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7:35: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文化的益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阶段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应着眼于道德教育、智慧开启和文化熏陶。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径,实现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筛选出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民风民俗、民族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并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德育资源。这些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样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呢?
一是环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从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墙,涵盖传统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内容,犹如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漫步校园,让学生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是课程补充。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片自留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将蕴含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优化整合,编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指诸子百家那些以书籍文字为载体的篇章典籍,同时还包括那些凝练中华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诗歌曲”“京剧选唱” “中华武术与中华精神”“简化太极拳”等。将经典诵读、经典数学、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形成教材体系。
三是课堂落实。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上,要尽力挖掘与整合资源,将育人理念渗透到常规课堂。利用校本课、班队会组织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等活动弘扬中华美德。
四是活动体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验、感悟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学校还可举办“中华经典文化节”活动,让京剧、剪纸、经典诵读、数学七巧板、武术、中华传统体育游戏、传统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走进校园,给孩子们机会或演或唱、或写或颂,去感受、去表现、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设立古诗文兴趣小组
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这些都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其中,诗词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古诗文兴趣小组,更能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未学过的古诗文,小组成员一起研究不懂的知识点,深化对古诗文的认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播放《中国诗词大会》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跟主持人董卿一起去是感受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博大精深。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有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心。
二、理解与记忆的有效整合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融合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容,内涵丰富,富于民族教育意义。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须要遵循循序渐进之原则。为此,须要付诸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朗读背诵诗词大赛,让中学生通过自我朗读背诵寻找创作诗词的灵感。但是,记忆诗词需要一个漫长的累积与循环重复的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理解加记忆的方法进行教学。
比如,在欣赏《观沧海》一诗,诗文的前几句描绘的是诗人登山看到的景物,将自己想要一统天下的思想抒发出来,并将对祖国美好山河壮阔之情感通过诗词表达出来。在欣赏此诗文时,先让学生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的理解,便于他们轻松识记这首诗。因此,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时,加深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和记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精选诵读内容,提出背诵要求
学生诵读古人的这些经典篇章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举例说明:唐代韩愈自幼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他自叙“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苏步青小学时,天天背诵《左转》《唐诗三百首》,待小学毕业时能将这两部书倒背如流。相关案例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与熏陶,再结合自身实际取其精华为其所用,能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其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最大的益处是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同时,还能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为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加强自身文化底蕴打好奠基。
四、用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传统文化中的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以及锲而不舍之精神是作为中国人所必须的内在涵养。为更好地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语文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可就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与之相衬的背景音乐,朗诵的作品,再通过视频与音频间的配合,更能烘托出汉语言之魅力。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感受传统文化价值。
例如,在欣赏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时,先让学生观看秋天之萧瑟和落寞情景,再配合一段悲怆的音乐,配合诗歌朗诵,给学生的视听觉带来强烈冲击,真实地去感受秋天之萧条,让学生感受诗人尽管是在描述秋天,但是传达出来的思想是通过秋季的萧瑟和荒凉体现作者内心的凄凉与孤独。让学生去感受尽管诗人遭受了严重打击,但是并没有消沉。让学生了解《秋词》的创作背景:当时是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到这场革新运动当中,最后刘禹锡遭贬。借助多媒体渲染凄凉之情,给学生的视听触觉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轻言放弃之精神。
五、魍澄幕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古人喜欢以诗歌的形式抒发自我情感。究其渊源,可追溯到《诗经》以前的帝舜时代,这一传统历久不衰,而且还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举例说明,《诗经》是以其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以及审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思想感情为主。《楚辞》中最为著名的名篇是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鲁迅先生高度评价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传统文化都表现出诗人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等精神。深刻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孜孜不倦、坚韧不拔的精神。再到后来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在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都创造出了绚丽多彩、辉煌灿烂且具有传播价值的文学艺术。
关键词:校园文化;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对策
一、当前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途径,它可以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学生文化素质,为学生个人发展提供重要推动力。但是,目前校园文化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1],不利于培养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好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
1.校园文化受到低俗文化冲击严重,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十分深刻,它不仅可以让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得到较好提升,同时还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让学校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校园开放性逐渐加大,社会对校园的渗透越来越明显,校园文化受到社会上不良文化的侵入也随之而来。社会上不良的风气在校园盛行起来,学生也受到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从而沾染上低俗习惯,造成素质降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校园文化底蕴不够浓厚,不能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底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风气的形成。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成立时间较短,没有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底蕴,从而影响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校园文化底蕴对于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那些新建立的学校,需要根据学校自我发展方向,积极从事到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让学生在校园文化中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
3.学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把它纳入到校园发展纲要中
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和校园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着校园的社会形象,对生源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但是,当下很多学校都下大力加强硬件设备和实验室建设,而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重视起来,这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好的文化底蕴做支撑,科研精神、创新精神、社会引领精神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会导致学校出现学术造假等现象,学生不能潜心做科研,从而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所以,需要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力度,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文化,让更多学生都能从校园文化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为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创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欠缺对于学校发展影响严重,制约着学校健康发展和学生自我水平的提高[2]。将传统文化渗入到校园文化中,可以很好弥补校园文化底蕴不足的问题,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1.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校园文化底蕴,让严谨治学理念牢固树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括严格治学、严以修身、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和教师“日三省吾身”,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弥补自己的缺陷。同时,在校园中引入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按照传统文化要求约束自己,学习知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综合人才。2.传统文化的引入可以让校园拒绝低俗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将传统文化引入到校园可以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从而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更好的规划,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这样,学生就不会受到低俗文化的入侵,专心致志于科学研究和兴趣培养,促进学生自我综合能力的提高。3.传统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学习目的有更为清晰的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激励因素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正向作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些作品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对学生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奋发学习的理念得到牢固树立,能促进学校良好学习风气的建立,并且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水平,提高学生对于校园归属感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很有必要,它是学校和个人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做法
优秀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需要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积极构建良好的校园风气,使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各个方面,提升高校的社会形象。
1.高校要积极主动引入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发展不能只关注硬件设备、校园建设等硬实力的内容,同时还要关注校园软实力建设,让高校不仅有顶尖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有深厚的校园文化。具体来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经常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要增开大学语文和其他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奋斗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这样学生就不会被低俗文化所影响,逐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格。
2.学生要积极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用优秀文化来规范自我行为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让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按照传统文化来要求自己,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审视和纠正,积极学习,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对那些低俗文化坚决拒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传统文化熏陶中获得最大益处,促进自己文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3.积极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将各种传统文化形式如戏曲、国画、书法、武术、太极等引进校园;举办文化艺术节,通过歌舞、戏曲、歌剧等形式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出来,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活动中逐步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提升自己的修养,也使校园形成了浓郁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一是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各个学段,是固本工程;第二是要融汇于教材体系中,是铸魂工程;第三是要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弘扬传统文化,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课堂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引领者。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园建设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保障学校健康持久的久发展。
参考文献:
[1]乐程,陈九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6).
一、平面设计心理效应的概括
平面设计中心理效应是指平面设计作品或者元素对人们的心理、情绪引起的最直观的感受,带动人们的心情,唤起人们的情怀。心理效应是平面设计的根本,只有在人们对元素和事物触动心理才会有品牌的长远发展。平面设计中心里要素的元素具有色彩、图形、文字三点,对于色彩而言,是平面设计中最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它具有主观性的设计,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息息相关,可以给观看者带来视觉体验和情感表达。对于图形而言,是在平面设计中最具有意味的艺术表达形式,在设计中,图形的形状和搭配是对信息传达重要元素,为人们的理解和感受带来寓意。对于文字来说,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是运用最多的一种符号,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艺术字体的设计是一个企业或者个人名字的精气神,对于设计元素来说,汉字本身就是最伟大的平面设计作品。
二、平面设计传统文化效应的概括
平面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效应是现如今重要的发展因素,传统文化是我国上千年传承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京剧、戏曲、节日等,这些元素之所以现在还被我们所铭记,那就是源于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平面设计也担当着重要任务。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效应首先可以让现在的年轻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度,从而喜欢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创新设计理念。其次,对于老一辈的人们来说,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效应是带动老一辈人们的先进观念的一种动力,对于传统文化的感受也促进了老一辈人对现代设计元素和科学产品的理解和使用,对于全民现代化生活具有推动作用。
三、平面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平面设计中心理效应存在的问题
在平面设计中,心理效应的带动不够深入,对于元素和产品而言,没有深刻的打动消费者或观赏者的心理,对于观者的情绪没有很好的把控,对观者的心理感受和作品的情感表达不立体,对于平面设计作品而言,不具有直观的情感表达,使观者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含义,设计元素不突出,搭配不和谐是现在平面设计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对于平面设计的心理效应无法更具体的表达。
2.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效应存在的问题
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充分,对于传统文化的表达出现误区。现代社会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时尚元素和美观性是设计热点,对于时下最流行的元素和八卦成为博取热点的方法,大大忽略了传统文化的运用,设计理念过于平庸,设计“快餐作品”应接不暇,忽略了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结合。现代设计作品中,大多设计作品重视表面文章,没有深度内涵,积极接纳国外设计理念,对于传统的文化设计却不重视,致使我国传统文化慢慢流逝,传承遭受阻碍。
四、优化平面设计中的心理效应与传统文化效应的措施
1.优化心理效应的措施
优化平面设计心理效应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对于色彩的使用和搭配要具有冲击性和感性。对于一个作品的色彩方面的塑造可以最直观的表达含义,比如黑色和红色的搭配设计可以塑造时尚立体感,黑色多红色少使作品更加神秘且时尚,红色靓丽的色彩在黑色的衬托中像是朝起的太阳,也具有发展向上的象征性,适合发展中企业的设计理念。(2)对于图形的设计和搭配要具有和谐性。对于作品中图形的设计运用,可以让观者直接了解到作品的方向。对于圆滑的图形表现温和圆滑的态度,大多都以服务型的企业使用;而对于棱角分明的图形,表达出冲击力和前进态度,大多是竞争性的企业所使用;所以对于图形的设计也是非常讲究的。(3)对于文字的设计需要具备辨识度。文字设计是企业的脸面,在一个企业中,人们看到的第一眼是企业的名称,那么企业名称的辨识度归功于文字设计。立体感和设计感的结合可以使文字设计更具冲击力,对于文字设计而言,严谨和细心是设计文字的根本。
2.优化传统文化效应的措施
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效应的运用,需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学习并使用,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打开市场,并且可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多元化社会具有推动作用。好比京剧的运用,京剧中脸谱的辨识度是非常高的,把一个作品中加入戏曲文化和脸谱元素,直接让观者联想到京剧,从而吸引高龄段的人们关注作品;在脸谱元素中加入现代流行元素设计和搭配,体现时尚性,吸引低龄年轻人关注传统京剧文化;传统和时尚的结合为我国平面设计多元化的发展提供动力。
总结: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中职学生浸润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从古代社会活动以及演变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同样也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民族特征以及精神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财富。在经过长时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它占有重要的位置,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益处。自从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下,特别是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下,中职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我国培养了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的入侵对中国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1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1.1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缺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有人情世故,内包文、史、哲、艺术、民俗、宗教等,需要大学阶段进行一个或几个领域的专门学习,才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中职院校往往过于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校企合作,不蛑厥尤宋慕逃课程的设置。加之在校学习时间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就已经签到就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了,甚至一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加入了某企业的订单班进行有针对性的订单课程学习,几乎再不会接受任何文化思想方面的教育,就连一些最基本的传统文化常识都完全不知晓。
1.2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修养缺失
“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孔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言以蔽之,礼仪即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尊重人”。令人遗憾的是,当今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基本素养较差,礼仪知识的缺乏,表现在日常生活、学习、做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如目无师长、缺失诚信、不遵守公共秩序、随意损坏公共财物、动辄吵架、自私自利、举止轻浮、不会穿戴、甚至故意伤人、违纪违法等。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的浸润作用
2.1 塑造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
目前,中职学生从出生、出现在上世纪,而这时候的时期是一个充满道德滑坡的阶段,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致使他们会没有过多的道德意识,很容易失去自我,没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感恩的心态,骄傲自大,没有上进心、自私自利等品性较差的特点,实际上还是由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道德意识不强等。中国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下对道德品质培养浸润的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而且还应当拥有高尚的情操以及人格魅力。一个人即使有着很多的知识,扎实的技能,倘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那么他就不会愿意将自身的知识回报社会,对人类做出善事。人格是一种较高的文化素养,人格的优劣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2.2 提升了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和谐处事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同时强调“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专心于专业岗位建设,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头悬梁、锥刺骨”、“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的刻苦钻研精神,中职学生如果能够继承这些文化传统,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就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多,创业能力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3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浸润教育的方法
3.1 课程设置的适当倾斜
高职教育特别注重给予学生某种生存技能的训中职学生练,难免将精力过多地放在教学质量和技能水平中职学生、中职学生就中职学生业率的提升上,欠缺对学生的健康人格塑成教育中职学生。中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的比较少,而且基本上是零星的一些选修课程。很多学校就连《大学语文》中职学生这类基础课程也不能保证每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应该对课程设置进行适当倾斜。一方面应该要求大学一年级所有专业学生必修《大学语文》课程;另一方面应当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变为学生的必修课,课程范围应扩大到文学、哲学、道德、教育等领域,同时在考核时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学生学期总成绩,而非仅仅修够一个学分。
3.2 网络平台的有效利用
随着我国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中职学生具有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现代化设备的影响,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构成环节。而中职院校应当恰当的掌握网络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在第一时间转变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教学水平加以提升。学院应当积极设置教师和学生能够在平台上进行沟通,亦或是在学院主页中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进行大力的宣传,还有就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些经典文化栏目的链接,采取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更直接的触摸到传统文化,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式的教育模式。
3.3 教育工作者的表率带动
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手段,好像“润物细无声”的好雨。而中职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都属于传播媒介。作为中职学院的相关教育人员,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都应当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加以提高,主动热情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的言谈举止加以重视,从而实现表率的目的。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大致意思是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大概就是对教育人员文化素养提升的最好标准。“腹有诗书气自华”呈现出我国优秀的文化底蕴,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的队伍,一定要推动校园文化气氛变得更加的浓烈,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学生一定会深深的体会到文化浸润而愉快的成长,从而变成社会需要的人才。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在中职院校中,加大对学生传统培养的力度,采取各种手段呈现出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使中职学生可以在校园中无时无刻不深深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呈现出来的魅力,产生浓烈的爱国意识。相关教育人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够成为祖国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张晓慧.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机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进行我国企业文化重建,一方面要注重企业使命观和人才观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应充分尊重与利用两方面的资源:其一是我国传统文化,其二是外国现代企业文化。我国传统文化重点关注的是天地自然规律、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探讨和应用,这有助于我们在理性有限的现实下,遵从天地自然规律;而国外现代企业文化则体现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要求,这可使我们尽快跻身现代世界经济秩序的行列。
1、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要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首先应当分清楚哪些文化资源是当时合理、有价值的,哪些文化资源是现时合理、有价值的。我们重点回采与重铸的应当是现时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精华”。
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主要有:价值资源与道德资源。
(1)不可发展的价值资源
价值资源的主干:一是“道统”;一是“政统”。可以说,我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维持、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这种传统文化均有一定的关联。基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及主要生产方式建立的这种价值理念,在当时农业经济时代(特别是对重要资源——江河的治理与利用)有极重要的现实合理性。然而,由于它强调的是政府集权式的经济治理,而不是开放性的市场规则式的经济治理,所以与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经济相冲突,缺乏现时的合理性与可发展性。我们只能选择暂且不论,搁置一旁。
(2)可重铸的道德资源
道德资源的核心部分在于儒家文化和儒家精神。体会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所谓“中庸”是提倡“我们不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要我们对生活有高度觉解,在平常的生活中,在现世伦常的义务中,在某种社会角度和社会位置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崇高地生活。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否成就外在的功业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内心得到了某种精神满足,就实现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1999年)。这种中庸式的精神价值观的印记深深地刻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准则中。比如成于清代、流传至今、广为人知的处世名篇——《菜根谭》就一再告诫人们:“做人做事留余地,求业求功勿使盈”;“留一步与人行,减三分让人尝”;“做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中庸精神、中庸文化以和缓、平衡、淡泊的为人处世之道,对我国农业经济时代人多地少从而人际管理紧张的社会环境是必要也是重要的。然而由于它无意中忽视了创新,忽视了发展这一天地人类存在的本质,因而不仅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效率创新准则,恐怕对过去几千年拖滞我国商业化、工业化进程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文化中的“道”,指的是我们应遵循天性、尽道德义务。“极高明”,指的是人应该有道德境界和道德人格,甚至应达到超道德的“天地境界”,“人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1999年)。此种境界的儒家传统文化对现实经济活动是极有益处的。
经济学可以证明:“仅靠经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然后互相抗衡达到利益均衡,是不行的。那些历史地形成的精神力量、道德规范是有效率的。这个世界不能没有道德,没有精神。经济活动必须要靠精神道德的无形力量来维系”(盛洪《为万世开太平》1999年)。我感觉松下的使命感,其潜在的重要启示也可能正是得益于中国儒家文化道德的力量。松下企业精神里:“企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善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激报恩”,是不是散发着一种浓浓的道德情结呢?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道德观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人的生命价值观,它希望人们能够充分理解并维护自己生命的理性,从而全面发挥其本性,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由于儒家最后总要落实到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上来,从而人在宇宙中创造性的地位不倡而立。
现代经济重压下的人们来不及或者说缺乏对自己心灵、生命及价值取向的反省,对工具理性、物质准备过于执迷,免不了内心惶恐与不安,甚至觉得自己处在“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我”的荒谬境地。儒家文化的精神风格、人文智慧无疑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的调解和治疗,它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精神的惶惑、思想的迷失、生命的困惑,而且可以消解人们的紧张浮躁,从而使人焕发出潜藏的创造性来。这不正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经营大脑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3)回采哲学结晶
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决策哲学、法家的领导哲学、兵家的权变哲学、墨家的创造哲学以及生、变、和、敬、群、无的管理哲学原则,对于丰富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内涵,凸现其人性与科学性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与现代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为之提供深厚的底蕴。
2、汲取外国现代企业文化精华
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经济均源于西方,因此现代企业文化不能不带有西方开放式、技术或资本集约式生产方法的特色。有人或许会说,西方生产方式产生于西方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西方企业文化又来自于西方生产方式,西方企业文化怎么能在我国有效用呢?殊不知,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它们都具有无地域性的特点。因此,西方现代企业文化也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德育必须要能够汲取其中的营养,保持中华族群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原因有三:一是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是祖国建设未来之栋梁,其思想也将代表将来国人的思想,从国家族群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生必须要能够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二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大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元素越来越多,中国文化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导向。大学生有必要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走在前列。三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必然结果。当前,中国大学生专业水平提高得很快,但人文素质却出现了不小的问题,如自杀、同窗相残、痴迷网络等,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塑造,很多大学生为人处事以西方利己主义为信仰,发生了很多令人痛心的事情。因此,当代大学生不但要专业素质好,而且还要重新塑造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素质修养,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德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一方面将使大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将能够塑造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传统心理健康观的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得以继承和发展。
2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的转变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大学生德育工作模式基本是以西学为主,以国学为辅。从实践来看,这种模式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就曾指出:中国心理学发展老是离开本国的实际情况,盲目地紧跟在外国人的尾巴后边跑。这种嫁接过来的模式虽然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基本培养。随着中国实力的日益增强,国人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培养。长期以来,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盲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问题才逐渐被重视起来。那些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陈旧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批判。站在新的起点回顾我国大学生德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否认西方德育思想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对我国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但由于长时间里,很多专家学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心理学,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根基并不扎实。从文化角度来看,心理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归宿,不同族群的心理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文化对人的心理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大学生德育缺失了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必然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2)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中西方心理健康教育观缺乏全局性考虑。从伦理学角度来看,东西方文化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即东方文化注重伦理,西方文化注重规则。比如医学上,中医注重调理身体机能以治本,西医借助技术治标。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普遍流于注重西方心理学教育手段,忽视自身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引导,不能够把二者很好地结合,不能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布局。而以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施教则主要是倾向于借助心理辅导咨询等技术手段进行,往往忽视大学生内在的文化特质,这样施教的效果往往是治标不治本。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全局性思维,即要把每个“问题”学生当做一个系统,要把整个学生群体当做一个整体,要坚持中西方心理健康理念并重。
(3)大学生德育缺乏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理念的主动性引入。从大学生施教主体来说,大部分德育教师对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缺乏引入主动性。这个问题的存在既有主观性原因也有客观性原因。一者是自身知识的短板效应,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掌握。二者是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来讲,缺乏时髦性,不容易让人感兴趣。三者是目前也没有成型的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模式引为参考。四者西方心理健康观比较成型,且其容易操作。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主动借助于西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施教。大学生德育引入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将有利于打破目前以西方心理教育方法为主的德育工作模式,更为主要的是,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将从文化的角度介入到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去,必将从根本上切合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从而提升德育工作质量和水平。
3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品格的完善
传统文化心理健康观教育可以通过其具体内容完善大学生的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庸”行止有度,维持心理平衡。中庸,即用中,出自《论语•雍也》,《论语•雍也》讲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是修身养性、内修外化的一种适度平衡,包含了防止极端、偏激,保持不偏不倚“适中”的意思。这对于大学生调节心理平衡,调控情绪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2)“内省”积极审视自我,健全自我意识。“内省”由孔子最早提出,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内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心理调节的重要内容。所谓内省是指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亦称“自省”或“自反”,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内省重要的心理作用在于孔子所说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看到别人有不好的地方,反观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学生加强内省,就是要通过不断内省实现自我意识逐渐健全完善。
(3)“贵和”处世,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提供了一条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则。“贵和”即和为贵,“和”意为和谐和睦。“贵和”思想主张“仁者爱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贵和”思想是古代哲人先贤关于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智慧总结,体现了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贵和思想衍生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不朽原则—“忠恕之道”,即孔子所说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也就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底线,如果每个人都能自觉地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可实现普天下和乐的理想状态。贵和思想将对解决大学生因人际关系紧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大有益处
(4)“义利”进取,塑造正确价值观。义指道义、信义、正义、公平合理,利即利益。义利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义利观提倡重义但也不忽视利,要取之有道。《论语》中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墨子认为义利关系是统一的,“义,利也”,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这是一种合作互利。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值得大学生学习借鉴。正确的义利观对健康心理的发展是一种正确导向,有利于大学生抵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行为,从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5)“内圣外王”修身,塑造健全人格。儒、道讲内圣外王,即内心、自身要提高道德修养,达到圣贤境界,同时也要践行仁义之道。孔子提出“欲先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强调“心正而后身修”,从而达到“德润身,心广体胖”,意思是人只要具备了较高的修养,就能心怀善,心无愧怍,进而感到舒泰宽阔。孔子还提出:“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进一步阐述了修身养性与心理平衡的关系。大学生拥有“内圣外王”修身的心态,则可内心强大,正心进取,塑造健全人格。
(6)“刚健”自信,积极入世。《易经》讲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人应该效法天地刚健运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且具有持久力。孔子特别重视“刚健”的品德,认为这是“有为”的重要条件,《论语》讲到:“刚毅木讷近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刚健”思想就是要使人树立自尊自立自强关键,能够积极入世,不逃避,不消极。这种思想可以坚强大学生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其奋发有为的精神。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2013年3月书记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书记的讲话说明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对国家合力和个人品位的提高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相当丰富,在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道家注重“出世”,追求自身的精神完美;佛教注重“轮回”,解决人生生老病死的问题;儒家则是奉行“入世”哲学,以积极的态度强调人生生命的实践,儒家一贯倡导和追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儒家的人生观包含三个层次,即个人修养、建功立业和兼济天下。对于现实社会和个人的现实利益而言,儒家思想是最具有意义的。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的源头,就是孔子的《论语》。学习传统文化,应该从《论语》入手。
孔子去世后,他的学生为了让纪念老师,追述整理了孔子及其学生的重要言论,这就是《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西汉董仲舒向皇帝上《天人三策》,汉武帝听从建议,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几乎历代帝王都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学几乎成了中华民族的国学,是我们国家乃至百姓最深厚的宗教和哲学。由于西方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力日雄,“五四”以来,为了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一些有志之士引进西学,儒学与民族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被逐渐废弃,儒学式微。虽然“五四”大力倡导的“科学民主”的西学经过多年的移植、培育与生长,但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西学始终不能成为文化的主流。在多元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更加复杂,产生思想冲突和不和谐。价值观没有认同感,中华民族的民族合力就会被消解。儒家思想和发展经济并不矛盾,儒家思想是为人处世的哲学,发展经济只是手段。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应该重读经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构建和谐社会,寻求思想哲学的认同感,凝聚民族的力量,加快经济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在很多家长用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的《弟子规》教育孩子,也有不少学校让《弟子规》进了课堂。《弟子规》的内容就是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可见,人们并不排斥儒家思想,甚至渴望子孙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足见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在这里,合力也在这里。
我们要从传统中学习,当然重点放在《论语》上。这部古老的经典几千年来经久不衰,在新的时代也会绽放出新的光辉。我们必须弄明白《论语》的真实含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古为今用。如果我们只是盲从前人的各种解释,不真正分析孔子讲话的时代及其真实的意义,就是把经典背得烂熟也没有多大用处,这就不是读经典,是对圣人的不敬,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有悖学习经典的精神。
对于《论语》,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注本是朱熹的《论语集注》,后世许多对于《论语》的理解大多以此为基础,但是由于朱熹当时为了迎合皇上和当时贵族的统治,往往有不少地方有意或者无意地偏离了孔子的本意,为封建统治者服务。后世的许多人往往抱着这样的理解愚化人民,新时代更有不少人用这样的理解批评《论语》,这都是不完全正确的。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对《论语》做了很好的解释,我觉得他很好地还原了孔子的思想,值得借鉴。
读《论语》,首先是个人修养。孔子特别重视个人修养,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立德、立言的言传和身教。他认为做人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仁”是孔子所讲的做人的很高的标准,不少人不容易达到,对于一般的人,孔子又提出了“君子”的概念,只要是在某一方面修养比较好,就可以成为君子。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只要是心胸开阔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当然这里的“小人”绝不是坏人,只是心胸狭小的人。孔子对人仁慈,在《论语》中从来不说坏人。又如“君子不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比较容易达到的。在道德修养上面,孔子也是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对于自己却要求非常严格,他的学生颜回这样慨叹:“(夫子之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讲道德修养,注重修养本身,不像现在的教育,只关注学生的成绩。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们教育中学生重读《论语》,首先就是要找回尘封已久的民族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道得之,不处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表现出对信念和对理想的坚守。现今价值失范,思想纷乱,教育中学生重读《论语》,找回丢失的理想和信念,是急需的精神支柱。
《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启迪。如“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
《论语》是一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极其深远的经典,中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其思想精髓,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提升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要正确理解,更要积极引导,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背景。这一点从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兴起之后便被广大英语教学者接受并广泛应用。一大批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语言本身,而且全面了解了英语文化中的各个方面,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故事到情人节、圣诞节等各种节日,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英美的日常生活习俗无一不晓,造就了一大批传播西方文化的对外交流人才。跨文化交际的宗旨是平等,只输入目标语文化,忽略母语文化的输入,造成了我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偏离了跨文化交际学的平等宗旨。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学生自身文化素质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需要。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以培养其文化意识为首要任务,文化意识是一种对本民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这种理解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国现在普及英语教育,无论是高考、考研还是职称晋升,都需要英语,汉语课程却很少开设;我们对西方的文化、习俗如数家珍,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却不甚理解,更谈不上用英语表达了;我们每年都举行西方的万圣节化装舞会,却不知道中国传统的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所以,加强中国学生的本土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保护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为迫切。
2.加强传统道德观念培养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积淀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及大众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引导着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走向和人文情操。但现在很多“80后”、“90后”都是吃着汉堡喝着可乐说着“yes,no”长大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多人信仰缺失,近年来不断出现集体冷漠事件。在课堂中渗入中国传统道德观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学生多元化平等文化观培养的需要。
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意识形态文化等各种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多元化格局。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冲突又互补。只有批判地吸纳目的语文化,弘扬母语文化,才能真正解决中国文化失语问题;只有平等,双向的文化交流才能实现沟通的双赢。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而且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增强民族文化平等的自觉意识。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导入策略
1.调整教材,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比重。
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大部分选自英美出版物,都是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与中国有关的文章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反映中国文化的文章了。中国学生与国外学生交流时,可以很流利地表达yellowstonenatioanlpark(黄石公园),对中国的宝塔(pagoda)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所以我们应该改革现行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
2.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目标,设立科学的培养方案。
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过分强调英语的重要性。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而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只提了一句: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目的语文化,忽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使用外语导出本土文化的意义。所以,改变现在过分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专业的设置,加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迫在眉睫。
3.教师加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英语教师是英语语言及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教师自身必须有极深厚的文化功底、渊博的知识,上课时才能够旁征博引,给学生正确有力的指导。英语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加强业务进修,在平时课堂上将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讲授,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
4.教师应用实例。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备课一定要下足工夫,比如在“21世纪大学新英语”中loveworksmiracles引入了西方文化、《圣经》中爱的真谛,Loveispatient;loveiskind;loveisnotenviousorboastfulorarrogantorrude.Itdoesnotinsistonitsownway;itisnotirritableorresentful,itdoesnotrejoiceinwrongdoing,butre-joicesinthetruth.Itbearsallthings,believesallthings,hopesallthings,enduresallthings.Loveneverends,爱的真谛———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不是单纯指爱人之间的爱,而且包括对父母,对朋友,对理想,对生活,对你热爱的一切的东西的爱,这些高于爱情的东西。课文A的主题是helpingothers,孟子(Mencius)在《孟子•公孙丑》一章里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之心”的性善论,并由此引出了四端:Humansbynaturehavefour“in-cipienttendencies”、Theheart-mindofcompassion(恻隐之心),therootofhuman-heartedness(仁之端);Theheart-mindofshameandaversion(羞恶之心),therootofappropriateness(义之端);Theheart-mindofapologizingandyielding(辞让之心),therootofritualpropriety(礼之端);Theheart-mindofproandconattitudes(是非之心),therootofwisdom(智之端)。人之是有四端也,犹其是有四体也。由抢救落水儿童,我们看到人都有恻隐之心,课文中帮助陌生老太太的Joe,就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与恻隐之心的人。这样引入课文,性善论与西方originalsin(原罪)相比较,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洗礼。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舞;幸福感
群众文化是属于社会历史上的上层建筑范畴,群众文化的发展水平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应发展的。在如今,我们中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水平下,群众文化不仅仅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一种传统的自娱自乐的活动,而是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由于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互联网的全球性又使人们接受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的需求也不仅仅限制于单一化而是在不断的向多元化发展,随着群众审美价值的提升和多元化的发展加上形式上更新速度的加快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慢慢的遗失。因此,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现如今,广场舞是深受各阶层的喜爱。试想,如果在广场舞的基础上再加入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也能加强群众的凝聚力。
在这里就广场舞文化我想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场舞的形式
广场舞是一种大型的艺术活动。其舞蹈的种类非常丰富,参与的人数也比较多,并且舞蹈技巧相对简单,而且能够融合各类舞种元素,是一个既具有综合性又具创新性的艺术形式。现今,无论城市还是乡镇,越来越多的人自发的加入了广场舞行列,因为不受地域限制而且面向人群比较广泛,参与者的数量也十分的多,广场舞便迅速的发展起来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的广场舞的舞种,在群众中也十分受欢迎。广场文化也随之盛行起来。
二、广场舞的作用
广场舞的盛行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以及审美力与文化知识水平。广场舞是群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发展不仅仅反映了人们文化精神方面的提高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塑造我们,能够强健的我们身体,增强我们抵抗疾病的能力。然而,对人体而言,运动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超过了这个限度的,对人可能非但无益,反而会有害了。那么广场舞是最适合我们所有人的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看看广场上很多的老年人都加入了广场舞行列,就知道其受欢迎的程度。广场舞既轻松又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广场舞的舞蹈歌曲也十分有趣,听起来让使人心旷神怡,能够放松心情,当跳舞时都能把所有的烦恼丢到九霄云外。通过跳舞还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平衡,保持好身材。当然,广场舞的锻炼增进了我们身体的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广场舞都是我们不错的锻炼选择。
由于广场舞能够融合各类舞种元素,也易于群众学习,使得群众文化不断的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群众精神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广场舞,广场舞也能够很好的将大家聚集在一起,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交集越来越多,拉近了大家的日常生活交流,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同样,由于广场舞是一种大型的艺术活动,因为其具有的艺术性质,能够有效的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开放,使得人民群众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新兴的事物。与此同时,也能提高群众的审美力与鉴赏力。当然,当你参与到广场舞当中,这种锻炼方式也能够使你的心情舒畅,强身健体,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都能够从中得到提高。还有一点,正是因为广场舞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文化知识约束,不限城乡差别,只要你喜爱,无论什么阶层的人都能参与其中,这样,不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一种体现,能使城乡文化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也能使城乡文化得到交流,乡镇群众也能慢慢的从广场舞中学到些许知识文化。
三、广场舞的创新
因为广场舞综合性强且舞蹈种类较多也易于创新,并且其受喜爱程度也十分高,受众范围广。所以,如果我们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肯定能够使我们的文化得到传承,使广场舞更具地方魅力,这必将大有益处。通过对舞蹈进行编排,我们可以根据广场舞的特点将它与相应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类似传统的艺术:扭秧歌等。我们可以在广场舞的基础上加入秧歌的舞步,轻松愉悦的步调,又易于学习。也可以将专属的地方气息加入到现在的舞蹈形式中,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传扬故乡精神。经过文化馆对舞蹈进行的一系列编排,我们可以将其传教给地方群众,通过群众的学习以及练习,我们将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舞再加以修饰并推广传播出去,可以将其作为地方代表性文化进行宣传。在给广场舞进行编排以及加上地方文化形成地方特色,在传播与宣传中,也能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对广场舞进行创做这个行列来,启发更多的人将传统文化与新兴事物结合起来,传承我们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文化不至于遗失。群众力量大,通过类似文演的活动我们将创新的舞蹈形式传播发扬出去,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我们文化的遗失使文化得到传承,也能使广场文化继续发展。
四、总结
通过以上叙述,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加入到广场舞这个行列来。也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广场舞的创新。随着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必然,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以及推进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提高群众凝聚力这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与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地文化馆应该快速行动起来,发现身边深受人民喜爱的群众文化,开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并且推广与传扬。我们应该集结群众,从点做起,努力做好群众文化建设,这不仅仅有利于基层民众素质的提升也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以及群众幸福感的提升,我国也必将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一、传统文化与农业文明
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宽泛,相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历史上形成并流传至今的文化,具有民族性、草根性、传承性等特征,其主脉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所谓“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基础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农耕文明、农业文明的产物。没有农业文明,我们今天就没有文明,就没有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更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的祖先在生产、生活劳作中总结出了一门绝活手艺或技艺,一辈辈地传承,传给了爷爷,爷爷传给了父亲,父亲再传给你.你再传给儿子,就是在这代代的传承中,经验在不断积累与丰富,每一代人都可能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加之自己在实践中的点滴创造,一点一滴地积东,一代一代去传承,最终成为传统,形成传统文化。这一切都跟农业社会、农业文明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是在农业文明的土壤中孕育发展的,最终成为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农业文明具有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性决定了农业文明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也造就了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有近四百个地方戏剧种,这些都是先辈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不能否认这些剧种大部分因在当下面临自身传统与现代化的不适应而流失,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但这绝对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这就是特殊的、悠久的农业文明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农业文明重视传承,它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代一代积累传承下来的。另外,因为有传承,所以整个农业文明从它的产生、发展、鼎盛到逐渐衰落,在整个过程中它的精神实质,包括审美观、价值观都是一脉相承的,伴之农业文明产生的传统文化也是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与进步中得到优化传承至今的。如最早的诗经是四言的,发展到五言诗、七言诗,到了唐代诗歌达到了顶峰,出现了齐言体诗,到了宋代,宋词的出现打破了齐言体的形式,而改用长短句。宋词代替唐诗,或者说唐诗代替诗经,明清戏剧代替宋词,这些都是发展,都是传承,但其精神实质、价值观念、审美内涵是一脉相承的。唐诗和宋词在这些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区别,无论从豪放派、风花雪月到爱国主义诗词和唐诗没有本质区别,内容是一样的,变化的只是形式。另外,在传承性中也包含着牢固性的一面,也就是它内在的不变性、稳定性。比如我国自古有之的“诚”、“信”、“勤俭”的社会美德;“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识;“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积极进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忠孝仁义传统与中华美德,一千年,两千年都没有变,也不能变。这是农业文明的特点,更是我们要保护的优秀传统。农业文明在面对今天高速发达的现代文明,其历史的局限性不断被凸显出来,在现代化面前很多传统的东西表现为不适应甚至落后,有被现代化所淘汰的危险。正是因为农业文明的局限性决定了在其土壤中孕育的传统文化并不都是精华,也有糟粕的基因,这需要用科学的态度,一分为二地剖析,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有批判地继承。谈到精华与糟粕的问题,不能不从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来分析。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鲁迅先生曾在1925年《华盖集•忽然想到》中说过一段话,喊出了当时的强音,曾经震撼无数五四青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青丹,全都踏倒他。”这里的“三坟五典”是三皇五帝时期的遗书;“百宋千元”指清代两大藏书楼,分别因藏有100部宋版书和10(X)部元版书而著称;“天球河图”是指古代的传统历法及八卦等;“金人玉佛”是珍奇的宗教工艺品;“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则是珍贵的中医药财富。站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恰恰几乎都是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认为,“脱离反帝反封建狂飘突进的时代环境而用今天的标准和视野来苛责奋迅先生,当然是不应该的。但是,在so多年过后,在我们跨越生存、温饱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再用那时候的偏激观点来粗暴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相当不公正的。”“在所谓的‘精华’与‘糟粕’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精华’与‘糟粕’共存共生的文化,存在着大量在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视为‘糟粕’,而在另一个文化体系里被认为是‘精华’的文化。”所谓的糟粕,也就是不能适应今天主流价值观的那些思想、行为方式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在当时年代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的,只是在今天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与现代化的精神存在相悖的一面,我们不提倡不倡导而已,如旧社会的“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的传统落后思想,与传统丧葬习俗相关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相关行业、相关产品,以及束缚人性,残酷的“三寸金莲”、“凌迟”、“车裂”等传统的落后的行为方式、封建陋俗及古代酷刑,等等。但这些所谓的“糟粕”,不为今天时展所接受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事项,也属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包容的态度,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客观真实地挖掘、记录与保存遗产的所有文化基因与元素。因为这些与优秀传统文化一样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历史真实的直观体现。对其进行保存层面的保护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知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及教育启示后人的价值,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区别对待“保存”与“保护”两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否能适应今天现代化的发展都首先要完成“保存”层面的抢救性保护,而对能够在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中,为新文化的创造起积极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是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继承与弘扬式的保护。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融合
西方的现代化不仅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还有西方所谓的“先进文化”。根据原理,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与思想两个层面,思想的上层建筑也可称之为意识形态范畴。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它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鲜的西方文化,难免会发生冲突与碰撞。传统文化就好比是身居高墙内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在面对高墙外的世界时会表现出或好奇,或羞涩,或排斥等复杂的内心状态。传统文化面对现代化所产生的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是传统心理、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而物质上的冲突并不主要,故人们又把它称为‘深层型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是指人们对保护理念、目的、价值、意义等的认知,以及如何采取适宜各类别、各项目的保护方式与方法的探索上。我们谁都不可否认,现代化带来了我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快速腾飞,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产生了很多不曾有过的现代文明。我国目前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现代化。我国现代化不仅仅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几年,其实从“”就已经开始了。但仔细审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会发现在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绩背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太多的痛苦、血汗、曲折,走了太多的弯路,损失了太多的东西,特别是我们的传统。我国的现代化毕竟不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不是在我们自身的文化土壤中自然孕育的、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迫使。这些就决定了现代化必然要与传统文化发生剧烈的冲突,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这种斗争往往都是以本土传统文化的失败与妥协而告终的。假如我国的现代化是在没有八国联军、没有外国列强的入侵及战争的威胁下,通过自身的改革与变法来实现的话,它必然是自然的、健康的,在整个过程中也不必完全地抛弃自身的传统。但当时的现代化是把传统文化看成是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不折不扣的绊脚石。比如“”提出的“打倒孔家店”,以及鲁迅先生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中慷慨激昂的陈词等,都见证了当时的社会趋势是要现代化,要科学,要民主,不要传统,视传统为现代化的天敌,要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我国的现代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始的。当然,在今天我们不能仅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存在的就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所幸的是,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我国现代化从起步到现在的时间还并不长,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在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还为时不晚,关键是要吸取经验教训。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懊重行事,对待现代的高科技要客观地认识,特别是事关人类生存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领域,更引起重视,避免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的“畸形”发展。比如现在很多母亲十月怀胎剖腹生产,而非顺产;现在吃的转基因食品,激素催肥的鸡、鸭、鹅等家禽,反季节培植的蔬菜与水果等,可以这样讲,这都是现代化带来的便捷与物质的丰富,但这其实是违背人类自然生理需求及动植物生长规律的,从长远考虑是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我国现代化发展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开始意识到顺产对于母亲与胎儿身心发展的益处,也逐渐开始认识到用传统方式生产的非转基因食品,传统方式饲养的溜达鸡等家禽,以及应季蔬菜和水果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人们在对待传统问题上认识的转变,体现出人们在里身当前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重新审视与理性认识的过程。近些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优质基因愈来愈多地被重新发现,并为现代所服务。如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复苏热”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这绝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学术探讨,而是一种以传统文化为焦点的重塑国人文化认同的理性回归。“一个民族,尤其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必须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重新寻找文化定位,找到遗失的自我。”目前,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在面对强势的西医文化面前,所表现出的自信与自觉,以及世人对它的重新认识与认可,也完全说明这一点的。
现代化就要在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寻找融合点,应该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而构筑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质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不能完全背离自身的生存土壤与空间而独立生存发展。现代化也不可以完全地破坏或打破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与空间,而是应该在传统中培育新的土壤与环境。保护与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极为重要。即使是在为适应当下人们现代化的生产生活的需求而不得以的改变,也应该是动态的、符合生态规律的常态发展,而不是畸形的、变异的突变或断层。虽然在现代社会形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越来越远,文化也随着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趋于同化融合,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需求的丰富性,又同时要求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与自然的生态平衡与协调。这是一对矛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昨天的现代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现代是明天的传统。传统与现代就是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与流逝中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化,以及与之相伴的文化生态环境,推动着社会及文化的不断发展。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应该在“过去的”传统中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优良的文化基因。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吸收,更不能,采取“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维,而是要有选择地、一分为二地借鉴与继承。使之更好地位今天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创新更多、更丰富的适应今天民众需求与口味的新文化。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创造新文化,实现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源泉。文化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变迁中不断传承发展至今的,传统与现代也是永远都不可能抛开矛盾而独立存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如何面对与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问题将一直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始终,也将在矛盾的不断融合与解决中.促进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新文化的不断创造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必须坚定地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适应时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能变,现代化的道路是必须要走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必须要继承发展的。
作者:戚永哲 单位: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