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7:35: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气工程弱电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分析
Abstract: intelligent is the new age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sign requirem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people for architectural requirements also more and more high, intelligent, save and security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design by the people more and more popular. So intelligent electrical building is how to run,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give priority to,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analysis.
Key words: the new rural residential; Electrical building; Intellig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智能化是新时代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节约、安全的建筑电气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那么智能化的建筑电气是如何运行的,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本文将以农村住宅建筑电气以及智能化为主,进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分析。
1、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以及主要内容
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主要以节约、经济、效益等为原则,依据相关规范与要求,从建筑工程的实际用电负荷、配电方式以及变压器容量等用电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成本等因素,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与给排水、暖通、动力等实际进行建筑电气工程的合理规划与设计。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电气的电力负荷情况、建筑供电电源与电压等级、建筑高低配电系统、电气主设备选择、变电站位置选定,防雷与接地防护以及电气照明和消防安全等,这些内容都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基本内容,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对于他们的设计与规划如果合理到位,那么即使对建筑电气质量工程的保障,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完整运行的保障。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内容中尤其是建筑电力负荷情况的设计,它的负荷计算与设备选择对于整个电气工程的运行起着决定的作用。除此之外,建筑电气设计中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配电系统的设计是整个电气工程的核心,电气设配与配电系统不仅是建筑工程,也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而变电站位置以及供电电源的确定和设计也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另外,建筑防雷设置与接地保护设置是建筑电气工程得以安全运行的保障。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功能中与居民最接近,它的合理设计也能实现建筑电气工程节能的目的。而计算机技术与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结合使用设计则与本文想要阐述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系最紧密。
2、农村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
本文要进行详细分析的农村住宅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其实就是电气智能化系统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它主要包含新农村住宅电气智能化设计与电气智能化施工两部分内容。新农村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因为住宅结构形式与建筑材料等的不同,在进行电气工程上的设计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农村住宅的电气工程设计时要根据建筑住宅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规划。本文要进行详述的农村住宅属于新农村小康住宅结构的建筑形式,它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满足家用电器多,用电功率大以及电流电压强等特点,而且需要对建筑电气设置防雷设施,对于连接电网的线路材料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工程标准,并且线路质量一定要达标,以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与居民的电气使用安全。考虑到以上的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后,那么农村住宅电气智能化工程建设设计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了。
2.1建筑住宅弱电智能化基本功能的设置
在新农村住宅中很多地方已经实现智能化,比如安全防护系统的智能化,电视网络系统的智能化以及消防安全防护的智能化等,因此实现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智能化也是必然的趋势。农村住宅建筑弱电智能化是指实现安全保护设施的电源装置的智能化体现。实现农村住宅建筑的弱电智能化不仅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中的一个突破实现,也是提高农村住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表现。
农村住宅建筑的弱电智能化首先体现在农村住宅的门禁防护设置,门禁防护设置中的门铃呼叫可以通过外来入访者的对于住宅的特定输入设置实现信息传递等功能,住宅主人可以通过对所传递的信息的接受,控制住宅安全门的开启,这个过程中,来访者的输入呼叫、来访者与住宅主人之间相互信息传递以及主人对安全门的遥控开启,都是通过弱电设计实现智能化的具体体现。另外,如果一旦来访者对安全防护系统所设定的输入信息输入出现错误,那么安全防护系统就会发出警报,以及住宅主人对安全警报接收,或者安全警报向安全机构的传递等过程也是弱电区智能化系统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在农村住宅的建筑电气设计中对于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以价格在实际电气应用中得以实现,并且建筑住宅电气智能化设置也已经普及。
2.2住宅建筑中强弱电线管敷设施工
对于住宅建筑中的强弱电线管斤西瓜敷设设计施工是为了缓解新农村住宅建筑中电器设备等的用电负荷过大对于电气设备以及电网线路带来较大的负担。在新农村住宅生活用电中,一般会将电气照明、空调包括其它电器的用电情况使用电源插座分成电源回路,这些电源回路是基本回路;对于厨房、卫生间、电热器等其他地方的用电情况归结在一起,又重新组成一个专用的电源回路,然后由电表开关处控制分别向室内进行配电回路。但是随着建筑电气的发展进步,上述情况中实现的配电回路会有很多线路连接,在进行用电检修时,又加上建筑排水等管道设置,会出现管网分布密集并且过多的情况,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不合理的,会对建筑工程后期维护,或者建筑电气工程的后期维护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需要进行强弱电线管的敷设施工设计,以此避免不合理管网的分布,避免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在进行强弱电线管的敷设施工中,对于数量较多的强电和弱电线管网,一般要顺着建筑的墙、梁、柱或地面进行敷设。在敷设中,要既考虑建筑其它系统的需求,又要将强电管路和弱电管路分开,尽量敷设在一个方向上,综合考虑对建筑墙体与混凝土荷载的影响,进行合理设计。
2.3住宅建筑中接地保护设计
住宅建筑中的接地保护设计是为了对建筑的电气系统进行保护,使住宅建筑的电气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不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接地保护的安置设计。农村住宅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接地保护设置设计主要是在电气工程的总电源进入处以及总配电箱处。总电源进入处的接地保护设置是为了对总电源电路和室内的电路连接之间形成一个保护作用,以避免室内的一个部分出现电路故障,对其它用电造成影响。总配电箱处的接地保护设置主要是漏电保护器与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是对整体电路运行的一个保护设置,也是建筑的主要防雷保护设置。
总之,在进行新农村小康住宅的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中,不仅需要结合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与居民生活需求,以满足发展需要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需要结合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按照供用电要求,合理、规范的对居民住宅的建筑电气工程进行设计建设,努力推动农村居民住宅建筑水平向城市居民靠拢,真正实现建筑住宅的智能化。
3、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不仅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研究应给与更多地关注与支持,真正实现建筑电气智能化。
参考文献
[1]吴建新.浅析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J].价值工程.2011(10).
[2]马宇超.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3]陈浩洋.浅析建筑电气与智能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1).
[4]唐明,唐勇.浅析住宅小区智能化总体设计质量的几个问题[J].建筑电气.2005(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教学改革 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是电工与电子、电力控制与信息技术交叉渗透的综合型宽口径工科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气信息基础知识,在电气工程与信息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工与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电力拖动与控制、电机控制。就业方向为适合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控制、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器设备研制等工作,能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也可攻读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生。
二、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分方向设课
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对机械、电子、信息、经济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课程体系设计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应用为宗旨,注重掌握成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培养训练,加大实践训练比重。具体实施中,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使基础理论必需、够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构建多个专业方向,使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能顶岗,顶岗能用,体现创新的高职教育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教学法,实施系统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疑问,这门课程学了到底有什么作用,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目的和方向,而系统教学法为学生解答了这个疑问。系统教学法是基于一个真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去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就会直观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渗透性,强化学科知识的系体化。系统教学方法在课程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紧扣培养目标,按岗位需求目标来设置课程,整合课程的内容。如要培养一个生产线安装,调试和维护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操作人员,将以类似的生产线作为一个系统,在这样的一个系统中去讲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知道所学知识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始终以一个系统为起点,所有的知识点的学习都是放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讲解,即由整个系统到某个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个系统的教学方法。
(三)利用“双赢”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实践“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久经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我院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加强了同社会的联系,千方百计寻求并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办学,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工学结合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与湖南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合作,教师进入公司学习培训,公司的文化理念和空调专业技能提前弓l入。每年毕业生中只要符合公司要求,则全部进入公司再进行三个月强化训练,合格即成为空调运营工程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在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能力培训和实践,学校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监控,企业对人才质量进行目标评价;双方实现设备设施、技术信息与人才资源的共享,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担任兼职教师或指导学生实训。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紧密结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有利于学生管理。
总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的教学大纲、授课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完善。高职院校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因为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能够直接参加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而这些人员确实需要具备更多实践动手能力,才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才能在人才竞争的社会里立足、发展、生存,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那么,我们高职院校的发展将会前途光明。
参考文献
[1]王倩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变频一拖多中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空调技术专题.
[2]李文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9-4.
[3]肖宏志,刘一兵.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国电力教育,2009-2.
[4]卢艳.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9-4.
[5]王春峰.系统教学法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科技资讯,2008(3).
[6]黄建科.高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发展前景:“自动化”一是属于信息产业。信息产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发展快、需要人才多、待遇高,是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作为信息产业中的重要一员,自动化专业同样有着光辉的前途。二是自动化应用范围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尤其是广东地区,自动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自动化产品不断普及,智能楼宇和智能家居的应用,智能交通的不断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仪器仪表、机械、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2、机械/设备/重工;
3、建筑/建材/工程;
4、新能源;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房地产;
7、其他行业;
8、汽车及零配件。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应用型能力培养
1引言
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它们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的要求,以人为本,使其培养的学生“会学习”、“会创新”、“会做人”。针对在人才培养上的应用型特色,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上应把握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能力[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电气技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素质、专业基本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部门、科研院所、国民经济管理部门、工矿企业等单位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与维护、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实验分析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工作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科学技术的发展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断涌现,现代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传统电工学科的各个领域,使电工学科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电工行业中工作的科技人员,只具备传统电工理论及其应用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胜任工作。[2]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电气工程人才是世界各国电气工程教育界关注和积极探索的问题。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要求培养的学生应受到电气工程、电工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电气工程学科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力系统和用电设备的技术含量和运行质量,提高运行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行效率。弱电知识需要越来越多,强弱电融合是电气工程专业教育的必然趋势。
2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确立
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的实施将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它要求专业定位要贯彻“厚基础、宽专业”的方针,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覆盖面要满足注册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的新发展,包括新领域、新技术、新规范;要切实加强工程训练,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然而,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还存在着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不适应的问题,如轻实践、面向工程不够;课程结构设置不够、不合理;教师工程经验缺乏等。为此需要建立起与注册电气工程师制度相适应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1根据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在学院有我省首批批准建立的示范性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国家级创新实验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理论教学工作中,学院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已在大庆龙凤热电厂、大庆油田供电公司、同创集团、农垦通信公司、哈尔滨新中新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19个相对稳定、质量较高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学院与北京科瑞尔斯公司和达内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办学,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坚持“强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运行与研制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点,坚持“传授知识与探索研究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师与学生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加强基础、拓宽面向、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的建设思路,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优化课程体系、实施研究型教学、重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能力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设计应着重学生测试、调试、设计和初步的开发能力的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都铺排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的工程概念、系统概念和系统设计能力以及进步工程基本素质,培养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课程设计时间一般只有一二周,故课题难度不宜太大,但要有一定的广度。课题必需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笼盖课程的主要部门,要夸大工程基本素质的培养。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偏好自行选题,也可以选择教师布置的课题,并对课题进行分析、设计、编程、安装、焊接与调试,终极提交产品和设计讲演。学生们在做课程设计之初,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有些难度,但通过整个环节,他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主要的收成并不是学会了多少详细的设计计算方法,而是学会了如何着手做事。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给同学们引导方向,借助课程设计的载体帮他们把以前学过的知识有机地串起来,只有他们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题目时才协助他们解决,充分体现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毕业实习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判定出产中的技术题目的能力。通过2~3周的毕业实习,使学生把握发电厂电气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厂出产的各项轨制,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识电能出产的主要环节,分析电厂电气设备的布置及二次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的配置;学习电厂的事故处理、事故设想和防范措施;了解继电保护屏、中心信号及控制屏的设计、安装、接线、调试;了解电力企业的出产治理和各职能部分的地位和作用;搜集毕业设计有关资料。
3.实际学习中,做好创新性学习,有意义的学习,探究学习,投入式学习,浸润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处理好“学会”与“会学”的关系。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阶能力培养(问题求解,决策判断,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课程体系的反馈与调整课程体系建立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最终要在社会上检验,同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内涵也在逐步变化。因此,在完成内部反馈调控同时要注意外部资源的吸收整合,以提高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效率,因外资非常丰富,我们要像生物体细胞一样消化吸收和扬弃,从而达到有效利用的效果,在综合需求资源的前提下,进行下一轮课程体系的调整,使之成为真正的、有效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完善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学研合作;卓越工程师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0引言
贵州省作为“西电东送”、“黔电送粤”的重要节点和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其2012~2015年电力产业新增从业人员约0.6万人,近几年平均每年毕业生约300人,据贵州省统计报告估计,每年电力人才(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缺口约500人。所以,电气工程类人才在贵州省非常紧俏,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多年来一直排在前十位。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需求更多地集中在有工程项目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对基础人才的需求会慢慢趋于饱和。因此,建立适合新建本科院校并具有特色的电气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1电气工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提出
2010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来应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变革。“卓越工程师计划”有三个特点:企事业单位会深入参与到培养学生过程中;学校兼顾本科院校和行业的标准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该院校可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来构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特色,提升学院该专业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竞争力。
2传统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2.1专业发展方向不够特色
经调查统计,贵州省属高校中,5所本科学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理工学院)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其中只有贵州师范大学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其它均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贵州省属高校中电气工程相关专业为贵州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只有1所(贵州大学)。贵州省内高校该专业有的以强电为主、弱电为辅,有的强弱电结合。专业方向主要有: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力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供配电、新能源发电等。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力系统等专业方向贵州的企事业众多,人才需求旺盛,门槛也比较低,特别是应用型的复合人才需求多,但这几个方向都是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其它高校都有,六盘水师范学院与其它学校相比并无太大的竞争力和特色。
2.2校企联合培养体系还需加强
目前与该学院合作的企事业实习、实践基地不多,导致学生缺少项目实践经验和综合专业技能,很难达到企事业的用人标准。该学院可多方面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加快建设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产学研的有机、有序结合。
2.3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还需创新
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有一支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但就目前而言,符合要求的师资普遍缺乏,多是学校博士或硕士毕业直接引入,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重视引进学术领军人才,转变为技术领军人才;从提倡教师长在学科上,转变为提倡教师长在产业上;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外聘具有丰富教学、实践能力的专家、工程师为兼职教师。
3特色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构建
3.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方向和体系结构
电气自动化方向就业口径宽,主要集中在电厂、软件开发、产品设计等领域,但贵州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般没有设置该方向,只有贵州师范大学有,而贵州对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人才需求很大。供配电方向是贵州省工业化重点发展专业之一,2015年,贵州省电力总装机容量超过4500万kW,新增装机1700万kW,其中水电500万kW、风电200万kW,另外,清洁能源发电发展迅速(数据来源黔府发16号文件),该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贵州目前设置了供配电方向的学校并不多,贵州大学有智能电网创新团队,六盘水师范学院有中央财政支撑与学院共建的电气工程专业(供配电方向)实验室。因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方向可定为供配电等新能源技术领域或电气自动化方向。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可采用“3+1”(其中“1”=“0.25+0.25+0.5”)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系结构,遵循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选择的原则。六盘水师范学院与富士康烟台工业园产学研合作教育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企业的1年分三段,第一个0.25年是在企业基础岗位培训相关技能;第二个0.25年是掌握一定工程技术和完成毕业实习;最后0.5年进行毕业设计,由企业工程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其余时间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完成开设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
3.2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卓越工程师计划,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现代科学技术呈现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趋势,要求各个分支学科渗透、多层次学科交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需重新构建,必须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理论、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3.3实践环节改革
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学生能尽快地进入行业中去,除了直接进入企业学习,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环节上也要有所改革。根据产学研合作企业实际调研情况,结合该专业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路,构建“培养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毕业设计实践即第四年学生进入企业,由学校和企业联合确定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真正进入工程领域。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相关课程和第四年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置,实践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考取电气工程师证,提升就业和后续专业竞争力。
4结语
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课程设置的优化、实践环节的改革,提升学生就业和后续专业竞争力,加快卓越工程师计划进程。
参考文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becomes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discussed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Keywords: electrical building;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M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筑高楼的不断涌出现,使得电气安装工程成为高级民用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电气工程师应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具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的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签证、安全等管理工作。
二、建筑电气系统的安装及施工技术
(1)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步骤
熟悉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规范文件施工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及管沟砌筑配合土建设预留孔洞及预埋铁件管件加工制作支架制作及安装各种电线敷设安装配电线路测试、配电线路与设备连接调试和试运施工验收
(2)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的中转站,也是电力负荷的现场直接控制器。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是相当严格的,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合理、供电可靠性及安全性达不到要求,埋下事故的隐患。
(3)配电柜安装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在控制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核对图纸,消除事故隐患。
(4)弱电设备安装
建筑物内弱电设备多,专业性强,每个弱电子系统均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安装调试,监理工程师一般对诸多智能系统不可能都精通,应抓好线管、线槽施工质量的同时,着重对系统设备的功能进行控制。管理人员若不按合同控制,就会使工程少测控点、缺功能。
(5)配电线路的安装
1)配电线路安装之前需复测电线管线地沟、支架、开关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及设备运行的工艺需要;2)室外低压线路施工要求。①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材料在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绝缘线表面应干燥、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杆身弯曲不应超过其杆长的1/1000;②电杆埋设深度为杆长1/10加0.6m,但在松软土质处应当加大埋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③直线杆,能承受线路侧面的风力,但不承受线路方向的拉力,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④耐张杆,能承受一侧导线的拉力,耐张杆采用碟式绝缘子;⑤转角杆,能承受两侧导线的合力;⑥分支杆;在主线路上有直线和耐张型两种,在分路方向侧为耐张型;⑦终端杆,能承受线路方向全部导线拉力;⑧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装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深不得小于0.8m,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撑杆与主杆的夹角为300;⑨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不得小于2.5m。
3)室内线路的安装要求
室内线路工艺上有明配线和暗配线两种;导线沿墙壁、天花板梁及柱子等明敷设称为明配线。线路穿过电线管埋设在墙内,地坪、或装设在顶棚里,称为暗线。
①所用的导线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导线截面应满足供电和机械强度的要求;②暗配线时应尽量避免导线接头,因导线接头不好造成事故。导线连接和分支处不应受到机械力的作用。但必须注意,穿在管内的导线不能有接头。如确实需要,可把接头放在接线盒或灯头盒内;③明配线路在建筑内应平行或垂直敷设,平行敷设的导线距地面一般不小于2.5m;④镀锌钢管,可扰性钢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⑤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⑥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钢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钢管内;⑦绝缘子的底座、套管的法兰、保护网(罩)及母线支架等可接近,导体应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不应作为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⑧母线的顺序排列及涂色,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至下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上,负极在下;b.水平布置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后,负极在前;c.面对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相,直母明线正极在左,负极在右;d.母线的涂色;交流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直流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在连接处或支持件边缘两端10mm以内不涂色;⑨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6)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漏电保护的安装要求
1)开关应垂直安装,当在不切断电流,有关灭弧装置或用于小电流电路等情况下,可水平安装;水平安装时分闸后可动触头不得自行脱落,其灭弧装置应用固定可靠;2)双头倒闸开关分闸位置时,刀片应可靠固定,不得自行合闸;3)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要按产品标志进行电源侧和负荷侧接线,带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器,安装时应确保有足够的灭弧距离。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安装后,除应检查接线无误外,还应通过试验按钮检查其动作性能,并应满足要求。安装前应使用500伏兆欧表测量断路器绝缘电阻,以在周围空气温度为20℃±5℃和相对湿度为50%~70%测得电阻不小于10MΩ为合格。否则,断路器应作干燥处理。
(7)灯具插座,开关、风扇安装的要求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质量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电气安装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又因为建筑电气安装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安全,所以发现电气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一、建筑施工中电气安装存在的问题
1.电气安装设计不合理
电气安装施工方案的设计是电气安装过程的首要环节,它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 过程及施工结果的质量好坏。通常施工安装人员只注重“按图施工”,很少去认真研究设计图纸中的质量问题。实际上过去发生的很多电气火灾和电气事故多是由于系统设计和综合 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如预估电流计算错误,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差,电线.电缆规格的选择.保护装置的布置以及级数.变压器.电度表等设备的选择不当,以及日后维修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
2.电气安装材料不合格
电气安装材料是电气安装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电气系 统的质量,但这一环节却很难得到有效控制。有些承包商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选择一些无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以次充好。这就会导致产品的实际性能与合格证上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导线的电阻率.熔点.截面标称值.绝缘性能.温度系数.耐压值等不相符,照明设备和插座箱的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和塑料壳厚度不够.开关和插座导电值与标称不符.接触不好.易发热等达不到安全要求。另外,施工中还易出现不同材质的导线乱接的现象,如在铝线接线时,如果忽视铝芯表面的氧化膜,则会导致接触不良。
3.线管、导线敷设施工质量不过关
(1)在已砌筑墙体上随意凿槽打洞;电线管埋墙深度太浅,甚至埋在墙体外的粉刷层中,造成墙面抹灰层顺管开裂;管子煨弯处的弯扁度过大;管路堵塞不通。
(2)现浇板内敷管时,集中成排成捆敷设,影响结构安全;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安全的隐患。
(3)管线敷设时,强电管线和弱电管线的距离不够,造成对弱电系统干扰。
(4)金属管拉线不加护口;同一建筑物电气配线颜色混乱,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没有分色,造成用户分不清用途,易发生危险。
(5)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没有设在接线盒内而是留在线管内;接头包扎不严密使线芯外露;剥线时导线芯受损;线路的绝缘电阻偏低。
二、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按图施工
对电气管理及施工人员,加强质量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习施工操作和质量标准,达到熟练掌握施工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的目的,以主人翁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电气安装工程任务。必须坚持按图施工,经过会审的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不得任意修改施工图纸。电气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施工的准则,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对于特别重要部位.特别重要工序,应进行旁站监理,如高压电缆的耐压试验,低压电缆.电线.母线的绝缘电阻测试,防火电缆铺设等等,每道工序都必须按照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和检验,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补救,不留隐患,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严把工程材料关
工程材料.器件和设备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天因素,电气质量管理人员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和设备要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加材料清单.材质证明检验报告,经核验,认定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工程交工后应通过回访,了解工程的使用效果,对于使用中出现的有关质量问题和缺陷,分析原因,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利于今后施工质量的提高。
3.加强线管、导线的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在砌筑前,应提前进行排砖做好管线预留(埋)计划,不得在已砌筑墙体上随意凿槽打洞,严禁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槽和斜槽。在暗配导管施工时应采用机械开槽,禁止手工开槽,开槽时要保证深度。对朝上的管口要及时做好封堵,同时注意其他工种作业时对已敷设好的管路的碰损,以免造成管路堵塞。现浇楼板内敷管,禁止成捆敷设,应成排分开间隔放置,减少对地板结构的影响。管子通过伸缩缝和沉降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箱(盒)放置应平整牢固。强电和弱电管线敷设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干扰弱电系统的正常使用,因此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及插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应牢固,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剥线用力过大和剥线钳使用不当造成导线芯受损,因根据线径大小适当操作。线路的绝缘电阻偏低是管路内有可能积水或导线的绝缘层受损,要将管路内的积水清理干净,对绝缘层受损的导线要及时更换,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电阻必须大于0.5MΩ。
4.做好电气安装施工的竣工验收
电气安装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竣工验收是指对电气安装施工工程进行 一次综合性的检查验收。只有当施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才可以投入使用。提交的电气安 装施工竣工验收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所有电气设备.管线及固定用材料.配线.穿线.接地 极的埋设是否达到要求,接地线连接.电线连接及电线端子连接.下引线的连接是否合理,避 雷网的埋设是否可靠,保证严格绝缘等。对每一项都要进行逐一检验,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应坚决不予验收。
三、结语
总之,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对电气工程给予足够的关注,不能只顾进度不顾质量,要健全强有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调各个环节的施工作业,保证每道工序都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彻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和工程质量事故。只有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和提高电气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增平.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若干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福建建设科技,2005,(2).
[2]肖光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控制问题相关探讨[J].电气应用,2011,(14).
[3] 陈亚梅,刍议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问题与改善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J],2011(35).
作者简介:
关键词:农村小康住宅建筑电气工程
自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北京西苑宫庭最早亮起了电灯,到今天迅猛发展的电气事业共经历了100多年,正在为实现全国农村电气化加倍努力。中国农村小康住宅电气化近十年来有了很大进展,农村小康住宅中的电气工程虽然比不上象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美国华盛顿大教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中国的亚运村、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建筑电气工程那么复杂。但毕竟是一个涉及中国数十亿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大量的家用电器成了小康家庭财富中的支柱的财产之一,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也提高了。因为小康住宅电气工程中有强电,还有弱电。如电灯、电热、空调、共用电视系统、闭路电视、有线电视、广播、电话、音响系统、传呼系统及防盗报警系统。而当今迅猛发展的建筑业对小康住宅的电气设计与施工也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们对电光源方面的选择要求也高了,从以前的白炽灯到发光柔和的日光灯、节省电能的节能灯、高效光源灯。白炽灯将在小康住宅中逐步减少,它虽有造价低廉、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在同样的功率下,发光率低,色度差。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在豪华的装饰之中选用白炽灯泡更为富有、豪华。日光灯还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产品之一。高效节能灯虽然造价高了一些,但有美观、光源色度好、省电、体积小、安装方便等优点,但目前国产的质量还没有完全过关,但最终毕竟将代替白炽灯和日光灯的趋向。
灯具外观造型变化很快,上了一批,淘汰一片。人们对灯具的外观选择要求也高了,农村小康住宅灯具外型选择一般力求大方、明快、光源适当,与室内外环境相配套。因为灯具的选择与室内的装饰档次高低是有一定联系的,在当今发展的小康住宅建筑有些是别墅式、西式、独立庭院式的这还要考虑到室外周围环境相匹配。如室外选用园林柱子灯加以修饰与整体吻合,装饰豪华的需配一些豪华灯具。所以说农村小康住宅电气设计应与整个建筑与环境相配套。
一、农村小康住宅的类型、特点与电气工程浅析:
在中国农村大地上,近几年新建了许许多多小康型住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住宅条件。小康住宅南北风格、造型差异较大,选用建筑材料也有差别,农村小康住宅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村镇居民小康住宅小区,第二是非居民小康住宅小区;第三是村镇居民和非居民综合的小康住宅小区。建筑结构形式方面有: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等。层高有一层的、二层的、三层及多层或高层的。另外农村小康住宅在形式上很多,大体分为:单元式、单体式、公寓式、组合式、庭院式、别墅式、西式等。
对于以上各种形式的农村小康住宅,建筑电气的设计与施工应因地制宜、取长补短,根据具体条件和资金来确定具体设计方案。中国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气候东、南、西、北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另一方面农村的小康住宅的格调也有差异。农村电气化的逐步实现,家用电器日益增多,大功率的、豪华型的农电进入农家,以前每家农户的电度表是选用1A、2(4)A、3(6)A为多,而现在许多用户连5(10)A电表都不能满足。对以前的住宅要求更换更大容量的电表与导线。家用电气化从以前的白炽灯、半导体收音机、交流电子管收音机到现在的大型电视机、家庭影院、录相机、电饭锅、电炒锅、电热器、排烟机、空调机、浴霸等。由于这些大容量家电剧增,用电负荷也相应增加,在50年代到70年代末设计安装的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工程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电器时代,大多电气线路已承受不了强大的电流通过,以我们浙江中部地区为例,由于建筑结构的变化,以前在电气施工方面用瓷夹板、木槽板、塑料护套线,到现在用的塑料硬、半硬管,铁电线管及智能化配线。敷设方法也从以前的明敷设发展到现在的暗敷设施工。
农村住宅以前一般不设防雷保护,也不设人身与设备安全的保护设施,在农村施工中将大量的塑料护套线直接埋入墙内,给用电带来不安全因素,在施工中存在着没有进行电气工程设计,请有安装资格的电工进行安装,选材用料不严格等等缺陷,所以对于农村小康住宅的电气化工程必须十分重视,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去实施。
二、小康住宅电气化基本功能设置设计。
作为小康住宅一词来讲,它的电气化设计就应该比一般农用住宅电气设计提高几个星级。但我们应根据“小康型”的原则,不能将“中康”或“大康”的模式硬套进“小康型”,设计时应本着实用、安全、节约、美观的原则。人们普遍需要的功能设施、用电负荷、用电需求都要予以尽力满足。所以在设计时要有一整套供电、用电、自控、保护、备用等一系列设备设置。
衣、食、住、行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在人生短暂的数十年旅途中,人们工作之余各种学习、科学研究、娱乐活动、安心养神,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住宅中渡过。家庭需要用电,电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幸福,也是现代家庭的重要成员。对于小康住宅电气化设计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1)要有充足的电源供给;
(2)电气照明;
(3)空调系统、采暖;
(4)实验用小功率三相电源;
(5)防盗报警系统(包括交直流对讲门铃、一般门铃);
(6)通讯系统;
(7)广播系统;
(8)音响设备系统;
(9)共用电视系统(包括家庭卫星接收、有线电视);
(10)家庭消防电源;
(11)备用电源;
(l2)有确保人生和设备安全的保护装置。
各种不同功能的强弱电电气施工图应各自分开设计,以备安装和以后查阅。
三、插座、开关、线管的敷设施工:
在小康住宅中有许多管路,如自来水给水管(冷水、热水)、排污排废排水管、采暖管、分体式空调机管道等。为数最多的是各种强电和弱电线管。各种总线管路的垂直总管一般设在管道井内,但众多的分支管是要沿墙、沿梁、沿柱、沿地面或沿大棚内敷设的。一般情况要在240mm或370mm的墙体或混凝土中敷设,难度较大。在敷设中,要考虑到墙体和混凝土建筑荷载是否有影响。所以在设计线管方向、位置时首先考虑各种系统的需要,又要在设计时尽力把强电部分(照明动力、防盗报警、人身设备保护装置)和弱电部分(电话、广播、电视、音响)等分开,能同方向尽可能在同一方向敷设,这样便于凿刨墙体或在混凝土中预埋。在住宅中应根据人们使用位置来安排各种系统出线口。
根据一般使用情况,照明系统(包括开关、各种插座)、人身设备保护系统是分布在整个住宅之中。空调机、取暖器是分布在卧室和客厅中为宜,电热如浴霸、电热沐浴器(液化气除外)在卫生间,电饭锅、电炒锅、排烟机在厨房。实验用动力电在实验室或书房中;电视系统、电话系统一般设在客厅、卧室内;音响系统设在客厅中,部分也直接引入主卧室;广播、门铃一般在每层休息平台或门厅,广播也可以通入卧室便于收听;防盗报警系统触头设在各处门窗上下端,报警器设在卧室和客厅中。有条件的应设消防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淋系统。电灯开关一般设在1.3米为宜,插座明装1.8米一2.2米为宜,暗装距地0.3米或1.3米为宜。
总配电箱一般设在二层为宜,电源由住宅小区干线引入,如单元式的应在进入门口边上方为宜。为了防止突然停电,应增设直流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小型的可供一般路灯,大功率的可供电视机、小功率照明灯3—4小时使用,各种插座、开关的位置应设在最方便的地方。
四、人身与设备的保护装置:
人是最宝贵的,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在总电源进入处应设重复接地装置与进户零线连接,形成保护接零系统,然后引至各插座的接地桩和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电气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和曲折的历程,直到电磁学理论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时期的到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才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成为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工程性的综合性学科。以电网理论和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并囊括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及其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主要内容,实现了软件与硬件、弱电与强电、电力与机械的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开关、电灯、电视,大到国防军事设备及航空航天器材等等,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前提,因此提高我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美国人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首次证明了电的存在,这是形成电相关科学的前提。19世纪,安培和法拉第相继发现了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定律,并由麦尔斯维尔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理论,奠定了电气工程发展的基础。西方各国于19世纪末开设电气工程专业,随后我国也开始设立电气工程相关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向方便快捷的发展转换,对于节约我国工业发展的成本,提高工业效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仍是工业大国,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
2.1自动化水平提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现。随着IEC6113标准的颁布,不同产品的编程接口不断向标准化发展,对提高编程效率、促进程序开发、加强管理工作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自动化的灵活程度也不断提高,向集成化方向发展,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2.2控制系统发展
随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分布式控制系统和现场总线构成了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现场总线通过将监控软件与设备、PLC等系统进行联合,实现了控制系统与现场设备的连接,满足了商业企业从管理层到底层的介质访问、数据存取等,使现场执行与自动监测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即IT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自动化设备与系统的影响。IT技术通过渗透于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层面,参与视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产品的生产与设计,在设备远程监控技术层面,实现了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模式,减少了对空间的依赖,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
2.4经济高速发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丰富的内容,计算机的应用发展,促进了商业间的发展与交流,扩大了商业领域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应用范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虽然在一定程度得到了长足发展,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客观因素的存在制约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与建设,下面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一下简单介绍。
3.1能量消耗过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资源的不断减少,其节能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中,为满足各个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这违背了我国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质量不达标
监管体制不完善,导致一些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去执行,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严重阻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功能的发挥。
3.3数据传输不稳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使用不在局限于工业行业,已进军至商业领域,数据的安全性在商业领域中占据着第一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间信息的交流,但是由于信息流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造成了企业间数据传输和通信的困难。
3.4网络结构复杂
当前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高效化和科学化,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网络架构,各企业间的网络价架构各不相同,严重阻碍了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还缺乏兼容性,使得各商家企业在进行软硬件交换中存在接口不统一问题。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与建设的措施
4.1优化电气工程节能设计
不断优化节能设计,最大程度的减少能源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2加强质量监管
健全质量监管体制,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对质量监管重要性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
4.3建立统一的系统开放平台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楼宇电气
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现代建筑业在向着智能建筑的方向飞速发展,楼宇电气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现代楼宇电气具有电气工程的鲜明特征和内涵。现代的楼宇电气设备,尤其是在智能楼宇建筑中,已经不是简单的电工类、电子类、控制类等的划分,而是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大综合。现代建筑楼宇的电气技术是以电工学科、材料学科、电子学科、控制学科与信息学科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学科交叉与融合是现代楼宇电气技术的重要特征。
现代楼宇电气的发展毋庸置疑,但是楼宇电气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下文将对楼宇电气中几种常见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1 电气系统故障导致火灾问题及其对策
由全国火灾事故统计数据可知分析,因楼宇电气线路造成的火灾事故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楼宇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也是楼宇电气最常见的问题,其发生的过程一般如下:电气设备中的电线、电缆局部因为线路老化、开关不合格、过载等产生漏电或者电弧电火花引燃绝缘材料等一系列原因而产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的烟气,对人体构成威胁,致使消防人员不能靠近火场及时扑救。
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往往由于绝缘老化、损坏或其他原因,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工作故障。如短路故障、接地故障、线路的长期过载、漏电断路器失效等就是最常见。这些电气线路故障一旦发生,很有可能就会导致漏电、火灾等严重问题,因此,这些问题一经发现,必须得到迅速的解决,只有及时地切除故障,缩小故障的时间和范围,才能降低电气线路火灾的几率。
造成我国楼宇电气设施火灾隐患较多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楼宇电气设备在施工、安装工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施工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电气设备和材料不合格、电气设施安装的偷工减料等。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建筑设计及电气设计人员不参与电气工程设计和最后的竣工验收,业主不了解设计意图,竣工后的工程二次建设或内部装修擅自改变原工程的电气线路设计,也是导致重大电气火灾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使我国楼宇电气设施故障引起火灾较多的现状达到改善,我们不仅仅要采取在楼宇施工,电气设施安装等工程中加强施工监理,对电气设备和材料加强管理等措施,还应该在楼宇电气设计过程中加强诸如配电线路电气防火保护、母线槽防火设计等防火、消防方面的设计。
当然,我国楼宇电气设备的火灾防范理念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楼宇电气设计应该加快向国际水平和国际标准靠拢的步伐,努力学习并应用国际先进防火技术,结合我国国情把电气线路的火灾隐患减少到最低程度。
2 接地措施不到位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楼宇电气问题中,楼宇接地问题占据着重要地位,楼宇电气接地设计直接关系着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是当前我国楼宇电气的接地措施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接地措施不全面、接地设备实用性较弱等。
要加强楼宇接地措施,应该以加强防雷接地为主,配合采取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屏蔽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等其他措施,使楼宇电气接地措施全面有效地运行。
防雷接地是指为了把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以防止雷害的接地措施。智能化楼宇内有建筑电气设备和大量的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火灾报警以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而且建筑物的各层顶板、底板、侧墙、吊顶内几乎被各种耐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抗雷击能力弱的布线布满。不管是直击、串击、反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侵入都会使电子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因此,防雷接地在智能化楼宇的电气施工中不可或缺。
除了防雷接地措施的加强,其他接地措施的配合使用也很重要。工作接地则是指将变压器中性点直接与大地作金属连接。接地的中性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不能与其它接地线混接,也不能与PE线连接。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则是安全保护接地。即将楼宇内的电气设备及其附近的金属构件、金属管等用PE线连接起来。屏蔽接地和防静电接地就是将设备外壳与PE线连接;穿导线或电缆的金属管、电缆的金属外皮和屏蔽层的一端或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以达到防电磁和静电干扰的目的。
上述接地措施不仅是保障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措施,也是保障非智能建筑内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楼宇电气设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楼宇电气的接地技术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学习并应用国际先进接地技术等措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 楼宇电气的弱电系统问题及其对策
在现代智能建筑中,为了满足各类机构与使用人员的信息化运作与管理、智能化控制与服务等需求,建筑物中设置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子会议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大量的应用系统。每一应用系统都综合运用电子信息与控制技术来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在楼宇电气工程中,我们通常把这些系统称为弱电系统。目前,弱电系统已成为楼宇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所有的弱电系统应该都由弱电集成商深化设计,但是由于弱电系统集成不到位以及用户的二次装修等原因,目前的楼宇电气弱电系统并不能很好地胜任其监管整栋大楼全部机电设施的职务。很多建筑楼宇的弱电系统因为覆盖面不全,部分设备失效等原因,使物业管理、信息服务系统都形同虚设,而诸如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等弱电设施又有重复设置或者废置不用等现象,还有一些楼宇不从本建筑实际情况出发,一味盲从,花巨大代价装备的高科技设施最后并没有派上用场,这些现象一方面给楼宇用户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针对上述弱电系统问题,我们首先应该结合楼宇实际情况,引进先进的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运用现代控制理论,对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全面检修和监控,加强电气系统的集成,扩大监控范围,实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使系统的覆盖面达到最大,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楼宇用户二次装修的指导和管理,使用户了解楼宇已有弱电系统,减少同一设备重复设置和某些设备废置不用等现象。
参考文献:
[1]王厚, 李双其.楼宇电气装置的故障及其保护[M]. 北京:中国建研院,2006:146―250.
[2]龙惟定,王志强.智能化大楼建筑设备[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134-136.
[3]邱昌容, 杜少敏.智能化建筑的电气控系统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信息,2009.12:112一115.
[4]于海英.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0:43-66.
关键词:电气技术;建筑;应用;发展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上人们对不同生活的追求,将建筑电气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建筑建设领域,这样一来,不光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要求,还更好地为我国的智能建筑提供了更好的工具。通过使用电气技术将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使得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能更深入地感受到智能化的重要性和好处。
1建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般来说,在智能建筑中主要是靠强大的弱电系统对整体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维持,而弱电系统的好坏又取决于整个电气工程的发展,同时自动化技术也是影响弱电系统的因素。整个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各项技术和设备的相互配合工作,将整个设备都能控制得当也就能很好地保证电气工程的顺利实施。但是,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上的技术和设备都比较复杂,涉及到的领域也比较广,因此很难对所有的设备和自动化技术都管理到位,通常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故障使得整个系统都处于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如果需要将系统工作的实时信息都及时地了解到,需要将现代的自动化技术和电气工程相互结合起来,共同配合工作,这样才能很好地对整个建筑物进行有效的监控,以保证将电力系统的各个细节的问题都及时反应到相关部门,提升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力度。除了上文提到的关联以外,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位还能够提高整体的联动能力,如果是电梯系统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时还能够很好地对该情况进行及时的识别和确认,争取用最高效的方式将整个紧急情况进行处理。不光如此,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很好地保证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遥感控制一切可以控制到的事物,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在监控之下,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将遥感技术与工人的维修工作结合起来,就能轻松实现大幅度提升维修力度这一目标。同时,维修工人在进行维修工作时,也能够很好地保证维修工人以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综上所述,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起来应用,不光能将智能化技术很好地为人所用,还能够借助这样一项高科技技术帮助人们轻松自如地生活,真正意义上地实现智能建筑,将人们的生活带入到一个远离危险、更加快捷方便的世界里。利用这样智能化技术能够使得人们的建筑物变得安全,同时智能建筑之间的信息传输也是更加方便的。
2电气技术及其自动化在现代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2.1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设计。
电气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供配电系统中的实际负荷量的大小、实际供电距离、电力系统内电力设备的特征等有关因素。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实用性与方便性等原则。负荷中心与配电与变电设备一定要在合理的距离范围以内;电气工程的设计人员还务必依照建筑物的真实情况进行变压器的容量的选择,在保证工程经济性的基础上,必须对变电器的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以避免变压器因受到季节影响而发生故障或者导致事故的出现。除此以外,作为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人员还必须应用一定的技术与手段使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素有效地提高,在确保线路可以进行正常运行时,起到真正的节能目标。在输电线路中,损耗的电能较多,可能出现损耗电能的地方也较多,输电线路在进行有功功率传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线损等现象。
2.2照明电器的节能
2.2.1使自然光得到充分的利用。
利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够保证照明电器的节能。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同时保证资源不被浪费,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会着重将照明电器的环保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保证用户在使用照明电器时能够将自然光充分利用上,这样一来,就能够很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理念。
2.2.2使各个场所的照明度得到有效的控制。
保证照明电器的节能并不是一味地降低照明电器的使用力度,而是能够保证不同场合使用的照明电器是符合环境需求的,同时,利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保证照明度在不同的场合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对此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都需要将整个智能建筑进行整体分析,保证不同区域的照明能满足需要。
2.2.3对灯具的控制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
将灯具的控制方式进行合理的改进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措施。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将整个灯具的开关设计到位,能够保证在不同的场所使用不同的开关,以确保能够分区控制灯具的开关,这样一来,在距离上就能实现电能的节约,多一些开关也就很好地培养人们随手关灯的好习惯,有效促进节能环保理念的实现。
3现代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
3.1研究的速度将加快,同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未来,电气技术及其自动化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其研究将不断深入,同时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家居智能化等技术会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更大范围的边个。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着现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而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因而,在相互的推动下,我国的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发展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3.2技术更加可靠,设备更为先进。
我国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大力推动对电气设备的研发,使电气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农村向工业化及城市化方向转变,经济结构在不断地进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科技日新月异,高科技智能与节能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推广,我国相继出台节能标准,致力于强化节能环保的理念,因而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将越来越可靠,设备也更为先进节能。
3.3更加绿色环保。
与过去的建筑工程不同,智能建筑强调的是智能环保,它是建筑行业的重大进步,智能技术电气工程将越来越绿色环节,使应用了更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技术,减少了电能的无功消耗。信息与智能化是智能建筑的重要构成成份,因而它们不可缺少。将绿色环保理念应用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设计与施工中,不仅可以使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还可以使能源得到节约,同时,它们的结合也是智能建筑未来的重大发展方向。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建筑智能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肯定与应用。智能建筑中电气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建筑智能得到了有效的实现,确保了智能建筑设计及建设中的绿色节能,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得到满足,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一超.吴卫东,浅谈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3-0066-02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文明在飞速向前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需要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批现代型科技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新时代人才的需求给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全新的人才发展道路和不断创新的实践教学改革新模式是现阶段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断得以发展的新的导航器,那么,在不断改革创新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发展途径,才能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快速发展。
1 电气工程及其制动化专业教学实践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制动化专业在高校教学发展中属于新兴发展的专业,具有近代化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发展气息,带有十分浓厚的新时展气息。这一专业处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时展的前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给予很大的关注力度,但是,究其发展现状而言,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实践教学经验不少教学机构还有待加强,时间教学力度和实践教学条件还相对过于薄弱,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理论性过强实践性过弱导致人才发展畸形,不利于现实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理论与实践在很多环节上难以得到有机衔接,导致理论性教学无法与实践性教学相融合,这样,个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学习发展在毕业就业过程中设置了许多无形的障碍。例如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相分离,过于单一化的实验教学导致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过程中力不从心,从而较低就业力,降低这一专业人才的实际价值,从而计划了校企矛盾,泛才现象严重,导致这一专业的普通型人才供过于求,不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发展。这样,导致许多相关行业发展的企业厌倦实习生而不愿接受实习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工作,从而给社会就业施加压力,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和精英型人才的长足发展。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 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式,创新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例如专业课程教学体现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特点,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使其达到总学时的四分之一。增加实践环节的学分,增加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再如,在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技能训练、毕业设计的指导下,全面分析和整合实践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的主动性,刺激学生探索科学知识和创新发展的细胞,达到创新教学和活化科学知识的目的。
2.2 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教学的能力建设
教师是实现教学发展的重要媒介,不可小视。加强教学中师资力量的建设更加有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不断引进高级专业人才来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例如不断实现教师教学效果绩效评比机制和教学能力竞争淘汰机制,薪酬激励的同时也有级别淘汰评比的惩罚,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既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人才资源,实现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2.3 加强实验平台建设
现有试验设备对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并采用采购和自行研发的思路,加强实验平台建设,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设备。一般的实验装置包括微机原理与计算机控制实验装置;检测技术、组态测控、plc实验装置、电力电子电机实验装置、工厂供电实验装置。
2.4 教育机构应实现现代化的稳定的实训基地
实现稳定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和建立,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国外不少科研机构和科学实验基地,就是为了拓宽实验者的四维空间,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发展中具备实践性和实验性这两重属性,由此,更需要实现稳定的实训基地来实现对学习者的能力培养。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索
3.1 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理论性的东西无法实现其发展的现实目标,因此,实现实践性的能力培养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能力培养的信心,更有利于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专业实习和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了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的相关操作,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2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创新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发展的新渠道,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入新的源头活水。企业和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建立应用型人才长足发展的同时实现精英型人才的不断发展,从而增强企业和学校教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多向互利共赢。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在发展中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在教学发展中不仅满足现实社会中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进一步培养更具挑战性和独具核心竞争力的精英型高端人才,那么,首先要求教育机构具备更高能力的教学人才队伍,实现校企不断合作的新型产学研多向发展的创新渠道,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入新兴源头活水,时期长远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 王洪坤,聂晶,蔡新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1,(1).
[2] 董立占,刘静云.在开放实验室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促进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J].农业网络信息,2011,(5).
[3] 李有安,赵法起,郗忠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实践及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4] 任玲,岑红蕾,张宁.电气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1,(8).
[5] 王庆龙,谭敏,王俊,刘伟.电气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以合肥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