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信息化建设

城镇信息化建设

时间:2023-07-14 17:3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信息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镇信息化建设

第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以其特有的高渗透性和高增长性在各个领域得到推广应用,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和网络系统将成为未来政府的神经中枢系统,政府治理的过程也将成为信息处理过程。我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迫在眉睫,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加政府办事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特制定镇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闵行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结合镇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把握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城镇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聚焦、逐步完善的原则,坚持“贴近市民、服务发展”的宗旨,以适应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便民、利民、为民为落脚点,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政府建设、社区管理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广大居民享受信息化建设带来便利与实惠。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加强协调。城镇信息化建设作为电子政务在城镇的延伸和拓展,应按照闵行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要求,加强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

夯实基础,深化应用。城镇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硬件配置、应用平台开发、网上信息和网上办事等信息化基本要素建设,打牢基础,循序渐进,特别要在业务应用上下功夫,发挥信息技术服务城镇管理的作用。

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城镇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城镇管理的有效途径和为民服务的有效抓手,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加强调研,紧密结合各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努力在服务城镇管理和方便百姓方面形成各自的特色。

分步实施,规范操作。城镇信息化建设内容广泛、涉及面宽,难以一步到位,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做好先期规划,按照需求,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建设过程要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工作目标

根据“需求导向,应用为本”的建设宗旨,坚持继承性、创新性、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为提高我镇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办事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府政务公开上网和办公业务网络化,形成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模式和工作机制,促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的整合和优化,实现政府与企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形成政务、管理、社区服务一体化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四、组织机构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潘一鸣同志担任顾问、镇长夏根福同志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邬国新、副镇长夏明弟同志担任副组长的镇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黄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主要任务

1、研究制定信息化工作计划。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信息化专管员。

2、完成基础网络建设,实现“三联”。在已有镇政府机关局域网的基础上,上联区委、区政府;下联各基层单位,覆盖面基本达到100%。

3、完成信息化基本硬件配置。镇信息中心配置可满足系统正常运行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各单位的计算机配置应达到至少一台。

4、完成信息管理综合平台建设,年1月之前开始试运行。结合本镇实际业务需求,完成平台开发工作,初步实现办公自动化、通讯网络化、业务数字化、管理集约化。机关各科室应提供可共享的信息数据,大大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城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为全面实现信息化打好基础。

5、依托区政府门户网站资源,开通镇政府网站。结合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公开各项政务信息、办事程序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信息;实现部分网上办事功能;村委会的“村务公开”覆盖面达到80%以上,有条件的村和单位可探索网上受理、网下处理一体化建设。

6、制定并完善本镇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如网络运行、安全保密、信息、设备保养等管理制度和办法,并定期跟踪考核检查。

第2篇

“智慧城市高地”下的弊端

现在来看,“智慧城市”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还在2008年就由IBM公司提出来了,2009年就开始在国内热起来。虽然已经过去4~5年的时间了,但是“智慧城市”绝对还是当下一个热得发烫的概念。在股市还有个“智慧城市板块”,其中的成分股往往是股民们追逐的对象;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甚至仍然还在规划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不久前住房建设部在全国开始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据说国家发改委将在今年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从现在已知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人们主要从技术和业务应用层面讨论和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具体来说,这些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联网(其中尤其是RFID)技术的发展,其次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第三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第四是上述这些技术在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业务应用。而就城市信息化业务应用来看,主要是一些城市规划管理以及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务业务,如所谓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但是,目前,我们尚没有任何人能够从顶层设计层面去规划和认识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建设智慧城市?我们仍然只是延续IBM在4年前从该公司开拓中国信息化业务市场的角度去看待所谓的智慧城市,根本就没有从我国城市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层面去重新理解和认识。

我曾经在去年就撰文提出,目前人们在认识智慧城市时,存在着“概念不清、外延不明”的问题。因为,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一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的看法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谓智慧城市规划,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就犹如一个泥团,在不同的人手里会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当前我国的所谓智慧城市其实一点也不“智慧”。

当前,还存在一种不良的倾向,就是人为地打造所谓的“智慧城市高地”,将当前的智慧城市人为地与之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割裂开来。例如,有人就专门撰写文章,阐述所谓的数字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区别,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进,让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一种横空出世的产物。因此,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为某种噱头,成为一些企业、部门开展新的信息化市场、增加新的公共项目建设的工具。

受这种不良倾向的驱使,我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若干不利的局面。

1、进一步加剧了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局面

智慧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积极地推动,而条线业务部门对此并不热心,因此,尽管条块分割问题一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顽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缓解这一问题。从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来看,当前的智慧城市对于如何解决其共同管理模式问题并没有提供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和经验,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重复建设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固有问题仍然会继续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掩盖了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2、企业信息化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

本来,企业信息化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自身的业务,政府部门主导企业信息化往往会被人认为干涉企业日常经营事务,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规划中,通常都没有多少有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内容。由于智慧城市重点关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因此在最近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更是难寻踪迹了。

然而,当前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企业信息化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还是3D技术,都将使得企业的生产制造乃至于市场营销都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外一些学者甚至将这些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因此,如何抓住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大潮,进一步转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结构,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完全应该对于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继续受到冷落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应用到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其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只会更多而不是减少,但是,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对这个重要问题却语焉不详,甚至是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对于其潜在威胁,我们不得不深表忧虑。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三个维度及其战略缺陷

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纯粹外来的词汇,而是将其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那么我们对于智慧城市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就能够正确地理解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刻内涵。总的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从更加宏观层面去丰富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1、从“两化深度融合”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很久以来,信息化一直被看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路;当前,根据国际经济不景气以及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些重要文件中,信息化都占据重要地位。

从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实践来看,信息化工作往往体现为几个具体的“Logo”。例如,初期是信息高速公路,后来是数字城市,从2008年开始,智慧城市成为各国信息化工作的主流思路和基本方向。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尚未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大战略相衔接,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将信息化作为国家层面的最高战略,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落实,只注重在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电子商务层面着眼(如成立专门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机构),而对于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如城市公共管理、社会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建设等共性技术建设内容方面,则重视不足,缺乏统筹。因此,尽管信息化具有如此的战略地位,我们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却往往难以体现,也就是说,信息化缺乏一个合适的落地实施的战略战术安排。这可以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缺陷。

2、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与以前的单项IT技术的创新发展不同,近些年来所诞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具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相互之间围绕海量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决策分析的、前后相互连贯的产业链条的形式集中出现,共同构成新一轮的、威力更为强劲的信息化宏伟浪潮。

这一轮信息化浪潮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尚难以进行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显然是不适应这种技术发展要求的。从住建部所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来看,不仅有规模较大的城市,甚至还有城区和县级单位,显然有违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规律。而且,试点本身也未对如何应对这一轮的产业链式信息化浪潮提出有效的顶层应用规划方案,因此我们难以对这种“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智慧城市试点寄予过高的期望。

3、从城镇化战略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大约为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国的城镇化还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城镇化被看作是未来扩大内需、维持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由于历史因素,当前的城镇化承载着众多的任务和要求,中央也因此将当前的城镇化称之为“新型城镇化”。根据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上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主要是基于当前城镇化本身的内在要求。其实,在这些要求当中,信息化都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应该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度融合信息化战略,城镇化才可以真正体现出“新型”的时代特征,才可以被称为“新型城镇化”。

然而,虽然信息化和城镇化都被赋予国家战略地位,但是对于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是重大的文件还是具体的业务工作层面(如城镇化建设),都未对此加以明确。而且,对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理论界鲜有研究,政策上也缺乏衔接和协调。这同样可以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缺陷。

上述三个维度,都从战略层面讨论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难以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真正内涵,智慧城市不仅难以深度融合工业化,也难以深度融合城镇化。

让智慧城市建设赋予新型城镇化以智慧

从地理空间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外乎表现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大都市的城郊化及其卫星城市建设,二是中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和格局建设。然而,比空间扩展更为重要的则是城镇化的内在质量,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得以实现。为此,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化战略中的作用和定位

这虽然看过去好像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但其实这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布局。实际上,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受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驱使,更受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迫。为此,必须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不仅要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时强调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范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出现的混乱局面。

2、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要求,构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对大都市和中小城镇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三网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现代城市病为主要内容,而对中小城镇来说,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为业务系统应为发展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刷新当前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与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内需市场,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保障。从历史发展讲,城镇化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少数欧美国家的城镇化,而第二次产业革命则成就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毫无疑问,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就我国的城镇化。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但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尚未与我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有效衔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国家已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战略部署,如国务院于2010年10月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及2012年7月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但是,从当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今后,应该从总体上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关联性,从政府采购等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4、建立能够融合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建设综合协调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而且也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

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一部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例如,就目前由住建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智慧城市试点几乎包含信息化建设的绝大多数内容,然而住建部本身并不具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职能,其中的很多业务是难以由其一家部门就可以落实推动得了的。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发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综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管理功能,通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设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项目建设、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问题。

5、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和体系

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信息网络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第3篇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是各类信息系统覆盖主要业务。近年来,县人社局紧跟省、市、县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各类系统的推广使用,逐步将各项业务纳入了信息化轨道。目前,我们在使用的业务系统主要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系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系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医保经办管理服务系统(包括医保个人帐户管理子系统、基金征缴子系统、医保费用结算子系统)、省就业信息系统、劳动关系管理系统、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平台、省职称管理系统、人事工资数据库管理系统、省网上平台、省综治平台、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等,这些系统基本涵盖了人社部门的主要业务。通过各类系统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信息的存储、查询,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纰漏。

二是社会保险代缴代扣高效便民。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银行的合作,通过参保缴费系统与银行的对接,全面推行社会保险代缴代扣,极大的便利了各类参保对象。其中,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于2014年初在乌江镇开展保费代扣代缴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农商银行代扣代缴保费,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开始在全县十八个乡镇全面开展实施代扣代缴,当年度保费代扣代缴率达98.1%,极大地减轻了县、乡镇业务经办人员、村协管员的工作强度,群众缴费更加便捷、安全。目前,群众无论是首次参保还是续保,均可持存折或社保卡在当地农商银行网点缴费,无需柜台办理。职工养老保险目前除部分企业外,基本以银行代缴代扣为主。医疗保险自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以后,通过医保信息系统和农业银行对接,城镇居民可持医保卡到农行自行续保缴费,极大的方便了参保居民。

三是硬件设施更新紧跟工作需求。硬件设施的及时更新是信息化人社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根据工作需求,多次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老、旧、性能差的设备进行了淘汰更新,为了部分系统的数据安全,我们还单独采购了电脑,对系统的使用进行物理隔离。2016年,在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大楼建成后,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网络设备机房、安装了大型的电子显示屏、对人社系统的视频会议设备进行了更新,此外,今年,我们又投入资金约16万元分两批为机关及每个乡镇人社所购买新电脑和打印机,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阳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自今年3月份省、市启动阳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以来,县紧跟省、市决策部署,安排两名工作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并对阳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基本资料、数据进行了全面整理,目前已基本完成,待系统上线后我们将加快推进使用,让全县实现不进人社门,能办人社事的目标。

二、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专业人才。目前由于缺乏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设备和各类系统的日常性维护比较困难,设备及系统出现问题难以即时进行修理,容易耽误办事群众的时间,遭到办事群众的投诉,对人社部门的形象造成一定影响。

二是经费保障不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够,导致硬件设施更新换代慢,设备性能有时跟不上工作需求。

三是部分内网系统不稳定。省就业信息系统时常出现系统不稳定甚至多天无法登陆的情况,给工作人员高效服务办事群众增加了一定的阻力。

四是部分系统模式设置与现实工作存在脱节。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为例,国家现有户籍政策中户籍性质均为“居民家庭户”,依照人社部门办证及享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需鉴别其户籍性质是“农业”或“非农”,同时省就业信息系统里目前户籍性质栏仍设置为选择“农业”或“非农”。

五是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尚未整合。农村居民参保还是以人工收缴费为主,不仅参保不便,参保基金还存在一定风险。

三、社会保障卡制作、发放和使用情况

截止到目前,县社保卡制卡总计316392张(含城镇卡64845张),其中城镇社会保障卡已发放18217张,功能还未启用,其余的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目前已全部发放完毕,功能已启用,可用来进行保费征缴、发放养老待遇。在社会保障卡制作方面,2017年5月,市人社局信息中心组织了社会保障卡小型制卡机业务培训,并下发了小型制卡机,现已可进行县级制卡(因未领取预制卡,暂未制卡)。

在社会保障卡的制作、发放、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社会保障卡制卡周期过长。参保人员自登记录入居保信息系统后,一般需半年以上才可能领取到社保卡。二是社会保障卡后续管理不完善。工作中多次出现社会保障卡可在我服务窗口读卡器中读取,在银行窗口无法读取或者金融功能无法使用的情况,但银行工作人员常将此类问题归于我方原因,认为应由人社部门处理,实际上与金融功能相关的问题我人社部门无此权限处理,因此,社会保障卡与金融功能有关的问题处理程序还需明确。三是社会保障卡补卡费用贵。四是城镇卡目前还处于无用状态。

四、基层和服务对象信息化基本需求

一是尽快完善异地就医管理。目前医疗保险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就医即时结报,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只在市和市开通了,省内、省外异地就医管理还不完善。

二是尽快整合新农合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实现农村居民参保可在银行自助缴费。

三是加快推进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管理系统及互联网的对接。使医疗保险卡能够实现网上预约挂号、看门诊、查看住院信息。

五、推进信息化人社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增加信息化建设的经费预算。保障设备的正常更新、系统维护。

二是建议招聘专业人才。增设信息中心,规范编制、经费、工作职责等,招聘计算机方面专业人才对人社系统的各类信息系统进行日常性管理及维护,平时省市多加强检查指导,不要让信息中心成为虚设机构。

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2

1前言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也是人类的立命之本。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力推进,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新开垦的难度逐步加大,人地矛盾也更为明显,因此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而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索,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制等方面的政策改变,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不科学的做法,致使我国耕地质量逐渐降低。而在当前耕地质量已逐渐成为制约粮食和食品安全、农业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的情形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能逐步提升耕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力。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生产,目前已经将提高耕地质量作为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存粮于地”的战略举措来抓,在大规模实施提升耕地质量建设项目的同时,对耕地质量管理提也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以此来全面落实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在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明确大目标的前提下,理清思路,逐步完成具体的目标和相关的要求。耕地质量的信息化管理涉及到大量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处理、统计和分析计算。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以及系统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如今,我国在耕地保护以及管理工作中取得一定进步,初步探索并形成了以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平台的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地方参与、上下级相互联动、部门之间与地方之间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节约成本并增产增效的显著成就。我国各地方通过也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现代制图等先进科学技术,运用标准规范化的工具,确实进行耕地质量的综合评价工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实现了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当然,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生活中农业活动的比例不断降低,工业活动的比例不断升高,这种经济结构的革新导致了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这样也使得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向城镇靠拢,城镇化程度加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强耕地信息化管理的工程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通过讨论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3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城镇化进程下,对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既有正面的效应,又有负面的影响。当城镇化进程较慢时,城市发展的模式是以扩大城市土地面积的外延式发展为主要方向,这时,城市化建设用地外延增长必然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而城镇化发展对耕地资源的正面效应则表现在城镇化能有利于使耕地资源保持动态平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伟大的中国劳动人民仅用占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凡的伟大成就。但是,我国长期以来都受到了来自人口不断增长、农产品需求增长、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的多重压力。如今,在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形下,耕地质量也不断下降,如果耕地质量下降势头又无法遏制,将给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当前,我国耕地质量化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1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没有对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全面加强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慎重对待。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要按照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政策体系,进一步统筹安排、落实部署,真正实现对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全面保护、建设与管理。这些措施手段,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耕地保护的内涵,另一方面形成了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保护、建设与管理的抓手。但是经过多年来的实践,一些弊端与不足也逐步显现,比如一些地方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思想还不统一、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再如各项有关政策措施相对独立,没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整体合力。国土资源部关于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条例的颁布,虽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方面的疏漏,从总体上绘就了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美好蓝图,同时也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将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做到精益求精,然而,重视力度不够以及由此导致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的、所产生的的弊端依然十分明显。政府应当将规划等土地管理的手段,纳入耕地质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体系之中。其次是相关体制和机制亟待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做出整理并修订。其次,政府应当承担起监管的职责,切实将保护、管控、建设、监测等工作全面落实,真正做到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实际。

3.2信息化起步晚

相比国外科学技术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我国许多高新信息化技术,诸如GPS、GS等技术均处于起步阶段。这样也造成了我国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因此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均存在许多弊病,有待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

3.3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

由于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需要涉及农业、发改委、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的各种专业人才。然而,参与到当前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工程中的人员多没有相关行业经验,不仅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甚至对整个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也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这也间接导致了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较多可以避免的问题。各级政府及农业部门要重视耕地质量监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耕地质量监管机构,按照事权统一协调原则,适当增加编制,壮大和充实队伍,改善工作条件和手段,更好地承担起法律法规赋予的监管职责。

此外,我国耕地资源还面临了高产稳产田面积下降、中低产田比重扩大、土壤退化严重、水利设施老化、破坏耕地质量的行为比较严重、耕地污染加剧、田间设施不配套、抗灾能力减弱以及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等问题。

4城镇化进程中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合理措施

4.1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政府要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对耕地数量和质量同等重要的意识;提高广大人发群众对耕地质量的保护意识,提高广大农民对耕地用养的保养意识,提高农业行政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的责任意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有关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建议:一是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衡阳市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以统筹全市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各项工作。二是在下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耕作质量保护宣传活动,以提高全民耕地质量意识。近几年来,我市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土壤改良与地力建设实用技术,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有所加强。但由于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对耕地使用上的不合理,耕地质量建设过程中的不科学,耕地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到位等三个方面。

4.2设定统一标准

利用当前耕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结合以往的耕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基本耕地基础资料,建立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统一的标准,建设基础数据库,以行政村或者镇为单位进行单位设片,按照国家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结合现有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数据,制备成套合图以作工作底图,收集基本耕地资源信息利用情况,做好各项技术以及资料的准备工序,落实责任人制度。要完成基本耕地管理系统的统一化建立,实现能将耕地利用现状、标准耕地、耕地利用规划等多种数据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汇总并备案,方便统一管理以及查询,为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还需要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着手。由于在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所运用的多种先进信息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信息化技术进行指导并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调节。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效率,还能减少因为在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操作误差,进一步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5小结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最为直接的影响将会是城市空间随之扩大,建设占用的耕地面积也将逐渐加大。因此,我们必须合理的控制城镇用地的规模,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来方便协调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各项关系,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在实现耕地质量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棘手的难题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来解决,共同为构建安定祥和的城市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许福涛,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的建立与管理[J].土壤,2011(5).

第5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

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较为成熟了,在日常的办公中经常会用到信息存储,工作效率也因此得到了提高。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了土地,人类将无家可归。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也在日益推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信息化水平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已经与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了。这就需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采取措施,不断促进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1提高认识,加快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在不断增多,工作流程也越来越繁琐,这使得土地资源管理的难度系数在增大。另外,有的部门在对于数据信息化的了解上还是存在不足,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没有与时展相一致,这无疑是阻碍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的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能够认识到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在推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上起到的作用,将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日常化,还要加强土地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的特点就是任务重、范围广、时间长,所以我们将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进行良好的设计。首先就是要从整体上规划出一个总的思路,明确目标和计划,然后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每一个模块的工作都要做好,特别是细节之处,强调各模块功能的独特性和专业性,模块的数据应发挥出其实际作用,还要强调各模块数据资源的一体化,使系统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数据共享。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做好统筹工作,这样可以减少部门的重复建设,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实行统一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现阶段的数据信息化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诸如有的土地利用的数据和城镇的地籍信息还是以纸质的形式存放在档案柜中,数据信息库的资源积累不足,有的土地资源的信息只供单位内部使用,资源共享的要求形同虚设。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数据库建设,还要做好数据资源的整合、提炼及分析以及更新工作,以便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做好数据的更新记录。

2以地籍信息化建设为平台,带动相关业务的信息化进程

地籍管理工作属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土地登记、土地确权与争议调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和地籍档案管理等,地籍信息化建设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所以在建设土地资源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地籍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平台,带动起其他相关业务的信息化进程的方法。地籍管理工作会关系到多方面的内容,对于技术的要求也很高,这就使其操作起来难度很大,现阶段我国多地的地籍信息化建设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农村地籍数据库建设标准化进展滞缓系统的维护费用和数据更新还远远不足,有的地方的地籍信息系统只能简单地提供图形数据及其管理功能无法在系统中完成,而对于较为先进的技术,如遥感、航测、数字化技术却是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人力、物力和财力当然是加强地籍信息化建设平台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还应积极推进城镇“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地籍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建设,包括完善原有的农村地籍调查制度确保其与城镇地籍调查相匹配、积极补充、更新原来的农村地籍数据等。还应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运用,遥感、航测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登记地籍调查中的运用,土地登记统一使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图件、属性资料和档案一体化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地籍管理的高效化和现代化。

3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信息化管理的长效发展机制

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的良好建设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同时具备精通数据信息技术和熟悉业务的人才还是比较少的,而用于建设的资金也常常出现短缺,这些因素的制约阻碍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的良性发展,所以应加大投入的力度。要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使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能够得到有效补给。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来提高工作人员运用信息化的能力,这也能够促进土地资源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土地信息,我国也在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多个方面,多重角度来建立信息化管理的长效发展机制,保证土地资源信息建设能够得到良性、有序的发展。

4加强土地资源信息化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切实的落实土地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只有这样土地信息化才能够得到持续发展,所以一旦建立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系统,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将其尽快地使用,达到物尽其用。土地资源信息化系统的作用主要有:(1)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在建立了土地资源信息化系统后,通过推行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日常的工作就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来进行传输交流,不但节省了办公资源,还在工作效率上有了显著提高。(2)地籍管理数据库建设为全局工作提供了数据保障。如通过数据库或扫描库直接对用地勘界图、地籍现状图、宗地图、规划图、位置图等进行出头,使数据的准确性和图件编制的高效性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另外在规划调整、农用地转用、征用报批等各项事宜上,工作时间大幅度减少,工作效率却得到了提高。

5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充分了解到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它也是信息时代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近年来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信息化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的土地资源信息化的研究力度,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张立 单位: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陈实.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6):178.

[2]胡智毅.解析构筑“数字土地”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J].广东科技,2013,22(14):151-152.

[3]解立辉.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5(11):78.

第6篇

2004年初,河洛镇信息化建设开始以来,我镇紧抓这一契机,围绕创建“数字河洛”的中心任务,全面实施“以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在市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的信息化建设成功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我镇通过狠抓五大工程,推动信息化建设:一、狠抓网络建设工程,提高了网络覆盖率。二、狠抓政务办公系统,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三、狠抓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四、狠抓数据中心的建设,提高信息化基础管理水平。五、狠抓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通过一年多来的数字化建设,河洛镇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截至2005年8月,建成并开通了镇机关局域网,建成了1个企业信息应用局域网,另外还有1个村委会的局域网正在建设中;较为成熟的机关政务办公系统已经形成。目前17个行政村安装了网络DVD,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已全面建成。

这些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信息化建设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带动作用,大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改变。已经呈现在面前:

一、信息化建设优化了政务发展环境。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领导和机关工作人员信息化建设意识大大增强,办公业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不断普及。目前机关共有电脑30余台,平均每两人一台电脑,每个科室至少有1台电脑,并要求各村委会至少配备1台电脑,每名机关干部都熟练掌握了电脑操作,公文、信息处理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一支既懂办公自动化技术又熟悉机关业务的专业队伍已经形成。并且促进了政务公开,提高了镇村两级的办公效率,增加了政府的服务能力。镇政府在互联网上向公众介绍政府的各类信息,公众可以在网上访问镇政府的主页,了解政府的各个组成机构及其详细的资料,各部门机构制定的各项政策、工作规划、业务范围等。公众还可以在政府主页设定的专栏中,写下自己对镇政府各种意见和建议,镇政府派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公众意见,并落实其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事件。同时,各村村民也可足不出村、通过点击电脑,便可以对镇政务以及全镇的发展情况一目了然。这样大大增强了群众参与的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决策民主化。

二、提高了全民信息化意识综合素质。起初农村家庭购买计算机主要是为孩子们学习用,后来受其影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步发生了改变,闲暇时自由上网冲浪,看看国内外大事,发个E-mail等等,从不了解到亲手用,从麻将桌到电脑桌,这些以前看似很神秘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网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旧有的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人们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拉动了经济发展,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在招商引资、工业区建设等工作中,我镇信息化的稳步发展吸引了一批投资商来投资置业,这些投资企业不仅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镇政府的超前意识和信息化的普及。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为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岗位,而信息化又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为岗位输送劳动力。仅2004年,网上登记求职人员达1600多人次,通过求职专业的分类与人才培训,推荐出800多人次,切实解决了待岗就业人员的就业难题。

四、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河洛镇正逐步发展为兼有城市和农村优点于一体的田园城市。先进的电话、电视、互联网络,大大缩小了城市和乡村的区位差异,加之信息网络的影响,城市和农村不再受距离的约束,农民也可以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事了。版权所有

第7篇

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些方面在全国走在了前列,但是,目前总的看,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政策层面看,缺少一套完备的政策法律与支持保障体系,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一些基础性的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工作层面看,缺少一批龙头骨干项目的拉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的传统推进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从社会层面看: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和广大农民对信息化引领支撑地位作用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偏差,社会各种积极因素与力量远未被激发和释放出来,公共投入等单一政府推动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是伴随着吉林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始终的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下大力气逐步加以解决。

二、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有关问题对策探讨

未来五年,是吉林省“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重要时期,也是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五年。《吉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肉蛋奶产量达到501万吨,园艺特产业产值实现1760亿元,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突破5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992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58%和75%以上,重点组织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实现上述目标任务,离不开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引领支撑,农业农村信息化将大有可为。

(一)关于发展路径选择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正面临着以政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为主向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转变;农业农村信息化将由单一的政府推动向政府推进和需求拉动并重转变;农业农村信息化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应用转变。为了适应三个转变的需要,根据国务院23号文件及7.23讲话精神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及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实际,确定了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路径,即以国家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为指针,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三个转变”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紧紧围绕“电子农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服务”工作主线,着力从“政策拉动、人才保障、服务支撑、技术引领”入手,本着“优势点做强、增长点做大、关键点做好”原则,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为重要抓手,强合作谋发展,以创新求提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探索运行机制、强化技术支撑,推动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大发展、快发展。

(二)关于发展战略重点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将重点围绕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制约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抓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破解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抓服务平台建设,着力破解专家对农民与农业部门对三农“零距离服务”问题;抓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着力破解农业信息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软实力”问题。突出以下四项重大任务。

一是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积极协调推进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加快促进农村地区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和农户家庭电脑、电视、电话“三电”融合。按照“五个一”标准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适应需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农业电子商务终端网店,强化职能、更新手段、改善条件。通过整合技术、项目等各类信息资源,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提高农业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

二是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GPS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监测预警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园艺生产、加工储运、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积极探索以“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农产品展销配送、资金结算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管理现代化。

三是大力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建设。重点围绕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农信通短信平台、吉林农网网站群三大平台的手段条件更新、服务功能拓展、专家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创新等,全面加强与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以及有关第三方运营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3G、4G、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升级改造吉林省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服务质量,扩大平台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平台服务效果。

四是积极推进农业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加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全省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协同办公(OA)系统和加快启动建设省市县三级农业视频会议(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农业系统应急指挥能力和无纸化办公水平。重点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科技服务、农情统计调度等业务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业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围绕人口信息、生产经营、村集体三资、村务档案等管理,加快开发村务管理软件,建设村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关于发展政策措施问题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求标准高、工作任务艰巨,需要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省里应成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相应方针政策,协调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及相关机构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尤其要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协同开展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摆上重要议程,列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交流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研究制定政策。要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纳入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当中。省及各地要设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专项,对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和推广的各级各类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骨干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特别是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企业在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扩大家电下乡补贴种类和加大补贴力度,对农民购买计算机等信息设备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对农户使用12316新农村热线、12582短信平台和农户上网的费用给予相应减免,减免部分由财政资金补贴到电信运营商或有关运营企业上,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信息消费。

三是谋划实施项目。项目是生产力,是工作最关键的载体和手段,没有项目和投入,农业农村信息化就是一句空话。要综合考虑工作基础、优势特色、发展重点和预期,重点围绕光纤宽带进村入户、农业信息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公共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骨干农村信息员培养教育等,研究谋划一批事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通过项目整合资源、聚集资金、集中投入,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四是建全工作体系。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建立从省到市(州)、县(市)、乡(镇)四级专门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机构,做到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经费,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工作到位。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要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利益调节等一系列有效措施,调动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骨干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技术和人才优势,主动参与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全省万名骨干农村信息员培训计划实施力度,通过采取设立专项培训资金、认定和建设一批规范化的培训基地、组建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等有力措施,确保培训出大批优秀和适应需要的骨干农村信息员。

三、正确把握和协同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

在今年7月23日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扎扎实实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四化”互动互为、相辅相成。工业化、信息化是先导,是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提供资源和保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不好,农业现代化就缺乏支撑和动力;反之,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就会拖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陷入停滞,导致“四化”都难以为继。信息化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大战略,凸显了信息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信息化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

(一)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的过程。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作业农机具、智能专家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等大批农业信息技术和手段都应用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全领域,农业现代化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均与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密切相关,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有效途径。

首先,智能农业发展、经营方式转变等都离不开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信息化引领支撑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现代农业首先是智能化的农业。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首先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尤其在以农业机械为主的农业生产手段装备上,需要创新应用大量现代信息技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其次围绕农产品市场、农资市场的交易结算、物流配送、供求信息、市场行情、质量监控等,需要各类电子商务平台、智能专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化水平。

第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政策法律宣传、市场信息传递、劳动者素质提升等都离不开信息化平台的广泛服务,信息化助力支撑农业服务现代化。现代化农业需要大批精通农业科技、了解农业政策和掌握市场信息的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的参与。通过网络、媒体和平台把农民急需的生产技术、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快速地传播下去,能有效地解决技术等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最后一里”问题。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获取新技术、了解政策法律、参与市场营销和实现科学种田的重要工具和有效途径。

第三,农业资源管理、生产社会化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以及行业行政管理等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全面介入,信息化主体支撑农业管理现代化。对农业耕地、农户情况、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经济情况等进行科学化管理,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数据库、开发专门的管理系统、培训合格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辅助农业决策者、经营者进行包括农业生产方案选择、过程控制、农事管理、施肥配方、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等工作已经成为现实,现代化的农业管理不能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一方面,城镇化为农业农村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深入发展。城镇作为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拉动作用,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社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农业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手段、农村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而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和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提升城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城镇发展的新动力。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化在信息中升华,从而实现信息城镇化建设。“数字城镇”将为城镇跨越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数字城镇”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镇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化社区,实现城镇信息化,推动城镇逐步发展成为信息集散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三)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化的渗透性、扩散性、融合性、创新性特征,决定了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的影响无处不在并不断深化对农村工业化的影响,形成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孪生兄妹”关系。一方面,信息化将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利用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改造原有的工业格局和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销售,使整个工业领域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产品结构更加合理;通过信息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整个产业的活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企业在产品市场与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业务流程重组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决策科学化水平。

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信息化;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尤其是,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以及人的素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充分认知、切实正视和密切关注。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发展要求,涉及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与农村信息化紧密相联。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能推动“生产发展”。农业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农业产品质量差、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环境破坏严重以及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成为新阶段制约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而农业科技革命正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的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息息相关。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能促进“生活宽裕”。从物质建设层面来说,信息化发展有助于农村更快、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增加农民致富途径;从精神建设层面来说,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合理的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农民,它不仅会带来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更会带来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信息化建设发展一步,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就会向前推进一步,二者紧密相联。

(三)“乡风文明”离不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风文明包含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精神文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方式向人们传播健康、进步的社会意识形态,无疑有利于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信息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农村远程教育系统,满足农民技能培训服务需求,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在我国广大农村实现真正的“乡风文明”。

(四)“村容整洁”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农村规划的重要一环,在新农村发展中不仅要加大对道路、饮水、厨房、厕所等设施的投入,还要加强对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等信息化配套设施的完善,即“采用‘三电合一’的模式发展农村信息化,就是利用电话网、电视网和电脑网三种信息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三网”在农村的合理布局是村容整洁要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互要协同发展。

(五)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促进“管理民主”。遵纪守法、远离愚昧、诚实守信是当代新型农民的精神特征、信息化程度越高,农民的公民意识越强。例如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使得政府的各种惠农政策可以很便捷的广泛传播,有利于提高村民的保护自身权益的认识,增加监督管理的手段,增强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也使得农村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此外,通过开发信息技术,还可以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从而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不仅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而且有利于推动乡村基层管理民主。

二、推进农村信息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鉴于信息资源在农村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广大农民也更注意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和生活,“三农”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全程性、时效性等特点,农业大省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时,就必须坚持四性原则,即因地制宜、前瞻性和兼容性、渐进性等基本原则。

第9篇

由于我国医疗保险的信息处理依据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这就使医疗保险信息化手段缺乏法律的保护,而且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疗保险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了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科学化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加强医疗保险信息管理建设的法制化,使医疗保险信息处理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的规划,使医疗保险的制度和政策实施与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同步

当前,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大多数地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不在同一个平台上,而是由不同的经办机构进行办理,这说明医疗保险体系的全面建立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进一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即把目前的城镇的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放到一个平台上进行信息化的同步设计,这对医疗保险信息化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同步设计的好处是减少业务经办的成本,在信息设计过程中加入原本各自为政的信息经办人员。在信息化建设的细节中全面把握医疗保险的发展方向,制定政策符合医疗保险现状,提高医疗保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为医疗保险的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形成医疗卫生的“信息高速公路”

所谓的医疗卫生信息的“高速公路”是指,各个地区的医疗保险的经办机构之间、各个定点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专用信息通道,有效地利用这个“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网上报销、社区医疗服务、卫生系统联网、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疗监控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保险金的风险,大大提高医疗保险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而且将彻底改变医院以及医疗保险的管理模式,医疗保险的相关工作将不再局限某个地区,而是很容易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为下一步全国的医疗保险“一卡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快医疗保的各项指标的标准化

坚实脚步医疗保险的标准化建设包括医疗保险各项指标体系和信息系统技术。医疗保险各项指标体系标准化符合现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统一口径、统一编码、统一字段有利于医疗保险指标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是严格执行国家的统一标准,对尚未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和医疗保险业务相关的部分,由相关部门制定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国际上现有的、流通的标准和方法,例如疾病的分类编码和病种编码等,做到医疗保险信息的标准化,也为实现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和医用材料目录的统一编码奠定基础。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化是指医疗保险管理应用系统和定点医疗机构、银行、税务等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指标、数据库结构、联网数据的接口要统一标准。整个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各个不同层次管理的独立性、信息访问的安全性、信息传递的保密性是信息系统技术标准化的最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都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开展的,信息系统产品标准完全不统一,缺乏医疗保险信息化的统一规划,因此,必须加快系统技术标准化建设的脚步。才能为医疗保险的公平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联网步伐,提升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信息化水平

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服务站的就医人数逐年增加,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已经成为医疗保险管理的前沿。参保人员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不仅可以享受就近的、便捷的普通医疗服务,同时还可以享受相关的就医指导、相关疾病预防、自身健康咨询、购药后送药上门、康复治疗,为行动不方便的患病职工提供家庭病床等服务,让每个参保职工分享医疗改革的成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试点经验证明,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服务平台建设,应当提升和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硬件配置,扩大信息网络的覆盖范围,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联网步伐,提升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联网速度,增强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仅能扩大参保人员的就医范围,而且将大大提高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六、打造信息化管理优质团队,建立完善管理机制

医疗保险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医疗保险信息化业务量将会成倍增长,同时决定了医疗保险的信息化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才。要想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信息化管理的队伍建设,首先要通过培训的形式提高信息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其次还要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团队精神等基础的素质教育。再次,要定期地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争取做到小问题自己解决,大问题可以协助专家解决,慢慢地使信息管理的人员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最后,要适当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因为医疗保险信息工作的业务量要远远超过其他工作的业务量,提升医疗保险信息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不仅可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医疗保险信息相关犯罪的产生。

七、及时采用医疗保险信息化手段需要的先进技术

及时引进信息化手段需要的、能满足长期需要的信息技术是提高医疗保险信息化手段的必要环节。这些技术中既包括硬件的应用模式、硬件优化的相关技术,也包括和医疗保险各个业务相关的业务软件的相关技术。采用先进的硬件技术可以保证当服务器请求的并发量增大时,联网多台应用服务器之间可以动态地分配任务,实现负载或超负载的均衡,保证了整个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的系统性能不会因为并发用户的大量访问而产生急剧下降的情况。另外,硬件和网络系统也同时具备了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即在并发量增大或减少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相关应用服务器数量,以便保证信息系统顺畅运行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已有的硬件资源。

第10篇

关键词: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智能化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缺乏严峻,为了增强交通通行效率,让城市交通能够平稳、高效和安全运行,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与管理部门的共识,所以围绕在该领域实现网络化管理是目前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给中国今后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借助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等诸多信息数据,更为高效精准地增强区域交通调度能力,促使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配置,由此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模式。然而,对技术层面而言,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体现在运行系统性较差与标准化制度缺失等,使得在信息化建设相对不足。本次研究将围绕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展开论述,通过解析问题,梳理出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1 现阶段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1 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深刻认知

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加以分析对比,有关部分没有充分意识到此项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在应用实践工作中,没有给予全面引导和协助,使得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未得以充分展现。另外,也未从客观的角度审视信息化管理手段,大部分职能部门仅仅将信息化管理工作等同于计算机办公,上述情况都给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转带来较大影响。

1.2 交通信息化建设水平待提升

就信息化建设工作而言,需要整体筹划分步推进,作为系统工程,专业人才的全程参与是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的前提,并通过实际工作提升专业能力与工作能力。另外,交通运输通常会存在诸多内容,涵盖多个专业知识,因此给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严格要求,进而完成此类项目所需时间较长。基于此,无论是负责人还是主管部门,要把交通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意识到在当前情况下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价值,要将其置于效率提升、交通安全以及高效管理等层面,另外,还要客观分析看到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政策缺失以及资金短缺等。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与人才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目标指引下,形成清晰的管理思路与路径,这样才能让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迈上新高度,进而依托平台改善甚至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帮助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2 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2.1不断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这是促进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所以,有关部门要梳理不同利益主体的具体联系,从发展的视角,权衡利弊,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实现最大化。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动信息化建设能够对存在于其中的症结予以解决,最终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各类弊端和问题,这对于提升社会效益意义重大。由于国家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与措施,所以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利用政策红利,既要对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吸收与利用,也要从大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基于更高视角对探究当前电子政务体系中存在哪些不足,进而对其予以全面修复,补齐短板。具体而言可以下角度加以改进;第一,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利好,对市级与省级网络管理体系进行改进。第二,提升网络政策宣讲力度,打造一体化服务机制或者平台。要对监督管理职能加以区分,转变现有政府职能。第三,依托打造政府网络平台的机会,利用审批业务以及共享征收费用的方式,让基层政府能够实现透明化与公开化。

2.2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运政部门对自身角色和定位形成清晰的认识,鉴于大部分交通运输部门并不能独自开展公益信息化管理工作。所以,政府部门要从中加强引导与协调,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改进其服务架构,要从之前的角色转变成监督者、引导者以及建设者。动态关注意物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趋势,可从以下角度切入:第一,打造交通运输公共信息平台,需要对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予以增强,交通线路应该向涉及民生保障的项目倾斜;第二,将物流信息化应用成果推广至更大范围和空间,基于科学技术加速经济建设进程;第三,政府要转变其传统管理理念,以新思维、新理念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吸收并借鉴在该领域获得了研究成果,组建行业联合机构与半官方性质的组织或者机构,让基层工作的协调性有所提升,进而达成增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预期目标。

结论

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围绕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应该持续扩大,形成与新时代需求相符合的数字化交通运输机制,让该行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另外,要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形成大数据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建立高安全等级的数据库,让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先绪.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19 (17 )

第11篇

关键词: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

为了获取相关的地籍以及全方位地专研土地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我国采取了在世界上已发展成熟并且由起初的手工模式逐步发展到全面借助计算机技术的一项行政措施,即地籍管理。主要的内容包括地籍信息、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评价和地籍档案以及管理信息等。现代土地需要载的信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变得复杂且要求增加,将土地地块作为地籍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以此来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跨越式发展。

1 地籍管理海内外现状

自1950年以来,地籍管理应运而生,此时各种各样的数据已被计算机处理和加工。以土地调查和宗地管理为根据的国土信息系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加拿大成立。它可用于城市土地管理,之后各国纷纷效仿。当前,发达国家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进阶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实现,数据系统标准也得到了统一,实现了部门共享转变为社会共享。

虽然我国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得十分迅猛,在上个世纪末的国土资源部组建之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如今地籍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很多城镇都已建立,一方面它用于日常的土地资源管理和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它也为实践研究提供了帮助。从实践上讲,为了实现地籍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检索自动化,设置了办文查询子系统和城镇地籍数据库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我国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在30多年来的进步十分显著,但相比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在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标准化、数据共享通信、城乡一体化方面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提升。

2 地籍管理信息化的技术要点

2.1 地籍数据组织

集动态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地籍数据不仅是地籍管理的核心,也是现代地籍的基础。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因为大量的空间数据被输入以及处理,所以就需要制定更为合理的数据管理系统。否则可能就会因为数据未能完全输入及处理导致项目出错;数据重复输入而造成资源的浪费;数据没有及时更新等问题使项目延期或者无法完成。

数据库按照要素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许多个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专题图层。数据库组织应按《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严格执行。其中空间数据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包括点、线、面。需遵循地理覆盖面全、信息不冗余、要素要完整的原则。而属性数据是指用来记载地块的属性数据和统计数据,要求结构和代码应标准规范。

2.2 数据软件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重点在于开发土地管理地籍数据的数据库软件,这项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处理海量的GIS数据而且还能对其进行合理地管理。现在已有很多数据库软件能用二进制数据将空间数据储存于数据库中,同样的数据的输出、输入处理等也可以用属性数据来储存。

2.3 系统软件结构

C/S模式结构和B/S模式结构是现有的两种常用系统软件结构,“请求-响应”这种应答模式是C/S系统基本运行模式,C/S系统软件结构的核心是数据由服务器集中管理,这个系统结构在接收客户机请求的同时还能将响应结果发送回给客户机;客户机除了可以发出请求和接收回应之外,还具备控制、计算能力。C/S系统软件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不过安装所花费的流量较少,安装速度比较快。B/S模式结构是由C/S模式结构和WEB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三层体结构,客户端可以通过一般的浏览器进行数据传输和浏览。B/S与C/S混合模式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伴随着WebGIS的发展以及地籍管理部门对网络办公的要求,使用率越来越高。数据检查、管理、输出、专题图制作和数据库维护等是C/S结构模式的核心模块。B/S结构模式的核心是系统服务,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浏览数据的基本情况,确定数据订单后传送给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把请求信息回应给用户。

3 地籍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正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地籍信息在我国取得经济与社会的双重效益,但发展速度上仍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了配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地籍的需求,各部门应尽快完善地籍数据、城乡共同发展和三维空间化。

3.1.1 地籍数据信息化不规范。虽然《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已经大部分覆盖我国,但我国现有的地籍信息化依然不够规范。从实践方面考虑,明显制约着地籍管理的城乡共同发展。地籍管理在应用的方向、周期的更新、比例尺和数据结构上都存在差异,这不仅导致数据太过于杂糅且造成资源的随意浪费,还在数据的操作、移植、转换以及共享方面出现了问题。

3.1.2 缺乏完整的数据。城市地表空间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逐渐转移到地上和地下开发建设上面,例如地下隧道、高架桥、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商场等。由于二维地籍数据难以全面反应土地使用状况,所以三维数据的开发利用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3.1.3 区域发展不协调。土地管理一直以来处于城乡土地分割管理状态,“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库”是目前农村和城镇的基础数据库。城镇地籍管理之所以更新快是因为城镇经济相对发达,具有高精度大比例地籍数据。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地籍管理更新周期慢是因为其不具备城镇地籍管理以及数据上的特点。两种管理模式分别存在接边处难以衔接,土地使用类型、面积统计不准等问题。

3.2 改正措施

(1)为了顺应社会发展以及从根源上解决地籍信息资源共享和产业化发展等问题,需要建立完备的地籍管理准则来规范地籍管理。首先要对外公布地籍管理标准,其次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与此同时完善现有的技术规范。(2)在改良地籍数据库内容上,文献只从法律上对土地空间使用形式作了规定,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登记办法和权利范围等却没明确指出。所以,需要在现有管理模式中引进新的地籍管理模式。建议从技术、管理、法律入手,整改地籍数据存在的问题。(3)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尽快建立具有统一坐标系、平台、分类体系、技术标准的地籍管理系统使得土地登记、统计和汇总更好地迎接新的挑战。系统首先要改进原有的农村地籍调查制度并使其与城镇接近;接着对原本的农村地籍数据进行更新与补充,尤其是在自建的宅基地等其他建设用地上;最后需要加强研究农村/城镇地籍信息一体化建设、农村地籍与土地使用数据的关系、网络管理和共享等技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地籍管理的信息化将要成为国土资源信息化,更是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尽管地籍管理信息化在我国发展迅猛,但仍然是法制不全、不够规范、城乡无法实现一体化,并且二维地籍数据也已无法满足城市空间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所以说,健全法制、缩短城乡差距、完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才能提升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池淑新.土地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4).

[2]陈肖,高飞.信息化在土地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4).

第12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意识;网络资源;综合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53-01

1 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装备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汇集、处理动态经济信息,为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可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业务职责优化重组,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实现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现代化。

从农业生产方面看,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指导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高生产效益,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的升级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从农民生活方面看,借助多种信息传播媒体可以提高农民生活素质。

2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计算机进入农村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可以说不迟于城镇。但是计算机的普及率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就今年7月份调查显示,在经济较发达的廊坊燕郊地区,农村中平均每五户有一台电脑,而在经济不太发达的辛集,平均每十户才有一台电脑。

电话的普及率在农村也是相当高的,也可以说不亚于城镇。据调查,燕郊地区农村固定电话的普及率已经达到95%,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也高于40%,辛集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也已经达到90%,移动电话也有20%以上。

调查有电脑的人显示,60%的人表示很需要上网查找信息;50%以上的人希望能利用网络进行联系。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是需要通过网络了解外界信息的。

对没有或者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人进行调查显示,80%以上的人不知道网络是什么东西,不明白计算机与网络有什么联系。这种情况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张家口、承德地区比较常见。

3 农村信息化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从计算机和电话线进入农村,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1 农民文化水平低

以往人们都说农村的购买能力低,负担能力差,然而从实际调查来看,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很多家庭拥有彩电、冰箱、空调等比电脑贵得多的电器,也有不少家庭有面包车甚至轿车等交通工具。农民不投资信息产品的主要的原因是不会使用电脑,不会上网,也就是文化水平低。据调查,经济较发达地区40岁以下在农村务农或打工的农民,具有初中学历的达到60%,具有高中学历的不到20%,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寥寥无几,具有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几乎没有;而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学历层次就更低了。40岁以上的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还要低一些,勉强说不是文盲。

文化水平低还导致农民信息意识薄弱。农民缺乏从网络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对学电脑、学上网有神秘感和畏惧心理。

3.2 农业信息匮乏

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于农业生产生活方面的信息,结果找到的条目不少,但是具体信息重复率较高,而且很多信息没有什么实际使用价值。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产信息网站的建设落后,点击率太低、经济效益差导致网站建设落后;其次是信息收集困难,农村人口分散、资源共享意识薄弱导致农业网络资源不足。

3.3 电信运营商不注重农村市场

现在城镇安装宽带有很多优惠政策,价格越来越低,而在农村安装宽带价格很高,一般都在每年1000元左右。农民并不知道这1000元创造的经济价值会是多少,很多人认为是奢侈、是浪费。并且,电信运营商对农村信息网络的维护也不到位。根据规定,电话线出现故障24小时之内必须要有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可是在农村,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往往两、三天都没有维修人员出现在故障现场。

4 扫除障碍,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

针对以上分析,在今后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趋利避害,切实让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

4.1 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农民信息意识

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关键,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二是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全面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三是建立文化图书馆,把报刊、杂志等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的知识有鲜明的时代感,知识与时代同步,符合时代的要求。

增强农民信息意识的关键,首先必须让农民认识到网络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成功运用网络的例子进行说明,例如:南方很多种植花卉的农民通过互联网销售花卉,足不出户就能收到大订单。其次,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有关部门应该主动送信息上门,农民通过掌握信息增产增收后就会自觉的收集信息。再次,信息收集方式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原始收集就是互相打听,四处奔走。现代化收集就是利用报纸、广播和互联网等现代设施收集。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建设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顺利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条件。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农作物种子工程设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卫星遥感通讯设施、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网络设施建设。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遵循边建设、边应用、边服务的原则。

开发信息资源重点在于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和经济信息网络中心的建设,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村公共信息网络体系,免费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公共信息服务。重点整合并传播农业技术、市场供求、价格、气象、病虫害防治等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预见性。目前,发达国家无不投入巨大财力来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美国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了庞大和完整的农业信息网络,收集、分析和农业信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投资5300万美元建设一个大型涉农网络项目。欧盟委员会2004年投资5200万欧元推进25个成员国之间的网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英国也投资2.4亿英镑支持网络研究项目。同时,还应发挥市场的引导机制积极利用民间投资,允许和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信息协会和农户等投资信息化建设。

4.3 发展综合服务,完善保障机制

综合服务包括宏观信息服务和微观信息服务。在开展宏观信息服务方面,资源提供者应尽力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权威、及时、准确的信息参考;在开展微观服务过程中,资源开发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不同主体的信息需求,使农业信息服务有的放矢。信息服务方式,除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模式外,还有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电波入户等方式。

完善保障机制,首先应该保障网络畅通无

阻。其次,服务商应该深入探索和实践多元投入机制,形成有利于信息技术创新和增强农业信息化后劲的发展机制,提高信息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不断赋予农业信息化建设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使农民和农村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受益。

参考文献

[1]林柯,杜敏.新疆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新疆财经,2008(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