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2: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公共事业管理;非政府组织;参与
引言
在新时代下,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渐显现,有利于我国顺利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日益发展的浪潮中,“三农”问题不断显现,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社会都需要集中大量的政策资源,投入到农村中,而基层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要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理念,以社会市场为导向,通过不同途径吸纳不同类型的非政府组织、力量,使其参与到农村改革发展、公共事务管理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1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必要性
就非政府组织而言,其概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不同国家文化,其适用的对象范围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在美国,它被叫做“非赢利组织”“第三部门”;在英国,被叫做“志愿组织”;在我国,非政府组织也有新的意义。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至关重要,体现在以下不同方面。
1.1可以有效解决当下农村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共服务“均衡化”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就是说,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缩小城乡、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其持续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同地区出现很多喜人景象,比如,文化下乡、村村通公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公共事业产品、服务缺失的问题,很多方面供给不足现象普遍化,比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满足农民的超常需求、特殊化需求,而这些是政府乃至社会市场都无法满足的,有利于解决农村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健康发展。
1.2有利于减轻是政府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压力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比如,“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对这方面予以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等。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已有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该地区发展的所有费用,上级政府在这方面的拨款也无法解决地方政府的根本问题,加上社会市场筹资资金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无法为该地区发展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面临着巨大多财政压力。面对这种情况,非政府组织可以根据地区发展情况,投资建设一些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此外,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的知识水平持续提高,社会市场意识不断强化,可以自行组织相关人员,筹集资金修建相关的设施,共同使用,构建一种极具特色的农村产品供给形式,满足所需的公共产品。
1.3有效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就公共选择理论而言,政府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政府失灵”问题时有发生,无法为农村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就其非长期行为来说,极易出现这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弄虚作假,加上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方面模糊化等问题,农村公共物品短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政府失灵”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率。具体来说,体现在不同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是非政府组织记忆接近被服务的对象,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完善经营管理方法,在减少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运营效率,成为政府的好帮手,在和政府共同作用下,有效解决民生问题,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提供有利的保障。
1.4倡导草根民主,有利于构建社会民主平等网络。就非政府组织而言,极具优势,体现在不同方面,比如,有效贯彻党一系列方针政策,维护好新时期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加快基层民主化管理步伐做好铺垫。在治理乡村过程中,作为最广大、最有力的农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自治组织具有的其它功能也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参与农村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已有的协调功能。此外,在非政府组织作用下,能够动态监督政府啊、官员等,进行多样化的评议,有效防止社会大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确保政府行为更加合法、合理。
2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中非政府组织参与对策
2.1转变政府施政理念,优化完善非政府组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转变已有的观念,已有的施政理念,为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要优化“全能政府”传统模式,确保政府有清晰的行为边界,明确侧重点,把重心放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到对应的农村公共管理中,构建全新的公共管理新体制,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点,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的客观需求。
2.2优化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政府管理形式
在新时代下,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等的社会资源动员组织能力都比较强,扮演着全新的角色——“准政府组织”。面对日渐复杂的社会市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让相关的组织和政府机构保持独立状态,成为一种重要的中介组织,优化公共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个性化服务。还要积极引导城市非政府组织,优化配置公共管理资源,提高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政府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为非政府组织出谋划策,制定可行的发展方案,科学布局,防止盲目发展,要根据地区发展特点,适当增加一些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随时动态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效解决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3政府要坚持培育发展、监督管理同步进行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逐渐步入崭新的阶段,农村非政府组织日渐增多,规模日渐扩大。随之,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机关等无法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督,巧妙地引入社会评估机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实现监督管理社会化的关键所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比如,以定期、不定期形式有效开展绩效评估报告,定期组织群众类型的评议,促使非政府组织更加健康、高效。在服务方面,要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性质,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从根源上解决存在的缺陷,有效抵制各类非法行为。
2.4培育急需要的非政府组织
在新形势下,规模小、人才缺乏等都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远远落后于其它国家、地区。面对这种情况,政府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培育更多新型的非政府组织,满足农村多元化发展客观要求,促使非政府组织走上均衡发展的长远道路。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更好地了解非政府组织,筹集更多的民间资本,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还要动员农民,构建不同形式的互动组织,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政府要统筹兼顾,要有所侧重点,加大这些非政府组织投入力度,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对象,比如,公益性民间组织、科技教育民间组织。
2.5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资金、组织保障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多角度、多层次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服务力。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加大支持力度,适时注入适量的资金,确保非政府组织运营有足够的资金,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现象。还要采用构建专项资金的形式,促进农村非政府组织持续发展,要全方位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要求,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有效完成本应该政府提供的服务。还要优化完善相关条例,提高个人、企业事业慈善资助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发挥信贷政策等作用,给以非政府组织一定的优惠,为使其拥有足够的发展资金。此外,政府要以定期、不定期形式全面而系统地培训农村非政府组织骨干力量,对其进行再教育学习,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必要的国家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具备专业化的技能,能够为非政府组织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有效帮扶普通成员,共同进步,提高自身综合技能。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非政府组织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缓解中央、地方政府压力,解决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公共事业服务短缺问题等,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要通过不同途径,促使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其中,比如,寻求国际组织的帮助,在农村构建城市相关组织分机构,为农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中介、医疗,促使非政府组织在这些方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文化建设、科技事业、卫生事业。以此,改变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现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作者:蒋华俊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70-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向前推进,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对应用型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明显加大。但目前公共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教学安排上,对培养应用型技能的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存在实践教学理念滞后,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力度,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包括专项技能训练,办公系统软件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密不可分,是一体性的教学,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环节,在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各有不同,必须从实践教学理念、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评价、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等方面认真加以研究,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一、更新教学思维方式,确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念体系
1.应用型本科教育应以“能力”为中心,侧重操作技能训练。目前我国的本科院校属于传统型即研究型的类型居多,其教育理念是“崇学为上”,侧重学术研究,无论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还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均以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校文章为标准,这使得教师的工作重心偏重在研究方面;而应用型本科即教学型的教育理念应为“学术并举,崇术为上”,就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是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有针对性地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在美、英、日等国的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已达50%以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案,而我国不少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时数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而且缺乏整体性的安排。
2.不能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而应把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从追求普遍原理、固定的概念、内在的因果关系等转向实践兴趣,使教学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与整个社会,把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把理论教学充分带入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培养从事管理工作及科研工作的人才,尤其是要为基层组织培养实用型人才,进入企业、乡镇、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工作。因此,在课程的开发上,不能几十年一贯制,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应根据基层组织工作的特点,开发出具有操作技能的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缩短进入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
3.实践教学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而不是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应用型人才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而能力培养的兴趣点不是首先来自于理论教学,而是丰富的社会实践以及对实践技能的要求。现在许多学校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先确定理论教学,再安排实践教学,这实际上是对理论内容进行验证,这是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的误区,没有把实践教学放在应有的地位上,所以常常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不能指导实践,不是实践中出理论,而是先入为主,用理论框定实践。有的学校虽然对实践教学做了相关的规定,但随意性很大,有利于培养应用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实习、训练等实践教学偏少,对老师也没有任何约束力,缺乏严格的管理体制与考核标准,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4.老师不是“教书匠”,而是精通实际操作技能的行家里手。一些学校中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多年在学校工作,有的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高校中任教,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操作技能。一些学校在聘用新教师时,想侧重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阅历,但由于一些政策原因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条件约束,还是过分强调了学历、职称条件,无形中弱化了对实际工作经历和社会工作经验的要求。一些学校也从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及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受制的条件多,操作困难和经费制约,数量少,时间也难以保证,使得兼职教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二、重组教学模块,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面,可以设计以下6个模块。
1.基础训练模块。公共管理专业具有跨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特征。主要应包括: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的基础类课程模块,以公共行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为主的专业类课程模块,以公共政策分析技术、政府部门会计技术等为主的技术类课程模块,以应用写作、英语、计算机操作等为主的能力类课程模块等。应结合各自实践教学目标的特点,提出可行的课程实践教学要求,完善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2.实验教学模块。根据公共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变单一的理论教学模式,按照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实施实践模块教学。加快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包括: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考核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社会保险管理实训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等。目前,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兴办的时间较短和经费等原因,实验室的建设十分不完备,需要大力加强。
3.实习(实训)模块。主要是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在实习场所进行模拟或实际的工作。公共管理专业的实习模块主要包括校外的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以及校内的集中实训环节等。校内的集中实训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的学校在正常教学周内安排出两周的时间,确定一些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集中性的训练,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完成学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各门课程学习任务后,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做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论文(包括毕业论文和一些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现在对学生写毕业论文的不同意见较多,认为抄袭的现象多,学生对写作论文不重视等。这要求学校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把关。公共管理类学生的一个基本功就是公文和各种文字材料的写作能力,这要求在实践环节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这种技能。教师要在平时多进行训练,批改,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学生写作,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写作中,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结构,这对学生参加工作后,在处理文字材料和提高行政能力方面都是有益的。
5.第二课堂模块。第二课堂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组织为主开展的在课堂之外的一些活动,如程序模拟赛、时事热点事件辩论赛、即兴演讲赛、公文写作赛、办公软件操作赛等,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锻炼,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
6.社会考证模块。很多学校已开始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本科教育,推行“双证书”模式,使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高等教育结合在一起,学生毕业后可以拿到本科的毕业证,又取得了“上岗证”。推行“双证书”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体系的建立,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考取的社会证书有: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秘书证等。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的证书考取,如会计类、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法律类等。“双证书”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践,要涉及课程设置、教材研发、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的等各方面,难度较大,但又是一个方向性的改革措施,因此,应把“双证书”教育作为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三、创新考评方式,规范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理论课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试卷等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实践课的考核评价应该与理论课的考核评价有明显的区别,要通过现场考核,提交现场报告、课程设计、实践报告等来检查,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搭建评价体系时,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在评价的内容方面,应尽可能多考核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包括对理论的综合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协作和创新能力、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
2.在评价的形式方面,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成果形式。可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侧重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贡献以及创新能力等。
3.在评价的结果方面,学生撰写的论文公开发表,或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参加各类竞赛的成绩,考取资格证书的成绩,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4.在评价的主体方面,除了学校和专业教师外,还要侧重听取实践单位的意见,校外指导教师的意见以及同项目组同学的评价。
5.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方面,主要是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学生的实践成果。健全教师在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总结等方面的具体考核标准。对学生实践成果较多,成绩较为突出的教师予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学校监管部门应该及时掌握教师实践教学的情况,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问题较多的教师,予以调整工作岗位。
四、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
1.改革教学管理,建立实践教学制度。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下,多数学校是一种“虚拟的学分制”,学生必须按照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上课,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非常小,不利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和“完全学分制”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承认学生取得学分途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当前,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实践教学工作的各项规章规范,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主要规范担任实践教学工作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实验室、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实施细则;实践教学评价及奖惩方面的若干规定等。
2.开放校内实验室,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借助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对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进行有效的利用,合理安排实验的时间,加大开放的力度,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力争尽快建立资源丰富、门类齐全的实验室系统。目前学生实习多是以自己联系为主的分散性实习,稳定性差,实习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脱节,不利于老师的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核难度大。因此应加强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发挥学校与社会的人脉资源优势,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研究机构等组织,建立较稳定的基地,双赢互惠、共同发展,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韩国的应用型大学在聘请教师时,常常把实践经验看作一项重要的条件。德国颁布的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师资的教育资格、知识证明和职业证书方面的要求。柏林科技大学的所有教授都具有工程师资格。因此,我们也应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对校内教师,鼓励他们经过实践学习,考取相应的技术证书;要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定期选派教师到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可以邀请公共管理部门的人才或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业务骨干,或是已卸任的官员进入课堂和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使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优化和加强。
4.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学开展。学校应设立发展基金或实践教学基金,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实践教师,增加社会调查经费、增加师生的教育实习经费,支持实践教学项目的开展,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使实践教学的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或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出发,进行较多的实践教学研究,并在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逐步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邵丽平.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11):68-70.
[2]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 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54-55.
[3]朱正伟,刘东燕.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7,(1):46-48.
[4]彭未名,余芳.论公共管理教育的中国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
【关键词】民主 选举 管理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人生转折的一个缓冲带,学校系统站中连接社会的桥梁,学生刚刚脱离了竞争激烈的象牙塔来到自由的天地,思想上发生了急变,特别独立的机会增多,与社会接触越来越频繁,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在学校这个狭小的环境中形成,人生的抱负也开始逐渐变为现实,班级小环境为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如何保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创设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班级管理体制是每一个班级主任都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选举体制的弊端
在以往班级干部选举中,班主任往往遵从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上去演讲,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民主在日常生活应用的体现,是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机会,选举上的学生是大家的民主,未选的也借此知道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通过每年一次的选举,对上届班级领导班子是一个考验,对个人提供了一个极强的心理素质锻炼机会。但是总结这几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发现学生们的情绪普遍不高,甚至有抵触心理,选票趋于分散,往往从最高票计起,有时最高票总数还未过总数的一半,以所谓的相对多数偷换了多数同意原则的概念,以04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三届选举为例,全班共有39个人全部参加,最高票为19票,其次四位为16票、13票、13票、12票,最高票占总票的41.0%,最低票才有30.8%,显然最高票还不到总数的1/2,最低票也还不到1/3,然后匆匆宣布就职。表面上民主选举,却给当选者以后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选票中普遍存在弃权现象,有的甚至写了一些侮辱选举的话语,对当选者情绪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结果在随后一年的班级活动极其散漫,学生对班干部的支持度不高,活动参加率低,严重挫伤了班级干部的威信和积极性。
二、选举工作困难的原因
首先,社会价值的多元化也渗透到学校象牙塔小小的班级体中。在选举初,尽管同学们参与选举的动机不同,但却反映的班级活动的活跃度。在一个小团体中,个体之间了解信息不充分时,同学们可能仅凭候选人的台上表现来判断投票的方向;一段时间的后,同学对候选人的动机、能力把握的相对清楚,候选人就不能仅仅凭一时的表演,更多的是在选举前与所做的工作,与同学之间相处的关系情况。同学对候选人的偏好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继续当选。这就是为什么“专家”看好的并不使“民众”支持的原因。
其次,作为班主任在没有从思想意识、班级管理体制上“以正视听”。对于班干部的重要性,没有赋予现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新的角度帮同学们认识工作的重要性,仅仅是作为传统班级管理的一个惯例。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工作管理体系,对于当选者上任后的工作职责肤浅的停留在固有的认识上。
缺乏选举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临时通知各个同学开会选举,没有留足必要的准备时间,会议的突然性也容易造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最后,没有建立起一套制度化的、规范的选举体系,采用传统的选举规则,造成班级选举工作的硬伤。
三、选举工作的改革
针对现状,不少班主任绞尽脑汁进行改革,甚至采取强硬的措施让学生到会。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现在的学生刚丛书堆里脱颖而出,往往不仅仅是从学习方面寻找成就感,而现在大学是开放的大学,灵活的课程时间安排,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实现渠道。单单从动机、从思想认识上说教难以令人信服,还必须建立具体的、可操作化的班级干部职责制度,以及相应的选举体系。
(一)、明确班干部上传下达,对内服务同学,对外树立班级形象的职责。积极发动同学自己建立班级干部管理规定以及监督章程,如在此次管理规定中便有一条:如当选干部在任职期间明显不合格可经班级1/3以上的同学联合提名召开班会,投票表决是否继续任职。如票数超过总票数的3/4,同意罢免,重新选举。此举充分体现了班级自治的原则,由同学自己制定规则,对同学也是一种自律,班级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
(二)、格式化选举程序。把每次选举通知每一个同学,留有一段同学反应和准备的时间。开学后的前两周为选举热身阶段,选举工作由同学们自发成立的临时选举委员主持,上一届班级干部不得参与。把当选者的者的演讲限定在对当选后大体工作的安排上或班级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由同学对讲演者提出质疑。
(三)、修订选举规则。
对选举不能采取简单的最高票原则,对最高票的取舍也应该有个最低限度。现在我们对选举严格采取过半数的原则,要求候选人以绝对多数的原则通过,当选者必须占投票总数的一定比例(1/2),如果没有达到,则可在得票最多的候选人间再进行一次差额三的选举,直到达到规定的比例。
四改革成效
在选举工作制度化格式化的同时,班级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同学们自己选举出来的班干团体成了同学对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同学们对班级活动也很支持,班级干部也激发了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内及时作好班级工作,不再是学院和老师的传声筒,学生的“提醒者”,对外积极寻找为同学服务的资源,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学生自己还探索在综合测评,优秀学生、优秀三好生评比中的规则,由同学们自主掌握制定,公开化、通明化,如在适合评比优秀学生的同学中采取博而达计数法,即先给每个备选方案按照偏好次序依稀排列打分,然后计算各个被评者的总分,得最高分者胜出。采用此选举方法避免给选举者两难的选择和被选者因一方面的突出而产生的皮格马力翁效应以及各种人为的因素,使选举者在几个被选人之间都有比较选择的余地,减少了单投票后产生的不良效应,使民主由形式上的民主转变为实质上的民主。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78-03
行政管理学也称行政学、公共行政学或公共行政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行政管理学也是公共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或是基础课程。这一门学科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这几门专业的发展水平。行政管理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掌握管理技能、具有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我国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这门学科的教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学内容体系上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教学方式与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和探索国家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应用性学科。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多、领域越来越广。行政管理学要不断深化对政府管理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逐步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因此,该课程的研究内容要立足我国的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特别是要全面总结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因为课程的教学时数在大多数学校的安排是48课时或是64课时。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段里,要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一一介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一定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原则
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大胆地引进西方先进的行政管理理论,立足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对西方行政管理思想进行合理性的评价,加强对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中国行政生态的适应性分析。实践表明,坚持我国现有的制度框架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格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前提。
2.坚持学科建设的规范性原则。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以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有其特定的范畴和方法体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行政管理学知识生产和发展的逻辑,要注意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规律性,要注意其基本理论问题和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其所固有的规律性。
3.理论教学一定要和中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行政管理学“贵在实用”,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又和行政管理实践结合得非常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分析这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提炼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行政理论去分析当前改革中所出现的问题,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行政管理的具体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学科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根据上面的原则,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作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学科体系上看,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组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行政领导、行政权力、行政信息、行政决策、公共财政、行政伦理、政府公关关系、行政监督、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与行政改革等。在这些基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我们还在以下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补充。比如,在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的教学中补充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理论、公共政策、政治治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这样,一方面补充了学生在行政管理知识结构上的欠缺,让学生对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把握;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理论深度,让他们对政府管理的规律有了更深刻透彻的把握。
2.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时间的把握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主要涉及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重点问题也就是行政管理的教学内容或学科中的重点问题。这就要很好地把握每个章节中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时间安排恰当。最好在每次授课时均有个重点,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每一次课的内容。难点问题包括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中的难点和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对于理论体系中的难点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论述和分析,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要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去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让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政府职能这一章,不仅是整本教材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理解的难点章节之一,是学习行政组织、行政领导、政府绩效管理行政改革的内容基础。这一章节中,重点依次是政府职能基本内容、西方国家的行政职能历史演变、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其中最难的就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这一知识点。政府职能转变不仅是行政管理理论体系上的难点,其实也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一定要结合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要多花时间,灵活交叉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专题授课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增加行政管理中的热点问题。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突出的重大问题或重大举措,以及现实行政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中,根据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情况,我们都会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的内容。在行政组织这一章节中,目前大部分的教材中没有较好地介绍大部制改革的内容,较好的是在教材中提及了大部制这一个名词(夏书章的《行政管理学》第四版,最后一章提及了大部制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用一个课时或两个课时对我国大部制改革作一番分析。这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探讨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利弊、难点、改革的措施等,真正让学生把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我国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结合起来。在行政领导这一章节中,增加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这一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当前领导干部选拔的方式,也让他们明白了领导干部选拔的程序、透明性、必要性,等等。另外在这一章节中,也可以适当增加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知识内容。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章节中,补充在我国现行的一种政府工作人员的用人制度,即政府雇员制。在政府公共关系这一章节中,补充了政府危机公关的相关内容。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适当地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另外,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行政管理学不是一门静止的学科,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不断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观点涌现。该课程的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地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行政管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认识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范式架构,了解基础的行政管理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以便毕业以后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的,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改进传统的讲授法,提升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础知识。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最好的教学法就是讲授法。这也是我们当前采用的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连贯的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相结合进行。所以讲授法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当然,这里所说的讲授法,并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法。而是一种积极的讲授法。首先,要讲清楚。对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原则、理论要讲解、论证清楚,条理要清晰,分析要全面,逻辑思维要周密。其次,要趣味、生动形象。行政管理学并不是一门枯燥死板的学科,在讲授过程中,要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紧密结合古今中外行政管理的实践,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再次,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激情,语言要生动形象,做到抑扬顿挫,引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徜徉在行政管理学知识的海洋中。在这里,作为教师还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增强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最后,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输入给学生,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这种积极的讲授法,有助于改变过去的那种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的情况,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灵活运用专题式教学法
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特别是与行政管理现实结合较紧密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专题式授课法进行教学。专题式教学,能在某一问题上不断深入探讨下去,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求知欲;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及时了解行政管理学科前沿的最新成果和变化趋势;更是提升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解决教学中难点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专题式教学法要求老师在讲授某一专题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思考有关现实问题。根据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专题:当前我国大部制改革的重点、难点及路径依赖分析;我国当前从事行政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行政监督制度有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等。行政管理学中能运用专题式教学法的内容比较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过多地采用。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是现在众多课程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学科,适宜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另外,本科生甚至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没有任何的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对他们来说,行政学的理论知识由于太抽象了,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和概念,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弥补学生不了解社会现实、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事实上,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有一个到两个案例,案例不宜多,在于精、新、有代表性。最好是和行政管理理论上相关的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一些案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当前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让他们能把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收集行政案例,如果有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就更好。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是引领者,尽量调动学生分析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案例分析完了后,要编写行政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案例分析完了后,再梳理案例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采用课堂式讨论教学法
课堂讨论在行政管理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在讲解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针对一个讨论主题,发表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行政管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宜过多安排讨论课,大概在4次左右为宜。在正式的讨论课之前,首先老师应该精心选择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主题,可以是行政管理学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针对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某一现象、某个事例或案例。其次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老师应该把讨论主题布置给学生,提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问题,做好相关的准备。讨论课时,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主题,不偏离讨论主题,注意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畅所欲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对于讨论的主题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更深刻的层面,对于讨论的主题能在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种教学方式,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角色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采用的,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交叉运用。比如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往往会运用到课堂式讨论教学法,在专题授课时,会交叉运用传统的讲授法和课堂式讨论法。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过程,并不是很刻板和僵化的。
总之,我们在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所做的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实施的效果看,确实极好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行政管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提升了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必要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美萍.论提高《行政管理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J].煤炭高等教育,2006(3)
[2]李秉德.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96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理工大学《行政管理学》重点课程建设(XZG-11-03-23)
P键词 本科高校 社区 教育共同体 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10
Abstract University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y. Using functionalism to analyze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becomes the premise of the whole to play an effective function. The subject of in-depth cooper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the need to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dialogue and support the idea, pay attention to the "supply side reform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university community security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und College -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evaluation system etc..
Keywords undergraduate college; community; education community; functionalism theory
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共同体”(Community)的概念,他认为“共同体”是“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能够反映其成员的“本质意志”。共同体的概念应用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共同体,即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责任感的个体联合,或称之为教育者共同主体形态。①同时,共同体的有机性与生命性融入到高校与社区之间,形成教育共同体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即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20世纪以来,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提出,萌发了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并促进其发展。但共同体各主体之间“独立发展”的趋势日益凸显,从功能主义视角分析各主体的资源优势,整合双方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对于构建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功能主义理论简介
20世纪中后期功能主义理论萌发,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帕森斯认为,整体是均衡的、自我调解和相互支持的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对整体发挥作用。同时,通过不断地分化与整合,维持整体动态的均衡秩序(Parsons,T.,1951)。②功能主义探讨部分对维持系统平衡的作用,强调社会各部分在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有秩序地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发挥作用。所谓“功能”,是指各要素在整体中所实现的价值和所达到的效果,其宗旨是为了获取各部分最大价值,使之整合起来达到整体最优化。即各部分的存在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涂尔干非常强调社会的整体性质,强调社会整体层次的需求必须通过其内部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来满足。他认为一个常态社会必须维持某种最低限度的社会团结,他把社会各个部分之间失去平衡的状态称为“社会病态”。涂尔干对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强调被功能主义所接受,他关于社会常态和社会病态的划分也反映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均衡”和“变迁”等范畴中”。③社会是一个有规律有秩序的整体,这种整体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组成,且倾向于“普遍的和谐”,而这种普遍的和谐是基于每一要素产生的影响总和。这一理论对分析本科高校-社区共同体以及每一部分都有很强的解释力,有利于切实地构建本科高校-社区共同体。
2 构建本科高校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可行性
功能主义认为,各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隐性可能性是以主体间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为基础。高校与社区各自具有的独特优势为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同时,各自的这种独特优势与对方的利益诉求相应。利益诉求的实现以对方的资源效用为前提,对共同体来说,资源效用的发挥是对共同体实现的价值功能。
2.1 本科高校的资源
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功能,且这种功能具有稳定性、永恒性、独立性的特点。功能在内容上表现为本科高校资源属性的组合,在形式上表现为本科高校对外发挥的作用。内容是第一位,形式是第二位,因此本科高校具有的资源是发挥功能的前提。具体来说,本科高校具有显性的资源优势、隐性的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
(1)高校具有显性的资源优势。“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把学校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社区育人环境”。④一方面,高校具有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场所。校园文化广场、活动室、体育馆等可以解决社区缺乏场地、设施的难题,为社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高校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首先,高校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信息系统,形成了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的完整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提炼、使用、反馈。其次,高校的信息系统涵盖不同种类的信息。包括工业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时政信息等,其中高校拥有的教育改革方向、招生资讯等信息都是独特的信息资源。最后,高校具有的信息资源可以最大程度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为社区成员的再教育与发展提供条件。
(2)高校具有隐性的资源优势。所谓的“隐性资源”是高校在精神文化层面对社区成员身心发展的隐性引导的“内驱力”。学校可以传播先进文化,感染社区成员,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为社区人文精神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首先,从文化底蕴方面看,本科高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与社区的交流与合作中社区成员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从道德法纪方面看,培养合格公民是高校的主要目标。我国已步入法治社会,知法懂法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从校园关系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的交往还是驻留于真挚情感交互的阶段,心与心的交往体验会让社区成员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增加社区成员心灵的“近距离”沟通,从而将促进和谐社区的形成。这种“隐性资源”是无计划、间接、内隐地对社区发挥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高校具有人力资源优势。“世界银行发表报告指出,当前世界财富的64%是由人力资本构成的。人力资源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决定了未来的经济等领域的竞争,不是物质资源,而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也就是说人力资源优势将成为最根本的竞争优势”。⑤本科高校在人力资源方面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在教师方面。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维、严谨的科学文化素养,老师是一位“塑造家”,可以对学生与社会成员的行为以及思想进行“雕塑”;第二,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散发出来的科学文化精神,涌动出来的创新活力,迸发出来的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可以给社区带来青春与活力。在共同体中,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投入到社区服务之中。第三,在专业配置方面,高校设置的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众多专业在社区中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为社区专业人员提供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方法。高校教育是社区教育的“设计师”,高校根据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习、交流,推动社区工作人员掌握科学的工作技能。因此,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激发社区发展潜力,实现社区科学化、年轻化、个性化的发展。
2.2 社区的资源
迪尔凯姆强调分析整体时,把总体的组成部分看作是完成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从某种角度来说,社区是社会的子系统,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社区的放大。因此作为社会部分的社区同样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满足学校的需要,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1)社区是个小社会,具有“社区办社会”的特点。“社区办社会”是指社区具有社会的构成要素,每个构成要素履行特定的职能,实现社区内部的“社会分工”。首先,社区具有管理功能。稳定是社区发展的前提,管理是实现稳定的基础,有效的管理是社会成员和谐相处的条件。其次,社区具有教育功能。社区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相对稳定,有利于对社区成员产生教育影响,促进身心发展,提升文明素质。最后,社区也具有政治社会化功能。通过社区,成员既可以主动参与社区中的政治事务,又可以逐渐获得政治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扮演社区的构成要素,履行相应的职责,体验社区生活,通过社区民主生活培养民主意识。
(2)社区拥有众多的特色资源。如今,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针对某个社会问题展开调研。社区中含有大量的民俗故事、名人轶事、名胜古迹、特色建筑、自然风景等,是学生进行科研活动的“试炼场”。本科高校可以利用社区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开设地方特色课程,传播历史文化,扩大社区影响力。
(3)社区是天然的实习基地。多数本科高校的教学模式为“3.5+0.5”,这就意味着最后半年需要寻找实习地点,而社区可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从经济结构而言,社区职业结构中所需人力的数量与种类,影响学校的组织与课程,学生的抱负水准与学业成就,往往受其家长、社会等背景的影响。⑥社区是个“小社会”,社区内部的职能分工提出了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学校培养的不同专业的人才可以与社区形成供需平衡。社区成员之间的交往与实习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科高校与社区之间存在诸多共性:皆担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皆释放社会正能量感染周围群体,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说,二者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态度和共同的价值观时,才能减少社会的冲突,促进社会向前发展”。⑦
3 构建本科高校与社区共同体措施
3.1 树立对话与支持的理念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狭义上的教育思想占据着主流意识,认为学校是负责教育的主体,承担教育的全部责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使得这种思想不攻自破。现代广义教育思想认为学校与社区都是教育的主体,都应当承相应的职能。共同体的建构是两个主体在对话与支持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首先,建立对话关系。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双方的努力,缺一不可。双方要进行对话交流,这种对话须以平等互惠的原则进行。其次,建立支持关系。双方互相支持、鼓励,形成责任共担、合作双赢的利益共同体,真正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
3.2 注重“供给侧改革”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各个结构如何有效地发挥本身的功能来促进社会的稳定。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注重供给侧改革。其重心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在学校与社区教育共同体中,学校与社区都是供给方,双方应该注重供给的改革,提供有效供给。“一去产能”,共同体双方应减少“粗放型”量的增加,加大对创新型产能的投入,打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二去库存”,共同体双方引进新元素加入库存资源中,优化库存资源结构,刺激共同体的新需求 “三去杠杆”,共同体双方应降低教育“杠杆率”,在获得利益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评估。“降成本”,共同体双方应减少合作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补短板”,共同体双方应解决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问题,瞄准目标,久久为功,实现科学发展。共同体双方注重供给侧改革,促进自身的创新发展,提高供给资源的质量,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3.3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合作的保障机制
建立本科高校与社区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是双方利益实现的保障。“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合作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全面协调各个环节,顾及各方面主体的利益。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会碰到诸多困境和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互动合作的保障机制”。⑧第一,建立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制定相关的领导管理体制,例如:建立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委员会或共同体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目标、做出决策、统筹全局等工作,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制度。第三,发挥服务型政府的作用,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共同体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推动共同体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
3.4 建立健全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评价机制
对共同体合理地开展绩效评价,是对共同体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共同体办学效果的有效保障,也是保证共同体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应该体现主体,凸显重点。首先,自我评价。在定期的时间段内,行为主体应实事求是的对自我思想、行为上的表现做出评价,吸取经验。自我评价是将“优点放大化,缺点缩小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开展共同体活动的动力源泉。其次,双向评价。共同体在一段时间的活动交往之后,双方应组织对合作方进行客观评价,为确保评价结果客观性、真实性,可制定规范的评价表。通过评价表对双方过去的合作做出评价,了解双方对未来合作的利益需求,促使共同体准确的定位合作走向,建立更加贴近需求的共同体合作方案。最后,共同体领导小组的评价。定期对共同体合作的活动进行梳理、整合,以便于领导小组整体把握共同体合作的进程,进行管理与指挥。通过评价机制的反馈作用,检验共同体合作的效果,及时准确地反馈共同体出现的问题,调控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共同体向深层次、多方面、高标准的方向迈进。
4 构建本科高校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意义
4.1 实现本科高校的发展
伴随着信息化M程的加快,本科高校不应再是象牙塔里封闭式的教育,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社会相衔接。对于高校来说,构建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可以实现本科高校教育社会化功能。首先,有利于学校融入社会,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竞争力。其次,有利于学生发展。一方面,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的优势,可以与社区组织互动,将课堂理论付诸实践活动,提高认知。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社区活动,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有利于学校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是学校发展的重心,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学校与社区的共建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校与社区两个资源,进而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4.2 实现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杜尔克姆、哈格里夫斯、伯恩斯坦、帕森斯等功能主义者认为,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构成要素,主要通过发挥其社会化功能,培养共同的价值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的”。⑩构建本科高校与社区教育共同体,将给社区带来一系列的正能量。对于社区整体而言,一方面,共同体的建立,发挥学校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建立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社区。另一方面,破解社区人力资源短板难题,高校教师深入社区内部,对社区管理者进行工作技能的培训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或者高校毕业生直接进入社区工作,服务社区。身份认同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其成员对共同体的认可,有利于成员在社区生活中遵守规则,建设和谐社区。
L?016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资助项目“互联网下新建本科高校教育共同体创新研究――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614277008)
注释
① 林上洪.“教育共同体"刍议[J].教育学术月刊,2009.10:20.
② 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57.
③ 于光君.功能主义理论的嬗变与发展[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
④ 张德友.如何构建学校社区教育体系[J].甘肃教育,2006.12:8.
⑤ 曹乐.高等学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D].青岛:青岛大学,2007:1.
⑥⑧ 卢松波.我国中小学学校与社区的互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9、26.
⑦ 张俊豪.功能主义理论及其对教育的适用[J].成人教育,2004.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