号,并为农产品生产者开辟销售渠道。通过市场引导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合理确定农产品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和布局,把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到依靠市场配置农业资源上来。同时,农业产业化往往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储藏、运输连为一体,从而相应带动农村加工业、运输业、营销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民收人增长。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必须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和运行效益,培养和健全市场中介组织,加快储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贸易的需要,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费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等级、包装和质量控制系统。
【关键词】湖北嘉鱼县 农业结构调整 问题 对策
一、湖北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1、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农民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低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对新农村建设有制约的影响,生活宽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也是目的。无论是生产发展还是生活宽裕都取决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力的构成中,人的因素即农民是首要的生产力,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农民的教育水平则和农村生产力的高低密切相关。因为受过教育的农民能够掌握和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不断认识和开发农业资源,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现在现实情况却是因为农民的整体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导致不少农民缺乏使用新产品、新技术和获取信息及开拓市场的能力,缺乏市场投资意识和开拓意识,容易忽视长期利益,过于注重眼前的短期利益。
2、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这里的基础设施,主要涉及到生产、运输、存贮和销售四个环节。第一,生产过程中涉及到排涝抗旱的设施,丰沛的雨水常常会造成内涝,而近两年连续发生的旱情,也给丰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第二,运输设施问题。由于蔬菜成熟的时间相对集中,高峰期大型运输车辆的进出相对困难,表现在空车难进,满车难出,与高速公路连接的部分交通瓶颈已是目前凸现的问题之一。第三,缺乏大型冷冻仓库,保鲜存储是提高效益和缓解运输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大规模的存贮仓库还没有建立起来。第四,缺乏大型的贸易市场,导致产品的销售渠道不够完善,交易不够活跃。
3、分散自主经营妨碍产业化进程
嘉鱼县蔬菜生产销售以家庭式经营为主,虽然有农业协作组织来组织农户生产,但在管理上沿袭了的经营体制,采取“一家一户式”的生产,各自分散自主经营,没有实现“村与村的联合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不利于农户抵抗自然灾害,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很薄弱,也不利于生产的规模化,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
4、品种过于单一不利于规避风险
嘉鱼县作为湖北的蔬菜主产区之一,但从目前蔬菜的品种结构来看,过于单一。这些年来,嘉鱼县的蔬菜产品一直以大白菜、包菜、南瓜、冬瓜等四大项蔬菜种植为主,其产量虽大,但价值却小,加上上市时间过于集中,一遇市场饱和,自然灾害,分文不值。据新街县马鞍山村村民所说,冬瓜在丰收的季节,三、四分钱一斤,而在收成少的季节几毛钱一斤甚至更贵。这些蔬菜季节性太强,对于市场的依赖很大,市场成为主导其价格的重大原因,不利于风险的规避。
5、蔬菜交易市场和深加工项目建设跟不上产业化发展步伐
嘉鱼县蔬菜绝大部分都是由经纪人进行对外销售,由于没有建设相应的蔬菜批发市场,现在90%以上的蔬菜都是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交易,这种原始、不规范、低效率的交易方式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潘湾镇政府尽管在考虑蔬菜产业的做大做强方面眼光比较长远,招商引资,与韩国企业洽谈在潘湾建立泡菜工厂,力争将嘉鱼建设成新鲜蔬菜批发及蔬菜深加工制品生产基地,但由于某方面的原因,双方没有达成协议。目前嘉鱼县在主打蔬菜产品方面的产量惊人,两菜两瓜更是畅销日本、新加坡和俄罗斯等地。但是在深加工制品项目方面的作为基本为零。这样的话,光靠销售新鲜蔬菜利润极低,导致农民增产但不能增收。
6、品牌创建及维护工作不到位
在嘉鱼县蔬菜畅销国内外的过程中,政府,经纪人协会和农户都没有形成明朗的品牌意识,并且为品牌创建及维护下工夫,使之做大做强,更具知名度。虽然嘉鱼县的部分农产品已经注册了商标,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如“潘家湾”,但品牌知名度较小。嘉鱼蔬菜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蔬菜的商品质量、包装及营销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新鲜蔬菜目前尚无商品标准,无包装或包装简易。
7、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缺乏科技支撑,嘉鱼县还没有足够的专门从事蔬菜新品种开发的研究机构,科技推广机制不活,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少,先进的储藏、保鲜、包装、远程运输等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的应用几乎是空白。并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多数菜地基础设施不配套,日光温室、大棚等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
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对农民培训
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加强农民的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由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才普遍缺乏的现状,我们要优先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要把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与培养协会人才紧密结合起来。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由政府带头,农民参与,建设好基础设施。第一,加大投入,搞好农田排灌渠道和机耕道路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渠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方便农产品运输和农机下地作业,不断提高菜地的耕作质量。第二,建设好与高速公路相连的最后10公里道路,使得高峰期车辆也能够来去自如,另外就是开辟长江航运,建设港口码头。第三,完善农贸市场,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空间;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加快农产品集散。采取引资或股份制等形式,建立一个大型专业蔬菜批发交易市场,集蔬菜交易批发、贮藏运输、配送销售、信息服务于一体,使嘉鱼成为鄂南蔬菜集散、价格形成、信息传送中心,并配套建立蔬菜市场信息网络,实现全国各大中型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之间的联网。改变目前在路边收购蔬菜的模式,同时也会减轻道路的负担。
3、调整农业经营模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建设
采用明确的分工,农户相互合作,联合生产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经纪人成为公司的信息部,对外信息和收集外面的信息。经销商采用加盟的策略,以嘉鱼农业独有的品牌进行销售。嘉鱼县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很快,农村合作社、经纪人协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农业产业化组织仍然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服务功能不齐全等问题,因此要学习台湾农会的运作经验,加大力度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确立其市场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使农民分工合作,充分参与加工业、运输业、流通业、储藏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等领域的经营,增加职业岗位的需求,拉动内需,增加农民的收入。
4、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调整农业结构重要的是由目前作物间种而积调整转移到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上来。嘉鱼生产的主要是“两菜两瓜”,都是季节性的传统蔬菜,价格低廉,主要靠“薄利多销”,而且受市场的限制很大,带来的收益有限。因此,在保证原有优势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逐渐改进品种,提高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一是以市场为导向,把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优质化、多样化来适应农产品需求的变化,使农业走上由市场决定产量,由需求决定品种质量的轨道。二是坚持把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作为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结构调整的首要环节来抓。三是要搞好优良品种的培育、繁殖,建立起集科研、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企业,尽快使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5、加快蔬菜产品的深加工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藏保鲜,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多年以来,我国对外出口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我国对外销售的农产品主要是价格最低廉的原材料,通过深加工包装之后的产品可以比原材料所获得的收益大几倍甚至更多,嘉鱼的农业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发展。在嘉鱼县有不少客商都有到该镇投资开发的愿望。有些地区国家自然资源贫乏,需要进口大量的农产品,但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与我国相比,欧洲大部分的国家农产品成本高、收益低,农户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产品依赖进口。相对而言,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农产品生产的成本低,在欧洲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嘉鱼县乃至整个中国农业可以与其合作,引进技术,出口农作物,成为其农作物的主要供应商,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6、建立品牌扩大市场
单纯的传统销售不能满足嘉鱼农业的发展,要使嘉鱼的农业更上一个台阶,走得更远的话,必须转化理念,建立自己的品牌,比如“老干妈”就值得借鉴,嘉鱼的农业必须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利用品牌效应,占领国内外市场,并扩大含税农业的份额。积极参与各种类型的推介会、展销会,择取好品质蔬菜,走出嘉鱼,参与市场竞争,以提高地方品牌知名度。要做好推介工作,扩大宣传范围,使嘉鱼的蔬菜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佼佼者,增强其市场的占有率。
7、大力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保证我区农业上新台阶的重大举措,是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全县(市)农技推广中心和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推行村级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加快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形成以省级为中心、县级为骨干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快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加快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整合信息资源,强化涉农部门之间农业基础信息实时交换和共享,形成服务便捷、功能完善的农业网站体系。
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显示,今后五年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支持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建设大型优质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据了解,今后农业综合开发将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促进项目区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将突出抓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建设优质粮食基地4163万亩,建设优质饲料作物基地1343万亩。同时,积极扶持种子、种苗、种畜繁育体系建设,在加强地方项目良种基地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良种推广”、“育草基金”、“菜篮子工程”等部门项目的扶持力度,确保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牛(肉牛、奶牛)、羊、猪、禽等畜产品、名优特经济林、特色水产品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加大对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的生产格局。把畜牧业作为一个大的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促进粮食的转化增值,“十五”期间计划养殖畜禽1.2亿只、出栏畜禽9300万只(以羊单位计),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76万亩。扶持经济林、蔬菜、花卉、水果、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计划发展经济林775万亩、种植蔬菜171万亩、花卉23万亩、药材122万亩。
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着力扶持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在粮食主产区,着力扶持优质、专用品种的粮食生产,建设大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畜牧业等多种经营,促进粮食等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在西部地区,着力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在产业项目发展上,努力消除产业结构雷同与重复建设现象,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项目建设。加大对龙头项目和农民中介组织的扶持力度,选择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经济效益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的龙头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的带动力。引导更多的开发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通过签订购销合同、承租返包或以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先进等形式入股,彼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十五”期间计划扶持加工及服务项目2300个。
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及检测检验体系。适当扶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综合开发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提供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气象信息及进出口信息等服务。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检测检验的规范和手段,发展安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相结合,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主要问题;规模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46-0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根本性变革。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粗具规模,各地成立了相当多具有较大知名度的龙头企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产业化经营组织规模小,竞争力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许多乡镇农业产业化已初步完成了由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由内向型向外向型的转变。但由于中国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没有对农业进行横向的和纵向的以及深度的扩展。例如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发展滞后,土地经营权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生产要素市场化机制的缺乏,使农业生产只能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长期凝固化,形成了农业生产中每个农户分散式的小规模经营。农民的市场意识差,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数量也较低,导致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规模小,竞争力弱。
2 市场发育不成熟,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不健全。一是农民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产品的交易方式,多呈无组织分散状态进入市场,使他们在市场上总是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市场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难以抗衡社会上各利益集团对农民权益的侵蚀。同时,在宏观上缺乏代表其利益参与市场和自我保护的市场主体,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二是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的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市场秩序尚不规范。掺杂使假、欺行霸市、虚假广告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调节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农民等之间关系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市场监督管理政出多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3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不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有的企业在产品难以销售时拒收农产品或压价收购农产品,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户在农产品促销时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等。目前在企业与农户的购销关系中,很多都是口头约定或君子协议,真正签订协议订单的只有43%,而且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4 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这种分散种植的格局和分散的农户利益,与产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很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小农户无法和发达国家现代化、产业化和一体化的农业组织进行竞争。
二、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开拓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龙头企业应该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增强市场观念,全面融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把市场放在首位,要研究市场、开拓市场。目前,农产品质量问题更重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成为决定市场营销的一个主要因素。此外,在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上,龙头企业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市场预测系统,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形式的基础上,提高企业营销的效率。
2 大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龙头企业要在提高质量和科技进步方面走在前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把质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大批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和国外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要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等进行严格的标准管理,尽快推行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志,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
3 要抓好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这是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关键。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要组建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化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围绕主导产品,广泛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宣传。
4 实施品牌战略,拓展市场空间。当今的世界是名牌的世界,当今的市场是名牌的市场,龙头企业生命力的强弱,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高低最终有赖于商品的竞争,最终取决于市场的裁决。因此。龙头企业要大力调整产业化结构,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争创名牌、发展名牌,增强自我品牌保护意识,发挥名牌效应,去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与农民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企业需要稳定的原料供给,农户需要稳定的产品销路,这是双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客观基础。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机制,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人股方式,实行股份制、股份合同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认真总结和推广各地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形式,充分利用利益机制互动的组织载体――行业协会,积极支持农民行业协会的发展,通过架设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桥梁,发展和完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在收购产品时可以确定
最低保护价。
(三)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化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须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重要,这就需要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进行有效的改革。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多年来,农户经营的田块除地理位置和地貌形状不同外,村域内土地生产力状况基本相同,差异很小,同时,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城,故可依据农民的意愿,通过村民委员会协调,重新调整责任田,使农户承包的土地集中在一起,形成规模,这样既有利于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也有利于种植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可采用反租倒包和股份制的形式组织股份制农业开发公司,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具体操作办法:一是把所承包的责任田分为基本“口粮田”和“经济发展田”反租回来,按规模化形式倒包给懂科技有经营头脑的劳动者。二是村委会把“经济发展田”集中起来,组成股份制农业开发公司,公司由有技术、有经营能力、有一定资本的人牵头。按股份制企业组织法让农民把自己的“经济发展田”按面积入股,同时也可在股份制公司从事劳务。这样入股的那份土地可以取得利润分红,而且,参股的农民通过在股份公司从事劳务还可挣得一份工资。公司有规模化的土地,按照市场需求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的种植养殖以及特种经济活动,通过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生产经营,以面对大市场和人世后的国际竞争,最终实现农户、公司双赢。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培育和完善科技成果市场,组织产业化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联系;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或电视等现代化媒体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展示和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经济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经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使其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得到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足够的竞争力,农业经济与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不匹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改革方法,要以提高农业经济发展为主要改革方向,在改革的过程中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收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工作重心,全面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经济分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这两个成分中又细化出农业生产、农产品交换等关系。农业经济对外展现出很强的规律性,是经济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也是农业经济需要改革的重要原因[1]。随着农业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业产业结构也要有针对性的调整。虽然我国农业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国际大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仍旧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农业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控,达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来说,农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因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农业产业化调整更应该得到重视,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使我国农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2.1改变农业供求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在发展的道路上也搭上了“快车”。现代农业已经开始使用高科技,随着市场不断发展,农业的供求关系得到了初步调整。由于农业市场扩大和资源不足,导致我国农业发展受限,只有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促使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要想推动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就要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调整并尽快实施[2]。
2.2合理调配农业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
虽然我国土地面积广阔,但是可用于耕种的土地较少,还有大部分农业用地处于干旱区域,这对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提高造成了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整合农业资源,通过资源调配和资源优化达到提高农业经济的目的,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可以节省农业资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3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人民的消费趋势逐渐朝着品质化方向发展,国际市场上同样追求高质量农业产品,如果我国农产品长期处于低质量水平,会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应及时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其可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改善传统农业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地位,并在国际市场上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3]。
2.4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一直处于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农业已经开始融入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带来诸多挑战。纵观我国近些年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农业生产发展稳中向好。以河南省为例,在5年的时间内农业种植面积占比由原来的10.63%上升到11.03%;在农作物种植种类中,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较高,常年稳定在11%左右;由于地域原因,水果种植比重相对较低,但是相对稳定。林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工林和森林,河南省在2012年时森林覆盖率为22.89%左右,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河南省林业发展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对近几年的林产品生产率研究可以看出,除了部分林产品的出产量下降外,大多数林产品都处于上升状态,这也从侧面表现出林业技术投入产生的效果十分显著。河南省的畜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通过采取科学的养殖方法让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都得到了充分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畜牧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畜牧市场的份额不断加大,畜牧业比例在农业产业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仅5年时间畜牧业产量已经上升近10倍,占农业产业总产量的30%左右。虽然畜牧业发展相对较快,但是实际还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就目前情况来看,畜牧业还没有找到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还需要寻找合适的发展方式。
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方式
3.1通过区域化布局,提高农业产业资金使用效率
对农业产业增加资金投入可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要充分利用国家现有的政策,寻找可以投资的方向,调整农作物品种。政府要加强相关领域投资,通过建设多种农业产业投资渠道,根据农业产业实际优化产业结构,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产业,使其符合农业生产速度,达到相关要求后再扩大生产,以提高农业产量为主要目标,达到发展农业经济的目的[4]。资源是影响农业产业的重要因素,资源的有限性也决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改善农业产业资源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在调整农业产业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以河南省为例,在资源调配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人口、土地和自然环境等问题,还要在保证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对产业进行升级。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整,保证渔业、林业和种植业等平衡发展,使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资源分配越合理,越能保证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5-6]。
3.2建立地方特色品牌,树立品牌形象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农业产业要跟上发展的脚步,通过建立完善的品牌形象将粮食作物变成多元化产品,各地要扶持品牌企业并帮助企业发展。根据当地特点创建具有特色的农业产品品牌。要以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提高地方品牌活力,并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对外销售。发展品牌农业的同时要规范当地农业的种植技术,按照标准化、统一化进行管理,保证农业产品质量,进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同地区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坚持环境建设的理念,保证当地产出的农产品符合绿色、安全和卫生的要求,大力建设生态环境,树立正面的农业现代化新形象。
3.3加强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餐桌上的食品也逐渐丰富起来,对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要求极高。以河南省为例,当地可以建成专业化的畜牧养殖点,财政部门可以加强对畜牧业的投资,接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畜牧养殖,通过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初级产业提高产品销量,通过建设养殖场提高养殖业的产量。积极推广市场建设,不断扩展河南省内外的市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要平衡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减少产业之间的差异[7-8]。
3.4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产业发展需要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传统农业产业对自然环境要求高,如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农业产量也较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设大量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水库、引水渠道、气象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水资源进行调配,除林业可以仅依靠外界获取自然资源外,种植业和畜牧业都需要通过建设基础设施提高产量,同时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抵御外界自然灾害。重视水利建设并强化对土地的保护和退耕还林等工作,各地区还要做好农业产业技术支持工作,有针对性地带动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作用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
(一)区域品牌的概念
区域品牌中的“区域”,英文文献有不同的名称,国外多称之为Location(Kenvin Lane Kelley,1998)、Place(Philip Kotler,1993),国内更多地使用Regional。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国外对区域品牌的研究主要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延伸,如凯文・莱恩・凯勒(2003)所述,“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可以说国外的研究更多强调“区域品牌化”,即“Place Branding”。该词应是对以地理区域命名的公共品牌的统称,是涵盖了国家品牌、城市品牌、地区品牌、目的地品牌、地理品牌、集群品牌等多种类型区域品牌的属概念(孙丽辉等,2009)。它和标示企业产品品牌辐射范围的营销学概念,指在一定区域内享有良好声誉、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品牌,如区域品牌、国内品牌、国际品牌存在显著不同(吴传清,2008)。
从国内研究的成果来看,区域品牌是指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贾爱萍,2004),它有赖于产业基础雄厚程度,有赖于行业核心竞争优势,更有赖于名优产品的多寡(夏曾玉、谢健,2003),它通过类似于“产地名+产品”的格式,为某个地域的特定产品给予定位,使这一定位受到广泛认可,成为一个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成为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洪文生,2005)。
由以上分析不看看出,区域品牌是与一个地区的产业及特色分不开,是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内某一优势产业,经过努力而形成或创建的为该产业内企业所共同拥有的在产业市场具有较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或商誉,是区域内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区域品牌主要包含三个要素:一是区域性,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二是品牌效应,它能够诱发人们的联想,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较之单一品牌更利于培养市场偏好,更易于增强企业和区域的竞争力,获得更广泛、更持久的品牌效应;三是产业特色,它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是区域产业个性特色的反应载体,体现了本地产业的特色,这种特色往往不容易被模仿与复制而成为区域的代表。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近几年国内刚刚开始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如刘丽等(2006)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概念,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郭红生(2006)提出地域农产品品牌是指一个地域内一群农业生产经营者所用的公共品牌标志,其基础必定要有特定农业产业或农产品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的行政或经济区域,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明显的竞争集合体。郑秋锦等(2008)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拥有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经过区域地方政府、行业组织或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其他营销主体有组织的强力运营与管理,形成的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品牌。
所谓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指以独特自然资源及悠久的种植、养殖方式与加工工艺历史的农产品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被消费者所认可、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称与标识,它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以特定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集聚为基础。
(三)农产品区域品牌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1.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地理标志产品(也称原产地产品),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7月15日颁布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规定:“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也就是说,农产品地理标志是一种地理证明商标,是一种接受法律监督、享受法律保护的特殊农产品区域品牌。比较起来二者都是基于区域特色农产品、独特的资源发展起来的,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带来一定的影响,都能提高区域农产品乃至农业的竞争力。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相比,其地理界限更清晰严格,其产品品质、声誉或其他特性与当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必须高度相关,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制定严格的实施细则,显然农产品区域品牌建立没有这么复杂。
2.与企业品牌的区别。企业品牌是由某家企业组织或个人所独占,并且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农产品区域品是某特定区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同类农产品的企业(或家庭)及其合作者共同拥有的一种公共无形资产。农产品区域品牌不可进行市场交易;区域内各个相同和相关生产经营者共享区域品牌的利益,共担区域品牌的风险;没有既定的外延边界,即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要符合规定条件,都可申请使用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寿命由于环境和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可能比较短,而农产品区域品牌由于区域内各个生产经营者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寿命一般都比较持久。
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征
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外部性表现为:当某些经济主体通过大量的经济行为,如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进行大量的宣传,使区域品牌形象得以提升,该区域内所有经营同一产品的经济主体都可受益。即一个知名度高和美誉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给区域带来巨大利益,区域企业的产品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光环下,给区域企业带来巨大利润,这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正外部性;相反,如果使用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出现了某些不良的经济行为,将损害区域品牌形象,这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性,会使该区域内所有共享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济主体无辜地或多或少地受到牵连。
2.公共物品。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物品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公共物品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非排他性,即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被众多的经济主体同时使用,任何使用者都不能阻止他人使用该品牌;二是非竞争性,即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主体,使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并不影响他人的使用,新增使用者并不会增加社会成本。该特征导致农产品区域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建设的动力,容易出现“搭便车”行为,甚至会损害到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象。
3.柠檬市场效应。“柠檬市场”效应(Akerof,1970)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价格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而信誉差、质量低的经销商则大量涌入,如此恶性循环在极端状况下会导致市场关闭。在所有共享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产经营者中,在缺乏强有力的管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一些经营者向市场提供劣质产品,由于消费者难以在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之间做出判别,于是消费者就倾向以较低价格去购买低质量产品,而使用同一区域品牌的高质量产品就难以出售,从而产生“劣品驱良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将使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难以扩大,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导致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成为一个难题。
4.区域独特性。农产品区域品牌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范围内,依托区域独特的资源,带有很强的区域特色,它是区域资源禀赋、区域历史文化的积淀,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体现了历史渊源的沉积,是各个生产经营者品牌积聚后的产物。正式这种区域独特性的特点使得区域品牌很难被模仿与复制,成为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作用
首先,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利用区域品牌将相互关联的农业生产企业、生产基地、广大农户、涉农机构集聚起来,并能够进一步结成本地化网络,从而克服单个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分散性和风险性。还可以有效地组织、引导、帮助和吸纳区域内更多的广大农户、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和涉农单位加入到区域品牌的建设中来,使区域内生产经营者获得产业化聚集效应,并通过聚集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使区域农产品获得较高竞争力。
其次,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提高区域竞争力。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将区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并通过资源优势形成农产品的质量优势。农产品区域品牌利用其“信号显示效应”和“识别效应”,能够向消费者传递生产该种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所形成的农产品质量特征,使消费者提高对区域内产品隐性质量产生信任,传递农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核心利益,并形成购买偏好。这样,在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带动了了区域竞争力的提高。
再次,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有效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能够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促使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还能发挥区域优势,带动区域优势农产品形成合理布局,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的生产、标准化的管理、产业化的经营。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可以进一步发展系列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的深度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最后,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创建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农产品区域品牌战略能够进一步规范相关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建立有序良性的竞争态势,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规范运作能够巩固农业产业集群的成果,并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孙丽辉.国外区域品牌化理论研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2):40~49
[2]吴传清.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术语、权属和商标保护模式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夏曾玉.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43~48
1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指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生态资源合理开发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真正发挥生态休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
1.1“农业、农村、农民”经济改革的战略转型
“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一直是农业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议题。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基本上仍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经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来袭,传统的农业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应对国外集约型农业的挑战、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农业经济竞争力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事实。于此同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行和引进科学农业技术,部分农业经济强县实现了连续丰收,大大扭转了农产品短缺的市场局面,从总体上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多数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已进入充裕阶段,这既反映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卓越成果,但也带来市场的供需失衡,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预测和规模运作,农民的收入不能得到稳定保证,因此,创新农业经营组织,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征收之后释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和稳定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也是“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一。由此,只有实行农业产业战略转型、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才能解决农业发展的深层次及长远问题,而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为农业生产与经营形式的战略转型指明了方向。生态休闲农业一方面可将单纯生产性农业向较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另一方面可借助原农业生产资源,拓展农业生产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集农业种植、生产、加工与休闲、游览、科普推广、农产品展示、销售、农家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形态,为农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可以为区域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1.2社会休闲需求增长的市场推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推行等外部利好,社会消费结构已由生存型和温饱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性,从国外内休闲旅游的人数和收益的增长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对休闲产业的需求空前暴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享有天然生态资源的生态休闲农业来说,自然而然成为都市人们休闲旅游的首选,这也为我国的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是满足人们休闲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更是一种综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创新产业类型,只有借助于产业发展思路才能真正提升区域休闲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人们对休闲产业的市场满意度。
1.3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休闲农业是在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将农业和旅游有机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可以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然而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全国各地不顾当地生态环境条件,纷纷上马休闲农业旅游项目,造成盲目开发,缺乏整体规划,集约化程度低,项目重复,人工痕迹明显,景区垃圾遍地,环境遭到破环,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与生态休闲农业的本质要求相违背。因此,促使生态休闲农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是实现“三农”经济改革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综合性农业产业跨越的必然之路。
2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2.1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从生态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分析,一般以城市居民为主,这其中既包括向往自然风光、体验人文风情的年轻白领阶层、三口之家、退休老人,也包括满足培训、拓展训练等工作需求的单位团体等。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有30%的人愿意到郊外体验生后,有50%的人有去郊外旅游的意愿,生态休闲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城市和乡村和谐共存的发展,而且能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提升农业科学化发展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截止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近7.4亿人,城镇化率达53.73%。城镇人口的日益增多及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加大让更多的城市人需要在工作之余舒缓心情,释放压力,这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客源市场,同时对生态农产品的热衷消费也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2产业资源供给分析
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各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地域风貌、人文环境、特色农业文化等,我国地域辽阔,拥有独特的地形风貌,且南北各有差异特色珍贵的农业景观,并且各地的民族还仍保留着自己的风土民情、乡土文化、农耕生活,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丰富,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以外能够挖掘更多的市场价值,这些产业资源都为生态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随着人们休闲需求的不断开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运作体制的不断创新,生态休闲农业将不仅仅是一种旅游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市场化消费时尚体验,能够给社会大众和农业经营者带来更多的价值。
3对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3.1合理选择产业化发展模式
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发现,就国外而言,一般有专业协会模式,即是由社会团体牵头,将分散的农场或农户依靠市场开拓和技术、信息服务等环节联结起来,形成利益分享、相互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或农业企业模式,即是由一些专业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建立大规模联合发展农业公司,形成产供销垂直一体化企业;或是合同制模式,即是由一些私人企业与农场主签订业务合同,明确双方经济责任和利益;或是合作社模式,即是由小、中农户自由加入,全体社员共同协商处理事务,在生产、交易中统一决策行动,共享农业加工增值收益。就国内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主要有“4+2”模式,4即是指“市场+企业+基地+农户”,2即是指“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其中,市场是导向,企业是桥梁,基地是基础,农户是关键,而研发是核心,培训是手段,或是“企业+农户”模式,即是社会化企业与农户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合同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围绕一种重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或是“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即是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此外,我国还有“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的模式。由于当前我国在生态休闲农业方面的相关扶持政策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化运作薄弱、专业指导人才匮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未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方向,我国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可以采取农业企业和“4+2”综合模式,一方面优选社会化企业,与当地农户们合作成立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经营培训等,而另一方面农户则提供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特色文化资源、生态农产品等。由于农户既是被管理者,也是公司股东之一,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下,必然会与企业共同积极合理地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例如目前全国知名的“多利”品牌,便是上海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北京等全国10多个省份的当地农场、农户进行产业战略合作的行业先锋。一方面多利农业公司以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为核心,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超市直销等营销方式宣传自身品牌特色,吸引潜在客户,并在有机农庄园区基地开发一系列特色休闲项目;同时在绿色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过程中自组车队,与优质冷链服务商结成合作同盟,从绿色农产品生产源头直至最终客户的整个过程加强控制,构建绿色农产品的高效供应链运作体系。而另一方面各地农场(如北京大兴留民营生态农场)则利用十余年有机认证的基地和丰富的有机种植经验,结合多利农业公司现代化企业管理优势,先进的蔬菜加工、包装、冷链配送系统及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层次应用,为市场提供品质优异的有机农产品。多利农业公司联合农场产业化运作生态休闲农业的这一经营理念和模式必将推动我国生态休闲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2统筹协调产业链利益相关方
根据分析,传统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对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是产业链的上下游直接延长,而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不是或不仅仅是产业链的简单延长,它不仅具有传统农业产业化的所有功能,同时还具有观光、体验、休闲等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功能的实现都依赖于农业生产。所以,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作,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全局出发,既要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农业资料供应商、休闲农业园区、(种植和经营)农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销售商、消费者(游客和农产品购买者)等,又要考虑旅游公司、冷链服务商、有机食品餐饮服务商等并行利益相关者,进行一体化管理。
3.3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
在生态休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中,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只有拥有优秀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才能为产业化运作的实施和深度开发带来新鲜理念和创新途径,因此,为保证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有足够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需要积极储备和建立产业化发展人才库,具体来说,一方面是要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确切掌握解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各部门建立系统、真实的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库提供决策依据。并为从业人员的培训、招聘信息及时公布提供可靠依据与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是通过以中职、高职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设立与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的对口专业,逐步建立生态休闲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链条,并构建人才开发、考评和激励机制,形成系统开发、层次鲜明、重点突出的人才培养机制。
3.4积极发挥政府在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田水利灌溉 质量问题 对策措施
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农业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视的问题,修建水利工程,用水灌溉,造福人类。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故国之一,在古代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农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的改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历几千年的农田水利灌溉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在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注入现代化的元素,才能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田水利灌溉概述
农田水利灌溉体现了人类为了生存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壮举,是保证农产品增产和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水资源在总量上比较丰富,但是人均占有很少,南北水资源分布的差异性很大,北方水资源严重不足,南方水源丰富,大部分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因此,水资源比较贫乏,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所以要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农田水利灌溉要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存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在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建设上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地方资源的情况有重点、有目标水利灌设施的投标与建设,用最少的资本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 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现状
(1)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存在着盲目性管理。目前,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存在的问题体现在管理方式的粗放和盲目。农田水利灌溉的粗放是指已经建成的许多水库质量不合格,灌溉渠道被淤泥堵塞,农田水利灌溉低效。部分水库仍然是不合格的水库,在农田水利灌溉中,起不到农田灌溉的有效作用,还有可能在汛期造成巨大损失。我国的许多农田水利的灌溉渠道失修已久,而且是土质渠道,长久使用之后造成了大量的淤积和堵塞,而且大量的水在渠道的输送过程中渗透到渠道夯土中,从而降低了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和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交通、自然环境和经济等条件也是影响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2)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落后,工程资金不到位。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上,缺乏足够的资金,预算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无法建设出高质量和现代材质构成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
这制约了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业发展获得财政收入回流到农业中,工业反哺农业,使得现代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得到了兴建,奠定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费用也相应的增加,这给当地的财政支出和资金的集资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农田灌溉水费的收缴不到位和维修不够,会进一步影响农田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3)水利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成方式,组成方式和组织结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管理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实现管理任务和管理目的。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建立有效的科学管理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上,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能够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来说,需要建立一定的科学的水利管理体制来促进各项工作及时到位和保质保量的完成。
3 加强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对策
(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对于灌溉超过额定用水的水费要加价收费,对于能够节水的农户给予补偿,这些都是有效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不仅可以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更能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节水农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做好节水灌溉规划,摆脱农业发展的盲目性和粗放性。对于很多的中低产的农田的灌溉,需要选择相应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节水农业的计划,不能盲目地引进样板工程,让中低产田也能不断地改善本身的土壤,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提高效益。
(2)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资金投入。虽然发展农田水利建设需要拓宽融资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来,但是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还是主要依靠政府和国家的投资。只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才能够建设出有效的水利工程,只有加大资金的投入,才能够不断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高。另外,节水农业中的奖惩机制也需要资金来支持对农民节水行为的奖励。只有投入相应的资金,才能够很好地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体制改革。要想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就要不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制度。过去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使得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维护的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者组织身上,这是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无法提高的关键原因。推进农田灌溉工程的管理体制,就是要明确这些水利建设的职责,让每一项农田水利灌溉的任务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负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只有推进体制改革,促进责任的分配到位,明确分工,才能够不断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高。
4 结语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正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管理不善、资金不足、体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原因,这些都不仅仅是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高上的阻碍,更加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在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上,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才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的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文斌.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
[2]严小利,郭智旭.加强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对策探讨[J].河南科技,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