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创业资金规划

大学生创业资金规划

时间:2023-07-14 17:3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创业资金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创业资金规划

第1篇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并不是教育体系自我发展的成熟产物,而是迫于当下严酷的就业竞争压力而催生的社会作用产物。现阶段,虽然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已将创业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但还存在着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分离,创业教育师资不足,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良,创业实践缺乏以及创业主体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只有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进而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理性的新一代创业主体这一过程中的教育与引领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实践中资金使用问题频现

对任何创业者而言,资金问题都是创业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其中最为普遍的就是资金问题。“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失败是一般规律,而不是例外,新企业在6年内解体的比率高达62.7%。在导致创业失败的诸多因素中,资金链断裂占50%以上,成为创业失败的主要推手。”而资金短缺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创业主体对资金的操作与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高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强化资金的操作与使用能力培育,对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新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创业教育中创业资金使用问题教育缺失

大学生作为创业实践主体中的特殊群体,具有鲜明的特质。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相较于社会上其他创业者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而有些缺陷与不足是高校创业教育可以有效弥补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于高校创业教育来说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对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创业资金使用背后的种种问题折射出创业教育的缺失。

二、大学生创业中常见的资金使用问题及剖析

(一)集资筹划不足

1.对自主创业缺乏客观正确认识,错失社会扶助

受社会功利观念影响,在大学里,学生们把稳定、清闲、带“编制”作为自己择业的首选目标,很少有人把自主创业作为自己的事业目标。因此,“创业”作为毕业生的“非主流”选项,自然备受冷落。由于高校创业政策宣讲不到位,加之少部分创业者内部缺乏沟通平台,对来自外界的扶植政策、社会援助等相关信息也缺乏了解,对于自主创业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战斗”,主观上促使他们错失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扶助。

2.对援借资金缺乏信托责任意识,集资方式单一

当前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很少使用自己前期积累的个人储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小额信用贷款或人脉借款,集资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我国的创业贷款存在着“资金额度小,援助数量少”等不足,而且选择扶持对象衡量标准也较为严苛。这些带有强烈援助色彩的资金支持,给大学生未来事业经营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狭窄,不仅限制了集资量,更为后续企业的高速发展埋下了资金持续供给不足的隐患,甚至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对社会资源的获取,给企业的成长带来巨大障碍。

3.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规划预算,资金流向混乱

由于在创业初期对资金使用规划不足,导致资金链存在很大风险,一旦投资不慎,项目发展陷入僵局,又会增加再次融资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资金的需求情况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先筹集一笔启动资金,只要企业运营就会产生效益,而且前期资金投入量越大,后期收益回报就会越丰厚,他们的这种认识是主观偏面的。事实上,在创业初期企业发展的越快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就越大。面对这样的创业资金需求态势,如果大学生创业者对资金使用缺乏科学细致的规划,在创业实践中难免就会出现资金周转不利的情况。

(二)投资选择不慎

1.忽视市场调研,投资盲目乐观

受当前严峻就业形势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迫于生计投身创业大军。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鲜少经历相关的创业活动,很少具备与市场对接的专业资源眼光,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和经营管理技能,网状人际资源匮乏,更缺少对市场运行宏观上的整体把握。在创业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对市场投资往往会过于盲目和乐观,这也大大增加了创业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企业运作的风险性。

2.资金回笼缓慢,失去市场信心

创业是在一个相对不确定的环境下展开的创业者规划、开发、经营事业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大学生作为年轻的创业者,急躁冒进的性格弱点比较突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调整能力软弱,很容易在长期没有效益、投资回笼缓慢的情况下对市场失去信心,在一定阶段性环境背景下错估市场前景,草率地做出决策,轻易放弃已有的成果。

3.难敌利益诱惑,违反道德法纪

2005年9月下旬,备受关注的“7•28”跨省抢劫杀人案告破。令人震惊的是,两名犯罪嫌疑人竟是长沙某知名高校走出来的“天之骄子”。然而他们作案的动机却是为了获取创业的“第一桶金”,早日实现当老板的梦想。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心智不坚,有可能被金钱蒙蔽了双眼,以致误入歧途。马克思曾这样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大学生创业者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在创业基金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避免出现任何违法乱纪行为。

(三)融资运作不当

1.学生信贷资质受限,吸引社会投资难

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不深,信用等级难以评定。在常见的商业融资方式中,首先是信用贷款,通过银行、基金会等金融机构帮助融资,但他们对大学生授予信贷始终持高度谨慎态度。其次是风险投资,大学生创业者在选定创业项目时,受其个人认知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一般难以获得挑剔老辣的风险投资者们的青睐。最后是抵押贷款,学生创业者所拥有的个人储蓄和固定资产的规模有限,如典当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难获得相对较大额度的资金支持。所以针对以上几种常见融资限制产生的根源,扬长避短,对学生加强相应的教育培养势在必行。

2.资金断流急于融资,失去自主控制权

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创业者需要不断引入新的资金,才能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融资能力存在先天不足,很难独立从社会上吸纳资金。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危机心理,使创业学生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失去自主优越性,甚至失去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由“老板”变为“打工仔”。

3.信誉破产非法借贷,高额债务难偿还

在自主性较强的创业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家庭、社会提供的外来援资金的信托责任感不强,在缺乏有效的创业监督机制的情况下盲目地投入和不合理地支出。“高花费,低成效”,资金利用率不高,在还款期迫近时,尚未能收回成本,最终的结果就是债务拖欠信誉破产。同时,受自身阅历和心理素质影响,大学生在危机时刻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有限,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面临资金困境时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资金使用问题对策研究

(一)转变僵化思想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多角度获取相关信息

自主创业不是一部发家致富的成长史,创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学校的创业教育就是要让梦想照进现实,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实践演练、构架信息渠道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创业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全面的感知。再者是引导学生自主地通过互联网等多媒体方式去收集对自己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帮助借鉴的信息,不但节省教育资源,也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2.鼓励学生走出去引进来,多方式募集启动资金

一个好的资金来源组合,不仅可以降低前期筹资成本和后期融资风险,还可以为新创企业的运营和成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也能够集聚整合创业的资源。新时代大学生只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将资金、项目引进来。首先是从课堂走出去,整合课时安排,让学生能利用整块的课余时间去从事社会实践。其次要鼓励学生去社会上寻求资金、项目来源,没有家里的“资助”和亲友的“照顾”,社会的风雨历练反而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自主、自立、自强。

3.培养学生科学规划理念,全方位做好规划预算

Timmons(1999)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它不仅要受机会的困扰,还要求创业者有完整缜密的实施方法和讲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领导艺术,以及多年积累的相关技术、技能、经历和关系网。”[4]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肯定个人因素的决策影响力。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的规划理念,在行动之前做好预算,对创业中可能存在的资金问题做好解决预案,就能大大降低在不断的经济震荡中遭受波动的风险,以不变应万变。

(二)促进合作交流

1.以重点高校为依托,联合周边高校建立创业教育合作体

拟建以重点综合型大学为核心、联合周边普通高校,整合创业教育的资源,建立联合创业教育的合作体系,来促进各类型高校创业教育齐头并进,保障高校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综合型大学的周边辐射作用,通过资源共享从教学理论以及创业实践等方面使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依托重点高校尤其是综合类大学较好的师资基础,利用其与相关产业的较好关系,来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业积累经验。

2.利用各届校友人际关系,充分发挥校友“传帮带”优势

校友是大学生创业中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源。以校友会作为平台,整合校友人际资源,加强各届各专业毕业生之间的联系,借此创业的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经济扶持,还能获取额外的行业知识。通过具有一定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校友,可以开拓市场和发展社会人脉,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创业资源。同时灌输学生“传帮带”的互助共赢思想,具有创业经历的毕业生与新生创业者交流自己的心得经验,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可能出现而自己又力所不能及的困难,带动一部分人去积极开展创业实践,了解自己的创业发展领域,打造良性发展的循环链。

3.鼓励学生合伙集资创业,共享创业成果,分担创业风险

学校要宣传团队合作理念,鼓励学生合伙创业。寻求合作伙伴,共同解决资金和经验问题,以最小的成本做出最傲人的业绩。大学生合作创业中有几点优势:一是团队合作可以整合社会资源,弥补个人财力的不足;二是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挫折,来自团队合作伙伴之间的鼓励和扶持,可以增加度过难关的信心和勇气;三是个性搭配,优势互补,同时具有互补性格的合作者之间可以互相弥补自身的短板。综上,合伙创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规避创业中可能出现的资金使用问题。

(三)夯实重点工作

1.完善创业教育

(1)融会贯通

要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打破课程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使专业课程和创业课程交叉融合有机配比,突破传统的“毕业生创业培训”的课程安排,将创业教育和创新理念培养贯穿在整个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2)另辟蹊径

开发特色创业教育理论,打造招牌课程。对在校生进行投资风险意识、投资运算理财等领域的强化培训,增加实践案例的比重。同时针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大学生投资者开设投资理财等相关课程,为大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3)知行合一

加强创业教育中的教学实践环节,实行开放式人才培养。开启“校企联合”的模式,加强学校同企业之间的教育培训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学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机会。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扩展到学生自学活用,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创业者。

(4)设立机构

各大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科学、更专业、更具体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做好创业能力培训,提供问题咨询帮助,对创业后期的成果进行跟踪反馈等,加深对创业教育理论的深度探索,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2.加强法制教育

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工商、城管执法等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首次出现的情节轻微、没有对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后果的一般性违法行为,只给予警示告诫,帮助大学生创业者纠正错误,不给予行政处罚。”此通知一经,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校园普法教育宣传力度,敦促学生守法创业,诚信经营,拒绝民间非法借贷,这不但是教育学生合法创业,更是保护学生的创业成果。提升学生诚信度,有利于提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声誉,对学生个人信贷、吸引融资,以及建立社会人际关系都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

3.开拓创新教育

第2篇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 400047)

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22万,创下历史新高。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问题日趋凸显,创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一个很好的就业和择业的新选择。创业意识是进行创业活动的前提和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提高创业成功率、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重庆市部分高校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查研究,对其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24-03

收稿日期:2015-01-18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GX-050),重庆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郑景丽(1976 -),女,四川仪陇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研究;蔡佳(1989-),女,山东威海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程支中(1970-),男,重庆黔江人,副教授,博士,从事产业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创业意识是一个人在进行创业活动时表现出的强大内驱力,是在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因素,它深刻反映了在面对创业时所体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应变能力。完整的创业意识往往包括审视经济环境,洞察市场走向并做出正确决策的商机意识,把商机、机会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意识,制定合理创业计划的战略意识以及在创业过程中应对和化解风险的风险意识。要想创业顺利起步,创业意识非常重要。今年两会上,“创客”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不仅体现了创业创新在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中的地位,也预示着新一轮的创业潮即将到来。尤其是作为经管类大学生,其专业方向和社会经济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经管类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很快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但是,创业意识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当代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症结所在。因此,分析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1、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独立财经学院)六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其创业意识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共发放 600 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问卷 595份,问卷回收率为99.2%。剔除无效问卷 9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586份,问卷有效率为 97.7%。

本次调点针对在校经管类大学生,男女比例为46.8:53.2,各个年级分布状况为:大一年级10.9%,大二年级30.4%,大三年级31.4%,,大四年级17.4%以及研究生10.2%。其中85.3%的大学生没有创业经历,但81.6%大学生有实习或兼职经历。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问卷以随机调查为主要方式,涉及年龄层次相对集中,样本范围较广,学生层次多样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2.调查结果分析

2.1创业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创业是个人凭借其对经济活动中信息、资源以及机会的掌握和合理应用,以相应的平台为载体,充分融合各种资源并借助相应的技术转化、创造预期财富的实践活动,创业过程是对资源的整合应用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所在的过程。而在此次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其中,72%的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创办盈利性企业,片面的认为创业是一味的追逐商业利润,实现个人财富,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而被动创业。这说明大学生创业大部分还是为了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而非精神层面的需求。

2.2创业热情高涨,创业意识薄弱

伴随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日趋增加以及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从图2可以看出,有64%的经管类大学生对创业怀有极大兴趣。这说明创业在大学生中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尽管拥有的创业热情愈发高涨,但真正践行自主创业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已经具有较强的商机意识,但是缺乏转化意识、战略意识和风险意识。空想不等于实际,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最大表现。

2.3缺乏对创业政策的深入了解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根据图3可以看出,46%的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与相关活动表示不了解或者不清楚,有些甚至不知道或从不参与学校的创业大赛等相关创业活动。创业政策及相关活动未得到广泛宣传导致学生对创业领域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这反应当前创业信息渠道过于单一,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2.4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资金匮乏

尽管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受挫的心态变得积极乐观,但是创业并不是单凭一腔热血就可以顺利进行。从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来看,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地位都是制约其创业活动顺利开展的因素。从表5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经验不够(77.1%)和创业资金的匮乏(74.1%)。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凭着一腔热血,但是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作为支撑,缺乏足够的创业资金来维持运转,其创业活动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压力,更有甚者创业活动会半途而废。

3.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途径

3.1强化大学生对创业内涵的正确理解

多数经管类大学生对创业都没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所理解的创业是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可以赚钱的事情,或者是在将来用自己的力量开创一份事业,甚至有些大学生把创业当成互相攀比竞争、炫耀的一种手段,而并没有慎重的考虑到自己是否适合创业。为使大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有准确的理解,首先学校要针对社会需求及学生自身的优势特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创业相关概念、内涵和特点。从课堂教育纠正当前大学生各种错误偏激的创业理念,避免盲目创业,攀比创业以及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创业的错误创业观念。其次,从大学生自身来讲,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创业成功。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创业不仅仅是获取金钱的途径,而是整合资源,创新思维,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创业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劳动,它是一种职业生涯,是一种事业方式,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学生应正确理解创业的内涵,运用自己做学知识,创造财富,谋求个人高层次的发展,实现自我和社会的价值。

3.2发挥高校教育职能,积极培育完善的创业意识

高校在职业规划教育中要提升对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引导,发挥教育职能,积极培育完善的创业意识。首先,高校要继续鼓励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拥有的创业商机意识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不断地了解社会及市场的发展动向,培养创业中的市场观察洞悉能力。其次,高校要注重创业转化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转变“重学轻术”的观念,牢固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制定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模式。再次,高校应进行大学生创业战略意识的培养,通过去企业实习,邀请企业家来学校讲演以及经典案例教学等活动,使学生具有创业初期战略意识。最后,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培养,通过在学校举办各种创业竞赛,让大学生在模拟实战中对创业的准备和风险有更直观的认识。

3.3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积极获取创业信息

为支持、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其中包括提供小额贷款、减免税收、员工培训享受减免费优惠等。高校也纷纷推出鼓励扶持举措,重庆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创业计划竞赛。针对这些措施,政府和高校要做好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的宣传工作。不仅要通过传统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更要通过具有公信力的官方微博、微信、BBS等网络媒体来广泛宣传创业教育,提高对创业意识的整体指引和培(下转236页)(上接224页)养。作为大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并参与各项创业活动和创业项目,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充分结合,增强创业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快捷方便的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关注市场动向,不与社会脱节,积极主动获取创业信息。

3.4提供资金支持,开展创业实践

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完善融资体系,尽量在注册登记、贷款融资、税费减免等方面予以扶持,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使大学生申请贷款资金的手续、程序简单化,省略不必要的繁杂程序;二是社会资金支持,各银行与社会贷款机构降低对大学生贷款的审核门槛及贷款利息,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三是大学生自己也要提高自己的统筹规划能力,保证资金合理利用,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不畅等财务难题。对于缺乏创业经验这一难题,大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大赛、模拟营销比赛、校园商品、甚至是兼职打工、企业实习等。在实践中面对突发的新问题,通过克服困难和解决这些问题来完善知识结构,积累创业经验,形成新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 石岩,刘洋.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研究[J].经

济研究导刊.2014(4):245-247

[2] 邹玉瑾.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素养问卷调查及其对策分析[J].

2012(8):76-78

[3] 韩丽霞.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2010(8):3.

[4] 魏秀艳,于宏辉.浅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

2012(12):88-89.

[5] 赵冬梅.河北省经济管理类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

报告[J].2010(10):96-98.

[6] 金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调查研究[J].2013(1):

279.

[7] 孙福东.黑龙江省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和研究[J].2015

(2):31-33.

第3篇

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由于多数大学生都缺乏一定的创业经验,因此在创业资金需求量上存在资金预估不足或估计不准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投资评估理论的出现,弥补了大学创业实践理论知识的空白。

二、创业投资评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有效开展

鉴于创业投资评估的专业性,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应对创业投资评估理论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有益的理论支持,认识到其对大学创业实践的促进作用,学会正确使用创业投资评估手段。

三、创业投资评估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创业投资评估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科学性

在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投资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支撑,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支持作用比较明显,创业投资评估手段的运用,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满足科学性要求。

(二)创业投资评估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有效性

从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来看,创业投资评估理论的运用,使大学创业实践获得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在整体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创业投资评估对保证大学生创业实践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业投资评估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合理性

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而言,科学性合理的投资计划是创业成功的一半。基于这一认识,创业投资评估理论的出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支持,保证了大学创业实践更加合理。

四、创业投资评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投资管理手段

(一)创业投资评估实现了对大学生创业实践资金规模的评估

在大学生创业实践过程中,创业投资评估手段的运用,不但解决了投资资金规模计算问题,同时也提高了资金规划评估的准确性,保证了大学生创业实践获得了有力支持。

(二)创业投资评估正确了解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需求

利用创业投资评估手段,大学生创业实践中的资金需求得到了量化处理,对满足大学生创业实践需要和资金需求计算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创业投资评估手段作用十分突出。

(三)创业投资评估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先进的资金管理手段

从创业投资评估手段来看,该手段作为一种专业的资金管理手段,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支持作用非常明显,只有正确了解创业投资评估手段的特点,并保证创业投资评估手段的有效运用,才能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束语

第4篇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th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ssue has become a focus.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mmerce entrepreneurship ba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pply platform can solve the capital difficult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 dissolve the operating risk to zero and realize the target function of training entrepreneurship intent,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students.

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基地;电子商务;功能构建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base;E-commerce;function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188-02

1问题的提出

基于政-产-校“三螺旋”[1]理论,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与实践研究,是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推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呼声越来越高,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总理曾多次指示“创业可以改变大学生的命运”,“特别希望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拓展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许多省市相继设立“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出台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实施大学生创业引导计划。然而,多数大学生创业基地缺少功能规划,缺少具体的创业领域、方向,更没有具体的创业指导措施与方法,政府扶持政策也无处着落,总体运行状况不佳。

2职业院校创业基地的目标功能

基于“三螺旋理论”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框架[2]如图1所示。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体现在财政税收政策优惠、创业资金扶持;职业院校为主体推动作用,体现在创业教育、创业技能培养;产业则是助推作用,体现在协助创业平台搭建、提学研合作项目。政产校共同给力,助推大学生自主创业。

尽管国家、省、市设立了很多“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助推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不多。麦可思公司对2009年度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3],公布的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1.2%,与2008届(1.0%)相比略有上升,与2007届(1.2%)持平。显然,自主创业还没有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选择。

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低,低在“三缺”。一缺“创业意向”,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是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 [4]。二缺“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三缺“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创业意向、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三者的逻辑关系为前者包含于后者之中,如图2所示。同时前者对后者有引领作用,有了创业意向,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创业精神,进而有意识地训练提升创业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创业基地目标功能应定位在培养学生“三创”,即创业意向、创业精神、创业能力。

3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功能构建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信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创业基地,以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能力为宗旨,以网销服务这一新型业态为特征,门槛低、发展前景广阔,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教育部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德人教授,2011年4月22日在上海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研讨会上透露,即将出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案例》筛选的38个案例中,有“万客商城”、“青川山大王土特产”、“乐港科技”等电子商务创业案例,指出电子商务最适合大学生创业。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成功典型,以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网上开店技能大赛[5]的成功经验,也充分说明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可行性。

根据电子商务网销服务流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功能结构的核心是电子商务操作平台。选择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平台有不同的内核,但平台的外部环境是基本相似的,如图3所示。其中,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可完全借助于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因此,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外部环境的关键在于搭建校企合作供货平台。

校企合作供货平台,由学校为主体牵头搭建。一方面,学校与产品制造企业签订商品网销协议;另一方面,学校与学生创业者签订网销协议;最终形成一个快捷、互信的网销联盟关系。学生创业者网上接单,汇总后下单给生产企业,企业根据地址发货,客户支付货款给学生创业者,学生与企业定期结算,学校适时协调好学生与企业的关系,并作担保人。这样,校企合作供货平台既可以帮助学生破解创业资金缺乏的难题,又能将经营风险化解到零。

以B2C、C2C网销为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开展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可设置为两层次四阶段,如图4所示。第一层次借助“网上创业基础平台”,引导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入门。此平台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导学生学会网购,感受电子商务魅力;第二阶段,指导学生借助此平台,学习网上开店技巧。第二层次借助“网上创业提升平台”,培养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此平台也包含两个阶段,第三阶段,指导学生网上自主开店,开始创业之征途;第四阶段,指导学生经营网店,分享创业成功之快乐。

参考文献:

[1]周春彦.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75-77.

[2]汪伟.论“三螺旋理论”下大学生创业基本框架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CEPE中国电力教育,2010,(6):180-181.

[3]源自: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Z].2010,06,01第一版.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一、引言

自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近年中国各地掀起一股创业风潮,业4.0时代下,政府层面的支持,风险资本的介入,都让创业、创新在我国变得如火如荼,据西班牙《国家报》2016年报道,在中国,每7分钟就会有一个创业公司诞生,真正迎来了“创时代”。在中国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及我国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重点,在找好工作难的情况下部分同学选择了另一条工作的道路――创业。然而,在如今创业的风潮下,创业者们真的一帆风顺吗?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据权威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的《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2008年为1.0%,2009年为1.2%,2010年为1.5%,创业率一直徘徊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与创业率达到20%――30%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根据2011年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研究策划和实施和其余相关协助单位调查后的首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收集了4551个有效样本,其主要发现为:第一,多数受访者(81.5%)对创业“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接近半数的受访者(49.1%)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相对最大(分别为30.0%,24.2%,21.0%);第二,谈到具体的创业规划,受访者倾向于“进入启动资金少、风险低”(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更多的计划在“工作1-3年后”(69.7%),在“自己家乡”(46.2%)开始创业,并选择“志同道合者”(55.0%)或“有经验的人”(28.7%)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第三,更多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享受人生自由”(65.8%)和“实现理想”(59.9%)。但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46.9%),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37.5%);第四,“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分别为83.3%,67.4%,47.0%,46.1%),而“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分别为67.2%,51.0%,47.9%,44.3%)。

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以下称双创评估报告)显示,在针对“仅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面临困难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9.7%的人认为缺资金是创业面临最主要困难,40.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9.6%的认为是缺技术,38.6%的认为是缺团队。

而针对“已创业”大学生创业面临困难的调查发现,排在第一位的并非“缺资金”,而是“缺市场渠道”。有44.2%的创业大学生认为缺市场渠道,是他们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41.3%的认为是缺人脉,38.5%的认为是缺技术,有37.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7.1%的认为是缺资金。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与对策

政府给予支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可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高校可以把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体系。而开设创业相关课程是基础,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学等必修课程,以及管理学、法律实务等选修课程。

大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提升自我创业能力。大学生要转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当创业目标明确时,需要不断提升资金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徐小洲.中国高教研究,2015.

[2]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_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彭正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创业 财务管理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形势分析

随着我国高校的改革扩招,近几年高等教育毕业生逐年递增。一方面提高了全民素质,但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高达749万,而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规模已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经济繁荣和市场活力。2014届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仍仅为2.9%,比2013届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高0.9个百分点。加强大学生创业经费财务管理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促成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必然要求。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经费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融资困难和经费管理混乱,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虽在表象上搞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成功率却极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类:一是进驻政府规划的创业园或政策扶持的创业项目,这类一般覆盖面窄,对项目创新性和可行性要求高;二是申报学校内部的创业项目或创业岗亭,这类一般是院方直接参与监管;三是学生个人联合多人或家庭进行创业,这类一般向家庭小额融资,经费管理松散随意。而三类创业模式都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法律政策不完善。虽然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创业创新,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但各地政府对创业贷款,经费投入,政策扶持,创业配套管理细则的出台和执行各不相同,所以地方差异也大。究其根源,国家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与制度保障,政策不完善,缺乏专门的监管监督部门。

2、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创业贷款政策落实有限。商业银行以营利为目的,需要贷款的企业提供财产抵押和保持良好信用记录,以预防贷款风险。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企业处于成长阶段,资金匮乏,无大额抵押物抵押,难以满足银行贷款要求。同时银行贷款审批周期长,程序复杂,通过率较低,即使通过能贷到申报数额的人也有限。长时间等待可能导致资金流断裂,企业无法运营。而且银行对于面广量大,保障性低的大学生小额贷款用款监督、催促还款的成本较高。因此大学生创业发展是很难获得银行的大力支持的。

3、政府和学校扶持的创业项目学生无法自主管理。由政府扶持或学校主导经营的学生创业机构,一般都是由承办组织机构或学院指导老师直接进行具体筹划和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等核心方面。对于学生在其中投入资金和承担的风险非常有限,大多数只是充当被动的学习者和廉价的劳动力,配合承担一些辅的工作。所以,这种运营模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它一方面束缚了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经费管理上没有学生参与,往往缺乏严密完善的监督机制。

4、学生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财务帐目不清。高职院学生创业中,创业者往往财务管理意识淡薄,存在无财务管理制度,创业收支账目不全或混乱不清,无专人管理账目和经费,甚至经常会出现管帐和管钱不分等问题,很多情况下是处在一本“糊涂账”的状况。盈利后又未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和企业发展上,而是拍脑袋、凭良心随性分配。这样创业缺乏持续的后劲,大多数是短暂的、小范围的,很少形成规模稳步发展的成功案例。其根源主要是财务管理上意识淡薄,缺乏制度,监管不足所致。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经费财务管理建议

1、国家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融资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小额信贷投资。一是调整或出台符合实际的融资政策,国家牵头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同时开辟商业银行贷款对大学生创业的快速通道,最重要的是鼓励民间资本融资,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资金来源。二是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者科学完整的信用评估和创业项目评估机制,从政府部门、投资者、行业专家等中选取成立评估机构,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效益和可行性进行严格甄选,提出建议,有效控制风险。三是建立完善切合大学生创业项目或企业实际的规范性财务管理机制。

2、高职院校围绕大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培养,从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实践能力三方面引导教育。首先,高职院学生创业教育必须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强有力支撑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进行。其次,高职院校在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设置中要注重对学生财务管理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开设《国家关于创业政策及资金制度的解读》、《财务管理》、《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等课程。此外,学校可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基金及其经费管理制度,学生通过项目审核申请,并按申报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自主实践项目运行各环节。

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者自身要注重培养财务管理意识,建立财务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应依照法律设立财务凭证、报表、账簿,做到专人记账,规范记账,账目清晰。创业资金的及时到位是创业的经济基础,创业资金的正确使用是创业的发展保障。只有依照财务制度管理使用经费,成本才能有效控制、利润才能逐步实现,创业经费才能合理运转,高职院学生创业才能顺利进行。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的同时,还应该逐步完善内控机制,规范创业经费的使用,对创业过程中所产生的收支情况即时监督,定期审计,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漏洞、遏止浪费、防错纠弊,保证创业经费在使用上的公开透明、合理合法,切实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悦.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经费管理的“三点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4,(5).

第7篇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股权融资方式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它把资本投放和企业管理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投资效率,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为工业化、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融资渠道,并成为深入影响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特征。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创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与最后抉择。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路程,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创新创业教育还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风险投资作为现时代资本投放与融资的必要手段之一,是激励创业思维的重要工具。风险投资下的创业,也因大量使用风险技术而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因而不断超越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与思维,更具发展与现实意义。

二、高职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培养,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无论在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还是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都有了进步,但仍然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匹配,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市场要求脱节。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缺乏创业技能、资金、管理知识等诸多方面的素质; 在创业过程中同时也出现有技术无资金、有资金无管理、有管理无规划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有 85%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以失败告终。

1. 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活动,它十分强调创业者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不可否认,现代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增多,使认知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根据全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众多例子来看,这种外在的表现能力,在一切顺利时能够起主导作用,但当出现困难和问题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等内在能力显得比较弱,出现临事慌乱,不知所措,遇难则止,知难而退的表现,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

2. 创业资金不足。创业资金可以来源于: 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典当融资、股权融资和融资租赁等渠道。对于创业者来说,筹集资金创办企业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大学生创业者在寻求外部融资时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考虑到贷款的安全性,银行一般不会轻易贷款给大学生创业者,风险投资者又仅关注较大的投资项目,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只能来源于自有资金、亲戚朋友的借款或其他私人股权投资,得到社会资本支持的微乎其微,从而导致创业启动金的拥有量极为有限。

3. 创业管理不善。在创业管理过程中,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基本理论来源创业教育课堂或者是创业活动实践中。一方面,创业课堂知识的简单化、创业实践活动的单一化,使他们学不到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掌握不了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规模往往基于最基本的组织结构,独立创业或者团队创业,一旦形成规模,组织结构复杂,人员队伍扩大,其管理技能日趋落后,掌控不了企业的发展,最后就不了了之。

以温州各大高校为例,据统计,目前温州市六大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 8 万人,2010 年毕业生人数为 3. 5 万人。有抽样调查显示,温州市大学生 毕 业 后 有 创 业 意 向 的 人 数 占 总 人 数 的15. 8% ,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群体正在日渐壮大、崛起。调查还显示,温州市大学生创业企业多处于初始运营期,大学生创业失败率约为 83. 97%,温州市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 5. 13%,高于全国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平均水平 2% -3%。

三、风险投资融入高职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

( 一) 基于教育创新的风险投资特征

风险投资已经成为现时代创业者积累财富的必要手段,也是激励创业者思维的重要工具。在风险投资环境下,更加容易实现创业者创新思维和想象的表现( 如风险意识) ,更有助于激励创新思想的交流和智力风暴的发挥( 如风险投资策略) 。风险投资作为创业环境下存在的一种投资形式,具有与一般环境完全不同的特征:

1. 理念: 风险投资所透露的投资创业理念,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精神( 一味着眼于赢利) ,而是以企业价值作为衡量去探索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相比之下,现实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的教育目的显得十分渺小。

2. 创新性: 风险投资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使其显著区别于传统的投资形式,从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到具体投资策略都显示了与传统投资形式的不同,而风险资本对每个项目的投资都有不可复制的地方,从而更有助于创业者智力的爆发和技术上的创新。

3. 配置: 在具有较大资金与丰富经验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吸引作用,在创业过程中起到种子融资与资源的自由配置,从而起到效益功能。

4. 专业性: 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在结构与特征上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需要打破常规,根据自身生存的创业计划,进行文化、结构上的转型,以专业性的创业经验实现持续生存。

5. 孵化器管理: 风险投资实行孵化器管理,有组织地、适时地提供企业长期成长所需要的资源,促使其顺利发展。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形成更大的投资能力,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形成一种“投入—孵化—回收—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 二) 风险投资是高职创业教育创新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手段

1. 风险投资体现开放性的创业家精神理念。具有风险投资意识的创业家,他们有着高瞻远瞩的乐观主义,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创业并不是追求自己的兴趣,他们能打破现状和陈规,希望从根本上改变世界,提倡以企业价值作为衡量去探索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通过这样的创业精神与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转变高职创业教育的定位,树立新教育理念,使之更为开放与长远化。

2. 专业性的创业体系改变知识的传递与教学。专业化的投资渠道、运作、管理等风险投资手段形成了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激发了创业创新的灵感,提高了学习者去芜存菁、重塑知识逻辑的能力。知识的传递不再依存于经典教材,知识的迁移也不再是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方式,学习者按需汲取和自我组织知识,并再造有限知识范围内的逻辑体系。

3. 多元化的创业实践驱使学习模式和习惯改变。风险投资提供的是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和教育模式,信息化、金融化、技术化、文化化改变了通识教育的局限性,改变了知识迁移和衍生的途径和范围,封闭式、资源有限的教学模式,走向了开放、资源无限、多元交互的方式。

4. 风险投资促进以转化器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新发展。风险投资促以风险转化、资金转化、角色转化以及成果转化等一系列功能。传统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在校创业第一线人才,而缺少由在校到校外、走向社会这一中间的转化教育过程,导致众多在校大学生创业事业终止。在风险投资环境下,转化和被转化的关系切换以及创业者角色的双重性不仅有助于教育的连贯性、知识的集成,也更能塑造学习者的长远意识,这些对于目前广泛存在的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阶段性、短暂性等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有利于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创业过程的形成。

5. 风险投资促成创业教育的职业规划。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职业转换多元多变,个人职业规划成为个人职业延续 。高职创业教育缺乏对创业者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着眼于短暂的利益,将就业与创 业混搅一起,达不到创业教育实质内涵。在风险投资环境下,创业有种子、创建、成长和成熟等四个发展阶段,在无形中给创业者铺垫了成长之路,使之慢慢发展与成长,实现创业者真正的理想。

四、通过风险投资推动实现高职创业能力培养创新的路径选择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今天,我国将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展,进行大胆改革,甚至是颠覆式的教育改革,借助风险投资理念融入高职创业教育中,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高职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与渠道。

( 一) 重新思考和深入认识,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

确定风险投资在创新能力提升和创业教育的支撑要素。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是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开展的,为此,必须摒弃过去只是将高职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的观念,改变“创业教育是短期知识技能教育,只是掌握就业能力的一种训练”的认识。将风险投资家的创业理念贯穿在创业教育中,确立创业能力培养目的是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开放性企业家精神思维,目光远大,在能力培养兼顾下,将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融入到创业教育的学习中,使自己成为一个风险投资者,以企业价值作为衡量去探索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商人或者纯粹地为了创业而创业。

( 二) 加强以风险投资为中心的创业课程设计与建设

以面向行业的课程群集替代单一的课程,全面重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风险投资学作为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将课程内容与创业实践有机地结合,优化教学流程,建设风险投资主干课程,增加课程的比例和学分等,课程设置为创业提供专业和技术上的支持。通过课程学习,加强在校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控制以及风险投资策略的掌握。同时,在课程建设中应注意重视和加强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确定课程内容,使大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与创业风险投资相关的知识。

( 三) 致力于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风险投资理论应用水平

国外的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有创业或投资的经历,熟悉企业的运营,具有较高水平的创业实践能力。鉴于国外的经验,提高高职院校创业培养能力,其师资质量的建设尤为关键。在风险投资创业环境下,将风险投资应用作为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应着力于建立多元化的师资力量,通过多种培训途径,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和创业实践能力,推动教师终身学习机制的建立。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让教师进入企业,同时让企业中的投资者、创业者来到学校,形成投资教育环境的循环教育,扩充师资队伍。

( 四) 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内在技术与管理优势,建立创新型风险投资教学模式

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建立具有技术与管理优势的创新型风险投资教学模式。明确投资学习中技术的综合性、知识的专业性、风险的控制性以及运作的规范性,改变传统教条式单方面创业知识传送或者以成功创业个案作为实验技能研习,建立构造主动设计下具有的风险投资操作与管理技能的创新实践活动框架,并建立在校创业园的风险投资工作室,其核心在于提供创业过程中风险因素的解决、融资技术上的指导、业务管理技能的提高,得以建立教学上的投资引导与仿照的案例库。

第8篇

【关键词】“1+X”模式;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构建

“1+X”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创业指导形式。当前的就业环境相对严峻,如何在此就业创业环境中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一大重点。所以,分析大学生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心理、构建创业指导体系变得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

一是政府层面。我国十七大、十明确提出推行就业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从而推行“互联网+”、创客活动,让全社会人员都参与自主创业。另外,各层级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一系列就业政策,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援助,让更大学子有时间、有资本参与市场竞争与创业。

二是高校层面。就业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点与核心,正规化、制度化的创业课程体系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另一大趋势。通过大量的创业培训、创业教育活动,各大高校已经基本形成创业就业氛围。

三是大学生群体层面。自主创业观念逐渐深入大学生群体中,有意向参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从社会的发展看,大量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大学生群体开始涌入社会,他们将大量的知识与技能转化成为社会生产力。另外,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在各大高校的成活率相对较高,对高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极为有利。

二、大学生创业心态分析

一是创业人员的结构分析。资料显示,低年级学生、男性学生、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创业比例最高。一方面,大学生的创业受到不同环境及背景的影响,构成创业人员的也相对不一,但大部分创业学生都因希望获得较高的价值感,且对创业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他们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创业。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还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来自大城镇的大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商业活动相对熟悉,其创业的可能性及成功率相对较高。

二是自主创业的参与热情与认可程度分析。大部分学生有创业意向,也有部分大学生倾向于边找工作边创业,但受条件的限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热情仍然不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创业资金的缺乏、合作伙伴的缺失、创业经验的缺乏、创业知识的不足及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

三是自主创业策略分析。针对如何开展自主创业工作问题,大学生对此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开展与企业的交流活动,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热情度,从而形成较为深厚的创业经验;第二,定期开展创业设计大赛,让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互相交流,从而进行有效的竞争与合作;第三,高校提供创业项目基金,为大学生的前期创业提供有效的资金积累;第四,高校定期举办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报告会、创业咨询活动及自主创业辅导活动。

三、基于“1+X”模式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构建

(一)深入理解“1+X”模式

“1+X”创业模式中的“1”是指1个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X”是指以人为本、全方位的立体式创业指导体系,从而实现一帮一、一帮多的创业就业形式,推行帮扶机制。

一是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高校要积极参与创业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推行创业培训、孵化、资金扶助、指导。二是建立以人为本、全方位的创业指导体系。第一,确保大学生能获得准确的创业信息服务体系,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创业政策、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从而形成以院系为核心、辐射全校的创业信息体系。第二,完善创业课程体系,即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将就业与创业相结合,发挥自身兴趣与特点,从而构筑起相对丰富的自主创业能力体系。第三,完善创业融资体系,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资金不足的问题,推行小额贷款资助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

(二)设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按照统筹规划、具体操作、辅助实现三个层次,分别设立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创业服务中心、各学院创业指导小组及各类学生社团。一是根据统筹规划层,设立学校创业指导委员会,即通过研判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从而统筹、规划、部署及考评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从而起到监护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职责。二是根据具体操作层,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指导小组,即为大学生提供一线的信息资源,从而形成班级-院系-学校三位一体的创业指导体系。三是根据辅助实现层,将各类学生社团贯穿到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即通过社团服务各创业团队,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三)完善“1+X”模式的创业指导体系

一方面,围绕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构建创业服务窗口、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及大学生创业导师团队,从而将服务-创业-指导结合起来,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活动。另一方面,推行多种途径的创业指导活动,将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创业课程体系、创业融资体系、创业实践体系,从而构建相对完善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要理解“1+X”模式的真正内涵,设立与完善创业组织结构,从而进一步完善基于“1+X”模式的创业指导体系,让更多的教师、学生、企业家参与指导创业,全方面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春华.“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5,12:71-73.

[2]汤秀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四位一体”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对河南省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5,02:78-80.

[3]王博,马琳娜,李新殿.如何提升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实效性[J].现代交际,2013,02:203+202.

[4]卓高生,曾纪瑞.创业大学生社会融合现状及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29-34.

[5]兰顺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实践研究――以襄樊学院个性化创业指导为例[J].学周刊,2012,24:10.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创业环境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创业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重要选择,为此,我国也积极推出各种创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发展。但是,从我国大学生实际创业成效上看,创业现状并不乐观。第一,大学生创业热情虽然呈现高速上涨状态,但是真正能够付诸于实践的人却很少。2014年6月,199IT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在网上展开了一次历时一个月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调查的报告,从近2000份的调查中发现,近80%的在校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创业意愿,但是真正实施自主创业的比率很低,平均不到2%。第二,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低。目前,我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大多选择餐饮、咨询、零售等科技含量并不高的行业,这些企业规模小、风险大,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其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199IT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是这样的非高科技创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率也仅占2%~3%。相比之下,美国开展大学生创业的时间较长,经验丰富,创业教育体系比较完善,创业环境宽松,因此,美国大学生创业人数不仅多而且成功率较高。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和美国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借鉴美国经验,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中美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1.创业发展动机显著不同

国内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的数量急剧扩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剧增。但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新常态的今天,国家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因此,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由于大部分的创业政策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而制定,也就降低了大学生这一创业群体所应当强调的创新性,进而导致创业学生更多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科技含量较低。美国基于创新动力引发创业。20世纪60年代末,因为科学家们一次偶然的实验,仙童半导体公司在硅谷成立。自此,硅谷地区迅速形成了硅半导体产业集群,并形成了专业的投资行业。创业者成功范例的推动、产业链的迅速发展以及美国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文化,促进了很多美国大学生为了突破自我加入创业者行列。由于中美大学生创业的起因不同,因此,大学生在接触创业的时候,接受的教育目的是不同的,最终导致他们所处的创业氛围和对待创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2.创业社会环境差异明显

我国大学生创业资金不足,对创业环境感到陌生。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是父母资助或借亲戚朋友的资金,资金规模有限。要想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虽然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民间借贷、P2P平台、风司等渠道,但是,由于他们创办的企业规模小、风险大,很难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资本市场融资门槛难以逾越,难以承受民间借贷的高成本,风司更不会将资金投给毫无保障的处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因此,即使是很好的创业项目也会面临着没有足够的资金而终止的困境。与此同时,创业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才能,但大学生在校园里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会感到陌生,难以适应,创业成功率低下。与我国创业环境不同的是,美国社会鼓励创新,有雄厚的风险投资资金,能够为美国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提供便利的创业条件。创新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世界强国的美国非常注重给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环境。过去的美国依赖资金、设备和场地等硬件创业条件,但现在他们更加提倡对知识的创新能力。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公民积累的大量财富已转化为风险投资资金,为创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另外,美国为创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包括新公司的申办、信用制度的健全等等,不仅门槛低而且申办快捷。良好的创业环境促成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升。

3.创业政策落实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的创业政策难以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首先,尽管政府制定了许多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政府却仅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公众表达对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关注,这种“扶贫式”的优惠和资助难以弥补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缺口。其次,政府制定的创业政策都是粗线条的,只规定了原则和方向,缺少便于操作的实施细则、监督贯彻落实的配套政策以及激励机制,这样就直接导致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无法落到实处。最后,众多创业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体系,而且同大学生创业相关的部分政策会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难以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美国政府为了保证创业的健康发展,专门制定相关的支持法案并成立专门的机构,而且这些法案和机构的每一个职能都制定的相当细致和完善,符合美国大学生创业的实际需要。同时,美国政府通过出台各项法规来保障创业型企业的发展。最值得借鉴学习的是,美国政府出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门的辅导机构,并且资助高校开展有商业价值和潜力的创业项目的研究。

4.创业教育层次不一

国内的教育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应试能力的教育。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使得学生从小为了考试而学习,缺乏自己的想法,也缺少发展自己兴趣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创新、创业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会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其次,国家现在提倡的高职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技术,方便将来就业,并没有形成专门的创业教育。尽管有些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也是凤毛麟角,精英化的创业教育体系并没有形成。政府在校园之外也没有提供足够数量的创业专门机构和资金,这也大大限制了创业教育的发展。此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然而能够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也非常有限,很多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没有接受过系统规范化的创业知识培训。相比于中国,美国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教育形式多样,创业教育普及孩子的成长过程,并且创业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首先,完善的创业教育培训系统为美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创业型人才。例如,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条件,斯坦福大学允许学生延缓毕业,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交流,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并吸引风险投资公司与好的创业项目合作。其次,创业教育在美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体系,创业教育课程涵盖了所有的学习年级。在美国,学生从小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项职业,学习职业技能,甚至有中小学生进行高技术领域的创业活动,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其日后的创业活动。最后,美国的教育注重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所以,美国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勇于尝试,具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在步入社会前就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

5.创业者性格截然不同

创业者个人的性格对创业的影响至关重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强调的是诸如“三从四德”“尊师重教”这样服从精神的传承。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人们就渐渐失去创新和改变的勇气。人们普遍安于现状、求稳怕变,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服从,不习惯于主动地创造和变革。在这样的氛围中,创业者可能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败而丧失信心,不愿再次尝试。这种社会文化的沉淀、在大学生心理深层的传统观念以及害怕失败的性格让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浅尝辄止。众所周知,美国对于孩子采用民主式的教育方法。因此,美国人将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尊严放在了特别突出的位置。面对困难,他们迎难而上;面对失败,他们不会轻言放弃。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美国人始终保持着进取的创业精神。二战之后,各国精英人才纷纷涌向美国,移民的冒险精神和挑战精神无疑为美国的创业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有着“民族大熔炉”之称的美国社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是这样的不同性格,自主创业在美国十分普遍,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启示

1.在实践中培养创业动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书本知识,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实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寻找兼职机会。再次,营造创业光荣的社会和校园文化氛围,利用一切资源大力宣传创业成功的案例,邀请各行各业的创业成功人士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培养创业兴趣。

2.营造正能量的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的改善包括创业人才培养环境和创业政策环境的改善。为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宽松、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的社会环境的营造就变得尤为重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创新活动,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氛围。同时,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把理论和经验转化为实践,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要从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困难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税收、融资等相关的创业政策,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对大学生创业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

3.正确引入创业教育机制

要想让创业在国内更好的发展,完善创业的教育体系已成为不二选择。首先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机构,组织在创业领域成功的人士加强对创业教育的系统研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和体系,丰富和完善创业教育理论,也为有着创业疑惑的大学生提供一个权威的咨询机构。再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决定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引进有丰富创业经验的老师来提升创业师资力量迫在眉睫。除了对创业教育体系进行完善之外,对于创业者个人的性格教育也很关键。但是,任何国家的素质教育与他本身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都是离不开的,因此,在素质教育上,我们要积极借鉴美国的经验,取其精华。尽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主客观因素还不如美国,但是,只要社会、高校、政府和创业者共同努力,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将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余国宇,徐德平.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比较分析及启示[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5(2):94-96

[2]张娜依.我国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视界,2014(3):27-28

[3]胡继民.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5):156-158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战略管理;业战略模式

一、引言

创业者必须制定和实施恰当的创业战略,才能保证初创企业健康平稳地发展。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创业者有许多与社会上创业者的不同之处。大学生初入社会,心智上还不够成熟,对外部竞争环境的把握欠佳;虽然充满创业激情,但往往在过程中缺乏严谨细致的规划。调查数据显示,52%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而全球大学生平均创业成功率是20%。分析失败原因,90%的大学生创业失败者将其归结于创业初期过于理想化,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细致思考和可行性分析,缺少对创业长远性的整体规划,缺少创业战略管理。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战略管理能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创业战略分析

(一)创业宏观环境分析——审时度势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在选择具体创业战略前,大学生创业者需对创业的政治法律环境进行分析。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政府的扶持行为密不可分。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得到了国家很大重视,在今年4月的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切实落实已出台的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提高高校毕业生创办小型微型企业成功率。”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全国各地已共建立了将近3000个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另外,大学生创业者还需要对项目本身的政治法律环境进行分析。对于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生产运输渠道、销售渠道等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创业者必须咨询相关机构,并进行深入了解。

2、经济环境和社会人口统计分析

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忽视经济环境和社会人口统计分析,导致创业战略选择缺乏全面性的考虑。大学生需密切关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趋势,有助于创业者更好地根据经济变化情况调整战略方向。在社会人口统计方面,大学生创业者需要了解社会人口的规模、结构、就业、教育程度和收入等情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人们的消费品位和偏好,使创业者更好地分析市场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战略管理。

3、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包括目前的社会科技总水平,以及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创业往往以“智”和“新”取胜,新技术的发现和推广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学生创业者更应该利用好自己较高的技术知识水平,在技术创新上赢得成功。这需要大学生创业者认真了解技术环境,把握技术发展前景,从而制定更好创业战略。

(二)创业微观环境分析——把握市场

1、目标客户的分析

大学生创业战略制定前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确定目标客户。根据客户的需求,将相似需求的人群集中起来,便可以形成清晰的目标客户。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明确自己能够为客户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并针对特定的产品和服务设计战略计划。

2、竞争者分析

在寻找到目标客户后,大学生创业者还必须清楚地了解竞争对手,包括其核心竞争力和其经营管理优势。首先,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分析市场现有的行业竞争者,因为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是新创企业最直接最重要的竞争者。其次,大学生创业者还要分析行业壁垒以及潜在的入侵者。新企业的加入会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分析潜在入侵者有助于创业者预测长期的利润走向,考虑在未来更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及时收回成本,并占领市场的一席之地。最后,大学生创业者还需要分析替代品厂商。替代品与本产品具有相似的功能,能够满足相似的需求。因此,替代品也会对产品本身带来威胁,与替代品之间的竞争也是大学生创业者需要细致考量的。

3、供应商分析

大学生创业者需要通过分析供应商市场情况,包括供应商的集中度、供货质量水平、转换成本等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这样既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又能保证稳定的供货源,为产品的销售打好基础。

(三)自我认识和定位——理清思路

1、明确创业目标

许多大学生创业者缺少明确的创业目标,以至于在创业过程中迷失方向,要么好高骛远,要么畏畏缩缩。大学生创业缺少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对未来事业的可能发展前景也缺乏经验。创业目标为创业未来提供一条发展的主线,这样,创业者才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实现每一步战略目标。

2、做好创业企业定位

大学生创业者必须考虑自身具备的经验和能够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做好未来的企业定位。一般大学生会选择投资小、现金流小,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创业项目,尽量少地依靠外部资金支持,以求创业初期稳定地发展。当然,对于有管理经验,有较多资金支持的大学生,可以尝试建立结构更明确、更系统的企业。这类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多吸取可利用的资源,借鉴社会上创业企业的成功经验,大胆地制定和实施战略,保证企业长期的良好的发展。

3、清楚风险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6-0075-05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当前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不断涌现并被媒体广泛报道,然而不能忽视当前大学生创业依然有不少困难,徐小洲、方舟、邢楠等人的研究显示,融资难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1-3]。国务院在201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大学生创业及融资现状到底如何?现有融资渠道对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适用性怎样?如何改善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现状?笔者拟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及融资状况调研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和一系列创新创业优惠政策的推出,大学生创业几率持续上升。据麦克斯研究院的调查[4],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接受调查时有2.9%自主创业,这一数据在2008届时为1.0%,此后连续7年保持上升(如图1所示)。然而我们应该看到,尽管自主创业率持续上升,但2014届自主创业率也只有不到3%,而2014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20%~30%[5],对比显示出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了解大学生创业及融资现状,笔者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三年之内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分别进行了调查。 对在校大学生的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选择了武汉3所本科院校和2所高院校,随机抽取这3所本科院校和2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问卷调查围绕大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创业意愿、创业体验、创业政策和融资渠道认知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由于在校大学生大多数并没有实际从事自主创业,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融资调研并不具有完全代表性,笔者又选择了毕业三年之内自主创业的10名大学毕业生开展了个案访谈,访谈内容围绕创业动因、创业过程、创业项目类型和规模、创业融资渠道、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等五个方面展开。

(一)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认知的调查结果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每所高校1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0份。有效被访者中男生257名,女生233名。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

1.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

在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181人,占37%。在这181名有创业意向的被调查者中,有101人表示要先就业再创业,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得到一定的锻炼并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再创业。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打算,首选是就业。总体来看,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

2.大学生缺乏创业体验

在所调查的高校学生中表示自己选修过创业课程的有39人,占8%;被访者中表示参与过创业大赛的仅有30人,占6%;有56名被访者表示在校期间进行或参与过创业实践,约占11%。这说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创业体验,导致创业经验不足。

3.大学生对创业相关优惠政策认知度偏低

表1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受访大学生对创业优惠政策缺乏了解,无论是创业企业营业执照申请、创业小额贷款、创业企业税收优惠,还是政府创业基金、创业培训,熟悉这些优惠政策的受访大学生比例不超过2%,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不知道这些创业优惠政策。

4.资金短缺成为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

创业过程充满各种挑战和困难,表2显示51%的受访在校大学生认为,资金短缺是创业过程中的首要困难。尽管也有19%的受访者认为缺乏经营管理经验是创业的首要困难,有17%的受访者认为缺乏社会经验是创业的首要困难,但资金短缺显然成为大部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

5.大学生对创业融资渠道认知度较低

由表3可见,在面对“创业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这个问题时,位列第一的是动用个人储蓄积累,有394人次选择该选项,348人次选择找父母或亲友借款,排在第三位是选择申请银行贷款,有186人,选择申请风险投资和选择申请政府创业基金或项目支持的人次并不多。当进一步问到被访大学生“如何看待向金融机构融资”时,72%的被访者选择“达不到融资条件要求”,54%的被访者选择“手续复杂、周期长”。

(二)针对毕业三年之内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结果

考虑到问卷调查对象是在校大学生,而在校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没有实际创业。为提高大学生创业调查的代表性,笔者选取了上述5所高校中毕业三年之内自主创业的10名毕业生,开展了个案访谈,访谈内容围绕创业动因、创业过程、创业项目所属行业和规模、创业融资渠道、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等五个方面展开。对已创业大学毕业生的个案访谈结果如下。

1.创业项目大多科技含量不高

在我们访谈的创业大学毕业生中,创业动因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为了理想,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这类大学毕业生对创业有一定的打算和想法,在校时关注过创业并做了一定准备;另一类是找工作不顺利,被动地选择了创业,此类创业大学毕业生对于创业项目没有长期规划,创业缺乏准备。总体来看,受访创业者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因而也不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业项目能否成功还需时间检验。

2.创业融资难是大学毕业生创业初期遇到的最大问题

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包括资金短缺、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创业能力训练不够、对创业规划不了解、产品推广困难等,但创业初期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和融资难。任何一个创业项目,初期都需要场地租赁、经营用品购入等费用开支,资金充足是保证项目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不少受访者都表示在创业之初曾遇到资金短缺和融资不畅的问题。如何在创业之初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是创业大学毕业生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3.创业融资以找父母或亲朋好友融资为主,较少利用其他融资渠道

受访创业大学毕业生在谈及创业融资渠道时,表示主要依靠父母资助和找亲朋好友借款,较少利用其他融资渠道。不少创业者知道可以向银行贷款,但对贷款条件和具体的申请流程不了解;个别创业大学毕业生申请了银行小额贷款,然而贷款申请审批时间过长,当贷款实际审批下来时,已错过了最需要资金的时期。受访者基本上没有享受到政府创业扶持资金资助。很多受访创业大学毕业生表示对其他融资渠道不太了解,这与之前对在校大学生融资渠道认知的调查结果是吻合的。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对创业大学毕业生进行的个案访谈,笔者发现,融资难是大学生创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原因,以期为缓解融资难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大学生创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一)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狭窄

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融资方式分为内源式和外源式融资两大类[6],笔者对这两类融资方式下大学生创业可以选择的渠道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学生创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创业融资渠道偏窄是导致大学生创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1.内源式融资方式仅能解决小规模创业资金缺口

(1)筹集自有资本金。大学生创业融资时首先想到的是筹集自有资本金,而筹集自有资本金往往主要是寻求父母、亲友资助和个人积蓄,能够筹集到的资金规模受父母、亲友和个人财力的限制。自有资金融资方式在创业初始期可以快速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但在企业扩张期则作用有限。

(2)留存收益转增资本。大学生创业初期很难盈利,创业能够走向正常经营并获得利润,需要积累一定的时间和经验,能够进入这一阶段,创业基本上就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财务状况也开始改善。然而,即使此时考虑留存收益这个渠道解决企业资金缺口,也会受留存收益规模的限制,所以不是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2.外源式融资方式申请条件和适用性各异,很多缺乏普惠性,对创业团队财务管理能力有一定要求

(1)向银行贷款。普通贷款品种并不适用于初创阶段的企业,商业银行从贷款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完备的审查审批制度,初创阶段的企业往往因为财务指标达不到要求等种种原因而通不过贷前审查,从而得不到银行贷款。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政府联合商业银行推出面向大学生的小额创业贷款,只要是在校大学生或毕业三年内的大学毕业生都具备申请资格,但是需要提供贷款抵押或保证担保[7]。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不超过10万元,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利息由政府财政补贴,低于同类别商业贷款,有的甚至没有利息。由于额度不高且期限短,该种贷款只适合于规模较小或资金需求量不大的创业项目,并且小额创业贷款是一次性贷款,一般不给予二次贷款,不能解决创业企业长期持续性的资金需求。

(2)利用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应收应付的债权债务关系,收款方延期收款从而给付款方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这种融资方式可以提供的融资受双方交易金额和收款方企业规模限制,金额有限。商业信用方式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但需要注意控制风险,如果测算不好收付款时间和金额而导致延期支付甚至拖欠,将对自身信用和后续业务的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3)吸引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针对有市场前景并且创业团队十分优秀的企业,一旦确定投资,风险投资既不需要被投资方提供任何担保,也不需要偿还的承诺。如果投资成功,风投将获得巨额回报;如果投资失败,风投将承担完全损失。正因为风险投资需要承担巨大风险,所以对项目或企业的选择十分挑剔,能够得到风险投资的项目或企业如凤毛麟角。大学生创业能获得风险投资的几率极低,除非创业项目或创业团队优秀得非同一般。

(4)申请政府创业扶持资金。随着中央政府提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号召,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政策涉及工商、务等多领域的税费减免以及专项资金补贴等,还有专门设立的创业扶持基金,通过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创业大赛遴选优秀创业项目给予基金资助,大学生创业时要关注政府的这些政策措施,以争取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总体来看,大学生创业项目能够获得政府创业扶持资金补贴或创业基金资助的几率不高,因此不具普惠性[3]。

(二)大学生创业中自身原因导致创业融资难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大学生创业融资难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密切关联,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业准备不足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开展还比较有限,无论是创业课程开设,还是举办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与实际创业还有很大距离,在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甚至没有选修过专门的创业课程。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创业体验,创业经验不足,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实际创业时有种种不足,往往因创业项目缺乏明确的规划而导致融资成功率低。

2.创业能力不强

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者具备强烈的创业欲望、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但大学生在创业初期满怀希望、充满热情,但抗压性较弱,执行力和管理力不强。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总是力不从心,难以解决,导致创业项目融资时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

3.创业项目科技含量低,经营风险大

从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来看,科技型创业所占比重小,大多数属于就业型创业,企业规模小,这类创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较大,且可作担保的资产少,导致金融机构面向大学生创业放款十分谨慎。即使得到资金,企业经营运作和财务管理如果没有及时做到合理化,很容易导致资金回报低甚至收不回的问题,这将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对就业型大学生创业的信用信心和预期,导致其他创业者更难获得资金支持。

三、破解大学生创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一)拓展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要帮助大学生在融资渠道和方式上打开思路,力争寻求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特别是要在分析创业企业或项目自身条件和资金缺口用途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寻求融资渠道。

1.合伙经营

大学生创业阶段可以考虑寻找合作伙伴,一起合伙经营。大学生创业采用合伙经营方式具有独特的优点,不仅能解决单个创业者资金单薄的问题,而且大学生创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众多,与他人合伙经营,可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同面对和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融资租赁

如果资金用途是用来购买设备,可以考虑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需要的设备,而不是以融得资金直接买下设备的方式来解决设备缺口问题。与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周期一般较长,且融资成本分摊到各期,不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财务压力。融资租赁对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具有融资成功率高且易于管理的特点。

3.众筹

众筹即发起人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对筹款项目感兴趣的网民成为其支持者,每个支持者按自己的意愿和承受能力出资,资金额可大可小,灵活方便。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可以展示的创意或项目经过互联网的和传播,都能达到传统媒介无法企及的范围。众筹具有影响范围广、筹资迅速的特点,一个项目是否能成功募集资金不再完全依赖商业可行性,只要有足够多的网友喜欢和支持,就可以募资成功。同时,能否募资成功,也成为创业项目是否受欢迎、是否值得实施的一个指标。因此,众筹为各种类型创业项目的融资提供了一个渠道。具有创意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十分适合众筹融资方式。

(二)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质量以提高创业融资成功率

除了上述融资渠道拓宽和面向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金融机制创新以外,大学生创业质量必须得到提升。首先,创业需要有核心竞争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就业型创业,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潜力,努力将创业企业向科技型创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方向发展,在创业中运用知识,积累经验,完善管理,健全制度,力争发展。其次,大学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需要有具备实际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这样在创业融资时才能做出全面合理的安排,既考虑内源式融资,也考虑外源式融资,并注意运用财务杠杆,控制财务风险,融资成功后也必须懂得合理利用资金,加强营运资金核算和管理,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伴随着大学生创业质量提升,创业企业筹融资的成功率也必将得到提升。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

大学生创业成功不仅要靠充足的资金,更需要经验和管理。高校教育要进一步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将贴近现实、应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大学生。政府应协调各个部门、整合各类资源[8],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优惠条件,公开各种优惠政策,并深入高校、创新创业基地或产业园作好宣传服务工作,让创业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便捷地申请政策性资金扶持。各类企业要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在推动行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观之下,以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比如,提供岗位机会培训大学生的经营管理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创业经营提供相对宽松的商业信用条件等等。为倡导和鼓励企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可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吸纳在校大学生实习,通过实习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为自主创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W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

[2]方舟.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2(10):59-61.

[3]邢楠.我国大学生创业资金筹集的难点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1):41-42.

[4]胡望斌.美国大学生创业见闻与思考[N].中国科学报,2016-03-03(7).

[5]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14.

[6]林四春.融资活动类型及融资与投资活动比较[J].财会月刊,2012(6):46-49.

[7]隋芒.大学生创业导师谈创业项目有哪些融资渠道[J].劳动保障世界,2012(21):25.

[8]李华晶,张锐,康克,陈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融资渠道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市海淀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158-160.

Research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Financing

HUANG Rui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205, China)

第12篇

【关键词】创业失败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52-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大学生创业也因此成为热门的话题。然而,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创业,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的成功,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并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本文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一 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的直接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创业活动从各个方面和各种渠道扩大着实践主体的知识容量和背景,丰富着实践主体的知识、经验积累;同时,创业活动为实践主体提供了将知识、信息运用于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机会,这有利于实践主体对某一问题、某一项目甚至某一专业形成网络化的综合性认识。

大学生创业的间接意义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还能帮助其他人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还能够产生一批新时代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

二 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

大学生创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从而导致创业失败。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不够成熟

大学生创业心理往往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大学生创业心态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1)缺乏自信。大学生创业者中绝大多数选择创业不是来自对创业成功的自信,而是源于外在求职的压力,其创业初衷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2)急功近利。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思维活跃、有较宽的知识面以及较高的人文素质,所以在选择项目时,往往选择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着手,结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启动资金短缺

大学生创业基本上是白手起家,资金来源于向家人、亲戚、朋友借之外,部分依靠银行的小额贷款。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大学生在创业投资过程中顾虑过多,压力过大,放不开手脚,直接导致一些决策性的失误,或者是由于资金短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白白丢失发展机遇。

3.创业项目选择困难

创业项目选择,是大学生自主创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选择项目存在两个问题:(1)部分大学生创业者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门槛较低的服务行业。虽然开始比较容易,但最后无果而终的较多。(2)部分大学生只凭自己的兴趣或者赚大钱的念头,会选择高科技领域、名牌产品专卖店等投资大、风险大的项目,对形势估计不足,往往劳无所获。

4.缺乏创业知识

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往往缺乏创业知识。例如,注册、贷款、办理各种手续、相关法律知识、创业方式和技巧以及各类应注意的事项等都不具备。这些基本常识的缺乏加大了创业的困难程度,甚至由于某个环节没有做好而导致创业失败。

三 改变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对策

针对大学生创业普遍遇到的挫折,笔者进行了总结,认为大学生要创业成功,首先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准备:

1.心理准备

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准备决定了创业的成败。对于一个初创业者来说,首先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基础,如果对所选的创业之路没有信心,不如放弃。当然,盲目自信也是不行的。其次,要做独立分析和决策的心理准备。既然决定创业,一切都得靠自己决策和规划。再次,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创业不同于上班,既然选择创业,就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学会约束自己。

2.资金准备

资金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亦是影响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也就以下几种:父母、银行贷款、申请学校创业基金、自己打工赚的、向同学朋友借等。总之,没有第一桶金是无法创业的。创业之前,一定要评估自己和合作伙伴的财力,如果自有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3.项目准备

选择项目时,要从了解自身的能力和优势开始,同样的项目,别人做得成功,你未必也会成功。别人做不了的项目你也未必做不了。每个人的优势和兴趣是不同的。选择自己了解的行业或与自己兴趣相关度高的行业,做起来才会胸有成竹,至少会提高成功的概率。

4.知识准备

知识准备应分为三块:(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大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学好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只有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才可以终身受益。(2)经营管理知识。在市场化浪潮席卷下的今天,创业者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从系统整体观念出发,统筹、协调、控制和优化各种资源。(3)经济和法律知识的准备。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大学生创业必须熟悉和了解市场、社会和企业等内外部环境的法律法规及其运行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能以法律为武器,规范自己和企业的行为,保护自己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大学生创业作为我国的一个新事物,存在不足在所难免。只要大学生做好内因分析、端正创业态度、具备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寻求雄厚的资金支持,更新经验和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就一定会给自己创业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宗祥、施小明.创业活动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