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

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

时间:2023-07-17 17:22: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

第1篇

资本结构的界定及计量指标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资本结构,即长期负债与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长期财务风险。其衡量指标是长期资产适合率(等于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之和除以长期资产),该指标一方面反映了资本配置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能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和长期财务风险,下文实证分析时计算这个指标。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变化直接表现为资本结构的变化,企业再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积累的未分配利润是内部资金的主要来源。企业外部资金主要由两个来源: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股权融资主要包括首次上市发行、配股、增发、吸收直接投资以及债转股等融资活动;债务融资主要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发行企业债券和融资租赁。下面我们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变化,然后对其融资行为进行分析。

表1左半部分显示,从总体趋势看1992―2002年全部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不断下降,并稳定在50%左右,尤其是1992―1994年下降很快,其原因应该是:在上市公司的外部资金来源中,债务融资的比例总体趋于下降,通过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比例在不断上升。表1右半部分验证了上述推理,反映股权融资总额与债务融资之比的两个指标从1993年的4.36%和4.38%分别上升到2000年的11.44%和11.37%。也就是说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的股权融资与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的债务融资相比较,从1990年的两个交易所相继成立以来,已经呈现显著的增加。表1所示的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以短期债务为主,短期财务风险很大。

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行为分析

为了对资本结构的形成作深入的分析,下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融资行为,具体包括内源资金与外源资金的比例及变化,外源资金中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比例及变化,债务融资中的长期负债及短期负债的比例及变化,长期资金中股权资本及长期负债的比例及变化。这些结果列入表2中,表2反映了以下情况: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比例在不断下降,即内部融资比例在不断上升,从而其内在的资本积累能力在不断的增强,经营状况不断好转。

在外源融资和长期资金构成中,股权融资除2001年和2002年相对较低外,其他各年都很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尤其是1999年和2000年,在长期资本构成中,股权融资比例高达90%,外源融资中,股权融资达66%,其原因是这两年股票市场持续上涨,从而有利于上市公司频繁、高价、巨量增发和配股。

长期资本构成中,长期债务比例很低;而债务融资构成中,短期债务比例偏高。其原因有三:我国上市公司为了避免长期债务的高成本,大多数采用借新债还旧债进行融资;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比如众所周知的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

2001年和2002年,外源融资比例、股权融资比例和短期债务比例三个指标比其他年份均有所降低,融资结构亦有所改善,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正趋于理性。

第2篇

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吉林省分局

长吉图先导区的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分析

如前所述,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包括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和资金服务的方式为非金融实体经济提供的金融资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如表1所示。从内容上看,可用金融资源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以及保费收入及赔偿金额等。从资金数额看,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额数额最大,2009年至2011年10月,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总量分别为4385.5亿元、5240.5亿元和6034.6亿元,分别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88.1%、89.9%和91.2%,表明长吉图先导区金融资源总量中间接融资的规模巨大。实体经济获得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数额最小,其同期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122亿元、32亿元和81亿元,占正规可用金融资源总量的2.5%、0.5%和1.2%。统计发现,能够发行债券企业数量很少,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每年发行数量较少的债券,因通过债券市场获得的金融资源数量最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分别为227.5亿元、258.3亿元和266.4亿元,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4.8%、5.1%和3.6%。而长吉图先导区内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和赔偿金额在这一时期分别达到241亿元、295.5亿元和236.7亿元,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4.5%、4.4%和4.0%。表1表明保险业供给的金融资源总量与实体经济在股票市场募集的资金额度大体相当。

长吉图先导区的正规金融资源的结构分析

在长吉图正规金融资源统计中,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短期信贷、中长期信贷和票据融资。2009年至2011年10月,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中短期信贷分别为1745.8亿元、1782.5亿元和1930亿元,占本外币信贷总额的39.8%、34%和31.9%;中长期信贷分别为2361.0亿元、3301.8亿元和4005.2亿元,占比达到53.85%、63%和66.3%;而票据融资的数额分别为236.8亿元、136.4亿元和106.1亿元,占比分别为5.39%、2.60%和1.76%。在企业债券筹资中,主要发债品种为短期融资券,其次为中期票据,此外还有较少的公司债券和市政建设债券。而短期融资券的数额相对较少,2009年,短期融资券总计发行10亿元,占整个年度债券发行的8.19%,中期票据总计发行100亿元,占整个年度债券发行额的81.9%。2010年度,企业发行的债券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行数额总计为22亿元,占整个年度债券发行的68.75%,中期票据的发行额总计10亿元,占整个发行年度的比例为31.25%。本年度虽然发行总额较少,但短期融资券的比例较大,中期票据相对较小。截止2011年10月,企业债券发行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市政债券,其数额总计分别达到7亿元、54亿元和20亿元,占整个发行年度的8.64%、66.7%和24.7%,中期票据在数额和占比上都占据重要位置。在企业通过股票发行筹集的资金中,主要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和增发两部分。2009年度,长吉图先导区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14.8亿元,而增资发行达到112.7亿元,首发与增发基本持平。2010年度,2家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6.2亿元,2家公司增资发行募集资金15.6亿元。2011年1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7.6亿元。与以前年度相比可以看出,2010和2011年度,无论是首发还是增发的企业数量和募集资金额均在减少。从保费收入及赔偿数额看,2009年和2010年,长吉图先导区的保费收入分别为184.9亿元和239.2亿元,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赔偿金额分别为56.1亿元和56.3亿元,赔偿数额基本持平。总体上由保险行业供给的可用正规金融资源总量增加。如果将正规金融资源中的短期信贷、短期融资券及保险赔偿金额称为短期金融资源供给,而将中长期信贷、中期票据和股票筹资称为中长期资金供给,那么正规金融资源中,中长期的金融资源占比大于短期金融资源供给。

结论及建议

(一)分析2009年至2011年10月区域内可用金融资源的规模与结构,得出的结论如下:1.长吉图先导区内实体经济可获得的正规金融资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结构,包括金融机构在资金运用和资金服务过程中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资金总量。2.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额分别超过4000亿元、5000亿元和6000亿元,在正规金融资源总量中占比分别为88.1%、89.9%和91.2%,是实体经济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从结构上看,中长期贷款的数量最多,短期贷款次之,票据融资数量最小。3.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量最小,三年发债数量分别为122亿元、32亿元和81亿元,年度波动较大,占正规可用金融资源总量的2.5%、0.5%和1.2%。从结构上看,中长期票据数量居中,但募集资金额占比较大,短期融资券发行数量较多,但募集资金额较小,公司债及建设债券发行数量少,但募集资金额度居中。4.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在股票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总额分别为227.5亿元、258.3亿元和266.4亿元,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4.8%、5.1%和3.6%。从结构上看,企业从股票市场募集资金主要包括首发和增发两部分,首发和增发基本持平。2010年度和2011年度,首发和增发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募集资金有限。5.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和赔偿金额可提供的金融资源总额分别241亿元、295.5亿元和236.7亿元,占正规可用资源总量的4.5%、4.4%和4.0%。从结构上看,保费收入增长较快,赔偿金额在不同年度略有增长。(二)建议1.建立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资本投入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的优势下,建立资本投入的协调机制促进长吉图地区投入资本规模的扩大和增长速度的提升,同时建立多层次的协调发展的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达到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互补。2.培育多元化金融产业主体,增加金融资源配置渠道。制定长、中、短全覆盖,大、中、小并举的金融产业发展战略,增加金融产业主体,实现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扶持中小金融企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市场准入、税收政策、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其发挥经营机制灵活、专业化程度高的优点,满足经济社会中多元化主体对金融资源的需求;适度吸引国际资本参与国内金融机构的经营与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金融产业组织格局,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3.大力发展企业组织,构筑金融资源配置平台。一是要精心打造能发挥长吉图地区自然资源和区域优势的企业“航母群”,并尽可能地延长产业链,形成金融资源的“一点带一线、多点带多线”配置模式;二是要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建立多层次的创业基金,鼓励创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金融资源配置主体。4.充分重视民间资本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民间资本应本着“合理引导”的态度,这种“合理引导”主要包括:一是为民间资本正名,使其有一个宽松的法律环境;二是完善资本市场,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三是完善政策环境,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创业投资;四是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不同层次的金融主体,特别是要允许民间资本相互合作,组建社区合作金融体。

第3篇

一、金融发展、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自1912年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出版和1973年麦金农、肖两人正式提出金融发展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做了大量研究,基本证实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金融体系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与交易成本,进而可以影响到储蓄率、投融资决策、技术创新乃至整个地区长期的经济增长率。随着后来研究范围扩展到国家和地区层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被解剖开,金融结构被纳入到金融发展中去,形成了以银行还是以股票市场为主的不同观点。一种观点强调银行的地位和作用,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制更有利于经济增长;另一种观点强调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制在经济增长中作用更大;还有学者从内生性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和股票市场两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互补的。国内也有很多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比如曹啸和吴军(2002)、李广众和陈平(2002)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有学者分省市或区域来研究两者的关系(周好文和钟永红,2004;梁莉,2005等);还有学者研究了金融发展怎样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比如许长新(1996)、何枫等(2004)、徐琼(2006)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纵观我国金融发展的研究史,前两类研究较多,具体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途径的比较少,并且基本没有考虑各地区股票市场份额的影响。

二、金融结构与债务融资

从最直观的角度看,无论是银行等金融中介还是股票市场,都是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其发达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决策乃至企业的成长。Demirguc-kunt和Maksimovic(1996)证实了这点,他们研究了30个国家长期融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明股票市场、银行部门的发达程度与企业增长密切相关。金融中介的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银行等金融中介具有“储水池”的功能,将不同期限的小资金汇集转换成生产资金,作为资金的“集”“散”中心,它反映了国家和地区间资金供给量的大小。当资金完全由市场来调配的时候,利率、股息等融资信息就反映了适当的企业使用适当资金的能力;当资金完全由政府支配的时候,融资信息就反映了国家调控的方向。二是银行等金融中介还有提高企业业绩促进企业增长的作用。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资金配置形式,他们有能力且有动机对资金的使用方进行监管,因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金总是流向效率高、业绩好的企业。总体来讲,在金融中介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的融资环境变得比较宽余,在我国权益融资受限的情况下企业债务融资就会多一些,我们预期银行等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和债务比率成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还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的内部结构。银行等金融中介同时提供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而股票市场提供的是长期性资金,因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到企业长期债务的融资水平。可以预期,一个地区的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的越多它的债务期限越短。

制度背景

《资源约束型与需求约束型体系》的发表和《短缺经济学》的出版,使科尔成为“预算软约束”的鼻祖,自此“预算软约束”被认为是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投资低效的原因之一。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存在“预算软约束”,其原因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为原有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并且金融业中国有银行一直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市公司和国有银行就像是政府的两只左右手。这就会造成一方面企业的决策很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而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时候出于“父爱”政府会出手相救,要么直接给予补贴使其看起来经营良好可以得到银行的贷款,要么政府可以通过国有银行向企业贷款。林毅夫等(2004)证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预算软约束现象;李增泉、余谦和王晓坤(2005)的研究则提供了我国地方政府或大股东通过并购重组补助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Khwaja和Mian(2004)、Sapienza(2004)研究表明具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即使没有陷入困境也会得到更多的政府优惠补助,特别是当银行也被国家控制时,政府通过银行贷款对企业进行补助的现象就更为普遍;而Fan(2005)在对跨国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的研究中发现,政府银行贷款的补助形式中主要是长期贷款。国有银行的主导地位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决定了在国有银行份额比较多的地区企业的债务融资和长期借款比较多,在非国有银行份额比较多的地区企业的债务融资比较少、短期债务比较多。

基于我国的金融发展历程,本文将我国的金融结构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我国目前并存的两种金融体制(即各地区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和股票市场的份额),第二层是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内部结构——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

研究设计

一、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债务比率LEV,即资产负债率,用债务总额/资产总额计算得出;在资产负债表中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通常被列到短期债务中,但这部分的性质仍然为长期债务,因而衡量期限结构的变量有两个:

债务期限结构1(TERM1)=长期债务/债务总额

债务期限结构2(TERM2)=(长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债务总额

为了详细地了解我国债务融资的情况以及长短期债务受金融结构影响的程度,还设置了短期债务比率和长期债务比率各两个指标:

短期债务比率1(short1)=经营性短期债务/总资产,其中经营性短期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短期债务比率2(short2)=短期债务/总资产

长期债务比率1(long1)=长期债务/总资产

长期债务比率2(long2)=(长期债务比率+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总资产

2.金融结构的变量

戈德史密斯是最早以实证研究方式研究国家层面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学者之一。在指标的选取上,戈德史密斯创造性地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存量和流量指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金融相关比率指标(FinancialInterrelationsRatio,FIR),它是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义指标。除此之外还包括金融构成比率、金融工具比率、金融部门比率、分层比率、金融中介比率、融资比率。国内学术界在计算金融相关比例时,采用了各地区银行当年年末贷款余额与各地区当年GDP之比作为衡量我国地区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此外,Rioja和Valev(2002)采用商业银行资产和商业银行资产与中央银行资产总和比值的方法衡量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分配储蓄资源上的重要性,因为相对而言商业银行在分配储蓄资源上比中央银行更有效率;还有国内学者借鉴了戈德史密斯分层比率的方法,即货币类、证券类、保险类金融资产分别占金融资产总和的比率;周立(2002)、周宁东和汪增群(2007)在研究金融发展时注意到了不同类型金融中介的影响,采用了金融市场化比率(FinancialMarketzationRatio,FMR,即各地区当年年末除去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份额);朱恒鹏(2007)对中国各地区资本自由化进程的研究中,从以下四个方面衡量我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资本自由化进程:制度性因素、经济因素、货币供给与金融发育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水平,并把这四个方面分解成更为细致的分指标,其中金融市场的市场化水平中包括了银行及其他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股票市场两个方面。借鉴以上研究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各地区的金融结构:

(1)股票市场的份额(STOCK)

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是企业融资中此消彼长的两大主要渠道。现有的国内研究证明,我国企业的融资并不遵循国外经典的啄食理论,而是一种恰好相反的融资顺序,首先是权益融资然后才是债务融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一个地区中企业有较多的权益融资渠道的时候,必然会减少对债务融资的需求。因而各地区股票市场的份额代表着该地区企业所能够利用的权益融资的难易程度,代表着企业外部融资中可以有多少由股票市场来解决,股票市场的份额和企业债务融资、长期债务是一种相反的关系。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各地区上市公司总资产所占份额来代表各地股票市场的发展。

(2)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FIR)

在借鉴国内外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以金融相关比率FIR(各地区金融机构当年年末贷款余额和各地区当年的GDP之比)作为金融中介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3)金融中介的内部结构——非国有银行的发展水平(FMR)

考虑到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借鉴周立(2002)、周宁东和汪增群(2007)的做法,采用金融市场化比率(FMR,各地区当年年末除去四大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份额)来衡量金融中介的内部结构。

3.控制变量

(1)企业成长性GROTH。Myers(1977)提出拥有较多成长性的公司使用长期债务融资较少。由于投资不足问题的存在,随着公司成长性的增加,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会增加。公司可以从三个方面减少这些冲突:一是减少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的比重,二是在签订债务契约时加入限制性条款,三是缩短债务的实际融资期限。因而具有较多成长性的公司应当使用较多的债务融资和较短期限的债务。国外后来的大部分经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Braclay和Smith,1995;Guedes和Opler,1996)。本文采用三年的平均主营业务增长率来作为企业成长性的代替变量。

(2)资产期限(AM)。企业应该使债务和资产的期限相互匹配。如果债务的期限比资产的期限短,当债务到期要偿还本金时手头就没有足够的现金。本文用AM=固定资产净额/当年折旧来表示。

(3)公司规模(SIZE)。大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水平较低、破产风险低、融资成本较低等原因具有使用长期债务融资的优势。Fama和Jenson(1983)、Rajan和Zingales(1995)等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点。本文采用企业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来表示公司规模。

(4)可抵押的资产(MORT)和盈利能力(EPS)。企业可抵押的资产多少和赢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可以得到贷款的可能性和贷款的多少。可抵押的资产MORT=(固定资产+存货)/总资产;赢利能力用每股收益eps来代替。

(5)年份(DYEAR)。为了控制年度效应,增加了年度哑变量。

二、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2-200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由于新上市的公司一般股权融资的份额较大,资本结构不稳定,因而本文选取的样本公司是2001年以前已经上市的公司,并且删除了(1)ST、PT的公司;(2)金融行业的公司;(3)数据异常和缺失的公司。最后得到854个样本公司,共计2562个观测值。公司财务数据来自wind资讯系统,各地区的数据来自各年的金融统计年鉴和中经网。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1中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平均为45.54%,和杨兴全(2006)的研究结果差不多;而根据Rajan和Zingales(1995)的研究,西方7国的资产负债率(账面价值)分别为:美国58%、日本69%、德国73%、法国71%、意大利70%、英国54%、加拿大56%,Boothet(2001)。对印度、韩国、巴基斯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结构研究表明,我国的债务比率偏低,和我国企业首选权益融资的研究结果是对应的,也说明了金融发展中考虑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必要的;两个长期债务融资的比率均值分别为14.7%和18.1%,这和肖作平(2005)统计2001年和2002年的期限结构在15%左右浮动的结果差不多。根据AntoniosAntoniouetc(2002),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债务期限结构均值为58.8%,长期债务和总资产的比重为14.2%,所以和国外的研究结果相比我国的债务期限要短得多。我国包括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后长期债务比率为8.7%,两个短期债务比率的均值都在30%以上,短期债务占了债务融资的绝大部分。

2.各地区债务融资数据的均值

从各地区的债务结构统计数据(表格略)上看,地区间债务融资比率和期限结构差距比较大,债务融资比率最高的地区为55.4%,最低的地区为32.3%;期限结构的差距更大,考虑(不考虑)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的期限结构的最大最小值分别为37.6%(31.6%)和11.4%(9.4%),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格略)得出p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

3.实证检验

(1)不同类型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Y=a0+a1控制变量+fmr+fir+ε,其中Y分别为lev、term2、long2、short1。

金融相关比率表示了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表2表明在金融中介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债务比率较高,有较少的短期债务;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水平和债务融资比率、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并且在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比较发达的地区,企业的长期债务较少短期债务较多。也就是说非国有金融中介主要为企业提供了较多的短期债务,而国有银行为企业提供了较多的长期债务。由于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和国有银行相比相差太大,因而企业债务融资的多少还是依赖于国有银行的信贷份额,即非国有银行等金融中介的资金配置力度要远远小于国有银行,所以在金融中介(包括国有的和非国有的)发达的地区企业有较多的债务融资。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同预期一致(表格中略),企业成长性和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和期限结构显著负相关;资产期限、可抵押资产、盈利指标、规模同期限结构显著正相关。

(2)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发展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

Y=a0+a1控制变量+fir+stock+ε,其中Y分别为lev、term2、long2、short1。

表2显示,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上份额和企业的长期债务融资显著负相关,和短期债务融资显著正相关,但不影响公司的债务融资比率,这和我们前面的预期基本一致。

(3)金融结构分层的重要程度

Y=a0+a1控制变量+fmr+fir+stock+ε,其中Y分别为lev、term2、long2、short1。

第4篇

一、短期负债融资的特点

短期借款作为短期负债融资的重要形式,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借款。短期负债融资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它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短期借款按照有无担保,可分为信用借款和抵押借款。短期负债融资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已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短期负债融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好、成本低、风险大、还本付息的压力大的特点。短期负债融资一般所需时间较短,程序较简单,可以比较快速地获得资金,融资成本普遍较低,如短期借款成本低于长期融资方式下的资本成本;大多数应付账款等自然融资方式,在没有折扣和折让的情况下,可以不考虑融资成本。但短期负债融资的利率波动较大且融资时间较短,因此在融资额较大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资金调度不灵,就有可能出现无力按期偿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二、短期负债融资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企业战略错误,导致融资、投资决策失误企业决策层未根据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企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政治和法律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社会自然因素和技术因素,以及行业环境、经营环境、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准确分析并科学决策,选择和实施了不恰当的公司战略和财务战略;企业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脱离主业,导致融资战略和投资战略等出现失误,融资规模、融资结构、融资时间、融资成本和风险控制等重大融资决策失误,以及投资方向、投资时机、投资地区等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导致融资投资活动根本性错误,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重大融资风险。决策错误往往会带来长远的、重大的、难以弥补的损失,可能会造成整个项目的失败,导致很大的短期负债融资风险。

(二)企业治理机制、管理机制、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风险防范能力低下企业治理机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权责分配不合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不能履行职责,企业重大决策未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导致不能及时识别风险和采取风险应对措施;企业财务内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未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不能很好地防范和处理导致意外损失的风险;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企业偿债能力不足,短期负债融资风险无法控制和及时应对。银行借款融资引起的企业相互信用担保责任,往往在风险控制不利的情况下,给企业带来潜在的融资风险,并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时,可能带来很大的间接短期负债融资风险。

(三)资本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足短期负债融资资金到位快,容易取得,融资富有弹性,成本较低;但偿还期限短,融资风险相对较高。企业股东权益资金不足、股东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原因造成企业权益资本不足,长期负债融资无法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情况下,过分依赖短期负债融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长期投资等回收期较长的项目,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收回资金偿还短期债务,影响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信誉,增大了融资风险,推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企业融资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带来很大的融资风险,长期以来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此外,利率、汇率的变动,经济环境、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变化也会带来短期融资风险。

三、短期负债融资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制订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防范短期融资决策失误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认清外部宏观环境的形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定自身发展战略,对企业投资方向、产品结构、市场布局策略、技术水平能满足市场需求等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研究;根据经济学原理,综合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对行业经济的运行状况、行业周期分析、行业集中度分析、行业吸引力分析、行业结构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行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等行业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企业战略,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低层次扩张,避免企业的短期融资方式、融资规模、资本结构等方面的决策错误。在世界政治格局动荡,地区冲突频发,世界经济整体增长放缓,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下,适当地调整企业战略,谨慎采用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投资方式,谨慎投资,即抓住兼并、收购、重组的机遇,又避免和减少投资、短期负债融资风险已成为关系到企业兴衰,甚至存亡的关键问题。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构和制度,防范和减少短期负债融资风险投资和融资即存在收益,也避免不了风险,正确对待风险,合理减少和规避风险使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股东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的规定,明确决策层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制衡。对重大融资、投资决策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融资风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避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经营风险带来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观念,加强短期融资风险监督,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控制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方案,减少和规避短期负债融资风险。企业内部可以设立风险控制管理的专业机构,发现风险,迅速反应,及时预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防止短期融资风险扩大化。

(三)保持适量现金流,提高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正确的财务战略,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选择适当的筹资方式、期限、利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准确地预测投资额度和短期负债融资的规模,适当调整资本结构,短期负债融资、其他方式融资和股权融资合理配合使用,控制负债规模、利率和使用方向,即保持加权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又保持企业合理的现金流。避免短期负债融资大量用于购建固定资产、周转周期长的存货等资金回收时间长的项目,保持企业资产良好的流动性。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对融资、投资资金进行计划和控制,合理计划短期融资的使用和偿还期限,使有限的资金更好的发挥作用。科学预测利率及汇率的变动,从预测汇率变动趋势入手,制定外汇风险管理战略,规避筹资过程中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积极使用金融工具规避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如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运用金融工具如货币互换,远期外汇合约和货币期货交易来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认真研究租赁、分期付款、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或有负债等带来的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的因素,严格控制企业对外担保风险,认真调查了解被担保企业,深入分析研究担保风险,减少担保风险。

第5篇

短期融资券发展提速

从《办法》规定的发行要素看,短期融资券明显具有发行便利性强、发行条件较为宽松的特点。首先,与企业债相比,短期融资券发行流程相对简单,较为便利。短期融资券发行实行备案制,其唯一的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须在收到材料20个工作日内通知企业是否接受备案,并且企业允许自主决定发行的时间和利率,避免了以往企业债“多头管理”、发行程序繁琐、审批缓慢的局面。其次,《办法》对于申请发行的门槛也相对较低。企业只要具有稳定的偿债资金来源,流动性良好,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盈利就具备了发行核心条件。此外,近3年内进行过信用评级并有跟踪评级安排的上市公司可以豁免信用评级。对于发行额度,《办法》实行余额管理,待偿还融资券余额不超过企业净资产的40%即可。

华能国际、振华港机、国际航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五矿集团等5家企业发行了7个品种共计109亿元的短期融资券,期限覆盖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期,实际利率分别为1.99%、2.59~2.67%、2.71%和2.92%。其中,华能国际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量为50亿元,占总发行额的45.87%。中国铝业发行了实际利率为2.92%,总额20亿元的1年期短期融资券,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均为中国农业银行,并获得了6倍的超额认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发行企业均为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领域的大型垄断性国企,这也充分显示了央行鼓励“瓶颈”产业发展的倾向。

近日,中国联通的2期总额为10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开始在市场招标发行。目前已有华电股份、东方航空、路桥建设、马钢股份、宁沪高速、北大荒、鄂尔多斯等7家上市公司了拟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公告。此外,还有超过20家的大型企业正在进行发行准备。

如此多的上市公司“试水”短期融资券,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股市融资暂停促使上市公司转向债市寻觅资金。5月份开始,证监会启动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后,在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前将暂停新股发行,今后发行新股的上市公司,一律实行改革后的新机制,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停止再融资。其二,2003年下半年以来,银行短期信贷收紧导致相当多的企业流动资金较为紧张,对短期资金的需求较为旺盛。其三,短期融资券的成本优势明显,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财务费用,调整债务结构。

商业银行面临较大冲击

当前,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主体均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优质客户,因此,作为一个整体的商业银行,短期内将面临优质流动资金贷款投放渠道缩小的冲击,并且在承销市场上将面临证券公司的有力挑战。从商业银行同业角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借此争夺国有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的迹象明显,商业银行对客户资源的全方位竞争将日趋激烈。

短期融资券对商业银行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影响是对流动资金贷款的“替代效应”。目前金融机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58%,但是市场上发行的同期限短期融资券参考收益率不到3%,即使考虑到包括发行费用在内的发行成本,与贷款相比成本依然明显偏低。

从目前情况看,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主体均为准国家信用级别的国有垄断性大公司,而这些公司同时又是对商业银行贡献度较大的“黄金客户”。据悉,只要符合《办法》规定的,在华注册的外资企业也可以发行短期融资券。据估计,2005年将至少有30~50家大型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总的规模将在1000~1500亿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金融体系内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的增量为6528亿元,2004年同期这一数据仅为4868亿元。这意味着,今年即将分流的短期贷款总量占到了2004年上半年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量的20.5%~30.8%。因此,下半年短期融资券对流动资金贷款的“替代效应”将不可忽视。

客户资源竞争加剧

短期融资券承销手续费收入(承销手续费行业标准为0.3%~0.5%)可以部分弥补贷款“替代”的利差损失。同时,商业银行还可凭此吸收相应的企业存款,可谓“一箭双雕”。为此,金融同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之间对客户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截止到7月21日,全国已有18家金融机构获得了短期融资券的承销资格,其中的11家商业银行已经获得主承销资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借此机会争夺短期融资券承销市场,而且目标直指国有银行的传统客户。

此外,虽然目前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均为商业银行,但证券公司在承销市场上亦觊觎已久,欲分一杯羹。证券公司由于在证券承销领域具有传统的专业和人才优势,因此一旦大规模进入该市场,将对商业银行承销市场份额形成实质性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缺乏关联度。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断上行,民间融资利率水平高企,但是货币市场利率却不断下行,2005年上半年,代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7日质押式回购利率下降了80.1个基点。短期融资券的一大功绩便是将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联系的更加紧密。

短期融资券的用途是弥补企业短期经营支出,因此其利率定价将不仅仅参考金融市场利率,还将参考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供求水平,发行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这样一来,作为一种短期货币市场工具,短期融资券打通了货币市场与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连接渠道,其利率定价机制将更加复杂,并将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走势。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短期融资券带给商业银行的不仅是挑战,也许更多的是机遇。随着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企业债券融资偏好的形成,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投放过多的压力将逐步减轻,承担过多信贷风险的局面将会扭转,在债券市场的运作空间和盈利机会也会增加。在这一进程中,商业银行可以调整资产结构,增加非利息收入占比,最终实现经营模式的全面转型。从中长期看,短期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融资券进一步促进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融合,全方位提高了商业银行在资金市场的竞争强度,以信贷为纽带的传统银企模式遭遇到了新的挑战。更新观念,主动出击,继续为优质客户及潜在优质客户提供信贷、结算、现金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稳定客户和资金资源,而且应以此为契机,深入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目前我国短期债券市场品种较为有限,主要是短期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受国债发行管理制度的约束,财政部缺乏发行短期国债的动力;由于发债主体的数量限制,政策性银行短期金融债供给较为有限;央行票据则是最主要的短期债券市场工具。短期融资券的问世,将继续丰富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增加短期债券投资选择。

据有关数据表明,上半年商业银行央行票据投资力度较大。由于目前央行票据收益率已经大幅降低,6月末,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为1.63%,比年初下降了163.75个基点。因此,商业银行应加大短期融资券市场的运作力度,提高短期交易性债券在资金业务中所占比例,有效改善投资组合的收益结构。国有垄断型大企业所发的短期融资券由于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好,收益率高于同期发行的央行票据,应在短期资金资产配置中给予更多关注。

短期融资券是短期企业债券的“雏形”,完善了企业债券市场的期限结构,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它灵活便利的发行模式必将对现行企业债形成“倒逼”,企业债券目前存在的发行程序繁琐、利率定价机制不灵活的状况将逐步改变,企业债券市场停滞不前的现状将改观。一旦优质客户更加倾向于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短期和中长期融资4,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战略将彻底改变。

同时,在承销领域,未来中长期企业债券承销业务完全被证券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垄断的格局将势必被打破,商业银行应注重积累承销经验,为未来全面介入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与承销进行“热身”。另外,随着债券市场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其内在的盈利机会也将逐渐显现。通过在二级市场做市,可以提高短期融资券及企业债的流动性,并实现一定的差价收入。

时下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主体虽然仅限于大型国企,但可以预计,随着市场的成熟,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体系的完善,大量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将会逐步参与短期融资券市场,市场主体将进一步增多,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第6篇

摘 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结合对新旧准则的解读及多方参考,在此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提出一点看法。

1 引言

2006年2月,财政部了新会计准则,其中显著变化之一是对金融工具相关概念的引入。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我们以前在旧准则中接触过的,也有真正全新的交易和业务。此外,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工具的非银行会计人员来说,会计准则和会计指南的规定并不十分详细,理解并准确把握其概念、确认与计量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那些对会计不是很熟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难度更大,而且准确理解金融工具的相关概念是关键。由于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内容较多,笔者在此主要对其形成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

2 金融资产的涵义及分类

2.1金融资产的涵义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尽管金融市场的存在并不是金融资产创造与交易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国家经济中金融资产还是在相应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

2.2金融资产的分类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从统计目的出发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衍生金融工具);(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 应收/其他应收账款。

SNA中的金融资产;实际是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记录的这些统计对象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对每一部门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该部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金融负债和该部门已经获得的金融资产,它提供了有关一个部门金融手段运用程度及该部门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双重关系。

一般来说,根据金融资产的经济性质可以将金融资产分为:库存现金(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则根据对金融资产投资交易的持有意图的不同,将金融资产分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3 金融资产的确认

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3.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1.1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主要指期权和期货。但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根据旧准则对长短期的划分,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看出,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仅仅是为了随时通过出售获利,则应当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3.1.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当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贷款和应收款项。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特征: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非权益性的投资;

(2)在初次确认时即明确确定一直持有该投资到期才收回,除非有企业不可控制的原因使得企业无法再对该项投资持有至到期,此时应将其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该投资到期时收回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可知,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中准则持有至债权到期的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此外,对于到期时间短于1年的投资,如果满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其他条件,也应该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此,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持有至到期,也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3 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账款的概念明确,确认相对容易。

3.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与前面三类金融资产相比,可出售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

(2)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

(3)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能是短期持有,也可能长期持有,为了保持计量的一致性,因此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同,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按长期股权投资形成方式或来源不同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3)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投资是否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制及控制的方式或者重大影响分为四类:(1)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3)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分为两类:(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结合前面对金融资产的分析及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同分类,笔者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金融资产的确认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长期股权投资在初次确认时即能确定将长期持有。笔者认为此处的长期为超过一年的期间;

(2)如果权益性投资目的是出于对被投资者的长期控制、共同控制或者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则该项权益性投资无论是否具有活跃市场和公允价值,均应按相关规定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持有意图并不是为了控制或重大影响,则应确认为相应的金融资产;

(3)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也应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应当考虑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4 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当然,由于笔者经验的不足,本文的分析还有待改进。此外,由于会计准则和相关指南对金融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相对比较抽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准确地理解金融资产及其确认,尽快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南才是关键。

第7篇

关键词:债务期限 制度因素 经济环境

企业现金持有行为与债务期限结构不仅受到共同因素的影响,彼此之间也相互影响。研究二者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是分析企业财务行为的重要课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主要流派对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多解释和预期,大量的西方实证研究也取得了支持或相反的证据。最近二十年来,许多研究者观察到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体中一些独特的现金持有行为和融资特征,围绕制度背景如何影响这些国家的企业现金持有倾向和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开始繁荣起来。有效解释这些现象,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突破。梳理现有的研究文献,有助于认清目前的研究进展、各个研究证据之间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提供铺垫。

国内已有的研究回顾分别整理了现金持有行为和债务期限结构各自的文献(毕重林,朱国泓;肖作平),对二者之间的关系仍缺乏专门的述评。本文将着重于这一方面的文献综述,尤其是关于制度驱动因素方面的理论假说和研究证据。

一、经典理论的解释和预期

(一)财务杠杆与现金持有的关系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的各主要流派均直接或间接涉及财务杠杆与现金持有的关系。其中广义静态权衡理论预期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多时,提高财务杠杆可以降低滥用自由现金流的成本;反之当财务杠杆较高时为了控制财务危机成本,企业会努力增加内部现金持有,由此财务杠杆同净现金持有正相关。更为重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后,顺序融资理论的简单模型(不考虑跨期因素)认为给定投资机会,企业将优先选择自有资金满足投资需要,当内部资金不足以支持投资活动时会选择相对安全的融资渠道,如债务融资,所以在此类情况下债务融资同现金持有呈替代关系(Harris & Raviv)。复杂顺序融资模型考虑到跨期因素,认为平衡当前及未来融资成本,财务杠杆是根据净现金规模变化而逐渐调整的,如果企业预期未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现金持有同当期财务杠杆负相关,同下一期财务杠杆正相关。而信号传递理论预期,高质量的企业希望通过发行更多债务以向外界传递利好信号,表明公司的偿债能力得到债权人的认可以及管理层受到债权人的监督;相反在有高负债的情况下提高现金持有利于向外界传递出企业财务风险可控的信号。由此更高的财务杠杆往往与未来更高的现金流相关,这与顺序融资假说的简单模型不同,与复杂模型趋于一致。

此外,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并颇受认可的动态权衡理论,发现资本结构的调整成本阻碍企业的财务杠杆时刻保持在最优水平,在向最优杠杆调整的过程中短期内呈现出顺序融资行为,从长期来看则更符合权衡理论(Fischer, Heinkel和 Zechner;Leland),这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上述理论间的分歧。

(二)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持有的关系

关于债务期限结构与现金持有的关系,不同的理论假说也提供了不同的解释。按照权衡理论的思路,短期杠杆过高将增加财务危机成本,企业应在短期杠杆较高时积累现金,以控制财务风险,这也符合现金持有的预警动机;而当企业自由现金流较多时,为控制成本,权衡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提高短期债务融资、强化外部偿债压力进行缓解 。在债务期限中,短期负债因为有更强的偿债压力,被认为更能有效缓解公司——债权人的问题,包括资产替代和投资过度。信号传递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影响企业的负债能力。Diamond通过模型证明,企业拥有未来盈利情况的好的私有信息时,希望借入短期债务,一方面质量最好的企业投资项目被清算的可能性最低,管理者的非货币收益丧失的可能性也最低;另一方面,这类企业需要再融资时有机会显示自己是低风险类型,从而可以继续支付较低甚至更低的利率。相反,关于未来盈利拥有坏的私有信息的企业希望借入长期债务,否则当这类企业需要再融资时,它们不得不披露自己是高风险,从而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甚至被拒绝融资。但是由于投资者预测到此类企业存在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因此这类企业最终会被驱逐出长期债务市场,只能发行短期债务。这样市场上最终发行长期债务的是质量适中的企业。Goswani,Noe 和 Rebello扩展了债务期限结构的信息不对称效应,研究证实企业对未来短期和长期现金流量的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性)程度将影响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具体地,对未来短期现金流量有较高不确定性、对未来长期现金流量有较低不确定性的企业将有较高比例的长期债务融资,而对未来短期现金流量有较低不确定性,对未来长期现金流量有较高不确定性的企业也更倾向于进行长期债务融资;当企业对未来短期及长期现金流量有相同的不对称信息时,企业将选择短期债务融资。

与上述理论相比,顺序融资假说对企业债务融资期限的优先次序并没有直接回答,所以杠杆期限同企业现金持有的关系在这一理论中并不明确。而期限匹配原则要求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考虑债务期限结构特征,保持与偿还期限短的负债规模更接近的现金存量水平。

第8篇

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普遍偏低,且远低于沪深两市的平均水平。2001年到2006年,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上市公司总体水平,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提高财务绩效的方法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对外拓展市场,对内加强管理。其中,内部管理的核心是营运资本管理。

营运资本是大多数公司所有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公司的整体盈利有着重要影响。营运资本是公司流动陛最大、变化最快、周转性最强的资本。只有保持营运资本各项目在数量上的合理并存、时间上依次继起并实现消耗的足额补偿才能保持营运资本协调、持久地进行下去。为此,公司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寻求合理的营运资本结构,并使平时的营运资本周转努力地遵循这种结构。

此外,在追求营运资本最大利用水平和获利能力的同时,又要确保流动资产的必要存量,以保持良好的偿债能力,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财务风险控制在适当水平。如果企业不重视合理安排这种结构关系,就可能会使企业一定时期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结构失衡,在短期债务到期时,无法变现出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如何优化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结构显得十分重要。

二、相关文献回顾

关于营运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大致结论和观点可以总结为:

毛付根(1995)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投资政策)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融资政策)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本政策。

朱武祥(1997)认为流动资产可分为临时性流动资产和永久性流动资产,临时性流动资产应以流动负债作为其融资来源,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应以长期融资作为资金来源。

戴鹏(2001)认为营运资本是指用于支持企业流动资产的那一部分资本,一般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来表示,即企业为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净投资额。

吕立伟(2004)认为通过降低营运资本可以将被牵制在应收账款和存货上的资金解放出来,用于技术投资或生产经营;促使企业加速生产、加速交货,从而巩固了老客户,赢得了新客户;节约储存空间,削减因存货而发生的一些费用。

王丽娜(2008)指出营运资本政策包括激进型、中庸型和稳健型。通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与极值分布模型,选取沪深两市90家工业企业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营运资本政策绝大部分是中庸型和稳健型,中庸型政策的盈利能力高于稳健型。

吴娜(2008)认为营运资本政策包括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两个方面。按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从低到高的顺序可将投资政策分为激进型、适中型和稳健型;按流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从低到高的顺序可将融资政策分为稳健型、配合型和激进型。综合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两方面,营运资本政策可分为稳健型、中庸型和激进型,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都依次增大。

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大多数将目光聚焦于营运资本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策略,而鲜有对营运资本结构进行研究;基本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整个行业的进行分析,而缺少案例分析。

三、营运资本结构优化的案例

1.流动资产结构

下面以2002年度为基期,对2003—2007年度我国西部某农业板块上市公司流动资产主要项目的趋势百分比计算如表1所示。

接着以流动资产总额为100%,计算流动资产主要构成项目从2002年度到2007年度的比重如表2所示。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到,货币资金绝对量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2007年仅为基期的五分之一左右,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总额比例在2002年最高,2003年大幅度下降,之后一直小幅波动。由此可见该公司货币资金近年来减少得相当厉害,面临着较严峻的短期支付压力和较高的财务风险。这主要是因为2002年以来,除了2004年有少量的净现金流入外,其余年份均为较大的净现金流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在长期资产上投资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营运资本的控制缺乏合理的依据,使其编制的预算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营运资本的预算不切实际,指标不科学,缺乏严密的计量和考核标准;营运资本预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未按责任的归属将营运资本预算及时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公司。与之相反,应收账款绝对量呈上升趋势,2003年是基期的两倍,2007年则将近是基期的五倍。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也呈快速上升趋势。在主营业务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应收账款绝对量和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都在上升,说明公司的销售信用政策越来越宽松,收账工作也不力。存货绝对量从200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从2003年到2oo4年减少得非常快,这说明公司管理层已经注意到了存货积压问题并采取了措施迅速减少存货。

2.流动负债结构

以2002年度为基期,对2003—2007年度流动负债主要项目的趋势百分比计算如表3所示。

接着以流动负债总额为100%,计算流动负债中主要项目自2003年度至2007年度的共同比如表4所示。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短期借款是流动负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05年大幅下降后在2007年又大幅上升。短期借款的激烈波动性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缺乏稳定性,当需要资金的时候便发生大量短期借款,但当短期借款到期时就会产生较大偿债压力。应付账款自2004年大幅下降后一直保持极低水平,这反映了供应商对该公司信任度较低,执行严格的信用政策。该公司2002年应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一直拖欠到2007年才予以支付,这也反映出公司流动性发生较为严重的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已宣布的现金股利。公司从2002年开始直到2006年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绝对额一直保持不变,说明公司采取的是举借新债偿还旧债的措施,这也能说明公司存在流动性短缺。

3.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

(1)营运资本政策分析

所谓匹配战略是指在投融资时,长期投资由长期资金支持,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支持,这样可以达到资产寿命同资金来源相匹配,从而降低流动资产短缺而带来的偿债风险。用一条光滑曲线将总资产曲线各波谷点连接起来,该曲线与总资产曲线之间的部分即为临时性流动资产,这部分应由短期资金(流动负债)作为资金来源,该曲线以下部分为永久性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应由长期资金(长期负债和股权融资)作为资金来源。

从图可以看出,该公司各年的长期融资需求均大于长期资金来源,特别是在2000年、2002年、2003年、2007年和2008年相差较大,这部分资金差额就必须由短期融资来满足,即短期融资除了为临时陛流动资产提供资金外,还满足部分长期资金需求。可见,该公司长、短期融资不匹配,采取的是一种较为激进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其短期融资比例过高,而长期融资不足。

(2)营运资本政策的影响因素

该公司实行的是较为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该公司之所以采取激进的营运资本政策大概可归结为以下两方面原因:

a.流动性短缺

从2002年起,该公司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经历了一个较为剧烈的下降过程,而该比例代表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激进程度。公司2002年应支付给股东的股利一直拖欠到2007年才予以支付,反映出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流动性困难,无法及时支付已宣布的股利。此外,该公司还采取举借新债来偿还旧债的措施,这同样说明了公司存在的流动性短缺。公司存在的流动性短缺迫使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增加,从而导致了激进的营运资本投资政策。

b.对盈利的追逐

营运资本政策可分为激进型、中庸型和稳健型三种,其盈利能力依次减弱。公司近年来在盈利能力上表现一直欠佳,所以公司采取激进的营运资本政策可能也存在盈利能力方面的考虑。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保持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

(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是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在流动资产工作方面的重中之重。非常有必要实施有效的信用管理,减少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数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信用管理包括:建立信用标准、设立信用条件及确定信用额度。

a.建立合理的信用标准。采用比较分析法,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以利润最大或者信用成本最低作为中选标准。

b.设立合理的信用条件。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加大发生坏账损失的危险。为了促使客户早日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但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成本为前提。

c.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公司可在财务部设置风险管理员岗位,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信用评价、建立信用档案。风险管理员可从以下方面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考察企业的注册资本,偿还账款的信用情况,有没有因拖欠税款而被罚款的记录,有没有拖欠货款的情况,其他企业的评价。风险管理员根据考察结果向总经理汇报,再由风险管理员、财务经理、销售经理、总经理讨论后确定给予各客户的信用额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完善更新。

此外,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还应加强应收账款监控力度。首先,强化会计核算和监督。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所在区域建立应收账款核算明细账,对赊销业务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并定期统计各客户应收账款的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及时反馈给公司销售部门和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其次,还应进行收账管理,确保应收账款到期能够收回。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对没有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主要是获得双方供销、财会经办人确认无误并签章的对账单,作为双方对账的原始依据;对超过期限的赊销客户,在发出对账单的同时,需要发催交欠款通知书,及时催收欠款。

(2)科学谨慎地对待长期投资

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资金状况科学谨慎地对待长期投资,事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尽快处置已不能带来收益的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尽可能收回资金,如采取出售、租赁、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加速资产的流动。对可在公司内部进行调度使用的资产进行优化组合、资产重组、优势互补,使闲置或低效率存量资产通过参股、控股、租赁等多种方式对外联营,从账面资产变为可进入市场的流动资产,通过在社会上的优化组合,使现有资产在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千方百计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占用资金,充实流动资金。

(3)强化存货管理

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存货周转率低的问题,存货转变为现金速度慢,降低了经营效率。建议对那些长期积压的存货进行处置,尽可能多地收回资金,对存货进行研究创新,开发出各种新的用途,促进存货的销售。此外,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应根据市场需求对存货进行科学管理,对那些市场销售前景好的存货应提高其比例,对那些市场销售前景不佳的存货应降低其比例,以达到各种存货的最佳组合。

2.合理调节流动负债内部结构

短期融资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满足资金需要、降低资金成本、合理控制风险、保持良好的融资能力。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三者给企业带来的成本是不同的。短期借款利用了银行信用,融资成本最高;应付账款利用企业自身的商业信誉,融资成本最低;应付票据目前多为银行承兑汇票,由于收款人变现要损失贴现利息,往往将这部分损失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转嫁给付款人。因此,应付票据也产生融资成本,但比短期借款成本要低。鉴于成本和风险的关系,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应提高自身商业信誉,进一步增强谈判能力,充分利用应付账款和商业票据,丰富短期融资来源,增强短期融资能力。

3.保持合理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

(1)保持合理的短期偿债能力

按照财务通用标准,企业流动比率不应低于2,速动比率不应低于1。这两个比率是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我国农业板块上市公司应重视保持合理的短期偿债能力,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使之达到或接近标准。

财务报表未能予以反映但也能提高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a.公司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已同意、但公司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公司的现金,提高公司的支付能力。

b.公司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由于某种原因,公司可能将一些长期资产很快出售变现,以增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c.公司偿债的信誉。如果公司的偿债能力一贯很好,即公司信用良好,当公司短期偿债方面暂时出现困难时,公司可以很快地通过各种渠道来解决资金短缺。这种提高公司偿债能力的因素,取决于公司自身的信用状况和资本市场的筹资环境。

以上三方面的因素,都能使公司短期偿债能力高于公司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偿债能力。因此,提高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良好沟通;将那些长期闲置且已不能带来收益或带来的收益很低的长期资产进行清理,在适当时期按合理价格进行变现;提高公司在金融机构、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中的信誉。

第9篇

中小企业在追求价值最大化及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无论是投资计划、营运活动、扩充产能甚至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往往需要长期且大量的资金,公司内部资金来源已不足以解决这些需求。中小企业在追求本身价值极大化及股东利润极大化的目标下,无论是投资计划、营运活动、扩充产能甚至改善公司财务结构,往往需要长期且大量的资金,公司内部资金来源已不足应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同,将改变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国际化及多元化的结果,其所需营运资金也相对地增加而迫切。中小企业筹资或理财方式也由国内的增资发行普通股、特别股及发行公司债等,延伸至参与海外存托凭证及海外可转换公司债的发行。不同的外部融资方式所需成本及其所能达到的效用为管理者财务决策的重要议题。公司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和生产等活动,使公司顺利营运并获取利润,以偿还融资资金与成本。中小企业取得资金的方法在财务理论上称为融资决策。一般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中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包括保留盈余、举债、发行权益债券三种。有关资本结构决策的理论,即是探讨如何才能使公司价值或股东权益最大的负债比例。从文献研究来看财务理论对融资的研究多偏向于融资顺位理论,如 Baskin(1989)、KjellmanA.&S.Hansen(1995)等;资本结构,如萧大正及郑敏聪(2002)、陈隆麒及温育芳(2002)等;或现金增资绩效衡量,如 Jegadeesh(2000)、陈绮佩(2002)等。在研究方法上,则较偏向以统计方法来计算相关因素的显著性。而很少有以决策分析的方式来探讨中小企业如何选择不同的筹资工具。融资工具间的重要性如何?不同形态公司的融资工具排序又是如何?这些问题始终没有涉及或深入研究,而这成为本文的研究切入点,解决融资工具的排序问题。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决策影响因素及常用融资工具

当中小企业有资金需求时,资金来源方式有很多,如向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现金增资、应收账款、商业本票等(谢剑平,2007),但由于各种融资工具的决策效果及相关限制,如资金成本高低、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或中小企业环境与法令规定等均有所不同,因此一般而言,经理人在制定融资决策时会考虑许多因素。

(一)中小企业内部因素

(1)公司规模。当一个公司因规模愈大,经营会来得比较稳健,相对便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所以较易自资金市场举借低廉的借款利率;因此,公司会使用更多的举债来筹措资金,也即公司规模与负债比率的间呈现正向相关。

(2)股利政策。过去十年来,我国信息电子产业成长迅速,营业收入成长速度远大于公司股本膨胀速度,每年度盈余均倾向以股票股利发放方式将年度盈余保留在公司内部用以再投资,如此便可以减少外部举债。

(3)获利能力。一般而言,高获利公司表示其收入比较稳定,资金也较为充裕,有较大的机会保有较高的保留盈余,当有资金需求时,可先以充足的内部资金来应对,对外举债的可能性较低,所以依据融资顺位理论,公司负债比率会与其获利能力程负相关。

(4)资产抵押价值。Scott(1977)认为,若公司发行具有担保的债券,会产生财富重分配的效果,将无抵押担保品债权人的财富,移转至股东手中,使股东权益价值提高,资产抵押价值愈大者,负债比例愈高。

(5)事业风险。事业风险是因未来营收的不确定性而产生,即变异程度,其会受产业技术、市场景气乃至政经环境而影响。

(6)成长性。Brigham(1995)认为,若其它条件不变,成长愈快的公司愈依赖外界的资金。

(二)公司外部因素

(1)汇率波动。汇率波动影响了一家外销公司的获利能力、净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

(2)利率市场水平。当预期市场长期利率水平未来将走低时,公司可先用短期负债来应对,等到市场长期利率下降时,再发行长期负债来取代短期负债。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期间只有非货币性资产才不会贬值,此时若以负债融资,将来债券到期时,实质债务会降低。

(三)中小企业特性

(1)财务状况(资本结构)。当中小企业债务融资超过一定程度时,因资本结构不健全,财务风险大于其所能承担者,一旦中小企业营运状况不稳定,可能会付不出举债利息,因此为避免周转不灵导致中小企业面临破产危机,经理人往往会考虑中小企业本身资本结构,并衡量杠杆成本效益,以决定融资方式。

(2)销货稳定性与成长性。销货稳定性较佳的中小企业因现金流量较易掌握,偿债能力较强,也较具融资选择能力,故可视其资金需求决定以何种方式筹资;若中小企业预期未来具有成长性,经理人可考虑先举债筹资,等到盈余增加反映在股价时,再发行新股偿还旧债。因此获利高的中小企业,通常在盈余增加后,相对减少举债融资的比重。

(3)资金需求与资产结构比例。中小企业资金运用可分为临时需求及永久投资,若为固定资金需求,如发展特定投资计划、增添资产设备等,因回收期限长,采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现金增资或资本租赁等融资方式为佳;若仅为周转需求,且中小企业可随借随还,则应以短期借款支应。

由上述可发现,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的因素众多,除了公司特性因素外,也与公司管理面、管理者个人因素以及外部资金市场等息息相关。

(四)公司外部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包括发行普通股与特别股等权益资金,而负债则以银行贷款及发行各种公司债最为常见,因此,以下将分别介绍普通股、一般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长期贷款、应收账款、存货融资、商业本票及短期贷款等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常用的筹资工具。

(1)普通股。有些公司拥有一种以上的普通股,这些不同种类的普通股所拥有的投票权并不一样,发行两种或多种类别股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公司的营运。如果有这类股票存在,公司就可以发行这种没有投票权或限制投票权的股票募集资金,而同时仍然能够控制公司。

(2)公司债。企业为筹措长期资金而向一般大众举借款项,承诺于指定到期日向债权人无条件支付票面金额,并于固定期间按期依据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发行公司债可扩大财务杠杆,还可以节税。公司债持有人是企业的债权人,不属于股份范畴对决策没有表决权,公司债不会弱化股东的所有权。安照财务杠杆理论公司债虽有利于公司的资金规划,但也会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

(3)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它可以转换为债券发行公司的股票,通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较低,但当普通股的股股价上涨时,这时债券转换成普通股比债券本身更有价值时,债券持有人就有动力转换为普通股以换取更高利润。可转换债券的优点为普通股所不具备的固定收益和一般债券不具备的升值潜力。

(4)长期贷款。长期贷款可能没有任何担保,但是债权人可以视情况要求债权人以名下资产或该融资方案作为担保,以确保贷款的安全。返还期间多以每月摊还最多,当然也可议定按季、半年或一年返还(张宫熊,2005)。对一家公司而言,短期资金调度不健全,可能会导致所谓的黑字倒闭(黑字倒闭指虽然公司处于获利状态,却因短期资金管理不善导致现金流量不足而破产(周冠男,2002)。良好的短期资金管理可让融资渠道顺畅,资金来源匮乏,也可取得较低的融资成本,通过适当理财,使资金运用达到最大功效。

(5)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转让和应收账款贴现。在应收账款转让的情形下,放款人持有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但借款人在应收账款无法收现时仍须负清偿责任。在传统贴现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将被贴现并售予贷方;应收账款出售后,商自行收响应收账款,并负担所有坏帐的违约风险。在到期日贴现的情况下,商在事先约定的日期支付款项(Ross,Westerfield&Jordan 2004)。

(6)存货融资。一般而言,如果一家公司的债信良好、信用风险低,通常不必利用存货充当担保品,即可取得银行贷款。反的,如果公司的信用风险程度高,为取得银行的短期融通,公司往往必须将存货的留置权转给银行作为担保,才能取得银行的贷款。

(7)商业本票。公司所发行的商业本票主要是卖给其它公司、共同基金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商业本票在次级市场交易,具有高度变现力,也即持有其它公司所发行的商业本票的公司在短短几个钟头内,就能将商业本票兑现。一般说来,商业本票的到期期间介于二到六个月间,只有少数财务体质非常坚强,且违约风险很低的公司才能使用商业本票筹资。

(8)短期贷款。大多数短期银行贷款到期期间低于一年,这是一般公司最常用也最重要的短期外部融资,当银行同意贷款给借款人,会要求借款人开立本票,内容通常记载贷款的金额、贷款适用的利率、偿还贷款的方式、提供的担保品、其它银行和借款人的间的协议等项目

此外银行通常会要求借款人,至少将其活期存款账户中的平均余额,维持在贷款金额某个特定百分比的水平以上,称为补偿性余额。经过评估的后,银行会核准可贷放给借款人的最高资金数额,也即信用额度。银行贷款的成本通常视借款公司的规模、贷款金额、贷款期间以及公司的信用评等来决定(周冠男,2002)。

三、基于VIKOR法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在应用VIKOR 问卷上总共发放60份,回收43份,回收率为71.7,发放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以调查问卷数据作为计算 VIKOR 法的S、R、Q值的基准,以了解此中小企业对于不同融资工具的重视程度,本文VIKOR的演算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计算正规化评估值向量正规化计算公式:

其中,Xij为第j方案在第i评估面之原始评估值。

步骤二:决定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

上式中,j为各备选方案,i为各评估准则;fij为备选方案之i评估准则的绩效评估值,是透过问卷的方式取得;I1为效益评估准则集合,I2为成本评估准则集合;

f+i即为正理想解,f-i即为负理想解。

步骤三:距离及权重指标之计算。

wi 为各评估准则之间的相对权重, v为决策机制系数, v 大于0.5时表示根据大多数决议的方式制订决策,v近似0.5表示根据赞同情况制订决策,v小于0.5时表示根据拒绝的情况制订决策,在VIKOR法中乃将v设定为0.5,以同时追求群体效用最大化和个别遗憾最小化,Qj的意义为 j方案能产生的利益比率。在Qj式中:

所得之值即是群体最大效用,而minjRj所得之值即是最小个别遗憾。

步骤四:根据Sj、Rj和Qj进行方案排序当下面两个条件成立时,则可依据Qj的大小进行排序(Qj越小越好)。

中小企业的分析经由VIKOR的分析后,普通股、一般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长期贷款、应收账款、存货融资、商业本票及短期贷款的绩效评估值,如表1所示。

计算出各融资工具的VIKOR评估值后,接着必须再根据前述方案排序的两项条件,判断出备选方案的间的最终排序结果。首先针对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进行分析。本研究中,备选方案数为5,因此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为1/(5-1)=0.25;而Q值排序第一的长期贷款和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的间的Q值差为0.3567,大于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0.25,因此符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和Q值排序第三的可转换公司债之间的Q值差为0.0861,小于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0.25,不符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和Q值排序第四的应收账款间的Q 值差为0.1344,也小于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0.25,不符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和Q值排序第五的商业本票的Q值差为0.332,大于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0.25,因此符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和Q值排序第六的短期贷的Q值差为0.3954,大于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0.25,因此符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和Q值排序并列第七的普通股和存货融资的Q值差为0.6433,大于可接受利益的门坎值0.25,因此符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其次针对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进行分析, Q值排序第一的长期贷款的S值和R值皆优于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因此符合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要求。Q值排序第二的一般公司债的S值优于Q值排序第三的可转换公司债,因此符合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要求。Q值排序第三的可转换公司债的R 值优于依据Q值排序第四的应收账款,因此符合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要求。Q值排序第四的应收账款的S值和R值皆优于Q值排序第五的商业本票,因此符合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要求。Q值排序第五的商业本票的S值和R值皆优于Q值排序第六的短期贷款,因此符合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要求。Q值排序第六的短期贷款的S值和R值皆优于Q值排序第七的普通股和存货融资,因此符合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要求。

综合可接受利益的门坎条件和可接受的决策可靠度的判断可分析出以下结果:长期贷款是妥协后的最佳方案,一般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应收账款间、商业本票和短期贷为次佳方案,普通股和存货融资为较不理想的方案。

四、结论

VIKOR 法在不同中小企业规模下的传统产业与电子产业所得排序分别探讨,再以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作一综合探讨。一、在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环境下,融资工具 VIKOR 排序第一的是长期贷款,究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受到公司规模与能力的限制,因此较偏向使用长期贷款。在传统产业的大型中小企业环境中,排序前二名是发行一般公司债和长期贷款,排序最后的则是普通股和存货融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规模有限,资金链的压力很大,没有充足的资源、能力,故较倾向于发行债务和长期贷款,而小企业通常没有能力做到上市因此发行普通股是很难的事情。

中小企业受规模的限制,存货融资也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对于中小企业:因中小企业融资仍以贷款为主,因此应建立公司信誉以及足够的担保品,如此才能与银行搭起良好关系,借贷将更为容易。中小企业获利的来源主要是内部生产和外部投资,无论是生产或投资,中小企业都要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若资金周转不灵则会对中小企业造成莫大的损失,甚至倒闭;因此,融资便成为中小企业长短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而中小企业各有其不同的经营形态,例如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类型或公司规模大小等。在这些不同的经营形态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各异,融资组合的比重也有所不同,进而影响融资工具排序的差异。

参考文献:

[1]陈晓红:《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年版。

[2]黄孟复主编:《中国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年版。

[3]Andrea F. Presbitero,Alberto Zazzaro. Competition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 :Friends or foes? J.Finan. Intermediation 387-413,20.2011.

[4]Berger,A.N?,Udell,G.F.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0 (477),2945-2966. 2006.

[5]陈敏菊、曹桂枝:《企业主逃债事件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缺口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

[6]Opricovic S, Tzeng G H. Extended VIKOR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Outranking Method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7, 178.

第10篇

关键词:债务契约;优先权;资本成本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债务契约期限结构和债务优先级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一、引言

本文主要讨论了债务人怎样利用他们的信用等级预期这一私人信息选择债务契约期限和优先债务。在竞争性的债务市场,债务契约期限和优先债务的选择都将影响债务人项目的融资和投资,以及影响债权人对待债务人的方式。对债务人而言,债务结构的选择有两个重要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债权人能够转移债务人权利的能力;二是最近未来公共信息对债务人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假设债务市场是充分竞争性的,不依赖于任何与现有债权人之间达成的不完全协议或契约。另外,即使额外未来债务稀释长期债券持有人的长期债券价值,长期债券持有人也会允许未来债务的发行。本文对举债经营中的初始融资和再融资结构以及债务融资理论几个假设和结论进行阐述。

二、前人研究

诸多学者对公司债务契约期限结构进行探索和研究,一般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债务融资契约期限理论。一是基于契约成本理论,契约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包括债权人、债务人、股东、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供应商、客户、员工、政府)。所有的债务契约都会存在成本,称之为契约成本。契约成本通常分为交易成本和成本。Jensen Michael(1986)指出,现在的企业通常存在两种冲突:一种是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因为股票融资而产生的冲突。另一种是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由于债务融资而引起的冲突。二是基于税收的理论。学者基于税收对债务契约期限结构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并将税率和利率、企业价值等经济变量考虑在内。Brick Ravid(1985)提出只要利率的期限结构不是平坦的,负有纳税义务的企业的预期价值就一定取决于他的债务期限结构。债务违约的可能性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企业利息的税盾价值在债务违约时会减少。Brick Ravid(1985)得出结论发行长期债务减少了企业预期的纳税负担,因而增加了企业当前的市场价值。Lewis(1990)认为,税收这一因素对企业的债务契约期限结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三是基于期限匹配理论。期限匹配理论是将企业的资产期限和企业债务期限理论对应起来。Morris (1976)认为将资产期限和债务期限进行匹配,能够减少由于企业未来预期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支付投资需求和债务而产生的风险。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短,则资产也许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如果债务期限比资产期限长,则在资产可能已经停止产生收益时还要偿还债务。Myers(1977)认为企业负债的期限不取决于企业的有形资产的期限,而是取决于期限的无形资产的有效期限。四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Flannery(1986),Kale Noe(1990),Diamond (1991)和其他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且比较直观的模型。Flannery是最早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对企业的债务期限进行分析的。Flannery与Kale-Noe研究了当企业管理者和外部债务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有关企业质量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时,企业债务期限选择的信号含义。Diamond则研究了有关企业质量的非对称信息和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的企业负债期限选择问题。

三、债务契约期限假设和债务优先级选择决策

(一)信用评级私人信息。拥有私人信息的债务人并不希望选择那些可以使他们信用评级降低的债务契约。也就是说,债务人必须选择那些信用评级高于平均水平债务人倾向的债务契约,除非他们希望表明他们比平均水平还低。处于平均水平,拥有增加的信用评级水平的平均水平之上的债务人再融资时会根据新的信息去评估短期债务价值。即,平均水平之上的债务人接受的是不好的消息对其对短期债务价值评估也有帮助。如果出现不好的消息,债权人不能偿还债务,债权人会选择通过资产清算或替换管理层转移债务人的控制权(称为债务清算)。短期债务在资本结构占比例越大会使得这种控制权丢失的可能性更大。

(二)清算决定。清算也有积极的一方面,并不能被忽视。在未来项目回报中,债权人可能因为忽略债务人控制权租金这一部分而倾向于选择清算。如果将控制权租金考虑在偿还价值内,债务人将有能力支付而不用破产,但债权人忽视债务人的控制权租金,债权人可能会选择并不该清算债务人的决定。如果债务人在公司有任何商议能力,或者其地位无法取缔,那么控制权租金就会存在。简而言之,本文假定控制权租金是存在的。预期未来信用评级非常低的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将会被债权人清算。另外,其他预期未来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务人没有被清算。还有些有能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即使债务人的包含控制租金的总经济价值比清算价值高,现有债权人可能偏好于选择清算债务人的项目。当这些债务人与新的债权人重新融资时,现有的债券价值就会被稀释。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债务人可以通过重组债务避免由于清算导致的严重后果。其他的债务人能够预期获得更高的信用评级,并且重新融资并不会稀释现有的债务。

(三)信息敏感度。对于给定的管理层控制的保护,短期债务优先选择和长期债务的次级选择以及额外的优先债务选择都可能增加融资成本对于新信息的敏感度。额外的优先债务选择会导致选择更多的短期债务融资和减少长期债务融资,并导致对信息的敏感度。当债务人选择债务契约时拥有私人信息,债务人就倾向于信息敏感度。存在道德风险时也会增加信息敏感度。在后一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些措施使得债务人有执行恰当行为的动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恰当的契约会提前惩罚信用等级降低的债务人和更多的奖励那些信用评级上升的债务人。也就是说即使关于信用评级的私人信息未被公开,本文结论也不受影响。

(四)债务契约结构。即使债务人和不同的债权人在未来可以随时协商,现有债务契约结构也同样影响清算决定。为了简化研究和说明结果在初始债权人协商中保持一致,假设一个债务人拥有所有初始发行债务,包括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如果协商不存在约束条件,不同的初始债权人有不同的债权,单个初始债权人的成果也是一个均衡。和单个初始债权人一样,多个债权人为了达到有效成果而使他们集体回报最大化。多了初始债权人有不同债权时,债务契约结构和决定也是一种均衡,未来重新协商也就不可能了。

(五)债务观点和债务契约管制能力。本文主要解释了两个相互辩驳的债务观点。第一个是消极可悲论,这种观点认为,如果管理层违约,会使得管理层接受严重的后果。所以管理层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会尽量采取行动避免违约行为。第二个观点是有效重组论,这个观点认为,如果重组债务没有障碍,债权人在没有更合适的管理层人选的时候,会做出让步不选择清算或替换管理层。也就是说,如果现有的管理层足够优秀,没有更合适的管理人员可以替换,那么违约行为对债务人并不会又严重的惩罚行为。债务契约只是对管理层有有限的管制作用。对管理层的管制方面,即使管理层是相对公司而言是最优秀的,债权人可能转移管理层的控制权,损害管理层的控制租金,所以控制租金使得债务具有更多的管制能力。当债权人偏好于清算(资产变卖或替换管理层),违约行为可能惩罚债务人,对债务人有严重的后果。然而,如果债务人违约,承诺给投资人的未来现金流价值超过清算的价值,债务人就会选择重组债务。初始债务契约结构对清算或重组的决定主要与特定情况有关。

四、结论

第11篇

【关键词】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不确定; 净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企业金融资产的一种。《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准则》)将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分为四类,由于其分类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所以,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及其核算就会受初始计量分类的影响。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范围界定的不确定性分析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准则》中将企业的金融资产在初始计量时划分为四类(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并规定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投资初始计量时:

其一,若投资目的为赚取差价而短期持有时,应当划分为第一类――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如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核算。

其二,若投资目的为长期并有能力持有到期,应当划分为第二类――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虽然《准则》将这类划分条件限定于一般一年内,但从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核算内容看,是指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

其三,企业常规经营业务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投资初始计量时没有划分为以上三类,即投资初始计量时目的不明确或持有能力不确定的投资,应当划分为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实际上影响企业投资目的和能力的因素如市场利率变化、投资收益变化、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变化、外汇风险变化、可利用的财务资源发生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变化等是企业无法控制、无法预料的。可以肯定地说,企业初始投资时所划分的长期或短期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因此,在长期持有与短期范围已界定的情况下,再出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就显得累赘。例如企业债券投资在这种分类下就需要根据其投资目的、能力等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或短期不确定)三类中进行定位,使金融资产的分类增加了难度。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净资产影响的分析

资本公积是企业净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东投入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但不构成注册资本的部分。资本公积的增减直接影响企业净资产的规模。近年,随着各项新法规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在企业创立、合并、增资、投资、组建或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业务涉及到“资本公积”,使其核算内容日趋复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一般金额较大,对企业资本公积产生的影响也较大,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差额。

其二,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其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其四,出售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等。

资本公积金的性质是企业的资本储备,其用途主要为转增资本,金额应该为实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会随着活跃市场的变化或未来现金流量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显出很强的不确定性,将由于公允价值变动而增减的价值计入资本公积,使其对企业的净资产影响在每个时点都会发生变化,最终造成企业净资产的金额中掺杂未实现金额。可以说,市场泡沫越大,企业净资产泡沫程度越严重,对企业净资产影响也越大。同时,净资产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一系列财务数据及国民经济相关统计数据。

三、相关建议

(一)简化金融资产的分类与相关核算

在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与核算中:

1.企业金融资产初始计量时:若对该项投资有长期持有的目的,可以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核算;若对该项投资没有长期持有的目的,可以通过“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核算。

2.企业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当企业对该项投资长期持有的目的改变时,若直接处置,则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贷方直接予以冲减;若不直接处置,则其余额若保留在该账户直到处置。因此,建议取消分类中的第四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相关核算。这样处理的优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需要在初始计量时对原本不确定的问题,一定要作出绝对准确的选择,投资作太复杂的选择而增加分类的难度。第二,债券存续期间后续计量时不需要重分类而简化金融资产的核算程序与核算内容。第三,减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净资产的影响程度。

(二)细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

将现行准则“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中未实现的资本公积分离出来计入“待转资本公积”明细科目。这样做,“资本公积”总账下的“资本(股本)溢价”与“其他资本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而“待转资本公积”账户中留存的金额,会随着市场变化而增减变动,直至实现后从“待转资本公积”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后方可转增资本。这样处理的优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剔除资本公积的虚有成分,保障企业资本储备的实有性。虽然资本公积作为资本的储备,按法定程序可以转增资本,但在现行核算体系中所有的资本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会虚增企业的净资产。这样处理,实际上将企业的资本储备中未实现部分单独列示,在计算净资产构成时应予以剔除,以保证企业净资产的稳定性。第二,从现行核算内容看资本公积的构成,大部分项目都涉及到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这种差额会随着市场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其不稳定性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给企业这种未实现、不稳定的资金来源(损失)的内容通过“待转资本公积”留出空间,在净化企业净资产的同时可以满足准则规定与核算要求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

一、短期融资券市场

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在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2项配套规程,标志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正式确立。截至2008年4月,已有352家企业累计发行了689只短期融资券,发行面额为8,967.8亿元;未到期短期融资券为280只,余额3,728亿元;今年以来,共有105只、共计1,275.2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短期融资券余额净增加524.9亿元。

短期融资券之所以在国内发展如此迅速,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

1、申请手续简便。(1)注册制:短期融资券由交易商协会依据自律规则和指引进行自律管理,发行人将相关申请材料报交易商协会注册,由交易商协会组织注册会议对其进行形式要件审议,接受注册后即可发行;(2)无需担保:短期融资券是以企业信用为支持的债务工具,是企业的一般性债务,无需为此寻求资产抵押或担保;(3)额度管理、分期发行:企业只需一次性注册融资券发行额度,额度有效期两年。在两年内,企业可根据自身资金需求状况,在额度内灵活确定融资期限,分期发行。分期发行融资券只需提前两天备案发行文件,无需另行注册。

2、融资成本低。企业凭借自身信用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可以以资金市场利率水平融资,有效降低财务成本。

3、优化企业债务结构。降低发行人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平衡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优化债务结构。

4、提升企业市场地位。(1)参与直接融资市场成为企业较强融资能力的标志,优先发行短期融资券,对提升企业市场形象意义重大,长期参与金融市场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市场地位;(2)通过多次发行,使企业发展成市场上的经常发债主体,逐步建立企业在市场上的利率基准,为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财务管理打下基础。

5、市场需求旺盛。(1)人民币投资渠道不足:当前国内人民币投资渠道少,各种银行存款激增,闲置资金纷纷寻找高收益的短期投资渠道;(2)银行间市场活跃:银行间市场成员众多、资金量大、交易频繁、需求旺盛,有利于短期融资券的顺利发行。

二、中期票据市场

200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新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包括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商协会”)自律管理,原《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及配套规程同时废止。中期票据在国际金融市场称做MTN,是一种中期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是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一般性债务,无需担保、资产支持或其他复杂交易结构。它是一种广义的融资性票据,它是一种经监管当局一次注册批准后、在注册期限内连续发行的公募形式的债务证券,是货币市场上一种较为特殊的债务融资工具。中期票据属于非金融机构的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在监管等各方面都吸取了短期融资券产品发展的经验,鼓励市场主体的自律管理,继续发挥市场的约束激励机制。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已在4月15日推行试点7家企业,后续又推出3家企业。表1、表2是这次发行的数据统计资料。(表1、表2)

1、中期票据的优点。与目前资本市场上中期融资工具——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相比较,中期票据有明显的优越:银行贷款存在严格的企业授信制度,决定了只有资质条件较好的企业才能获得银行贷款;而且银行受资本金约束无法满足企业的巨额资金需求,一般资质的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获得巨额中长期资金。企业债券的审批制度较为繁琐;是非市场化的利率体制;一般强制要求担保;只与确定项目相匹配;目前,企业无法便捷地通过企业债券的发行来筹集中长期资金。而相比较之下,中期票据:(1)发行主体宽泛化:中期票据的发行主体范围更为宽泛,只要市场能够接纳,凡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由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均可发行;(2)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申请程序简单:中期票据作为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是在人民银行领导下,由交易商协会进行自律管理。企业只需将相关发行文件提交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即可发行,手续简便;(3)完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表示为评级较高的企业融资成本会低于同期贷款利率,所以充分利用资金市场的较低利率环境会降低融资成本信用;(4)无需担保或其他复杂交易结构,企业直接发行,操作简单易行;(5)募集资金用途自主化:赋予发行人更大的财务自主性,可用于改善公司资金来源结构、调整公司负债结构,并不排斥用于支持企业的并购和资产重组等,并且没有固定的使用限制;(6)发行机制灵活化:一次注册,分期发行,在金额、期限和发行时间的选择具备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匹配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可以是浮动利率方式发行,也可以是固定利率方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