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阶段

时间:2023-07-16 08:49: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阶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发展阶段

第1篇

1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代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评判指标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参考农业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和指标,对照分析昌吉州各单项指标,社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等指标单项发展水平较高,均已超过初步发展阶段标准: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单项发展水平较低,均未达到初步发展阶段标准。十项指标综合后昌吉州现代农业综合水平超过了起步阶段标准。初步测算:目前昌吉州现代农业综合水平达到起步阶段的143%,达到初步发展阶段的87%,达到基本实现阶段的55%。也就是说当前昌吉州农业总体处于现代农业初步发展阶段。

2 昌吉州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昌吉州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盐碱化、沙化逐步加重,水资源矛盾突出。

2.2 推广体系不健全

昌吉州72个乡镇中,农技服务存在盲点。每年重大农业科研项目理论研究的多,科技成果实际推广运用的少。

2.3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力不强,组织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3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农牧民持续大幅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以完善投入机制为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4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目标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15年达到1.48万元以上。整体实现万元州目标。农牧民合作社入户率达到70%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支撑体系、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率先在全疆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

5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工作

5.1 提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建成200万(667m2)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基地,总产达到100万吨;二是稳定玉米面积,建成120万(667m2)高产优质玉米基地,总产达到90万吨;三是优化棉花区域布局,抓好优势区域生产,建成120万(667m2)高产稳产优质商品棉基地,总产达到18万吨“十二五”末,昌吉州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覆盖率、高效节水灌溉率、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

5.2 加快六大新型产业发展

一是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建成乌昌地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应急储备中心。“十二五”末昌吉州设施农业发展到22万(667m2),其中温室12万(667m2)。

二是加快种子产业发展,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制种基地、研发基地和集散中心。把两年一届昌吉种交会办成立足西北、面向全国、辐射中亚南亚的国际性种子交易会。“十二五”末昌吉州制种规模发展到65万(667m2)。

三是加快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加快以加工番茄、马铃薯、红花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十二五”末,昌吉州特色农业种植比例占播种面积的30%以上,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50%以上。

四是加快贮藏保鲜业发展。“十二五”末,昌吉州储藏保鲜能力发展到50万吨以上,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五是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十二五”末,昌吉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5万(667m2)以上。占播种面积的30%左右。

六是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家庭认养、绿色疗养、休闲观光、特色产品采摘等创意农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昌吉州创意农业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5%以上。

5.3 加强五大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州、县、乡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强化队伍管理,放开搞活经营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二是强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检验检测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基础建设,提高装备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加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实完善农业信息员和农业专家队伍,提高装备水平,提升服务效果。

四是农村沼气物业化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县、乡、村三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络。

五是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开拓创新,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参保率。

6 昌吉州现代农业发展措施

6.1 抓项目促发展

加快制定、完善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围绕规划,积极打造、争取一批重大农业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助推昌吉州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6.2 转变发展方式

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经营成功模式,重点推广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带动型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扩大合作社统一经营土地规模,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6.3 加快外销平台建设

以办好郑州、上海、北京、福建“四大展会”为契机,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和品牌创建工作,建立集散分销渠道和营销网络,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扩大外销规模。

第2篇

一、日本有机农业“再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日本有机农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大体可分为20世纪70~80年代中期的“萌芽阶段”、1986—1995年的“迅速发展阶段”、1996—2000年的“无序徘徊阶段”和2000年以后的“再发展阶段”[9-10]。“再发展阶段”中生产者、消费者、加工和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2010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对有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样本573份[11]。受访者的户主年龄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最小值26,最大值89,平均值59。有机农户户主平均年龄远远超过国际劳工组织对于老年劳动力人口的界定:45岁。大部分研究认为,老龄劳动力生理机能下降,体力差会导致有效农业劳动投入不足。尤其强调老龄劳动力学习能力差、受教育程度低、思想僵化,不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新作业方式的应用,从而对农业产出产生负作用[12-14]。2000年以后才从事有机农业的受访者占整体的41%,且基本上为60~65岁的高龄农户。这是由于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高龄农业生产者从认知到采纳的过程相对缓慢。

(二)单位产量大幅下降和成本增加

与传统农业相比,在任何阶段,都存在有机农产品主要种类单产大幅下降和成本增加的问题。以2010年为例(表1),除了大豆以外,其他几种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率都集中在24%~30%。产量减少率最高的是水果,高达30%,但其销售价格增加率却最低,只有16%。另外,米的销售价格增加率高达99%,其他种类的销售价格增加率都集中在30%~40%。同样,张文胜以水稻为例,对日本农户有机生产与传统生产的经营收支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有机经营费是传统的1.3倍,产量却仅是传统的0.8倍;收入虽然是传统的1.9倍,但劳动时间却是传统的1.6倍[10]。因此,有机生产在销售价格方面比传统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单位面积所需劳动时间却大大增加,单产也有大幅的下降,采纳有机农业还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三)消费者认知水平有待提升

2011年,日本有机农业研究会对2000名消费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虽然“听说过有机农业”的受访者高达93.5%,但“关心有机食品”的受访者却只有56.0%,且“从未买过或吃过有机食品”的受访者为52.7%;对于“有机农业原则上不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这一基本常识,只有40.6%的受访者“知道”;有55.1%的受访者“不知道”日本有机农业标准认证(JAS)标识,有40.7%的受访者“知道但不了解其内涵”,只有4.3%的受访者“知道且了解其内涵”[15]。

(四)营销缺乏效率

经常购买有机农产品的消费者主要通过“产消协作”和超市购买[16]。“产消协作”是日本有机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的特征之一,大部分是地理位置相近的农户团体与消费者团体“协作”,消费者和农户协商销售价格,1~2周给消费者送货一次。加入“产消协作”的农户平均经营面积为0.2hm2,以家族经营为主,实施多种类生产和多种流通渠道销售。“协作”消费者团体基本都在500人以下,且60岁以上的会员最多,高龄化现象突出,可以预测未来消费者团体的会员会自然减少。目前,“协作”消费者团体通过“环境问题”、“有机农业”和“厨艺”等学习会,积极吸纳新会员,但效果不是特别显著[17]。2009年,销售有机农产品的超市比2005年增长58.2%,这表明有机食品市场在逐步扩大。但有一半以上的超市,有机农产品销售额还占不到其整体的1%,在整体经营战略中的位置极其低下。主要面临与传统食品相比“进货价格高”、“销售剩余多”、“种类不齐全”3大问题。超市经营者期望能够建立安全便捷的供货体系,以解决种类不齐全和进货价格高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期望政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让消费者理解和关心有机农业,扩大有机食品市场[16]。

(五)政府支持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2011年,虽然有45个县颁布具有各地特色的“有机农业发展计划”,但84.0%的村庄和街道还未推出“有机农业发展计划”。同样,2007年日本农林水产省“以有机农业为代表的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意识与意向调查结果”表明,有49.4%的农户表示,在政府支持体系完善的情况下,会从事有机农业;64.0%的消费者认为,具备一定条件时,会购买有机食品;64.0%的加工和销售企业表示,在政府支持体系完善的情况下,会从事加工和销售有机食品[18]。可见,无论生产者、消费者、加工和销售企业都期望政府支持体系能进一步完善。

二、日本政府有机农业的支持政策与效果分析

(一)日本政府的支持政策

对于上述有机农业“再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日本政府从5个方面推出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措施[19]。具体如下:1.促进年轻人从事有机农业为促进年轻人从事有机农业,实施每年增加2万青年农户政策。为了确保青年农户收入,增强其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开始从事农业生产的5年内,给予每人每年15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5.85元人民币,2014)补助。对于雇佣青年的农业公司,给予每年最高120万日元补助。此外,日本各都道府县的农业培训学校每年总计招收4800人,学生未满45岁者,培训期间可获得每年150万日元补助。2.提高有机农户生产积极性日本在2007—2011年,实施了土地、水、环境保全向上政策。2011年起,又实施环境保全型农业直接支援政策,除了按照400日元/公亩(日本1公亩等于中国的0.15亩)的国家标准补偿外,还有地方实施的“特殊认定”补偿;增加设施购买资金、从事农业准备资金和农业培训基金的额度,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基于各地的“有机农业推进计划”,日本各级政府机构通过实地调查、意见交流会和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有机农户进行指导和建议,并逐步提高每年实施次数;向有机农户及时传递消费者需求、协助其获得JAS认证、加强与消费者团体的交流;在各地建立有机农业培训基地和商谈窗口。3.加大技术开发和普及力度在有机农业技术普及方面,2010年共有22个县配备有机农业技术普及员,并定期对农业技术普及员进行培训;编写实用的水稻、大豆、水果和蔬菜等主要种类的“标准栽培指导书”,并上传到日本农林水产省官方网站及其他民间团体网站。技术开发主要分为先进事例解析和与地域特性相吻合的生产技术开发。①先进事例解析是为了探明有机农业的科学依据和成立条件,具体包括水稻的有机栽培技术(杂草和病虫害抑制、养分供给、栽培管理)、蔬菜和水果的病虫害抑制、有机农作物代谢成分解析。②与地域特性相吻合的生产技术开发是为了开发能够对应不同地域条件的杂草和病虫害防除技术,具体包括东北地区等寒冷水田技术、关东地区的马铃薯栽培、关西地区的蔬菜和水果栽培、关西和四国地区的露地蔬菜栽培和九州地区的水田栽培。另外,日本政府对各地农户具体特例进行调查,开发能够对应栽培年限的病虫害防除技术,探明导致单产低的杂草防除技术缺陷,推广单产高的土壤养分供给技术。4.提升消费者认知水平为了让消费者更多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有机农业、JAS标识,增强消费者的理解和关心,日本中央政府在各地举办有机农业学习会,并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全面进行广告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和各地农村则举办了厨艺培训、地产地消、农业体验学习等多种体验活动;通过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有效利用网络宣传、论坛、广告、杂志、超市的促销广告等,加大对有机农产品知识的普及力度。5.进一步完善政府支持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政府有机农业支持体系,以农林水产省的生产局为中心,密切联系消费安全局、经营局、技术会议室和统计部等。其中,生产局负责有机农业的推广和普及,消费安全局负责推广有机农产品标识,经营局负责培养有机农业人才,技术会议室负责技术开发,统计部负责把握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政府支持体系的完善目标还包括:日本48个都道府县,都要制订具有各地发展特色的“有机农业发展计划”,50%的农村也要制订“有机农业发展计划”;有机农业全国大会每年召开一次,地方会议不定期举行;与民间团体进行意见交流,并举办各种研究成果探讨会;举办面向各地方员工的有机农业知识讲座。

(二)日本有机农业支持政策效果

由表2可知,日本农产品国内生产总量一直停滞不前,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逐年减少,2010年比2009年减少16.2%。与此相反,有机农产品生产总量稳步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48172t增加到2010年的56415t,占国内农产品生产总量的0.2%。2010年,日本有机农田面积为16417hm2,占总耕地面积的0.4%,与2005年的0.2%相比,逐年稳步递增①。日本有机农产品的种类主要有蔬菜、水果、米、麦、大豆和绿茶等。2010年,产量位居前3位的是绿茶、大豆和蔬菜,分别占国内生产总量的2.4%、0.5%和0.4%。与2005年相比,前3位的有机农产品种类没变,但所占比例有了较大的提高(2005年分别为1.6%、0.4%和0.2%)。消费者最经常购买的是蔬菜、米、水果和以大豆为原料的加工品,这反映了日本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基本达到了种类吻合。有机农户数也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5104户增加到2010年的11859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0.6%。有机农产品生产总量和有机农户数逐年增加的同时,平均每户生产量也逐年提高,从2005年的0.1t攀升到2010年的0.2t。这意味着每户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生产效率的提高。

三、基于日本经验的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瓶颈与相应政策启示

(一)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与日本相比,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共性问题,又有中国特有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共性问题(1)单产降低和成本增加。成本收益比较是生产者决策的重要依据。笔者在山东省青岛和寿光市对有机菜农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50.3%的受访者认为投入在蔬菜大棚和灌溉水井维护的成本增加,84.6%和88.7%的受访者分别不满意现有的有机肥料价格和生物农药价格,76.8%的受访者认为投入劳动成本增加,89.6%的受访者认为单产降低。(2)消费者有机食品认知程度低。笔者在城市展开实地调研,选取5个有机标识让受访者选择。结果表明,所有受访者皆没有全部“见过”和“识别”给出的有机认证标识,超过80%的受访者“见过”和“识别”的有机标识均在4个以下,只有极少数受访者“见过”和“识别”的有机标识数量是4。由此可知,受访者对有机食品认知程度低。(3)营销缺乏效率。小规模农户处于市场的不利地位,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当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宣传和建立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使得目前的有机产品市场存在鱼目混珠管理混乱和价格昂贵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信任和消费[20]。(4)政府支持体系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政府支持力度小,财政投入不足。相对来说,中国政府对于有机农业的发展虽然持有积极的态度,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质性的资源投入。中国多数有机农业研究项目是受到来自于国际农业开发基金会、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资助和支持[21]。

2.特有问题(1)有机认证公信度有待提高。中国正逐步建立起“以中国有机认证体系为主体、适当引入国外认证”的多元化有机认证政策。国内已有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各类机构20多家,认证机构间的恶性竞争与投机行为,导致有机认证缺乏公信度。笔者的实地调研数据反映了这一基本现实,消费者对有机认证食品信任的比例,远低于不信任的比例,这也与尹世久研究中国消费者对有机食品信任状况的结论基本一致[22]。(2)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推广服务体系薄弱。中国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缺乏关于病虫害防治、土壤肥力保持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家政策方面,中国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层次上的有机农业研究平台;在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方面,缺乏相应的技术和人员来开展有机农业的服务工作,尚未有效发挥对于有机农业的推广作用[23]。

(二)推动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江汉平原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城镇密布、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她不仅膏壤沃野、田畴纵横,宜粮、宜棉、宜油,作物种类繁多,而且江河交织,湖泊众多,水产十分丰富,致使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加之建国以来,国家又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环境。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农业比较利益低、风险大,加之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陈旧,农业科技推广、社会体系滞后,而使得江汉平原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冲击,农业生产出现滑坡,进而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对江汉平原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确立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探索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对于加速江汉平原经济建设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平原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江汉平原农业发展现状及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江汉平原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指导思想,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对策,决不能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保护”的老路子,而必须以发展为前提,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位的,逐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实现“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江汉平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提高效益为目标。转变经营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突破加工增值,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实现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具体讲有四点:①生产要发展。农业所生产的产品要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②生活要提高。要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业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生态要改善。要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④农业增长方式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生产要素的利用和组织方式,传统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非持续的,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可持续的。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的农业发展环境,使江汉平原真正成为全国的重要粮食基地,营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系统。

三、保障条件与限制因素

(一)保障条件

江汉平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韵农业生产经验,这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保障条件。千百年来,江汉平原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的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观念上强调“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协调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技术上重视灌溉和排水、讲究精耕细作以及精心培育、保护和利用丰富的物种资源。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是江汉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条件。江汉平原是全国重点商品粮棉和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长江带生存与稳定的支撑点,也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核心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不仅事关湖北,更关系到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江汉平原的这一区位优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机遇。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发达的农业经济区,农业经济在全省所占比重大。据统计。全区耕地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农业收入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江汉平原种植业发达,是湖北省和全国的粮棉油的主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棉花生产占全省百分之八十以上。江汉平原畜牧业也极为发达,是湖北省主要的牲猪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禽蛋产区,也是我国猪禽集中产区之一。江汉平原河湖密布,淡水养殖业独占鳌头,是湖北省最大的淡水养殖业基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商品生产基地。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乡镇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前景广阔。由此可见,江汉平原具有农业发展的综合优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江汉平原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首先,平原广阔,水域宽广,有利于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本区土壤肥沃,适宜性强。全区总耕地面积183.75万hm2,占全省54.16%。其中水田112.02万l。占全省61。69%;旱地71.73万k。占全省45。49%。全区可用于养殖水面556万亩。占全省70%。其次,本区生物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三,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本区属中、北亚热带气候,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第四,江汉平原农业资源潜力巨大,为农业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保障。本区丰富的水资源还有待充分利用,农业气候潜力目前仅达到60%。水产潜力平均仅达50%左右,全区至今还有260万亩可养水面处于半荒状态。

(二)限制因素

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①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江汉平原人均耕地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十年间平均减少了0.25亩,耕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与生物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生物资源的持续破坏冲击着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近50年时间内,江汉湖群面积减少到原来的30%左右。鱼类数量减少25%左右。由于工业发展及大量使用化肥、地膜等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②自然灾害频繁,.环境疾病丛生。本区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渍、旱和农作物病、虫、草害以及鼠害、土壤潜育化等,制约了本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如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江汉平原农田淹没达74万亩之多,损失惨重。江汉平原的环境疾病主要在血吸虫病,病情严重程度居全国首位。③粗放经营方式使农业经济整体效益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导致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④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蓄水、运输矛盾突出。这些因素成为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四、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为减弱农业自然资源破坏规模与速度的非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长期存在的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速率逐步减缓,最终达到破坏规模与速率停止增加,人口同农业资源及环境矛盾开始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对人口增长必须越过高峰期、人均GNP达到2O0O美元、资源与环境破坏下降以及筹措资金所需所限等三个条件分析,完成第一步战略,大约要到2025—2030年。

第二阶段为准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域内破坏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规模与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下,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不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量的扩大。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停止发生,人口与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大体平衡。完成第二步战略,大约要到2050年。

第三阶段为农业持续发展或强持续发展阶段。其战略任务是使地域内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基本不再发生,区域内的农业活动不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任何明显破坏,非农经济亦不再对农业环境构成威胁,农业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及资源的深度开发。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呈良性循环,土地生产力持续提高,人口同农业资源与环境之间实现全面的协调与平衡。二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应有序进入此阶段。

五、战略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营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要从可持续的角度合理安排和组织农业生产。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问题。要使江汉平原的农业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样块。各级领导应加强领导,使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走上有序的道路。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为江汉平原农业发展营建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断探寻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和政策,制定相应的农业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农业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江汉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不断地开拓农业生产资源市场、不断完善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体系、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体系中,特别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

(二)综合治理自然灾害、彻底根治环境疾病

洪、涝、渍灾的治理是江汉平原农业发展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防洪、排涝、除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按照“蓄泄兼顾、以泄为主”的方针搞好长江中游河段防洪体系建设。进一步在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干堤建设、清除河道行洪障碍、严禁围垦河、湖、洲、滩。重点建设荆江、杜家台、西凉湖三个分洪区。把“平垸行洪”与移民建镇有机结合,协调好防洪调蓄与发展农业的关系,实行“退田还湖”、“退垸还湖”,扩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调洪能力,加强农田蓄水排渍工程建设,提高抗涝排渍能力。重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组织,形成监测防治网络,对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

(三)建立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

首先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次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本区城市化进程,解决好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第三是要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城乡工业“三废”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一)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二)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以色列,1991年农产品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三)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四)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二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第5篇

我市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路径分析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仅要在学习的层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用科学发展改造主观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层面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 ,把我们的工作思路、规划、决策和措施放在科学发展的理论中体系当中去谋划,找到适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路经,从而实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市不仅是北疆传统的农业大县,而且也拥有传统的工业光荣历史。近几年来,**县域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在量上有了飞跃,而且在质上也有巨大的突破,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以及影响力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内不断提升。截至20xx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2.64亿元,增长25.3%,其中:第一产业14.89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26.25亿元,增长48.3%,其中工业增加值19.39亿元,增长54.3%;第三产业11.5亿元,增长11.4%。三次产业比重由20xx年的32:43:25调整为28:50: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增长25.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47亿元,增长5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6亿元,增长39.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55元,增收488元,增长7.9%。其别提出,**的第二产业比重已突破50%,工业增加值达到54.3%,这宣告**市的发展已从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进入工业主导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而且是一个历史问题。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就必须立足**实际,找到符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路径。为此初探分析如下:

一、**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路径之一,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工业强市”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就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围绕培育四大产业,强化招商引资,构建新的工业体系展开各项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是要结合四大产业的发展 ,即一是围绕中电投项目,着力发展高载能及化工产业。二是围绕广阔的市场需求,着力发展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三是围绕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四是围绕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仓储物流产业。

二、**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路径之二,强力推进“四区一线”产业布局战略。“四区一线”产业布局战略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区域产业功能已凸现效益,但“四区一线”产业布局的专业分工还不够明显,产业规模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四区一线”产业布局战略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解决实施“四区一线”产业布局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科学推进“四区一线”产业布局的发展。

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路径之三,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也是**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市新农村建设的各种问题困难必须放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才能解决,因此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重点是要结合**农业发展中的种植结构调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等重大问题。

四、**市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路径之四,改进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作风,是指一个人面对工作任务时的重视态度及完成工作任务的客观表现,是一个人对价值观内心思考的外在反映。从表象看,工作作风是党政机关每个工作人员的个体职责行为,但每个个体职责行为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党政机关的整体形象,而党政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发展环境质量的高低,而发展环境的质量问题又进一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的特色性。因此,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是**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的重要的路径之一。

总之,**市打造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四个路径,构建通畅有效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通道,才能真正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长治久安固根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最终实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的。

第6篇

【关键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转型

一、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至1996年为内部审计逐步建立阶段,1997年至2004年是内部审计逐步完善阶段,2005年至今为内部审计深层改革和进一步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成立后至1996年,只有农业发展银行总行、省分行两级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审计模式、审计手段同中国农业银行内部审计一样,没有自己的内部审计制度。这个阶段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采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内部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1997年至2004年,各级行逐渐建立起较为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逐渐受到重视,农业发展银行开始注重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作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初见端倪。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审查计算方法,基本上是事后监督,审计成果转化率较低。

2005年至今农业发展银行建立起了“垂直为主、分级为辅”的内部审计体制,实施内审特派办垂直管理制度,由特派办代表总行在片区内履行审计监督职能。2006年初农业发展银行着手引进和开发审计软件,初步建成了符合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特点和审计需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CAA系统),标志着内部审计方式开始进入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新阶段。

商业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不断发展给农业发展银行带来了更大的信贷风险、管理风险和经营风险,这对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要使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有效统一,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这就要求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控屏障,不断提高全行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措施,对进一步发挥内审部门的监督作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只有改变原有内部审计存在的诸如内审机构独立性差、审计职能过于分散、上下信息沟通不畅、内审力量薄弱等问题,打造理念先进、体制健全、运作规范、完善高效的内部审计,才能更好地应对新的内外部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

二、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功能过于分散,审计范围狭窄

由于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目前内部审计只注重发挥其监督检查功能和鉴证评价功能,没有体现出内部审计对组织的增值作用。随着农业发展银行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打造现代化农业政策性银行,向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查问题,更主要的是针对查出的问题找出解决的方法,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内部审计要突破现有的“查错”模式,置于经营管理的更高层次,从过去以真实性审计为主逐渐转移到为农业发展银行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服务。

现阶段,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和合规审计,缺乏对经营效益情况以及各岗位业务规范状况,尤其是高级管理层的审计,也没有对一些重要的深层次问题如管理制度、监督体系等方面的审计服务。

(二)审计模式、手段相对落后

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的实施与我国其他商业银行一样,以现场审计为主,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依赖审计者个人经验判断的抽样审计方法来实现,这就使得内部审计缺乏科学性,造成有限的审计人力资源难于得到最佳整合利用,不能充分发挥高效的职能作用,而且实施现场审计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导致了审计期限长、审计成本高、审计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

(三)审计人员素质偏低,与现代政策银行要求不适应

内审人员缺乏较高的金融理论水平和多年内审工作经验,部分内审人员,虽长期从事内审工作,但对新开办的业务了解不多,对新业务审计时,标准难以把握,审计效果不理想,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审计整体力量不足,面对农业发展银行众多的分支机构、大量数据和资料,存在未能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可能,使农业发展银行内审工作面临较大风险。

三、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延伸内部审计功能

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应扩展内部审计范围,不能仅仅把审计范围锁定在经营行为,应加强对管理层决策行为、决策结果的审计,围绕主要风险环节开展审计。此外,农业发展银行还需更新内部审计理念,延伸内部审计职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监督检查职能和鉴证评价职能上,而应该起到服务和促进作用,通过对企业各项管理技能的审查,帮助业务执行部门挖掘提高效益的潜力;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具体途径和办法。从监督检查职能,逐步拓展到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提供咨询和服务上来,树立内部审计就是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控制职能、鉴证评价职能、咨询服务职能。

(二)改进审计方法与技术

以前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主要是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使用原始的审计手段,造成审计人员负担重、审计效率低、发现问题滞后等问题,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金融工具的日益现代化,农业发展银行已经在经营中实现了电子化,为实施计算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CAA)的开发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但CAA系统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尚需对系统构架和运用其开展审计的特性作进一步改进。

首先,建立科学的审计信息搜集系统,并实现审计系统与业务操作系统的无缝衔接,实现审计信息传输网络化。对日常经营中的财务数据,内部审计系统及时从业务系统中提取,建立审计信息数据库,使各项业务数据直接为内部审计所用;通过影像微缩技术对相关会计资料进行扫描、压缩,实现审计资料的远程传输和按权限调阅查看,并将电子影像压缩转存为审计证据,实现高效率的无纸化审计与自动化稽核。

其次,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识别和量化技术研究,针对每个业务部门、每个业务环节,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优秀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植入计算机系统中,作为内部审计评价标准,尤其是针对业务风险高发环节积极开发业务数据分析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实现内部审计控制的完整高效。

最后,建立审计结果反馈系统和后续审计系统。内部审计系统根据每一笔业务资料和审计评价标准,自动、定期对各审计对象进行审计,并将分析结果通过审计反馈系统及时传输给管理层和被审单位,由管理层责成被审单位限期整改并上传整改结果。后续审计系统则对整改情况及时跟踪分析,并与审计标准进行比对,实现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审部门应开展“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工作,坚持审计人员进入标准,优化审计队伍结构。在金融行业信息化和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的形势下,农业发展银行应从以下方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一,建立内部审计培训方案,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第二,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其他专业知识如财务、金融甚至工程等专业的培训,使内部审计人员成为既精通审计专业知识,又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对国家产业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具备综合调查、研究、判断、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第三,扩充内部审计人员,注重引进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熟练的人才,尤其是引入相关专业如经济、法律、机械、建筑等行业专家,促进内部审计队伍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

第四,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查询、筛选、排序、统计计算等功能进行搜集,使用回归分析法、统计抽样法等专业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数量化、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监测评估。

此外,还要训练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高度重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性。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还不能适应农业发展银行由传统政策性银行向现代银行转型的要求。农业发展银行应树立重视内部审计的新理念,创建以“啄木鸟”精神为核心理念,即“忠诚、勤奋、敏锐、坚韧、正直、无私”的内审文化,保证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功能;通过扩展内部审计范围、延伸内部审计职能、改进审计方法与技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等手段,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内部审计运行机制,促进内部审计作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陆建新.农业发展银行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1).

[2] 白雪海.关于推进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

[3] 刘雪霞.对农业政策性银行内部审计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6(12).

[4] 苏月珍.农业发展银行内控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青海金融,2000(5).

第7篇

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

首先,从我国目前的资源上来看,我国的耕地比较少并且水资源比较短缺,而且我国的人口众多,因此就造成了人多地少的局面,而且我国的任务要求是不仅要确保粮食的安全质量问题,还要解决农民的就业方面以及要保证增加农民的收入问题。

其次,从发展的阶段来分析,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在信息和市场化的进程飞速的向前推进着,我国的现代化农业进入到了以城市带动乡村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现在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各个地方在资源和发展水平上都有巨大的差别,因此,现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就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特点。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是在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较深,所以农业的发展体制还是不够成熟。加上我国庞大的农民家庭,使得农户的经营水平和规模都比较的小而且还不够集中,并且生产力的水平仍然比较低。

所以,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方面,我们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使我国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体制变的相对成熟一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就显的越来越紧迫了。

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现在的21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农业将会在家禽,农作物等动植物中挖掘潜力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从而可以使农业在高产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现在的农业拘束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智能化和产业化的特点,许多其他门类的科学技术逐渐的向农业化科学水平之中渗透,因此,不仅可以拓宽农业的生产领域而且同时也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化的农业将会在生物技术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方面,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所应用的研究不仅可以使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同时也会农业成为生物技术中最有应用价值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及经济科学的联系也将会越来越紧密的,会让人们在本世纪更加熟练的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技术的规律,同时也对于农业发展的体制和农业发展的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重点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将会更加注重生物的遗传潜力,并且会更加注重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因为资源是农作物生长的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条件。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生物在多样性方面的培养;而且要提高土壤的肥力,科学的对土壤施肥,从而可以创造出农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且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其次,国家更注重了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因为,如果水资源不足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只有有了足够的水源,不浪费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的做法。另外,积极的发展农业在其它科学技术方面上的应用,从而可以开辟出更有效的新的技术和新的途径。

另外,还要提高科学种植的水平,注意并加强农业在各个步骤和环节做到要标准并规范的的生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四、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领域

我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主要涉及的新领域有:

1.新的农业工厂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等等技术水平的总和发展和应用,我国现代化的农业也将实现的是人工创造的环境,并且进行全自动的技术,工厂化将会高度集密。

2.对于新能源的开发,面对目前所出现的种种的能源上的危机和短缺,利用生物的量化的方法进行能源产业的开发就成为了一种极易实现的可行办法,比如可以多用一些藻类和一些石油产品来解决这种能源短缺的问题。

3.可以开拓一个新的空间,比如可以大胆的想象把一些植物移植到 太空,在太空中培育出可以生长的环境,使植物发生变异产生出更好的特点比如种子籽粒的变大,抗干扰能力的增强等等,可以极大的丰富品种的发育进程,对于农业发展水平也将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总结

我国的农业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各个学科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已经进入到了一定的科学发展的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在新领域的发展空间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且对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当采取的几种主要的措施。

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工具和动力,所以,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大力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把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来,大力推行农业技术革命,深化农业的在各项体制方面的改革,从而可以使我国的农业技术和农村经济有更高水平的发展和更远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现代化农业建设相对以前而言有了极大进步,相信通过未来的努力,将科学技术的水平在农业之中应用的更广泛的话,会对我国的现代化农业有更高水平的提高,它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加广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好文 钟永红: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分析[J].金融研究,2004,(6) .

[2]郭江山 孙建坤 李玉红: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分析[J].中国对外贸易,2009,(5).

第8篇

1.专业合作社主导型

专业合作社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是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合作社内部同一经营项目的农户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利用农产品原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中介以及专业合作社间纵向一体化的合作关系,满足整个农业产业链上各方主体资金需求的金融服务。该模式主要依靠专业合作社内部经营主体间信息、资源、技术、销售渠道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实施整体授信。比如,霍邱县农村信用联社推出的“银行+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就属于此类模式。在对霍邱县新店镇蚂虾坝黑鱼养殖合作社实际贷款操作中,合作社提供担保,养殖户之间联保进行反担保,由联社统一审批,基层营业网点具体发放。合作社在信用社统一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由信用社实行统一管理,实贷实付,并根据养殖业的性质循环使用,合作社将贷款分发给农户使用。这一模式,克服了养殖户贷款担保难题,有效满足了该养殖合作社与养殖户的资金需求。

2.龙头企业主导型

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主要存在于“企业+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按照市场需求,与合作社或农户签订生产协议,依据规定标准生产供给初级农产品,企业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加工农产品。银行开展的该类产业链融资就是针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存在的资金、劳动力、产品循环提供信贷服务。在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中,由农户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三方共同核定农户信用度和贷款额度,其中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保险,同时通过与龙头企业签订回购协议规避市场风险。银行将贷款直接划入农户用于支付企业提供生产资料等的专用账户,产品由企业收购后,企业通过款项支付账户有限偿还银行贷款,然后结算农户的贷款。

二、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要素及其优势

(一)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要素

1.产品流

对于农业产业链融资来说,产品流顺畅直接决定了资金流的稳定性,一旦产品流在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断裂,资金流就难以保障。在确保产品流顺畅上,必然要突出政府与经济主体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功能。农业天然的弱质性与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风险高于其他生产,一旦因不可控的自然风险因素导致农业受损,产品流将有可能断裂,从而导致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失败。因此,应建立多元化、广覆盖的农业保险体系,极力避免农业自然风险对信贷风险的传导。二是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加工的技术水平,提升农业稳产增产能力,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

2.资金流

确保资金流顺畅的最重要一环就是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一方面增加资金供给。这就要求银行在授信门槛、担保比例上适度放宽,在充分掌握产业链融资精髓的前提下,在产品设计上要更加贴近农业、农村实际,创新实施更趋本土化的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另一方面要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银行把握农业生产规律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研究,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具体的某个产业上,去制定与设计更具针对性的产品与服务,确保其体现出“产业”属性。最后要积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对于那些处于初级阶段的农业产业链,银行介入的可能性较小,即使介入也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因此,要探索银行信贷与民间资本合作新的模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产业链融资的环节中,增加资金供给。

3.信息流

信息流是要求银行与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借助核心企业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商业网络优势,丰富金融服务渠道,依托农民合作组织管理分散农户,降低管理成本,借助第三方监管,掌握客户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要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信用环境,降低融资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从制度建设层面确保信息流顺畅。二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专业合作社组织运行,让他们与上下游客户形成利益联合体,将松散型农业链条转化为紧密型,构建产、供、销纵向一体化合作关系,让各参与主体在理性思维的支配下,降低有损于团体利益的非理,消除产品链断裂隐患。

(二)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优势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作为一种发端于物流行业的金融创新,以其在信贷供给方面的便捷、高效以及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显著优势,获得了众多涉农银行的青睐,成为银行拓展业务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制高点。目前,一些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均开展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业务。多年的实践,不仅为银行积累了工作经验,也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链融资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农业产业链的阶段及其产业链融资对策分析

(一)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是指那些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仅仅依靠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的农业产业,如,油茶产业、天麻产业等。对于初级阶段的农业产业,重点实施专业合作社“规范工程”,促使农户与专业合作社间形成纵向一体化合作关系,注重加强专业合作社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提高专业合作社融资能力。积极推动经营水平高、运作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社+农户”贷款,对于在短期内无法形成紧密型产业链条的农业产业,应发挥财政资金与民间资本的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吸引民间资金参与。

(二)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是指拥有大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但企业没有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形成紧密型合作关系,或者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基地的农业产业,如,毛竹产业、羽绒产业、茶叶产业等。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产业,重点促进大型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发挥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的天然优势,建立产业基地进行规模化生产,利用企业在产品研发、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三者间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条,推动“银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可持续发展。

(三)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是指拥有大型龙头企业,产业基地颇具规模,与专业合作社或农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的农业产业。成熟阶段的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做强,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强农产品品牌,在推进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基础上,可以重点推介企业上市、集合债券等直接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尤其是通过对成熟阶段农业产业开展产业链融资,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更多农业产业尝试产业链融资方式,在解决资金难题的同时,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完善,带动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四、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建议

产业链融资本质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拓宽了服务对象,链接了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既促进整个供应链中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又减少了企业违约的风险。而支持品牌农业发展是实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围绕品牌农业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农业产业链中的不完善、农业核心龙头企业比较缺乏、现代化农业物流体系尚未建立这些基本实情,坚持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的原则,稳步推动农业产业链融资,为品牌农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而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要重点加强对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优,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带动农户能力强的优势产业支持

如茶叶产业、油茶产业、优质粮油产业等基础雄厚产业。通过对优势产业资金支持,在壮大产业基础,树立品牌地位的同时,银行要借鉴产业链融资的成熟理念,将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为优势农业产业提供全方位、本土化的金融服务。

(二)要突出对富有地域性的特色产业支持

比如,六安市位于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分界点,兼具山区、平原、丘陵特点,气候条件独特,形成了油茶、茶叶、石斛、天麻、板栗等丰富的特色生态农业。但长期以来,其特色农业产业始终处于低层次、小规模、短链条发展状态,亟待增强金融扶持。这就要求银行深入到产业链的全过程,对相关产业有深刻的认识,对有发展潜力的种养业、特色农产品,应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先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要以核心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金融支持切入点

对于转型期的农业来说,核心企业往往代表某一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银行要以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部示范社、省级示范社为重点实施对象。通过对核心企业资金扶持,帮助其提高产品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逐步培育出新的农业品牌;通过对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可以壮大产业基地,带动更多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四)要创造性地运用产业链融资模式

在贷款方案制定中,可以围绕产业链融资所通行的“1(核心企业)+N(中小企业)”模式进行制度创新,比如采取“1(核心企业)+N(协会+基地+农户)”、“1(龙头企业)+N(基地+农户)”、“1(专业合作组织)+N(农户)”等贷款模式,其关键点在于,牢牢把握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商业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的紧密型合作关系,进行系统性贷款设计,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间有效对接,努力促使资金血液激活整个产业链,从而确保满足产业链条上各方主体的资金需求。

(五)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第9篇

关键词:土地制度家庭承包制土地股份投包制创新

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完成农业的现代化改造。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升,现代农业对规模经济的要求与现行分散承包的土地制度之间的矛盾将日渐加剧。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

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

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土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2、股权与经营权统一向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转换阶段。在农村二、三产业获得一定发展和非农就业机会增加的基础上,确立股份共有土地的经营数量下限,促成小规模经营农户在持有土地股权的条件下寻求农外就业和放弃经营土地,将土地逐渐向少数种田能手手中集中。

3、股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完成阶段,即社区农民股份共有上地的少数农户规模经营阶段。这时,原大部分农民持有土地股权而在非农部门就业,少数农民通过竟包在完成农业税和交纳地租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参考文献

1、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2、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年.

第10篇

一、土地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和方向选择

土地制度不是某种因素、某种力量作用的简单函数,它是某个特定时期特定政治、经济及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充分考虑到制约其生成的种种条件。制约我国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主要条件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始终被认为是决定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由于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土地制度不仅是农业部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制度最基本的方面。特别是对于那些农业比重还很高甚至是国民经济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土地制度更成为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鉴于我国整体经济性质和土地制度在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中的重要地位,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不能也不应当越出公有制的框架。

第二、从总体技术特征来看,我国尚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广大中、西部地区,传统农业的特征还相当明显。全社会70%左右的人口仍然要依靠这个最原始产业提供生存保障,近50%的社会劳动人口仍然只能从农业中得到就业机会。根据马克思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原理,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必须与农业发展过度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而不能超越农业发展阶段去建构现代农业阶段的先进的土地制度模式。

第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追求的而且是希望尽早实现的目标,现阶段土地制度安排应有利于将农业生产导向现代化目标。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以及工业化加速导致农业资源的非农转移,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推动农业发展的首选目标。政府这一农业发展目标偏好,决定了它必然倾向于有利于上地产出率提高的土地制度选择。增加农业生产收人,缩小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的利益差距,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所追求的最现实的目标。上地制度的设计必须有利于满足农民对收人增长目标的追求,这才能使农民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最积极的力量。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设计,既要有利于政府产量增长目标与农民收人增长追求之间的协调,又必须使它纳人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早日实现的长远目标的轨道。

第四、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作出检验。一种可行的土地制度,不仅不能背离广大农民的意愿,相反应当反映他们的利益要求。在我国农业发展现阶段,占有土地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愿望,土地的流转化程度低就是证明;产权不受侵犯是来自农民最强烈的呼声,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农民对过重负担的抵制和抱怨;家庭经营是最受农民欢迎的生产组织形式,改革前后农民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是最有力的说明。

土地产权制度的有效性,来自制度安排与其所对应的约束条件的协调性。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只能实行不同的土地制度安排。我国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框架内生成,并且只能是这些条件的内在要求处在耦合和均衡状态时的产物。上述约束条件给定的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的创新空间是相当狭小的。它们决定了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只能沿着如下方向推进;(1)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寻求产权主体明确、产权权能完善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对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改革是必要的,但这种改革最好是集体所有制的完善或新型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建构,而不应是对集体所有制的替代。(2)在家庭经营不变的基础上探求土地资源有效配置方式和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土地利用方式。家庭经营方式的改变,不仅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意愿,也会使政府粮食总量增长目标至少经受不确定性的风险。

二、土地股份投包制:新型土地制度模式的设计

在理论界提出的各种土地制度模式中,完善家庭承包制模式对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约束条件的考虑相对最为充分,因而它受到政府的推崇并成为我国现阶段上地制度建构的主体模式。这一模式最积极的意义在于对家庭经营方式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首先源于推行改革20年来农业家庭经营的成功实践,并且可以从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经验中获得支持,同时现代产权理论和农业发展经济学中亦不乏理论依据。但是,家庭承包制完善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对传体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的权属关系存在的固有缺陷采取回避态度,试图绕过所有制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可否认,这只能延缓和积累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土地产权制度的不足进而刺激农业增长。

在现有土地制度创新模式中,土地股份合作制最具创新意义。一方面它在集体所有制或公有制的前提下比较好地实现了集体产权的明晰化,另一方面又为土地的集中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一条极富启发性的思路;一方面它迎合了农民实实在在占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政府土地制度创新低政治风险的要求。不难分析,土地股份合制与我国现阶段土地制度创新依赖的约束条件之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协调的,因而它的出现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关注。现有土地股份合作制探索反映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是存在着以合作化经营或集体化经营否定家庭经营的倾向。尽管其出发点是试图克服家庭分散承包带来的规模不经济,但这种倾向还是值得认真反思的。因为农业中集体经营的低激励效应和高管理成本不制转变为土地股份共有制,并把股份共有制视作集体所有制的新型实现形式。土地股份投包制提出的主旨在于消除一些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即忽视农业产业特性而试图以集中化、统一化经营取代农户的个体经营。因此,与土地股份合作制相比,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突出特点,是试图使家庭经营方式在土地产权清晰健全、土地配置规模合理的基础上继续成为农业持续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制度性保证。

三、家庭承包制向土地股份投包制的过渡

土地股份投包制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希图在较易得到政府和农民双方接受并支持的基础上,建构起土地合理流转和有效集中的机制,从而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过渡。土地股份投包制的现代化指向和规模经济偏好决定了其建构的主要条件是,农村非农产业应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能够实现较大规模的非农转转移,使目前紧张的人地关系与劳地关系得以改变。如果没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出相对宽松的人地比例关系,70%左右的农业人口依然凝固在农业上实现就业和维持生存及低水平发展,那么,以减小土地有效流转阻力的土地股份化设计必然失去意义,以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投包机制亦无发挥作用的可能。

土地股份投包制建构条件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二、三产业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还不具备该模式普遍推行的条件。因此,上地股份投包制在我国的建构,第一,在时间上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我国农业人口的比重还很高,农业人口的非农转移任务还相当艰巨;第二,在空间上将由点到面逐步扩展,首先在二、三产业发展较快地区形成,然后随着非农产业发展的地域扩张而逐步推开;第三,在农业发展战略上,应把土地股份投包制的建立与加速二、三产业特别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土地股份投包制是土地制度变迁的目标模式,而这一制度变迁的起点则是现行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由于在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方面的一致,使得两种制度模式之间能够实现较好的衔接。其衔接过渡可以通过三个阶段完成:

1、由农户土地承包权向农户土地股份所有权转换阶段。(1)认定目前集体土地按人均承包的合理性;(2)限定这种合理性的有效期限为截止目前,以后土地不再根据人口的变动而调整;(3)在承包权稳定化的基础上,赋予农户对经营的集体土地份额的股份所有权;(4)实行土地股份所有权和相应份额土地经营权的统一,农户可以直接经营自己应占股份的土地。

第11篇

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大陆的休闲农业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内部和外部环境都存作者简介:张胜利(1978—),男,汉族,湖南溆浦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研究。通讯作者:周清明(1958—),男,湖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服务管理与组织、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宏观调控与指导

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应的政策法规没有出台或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到位。政府缺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缺乏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科学的规划及市场定位,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照搬或单纯模仿某种模式,盲目追求高投入、高规格、高消费,使地方一些乡村旅游的景点开发仓促上马,重复建设、雷同建设和低档次建设时有发生,造成了后续休闲农业经营和管理的困难,从而使中国休闲农业发展总体表现为发展后劲不足,很难深入开发。

2.缺乏有效管理与服务

目前,中国大陆有些地区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过度开发,城市化、人工化痕迹明显,卫生状况较差,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部分地区投资者缺乏先进科学的理念,从业管理人员也没有必要的培训,导致其服务程序不规范,加之没有必要的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拉客、宰客等不良经营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为满足和迎合游客消费需求,乱捕滥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等现象。

3.缺乏一定规模与特色

由于受短期利益的支配,农业项目大多规模较小,活动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另外,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民俗文化特色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优势不明显,有的休闲农业“农”味不浓,存在“城市化”倾向,特别是对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和当地民俗风情、餐饮特色还不够深入,尤其对农村特有的节庆活动、农耕劳作等游客参与性的项目内容缺乏深度开发。

二、中国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

中国台湾的休闲农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管理体制和机制正逐渐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成为中国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产业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1.注重积极引导和扶持

中国台湾当局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引导与扶持,自1980年开始,中国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先后近20次制定或修订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在人力、资金、技术和政策上均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同时保证了休闲农业依法从事生产运作,避免无序开发。“农委会”、“观光局”和“经建会”等机构经常为休闲农业发展骨干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台湾大学和屏东技术学院等高校还专门开设了休闲农业相关课程,积极帮助农民转型。另外,中国台湾还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等行业协会,推动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发展休闲农业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3]。

2.注重突出主题和内涵

中国台湾以当地自然风光、山水景色、文化底蕴为依托,紧扣休闲主题,明确景区定位,创新运作机制,重视产业集群效应,实施“一乡一农渔园区计划”,重视分工合作,充分整合区域农业资源,突出深入自然、体验自然、感受文化的特色,强调同一地区的联合,将传统的农业生产与现代的旅游业相结合,体现了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优势。“农委会”专门规划了产业发展和农业园区建设布局,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控制性保护措施,实现开发和保护并重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造了生态旅游品牌,实现了休闲农业的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4]。

3.注重创新管理和服务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场所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其他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5]。整个过程注重提炼休闲文化,积极进行宣传推广,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如中国台湾的农场均采用企业化经营管理理念,专门建设了相关网站,农场也都配备了专业解说人员,方便游客获取信息。另外,休闲农业发展协会还经常举办活动交流经验,使休闲农业逐步走向精致专业化。

三、启示

目前,中国大陆正处在农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借鉴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大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认清现状,把握方向,是推动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提

在发展休闲农业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组织管理,加快农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外部农业生态环境,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积极引导休闲农业按照科技化、高效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政府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科学编制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休闲农业功能的内涵和空间;另外,政府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的指导原则,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规章制度、业务技能、服务内容和态度等的培训,同时成立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逐步使中国大陆休闲农业走向专业化,进而形成上下联动、左右配套的多赢局面。

2.积极引导,规范管理,是推动中国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

休闲农业发展要立足现有的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依托农业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深度挖掘和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和区域特色资源,围绕高、新、特、优、奇着力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和农业产业化基地等特色休闲品牌,培育特色优势鲜明、规模化示范效应明显的休闲农业实验基地,使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增加、质量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更加明显。要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构建休闲农业—原辅料加工—文化体验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推进特色休闲农业加工产业连片辐射集群发展。

3.打造特色,加强合作,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农业主管部门应出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有识台商来大陆指导和投资创业,加强两岸休闲农业的合作与交流。另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将休闲农业打造成一种结合观光、旅游、度假和体验的多位一体的新型可持续发展产业,避免农民利益受侵害,农业生产受影响,农村风貌遭破坏,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健全制度,政策扶持,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保障

第12篇

关键词:东莞,城镇化,探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dongguan urbanization, the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dongguan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a backward agricultural county, urbanization rate but 16%, development up to now has been formed a modern city. The urbanization is up to 95%. Form 4 areas and 28 for the satellite ground level city town. Fundamentally the dongguan rapid rise is the power of labor, capital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he initial motive force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town of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basic power, cultural development is urbanization social spiritual power. The dongguan out of the way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way of the urbanization of dongguan, for the nation's urbanization provides template,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dongguan, urbanization, explored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东莞城镇化的历史发展

东莞有人类活动已有六千年多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东莞历史上是东晋咸和元年,即公元331年,设立东官郡宝安县。县治所设在东莞场(现在深圳市南山区南头镇)。公元757年县治所迁到涌(现在莞城)。建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明展成大县叫新安县。清代末年发展有68墟和27市。形成以虎门为军事重镇,以石龙为商贸中心,以莞城为政治中心的格局。

1949年10月17日东莞解放了。建国后,东莞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但是到改革开放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县。从1978年到现在,短短30多年,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一跃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现代化的城市。东莞城镇化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1.1东莞城镇化的初始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

这一阶段是慢长的30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个纯农业县。农村人口占90%以上。城镇化过程,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人才。农业在默默为城镇化做积累,但十分缓慢。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78年东莞城镇化率只有16%,这一阶段是城镇化初始阶段。

1.2东莞城镇化的创新发展阶段(1978—1985年)

党的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东莞大地。全市各镇掀起改革开放的。首先,大稿“三来一补”,这是东莞城镇化过程的伟大创举,是东莞快速发展的基础。其次,农村搞联产承包,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工业化的健康发展。再次,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招商引资为东莞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中心”打下了基础,还有从内地吸引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东莞的结合,创造出东莞城镇化的奇迹。

1.3东莞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1985年—2000年)

在短短的5年内东莞城镇化高速发展。首先聚集大量的人口,全国各地

的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在东莞,2000年户籍人口152.61万人,外来人口254.72万人,到2005年户籍人口为165.65万人,外来人口584.98万人,到2010年户籍181.77万人,外来人口640.25万人,总人口2010年达到822.02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已达到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特别是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美国等企业被吸引来了。内地的亷价劳动力,东莞优惠的土地政策,还有东莞人穷则思变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使资本和劳动结合,创出巨大的财富。再次,东莞城镇化的快速成长,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形成,特别是28个镇,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例如:虎门镇以服装生产加工销售为主

要特点;厚街镇以家具和制鞋为主为主要特点。

1.4东莞城镇化稳健发展阶段:(2000—2012年)

2010年统计人口显示,共有常住人口822.02万人,已形成一个特大城市,城镇化达到90%,从人口角度东莞城镇化比较高的水平。

从经济上看,(1)三大产业结构重大变化。由1978年的44.6:43.8:11.6发展到2010年0.5:57.3:42.2;2011年0.3:50.5:49.2。(2)国民生产总值新变化。2007年全市为3151亿元,比1978年6.11亿元增长119.8倍,年增长率为18%,财政总收入2007年为540亿元比1978年0.66亿元增长816.5倍,年增长26%。

全市道路交通四通八达。2000年以来,东莞先后建成了,莞深高速,常虎高速,东莞大道,东江大道,松山湖大道,环城路,东部快速干线,港口大道,西部干道等高等级公路。并还升格了全市10条重要道路,基本上形成由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路和次干道路组成的城镇化交通网络体系。,

2东莞城镇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