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艺术品投资价值

艺术品投资价值

时间:2023-07-14 17:35: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艺术品投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艺术品投资价值

第1篇

国人经过30多年的打拼奋斗,令中国经济总量崛起到了全球老二的水平,亿万国人的荷包也因此鼓起来了。不过,对于原本一穷二白、根本没有财富打理经验的国人来说,钱多了,怎么打理,怎么投资理财,怎么保值增值,成为摆在面前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为了让辛苦挣来的银子得以保住面子和里子,有人去炒股,有人去炒房,有人买信托,有人买基金,一些骨子里存有文雅基因的人更是瞄上了投资理财境界的高端产品:艺术品投资收藏。

俗话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富裕起来的国人为了增添家庭的文化氛围,买几张名家画作放在家里欣赏,一是陶冶情操,二是投资保值,也是一个十分有品位的投资。正是在这种思维逻辑的推动作用下,号称“雅玩”的艺术品投资收藏一下子兴盛起来,也因此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011年天津文化交易所的成立,让原本身价不算太高的一幅画作很快涨成天价,这种投资买画能赚大钱的神话一经市场证实,很多根本不了解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国人蜂拥而入,令艺术品的市场价格大涨,很多书画家也借此翻身得解放,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引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

艺术品市场的火热,让国内的投资机构看到了新的商机,那就是利用很多国人对艺术品投资市场投资运作规律并不了解的契机,打着“艺术品投资”的幌子,组建形形的艺术品投资基金,用募集来的资金,用于艺术品投资收藏。艺术品投资基金设计的初衷不错,但是由于国内艺术品投资收藏市场的历史并不长,其运作路径也不规范,让这些艺术品投资基金找到了可以钻的空子。它们或者是以高价买下知名画家价值并不太高的画作,然后再在拍卖市场中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对倒”敲给自己事先指定的“托”,在亏了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同时,自己却是从中大获其利。有的甚至直接接受卖家的高额回扣,然后高价买下卖家的赝品,导致艺术品投资基金饱受损失。前段时间媒体披露的某艺术品投资基金市值亏损超过90%的案例,揭开了国内艺术品投资基金江湖黑幕的一角。善良的国人啊,对于自己不太了解的艺术品投资江湖,还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吧。

国内艺术品投资基金产品之所以屡屡出事,收益不尽如人意,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艺术品投资基金跨界艺术品与金融投资两大江湖,而这两大江湖的业内人士的思维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品江湖人士思维的特点多是发散型的,强调自我创意,对艺术品的市场投资价值并不注重,而金融投资人士思维特点多是收敛型的,过于看重艺术品的投资价值,而不注重艺术品的艺术价值,两者之间的有限交流也是“鸡同鸭讲”,很难形成共识,这是造成国内艺术品投资基金屡屡受挫的主因。由此看来,国内艺术品投资基金要想形成一种成熟的商业盈利模式,还有好长好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2篇

时常有画家来与我谈办展的事,我现在习惯先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是想展示艺术还是想卖画挣钱?你想展示艺术就别在意钱,一切随缘。你想挣钱就应随行就市,以卖出为标准,别老扯着艺术不放。我这个问题问得裸,总是让不少画家们陷入扭扭捏捏之态。我告诉他们,其实这两个想法都应该很光明正大,用不着左右为难。展示艺术本身就是件很风雅的事儿,能博得众人一声“哇”也就够了。而挣钱更是件开心的事,这世上有几人不做此想?问题在于,这两件事要摆到一块儿做难度真的很大,因为画家们都想让自己的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他们目前的认知标准是:画卖得价钱越高,说明艺术水平越高。反之,如果画卖得便宜了,则是自贬身价,说明艺术水平不高。而画廊和画商们,更是希望卖高价,挣大钱。他们的理念是,自己签约画家的画价格卖得越高,越能证明自己懂艺术,懂投资。而老百姓的想法却恰恰相反,都希望买到价廉物美,甚至是物超所值,有投资价值的作品。这样一来,既要让人“哇”一声,又要让人大掏腰包就很不容易了。这说明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品市场中,存在着很大的非理性矛盾,我琢磨了好几年,直到最近才想明白了一点,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咱们在艺术上是不是特别牛

首先,我认为要想明白一个大前提:咱中国人现今在艺术上是不是特别牛?是不是比洋人还牛?比老祖宗还牛?在西方美术史上,毕加索号称是人类历史上一百年才能出一个的绘画艺术天才,也是百年来唯一一个在活着的时候作品就进了罗浮宫,并且靠卖画发了大财的艺术家。梵高、莫奈这些大师们都是穷死的。而在咱中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哪位“大师”的作品能进罗浮宫(也许是咱中国人根本不屑于进),但在活着的时候,而且是在年纪轻轻、欢蹦乱跳的时候,就能靠卖画发大财的画家却可以论堆统计。至于那些发中财发小财的画家们至少在四至五位数之间,咱们是比洋人牛!

至于老祖宗,那就更不在话下了,连皇帝老儿都无法与咱们的“当代艺术家”比。那宋徽宗虽说是个昏君,书画却是一代大家。但充其量也只能达到咱们“当代”的一半价格。那乾隆爷把紫檀龙椅卖了,也只能与“当代”打个平手,你说这现今的艺术家牛不牛?

结论很简单:咱不是牛,咱是疯了!咱中国现今的绘画水平,在世界上充其量也就是三流,价格却卖出了超一流。正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这种巨型价格泡沫的拉动下,中国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绘画作品的价格至少都涨出了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水分。感谢金融风暴,总算把这唬弄人的“当代艺术”的屋顶揭去了,现在已经可以听到那倒塌前的嘎嘎声了,要不了多久它就会轰然崩溃,只留下一地垃圾!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的崩溃,可以预料,中国所有绘画作品的价格都将不得不走上价格回归真实的道路。

咱们是否特别善于慧眼识金

其二,咱中国人是不是特别聪明?大多数洋人买画就像买窗帘地毯一样,图的只是个装饰好看,或是彰显个性增加点情趣,没人把这太当回事。而咱们很多中国人买画却总想着投资理财。总琢磨着今天买进的画,明天能挣几个钱。莫非是个东西到咱中国人手里就能成为理财产品?那美国佬也就是利用金融扛杆撬动住房贷款,倒腾出了个“次贷”产品,把这世界小小地折腾了一下,至今还被全世界人骂着。几个月前,一位意大利收藏家就很直白地告诉我:“画只不过是用来挂在家中墙上装饰的,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大用处,因此,大多数艺术品都没有什么投资价值。”我觉得他是一语中的,因为天才和大师们毕竟是人类的稀缺资源,并不是个“头衔”。不是随便哪个画家得过几次奖,或者是当过美院院长、美协主席,卖过几幅高价画就能自然“晋升”的。

结论也很简单,因为咱中国人太想“理财”了。所以,中国和外国的画商们也就利用咱们的“理财之心”来牟取暴利。因为在他们那里,他们所的画家个个都是“未来的天才”,作品也都“具有投资价值”。我相信,随着国人对艺术品认识逐渐由“投资”转人“欣赏”,以前那些拍出高价卖出高价的作品中,至少有百分之九十要被打回原形。因为准都清楚,发现天才的几率要远远低于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照此推理:被你买到具备很大投资价值的艺术品的几率,应该也大不了多少!我这么说并不是要否定艺术品的投资价值,只是想告诉广大投资者:要想在成千上万的艺术家中去发掘“具备投资价值的未来之星”,难度至少比在股市里寻找几匹“黑马”要大上一千倍!在这块市场中,我们碰到更多的是“大忽悠”,而不是“专家”!

咱们是不是已经富到流油了

其三,咱中国人是不是真的已经富到流油的程度了?是不是已经富到钱想不花掉都不行?我从欧洲转到北美,看过许多画廊。那些画廊卖的百分之八九十的画(原创作品,并非行画)的单价,只相当于当地中产阶层月收入的一半。稍贵一点的,也就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当然,知名画家的作品价格要高出很多,但那只是极少数),因为中产阶层实际上才是绘画这种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咱们中国大多数画廊卖的画,价格则是动辙上万元,甚至几万、几十万元,许多美院在校娃娃们的作品也敢卖到三万、五万元以上。如果这种价格是真实的市场反映,只能有两个解释:一是中国人都太有钱了;二是中国的画家都太有名了!

结论也很简单:第一,中国没有那么多太有名气的画家。在一个整体绘画水平处在三流位置的国家,显然不会有那么多天才。我们的画家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不要老是陶醉在卖高价发财的梦想中。因为那些外国同行们靠卖画大多也只能混个饭饱而已。第二,中国的老百姓其实也就富到刚开始长肉的程度,真的还没有开始流油,这点世人皆清楚。现今的画价,别说中产买不起,就是富人们要买画也得咬牙切齿地下大决心,所以我们的画商们也不要太心黑,黑一点点就行了!

咱们老百姓是不是太土

第3篇

艺术品进入理财市场

葡萄酒、普洱茶、字画,原本是用以消费和品鉴的商品,现在凭着其属性和文化价值,成为投资者的新兴猎物,活跃在资本市场。

最早参与中国当代艺术板块投资的是民生银行。2007年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中国当代书画板块”, 产品到期年收益率12.75%,以“最具投资潜力,高价值投资回报”的宣传口号打响市场。

如今,银行新兴理财产品种类不断扩大,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相继推出了“红酒”理财、白酒收藏的“投藏年份酒、”收益权信托理财等,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作为理财产品的一个分支,新兴理财产品的投资功能逐渐凸显,其流动性也变得更为重要。

有关数据显示,新兴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般在4%~10%,收益率随投资期限增加而增加。许多产品的认购价格不一,在10万元~100万元之间,以份额形式出售。

“为满足客户在红酒投资方面的融资需求,银行会在部分地区推出高端红酒贷款创新产品。”中信银行郑州分行金融部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正与国内领先的高端红酒生产商开展合作,面向高端客户,为他们购买珍藏级期酒或现酒提供贷款融资服务。

投资比例不宜过高

当前,由于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息,银行的投资渠道受到限制,希望通过新产品吸引新客户,而近年来受到追捧的艺术品、藏品,让银行看到利益。

于是,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发新兴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新的挖掘地。

对于艺术品理财产品的设计,银行下足了工夫。在本金和收益上一般会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返还本金和支付收益,一是获得所认购的艺术品和支付收益。一般情况下,在与客户签订协议时,会加入回购条款,以确保客户收益的实现。

这个过程也有可控的因素,如果投资品价格出现下降,投资者不想领取实物,可以收回本金和收益;如果艺术品价格下跌,可能出现收购方违约造成损失。

有人认为,艺术品作为一个投资品种,其与资本市场的关联度远低于基金市场。对投资者而言,合理的资产配置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多家银行理财经理认为,艺术品的投资比例不宜过高,控制在家庭总资产的10%左右较为适宜。

现在,艺术品投资市场尚未成熟,多数投资者不具备专业知识。业内人士建议,若想进入艺术品市场,选择收藏品投资基金,通过信托的形式参与艺术品投资,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这种类似基金的形式,既能让投资者参与到艺术品市场,又能减小投资的风险。

艺术品投资属于小众市场,门槛相对较高,这与股票市场大有不同。招商银行郑州分行理财经理卢淑玲介绍,银行根据高端客户需求不定期发行,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高,一般而言,账户上超过500万的客户才能有资格进入。

投资艺术品更具有高端人群的专属性,需要足够的资本支撑。一般而言,富人更热衷于艺术品,这和他们的经济实力、承受能力以及追求长期投资价值有关。

文化需要注入资本

近10年来,艺术品市场平均以每年68%的速度增长。

2011年拍卖总成交额比同期增长近20%。相比于其他投资渠道,艺术品具有资源稀少性特点,让艺术品爱好者看到投资希望,行业里也悄然流行一句话:“投资艺术品吧,升值空间大于通胀水平,是抗通胀较好的一种选择。”

几乎每次拍卖会,商家赚个盆满钵满。无论是典藏级葡萄酒,还是名人字画,从大宗消费品、收藏品中脱颖而出,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都源于艺术品所承载的文化价值。

去年,郑州文交所推出首批的3个份额品种《蓝田泥塑》(泥咕咕),定价为83个3000万元,一经宣布,当时就有2155人预约。历经沧桑的泥塑有那么大价值吗?很多人为此质疑。

价值在于作品的出处,泥塑的创始人是王蓝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存在,其作品在神、形上与唐代出土的相差无几,艺术价值不可估量,艺术之外就是文化内核。

其实,近几年泥塑才得到市场的推崇。多年来没有资本进入,无法良性发展,造成“大师水平,泥土价格”的悲哀。同是出于泥土,却与具有收藏价值且屡创天价的紫砂壶的命运天壤之别。

“泥塑得不到良性发展的原因,在于缺少资本对文化的注入,有了资本,艺术家就不再是艺术工人,不再重复劳动,而是专心创作,保证作品的质量。”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认为。

第4篇

近几年,艺术品投资火爆异常。作为这种火爆的标志性事件,一是在2011年春拍,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4.255亿元成交,创了中国近现代书画价格的纪录。而其后,这个纪录再三地被刷新;二是2011年全国有数百家艺术品投资基金争相成立;三是各地相继成立“文交所”,其中天津“文交所”的大起大落令人咋舌。

中国人喜欢讲一句话,叫作“盛世收藏”。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和平时期,人们才有可能把艺术品作为一种重要的保值增值工具。艺术品,尤其是古代艺术品,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资本的介入无法从数量上造成影响,只能对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其具有投资的可能。也正因如此,也使其投机色彩浓重。本来,在资本无法进入生产领域时,投机与投资只有一线之隔。

从前年开始,我和朋友一起对二十世纪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与价格波动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发现了一个简单的规律——即艺术品市场的波动基本是与当时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成反曲线。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艺术品市场的膨胀,往往与房地产价格高涨,经济过热有着关联。我们猜测其原因,主要是资金对预期不再看好,从房地产等获利后抽逃,投入艺术品市场,期冀于艺术品保值与增值特性。也许,艺术品投资的火爆只是一个信号而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当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日本东京银座的房地产价格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就在泡沫被吹到了最大还将破未破之时,日本上下都充斥着癫狂的气氛,日本人也充满了资本在手的自信与骄傲,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收购地产和艺术品。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梵高的许多作品被日本人追捧,其中《向日葵》一画曾创下了近4000万美元的成交纪录。之后,梵高的另两幅作品也被疯狂的日本人以刷新纪录的5300万美元和825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

在这三个纪录的带动下,当日的日本刮起了抢购印象派绘画的风潮。从1987年到1990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被日本买家买走。这4年中,日本共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但很快的,仅仅数年之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这些作品就一直沉睡在银行的保险库中。时至今日,这些作品的价格仅有当时价格的十分之一。

疯狂投机造成的艺术品价值被严重高估,所有损失都会集中到最后接手的人身上。这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

以创纪录的齐白石书画为例,其作品的价格已经超过了梵高的向日葵。虽然艺术品的价值往往难以评判,但从齐白石大师的产量与存世作品的数量来看,若此价格是实际价值的反映,那么一百个梵高也顶不过一个白石老人了。这当然是高估,这样的价格还具有什么样的投资价值?几万一平方米的房子你们都不敢买,为什么却敢买4亿的一张画呢?怪哉。

因为大家对房子都有大致的价值判断,多少钱算是贵了,多少钱就难以出手了。而对于艺术品,绝大多数人却无法自行进行价值判断。我一位画家朋友曾说,现在的人大多是以耳朵听画的,他们并不清楚艺术品的价值,只是从别人那儿听到画家的名字,就直接认同了。与其他市场不同,艺术品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有能力进行价值判断的,往往只是极少数人。这就注定了这个市场的不理性。

而各类艺术品投资机构则利用这种不理性,借机推波助澜。

第5篇

位于浦东淳大万丽酒店五楼的“天物馆”,装饰得古典高雅、别具一格,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中摆放着的那一件件琳琅满目的明清官窑瓷器。

很少有人能想到,这样一个民间藏馆内,收藏着众多在国际收藏界中堪称一流的官窑瓷器。而更难得的是,这些官窑瓷器全部来自于海外民间。

就是在这里,我们幸会并采访了上海天物馆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馆长钱伟鹏先生。

一年收集800余件官窑瓷器

天物馆是古董专家钱伟鹏和艺术爱好者柳志伟于2010年10月共同创立的。天物馆的成立,源自钱伟鹏一个大胆的的构想:利用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对欧美的冲击,以及由此造成的国内外收藏价格的阶梯差距,在海外收藏界对中国精品官窑瓷器进行大规模“淘宝”。在成立后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天物馆已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官窑买家之一。2011年5月,天物馆又迎来了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的加盟。

钱伟鹏在较短时段内在海外收聚顶级瓷器的能力是业内有目共睹的。早在2009年,钱伟鹏任北京光华路五号艺术馆馆长时,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到访参观后说了四个字:“震撼!遗憾!”震撼的是钱伟鹏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收集到四百多件官窑瓷器珍品,遗憾的是国家有关单位拿着多少亿的资金却买不到东西。

回忆近几年的收藏经历,钱伟鹏说:“其实最好的机遇还是2008年,那时候欧美市场一片恐慌,由于对未来走势毫无把握,不少机构都以底价急于抛售收藏的艺术珍品。比如有一件成化斗彩天字罐,我曾经建议朋友买下来,当时拍卖价才30万英镑,而现在300万英镑卖家都不肯卖了。当时世界经济一片恐慌,只有中国有钱,但可惜的是,很少有中国藏家当时认识到这个机遇。”

在钱伟鹏看来,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几番风云变幻,西方收藏界正渐渐从危机中缓过神来,2008年那样恐慌性质的抛售“盛况”很难再出现。但如今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海内外收藏界的价格阶梯差距仍然存在。更重要的是,随着2005年以来中国艺术投资市场的崛起,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坚挺”,如今中国在国际艺术品收藏市场话语权正逐渐加强,这就使得去海外“抄底”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利润空间。

这一判断,最终导致了天物馆的诞生。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筹集了8亿多人民币,从海外购入了超过800件的明清官窑瓷器,其中甚至不乏全世界独此一件的“孤品”,业内专家认为有几件珍品填补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的收藏空白。

“比如永宣青花官窑,全世界一共只有5500件,其中4000件左右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博物院:1000件左右在世界其它各博物馆:在私人手上,属于可流动性质的大概只有500件左右。而2010年到2011年间,天物馆就购买了25件,占全世界可流通量的5%。”钱伟鹏笑言。

天物馆收购的官窑瓷器全部来自于海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海外各大拍卖会,这是因为拍卖渠道相对正规可信,对出资人来说是最好的交代。

方向专一的艺术品基金

“作为世界收藏界公认的主流收藏品种,中国明清官窑瓷器,流散在海外的精品太多了。如今很多精品都以低价出现在市场,让我们觉得这是百年难遇的机遇,只愁钱不够用。”钱伟鹏感慨。

钱不够用,是放在天物馆面前最大的难题。天物馆运作初期,资金来源于合伙人的私人投资,但很快,钱就不够用了,为解决这一问题,2011年5月开始,发行了“天物馆”艺术品基金,两期基金募资总额达到4亿人民币,其规模在《投资有道》日前推出的“2011中国艺术品基金排行榜”中位列第五。与国内其他艺术品基金不同的是,“天物馆”是典型的投资型基金,而且专攻海外中国官窑瓷器投资,成为国内众多艺术品基金中的一朵奇葩。

据钱伟鹏介绍,天物馆投资以2011年5月为分水岭,之前是属于合伙人出资投资,之后则严格按照基金管理要求使用募集资金。动用艺术品基金投资的官窑瓷器,在基金到期前都将予以出售,以确保基金投资人获利。

“既然我们花了那么大力气,将这些官窑精品带回了中国,自然不希望它们再度流出国门。我们一直在和各地的博物馆积极联系,希望能替他们配置藏品,即使出手价格低一点,也希望能将这些国宝级精品留在国内的博物馆里。”钱伟鹏表示。据悉,2012年天物馆还将继续海外“淘宝”,为此,计划在2012年再度发行艺术品基金进行募资。

精品瓷器具投资价值

2011秋拍,被业界视为是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分水岭,一些被寄予厚望的艺术品品种表现不如人意。但与秋拍其他品类的动荡相比,瓷器却始终稳中有升。

在钱伟鹏眼中,瓷器收藏市场是最能突显中国艺术品国际属性的领域,也是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他表示:“瓷器是中国独创,是中国的文化名片,自元代开始大量流向西方,受到西方追捧,也因此确立了中国在世界艺术品领域的地位,在之后的500年间始终引领着世界艺术时尚,故而在世界艺术品收藏领域中,瓷器一直占据着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近年来,中国艺术投资市场飞速发展,但在钱伟鹏看来,虽然前景看好,但也不乏隐忧。

第6篇

眼下书画投资市场日益红火,稳定的收益率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有业内专家指出,最近几年,书画投资的收益率预计将保持在30%左右。虽说拥有诱人的高收益,但是,这类“小众性”艺术品投资并不是对所有投资者都能够“锦上添花”,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飞涨的价格和热闹的市场,更多的人只是“雾里看花”,不知该从何入手。那么,到底该如何投资书画?初涉书画市场需要注意什么?投资者应选择怎样的作品来作为投资对象?

不怕买贵 就怕买假

在书画收藏界,书画投资的最大风险是买进赝品,所以,不要急于求成。真迹买贵了并不可怕,买错了钱就打水漂了。一幅名家的画只要是真迹,多花几十万元没有什么,将来画总会升值,只是升值多少而已。但买张假画,就分文不值了。

很多收藏爱好者为字画真假问题所困扰,真假为什么难以鉴别?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眼力问题,不可过于贪图便宜。尤其是入门新手,不要总是幻想捡漏,专挑小拍卖公司去淘宝,或听人家讲故事,以为市面上三四十万元的作品花十来万元就能得手。

相对而言,大的拍卖公司卖画,真品率高,特别是大拍,比如嘉德、保利、匡时等的春秋两季拍卖会。在这些大型拍卖公司买一些中小名头书画(单件拍价50万~100万元),通常能买到真迹。其中,现当代书画作品由于年代较近,而且有些作品的作者也仍健在,所以真伪相对容易分辨,但投资者仍应注意规避风险。

弃热求冷 挖掘“潜力股”

选对书画家是书画投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书画收藏了解不深的新人来讲,弃热求冷,收藏非热门画家作品,追求中长期回报,无疑是更佳的选择。专家表示,越是热门的,假画往往就越多。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齐白石画作96%是伪作,所以,如果你不是研究齐白石的专家,不如去选择有潜力的名家作品去收藏,这类画家也很有名气但目前价位、行情还不是很高,收藏风险小,未来升值空间较大。

对于如何选择有潜力的艺术家,业内人士给出建议,书画家是否选对要最终以市场说话。判断时,除了考虑作者的得奖情况、画作透露出的品位和意境,最关键的是要看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当然,投资者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除了考评该书画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价位,还应横向和同时期相近水平的画家作品相比较,最终作出合理判断。

对投资者来说,选对了书画家,就选对了好“种子”,“丰收”只是早晚的事。如果收藏20位有潜力的画家的作品,只要有一两个人成名,他们画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那这份投资就是值得的。反之,若所选的画家最终都没有成名,但只要收藏的画作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若干年后,这些画作虽不能升值,但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当然,资深藏家建议,对于新手来说,相比较收藏一些年轻有潜力的作者的书画作品,宁可收藏那些已有相当声望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中青年书画家作品,这类书画家更有市场辨识度,潜力更大,作品升值空间也更大,可收藏目前价格在5000元至2万元左右的书画家的作品。有了一段时期的收藏经验后,应做合理调整,剔除差的,保留好的。学会以藏养藏,要常换常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鉴赏的眼光提高了,收藏品的层次也就提高了。

投资精品 不选应酬之作

倘若花5000元买一幅名家的应酬之作,过几年可能只升到5200元左右。相反,花5万元买一幅该名家的精品画作,过几年可能涨至8万~10万元。可见,同一作者的作品回报率也是不一样的,投资画作须有精品意识,宁可付高代价选择画家认真而严谨的作品,也不要因价格便宜而买应酬之作,两者的含金量与投资价值有天壤之别。

书画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对同一作者的作品要善于比较,分出哪些是应付之作,哪些是精品之作。精品之作要有画家突出的个性和典型的风貌,相对而言,技巧性、创新性、历史价值越高,越不容易被他人模仿的作品越有价值。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奔马》、林风眠的《鹭鸶》、张大千的《敦煌人物》、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等,都是名家的经典代表作,在市场上往往成为藏家追逐的焦点,相比起简单应付之作,其价值更具有升值空间。

第7篇

中国历来有爱玉的传统,玉器向来是艺术品收藏的热门。近年,高古玉因其历史研究价值高、文化内涵丰富、工艺独特等特点成为国内外实力收藏家纷纷追逐的目标。圈内也有高古玉是艺术收藏中的顶级奢侈品的说法。高古玉即汉代以前的玉,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古代传统文化的回归,未来古玉收藏将掀起新一轮热潮。

在去年伦敦佳士得的秋拍中,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也再一次彰显了高古玉作为一类顶级奢侈品的收藏价值。

古玉价值是“美”“好”“古”“稀”四字综合

高古玉虽然是有实力藏家的最爱,但在一些玉器拍卖市场上,却以明清玉器居多,高古珍品难觅踪影。一方面是因为高古玉存世稀少,另一方面需要收藏者练眼力,辨真伪,高古玉鉴定门槛较高,收藏者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每个历史时期玉器的造型、纹饰和使用方式都不一样,收藏者不但要熟记大量玉器特点,而且还要了解各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考古资料,辨别玉料,认识不同时代的制玉特点。

藏家称,古玉的价值体现在“美”“好”“古”“稀”四字上。所谓“美”,是指古玉的艺术性要高,要有美感,一眼看去就被其吸引的古玉自然是美玉。以美作为判断玉器的优劣这一标准自古就有,古人形容一块玉好称其“美玉”,如美玉和氏璧,因为它美。所以秦王愿意以10多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可见玉美的价值连城。任何一件玉被人喜爱,首先是它的美感。了解到这一点,对古玉投资十分重要。“好”即是指玉完美、品相好。美好的古玉是投资古玉的首要条件。所谓“古”,就是指年代要久远,在“美”、“好”的前提下,越古老的古玉越有投资价值。“稀”,即存世量少,有珍稀性。一块古玉真品,如果符合这四字诀,那么将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

古玉收藏选精品

古代艺术品的投资,充分体现投资者的智慧、才能与胆识。虽然收集古玉的风气虽已逐渐形成,但仍属起步阶段,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对高古玉收藏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价格普遍偏低,若与国外拍卖行价格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故其升值的潜力很大,目前仍有机会以较合适的价格收集到高古玉精品。

同时,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出版及展览宣传活动的增多、互联网信息的迅速传播、资料的便捷检索查阅,加强了爱好者与藏家藏品间的交流互动,收藏要首先清晰定位收藏目标,才可避免走一些弯路。

高古玉收藏要走精品路线,越是极品升值越快,把握好三要素:珍、精、稀,即高古玉要玉质珍贵、工艺精致、题材稀罕,这是高古玉投资收藏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许多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海外华人,长年在进行高古玉的收藏和研究,国内更有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强大收藏群体,有着充足的资金在支持着艺术品收藏市场,待社会资本进一步开启古玉器收藏时,将大幅提升高古玉的潜在价值。

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艺术品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对中国古代玉文化的了解认识不断加深,会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高古玉收藏行列,这将使市场进一步活跃升温,掌控好先机是成为一个优秀收藏投资者的必备要素。

第8篇

常看新闻联播就会知道,“供给侧”就是供给端的意思。艺术品供应的源头当然是艺术家,所以艺术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最关键的还是艺术家。

2015年,艺术家和经营者的库存压力很大,因为市场需求疲软,作品卖不出去了。笔者认为,艺术品市场不存在卖不出去的艺术品,只存在定价过高的艺术品。定价过高的原因,有些是市场过热时形成的惯性,有些根本就是艺术家的面子问题。不论何种情况,大量作品库存,都说明定价普遍偏高,已经不符合目前的市场气候了。

高库存压力下,很多艺术家出于一种博弈的心理坚持不调整,那么结果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继续做大市场的存量。如果市场短期内能回到过往的火热,库存可能是好事。如果市场继续探底,存量就是潜在危机,市场面临严重的价格塌方。没有市场需求,再有实力的画廊和投资者也不会一直跟着艺术家守下去。

那么,艺术品的合理价格到底在哪里?艺术家该如何定价?买家如何议价?这就要谈到艺术品市场的结构和价格体系的形成机制。

艺术品市场一直都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初入行的买家经常被不同渠道的混乱的定价标准搞得一头雾水。很多买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画家出示国家权威机构的证书,言之凿凿地说已经过市场调查和评估,认定其作品市场价格为多少钱一平尺。而这所谓的机构评估价,实际是某些投机商人为“江湖艺术家”提供的有偿服务。

艺术品市场同样遵循“价格规律”,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只不过在艺术品市场,由于一定的专业门槛,买卖双方的信息更加不对称。卖方容易联合市场机构、媒体和评论家对某类艺术作品或艺术家进行炒作和操控,使市场形成大量泡沫,影响初入行的买家对一件艺术品进行的流通价值和潜在价值判断。

回过头来再看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行业内把艺术品市场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市场。国际上,级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画廊、画店和艺术经营公司等商,他们从艺术家获得一手货源,通过购销直接完成作品所有权转移;二级市场的参与主体是拍卖行,通过第三方中介来完成作品所有权转移;三级市场参与主体是一些艺术博览会、艺术基金和文交所的运营者,通过为艺术品销售提供其他配套服务来完成作品的流通。

而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发育尚不成熟、刚性的市场规则还没有建立,加上艺术家普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因而三个层级的市场界线比较模糊。基于这种不完善的市场而形成的价格体系,也必然是混乱的。

艺术家作为生产者,其综合经营成本最低,出价应该是最靠谱吧?其实不然。艺术家处在产业链的最上游,虽然不用像下游的画廊和拍卖行样承担高额的经营成本,但往往会因为面子或商业合同而定出与市场实际流通价格倒拄的卖价。

二级市场的竞争相对比较充分,其价格应该是最接近市场流通价的吧?其实亦不然。拍卖行作为中介,并不用为保障作品真伪承担法律责任,受到的赝品>中击是最严重的,加上买卖双方做局的现象不绝,因而成交价格的水分也不可避免。

第9篇

对于许多新入门的藏家来说,该去哪儿买你的第一幅画呢?

我们并不建议第一次买画的新手去拍卖会竞标,因为拍卖会虽然是现场竞价,价高者得,同时有发票和拍卖记录,感觉上似乎很正规、可靠,但事实上,新手在拍卖会上常常因为对艺术品估价不足导致买不到,或者一时激动买贵了。同时由于拍卖行并不负责鉴定艺术品的真伪,而新藏家的鉴赏能力十分有限,无法掌握可靠准确的信息,所以盲目地去拍卖行竞拍,承担风险比较大。

相比拍卖行,专业画廊的优势是其专业性和稳定性。专业画廊会选择一些有市场前景的艺术家签约,作品的真伪及艺术价值较有保证,同时可选择的范围也较广。因此,对于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到专业画廊购买第一幅画是不错的选择。No.31

哪里能买到艺术品?

有一些投资者会直接造访艺术家,并表达购买的意向,但我们并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

首先,由于投资者缺少专业的艺术知识,很难与艺术家进行良好的沟通,更难以取得其信任。其次,与艺术家直接交易这种面对面的形式,通常局限性较强,不会有太大的选择空间,而且很有可能购买到的是艺术家“卖剩”的作品。

而艺术经纪人或画廊对于作品价格的评定及艺术家的市场运作,考虑得更加全面、合理,既要开拓市场,又要保护艺术家的价值稳定发展,这种做法更有利于艺术家作品价格的稳定上涨。

艺术品怎样定价?

艺术品价格随着艺术品市场而波动,如全球经济状况、国家政策、流动性资金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艺术品的价格。艺术品的价值主要来自于艺术家的创造力,艺术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不是表现为具有某种物质功能,无法用成本等数据进行估价,更多的取决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及市场的需求等等。艺术品的基本估价一般主要考虑艺术家地位及作品本身两个方面。

新手还没有掌握必要的收藏经验,建议买第一张画的价格控制在10万元人民币以内。可以从价位较低的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入手,或是购买成熟艺术家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因价位较低,相对风险也较小。当然这也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财力而定。

从艺术家地位评估

1.艺术家的学术地位与声誉:有无被重要专家推荐?评价如何?

2.艺术家在美术馆、双年展等展览的参展历史:是否参加过重要展览?

3.艺术机构此艺术家的历史:是否被重要画廊过?

4.考察艺术家的出版、著录与展览。

5.考察此艺术家的个人藏家或机构藏家记录:是否有名家或是重要美术馆收藏?

6.考察此艺术家的画廊价格与拍卖价格: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差距太大?

从作品本身评估

从作品本身评估的意思就是指评估该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在这一点上,可以有以下一些衡量和比较的方法:

1.与艺术家同一时期、相同媒材、类似主题、风格、尺寸的作品价格作比较。

2.与同一时期、相同媒材、类似主题、风格、尺寸的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作比较。

3.作品属于艺术家哪一阶段或哪一时期,该时期的作品目前的画廊价与拍卖价分别是多少。

4.作品在艺术家创作时期或系列作品中的重要性或地位(从参展、出版、评论文章及以往拍卖记录进行分析)。

5.如果作品曾被知名美术馆收藏或展出过,或被重要艺评、专业书籍评论过,都能为作品的价格增加筹码。

哪些因素影响艺术品的价格?

学术因素

艺术圈中,学术是一个出现率极高,也极其重要的名词。在对艺术作品的评价中,以及画廊展示中,艺术品的学术性经常会被提及。学术评价系统对艺术品的学术价值起着评价、解释和定位的作用。学术评价系统通常由学术杂志、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理论家、学者、批评家等构成,对艺术家创作的深度和突破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判断其在美术史上的重要性。这种学术体系的认可,对于艺术家或艺术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术体系和市场体系具有不同步性,有的艺术家或艺术品由于特定的炒作模式,或是特殊事件的影响,在市场上也可能形成高价,但这种价格较危险,存在不稳定性。

知名度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哥德哈伯说过:“如果你用美元数量测量一个艺术家的生产力,你会发现,最引人注意的艺术家最赚钱。”哥德哈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释艺术市场以及艺术经济,自然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虽然忽略了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艺术市场的规律,即艺术家或艺术品的知名度也是决定艺术品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在判断艺术品的投资价值时,艺术家或艺术品现在的吸引力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吸引力,无疑就成为了投资成败的关键之一。

第10篇

未来两年,花上千元或许就能购买齐白石的“一份”真迹。

据可靠渠道了解,未来两年,安徽版权交易中心将尝试版权证券化,把艺术品、文化产品拆分成若干等份。届时,投资者就可像购买股票一样购买艺术品所有权,来获得艺术品增值带来的相应收益。

这并非是安徽的“发明”。此前,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下称天艺所)试水的“艺术品份额交易”在60天内暴涨了17倍,掀起了一股狂热的艺术品金融化狂潮。近日,成都、郑州、西安、长沙等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纷纷提出要推艺术品股票的计划,部分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低调试水,艺术品与金融的联姻大有燎原之势。

将艺术品像上市公司一样拆分为一定数额的股份进行“股票”交易,究竟是引导投资还是加剧投机?这是金融创新还是资本癫狂,在运作中该如何规范?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天艺所又给安徽哪些前车之鉴?

狂热“天艺所”

“进去一辆吉利,出来是沃尔沃。”一位投资者这样描述投资艺术品股票的收益。楼市阴晴不定,股市不温不火,买一点艺术品股票进行投资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一个“吃螃蟹”的天艺所成立于2009年9月,比各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大胆的是,该所从今年1月起推出了一项金融创新,将《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两幅作品拆分成1100万份公开上市交易。

事实上,普通大众一开始对艺术品股票的热情也不高。《黄河咆哮》和《燕塞秋》发行的时候,只有约2000万元资金参与申购,中签率高达45.524%和47.135%。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变化。这两幅画上市后的前五个交易日天天涨停,到2月25日第二批艺术品股票申购之前,价格已从1元涨到5.4元,比发行价上涨了440%。

在“快速致富效应”的带动下,第二批艺术品的申购一下子变得火爆起来,参与申购的资金从第一批的2000万元猛增100倍至20亿元以上,第二批推出的8个品种的中签率从第一批的45%~47%骤降至3%以下。

3月15日,因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天艺所公告称《黄河咆哮》与《燕塞秋》停牌。

3月16日,公告再称,投资人00007616及投资人00047273因于3月10日至3月15日期间采取大量且连续申报方式造成《黄河咆哮》与《燕塞秋》异常波动,被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予以警告。

与此同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些在“资本市场”经常出现的标语,开始频频出现在艺术品股票交易公告里。

3月17日一早,天艺所突然公告:“接天津市政府监管部门通知,鉴于近期艺术品市场交易情况,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保护投资人利益,自即日起对上市艺术品20001(《黄河咆哮》)和20002(《燕塞秋》)实行特别停牌,复牌时间另行通知。”

之后,天艺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限价令”,一是从3月21日起,将15%的涨跌幅缩至10%;二是对连续6天涨(跌)停的品种实施“特殊处理”,每日涨(跌)幅缩小至1%;三是规定,到3月底,各品种的价格不能超过3月18日收盘价20%,否则就停牌。

3月24日,《黄河咆哮》和《燕塞秋》恢复交易,复牌首日,两画作价格终于有所回落。

人们在惊叹两幅画作价格飞升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疑问:画作有何来头?

《黄河咆哮》和《燕塞秋》这两幅画,还有第二批上市的八件艺术品中的七幅(另外还有一件钻石)均为天津画家白庚延的作品。白庚延生前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是天津山水画界的翘楚,但在天津之外,知者不多。白庚延于2007年11月过世,当年也是艺术市场最火的时候,但他的画作拍卖价最高仅14.5万元(《巍巍太行》)。

巧合的是,从2010年底开始,白庚延的画突然热闹起来。11月28日,白庚延作品研讨会暨画展在北京举行,12月4日,白庚延的《千峰接云图》就在北京保利以392万元价格拍出;之后一周,2007年拍出14,5万的《巍巍太行》在天津鼎天拍出了198万元,价格翻了十几倍。

今年1月26日,画作持有人与发行商以去年秋拍的新高纪录为估价基准,推出了定价600万元的《黄河咆哮》和500万元的《燕塞秋》在天艺所首批发行上市。而在20天前的上海中天拍卖有限公司举行的新年书画拍卖会上,《燕塞秋》的成交价仅为6.38万元。

“整个挂牌上市的企划,在时间上拿捏的可以说是太巧,艺术家过世没几年,画作送拍上涨了十几倍,马上再将作品分割挂牌上市,作价的痕迹太明显了。”资深艺术品投资人、摩帝富亚洲市场营销部总监尤惠玲女士一针见血地指出。

20天内,《燕塞秋》从6.38万元涨到了500万元,看不见的推手让人们对“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前景几多担忧。

安徽试水不被看好

天艺所艺术品被狂热炒作的情景犹在,安徽将推艺术品股票交易的信息又不胫而走。在这则消息犹如一枚信息地雷引发一批中小投资者跃跃欲试的同时,相关专家、收藏家却并不看好这个“创新”。

“艺术品如何评估定价?经营艺术品股票的公司与商玩猫腻怎么办?市场信息怎么披露?这个交易是由文化部门监管还是证券部门监管?”4月19日,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钱念孙向《徽商》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品股票的疑问。

“国外艺术品投资从未出现过这种交易形式。”钱念孙指出,在国外较为成熟的艺术品投资主要是通过画廊、拍卖行等。即使是拍卖行,都没有国内如此虚高的价格,而“艺术品股票”更是“从未听闻”。

对于天艺所两幅画作被炒得狂热一事,钱念孙认为,艺术品是有一定的投资价值,而天艺所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投机心理,投资者贸然进入是具有很大风险的。

在制度设计上,天艺所制定的规则似乎在有意制造远比房地产市场疯狂的资产泡沫。入市门槛为5万元,申购1000元就可以交易,很难想象5万元资金、1000元份额的交易者对艺术品有多专业的研究。

从前一段时间狂热的市场表现看,天艺所可以说是投机者的天堂,但这样的交易市场会是艺术品专业收藏者的乐园吗?安徽收藏界名家、天徽集团董事长蒋伟态度坚决地指出,“安徽即使弄了,我也不会去买的,这里面有炒作成分,交易的艺术品最后谁来接盘?专业的收藏者一般都到画廊购买或者到民间收购,不会去投机。”在蒋伟看来,安徽市场并不成熟,并不适宜做艺术品交易,不应跟风。

桌克艺术网总经理牛育民在接受《徽商》采访时谈到,“我绝不会投资,太不靠谱了,之前在天艺所‘上市’交易的画作超过其本身价值,完全在炒作。”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一、“中国”符号概念崛起

“中国”这个词已经不仅仅是个国家称号,更多的是一个符号和一种概念,带有神秘色彩,中国的艺术品在全球市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国概念的崛起代表着世界的艺术中心逐步在向中国转移,“中国艺术品”成为越来越多西方美术家、画廊、收藏家、艺术家所关注的焦点。世界上最大的拍卖行苏富比与佳士得都在自己的拍卖品中增加了中国艺术品的份额。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中国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商品,重要的内涵在于其审美内涵和精神投资,中国画给予人越多的精神消费,那它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大,加之时间与历史背景作为积淀,中国画市场价值无可厚非的会提高。中国概念的兴起为中国画艺术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确保其在竞争上具有永久的优势,艺术作品本身就要独具创新,只有形成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和独特艺术符号,让自己作品在理论支持下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作品更具投资价值,此外,在观念上也要推陈出新,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儒、道、佛各家哲学和审美内涵都能从书画中体现出来,除了继承传统,也要引进西方元素,形成能够为国际接受的中国画艺术。

二、中国画市场的价值取向

中国艺术品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人都明显地感受到市场的重要性。以中国画为例子,中国化理论研究,创作以及市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部分,那中国画价值的基本取向是什么呢?一,以历史文化作为中国画艺术的价值背景,没有历史中国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法前行。二,以丰富的理论文化为基本核心,学术支持是中国画能够传承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三,准确的市场导向是中国画价值取向的关键,完善的市场对中国画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国家可以通过宏观文化干预,政府、画院、艺术研究院等开展艺术研讨,使人充分认识并校正中国画市场的价值形成,才能更好地掌控中国画的市场价值。

三、艺术消费者成多样性

消费时代的来临改变了艺术存在的传统方式,使得中国画艺术不再局限于被人悬挂于橱窗中的早期的,传统的形式,而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彻底的融合日常的生活,工作,娱乐,消费等中。中国艺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呈现出了,艺术商品化,艺术多元化,艺术市场化的特点。一方面,中国画以其全新面貌展示出自己的独特内涵,另一方面,中国画艺术也挑战着传统的审美观念,从虚假享乐主义走向富裕人文内涵的挑战,最后,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经过传统艺术的颠覆、抨击、破坏、伤痕等状况,逐步改革、创新、吸收,让中国画发展的更加丰富具有活力,多元发展的格局也在逐渐形成。中国画当代艺术吸收西方的艺术,探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风格,传达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内涵都是以中国 历史为依据。同时,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中国画艺术价值最直接的推动力,中国如今的国力日益增强,市场逐渐完善,艺术消费已经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选择,人们艺术意识逐渐加强,从“大众化艺术”变成“艺术化大众”。

四、真正的艺术“购买者”

中国画作为一种消费品,在消费过程中,究竟谁才是中国画艺术的真正购买者呢?首先从区域来看,根据全球艺术拍卖统计结果显示,英国和美国仍是拍卖市场最重要的角色,占了比重大半部分,而在亚洲市场中,香港则是交易重地。日本韩国的市场也是中国行情大热。从人群来讲,在国外,拍卖公司、国际买家、财团收藏、为主要购买者。中国画的主要购买者大多是投机者,国际拍卖巨头。在中国,画廊、收藏家、或是金融行业买来增值的人群是主要购买人群。当然,在这个物质与商品化的时代代,奢华与享受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品 质与追求。中国画作为艺术品,它转换成艺术商品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落入媚俗的部分,炒作现象滋生。同时,礼品作为艺术市场的推动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品产生了另一种附加的艺术价值,它成为人际交往的剂,通往成功的垫脚石。艺术品也越来越有商业气息。

第12篇

/+33(0)173746272 /+33(0)660486842 /)由Guillaume CHAMPAVERE于2006年在法国巴黎创办,现已成为艺术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由最初的在线经纪开始,如今,Artfinding的经营领域涉及到多个且所需的服务:提供艺术市场信息及资讯,艺术品投资与收藏的顾问,艺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拍卖结果显示,私人经纪,以及在线鉴定与估价。作为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专业顾问,Artfinding拥有优秀并独立的专家,具备高度的专业精神和国际艺术市场经验,能按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年代及众多领域的艺术品购买策略,保证全程配套咨询,并能提供英文、中文、法文三种语言的服务。

2012年关键数字:

69%:拍卖成交率

97.7%:“前5%”的高端作品的拍卖成交率

18,039:平均拍卖价格

1,190,685:“前5%”的高端作品平均拍卖价格

4.7%:占艺术市场拍卖总交易额的份额

26%:买方对此专区的购买意愿

3:专区波动风险的平均数值

1.5:“前5%”的高端作品的波动风险平均数值

市场简介

亚洲艺术拍卖市场是一个很笼统并大范围的概念,主要的艺术品地域涉及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地。艺术品种类也很繁多,应有尽有,如绘画、雕塑、陶瓷、家具、珠宝等等。从远古的青铜器到唐三彩,到明清的瓷器、绘画种种都是市场的热点。日本的武士用具和日本的瓷器与绘画,也依然在市场上具有吸引力。东南亚的艺术品经常以佛像为多见。

20世纪初,这个专区市场在欧洲的兴起,也显示着当时欧美人对亚洲艺术的好奇与喜欢。其商业上的价值,是后来慢慢体现出来的。收藏市场热点的形成需要有两个因素汇合:资本的集中,以及某个专区的文化上的吸引。美国、英国和法国,由于前殖民的经历,还有大量移民等原因,是亚洲艺术市场活跃的地域,而且经常有高端作品的拍卖。过去的几十年里,欧美艺术市场经历了这类现象: 在日本经济危机前,先是日本买家在国外对自己民族的艺术品的淘宝回流;现近1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的飞跃增长后,中国的藏家与商人也纷纷到欧美市场来淘宝。这与国家的经济和民族精神的复兴也很有关联。除此之外,作品的价值赢利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不少在中国的拍行,也有专场的回流品拍卖。

市场分析

我们分析这个专区市场的时候,所看到的数据和拍卖的计录,主要还是以中国的艺术市场为主导。中国内地的第一个拍卖行,嘉德拍卖成立于1993年。才20余年的时间,中国的艺术市场就几经周折,也红红火火地赶超欧美了。这个专区市场的需求强劲,艺术价格也不断持续增长。2012年的购买意向为26%,20年增长了52%,为艺术市场的记录。

拍卖成交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市场受欢迎程度的标准之一。亚洲艺术专区市场69%的成交率,仅次于酒类收藏(76%)和书籍收藏(72%),并排在被认为时尚的战后及当代艺术(62%)之前。而且5%的高端作品的流动性达4.5分,非常之高! 另外毫不奇怪,在地域分布方面,以专区市场的营业额来计,中国(包括香港)占全球的61%。其次是美国和英国。

凡是热潮的事物都有其不确定性。一些专家对亚洲艺术专区市场的长期可持续性的需求表示怀疑。以前曾在欧洲国家经过热潮的有日本的艺术品,后来由于日本的经济危机,相关的艺术拍卖也转而冷淡。如今是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处于时尚阶段。此专区市场的波动率指数达到3分,比总体艺术市场的平均值高出不少(2.2/5),说明风险的存在性,但仍低于战后及当代的3.9的记录。

专家建议

欧洲人对亚洲的艺术品一直存在着欣赏。无论曾经是殖民过去的,宗教宣扬过去的,还是商业或文化交流过去的,很多都会回来时带上纪念品来做收藏。普通老百姓家里也都会藏有几件作为外销品的亚洲艺术。

10年来中国买家的身影不断在欧洲、美国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到如今,亚洲特别是中国艺术的拍卖基本被中国买家所垄断。其中很多是商人,回去再拍卖赚利差的。欧洲的藏家无力竞争!因为如果不卖只是做收藏,那么花的资金就太大了。所以,比如在法国Drouot(德鲁奥)的拍卖那里能看到这样的情况:日本或南亚的艺术品拍卖有很多是欧洲人在竞价,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大多都是中国买家在强购。

这个艺术专区的作品价格在外人看来已有些过度,当然“过度”一说是与它曾经的价格相比较而言(总体市场上最贵的是印象派时期的绘画,比中国拍卖最贵的艺术品要高出许多)。按供需的市场原则来看,也并非不合理。但投机的因素肯定存在,只要观察艺术品的转手率就知道了。收藏讲的是一个有规则的收买,并具备长期的持有性。有些欧洲的亚洲艺术专家想不通,为什么中国买家老钟情于自己国家所制造的艺术品?有些同样类型的外销品也很精美并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价钱也合理,不是同样可以作为收藏吗?当然,只有“市场”说了才算。

位于投资者的角度,我们对 “高端作品”的观点:78

计算公式:((5×5+1+5+2+3+3)÷50)×100=78

质量(权重×5) : 价格: 流动性: 波幅性: 购买机遇: 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