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时间:2023-07-14 17:35: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产业发展问题

第1篇

首先,发展农村林业产业,能够有效引导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丰富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对于提高农民自身收益,以及加快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着十分积极地作用。其次,通过加强农村林业产业链建设,还能够有效的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吸引林业资源深加工企业入驻农村地区,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此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能够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林业生产及以林业资源为基础相关工业领域转移,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也为农民职业化转型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

贵州省有着占全国总量1.8%的森林资源,在全国各地区森林资源占有量中排名第十六位,但在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上却相对较为落后,尤其在农村林业产业方面,不仅产业规模普遍较小,极少有规模型的龙头企业,同时在林业生产技术水平上也相对较低,工艺技术更新缓慢,林业产品缺少技术含量,深加工企业匮乏,产品附加价值低,对林果等产品的价值挖掘不够深入,且名牌产品数量不足,整体市场竞争力较弱,也无法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2.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限制林业产业发展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观念落后以及对短期效益的盲目追逐,导致在林业栽植过程中不注重混交林的培育,并且普遍选择易成活、易管理、生长周期短、效益回收快的林木品种,导致林业结构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隐患。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林业第一产业所占结构比重始终较大,第二产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且第二产业仍以木竹加工等初级阶段为主,技术水平落后,第三产业虽然生态旅游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但与之配套的服务业发展仍旧较为缓慢,整体来看林业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3.融资渠道狭窄,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

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还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和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的困境,一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对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方面仍然较为乏力,所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作为农村林业产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由于对市场化环境下融资意识较差,以及缺乏科学的信息指导,通过社会金融手段获取发展资金的能力也相对不足,导致农村林业产业资金链普遍较为薄弱。另一方面,针对农村林业产业相关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许多地区甚至未能建立针对林农的信息服务机构,加之林农在文化水平偏低,对现代信息获取渠道了解运用较少,使得林农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更加制约了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水平。

三、促进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1.加强技术改造,扩大农村林业产业规模

当前贵州省农村林业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与林业技术落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应在着力加强农村林业产业的技术改造,通过更加科学的生产技术的运用,充分挖掘疏林地和宜林地的生产力潜力,同时加大力度改造低产低效林分,以适应林板、林纸等工业用材林的需要。此外,还应鼓励广大林农大力种植当地珍贵树种,在增加林农收入的同时,提高贵州省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加强对林业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吸引高新技术型加工企业到农村建厂,运用新型加工技术,深入挖掘林业产品的深层价值,增加最终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并着力打造名优林业产业品牌,同时扩大产业规模,增加规模型龙头企业数量,全面推动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产业科学化发展

基于贵州农村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应针对第一产业发展中林木种类单一的问题予以改进,加强混交林的建设与树种的改良,降低纯林比重,同时兼顾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选种栽培,提高林业结构的合理化水平,降低林业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几率,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好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在发挥贵州林业第一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对第二三产业重视与投入,多渠道着手提高林业产品加工的技术水平,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从林业资源的初级加工向高级精深加工方向迈进,使林业加工产业向科技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贵州省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植被景观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森林生态旅游及配套服务一体化的第三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带动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以服务产业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科学化发展。

3.加强对农村林业产业融资指导与信息服务

贵州省应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加强针对林农市场服务与技术服务,可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服务网点,给与农民融资方面、市场信息方面以及林业生产技术方面的指导,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帮助农民利用社会金融机构等渠道进行融资,为林农提供新鲜准确的市场信息,并指导农民如何应对和化解市场风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力的支持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总结:农村林业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着积极的作用,当前时期贵州在农村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现代林业科技与生产工艺的运用,并结合实际与市场变化趋势,对贵州农村林业产业就够进行科学优化,同时做好对林业产业融资、市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激发农村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新时期贵州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杨清群 单位:沙包堡办事处林业站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婧.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第3篇

产业是农业发展之基,是农民致富之本。实施万元增收工程,推动农村脱贫致富,关键要培育好产业,以产业发展形成“造血”机制。城口、巫溪等区县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它们结合自身实际,抓住了品牌打造、高效农业等几大关键因素,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从而撬开了致富的大门。

从它们的探索中可以看出,抓产业,关键要啃下四块“硬骨头”:

第一,要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规划问题。规划是实施的先导,没有好的规划,农村的发展就如“盲人骑瞎马”,必然迷失方向。这种规划不仅仅要落实到区县、乡镇、村组,还要落实到户。万元增收工程,目标是使“两翼”地区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户户增收万元,而不是平摊下来户均增收万元,所以规划时应突出“户户”这一概念,做到方案到户、项目到户。同时,由于各地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不一样,规划时还应因地制宜,凸显特色,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产业。比如,武隆提出的“一棵菜、一头猪、一匹烟、一味药、一根笋”的“五个一”产业化项目,巫山提出的“林畜、林禽、林菜、林果、林药”的“五林”模式,不失为个性化的创造。

第二,要解决好产业发展中钱的问题。农林产业虽然是弱质产业,但只要方向认准了,规模上去了,仍然会有可观的效益。因此要舍得投入,形成规模。操作中,可以首先根据“户户”增收一万元测算出本地区的产出增加总额,然后根据投入产出比推算未来所需资金投入总量,再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整合方方面面的资金,进行集中投入使用。比如石柱在初步测算的基础上,已经落实了3000万元的配套资金,忠县也给28个乡镇预拨了1400万元配套经费。同时,也要发挥财政杠杆的撬动作用,鼓励引导更多民间资本投入增收工程。

第三,要解决好产业发展所需的人的问题。发展林下经济,比种地更专业、更复杂、更需要技术和市场头脑。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在家务农的多为“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依靠这个群体来推进增收工程实在困难。应搞好宣传动员,想法留住一些精壮劳动力,加强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推动增收工程的主力军。同时,还可以借脑借智,从林农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进行技术指导。必要时,可以组建一批企业,通过企业化的用工破解人才、人力短缺问题。

第四,要解决好产业发展方式的问题。发展农林产业仍然有个度的问题。单纯的、粗放式的耕作,一味进行掠夺性开发,势必会造成生态上的破坏。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的实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现在推进增收工程,发展农林产业,绝不能再反其道而行之,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走高产、优质、生态之路,形成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共振。

(作者单位:重庆市政府研究室农村处)

第4篇

>> 农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隆阳区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河南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山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将带动百万贫困人口脱贫 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山西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研究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问题研究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鲁山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政策性金融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河南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 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人才是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 浅谈发展淳安特色农业产业的建议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征探析 云龙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考 成都特色农业产业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7-21.

[6] 崔克勇,王闰平.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区域特色农业[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

[7] 任素萍,刘洪英.对我省农业土特名优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考[J].山西农经,2010(4)

[8] 张继德,景伟,阎海旺.特色农业――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切人点[J].山西农经,2012(1)

[9] 程国强.WTO农业规则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0] 王闰平,崔克勇.入世后山西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N].生产力研究,2004(9)

[11] 黄斯克.加快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J].企业家天地,2014

[12] 李锦华.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创佳绩[N].农村工作通讯,2014

[13] 段利亚.建设适应山西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N].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14] 喻茜.山西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1

[15] 孟丽芳.晋中市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3

[16] 吴志宏.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17] 田占金.山西省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

[18]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

第5篇

一、产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落后

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需要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支撑。虽然近年来,我市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如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幵设社会培训机构等培养农村文化产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但是,不可否认,当前产业人才匮乏、文化人才队伍发展落伍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瓶颈之一。

二、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依靠政府、民间组织和市场三方通力合作的基础上,具体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还需要从农村文化产业的产业基础、文化品味、投融资体系、人才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1.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是为发展生产、保证生活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而创造共同条件、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的总称。从行业划分来看,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邮电通信设施、能源供给设施、水利设施、生态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因此,它既是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和社会运行和发展最基本的保障。比如,企业生产需要能源和水作为必需的投入品,也离不开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提供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农村公路、通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从而为文化产业走进农村、驻扎农村、建设农村做好基本的保障工作和准备措施。

2.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升文化产品总体品味加大科技投入,首先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通过发展信息科技,提高农村通讯设备、供水、供电等基础建设,为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文化产品的总体品位与科技含量。“就我国文化产品而言,内容的民族化和国际化是双向互动的,只有保持二者的张力,用现代意识来处理传统文化资源,才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农村文化产品要既能够彰显自身民族文化内涵,又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的水平,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农村许多尚未开发、以原生态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源,要使它们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成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就必须要依靠高科技。

3.构建金融支撑体系,保证农村文化产业资金投资是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又一大障碍就是资金的匮乏。因此,必须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拓宽投资渠道,集聚各方力量,多管齐下,使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鼓励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着手从金融支撑结构、担保体系、评价体系、保险机制等方面构建完备的金融支撑体系。

4.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育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才短缺的问题,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中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农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人才的同时,针对当前短时间内无法培养出满足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文化人才的情况,还需要通过加大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来缓解人才紧张状况。

作者:王峰单位:衡水学院

第6篇

【关键词】咖啡产业 金融支持 政策 研究

咖啡是保山市热带地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的创汇农产品,其咖啡主产区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具有适宜小粒咖啡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出产的小粒咖啡品质优异,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从咖啡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保山市咖啡产业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市场培育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和保障作用,充分利用保山市现有的咖啡种植资源优势主区位优势、瞄准国内外咖啡消费群体快速增长的广阔市场前景,改变以低附加值原料出口为主的产业现状,做大、做强、做精咖啡产业,提升保山市咖啡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一、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保山市不断加快咖啡产业发展步伐。特别是《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出台后,保山市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大对咖啡产业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咖啡产业化发展进程,切实规范咖啡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保山市咖啡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咖啡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咖啡已成为保山市名副其实的农民增收致富,企业创收创汇,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保山市咖啡种植面积达到了23万亩,占云南省咖啡种植总面积的比重为17.69%。

(一)咖啡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咖啡原产于非洲北部和中部热带地区,20世纪初开始在保山零星种植。从咖啡种植的历史情况看,保山市种植咖啡已有40多年历史。早在1960年,保山市咖啡主产区潞江坝即产咖啡豆21万公斤,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1980年,全国咖啡工作会议在保山召开后,保山咖啡产业得到了初步发展。1995年,自云南省委、省政府启动生物创新工程以来,保山市咖啡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咖啡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3万多亩扩展到了2000年的8.41万亩。商品咖啡豆除供国内上海、广东等省市消费外,大部分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德国和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到了2009年,保山小粒咖啡的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新增面积约2万多亩,咖啡豆产量约1.5万吨,税收贡献380万元,产量超过3亿元,所产的咖啡除流向日本、欧盟、中东国家外,大量被雀巢公司及国内的公司收购,仅有极少量的咖啡在当地深加工出售。

(二)咖啡种植的自然环境优势明显

目前,保山咖啡种植主要集中在怒江峡谷两岸,属东经98度44分至99度05分,北纬24度46分至25度33分区域,怒江峡谷流域地处干热河谷,海拔640~3510米,两岸地形以山地、坡地为主,且起伏较大,土壤肥沃,耕作层多为沙质壤土和腐殖土;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334.5小时;雨量适中,年降雨量721.5~1100毫米;昼夜温差大,年均温度21C,活动积温7800C。怒江峡谷,高海拔,干热河谷,高温差,这些独特的自然环境完全能够满足小粒咖啡对种植环境的要求,是小粒咖啡种植最适宜的生态区。所产潞江小粒咖啡被众多中外专家公认为“品质优良,香味醇和,味道很好,可与世界优良品种媲美”的优势产品。

(三)咖啡种植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作为小粒咖啡主产地保山潞江坝的咖啡高产栽培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曾创造过亩产800.61公斤的惊人纪录。特别是随着咖啡无荫蔽密植栽培技术的大力推广,咖啡种植呈现出咖啡定植第二年投产,第三年就可获得高产,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以上的种植优势,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先进的咖啡种植技术体系。

(四)咖啡生产加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保山市已培育出了一批咖啡生产加工企业,其咖啡生产加工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截止2011年末,保山市咖啡生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了30余家。其中:有代表性的深加工企业为保山云潞咖啡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厂以高科技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形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全市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有代表性的初加工企业为保山云大咖啡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四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集生产、加工、示范、科研和农业生态为一体,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3000亩有机咖啡示范基地和易地扶贫开发示范基地,同时,该公司全方位实施科技示范和科技兴农战略,基本形成了一个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实体,成为带动全省咖啡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对全市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保山市根据中央关于加快“三农”经济发展和农业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精神,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适时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在此背景下,咖啡产业发展也得到了银行信贷资金、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在内的金融支持,这为推进全市咖啡产业化进程,加快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一)涉农贷款稳定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咖啡种植业发展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涉农业务领域,根据全省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不断加强地方特色农业产业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增加信贷投入,为咖啡的种植和收购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资金保障。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了184.29亿元,同比增加33.03亿元,增长22%。其中: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为40.31亿元,同比增加1.55亿元,增长4%;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余额为8.71亿元,同比增加3.39亿元,增长64%;同时,各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户种植咖啡的信贷支持。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农户贷款余额为73.83亿元,同比增加10.37亿元,增长16%。

(二)涉农企业贷款规模稳步扩大,有力支持了咖啡生产加工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金融机构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强涉农企业金融服务和融资环境的改善,不断加大对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缓解了咖啡生产加工企业的融资困难。据统计:2012年末,保山市涉农企业贷款余额为103.94亿元,同比增加20.9亿元,增长25%。其中:农产品加工贷款余额为11.58亿元,同比增加4.31亿元,增长59%。同时,各金融机构积极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重点加强了对咖啡生产加工优势企业的信贷支持。据对保山市有代表性的深加工企业保山云潞咖啡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融资的调查情况看,截止2012年末,保山市云潞咖啡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贷款累计达到4280万元。

(三)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为咖啡的收购和流通创造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近几年来,保山市以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为目标,以惠农支付业务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不断完善农村地区金融支付服务布局,推动了辖区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为农村地区咖啡的收购和流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金融服务平台。一是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自2011年以来,保山市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步伐,使农村金融服务实现了乡镇全覆盖。金融网点的恢复和建设,有效降低了当地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的成本费用,为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目前,保山市全市72个乡镇都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服务。二是惠农支付业务快速增长,惠农强农作用显著。近几年来,保山辖区内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自身业务优势,将惠农支付业务作为支持“三农”、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新举措。通过开办“惠农一卡通”业务,积极推动银行卡跨行转账业务,破解了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难题,为农村地区咖啡的收购和流通提供了较好的金融支持作用。截止2012年,保山市共建立了551个惠农支付服务点,累计发生业务24.78万笔,金额7,913.26万元。

三、保山市金融支持咖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保山市咖啡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咖啡产业有望成为保山市的一个优势支柱产业。但从发展的趋势和潜力上看,保山市咖啡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咖啡种植基础设施较差,抵御自然风险能力较弱

从保山咖啡种植分布的情况看,目前,保山咖啡种植主要分布在干热河谷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山高坡陡,交通条件差,生产物资运输能力极弱,一些必要的生产物资运输极为困难。同时,部分地区森林覆盖少,水土保持能力弱,水利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缺少基本的灌溉条件,遇天气干旱时无法保证咖啡的正常生长。

(二)咖啡产业缺乏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较短

目前,保山市现有的咖啡生产加工企业,除少数企业具备较为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外,绝大多数企业基本上仍以收购原料为主。即使进行初加工,其生产技术也较为落后,生产设备较简陋,且没有统一的生产质量标准,普遍存在初加工落后,深加工困难的生产格局,从而造成咖啡生产加工企业“散、小、乱”等现象,导致咖啡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受到了极大制约。

(三)咖啡生产加工企业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较高

一是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从保山的实际情况看,咖啡生产加工企业的融资渠道仍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要的融资渠道。从融资结构看,银行信贷资金所占比例较大,直接融资比重偏小。咖啡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明显滞后,尚未有咖啡生产加工企业上市融资,也无使用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进行融资。二是部分咖啡生产加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随着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部分咖啡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成本持续加大,企业盈利受到影响,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但由于绝大多数咖啡生产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等问题,使咖啡生产加工企业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融资成本较高,容易使其陷入生产停滞或破产状态。

(四)咖啡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产业投资风险较大

目前,保山市出产的小粒咖啡已经享誉全球,在世界咖啡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咖啡市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的影响,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产品价格起伏较大,咖啡产业投资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就近十多年的情况来看,1996~1997年咖啡干豆在国际上的销售价每吨达到了4万元;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销售价每吨跌至6000~7000元;之后逐步恢复,至2007年每吨售价达2.5万元左右。随后,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又降至1.6万元每吨。而2012年,某国际咖啡巨头公布咖啡收购报价仅为17.9元/公斤,这个价格创下了近5年来云南咖啡豆收购的新低。同时,随着物价的上涨,农民种植咖啡的成本也在逐年攀升。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咖啡产业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风险。

四、保山市金融支持咖啡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咖啡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咖啡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快水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咖啡的水利灌溉水平是实现咖啡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咖啡种植地区,要把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快“五小水利”工程等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切实提高咖啡种植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大力推广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按照因地制宜、科学种植的原则,不断加大咖啡新品种选育力度和优良种苗繁育速度,实现优良品种本地化,满足咖啡种植对优良种苗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大力推广咖啡高产创建、间套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提质增效、减灾增效技术、增强咖啡种植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二)强化对咖啡重点企业的培育和支持,积极推进咖啡产业化进程

一是按照“做大、做强、做精”的原则,对列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的重点咖啡精深加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优先给予建设项目和咖啡豆收购财政贴息支持。二是积极推进咖啡产业化进程。对现有企业鼓励采取兼并、收购、重组、联合、控股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跨区域资源配置,并通过优化组合、集约经营,实现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努力打造咖啡企业群体和产业集群。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先进技术、市场竞争力强的战略合作企业,培育扶持1~2户规模大、起点高、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带动和引领咖啡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快构建多样化的融资体系,拓宽咖啡产业融资渠道

一是切实加大有效信贷的投入力度。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咖啡产业发展的需要,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拓宽咖啡产业贷款担保、贷款抵押的有效途径,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咖啡产业贷款担保业务,努力满足咖啡生产加工企业的信贷需求。同时,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业务,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积极支持咖啡种植业发展。二是积极构建直接融资体系。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咖啡龙头企业上市的培育力度,鼓励、支持和培育符合条件的咖啡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股权、债券等方式,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发挥保险在咖啡产业发展的保障及风险分担作用

一是加快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各保险公司要积极探索适合咖啡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将咖啡种植、咖啡生产、咖啡产业投资等涉及的农产品纳入农业保险范畴,鼓励发展以产品订单为依据的跟单农业等保险品种。二是鼓励发展咖啡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股份制、订单生产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有效降低咖啡产业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维锐,周仕峥.我国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热带农业科学,2011.10.

[2]周艳飞,陈治华.运转产业链 加快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中国热带农业,2010.5.

[3]李莘.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研究,思想战线,2010.2.

第7篇

7月7日至8日在成都举行的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要求,紧紧盯住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点问题特别是最突出的民生难题。

吹响全力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四川省锁定10个方面重点工作。

【载体】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信贷贴息试点,提高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加大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推进力度

新村建设是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具有全局性、牵引性作用。“我省新村建设抓得早,加速了扶贫攻坚进程。”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介绍,一个多月前,四川省专门召开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按到2020年全省80%以上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目标,倒排工期,分解任务,今年确定建成5000个幸福美丽新村。”

会议提出,要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地域、文化、乡村特色,注重扩建、改造和保护相结合,加大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推进力度。

凉山州州长罗凉清提出,争取“十三五”期间彝家新寨建设可以解决全州80%的贫困人口居住问题。“在交通十分不便、自然条件差的地方,我们将结合建筑产业工业化,新寨可能是工厂化建好的房子,拿到现场组装。”

会议要求突出特困群体,重点支持贫困户危房改造,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信贷贴息试点,提高困难群众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对建不起、改不起房的特困户,要提供农村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对凉山州宁南县俱乐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罗传宝来说,这可谓是一颗“定心丸”。在他看来,特困户的居住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安心生活,更没有基础谈产业发展。

【根基】发展产业实现就业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宜工则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根本要靠发展产业、实现就业。“发展产业必须因地制宜”“不要强制性推进工业”“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分组讨论中,不少与会者都提出产业选择要适宜。会议提出,贫困地区或多或少都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关键要发挥比较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宜工则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以“飞地园区”推进产业扶贫是与会者关注的一个话题。阿坝州政协主席吴泽刚带来了成阿工业园的消息,“园区利用民族地区的政策、资源优势,以及成都的区位优势,快速发展。这几年,园区封闭式运行,已经是满载状态。”

会议提出,要支持贫困地区发挥资源、政策等优势,与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园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介绍,四川省将加大力度指导飞地园区加快发展,利用好资源,壮大产业,助力全省扶贫攻坚。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提出,四川省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跨区域财政利益分享机制,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得依靠科技。”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宋全安以特色农牧业发展为例进一步说明,贫困地区要依靠科技支撑,走特色、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个地方产业发展起来了,不等于群众富起来了。会议强调,要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政策上鼓励企业更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支持以土地、资源等人股参与产业发展,把产业发展红利装进群众腰包。

【硬件】改善生活生产条件

大力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

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和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

硬件就是突出基础先行。“扶贫开发攻坚大会战,交通要当好先行官,下好先手棋。”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彭琳认为,会议明确提出基础先行,抓到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未来五年,交通部门将对88个贫困县实施精准扶贫的交通攻坚方案。对外继续完善贫困地区路网骨架,打通“最后一公里”,搭上国省干线“主动脉”;对内构建形成交通网络,畅通“毛细血管”,到2020年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和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今年将基本完成“溜索改桥”工程。

饮水安全备受关注。“老百姓吃上放心水也可降低因病致贫的概率。”省水利厅厅长冷刚认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和新增藏区规划外任务,这是硬指标。省水利厅将进一步加大对四大片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力度,尽早实现自来水全域覆盖,提高农村自来水覆盖率,及早构建水厂、水质监测中心和卫生部门共同参与的三级水质监测体系等。

6月,四川全面完成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基本消灭无电村,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依然感觉担子沉甸甸的。“‘硬骨头’一个接着一个。”王抒祥说,消灭无电村之后,还有农网升级改造、低电压治理、为漏统的无电户供电。为此,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国网将投资80亿元,力争在2017年实现电网全覆盖,解决低电压问题,让四大片区不再因电致贫。

信息网络覆盖方面,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继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农村网络建设,尤其是抓住“互联网+”的战略契机,继续整合020农村/社区电商平台,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软件】扶贫扶智治穷治愚

逐步把“9+3”免费教育扩展到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牢固树立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理念

软件就是抓住“人”这个关键。会议提出,要支持民族自治州、县稳步推进15年免费教育;逐步把“9+3”免费教育扩展到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等。在德阳市代市长赵辉看来,“扶贫攻坚,治标更要治本。通过教育让贫困家庭孩子走出来,有可能从根本上阻隔贫困的代际传播。”他提出,德阳将进一步把职业教育与扶贫开发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就业岗位培训等,提高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成功率。

会议提出,要认真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和“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素质。52岁的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小学教师杨启芬高兴地说:“加大对贫困地区教师的关心和帮助,能让老师安心留在贫困地区任教。”

基本医疗服务方面,会议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建立与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大病救助机制、加大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等,提升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会议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理念。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与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等。

第8篇

一、对整改工作的思想认识。

    按照“坚持攻坚目标、确保责任落实,坚持精准方略、确保脱贫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确保整改到位”的原则,举一反三,全面查摆脱贫攻坚中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扎实推进整改。根据2018年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组扶贫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清单,我乡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梳理出我乡存在的6方面问题,细化整改措施,明确分阶段整改措施。

二、整改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对整改工作的研究部署:

召开乡班子专题会议并召集驻村工作队及村三委班子认真学习整改文件精神,分析和总结石登乡2018年度扶贫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治担当。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责任人按文件要求,在对应时间节点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部分村委会干部对驻村干部的整合和使用没有形成,怕得罪人,没有拧成一股绳。整改措施:一是建立完善工作队考核考勤制度,严格请销假,确保驻村工作队在岗在位。二是定期组织工作队队员召开工作例会,培训工作业务、了解工作情况、交流工作心得。三是建立日常督查制度,结合工作队工作职责、工作实绩,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对驻村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检查,工作责任明确到人,解决工作队员不固定,出人不出力,甚至人员长期无法到位的问题,确保驻村工作队规范管理。四是督促工作队积极配合村级组织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和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和致富带头作用,积极争取和参与各类扶贫项目,确保项目规范运行。

2、项目库的编制还未与户户清工作结合起来,产业项目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导致产业项目无法实施,到年底还在调整项目与资金。

整改措施:一是重新调整产业项目规划,进一步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二是把拥有产业基础的个体户培养成农村致富带头人,鼓励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从个体发展模式转变为合作社+贫困户+农村电商联合模式,产业项目投入到合作社,形成产业向规模化发展,提升产业效益,降低贫困群众担当市场风险度;三是我乡成立了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乡产业发展对象和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工作,负责对全乡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工作,确保产业发展顺利推进。

第9篇

1.文化产业对中华文化丰富的资源开发不足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国际上看,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从孔子学院的影响力,到全球盛行的“汉语热”,更不用说京剧、功夫、杂技等文化的受欢迎度。而另一方面,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来是中国的故事,但把它们搬上屏幕,制作成电影《卧虎藏龙》、动画片《花木兰》的却是美国的好莱坞,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经过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会走向世界,为世界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但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把这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相比经济发达国家,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不到3%。而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占GDP的比重一般超过20%。如图1所示,国际市场的数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太小,不足4%,而美国占43%,欧盟占34%,日本占10%,韩国占5%。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是典型的弱势产业,世界竞争力差,必须谋求像我国制造业和体育业那样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建设文化强国”。否则我国必将长期处于无国际竞争力的落后状态,拖累、迟滞整个国家产业升级。

3.文化产业领域人才匮乏文化产业不同于制造业,它是集智能、知识、科技创新等先进要素为一体的产业。文化产业想要突破和创新,人才是其关键。目前,我国缺乏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尤其急需文化产业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性人才,特别是人才的引进、激活、培养、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或完善。就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目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设立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专业较少,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力量还较为薄弱,只有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33所高校设有文化产业研究院。2010年文化部在武汉大学建立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这是文化部在高校建立的首个国家创新文化研究基地。文化产业领域人才极度匮乏,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任重道远。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1.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东部经济基础好,很多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而中西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当地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就是文化产业。东部以广东省为例,2012年广东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706.5亿元,同比增长14.8%,约占全国的1/4,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新型文化业态发展迅猛,多个领域领军全国,如2012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近300亿元,约占全国的1/5;动漫和网络游戏总产值近300亿元,约占全国的1/3。中部以山西省最为突出,山西省提出“文化强省”战略以来,寻求通过拉动文化消费促进文化产业投资,进而带动尚显弱小的山西文化产业发展。除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外,还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思想观念落后,并且很多艺术团、图书馆、博物馆都建在城市里,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形式单一的状况仍没得到根本改变。

2.文化产业市场管理体制不健全基于市场经济环境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合理、有序的,我国各地大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文化企业产业结构基本上侧重于传统工艺技术、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加工,文化产品生产分散,缺少创新和创意,科技含量偏低。在文化市场的管理中,政府部门缺位和越位现象非常明显,特别是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执法职能交错,破坏了文化产品生产、出版、市场营销等产业环节,造成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的无序,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积极性作用。

3.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缺陷。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财政资金的短缺。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起步和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其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投资培养周期、回报周期长,风险比较高,因而常常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但是从现阶段财政支持力度来看,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拨款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0.5%以下,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强度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是不相称的,对文化产业的资金积累和未来长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4.文化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在文化保护领域我国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但还没有制定和颁布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法典,一些与文化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必不可少的文化基本法律,如《影视法》、《出版法》、《艺术演出法》、《新闻传媒法》等仍停留在部门制度或行政法规等较低的立法层次上。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法律法规建设远远落后于产业实践,人民群众的文化法律意识淡薄,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继续深入文化体制改革首先,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成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这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培育符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市场主体,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其次,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内部均衡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为基本原则,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功能,使我国文化产业作为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存在一个合理的比例,拉动文化消费增长。再次,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明确界定各部门执法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最后,牢牢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双翼:市场和科技,以科技为切入点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以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市场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升级。

2.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面积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属性是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之一,要想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必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面积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在农村,困难也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面向基层,向基层发展,坚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以解决农民文化生活贫乏为重点,以提高农村群众文化思想意识为出发点,以基层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为突破点。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基层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根本、最直接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全面提高群众文化素质。

3.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为了解决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因素,政府部门必须加大财政文化投入的比例,提高文化产业占文化事业总额拨款比例。第一,财政加强支持文化资源保护、文化服务条件和文化服务设施的改善以及文化创意、创新等。第二,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财力分配上要倾向于经济发展落后地市以及偏远的农村地区。第三,对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第四,对于中小型文化企业的初期发展给予贷款优惠、专项奖励、暂缓税款等鼓励。第五,继续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大力扶持游戏、娱乐等产业的发展。总之,强化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的政治责任,确保财政文化经费支出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幅,建立财政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4.完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就必然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一方面,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并确立其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另一方面,有步骤地推出《网络文化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图书馆法》、《博物馆法》、《美术馆法》等文化专门法律。通过应该完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10篇

春末夏初,风和雨润,正是春耕忙碌时。在贵州省镇远县尚寨土家族乡律令村海椒种植示范基地,隆隆的农机声伴随着村民们一唱一和的山歌调回荡在山谷溪涧,犁地、起垄、施肥、铺膜……各道工序井然有序、一条龙推进。律令村的老百姓以手中犁耙为笔,以黄土地为纸,以汗水为墨,信心十足地绘制着“携手奔小康”的壮美蓝图。

试点先行,逐步推进

律令村地处边远山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过去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严重制约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存在“生产容易外销难”的问题。律令村党支部书记刘义杰说:“以前我们村群众的思想保守,加上各方面条件落后,导致大家对致富的信心不足。所以,要加快发展,推进产业富民,就得支部领头,为群众引路。”针对现实问题,律令村党支部积极充当起农村经济发展的“经纪人”,负责帮助创业大户解决土地、公路、水利、电力等实际困难,积极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创业户抓好农产品外销。为打消群众顾虑、树立发展信心、鼓励务工青年回乡创业,村党支部成立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抓好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

2014年底,村党支部组织创业青年到重庆、四川等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考察,认真学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考察结束后,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代表召开了“农业产业发展研讨会”。经过认真分析,村党支部认为山区有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富足等特点,非常适宜种植绿色果蔬。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果蔬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只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抓好绿色果蔬产业发展,将来一定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所以,村党支部决定以“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模式,由党支部牵头,积极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积极性高的农户投资创业,先创建1至2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通过认真总结发展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村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重点扶持,创建基地

律令村党支部通过对农村产业发展模式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改变以往“漫天散花”的扶持模式,集中精力创建好农村产业精品示范基地,让“基地辐射效应”促使广大农户加入到新型农业产业发展行列中来,达到产业富民的最佳效果。2015年,村党支部积极主动与交通、水利、电力、农业、扶贫等部门对接,争取产业扶贫项目,修建农业生产便道12公里,修建农业灌溉水渠1200米、小型防旱池10口,安装变压器1台,将电力设施延伸到示范基地,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在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中,土地问题是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村党支部多次组织村民会议讨论,最终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并解决入股农户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和支持。在技术服务方面,为确保种植出优质的海椒,村党支部派出一名支部委员专程到外地学习海椒种植技术,然后上门蹲点为创业户提供技术指导。为打通产品销售渠道,村党支部经过多方考察,与遵义辣椒商会签订了“韩国优质海椒”种植订单合同,确保产品产得出、销得走,为创业户解除了后顾之忧。

优化服务,产业强村

在农业产业基地创建过程中,律令村党支部一方面帮助创业户解决生产中的具体困难,抓好土地流转,争取扶持项目;另一方面,帮助创业户打通市场营销通道,为农村产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律令村蛮溪组村民钟朝凤在村党支部的重点扶持下,投资20余万元创建了“生态种养示范园”,种植海椒200亩,山塘养鱼2万尾,林下养鸡1000只。“园中绿如油、树下鸡鸭壮、池中鱼儿肥”,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画卷铺展出一条“绿色小康路”。通过创建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有效解决了蛮溪组6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产业基地好,咱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丈夫在外打工,自己在家也能挣钱贴补家用。”律令村蛮溪组村民陈国英深切感受到农业产业基地带来的好处。从年初到鲜椒采收结束后,蛮溪组在家门口打工的群众总收入将超过40万元,加上群众土地入股收入,预计今年蛮溪组户均收入将达万元以上。

“支部带基地”成为律令村推进产业强村的有效举措,为边远山区产业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对于律令村今后的发展方向,村党支部班子信心十足。下一步,他们将着手成立农业合作社,由合作社来组织和推动农村产业持续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第三产业 城乡协调 模式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但城乡发展现状仍令人堪忧,城乡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分布、生存环境、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愈加突出,贵州省城乡不协调有持续扩大的趋势,第三产业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的特点,为贵州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加快贵州省城乡第三产业发展,发挥第三产业的城乡资源对流功能、产业发展联接功能、资金与人力资本的储备和培育功能以及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功能,对于消除贵州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贵州省第三产业与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第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贵州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中,位居前三位的一直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在第三产业构成中的比值仍然较低,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主要是通过传统行业的有力支撑实现的,一些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咨询、中介、法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处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状态,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大产出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不明显。近年来,贵州省一直加大对第三产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尤其是2008年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4.5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07.25亿元,占贵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8.66%。但是,其高投资,低产值的情况一直存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消费增长并不十分明显,且正是因为贵州对城乡固定资产投资的巨大差距,投资对消费增长的拉动也主要体现在城镇,在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下,投资对消费增长的拉动并不明显。

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重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程度与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成正比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更快、产业内服务行业门类更全、得到的回报更丰厚,而贵州农村地区第三产业不仅基础差、发展慢,而且效益也相对较低。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距较大,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消化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民从服务业得到的收益不多。加之,政策的不配套以及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融资渠道、农业保险、科技、信息、生产与销售服务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使得农村服务业发展空间有限,新兴的农村服务行业发展困难。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内部动力模式

目前贵州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还未形成为“三、二、一”结构。因此,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要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加强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而且还要调整第三产业结构,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转变。

(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的结构模式

传统产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新兴产业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产业,这些产业要同步发展。

贵州既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农村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发展城乡第三产业以提高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等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等),这些行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强,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就业问题。除传统产业外,目前贵州第三产业发展中,金融保险业目前发展还很缓慢,而对于使用资本运作的金融业、保险业来说,其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状是金融业、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地区间的一些政策约束,通常情况下其只是为本地区经济服务,资金很难流动到其它地区。因此,这就需要地区各地方政府之间加强沟通与协作,尤其是通过地区间的项目合作来调动资金流动,并放松对这类产业发展的限制,以达到通过市场价格、供求、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本密集型第三产业的资金流向,实现城乡间资本配置带动城乡经济增长的目标。

因此,现阶段既要适当鼓励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保持和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及吸纳劳动力的职能;又要采取导向性的政策,推动高层次和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应尽快提升整个第三产业的档次,实现服务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举模式逐步过渡到以新兴服务产业为主导的结构模式。

(二)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并兼顾其它产业发展的模式

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之一是重点发展、兼顾一般。也就是说要重点发展战略产业,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产业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其它产业的发展,使各产业间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这样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水平。

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在贵阳、遵义、六盘水等中小型城市的产业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不但表现出结构不合理,并且其发展对城乡协调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这些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为:首先要发展生产业。这些城市的产业以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生产业可以在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更好地促进城乡协调。其次要完善第三产业中的流通部门。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流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如物流业的发展可以加快企业的物流周转周期,节省物流费用。

在广大农村和一些不发达的城镇,这些地区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制约。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情况,发展特色旅游业。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多样,可以结合这一实际,发展特色旅游业如观光农业等。同时,在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服务业如餐饮、商业等服务业。最后是完善第三产业的流通部门,为第三产业其它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保障模式

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诸基本要素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融与协调都与城乡制度问题相联系,交融与协调的广度和深度有赖于城乡制度的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在该模式中,主要强调政府不仅要对第三产业调控起主导作用,而且要对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的各环节提供制度保障。

(一)制度保障

以道格拉斯.C.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保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贵州现存有关城乡发展的制度结构运行效率不高,正式制度流失严重,非正式制度有较强的生存和约束力,整个城乡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缺乏激励性的制度安排,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贵州的第三产业要更好发展,提高竞争优势,必须有政府部门的配套措施作保障。首先,在行政配套措施方面,政府需根据现实情况,合理利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来确保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其次,在经济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定需要制定有差异的税收政策,以此来约束和激励不同行业的发展;通过金融政策在信贷方面给予第三产业更多的支持,而且金融业本身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对象,其自身的完善不但可以促进西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为其它产业服务。此外,还需通过相关配套措施,清除第三产业联盟形成的户籍制度和劳动力就业及土地流转方面的制度等。只有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才能保证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之间顺利流动,最终实现整个西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的目标。

(二)政府调控

针对贵州省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开放发展的意识普遍缺乏,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贵州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重视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直接调控。根据公共利益理论和自然垄断理论,对第三产业直接调控的行业应主要考虑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等公共服务行业。政府对第三产业进行直接调控的目的是保护居民的公共利益和培育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直接调控的方式是直接管理产业发展过程,并实施产业规划。政府对第三产业间接调控的行业包括除需要直接调控以外的其它第三产业,如生活旅游业、金融商贸业等。政府对第三产业进行间接调控的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调节机制,增强相关第三产业的活力与竞争力。间接调控的方式是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法规间接引导第三产业微观经济体朝着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向参与经济活动。

贵州省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联动模式

实现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要认识到城市和乡村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互补性且良性互动的统一系统。城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补性,城乡的互补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互补。在资源上,城市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比较丰富,而农村的自然资源相对充分。同时,农村能为城市的第三产业提供富余劳动力,而城市能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城乡间唇齿相依的互补性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城市拉力的作用,城市的拉力来自于城乡差别效应。城市和农村存在着物质文化、科学技术和教育、生产条件、生活方式、生存环境、人们在生活中的结合方式、人类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量和质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农村居民有较大的诱惑力,从而引导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三是乡村推力的作用,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这在客观上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农村居民在思想观念和市场意识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主观上有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之间的相互往来。

要实现第三产业的区域联合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首先需要由政府引导,再从以政府行为配置资源过渡到市场自由组织资源。其次要注重增加区域城镇间的交流,促进其共同探索可能合作开发的关联项目,如黔东南地区的民族特色旅游路线、遵义地区的红色旅游项目等,这将有利于实现区域间更大范围和更充分的合作,促进政府行为向市场自主的过渡,有利于在新时期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规模。再次,要加快交通运输产业合作,实现城镇之间的直线运输,合力整合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最后,可考虑建立商贸交流平台,打造区域会展品牌,以商贸促进区域合作,逐渐形成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商贸品牌,不断提高区域内共同开发领域的开放度、透明度,构建有竞争力的投资促进机制和网络,全力打造企业跨地区合作的商贸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贵州统计局.贵州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高丽丽.西部地区的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07

4.秦志琴.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发展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7

5.曾国平.第三产业促进城乡协调研究[M] .科学出版社,2009

第12篇

1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1.1城镇化推进与发展的不协调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出现很多空城、鬼城,尤其是我国很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质量,城乡结合部的建设规划缺乏考虑,导致城乡结合部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城中村”现象严重,不仅没有提高这些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城市的未来建设带来新的阻碍,城市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很多地区出现了超规模建设的现象,大量的新建工程不断地开工建设,但是这些与城市人口不匹配的工程最终只会无人入住、无人使用,造成大量的浪费。

1.2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无序

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城镇化推进工作缺乏细致规划,缺乏管理,导致很多无序建设出现,征迁难度增大的同时环境随之变差,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况也随之出现,治安状况并不良好,同样导致了城乡建设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1.3“表面工程”现象存在严重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很多农村出现了集中规模、统一化的建设,这些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农村楼房,里面缺乏建设,并且一些农民没有办法分享到这些建设成果,生活依然困苦,也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帮助。

2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城镇规划和产业发展不协调

产业发展与城镇总体规划不相适应,产业定位不准,空间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缺乏主导产业支撑,造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产业发展前景不良好,城镇化推进也就缺乏支撑。

2.2不注重规划的“超前建设”

为提高经济效益,不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大量引进房地产项目,导致繁华过后出现“空城”“、鬼城”。把大量的资本吸引进来,建设了一些与现阶段发展不相匹配的工程,导致土地资源与管理投入的浪费。

2.3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效益

很多地区的产业建设已经不惜引进污染工业项目,步入“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怪圈,而实际最终只会导致环境修复入不敷出。引入大量的工业项目,实际上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不相匹配。实际上工业项目对于交通、地区资金实力都有着相当的需求,所以,盲目引入工业项目,并不利于地区发展。

2.4缺乏对人为因素的考虑与规划

过度考虑产业发展,忽视人的因素,不能为当地转移人口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出现“农村建成,农民离城”现象。

3未来出路与建设措施

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资源,产业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克服盲目随从、千遍一律。要有序发展城镇化就必须要遵循以下这样一些思路。

3.1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现代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支撑

对城镇化建设而言,能够直接创造价值,引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工业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科学定位产业布局,打造主导特色产业,衍生培育关联产业和中小产业,构建产业链上下延伸、配套链左右集聚的产业集群,是推进产城融合的必然选择。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以工业反哺农业,发挥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带动周边整合土地资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以信托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推动“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重点发展优质果菜、绿化苗木、畜禽养殖、农家休闲游等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产城融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果断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2完善城市功能

完善城市功能是城镇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用地,均衡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将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植入其中,丰富城市之元素,提升城市功能,否则容易造成产城脱节、职居分离、缺乏人气,不利于长远发展。要推动城镇服务功能与产业发展,城镇发展,居民需要深度接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人流等要素流。构建城镇发展“大动脉”,同时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建设集特色商业、声带居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社区,重点推进学校、医院、文化、体育、治安、市场、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商贸、金融、通信、教育、医疗、文体、休闲等服务功能,为居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提供便利。只有提供良好的城市服务环境,创建功能完备的发展平台,才能集聚更多优势产业和更优的创新创业人才,达到“以城留人”的目的。

3.3强调“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身份上让农民真正变成“城里人”,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更要实现农民感情上的转变,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完善职业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建立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避免出现“贫民窟”,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增强群众认同感,让群众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红利。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