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7:35: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城市建设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建筑是城市的构成要素,建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规划设计两个概念出发,对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建筑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概念简述
(一)城市规划建设
所谓城市规划建设,是指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所谓城市建设,是指对城市这一区域内的人们的居住环境、使用物质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的过程。如果说在人类社会中,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是通过城市管理这一系统工作来实现的,那么城市建设就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城市管理的开端。换言之,没有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也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有什么城市运行。总之,城市建设是城市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为人们从事生活或生产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是整个城市有序运行的基础。
所谓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建设的设想和计划,它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具体说来,在城市规划当中,规划者根据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城市的未来发展作出科学的预测,对城市区域提出合理化的布局策略,对城市的各项工程建设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意见。总之,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和阶段的综合部署。如果说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基础,那么城市规划则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总之,城市建设以城市规划为基础,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的有序运行。
(二)建筑规划设计
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就被称为城市。城市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一定的行政管辖功能,建筑是城市的构成要素。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也包括建筑规划。城市规划设计是对城市各个要素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规划设计等等,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规划设计是对建筑物自身的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是建筑物本身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如果说城市规划设计关注的是整个城市或者整个城市群落的规划布局,是一种宏观的空间区域设计。那么,建筑规划设计则是在微观层次上对空间区域进行设计,它关注的是建筑物本身的空间特性。当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规划也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建筑规划设计应该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居住环境和生产活动场所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建筑规划设计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建筑规划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建筑规划设计主要是立足于建筑物本身的微观空间区域设置,因此很多建筑规划设计过分追求建筑物自身的美观和实用,忽略了它与城市其他物质设施的重要联系,导致建筑规划设计的孤立性。很显然,这种设计忽略了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仅仅从建筑范畴出发进行建筑规划的设计,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彰显,城市规划设计效果不佳。
从这个角度来看,注重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首先应该认识到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建筑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建筑领域之内的单独事件,建筑规划的设计不能仅仅将设计视野局限在建筑物自身的作用,还应该关注建筑物自身的内部设施之间的联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建筑物的建设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去进行建筑规划的设计,保证建筑规划的设计是与城市规划设计步伐相一致的。总之,建筑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规划的设计应该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统一。
(二)建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城市建设提出了越来越的要求。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之下,原有的城市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与较高要求,城市建设迫切需要方法或技能方面的改革。为了更好地进行城市建设,促进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城市规划的理念开始出现。
我们已经说过,在城市规划当中,规划者立足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城市的过去、观察城市的未来,通过科学合理的论证和积极的探索及分析,对城市的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以及社会结构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规划和部署。也就是说,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建设的规划,城市规划设计则是对这些规划和部署的可行性论述。随着城市规划的迅速发展,城市规划的设计理论和实践也开始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起来。建筑是城市的构成要素,建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规划事业取得到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建筑规划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建筑师在建筑规划中往往更加注重建筑本身的性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对环境的关注也不够,没有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出发进行建筑规划。建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建筑师在保留自身建筑风格的同时还应该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出发,注重建筑与周边建筑及整个大环境的协调。在我国,开发区建筑规划就常遭遇类似问题。开发区是由某一个地方政府规划的专门区域,开发区建筑规划与整个城市规划相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开发区的建筑规划中建筑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整个城市的城市规划进行。
(三)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
建筑是城市的构成要素,建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具体事宜进行规划和部署,是城市建设的依据。在城市规划中,规划者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回溯和展望城市的过去及未来,对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部各设施之间的布局进行合理的部署,以此实现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认识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理顺建筑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城市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建筑规划设计是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规划设计不但应该注重建筑自身的微观空间区域设计,还应该注意其在整个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保证整个城市体系的正常运行。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事业不断崛起。建筑是城市的构成要素之一,建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城市的正常运行,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认识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综合考量多项因素进行建筑规划,能够带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菁.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作用表现[J].科技与企业,2013(06)
[2]苏明超,刘超峰.生态低碳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3(01)
【关键词】城市规划测绘;数字城市建设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把目光都放在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之上,一些城市已经完成了城市数字平台的建设,并认为这个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然而一般性的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及时更新的投资比较大,而且使用周期也很长。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投资一般比较巨大,所以一般由政府部门介入,在其城市所属的地域之内应用3S技术、摄影测量和卫星影像等测绘出城市的地形形貌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形成相关的数据。然而,在很早之前部分城市就建立过相关的数据模型,但应后期的种种因素导致数据库不能进行有效的维护而失去作用。
2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的介绍
城市规划测绘目前被作为数字城市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同时伴有一定的预期行和福利性。其主要任务在于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之后以辐射的形式扩散到四周,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城市网,同时也满足了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创新的原则。数字城市的最初的定义形成的灵感来自于将城市的职能部门的功能和信息进行不同的分割,同时将城市的发展和数字建设进行了相互的结合,目的在于能够符合城市治理规划以及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而且这也是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催生的事物,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创新驱动。但对于数字城市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的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对城市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具体就是依靠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搭建以及GIS系统的使用,来对城市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已达到信息化城市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对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和信息家电等项目信息化,也可以搭建信息化政府和社区,以便为国家和社区的人民带来大的收益。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数字城市的建设比喻为一项工程,然后依靠GPS、RS以及GIS等技术,同时能够很好的结合数字城市的相关理论,再在空间信息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来建设一个信息系统比较完善的基础建设,最终做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经济、环境等做贡献。
3关于城市规划测绘以及数字城市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对于城市规划测绘来说,其属于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有利于指导数字城市框架的建立过程,对于这一进程的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般来说,城市规划测绘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而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地理数据信息,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中涉及到的空间信息及时的应用和扩散,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加快了搜集城市地理信息的效率,开拓了更为便捷的实施途径。另外一点,结合当前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二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是测绘过程中,随着勘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已经明显的革新,这样能够充分地融合与数字城市的建设进程,进而形成了一种合力作用,共同积极的促进城市的建设。此外,如何进一步完善空间信息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要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互助优势,进而加快实现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
4数字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规划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首先,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测绘同数字城市建设之间缺乏一些关键性的共享机制。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城市规划测绘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异,导致了一些关键性的共享以及共建机制并不能体现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所以说要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将两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合并,制定统一的规划原则以及标准,形成一种上下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达到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目的,科学的合并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其次,从城市建设规划的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没有认清楚自身的部门的职能,不重视基础测绘,现在很多的管理部门对于自身的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战略都缺少有效的执行监督与控制。甚至在制定自己的年度计划时,经常忽视了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计划目标,即便意识到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时往往都忽视了其长远的计划。这也是当前城市规划测绘必须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另外,在测绘人才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在人才自身素质还存在综合队伍结构都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所以要大力吸引和培养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人才,更有效地发挥其规划能力,从而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来做好吸引和培养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人才。最后,在城市规划测绘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测绘范围亟需扩大。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涉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水平必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另外在进行政府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时,要及时调查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调研,增加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的项目对变化的环境的应变力。
5结语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看,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尽管具备不同的概念,但是城市规划测绘离不开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城市规划测绘。城市规划测绘是基础工作,而数字城市建设是发展的方向,只有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这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地提高社会建设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数字城市的建设属于是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基础测绘信息库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同时借助城市规划测绘来进一步的更新完善基础信息库,这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名 夏文文 马强 单位: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陈海媛.浅论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14).
[2]罗伍平,邓锋.浅谈GIS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07).
[3]李丽,申华伟,朱卫东.数字城市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06).
[4]沙从术,潘柄玉,魏利敏.谈基础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06).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的根本就是促进城市发展,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依据,是城市合理的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现代化社会、新型城市的主要手段。怎样面对全新的时代,怎样提升城市化的步调,开展好管控活动,从基础上处理好发展时期面对的不利现象,进而切实的体现出城市在革新以及建设之中的意义,非常关键的一个事项就是要确保建设和管控是一起开展的。
一、城市规划建设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建设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完善程度、效率便利程度、环境优美度和人与自然和谐程度,进而决定了城市形象,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成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保障。
1.城市要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繁荣是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尽管高的城市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高的居民福利,但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肯定没有好的城市生活。
2.城市要促进社会公平。这意味着管理者不仅考虑城市经济总量,还要关注个体收入与财富的分配、所享有的资源情况、就业、保健、医疗和教育等等。
3.城市要促进生态和谐。城市的经济增长应该是低代价的、环境友好的。相反,如果城市的发展以城市环境污染和不可居住性为成本,这将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管理正是城市发展的保障,是规划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管理的好,城市才能发展的好。
二、城市规划的发展研究
1.统一协调发展。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站在城市经济、社会、市场、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基本方针。统一规划,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综合权衡,协调发展,尽量做到既考虑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又考虑城市内的区域规划布局。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推行城市规划管理公示等制度,逐步建立城市规划管理分级审批制度,保证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
2.坚持量力而行。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决策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对于一些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地组织开展综合调研,在深入调研考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方案,尽量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要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时,必须要坚持树立节约资源的原则,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认真对城市规划管理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进而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3.引导公众参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城市规划管理涉及到城市所有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而且政府、投资者、开发商、市民等与城市规划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在推进城市规划管理进程中,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的信息公开制度,让公众了解参与程序,不断构筑起不同群体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充分参与的体制机制,进而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与可行。
4.完善法制建设。近年来,我国法制化建设力度逐步增强,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的法制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力度依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完善一套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制化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与保障。
5.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现代化
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本求实际,有目标有计划地扎实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切实把握好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根据城市现有的资源、地形、商业环境、经济水平制定出适合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蓝图。城市建设的主导因素是依据城市环境境遇地理位置进行的,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发展,每一项城市规划举措都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高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与城市的基本构建水平,规划重点应该从城市经济发展方向进行长远考虑,着重建设改善民生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使城市功能向着人性化、现代化的方向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目标方面,需要制定短缺目标、中长期目标,使城市的规划有步骤进行,使城市的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未来发展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阶段管理的龙头。我国的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不能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还要注重务实,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
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2.人性化的规划理念。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行为,它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
城市规划就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和分析,来对人们的活动空间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通过对城市空间的有关概念进行解析,来探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相互的制约。
3.追求和谐的基本准则。城市规划要特别注重生态的平衡性、产业的协调性,布局的合理性等等。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并不取决于科学性,而是取决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判断。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要照顾各方利益,统筹兼顾,以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城市发展受到政策、科技和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逐渐加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社会调控的功能,确保城市发展、社会公平、效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因此,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进行规划,保持严谨的态度实施城市建设,运用人性化的措施对城市进行管理,才能确保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永乐.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9)
关键词:协调统一 科学编制 环境建设
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必然也要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策、科技和文化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将愈加强烈。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严峻。因而建设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生态城市则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和规划理念。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
一、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随意性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在建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天,是城市建设的法律。所有的城市建设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广场,社区街道,景观绿化等建设都应该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行列中。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第二,地方领导的更替。第三,利益驱使。首先来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寻求财力大多热衷于土地出让,这些都牵涉到城市的规划。其次是个人利益,有些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从中牟利。这一切都使现阶段部分城市的规划出现了随意性大特征。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资排入大气层,使大气层严重恶化,导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出现酸雨,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三)垃圾泛滥成灾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不仅有碍雅观、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强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四)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也很突出。
(五)水污染问题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全国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二、未来城市环境建设的几个转变
是从污染治理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二是从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人的生活质量的需求。三是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四是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三、对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生态城市规划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和设计实施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就是要建立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城市规划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用科技创新改善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领域
城镇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地,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建设规划工作必须围绕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研究气象环境与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努力控制城乡建设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在污水资源化、建筑节能、化学建材、建筑用钢、智能交通、住宅产业现代化等影响和制约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几个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加强技术集成,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二)城市建设规划要具有特色性
中国城市建设文化走向。风情各异、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象已不复存在,代之以“千人一面”的再造城市。高大的玻璃幕墙建筑、点缀着假山、假石、喷泉、罗马柱的大广场,有着各式各样路灯,加上中间绿化隔离带的大马路、穿行在城市中的高架桥等,几乎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在趋同化的大潮中,曾经熟悉的城市面孔,城市记忆已经被淹没。城市建设并不等于城市表面形象的建设,高楼大厦并不等于现代化。照搬照抄、拿来主义,人有我也要有的城市建设思维只会导致城市传统文化、城市特色的丧失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城市就缺少了灵魂和活力,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没有了发展的竞争力。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山水特征、地质资源、物产资源、气候特征等等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就是独特的地理文化;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人文精神内容也不尽相同,这无不与当地的城市文化基因、传统个性都有着必然的密切的联系,这些人文内容也就形成了当地的独特的社会文化。
(三)用绿化建设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四)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
要解决好我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众真正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城市规划过程中多创造公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公众参与、强化社会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至关重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要设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城市规划批准之后要向社会公布规划成果,采用公开展示、公众媒体、社区公告、手册与资料备查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群众了解城市规划,认同城市规划。
综上所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因而在当前形势之下,要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和构筑面向当代的城市规划哲学和理念,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以实现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霞. 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0(09)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关系;未来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对较为滞后,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实施,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作为指导城市发展的城市规划,也要跟上时代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下面本人结合多年工作和理论研究经验,现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方面浅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措施
1 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1.1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
城市发展规划应制定高起点,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城市规划编制要立足长远,积极探索创新,不能被眼前的空间和资源条件所束缚,坚持高起点,可持续发展战略,阶梯式实施过程。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型城市。明确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作用,保证城市土地的到合理的开局,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特点,城市项目的审批和建设都要严格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来执行。
1.2城市规划应该统筹兼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际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区域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坚持统筹兼顾就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做好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有助于城市内部实行文明和谐的发展局面,同时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区域经济繁荣稳定。从区域整体出发,结合城乡发展特点和需要,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对城镇功能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和协调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空间资源浪费,实行区域间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管理策略,对不符合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的开局进行限制,保护环境资源。
1.3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应该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产业聚集和规模化效应,城市规划不单是建设规划,更要顾及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平衡个阶层的经济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利用法律和税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规模,使之与国家政策、经济趋势相符合。
2 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管理粗放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区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布局,比如公园广场建设、街道绿化布置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经常由于各种原因被改变,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由于城市领导更换导致原规划被打乱;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出让土地,影响了原有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管理部门利用职权调整城市规划,从中渔利。
2.2城市规划没有适当超前
城市发展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很多城市利用环境资源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建设成果,虽然只是眼前的繁荣,同时也为今后的规划和治理留下了难题和隐患。由于城市建设缺乏前瞻性,许多城市的道路的数量和道路的宽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需要,拥挤的交通必然与盲目扩大和发展的汽车产业相关;被严重污染的城市河水与重工业产业的不合理布局脱不了干系;严重的雾霾及恶劣的空气质量是各种废气的排放带来的后果,这些现象虽然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缺乏前瞻性的城市规划管理也难辞其咎。
2.3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一些城市建设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布局明显不合理。许多地区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规划布局,主要表现为对公共基础设施、工业产业、生活区以及商业区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例如一些古城为了修建市区主干道,盲目拆除了具有上千年文化的古建筑,这些建筑是无法复制和保留的,因此“古城文化遗产”的申请也未通过,而由于规划不善,原有的代表性建筑被一群没有文化根据的“火柴盒”式建筑和烂尾楼所包围;许多地区不顾城市一体化趋势,大搞诸侯割据规划,坐井观天、画地为牢,瞄准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从竞争角度出发,导致产业结构相似雷同,单个城市缺乏支持,变得后劲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建设。
2.4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配合缺乏默契度
城市规划是对经济、环境、资源及社会的综合规划,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程型工作。城市规划不是一某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支持与配合,使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业结构布局、环境保护、人口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在现实的城市发展规划中,许多城市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沟通和配合,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之间充满了矛盾。事实上,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平衡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当前许多城市在处理二者关系之间缺乏平衡和协调,影响了整个城市规划管理水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步。
3加强城市规划促城市建设的措施
3.1坚持人本思想
城市规划建设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归根结底是服务城市居民。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前瞻性,符合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应坚持循序渐进、阶梯式发展原则,对相应的工作制定统一标准,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经济利益而付出环境和资源的代价,多搞一些民生工程,切勿实行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体现出人们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
3.2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3.3追求和谐的基本准则
城市规划要特别注重生态的平衡性、产业的协调性,布局的合理性等等。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并不取决于科学性,而是取决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判断。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要照顾各方利益,统筹兼顾,以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3.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要想取得成效,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职能,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城市规划总会让协调职能,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活动纳入统一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指导和监管各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内容和方向,保证各级职能部门能够依照实际情况践行法律规定,抱着该法律有效发挥。
3.5实行严格的规划审批程序
要确保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就要执照既定程序执行。因此要科学谋划,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对违背程序的当事人追纠法律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城市;建设规划;问题;措施
Abstract:The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require dynamic tracking problems are discovere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 a timely manner to find a solution strategy, the only way to properly resolve a number of issues in the good of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urban planning.Keywords: City; construction plan;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有赖于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态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找出解决策略,唯有如此才能妥善解决好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一、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大到整个城市的规模控制、功能分区、道路及各种建筑物的布局,小到施工过程中各种地下管道的统筹铺设,都要经过大量的设计论证、组织实施、监督管理,才能最终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从事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
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定位作用。城市规划在综合城市发展的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具有法律效率的纲领性文件,直接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发展战略紧结合,一个充当城市建设发展的导航员,一个充当城市建设发展的专家,共同为城市建设发展指出了一个理性的未来。二是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随着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手段逐步向宏观调控转变。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调控,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手段,其发挥的宏观调控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三是对城市建设行为的控制作用。城市建设根据其规模又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的规划根据自身规模的大小,分别制定了自己的控制指标。这些硬性指标,直接决定城市建设中各种功能建筑的比例和布局,同时又通过执法检查等手段制止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发展,确保政府即定指标的实现。
二、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1、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不合理。政府作为城市规划的执行部门和管理部门,政府就要使城市规划的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在管理方式上应该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逐步将城市规划具体落实到各个建设层面,并对开发建设行为进行管理监控,以对城市规划实施反馈调节。但实际上城市政府在具体操作中依然难以做到,出现政府战略与战术不分,以项目管理方式管理城市规划的问题。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政府总是期望通过对单项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来实施整体性的管理,从而失去对宏观事务的把握,陷入到具体事务的操作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城市中常出现的“书记工程”、“市长丁程”、“市长项目”等现象。政府对具体项目的过度关注必然会导致整体性的宏观调控的缺失,削弱甚至悬置了作为综合协调手段的城市规划的地位。
2、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缺乏对于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地加快,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必然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开发,但是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规划的制作者常常忽视土地的生态安全,结果造成城镇土地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土地资源超强度开发等等,尤其是在建设房地产的时候,就会有规划滞后、用地结构松散等结果造成投资过高浪费严重的局面,尤其是现在一些设计者往往打着建设什么生态园区的旗号,来大量占地结果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城市规划的实施准则不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开发商,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必然会反映到对空间资源的争夺上。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反映多元利益群体的需求,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总规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大多是停留在表面上,相关的利益集团对规划编制的有限参与,使得最终的城市总规实施结果与规划内容不一致。而且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实施者很容易就把人本主义的元素省略掉。
4、在城市规划中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现在大部分的城市规划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尤其是在对于保护原有建筑和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问题上。目前不少城市以少占地和30 年房龄就够本为由,兴起了大拆大迁之风,甚至许多建筑未使用几年就以各种理由被爆破重建,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对于文物保护,我国目前已经有法可依,但有历史价值又未被列为文物的历史街区和建筑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处于不断被拆迁的境地。
三、城市建设规划的对策
1、批准的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不得擅自改变。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任何人无权擅自改变。特别要防止人治行为,坚持法治,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因急功近利和部门利益而违反规划搞破坏性开发建设,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不能欠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先行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不能顾此失彼,出现马路“拉链”现象。
3、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必须保护,不能破坏。这些都是城市的骄傲和无价之宝,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如历城华山的华阳宫,形成非一日之功,经过多部门协手保护,是文物保护更完整,更齐全,是国家的无形财富。但毁坏可在一夜之间。所以,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
4、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必须重视,不能掉以轻心。现代化城市的竞争不光是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竞争,环境的竞争。全市“一环九射”工程成绩优异,合理规划每条路,路面绿化率达60%,园林绿化是城市的“肺”,通过它进行吐故纳新。保护生态环境是以人为本、亲和自然、恩泽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5、城市社会公益设施必须保障,不能削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部分开发商的投资行为受利益驱动,市场机制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尤其公交公司的“港湾式”的站台,特别成效。这就需要看过有效手段,保证城市社会公益设施按照规划的要求来建设。建好了还要管理好,使用好,避免被破坏和挪作他用。
6、城市个性特色必须鲜明,不能忽视。每个城市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状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其城市个性特色也应当是不同的。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一定力戒“千城一面”。
7、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不能有丝毫马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城市建设的生命线。一些城市出现的塌楼塌桥事故,都是忽视建设质量的“豆腐渣工程”。更有甚者,这些工程的背后是肮脏的权钱交易,使之成为草歼人命的“腐败工程”,教训极其深刻。此以依靠法制的、行政的手段,强力推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建筑质量,人命关天,必须年年抓,月月抓,天天抓,毫不放松。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中小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时期,当前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变、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尤其是中小城市受到的影响将会更为空前。这就给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性,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工作总的来说问题和成绩并存,而且是一个长远的不断改进的工作过程。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求解决对策是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事业不断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
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城市规划管理应解释为,组织编制和审批城市规划,并依据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和各项建设的安排实施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行政管理活动。
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种类型。从实践的角度看。城市管理应该是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社会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以发挥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整体效益为特征的综合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管理、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的管理等。城市规划管理具体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它包括城市用地的管理及各项建设的管理等。它实质上是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指导和控制、协调的过程。
2 城市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决策,结合地方特色建设一个城市住形象上别具一格,就必须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工夫,结合本地实际和发展来确定城市发展的性质;有很多城市不重视街景设计或建设,不按设计建设,甚至硬性规定,使建筑像围墙一样整齐的立于街道两旁,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压道路红线建设,没有虚实进退,没有高低错落,体现不了规划、建设与自然景观的完善结合,这类城市终究没有生命力。
2.2 避免重复建设,重视实际效能
为追求政绩,有些城市不从实际出发。仅凭主观意愿,盲目追风,片面搞一些效率低下的重复建设,造成严重浪费,偏离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轨道。有些城市建设从在片面理解,简单的认为搞城市建设,就是建几个大企业、搞几个园区,把城市建设理解为简单凭凑,却忽视了最关键的效益问题。
2.3 注重长期规划。合理计划短期行为
城市建设必须要做长远规划考虑。一些城市不按规划办事,乱改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一个电话或一张纸条就可以改变规划的执行,不能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不少城市越权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片面追其短期效益,任意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项目来者不拒,急功近利,见缝插针,建设杂乱无章互相干扰,限制了长远发展,影响了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在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要求下进行编制项目规划。做到长期有目标,短期有行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设,既考虑现实基础,又不失长远规划。
2.4 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用生态观念指导城市建设,就是不仅要考虑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市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实用,考虑人、建筑及环境的有机的统一,寻求一种动态平衡,以达到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在城市规划中首先确定城市的规模,不能一味的追求大,在用地布局上。要从宏观上控制土地利用结构和组织。
(1)控制工业用地所在的趣味,
人均用地适合标准,绿地必须有一定比例,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符合生态要求。
(2)强化城市的绿化建设,做好绿化规划,注意绿化的生态系统。保证规划所缺定的绿地不被占用。使城市建设和环境协调发展。
2.5 注重道路交通建设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建设的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道路交通建设管理工作是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市与城市之间便捷的道路交通,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从而强化城市优美环境对市民的感化作用。因此,不断改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公路条件,始终是加强城市基础建设设施建设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3 科学发展制定小城镇的总体规划
3.1 合理确定城镇性质和发展规模
小城镇建设,不仅是一项部门性的业务工作.而且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经济、社会工程。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着眼长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等条件,认真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确定不同的城镇化模式和熏点,围绕特色产业,以点带面,长期坚持。特别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科学布局的原则.对用地范同进行全面规划,努力把握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脉搏,给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协调;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开发;政府体制
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由此可见,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管理必须关注的焦点。伴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更使城市化呈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趋势。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在实现该目标的道路上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使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为此,笔者站在全局发展高度充分认识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针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1城市规划的概况
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研究、城市合理布局与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综合安排、部署的关键,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建设与管理城市的根本保障。以发展的眼光、科学论证与专家决策作为城市规划实施的前提,以此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起到指导与规范作用,由此可见,城市规划也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伴随城市发展及运行状况的长期调整、不断修订,要求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加强管理措施,实现规划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可行性。为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深入了解、分析其工作的基本内容,如下:(1)城市规划工作所需基本资料研究;(2)城市发展、规模的确定,城市发展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拟定;(3)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合理选择,城市规划结构的确定及城市长远发展方向的充分考虑;(4)原有市区利用的拟定,改建原则、程序、方式的确定;(5)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工程措施及原则、技术方案的确定;(6)按照城市建设计划,进行建设项目近期合理安排。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及内容
2.1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与管理实施所选体制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根据《城市规划法》相关规定,应选取分级管理体制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主管部门为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2.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内容
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包含三个环节,如编制、审批与实施城市规划,利用行政、法制与社会经济等管理方法,可控制、引导与监督城市土地的使用与各项建设活动,并将其向城市规划规范化道路上纳入,以此在城市空间内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管理内容包括以下四点:(1)编制、审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编制审批为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的主要内容,其中道路交通、给水排水、防洪排涝等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业规划内容;(2)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土地使用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市政工程规划与特定地区规划的实施管理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3)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城建监察、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等为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理的主要内容;(4)城市规划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格管理与规划师执业管理为城市规划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3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的建议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要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加大投资,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对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这也是城市建设与管理部门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是处理城市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学科。其对象主要为城市物质形态部分,如城市产业区域布局、建筑物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设置等。为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应做好以下工作:
3.1加强规划管理,将规划引导作用充分发挥
统筹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在协调发展“三化”中,城镇化推进难度较大。为确保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必须加强规划管理,并将规划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功能格局有序发展的前提。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应对时代进步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在适度超前基础上,应始终坚持规划时序性、可操作性原则,准确定位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合理界定与设计城区分区功能,更好地将城市总体规划作用体现出来,并确定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转型特点。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应将城市规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加强规划管理中,应做到以下三点:(1)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城市规划建设原则,确保在规划基础上实施城市建设;(2)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规划执行的合法性、规范性;(3)确保规划体系建设的合理性,在城市总体规划认真执行的前提下,应在各类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编制中将规范工作作为重点,在城市服务功能完善中应确保城市规划建设配套的合理性。
3.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开发
为满足城市发展目标,必须加大城市建设与开发力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首先,应完善道路路网、做好市场升级改造与完善城市功能;其次,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增加与档次提升,建设园林式小区、园林式庭院等;最后,实行美化城市工程,建设道路亮化工程。通过路桥与绿化广场亮化建设的加强,可对户外广告亮化档次进行有效提升。同时,综合整治与包装城区主次干道临街立面景观。在城市配套功能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应创新建设设计与建筑风格,打造精品、美观工程,以此对城市形象、品味进行有效提升,这也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
3.3规范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
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是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只有保证长效机制构建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城市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法制性。“三分建,七分管”为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城市管理的重点,为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应对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加以创新,并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以多口管理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向归口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应确保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办法的及时制定,为规范管理长效机制构建提供基础保障。数字化城管与智能交通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行及高效管理途径的探索。通过城市违章建设、特殊市场、施工工地等内容的综合整治,可为城市居民进行工作生活、发展环境的良好创建,并达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
3.4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
各个部门应对规划部门工作给予积极支持,做好衔接和配合城市规划审批工作。根据规定建设项目可获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如建设项目无法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则建设部门不能进行施工许可证的发放,如规划验收不合格,则产权部门不能进行产权证明的发放。通过各个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可确保城市规划建设依法实施,这也是城市总体规划水平有效提升、城市结构改善及综合协调机制与责任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城市管理的重点内容,实现规划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是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应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内容。同时为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必须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此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宗轶 单位:洛阳市老城区房屋征收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的中心,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大的主导作用,城市规划是“龙头”,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是将城市建设好、管理好的重要基础。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最为基本的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城市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地实施,离不开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本文就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城市规划管理概况
1.1城市建设规划管理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协调城市空间的布局,改善市民居住和生活的环境,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地、持续地发展,使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相协调一致。这项工作是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施加给城市建设活动的重要控制过程。从控制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区分,规划管理一般分为两种:1)积极的规划控制,该管理办法是采用引导式的方法,主动的给城市建设施加控制,促进城市建设自觉地沿着规划的目标实施和发展;2)消极的规划控制,该管理办法是在城市建设即将进行时,以同意或不同意的方式,城市建设是被动地被限定在了规划及其目标的方向上。
大量的建设实践和数据表明,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中,积极的规划控制占据着主要地位。
1.2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规划控制方法
1.2.1 开环控制 该方法以初始条件为主要控制对象,通过控制驱使事物向要求的状态转移,同时,在控制时设法完成对干扰的排除,避免系统受到干扰的影响,确保事物能准确无误地达到目标状态。该方法是现阶段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中主要的工作方法。这项工作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是管理者对规划可行度的判断,大多只能依赖于目前并不充分的具有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文本,是一种已有的规划预期的比对,对号入座是主要的方式,管理上多为“管、卡、压”式的管理。除此之外,开环控制的另一个问题是必须尽力排除干扰,只有排除干扰控制才能发挥效用。但是在实际的规划控制过程中,城市规划系统在排除城市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所形成的干扰因素时表现得非常软弱,抑制作用难以形成,失去了规划的控制作用。
1.2.2 前馈控制 该控制方法在其本质上仍属于一种开环控制,不过它在排除干扰影响的方面与开环控制有着区别。它是积极地、不断地直接接受干扰信息,结合分析干扰对城市建设可能的影响,得到新的决策来抵销干扰的影响,这样系统的输出可以继续符合实现规划目标的总要求。这是一种规划的方法论思想,通过对未来的预测,规划出能够按照城市发展的趋势,对于可能出现的干扰则是接受、改造或顺应,力求城市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发展。用在系统层次的控制上行之有效,不过对于行动层次的控制,因为缺少对既往决策、活动的反馈,缺少以修正规划预测和现实发展的差距,同时也不能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随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弥补。总的来说,该方法不太适用于城市建设规划管理。
1.2.3 闭环控制 该控制方法是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能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因为受到干扰的作用,系统的输出和原有的规划相比必然存在偏差。分析这一偏差,规划管理就生成了一个控制决策,通过对周围地区土地使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整,可以使规划管理继续维持在规划目标的方向上。大量的事实证明,闭环控制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可运用的主要方法论思想。
在闭环控制方法中,反馈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尤其需要被强调,这是闭环控制方法与其他控制方法的重要区别所在,同时也是规划控制的基础,是现时我们规划实施过程中较为薄弱的内容。
2.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2.1管理主体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
大量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力度愈来愈强,违法建设数量总体上的下降效果非常明显,其中以“超面积违法建设”案件的下降最幅度最大。不过,我们在发现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开发活动较往年有明显减少的同时,也不难发现有一些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如擅自搭建)却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此外,近年来规划审批许可后再进行变更的项目数量也有所增加,其中有很多建设单位没有完全按照规划许可的内容实施建设,擅自改变总平面布局和增加建筑面积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工程为了能通过规划验收,大多选择在竣工前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变更规划许可内容,使实际建成工程状况与变更后的规划许可内容一致来逃避处罚。虽然《城乡规划法》对规划的修改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但是这些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反映出出管理主体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
2.2缺乏公众监督
在很多城市,城市规划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决策者”往往只有领导,决策权集中在书记、市长、四套班子和几个规划专家手上,规划师只是决策的执行人,公众只是决策的贯彻人。这种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规划领域的决策呈现封闭型、政治家型的特点,缺乏公众监督,容易致使城市规划决策与城市规划目标相背离,某些群体、个体利益替代了公共利益,导致城市偏离良性的发展轨道。
3.改进创新之路探寻
3.1深化规划审批制度改革
制度上的改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规范行政许可、缩减行政审批时间、减少审批程序,同时对非许可类审批事项加以制度上的规范,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积极运用规定、标准、协调和监督检查备案等等。坚决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这不仅仅限于清理和规范行政许可的范围,对建设行政管理的理念、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管理职能,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有具体的要求,目标是建立起建设行政管理体制行为规范、协调运转、透明公正、高效廉洁。
3.2健全规划决策机制
以往城市规划管理常常被认为是政府的职能,不过现代的城市管理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政府不应该是唯一具有履行公共事务职能权利的组织。规划管理除了政府机关外,还需要公众社会的参与和各种利益集团及组织的介入,共同协商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这样做还可以取得公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关心,促进政策的目标的尽快达成,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和区域管治。具体做法上可以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由专家、学者、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等组成城市规划委员会来一起参与决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
3.3严格实行“四线”管制
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对各类脆弱资源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及关键的基础设施如何布局是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的重点。建设部为了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推行了“四线”管制方法,即“绿线管制、紫线管制、蓝线管制、黄线管制”,城市的绿地系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街区、水系、城市干道等重要基础设施及周边上地通过规划划定四线范围,规划设计审批后,须按线严格管制,原则上不得调整和变更。实行四线管制,目的在于防止由于决策上的错误造成的城市资源不可挽回的损失,切实有效地保护了城市历史资源、生态资源和空间资源。
3.4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城市规划和发展建设具有长期性,这就决定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必然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经常性工作。为了确保城市规划能够顺利、有序的实施,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就不能掉以轻心,对于该项工作,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4.结语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最为基本的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城市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能否顺利地实施,离不开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较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对其动态跟踪,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分析总结,并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此才能妥善处理并解决好我国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兆木,邵宁. 跨世纪的发展道路研究[J].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2] 周承水. 21 世纪城市建设发展趋势与对策[J]. 长江建设,1995(4).
[3] 许广安. 关于城市建设现状存在一些问题的思考[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7,10(5).
【关键词】生态景观; 城市规划; 设计与构想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国家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生态城市的建设对城市建设更是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而评判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是否合理科学从微观上主要是看城市的绿化系统营造与建筑节能的措施是否高效,从宏观的角度上主要是看城市的自然生态是否平衡,是否切实落实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总之,对生态景观城市规划的设计与构想这一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对当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目前我国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当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我国的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还是在恶化,环境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的程度,生态的赤字在逐渐扩大[1]。具体表现有:沙漠化在迅速发展,水土流失的状况严重,草原的退化现象加剧,大气和水体的污染严重,废渣等垃圾的存放量过大等。城市的这些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但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市容市貌,更造成了城市的财富流失和经济损失。总之,当前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
2.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与构想要点
2.1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最初的形成源于“逐水草而居”的生存规则,因此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城市都具有比较好的自然生态基础,尤其是位于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2]。因此,当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城市的自然生态基础。城市生态建设对自然生态基础的充分利用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①保护。保护是充分利用的基础,城市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一种人工生态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城市规划与建设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②提升。提升指的是保护基础上的完善和提高,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相关的工程技术措施来维护与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和生态资源的共享性[3]。
总之, 充分利用城市的生态基础来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当前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城市建设只有充分利用好自然生态的基础,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
2.2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的规划是城市建设总纲,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4]。总体来说,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生态经济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人口的分布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等。因此,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成一套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指导生态城市建设中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精心设计。
城市规划的社会发展指标首先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的环境为中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以使城市的载体功能和城市发展相适应。同时,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生态保护性开发和环境污染防治并重,以建设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循环系统,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最终促进城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精心的生态城市设计需要体现不同城市特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城市的吸引力和风格特色。主要设计领域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的住宅区设计和城市的产业设计三个方面[5]。
①城市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各类自然生态景观和由建筑、园林为主的人文景观构成的完整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园林设计要做好沿河、沿江、沿湖、沿溪等两岸林带和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在这些设计中融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现代生活理念和历史传统于一体,来提高城市建设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与共享性。建筑景观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设计与规划,尤其是沿主要街道的建筑景观设计,在做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也要适当布置好低层的生态建筑。总之,各类自然生态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生态功能,最终提高城市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益。
②城市的住宅区设计。要结合生态建筑的原理来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以形成由生态建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的设计原则有:
a.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地理特征以及水、气、地质等条件以及长远的发展要求进行综合考虑,来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的发展区位和发展规模;
b.节能低耗无污染。首先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的原则,以此避免由建筑材料造成的化学污染、光污染以及化学污染等;其次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具体间距、具体朝向,以此解决住宅的采光和室内通风等问题;
c.积极采用生态技术来处理生活上的排泄物和生活垃圾;
d.通过增加居住区的绿地面积,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湖河溪流坡岸的绿化等措施,来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同时,居住区内一定要设置集中的公共绿地,保证公共绿地的人均面积大于1.5平方米;
e.增加居住区的文化体育设施。
3.结语
由以上可以看到,生态景观城市规划的设计与构想对当前我国城市的生态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只要我们能清楚认识到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充分利用好自然生态作为建设的基础,切实做好生态城市的精心设计和生态城市规划的科学编制工作,就一定能做好生态景观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良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雅静.规划生态城市 发展城市建筑[J].山西建筑,2009(02).
[2]秦马付.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9(25).
[3]张明.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生态建设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01).
关键词:低碳城市 城市规划 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oda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is around the corner, constantly caused extensive concern of the world, and thus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rban planning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the low carbon concept through to all aspects of urban planning, through industry departments work together, guarantee the effect of low carbon city construction.
Keywords: low-carbon urban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一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
低碳城市建设是世界各地共同的追求,也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和方向,不仅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导向,而且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性居住场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低碳城市建设也不断受到重视, 因为这种建筑顺应了国际国内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环节,直接决定了节能和环保的效果,所以在建设前期要格外关注城市规划的有效措施研究。目前,低碳城市建设还没有得到大量的普及,但是发展趋势良好,更多的绿色能源被应用到建筑中,相关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我国的保定市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被授予“国际综合利用太阳能示范城市”,并且从低碳环境、低碳社区、低碳交通多个方面进行低碳管理和规划,可以作为其他低碳城市发展的参考标准。
二、低碳城市规划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低碳城市规划
顾朝林认为城市规划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并提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四大城市规划技术方法:首先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功能分区,扩大城市碳汇系统;其次是对旧城的生态改造,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然后是低碳理念指导低碳建筑;最后是低碳交通,节能减排。李靖、戴慎志根据低碳技术与城市规划关联侧重点的不同,将低碳技术分为 3 类:可持续的能源资源、技术改进以及其它低碳或零碳技术。并且提出了减少城市碳源消耗的 3 大城市规划技术方法:控制建设用地指标和加大城市绿地比例;控制能源类型和需求量;应用低碳技术和能源。
2、低碳城市政策
今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这是我国首次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它填补了我国适应方面的战略空白,对未来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著名学者顾朝林等人基于低碳的理念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政策制度框架,从而加强对低碳城市的建设,主要包括:以碳生产率(carbon productivity)代替 G D P 作为规划目标;加强城市气候变化的技术标准;规范并强化碳交易研究;制定低碳城市行动纲领降低碳排放;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金融开展。
3低碳城市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走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一是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继续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二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狠抓环境治理;五是扎实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三、低碳城市发展结构中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做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规划
城市规划中优化能源结构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做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规划。能源结构优化指的是将更多的清洁、绿色能源应用到城市交通和建筑建设中来,而不是更多地使用有限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众所周知,常见能源的存储量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为了更好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下去,需要更好地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最大量、最清洁的能源无疑是太阳能,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大自然中最丰富的能源, 缓解不可再生能源的危机。只有做好太阳能的综合利用规划,同时加大研发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研发,才能将太阳能更好地造福人类,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
3.2开展清洁能源的规划研究
城市规划中优化能源结构的第二个措施, 就是开展清洁能源规划研究。清洁能源项目规划是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思想也是减少利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有限资源,更多地将视线放在风能、沼气、水能、地热能等资源上,这些资源的特点是清洁、可再生,所以非常符合低碳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思想,只要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好,就可以将该清洁能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力军,从而打造最有力竞争的低碳城市。根据自然资源条件, 当前重点要做好清洁能源的利用技术研究,尽快将这些清洁能源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来,进一步节约有限能源的利用,为低碳城市建设效果加分。
3.3抓好绿色能源的规划论证
城市规划中优化能源结构的第三个措施, 就是抓好绿色能源的规划论证。绿色能源与清洁能源的性质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可再生资源或无污染的能源。更确切的说,绿色能源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两部分,也就是说,清洁能源是绿色能源的一部分。除了上述所提到的清洁能源外,绿色能源还包括氢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这些能源都是可以再生的,但不一定都是清洁的能源,对于风力发电、焚烧垃圾发电等方案要做好前期验证,特别是核电发电等项目更要进行严格控制。
四、城市建筑的绿色生态建设
4.1充分确保城市绿化用地
城市规划中提高绿化的规划第一个措施,就是充分确保城市绿化用地。 只有充分确保了城市的绿化用地面积,才能将更多的地方进行绿化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活场所,具体来说,需要建设更多的健身场所、公园、室外率低、小树林、公路绿化带等,提高小区和城市的绿化地面积,增强城市总体的抗污染能力,更多地进行低碳城市理念的执行。
4.2重视立体的绿化规划
城市规划中提高绿化的规划的第二个措施, 就是重视立体的绿化规划。重视立体绿化规划的思想,可以将城市的绿化平面面积和最大限度地增大。“立体绿化”的主要实施方案包括两个,意识墙上种植植物,二是屋顶种植植物,总之要充分利用地面以外可以种植绿色植物的空间。众所周知,环境保护的最有效措施莫过于提高绿化面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起到降低空气污染、防风防尘、降低噪音等作用,营造一种更好的环境。城市立体绿化是长期以来容易忽略的领域,所以在进行低碳城市建设中要格外关注,提高“空中花园”的建设数量和质量。
五、结语 因此,在借鉴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之城,就必须要全面推进低碳政策,不断优化低碳能源;努力培植低碳产业,积极推广低碳技术;逐步完善低碳市政工程,加快实施低碳交通;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多角度改造低碳生态园林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发展;城市建设
澄城城市总体规划是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陕西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等规划指导下,结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中城镇群规划、渭南渭北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带总体规划、渭南市建设陕西东大门规划,以澄城县总体规划(1993―2010)、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澄城县矿物资源规划(2003―2015)、澄城县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等为基础,经过规划专家、区域经济发展专家实际勘察,运用规划学原理,把澄城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框架内编制而成的未来澄城发展蓝图,是科学技术同实际结合的科学成果。它是澄城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政策属性。它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进行了综合部署,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从城市空间生长的生态格局和社会经济规律两方面,通过分析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和使用价值的因素、评价出城市土地在空间布局上的优劣差异,选择最具开发潜力的用地作为规划发展用地,最终确定了澄城城市发展的空间生长引导模型,由此模型确定了城市空间发展思路并按时间划分为:近期(2012-20150、中期(2015-2020)、远期(2020-2030)、远景(2030-)。
通过对近期发展规划分析,根据产业推动力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环境支撑力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力量、管理调控力是城市发展的运筹性力量的城市发展动力系统的要求,结合澄城城市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澄城城市近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老城区(万泉街以西,工北路以北)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为主,对条件成熟区域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改造。新区(万泉街以东)建设中,基础配套设施先行,按照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以规划为龙头,运用开发经营城市的理念,适度超前,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产业发展。
澄城城市总体规划为建设美丽澄城绘制了总的蓝图,四个不同时期规划为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了阶段性目标。为确保近期建设目标的实现,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补充完善城市规划体系
尽快依据城市总体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 规划和城市重要节点,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因为它是引导和控制城市建设发展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是具体落实城市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
2认真研究和学习规划,城市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科技成果
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其内在的、本质的科学内涵,才会敬畏它,才不会随意改变它,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工作实际中灵活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运用它,规划才能真正成为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3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
我们编制和建立城市规划体系的目的就是用它来指导和引领城市建设,进而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构建社会文化氛围的物质空间来推动城市增长。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是通过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和调控来实现的,其具体做法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结合城市建设实际提出年度建设计划。年度建设计划确定后,规划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年度建设计划用地位置、大小及规划条件。土地部门依此组织土地。招拍挂委员会依据规划条件及其它要求确定土地价格,并按照《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转让管理办法》,组织土地招拍挂,确定用地单位。由于澄城城市建设用地储备不足,土地征收困难,加之土地征收的周期问题,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可以提前编制下达。政府应及时了解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原因并适时对年度计划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规划管理仅仅是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的被动管理局面,使规划跟着建设走转变为规化引领建设走。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才能得以体现,这样就可使每年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得以充分利用,避免了土地盲目供应。增强了城市建设的目的性和适度性,为其它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增加了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及经济发展中的调控力,使市场经济规律和政府调控力能够在城市建设领域得以完美结合。
4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城市空间管理始终是实现城市目标的根本手段
因此,维护规划区内土地市场秩序,依法建立规范、有序、合理的土地供应机制。坚决打击土地私卖私买,杜绝任何个人、团体插手土地买卖(包括居民庄基地),是保证规划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前提。同时对城中村村民居住用地的征收改造是我们规划目标实施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对村民居住用地征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流程的研究和实践,是我们城市建设相关部门近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5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积极探索新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
计算机和GPS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城市建设用地数字化管理已成为可能,城市规划管理数字化网络系统的全面建成和投入使用,可以使我们随时全面掌握我县城市建设现状,了解城市要素在规划区的布局,及时发现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研究城市空间增长规律,运用规划手段调控建设时序和建设计划奠定了基础。
6结束语
城市政府只有坚持按规划建设和发展城市才能保证城市按照科学的轨迹有序发展,才能保证城市土地、城市资源、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避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违反城市发展规律的盲目无序建设,也才能保证有限的城市建设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充分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