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时间:2023-07-14 17:3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

关键字: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融资;对策

宦溪镇山区位于福州北面,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山峦起伏、溪流纵横、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宦溪镇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宦溪镇从事休闲农业的人有0.11万,占从业人员的11.9%,丰富的人力资源为休闲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如何充分运用自然资源和当地人力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地发展当地休闲农业产业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概述

福州市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始于80年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旅游成为人们的一大选择。宦溪镇结合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休闲农业产业,不过初期发展相对缓慢。随着国家休闲农业产业政策的出台及人们对休闲农业的认识,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宦溪镇引进台湾的休闲农业新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企业快速成长。目前宦溪镇拥有6家休闲农业企业,休闲农业年产值达到700万元。

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自发式、自主式、开发式。

1.自发式

在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村地区的许多农户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活动。例如,萝卜山庄的农户利用较好的山头资源,修建萝卜山庄,通过农家乐的小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在山庄内设立小鱼塘钓鱼、拔萝卜等休闲娱乐活动,年收入达到50万元。

2.自主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众旅游的兴起及游客需求呈多样化,使人们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和参与,很多“体验旅游”项目融入农业旅游项目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内容。2005~2011年,宦溪镇将茶叶园、萝卜和园甘薯园打造成为休闲体验模式,让顾客充分体验农事的快乐。

3.开发式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崇尚绿色消费,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渐与绿色、环保、健康、科技等主题相结合,更加注重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科技农业示范区园区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旅游功能的要求。例如,福州快乐园艺有限公司注重人们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在园内设立茶叶采摘体验园,设立茶叶文化广场,游客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二、休闲农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资本持续投入不足

由于休闲农业具有前期投资较大、回报慢的特点,资金充足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访谈中我们得知宦溪镇6家休闲企业投入的资本各不相同,企业投入的规模大小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例如,福州满堂香公司、登云休闲农场和北郊华侨农场在中后期的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扶持,一系列新型项目进展缓慢,有的项目甚至被中途搁置,这严重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政策落实不到位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了福建省的战略定位,其中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把福建省建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福建省政府和福州市政府也制订了《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福建省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规划》;宦溪镇镇政府也相应的制订出《宦溪镇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促进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意见》等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宦溪镇镇政府由于人力、物力及财力的不足及政策的实施缺乏一个可靠的监管机制,所以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从访谈中得知,3家企业对于政府在政策实施方面较为不满意,政府的行为没有得到企业的认可,对休闲农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我们通过采访了解了宦溪镇休闲农业企业的员工基本人数,其中福州快乐园艺有限公司现拥有职工102余人,其中园艺师3人;福建美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的员工有120余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绿色农城拥有员工50余人,没有一个高级农艺师;福州满堂香公司拥有员工134人;登云休闲农场拥有员工57人;北郊华侨农场拥有员工50余人。

这6家休闲农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比较落后,员工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这是与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相比竞争力较弱的一个因素。在访谈中我们得知,这6家的休闲企业员工年龄大部分在40~50岁之间,并且在经营管理上不规范,经营者多为农业生产者,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制度上存在重大缺陷,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宦溪镇休闲农业的竞争力。

4.缺乏企业特色和战略指导

企业特色对于游客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每个企业休闲园的独特性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选择,努力吸引游客提高其经济收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宦溪镇大多数企业只提供最基本的休闲服务,在企业风格上明显不足。

部分企业缺乏观光“战略”,农业的季节性变化性较明显,因季节性对农业观光活动的影响,资产的闲置浪费等问题比较明显。宦溪镇还需加强同相关指导部门的合作,合力解决问题。

三、提升休闲农业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1.实现商业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靠政府的力量,更需要企业的力量,因此要想积极地把休闲农业商业化运作,宦溪镇休闲产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管理推广部门为指导,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共同开发宦溪镇休闲农业健康运行的一种新型商业化机制,从而提高宦溪镇休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宦溪镇发展休闲农业时应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开发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水平。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集团投资福州宦溪镇休闲农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格局。

2.加强政府对休闲农业产业的调控与服务

第一,要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组织、规划、研究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第二,要修订发展休闲农业有关法令,制定休闲农业发展标准,从资源、环境、市场、服务、交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第三,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从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等各方面都按规章办事;第四,要协助休闲农业业主进行人才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及业务能力;第五,要设立监督执行机构,规范监督休闲农业运营、顾客服务、设备、安全与卫生等方面的行为,定期进行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评估;第六,在目前休闲农业项目中选择―些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佳、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景点及项目,通过政府的适当扶持,建设一批全镇休闲农业示范点,带动周边休闲农业的发展。

3.提高员工素质,培养人才

休闲企业应该对员工开展培训,应该制订全面、系统、科学的休闲企业人才培训规划,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员工轮训制、选派优秀的年轻的员工到高校深造学习,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员工自身的综合素质。企业还应该经常举行讲座,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且通过学历教育模式和福建省高校、行业协会或企业联合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员工的技能。宦溪镇和企业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人才需求摸底,建立人才交流平台,面向全省大力引进高水平、懂规划的专门人才,为宦溪镇休闲农业更好地推广做好充分的准备。

4.对接高校、科研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

将当地休闲农业产业对接高校,共同解决休闲农业产业的布局及设计,并且积极吸收高校大学生,对休闲农业园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积极联系农科院、科技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动植物种植、养殖和卫生防卫的问题,达到分工负责、协调管理,为发展休闲农业这一新型产业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下对宦溪镇丰富的农业资源有计划、有针对、积极合理地开发。

参考文献:

[1]郭焕成,任国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01).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程叙,雷炎炎,杨晓霞等.休闲农业用地浅议[J].安徽农业科学,2006(13).

[4]胡巍,楼凌雁.休闲农业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03).

[5]张振海.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宋章海,马顺卫.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思考[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05).

[7]陈敏健.走进专家大院-晋安区农业信息专家大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5.

[8]程道品,梅虎.桂林市郊农业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2).

[9]向平,唐江云,雷波.基于钻石模型的四川水稻种植业核心竞争力分析[J].作物杂志,2011(01).

[10]郭一新.休闲农业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06).

[11]黄靖,李艳.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福建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11(01).

第2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我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县根据资源禀赋和生产传统,坚持走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之路,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全县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一、**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县以规划为龙头,以科技为支撑,以政策为引导,充分发挥区位、市场、资本、科技等优势,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开发,狠抓基地建设,发展规模经营,逐步形成了以杨梅、田鱼、桔柑、油茶为主导的4大产业,“东部杨梅西部桔,千家万户稻养鱼”的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全县杨梅栽培面积达6333.33hm2,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规范化稻田养鱼种养面积2333.33hm2,年产值4300万元,产业地位日益突出;油茶面积1.46万hm2,年产值1.21亿元,“浙南油库”名副其实;柑桔栽培面积2600hm2,年产值5382万元,传统优势仍在。

1.2经营主体迅猛发展

**县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千方百计吸引工商资本、华侨资本投资农业生产、加工及营销,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涉农经营主体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涉农企业7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0多家,涵盖**县杨梅、田鱼、桔柑、油茶等4大支柱产业,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其中县级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产业组织的迅速发育,提高了农民合作水平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通过举办杨梅节、参展参评、深化温青“菜篮子”工程合作等措施,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涉农注册商标141个,“山鹤”、“青野”获省知名商标,“稻鱼共生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成1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和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4333.33hm2,标准化生产面积逾1333.33hm2。建成了农产品定量检测实验室,2009年全县抽检农产品4026批次,合格率95.4%。品牌的打造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有效带动了农业向高效化、生态化发展。

1.4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09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71个、推广新技术96项、开发新产品8个。积极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9年开展农民技能培训11674人次,新增农民转移就业6954人,帮助2610位山区农民实现异地转移,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10次,接受农民咨询308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230份。通过对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岗位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增强了农民的创业本领,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门路。

二、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力素质不高,经济能人缺乏

小农意识在农民思想上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后,除留下来的专业大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2各种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

目前,**县只有9家市级重点农业企业,仅占全市总数的4.8%,且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县;产业组织普遍规模偏小、生产能力低,重复生产的多,产品互补的少,技术含量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自身实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对基地农户的带动力、市场的开拓能力,从而制约了**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3篇

    1.1发展现状

    1.1.1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近年来,晋城市玉米、小麦、杂粮等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2.11万hm2以上,随着作物品种不断优化及种植技术推广,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量近年来稳定在7.5亿kg以上,确保了粮食自给有余,实现了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1.1.2六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晋城市围绕经济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3农业龙头企业有了一定数量

    近年来晋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品牌,全市43家市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山西省着名商标23个,国家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4个。

    1.1.4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00余个,合作社涵盖了晋城市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了60%的行政村,入社农户4.6万户,入社社员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0%。

    1.1.5政策扶持推动力初步显现

    近年来晋城市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畜牧业、蔬菜产业扶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种植蔬菜和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1.2主要特点

    1.2.1小而全虽然晋城市产业规模较小,但农作物种类繁多,各种五谷杂粮、各类干鲜果品、蔬菜、蚕桑、食用菌以及多种中草药遍布全市。

    1.2.2少而优各类农产品数量虽少,但品质优。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适中。年均气温11.5℃,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一般在3368℃~4471℃,无霜期185d左右,年均降水量达600~650mm。森林覆盖率达35.7%。

    1.2.3稀而特晋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到87%,昼夜温差大,独特多样的小气候,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独特的稀有农产品。比如泽州县巴公大葱、泽州红山楂、鲁村小米;高平大黄梨、王报红萝卜;阳城山茱萸、阳城蚕茧;陵川“五花芯”党参、大红袍花椒、黑木耳,沁水七须黄花菜、蜂蜜、端氏紫皮蒜等。

    2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2.1发展现状

    2.1.1粮食产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资价格高位持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粮食总产量供求紧平衡,细粮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

    2.1.2六大特色产业畜牧业开放程度低,外向型发展偏差;蚕桑业龙头企业不强,对产业发展牵引能力弱,科技型人才缺乏;蔬菜产业种植零散,市场规模小,水资源缺乏,技术人员不足;干鲜果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小杂粮产业种植投入少,种植效益低;中药材产业科研投入少,加工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完善。

    2.1.3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够,发展规模偏小,带动辐射的范围小,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管理不太规范。

    2.1.4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落后,投资主体和融资手段单一。

    2.2原因分析

    2.2.1客观上受限制晋城所处山丘地区,人均耕地少,耕作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利于形成规模的种植基地。

    2.2.2主观上有差距对农业产业化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统一的、有力的、连续的扶持政策,产业化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

    3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

    3.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型的产业化经营基地,大力发展以种养业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集团,创优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环境。

    3.2强化农业培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依托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培训,提高服务功能,致力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带动农民增收的地标性农产品品牌,为农业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3加强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能力

    根据区域地理和气候优势,搞好区域发展规划,着力建设7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即泽州、阳城、高平和沁水四县小麦优势产业带、太行山南端优质玉米杂粮产业带、南牛北猪东西羊健康养殖畜牧产业带、太岳中条两山优质蚕桑产业带、沁丹两河流域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丘陵山区优质无公害干鲜果产业带和高垣山区优质中药材产业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区域优势产业带的先决条件下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第4篇

关键词:茶产业金融支持石阡县

一、前言

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依据,更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农业的产出水平取决于四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即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农业技术。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资本投入的水平和效率决定了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状况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论证了金融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显著的“金融二元性”,农村地区的“金融抑制”现象十分突出,抑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贵州具有发展农业产业的先天优势,茶产业是贵州的“名片”之一,全省茶园面积连续三年成为全国第一,奠定中国绿茶“新金三角”的核心地位。2015年底,贵州茶园面积达到6892万亩,其中铜仁市160万亩,位居全省第二,是茶叶主产区之一。石阡县位于铜仁市西南部,是该市最大的产茶县,是贵州第三大产茶县。

二、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据史书记载,石阡茶叶生产自唐朝以来,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石阡坪山乡生产的茶叶成为贡品,“石阡坪山贡茶”名声鹊起。解放后,石阡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58年,总理为石阡亲授了“茶叶生产,前途无量”锦旗,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名茶评比中获奖。

石阡县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该县发展茶产业,生态自然气候优势明显:一是土壤适宜种茶。全县黄土面积达19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1%,海拔600米以上1200以下的土地中,相对集中连片的有66万亩适宜种茶。二是适宜种茶的气候条件。阴雨日数较多,光照时数较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是完好的生态资源。由于没有大型工业企业,该县土壤、大气、水受污染程度低,森林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达517%。

自2003年8月以来,石阡县委把发展茶叶产业成为调整该县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退耕还林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实施“退耕还茶”、“林下套茶”,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发展。通过几年努力,石阡县茶园建设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健康发展,实现了从零星的发展到园区化、景区化的蝶变,从不知名到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保护”、“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苔茶之乡”等品牌的获得。截至2015年,石阡苔茶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25万亩,茶园基本实现了乡镇全覆盖,有茶企143家,茶农862万户,涉茶从业人员达2736万人,茶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福建、中南亚、欧美等国内外市场。

三、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2007年,石阡县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要求茶园面积以每年5万亩速度增长,整合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资金实施茶苗、肥料的投入和土地整治费用补助。2012年4月11日,该县同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农业产业化扶贫攻坚合作协议》,启动首批融资25亿元支持茶产业合作项目。该项目不仅解决了茶农、合作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促进石阡苔茶产业升级,还为石阡县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较好的推动了石阡县的茶产业发展,带动了石阡社会知名度的提升。通过“国开小额农贷”,不仅缓解了政府资金压力,茶园得到有效管护,新植茶园成活率高、茶苗长势良好,并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一个2万多亩的现代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此次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向石阡县20个乡镇的茶产业经营主体发放《石阡县茶产业经营主体融资情况》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其中收回茶农、茶叶个体工商户调查问卷176份,收回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调查问卷92份。同时,对部分乡镇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进行调研。调查内容主要包括2016年石阡县茶产业经营主体家庭社会经济特征、茶叶生产情况、融资情况、借款数额、借款渠道、借款用途等。通过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分别对样本茶农(包括茶农、茶叶个体工商户)和样本茶企(包括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和金融支持情况进行分析。

样本茶农和样本茶企的特征概述。样本茶农和样本茶企法人代表的平均年龄均为45岁,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分别占75%和46%。样本茶企法人代表中具有大中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5%,学历层次高于茶农,且从事茶产业平均年限为9年。样本茶农平均茶园种植面积为51亩,茶园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到78%。其中,有73%的茶农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务农,家庭务农人口占比达60%。样本茶企平均茶园种植面积为322亩,茶园种植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93%。通过问卷统计得出:

(一)该县茶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

调研结果显示,在176户样本茶农中,2016年有借贷需求的有139户,能够从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获取借款的仅有81户,有58户的借款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存在显著的金融供给约束。同时,茶企也存在着类似的金融抑制。

1样本茶农金融供需情况。此次调查中80%的样本茶农有借款需求,2016年的平均融资需求为13万元,额度较小,融资需求在20万元以下的占所有调查样本的84%。

2016年,46%的样本茶农获得了借款,借款额度在20万元以下的样本茶农占到95%(见表1)。少数非正规金融的借款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渠道,这类借款大多没有固定的偿还期,且多数是低息或无息借款;从借款地点看,87%的样本茶农能够从乡镇或村一级获得借款,借款的便利性较好。

2样本茶企金融供需情况接近90%的样本茶企有强烈的借款需求,2016年的平均融资需求为200万元,融资需求在200万元以上的仅占32%,100万元以下的占到一半以上。

在92家样本茶企中,2016年有58家获得了借款,融资额度在50f元以下的有45家,100万元以上的仅有9家,样本茶企获得融资的最高额度仅为600万元(见表2);从借款地点看,大部分的样本茶企能够从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获得借款。

(二)尚未形成完备的茶产业金融支持体系

在借款渠道方面,85%的样本茶农主要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说明在石阡县样本茶农的融资过程中,正规金融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和国家开发银行;向亲朋好友借款的样本茶企有34家,少数茶企也会通过高利贷或互助协会借款等方式融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是获得借款的主要渠道,主要来源于农村信用社、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为茶产业提供融资支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较为单一,其他的商业银行支持甚微。同时,与蓬勃发展的茶产业相矛盾的是,基层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动力严重不足,金融产品的设计极不合理,与茶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极不适应。贷款业务种类单一,未能充分满足茶产业链发展的信贷需求。

(三)茶产业经营主体很难提供银行所需的资产抵押

在制约借款获得的因素方面,样本茶农中53%没有抵押和担保,13%经济条件达不到借款要求;同时,50%的样本茶企没有抵押和担保,也存在有贷款逾期记录,贷款用途不合规,企业财务不规范等影响获贷的因素。贷款的风险“敞口”很大,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条件。难以提供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已成为制约茶产业经营主体获得信贷支持的主要原因。

(四)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不强,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

农业产业是弱质性产业,茶产业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该县茶叶生产的小农户分散经营仍占多数,一旦受灾,茶产业将遭受巨大损失。调研数据表明,仅有6%的样本茶农为茶叶生产销售购买了保险。92家样本茶企中,也仅有4家购买了农业保险。大部分茶农和茶企由于不了解农业保险相关情况,或是无法承担高额的保险费,茶园规模较小,没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即使有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茶农,大部分因为价格贵、负担不起的现实困境而放弃。

(五)在茶产业政策支持方面

大多数茶产业经营主体都获得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技术扶持等形式的政府扶持政策。但是,与样本茶企相比,样本茶农与相关金融部门的沟通情况一般,未能及时掌握产业融资的最新情况和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

四、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地方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与引导

加强研判国际和国内形势,积极引导茶产业经营主体的生产和销售行为。通过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农业科技推广,增强茶产业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完善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改革各项工作,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扶持茶产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

(二)利用少量的扶贫资金撬动大量的金融资金发展茶产业

建议对发展中的茶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提高贴息比例,提高信用贷款的额度,并将流动资金贷款的期限适当延长。此外,将财政扶贫和产业扶贫等项目资金,集中投人到茶产业发展上来,切实解决茶农茶叶管护、企业加工厂建设、茶青收购等资金困难,为石阡县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三)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扶持产业发展,构建银政企合作机制

降低茶产业经营主体银行贷款的门槛,缩短贷款审批和发放时间。建议推行微企、家庭农场、茶产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在贷款需求一定额度以下实行免担保、免抵押的模式。而地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以借鉴凤岗经验,推出“三资转换”信贷模式,大力支持优良的茶农、茶企发展。即实现政银联合,由政府出台政策,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茶园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赋予茶园经营权抵押贷款全新功能,农信社根据政府确权评估过的证书,发放贷款,实现“资源D资产D资金”的转化。

(四)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事业

鉴于农业产业的高风险性,对涉农信贷、保险在政策机制上给予财政贴息、风险补偿、风险分担等大力支持,积极发展农户人身保险、种植业等农业保险品种,提高农村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建立“低保费、广覆盖”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形成金融、保险支农合力。

参考文献:

[1]华中昱,林万龙 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状况分析――基于甘肃、贵州及安徽3省的6个贫困县调查[J]. 农村经济,2016(09):66―71

[2]黄婧,孙秋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

[3]汪朗,刘志博 金融支持石阡县茶产业发展的实地调查研究[J]. 商,2015(09):256

[4]王友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链延伸问题与路径探讨――以石阡县茶产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25

[5]黄忠石阡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J].中国茶叶,2014(10):6

[6]陈良,高建浩,王彬,杨仁德 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 贵州农业科学,2014(02):248―252

第5篇

关键词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现状;措施;问题;对策;江苏海安

近年来,在海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实施“三片四园”的农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海安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茧丝绸、家禽、生猪等三大产业为核心,蔬菜、优质稻米、海洋渔业、山羊、食用菌等五大产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现就海安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一探讨。

1海安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海安县桑园面积8 533.33 hm2,蚕茧总值4.46亿元,茧丝绸企业实现产值60亿元;家禽饲养量达4 167万只,年内出栏2 227万只,实现家禽业产值近20亿元;全年生猪出栏72.4万头,实现生猪产值15.9亿元;蔬菜播种面积2.08万hm2,实现蔬菜产业产值15.6亿元;水稻种植面积3.74万hm2,总产量34.6万t,实现产值7亿元;海洋养殖面积1.73万hm2,海洋渔业总产值16亿元;山羊饲养量74.65万只,实现产值3亿元;食用菌种植规模达400 hm2,年产菇3.5万t,实现产值5 000多万元。

1.1立足现状,科学规划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海安县资源优势,结合省市沿海开发规划、沿海农业发展规划和全县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科学制定和完善“三片四园”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科学布局,加大工作力度。以三个片区(沿海绿色旅游农业、里下河生态农业、西南特色农业三大农业片区)为载体,分别侧重发展海洋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园艺业,以四大园区(苏台农业合作园、雅周现代农业园、城东现代农业园、墩头现代农业园)为基地,发展优质稻米、蚕桑、水产、设施栽培等,引入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物流业,逐步引导优势特色产业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形成市场调节、政策引导、行业自律的产业运行机制,培育生产、加工、服务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1.2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各大产业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形式。全县拥有茧丝绸深加工企业52家,其中缫丝厂15家,丝织厂15家,针织厂4家,绢纺厂2家,服饰及深加工企业16家,企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家禽存栏10 000羽以上的有132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95.15%,有从事禽蛋营销的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5 000多个;2009年,海安县列入农业部规模养殖统计的生猪养殖户1 962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有41户、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60.42%,比2008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全县现有52家饲料生产企业、3家兽药生产企业和658家饲料经营企业、35家兽药经营企业,建有苏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兽药批发市场;另外,稻米加工企业、海洋养殖业、养羊业以及食用菌种植业等的产业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2取得的成效

2.1优势特色产业为统筹城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海安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实现了农民增收。据统计,1994—2008年的15年期间,全县年均桑园蚕茧收入3.3万元/hm2。全县从事畜牧业的劳动力5万人次;全县近8万户农户专业从事蔬菜种植,或套种蔬菜,或参与蔬菜加工和蔬菜流通领域,蔬菜年平均产值达6万元/hm2以上,露地蔬菜年均产值也在4.5万元/hm2以上,设施栽培蔬菜的产值效益则更高,小棚栽培年均产值6.75万元/hm2左右,大棚栽培年均产值7.5万~9.0万元/hm2。优质稻产值20 355元/hm2,比普通稻米提高10%;全县海洋渔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效益3亿元,人均收入近3万元;全县现有山羊养殖户71 596户;土地种菇产值60万元/hm2左右,净收入22.5万元/hm2。

2.2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产业质量提升

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业转化,优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了一批有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鑫缘茧丝绸集团是海安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1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5类免检产品;海安县被列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有“赐福”、“青墩”、“凤乡”、“隆政”牌鸡蛋,“格格佳”牌三黄仔鸡,其中“赐福”牌鸡蛋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富思源”、“海派凤味”、“717”、“德心”牌猪肉均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深受上海、苏南等城市消费者喜爱;“兰波”、“清馨”牌二次紫菜通过了美国HACCP质量认证,被认证为有机食品,“时代”、“餐侣”等6个品牌的一次干紫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另外,该县多个大米品牌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多个食用菌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证书等。

3存在的问题

3.1劳动力缺乏,制约产业发展

随着大批素质较高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明显,导致主要劳动力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思维方式陈旧,只能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劳作,从而影响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例如,蔬菜生产是对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劳动强度较大的一个产业,高素质青壮劳动力的缺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在蚕桑产业方面,一些规模较小的养蚕户一旦遇到蚕茧行情低谷,随即挖桑毁桑。

3.2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化有待提高

海安县的部分特色产业仍以散户经营为主,批量小、集中度低,管理粗放,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加工质量。目前该县的稻米种植是以一家一户的种植方式为主,比较效益不高;食用菌总体规模偏小、保鲜贮存和深加工技术滞后;山羊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给疫病控制带来隐患;目前该县的生猪产业分布主要分布在城镇近郊,养殖结构亟待优化,畜牧业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因此该县生猪产业面临着生产布局重新调整的巨大压力。

3.3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有待提高

随着优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产量逐年增长,该县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转化能力低、带动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层次低。蔬菜的贮藏、加工、出口一直是该县的弱项,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规模小,有的仍是小作坊式的经营。出口也刚起步,出口量微乎其微,品种单一,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蔬菜产品销售缓冲的余地较小,市场风险增大,不利于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龙头企业不强,加工能力弱。现有企业大多加工转化能力有限,以简单的一次性加工为主,山羊、食用菌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有待实现加工龙头企业零的突破。三是龙头企业少,不能形成产业合力。融资问题是制约企业成长的主要原因,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不利于产业抵御市场风险。

3.4品牌培育不够,市场竞争力弱

目前,该县国家级名牌产品仅有3个,而且集中在茧丝绸产业,其他产品都属地方性产品,虽然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在全国市场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国家级品牌,影响产业层次的提升。

4发展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按照“三片四园”的产业发展规划,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建立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进行严格考核和奖罚,推进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做优做强[1-2]。

4.2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优势特色产业技术水平

以人为本,积极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村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增强农民科学经营管理水平;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技术与经营管理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行业技术骨干和经营能手,发挥其在推动现代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加快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开发引进,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如无公害生产技术、生态健康种养殖技术、良种繁育改良技术、农产品保鲜贮藏技术、农产品系列化加工技术等。

4.3大力培育加工流通企业,努力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积极扶持壮大龙头加工流通企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高水平、大规模、专业化”工作思路,加快建设辐射面广、带动力强、市场拓展能力强的龙头加工流通企业群体,增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营销能力。二是认真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大力推行“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户建立规范、合理、契约化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双赢互利的目的。三是按照“优化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功能”的原则,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以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为补充、当地市场和外地市场相互衔接的多元化市场格局,建立以大流通促进大生产的产销互动模式[3]。

4.4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增收潜力。二是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采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政府有关部门相结合的形式,搜集各地农产品产销信息,为该县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三是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监测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动物药品、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滥用。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并积极进行申报,不断提高海安县现代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4]。

4.5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抓住国家大力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该县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采取“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程。采取扶持奖励的办法,鼓励土地流转。制定优惠政策,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现代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5参考文献

[1] 马钟辉.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79-280.

[2] 黄传尉,望勇.广东特色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12-215.

第6篇

2016年10月底我来xx乡任职副乡长,分管农林水牧,近三年,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xx乡的农业总体发展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xx乡的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xx乡基本概况:

xx乡位于湖南芷江县东南部,乡政府距县城24公里,东南接怀化,西毗罗旧、岩桥乡,北邻罗旧镇。全乡行政区域面积74.01平方公里,下辖阳和田、庆湾、拾担、xx、干塘坪、柘莲、电冲7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2017年底全乡有3872户,总人口10739人。全乡多为丘陵地,地势比较平坦,有丰富的煤炭,紫色沙质岩、石灰岩等矿产资源,有xx、拾担、庆湾三个农贸市场,优质稻生产、两系杂交稻制种、柑桔、水蜜桃、蔬菜、三元杂交瘦肉型生猪养殖、黑木耳种植、稻田养虾等基地。境内有清水冲小一型水库一座,库容15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20亩,有金鸡冲、清叶、邓家界、洞山、双岔溪、葫芦冲、小路冲小二型水库七座,库容5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亩。全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村民经济收入主要大部分靠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全乡水蜜桃1350亩,优质稻近1万亩,柑橘4000亩,香甜瓜340亩,金秋梨240亩,稻田养虾148亩,黑木耳40亩,生猪存栏3800头,香猪230头,肉牛110头、葡萄200亩、香葱80亩、猕猴桃50亩,并且每个山塘水库都有人承包养鱼。近年来,xx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深入发动集体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xx乡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农村农业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xx乡的农业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产业发展现状

xx乡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水蜜桃、黑木耳、香甜瓜、柑橘、梨等特色产业。但从近几年发展的总体效果来看,不是很好,产品质量不过关,经济增长不明显,群众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单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经济链。从2001年到2017年,柑橘、金秋梨产业出现老品种逐渐被淘汰,收购价低,大多数群众无补充效益,生产生活资金严重缺乏,导致果园管理投入减少,效益下滑,最终走入不投资,无效益的恶性循环。柑橘、金秋梨果园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多是病园、老园、残园,果树多为被淘汰了的品种,经济效益高的优质柑橘、梨树比较缺乏,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广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虫现象,从而导致产量低,病虫害现象严重。甚至近两年果农因为收购价低,而人工费较高,出现不愿意采摘等现象。

(二)、主要粮食产业经济效益低。近几年水稻销售价格低,群众一年辛苦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经济效益甚微,极大的打击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大多数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弃了粮食生产,全乡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农田处于荒废的状态。

(三)、水蜜桃、龙虾、黑木耳等经济产业的发展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由于众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把经济的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农村农业发展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最直接的困难就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乏,农村农业发展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资源支持。另外,由于外出打工的这部分人大都是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技术的农村“能人”,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农村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此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愿留在农村种粮。

(四)、肉猪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xx乡的养猪产业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全乡较有规模的养猪场只有6个,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由于生产时间长、投入多、效益低、见效慢,加之近两年以来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直接打击了刚刚调动起来的群众积极性,以及今年的非洲猪瘟的狂袭,严重挫伤了群众养猪的热情。水产养殖品种常态化,在市场上也未能占优势。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一)、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初期投入,生产资料的疯狂飙升直接导致了群众产业发展规划的胎死腹中。

(二)、柑橘、金秋梨产量低,品质差;果园施肥普遍凭经验,缺乏按果树需肥规律测量化标准施肥;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群众思想过于保守,急需解放思想。

(三)、主要粮食产业逐年递减,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漏种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四)、养猪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猪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猪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五)、群众获取销售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有限。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么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下力气狠抓,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提升本乡的综合实力,改变本乡的贫穷面貌。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针对不占市场价格优势的老旧品种进行换代,不断提升新品种的质量。

(二)加强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二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合作社的监测、管理和指导。三是加强对农业技术带头人的建设和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等有效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带头人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针对本乡的产业特点,着重发展水蜜桃、黑木耳、香甜瓜、优质稻的种植,科学管理,提升品质。

第7篇

关键词 蚕桑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四川宜宾

中图分类号 S88-9;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03-02

蚕桑产业是宜宾市“十二五”规划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是丘陵山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战略推动下,宜宾市蚕桑基地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养蚕科技水平大幅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初见成效,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经过近几年发展,宜宾市已成为四川省三大优势蚕区之一[1-2]。

1 宜宾市蚕桑产业生产概况

2012年,全市蚕桑面积2.70万hm2,全市蚕桑发种量37.76万张、总产茧量13 443 t(表1)。桑园规模、发种量、产茧量全省排名第2,全市蚕桑综合产值10.7亿元(含桑园综合开发),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5元。蚕区主要集中在高县、珙县、兴文县和宜宾县4个“万担茧县”,占全市蚕茧总量的95%,其中,高县和珙县分别产茧5 500、5 000 t,分别位居全省基地县第2、3位。全市有养蚕乡镇100个,其中产茧50 t以上的乡镇37个,发种量、产茧量分别占全市的91%和91.7%;有养蚕村687个,其中产值上100万元的村147个;有养蚕农户6.3万户,其中年收入5 000元以上户2.85万户。

2 宜宾市蚕桑生产优势

2.1 适宜的自然社会环境

宜宾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湿度大、日照少、风力弱等特点。全市年均气温15.0~18.3 ℃,无霜期335~355 d,年降雨量850~1 500 mm,年日照950~1 180 h。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气温分布十分符合蚕儿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有利于多季节、多批次养蚕。宜宾的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其中丘陵、中低山分别占全市面积的45.3%、46.6%,平坝占8.1%。因受地势、地貌,特别是垂直高差的影响,立体气候和区域小气候明显,十分利于桑树生长。同时,丘陵山区的石漠化区域及“馒头山”区域,亦为蚕桑产业发挥其生态效益提供了地理条件,兴文县已成为全省5个首批进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范畴的县市之一。宜桑宜蚕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宜宾市具有悠久蚕桑产业历史,如今其茧丝产量与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2.2 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宜宾市具有扎实的蚕桑产业生产历史,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1982年以前,原宜宾地区18个县的蚕茧产量达11 350 t。1982年以来,宜宾市丝绸行业几经市场的起伏和体制的变化。期间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领导下,以协会为纽带、部门协调整合、企业团结合作的产业运作模式,注重生产投入、收购环境和利益调整,坚持价格稳定、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确保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没有出现因市场起伏、体制变化而导致的生产滑坡、蚕农利益受损、挖桑毁桑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行业协调发展。经过全市蚕桑产业干部职工及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宜宾市蚕桑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珙县与高县先后被确定为“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蚕桑基地。

2.3 有利的产业发展政策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东桑西移”后续工程也将继续实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四川省宜宾市,同时,蚕桑被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为“十二五”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省农业厅千亿增收工程,宜宾把蚕桑列入优势特色产业、丘陵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骨干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高校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等系列政策措施,将助推宜宾市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4 现代蚕桑建设步伐加快

宜宾市省级现代蚕桑产业强县从无到有,逐步扩大。其中,高县已经被四川省政府认定为现代蚕桑产业强县,2013年,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统一安排部署,正在申报高县为第2批四川省现代蚕桑深化提升县。部省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宜宾市已经获得部省认定的蚕桑产业农业标准示范区(种植业)4个。2011年开始启动在高县、珙县等9个乡镇、52个村相对集中连片的“宜宾市丘陵山区6 666.67 hm2循环高效产业带”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万亩亿元”、“银珠新村”、“桑树改造馒头山”、“桑树治理石漠化”等生态高效示范带动模式初步建立。

2.5 产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全市现有11个蚕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2个省级(高县立华蚕茧公司、珙县智溢茧丝绸公司)、4个市级、5个县级。产值过千万6家,过亿2家。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蚕农”、“公司+协会(合作社)+蚕农”等模式带动全市106个乡镇、683个村、6.3万农户栽桑养蚕,确保蚕桑基地巩固和生产发展稳定。高县立华蚕茧公司是集种、桑、蚕、茧、丝、绸“一条龙”的龙头企业,珙县智溢茧丝绸公司是集种、桑、蚕、茧、丝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且2家公司同时具备丝绸后加工能力。宜宾市通过几年的探索与示范,在桑园内套种花生、土豆、红苕、蔬菜、黄豆等作物;同时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桑叶茶、桑果酒、雄蛾酒、蚕沙复合肥、保健枕头等产品已经开发上市。形成了资源充分利用的“桑、蚕、粪、沼、菜(经)”等种养加循环蚕业模式,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延伸。

2.6 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坚持贯彻落实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推进桑树建园“一步成园”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室外省力化、上簇方格簇自动化、消毒防病专业化、桑品种优良化的“六化”建设,养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小蚕共育面达81%,大蚕省力化蚕台推广面80%,方格簇推广面85%,自动化上簇推广面30%。全市平均单产534 kg/hm2,优质茧比例达到75%以上。蚕桑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拓展,2012年种植桑技食用菌逾145万袋,桑园间、套种经济作物逾4 666.67 hm2;桑叶茶、桑果酒、雄蛾酒、蚕沙复合肥、保健枕头等产品的开发上市,使农民增收4.57亿元。蚕桑产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开始得以体现。

3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方式现代化差距较大

长期以来,蚕桑生产一直还保持着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现代设施应用少,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得不到提高,相比其他产业运用现代科技水平显得进步缓慢[3-5]。尽管近年来在规模化、机械化、省力化上不断改进创新,但是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产业整体呈萎缩趋势。

3.2 科技应用推广进展缓慢

由于基础性、公益性的科研、技术推广、市场研发经费缺失,基层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几乎没有,主要依靠部分龙头企业自身实力进行局部的技术投资、指导和服务。部分地方甚至出现基层技术服务“线断网破”,导致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难以推广,省力高效养蚕成套新技术推广覆盖面不高。技术设备落后导致产业生产方式粗放,产品质量提升受限。

3.3 双重风险阻碍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规模养蚕农户面临养殖和市场双重风险。由于当前大部分养蚕户是中老年,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掌握的养蚕技术很有限,防病意识薄弱,造成养殖风险。丝绸作为高端消费产品,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存在极大地市场风险。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经济出现疲软现象,丝绸消费增长受抑,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给丝绸商品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导致茧丝价格波动频繁,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民和茧丝加工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风险加大[6]。

3.4 从业人员面临青黄不接

农村青壮年大量从农村流动向城市,并向二、三产业转移,专业学校招生大量减少,农村栽桑养蚕、蚕种良繁、工业缫丝织绸等多个环节新生力量补充明显不足,各级从业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减弱。

4 发展对策

由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可知,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要保持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蚕业,促进产业升级。因此,下一步工作应围绕加大科技推广、加强技术服务、全面提高栽桑养蚕科技水平、促进蚕桑生产提质增效几个方面进行[7-8]。

4.1 提炼省力化蚕桑生产技术

在省力化技术方面继续寻求突破,重点研究推广省力化养蚕、自动上蔟,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成果,解决养蚕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技术瓶颈,体现实效。

4.2 培育蚕桑科技示范户

积极培育养蚕大户,将外出打工、闲置、荒芜的桑园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将零星分散、弃管弃养桑园向养蚕能手和大户集中,发展一批规模大、质量好、效益高的蚕桑经营大户,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土专家”,实现蚕桑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4.3 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培训

大力实施蚕桑科技入户工程,把蚕业标准化工作具体落实到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大蚕管理、上蔟和蔟中管理等各个环节。通过示范、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做到措施到田,服务到户,主攻单产,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助农增收。

5 参考文献

[1] 涂建华,曾华明,谢忠良,等.四川蚕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四川蚕业,2007,35(1):1-6.

[2] 杨学东.珙县蚕业产业发展经验浅析[J].四川蚕业,2011,39(1):1-6.

[3] 谭鸿,黄朝举.攀枝花市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四川蚕业,2012,40(2):9-11.

[4] 祁广军,陆瑞好,韦伟,等.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考察报告[J].广西蚕业,2008,45(3):71-75.

[5] 杜英武.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7(2):75-78.

[6] 罗坤,夏培康,李宏,等.中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变”[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80-84.

第8篇

摘要阐述了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关键词早实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四川九寨沟

中图分类号f30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3-0155-01

核桃是我国重要干果之一,也是传统出口创汇果品,有很高的药用、营养和经济价值,是九寨沟县种植的主要干果,在农民经济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但过去九寨沟县核桃生产多采用实生繁殖苗,造成现存核桃品种混杂、种源退化、种间差异大、品质低劣、结果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通过运用现代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改善核桃低质低产和效益差的现状,通过培育、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无性繁殖,走品种化、良种化、规模化栽培之路,以实现九寨沟县早实核桃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发展现状

九寨沟县属高原干热河谷地区,海拔1 130~2 300m,年降雨量500mm,年蒸发量1 500mm,空气干燥,土壤湿度低,春季冷凉,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核桃的生长,是发展优质核桃的主要区域。全县目前共有核桃树183万株,面积逾2 000hm2。长期以来由于全县核桃均以晚实品种实生播种,种间性状差异大,种源退化,投产晚(一般挂果周期在10~15年),大小年现象严重。特别是退耕还林新栽的170万株实生幼苗,通过5年的培育生长,仍然是只长树不结果(5年树龄平均冠幅在1.5~2.0m)。因此,在保护当地优良单株的同时,引进优良品种尤为必要。2003年九寨沟县对早实核桃良种香玲、鲁光、新巨峰、阿扎343等具有嫁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的人工杂交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以解决生产中的品种退化问题。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核桃栽培地块相对分散,产业化程度低。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和种植技能培训,农户重栽轻管问题突出,良种化和商品意识不强。三是科技推广人员整体水平不高,现有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四是没有建立自己的良种采穗圃,距离国家良种采穗圃较远,运输困难,成本高,造成引种穗条的贮存管理较难,使成活难以保证。

 

3发展对策

3.1加大政府资金与科技投入力度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确保晚实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和科技支撑费用。以科技带动核桃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科技培训机制,从观念上引导群众,广泛开展以科技、市场经济、特色理论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培养新型技术人才,通过技术人员到乡、到村开展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层次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把重点放在核桃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生态农业等关键技术的引进和推广上,切实提高群众科学技术知识,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头脑、敢于创新的新型农民队伍,使广大农民掌握核桃种植技术,改变核桃种植中的自生自灭、粗放管理的传统理念。与一大批农民企业家按市场需求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3,4]。

3.2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利用九寨沟县现有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核桃的栽植面积,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3.3加快科技创新

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一是对基层技术人员开展科技知识更新培训,建立一个从县、乡(镇)到村组、农户的技术推广网络,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技术队伍。二是加大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抓好常规栽培技术推广的同时,要结合九寨沟县生态、气候、土壤及种植习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研讨活动,重点在于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等领域的科技创新[5-7],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4抓活流通

以九寨沟旅游市场为依托,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市场的改造,完善功能,提高档次,促其由产地市场向多功能、全方位的综合市场转变。研究市场,把握商机。把握市场走向,了解市场行情,不断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策略,拓宽九寨沟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培育品牌产品,在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设立专柜,全力打造“九寨沟”农产品品牌。

4参考文献

[1] 田习文,田习武.论平山县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09(5):101.

[2] 能竹兰.永胜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9(3):91-94.

[3] 王力,潘英.洛南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3):255-256.

[4] 耿义良.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09(1):28.

[5] 韩华柏,朱益川,余凌帆,等.四川核桃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3,21(4):138-140.

第9篇

关键词:山区农业;发展现状;区域统筹;措施;贵州省

1贵州省山区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基于安龙县抑或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土地破碎的实际,要想发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一个县或是小范围内要上大项目基本没有条件;已经申报项目落地实施的,效果也不理想。特别是山区,由于地形起伏、地势落差以及各种小气候明显等因素,导致作物类型分布呈多样化趋势,也决定了某种特定作物在一定范围内分布绝对数量不多、规模有限。很显然,单就一个县而言,从原材料保障上就不具备做成大产业的基本条件。但现实却是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各县市之间缺少配合,因而始终受困于资源条件和协调机制的限制,难于破局。

2区域统筹发展措施

2.1建立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

在资源类型相近的几个县、整个市州或市州之间,探索相关协调配合机制,形成跨行政区域联动。一定区域内实行资源统筹和产业项目合理分布。比如按照市场情况,黔西南州已经有了比较宏伟的设想,晴隆县建立起了号称全国最大的肉羊屠宰企业,但仅仅一个县饲养的羊出栏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甚至全州的羊出栏量也未必能够满足。另外,兴仁县也建立起了大型生猪屠宰企业,设计年屠宰量并非1~2个县能够满足。同时,安龙、兴仁两县都建起了薏仁米加工企业,其原料消耗及需求也不是这2个县自身能解决的。这时就必须引入统筹的思想理念,将几个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考虑,共同支撑起做大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理顺农产品生产供应和统一收购渠道,把分散的初级农产品资源聚合起来,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加工销售增值。若进一步拓宽眼界,不仅需要统筹好全州的产能,甚而至于可纳入更大范围来作统筹考虑[1-3]。又如当下的一些高端蔬菜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港澳、海外有企业下订单,农产品供应远远不够。若是采取统筹的思路,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由于目前贵州省农产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仍需不断壮大,企业实力有待提高,因此只能通过观念和思路上以及实际操作上的调整,实行项目统筹运作,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规模。

2.2形成统筹运作机制,实现农产品集约经营

某些产业基于各种小气候而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同时又因为一定区域内立体气候差异明显的实际,某种特色作物分布不集中,一个县或特定范围内面积不大,但又都有一定面积,却难以独立形成产业。对此,若能引入区域统筹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建立和形成一定的运作机制,由某产业领域或某特定经营方向的龙头企业对某一特色农产品实行统一组织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将一定区域内分布在各个地方的同一资源集中起来,达到一定的集约经营,从而体现较大程度的规模效益并进一步实现创品牌、做大做强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产品质量不自信且产品供应不稳定的尴尬,应采取化零为整的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实现农产品批量供应,才能不断做大做强产业[4]。

2.3运用区域统筹观点,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至于如何形成联动机制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探索。结合各地制定野十三五冶规划以及试点省直管县等机制的大好机遇,可以尝试融入区域统筹的思想来考虑问题,使产业规划和落实达到更高的起点和运作层面。具体到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也应当用区域统筹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结合龙头企业培植,可以重点打造和扶持大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走集约规模经营道路,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起主导作用,集中利用原料基地和市场把握优势,更好地实行规模化生产销售,做大做强产业和品牌。与此同时,还可进一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工业管理、商业经营、科技支撑。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拓宽新型工业化内涵。

2.4充分吸纳民间资本,助力农业企业发展

联系到某些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还可以更好地吸纳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煤矿、房地产等产业和行业注资农业企业,实行和实现转产、转型发展。

2.5统一质量标准,推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在组织市场销售和创品牌上,结合省、州、县各级提出的抓销售、抓生产、抓品牌野三抓冶的思路和要求,立足资源整合,将一定区域内从事同一行业农业生产的企业组织起来,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的格局,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组织销售,形成同一商品质量统一的格局。这样势必可以更加有效地集中盘活资源,同时充实活跃了市场,还可满足外部大宗的订单需求。

3结语

可以预期,若能实行区域统筹,化零为整,抱团发展,必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也只有这样,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才更可能成为现实。从效果上讲,只要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不贪多、不虚耗,势必可以使农业发展更有效率。在方法上,实行区域统筹、整合推进,势必可以减少不确定因素,降低风险。化零为整,可以使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推动山区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撬动固有的沉寂,打破各自为政的格局,激活体制机制,统筹市场运作,整合各方力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社会变革的春天里,在农业发生深刻变化的档口和过程中,看到更多积极的令人鼓舞的利好政策和扎实效果。希望能更多地实现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品及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发展独特优势产业。通过区域统筹,整合有限资源,实行集约节约经营,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增加企业及群众收入、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尤其是山区人民。

4参考文献

[1]张光新.关于调整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2(2)院41-42.

[2]杜亚填,吴金明.论山区农业逆向发展战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院12-16.

[3]王新君,彭红霞.贫困山区资源系统与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05(1)院125-126.

第10篇

[关键词] 贵州省 马铃薯 产业化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076-01

1 贵州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优势以及发展现状

1.1 发展优势

贵州省作为中国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之一,有着南方最大的种薯基地,在一年四季当中都可随时满足市场的需求,促进其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的优势主要有自然优势、区位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优势[1]。

1.1.1 自然优势。贵州省属于高原山区地貌,亚热带湿润疾风气候,一年四季气候舒适,是马铃薯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全年平均温度在14-16℃左右,再加上山区地势高低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隔离条件好,有着明显的立体农业气候,全年都可进行马铃薯种植。此外,贵州省重工业少,土壤、水源、生态所受到的污染较少,在种植过程中农药施加率低,因此所生产的马铃薯产品广受消费者好评。

1.1.2 区位优势。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将中部、南部与西南部地区完美联接,随着铁路与高铁的线路逐渐完善开通,进一步加大了与珠三角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交流,同时也为贵州省的优质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此外,贵州省境内高速路网已经全面融汇贯通,农副产品的运输十分便利,这也为贵州省的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3 产业基础优势。贵州省有着非常悠久的马铃薯种植历史,近年来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也十分喜人,并且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广下,马铃薯栽培繁育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从2009年到2012年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由63.5万公顷上升到77.1万公顷,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已经普及,马铃薯总产量得到提高。现已培育十多个马铃薯新品种,生产能力逐年加强,马铃薯种植区农民的积极性较高。

1.2 发展现状

同其他马铃薯种植发达地区相比,由于受地理条件、劳动力水平等的影响,贵州省的马铃薯产业化程度不高,如马铃薯在农机化操作、产品的加工增值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2.1 政策导向不明。随着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大了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在中药材、茶叶、蔬菜等产业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因大面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挤占了马铃薯产区耕地,从而减少了马铃薯种植面积,马铃薯总产量降低,特别的作为种薯生产基地的耕地面积也同样减少,且此种趋势还将扩大。从而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中逐渐放松了对马铃薯产业体系的建设,这对于贵州省在马铃薯产业方面存在的巨大优势来讲,无疑是一种伤害。

1.2.2 创新能力不高。目前我省在马铃薯的新品种培育方面,更新速度较慢,没有及时地与市场需求相衔接。此外,种薯繁育体系执行不彻底,导致种薯生产基地的规划混乱,并且计划频繁更换。

1.2.3 种植技术有待提高。由于种植技术偏低,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从而导致生产的微型薯的不高,严重制约了脱毒种薯的推广,再加上种薯质量检测能力不强、规范和科学化种植水平低,都对当前我省的马铃薯产业化带来了不利影响[2]。

1.2.4 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与实力不大,品牌效应不强。再加上与农户的合作程度不高,产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发展后劲。

2 新形势下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提供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利用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并落实相关惠农政策、对马铃薯产业予以大力扶持。充分认识到我省作为种薯基地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对马铃薯产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三变”模式,建立稳定增长的马铃薯产业化体系。

2.2 推进马铃薯的优质商品化,提高加工能力

虽然贵州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在全国位列前茅,但是种薯基地过于分散,品种结构繁杂,并且缺乏大规模地商品薯生产基地,也就导致马铃薯的优质商品化无法推进,产品的知名度不高,总体价格偏低[3]。因此,为了推进我省马铃薯产业的链条式发展,应对各地的发展目标进行规范,兴建商品薯生产基地,并推行品牌战略,加快品种更新速度与技术研究速度,构建规模化、产业化的优质商品薯生产加工基地,为我省的马铃薯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原材料。

2.3 加强市场营销,建设完善的市场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马铃薯商品化与市场化,则需完善市场体系的建设,这对于推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构建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与决策失误;大力扶持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公司以及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改良马铃薯产品的包装、储藏、运输等技术,提高马铃薯产品的附加价值;重视品牌效应,利用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以及展销会等活动,或者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进行大力推广,提高我省马铃薯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而带来品牌溢价,推动我省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重视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

从当前贵州省的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可通过与科研组织、高校单位开展合作,推进马铃薯在种植栽培、加工等环境的技术创新与研l。充分发挥科研组织与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构建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且加强对农产品专业人才的招募与培养,打造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创新技术团队,进一步提升贵州省马铃薯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贵州省在马铃薯种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来加工能力较弱、技术研发深度不够、品牌效应缺乏等弊端。因此,在当前贵州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的形势之下,也决不能放松对马铃薯产业体系的建设,只有充分发挥了我省种薯基地的优势,再进一步提高加工能力、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做好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则能够有效地推动我省马铃薯产业化升级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道军.贵州省思南县产业化扶贫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16,(05):.

[2]杨恩琼.新形势下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对策[J].种子,2014,(01):96-98.

第11篇

[关键词] 农业经济发展 提高效益 土地流转 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17-01

武川县位于中部,阴山北麓,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首府呼和浩特市北38公里处。总人口1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占总人口数84。农业是武川县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具有武川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路,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武川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武川县农业发展现状

1.粗放经营的小农经营模式

武川县作为农业大县,仍然是粗放经营的小农经营模式,农民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产品的产量仍不稳定,受气候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又是十年九旱,目前农民的生产种植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稳产增加产量,抗灾能力也极差,往往就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产量就好,收入也就相对得高,灾年也就相对得低。所以农民辛苦一年下来,除去化肥、农药等的投入以后,最终能落入自己口袋中的钱很少。

2.城镇化加快使土地荒芜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武川县进城务工、因子女上学举家迁徙、外出打工人员剧增,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是特别高,大片土地闲置荒芜,村里多为五十至六十岁的老人留守。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武川县农业经济的长效发展和增长,所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结合当前武川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改进农业发展理念

要在农业发展理念上有新的改进和突破,一是在思想上由简单传统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的方向转变,农业经营逐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的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程度;二是加快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三是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薯种苗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薯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四是充分发挥武川县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优势,发展马铃薯种薯产业,扩大生产试管苗、微型薯推广和原种生产基地、一级种薯生产基地规模建设,打造立足全市、面向全国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基地。推广康尼克食用薯新品种,全面提高产量与效益;拓展精深加工、销售、储藏各方面能力,实现“武川土豆”品牌效应的全面提升。五是优化食用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武川县大豆辅乡圪顶盖村和上秃亥乡三间房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农户发展庭院食用菌生产种植,建设食用菌产品生产线,满足食菌产业发展需要,延长产业链条。鼓励企业通过委托经营、租赁经营、股份经营、企业独资经营等多种模式,参与产业建设经营,提升产业整体效益。加强区域合作,走政府引导开发、企业自主建设的路子,开拓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健全食用菌流通服务体系,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全面推进食用菌市场建设,注重地区特色品牌商标注册,打造中国北方食用菌大县。

2.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的效益

农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链条延伸的竞争。长期以来,我们被禁锢在“农业=粮食”、“农业=种养业”的传统的观念中,忽视了农业的多功能性的属性,进而忽略了产前和产后各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必须注重农业高端产业的发展,抢占农业发展的制高点。从武川县的实际看,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产业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高产、高效种植业;二是要积极建设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更可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拓宽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发展农村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强化科学技术服务,努力提升农业整体素质

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泉。强化农业科学枝术的服务,要切实把重点放在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的选育,集中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四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支持。

4.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合理流转土地的途径。

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也只有合理流转,才能提高使用效益。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武川县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但是武川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专业合作社总体规模不大、带动社员和非社员能力不强、服务领域不广、品牌不够响亮,内部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武川县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环境来看,还不是很理想。二是扶持力度不够大;扶持的方式也比较单一,扶持重点主要放在少数示范专业合作社上。在扶持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发展与提高、发展与规模的关系。三是经济实力薄弱,兴办收贮服务配套设施需要资金投入,特别是在农产品的收购季节,需要大量收购农产品的流动资金。但由于专业合作社缺乏可抵押资产,难以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结合以上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流转土地的有效途径:一是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以规范促发展。专业合作社建设要由数量的扩张转变为质量的提升。在内部运作上,要规范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三是在服务水平上,要强化统一服务。首先要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引导专业合作社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的需要,减少社员的生产成本。其次是要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服务。引导专业合作社按照质量安全要求,统一制定实施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要积极向社员提供生产技术和经营信息等资料。再者是抓好教育培训,提高专业合作社管理水平。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工作,是提高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合作社规范和健康发展、上水平、上档次的迫切要求,更是合作社的一项日常工作和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规范土地流转,步入制度化轨道;二是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有条件、有实力、有信誉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流转。三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网络和工作机制,加快农村土地规模流转,提高土地管理和使用效益。四是围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基础好、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

5.打造农业品牌

第12篇

关键词:油茶;产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13703

1 引言

油茶是中国独有的木本植物油料树种,油茶树上所结出的种子经过压榨产出的茶油,是众多植物油中的佼佼者,受到联合国相关机构的重点推荐,称其为“植物油中的软黄金”,是一种优良健康型食用油。油茶产业关系着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且对于处在大山中的农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推进土地的绿化过程、保证国家民族用油安全等方面都有极为良好的作用。尤溪县具有丰厚的林业资源,拥有众多的独特产业,其中油茶便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地方特色产业。

2 尤溪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尤溪县位于福建省的中部,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的重点县之一,其处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适合的温度气候、丰富的水热资源,正好适合油茶的生长。该地区的油茶种植历史久远,且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的油茶种植第一大县。2008年尤溪县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意见》,使得该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更为顺利,重点将油茶产业列为尤溪县独有的“四大”特色产业之一,并迅速推广至市场。与此同时,该县政府还联合福建省农林大学共同编写出《尤溪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在这份规划中已经拟出未来尤溪县的油茶产业发展的蓝图。

2008年以来,尤溪县政府对于本地区的油茶产业加大了政府财政扶持,每年下拨油茶专项资金多达200万元。并前后共争取5项中央及省市财政支持的油茶培育示范县项目,1项“油茶良种引进与丰产栽培技g示范推广”项目,1项“油茶林抚育提高示范建设”项目,1项“油茶良种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及1项“油茶示范片建设” 项目,还有4个“现代农业油茶生产发展”项目,1个“生产加工企业技改”项目。一共争取了中央及福建省市财政扶持资金2370余万元,县乡等地方财政投资金额也高达2000万元以上,由此而带动的林业、农业及社会资本资金共计4亿元以上。在此期间尤溪县共计建设落成优良的油茶采穗圃近150亩,平均年均培养油茶苗木有210万棵,能够充分满足尤溪县及周边地区对于油茶良种育苗的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这些政府扶持及尤溪县油茶产业的自身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尤溪县的油茶事业的发展。尤溪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近27万亩,已然成为福建地区的油茶产业第一大县,更是被评为“全国油茶示范基地建设试点县”,也被相关机构誉为“中国油茶之乡”。“尤溪茶籽油”也成为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集体性商标。

3 尤溪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形势

3.1 符合政策需求,具有强烈的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今后中国的食用油的发展之路必是大力发展植物油,茶油也属于植物油范畴。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历时三年在广西省百色地区进行油茶产业调研,并斥资对广西油茶产业进行大力支持,中国标准化管理部门、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局依此制定有关油茶(GB11765-2003)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及工艺标准,这使得中国的油茶产业更为科学的发展。此外,国家林业局针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和《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林业局及农业部门共同制定的《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其中主要是针对油茶、油茶籽、花生、豆类四种主要的油料作物提出的相关发展规划,确定依靠科技发展作为技术支撑,联合创造共同的核心生产区域,及完善政府监管支持工作等举措,致力于突破油茶发展的瓶颈,促进各种油料作物的生产工作,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这些都有助于茶油产业的形成、规范和发展。可以说,当前大力开发油茶资源,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理应作为尤溪县丘陵地区一个重要的产业加快推进。

3.2 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伴随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就更加注重植物油的纯天然性,因此对于健康植物油的市场需求会逐步上升。目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类疾病则是血管类疾病,我国2.2亿多人的老年人中,有约1.3亿人患有高血压,假如有10%的人食用茶油,每人每天50 g,则每天需求达6500 t,每年需求达237.3万t。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植物油占有重大比例,仅2014年便达到655万t,而2015年增加至678万t,到2016年有所降低,为550万t。其中木本油(如椰子油、橄榄油等)2015年比2014年进口增长率高达21.6%。有关检测部门通过对茶油的研究,表明茶油是一种健康型植物油,未来会成为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领先者”,会广受欢迎,且逐步提升需求量。容易形成需大于供的良好发展势态,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日前,中国的油茶籽的年产量在62万t上下,假使按照每吨出油量在252 kg来计算,茶油的年产总量仅为15万t。国际上对于茶油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价格也在不断高升,是市场上菜籽油的7.8倍。然而,不但从茶油市场价格来看,还是从茶油的市场需求状况来看,其都是整个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因此,可以确信,生活水平的富足,对于茶油的加工生产产业则是蒸蒸日上的。

3.3 符合生态需求,具有较大的绿色生态拓展潜力

油茶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的植物,且其具有生态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其对于依赖生存的土壤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其自身具有抵御寒冷及恶性生态条件的能力,且其还不和其他粮食作物争养料、土地,高效的经济效益使得其备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种植油茶不仅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绿色覆盖率、维持水土、滋养水源、绿化环境、和谐生态,还可以具有强劲的抗O2、F2及CO2等危害健康的气体的效果,且一定程度上还有森林防火的作用;油茶的花朵在深秋季节开放,有的洁白如玉,有的红艳似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既可以欣赏绿树红花,又能在林源地区转变农村住户的家居环境,改变山林的风韵,真正达到物与我相融的境界。油茶是一个全身蕴藏宝藏的植物,尤溪县的地理位置、土壤特点都非常适合油茶的种植发展,因此加大力度搞油茶种植产业,能够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营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山区民众逐步摆脱穷困,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4 加强尤溪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4.1 加强政府组织引导

油茶是一个全身是宝的植物,其获利周期及产业链较长,所涉及的行业较多。因此,茶油的种植对于政策的依赖较高,需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油茶种植事关每一个农户的长期经济收益,政府部门应当提高对于油茶产业的关注,将油茶视作增加农户收益的主要农业产业对待,充分结合山区农业综合性开发,科学合理的规划各种植物品种、市场导向、土壤环境、财政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加大创建具有地域性特色及优势化资源产业,严格遵守“土地优化配置、产业经济效益”的工作方针,制定相关各项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指明油茶产业的发展目标、职务机构、工作重点。可以由政府部门联合产业协会进行一定的油茶种植技术一对一服务及技术指导,落实政策资金的实物性,确保有计划、有程序、规范性地种植油茶产业。此外,还可以充分结合国家相关的林业政策,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政策,结合尤溪县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当地农户的油茶种植积极性。

4.2 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F代农业发展已然与传统农业有着许多的差异性,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产业化的形式,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最为有利的组织架构。其能够使得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从生产前、中、后三个主要环节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统一化的农业产业发展链,进而落实农产品的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市场销售一体化,将农业与市场相互衔接,进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经济值,也有利于提升农户的经济收益。因此,面对油茶的产业化发展,必须依靠培养壮大龙头企业,进而带动整个油茶市场经营。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状态来看,尤溪县油茶的龙头企业是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旗下的油茶品牌“沈郎乡”,其中一级压榨山茶籽油前后获得了国家的两项认证――“绿色食品AA级”与“有机食品”,该公司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目前政府部门应当坚定落实相关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支持工作,使其形成一个品牌化的产业经营链。加大对于油茶相关产品的研发,如油茶护肤品、油茶皂素等,帮助其尽快实现产品生产,推入市场。进一步促进整个油茶产业的发展,使其充分走向集约型高速的发展路线。

4.3 加强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

当前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在该县内供应的原料仅有900 t,仅占产能的10%,加上周边县市收购的原料,开工率也仅为30%。为了缓解尤溪油茶原料的紧缺度,最为主要的解决措施则是增加种植基地,要始终坚持将新建树苗与低产植园相互结合的方式,合理布局、科学部署,按照计划进行低产林改造与新基地共同建设;还应该组建更为多样化的融资方式,构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依托政府对于油茶产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合理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同时还应该吸纳社会资金、企业自身资金及各种投资资金;对于新增扩建基地在选种上应当十分注重选择优良的油茶品种。除此之外,在种苗的培植技术上应当采取现今的育苗技术,如无性繁殖技术,保持油茶母本的良好特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培育管理技术,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实现优质高产的生产目的。目前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则是采用优良的种植模式,已经建设成达5万亩以上的油茶种植林区,且建成一个统一的油茶育苗示范基地,其中囊括选取优良品种、培育新苗、培训及科研等事项,这些举措都对于尤溪的油茶种植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4.4 加强油茶综合科技支撑

油茶的用处非常的多,其不单单可以榨出优良的食用植物油,且能够提供其他的主要工业生产原料,这些附加值是茶油利润的多倍以上,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通过对油茶的加工技术开发,不仅可以充分获取油茶的利用率及高效的经济绩效,而且能够使得油茶的生产成本与价格大为缩减,增强茶油的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应当将对于油茶的充分利用及深加工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切合点,充分融合油茶的科研技术及产品质量的推广系统。企业应当积极进行油茶的科研技术开发,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战略策略与各个油茶行业进行联合科研,共同致力于油茶技术的创新研究。除此以外,对于油茶种植林的监管应当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在培育油茶品种及油茶多产等方面加大先进技术的投入。要积极采取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向茶农提供技术服务。还可以组建相关的油茶专家技术组织,对于尤溪县的油茶产业进行技术推广及指导。同时,依托市县林业科研机构、林业科技推广机构、乡镇林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县级、乡镇级油茶技术服务机构,加强村社油茶种植专业技术人员的布局合理规划,培育具有油茶种植、深加工的多能型油茶专业技术骨干,逐步形成一个从村镇到乡镇、再到县区的油茶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系统,按照层级进行油茶种植技术指导工作。

4.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想发展好尤溪县的油茶产业必须依托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县政府应当坚持每年安排油茶产业政府专门扶持基金,着重加强油茶产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种苗繁育、新造林示范、油茶种植园的改造及技术的革新等多种资金补贴。结合奖励制度、建补政策,针对资金雄厚、技术优先的种植大户及油茶种植龙头企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对于已经发展成型的油茶种植林,给予享受国家规定的粮油直补资金;其次,还应当提供更多地信贷优惠政策支持,打开油茶的融资方式,给予一定的贷款政策贴息补助。进一步建成面对油茶种植户的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开拓具有油茶产业贷款针对性的融资工作。加强促进银行与农户之间的资金合作,构建和谐的油茶种植金融信用系统,充分稳定金融资金的投入,进一步为油茶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发展。政府还应当加强招商引资的政策扶持,构建和谐的投资氛围,吸收更多地社会资金在油茶产业的投入;最后,则是推进油茶种植山林的合理性利用。开展油茶林地的产权制度革新,鼓励更多地油茶林地向有技术含量、资金雄厚的油茶产业大户进行流转,使得油茶产业转向具有一定前景规模的经营发展体系中去。

参考文献:

[1]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6-2022年中国油茶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J].中国市场调研在线,2016.

[2] 祁怀鑫.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与生态,2016(9).

[3] 易文昱,刘 芬.宜春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 2017(1).

[4] 王 韵,田 红.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湘西油茶产业建构[J].商, 2016 (1).

[5] 张 恒.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6(21).

[6] 余可洪.探析四川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中国林业产业,2016(8).

[7]郭晓敏,李开平,张文元.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瓶颈剖析及对策思考[J]. 经济林研究,2013(2):1~7.

[8]杨曾辉,杨文英.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作物研究,2011(2):103~104.

[9]王玉娟,龚 春,雷小林.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分析[J]. 湖北林业科技,2010(1):53~56.

[10]冯纪福.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及模式选择要素研究[J]. 林产工业,2010(1):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