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7-17 17:2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5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显现,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农村的碳排放是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农村也成为了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我国有18多亿亩土地在农村,其中有1.5亿亩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农业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模式,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核心是农村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转变。

1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

1.1农村水源污染严重

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作用非常严重,导致农作物毒物质富集,农产品质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渔业受污水的影响则更加严重,如2004年7月,淮河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处,鱼虾绝迹。

1.2农村土壤污染严重

全国约25%土地的土壤污染处于警戒状态,约5%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安全保障的农产品已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1.3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蔓延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长,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农村,给农村带来了严重污染。

2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的重要方法。 2有利于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低碳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

3发展低碳农村经济的途径 1全面强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例如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生产基地等,并且要积极按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品推向市场。此外,还要加大力度建设安全食用农产品重点加工企业,创建绿色低碳农产品市场,积极发挥这些基地、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低碳农业规模的扩大。 2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发展低碳农业,还应该加强农业科技教育,要积极整合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与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引进、选育、推广品质优良、产量较高的品种,提高种养业的低碳水平;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机制,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加大对企业、基地潜力的挖掘;积极开展并加强对农业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民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从根本上提高低碳农业水平;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园区建设政策应该更加倾向于低碳农业,使之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榜样;积极推广和使用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和农业生产用品无害处理技术,积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宣传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3加大对低碳农业的监管,强化低碳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为促进和发展低碳农业,满足老百姓对绿色、无公害、低碳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和市场上的农产品要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践行对百姓作出的低碳、绿色、安全的承诺,对不合格农产品进行召回、销毁、理赔。

4积极宣传低碳农业,全面提高老百姓的低碳农业认识

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开展低碳农业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低碳意识。低碳农业对我国来说尚属新生事物,民众对此认识不足。因此,要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运用舆论宣传工具,积极宣传低碳农业,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低碳农业的重要性,认识到低碳农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越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宣传和改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低碳环

境,打造低碳农产品自主品牌,生产绿色、低碳、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农副产品的低碳深加工企业,使得广大农民和加工企业积极参与低碳农业建设。以低碳农业理论为先导,将低碳农业作为农民教育和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农民采用低碳技术,实施低碳型种养模式,创造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和谐低碳系统。 5强化农业行政执法,为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执行农用资源管理条例、农业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资市场、低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品的安全。坚决打击各种损害农产品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假冒无公害、绿色、低碳农产品标志、品牌的违法行为。要积极展开 “低碳打假”行动,维护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促进农业执法队伍的发展。 6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保证低碳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低碳农业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全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国外政府为鼓励农民从生产常规农产品转向生产低碳农产品,对农民给予相当数额的补贴。鉴于国外的经验和发展低碳农业的需要,必须确保生产基地、生产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途过程中杜绝污染。这对于正常生产的农民和加工企业来说,这一转变不但人力投入将大大增加,而且物质投入更需加大。因此,低碳农业在发展初期需要相关农业部门加大对低碳农业的投入,设立低碳农业专项投入资金。在加大投资的同时,还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投资发展低碳农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低碳农业发展领域,与低碳农业建设基地及农户形成共享利益。此外,还应该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低碳型龙头企业,推进和扩大低碳农产品发展,提高低碳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展望

当前农村发展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发展低碳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我国农村的持续、科学、和谐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的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0(12):38-39.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尤其在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这就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有效确保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1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牲畜本身的数量,还是其品质,都在得到提升程度的提升[1]。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畜牧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这就使得我国畜牧业实现了大步伐的进步。可是,在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和出现也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村畜牧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相应的资金投入不够、技术推广有限、农民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偏低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快速以及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未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2促进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注重对养殖户思想的改进

有效转变农户的思想,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综合能力,是有效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所以,相关的部门可以有效引导农户对现阶段畜牧养殖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并且在实际的养殖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兼顾市场发展情况,对市场发展行情有明确认知,从而找到适合农村畜牧养殖的科学发展对策。

2.2选择适合本地区生存的畜禽品种

畜禽品种的科学选择,是有效提高本地区畜禽养殖水平的关键。这是因为不同的畜禽生长,需要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依托,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不同畜禽品种,其生产性能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未来在畜牧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畜禽品种的科学选择,这样才能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2.3注重以及加强对本地区动物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避免动物疫病,可以切实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并且有效对动物疫病进行控制,还可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及避免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的防控,首先需要对现阶段的养殖场环境进行改进。通过进行必要的消毒,从而营造良好、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其次,需要建立全面的免疫制度,这样才能使得疫病一旦出现,有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作为保障,从而避免了疫病的大范围传播。加之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势必可以改善动物疫病现象。最后,则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只有让其掌握相应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才能使得饲养与管理更为科学,进而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

2.4科学使用健康的饲料资源

选择科学、健康的饲料资源,可以确保周边环境的生态性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真正提高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效果[3]。比如可以选择利用秸秆、枇壳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代替了传统人工饲料的使用,避免了许多饲料的弊端。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畜牧养殖和管理的成本,对于提高畜牧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帮助。

2.5注重对农村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经营

实现农村畜牧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际上也是为了规范现阶段农村畜牧养殖现状。尤其是当前许多偏远农村,在畜牧养殖方面均以家庭为单位,且对畜产品的加工也停留在表层。这就使得这些畜牧产品本身的经济附加值降低,甚至许多时候无法形成完整的畜牧养殖产业链条,对于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4]。鉴于此,需要尽可能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层次加工,这样才能使得产品本身的价值有所体现,进而为农户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国家以及政府的层面来看,近些年来,对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为我国农村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农村畜牧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向着更好、更强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邓鹏.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道路探讨[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18.

[2]陈正会,王维珍.农村畜牧养殖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途径分析[J].当代畜牧,2015,(14):8-9.

[3]冯卿.畜牧养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扶持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01):34.

第3篇

【关键词】东莞市;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成效

1.前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严竣的问题:少数人消耗了大部分资源,而大多数人则实际上被剥夺了发展的机会。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人类社会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耗尽一切不可更新的资源。这其实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不光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才显示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是在上世纪工业化大生产时代这一问题就已凸显出来,只是当时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尚未提高至一个理论的高度。

1.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既“可持续是能满足人们当前的需要,但同时又不会损害下一代人的生存需要”,而这一“生存需要”既包括了生态意义的需要,又包括了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农村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我国的农村政策将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更新的高度,那就是加快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的同时仍要兼顾子孙后展的资源。

1.2东莞农村概况

东莞临近港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站地带,从昔日一个小县城发展为今日特大型地级城市,可以说东莞市的发展正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历史,因为东莞市除了一小部分城市面积之外,周边绝大多数地块均属农村,整个城市共分为城市中心片、水乡片、埔田片、山区片等几大片区。各个片区在改革开放之前均由几个公社组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之后,作为东莞市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基础单位——乡镇,显示出了惊人的变化及活力。清溪镇就是这些乡镇中的一个代表。而清溪镇农村的变革也正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下面以东莞市清溪镇为例,探索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2.东莞农村可持续发展典型代表——清溪镇

2.1东莞市清溪镇农村发展历史

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方向,与深圳市的龙岗、平湖接壤。四面环山,中心为盆地。清溪镇又有交通“金三角”之说,它除了与深圳市的龙岗、平湖接壤之外,还与惠州市的惠阳接壤,毗邻港澳,交通便利。清溪镇下辖21个管理区(目前称村委会),106个村委会(目前称村民小组)。全镇地城面积143平方公里。

在改革开放之前,清溪镇被被称为“东莞的西伯利亚”,因为这里交通闭塞,人们单靠种植业为生,长期生活在温饱线之下。到了改革开放,清溪镇开始实行了,并通过招商探索和港澳乡亲的支持,清溪镇开始办起了几十家“三来一补”工厂,生活在清溪土地上的农民逐步“洗脚上田”走进了工厂当起了工人,手头上开始有了丰厚的收入,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开始得到解决。但以农为主的形式使得经济基础仍然显得十分薄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清溪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清溪镇农村由传统农业专为向生态型、城市型农业方向发展,呈现出“山顶造林,山腰种果,山脚养殖,山坑种花种菜”的主体农业生产模式。2003年,全镇那么人均所得为8673元,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及多方面协调发展。自改革开发以来,清溪镇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能源通讯等硬件环境和城市建设上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宜商宜居的投资环境。

2.2清溪镇农村发展优势

2.2.1地理位置的优势

清溪镇处于东莞市、深圳市、惠州市三市相汇之处,这一地理优势决定了清溪镇将会成为三市经济贸易往来的结合部和交汇处,成为经济特区与珠江三角洲连接的纽带颧桥梁是不为过的,这一优势将使清溪镇成为深圳、东莞、惠州三市货物与人才的集散地,成为连接三市的经贸中心。

2.2.2城市土地资源优势

清溪镇有14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有近60平方公里土地可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而且均为四面环山的开阔平地,在开发过程中不需进行大规模的推山填土工作。水原发达,在周边区域拥有几大水库。河流交错,水库库容大,水源充足,这为中等城市规模的发展提供了诸如工业用水、居民用水、农田用水等方面用水提供了天然保障。

2.2.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超前优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清溪镇政府两套领导班子具有远见卓识,打开了清溪镇至樟木头镇,清溪至凤岗通向深圳的公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设,将原有机耕桥改造成为城市一级桥梁,全面贯通了全镇21个村委会及工业开发区,全面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具有的道路、排水、街道等框架。为接下来的全面招商引资工作筑好了巢。

2.3清溪镇农村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产业战略及成效

2.3.1农业发展战略要点及成效

清溪镇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将传统型农业转变为现代科技型农业,将农村型农业转变为城市服务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将以种植业为主的形式转变为以养殖为主养种并举的综合形式的农业。在种植业上着力扶持优质谷、蔬菜、水果、花卉几大支柱性产业。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逐渐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科学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农贸一体化。统筹规划二个100000亩永久性农业生产基地作为农田保护区,逐步建成六大具有现代化科技水平的农业生产基地,这六大基地分别是:优质水稻,蔬菜生产基地,优质水产养殖基地,优质生猪、三鸟、珍惜动物养殖基地,优质水果生产基地,热带速生林基地,园林花卉和热带植物和产基地。如今这六大生产基地除个别由于产业调整而未能实现外,其余均完全实现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如大埔村和荔枝横村农田蔬菜种植基地,铁场村生态农业基地和莞香园种植基地等。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 存在问题 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合作经济组织和自上而下延伸至农村的群团组织,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总体上发展滞后,原因是思想偏见的制约。有人认为,农民缺乏合作意识,因而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持不屑一顾或消极无为的态度;也有人担心,我国农民那么多,农民一旦组织起来可能会削弱基层政府的职能和权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持防范戒备心理。

2.体制惯性的挤压

我国“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3.法律支持的滞后

除了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目前,我国对其他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无法律规定,农村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预或服务不当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直接或间接推动下组建的,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力量过多介入,扭曲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组织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实际控制权仍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有些专业协会的农民只是名义上的会员,实际上却与协会无关。许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转十分困难。

二、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过去管得太宽、统得太死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控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

1.实行多予农村扶持补贴政策

(1)统筹实行财政鼓励和资金支持政策。除国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对农村财政支付补助额保持稳定不变,不因县域增收节支而减少转移支付额。建立财政鼓励机制,提高工业、商业税收返还比例。

(2)统筹对县域经济的人才支持。县域可与国内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通过产学研、技工贸结合,提供技术、项目和人才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县域新技术推广应用和开发能力。县域还可以仿效西部开发政策采取相关措施,动员和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创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要组织专业人员,经常到县、乡服务,帮助县域提高科技、教育、医疗和文化水平。

2.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

那些不属于政府的职能应逐步交给中介组织、社会团体、民间服务组织,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政策引导、法规监督、提供服务、营造环境上,积极推动农村群团组织职能转型,使其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同时积极发展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改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实行合作经济组织管理部门登记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简化登记管理程序,鼓励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合作金融、社会公益、社区服务等民间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它们在农村社会事务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城郊型农村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中国农业与农村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发展思路对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城郊型农村

同样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一、制约城郊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要素。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征用农民的土地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但目前确定的征地补偿款不能满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需要。征地后,短期农民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但多数农民缺乏资金运作能力,更缺乏对市场投资的经验,因此,农民不敢承担风险进行非农投资,有限的补偿费也将在短期内消耗殆尽,被征地农民今后长期生活将无所依靠。

二是土地的大量征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适应能力差,缺乏非农劳动技能等因素,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更严重的是部分失地农民因眼前有征地补偿费在手,自以为生活已有着落而不思长远之计,坐吃山空,不愿从事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从而更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难度。

三是惠农政策难以真正落实。中央下发的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落实。逐步取消农业税,提高粮食收购价,制定粮食收购保护价,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使农民无不欢欣鼓舞。但好景不长,调查发现,城郊农民所得实惠,无非只是取消农业税一项而已。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前提条件是种植粮食面积20亩以上,这在城郊农村根本不存在,在粮食收成尚难预料的情况下,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已上涨了30―40%,粮食提价抵不过农资涨价,此项惠农政策又成“画饼”。

四是城市资源得不到共享。按照吴忠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城市周边100平方公里都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城郊乡镇都在100平方公里范围,城郊农村的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应与城市同价,而实际情况却是城郊农村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

五是由于征地补偿偏低,分配方案不合理,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保障没有及时落实,村级财务管理混乱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集体资金的损失等问题的存在,引发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增加了不满与对立情绪,内部之间也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与纠纷,造成上访不断,抵制征迁,阻挠建设工程的进行,影响了政府声誉,社会稳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产生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是“三农”问题在基层干部的思想深处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政绩的理解出现偏差,在工作中没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说到底,是对淳朴的农民缺乏应有的感情。

二、城郊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要切实解决城郊农村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在思想上对城郊农村问题的矛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农村环境为突破口,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同时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以人为本,消除城乡差别。

城郊农村的农民或拥有较少的土地或完全失去土地,土地已不能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保障,但他们在身份上依然是农民。因此,应解决农民身份问题,让农民与市民享受户籍制度上的平等,农民与市民,同为中国居民,应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之规定,颁发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证,使城郊居民与市民享有同等待遇。山东省实行城市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有助于打破城乡居民因身份产生的不平等。既然同工,就应同酬。应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用工市场,遵守人力资源价值原则,使所有劳动者成为城市的一员。

2.城市反哺城郊,工农联姻兴市兴国。

农民进城谋取职业,挣钱养家是一条正确道路。今天国家的政策措施就是鼓励和支持城市干部、城市工人、城市青年、大学毕业生到广阔的农村创业发展,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城市反哺农村还有“物流”,即工业对接农业,企业“联姻”农村。通过国家投资或激励,让更多的企业到城郊办厂,就地吸纳更多失地农民就业。

城市化不是都让农民进城消除农村,从发展的角度看应当是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其实,城郊农村有着新鲜的空气、遍野的绿色,添上现代化,更适宜人们生活居住。况且,中国的国情不能允许大量的农村人口聚集城市。因此,加快城郊农村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乡结合的、工农一体的农村发展之路,这也是中国的发展之路。

3.全面推进失地农民知识化、技能化,促进就业。

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改造农民,全面推进农民知识化,不仅是一条造福农民之路,而且是一项关系中国社会进步的社会工程。中央财政研究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测点办公室对2000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320多个县的20000多户农民观测调研数据揭示,农民收入水平与文化水平成正比,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与文化程度也成正比。

如今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正体现了国家富民政策的战略部署。农村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虽不再是文盲,但依然是“农盲”,不懂科学,更不懂因地制宜地发家致富。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显示,在4.8亿农村劳动力中,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劳动力占38%,接受过职业训练的劳动力只有9%,接受过系统培训的劳动力就更少。2004年,南京市劳务市场出现的现象是:用工单位愁找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农民工愁找不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岗位。因此,应拓展“新农民”接受再教育的途径,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发展城郊农业,如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也可以依托职业类院校学习非农业技术,如电气焊、家电修理、汽车修理等服务性技术,引导鼓励掌握一定技术的劳动力创业。

4.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

作为人民公仆的基层领导,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事当前,先为农民着想,看是否有利于农民,是否造福于农民。尽可能使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措施符合农民的意愿。在其位、谋其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脚踏实地为农民办实事。

5.建立农民保障体系。

伴随非农化、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已成为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既无积蓄,又无保障,经济来源和生活照顾完全靠子女,应尽快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消除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现象,实现穷有所保、病有所医。同时,还应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老有所依。

6.重视焦点――确保社会稳定。

目前,城郊农村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时期,矛盾问题比较多,征地、拆迁、环境污染、村民利益分配等等,如果这些矛盾不及时化解,天长日久以后,势必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基层党委、政府应集中时间、精力和人力,对症下药,妥善处理,确保征地工作和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另外,城郊农村离城近,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社会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屡屡发生。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必须加强治保调解队伍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工作,狠抓重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给农村人民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1.1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当前,伴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也有所发展。然而,在我国一些乡村、区域存在着产品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季节性产品过剩问题突出,产大于求。主要由于生产科技水平不高,使农作物质量得不到保障,质量还处于低档次阶段,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质量。乡村产品存在着质量问题,使产品销售不出去,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1.2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的欠缺

乡村信用社、邮局是乡村主要的两大金融机构,其网点在各大乡镇分布也比较多。然而,因乡村生产的固有特性,获益时间较长,产量受天气、市场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以盈利为目的的信用社、邮局,常常将风险调整至可接受的区间内,从而使供需关系不协调,产生“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现象,进而影响到了乡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变革。

1.3农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乡村的产出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它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乡村,缺乏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设施跟不上的原因是乡村整体经济实力不够,使基层服务大众的能力不足,进而乡村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1.4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乡村的服务系统缺乏,不够完整。此外,管理体系及职责划分也较模糊。特别是乡级服务站因人力、物力、财力均分至乡村管理,而相关主管机构的主要工作为业务指导,其余事情很少涉及,因此,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2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目前,大部分乡村具备大规模生产及运营的基础,农业生产化能不能够实现,主要看市场需求及资源优势,只有实现生产化,才能降低产品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而提高产品的额外价值,增加产品带来的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生产化的进一步应用,能够带动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这种模式肯定会带动生产方式的改变,自由将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农业的产出速度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2.2提高农业产品信息服务

创建乡村信息服务场所,增加生产、销售的相关信息量,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加大宣传力度,最大程度地提供不同渠道的信息服务,使农民获得更多的信息及技术支撑,促进经济发展,并借助信息服务,增加收入,提高效益,间接改变以往大部分农业从业者的售卖观念及模式,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有助于农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乡村信息化的创建。

2.3打造名优品牌,走品牌带动之路

创建具有地区特征的农业优势品牌,增强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经济走上高速发展之道。目前,品牌的创建是我国新乡村创建的关键,要满足市场发展所需,提倡品牌农业发展,增加产出收益,加快以品牌特征产品为基础的农产品生产,并制定与产品生产相关准则,借助品牌建立拓宽生产基地、品牌公司和国内外国市场之间的各种资源,为品牌农业发展打下基石。

2.4加大对农村经济投入力度

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强制性财政估算政策,确保乡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投入。此外,还应改善乡村贷款管理体制,增加信用贷款的额度,明确抚农资金的比重,拓宽供货途径,保证金钱到位的有效准时。通过这些方式确保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喜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伦理建设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1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749个村庄调查.农村金融研究,2007,(8)

第7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

国际上通行的小额信贷(Microfinane),是指通过特定的小额信贷机构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特殊信贷方式。中国1999年下半年开始正式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由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它采用“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方式,手续简便,利率优惠。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以传统的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农民贷款难,民间借贷活跃,高利贷猖獗[1]。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风险贷款率高。有的基层社甚至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艰难地维系着生存。小额信贷在欠发达地区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不仅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拓展服务群体和空间、实现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与可持续发展,还可解决农民贷款难、减少农村资金“农转非”、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意义

1.可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现阶段在中国农村实行,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既有强烈的金融渴求,却又苦于没有物品抵押。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借款人信用作为保证,无须提供第三人担保,取消了担保、抵押等条件,且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有效地解决了正规金融体系难以辐射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问题,使讲信用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可以减少农村资金的“农转非”。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银发[2001]397号)文件规定,小额信用贷款贷款对象是具有农业户口,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小额信贷用途只能用于农业生产和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购置生活用品、建房、治病、子女上学等方面。小额信贷对象和用途的规定使农村资金的“农转非”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3.可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中国有着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从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普通百姓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都充分体现了良好的信用观念[2]。在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农信社与地方政府配合,大规模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建设。对乡镇集体和个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根据信用等级授予信用贷款额度,农户能够便利地获得贷款,并且能够在守信的情况下获得新的贷款和获得更大额度贷款的机会,以此可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改善农村信贷环境。

4.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差,市场经济不发达,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对于大额资金量的需求不多,更多的是小额的经常性的资金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的需要。立足于小额度、大规模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其“手续简便、无抵押、无担保”等特点正好满足其需要,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助推器”和“加油站”作用。

5.可以提升农信社形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作为农信社支农、惠农的主打品牌,不仅使广大农民农业生产得到扶持,走向致富奔小康之路,使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与地位日益突出,还使信用社形象不断提升。在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过程中,信用社找准了信贷切入点,大胆打破原有思维习惯和工作陈规,不仅提升了农信社的社会地位,而且使资金得到了充分运用。数年来,农信社的贷款总量增加,效益也显著提高,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困境的原因

1.信贷业务经营成本高。由于欠发达地区服务半径大,生产力不发达,以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业生产为主,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呈现出额度小、笔数多、期限短的特点[3]。农村信用社面向成千上万农户进行资信调查评估、建档定级、收贷收息等,业务十分分散,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2.农民思想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农户对小额信贷了解不清,认为农信社推广小额信贷是在走过场,对小额信贷持观望态度;还有一些农户认为,现在农信社既然让贷款,不管是否用得着,都要借此机会贷一笔,“跟风贷款”现象严重;还有农民把信用社发放的贷款当做政府的扶贫款或救济金,甚至认为,既然是国家的惠农政策,贷款可能将来是由国家买单。

3.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农户小额信贷只是凭着农户信用发放,不像担保贷款具有双重保险,且农民从事的产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一旦发生难以抗力的天灾时,贷款就难以到期收回。农村信用社普遍对贷款实行“谁放谁收”和“绩效挂钩“的信贷管理体制,信贷人员出于对自己的工资、奖金考虑,多数乐意发放担保、质押等安全性较高的贷款,对小额信贷的发放不感兴趣。

4.司法部门打击逃债不力。实际工作中,由于司法程序管理漏洞多,司法执行中存在功利行为,法律“白条”难兑现,信用社要么是“赢了官司输了钱”,要么是收回了一些无法变现的“固定资产”,要么是象征性地收回一些贷款本金,而大部分贷款本息却因此而“化为乌有”。其债权难以得到有效保全。司法部门对逃废金融债务打击不力,信用社债权难以得到有效保全。

5.小额信贷设置不太合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加快,农民的生产资金日益增大,贷款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农户小额贷款额度较小,多为1000元~5000元,难以满足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投资高效农业项目等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的资金需求。另外,小额信贷的贷款期限短,短期贷款只有三个月,这与一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业生产项目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合。

三、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1.贷款利率市场化。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是商业贷款,并不是政府的扶贫款,经营的最起码要求是不亏损。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4]。实际上,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利率稍高一些是可以接受的。农村信用社借贷的实际利率,由于低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均衡利率,导致农村资金供给减少,资金需求增加,供不应求,留下巨大的资金供求缺口,促使欠发达地区农村高利贷猖獗。因此,贷款利率是有一定的上浮空间的。根据中国各地的情况不同,应实行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建议农户小额信贷高于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低于农村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

2.国家扶助配套化。小额信贷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大规模开展,按户均贷款5000元计算,需要约1000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贷款完全靠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吸储显然不行,需要国家的扶助。可以将其他金融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回归到农村,壮大农信社的支农实力,对小额信贷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人民银行继续为农信社提供低利率的支农再贷款等等,以提高农信社开展小额信贷工作的积极性。并通过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农村信用社的操作成本等。农村信用社要把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向人民银行、银监会反映,及时取得指导,争取一些优惠政策、税收的扶持。3.信贷风险规避化。一是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逐步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道德规范,努力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开展经常性的“以诚实守信为荣”教育和“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活动;二是建立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小额信贷是一项带有政策性因素的业务,其风险由农信社独家承担显然是不合理的,应建立由政府出资的风险基金,一旦出现自然灾害等风险,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偿。同时,保险部门也应积极开办涉农险种,为广大农户提供贷款保险服务,尽可能减轻农信社的贷款风险;三是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对那些恶意逃债、赖债的失信农户,要发挥征信系统作用,在本人的信用档案中如实记录,并在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制裁。

4.外部环境宽松化。首先,要做好宣传,引导农户对小额信贷业务品种加强认识和了解,充分认识到小额信贷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仅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其次,着重从整治和净化农村信用环境入手,大力引导广大农户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增强诚信守信经营意识,使农户的信用观念逐实现从“要我还款”到“我要还款”的跨越和转变;再次,努力向农户提供经营中的技术和信息,使农户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以有效信息来指导生产的项目,为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5.具体操作上规范化。贷款额度上不搞“一刀切”,对那些淳朴、本分、守信的农户贷款额度可适当放大;贷款期限上应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使农业生产周期与农业资金周转速度相衔接,适当增加年度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对因受灾而无力偿还贷款本息的要给予合理展期,并敢于投入新贷款,促其致富发展;信用等级的评定上要科学规划评定标准、流程,信贷员要深入到农村了解实际情况,还要发挥社员代表的作用,对农户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研究,进行资信评定,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户档案,相应增加农户用、还款情况的记录和主要经济收支情况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农户信用和经济档案,以指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

参考文献:

[1]谢云.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J].农业经济,2006,(3):58-59.

[2]谢云,赵长勇.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环境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5,(8):1529-1532.

第8篇

[关键词]三门峡市 农村 存在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 对策建议

一、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口问题

(1)剩余劳动力无法自然流转。由于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造成大批农业劳动力的剩余。这些劳动力由于自身劳动技术水平不高和城市生存成本太高的原因,短期内无法向城市地区流转。当地也普遍缺乏专业及深入的其他职业培训,劳动力自身无法担负着一费用,这就使众多的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被动地成为一种闲置的社会资源。同时,又由于劳动力本省惰性的存在,很多群众失去土地后,借着所得的占地费用慵懒而散漫地生活,没有顺利转移。

(2)生育二胎现象日益普遍。在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日渐富裕的一些群众在生育第一个孩子之后,纷纷选择生育二胎。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对于二胎生育的管制较之于城市要相对松散。仅是适当数量的罚款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发展。这种情况如果大范围的扩散开来将会影响今后社会的发展,因为人口过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都会更大,社会需要承受更沉重的发展负担。

(3)人口素质仍然偏低。长期以来的历史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使我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公平。大多优良现代的教育资源都分布在城市,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当地经济水平不高,普遍缺乏高质量的教育机构。没有经过专门的高层次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学习能力较弱,专业技术水平较低,自身素质也不高,这就使得植被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其他一系列问题屡见不鲜。

2.资源问题

(1)土地资源浪费。随着国家各种交通要道的修筑和相关服务区的扩建以及各类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农村的可耕地或非农用耕地的占用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部分农村地区现在的发展潜力或条件尚未达到所需水平,由于资金不足等问题,部分耕地在征占以后往往被闲置起来,也没有作为他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水资源浪费。我国本来就属于人均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有16个省区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农村中有3000多万人和牲畜连吃水都成问题。但是在一些水资源较为充足的农村地区,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首先是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相对松散,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程度不够。其次是农村地区的灌溉方式较为落后,一般都以大水漫灌为主,其重复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35%-45%,造成了资源浪费。

(3)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截止2008年,我国总体森林面积为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0.36%,其平均水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居世界第84位,相对于其他国家仍然处于较低的植被覆盖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林木过量采伐的问题依然严重,全国年均超额采伐量达7554.21万立方米。我国是草原大国,天然草场面积广阔,仅次于澳大利亚,但是近些年也面临着过度放牧、滥垦滥挖等导致的草原退化和荒漠化的问题,草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劣。

3.环境问题

(1)水污染:一方面,农村地区因为没有专门的废水回收和处理设备,家庭的生活污水都直接排除,众多汇集。另一方面,外来企业污染。在农村地区投资建立的工厂大多也不会考虑当地的环保工作,大量的污水不经处理就排放致周边地区。这都会使有害物质随污水渗入地表,污染水源。(2)土地过度使用和污染:大多农民在不间断的耕作过程中并不注重土地肥力的保养与轮休,导致土地的过度使用和肥力的下降。而化学肥料和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内部有害物质残留,造成了土地的污染。(3)自然环境的污染:部分农村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但却没有注重环境的保护,景区内或者景区沿途、人们的生活处所旁,垃圾成堆,污染环境。

二、解决措施

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搞活农村,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农村地区正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城市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才导致教育、社会保障、收入等分配不公和人口素质偏低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国家和政府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农村地区,统筹发展,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为农民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天地。而当地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如河南朱仙镇的木板年画,陕县地区的剪纸艺术等,发展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

2.发展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增长。不断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提高当地原有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推动群众根本上的进步。接受现代化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地区原有落后的观念,促进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还可以解放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实现以增长为主导向以发展为主导转变。经济发展不光是单纯地强调经济产值的增长,而是更加注重这一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迁。农村地区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新观念,增强绿色发展的意识,以高新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4.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提高土地、水源利用率。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现在普遍面临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和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不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控制土地的流转及使用,减少耕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无谓损失和浪费。注重土地的修养生息,采用新技术,确保肥力,避免土地衰竭。同时,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污染浪费程度,保护好水土,要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5.加强保护植被,扩大绿化面积。提升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的现象和对草地产生严重破坏的的行为。鼓励当地群众开展绿化活动,扩大当地植被覆盖面积。也可培育经济林地,采取适当合理的放牧方式,科学规划私人权限范围,在为群众创造收益的同时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6.建立垃圾、污水等处理设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农村地区由于资金设备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生活垃圾和废水肆意排放,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原先遗留的污染问题,其次还要完善设备工程,确保以后的环境利用过程中不会带来新的污染。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02-2

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对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重大飞跃,彰显了党对国家、对人们、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1 制约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农村还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渡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及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时也遇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难题。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用化学品污染、乡镇企业的工业污染、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染、集约化养殖造成的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如果失去自然生态的支持,发展就不能持续。严峻的农村环境形势,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造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1.1 农业结构及生产模式的不合理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上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上坚持“以粮为纲”的路线,导致中国农业结构比较单一。虽然经过这些年的调整,在农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仍然是侧重于粮食生产,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都相对薄弱。单一的农业结构明显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使自然资源的多样性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并且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土地退化,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另外,中国的广大农村普遍采用小农生产模式,由于其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为了追求高产,小农户们普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激素。“2007年中国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达到5107万吨和162万吨,均居世界之首;其中化肥平均用量420公斤/公顷(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安全上限为225公斤/公顷),农药单位面积用量几乎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农药市场主流产品大多是发达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①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物质的大量施用,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及污染物造成的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食品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小农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加上土地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合理,保护措施跟不上,已严重阻碍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衰减和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已成为制约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缺乏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

在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以辽宁农村为例,“辽宁省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是:识字不多的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 年。”②这样的文化程度使得农民的生态知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考虑眼前利益的多,作长远打算的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式的索取和开发。很多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缺失,生产中过分地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产品,对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以及防治污染的方法了解甚少。他们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自身生存,更关系到其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甚至于一些领导干部的生态价值观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在一些乡镇,有很多领导干部为了尽快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规划、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这种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破坏长远生态环境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格格不入。这样的生态价值观以及生态道德观严重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离生态文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1.3 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乡镇企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农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乡镇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都存在管理松散、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的问题。大部分乡镇企业仍然沿用以大量消耗原料和能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以投入增量谋取发展增量,导致资源投入多、利用率低、产出少、效益差、排污量大。加上乡镇企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环境意识薄弱,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污染和损失,造成农村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生态文明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最需要持续、持久的发展,而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农村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实现了农村经济的生态文明转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共生、良性发展,农村发展才能真正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发展理念到发展方式、从发展目标到发展路径,对农村的经济、社会进行全新的构建。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基本路径:

2.1 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生态文明的治理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为前提,将80%左右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农田建设,提高现有耕地质量。在此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发展林、牧、副、渔业等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合理的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从而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彻底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农业生产所采取的发展方式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的承受力,既有利于经济发展更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注重对资源、能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提高自然生态对人类发展的维持能力,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通过采用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少用或不用有毒的化学农药,推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2 主体自觉、统筹布局——生态文明的和谐

培育新型农民主体。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最直接的社会行动者,农民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能够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其生态价值导向事关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文明化,必须对农民主体进行生态文明改造,培育新型农民主体,使其具有科学的生态文明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民的生态知识培训,使农民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增强农民保护环境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农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这样,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就会自觉的尊重自然、理解自然、爱护自然、热爱自然、崇尚自然,自我约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得自然生态能持久地维护对生活的支持。只有培育了大量的具有生态文明发展意识的新型农民主体,激发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才能在农村发展实践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杜绝农业生产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统筹农村的生态文明布局。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位一体建设,构建现代农村生态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有机整合在一起。生产上,首先必须解决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只有乡镇企业的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农村的环境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才能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鼓励农民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等方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抵御病虫害;生活上,首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其次,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防治生活垃圾污染。据农业部、环保部提供的数据,2011年,我国农村年产生活污水90多亿吨、生活垃圾2.8亿吨。大部分农村垃圾乱堆乱放,这些生活废水、废弃物,直接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应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加大农村环境基本建设等方式,使农村的生活废水不再直接排入河沟渠道,废弃的生活垃圾能够实现综合再利用;生态上,推广应用生态技术,建立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农业清洁生产。这样,既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使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完善机制、推动立法——生态文明的保障

在机制建设方面,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相关机制。例如,专门编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增加农村生态安全建设的政府投入,并将其列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政预算;建立生态安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农村的一些生态敏感地区建立固定观察点,长期跟踪农村生态安全的变化情况;借鉴国外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赔偿机制,“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付费”,同时加大对环保责任事故的惩罚力度;实行农产品原产地追溯管理制度,完善农业生产的监测机制。

推动农村生态建设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出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近年来,我国的环保法规在不断地健全,但是这些环保法规主要是针对城市,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还很不完善,没有综合性的农村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实现有法可依。应尽快出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依法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以法律形式为生态农业和生态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总之,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综合工程,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多种途径,实现农村发展的生态文明转型,才能使农村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注释

①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第10篇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其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额信贷本身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小额信贷在发展上始终未能取得长足进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片面重视小额信贷扶贫效益而忽略小额信贷组织可持续发展。

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是指小额信贷机构可以不依赖外界优惠资金等条件而独立生存并发展壮大,它的本质含义是指在没有或剔除所有补贴的前提下,机构的经营收入能够覆盖成本。小额言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利率、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

一、利率

对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利率的衡量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运作可持续性利率,即机构创造收入能维持其运作的利率;其二是经济可持续性利率,这取决于小额信贷机构是否有资投入来维持运作。如表1所示,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注册的开展时间最长的项目为例,利用可持续化指标来衡量小额信贷项目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小额信贷机构运作成本比较高,坏账率非常高,使得总成本过高,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采取的贷款利率比实际高出很多,而现实中小额信贷机构采取的7%的利率带来的利息收入去承担资金成本、直接经济损失、投入中的大量人财物力、包括宣传、交通、工本、人工等大量的间接费用支出,是非常艰难的,同时也面临着高风险。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政府对贷款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对小额信贷项目的贷款利率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灵活性,但上下浮动的范围仍然受到限制。对于民间的小额信贷机构,央行规定其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2,3倍之间浮动,央行特批的6个省区试点地区可以在基准利率4倍内浮动,其余的都只能按照商业贷款的基本利率计算。第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扶贫是一种经济行为,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益。而更多的人却把扶贫看作慈善活动,为了帮助贫困人口,应该提供低息贷款甚至是无偿援助,而国内其他大部分项目也并未把经济的持续性作为其主要或首选目标。

二、风险控制

风险发生的直接结果是降低信贷资产的质量,导致坏账,侵蚀机构的信贷资金,严重影响可持续性发展。而小额信贷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小额信贷政策效应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户把其当成是政府部门的扶贫款项,往往欠债逃债,缺乏还款积极性。另外,国家没有及时对农村信用社任何的资金扶持政策,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和人民银行的支农再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农业生产与农村内需的政策功能根本无法体现,小额信贷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工具不能有效及时地执行。第二,小额信贷经营风险。其中包括道德风险,操作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等,由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信用环境差,农民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管理水平低,而小额信贷具有面广额小,量大的特点,管理部门难以对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控制,缺乏风险的补偿措施,而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就容易产生以上各类风险。

考察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风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表2提供了2000~2007年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余额及其不良贷款率。尽管近年来由于监管的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呈递减趋势,但总体的不良贷款规模还是很大的。因此必须提高小额信贷的操作管理水平,增强风险补偿机制,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三、成本控制

成本因素也制约着我国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上通常使用的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爱体系,认为营业费用率低于10%,小额信贷机构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营业费用率=营业费用/平均资产,这里平均资产指小额信贷的贷款规模)。而绝大多数中国小额信贷机构的这一比率均高于10%,较高的成本率使得项目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难以持续。目前小额信贷贷款规模小,交易成本高,运作低效率。这些都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必须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完善的财务制度机有助于机构对过去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同时有助于增进外界对机构的了解,增加机构的客户;另外,也对机构形成一定的压力,督促机构不断改善自身制度建设。

基于以上对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和促进小额信贷的发展: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完善农村融资结构

第一,要完善金融供给制度,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等项目资金的供给,使支农资金在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下及时到位。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资技术装备的信贷投入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第二,拓展资金供给项目,开办新型贷款品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促进农村科研项目的发展。通过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鲜血液的供给,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第三,农信社自身要加大吸收组织农村闲散资金的工作力度,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建立区域性的农村信用社资金融通网络,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全国性的资金市场。第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合理安排农村金融机构布局,疏通横向资金融通渠道。

(二)坚持商业化运行方向,加快实现利率市场化

应坚持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商业化小额信贷的发展道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则的要求,尽量消除社会上对小额信贷社会公益性的认识误区,强调小额信贷的有偿性,增强贷款使用者的责任性。政府在小额信贷发展中应发挥一定作用,但政府行为必须服务于小额信贷机构的自主发展。为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自主性,在可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赋予小额信贷服务机构相应的定价权,由贷款提供机构和贷款使用者根据平等谈判确定相应的贷款价格。此时政府的职能突出体现在监督和培育市场,并运用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则的宏观经济手段引导资金的流动。

第11篇

农业可持续的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来讲是一样的,最核心的部分都是保证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统一,确保人们在享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还能使子孙后代也能够享用自然资源。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相比,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所有资源的重中之重。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观测:保持环境的自身处理能力、土壤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植物的品质。要想做到以上3个方面,必须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与转变方式,转变我国自然的农业经济状态向新型的工业化经济状态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实际要求下,对于工业农业大机械化时代的发展就是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目标,所以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是我国农业转型的根本要求与途径,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的机械化,必然能够打破我国以往的传统自然经济形式,将分散式、个体式农村经济主编转换成大规模、集体化的新型生产关系,保证高效的、快速的、节约的新农村经济。

1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

根据国外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可以总结如下:农业机械化发展不仅能够迅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大量减少劳动力需求,不断推动农业朝着大规模集成方向发展。在我国北方地区,因为地广人稀,所以对于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例如,北大仓地区,通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提高,这样就能够大量解放农村的劳动力,这样一来,大量剩余劳动力会逐步转移到城市,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生活问题。尤其是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许多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就可以广泛吸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促进农村土地的流转,进而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在呈现稳步提高的发展态势,其中农业的生产总值对于国民生产中的稳步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农业机械化大幅度推广所带来的收益。例如,农业机械化的提高能够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等。农业的总产值不断提高,总体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村环境的影响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业产量的高低。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资源消耗的日渐突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在我国以前的农业发展阶段,只注重提高农业产量而忽视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土地肥力流失、土质变坏等问题,加上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大量引用,造成了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外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于是发达国家利用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水平对农业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同时,进一步强化高效低能耗的发展方向,对于土地的无限制开发转换成为保护性开发。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技术,把农药的使用、化肥的释放做到精益求精、适度适量的特点,这样既能减轻土地的负担,又能保护自然环境,而且还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首先要做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减少过量的滥砍滥伐,对于土地耕种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耕作制度,对于适合水田的土地尽量避免耕作旱地植物。此外,要有一套完整的节约型耕作体系,如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化肥能源的利用和土地的合理开采等方面要遵循节约的原则,要重点保护土壤、水资源,保证对于耕地的肥力不造成浪费,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要合理使用科技手段,如对于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大型机械化农业对于化肥的利用率能够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作用,这是因为机械化的精确性所控制的。为保护耕地的自然肥力,确保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大力推进机械化农业的发展,保证化肥释放的科学化、机械化,避免因为化肥农药的过量施放而产生环境污染。

3结语

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是利大于弊。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样的,最核心的部分是保证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统一,确保人们在享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不危害子孙后代的生存。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高低,而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此可见,我国应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成熟与完善。

单位: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林技术推广站

第12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小额信贷 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

1999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农户的信贷需求状况及信贷供给的特点,开始通过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0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根据中央银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以农村信用社存款和中央银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活动。到2001年已经有32000家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服务,占整个信用社的80%,约有25%的农耕户获得贷款。据统计,到2005年6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8239亿元,占农业贷款的80%。农户贷款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767亿元,联保贷款968亿元。2008年底,全国已有近90%的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小额信用贷款,近2亿农户得到了小额信贷的支持,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38亿元,联保贷款1351亿元。获得贷款的农户达到7742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2.6%,占有合理需求并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近60%。

目前,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实践已有十多年,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探索,这项金融产品在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我国而言,推行小额信贷既是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金融创新产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仍然不成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1.单一的金融服务与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贷款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是期限过短。目前农信社小额信贷一般控制在一年以内,“春放秋收冬不贷”的做法与现代农业反季节、长周期的特点不相吻合,导致信贷与产业结构矛盾日益尖锐。一些产业如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运业和油茶林业生产周期一般为两年以上,而对于投资金额较大的生产项目,资金回笼周期会更长,短期的信贷投入难以发挥应有的资金扶持作用。二是利率的控制问题。对农信社而言,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是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借贷双方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利率过低,小额信贷会再次作为“诱人的蛋糕”被高收入人群瓜分并从中获利,致使中低收入农户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降低利率可能导致农信社的收入无法覆盖成本,抑制了其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如果利率过高,则会加重农户的借贷成本,打消其向农信社申请小额贷款的念头,使得金融需求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

2.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一方面是指农信社的信贷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大部分是靠吸收存款来维持。再加上近几年来,全国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额不断上升,占总贷款额的比重也明显增加。全国至少有一万余家信用社因资不抵债而随时存在面临倒闭的风险,巨额的亏损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放能力。另一方面,农信社的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的比例是有限的。对于一向具有“城市化偏好”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当前农户小额信贷还是个新生事物,要其把大部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的确还需要时间上的证明。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信贷资金供给是有限的。

从资金需求方面看,目前农信社贷款额度大多在5万元以下,这种小额度扶贫性贷款只能解决种子、化肥、农药等所需资金,难以支持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和农户家庭及新型经济组织多元化的信贷需求。此外,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申请贷款的原因不再仅仅局限于发展农业,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盖房子、子女教育,甚至投资等事业。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3.农村小额信贷支农政策性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之间的矛盾

一是小额信贷主要服务对象是中低收入的农户,但是中低收入农户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缺乏有效抵押物,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二是小额信贷支农义务与政策扶持不对等,农信社缺乏一系列完善的风险保障机制和一定的利息补贴、呆账贷款核销等配套措施来管理小额信贷,故制约了其支农后劲。三是由于小额信贷的商业性性质,这就导致了在一定方面受到政府的约束较多,且其自身盈利能力较弱,与农信社的盈利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后顾之忧”颇多,农信社发放小额信贷仍然较为谨慎,甚至出现小额信贷“扶富不扶贫”的现象。中低收入农户获得小额信贷仍然存在难度,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存在。

4.农村小额信贷的推广发展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一是由于小额信贷涉及范围广,而农信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人员有限,造成了管理压力的增大。据调查,一个信贷员平均要负责管理近千家农户的信贷工作量,这样会导致信贷员无法详尽了解各家农户的相关信息,很难做到贷后的跟踪和监控,从而无法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农村地域辽阔、贷款农户居住分散,管理部门对小额信贷的管理监督工作难以有效跟进,加之信贷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宁肯不贷也不赔”的心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额信贷在农村的发展速度和推广程度。

5.农村小额信贷手续繁琐与农业生产内在特征之间的矛盾

从贷款程序来看,分为建档、评级、颁证、贷款等操作手续,审批环节多,时限较长。面对众多的贷款农户,特别是在交通不便、位置偏远的落后山区,贷前调查难度大、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和贷款催收的任何一个环节也不能少,而且农民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又不灵敏,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小额信贷的管理难度和经营成本,降低了小额信贷的质量与效益。同时,绝大多数农户从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经历的时间较长,而且在贷款数量上也打折扣,从而无法满足农业生产时效性、季节性较强等内在特性。

三、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1.确定合理的小额信贷的期限和利率

一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完善期限管理,坚持贷款期限与农产品生产周期相吻合的原则,实行常收常贷,到期收回的制度,真正使小额信贷做到周转使用和良性循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二要本着为农户着想、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依据风险大小、信用高低和农户的偿还能力,适当控制贷款利率的浮动,实行差别贷款利率。现有的小额信贷除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2-3倍内浮动,央行特批的6省区试点地区可以在基准利率4倍内浮动,其余的只能按照商业贷款基本利率计算。因为小额信贷让目标群体可以借助相对正规的途径而不是非正规甚至非法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所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小额信贷机构应该制定适当的利率,以保证其短期和长期的持续经营。国际经验证明,要使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赚钱,最关键的因素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因此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才是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一是要确定符合农户资金实际需求的贷款额度,主要解决单个农户的资金需求,防止“垒大户”造成的信贷风险。但同时务必保证发放的贷款额应至少能维持农户整个生产周期的资金投入量。二是探索建立小额信贷的风险补偿机制,由地方政府试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用于弥补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原因形成的小额信贷损失。三是建立小额信贷登记系统,实现相关信息在农信社之间的共享,将中低收入阶层的农户纳入征信系统,逐步建立他们的信用档案,以便能更好地控制风险的发生。四是采用“小额信贷+小额保险”的机制,保障农户按时还贷,降低风险。小额保险通过建立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运行机制,推进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在平时由农户建立信贷基金并且参与小额保险,当灾害发生时就不会因资金链完全中断而破坏小额信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外部金融环境建设和政府支持力度

相关研究表明给穷人贷一美元比给富人贷同等数额的款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因此给中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贷款更具有社会性,更能增加社会福利。如果农信社的农户小额信贷将服务群体扩大到贫困者或低收入人群,则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行为,而且带有公共品性质。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原理,由于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公共品的供给永远是低于最佳供应水平,即公共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没有任何外部条件激励的情况下,向贫困者提供小额信贷显然是没有动力的。作为反贫困主体的国家,不能将带有反贫困性质的业务完全推给已商业化的农村信用社,应通过减少税费或资金的优惠来帮助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如在再贷款利率方面给以适当的优惠以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成本或调整支农再贷款期限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小额信贷营业税与所得税,鼓励农村信用社多发放小额贷款。

4.建立信贷管理责任制,提高信贷人员素质

一是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应坚持对信贷人员实施评价与考核,在信贷管理上,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信贷人员的应承担的责任;在强调责任约束的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使信贷人员所承担的风险与利益对等化,提高信贷人员信贷管理的积极性, 避免"惜贷"、"惧贷"的不良现象,达到改善资金运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二是在选择信贷员时务必要严格把关,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还得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文化素养。三是通过开展有吸引力的储蓄和贷款产品的服务,制定适宜的工作激励和奖惩制度,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和监控系统,小额信贷业务才能达到自负盈亏,维持可持续发展。

5.简化贷款手续,加大培训力度

一是要抓住农村小额信贷额小、量大、分散的显著特点,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坚决把贷款用于“三农”上,给农户带来方便,同时也创造了效益。可以建立农户小额资信评级制度,如依据诚信度将其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对信用优秀户张榜公布,并为这些信用优秀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的正向激励机制,鼓励农户积极还贷。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培育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民信贷者的培训,让农民对储蓄和贷款手续、过程有详尽的了解。同时,在全社会开展金融知识教育,避免使低收入人群为尽快致富而卷入一些非法或违规金融中,营造出“诚信贷款”的氛围,从而有效地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杜晓山.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潘虹竹.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M].硕士学位论文,2008,(5)

[3] 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与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 张鸣轩.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工作的若干思考[J].现代金融,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