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相关知识

公共管理相关知识

时间:2023-07-14 17:3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相关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公共管理专业 激励―保健理论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 You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oday students' motivation is practical, motivation for this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ighly professional learning is not high. Based on the a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jor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citing 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analysis, should be resolved in two ways students are not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ssue, one is to reduce the factors that students do not like, to achieve health benefits; two factors like the increase in students, and thus play the role of incentives.

Key words public administration; motivation - hygiene theory; learning initiative

1 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

公共管理专业旨在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公共管理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源于长期的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反过来,公共管理知识也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可以说,公共管理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也要回答“是什么”。且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因此,公共管理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交叉性的广域知识,学生的学习要求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以适应复杂治理环境下的公共管理需要。

学生之所以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主观上感觉与未来工作不相关。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公共管理是为了以后当公务员做准备的,但是现今我国公务员的准入制度是只有通过全国或地方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才可进入,而公共管理专业的学习与公务员考试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认为公共管理的专业课与现实脱节。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特别强的学科,且许多教材都是引用西方经典的理论作参考,因此教师讲课的主要内容是“应该怎样”的逻辑推理问题。而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社会,法律法规仍不完善,所以难免有些学生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与我国的现实国情不符,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 实证数据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某校公共管理专业大二3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研究,共120名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7份,有效问卷105份。此问卷主要是采用选择式的问题,问学生们喜欢公共管理专业的原因和不喜欢的原因,可以多项选择。

通过统计回收的问卷,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学生是否喜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各因素是不同的。有些因素固定的与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相关,有些因素固定的与不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相关,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兴趣的因素

3 由研究结果提出解决办法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学生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与不喜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因素是不同的。根据激励―保健理论,影响学生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导致学生不喜欢公共管理学习的因素被称为“保障”因素。如果例如“枯燥乏味”、“与以后的工作无关”等因素处理不好,就会使学生不喜欢此专业,并进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这些因素处理得好,也只能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但是并不能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功效。要想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仅仅降低不喜欢的因素并不能起到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减少学生不喜欢的因素,达到保健效果;另一方面是增加学生喜欢的因素,进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具体的做法如下:

第一,尽量贴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管理专业在西方的发展较为迅速,许多经典的理论都是由西方发现提出,然后传授到我国的。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授课内容,都会有很多关于西方理论的介绍,尤其是有些理论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联邦制、分权理论等,这会给学生一种与现实脱节的感受。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尽量多引用我国的事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单纯讲授公共管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还适当的多介绍下我国现今的公共管理“怎么样”的问题,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在讲课的时候尽量避免“一言堂”的现象,即尽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以理论灌输为主,少有关于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事例的研讨。一方面学生缺乏主体性,容易导致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现象出现,没有真正理解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有限,一节课45分钟全部由教师传授知识并不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中以案例为中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案例的组、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深入其中,通过具体直观的感受来分析并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避免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无聊感。例如组织一场关于限制房价政策的模拟听证会,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听证会的各项资料,分配好角色,体会“听证会”这一活动对于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的影响。最后由教师加以点评,引入相关理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学习。

第四,引入实训课程。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管理教学中存在着毕业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形成了理论与公共管理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即缺少实践能力。一方面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很担心无法适应社会,从而对专业课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在公共管理的教学中引入实训课程,让学生实习实践,通过在政府、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实习,或者模拟政府、非营利组织的具体实践活动,把公共管理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易新涛.公共管理视野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重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第2篇

一、实践性是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公共管理类专业所要研究的是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针对公共事务而开展的管理活动,公共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该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及公共政策研究分析的应用型人才,实践与操作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1],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决定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应用性,如果公共管理类专业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只能是死记教材内容、缺乏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等手段,获得基本技能和感性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学活动组合[2]。它既包括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生产和社会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参与性和研究性活动,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假期社会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实践环节、毕业实习环节、暑期实践环节等,大部分学校把毕业实习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以笔者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我校所开设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在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具体性质,在进行案例教学的同时适当加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但很少涉及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从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来看,这三个专业主要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前几届毕业生的实习情况,85%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分散实习的方法。在暑期实践环节,主要采取了学生自由组织实践小分队、并由教师进行指导的方式,大部分调研主题均能够结合当前公共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原有实践教学模式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无论在课堂教学环节、毕业实习环节还是暑期实践环节,均没有很好地体现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这对于应用性极强的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来讲,不能不说是教学内容方面的缺失。(2)由于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找工作等原因,原有毕业实习模式造成了更多的学生选择“分散实习”,在这种模式下,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难得到保证,实习过程往往变成了“放羊”管理。(3)暑期社会实践的效果并不明显。根据笔者对另外几所学校的调查和访谈,发现上述河北师范大学在公共管理类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前我们急需探寻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及途径的重新认识

1.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内容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除了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知识外,更应加强学生公共管理技能的训练。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公共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这包括管理、组织、决策和执行等一系列能力。[1]结合本科阶段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所要训练的技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管理技能、社交沟通技能、行政执法技能、调查研究技能、统计分析技能、公文写作与处理技能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主要围绕上述专业技能展开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技能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水平。

2.实践教学的途径选择

传统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的重心放在了最后毕业实习阶段,由于受到找工作和考研的影响,很难保证效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但实践内容又很难贴近学生所学的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重视了知识传授和案例分析,很少有实践和实训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在传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急需探寻一种常态的、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加以完善:一是通过学生参与管理类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相关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项目论证和撰写研究报告等方面的技能;二是通过学生接触和参与管理活动,解决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技能,着重提高学生组织、协调、沟通、社交等方面的技能。

四、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新探索

我校(河北师范大学)团委一直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由教师指导本科生申报和承担一定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从2006年开始,学校统一开展了“顶岗支教”工程,并走在了全国高师院校的前列。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如何借助“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和学校统一的“顶岗支教”大平台,强化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借助“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在历年科创活动中成绩是比较突出的。例如,2009年全校学生科创项目共有56个结题项目,其中公共管理学院有8项,排在21个学院的首位(与生命科学学院并列)。2010年的数据,同样支撑了这一结论,无论是立项率、结项率、获奖率均远远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表1)。表12010年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情况单位科创情况立项数量结项情况结项数量结项率获奖情况获奖数量获奖率延期结项和不予结项情况数量比重公共管理学院1919100%1684.21%00%全校21个学院19518293.33%10754.87%136.67%表1的数据说明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参与学校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优势,所申报的研究项目均能紧密抓住本专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参与管理类项目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和相关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调查研究、统计分析、项目论证和撰写方面的技能,不少作品获得了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借助这一平台,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借助“学生科技创新”开展实践教学的模式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主要表现在:缺乏针对这种实践教学活动统一的、规范的、专业的实践训练标准;学生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内容分散、方法不得体、撰写不规范等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属于业余活动,未被列入正式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建议:第一,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正式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选题、论证、申报、调研、数据分析、撰写论文和报告等各个环节,给予统一规范的指导;第二,学生科创活动应当围绕本专业相关问题展开,学院和专业教师要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专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联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为学生补充《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管理学数量分析方法》《项目研究撰写规范》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第四,鼓励教师将自己所承担的相关研究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第五,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对指导学生科创活动的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并给予资助和奖励。

2.借助学校统一实习平台———“顶岗支教”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3篇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农村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平稳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过程中,存在人才引进困难、人才管理不科学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文章从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对策

一、引言

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竞争,即人才数量和人才素质。与人才数量相比,人才素质更为重要。在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人才竞争集中体现在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总之,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毋庸讳言,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撑,需要多方资金投入,更需要人才资源做保障。事实证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将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通俗地说,所谓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就是工作在农村基层中,从事公共管理事务的各类人才。实际上,农村公共管理类岗位总是存在于乡、村的各类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组织中,常见的如乡镇党委政府、村党支部组织、村委会、学校等,这些组织无不关系到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从另一角度上分析,公共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也关系到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从宏观角度来看,公共管理人才应当熟练掌握法律、经济、政治等多种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这些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是衡量一个地区潜在发展力量的关键因素。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今天,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管理事业,就必须大批量培养和引进公共管理型人才。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村公共管理人员因处于基层使得其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并不足够大,但是其所担任的角色却是举足轻重的。作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核心骨干,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帮助落实政府策略,并协调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农村发展的整体方向。从某种意义上看,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影响到国家政策制度的落实程度。

二、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政府对三农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成绩突出,但人才资源匮乏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毋庸置疑,积极开发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引进较为困难

第一,农村物质待遇较差。近几年,尽管国家各级政府针对农村地区发展投入大量物力、财力,有效改善了农村的交通、卫生、教育、经济等各个方面,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物质基础始终较为薄弱,在引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难以提供与城市相当的待遇,导致不少人才根本不愿意到农村去。物质条件的低下从客观上影响到难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于是,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另外,农村的人际关系相对特殊,往往是基于亲朋好友形成的“关系网”,这种以“自己人”为主的交往理念对于新来的公共管理人员来说会产生一种极大的排斥和抗拒,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其中,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第二,农村缺乏必要的成长机会。一方面是缺乏学习和培训机会。对于从事农村公共管理的人而言,因工作深入到基层,每天面临的工作量极为琐碎,这较大的工作量使得他们没有精力去自我提升,另外,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村公共管理人员所在的岗位领导也很难会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与培训,导致业务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缺少晋升机会。农村公共管理类岗位职务范围较广,需要大批量的人员深入到走进基层,并扎根基层。在农村数量众多的公共管理人员中,往往仅有几个人能够获得职务晋升机会,实践中,不少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由于职位数量有限,使得他们即便符合既定条件也难以晋升。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在晋升制度方面的规定比较笼统,不够具体,让一些人钻了空子,这从客观上削减了从事公共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二)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第一,物质性奖励缺乏吸引力。从整体上看,当前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付出与回报是严重失衡的。换言之,他们在大量的付出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后,未能获得应有的报酬。据对部分地区10个行业从业者收入状况的调查显示,以公务员为代表的公共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位次比较靠后,尤其是工作于农村基层的“村官”,其工资待遇还不如外出打工的农民,很显然,这与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来说,虽然会有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人才的物质奖励措施,但与城镇地区相比毕竟数额有限,至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薪资待遇要低得多,更别说是物质激励了。近几年,政府的确出台相关政策,几次提升基层公共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但这种增长幅度与物价、房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并未从根本上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第二,考核机制不够完善。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考核机制相比,当前公务员考核制度有了质的进步,不论是考核内容,还是考核形式,亦或者考核的程序与标准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细化与规范。另外,考核机制与公务员日后的晋升等存在一定关系。尽管现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比较先进,但短时间内始终难以摆脱传统人事考核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考核,大多流于形式,导致考核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客观地看,当前针对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考核内容太笼统,未能针对不同岗位特征制定专门的考核标准;考核标准不可靠,过于重视定性考核而忽视了定量考核;考核范围不全面,主要针对内部考核,缺乏必要的外部评价等。

(三)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管理不科学

农村当前的人才配置机制缺乏合理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农村公共管理岗位有限,即便有人乐意走入基层,也常常因为专业不对口而产生人才资源浪费。以大学生村官为例,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知识带动农村发展,近几年我国农村地区大量引进大学生,这一举措的确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基层公务员文化程度低的缺陷,但却导致“专业不对口”现象频频暴露。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地区涉及地域范围广泛,不同地区状况不一,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太一样。唯有结合本地需求,才能在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同时,促进农村发展,但是不少地区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往往只看学历不看专业,导致大量人才的隐形浪费。第二,农村公共管理岗位上人员流动性较差。毋庸置疑,岗位需求与对应薪酬之间的最佳平衡便是实现了人才最佳配置。对于农村公共管理岗位而言,随着社会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原来的人才配置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此时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员调整,进而适应岗位的新要求。然而现阶段,因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流动制度有缺陷,未能形成有效机制,导致人才配置出现僵化。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混日子”的现象,大大削弱了公共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除了人才配置不科学之外,大多数农村地区都缺乏对本土人才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本土人才拥有与外地引进人才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从小生长在这里,对于当地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与当地群众关系也极为密切,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加上农村地区条件艰苦,难以吸引外地人才,而只有本土人才对于家乡的热爱往往会忽略掉那些物质条件限制。可以说,本土人才的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农村地区对于人才的认定往往局限于文凭、学历上,丝毫不考虑其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另外,一些人始终相信“外来和尚好念经”,盲目崇拜外来人才,殊不知本地也不乏“卧龙”的存在,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长期以来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开发极为缓慢,从另一角度上,也极大地伤害了本土人才的积极性。

三、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开发的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针对前面所指出的问题,接下来将分别从引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一)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引入机制

在引进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过程中,不应当局限于某一个群体,除了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之外,还应当重视军队转业干部、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以及在外农民工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管理中去,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主体构成。同时,还应当遵循“宽入”、“严出”的基本原则。所谓宽入,既包括构成主体的多元化,主要有大专院校学生、军队转业干部、企事业单位分流人员等;还包括选拔形式的多样性,分为自荐与他荐。所谓严出,强调的是选拔程序及过程的严格性、规范性、公正性,严禁、任人唯亲等现象出现,最终的选拔结果要客观、公正,并通过社会媒体进行公示。针对人才错配现象,要在引入公共管理人才之前,结合岗位需求制定人员的数量以及专业要求,尽量避免专业不对口问题,唯有如此,才能在人尽其才的同时有效防止人员冗杂等多种弊端。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还应当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不可否认,要调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最为有效的措施便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针对不同的公共管理岗位,给予对应人才相匹配的薪酬,并就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工作成绩等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参考工作完成量、工作效率等多个指标,设置不同类别的绩效工资。除了物质方面,还应当重视人才的价值体现,针对优秀人才可以提供晋升机会,以此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要重视各种保障措施的积极作用,为给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提供更好地发展环境,各地区可以为其办理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等,其中,大部分费用由财政承担,如此一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另外,政府要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建设。举例来说,为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应当鼓励其接受各种教育培训课程,由此产生的费用可由政府承担,当然,必要的时候,受益人也应当承担一小部分。政府可以增加对农村公共管理的资金投入,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拓展训练活动,以此来有效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

(二)完善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状况,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政策来鼓励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一切人才投身于农村公共管理事业中去。例如,大学生村官普遍面临着工资低、待遇差、无编制的问题,他们不仅为前途担忧,有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勉强维持,针对这一状况,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村官在聘任期满后继续留任村干部、考取公务员等。除了政策支持之外,还应当积极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规范评价流程,将评价结果与晋升等挂钩,以此激发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当然,还应当重视相关配套制度的引入。例如,针对志愿投入农村公共管理岗位的人才,其子女入学应当取消户口限制,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中考、高考时适当加分,其配偶应当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就业前等等。另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导向原则,即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融入到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绩效考核体系建设中,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客观要求,尽可能使该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贴近农村实际;职位分析原则,即结合不同岗位特征差异,来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系统动态原则,即不论是体系构建,还是人才考核,都应当视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当重视不同考核要素之间、不同考核步骤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要优化考核内容。具体来说,要实行岗位问责制,针对农村公共管理岗位,要在明确具体职责的前提下,深入地进行职位分析,找出职责要点所在,并根据工作环境制作岗位职责书,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要借鉴现有的公务员考核体系,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尤其要重视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集合每个具体岗位的差异来进行指标体系构建。

(三)科学管理使用农村公共管理人才

针对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管理不到位问题,要积极做好人员配置工作。从宏观角度分析,作为重要资源,农村公共管理人才配置需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还需要借助于政府职能作用,尽快改变以往人才市场由国家统管的局面,在缓解城市人才拥挤压力的同时,解决农村人才紧缺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现如今不少农村公共管理岗位出现人才的错配、乱配现象,有的甚至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引进高端人才,过分重视学历而忽略专业、能力,导致人才价值难以体现,造成大量人才的隐性浪费。基于此,在开发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财政政策、信息服务等功能。与此同时,还应当重视本土人才开发。如前文所述,本土人才拥有与外地引进人才无法比拟的优势,他们对当地风土人情更加了解,与当地群众关系也极为密切,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说,本土人才开发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发挥职能作用,着重在政策体系上下功夫,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人才开发的总体目标、方案措施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联合教育、科技、农业等多个部门,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建立科学的培养管理机制。另外,考虑到农村公共管理人才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匮乏等现状,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和培训,帮助农村公共管理人才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相关政策,同时也要重视对本土主导产品或支柱产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最后,应当熟悉并掌握农村公共管理岗位人才的综合状况,及时做好后期跟踪服务,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具体到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要遵循分层管理的基本原则,正确引导人才进行登记,最终构建完备的农村人才信息库。为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需要结合已有的农村人才信息,针对那些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人才进行评选活动,并对其先进事迹、成功经验等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进而营造尊重、爱护、激励农村人才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姚大川.浅谈我国农村公共管理人才资源开发体系构建[J].科技风,2012(10).

[2]刘浩,肖湘雄.当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3]杨军节.知识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方经济,2011(10).

[4]周轶楠.关于强化我国公务员负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研究[J].学理论.2014(04).

第4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经济管理;公正性偏失

公共管理有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公共性价值作为首要的原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规划和协调,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公共经济管理的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行使公共经济管理主体职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公共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存在着矛盾个体的相对制约,公正性偏失问题比较普遍,需要及时矫正,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一、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偏失

1.公共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以捍卫公共性价值为第一原则,强调运用管理主义工具,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在新形势下,新公共管理具有新的特点,虽然政府仍然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但开始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重视私人、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引进私营部门管理的经验,以及市场竞争机制,降低管理的成本,同时注重提高管理的效率,对管理主体的职能也开始重新分配,对政府的职能边界开始重新界定。公共经济管理是综合性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等,多学科交叉,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框架和体系。公共经济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共经济的三大关系,公共部门和市场结构与经济体系的关系,公共经济活动各要素间的关系,公共部门和私人经济部门的关系。2.偏失表现。政府主体的缺陷是公正性偏失的重要表现之一,新公共管理引入市场机制,注重追求经济、效率和效益。但效率或者效益的最大化不是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观,公共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是公平性,或者说保证公平性的基础上,兼顾效率。在新的理论主张下,政府主体在决策时就会偏重选择效率、效益,而忽视公正性,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并且在政府主体中,存在着自利性的行为,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加剧了不公平的现象,也违背了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也会出现失灵的问题,在公共经济管理中,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缺乏成本和利润的约束,容易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政府公共经济管理没有效果。在公共经济管理中,引入民营化是为了刺激竞争,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不正当的民营化反而造成公共利益的流失。另外,监督的缺失也加剧了公正性偏失的问题,我国监督体系比较庞大,也比较杂乱,缺乏有机的协调,无法保证公共经济管理的公共性。

二、矫正公正性偏失的对策

1.注重多元化公共经济管理主体的培养。在公共经济管理中,要注重多方主体的参与,培养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加强各主体的协作性,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有利于矫正公正性偏失的问题。在民营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政府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引导其他的主体能够正确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同时要强化公民的意识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保证公民参与公共经济管理的权利,提高公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维护公共性。2.规范政府职能。政府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服务理念,对政府主体的职责范围进行合理的界定。在公共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主体要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将其作为基本的原则,不逾越公共性来进行管理行为的考核。政府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经济管理也是为了追求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政府必须认识到服务公众的重要性,使公众满意。在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更应该重视方向性的引导,完善宏观管理的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3.强化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政府主体内部要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注重职业道德建设,避免出现腐败的问题,不仅要从道德上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还要利用法律进行约束,督促公职人员合理使用自己的公共权力,依法行政。同时要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和公民参与机制,使民众参与到公共经济管理中。社会公众的监督,可以及时纠正执行的错误,或者政策的偏差等,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总之,对于当前出现的公共经济管理的公正性偏失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培养多元化管理主体,规范政府的职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和监督评估,改进公共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琳.公共经济管理公共性的偏失与矫正[J].中外企业家,2014(33):230-230.

[2]崔琬茹.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9):00203-00203.

第5篇

所谓的从公共管理视角方面对高校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改革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最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体制,保证“学生为本”的理念能够从管理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只有真正从根本上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环境水平,才说明教育管理改革是合格的。希望通过下文的论述,能够给相关教育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可以提升我国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质量。

一、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教育改革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高校学生管理教育改革的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我国的高校比做一个完整的“社区”,而高校中的学生就是住在社区的“公民”,建设社区是为了服务公民,而建设高校同样是为了服务学生。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保证学生能够在校期间获得全面的教育,就应该重视学生教育管理的本质不能扭曲。改革的价值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利益,因此高校管理职能也是具有准公共管理性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是越来越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学校的服务性质和功能的关注度也是日渐提升的。只有保证高校学生能够获得最全面的知识教育,保证学生的在校地位,才能确保高校管理改革具有公共管理性质。也就是说,应该将教育民主化的理念渗透到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随着公共管理体系的不断普及,学校的教育形式愈发趋于广泛的民主形式。也就是说,提升学生的利益,保证学校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是提升高校管理教育改革水平的重中之重。

二、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是服务学生

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真正实现服务学生。学校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学校孕育了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存在的基础主要取决于学生。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为了保证我国的高校教育质量,所以需要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不同的方式对我国高校的学生进行成长服务,以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方式,防止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生权利被校方忽略。也就是说,最终达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应该是保证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的。目前,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目的就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在高校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就是说,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设定就是为了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而服务的。在教育管理中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制度的制定以及贯彻落实等环节,为我国的大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能够对学生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的高校教育才是最正确的,所以说,为了防止学生在校期间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严格制定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由于高校教育和学生之间是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的,所以,需要利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作出一定的指示。

三、学生教育管理的制度是维护学生切身利益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提供合法性依据和制度支持,为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指明方向和提供制度保障,形成长效机制,为后续工作的推动夯实制度基础,从而使得“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学生的正当权益得到制度保障。主要包括:完善和规范学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建立服务本位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配套机制;完善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完善规章制度的执行程序;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适当借鉴公共管理的相关制度:诸如实行听证制度,畅通学生意见表达的渠道;实施新闻制度,有效保障学生知情权;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积极开展民主评议制度,畅通学生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渠道等。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服务职能也将深入人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多,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为了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周到切实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服务组织及其职能。结合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构建服务型的学生教育管理组织体系,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根本目标。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应包括学校的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坚持“服务本位”的理念,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坚持学生利益为本,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良好结合,能够给自己准确定位并履行好自己的服务职责。主要包括:学校各级人员须坚持“顾客导向”的理念,能够把学生当作“上帝”来对待。学校各级领导者要重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并加强协调,将学生利益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般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和坚持人性化管理;广大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服务三结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专职学生管

理人员,要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在于服务;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则需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让学生满意。 四、结束语

上文主要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的本质、目标以及制度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目前对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现状,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改革现状,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不论改革形式是怎样的,都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才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我国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更新,让更多的高校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提升,最终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第6篇

【关键词】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公共企业家;服务

0 引言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来源于企业管理。其英文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最初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由美国的W・爱德华・戴明(W・E・Deming)用于1947年以后的日本工业管理实践中,因取得显著效果后引起广泛重视。[1]1961年美国的费根鲍姆 (A・V・Feigenbaum)和朱兰(J・M・Juran)在《全国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全国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把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领域。

1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

费根鲍姆把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在充分考虑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的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种有效的体系。”[2]

1982年,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在《质量管理名词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内涵的表述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3]继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提出后,1984年在英国布莱顿召开的第六届世界质量大会上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的思想。

1990年5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第八届质量大会――“全面质量管理”成为大会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接受了“全面质量:90年代国际最紧迫的问题”这样的口号。至此,全面质量管理不仅是企业进行管理的良好方法,而且成为政府部门改进自身工作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前在公共部门中普遍认可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为将产品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念、工作原则、运筹模式应用于政府结构之中以达到政府机构工作的全面优质、高效,是贯穿行政组织全系统、全员参与的,以内部成员和外部公众的满意为中心的管理系统。[4]

2 公共部门运用TQM的合理性分析

经济社会学家伯恩斯把“企业家”概念引入到公共部门,认为“企业家”不仅存在于私营部门,“企业家”的创新也可能发生在公共部门。他指出,政治企业家通过发展和取悦选民的创新而拥有控制权,一旦某项好的政策开始启动,政治企业家必须找到新方法说明并充分利用有关利益群体来支持该政策。戴维・奥斯本也这样主张,萨伊所给(企业家)的定义既适用于私人部门,也适用于公共部门以及志愿性部门或第三部门。

公共企业家与经济组织的企业家一样,在公共管理中要不断追求创新,尊重和合理利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重视对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关注公共管理绩效,重视管理中成本效益,及时回应公众的需求并对公众负责。正如制度分析学者麦金尼斯所说,“可以把公共企业家精神理解为对于公民声音的回应”。“有了公民声音作为基本的约束,公共企业家就会提高效率。为了赢得选民的批准,公共企业家必须努力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品质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无论是私营部门还是政府公共部门都将把追求品质、改善品质、提高品质作为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现代政府公共部门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5]

戴维・奥斯本等人认为,塑造企业型政府就是用企业化体制来取代官僚体制,即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企业型政府是以公共企业家为主体的、富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是借鉴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管理技术,积极回应社会,有效运用资源、实现高绩效的政府。[6]因此,全面质量管理(TQM)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法定原则在公共部门中同样适用。

3 公共部门中TQM标准的应用

3.1 以顾客为中心

在政府的公共服务中,如将公民简单视作顾客,似乎降低了公民作为与国家相对的权利和合法地们的拥有者的作用。所以,顾客一词是一个比拟的说法,是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比拟为市场中企业与顾客关系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和公众需求的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公共部门也迫切需要改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只顾生产不顾公众需求的方式。因此,政府要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期望,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确保公共管理目标与公众的需求和期望有沟通的基础上联系起来,树立“为顾客服务、对顾客负责”的顾客导向。为此,政府部门可以采取问卷调查、热线电话、领导信箱、领导接待日、走访慰问等形式充分了解顾客的要求,为工作的改进奠定基础。

3.2 领导作用

J・M・朱兰曾在对大量实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帕累托原理”,认为在所发现的质量问题中,究其原因,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80%是由于领导者的责任造成的,可见在公共部门中领导者起着“掌舵”的关键作用。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他们应当营造使组织成员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领导的决心和支持力度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所以要求领导层强化组织整体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体系,提高全体人员关注质量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3.3 全员参与

政府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涉及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各个成员的工作态度,他们的工作效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因而要求组织成员在具体的公共管理过程中了解自身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及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结合个体的目标和制约条件客观评价其绩效,提高现场的质量水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承担相应的责任。[7]

3.4 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任何活动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公共管理活动也不例外。“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过程、控制过程和改进过程优化影响质量的所有活动和所有环节,从而确保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因此,公共部门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必须着眼于过程,把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更高效地服务于公众,得到期望的结果。

3.5 管理的系统方法

“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公共部门中,相对于过程控制方法,系统控制方法针对的是整个系统及其包括若干个小过程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样可以提高行政组织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政府目标。通过识别资源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协调部门的职能和职责,减少交叉障碍。在政策执行中,全面系统地关注并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特定过程的运作方式。

3.6 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的保持、改进、提高,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应进行动态管理,要在组织范围内营造持续改进质量的危机意识和氛围,为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持续改进方法和工具的培训,使其明确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同时确定目标以指导、测量和追踪持续改进的效果。

3.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对于政府工作来讲,决策和服务可以形成直接的结果,本身优化极其重要。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行政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政府工作的质量。错误的行政决策不仅容易造成国家资财的巨大损失和浪费,而且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甚至产生难以消除的滞后负效应。因此在进行决策时,以事实为依据,忠实决策本身所规定的作用范围,考虑全局性,把握正确的决策价值取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健全政府决策信息系统。

3.8 互利的供方关系

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就是要政府在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以公众的需求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反过来,随着行政环境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政府效能以及公共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客观上也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4 完善公共部门TQM发展的路径

4.1 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借鉴和吸收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企业管理中,全面质量管理指导思想之一就是一切为用户满意。“企业家精神”可以适用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中的“企业家”可以通过对某些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或“外包”使政府以较低廉的价格,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和质优价廉的服务。[8]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使不同政府机构之间、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之间、公私之间相互竞争,引导公众做出正确选择。

4.2 把政府全面质量管理与公务员制度结合起来,在TQM的背景下对立起一套培训、考核、晋升和奖惩机制。激发政府官员从政能力内在机制的建构。强化政府管理的“人本观念”,强化公共利益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公共服务意识、社会公正意识、主动参与意识和敬业精神。激发全体公务员通力配合,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最优地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系统管理活动。

4.3 加快行政立法,形成规范政府行力的法律规范体系。通过建立行政程序法、决策失误责任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来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切实保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法制建设。

4.4 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行政管理教学中,尽早灌输质量管理思想,培养学生的“质量”观念。开设“全面质量管理”培训班,请公共行政管理专家学者为行政管理专业或MPA学生讲授TQM相关知识,参与有关政府部门的课题研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开展的应用性研究和实践,为今后工作做好入门准备。

4.5 借鉴国外经验。国外政府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中也摸索并积累成熟并成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及技术手段。美国政府在体制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是行之有效的,这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体制改革与创新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TQM是一个十分重视数理分析和统计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借鉴并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包括电脑软件系统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手段,从而推动我国公共部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实践。

5 结束语

随着工商管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两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政府再造”、“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政府职能改革的核心由一个全能的政府转变成一个有限政府,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跳出来,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从公共部门TQM体系的建构表明,通过一定的方式,把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在管理方式和方法上,政府与企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不再泾渭分明。将TQM应用于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中进行持续评价和质量改进,能够为公共部门管理体制改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王玉明.企业型政府与公共经营管理[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06):37.

[5]党秀云.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3(08):31.

[6]王家合.城市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理念[J].上海管理科学,2005(02):36.

第7篇

关键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67-02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来自于西方,我们通常情况下可以把会计分成两大类,企业会计与非企业会计,国外通常将非企业会计分成两大分支,一部分是政府会计一部分是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会计下面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下面还包括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我们国家在引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个概念之前,和这门课程比较相近的一门课程叫做《预算会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财政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同样事业单位改革也得到不断推进,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也逐步壮大,为了适应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和国际准则趋同,各个高校也陆续把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预算会计》更名为现在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高校只是简单地把课程名称改过来了,其他没有任何变化。如笔者所在的高校,之前专科的这门课程叫《预算会计》,现在本科的这门课程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虽然课程号不一样,但是所用的教材,课件,教学大纲里的主要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这种替代不应该仅仅是课程名称的变化,更应该是思路的变化,相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应该有所改变,这才能算是真正符合改革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四年的相关教学工作发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课程特点

1.涉及知识面较广且综合性较强。目前我们国家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主体主要包括四个大方向: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这四个单位的会计虽然都从属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但因为自身财政体制或财务管理制度的差异,会计处理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加之虽然会计核算的内容相比于企业会计并不算复杂,但因为它和企业会计不是一个核算体系,所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下面每一个主体涉及的会计科目,名称都和企业会计差异较大。不仅如此,就综合性而言,就单拿财政总预算会计来说,课程教学内容里不光会涉及相关会计专业知识,还会涉及财政学,国家预算管理,公共管理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涉及知识面较广,呈现出综合性强且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

2.知识更新速度较快。近些年伴随着国库集中收付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部门预算等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修订并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我国政府财政和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加速。2015年10月国家财政部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与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相比,从会计目标,核算方法,核算内容都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相关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然而教材的编辑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时间限制,导致现有教材内容滞后于现有最新成果。

3.实务性和实践性均要求较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一门实务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在教学研究中,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都是重要内容。同时,与其他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一样,该课程也非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践结合,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该课程的实践性也要求较高。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一方面,《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这门课一般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高年级的学生此时很多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考研、考公务员上,或者忙于找工作或找实习机会,学习重心偏移,而且考研、考公务员通常不考这门课,找工作的同学目标也主要是企业,只有少数人能够进入政府或相关事业单位等非营利组织工作,“用不着或者用得少”等借口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相关课程分属不同的会计体系,而对于大三,大四的高年级会计专业学生,三年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学习,对企业会计的账务处理、核算体系根深蒂固,“政府会计”相关知识又具备学科交叉性,除了要求学生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前期储备以外,还要掌握税法,财政学,公共管理等学科知识,加上这门课程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和“企业会计”差别甚远,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工作量,很多同学产生“畏难”情绪,投入精力也会有所减少。

2.教师更新知识滞后,缺乏实践能力。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相关政策近几年经常变动,导致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但是因为教材的出版有一定的周期时间限制,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任课教师对相关领域的政策及时关注、相关研究热点及时追踪,有任何改动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都要经过总结整理后体现在授课的讲义上。如果有些老师认为备课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对实时的新闻热点和政策加以关注,缺乏对实时知识的更新和整理,就会使学生无法掌握最新的相关信息和会计知识,也无法驾驭学生开放式的提问。

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教学。目前《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一般还是以任课教师“填鸭式”地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对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发掘不够,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缺乏鼓励和引导。因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门课程的特殊性,一般政府财政、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公布范围有限,对于高校获取内部真实的财务资料进行课内实验带来了困难。同样也是因为政府、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加之会计学生数量众多,高校很难和这些单位安排实习基地,所以导致这门课程在课堂教学之外,通常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针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的操作和训练。

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共同组成我国会计的综合体系,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只将这门课设置成专业选修课,要强调《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门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中的重要性,首先,要把这门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改为专业必修课。其次,在开设的时间方面,也应该有所提前,开设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和“企业会计”同时进行,在先修课程上要开设财政学,让学生对国家预算管理体制,预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教学的内容较多,且综合性较强,在课程的总学时方面,应该有所增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巩固这门课程的重点难点,配合上相应的实验或实践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更佳。

2.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引进”一线会计人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强且更新速度快等特点,所以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知识,还要对相关交叉学科财政学,预算管理,公共管理均有所涉猎,这就需要在上课之余不断地进行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政府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更新变化速度快,相关的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方法,资金活动流程都处于不断的变革当中,要求教师时刻追踪改革热点,不断更新调整讲课内容,提升授课内容的时效性和有用性。另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本身就是一门实务性和实践性都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会计学专业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高校要不断较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定期组织老师到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活动,或者去本校的财务处“借调”一段时间,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在“送出去”的同时,也要“引进来”,聘请一线的实践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任教,指导学生实践环节,或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最前沿的知识,最新的发展成果介绍给学生。

3.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环节。教师只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才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任课教师可以引入多主题研讨式教学,根据最新的研究热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每一章节都在课前给学生若干个主题展开研讨,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小组,通过抽签来选择研讨的主题,给学生1周左右的时间查资料、分析问题、做幻灯片,以小组为单位,对研究成果以演讲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同学,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激发的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比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课堂教学增加生动性,对比教学主要针对“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不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府会计”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引入实验和实践环节,高校应该利用自身作为事业单位的优势,和本校财务处充分沟通,把一个完整会计期间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整理收集出来,作为学生实验环节的真实资料。另外其他事业单位、政府财政部门、行政单位的数据,可以用模拟数据来代替,让学生不仅对相关业务处理流程有感性的认识,而且能够提高对实际业务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政策学习 公众参与 政策变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政策学习视角是对以往基于权力的公共政策变迁视角的突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政策学习已经成为政策变迁研究的重要语汇,而政策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经济成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社会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探讨两者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政策学习及其概念

政策学习概而言之就是以政策为标的所进行的知识交换和经验分享。Heclo(1974)认为“学习可以被定义为基于经验的在行为上相对持久的变化,通常这种转变是对某些可感知的刺激作出反应而发生的改变”,这一过程往往限于专家尤其是行政官员。而Hall(1988)提出“社会学习”的概念,并把其定义为“为了更好的实现政府的目标,而根据过去政策的结果和新的信息来调整政策目标或技术的有意尝试”。Sabartier(1988)始创和发展了倡议联盟框架来说明长时间的政策变迁过程,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政策取向学习,他将其定义为“相对持久的思想或信念的改变,这种改变源自经验或新信息,并且以政策目标的达成为导向”。

二、公众参与与政策学习的关系分析

(一)公众参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公众参与是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公众参与的概念有很多界定方式,其主要指以对政府的政策过程产生影响为目的的、具有共同利益和兴趣的个人或社会群体对公共事务的决策介入。广义的说,决策者之外所有的其他主体对决策的介入都可以称为公众参与,如非营利组织、媒体、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及其它组织和成员等。狭义的说公众则指非服务于决策的利益相关者。从公众的层次来说,公众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公众团体(任丙强,2011)。

(二)公众参与政策学习的关系。

近几十年以来,公共行政的理念逐渐发生了转向,社会公平、代表性、响应、参与、社会责任感以及政策价值和目标的重构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让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发展、管理与评估以确保社会公平”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Konn、Holzer、张梦中,2001)。同时一些政策问题本身作为复杂的奇特问题包含着策略,目标和制度等各种不确定性,在这种有关政策的事实和价值都有争议的情况下,只有打开封闭的决策圈将其他利益相关者引入政策过程中,重视程序理性,通过沟通和互动才能产生合意的政策(Koppenjan&Klijn,2004)。这样,关于这类复杂问题的决策也就可以看做是一个各方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学习也成为一个关键的治理过程,因此探讨公众参与和政策学习的关系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传统的政策往往是一个由官员和学者主导的封闭的过程,普通民众对政策的参与被视为是不必要的,决策主体常常体现出“唯科学主义、无视社会、伦理、法律领域风险的态度”(谈毅,2006)。政策网络的封闭性会导致政策资源的垄断,而如果政策网络比较开放,新成员和新思想更容易渗透到政策网络中,这时往往会引起范式性的政策变化(朱亚鹏,2008)。Pemberton(2000)认为在英国宏观经济政策从凯恩斯主义过渡到自由经济范式这一过程与曾经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的行动者开始活跃地参与到网络中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公众参与到封闭的政策网络中推动政策学习和政策调整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公众参与这一形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封闭独断式的决策方式日渐式微,多元的社会行动者也因此得以愈来愈频繁的参与到诸如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政策领域中来。

由科学研究和政策分析以及由既往经验所得来的知识一直被认为是政策学习的重要来源。Heclo认为新的政策更多是先前政策的后果,对学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之前的政策。但政策学习不仅依赖于经验和政策分析,同时也依赖于社会互动(Jasanoff,1997),在权力分散的政治体系中,政策参与者如果想要把他们的理念变成政策就必须说服其他政策参与者,通过策略性互动阐释并证明其观点的合理性。当其观点被质疑时,行动者就要被迫进行回应,在这个过程中政策信念就可能被重新评估甚至瓦解。从话语的视角看,这个过程中持不同观点的话语联盟间的争论,重构了政策相关的的话语,这个过程同时也形塑了人们如何阐释和定义问题。学者们基于各种不同的概念和理论背景来描绘和阐释这一现象,比如沟通式学习、参与式学习、政策取向学习、社会学习。这些概念虽然并不等同于政策学习而且内涵与外延各有不同,但其都指向拥有不同知识背景和观点的多元社会行动者通过交流和互动获取相关知识、改变既有态度、提高沟通以及一系列相关能力,最终对解决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应对的棘手问题有所助益的过程,也就是说公众参与和包括政策学习在内的学习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把公众参与作为政策学习的来源进而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三、结语

传统上政策变迁通常被理解为社会冲突和权力博弈的结果,政策学习视角超越了以往的的权力视角,因此未来值得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政策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彭宗超、薛澜(2000).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以中国价格决策听证制度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5.

第9篇

【关键词】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预算会计; 特点; 改革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府履行公众受托责任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预算会计系统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公共领域的信息管理要求,预算会计改革势在必行。引入国外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概念逐渐成为学者的共识,进而体现在我国高校的会计课程设置中,逐渐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取代《预算会计》课程。这种替代不仅是课程名称的变化,更是思路的转变,是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但是在这种变化的背后,笔者发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在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分析《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特点入手,在对现有教学状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出适应时展要求的以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高层次会计人才。

二、课程特点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集财政学知识和会计学知识为一体的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一门特殊的专业课程。因而呈现出以下学科特点:

(一)实务性和实践性要求均较高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具有会计学最典型的实务性特征,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科目设置、账务处理方法、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就成为该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践,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丰富且综合性较强

目前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体仍旧是预算会计,主要包括三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会计学科: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另外还包括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等内容。同时,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特点,课程内容不仅涉及会计学知识,还涉及财政学知识,更确切地说是以财政学、国家预算管理等知识为平台的会计学基本理论的应用,因而呈现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特点。

(三)知识更新速度较快

随着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部门预算等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预算会计依附的财政体制、预算管理等背景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使得会计主体、客体、资金收付流程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课程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丰富和更新。

(四)国内外差异较大并现趋同趋势

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会计,传统的预算会计主要是实现预算管理功能;而国外的政府会计实行双主体、以不同活动特征采取多种会计基础进行确认和计量等远比我国的预算会计复杂、严谨,真正实现了政府运营效率、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财务评价功能。随着我国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预算会计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要求,引入国外政府会计概念已成必然。因此,国内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虽然差异较大但仍有趋同趋势。

三、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公务员考试热的不断升温以及大学就业思路的转变,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往往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同时,除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外,中级、高级会计师考试均含有15%左右的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内容;另外,美国的CPA考试也含有大概30%的相关内容,学生对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目前在本科会计课程设置中,大部分会计课程是以企业为研究主体的,而对于非营利性组织的相关会计课程较少涉及,该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状态。该课程往往开设在高年级,这意味着学生已经有较好的会计学基础,从而关于会计核算等的相关内容仅是教学重点而不是教学难点,财务核算所依附的财政管理内容以及相关规定则成为教学中的难点;但是由于课时较少而课程内容具有多学科性、所涉主体多样性等特点,并不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目前我国高校在该课程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思路不开阔、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教师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其生产的产品能否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很重要的方面。教学思路决定基本的教学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传统的会计教学往往更注重实务处理问题,而对基本的会计理论问题、改革背景、国内外比较研究等内容关注较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思路的拓展、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灌输式教学仍旧是授课的主流方式,这虽然更多地注重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但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励引导作用还不显著,从而限制了教学效果的发挥。

(二)学生重视不足,知识平台搭建不合理和研究视野不开阔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客体,是知识的吸收者,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这与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研究视野是分不开的。由于会计课程的主流研究主体大都是企业,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往往都处于被边缘化状态,导致学生的重视不足。同时,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一门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会计课程,学生应具备基本的财政学与会计学知识。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一般都具有较好的会计基础,而对于财政学知识往往匮乏,从而使相关知识接受较为困难。另外,会计学科的微观性特征使学生形成了善于从微观视角观察事物、接受知识的思维惯性,却缺乏对事物宏观层面的把握,限制了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内容滞后且结构失衡

教材作为教师授课知识的集中展现,优秀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对课程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随着《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改革的进行,相应教材名称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由《预算会计》转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但是在名称变化的同时,教材内容和结构其实并未有实质性改变。教材内容仍是以原有的《预算会计》相关内容为主,因预算管理改革而对预算会计产生影响的内容涉及较少。然而随着预算管理改革的进行,这将成为预算会计变革的主流趋势,也应成为教材的重点内容。关于国外的政府会计相关内容有所论述,但缺乏与我国预算会计的系统比较与评价。教材结构更多地偏重实务处理,而对基本的会计理论、相关的预算管理理论涉及较少,不利于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改革对策

教学活动的进行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目前我国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能力导向型的,即进行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而其中最根本的则是思维方式的形成。笔者结合前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特点的分析和教学活动中存在问题的考察,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从以下方面提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改革对策。

(一)提升教师素质,优化知识结构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和变化快等特点,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较好的会计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财政学、公共管理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随着公共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实务处理、资金运动流程等方面也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因此需要不断调整授课内容、提升授课信息的有用性和时效性。这就需要授课教师不断进行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授课质量。另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本身也是一门实务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课程,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经常深入实践考察实际应用情况,不断发现问题,以提升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使所授课程更加生动、贴近实际。

(二)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多主体性特点以及学科交叉特色使其教学内容相当丰富。然而限于传统的会计教学思维,使得该课程呈现出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单一的现状。因此,需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方面,首先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充分重视会计的实务处理能力,又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积累,而后者恰恰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关键;其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正处于不断变革过程中,授课内容既应注意结合改革的现状,使课程内容体现时代特征,又应注意从历史的视角动态地把握教学内容以及未来演进的趋势,从而展现出课程的全貌,以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的整体把握;再次,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主体仍旧是预算会计,虽同国外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差异很大,但却有趋同趋势。因此授课内容不可忽略国外的相关研究内容,通过对国内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分析,以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基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学生的实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将部分课程设置成实验课,采用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学生去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研,使学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比较的教学方法,对于国内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同企业会计等进行比较讲授,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加深对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理解。关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影响较深刻的改革背景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述,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财政管理知识,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

(三)为学生搭建合理知识平台,拓展研究视角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既融合了会计学知识,也涵盖了财政管理的相关内容。而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好的会计基础,却对财政管理知识接触较少,对相关内容理解存在误区。因此,有必要在先修课程中安排适当的财政学、预算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平台,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同时,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专注于微观视角、忽略宏观层面的思维分析定式,在课程中应注意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对微观行为主体影响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宏观层面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

(四)加快教材建设,提升教材质量

针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材存在内容滞后、结构失衡的现状,应加快教材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加快教材内容同改革背景的结合力度,充分体现教材的时代特征;引入国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内容,并注意同我国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体现学科前沿特点;不仅关注会计学经典的实务处理问题,还要搭建合理的理论平台;不仅涵盖基本会计理论,还要包括公共财政等的基本理论,体现丰富的理论内涵。

【参考文献】

[1] 刘永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77-83.

[2] 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 2004(4):2-6,96.

[3] 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9):1-4,95.

[4] 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0-79.

[5] 路军伟,李建发.政府会计改革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解析[J].会计研究,2006(12):16-21,97.

[6] 张琦,程哓佳.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与协调:一种适合我国的改革路径[J].会计研究,2008(11):35-41.

第10篇

一、MPA英语教学中现存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目前国内高校MPA英语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这些方面: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背景、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一般、课堂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考核模式不能有效提升和改进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MPA学生总体上都能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以及当前社会大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学所持负面态度的影响,普遍存在消极应对甚至抵触的心理倾向。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此外,部分学生由于受其自身个性、英语基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对英语教师而言,要胜任MPA英语教学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除了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尽管各高校MPA英语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和方式与其他专业公共英语教学不同,但MPA英语的教师队伍“出身”却基本一致,即拥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背景但几乎没有接受过公共管理和政策等专业方面的系统教育。因此,教师不了解MPA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对学生未来的具体目标岗位需求也知之甚少。这种专业知识和背景的缺失已成为当前MPA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障碍。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高校的公共管理学院聘用一些有管理学、经济学甚至社会学背景的教师执教MPA英语,但这些教师又没有受过英语专业的正规教育,很难以英语为表达手段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这种载体与内容的脱节极大地制约了MPA学生有效掌握英语这一工具,导致教学内容无法有效地达到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预期。另一突出的问题是,英语教师人数不足,造成教师课时量大,班级容量也不断扩大。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的班级容量为30人,而MPA英语课的班级人数平均达到65人左右。这就使得教师只能机械性地重复课堂流程,鲜有创新,也没有多少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教学中师生互动难以实施,因此,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现度较低。此外,各高校使用的MPA英语教材时效性差,滞后于社会和课程教学的发展。另外,由于公共管理领域涉及的范围广,在选材上很难聚焦到有代表性、时代性以及趣味性的材料,这也导致教学过程和内容滞后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知,不利于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当前对MPA英语教学的考核模式也有待改进。由于受传统的侧重英语语言知识考核模式导向的影响,大部分MPA学生认为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过程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而拿到学分,这就与英语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制约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形成与提升。通过多年的MPA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主题性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主题性教学的特点和效果

主题性教学模式是以应用为导向、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的模式,指的是在某一教育体系中看重让学生学有所成的一切要素的教学方法。它首先明确学生达到某种能力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组织课程、教学和评估来确保预期的教学效果[1]。一般说来,主题性教学具有教学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预期目标高、学习机会多的特点,因此,教师有更大的自由去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目标。主题性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步骤:确定学习预期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确定评估考核程序。教学目标是任何语言教学展开的前提,否则,教师和学生只能从教材、从课堂活动中来推断教学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都无法系统地处理[2]。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是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决定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它热衷于提供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料,偏向基于事实和标准方法的直接性教学和以标准答案论处的评估体系;主题性教学则是先以学生在完成学习后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导向,设计整个学习过程,它推崇基于建设性方法的课程体系,看重借助客观环境进行的正面进步的评估方法体系,将学生与他们自己最初的表现相比较。也就是说,在主题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总是不断创造机会帮助他们达到各自预期的目标,因此,学生个体的特色可以充分得以体现,教师也可以更加关注学生展现自己能力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结果。主题性教学所有的教学策略与活动都是以帮助学生获得重要学习成果为导向。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它要求教师应具有灵活性的方法,使学生在他们最能接受和理解的阶段进行合适的学习活动。教学资料应该被视为上课的辅助材料,是帮助学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资料,而不是学习本身。主题性教学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等教学和学习策略,注重学习、思考、过程、联想等元素,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3]。必须承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同一时间内、同一教学方法中获得同样多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充分意识到这一差异性,根据学生各自的程度拟定不同的预期目标。在涉及主题内容(thematiccontents)时,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希望交流什么,并将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4]。此外,如何把握话题的熟悉度(topicfamiliarity)也是在拟定预期目标时需要特别考虑的,因为话题的熟悉度是决定任务难易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教学时间,帮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把握学习机会,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给学生提供机会[5]。最后在考核评估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给予评分,而不是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绝对量。采用现场模拟的考核方法能给学生带来更有预期性的学习目标,看清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空间,并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因此,主题性教学的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十分吻合MPA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的目的性。相比于学术型学位的通用英语教学,MPA英语更容易实施主题性教学。相似的职场背景和学习经历使得MPA学生在设定英语学习的预期目标时相对统一,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也更易找到共同话题,合作更为融洽,在考核的模式中也更容易实行现场模拟的方式,达到考核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开学习思路和发展方向。

三、MPA主题性教学内容与设计

主题性教学注重把某个特定主题作为概念性线索提供给学习者,使他们从中获取知识。教师需要预先设定学习目标,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将主题的关键性概念融入教学活动中。这种主题的选择将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作为主要参考因素。MPA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一般较熟悉案例教学法,习惯这种以设定目的为导向,将实际中真实的情景进行焦点性处理的教学过程。这是一种促使学生思考分析并做出决断的案例教学活动。主题性教学使学生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更好地利用英语进行分析、思考、交流,并主动进行扩展阅读,达到MPA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同时,主题性教学也能够进一步增强MPA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对主题的分析消化,查阅并了解相关知识,经过缜密思考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达到解决实际应用能力与英语能力的双向提高。学生在进行过程性学习的同时,也具备了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效仿性应用的能力。英语教师可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提供扩展阅读的资源,不断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课程应涉及计划、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教学过程应包括选择任务的原因(why)、组织的方式(how)、能达到何种程度(howwell),以及课程的结果是什么(what)[6]。笔者拟以“healthcare”(医疗卫生)这个主题为例,展示在MPA英语教学中如何以主题性教学方法,激发MPA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背景,有效地与英语语言相结合,在以应用型为导向的教学中实现“学会如何学习”的教育理念。首先,在开始“医疗卫生”这个主题的英语课程前,教师在对MPA专业有基本了解并和学生进行事先沟通的基础上,预设这个主题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掌握和医疗卫生公共管理相关的词汇表达,能较熟练地运用英文表达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选择与“医疗卫生”相关的英文材料提供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有选择性地进行扩展性阅读,并要求在英语课程前,提出课堂上要讨论和分析的议题。这些议题可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筛选,减少到与课堂时间相对应的数额。所圈定的议题应具备可讨论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相结合。对于学生根据各自情况进行的扩展性阅读材料,并不一定非要限定为英文材料,但要求学生在阅读非英文材料后,能以英文表达其主要观点。这个阶段的准备十分重要,如果准备的材料不具有代表性,或学生没有认真阅读和思考,并进行扩展性阅读,就会影响下一步学习的效果。其次,当教师与学生开始课堂活动时,教师可先和学生之间以互动的方式理清本次课程将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课前应对“医疗卫生”主题中可能涉及的主要英文词汇和表达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课堂互动前做一个简述和总结,突出语言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点。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必须运用相关的英语词汇进行表达。在课前有了较为充分信息摄入的基础上,小组成员(5-10人一组)从各自理解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讨论。教师也可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发表自己观点,同时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问题,适时纠正并给予他们正确的英语表达技巧;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如何灵活运用语言;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与帮助。教师可就学生应用语言时的难点,展示自己如何使用替代性的相近单词或简单的身体语言等来表述,让学生充分领略语言本身的灵活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组织管理者、咨询顾问以及评估者。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能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对提升英语表达的实际效果。此外,小组讨论还能有效解决当前由于师资紧张所造成的班级容量大而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师生互动难以实施这一现实问题。在各小组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分析之后,再进行全班范围的讨论。各小组选派出代表,总结各小组对议题的分析和讨论结果。教师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各小组代表总结陈述其小组的讨论内容和结果后,鼓励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在发言和问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语言的掌控度,也能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高表达能力,甚至摆脱语言水平的束缚。最后,教师在全班范围的讨论结束后,可以引导性地进行总结,提出几个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在全班范围展开拓展性的即兴讨论,这种即兴讨论不仅是锻炼语言即兴表达的机会,也是让学生反思和巩固学习内容的契机。由此,经过课堂的活动,学生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熟悉和运用了与医疗卫生管理相关的英语表达,并能基本运用英语表达这个主题的相关观点。虽然学生个体在语言和对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上存有差异,他们在同一时间内获得的知识也并非完全同等,但主题性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是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特色,清楚各个学生的水平,帮助他们达到与各自水平相称的预期目标。学生也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讨论,认清自己的水平和有待扩展的空间,给自己的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设定更为清晰的目标。正如倡导主题性教学的学者所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进步负起责任来”[7]。在预设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主题性教学活动,相对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更具有实用价值,也更为适合MPA专业学生善于讨论和思考的专业特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决定了其相对应的考核模式应区别于传统的标准化考核。新的考核模式对上述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目标应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现场模拟面试正是考核学生对主题性教学内容理解度的最佳模式。

四、MPA英语现场模拟面试的考核模式

传统的标准化基础水平测试并不适合MPA的主题性英语教学的评估。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应该突出实际应用性的效果,要根据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考核他们是否达到了本课程的预期目标。MPA学生基本上已具备大学公共英语四级水平,重复考核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知识对MPA阶段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目标的形成具有冲突性影响。主题性教学侧重学生就具体事件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达到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较为顺利的表述和交流,因此,考核模式以接近实际场合的现场模拟面试为主比较合适。这种面试不同于职场单对单、目的明确的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的,重过程表现、轻标准结果的形式,它与课堂主题性教学中小组讨论模式相对应,是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效果评估。考核模式要基本保障英语能力不同的学生通过同等程度的过程参与获得相应程度的认可。首先,在现场模拟面试前,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的预定目标,拟定出具有可模拟性的主题背景信息,且背景信息相对开放,同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资料阅读、确定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案,组成3-5人的小组,规定在20-30分钟内,以现场模拟辩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其次,现场模拟面试由至少三位老师组成评委进行评估给分,评委应从语言表达、临场表现、内容深度等各方面给予评估。评委除了英语教师之外,也可邀请英语水平较好的MPA专业教师参与。整个过程中,评委主要考察学生应对问题的应变能力、英文表述的灵活性、合理性和说服力。每个小组的学生所得到的问题不同,难易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但评委考核的是学生应对问题时的能力,而不是答案的正确与否。模拟面试结束后,综合三位评委的打分结果,给出每位学生在现场模拟面试环节的平均分。值得指出的是,现场模拟部分的分数并非是学生在整个MPA英语课程上的最后得分。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在完成日常主题性教学预期目标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平时成绩。一般来说,平时成绩可由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课堂讨论表现、课堂活动参与度等方面构成。因此,每位MPA学生的最终英语课程分数将由平时分(约占40%)和最后的现场模拟面试分(约占60%)两部分组成。这样的评估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也能较为全面地评估学生对语言和相关主题的掌控能力。笔者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这种考核模式更能体现主题性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也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五、实施主题性教学模式的保障条件

主题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探索性转型,能够发挥学生与教师的合力,开辟了语言学习的新渠道。与之相对应的考核模式能激励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更加关注应用型知识的运用。当然,在实际的教学和考核活动中,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主题的把握有时不尽如人意,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扩展性阅读因人而异;兴趣点的不同会造成学生对主题理解的深浅程度不一;教师的投入和教学经验也是影响主题性教学成功与否的因素;现场模拟的考核模式会有主观性的偏差等等。因此,保障这种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展开,应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在管理层面上,教学管理部门不能一刀切,要求跟其他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使用统一的英语教材。应该给予任课教师充分的自由去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课堂使用的教学材料以及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此外,考核阶段也应该由任课教师来制定考核标准(如平时成绩和模拟面试成绩所占的比例)。在师资配置和培养方面,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机会,提高教师适应专业学位英语教学的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其次,任课教师本身要同时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和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于那些仅有英语语言文学背景的教师而言,课余要下工夫“补课”,拓展相关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在准备主题性教学材料方面,要具备开放的眼光,选取那些具有时效性、代表性的材料,同时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国内外公共管理领域的发展情况。最后,考核的标准、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等方面要尽量公平、公正、公开。就课程教学过程而言,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课堂参与活动等等的记录要及时、全面,这是学生平时成绩真实性的依据;在现场模拟面试考核环节,评委要做到公平、公正,而且要具备考核主体资格(如必须是MPA英语老师,或在英语国家获得MPA学位的人员等)。考核模式应成为学生掌握和提升英语应用能力的导向与促进力量。把主题性教学模式引入MPA英语教学,是一种尝试性的教学改革,着眼点在于培养应用型的MPA人才,符合MPA教育的宗旨。采用主题性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被迫式”学习转变为“兴趣式”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新的教学模式从建立到成熟运行,都会经历一个长期修正、完善的过程,MPA英语教学也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完善的过程。

作者:胡小平工作单位: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讲师

第11篇

    关键词:MTA研究方向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 “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41号文件的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旅游业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这对旅游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人才始终是旅游发展的第一资源。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将达到35亿人次,旅游业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特别能满足现代服务业标准的旅游高端人才异常稀缺。高端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鲜明提出了人才开发要高端引领的指导方针。在此背景下,国家教委设立了新的旅游类的专业硕士学历——旅游管理硕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MTA主要招收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并在未来愿意从事旅游业工作的人员,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旅游职业精神、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敢于挑战现代旅游业跨国发展的的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MTA的设立为中国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使得旅游高端人才的培养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发展到了学院正规专业化培养的新阶段。

    2010年9月,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MTA招生对象为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要求专科毕业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毕业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硕士博士毕业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应届本科生不允许报考。MTA报考人员要通过每年1月份国家进行的MBA联考。MTA与MBA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均参加MBA联考,在报考时选择MTA。MTA学员可以选择脱产或者在职进行学习,脱产学习时间为2年,在职学习时间一般比脱产学习时间多一年。MTA学员毕业后,通过论文答辩,可以获得国家正式的硕士学位证和硕士毕业证。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既包括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交通部门、商业部门、会展部门、建设部门、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MTA教育必须进行研究方向的设置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由于MTA教育刚刚开始,各个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在进行具体的研究方向设置时,都是具有摸索的性质,所以,本人在此提出关于MTA研究方向设置的一些想法,以供方家商榷。

    一、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校的优势研究领域进行MTA方向设置

    我国第一批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有56所,各个高校应当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灵活设置MTA研究方向。比如,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1983),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华大旅游学院有着“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全国四家)、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示范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特色学科点,形成了面向境内外招生、覆盖高职-本科-硕士到博士完备的办学体系。所以,其MTA研究方向设置有境内与境外方向,就是与其面向国内与国际的优势结合而设置的。另外,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充分发挥自己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研究较为擅长的优势,在其MTA研究方向中设置了民族旅游方向。

    二、开设MTA教育的旅游相关院校应当结合本区域旅游发展开设MTA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旅游发展差异较大,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应当结合本区域的旅游发展,灵活设置MTA方向,以达到服务经济建设大局这一目标。比如,南开大学MTA开设了港口与邮轮旅游管理方向,这就是结合了天津的港口城市特点与力争国际邮轮经停天津这一发展趋势而进行的灵活设置,符合天津未来的旅游发展趋势,也有较大的实际需求。而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生态旅游开发的需求较大,所以设置有生态旅游方向。

    三、开设MTA的教育方向应当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MTA教育是以专业实践与应用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培养教育,因此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旅游行业以及相关行业中的实务性工作。由于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其运行过程所涉及的不仅仅是酒店、旅行社、景区和景点等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还包括航空、铁路、游船等交通部门;商品零售、旅游购物等商业部门;会议、展览等会展部门;园林绿化、生态恢复、文物、建筑、艺术装饰等建设部门;旅游策划、旅游广告宣传、管理咨询等旅游智业部门;旅游行业管理、旅游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信息技术、旅游地产、旅游金融、保险、旅游制造、文化创意等新兴行业和部门。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部门与行业面临着对应用型高层次务实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MTA教育应当可以满足上述部门与行业的人才需求。

    以传统的旅游企业来说,中国旅游市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国内许多传统的旅游企业(包括酒店、旅行社等)面临能够胜任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因此,学生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将成为目前国内正求贤若渴的传统旅游企业的抢手人才。

    对于众多的与旅游相关的新兴行业(如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制造业)来说,也存在着大量人才短缺的现象。以旅游地产为例,根据国际权威结构预测,未来二十年,中国的旅游业和房地产业都将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旅游地产作为两个黄金产业的交叉型产业,已经开始逐步受到业界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但人才问题是中国旅游地产发展受限的因素之一,这个行业需要大量的具有旅游地产专门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MTA的旅游地产就是针对这种需求而专门设置的。学生通过模块课程的学习可具备足够的相关知识与相关能力,毕业后将在旅游地产行业大展宏图。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创建于1985年,旅游管理专业获得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国家级的旅游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获得自治区优质专业、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旅游市场学和旅游规划获得自治区精品课程、近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级项目30项,横向项目60项,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在2008年全国92个旅游管理硕士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8位。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也是首批获得获得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授予权的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其2011年MTA专业方向设置为以下几个方向:

    1、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民族旅游研究方面较强,设置这一方向主要针对广大中西部民族地区招生,可以与顶尖旅游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2、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承担大量旅游规划项目,对景区尤其是新建景区的各级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吸引力。

    3、生态旅游与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在生态旅游研究方向有较大优势,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大量森林公园及生态型景区,对中高级生态旅游管理人才有较大需求。

    4、国际酒店管理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批设立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近年国内很多城市有大量高星级酒店落成,有大量的中高级管理人才需求。

    5、旅游公共管理

    设置这一方向对提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水平有较大意义。

    6、旅行社与会展管理

    主要面对旅行社与会展行业。

    参考文献:

第12篇

经过太原理工大学四年的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赵海珍拥有了一个大家认为很热门的理工科背景,具备了从事专利工作的敲门砖,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理科思维;在工作中摸爬滚打多年后,赵海珍意识到自己的管理能力需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恰好天津知识产权局与天津大学合办了知识产权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班,一知道消息,她便积极报了名。她的学习经历有一点特殊,因为该专业隶属于公共管理专业,和法律专业的知识产权方向略有不同。对此,赵海珍说:“任何东西都是辨证的的,大多数人走的路是大路,只不过我选择了一条同样能到达彼岸的小路而已。”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外向型企业,知识产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外向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经理,不一定要求专业技能非常拔尖,应更侧重于其综合素质,比如沟通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在赵海珍看来,法律专业,更侧重于法条的学习和理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知识产权管理者,单纯具备理工科背景和法学背景也是远远不够的。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在发生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时,要学会借力,就应该选取合适的外所、律师进行密切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较好地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

赵海珍的知识产权之路经历过几次大的跨越,从刚毕业时的总经理助理到技术中心主任助理,再从专利工程师到知识产权室主任、知识产权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知识产权事务。由于具备较好地专业背景,又自学了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赵海珍很快开始涉足了知识产权领域并真心的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在从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向知识产权经理人职业蜕变的过程中,赵海珍认为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对于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积累、转化和快速突破。起始阶段,部门只有赵海珍一人,专职负责专利相关事务;但随着公司知识产权相关业务的增多,她逐渐从单纯负责专利工作变为负责专利、商标、版权、域名、技术秘密等所有知识产权相关的业务。在完成业务的同时,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学习,完善和提高自己,主动参加了由国家、市机构组织的大量知识产权现场培训及网络课程培训。经过高强度的密集学习,赵海珍的知识产权专业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加之此前的企业管理、科研经历和科技管理中积累的经验,她很快将学习到的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进行结合,逐渐进入知识产权管理者的职业角色。随着部门的壮大,从专利工程师成长为知识产权室主任直至知识产权经理,直接对董事长、总经理和技术总监构成的经理室负责,实现了知识产权经理人的蜕变。

在很多企业中,知识产权经理人与技术研发人员的沟通多多少少都存在困难,而对于赵海珍来说,这并非难题。

由于她具有较强的技术背景,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比较乐于交流,加之她在管理知识产权的同时,还兼管过几年研发人员的项目核算和绩效考核,大家都非常配合她的工作。对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赵海珍告诉记者:“在一般专利工程师与技术研发人员的沟通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下述两类问题,一是专利工程师对技术不太理解,研发人员不屑于与之沟通;二是研发人员觉得技术本身很简单,根本没有申请专利的必要。”

为解决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领导者,一方面要主动获得更高管理层的支持,加大研发奖励力度,定期对研发技术人员进行专利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专利意识,促使研发人员主动与专利工程师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让专利工程师深入到产品研发过程中,从项目立项就开始进行查新检索;技术方案确认后再次检索并进行侵权评估,若判定侵权风险较高,则要么更改技术方案,要么做好无效准备,要么进行授权许可;样机完成前完成对应专利点的挖掘工作,提交专利申请。在研发项目评审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有专利工程师的签字确认,从研发流程制度设定上就突出专利工作的重要。

对于知识产权经理人这一行业,赵海珍有着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在她眼里,知识产权经理人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他所创造的价值不像销售人员把产品卖出去那么容易让人们看得到,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其价值;只有当企业面临各类知识产权诉讼、或者进行知识产权转让许可授权时其价值才能突发体现出来。

知识产权经理人应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开展相应的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降低研发产品侵权风险的同时,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产品。知识产权经理人平时一定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并吸收行业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更要不断自我突破,拓宽视野,学习更多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只有做好平时的积累,练好内功,才能从容应对各类纠纷,才能真正为企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门跨界跨专业的学科,涵盖技术、法律、商务、谈判、投融资、管理、政策等多个领域。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经理人的工作,一定的专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技术背景、法律知识、实务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大局观、系统性思维、清晰的思路,做事认真、细致,有一定耐心和恒心等等。

知识产权经理人还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要对不同的知识产权制定不同的策略,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管理。此外,知识产权经理人需要有一个战略高度,能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有一个非常好的判断力,能够了解到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什么。比如医疗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上最核心的可能是专利,对于一个软件企业来讲,可能最重要的是对著作权、商业秘密的保护。知识产权经理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资源整合的能力,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将各领域的专家聚集起来,更好地保护自己、防御对手。

作为一名职场女性,赵海珍尽量做到平衡家庭与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把工作带回家,尤其是不能把坏情绪带回家。下班后,尽可能地多陪陪孩子。之前由于怀孕后妊娠反应很严重,赵海珍不得不辞职休息了一段时间,当她2005年再回职场时,孩子已经4岁了,已经建立了较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有老人帮忙带着,男孩子相对来说比较独立,她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作为一个职业女性,管理好时间分配好精力,是非常重要的。做到家庭与事业的兼顾,尤其不易。赵海珍说:“职场女性要拥有一颗平常心,说话不要太张扬;要懂得相处的技巧,真诚平等地对待双方父母;要善于挖掘老公的优点,以幽默亲近随和的态度去启发他或加以赞扬或指出不足;要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才能更好的投入到事业中去。”

工作业绩及奖项:

独立完成数十个美国商标的网上在线申请,完成一款欧盟商标的购买,主导完成国内商标的申请、撤销、异议,直至取证,与美国律师一起处理美国iFitness商标的诉讼和处理iSmartalarm商标美国、欧盟的诉讼,与欧洲律师一起处理欧盟i-health商标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