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

时间:2023-07-14 17:3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精品农业的发展方式

第1篇

璧山县常住人口为6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4.14%。耕地面积为2515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6亩,比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一半以上。要使有限的农业土地充分发挥增收潜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精品农业成为璧山农业的最优选择。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璧山县农业主管部门确定了大力推进精品农业的发展战略。

为推进精品农业建设,璧山县把发展“三品一标”作为重点工作,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创新思路,狠抓落实,走出了一条发展精品农业,引领农业品牌化、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之路。据了解,“璧山儿菜”、“璧山葡萄”均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璧山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个,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12个,获重庆市名牌农产品3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4家,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5家,带动农户4.9万户,占璧山总农户的29%,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额达23亿元,销售收入38亿元。

据璧山县农委主任欧文礼介绍,近年来璧山县大力倡导发展精品农业,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传统农业,生产出一系列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产品。重庆原蔬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纯天然沙培豆芽每斤售价8元,是普通豆芽价格的5倍,盆栽蔬菜售价15-28元不等,堪比花卉;重庆漫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葡萄卖到了每斤40元的高价,是常规葡萄品种价格的8倍,5千克装的橡木桶装红酒售价888元。

通过狠抓精品果蔬基地建设,璧山荣获“全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县”称号。2013年,璧山蔬菜播种面积达29.8万亩,产量达63.5万吨,同比增长10%。璧北10万亩蔬菜基地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依托良好的葡萄产业发展基础,璧山被授予“重庆优质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的荣誉称号,璧西万亩葡萄风情园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打造精品农业,首要步骤是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就是要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有了产业的支撑,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在璧山县农业主管部门的引导下,重庆原蔬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巴将军古老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市漫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有志于发展精品农业的龙头企业相继落户璧山,成为璧山打造以蔬菜、葡萄为主导的精品农业的主力军。作为璧山精品农业的典范,先一步行动起来的龙头企业在精品农业这条路线上尝到了甜头,他们的成功也为璧山县未来大力倡导发展精品农业提供了借鉴和样本。

原蔬味盆栽蔬菜打造小规模高效益典范

重庆原蔬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和销售盆栽蔬菜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其蔬菜基地位于璧北十万亩蔬菜基地核心区的八塘镇,只有30几亩地,共40几个大棚。

也许不知情的人会猜想,“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公司,这也算?流转土地面积超100亩、200亩的种植大户比比皆是,一个公司连个大户也比不上。”仅仅以规模是否宏大来衡量一个现代农业企业显然过于狭隘了,精品农业的题中要义乃在于这个“精”字。重庆原蔬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大强告诉记者:“从2012年5月基地建立之初,原蔬味就确定了走精品盆栽蔬菜的路子。我们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蔬菜生产技术,以有机型无土栽培方式为基础,运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利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光肥、气肥、磁肥来调节植物生长。”

原蔬味盆栽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化学生长剂,产品达到国家有机食品NY/ T655-2002标准。正是因为严格按照有机标准来生产,所以其盆栽蔬菜售价是普通蔬菜价格的数倍。胡大强告诉笔者,基地上产出的盆栽蔬菜主要走高端超市路线,目前在重庆新世纪和麦德龙等超市的多个门店都设置了原蔬味盆栽蔬菜专区。小盆售价15元,中盆售价28元,尽管跟普通蔬菜相比,价格不够“亲民”,但是在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挥之不去阴影的今天,愿意花钱买放心蔬菜的顾客可真是络绎不绝。

原蔬味盆栽蔬菜品种多达30多个,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生态沙培豆芽,这也是投入最低、产出最高的一款盆栽蔬菜。普通豆芽售价偏低,市场价稳定在1.5元每斤左右。“我们的沙培豆芽在超市售价为每斤8元,是普通豆芽售价的5倍,但是销量却很好,因为市民能亲眼看到豆芽是在纯天然的沙和水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现买现摘,完全放心。”胡大强介绍,目前,单个门店每天盆栽豆芽的销量能达到100多斤,销售额在1000元左右,而每斤盆栽豆芽的培养和运输成本不过1元多,盆栽豆芽毛利十分可观。

笔者在原蔬味基地看到,除了盆栽蔬菜之外,盆栽水果、盆栽香料和盆栽中草药等多个类别的盆栽作物也是应有尽有。盆栽水果多销往别墅区和私立幼儿园,盆栽香料主要销往生态酒店、西餐馆。原来,超市直营并非是唯一的销售通道,这两年胡大强已经逐渐打通了多条销售渠道,而产品所到的终端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高端。

“一亩地产出一二十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于盆栽蔬菜的前景,胡大强表现得信心十足。和传统蔬菜亩产值只有几千元相比,数十倍营收的差距,盆栽蔬菜可谓将精品农业高效益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巴将军黑色作物产业化生产成就黑色王国

近年,黑色作物的营养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养生火锅起家的重庆巴将军集团也将目光锁定到了黑色作物上。

2009年,巴将军集团与璧山县政府签署投资协议,成立古老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璧山大路镇古老寨打造120亩黑色作物示范园,建立占地6500亩的“中国黑色作物种植示范基地”,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院、重庆甘薯研究中心、重庆农科院等单位联手在此开发黑色作物种植和深加工产品。与常规作物相比,黑色作物在营养和价格方面都有较大优势。黑色作物营养价值普遍较高,被人们当作养生佳品。以黑玉米为例,其所含粗蛋白和赖氨酸比普通玉米高8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元素。在超市,黑玉米价格比一般玉米高2倍,黑米售价在10元左右,是珍珠米价格的3-4倍。

由于实力雄厚,产业链完善,成立之初,重庆古老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即被认定为重庆市龙头企业,基地杜绝采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合成材料,严格控制土壤、水和空气中的重金属含量,其出产的紫薯、黑玉米、黑土豆、黑花生4个黑色产品均获得了有机产品转换认证证书。

经过5年的品种选育和试验,基地黑色粮食作物育种和栽培都取得了不错成绩。2013年,通过统一发放种苗,统一培训栽培技术,基地带动周边1000多家农户加入到黑色作物的种植当中来,基地黑色作物总产量超过100万斤。

2013年开始,古老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大了黑色蔬菜种植力度,黑色苦瓜、黑色辣椒、黑色胡萝卜总产量达到了40多万斤。“这还不够,去年黑色辣椒只种植了10几亩地,今年我们计划扩大到100多亩。”古老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凡说,显然,他对蔬菜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根据人们的种植经验,黑色作物本身固有的弊端也很明显。黑色作物的种价一般是普通作物的数倍,而产量却比普通作物低50%-60%,如黑大米亩产只有300公斤左右,黑小麦亩产也只有300-350公斤,如果没有合适的销路,卖价上不去,就很容易出现投入产出倒挂的现象。对于巴将军而言,种子和销路都不存在问题。巴将军有自己的种子研发团队和育种中心,基地和附近农户使用的种苗都由巴将军育种中心提供,从而节省了大量购种成本。巴将军集团下属400多家餐饮连锁店,基地出产的超40%的产品被巴将军自身消化,几乎占了整个基地产品的一半,从源头育种到终端消费,巴将军集团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说到产量问题,总经理朱凡非常有信心,“我们研发的黑苦瓜品种亩产量高达9000多斤,甚至超过了常规苦瓜品种的产量,它还具有采收期长的优势,能从6月一直持续到9月。”黑色辣椒是基地的新宠,由于种植难度高,需要严格控制播种、施肥和采摘等阶段的工艺参数才能保证其色度正常。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试验,基地终于掌握了黑辣椒的田间规律并成功种植。

巴将军古老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了重庆黑色作物产业的发展,在给自身带来价值的同时也给当地农户带来了财富。

漫寰夏黑葡萄优品优价抢占高端市场

重庆市漫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龙头企业、璧山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漫寰在璧山大兴镇建立的100亩标准化葡萄示范种植园区为璧山县农业综合开发市级集中科技推广项目。

从项目打造之初,漫寰就锁定了走精品采摘、精品礼盒、精品加工的路线。打造精品,原料是关键,产品本身出众的品质是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关键。基地100亩葡萄在品种上选择了夏黑、醉金香、美人指、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以夏黑葡萄为例,该品种原产日本,被称为“东方黑珍珠”,它抗病,丰产,极早熟,易着色,耐贮运,含糖高,口感好,是一个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园区采用了绿色水果标准化种植模式和避雨栽培、鲜果套袋技术。为了确保成型的葡萄能够充分吸收营养,从而结出果形大、口味甜、质量优的葡萄,管理人员还会对生长的葡萄进行夏季修剪、疏花疏果,使其亩产量控制在500-750公斤。

打造精品,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甚为关键。漫寰选择了走“礼品果”路线,并打造了有机葡萄和果酒品牌“璧玉珠”。公司销售经理易国庆告诉记者,除了自采以外,基地产的鲜葡萄都以订单方式销往一些超市和企业,而无论是自采还是礼盒,葡萄鲜果都以40元一斤的高价出售,其价格是常规品种葡萄价格的8倍。走礼品路线是漫寰在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的最优选择,精装礼盒不仅提升了葡萄的附加值,还利于抢占葡萄高端市场。“尽管一箱璧玉珠有机葡萄价格高达320元,但是依然很受消费者欢迎。”易国庆自豪地介绍。

第2篇

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精品园区

1、本着“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品牌带动、产业兴园”的原则,按照“精准化、精细化、精良化”的生产要求,规划建设“三条经济带”:一是沿泰薛路两侧,发展现代烟草核心园区中草药种植园区;二是沿官何路两侧,打造优质桃、大樱桃等精品果园;三是沿何孟路两侧,以露地瓜菜和大棚蔬菜为重点,打造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深挖农业发展潜力,着力培育发展精品园区,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

2、大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优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烟草、环保养殖、特色瓜菜、地产中药材、精品果园、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调强种养品种,由种养传统品种为主调整为种养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名优特品种为主;调整种养方式,由粗放型为主调整为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为主。

3、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园区经营机制。转变种养主体,由家庭经营为主体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转变。转变营销方式,由分散营销为主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营销为主转变。转变营销策略,由无牌无标销售为主向标准化、品牌化销售为主转变,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市场占有率。

4、抓好基础建设,完善产业功能配套。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重点是借助烟草公司的优惠政策,把现代烟草生产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配套工程。2012年争取烟草公司扶持资金516万余元,建了蓄水池,修了灌渠,维修了道路、修建了高标准烟房。争取上级一事一议等扶持资金45万元,整修园区内机井1处,水渠1800米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产业快速发展。二是强化扶持政策。按照“培植新的、改造老的、补助大的、推广优的”的总体要求,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这一重点,对达到镇级现代农业园区或优质农产品基地标准的,每处补助发展户5000元;达到县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的,每处补助发展户10000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

二、强化引导,注重规范,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园区规模开发

土地流转难是制约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一大瓶颈。只有做好土地流转,才能打造精品现代农业园区。我们采取四项措施,建立土地流转新机制,规范流转土地。

1、加大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印发明白纸、会议、宣传车等形式,让农民了解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真正了解生产规模化、园区化的好处。同时,组织干部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谈心,通过算账、对比和成功经验示范,大力宣传土地流转后的增产增收,破除农民的僵化思想和“恋土”情结。

2、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化建设。依托镇经管站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土地流转政策的咨询、供求信息的登记、土地流转价格的评估和档案管理工作。

第3篇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农业以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农业向多元化、集约化、规模化、城市化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亦越来越高,以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旱作农业为主主导的创新农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传统的农业技术不但不能适应创新农业的发展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农业的发展。而我国也从没有放弃对创新农业的技术创新及其推广体系的探索,并且,我国创新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下面,我主要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分析。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农业改革推进了农业发展,推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繁荣了,农业增收了,农民富裕了,同时,人们对农业的需求也提升了,传统的农业和农业技术已经不适应新技术农村发展的需求了,经过探索实践,以精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旱作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农业成为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潮流的主题,引起了我国大批专家、学者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探索。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时代背景

1.1什么叫创新农业

创新农业就是为适应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和方式创新;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共有如下五种模式:(1)循环农业模式。就是采用循环生产的方式。其根本特征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2)精品农业模式所谓精品农业模式就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生产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产品,并通过产业化市场运作,获得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3)设施农业模式所谓设施农业模式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的农业,它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产业模式。(4)休闲农业模式所谓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村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高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品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它是一种综合性休闲农业生产,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5)旱作农业模式所谓旱作农业模式是指在无灌溉条件下的干旱和办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的一种雨养农业生产模式。目前旱作农业技术模式主要有水土保持工程、覆盖技术、农耕栽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

1.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时代背景

我国传统农业模式仅仅是依靠简单农机具对农作物进行初步的种植,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种植培养,最后利用人工收割的方法对农作物进行保存,受自然条件、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农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传统的农业技术存在的弊端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推广。高投入、高回报、机械化、多元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逐步替代了传统农业,以精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旱作农业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农业已经崛起,传统农业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新型农业的发展,在此时代背景下,加快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及体系探索与发展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内涵

农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是国家长久而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主要保证。我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实现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目标,必须加快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建设,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创新农业技术就是农业管理体制、经营计划、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创新。它包括:(1)引入农业新产品;(2)引进农业高新技术;(3)开辟新的农业产品市场;(4)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

3如何探索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1优化体制改革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利用,将土地分到农民手中,利用农民的个体劳动进行农业生产。优化农业体制改革,应从农业推广体制方面着手,利用现代的农业发展理念,实行土地流转、出租、出让等形式,将分散的个体土地集中到农业大户、农业能手手中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使农业技术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相互结合,做到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以更好地发展未来农业。良好的农业体制改革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未来高度,只有加强体制改革优化探索,才能保障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被淘汰。

3.2优化农业技术探索

农业是我国各项产业的基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创新农业推广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推动作用。在早期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农业科技工作者把先进的农业技术、科研成果通过实验培训指导等方式传授给农民,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使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使农民的生产能够和科学技术进行紧密的连接。这种做法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

3.3优化推广形式探索

第4篇

20__年,我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1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

一、20__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主导产业势头良好。20__年我市农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种植业产值61.55亿元,增长9.1%;林业产值12.99亿元,下降1.4%;牧业产值13.06亿元,下降2.4%;渔业产值1.83亿元,增长5.6%。同时我市继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0.24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6.37万吨,下降9.5%;主导产业蔬菜、茶叶、发展势头强劲,食用菌产值12.08亿元,增长9.3%;茶叶产值7.48亿元,增长19.9%。食用菌产值17.4亿元,增长15.1%。生猪存栏55.5万头,增长7.5%,出栏67.53万头,增长5.4%。家禽存栏520.37万羽,下降3.3%,出栏1395.48万羽,下降9.6%。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20__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水电路气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市水利建设项目投资8.87亿元,解决36.91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完成15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开工7座,同时完成127座病险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完成377.8公里河道整治;全市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6万亩;堤防加固开工41.54公里,完成33.8公里。电气化建设项目累计建成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3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98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康庄工程项目总投资9.08亿元,建设道路总里程2316.6公里,其中:路基__5.1公里,路面1171.5公里。农村沼气项目总投资1785万元,新增农村户用沼气5100户。

3、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保障体系逐步强化。20__年我市多举措推进中心镇培育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市非县域城关镇的10个中心镇进行专题调研,形成《加快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课题,为推进中心镇培育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市中心镇培育考核暂行办法》,提出“下发一个文件、建设两个平台、抓好三项规划”考核内容,围绕目标,年度对列入的20个中心镇进行考核。20__年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推进政策性“两农保险”,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参保农户54.46万户,保费收入817.51万元,参保率达97.01%;理赔金额969.5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18.60%。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758户,保费收入634.75万元,参保率为77.36%;理赔金额910.25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43.40%。

4、农村投资继续加大,国债项目进展顺利。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扩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从加快推进中央新增投资农口项目、政府主导性投资计划农口项目的建设入手,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共争取到中央四批新增投资农口资金8499万元,计划总投资52375万元,主要有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村沼气、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防护林等共102个项目。通过努力项目实施进展顺利,截止12月底止,已完工7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9456万元。

5、“三农”投入不断增加,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我市财政“三农”支出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全市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__年全市财政预算内“三农”资金投入47.73亿元,增长21.55%。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293.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44.17%。全年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9989笔、金额8.66亿元,占年度目标5亿元的173.2%。我市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涉农金额共计2443余万元。

6、政策措施成效显现,农民收入不断提高。随着我市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6+1”工程的全面实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多渠道增收效果明显。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703元,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4.2 %,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1.9%,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14.0 %和12.0%,呈现全面增收局面。

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全年看,我市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学,虽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农村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好地发展态势。在充分肯定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整体趋好的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需要密切关注。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难度加大。20__年我市在上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但是受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仍显不足,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差等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并不稳固,特别是农村

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现状在短期内难于明显改变,因此,统筹城乡任务任重而道远。二是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发展的难度不小。农村经济要持续增长制约因素很多,发展受耕地资源、技术和资金等因素制约,如种植业受气象节律变化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养殖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存在风险性,劳务经济受输入地影响存在不稳定性,其增长性有限;其次是我市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未出现质的转变,增收渠道仍很单一。因此,农村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不容乐观。

三、20__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展望

20__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在经济复苏向好的基本面确立之后,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下阶段我市将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1号文件精神,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更科学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重点围绕“两增两转”——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农民就业方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精品农业,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1、注重民生,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中央新增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等农口项目为抓手,突出抓好对农民增收、生活改善有重大作用的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百万亩喷微灌设施、林区作业道等项目,继续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堤、水土保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有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二是抓好项目前期,科学安排项目,积极申报和争取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主导性投资、省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前期和省公建项目投资计划。扎实推进好溪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积极推进低丘缓坡重点区块开发,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三是加强检查监督,对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确保达到“三个百分之百”(项目100%开工、地方配套资金100%落实、检查中发现的问题100%整改到位),今年对列入省投资计划的项目加大监督检查。四是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市、县各级财政在资金安排上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中央投资农口项目地方投资的需要。做到建一项,成一项,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2、注重培育,增强农民增收整体实力。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广大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培育一批专业合作社(协会),形成有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其在产、供、销及信息技术方面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市场建设,发展乡村超市,为农产品快速流转提供平台。三是培育新型农民,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再就业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注重谋划,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施“四精农业”——精致农业、精品农业、精准农业和精兵农业,发展 “四大基地”——规模农业基地、设施农业基地、示范农业基地和精品农业基地建设。一是抓好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发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二是加快发展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在全市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的加工型、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加快农业生态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园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既要差异化发展,形成各自特色,又要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全市新增30个农业标准化食用菌、水果、茶叶产业基地。四是要强化科技服务,提升精品名牌内涵。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体制机制,坚持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服务两手抓,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成立食用菌、茶叶、水果、蔬菜、畜禽五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五是提升精品品牌质量,促进精品名牌建设。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六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重点推进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加快发展大棚设施、节水灌溉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设施,加快发展标准化设施化畜牧养殖场建设和网箱养殖设施建设。

第5篇

2、继续推进春雷种植园区电网改造工程。虽经区、企两级领导的共同努力,协调有关主管部门建设春雷农场养殖园区及种植园区一、二期电网改造工程,但种植园区三、四期电网尚未改造,还需进一步协调,加以彻底解决。同时还要协调两个园区用电权属移交电业部门管理的事宜,以减轻企业管理和电损成本,促进企业发展。

3、继续推进国债建设项目。利用国债扶持资金,在两个园区继续推进“四位一体”沼气开发项目,力争在2009年5月末保质保量建设完成剩余580套沼气池,全面完成1000套沼气池国债项目,为用户提供能源、肥料支持。

4、积极争取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春雷农场各连队的主干道大多为砂石路或土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而且又远离国道,交通不畅,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道路急待改造,总长度23.64公里。我们早已将该工程项目有关情况上报,并列入市里“通村公路”工程建设计划。我局将继续协调市交通局近早建设通村公路,以彻底解决该地区的交通环境。

5、认真完成盐碱地造林任务。积极做好秋季造林整地工作,认真落实任务,争取明年4月份全面完成500亩盐碱地造林任务。

6、协调项目支持农村水利建设。一是继续实施膜下滴灌项目。争取市水务局价值30万元的膜下滴灌设备,用于800亩蔬菜的种植。二是完善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市水务局投资8万元,在春雷农场窑地(地名)打水源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线3500米,安装压力罐1个,解决300户居民1000人2800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7、做好种植园区四期棚室招商工作。种植园区四期已投资3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排水、供水及路面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四期176组棚室(看护房为楼房的80户,平房的96户)项目势在必行。为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种植园区棚室工程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一抓到底,见到实效。

二、发展精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为加速我区精品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土地产出率,使农户增收、农业增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抓好发展规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重新制定发展精品农业的总体规划,规划要高起点、高水平,要定位在全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目标上,在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农户收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使规划充分体现生产、生活、休闲、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精品农业。

2、构筑保障体系。一是政策保障。结合我区实际,在发展精品农业上,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在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用水政策、用电政策、人才引进等政策方面要予以优惠。通过优惠政策,进一步吸引工商资本、个体私营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二是科技扶持。由区农林牧业局牵头成立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四[你阅读的文章来自:126]大主导产业专项课题组。各课题组要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为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为精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加大投入。精品农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要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帮扶,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制。

3、抓好检测关。以现有的大庆市绿色食品监测中心、大庆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等技术机构为依托,重点对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及种植环境进行检验检测,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全过程实施监控,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真正绿色、真正无公害。

4、实施品牌战略。精品农业必须注重发展品牌战略,这也是农产品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径。商标是创建品牌的载体和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商标注册总量,积极推行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力争有更多的农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标识。对已注册的商标要培育好知名度和信誉度。

5、打造销售平台。一是引进销售,培养农民经纪人,在城市中设窗口、建市场。二是区政府做规划,面向社会,以优惠招商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业主就地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是推行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6、提高农户素质。一是聘请农业专家和种植能手定期开展技术讲座,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逐步提高农户种植水平。二是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大张旗鼓宣传种田能人、宣传新方法、新科技,使其他农户看了心动,受到启发,向先进榜样学习。三是狠抓培训。按照分层次培训原则,重点搞好农场管理层人员的培训,走出去学习,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搞好农户和农技人员的培训,选择有文化的农户及有一定基础的农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重点学习实用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7、引进龙头企业。按照中央关于“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的指导方针,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参与农业项目开发,千方百计地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我区,与此同时,积极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业者、房地产开发商等投资农业产业化,加快全区精品农业的发展步伐,争取1-2年内有1-2家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区。

8、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于春雷农场属国有企业,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婆婆”多、职工多、人浮于事,造成管理成本高,管理水平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针对这一现状,必须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考虑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改革。一是引进大户经营。把春雷农场的债权、债务以及土地以外的所有固定资产整体出售,土地整体出租,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另一种可以采取股份制改革,成立春雷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从原企业剥离出来,出租现有的土地,建立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

三、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结合今年工作实际,我局与春雷农场共同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主要责任人为成员的10人项目推进和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我区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的推进力度。

2、分解指标,落实责任。明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为确保项目建设和招商工作的顺利完成,局领导会同春雷农场领导及相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将明年项目建设和招商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身上有重担,确保明年任务顺利完成。

3、活化形式,搞好招商。通过电视报道、报纸刊登、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春雷无公害蔬菜基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进一步扩大春雷农场的知名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及采取以商招商、网络招商、载体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快招商步伐。

第6篇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本科教学;建设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90-02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1]。2011年10月,教育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2],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出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因此,“优质+共享”是资源建设的灵魂,是提高资源可利用性的关键[4]。在新形势下,精品是基础,转型是关键,共享是目标[5]。2012年我校农业气象学课程向江西省教育厅申报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并获批准。三年来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建成了合理教学团队、新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推广。

一、合理的教学团队

提高课程质量,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关键。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标志着小到一个学科、大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团队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奠基石。一支知识和技能相并的智能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1.课程团队结构。课程组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着力抓好师资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由农业气象教研室和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8位教师组成,有博士学位的3人,硕士学位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年龄结构:55岁以上1人,40岁以上5人,35岁以下1人。师资力量雄厚,人员稳定,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学术造诣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课程团队的成效。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包括教育理论培训、教学仪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科学是源,教学是流”,课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善于发现,善于学习,善于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进步。完善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培育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团队,中青年教师巳成为教学骨干。近5年,教学团队成员巳发表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20多篇,自然科学类论文80多篇,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出版教材2部,获优秀教材一等将1次、二等奖1次。

二、教学内容建设

《农业气象学》是农业科学和气象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也是气象学、农学、农业生物学和农业生态学的边缘学科,与现代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均有密切联系,具有复杂的知识体系。《农业气象学》是我校大农学类专业包括林学、农学、植保、园林、园艺、资环、土管、环保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已有50多年的开设历史。我校《农业气象学》2003年批准为省、校两级精品课程,2008年申报国家精品课程,2012年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气象要素光、温、水、气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和调节措施;天气的形成、变化原理及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地区特征和防御途径;气候形成、区划,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等。

1.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教师对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制定了总体思路、具体计划和实施措施,编写了一本有指导学生学习意义的《农业气象学教学大纲》。内容不是简单的章节堆砌,而是考虑了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各章有重点、难点、思考题和参考文献等。该大纲早在2000年就获得了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2008年、2010和2012年进行了四次修订。充分体现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在网上开放后,得到学生和校外同行的好评。

2.注重教材建设,保证课程质量。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2000年主编出版了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教材――《农业气象学》(2000年8月江西高校出版社),该教材列为江西“金光工程”(即致富工程),2004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编写配套《农业气象实习指导书和教学实习指导》一书,突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和调查观测技能的培养,且研制《农业气象学CAI》配套课件,获得江西省教育厅首届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2009年主编出版了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气象学》(2009年2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获得江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已出版2万多册;2014年主编出版了《气象学》教材(2014年2月中国林业出版社)。

三、深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和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手段逐步转化为“电化教学”手段。

第7篇

(一)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

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农产品由普通品种向特色精品转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结构随之进行科学化调整,由特色精品代替劣质的普通品种,进而提高农产品优质品率。第二,农业资源利用更加深入。近年来,通过实施农业开发总体战、果业工程以及山上再造工程等,极大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第三,经营方式由单一的生产环节向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二)乡镇农业经济结构正在优化

我国的乡镇农业经济结构正在优化:一是乡镇农业经济结构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非农产业逐渐代替传统的以农为本的农业经济,成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劳力就业结构改善,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搞劳务,改善了劳力就业结构;三是收入结构发生变化,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以及服务、饮食和运输等第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结构中的农民素质不高

根据调查;“在我国,一万多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了17.4%,而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三者一共所占的比例却是82.6%,。”即使如此,在农村劳动力输出过程中出现了: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劳动技能不高以及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劳动力。然而,输出的劳力却多为受过较多教育和年轻力强的农村劳动力。因此,这种情形致使农业生产活动进行者的素质在整体上又下了一个档次。这种情形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拖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后腿。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我国的部分乡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产业化进程缓慢以及机械化水平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还造成了以传统粗放经营、低水平和小规模的生产方式。目前,仍有大部分农民以传统生产方式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大部分的农民还停留在直接出售现有产品的阶段,农产品没有进一步进行深加工,其农业产出较少,导致了农业经济还停留在一个落后的初步阶段。据调查,我国乡镇农业生产部分地方出现: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基本靠天吃饭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的情况。

(三)部分地区农业经济思想观念落后,发展不平衡

第8篇

“江南六月芳菲尽,惟有杨梅红满枝”,中国杨梅之乡――浙江省兰溪市于近日在中国搜索总部举行兰溪・杨梅(北京)推介会,让生活在北方的人们也能像南方人一样,品尝到当天采摘的杨梅。农业部、中国园艺学会杨梅分会、中国搜索、浙江省农业厅的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推介会。

兰溪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盛产优质水果,特别是杨梅。《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有“果中玛瑙”之美誉。

兰溪是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杨梅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一直以成熟早、外观好、品质优而享誉省内外,先后被评为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并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浙江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6月9日,兰溪市连续三年成功举行了浙江“六月杨梅红”暨兰溪杨梅节启动仪式,奠定了兰溪杨梅在全省的重要地位。

兰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杨梅产业的培育。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把杨梅列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1999年制定了《杨梅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建设五十里杨梅长廊;2001年在《兰溪市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中,杨梅被列入重点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之首;2003年兰溪市政府又出台了推进农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2011年实施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园区创建和标准化基地建设,出台政策鼓励扶持万亩精品杨梅基地。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养,兰溪杨梅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杨梅种植面积近7万亩,产量2万吨,年产值约2.6亿元,都排进全省前五位;形成了以47省道为主线的“50里杨梅长廊”,培育了500亩以上的杨梅村27个,千亩以上的专业村5个。

为保证杨梅生产安全,吃的放心、安心,兰溪杨梅筑起三道质量安全监管防线。一是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准入防线,杨梅采前1个月全面禁用任何农药、营养液,农业执法人员随时随机对农资供应店进行检查,杜绝出现违规卖药和施药情况;二是杨梅产品检测监管防线,建立省、市、乡镇、主要合作社等四级质量安全检测点,配备检测人员和设备,在杨梅成熟季节,采取例行与突击相结合的方式,从基地到市场全程检测,2015年到目前为止,共抽检56批次,全部合格;三是杨梅安全生产责任防线,与杨梅大户、杨梅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发放通告1000多份,告知书1.5万份,乡镇组织杨梅质量监管员全天上山检查,一旦发现禁用期内用药或检测不合格的,禁止上市交易,并追究相关责任。同时,利用数字农业平台,对主要杨梅基地进行全程电子监控。

从2009年开始,兰溪市政府每2年开展一次杨梅星级示范户和营销大户评选,以此带动杨梅的生产和营销。目前,全市有杨梅专业合作社70多家,联结农户1万余户,联结杨梅基地5万多亩,通过“三品认证”的7家,面积4.3万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兰溪杨梅销售到了上海、杭州、南京、青岛等地。

兰溪市委副书记蔡艳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北京的朋友们能到兰溪走走看看,品尝杨梅;希望能借助推介会的平台,以梅为媒,以梅会友,不断打响兰溪杨梅知名度,加快推进水果采摘游、乡村休闲游、农产品深加工,让杨梅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果”,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甜蜜果”;希望农业部、省农业厅、各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让兰溪杨梅在互联网+的春风下,插上互联网翅膀,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不断走向世界。

第9篇

关键词:果业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1 长安区果业现状

1.1 种植规模及收益现状

1.2 种植分布

长安区果树种植集中分布在秦岭北麓环山路沿线南北两侧各2km范围内,自东向西包括杨庄、引镇、王莽、太乙、五台、子午、滦镇、东大等8个街办。其他乡街,除魏寨果树种植规模较大以外,均种植零散,未形成规模。

1.3 果业效益

1.3.1 经济效益

2012年鲜果挂果面积2660hm2,年总产量6.55万t(其中桃2.76万t,葡萄2.09万t,樱桃0.08万t,猕猴桃1.03万t),年销售收入3.59亿元。

1.3.2 社会效益

年均为社会提供6万t的鲜果产品,满足当地及西安市民对鲜果产品的需求;3~9月,不同果树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吸引大量市民到果园赏花观景、采摘娱乐,满足了市民亲近田园、亲近自然的需求,也促进了当地农家乐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在当前果园仍采用手工劳动的情况下,每667m2挂果果园平均年用工量10人,能够有效地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季节性闲散劳动力向果业转移,缓解劳动力过剩和失业的压力;果业栽植、管理技术培训的开展,提高农民素质和劳动技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1.3.3 生态效益

经济林和其他林种一样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能够为山川秀美增色。同时,近年来,果园养殖,果园种草、套种以及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有利于促进果业丰产稳产,也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

2 果业经营主体现状

2.1 经营主体及构成

2.2 各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

2.2.1 合作社

优势是产前、产中的生产管理技术及信息提供服务积极,具有一定号召力,能将散户团结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劣势是产后销售不能形成合力,绝大多数合作社没有经营业务往来,仍以果农散户经营自己销售为主,没有品牌效应,即使有品牌或包装也无内涵,合作社作用未充分发挥。

2.2.2 企业

优势是接触面广,信息灵通,理念先进,与市场接轨能力强;劣势是长安区大多数农业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不够,没有技术支撑单位,龙头企业带动还未发挥作用。

2.2.3 农户

优势是果树种植种类单一,生产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生产成本低,产品经营潜力大,果园单产效益高;劣势是信息不灵,创新不够,散户种植,规模小,形成不了品牌,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3 市场现状

3.1 销售方式

长安区果品销售方式以中间商批发、地头直销为主,还包括果园采摘、自己零售以及与企业、超市订单销售等形式。

3.2 不同销售方式占销量比重及效益

长安区果品,依托秦岭北麓旅游资源,以及环山路、西太路、雁引路等多条旅游公路,以沿旅游公路地头直销形式为主,占总销量60%左右,中间商批发占总销量36%,采摘、零售、订单占4%。

沿旅游公路的地头直销售价一般高于批发价、进城游街零售价。以东大葡萄、子午樱桃、王莽鲜桃为例,2012年,东大郭北村葡萄种植户在西太路沿线销售葡萄售价5~7.5元/kg,批发给企业、超市及中间商的价格是2.5~3.5元/kg,田间采摘价格较地头售价高出1元/kg左右;王莽清北村鲜桃种植户在环山公路两侧销售,售价1.5~2.5元/kg,批发给中间商1元/kg,采摘价格和地头售价一样;2013年,子午樱桃,60%种植户的樱桃全部都在环山路、子午大道沿线设摊销售,售价浮动在5月初的25元/kg到5月中下旬的10/kg,其他种植户采取批发与设摊结合方式销售,批发价格5~7.5元/kg。

4 果业产品现状

随着都市型休闲观光果业的发展,果业产品势必由单纯的果品销售衍生出劳动体验性果业产品、果业加工产品、果园生态产品、果业科普、果业文化产品等多种市场产品形态。调查发现,长安区都市型休闲观光果业产品主要有果品销售产品、劳动体验性产品、加工产品、果园生态产品等4种形态。

4.1 商品果类果业产品

果品销售占长安观光果业产品96%比率,是长安果业产品的主要形态,近年来,长安桃、葡萄、樱桃、猕猴桃等鲜果销售渠道畅通、收益可观,群众种植信心十足。

4.2 劳动体验性果业产品

主要体现在果园采摘,占果业产品2%,接待人群主要为旅游公司、院校、公司等团体接待,采摘接待园区一般是商品果率较低园子,采摘果品价格以当日地头销售价格进行销售,或只高于地头价格1元/kg左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率较低果品的销售。

4.3 加工产品

占果业产品不足1%,长安果业加工产品目前只有葡萄酒和樱桃酒,樱桃酒酿造量少,主要是农户自家消费。在对东大和滦镇葡萄酒酿造、销售较好的种植户调查中,一般当年酿酒500kg(使用葡萄1000kg),在来年葡萄上市时销售,售价15元/kg,礼盒装(6瓶4.5kg装)售价300元/盒,因口味纯正、包装体面销售较快。种植户王军勇酿制的葡萄酒90%都在阳光雨露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农产品展示厅以礼盒装销售。

4.4 果园生态产品

主要体现在果园农家乐,占果业产品不足1%,王莽清北村桃园农家待客量最大的月份就是3月份的花期和6~8月的果期,餐桌、凉椅散落于花草林荫之间,较普通农家乐更加吸引游客,农家乐生意火爆,鲜桃不用出园就能销售。

5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5.1 存在问题

长安地处西安近郊,是典型的都市农业类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适应城市消费市场需求,长安果业也不例外,发展都市型休闲观光果业是大势所趋。综观长安果业发展现状,当前,长安果业处于传统果业向都市型休闲观光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果业种植规模、经营理念、经营主体主导作用发挥、果业产品开发、果品品质保证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1 种植规模还需扩大,产业布局不均衡

3573.33hm2的果业种植面积实现了商品果果业产品的供不应求,但还满足不了其它都市型观光果业产品(劳动体验性产品、加工产品、果园生态产品、果业科普、果业文化产品等)的开发以及发展需求。同时,当前果树种植集中分布在秦岭北麓环山沿线,南横线区域果树种植零散、规模小,无规模园区带动果业发展。

5.1.2 经济结构不平衡

果业产品仍以果品销售为主,都市型观光果业产品单一,产品内涵不丰富,满足不了都市农业发展需求。

5.1.3 营销模式不健全

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各有利弊,不能优势互补,建立互利共赢的生产经营模式主导市场。

5.1.4 栽植方式单一

以露地栽植为主,设施化栽培起步晚、规模小,处于摸索阶段。

5.1.5 基础设施差

突出表现在农户种植园区,由于农户投资力量小,使园区内灌溉、生产路等基础设施条件欠缺。

5.1.6 生态环境需要改善

生产果品、提高产量仍是果农生产的主要目标,生产中不重视无公害先进技术应用、不重视果园休闲环境建设,果园密植现象普遍,果品品质得不到保障,不利于休闲观光产品开发。

5.1.7 品牌效应发挥不力

长安区现有果品品牌8个,当前品牌存在生产规模较小、品牌制约力度不够、果品质量稳定性差以及营销方式欠缺等诸多问题,导致品牌效应不强,知名度不高。

5.2 解决措施

顺应都市型休闲观光果业发展方向,长安果业必将从单一果品生产销售的供给型经济收益,向生产销售供给经济与果业观光文化消费经济的二元结构转变。因此,长安果业发展应从提高果品生产档次、健全果业发展体系、拓展果业产品种类、拓宽果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做起,在确保商品果供给质量与数量的基础上,深度开发休闲观光果业产品,全方位满足消费者需求。

5.2.1 抓果品生产规模与档次

5.2.1.1 抓规模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西太路、雁引路、南横线等旅游公路沿线发展桃、葡萄、樱桃种植,建设一批果业发展成长园。可在魏寨、鸣犊旅游公路沿线发展樱桃种植,在东部塬区发展鲜桃种植,山丘地区发展猕猴桃种植,其它区域规划发展葡萄种植。

5.2.1.2 抓果品质量安全,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积极应用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严格控制激素应用,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建立果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把好果品质量安全关。

5.2.1.3 抓精品果生产,推广提质增效先进技术

如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技术,物理、生物、农业防治病虫害技术,果园种草技术,防鸟网技术,果实套袋技术,行间覆膜技术等等,提高精品果生产率。

5.2.2 抓基础设施建设

抓果园水、电、路等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环境;抓果园高效适用机械投入,减少劳动力投入成本;抓果业设施化栽培模式投入力度,建设葡萄、桃等果品储存冷库,延长果品上市时间。

5.3 抓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全区果业经营水平

5.3.1 抓组织形态

扶持企业加农户、企业加合作社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企业、合作社规模种植的基础上,组织起企业周边种植户和合作社社员,支持企业在生产中侧重新品种引进、果品加工线引进、果业休闲观光产品开发等创新发展,在销售中发挥带头人作用,统一品牌、包装、展示和销售,同时,合作社可以在生产中监督督促农户生产精品果,由企业统一收购后进行包装、销售或加工,实现三方互补共赢。

5.3.2 抓提高完善

健全合作社组织体系,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既发挥其生产组织功能,更要发挥其园区管理、品牌建设、包装销售功能。

5.3.3 抓品牌

根据当地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延伸果业品牌内涵,发挥品牌优势,引导果业生产,确保品牌果品质量和品质。在规模中出精品,在精品中出品牌,利用品牌附加值,提高果品收益。

5.3.4 抓产后加工技术开发和企业引进

引进果品加工企业,或扶持现有企业开发果品加工产业,加大现有果酒酿造规模,开发果品罐头、果干等产品,完善产后加工链。

5.3.5 抓产品开发

开发果业休闲观光产品、体验产品及文化产品,丰富果业发展内涵,拓展果业效益节点。着力建设一两个果业主题公园,开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文化活动等等项目。

5.3.6 抓技术素质

利用农业信息网,建立一个由省市区果业专家、技术能人、长安区果业企业、合作社组成的长安果业技术交流平台,为企业、合作社、种植户寻求技术支持、经验交流提供一个信息平台。打造一批精品果示范园,示范带动园区周边种植户,提高生产管理技术。搞好技术培训,推进果业种植水平的提高。

5.3.7 抓果业销售

5.3.7.1 抓销售主体

在规模种植、品牌制约基础上,由企业、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保证品牌包装果品质量和价格,实现大宗产品,引导市场,提高果品销售价格。

5.3.7.2 抓销售网店

第10篇

一、围绕百亿产业打造大龙头

(一)主要做法

打造百亿脐橙产业园是“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县农业局因地制宜,以屈姑食品公司为载体,着力培育屈姑食品公司这个脐橙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争取领导支持。通过多方努力,屈姑食品公司的发展得到了李长春、罗清泉、郭有明等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全力支持扶持。积极向上争取,从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公司支持。先后争取县内金融机构为公司贷款3000万元,支持公司董事长李正伦在柑橘协会换届中担任理事长,构建了县内生产、销售、科研网络,帮助公司开拓东北、西北等脐橙销售市场,在梅家河等乡镇扶持公司建设配套生产基地,帮助公司解决了商标使用、包装设计、广告牌架设等一些实际问题。

(二)工作效果

1、屈姑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一是制定了公司未来五年发展战略。委托湖北轻工设计院完成了公司“50亿柑橘综合利用生态工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设计总投资为13499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年产20万吨鲜果商品化处理、20吨柑橘综合利用深加工、配套包装材料产业三大部分。二是产品开发及市场不断拓展。脐橙深加工产品达到17个,新增销售网点68个,在成功进驻南非市场后,十一月又进驻了法国市场,并在迪拜设立了海外办事处。三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今年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多万元,完善了科研开发、基地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四是公司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公司已完成销售收入16791万元,销售各类屈姑产品3万多吨。今年新上“年产一万吨膳食纤维等综合利用产品”项目的生产线正在进行。6000平米厂房的局部改造已经完成;5000吨冷库部分技改后正在调试;0吨低温库的建设已经竣工;在原水果批发市场新建的“秭归脐橙鲜果交易展示中心”,主体钢架结构已经完成。

2、“脐橙深加工”项目研究不断深入。加强与华农大等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脐橙零废弃加工创新技术综合利用项目有新的突破,目前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已开发出果茶、果酒、果醋、精油、辛弗林等系列产品,极大地提升了产业效益。

3、脐橙销售业绩不断增长。作为我县最大的脐橙营销龙头企业,屈姑公司今年将围绕“保八争十”(保证销售8万吨,争取销售万吨)的目标,立足国内五大市场和国外五个国家,公司各个销售网点正加紧收购。

(三)工作经验启示

1、农业部门的工作方式要加速转型,要从领导型、指导性向服务性转变。

2、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以宽光的视野、非凡的举措,才能真正做大做强秭归脐橙产业。

二、大力实施重点农业大项目

(一)主要做法

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一是开展招商引资。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树立“以大项目引领大农业”、“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先后赴浙江、江苏等地开展招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二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以重点项目引领产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秭归脐橙精品园王家桥核心示范试验区项目投资1200多万元,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将建成“果园标准、操作机械、排灌管网、管理统一、道路便捷”的现代果园,建设代表秭归脐橙最高种植水平的核心板块。

(二)工作效果

年,我县与外省企业签约在建农业招商引资项目3个,签约金额为9.8亿元,创农业招商引资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有总投资3亿元的湖北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肉鸡加工和养殖示范基地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文龙鲟业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广东康辉集团食品工业园项目。此外,县农业局还争取实施了现代农业、郭家坝烟灯堡村脐橙精品园、秭归脐橙精品园王家桥核心示范试验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等13个农业项目,国家投资达5700万元,有力地夯实了我县农业发展基础。

(三)工作经验启示

项目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的助推器。没有项目,农业工作就没有抓手。坚持抓住农业项目不放松,是农业部门近期乃至今后长时期工作的重点。

三、突出特色发展大产业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一果两叶”发展重点,不断加大柑橘、茶叶的品种结构调整力度,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大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在柑橘产业上重点建设好郭家坝烟灯堡村脐橙精品园、秭归脐橙精品园王家桥核心示范试验区,在茶叶产业上重点建设好中坝子生态高效茶叶样板园、月亮包村现代茶叶精品示范园,以引领两大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注重创建农业品牌。积极组织秭归脐橙申报“湖北省三大名果”评选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加大对秭归脐橙、九畹丝绵茶等品牌的宣传。四是积极开拓销售市场。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参加武汉农博会、郑州国际农交会、宜昌柑橘产销对接会等农产品展销会,进一步加强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企业的联系,推动柑橘、茶叶的产品销售。继续筹办好第四届秭归脐橙节,在巩固好华北、东北、华中地区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今年还积极开拓太原、乌鲁木齐等西北地区市场,进一步扩大秭归脐橙的市场占有率。五是努力提升产业发展科技水平。扎实开展“科技下乡垄上行”活动,坚持围绕重点产业办好示范样板,扎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农业先进科技,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含量。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科技培训895场8.5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4.7万份,与市县电视合制作《垄上行》、《农家顾问》等专题栏目13期。组织了百名县乡农业技术干部先后赴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为期一周的知识更新轮训,组织了13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到县农广校进行,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科技素质显著提高。

(二)工作效果

1、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年,全县新发展柑桔1万亩,总面积达到23万亩,为百亿脐橙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建茶园0.8万亩,总面积达到6.17万亩。柑橘品改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县伦晚、纽荷尔等优良柑橘品种面积占到了柑橘总面积的70%。本地大叶茶、宜红早等良种茶叶面积占到了茶叶总面积的35%,农民从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大实惠。

2、先进技术进一步普及,科技兴农水平进一步提高。“伦晚脐橙”等20个优良品种、“生态栽培”等十项轻简栽培技术、“猪沼果”等十项种植模式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农业生产依靠科技得到了增产增收。

3、秭归脐橙品牌影响进一步提升,销售市场进一步拓展。月份,秭归脐橙获得“湖北省三大名果”称号。在办好“秭归脐橙开园仪式暨产销对接会”的基础上,将在北京、太原等地开展秭归脐橙促销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秭归脐橙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达到了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外销数量、增加经济效益、带动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11篇

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镇,距上海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翠竹山坞间,民宿产业星罗棋布。

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2015年,莫干山镇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5亿元。当地民宿动辄千元一晚的价格俨然成为了标配,有些甚至达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时候还需要提前一个月预订。

与如今的火热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镇却是另一副模样。虽然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在其境内,但当地却没有享受到多少旅游经济带来的好处。作为水源保护地,莫干山地区所有产生污染的产业都被清退,除了小农耕作和零星的农家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在游玩时发现,莫干山乡间的宁静非常适合都市人休闲度假,但档次偏低的农家乐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高天成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在一个村里租下六间破败不堪的老房子,通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洋家乐”。

高天成认为莫干山的农舍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浑然一体,通过旧物利用和空间设计,就能满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闲度假需求。之后,他又相继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乡”等一干既有设计美感,又保留了乡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游客入住。

高天成的试验,为莫干山开启了一个新的产业,许多投资者纷纷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经被空置或遗弃的破败老宅,重新焕发了生机。而近年来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中兴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则让越来越多的人拥进莫干山。

在民宿产业的带动下,莫干山农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涨。而当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还在民宿做起了服务员。此外,村民栽种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会以略微高出市场的价格供应给民宿。

在整个民宿产业发展中,当地政府也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德清县政府认定精品民宿是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旧屋改造上给予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15年5月,德清县全国首部县级乡村民宿地方标准规范,有规划地引导民宿差异化发展,并通过成立莫干山民宿学院,为从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民宿课程培训。

投资者、村民、当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为乡村创新发展的出色范本。2016年10月,莫干山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空心村变形

“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这是中国“空心村”现象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加上很多地方农村规划滞后,住房和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形成了许多经济凋敝的“空心村”。

拯救乡村,重新赋予乡村经济活力,迫在眉睫。因此,许多地区在传统农业之外,试图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方式盘活农村经济。这当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

陕西礼泉袁家村,没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却通过打造民俗小吃一条街,每年吸引游客300万,年营收超过10亿元。从十年前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的空心村,变成乡村旅游“模范村”,袁家村的成功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袁家村因地制宜,主打“关中印象体验地”,让游客体验地道的关中美食和民俗;二是袁家村动员“全民创业”,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绑到一个产业链上,形成餐饮、住宿规模,同时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把优势项目进行股份化管理,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三是通过旅游,带动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特产品议价能力。

相比袁家村模式的成功,许多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不考虑客观实际,认为“是乡村就能发展乡村旅游”,对投资开发项目不作科学论证和规划,忽视交通、食宿、民俗文化、产业结构、原住民利益等重要因素,最终导致投资项目没有成为财富反而变成包袱。

因此,通过旅游盘活乡村经济,一定要因地制宜,与当地自然、文化资源以及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一村一品”新逻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乡村商业生态在尝试互联网的同时,一些原有的业态不可避免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群体。

如果没有“北山狼”,浙江丽水北山村的村民们至今还在各地卖烧饼。如今,当地村民放下烧饼担子,拿起了键盘和鼠标,做起了户外用品生意。

这个变化,绕不开电商。2006年,“烧饼郎”吕振鸿在村里开了第一家网店,并创立户外品牌“北山狼”,带动全村乡亲一起加入电商队伍,其中90%成为了“北山狼”的分销商。

“北山狼”公司采取自主品牌+生产外包+网上分销模式,生产供应链在外地,北山村农民网店扮演品牌运营、销售的角色。2015年,这个800户人家的村庄,网店超过300家,衍生出了十多个户外用品名牌,电商全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淘宝上30%的户外睡袋出自这里。

一个毫无户外用品产业基础及供应链背景的小山村,却成了国内户外用品的网络集散地。北山村的模式对于没有特色产业的农村来说,是一条值得借鉴的发展之路。

截至2016年8月,全国形成集聚效应和和交易规模的“淘宝村”数量达到1 311个,许多农户和返乡青年通过电商致富。

“淘宝村”呈现“井喷”之势,既表明了传统乡村社会寻求变迁的内生性动力,又意味着互联网技术正在重构乡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它们不完全依赖自身的资源优势,而是通过电商载体来重组乡村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并打破了乡村传统较为封闭的生产组织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跨区域性和跨产业性。

当前,绝大多数“淘宝村”销售的主营产品都是非农产品,真正依托农业产业发展成为“淘宝村”的案例并不多见。而全国有特色农业优势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超过5万个,借助互联网平台,这些村庄有着巨大的产业整合潜力。

村庄场景革命

文创进乡村,是实现乡村改造的另一条路径,其意义在于通过场景再造,在乡村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在这方面,拥有大量古村落资源的福建省,做了大量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一是引导和培育当地居民参与。如屏南双溪T下古村,引进艺术教育团队在当地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艺术教学活动,短短8个月就把30位村民培养成“画家”。

二是实施差异化文创运作模式。龙岩培田村通过举办春耕节、培养民间技艺传承人、建立特色工坊等方式,传承染织、剪纸、山歌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活着”的古村落 。

三是产业融合发展。南安观山村推出“游古大厝,品有机茶,吃农家菜,住番仔楼”活动,将乡村旅游与有机农业、经济林种植、餐饮住宿等不同业态形式相结合。

四是打造上下延伸的文创产业链。仙游坝下村拥有3万名能工巧匠和600家工艺企业,形成一条由工艺师、雕刻工、木材商、经销商、工艺产品等组成的产业链。

第12篇

关键词:甜瓜;整枝;生长;果实;品质

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5-1081-03

Effects of Different Pruning Methods on Plant Growth and Fruit Quality of Melon

TANG Mi1,ZHAO Hong-fei1,BIE Zhi-long2,XIE Jun-jun2,YI Hong-ping3,REN Jian1,DU Nian-hua1,SUN Yu-hong1

(1.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Wuhan 430345, China;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i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han 430070, China; 3. Research Center of Hami Melon,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Wulumu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Effects of different pruning methods (one-vine with single fruit, two-vine with single fruit, and two-vine with double fruits) on plant growth and fruit quality in four high-quality muskmelon cultivars(“Yellow 9818”,“1027”, “Flavor No.4”, and “Flavor No.5”) were studied he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af colors of plants “Flavor No.4” and “Flavor No.5” of one-vine with single fruit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wo-vine with double fruits. The fruit on “1027” of two-vine with single fruit displayed more graceful netting. The centre soluble solid contents of fruits on “Yellow 9818”, “Flavor No.4”, and “Flavor No.5” of one-vine with single fruit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wo-vine with double fruits. Moreover, four melon cultivars all had higher contents in sucrose and esters of one-vine than those of two-vine. In one word, two-vine with single fruit is suitable for “1027”, while one-vine with single fruit fits "Yellow 9818", “Flavor No.4”, and “Flavor No.5”.

Key words: melon; pruning; growth; fruit; quality

西甜瓜生产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产业,随着2009年“国家现代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启动,西甜瓜产业也日益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1]。厚皮甜瓜肉质松脆,风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对精品甜瓜的需求与日俱增,设施栽培精品厚皮甜瓜亟待发展[2]。

优质是精品甜瓜产业发展的根本,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是生产优质甜瓜的关键。武汉地区甜瓜栽种面积波动较大,主要由于品种不适合、栽培技术不配套等因素所致。前人对武汉地区引进厚皮甜瓜新品种做过一些工作[3-6],也进行了植株相关的生理特性观察[7,8],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厚皮甜瓜品种,但是对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较少。

整枝留果方式是栽培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叶片的生理发育,对果实的肉质风味也有重要影响[9]。试验选取适合武汉地区温室种植的精品厚皮甜瓜品种[6],研究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对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精品厚皮甜瓜设施栽培技术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甜瓜品种为黄皮9818、“1027”、风味4号和风味5号,种子由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塑料大棚内进行。2011年7月12日播种,采用穴盘育苗,催芽室内温度23 ℃,相对湿度90%。苗床管理主要控制温度,白天25 ℃左右,夜间不低于15 ℃。7 月28日幼苗2叶1心时定植。10月上旬采收。

栽种用水泥基质槽南北走向,20 m(长)×0.85 m(宽)×0.3 m(高),底部铺设塑料膜将基质和土壤隔开,槽内铺设泥炭。基质表面铺设滴灌管。定植前浇透清水,盖膜密闭,闷棚灭菌。栽种前撒入有机肥15 000 kg/hm2,复合肥2 250 kg/hm2。

不同品种采用不同整枝方式,中、大果型品种黄皮9818和“1027”采用单蔓单果和双蔓单果整枝方式,小果型品种风味4号和风味5号采用单蔓单果和双蔓双果整枝方式。

定植时单蔓整枝处理采用每畦2行呈锯齿状栽植方式,行距30 cm,株距50 cm;双蔓整枝处理采用每畦1行栽植方式,株距35 cm。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共设12个小区,每小区种植20株。生长期间常规管理,每间隔7 d喷施生物有机叶面肥‘宇花灵1号’代替施肥和常规农药防治病虫害。

每小区选取5株取样,生长期间记录植株生长状况。在营养生长期,选择晴朗的上午测定功能叶片(营养生长期取第8节完全展开的叶片)的叶色值。用日本Konica Minolta公司生产的SPAD-502叶绿素计测定叶色值。果实成熟后,摘取果实迅速送至实验室称取鲜重,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径和横径。用数字手持袖珍折射仪PAL-1(ATAGO, Japan)测定果实心糖,维生素C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游离氨基酸用茚三酮溶液显色法测定[10]。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成熟果实风味物质[1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整枝方式对甜瓜植株长势、果实外观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整枝方式对植株生长速率有一定影响,但是同一品种中差异不显著。中果型品种黄皮9818和大果型品种“1027”采用不同整枝方式植株的叶色值无显著差异,小果型品种风味4号和风味5号采用单蔓单果整枝时,叶色较双蔓双果整枝时浓郁,差异达显著水平。“1027”采用双蔓单果整枝时单瓜重显著高于单蔓单果整枝,其余品种差异不显著;风味5号单蔓单果整枝的纵横径显著大于双蔓双果整枝;整枝方式对同一品种果型指数、果肉厚度的影响不显著。“1027”在双蔓单果整枝时果皮网纹形成情况优于单蔓单果整枝;同一品种产量受到整枝方式的影响较为明显,黄皮9818和“1027”双蔓单果整枝时的产量低于单蔓单果整枝,小果型品种风味4号和风味5号双蔓双果整枝时的产量显著高于单蔓单果整枝。

2.2 不同整枝方式对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除“1027”外,黄皮9818、风味4号和风味5号的心糖含量均为单蔓单果整枝方式高,其中风味4号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整枝方式对各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显著;“1027”采用双蔓单果整枝时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单蔓单果整枝;整枝方式对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蔗糖含量上,单蔓整枝的蔗糖含量普遍高于双蔓整枝。

2.3 不同整枝方式对甜瓜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甜瓜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有一定差异,但都以酯类和醛类物质为主。风味4号和风味5号果实中酯类物质含量远高于黄皮9818和“1027”。单蔓单果整枝方式下酯类物质含量普遍高于双蔓整枝。

3 小结与讨论

果实品质的优劣是植株生长状态和营养环境的综合表现,只有采取配套技术措施,栽培中创造与品种特性相适应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才能使精品厚皮甜瓜的优良品质得以充分 体现[12]。

整枝可影响植株的长势,而植株稳健生长对果实的肉质风味有重要作用。前人研究表明,在海南大棚种植哈密瓜类甜瓜“金海蜜”,宜采用双蔓单果(主蔓留果)方式,单果重、网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产量等表现最好[13]。而在夏季种植网纹甜瓜“阿鲁斯达令”时以双蔓整枝1株留1果时果实商品性较好[14]。而在陕西甜瓜主产区阎良,冬春茬厚皮甜瓜保护地栽培宜推广吊蔓、单蔓双果方式[15,16]。陈幼源[17]指出生产早熟、高质量、高糖度的果实,应采用单蔓整枝留1个瓜的栽培方法。

王锐竹等[18]指出成熟甜瓜果实的芳香物质以酯类、醇类、醛类为主,此次研究结果与之相符。Beaulieu等[19]研究表明,未成熟甜瓜果实挥发性物质主要为小分子的醛类物质,成熟果实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物质,本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间果实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有一定差异,但是同一品种单蔓单果整枝时果实酯类物质含量普遍高于双蔓整枝方式,可见单蔓单果整枝方式更有利于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形成。

因此,不同品种适宜不同的整枝留果方式。综合看来,大果型品种“1027”适宜采用双蔓单果整枝,表现为果实大小适宜、网纹形成美观、糖度高,产量接近单蔓单果整枝;中、小果型品种黄皮9818、风味4号和风味5号则较适宜单蔓单果整枝,表现为单瓜重较大、风味浓郁。

参考文献:

[1] 别之龙.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启动大会和全国瓜类作物嫁接育苗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汉召开[J].长江蔬菜,2009(4):15.

[2] 别之龙,杨普社,刘绍银.武汉市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长江蔬菜,2008(2):1-2.

[3] 王伟娟,别之龙,许全保,等.武汉地区几种厚皮甜瓜品种春季大棚比较试验[J].北方园艺,2010(15):171-173.

[4] 汤 谧,别之龙,韩晓燕,等.厚皮甜瓜新品种秋季设施栽培适应性试验研究[J].中国瓜菜,2008(3):18-20.

[5] 周谟兵,杜念华,戴照义.适宜武汉地区种植的厚皮甜瓜品种[J].湖北农业科学,1999(1):34.

[6] 汤 谧,孙玉宏,杜念华,等.武汉地区厚皮甜瓜品种春季塑料温室栽培适应性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58-18459,18465.

[7] 汤 谧,别之龙,吴明珠,等.“风味2号”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J].核农学报,2008,22(4):474-477.

[8] 汤 谧,别之龙,张保才,等.风味3号甜瓜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研究初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3):426-429.

[9] 郭世荣.无土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蒋玉梅,毕 阳,周小平,等.果腔顶空法分析厚皮甜瓜“银帝”的挥发性成分[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8):173-179.

[12] 王登明,张学军,冯炯鑫,等.设施栽培关键技术对哈密瓜品质影响的探讨[J].中国瓜菜,2008(5):36-37.

[13] 孔祥义,李劲松,许如意,等.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对甜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瓜菜,2008(1):10-12.

[14] 王毓洪,黄芸萍,李林章,等.网纹甜瓜夏季整枝留果试验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34-35.

[15] 李立昆,李玉红,程智慧.不同留果方式对秋季栽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6):157-159.

[16] 常宗堂,李省印,杜军志,等.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整枝方式研究[J]. 中国瓜菜,2010(1):7-10.

[17] 陈幼源.植株调整对无土栽培网纹甜瓜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 2006,16(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