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共管理案例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概念、优点与可能的缺点。
案例研究的要义 ( 1) 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可以使研究者原汁原味地保留个案现实情况有意义的特征; ( 2) 尽管个案研究的重心在于对个案的分析和探讨,但个案研究必须服务于对母体研究对象的理解,个案可以是母体的典型实例,也可以是母体的非典型实例; ( 3) 个案研究不能停留在实例材料的详尽描述,必须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从一定的视角出发,建构个案分析框架; ( 4)作为研究,在个案分析过程中,应当与其他同类现象、相关的理论对话,不能自说自话、把个案研究变成孤岛式研究;( 5) 个案研究并不排斥其他的研究方法,相反,它往往需要借助其他研究方法获取和分析案情资料; ( 6) 案例研究中的“个案”是关于包含有问题或疑难的真实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可以是时间性的( 某一具体时段) 、空间性的( 社区、地区、国家) 、行动者类的( 个人、群体、组织) 、行为类的( 互动、决策、事件) ,或是综合性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只有单个案例,也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甚至一组案例。
个案研究方法因以下优点而受人青睐: ( 1) 使研究对象或方向更为明确具体; ( 2) 丰富和深化作者和读者对问题的了解; ( 3) 资料获取范围相对具体,较之面上的归纳式研究和统计分析,其广度和成本比较小; ( 4) 兼具实证分析和理论演绎的双重优点,有利于研究者将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案例研究出现以来,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批评。批评最多的是案例研究的外在效度问题,也即是否可以归纳成为理论,并推广到其他案例研究中。批评者常常称,单案例研究论据不充分、不足以进行科学的归纳。对于这种批评,罗伯特·殷辩解道: “这些批评者实际上是在以统计调查的标准看待案例研究……统计调查依据的是‘统计性归纳’,而案例研究( 以及实验) 依据的是‘分析性归纳’。在分析性归纳中,研究者也会尽力从一系列研究结果中总结出更抽象、更具概括性的理论。”[1]不过,话说回来,有些案例研究确实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无视个案的代表性程度及其方向,将个案研究的结论强行拉升成普适性的观点。其次,由于一些案例研究不注重资料获取和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用模棱两可的论据或带着偏见进行研究,案例研究的信度常常受到质疑。对案例研究的第三种批评是,它可能会造成过于冗长的分析报告。案例研究确实需要对案例相关情况的深入探究,如果研究者只是为了案例而案例,既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又缺乏研究意识,既缺乏分析框架又不比较分析相关案例或不与相关理论对话,则难免落下材料堆砌的口实。事实上,案例研究的上述批评和不足的只是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问题不是出在案例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本身,而是有些很好的原则、技巧、步骤并没有在实际案例研究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2]。
二、选题、立意与研究价值。
根据研究动机,案例研究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 问题驱动式的、理论驱动式的以及混合式的。问题驱动式的案例研究旨在描述个案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探究问题解决方案。这类研究多以调查问题、探求对策作为研究目的,基本上属于应用性的研究。此类案例研究的实质性价值在于它所提出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其方法论意义在于它能够而且必须满足规范化研究的四个标准: 测量工具效度、信度、内部有效性与外部有效性。测量工具效度是指针对所研究问题构造的测量工具的有效性; 信度是指其他研究者可以复制同样的研究,并预期得到同样的结果; 内部有效性是指研究证据能够支持研究结论中所阐述的现象或因果关系; 外部有效性是指研究结论具有相当高的普适性。[3]前三个标准是任何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满足的。但对于第四点,笔者以为,就公共管理案例而言,由于任何个案都有其特殊性,而且有些案例并非类现象的典型案例而是特殊个案甚至反常案例,因此,不宜对外部有效性做硬性要求。是否应该符合外部有效性要求,取决于研究者的选题立意: 如果研究者立意通过对个案研究提出一般性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探讨,那么,案例的选取、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及对策建议都必须具备代表性,也即外部有效性; 如果旨在展示个案的特殊性,则不必强求外部有效性,相反,应该突出个案情状、问题、成因与对策的个性。当然,大多数案例既具有类的一般特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类案例研究只需满足前三个标准,并兼具相应的外部有效性即可。
与典型的问题驱动式案例研究不同,理论驱动式个案研究的真正目的不在案例本身,而在于归纳出理论: 或是理论验证,或是理论批判,或是理论创新,抑或是兼具其中两者或全部。譬如,以美国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的诸多研究者有关“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的案例研究,都以完善、验证和支持“制度分析与发展”理论框架为目的,最终形成一个学派。以验证理论为目的的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二点: 一是为有待检验的理论提供了活生生具体的实例,此所谓材料创新。这一点要求运用具有较高效度的资料获取工具以及较高的研究信度。二是检验的理论具有前沿性和新颖性———如果案例研究用于验证的是一个已经得到公认和反复验证的理论,则没有多大意义了。
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研究者更高的期望是通过个案研究对既有的理论进行批判,最好是能提出一些理论观点或新的理论框架。此类研究近似Barney Glaser 和AnselmStrauss 创造的扎根理论方法( grounded theory method) 。我们姑且称之为“扎根式案例研究”。它归纳出的理论得自研究者对观测资料所蕴含的主旨、特征和结构模型的分析。扎根式案例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进入研究场景,因为担心知道其他人的结论之后可能会固化研究者的现象观察和研究思路甚至理论观点。该理论方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 1) “将适用的事件和每个范畴进行比较”———在某个个案中出现某( 些) 有意义的范畴或术语时,就开始在其他个案中搜寻相同的现象,并将其概念化;( 2) “合并分类及其特性”———在此,研究者开始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研究该概念的关联现象或影响因素; ( 3) “划定理论的界限”———随着概念之间关系模式的清晰化,研究者可以忽视最初关注的但又和研究显然不相关的概念,便于减少范畴类型,并使理论本身变得简练; ( 4) “组织理论”———最后,研究者必须将他的发现变成文字,和他人分享。[4]事实上,许多新理论或观点的提出往往都是以对既有理论的批判为基础的; 不少公共管理方面的理论创新就是通过近似扎根式案例研究归纳出来的。譬如,GarrettHardin( 1968) 教授提出的公用地悲剧理论,以及三十年之后,Michael Heller( 1998) 教授提出的反公用地悲剧理论,都是基于大量实例的扎根式研究而提出来的,尽管二人发表在《科学》杂志的论文并非典型的案例研究。
与扎根理论方法不同,Michael Burawoy 及其同事提出了另一种旨在理论批判和创新的个案研究方法——— “拓展式个案方法”( extended case method) 。这种案例研究定位于发现现有理论的缺陷并修改现有理论。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纯粹问题导向型个案研究———只寻求对个案本身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无意于将个案研究中的发现上升到一般性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也不同于扎根理论研究———要求研究者不带预设地进入研究场景。相反,Burawoy主张研究者在进入个案研究之前要事先熟悉相关的研究文献。拓展式个案方法的核心目的既不是要创造出什么新的理论框架,也不是证明或驳斥既有理论,而是要重建、发展理论。它旨在寻找和观察与既有理论相冲突的方式和他所谓的“理论缺口和缄默”。[5]以理论批判和创新为目的的个案研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它能通过现实存在的个案证明既有理论解释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并重新提出分析视角、理论解释甚至新的理论框架。这一价值的确立,需要较为严格地满足规范化的研究的前述三个标准,第四个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为某特定类型问题上的外部有效性; 任何一个标准的缺失或不足,都会招致批判甚至否定。
研究实践中,还有一类特殊的问题驱动式案例研究———理论应用式问题驱动研究。此类研究旨在应用某一个或多个理论,描述和解释案例现象,甚至提出解决对策。譬如竺乾威教授的近作采用理查德·马特兰德的政策执行理论,尤其是模糊- 冲突模型中的政治性执行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2011 年“拉闸限电”的行为逻辑进行了深度剖析。一般而言,此类案例研究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研究者首次选择了对个案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充分解释力的,或者是与以往解释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视角———此所谓理论视角的创新。如果已有研究者运用类似的理论对同类现象进行过分析,则此类研究将无甚新意。
除了上述三类案例研究动机以外,还有一类准理论驱动式的案例研究,姑且称之为理论对话式案例研究。这类案例研究的特点是: 它既不是问题驱动式的,也不是为了验证理论、应用理论或是创新理论,而仅仅是展示对特定个案现象各种理论之间的争议。研究者通过对个案现象多维度的展示,并搭建一个对话平台,把各种相关理论观点组织起来,形成争议焦点,以展现各种观点对同一个案现象的不同解释,或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态度和观点。这类案例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展示了价值多元化社会中理论观念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理论观点的非充分性及其与相关理论观点的分歧,帮助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学习者了解问题的多面性和理论的多样性。譬如,《美国政治中的道德争论: 社会调节政策八个侧面》一书的撰稿者们通过对堕胎、扶持措施( affirmativeact) 、死刑、同性恋者的权利、枪械管制等个案问题的讨论,展示了美国社会调节政策中的道德冲突; 《行政伦理两难深度案例分析》一书则通过12 个案例研究展示了中国社会对一些公共管理问题的理论对话。
1、综合性。公共管理学科一门综合运用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公共管理主体管理公共组织及其行为的规律的科学体系,其不仅拥有厚重的理论背景,而且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所涉猎的内容也更为多样化,有基于此也就要求所有运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更具有综合性。
2、实用性。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就是一门运用公共权力实现公共利益的应用性科学,一般来说公共管理学研究多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如何解决某类公共问题方法或手段的内在规律,并进行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归纳总结。
3、交叉性。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是基于其学科理论基础和研究的问题内容而言的。公共管理学科以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对某一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都必定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及案例选取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理论与现实结合,完善知识体系。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就是一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它不仅仅是教师讲某一理论和相匹配的案例结合起来的一起分析,更是一种学科理论知识与社会的接轨。
2、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一般来说,社科类学科教学总是显得比较呆板,学生会认为理论性太强,课堂缺乏一个活跃的气氛。然而案例教学正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好方法,现实性的案例总能给学生一些可触感,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公共管理案例更是让学生感同身受,这样案例教学不仅是对教学形式的一种丰富,更是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3、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工作接地气。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如若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老师单向将只是传输给学生,总难免有些狭隘之疑。实际上,教学也是老师学习一个很好的形式,这种学习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提高上,也更体现在老师对知识的再思考和更跟新上。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尽可能接触更多的公共管理领域的社会性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很具有实时性的,在案例对认识收集、认知、分析、讲授系列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帮助教师学习到了更多的新知识,并使得教学工作接地气,不归属空中楼阁。
(二)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关于案例选取的一些问题。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早已不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在理论研究上已然有很多成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案例教学也已是相当普及,但存在的问题也依然是很多,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本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案例选取存在的一些问题小作阐述。
1、难离理论式讲授,案例少。虽然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在教学中长期以来都在极力推崇案例教学,但或许是出于社科类学科的通病,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还是难以走出思辨的窘境,难离理论式的讲授,选取案例很少,甚至是以老僧读经般的精神去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咀嚼无味的理论。
2、陈年旧事,缺乏时效性。不容否认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存在很多经典的案例。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总具有的时代性又决定了其研究内容的时效性,如此说来,公共管理学科中的案例也就必然不存在永世的经典。
3、不具典型意义,缺少代表性。案例作为个案来分析研究,更多的时候是为了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为了找出解决这问题的具有普适性的方法,无论基于哪个原因都无疑要求所选取的案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而现实总会有不少教学案例的选取过于随性,不能代表某一类问题或说不具备典型性。
4、过于高大全,脱离实际。当知识也有了统一的标准,总难免会出现一些高大全的东西,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不外于此。在标榜了公共管理学科教学标准化后,不少教师容易在教学中紧扣标准要求,在选取案例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模范案例,而忽然了现实环境,严重脱离实际。
三、关于案例选取的想法
1、穿插讲授,突破理论化的枯燥。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案例的选取不仅要考虑数量和质量,还应对案例出现的时机予以考量。案例扎堆出现容易偏离中心理论主题,理论过于集中又容易让学生反感理论的枯燥,所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穿去案例显得尤为重要。
2、结合最新时事,注重案例的时效性。前文我们已经对案例时效性的重要做了相关阐述,新的时事总会具有很强吸引眼球的功能。教学过程中选取新时事作为案例来讲解,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案例相关理论学习的兴趣,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会用更多理论知识去分析时刻发生在身边的事物。
3、讲典型,注重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案例不仅有很强的代表性,也很能加强人们对它的兴趣。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典型性案例的一般都是一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事情,选择这类案例来结合理论讲解,能很好地带动大家参与到课堂的案例分析中来。并且,由于大家都案例有一定的了解,在参与分析中也会有更多的同学能够有较好的思考和发言,这也是案例教学中极为难得的。
1.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是沉浸式双语教学的变种。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起源于北美和欧洲的一些双语或三语言国家,用来使母语不同的学生获得相同的学习能力,后来一些单语制国家学习并改造了这一模式,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在学习初期仍然使用母语,但在学习过程中外语的比重逐渐增加,也就实现了从母语导入,而逐渐使学生沉浸在外语学习环境中的过渡。如果把公共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看成一个长期的专业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4年本科教育,那么这种导入型双语教学应该贯穿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始终:在本科专业课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双语课程,使学生从母语逐渐适应本专业的外语书籍和资料;在研究生阶段增加外语教学的比重,从母语教学导入,慢慢过渡到浸入式双语教学,到研究生的最后阶段才有可能实现完全浸入式教学,与国际专业教育接轨。除大学英语课程外,专业教育首先应该开设专业英语课。不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双语教学实践模式,都离不开基本专业英语技能的学习———公共管理学专业英语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所承载的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核心词汇,掌握专业的主要议题,并让学生接触一些本专业经典外文读物的节选。专业英语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一个语言氛围,给学生更多了解专业术语和专业概念英语表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提升外语技能的同时,锻炼非母语文化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以外语为应用语言传授公共管理学知识,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核心议题等,为其获取外文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2.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公共管理专业虽然有很多外来理论和知识,但是其运用背景可以立足于国内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在大学教育中,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使其能够运用舶来的理论和方法思考、研究、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这是公共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目的。所以,如果沉浸式外语教学并不完全适合专业教学的需求,可以选用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与导入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它的目的不是沉浸,而是把专业外语课程扩展到各门专业课程。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可以先设置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首先让学生熟悉公共管理专业词汇、句式、常用行文结构等,再把这种专业英语教育扩展至其他专业课程,将不同课程的内容双语化,在推进课程双语化的同时深化和扩充专业英语知识,拓展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在其他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英语技能。公共管理专业的案例来源很广,由于公共管理的基础学科包括了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所以管理学案例、社会学案例和法学案例都能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所用。管理学和法学案例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时事英文案例也容易获得。案例不仅能够说明理论问题,而且能使教材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体现和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实践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进行讨论,既能拓展与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又可以增加专业词汇量,锻炼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公共管理学的时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鼓励学生用英语就专业问题作专题演讲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其效果更突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的相互促进。另一种方法则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教师组织学生对核心问题进行辨析,将学生分组就案例中所体现的问题进行辩论。这种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争论热情,加强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思考强度,强化其专业知识记忆,提高学生驾驭英语的能力。如果能够用英语进行课堂讨论,那么专业知识的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较大的专业词汇量和相对较高的英语口语水平。
3.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及其运用。
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并不一定要像英语专业那样拓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平衡地发展听说读写等各项外语技能并不是必须的,而通过外语技能来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才是主要目标。特别是对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外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是双语教学的重心。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就是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在教育过程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能力,以便大学生能更快、更直接地获取外文资料中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扩大学术视野。我们不仅在研究生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在本科生阶段也必须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所以,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也是公共管理双语教育模式中很重要的部分。如果说在专业课程中穿插双语教学比较适合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教学,那么学科前沿的双语讲座则更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开设国外公共管理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或讲座,探讨国外公共管理实践产生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以及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有哪些借鉴,这对研究生教育十分有利。这样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可以切实增强学生的外文文献研究能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引导学生关注公共管理的前沿理论问题和新的实践创新,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由于公共管理学科借用了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所以在研究方法上需要使用很多舶来科学知识和分析技术。比如: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管理学中就十分流行;高层次的统计学软件和仿真学软件很少有中文版,如果要使用这些软件为研究服务就必须使用英文原版。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软件和分析方法,就应该用英文来进行教学。在研究方法的英语教学中,至少要讲授软件菜单词汇和各种定量分析方法的英文表述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系正在形成。其中定量分析方法的学术地位日益重要,要达到国际水平就必须在研究方法上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研究方法课上应当采用研究性双语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在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和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双语教学的积极作用,有效帮助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
作者:梁耀东单位:长沙学院
所谓实验模拟教学指的是在科学理念的引导下,应用技术措施,验证假说或者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受到“文科不需要实验室”这个理念的影响,高校公共管理这门学科并没有意识到实验模拟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模拟教学是通过针对学生实施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实验原理的训练,通过论坛沟通、召开视频教学、在线业务处理、角色扮演等实践模式,让学生去接触公共管理运作的过程及规律,提升观察、研究以及解决实际情况的水平,提升学生应用公共管理基本措施与手段的技巧,提升学生正确处理公共事务的决策能力及操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毕业以后尽快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①高校应当尽早建设一个稳定的专业模拟实验场所;②高校应当依照公共管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相关诉求,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公共机构绩效评估、管理决策措施、社会调查手段、电子政务实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关于公共管理体制模拟展厅、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文献资料室等,切实提升实验室的软硬件水平;③高校应当构建一套综合型的实验课程管理体系,依靠实验室组织各个专业的教师与各个专业的教研室,根据公共管理学科的相关要求,通过开发公共管理学科综合性实验课程,探索在公共管理学科开展实验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具体操作模式,统一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及指导书,同时负责针对全部实验课程实施统一建设与管理,以此来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的有序发展。
2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1)高校应当加强自身公共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
通过组织案例搜集小组来负责社会中的实际调查工作,切实搞好学校所在地区社会中各个组织的关系,以此来保障自身公共管理案例的指导性、真实性、及时性,使得学生所接触的这些案例更加贴合实际。与此同时,高校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在国内整合公共管理的专业人员,组成一个共享的业务案例库,构建一个各个研究机构共享的公共管理案例库。
(2)高校应当依照自身的教学内容来选择对应的案例
而公共管理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必须要锁定好对应的教学目标,即综合考虑到教学内容与个案之间的关联性。此外,在个案选择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到国内外的社会情况,个案应当符合当前时代的特点,从中能够折射出现实生活当中的焦点内容,这样的案例对于学生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案例教学
尽可能选择一些具有现场照片或者视频的案例,通过配上对应的背景音乐与视频来烘托出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有效提升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案例情境的模拟,将自己当作参与者的心态来进行对应问题的讨论。比如,在进行行政伦理等内容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反腐视频或者警示视频来烘托课堂氛围,这样比简单地讲解案例更为直观、深刻。
3创造实践与实习的体系
实习属于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广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各个高校应当切实加大自身公共管理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使得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到社会中公共机构的运营情况。高校应当采用“请进来”与“走去出”相结合的模式,采用“双循环”的教学模式。所谓“走出去”,指的是高校邀请当地社会中公共管理机构决策层到学校来开展讲座,积极征求他们对于学校公共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规格的意见,同时学校应当利用寒假与暑假阶段来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到实际社会当中去调查形成对应的调查报告,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科技文化优势,弘扬科学精神,传播文明新风;所谓“走出去”,指的是公共管理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进行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社会专题调研等相关活动,产生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社会案例”,一些拥有条件的高校则可以采取“挂职实习”的模式,依照实习机构岗位的相关需求,安排优秀的实习学生去担任当中科级以下的机构副职。如此,学生能够尽早参与到实习机构的工作运行当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挂职实习”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符合实际、更为宽广的舞台,能够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效,全面检验并锻炼学生综合素质与公共管理水平。“挂职实习”的角色定位能够全方位激励学生的进取意识,学生通过“挂职实习”的锻炼,不仅能够增长自身的能力与见识,同时又能够在实习的过程中看到自身的缺点,这个过程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提升学生行政职业水平的进程,能够为学生毕业以后提升求职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挂职实习”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实际社会,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生活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空间,学生难以接触到现实社会,往往对于自身的期望值非常高,对于未来的工作与生活过于理想化看待。而当学生通过“挂职实习”真正投入到社会以后,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反差,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反差。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挂职实习”也是广大学生找回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认知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在今后走向社会的求职择业当中,准确寻找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位置。
4总结
关键词:教师 公共管理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
公共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理论,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目的需要。因为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并不晦涩难懂,难就难在如何应用。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管理学知识,但并不知道如何将管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案例教学正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的实际工作场景,学生可设身处地的对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近几年,教师越来越重视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但是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存在问题。
1、教师选取案例不能满足教育需要。
当前,我国公共管理案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旧的案例比较多,新的案例比较少;国外的案例比较多,国内的案例比较少。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往往感到困难,因为很多案例都比较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成熟的案例以翻译和引进国外教材为主,由于国内外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国外的案例在我国并不适用。
而国内的案例大多数是泛泛而谈,缺乏一定深度。
2、教师对案例教学含义和目标认识不到位。
很多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时对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标认识不到位,把案例教学看成举例子。通常是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引用案例来证实理论观点。此外,很多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主导着案例讨论,干预过多,完全以导演身份,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意图去理解和决策。因此,学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被动的参与案例讨论。这种重灌输、轻启发的的所谓案例教学,有悖于案例教学的本质。
3、教师不能有效组织案例教学,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有些案例,教师自己都没有弄懂就拿到课堂上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些教师甚至为避免教学理论的枯燥,引用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案例。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案例教学,常常是把案例念一遍后让学生自己讨论。
缺乏社会经验的同学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学生参与热情不高。
4、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很多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当教师的,没有在公共部门从事公共管理的经验,而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又相对封闭性,外人一般无法直接参与。由于缺乏切身的实战经验和感受,很多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只能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二、对策。
1、甄选质量高的公共管理案例。
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性。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要求,蕴含相应的管理理论并使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依据。(2)适度性。选取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应该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经验以及想象力可以理解的。如果案例所表述的内容是学生无法理解的,学生对此案例一筹莫展,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3)代表性。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应该是有代表性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4)掌控性。案例能否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案例难度是否掌控在教学能力所及范围之内。
2、帮助教师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标。
对公共管理学科来说,案例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案例教学法的学习,首先要依靠教师的自身努力,利用大学图书馆、网络、周边资源来提高理论功底。其次要发挥学校教研室的帮教作用,特别是对新进教师,教研室可通过研讨、观摩课、交流心得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含义和目标。
3、完善案例教学技巧。
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从主角变成配角,学生则需从配角变成主角。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主导整个案例讨论而是启发学生,控制节奏。
因此,掌控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技巧。(1)组织学生有序的讨论。在课题讨论阶段,教师不能严格控制讨论,也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生的讨论偏题了,教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回到案例的主题来。(2)善用有效性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以不同的态度调节课堂气氛。学生讨论不够激烈时,教师要鼓动学生不要怕说错,不要怕丢人,大胆发言。对积极讨论的同学给于肯定性的评价,鼓励其深入讨论。
4、通过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大量高学历人才进入高校工作为高校注入新鲜血液,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社会阅历浅,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理论到理论。涉及案例教学时也只能是表面上作些理论分析,没有详细的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挑选从事公共管理教学的教师到各地方公共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实战的平台。挂职锻炼的期限可以为一年。通过一年参与公共管理的经历,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必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历敏萍、李桂莲:《公共关系案例教学法探讨》,《井冈山学院院报》,2005.11。
[2] 陈福松:《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一、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标准
公共管理的案例教学就是对特定的问题从实证的角度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脚本等形式实现对事件的“还原”和“再现”,并供读者进行评判。一个好的公共管理案例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并且让学生思考:“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该怎么办?”因此,案例的选择对于案例教学成效尤为重要,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标准:
(一)案例的答案不是唯一和绝对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日益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反映在案例教学中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同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如自由主义者和国家主义者对于市场的认识就截然不同。由于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类行政管理人员思维”能力,而公共管理活动涉及各阶层以及不同阶层的个人,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往往是冲突的,因此,“类行政管理人员思维”缺乏合法的严密性与精确性,是一种试验性、直觉性的推理过程。案例教学应该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二)案例要能引起争论
公共管理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在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往往是在认真思考和相互辩论中得到加强的。在案例教学中,虽然教师掌握的知识更多,但是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权威性的,学生期望能够提出自己的独创性见解,因此,教学案例应该能够引起争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害怕这种争论会引起学生思想的混乱,影响教师的权威,故而压制争论,这极大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案例要能够引起“冲突”,引发不同的思考和争论。
(三)案例必须是真实的
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公共管理事件的“还原”或者高度概括,因此这些事件本身就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实践性,案例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案例的真实性保证了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和融合,既增加了学生的经验积累,又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首先是一个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成为案例。真实性是案例的生命力所在,保证案例的真实性也是教师最基本良知的体现。
(四)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创新型管理人才需要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学生围绕教学案例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改变传统的由老师高度控制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有可能提出与老师完全相反的观点,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借此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这种批判性思维目的是激发学生提出合理的、具有说服力决策或者行动方案,给学生一定程度的压力,使他们的智力和思维都得到更好的锻炼,而这就要求案例不能过于简单。
(五)案例要明确解决的问题和决策的主角
“案例需要一个戏剧性的焦点,一个特定的、可以辨认的人物,一个让学生辨认的优势地位”[1](P127),在缺乏一个可被确认的决策者的情况下,案例作者的分析会模糊不清和过分理想化,这会使得学生避开现实世界中控制某些行动的特定压力。(六)案例具有能够进行深入分析的信息案例的争论以及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都需要从案例中提取大量的信息,学生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推理。如果信息不全,学生的分析和推理也就失去了依据,或者形成“不知所云”的局面,因而学生只能得出肤浅的、反应式的和模糊的思考。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讲授式教学唱主角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利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总体来看,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依然唱主角,这其中既有教师观念的因素,也有教师能力的因素。首先在观念上,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知识单向流动,认为教学活动就是要对学生加以严格地控制和监督,让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完成任务和练习技能。这种观念上的落后使得教师认识不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甚至设置各种障碍逃避案例教学。其次,教师能力的不足也使得案例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的教师绝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案例教学训练,部分教师把案例教学视为“举例子”,这是对案例教学的一种简单化理解,没有认识到案例教学的深刻变革。实际上,案例教学和事例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案例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展开互动,教师并不简单地评定学生答案的正确或错误,仅仅是对判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论,这也是案例教学与事例教学的主要区别所在。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中心,而在事例教学中,事例仅仅是支撑教师观点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往往是通过一定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这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
(二)案例教学的绝对化和片面化
案例教学和授课教学是公共管理教学活动中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进行案例教学时,部分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片面强调案例教学,盲目地压低甚至排斥授课教学,唯“案例”是从,这就造成了案例教学的绝对化和片面化。实际上,案例教学并不排斥授课教学,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都有其各自适用的情境。讲授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基本理论知识的生产,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以讲授教学效果较好,而案例教学往往是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只有学生在掌握较为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案例教学的绝对化和片面化也表现为不分教学对象盲目地采用案例教学。相对于研究生来说,本科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基础知识,应以授课教学为宜,适当地施以案例教学,“对本科生采用案例教学的课时应保持在10%至15%,最多不超过20%;对研究生,由于通常已具备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的分量可以重一些;至于以管理实践为主要目的MBA教学中,更应该以案例教学为主。国外的MBA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比重已占到70%至80%”[2],因此,不同教学对象采用案例教学的比重也是不同。在案例教学阶段,不能唯“案例”是从,盲目地排斥授课教学以及降低授课教学的比重。
(三)案例质量不高
目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三多三少”主要是指“旧案例多,新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手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3]。首先,公共管理案例陈旧。从目前教学案例的编写来看,很多案例都是20世纪90年代的案例,案例陈旧,缺乏生活气息和可读性。其次,公共管理案例照搬其他学科案例现象严重。公共管理的很多教学案例往往都是直接从工商管理和企业管理案例直接搬运过来,但是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和企业管理具有明显不同的学科特点,这种案例很难满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需要。再次,公共管理案例的本土化严重不足。由于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起步较晚,往往采取引进西方国家案例的方式来弥补本土化案例的不足。但是,由于政治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这些引进的案例往往“水土不服”,不能有效地解释中国现象,脱离了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这种外来案例的适用性较差。
三、提高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教师、学生和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三个核心要素,其中学生是核心、教师是引导者、案例是手段,因此可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公共管理案例的教学效果。
(一)加强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教师的培训
这种培训首先要使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教师明确案例教学的地位,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公共管理是典型的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因此,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对于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而案例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利器”。教师要明确案例教学意味着知识的流动、教学的中心以及学习的责任承担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知识单向流动过程,学生往往处于消极和受支配的地位,而案例教学意味着理念的更新,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双向流动过程,允许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知识和思想能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双向流动。在案例教学中,老师要从主角转变为配角,理顺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同时,案例教学并不排斥授课教学,它和授课教学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只有明确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的地位,才能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这种培训还要着重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的技能。师资是教学案例的关键环节,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效。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的自由讨论和沟通,貌似对教师的要求降低了,恰恰相反,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经过精心的准备以及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够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经过良好的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综合素质不高,没有经过严格的案例教学训练,会使理论和实践形成‘两张皮’,要么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要么牵强附会成为理论注释,只不过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必然会影响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4]对教师案例教学技能的培训既可以考虑引进案例教学的上岗制度,凡是从事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老师,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未经培训的不准从事案例教学,也可以考虑建立案例教学教师的交流制度,通过不同学校案例教师的交流和观摩,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和核心,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才能取得成效。案例教学的过程一般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撰写案例报告三个环节,这都要求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进行参与。案例教学不仅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在正式上课之前,学生要首先进行预习,了解和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反复阅读教师提供的案例,并查阅相关的资料。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要求学生能够广泛地参与并自由地开展讨论,而不能只听不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案例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不足,部分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讲授教学,而不愿意进行课堂讨论,或者怕错误的发言会引起同学的嘲笑,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同学的课堂讨论,让他们明白案例教学的核心就是同学之间的平等互动,案例的答案也不是唯一和绝对的,以此打消同学们不愿参与讨论的各种顾虑。在案例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和思考,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可以通过评分制度对其进行激励,但是这种评分制度只是外在激励的一种,更主要的激励手段是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发地、积极地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去。
(三)强化案例的搜集、编写和整理
关键词:案例教学;公共管理学科;学生参与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1.案例教学的起源
20世纪初,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医学院,后来在商学院的推广下,逐渐发展成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它着眼于教学目的,参照法律工作中立案的办法,把与教学有关的内容编成案例,通过教与学对案例分别进行分析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理论的前提:假定被动获取知识的效果低于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它的显著特点表现在案例讨论的组织形式、案例获得的方式及参与主体等方面。学生———参与式案例教学的对象,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是案例教学的组织及案例的准备,都离不开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中心始终是学生。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更像乐队指挥在乐队中的作用。
3.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现代教学理念,是一种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它以问题为基础,是一种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在教学案例中,学生是中心,处于主要地位。在案例的选择和讨论方式上,与教师一样,都享有控制权。而教师则处于次要地位,经常作为资源提供者或者辅助人员存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则处于被支配或者消极地位,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完全围绕教师,“好学生”完全服从于教师;二是教学案例的基础是讨论,而传统教学的基础是讲授;三是教学案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辩论能力、分析性的思维、概括能力等方面,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考试及点名回答问题来验证学生的知识水平,目标是掌握教师传授的“真理”;四是案例教学讲究的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和学双方都要承担学生学习的责任,强调知识和思想的双向流动,而传统教学则是单向的,单纯的从教师到学生;五是案例教学既不会造成学生的无政府主义也不会造成教师专制和家长作风,而传统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监视下使用某种学习方法或学习方式,出现错误被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这种方式近似于“训练”。
4.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主要类别
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所以在案例的采集、编写上,与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案例不同,主要有以下类别形式:一种是政策咨询性案例。服务的对象是政府决策者,这种往往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提供真实的故事,突出问题的重点,给出多种解法,并且评估每种解法的优劣。一种是理论发现型,主要内容是对检验之前提出的理论假设,通过研究案例提出与理论教学相关的内容是其主要目的;一种是说明型案例,这些案例是完全开放的,强调其真实性、全面性、系统性,主要是记述和说明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事件、决策的过程和使用的政策。
二、公共管理学科实施参与式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1.参与式的案例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与传统的案例教学方式不同,参与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替代教师成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和公共管理部门的,实践导向非常明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参与式案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案例,学生对案例非常熟悉,所以会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要说,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由学生的积极参与替代教师在课堂上单纯讲授,因为学生对自己的案例特别熟悉,所以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广泛讨论,改变由教师单纯讲授的传统案例教学的枯燥模式,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更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参与式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参与式案例教学架起了一座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案例是学生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所以,学生通过自身获取的案例,并对案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不仅锻炼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教学中,案例的获取、讨论分析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且也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参与式案例教学的一系列过程,都需要学生通过各种尝试和努力才能获得,在获取案例的过程中,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地沟通交流,在案例形成后,为了大家探讨方案,要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对学生的培养和考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3.参与式案例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能够加强师生互动,改善师生关系
在参与式案例中,学生是中心,案例教学的全程都有学生参与,学生永远拥有绝对的自,教师扮演的是辅助人员或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处于次要地位,所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传授知识,学生仅仅是接收知识不同,参与式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分析案例,从案例中获取知识,教师也积极地辅导学生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和教师充分沟通互动,从而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求知,师生关系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参与式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能够让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公共管理学融合了政治学、社会学、政策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论,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同时,通过案例的学习,可以将理论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在实践中得到发挥。
5.参与式案例教学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经验
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案例教学使教师的工作转成幕后,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有更渊博的学识,为了达到参与式教学的要求,要不断创新,要有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机智、风趣等。这样就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经验。
三、公共管理学科传统案例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1.案例教学的理念缺乏充分认同
教育理念是否成熟会对教育实践的方向和进程产生直接影响。因为教育理念不仅是对教育活动的反映,也对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但是,现在很多教育从业人员不仅没有理解案例教学的优点,也未认识到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很多教育从业人员在案例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意识和理念,从而使得案例教学没有得到重视和推广。
2.案例教学的内涵未得到正确认识和理解
案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比较宽泛,主要是因为其在具体操作时的复杂性、灵活性、动态性及应用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加之当前对案例教学的相关探索、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弱,故大家在对案例学的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和偏差。有的学者和教师甚至混淆举例教学与案例教学。这大大限制了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也制约了案例教学的发展。3.案例教学组织实施不到位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多学科和方法,是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和规律及公共管理部门的科学。案例教学实施的关键步骤是公共管理学科开展案例教学,但从实际操作效果来看,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教学存在案理分离、教学缺乏师生互动、教师角色定位模糊、与其他教学方案配合不恰当、案例选择不合理、原创案例较少、缺乏健全的案例教学考核机制及课堂讨论的组织不到位等问题,抑制了案例教学的影响和实际作用的发挥。
4.案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很多案例教学实际效果很差、有名无实,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案例教学没有可以借鉴和参考的经验,相关的理论指导也比较欠缺,所以应用和实践起来比较困难。5.配套机制不健全案例教学因其内容选取及授课方式的特殊性,对其考核评价的方式也有特殊的规定和要求。同时,涉及到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学的内容也要不断完善,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在案例教学的理念和思想上还未形成正确的理解,也缺乏统一的认识,而且案例资源的筛选和积累,案例教学考评方式的改革、案例库建设,教师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都难以达到严格意义上案例教学要求的水平。
四、完善公共管理学科案例教学的对策
1.树立案例教学的意识和理念培养
高校师生对案例教学的认同感和兴趣,宣导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使案例教学的意识和理念灌输到思想中,培养案例教学的习惯,营造案例教学的氛围,使之逐渐形成规模,并最终广泛应用。
2.明确案例教学的内涵和本质
案例教学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殊性要求。加强对案例教学本身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障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案例教学具有自身的特殊要求和运行规律。因此要想保障案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必须要加强对案例教学自身的研究和探索。有学者指出:“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情境性、问题性、互动性、主体性等特点;案例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包括社会价值、教育学价值及主体性价值,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价值取向有科学的了解,才能对案例教学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虽然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其次,教师还要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及具备课堂组织能力。同时,教师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另外,教师一方面要明确自身定位,另一方面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加强对案例教学教师的培训,培养其案例教学所要求的能力和素养,才能保障案例教学的效果。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案例教学不仅涉及到课堂氛围及学生的参与方式,还涉及到教师的讲授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应该丰富案例教学的形式,教师授课的形式可以是传统板书、影视片段、多媒体课件或者是视频等;学生的参与形式可以是课堂辩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多种知识的理解视角的融合是在沟通交流中达成的。此外,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也要进行记录和评价,并且计入期末考核。这样,能够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
5.加强课堂管理和课堂环境建设
由于案例教学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特点,所以不同于一般教学的固定的授课结构和模式。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案例能够体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案例教学课堂的管理要不断加强。课堂策略首先是明确教育目标,确立促进性目标取向,使教师角色向民主型转变,建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其次,要重视规划和引导的作用。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规划和引导,可以让案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进一步明确,还能使教学实践以既定的目标为中心有序开展。
6.案例教学模式不断丰富
案例教学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案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案例教学的模式也包含方方面面,例如案例的展现方式、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合理安排案例与理论结合的方式等,这些都与案例教学的影响关系密切。公共管理学科应当致力于完善的案例教学模式的探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同时,加强对案例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努力构建较为完善且多样化的案例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案例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2]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5).
[3]李燕凌.公共管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16(3).
[4]胡佳.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南方论刊,2012(5).
关键词 行政法 行政伦理 协同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行政伦理和行政法是当代伦理学和法学研究中的热点。行政与伦理和法律交叉融合分别衍生出了行政伦理和行政法,因此,行政被认为是行政伦理和行政法共同的基础。行政伦理和行政法的近缘性使得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不可分割。然而,在现实中,二者不仅在行政实践中被割裂开来,而且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也被割裂甚至对立起来。重法律、轻道德的教育在高校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中并不罕见。在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培养中,加强和改善行政伦理与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念的协调,是培养未来公共管理人才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对国内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开设行政法学与行政伦理课程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两门课“协同教学”的新思维,并就协同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 国内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行政法学、行政伦理课程开设情况
依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7-2009年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排名,选取了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参评的44所高校,通过访问高校公共管理学院网站来获得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简介等,调查了行政法学、行政伦理(或行政道德)两门课程开设情况。在44所高校中,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并未开设本科,因此没有纳入研究范围。
在40所高校中,开设行政法学(或宪法与行政法、行政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与政府)的院校共有33所院校,占调查总数的82.5%。仅有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所院校没有开设此门课程。在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中,大部分将其列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仅有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及潍坊医学院2所学校将其归为专业选修课。
40所高校的公共管理类院系行政伦理开课率偏低,仅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11所学校开设这门课程,仅占调查总数的26.8%,并且11所院校均将其归为专业选修课。
行政法学在国内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生中开课率较高,这与我国日益推进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理念是分不开的。但同时行政伦理课程开课率偏低,这种重法制而轻伦理的本科教育理念对于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培养将是极其有害的,不利于解决学生在价值观上的矛盾与冲突,不利于培养既懂法、守法又遵从行政伦理、拥有较高道德水平的21世纪管理者。
2 关于行政法学与伦理学课程教学协同化的调查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本科生开设了行政法学和伦理学(而非行政伦理)课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试图了解行政法学以及伦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对两门课程协同化教学的态度。本次调查对象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和2007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发放问卷41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1份。
调查发现,48.8%的学生同意“教师在上伦理学课程时有考虑到行政管理专业特点,并不是泛泛而谈”,43.9%的学生同意“教师在上伦理学课程时有穿插与行政法学相关的内容”以及43.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行政法学课程时有穿插行政伦理相关内容”。这说明,两门课在实际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协作。
36.8%的学生表示“伦理学与行政法学所教授的不同价值观会让我感到困惑”;29.3%的学生认为“伦理学与行政法学两门课程的教学是完全脱节”。可见,由于两门课所代表的不同的价值取向,造成了不少学生的疑惑。
65.9%的学生认为“如果伦理学在授课中配合行政法学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效果会更好”以及75.6%的学生同意“如果行政法学在授课中配合伦理学课程的内容,我觉得效果会更好”,说明学生希望两门课程能够实现更好的协同。
3 行政法学与行政伦理课程教学协同化的实现途径
两门不同的学科(法学与伦理学)究竟有没有可能为了一个共同的培养目标而相互协同?如果能,其协同的具体措施和形式是什么?我们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并在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初步付诸实践。实践途径可概括为“三同三共”方案,即,同一个教师团队、同一个学生班级,同一个开课学期、共享教学案例库、共享公共管理理念、共同开展课程实习。整体思路是:协同不一定要全部在课堂内完成,而主要靠(教师+学生)=团队协同,(课内+课外)=时间协同,(理论+案例)=内容协同。
具体方案如下:其一,培养计划的修订。基于广泛调研,并咨询专家意见,建议公共管理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开设行政伦理,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学时为32学时,2学分。同时开设行政法学课程,学时为48学时,3学分。两门课程开课学期及班级实现同步,以利于协同教学。其二,教学团队的组建。行政法学课程组与行政伦理课程组共同组成协同教学团队,实现集体备课,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其三,课堂教学协同化。两门课分别在教学进度计划中将协同的课次、内容列明。两门课均单设三次以上的案例讨论课,由两门课的教师共同参与主持。其四,课下实践协同化。两门课共同组织课外1~2次实践教学,包括采访政府公务员、旁听行政诉讼法庭辩论等。其五,案例库建设。在原有两门课案例素材的基础上,编写行政法治与行政伦理案例汇编,作为辅助讲义,条件成熟的时候正式出版。其六,第二课堂活动。面向公共管理学院全体学生推出“影像中的行政法治与行政伦理”系列活动,通过看电影、专家点评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思考行政法治与行政伦理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 开放式教学模式 构建
前言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相反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讲究细致、全面、灌输,无半点遗漏,开放式教学模式讲究开放、探究、讨论、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开放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性最为重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培养,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因而,利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现状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概念与逻辑关系[1]。但是,教学是一个师生相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以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由于教师忽视了这一问题,致使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因此,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影响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无法与时俱进。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是人、政府、社会发展的最前沿的问题,与时俱进,捕捉最新的思想动态对公共管理专业而言最为重要。但是实际上,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理论内容更新较慢,知识点较为陈旧,案例多是早前的案例,缺乏有关时事政治,政府管理、社会治理等较为前沿的知识,教学内容缺乏代表性。第三,教学评价单一,教学评价单一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的评价为准,忽视了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又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表现,教学评价不具有代表性,考察的只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内容,而不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具有片面性,不能促进今后公共管理教学的发展。
二、公共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开放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讲解知识的由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促进师生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保证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十分重要。开放教学方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互相学习,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对一周内出现的重大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向教师提问,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避免学生执迷于标准答案,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共同探讨解决方式。而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意识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思路,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其次,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需要采用开放式思路开展教学,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到情景创设与案例引入上,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实现开放式教学。例如,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315打假中也较为重视假冒伪劣的食品,奶粉、火锅、鸭血、羊肉等都可以掺假,教师就可以以这个问题入手,要求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创设情境,研究如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治理等,保证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放教学内容
开放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增加社会实践环节,通过开放教学内容,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前沿性,添加一些新的内容,与时代接轨,与时俱进。因此,开放教学内容十分重要,是保证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开放教学内容,充实前沿的内容,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医疗体制改革,网络暴力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加课程体系的新颖性,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3]。此外,通过增加实践环节,还可以提高学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政策理论进行实践,使学生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活动[4]。
(三)开放学生评价
公共管理中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没有具体的答案,都是较为开放的问题,只规定了答案的具体范围,适应性强,灵活性较大,公共管理类问题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是,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性,反而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为学生制定了框架,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开放学生评价能够消除思维框架,保证学生主观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因而,开放学生评价十分重要。通过采用多元化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结合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方式进行评价,可以保证学生评价开放性的同时,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客观性,对学生进行公开的,客观的评价[5]。
总结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公共管理之中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内容、评价等方面着手,转变单一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有助于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铺垫,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建.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 233.
[2]王丽慧,顾敏敏.公共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124-125.
[3]闫章荟.公共管理专业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0):37- 38.
[4]范梅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22):150-151.
[5]裴志军.论公共管理类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及其实现[J].价值工程,2010,(05):193-195.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收集较为充足的案例资源是开展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从实际情况来看,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则有三种来源渠道:一是中外学者为公共管理教学编辑出版的案例教材;二是教师收集整理媒体报道的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典型事件;三是教师深入实际对相关事件进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再通过对素材的加工整理,编辑成为教学案例[2]。通过已有案例教材获取所需案例是一种较为便捷省时的途径。编辑出版的案例教材许多取材于公共管理实践中曾经发生的重要事件,这些案例的优势在于其典型性、代表性与通用性,因此用起来比较省事。
但另一方面,此类来源的案例缺点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其一,选入教材的案例在注重典型性的同时往往很难兼顾时效性,过分依赖此类案例不利于案例教学创新;其二,教材式案例的模式与体例往往都较为单一、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与变通性,无法适应公共管理类课程快速发展的要求。实际上,经典案例的运用也是有其限度的,否则,“老生常谈”,不仅学生感到乏味,教师也会感到没趣。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案例更多是通过第二种渠道获得。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这成为新时代开展案例教学的一大优势。公共管理类教师在课余时间,应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及时关注各类新闻资讯,尤其关注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重大实践,并及时记录、下载、整理和归档相关信息,建立起技术化、制度化水平较高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案例库。
作为案例来源的第三种渠道,对相关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无疑更具时效性与针对性。而且,在很多时候学生甚至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相关案例的搜集与整理,更有利于培养的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同时也能加深教师与学生双方对相关事件的认识程度。尽管优势明显,但实际上高校教师还是较少使用这一途径获取案例,原因是:首先,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普遍繁忙,闲暇时间较为有限,因此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进行调研走访;其次,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领域发生的事件信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再加之政府部门对于外界的调研、采访、报道等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尤其是一些负面的消息),致使此类通道受阻。
二、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
案例选择是案例教学流程的第二个环节,它在整个案例教学流程中地位举足轻重。一个恰当的案例可以先入为主,在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由此引致案例讨论的深入化。相反,如果案例选择不当,则可能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共鸣,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学生参与热情递减和讨论无法引向深入,最终使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究竟怎样的案例才是恰当的?或者如何才能选择恰到好处的案例呢?我们认为,首先,案例的选择必须围绕案例教学的目标进行。
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师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因此公共管理类课程的所有教学活动包括案例的选择,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唯此,才能做到针对重点、有的放矢,从而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其次,案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案例教学在做好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还要因人施教,教授不同课程,选择的案例也应当有所区分。一般说来,公共基础性课程在选择案例时可不必过分拘泥于具体的管理领域,其侧重点在于基础理论的强化,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在案例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特点,确保案例的针对性。
此外,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案例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通常,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可选择一些知识点相对单一、理论相对浅显的案例,而高年级的教学则可以考虑一些综合性较强、理论覆盖面广的案例,以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再次,案例的选择还应当注意案例自身的时效性。即所选案例应尽可能为新近发生事件,以紧跟快速发展的管理实践。一个发生久远的案例,往往无法有效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更为主要的是,由于公共管理实践的快速变迁,这些案例往往会脱离了其发生初始时的具体情境,导致其解释力滞后甚至失效。
三、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
选择好案例以后就进入了案例教学的实施阶段。案例实施自身又是一个“子流程”,它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其一,案例教学实施前的准备。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为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具有一般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的共同特性,例如都必须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等要件,教师仍然起着主导性作用等。同时,案例教学教案的编写也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例如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学生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锻炼,教学手段更偏好对多媒体的使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多体现以及课堂氛围更加宽松、活泼等。其二,案例教学的预演。在正式上课前,这一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教师自认为案例准备比较齐全,案例选择比较恰当且备课认真充分,因此往往忽视这一环节,常常导致在正式案例教学时手忙脚乱甚至出现纰漏,例如所需案例不能及时调出或者调出案例并非所需,甚至出现多媒体音视频资料不能正常放音或放映,致使案例教学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对于案例教学来说细心永远是不过分的。其三,案例教学的正式实施。这一过程又包括教师介绍、学生讨论以及案例总结等几个步骤。首先,教师在介绍案例时应尽量保持客观,只需把案例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等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学生即可,避免较早对案例作出自己的评价或判断。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教师提前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很可能会直接干扰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考路径,甚至导致学生为保持与老师一致而压制了自己的想法。其次,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即教师应当以“导演而非“演员”的角色出现。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淡化自己的权威主体特征,视学生为案例教学的当然主体,把“舞台”真正交给他们,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当然,教师权威地位的淡化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案例教学掌控力的弱化。相反,教师必须在全局上对教学节奏、发展趋势等作出有效的调控,以确保案例讨论不会偏离案例本身和案例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案例教学结束时,应当对案例教学的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讨论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客观的点评,点评以肯定成绩为主,但也要适当指出问题的所在。
四、公共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案例教学得以实施并不意味着整个案例教学流程的结束,其评估与反馈同样重要。案例教学成果如何,取得哪些成绩,存在哪些不足,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案例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作全面评估。案例教学的评估涉及到案例准备是否充分,案例选择是否恰当,案例教学的实施是否顺畅以及案例教学结果是否满意等几个方面。其中案例教学效果是否满意一项应当综合考虑两个层面:一是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衡量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小型测验加以检验,这种测验可以采取口头的问答形式也可以是书面的习题解答形式;二是根据学生的参与状况来衡量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出席率、积极性、参与态度以及问题讨论程度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四步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77-02
公共政策学是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求开设的所有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在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现有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等四个专业,且公共政策课程均已在上述四个专业开设。因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是我校唯一拥有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交叉优势的学院,教学研究覆盖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两大学科,因此本文拟在此学科交叉背景下,针对《公共政策学》的课堂教学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共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参考。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的政策研究还只是附属于经济科学。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Woddrow Wilson)提交关于行政研究的论文开始,美国公共行政学科方始建立。因此,公共政策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属于新兴学科,也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的学科。1951年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维尔共同主编《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该书第一次对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论述,被人们认为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中国公共政策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引进西方政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已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极为重要且富有活力的部分。由于在我国发展较晚,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总的来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学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现实、提出政策解决方案等方面较为欠缺,从而使这门课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在课堂教学上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案例教学和社会现实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因此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特别是,社会科学类课程需要把纸面研究和实践轨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最大限度地逼近真实,案例教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公共政策概论课程中的很多政策热点与问题均与实践紧密相关,其理论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而又广泛应用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从“课堂学习”到“政策实践”的转变与体验。案例教学也是公共政策学发源地美国的MPA、MPP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一、《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原则
结合自己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实践,笔者总结提出“摸底—点题—仿真—实践”的案例教学思路,经过课堂教学验证,效果良好。现叙述如下。
1.创新原则:以交叉学科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照公共管理大类进行培养,第3学期实行专业分流,第4学期开始专业学习。公共政策学既是大类平台课,也是专业必修课,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发生的诸多公共政策事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根据我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军事外交均为国家发展服务,总的来看近期出台的公共政策均可以归纳为经济管理领域。所以,以经济、管理两大交叉学科的背景知识为切入点,既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也要具备相应的管理学原理,还要会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做好课堂组织和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充分突出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的无缝对接,就显得非常重要。
2.创新流程:构建“摸底—点题—仿真—实践”四步案例教学法。基于上述考虑,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摸底—点题—仿真—实践”四步教学法,凸显政策实践中的理论脉络,注重理论讲解中的实践能力,力图通过“实时新闻、现场分析、政策把关、实践验证”的教学思路来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公共政策学理论的把握能力和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公共政策学》案例教学创新分析
1.摸底学生情况,准备实施案例教学。公共政策具有强烈的个人理解倾向。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政策理解的角度都大相径庭。为此,在公共政策学第一节课,应摸底学生情况。这里是课程摸底问题清单。
通过摸底,可以了解大家对于这门课程的熟悉情况、希望得到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从摸底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不接受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法,而希望代之以新鲜的案例分析。这就为顺利实施案例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鉴于公共政策学的社会属性,为启发锻炼公共政策课程必需的思辨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摸底之后即对全班进行分组,要求同学们自由组队。如2012级行政管理班自由组合为“萝卜开会”、“未来组”、“请门安东回答”和“群英荟萃”四组,每组7人左右,增强了团队归属感,也融洽了班级气氛。
2.点题政策案例,进行理论分析讲解。课堂教学和社会现实结合,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在进行公共政策学授课时,应在总结上次授课和课后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简单讲授当天要讲述的内容,随即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网,打开当天的新闻网页,浏览实时新闻,并要求学生各自选取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准备发言。如2013年3月26日“公共政策导论”课程,2010级城市管理学生分别选取了中国当前三公经费消费、出访身穿中国造、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垃圾遍布、养老金并轨等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国际方面的公共政策问题,由教师给出问题,小组讨论后解答,其他小组质疑或评点,教师最后点评,结合西方和我国的公共政策发展进程讲解了公共政策学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等内容。下一步,随着课程深入,教师应逐步将题目选择集中在单一焦点上,以便于学生深入对比分析理论知识和现实案例。
3.仿真现实场景,模拟政策实施情况。在学生逐步熟悉公共政策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知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课堂仿真模拟教学,通过当前我国现实政策问题的模拟和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模拟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点评。如2013年4月1日,2010级城市管理学生模拟“胜利村分地”的政策解决场景。全班同学分为胜利村五个组,由村长和书记主持分地。模拟了初次分地、村民闹事、重新投票等流程。虽然过程相对简单,但对于土地分配这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分地过程中体现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动态性等特征,加深了理解。通过教师点评,学生即对“三农”这一现实重大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简单分地过程的公共政策学含义。现实场景模拟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开拓性和解决临时问题的能力,对于政策实施的情况和流程也有很大帮助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57-04
随着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引用,依赖于多媒体设备的可视化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有教师戏称,为了降低学生的“低头率”,连数学课都要通过呈现视频来提高课堂趣味性。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即以政府核心的部门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亲社会性让它与日常的时政、新闻、资讯密不可分,这也就意味着与课程教学相关的信息采集,特别是可视化材料的采集相当便捷甚至寻常。因此,本文以可视化教学的定义阐释及特点分析为基础,重点思考并梳理公共管理课程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探讨其面临的挑战以及化解方法与路径。
一、可视化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可视化教学简言之是将知识通过可视化的形式传授出来,它能有效解决隐形知识难以传播的问题,其实质是将知识通过显性化的图解手段表示出来,形成能够作用于人感官的知识外在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可视化教学作为一种有益的教学工具,一种教学信息呈现的可行方式,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在教学活动中能更广泛地加以利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拥有直观化与形象化、具体化与多元化等特点。首先,由于其直观、形象和可视化的特点,使得它的应用更适合于善于形象思维、敢于创新的现代90后大学生。其次,应用视觉表征手段及图解手段等建构和传达复杂知识,相比传统文字等静态、单一信息,知识传播更加直接,信息传播及认知更加生动;再次,可视化教学不仅传递事实性知识,还可以用来传递思维、经验、态度、价值观、期望、意见及预测等隐性知识,因此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视讯材料传递更深刻、更具体、更多样化的声音与信息。总的来说,可视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形象化呈现和传递,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重构;不仅可以快速传播显性知识,还可以将隐性知识进行适当的转化与传递;不仅能够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创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公共管理学”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综合笔者所在教学课程组的日常教学实践及相关经验总结与交流,笔者将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可视化教学手段分成了四种方法:知识呈现、内涵挖掘、案例导入及知识拓展,并且就不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并且分析综述了依赖的资源及技术手段,以及各种方法的实际效用。
1.知识呈现。知识呈现法主要是指将有关公共管理学的知识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地传达出来。特别是针对公共管理学某一板块内容的理论溯源及价值变迁等历史变迁,可以采用此方法。比如:西方公共行政发展阶段及核心价值的时间序列轴;要素框架及关系网络的逻辑结构图,比如:公共管理要素结构图;内容比较图,比如传统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的范式比较等等。电脑绘图工具的进步让越来越多的学理知识可以通过PhotoShop及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以及办公软件中SmartArt等工具的帮助,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知识的可视化呈现及讲授。通过这种方法,能将综述性文字在图文处理之下实现高度凝练及形象化的传播,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理解,形成知识记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培养他们知识归纳、推演的能力。
2.内涵挖掘。内涵挖据方法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像、视频、数据描述等可视化素材演绎、归纳出某一概念、定义或研究对象的特点、特质等知识,将知识点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开动脑筋”的主动式知识挖掘。比如,通过我国5・12地震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危机管理的定义,启发学生领会公共服务动机对公职人员外显行为的诱发机制;通过灯塔、国防、高速公路、教育等图片的展示,要求学生寻找对象物的共有特性,指导学生绘制出排他性、竞争性、非排他性及非竞争性的四象限图,揭示出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特点;通过国内外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国家部委机构数量及公务员规模的线形、矩阵形数据描述图,帮助学生归因出各国公共部门机构改革的运动规律。这种方法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有赖于视频整理、图片处理及统计描述等技术方法。笔者在课堂前奏环节,要求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进行回顾,发现学生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上节课的视频主题及数据描述图等。因此通过此方法,能排除学生对枯燥定义的厌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掌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辨问题的能力,也能让学生抛弃懒惰的学习习惯,充分开动脑筋,进行知识的自我开发与建构。
3.案例导引。案例引导也是公共管理学的常用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一般会导入一些热点新闻、热议图片或视频,切入到课堂主题,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或是引出有争议的话题,供学生们讨论。比如,播放《国家形象宣传片》,引导学生们思考政府如何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各项事业中发挥应有职能;播放“春节禁止燃放烟花”的短片,引导学生针对“禁烟”的合理性展开辩论;播放《一户一席谈・是否应该放开一胎政策》,激发学生们讨论“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来去向,启发学生分析政策议题如何形成及政策改进的可能方法与路径。这种方法需要占有海量的视频、图片资源,并且对图片进行修改与处理,并对视频文档进行采集、删减及编辑等。通过此种方法,能扩大讨论案例的信息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及参与案例讨论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4.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方法是希望运用可视化素材,增加学生们书本以外的知识,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比如,播放桑德尔教授讲授的哈佛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中的第一讲《谋杀背后的道德逻辑》以及第八讲《公正的起点?》,启发学生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正义的一些基本问题,扩充学生们对政治哲学与道德的认知与理解;课间放映几部“廉政”系列公益广告,启发同学们认识行政伦理中行政主体的伦理道德的内涵与行为规范。这种方法同样需要教师提前占有大量可视化素材,并且要求教师在较高敏感性及鉴别能力的基础上运用视频编辑等方法,将精华段落编辑整合在一次,并力求保证视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这种方法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摄取更多的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量,并且提供信息源供学生们课后依兴趣自主学习。
以下笔者将这四种方法的内容介绍、运用举例、技术基础及可能的教学意义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实际困难与解决办法
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适应现代学生渴求创新、追求视觉冲击的特点,相比传统“听课”模式,这种“听看结合”的教学方式更受学生喜欢。但是教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也遭遇很多的困难与挑战,需要琢磨其解决办法。
1.时间及技术成本的限制。首先,教学可视化素材的获取就需要经过广泛占有及去粗取精的过程,并且有些材料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有的理想素材并未开放下载权限,因此获取起来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视频,绞尽脑汁,但最后还是徒劳无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其次,素材获取之后,需要针对特定知识内容及理论原理,对素材进行剪切、编辑与处理,并且需要结合教学思路与模式,截取恰当的片段或画面,因此不但需要耗费时间,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如何化解使用成本较高的挑战?笔者认为:首先,可以成立课程组,“化零为整”,将课程组各个老师搜集的素材进行整合,这样既能不断切磋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又能形成合力,寻找到相对典型、恰当的案例“为教学所用”。再加上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体系非常广,相关资料也非常丰富,每天都有新新闻、新故事、新案例、新网舆等,因此从网络这个“信息聚宝盆”中搜集可视化的视频、影像、图片、漫画等材料,逐步建立一个以教学为导向的分门别类的数据库不但可行,也方便,并且能够不断对其进行更新与扩充;其次,可以发动同学们去寻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并且在电脑操作技术较强的同学的帮助下,提高素材的处理能力,既能锻炼到同学,还提高了同学的参与感。另外,我校的“数字实验室”、“应急管理实验室”等也能为可视化教学提供信息剪切、编辑、处理的硬件设施与技术支撑,要善于从这些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借力”,将教学、科研与现代技术相融。
2.运用频率与时长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公共管理教师会因为知识内容太多,而不愿意采用耗时较长的可视化教学方式,担心教学计划始终完不成。而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偏好放视频,这使得学生感觉教师在“敷衍课堂”,造成教师不负责任的错觉。可视化素材确实有它的优势,并且适合时代特点、适合学生特点,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什么时候用”、“用多久”、“用多少次”等的困惑。而且有时费尽心思寻来的素材因为使用不当,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让教师也感觉到遗憾。这样一来,教师们在运用的过程中更应谨慎。首先是要坚持以课程内容为中心,切忌单纯运用可视化手段实现填充课程时间的目的。并且负责任的可视化教学还应该杜绝不加甄别地滥用可视化素材的行为。特别是当材料掌握不翔实、不充分时,更应该坚持科学求真的教学态度。“宁缺勿滥”不但是一种严谨的教学态度,更是一种难得的求学精神。其次,笔者认为可视化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对一学期的课程进行总览性设计,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课后的作业安排都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提前做准备。特别是教师需要提醒并调动学生针对知识点进行提前预习,这样才能让一些可视化素材在课堂播放时引起学生的共鸣。假若可视化素材播放时长较长,可以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依靠课后学习延长课程时间,以保留足够的课堂研讨时间;再次,教师需要智慧把握可视化材料使用的频率与时长。笔者并不建议每堂课都使用视频,这样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甚至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表示怀疑。笔者建议交错使用可视化视频,并且每次的放映时长最好不超过总课长的一半。笔者去往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调研,并且亲自观摩了他们《行政管理》课程中《团队建立与知识分享》章节的学习。在两小时时长的课程中,大概影片观映一小时,讲解与讨论一小时。并且从他们整体的《行政管理课程纲要表》中可以发现,在18周的课程安排中,共有四大讲内容,只安排了4次影片观赏及讨论(详情见表2)。
不过图片、图形可以当作插图使用,并可视情况在讲演PPT上多添加一些。特别是可以给一些定义增加一些漫画,增加学生形象化理解的可能性,比如“用脚投票”、“搭便车”、“政府失灵”等术语,配上有意思的漫画与讲解,会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
3.知识可视化与转换的困惑。公共管理的可视化教学是希望将公共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可视化处理,旨在使知识库中的知识以更丰富、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并更有利于传播新知识。而公共管理学知识是对公共管理过程中主体行为的规律性认识,是通过反复实践和认识在人脑形成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因此,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不仅仅是数据、文献或信息等运用图文处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呈现出来,它更是通过可视化将一些经验、技能和认知传递出来,启发人们直接利用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一门技术。所以通过教师对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教学,帮助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自有知识”,其实非常困难。公共管理知识的可视化与转化不是通过简单的可视化呈现就能结束,它还需要在教师的智慧选择下,促进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得以实现。某一知识只有在启动可视化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再通过课堂现场的归纳演绎总结、争辩去伪存真、反复追问论证等过程才得以转化,最终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知识呈现及知识拓展的可视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收放自如”,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演绎与总结能力,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对于案例引导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全盘把控”,推行讨论、辩论等课堂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挖掘正确的知识认知;对于内涵挖掘的可视化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穷追猛打”,运用反复追问的方法,指导学生捕捉内涵的独特性,并以最精准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可视化教学的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元化,教师要做的只是注意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随着经验的累积,“胆大心细”地将其运用起来。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运用可视化教学的方法,不但适应了其知识体系综合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理论特点,也适应了广泛性、亲社会性等实践特点,同时还适应了现代大学生时尚的求知方式与善于探究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公共管理可视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应继续勇于摸索、相互交流并累积经验,争取不断进步,臻于至善。
注释:
①2014年3月18日上午9点,笔者访问了台湾政治大学行政管理系陈敦源教授。并于10~12点亲自观摩了陈教授主讲的《行政管理》课程,从陈教授处获得了该课程的课程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