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时间:2023-07-16 08:5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管理专业研究方向

第1篇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优势

1.我校的学科群支撑体系具有比较优势

目前,我校在本科培养层次上,已经设置会计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财政学等专业,部分专业包括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在内发展时间较长,水平较高,既有深厚的发展底蕴,又有力量较强、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能够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强势的学科支持。

2.我校具有实验环境与图书资料的基础优势

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我校已具有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良好实验环境。我校现有计算机网络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电子政务实验室等,具有200多台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同时拥有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实验需求。且已与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工商企业部门及第三部门建立长期联络实习基地。学校现有图书8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建成了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为公共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研究提供了较充足的资料保证。

(二)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劣势

1.二级学科过于狭窄,教学机构分散

按照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目录,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学者周志忍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政府内部事务的运作和管理;政府对社会相关领域的综合管理;非政府部门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按照此种观点,我校仅有行政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文化产业五个专业,二级学科过于狭窄。而仅有的五个专业,还分别隶属于四个不同的学院,这样的设置分散了学校的资源,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带来了极大地障碍,给公共管理学科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统筹规划等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的长远发展。

2.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层次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

由于历史原因,我校公共管理学还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没有专业硕士办学资格。而且我校公共管理学学术梯队不健全,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制约了我校公共管理学向更高的学术领域发展。3.缺乏支撑学科建设的研究基地和外部资源我校还没有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基地,缺乏培养和吸引一流人才、承担高水平项目、出一流成果的研究设施和条件。我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还缺乏外部资源的支撑。个别老师开始了外部交流,与国内的著名的专家学者有了交往,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会

1.内蒙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公共管理需求强烈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对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实践,管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外在环境的多变性都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公共管理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环境的变化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为公共管理学科带来发展机遇

在内蒙古财经学院,部分学科基本完成专业布点工作,但是也有部分学科的专业布点正在进行甚至处于起步阶段,呈现不平衡态势。现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必然要完善现有学科布局,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我们应该抓住良机,在现有专业布点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不断完善、深入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做到充分发掘学科内涵,围绕学科内涵构建专业群体系,形成合力,取得最大化的学科建设效益。

(四)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1.其他学校的发展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虽然在内蒙古地区起步较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建设与发展与内蒙古地区其他大学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近年来,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在学科的发展上获得较大的进步,现在这三所学校都已经有了硕士点,都获得了MPA的办学资格,使得这些学校公共管理学科既获得了后续向上发展的空间,也增加了社会资源和物质基础。

2.其他学科的发展

公共管理的研究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呈现出了“百花争鸣”之势,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对其研究领域均有涉及与深入。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正在受到其他人文学科的渗入与影响,从而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立与独特性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全校的学科及其他资源,加以整合,才能选择、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基于此,结合SWOT分析的结果,可改造SWOT矩阵(如表1所示),并据此为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制定“内部整合、外部联合、横向发展、纵深拓展”的发展战略。

(一)内部整合战略(SO战略)

充分利用内蒙古财经学院升大学的机会,和我区“十二五”期间对公共服务需求增加的机会,努力整合我校公共管理学科资源,发挥优势,促进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与内蒙古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在社会及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内部整合战略包括:要打破现有我校公共管理学二级学科各专业隶属的界限,集中学科资源,整合专业,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主体形成新的学科集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争取政策,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内蒙古财经学院新的学科增长点,集中资源发展;公共管理学科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型学科,要整合各相关学科教师力量,通过共同承担研究项目、跨学科培养人才和共建学科基地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二)外部联合战略(WO战略)外部联合

我们不仅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学校、学院及教师都要充分挖掘资源,实现外部联合。外部联合战略包括:与政府和其他公共服务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让教师步入公共服务的第一线,增强教师对社会实际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为市场服务,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加强教师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可以将我校有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养;与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联系,外聘或邀请其来我校讲座或专题报告,开拓教师视野,为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各学术方向的带头人奠定基础。

(三)横向发展战略(ST战略)

在尽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我们还应集思广益,借助社会资源,横向发展,努力化解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威胁。横向发展战略包括:结合社会需求和我校实际,积极申报在自治区内有优势、就业有需求的新专业,拓宽公共管理二级学科范围。

(四)纵深拓展战略(WT战略)

外部机会和资源对于学科发展极其重要,但归根结底还要靠自身的努力。我们应充分利用现在学术繁荣、学科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精心部署,积极协调,申报公共管理硕士点和MPA,向纵深拓展,以减少外来威胁,改变在的劣势地位。

落实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的几项具体措施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制定发展战略固然重要,但使战略落地,能够得到贯彻实施则更为重要。我们根据内蒙古财经学院的现状,结合国内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需求,提出以下几项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学科是一个学校的学科,不是哪一个学院的学科,所以执行战略应该站在全校的角度,关注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不应顾及某一个学院、某一个专业的局部利益。而且我们完全是从学术探讨的角度出发,不是具体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个专业、某一个学院。

(一)培养高素质的学科队伍

当前对于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人才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组织最核心的资源,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来源。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学科队伍。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缺乏,制约着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增加投入,采取引进和自身培养两步走的方法,尽快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财院或公共管理学院可以积极与全国知名的公共管理学科专家、学者接洽,给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条件,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选择我校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在职教师,送到处于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领先地位的高校培养,帮助其成长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引进专家的好处是学科发展速度快,能通过与专家的近距离学习,带动一批教师快速成长,缺点是成本高,专家的忠诚度较低;自己培养学科带头人的优点是成本低,与专家相比本校教师的忠诚度较高,缺点是成长速度慢,只能实现个别人的成长,而且也有教师流失的风险。所以我们建议采用引进和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既能使财院公共管理学科快速发展,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能够在在财院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财院的吸引力,降低本校教师的流失率。高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更多的依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知识化程度高、勇于创新、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独立性强、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工作强度高、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而我校现在激励方法单一,没有考虑员工需求的差别,激励手段具有暂时性等方面的缺陷。因此应该结合地区文化、学校和教师的特点,建立健全我校的激励机制,言必行,行必果,及时兑现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的热情。

(二)整合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

现在我校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各个专业太分散,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所以应改革现有五个专业隶属于不同学院的现状,将这些专业整合到公共管理学院。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对学科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合理配置资源,既能结合国内形势和我校实际,突出重点,快速发展优势专业,又能借助优势专业的力量,实现各专业的整体推进;二是各个专业都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整合到一起,便于充分利用专业资源,集中各专业力量,形成合力,建立学科群的整体发展优势。

(三)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和研究中心

1积极与内蒙古地区各级政府和相关公共部门接洽,建立各个专业的实习基地,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现场咨询、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公共管理的第一线,既能了解公共部门的工作实际,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能利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社会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在实习基地的锻炼,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社会需要、素质过硬的合格的公共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2.建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我校从事公共管理研究和教学的教师研究方向较为分散,主题不明确,因此无法实现公共管理更高层次发展。因此我们建议,综合各位教师现在的研究成果,凝练研究方向,合众人之力,打造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管理学科的品牌。在此我们建议,尽快成立以现有成果为基础,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方向的研究中心,如“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公共危机研究中心”等,既能提高教师理论研究水平,又能为社会服务。

第2篇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定位问题概述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专业之一。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基本i效仿了一些重点高校的培养机制“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目标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具备特定‘域的专业知识,学习内容涉及广泛但不够精深,无法做到“术业有专攻”“复合型的课程”使得教学内容庞杂,交叉重复,专业性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没能将地区特色及优势和人才培养有效结合,造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既缺乏专业特色又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需求。

二、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又要立足于地区的发展,区域社会的特殊需求应成为专业定位的合理方向。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民族地区高&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不仅需要解读和规范上述种种问题,还需要区域特色化分析能力,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化路径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学科¥展要立足实际,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9。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

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y。

(三)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i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曰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ii,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in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各高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各类院校原有的建设成熟,硬件设施、实验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的强势学科整合起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跨学科、全方面发展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邀请^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并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i才、着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

同时,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创造在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特别是民族事务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与学拓展实习空间。

第3篇

我国的区域管理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研究的时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了三个方面:

1、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

这一阶段,我国部分大学开设了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以著作和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公布。

2、政府间关系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我国经济、行政管理类学者在进行,如:林尚立、谢庆奎、辛向阳、董辅乃等。

3、行政区划研究

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今日,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依然是我国各所大学和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l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我国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

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

2、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

如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

3、流域治理的研究

如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的研究。

二、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加大对区域公共管理方法的研究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在挑战到来前,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三)完善区域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阶段和共同发展阶段。目前,区域政策尚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主要需要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四)加大在流域治理上的合作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流域治理包括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和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加快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迫在眉睫。

(六)协调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发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中国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可见,协调这些区域间的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发展,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成为了区域公共管理的重点所在。

第4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大学生就业;政府角色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政府是公共部门的活动中心,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并执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决策。科层制是现代国家政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政府实现其公共性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政府干预大学的基本方式。政府对高校的干预是多方面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高校要求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则呈现有心无力的状态,希望在高校课程设置或者市场化改革方面作出努力。而政府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体,应在高等教育投入、政策支持、价值观引导和就业问题的解决等方面予以关注。政府如何引导高等教育的发展,保证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立性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角色发挥

1.投入者

投入者是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的首要角色,我国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决定了政府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全方位的

支持。

(1)政府和高校关系的重构。政府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供尽可能满足高校发展的资金支持;第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者角色的扮演;第三,政府提供资金但不越位干涉,宏观指导但绝不失位。

(2)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作为投入者的政府首先应该确定合适的投入比例,其次政府实施的政策和投入的资金应该合理使用,作为投入者的政府要注意投入的比例和监督投入的使用是否有效率的问题。

(3)社会就业需求的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观念存在偏差以外,社会针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2.掌舵者

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扮演的第二个角色就是掌舵者,掌舵者主要任务是在引导就业体系构建、教育政绩观和精英化教育观念方面做出调整。

(1)精英化教育观念的改变。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并没有随之改变,仍然以精英化教育阶段的观点来评判高等教育,有些大学生甚至以为毕业就会分配到好的工作。这种教育预期远远背离了时代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现状。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从过去精英化模式之下的教育观念转向大众化时代的理性观念。

(2)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不可否认,目前高校领导班子的畸形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掌舵者”的政府应该注意规避这种人为风险,通过强化校长责任、权责明确、就业问责和思考高等教育自身的使命和价值来引导高校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

(3)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航向在哪里?这是事关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与否的关键所在。政府需要积极引导高校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就业水平和求职技巧的能力。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3.协调者

政府行为除了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扮演着投入者和引导者之外,政府的第三个角色就应该是协调者,这是一项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

(1)市场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化影响下的高等教育的条块划分使得政府在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教育方面。 十提出了要重建高校就业指导体系,重视生涯教育、专业设置,克服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从政府做好“协调者”的角度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引导;二、引导高校处理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课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求职技能,培养大学生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的能力水平;三、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坚持。政府要协调高校正确认识就业率和社会学术发展的关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4.规则制定者

按照新公共管理学理论,政府行为要跳出“执法者”的圈子,要做“游戏规则之外的个体”。规则制定者的角色是理清政府和高校之间关系,合理界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权力边界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为了保障就业公平,逐步消除不合理法律法规对大学生造成影响的重要步骤。

(1)管理规范化。第一,从教育方面来说,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要重点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其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第二,在教育行政方面,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方面对高校的评价体系。

(2)保障公平就业。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保障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也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政府需要在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消除不合理法律法规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三、结语

本文选择了从新公共管理学视角对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中的角色进行研究,以“投入者、引导者、协调者和规则制定者”四个角色的解读和分析实际上回答了“政府应该如何行为”的问题。目前看来,在政府行为的厘定和角色探索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架构和补充空间,应该继续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行为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丁煌.西方行政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2:387.

[2]史秋衡、文静.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基于学情调查的自我评价分析.北京.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第5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 MPA教育 品牌建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37-01

一、工科院校MPA教育的分析

(一)工科院校MPA教育的优势分析

1.传统文科教育包袱轻,较容易直接学习国外的经验

我国发展MPA教育,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工科院校较少背上我国传统文科教育和发展模式的包袱,较容易直接学习国外著名大学优秀的MPA教育经验。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机会较多

工科院校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般来说,工科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较多,而大多数企业不乏技术人员,MPA可以借此机会,推荐学员前往实践。同时,专业技术人员在公共管理方面急需充电,他们的问题也最具有现实意义。

(二)工科院校MPA教育的劣势分析

1.师资力量较弱,复合型师资紧缺

首先表现为师资力量数量不足,师生比例失调。其次是师资结构(尤其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教学培养要求。学员普遍反映,现在校内任课教师往往是有理论知识但没有实践经验,教学中照本宣科现象严重。

2.学校对MPA投资少,硬软件比较薄弱

目前,工科院校对MPA的投入与理工类学科相比甚少。MPA教育建设主要是人,基本建设方面的投入并不多。资金短缺是制约MPA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初期建设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资金保障。学校领导需要高度重视,并给予支持,提高硬软件配套设施,也是吸引学员的因素之一,更有利于MPA教育品牌的建立和宣传。

二、工科院校MPA教育的机会分析

(一)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提出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规划

近年来,公共管理领域的学者专家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交流、科研资助等,努力提升师资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各工科院校应该抓紧机遇,在政府的支持下,派遣老师到国外高校学习和交流MPA课程。尽力聘请学者型官员担任MPA教师,为MPA研究生授课、担任MPA指导教师。

(二)政府自身改革

随着政府转变职能,理顺与市场、社会、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权力下放、外移,精简机构,一些非政府公共机构,如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也加入到公共管理主体中作为一种专业的公共管理教育,MPA将成为我国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工科院校MPA教育的威胁分析

(一)工科思维浓重,不重视文科发展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以来,重理轻文的现象就一直存在,甚至慢慢转化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文科的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工科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理工科高校发展的瓶颈。

(二)生源紧张,竞争激烈

中国MPA教育以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管理学院,他们都希望加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的MPA教育还没有放开,大部分国外管理学院纷纷通过与国内院校合作办MPA,或在本土增加招收中国大陆学生数量的办法来抢夺生源。所以工科院校的MPA教育项目将来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缺乏特色、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学校。

四、工科院校MPA教育品牌建设策略

(一)对MPA教育进行科学准确的品牌定位

(1)以文化理念定位。理念定位就是学校用自己的具有鲜明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作为MPA教育项目品牌的定位诉求,体现学校的内在本质。同时,将本校富有底蕴的文化内涵融入MPA教育项目品牌,形成文化上的品牌识别,使MPA教育项目品牌形象更加独具特色。

(2)以特色定位。要善于把劣势变成优势,在占领新的学术领域上多创新、多探索,从而发现和创造出有特色的MPA教育发展之路。综合考虑教育消费者对学校的需求和期望,深入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准突破口,确定特色化研究方向,以此促进学校MPA的教育品牌发展,从而形成教育消费者对学校品牌的偏好。

(二)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其他院校间的合作

通过与政府间合作,能够实现筛龇矫娴耐黄疲阂皇峭ü与政府的紧密联系,让政府了解学校MPA教育的基本情况,并有针对性地鼓励本单位公务员前来学习、培训,为工科院校MPA教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政府可以参与MPA教育培养方案的制订,可以有效地反馈专业人才方向的需求、专业学位培养中知识构成的具体需要,以此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益,对MPA教育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明确方向。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57-04

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引用,依赖于多媒体设备的可视化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有教师戏称,为了降低学生的“低头率”,连数学课都要通过呈现视频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即以政府核心的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亲社会性让它与日常的时政、新闻、资讯密不可分,这也就意味着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采集,特别是可视化材料的采集相当便捷甚至寻常。因此,本文以可视化教学的定义阐释及特点分析为基础,重点思考并梳理公共管理课程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化解方法与路径。

一、可视化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可视化教学简言之是将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传授出来,它能有效解决隐形知识难以传播的问题,其实质是将知识通过显性化的图解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作用于人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可视化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工具,一种教学信息呈现的可行方式,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广泛地加以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拥有直观化与形象化、具体化与多元化等特点。首先,由于其直观、形象和可视化的特点,使得它的应用更适合于善于形象思维、敢于创新的现代90后大学生。其次,应用视觉表征手段及图解手段等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相比传统文字等静态、单一信息,知识传播更加直接,信息传播及认知更加生动;再次,可视化教学不仅传递事实性知识,还可以用来传递思维、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意见及预测等隐性知识,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视讯材料传递更深刻、更具体、更多样化的声音与信息。总的来说,可视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形象化呈现和传递,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重构;不仅可以快速传播显性知识,还可以将隐性知识进行适当的转化与传递;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创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综合笔者所在教学课程组的日常教学实践及相关经验总结与交流,笔者将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可视化教学手段分成了四种方法:知识呈现、内涵挖掘、案例导入及知识拓展,并且就不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且分析综述了依赖的资源及技术手段,以及各种方法的实际效用。

1.知识呈现。知识呈现法主要是指将有关公共管理学的知识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传达出来。特别是针对公共管理学某一板块内容的理论溯源及价值变迁等历史变迁,可以采用此方法。比如:西方公共行政发展阶段及核心价值的时间序列轴;要素框架及关系网络的逻辑结构图,比如:公共管理要素结构图;内容比较图,比如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的范式比较等等。电脑绘图工具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学理知识可以通过PhotoShop及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以及办公软件中SmartArt等工具的帮助,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呈现及讲授。通过这种方法,能将综述性文字在图文处理之下实现高度凝练及形象化的传播,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理解,形成知识记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培养他们知识归纳、推演的能力。

2.内涵挖掘。内涵挖据方法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视频、数据描述等可视化素材演绎、归纳出某一概念、定义或研究对象的特点、特质等知识,将知识点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开动脑筋”的主动式知识挖掘。比如,通过我国5・12地震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危机管理的定义,启发学生领会公共服务动机对公职人员外显行为的诱发机制;通过灯塔、国防、高速公路、教育等图片的展示,要求学生寻找对象物的共有特性,指导学生绘制出排他性、竞争性、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四象限图,揭示出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通过国内外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部委机构数量及公务员规模的线形、矩阵形数据描述图,帮助学生归因出各国公共部门机构改革的运动规律。这种方法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赖于视频整理、图片处理及统计描述等技术方法。笔者在课堂前奏环节,要求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发现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上节课的视频主题及数据描述图等。因此通过此方法,能排除学生对枯燥定义的厌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掌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辨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抛弃懒惰的学习习惯,充分开动脑筋,进行知识的自我开发与建构。

3.案例导引。案例引导也是公共管理学的常用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一般会导入一些热点新闻、热议图片或视频,切入到课堂主题,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或是引出有争议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比如,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引导学生们思考政府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职能;播放“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的短片,引导学生针对“禁烟”的合理性展开辩论;播放《一户一席谈・是否应该放开一胎政策》,激发学生们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去向,启发学生分析政策议题如何形成及政策改进的可能方法与路径。这种方法需要占有海量的视频、图片资源,并且对图片进行修改与处理,并对视频文档进行采集、删减及编辑等。通过此种方法,能扩大讨论案例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及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方法是希望运用可视化素材,增加学生们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比如,播放桑德尔教授讲授的哈佛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的第一讲《谋杀背后的道德逻辑》以及第八讲《公正的起点?》,启发学生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正义的一些基本问题,扩充学生们对政治哲学与道德的认知与理解;课间放映几部“廉政”系列公益广告,启发同学们认识行政伦理中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的内涵与行为规范。这种方法同样需要教师提前占有大量可视化素材,并且要求教师在较高敏感性及鉴别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视频编辑等方法,将精华段落编辑整合在一次,并力求保证视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这种方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摄取更多的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并且提供信息源供学生们课后依兴趣自主学习。

以下笔者将这四种方法的内容介绍、运用举例、技术基础及可能的教学意义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困难与解决办法

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适应现代学生渴求创新、追求视觉冲击的特点,相比传统“听课”模式,这种“听看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喜欢。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也遭遇很多的困难与挑战,需要琢磨其解决办法。

1.时间及技术成本的限制。首先,教学可视化素材的获取就需要经过广泛占有及去粗取精的过程,并且有些材料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有的理想素材并未开放下载权限,因此获取起来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视频,绞尽脑汁,但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其次,素材获取之后,需要针对特定知识内容及理论原理,对素材进行剪切、编辑与处理,并且需要结合教学思路与模式,截取恰当的片段或画面,因此不但需要耗费时间,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如何化解使用成本较高的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成立课程组,“化零为整”,将课程组各个老师搜集的素材进行整合,这样既能不断切磋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又能形成合力,寻找到相对典型、恰当的案例“为教学所用”。再加上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非常广,相关资料也非常丰富,每天都有新新闻、新故事、新案例、新网舆等,因此从网络这个“信息聚宝盆”中搜集可视化的视频、影像、图片、漫画等材料,逐步建立一个以教学为导向的分门别类的数据库不但可行,也方便,并且能够不断对其进行更新与扩充;其次,可以发动同学们去寻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并且在电脑操作技术较强的同学的帮助下,提高素材的处理能力,既能锻炼到同学,还提高了同学的参与感。另外,我校的“数字实验室”、“应急管理实验室”等也能为可视化教学提供信息剪切、编辑、处理的硬件设施与技术支撑,要善于从这些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借力”,将教学、科研与现代技术相融。

2.运用频率与时长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公共管理教师会因为知识内容太多,而不愿意采用耗时较长的可视化教学方式,担心教学计划始终完不成。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偏好放视频,这使得学生感觉教师在“敷衍课堂”,造成教师不负责任的错觉。可视化素材确实有它的优势,并且适合时代特点、适合学生特点,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什么时候用”、“用多久”、“用多少次”等的困惑。而且有时费尽心思寻来的素材因为使用不当,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让教师也感觉到遗憾。这样一来,教师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应谨慎。首先是要坚持以课程内容为中心,切忌单纯运用可视化手段实现填充课程时间的目的。并且负责任的可视化教学还应该杜绝不加甄别地滥用可视化素材的行为。特别是当材料掌握不翔实、不充分时,更应该坚持科学求真的教学态度。“宁缺勿滥”不但是一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求学精神。其次,笔者认为可视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对一学期的课程进行总览性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课后的作业安排都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做准备。特别是教师需要提醒并调动学生针对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这样才能让一些可视化素材在课堂播放时引起学生的共鸣。假若可视化素材播放时长较长,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依靠课后学习延长课程时间,以保留足够的课堂研讨时间;再次,教师需要智慧把握可视化材料使用的频率与时长。笔者并不建议每堂课都使用视频,这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甚至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表示怀疑。笔者建议交错使用可视化视频,并且每次的放映时长最好不超过总课长的一半。笔者去往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调研,并且亲自观摩了他们《行政管理》课程中《团队建立与知识分享》章节的学习。在两小时时长的课程中,大概影片观映一小时,讲解与讨论一小时。并且从他们整体的《行政管理课程纲要表》中可以发现,在18周的课程安排中,共有四大讲内容,只安排了4次影片观赏及讨论(详情见表2)。

不过图片、图形可以当作插图使用,并可视情况在讲演PPT上多添加一些。特别是可以给一些定义增加一些漫画,增加学生形象化理解的可能性,比如“用脚投票”、“搭便车”、“政府失灵”等术语,配上有意思的漫画与讲解,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3.知识可视化与转换的困惑。公共管理的可视化教学是希望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使知识库中的知识以更丰富、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更有利于传播新知识。而公共管理学知识是对公共管理过程中主体行为的规律性认识,是通过反复实践和认识在人脑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因此,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不仅仅是数据、文献或信息等运用图文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呈现出来,它更是通过可视化将一些经验、技能和认知传递出来,启发人们直接利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一门技术。所以通过教师对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帮助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自有知识”,其实非常困难。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与转化不是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呈现就能结束,它还需要在教师的智慧选择下,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得以实现。某一知识只有在启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再通过课堂现场的归纳演绎总结、争辩去伪存真、反复追问论证等过程才得以转化,最终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知识呈现及知识拓展的可视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收放自如”,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演绎与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对于案例引导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全盘把控”,推行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正确的知识认知;对于内涵挖掘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穷追猛打”,运用反复追问的方法,指导学生捕捉内涵的独特性,并以最精准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元化,教师要做的只是注意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随着经验的累积,“胆大心细”地将其运用起来。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运用可视化教学的方法,不但适应了其知识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理论特点,也适应了广泛性、亲社会性等实践特点,同时还适应了现代大学生时尚的求知方式与善于探究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勇于摸索、相互交流并累积经验,争取不断进步,臻于至善。

注释:

①2014年3月18日上午9点,笔者访问了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陈敦源教授。并于10~12点亲自观摩了陈教授主讲的《行政管理》课程,从陈教授处获得了该课程的课程纲要。

第7篇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价值追求;单摆模型

公共行政学的价值追求是行政哲学上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是公共行政实践的灵魂和核心,效率和公平这两大公共行政的基本目标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追求效率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公平的实现,追求公平又可能妨碍效率的提高,所以二者常被视为一组相互对立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公共行政价值观,引领公共行政的发展和行政人员的行为,对实现政府高效运作、社会公平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效率与公平的单摆模型

从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至今,公共行政学已走过了125个年头,回顾公共行政学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从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统公共行政学到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行政,再到20世纪80―9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以及最近一二十年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行政学的价值追求呈现出一种从效率到公平,再到效率,再到公平的循环往复现象,就像物理学中不断来回摆动的单摆一样,如图1所示,本文将其形象地命名为效率与公平的单摆模型。

图1中的圆球代表公共行政学,图形的左侧代表效率,右侧代表公平,中间虚线位置代表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当效率被过分强调而忽视了公平时圆球处于左侧较高的位置,此时圆球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细线拉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右侧公平摆动。同样,当公平被过分强调而忽视了效率时,圆球处于图中右侧较高的位置,此时的圆球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受细线拉力和自身重力作用开始向左侧效率摆动,只不过不同时期单摆摆动的幅度和频率不同罢了,公共行政学价值追求的百年演变正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来回摆动的循环往复过程。

二、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关于公共行政学百年演变的阶段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法,大部分都是按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学界最熟悉当属武汉大学丁煌教授划分的六阶段,也有部分学者按研究范式和研究途径来划分,如陈振明教授的三范式与巴瑞・波兹曼教授的二途径,还有学者按思想与流派划分,如竺乾威教授的四学派,本文采用主流的时间阶段划分法将其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分别论述其各自的价值追求。

1.传统公共行政(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效率至上

行政管理学界公认1887年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后任美国第28届总统)在行政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标志着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立,在文中威尔逊强调强调对一般的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关心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此后,卢瑟・古利克也认为效率是行政管理的价值尺度中的头等公理,效率也是行政科学的大厦得以建立起来的价值基石。马克思・韦伯将官僚制看做是一种建立在权威和理性基础上的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其不仅满足了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的需要,也使得效率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主导价值。

这一时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受到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其强调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对提高公共行政的效率起了很大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公共行政学开始受到行为科学影响,认为公共行政应当把人看成社会人,通过发挥人的创造性来提高工作效率。20世纪40年代以后,公共行政管理思想又先后受到决策理论、系统和权变理论以及管理科学学派的重大影响,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但其追求效率的目标并未改变。此时的公共行政学处于图中1的位置,达到了左侧效率的高点,即将向右侧公平摆动。

2.新公共行政(20世纪70年代):关注公平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滞胀现象,政府在决策上处于两难的境地,以德怀特・沃尔多为首的一批美国公共行政学者将论文结集,于1971年以《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为书名出版。该书被认为是新公共行政学的宣言,集中表述了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观点。

新公共行政对传统公共行政效率至上的价值追求进行批判,认为公共行政应将公平、责任等价值注入公共行政过程,形成以社会公平为核心,民主、责任、效率并存的价值体系。正如新公共行政的代表人物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所说,社会公平是一组价值的前提,社会公平包含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此时的公共行政学处于图中2的位置,达到了右侧公平的高点,即将向左侧效率摆动。

3.新公共管理(20世纪80―90年代):回归效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英美等国出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改革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其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共部门》一书中提出的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和绩效管理等概念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范畴。1991年9月20日,70多位学者在美国雪城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公共管理研究会议,会议确定了新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问题。这次会议标志着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构架基本形成。

新公共管理将市场机制和私人部门管理策略引入公共部门,把3E:Economy、Efficiency、Effectiveness,即经济、效率、效能作为其价值追求。澳洲学者欧文・E・休斯指出,经济就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效率就是公共部门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效能就是公共产品或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新公共管理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效率至上的价值追求,而是把传统的效率拓展为3E在内的全方位绩效,扩展了效率的内涵。此时的公共行政学处于图中3的位置,又回到了左侧效率的高点,但随即将向右侧公平摆动。

4.新公共服务(20世纪90年代至今):重现公平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罗伯特・丹哈特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该理论认为,把公民当成“顾客”的观念存在着某种局限性,应把传统的对效率和业绩的关注转移到对社会回应性的关注上来。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掌舵而非划桨,而新公共服务则认为政府是服务而非掌舵。它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它所强调的社会公平包括公共部门和公民两个方面,体现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平等协商新关系。

新公共服务在兼顾效率与目标达成的同时,力图提升社会公平与责任,使公共行政具有适应性和动态弹性以更好地回应社会治理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新公共管理。但新公共服务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政府与公民的选择性协商机制会导致讨论过多而行动不足,多元化民主治理与治理者的关系的协调等。此时的公共行政学处于图中4的位置,再次回到了右侧公平的高点,不久就会向左侧效率摆动。

三、小结

公共行政学价值追求的百年演变呈现出一种从效率到公平,再到效率,再到公平循环往复的单摆模型,但需要指出的是,公共行政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追求在强调某一方面时并未忽视另一方面,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传统公共行政在遵循效率至上的同时也关注公平、责任等价值取向,新公共行政在强调社会公平核心价值的同时并不排斥效率的价值,新公共管理在号召回归效率的同时也关注责任和公平价值,新公共服务在兼顾效率与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强调其目的性,当公共行政学对效率与公平的追求达到两者平衡时,圆球将处于图中虚线的位置,此时圆球将处于稳定状态。正是由于关注的重点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来回摆动,才形成了公共行政学价值追求百年演变的单摆模型。

参考文献

[1]德怀特・沃尔多.公共行政学之研究[A].公共行政学(上册)[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7.

[4]丁煌.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协调与统一――评西方新公共行政学的价值追求[J].中国行政管理,1998(12).

[5]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第8篇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94-02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各类公共危机是日益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信息在政府应对和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占有绝对性的主导地位。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信息支持和信息沟通机制

我国政府部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己初具规模,但信息沟通机制仍然不是非常畅通。一是政府系统内部信息传递渠道单一,实行上下级纵向互动沟通方式,缺乏统一规划,各省市之间、行政管理部门之间、政府与中介机构之间、政府与国际社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沟通,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目的。①二是政府系统对公共危机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日常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公共部门对系统信息的收集、分析不重视,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支持系统,导致我国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库内容贫乏。②

2.公民知情权缺乏保障

在我国,政府是最重要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和者,信息公开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在一些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采取的公共信息阻止,反映其对公众知情权的忽视和淡漠。“公民权利包括公民对重大社会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力,因此必须得到保障。在过去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关的公民知情权的法律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政府及时通报各种信息,增加公共部门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就成为实现善治的重要手段。

3.缺少专业的危机信息管理人才

政府配备的信息管理人员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往往缺乏灵活的应变能力,无法收集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因此不能科学的对信息进行分析,在一段时间内必然造成信息混乱。我国缺少专业的危机信息管理人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实行的是自下向上的负责制,上级有着决策、指导、命令的权力,下级执行并向上汇报,管理人员遵循固定的规章制度,缺乏处理公共危机的主动意识。另一方面,我国危机管理机构现有人员缺乏相关的信息处理能力培训,特别是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方面能力比较欠缺,对信息的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政府在突发的公共危机管理中对信息的需求。

二、完善我国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的“四策略”

1.应急管理体制上――纵向与横向的管理模式相结合

“纵向式”和“横向式”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将结合各自的优点,在政府成立专门的危机处理协调机构――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领导下,继续完善其“及时掌握和报告国内外相关重大情况和动态,办理向国务院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等职责,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高效结合,各横向和纵向系统各部门高效配合,形成一个权威、高效、协调的中枢指挥系统,将各项应急方案尽快落实到基层。

2.危机观念上―提高公民危机意识

通过非营利组织和基层组织,形成我国一种完善的社会动员机制。如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收、事业单位等在危机管理中可以发挥其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有用的资源,形成有生力量。通过政策引导、经费资助、规范指导等多种途径使民间应急力量得到发展壮大,参与到公共危机处理中来,成为政府应急力量的重要补充。

3.法律法规上――完善我国法律法规

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国家在构建危机管理机制的同时,还应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危机爆发后,各级政府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会受到常规法律的约束,因此有必要完善危机管理法律,包括对危机的分类和分级、各部门和机构的权力和责任、表彰及惩罚规定、各阶段的信息制度、专门针对某种危机的法律法规等,做到有法可依,快速反应。

2.4技术支撑上―整合计算机网络和社会网络

危机管理体系在面临国家紧急状态或重大灾难时,拥有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是之所以能够有机协调、高效运作的关键。这里所说的全面的危机应对网络不仅包括完备的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基础网络结构和专门的危机应对系统,还包括应对计划、高效的核心机构、志愿者组织、私人机构和国际资源等社会网络,从整体上形成纵向垂直协调管理、横向相互沟通交流、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充分共享、指挥协调高效、组织机构完备的危机网络系统。

注释:

①刘彬,高福安.政府应对危机的信息资源管理[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

②刘壬利.论信息化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9-34.

[1] 郑涛转.转型期我国面临的公共危机及政策[J].城市与减灾,2006(1):11-13.

[2] 龚维斌.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特点[J].西南政法大报,2004;6(3):7-12.

[3] 邹东升.应对公共危机的政府理念重塑与管理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4-69.

作者简介:

第9篇

关键词:海关管理专业 相关学科 性质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126-03

从海关事业发展与一定的理论意义上说,海关学科的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由于长期缺乏实践经验的理论提炼与总结,致使海关学科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国家教育部对上海海关学院海关管理专业的批复,2012年又将其作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为海关学科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加强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及其与国际贸易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对于我国海关事业和海关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分析

1.海关管理本科专业的诞生背景。实事求是地讲,海关行业的岗位人才来自于众多学科背景,这不是一个海关学科所能够培养的;海关学科建设目的在于培养海关需要的人才,为支持海关发展服务,但是不能要求海关学科包纳海关所需要人才的众多学科,或者说把众多学科纳入到海关学科之中。海关岗位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法律、管理、外语等学科知识,海关学科在人才培养时需要合理进行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置和优秀师资的配备,但这绝不代表也不能说海关学科可以包纳这些学科,或者能够与这些学科同等并列。就如何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论。

2010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上海海关学院自设海关管理本科专业,明确作为公共管理学下属的一个分支学科,与海事管理、行政管理等学科并列,应该说这给海关管理专业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海关学科发展及其研究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2年,教育部进一步把海关管理专业列为特设与国家控制专业。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专业而言,海关管理是唯一得到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肯定的海关类学科、专业。如果说海关学科、专业就是海关管理学或者说只包括海关管理学,这种提法可能是不完整或不全面的,但是,抓住教育部对海关管理专业批复的契机、聚力加强海关管理专业建设及其支撑理论研究是一个现实、合理、科学的选择。在海关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海关学科、专业的定位及其理论研究也必然会得到有力的推进。

2.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就目前得到公认的海关学科――海关管理学而言,海关管理学是研究海关管理活动与过程并揭示海关管理规律的科学。根据海关管理活动规律和专业的发展,我们认为,海关管理专业的性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海关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跨学科、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海关管理的产生以海关的出现为前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海关所承担的职能与任务有所区别,海关管理的实践活动也多姿多彩,有延续性的联系也有调整性的变化。海关作为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海关管理活动有别于其他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和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活动,在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独特性。从海关管理的各类业务管理的实践活动来看,商品归类、商品估价、海关统计等技术管理活动主要需求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商品的归类等管理活动还需要化工、机械、电子等特殊的技术性专业知识,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主要需求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学、管理学的知识。由此可见,海关管理学的诞生是很多学科理论在海关管理活动环境中长期交融的结果,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2)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管理科学就是研究管理者如何应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在特定环境下,引导管理者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适合于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其中也包括海关工作领域。但是,海关管理又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同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管理。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研究海关管理的规律及如何按照规律管理好海关各项工作,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因此说,海关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从学科归属上看,海关管理学在2010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门类中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2010年之前,海关作为行政机关,其自身管理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被列入行政管理学范畴,海关业务工作往往被按照业务类别划归经济学或者法学的不同分支之下。海关管理归属于管理学之下的公共管理学,明确了海关管理的特殊地位和工作特点,把海关管理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一般意义上的行政管理区别开来。海关管理学就是把海关工作和管理结合起来,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更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3)海关管理学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为什么说海关管理学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呢?海关管理学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进出关境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事实意义上的中心环节就是海关通关过程管理,扩展开来说,又要涉及事前和事后的海关监管全过程管理,海关各级各类行政与业务部门均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看,海关管理学可以列入过程科学工程与管理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同时,在理念层面上,风险管理是贯穿海关管理全过程的一条中心主线,风险管理又是管理科学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总结起来可以说,海关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同时还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是一门年轻的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社会科学。

二、海关管理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海关实践告诉我们,海关管理是海关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海关资源,引导、组织各级海关及关员完成海关各项任务,实现海关进出境监督管理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海关管理活动就是对影响海关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海关管理活动包括自身的行政管理活动、对进出境的监督管理活动及其延伸的相关业务管理活动,以及国家赋予的一定宏观经济调控管理活动等。因此可以说,海关管理主要包括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两大组成部分。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需要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海关管理学与行政管理、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

1.海关学科、专业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经济学学科的关系。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简单狭义地来看,无论国际贸易还是国际投资,在商品货物、产业实物资本等进出关境时,就必然与海关管理联系起来,因为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是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就二者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而言,国际贸易与海关管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海关管理是国际贸易涉及进出关境时的重要一环,当然海关管理还涉及对进出口企业的稽查等活动。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相对间接一些,只有产业实物资本涉及进出关境与海关管理发生联系,其他货币资本营运活动大多也转化表现为国际贸易形式。

如果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海关管理的关系,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从宏观视角看,一国海关执行产业等政策的透明度、政策稳定性、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产业发展规划与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环境,是跨国公司开展国际投资和大量进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极为重视并需要认真考察的内容。从微观视角看,进出口通关便利程度与成本高低是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如果通关便利、程序简化而又成本低廉,则对于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与海关管理的关系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海关学科、专业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学科的紧密联系。当然,海关学科、专业与经济学学科的关系,不止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领域,还表现在各项海关业务管理活动之中。海关业务管理中需要的商品归类、海关估价、海关统计及海关税收等知识都属于经济学范畴。

2.海关学科、专业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海关行政就是行政管理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的体现。海关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是包括海关管理体制、机制、观念等在内的一种组织活动系统。海关管理不仅要解决海关自身作为行政机关的管理质量与效率问题,还要解决海关各类业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海关行政管理是海关管理的内涵之一,所有海关管理活动或者说进出关境管理规则执行中又都离不开行政管理学的知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国际物流管理是对各国(和/或地区)之间的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管理活动,涉及到国际与国家两个层面的管理活动。海关管理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关境的货物、物品与运输工具,因此说一定的国际物流监控也是各国海关管理与海关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目的主要为了防范与打击走私及恐怖活动、加强知识产权与环境保护等,进而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与便利,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可以说,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都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之上的。

由上述对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与海关管理活动关系的论证和前面关于专业性质的阐述进一步可见,海关管理学自身就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兼有工程管理或管理科学工程的学科性质,与行政管理、物流管理、过程管理、风险管理、复杂管理等管理学学科的关系最为密切。

3.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海关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执法机关和公共管理部门,执法意识、执法程序、执法效能都是海关历来非常强调的基础工作,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是海关工作正常推进的保证。海关行政与海关业务管理活动都要依据于《海关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开展海关各项业务管理活动。比如,原产地认定、知识产权管理、进出境管理等活动都需要具有法律学的专业知识。海关学科、专业与法学学科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4.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的关系。海关管理具有突出的“涉外”行业性质,在海关管理活动中经常涉猎进出关境的国际性贸易,对于拥有外语特长和海关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旺盛。海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海关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应用性外语能力,离不开外语学科的支持。海关学科、专业与外语学科之间具有一定共同性,同时又存在着巨大差异,二者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一致,外语学科重点培养专门的外国语人才,而海关学科、专业重点培养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海关专业人才。为此,上海海关学院专门设计了“海关管理专业英语特色强化班培养方案”,这是接轨WCO(世界海关组织)、实现学院特色化国际化办学的重要突破,也是结合我国海关事业发展和双边、多边、区域海关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三、结束语

海关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复合型特点,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海关管理专业理论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现代海关管理业务问题的能力。我们根据海关管理专业性质和海关管理岗位需求,科学设计了此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海关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的学科性质,形成以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的公共管理学五门核心课程为基础、以海关专业知识为特色的课程体系;海关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建设特色为“依据行业性质和岗位需求设计培养方向”。除了前面提到的“英语特色班”之外,业务管理特色班主要设计物流与通关监管、海关法律事务管理、海关稽查管理、海关税收管理等方向。海关相关业务管理特色班的建设还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环节,主动与海关一线专家进行切实有效的交流,联合培养学生自主性方向选择成才道路,争取为海关各业务岗位都能输送“政治坚定、业务过硬、值得信赖”的合格人才。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海关管理专业特色建设与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牛等.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2(1):28-31

2.米洁等.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38-140

3.黄丙志,唐龙桂.海关管理与海关管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1(3):115-120

4.白雪燕.中国海关概论[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

5.高融昆.中国海关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变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唐龙桂.海关管理学[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第10篇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加剧,养老问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社区养老、政府养老、家庭养老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

>> 高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 江苏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的发展研究 江苏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风险研究 江苏省民营美术馆筹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杭州民营养老机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绩效评估信息化策略探索 护理人员膳食营养调查 江苏省民办高校品牌建设研究 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就业状况研究 清末民初江苏省民事上诉案件研究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浅谈护理人员流动对护理安全的影响 民营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建设必要性研究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运行模式探究 民营养老机构的融资困境何解 护理人员手卫生研究现状 江苏省旅游企业员工流动问题研究 江苏省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注册入学背景下江苏省民办高职专业设置优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宋宝安,杨铁光. 观念与需求: 社会养老制度设计的重要依据―――东北老工业基地养老方式与需求意愿的调查与分析[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

[6] 王世军,薛宏.民办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6,(2).

[7] 刘红,张妍蕊. 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02:91-93.

[8] 张善斌. 养老护理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的原因与对策[J]. 中国民政,2009,02:45

作者简介:郑心怡(1996年8月16日)女,汉族,湖北咸宁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 行政流程;行政流程再造;业务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033-1

一、行政流程再造的必然性

从传统的政府行政流程角度来看,传统的行政流程是一种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工作流程模式,它以行政职能为中心,这种行政流程工作方式的典型特征就是层级明确、责任清晰、自上而下的命令系统,但是它常常将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分割成各个细小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掌管在不同的行政职能部门中。伴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行政流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求,笔者从公共行政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将传统行政流程进行重塑的必然性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官僚制的弊端。传统的公共行政是建立在政治行政二分法、官僚制理论和微观管理理论这三大理论基础之上,可以说,传统行政流程的基本特征是以官僚制作为流程体系建立起来,随着公共行政现实的发展,官僚制的弊端也日渐显现:传统的官僚制行政体制,其一切组织设计、工作流程都是围绕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这种效率优先的价值体系和当前的民主价值、顾客至上价值理念背道相驰;传统的官僚制提倡专业化分工,将公务人员按照专业特长进行职能划分,将政府划分成一个个专业的职能部门,容易造成部门利益主义和公务人员创造性的缺失;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和命令指挥系统造成行政内部信息畅通受阻。

第二,新公共管理运动为行政流程再造提供了理论基础。20实际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倡将“企业业务流程”再造运用到政府部门,以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这一运动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国克林顿政府的政府再造运动。

二、行政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

(一)行政流程再造的含义。关于行政流程再造的具体定义,学界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综合这些观点,其基本的核心理念存在一定的共识,笔者在此将行政流程再造的基本含义作如下界定:行政流程再造是指将现代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引入行政流程中,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过程和办事程序等进行重新设计,以行政流程为中心进行再造,实现政府行政绩效的显著提高,从而不断增强政府政治合法性,赢得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认可和满意。

(二)行政流程再造的理论基础。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为行政流程再造建立了理论基础。“业务流程再造”最先是应对企业发展而提出,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政府再造实践中,并且产生巨大影响。

第一,“业务流程再造”强调将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转变为流程型组织结构;第二,“业务流程再造”提倡进行跳跃式发展,进行放权、组织扁平化和信息化建设;第三,“业务流程再造”主张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流程再造的运用。

三、行政流程再造的三种模式

综合国内为行政流程再造的实践和学术界关于行政流程再造的基本理论,笔者将行政流程再造的模式归纳为三种,分别是:流程规范,流程优化和流程再造。

(一)流程规范。1.流程规范运用的基本情况是现有流程基本上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只是存在个别问题,进行微调即可;2.流程规范主要是在领导的支持下,在组织内成立流程规范小组,对于流程问题进行解决即可。流程规范涉及的流程范围比较小,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

(二)流程优化。1.流程优化运用的基本情况是现有流程问题较多,但是基本上可以接受,需要处理流程中不增值或价值较少的流程;2.流程优化需要高层级领导给予支持和关注,成立跨职能部门的流程优化小组,既包括组织内成员也包括外聘的咨询成员;3.流程优化的范围仅在本级政府内,涉及不同部门,优化时间比较长。

(三)流程再造。1.流程再造运用的基本情况是完全摒弃现有流程,进行流程的重新设计;2.流程再造需要高层级领导特别关注和关心、重视程度高,需要由专门的全流程再造团队进行,同样需要内部人员和外部咨询人员合作;3.流程再造的范围涉及整个政府机构、整个工作的流程,包括同级不同部门、上级和下级等,甚至是政府外部组织,因此再造过程本身比较复杂,所需时间最长。

四、结语

随着我国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行政流程在现实行政发展中遇到种种阻力,同时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发展,进行行政流程再造不仅是走出传统官僚制弊端的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提升行政效能、满足公众需求,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郑勇.浅论行政流程再造[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2.

[2]李福海,雷咏雪.改造行政流程――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1998,06:34-35.

[3]蔡立辉.基于电子政务应用的行政流程再造:问题与对策[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03:28-36.

第12篇

关键词:出租车 ;行业管理 ;寻租理论

一、出租车行业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1.出租车行业的基本概念

出租车,是指经主管部门批准的按照乘客和用户意愿提供客运服务,并且按照行驶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车。出租车已成为我国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城市的“窗口”和“名片”。

2.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把市场规制过程看成是一个寻租过程,把视角扩展到规制的政治决策过程,使他们通过各种合法和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即经济寻租)的目的。寻租理论指出,市场规制是消费者、企业和规制机构相互进行的社会“结约”过程,即规制的过程实际上是指消费者和企业在对规制政策及其后果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综上,寻租理论认为寻租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在市场经济中,只有政府才能借助于法律和政治权威运用强制性手段,创造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为维持一部分人享有租金。

二、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来看,我国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总体上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中,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1.对总量进行控制导致权力寻租

权力寻租,是指握有公权者以权力为筹码谋求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总量控制之所以会产生权力寻租现象,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总量控制政策使得出租车运营许可证成为了稀缺资源,在出租车运营许可证能够带来高额利润的情况下,许多人会想方设法去获得出租车运营许可证,这就有个发生权力寻租的可能性。

(2)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他们也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在面对巨额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出现腐败,这就为权力寻租成功提供了可能性。

(3)目前的监督机制不完整、不健全给了权力寻租生存的空间,假如监督机制健全完整,监督机构有能力监督一切行政行为,那么即使上述两点都成立,权力寻租也不会发生。

2.对车型的规定容易导致寻租和腐败

政府确定哪种车型作为出租车,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汽车企业可以因此获得巨大的利润,另一方面,汽车企业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所以,许多汽车企业会通过寻租等手段影响政府的选择。因此,对车型进行规定很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3.统一定价导致价格水平不合理

(1)黑车泛滥。在北京市城管部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调查者将黑车泛滥的原因归纳为七点,其中第七点就是黑车在价格方面的优势,为其生存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正规出租车的价格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消费者之中的很多人甘愿冒安全无法保障和服务质量低下的风险乘坐黑车,说明了目前我国出租车的价格还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2)空驶率过高。出租车价格不合理的另一个显著表现就是空驶率过高,目前哈尔滨出租车市场的空驶率高达40%-50%,空驶率过高,一方面和出租车数量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出租车定价过高有关,假如消费者都认为出租车的定价不高,那么就不会有如此高的空驶率,更不会出现公交车拥挤的现象了。

三、善我国城市出租车行业管理的对策

1.建立独立的出租车运营许可监督委员会

建立独立的出租车运营许可监督委员会,不但可以增加出租车运营许可证在投放过程中的透明度,防治寻租和腐败的发生,还能帮助那些在申请出租车运营许可证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让他们有更大的机会获得出租车运营许可证,同时,这也间接地反垄断做出了贡献。

2.调动一切力量对出租车行业进行监督

要想解决权力寻租和官员腐败问题,必须调动一切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到对出租车行业的监督中来,只有将人大的权力监督,政府机关的行政监督,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大众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大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才能成功地杜绝寻租,遏制腐败。

3.增强出租车行业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

出租车行业的主管部门增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政府增加政策制定和执行透明度的措施主要有:在政府网站上对整个拍卖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在拍卖经营许可证之前公开拍卖的数量、价格和申请购买者的信息等。

4.因地制宜地规划出租车的数量

(1)对出租车市场的供需状况进行调查。进行科学地调查,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为了更好的完成调查工作,中央应要求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调查组,由财政统一拨款,由地方政府的领导专门负责,同时,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各地政府可以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调查和对材料的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适合的措施。对出租车市场进行的调查将清楚地表明各地出租车市场的供需状况,此时政府要做的便是针对不同的供需状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政策,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既缓解供大于求的空驶现象,又能让那些交通不便的地区拥有足够的正规车租车。

四、结论

我国政府对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效果不是很好,很多管理措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还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对于政府而言,如何防止垄断及寻租问题的产生,是摆在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在改进管理的道路上,政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第3条

[2]卢现祥.《寻租经济学导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3]李静.出租车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