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

时间:2023-07-17 17:22: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工程就业方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工程就业方向

第1篇

1梨树综合生态场的结构

梨树生态场包括旱田、水稻田、果园和鱼塘,饲养了生猪、家禽等,其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鸡粪的应用价值要高于猪粪,经过发酵之后的沼渣和沼液可以作为鱼类的养料这一事实,所以生态农业工程中的两座沼气罐主要是对鸡粪进行厌氧发酵处理,日产气量达250m3,加上另外两座沼气罐用于猪粪的处理,日产气量达550m3,生产出来的沼气总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农场内的日常燃料需求和孵化生产等所需的能源。这种分别以鸡粪和猪粪为原料进行沼气发酵,最终获得饲料、肥料和清洁能源的畜禽粪便处理过程,体现了沼气在生态农业循环工程中的纽带作用和在循环生产工程中的地位与价值,这一过程也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

2梨树综合生态场的效益分析

梨树综合生态场以沼气作为工程纽带的设计,实现了各种功能资源之间的互补和对废弃物的多层利用,不仅连接了燃料、再生饲料和有机饲料的生产过程,同时也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取得了统一,实现了生态农场的循环发展。

2.1社会效益分析生态农场的建立为周边地区提供了新鲜、绿色的健康蔬菜。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0—2010这10年间,该生态农场为周边地区提供了生猪15.6万头,肉鸡326.5万只,鲜鱼1.2×106kg,此外,还提供了各种水果产品,这些都提高了周围百姓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生态农场的建立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在创建之初,养殖的种类比较单一,农场的规模也比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农场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展,这使得农场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难题,缓解了部分地区的就业压力。

2.2经济效益分析生态农业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上。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态农场建立的10年间,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经济成本不仅得到了回收,还得到了巨额的经济回报,加快了农场经济增长的速度。另外,新品种的引进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增加。

2.3生态效益分析梨树生态农场的主要特点便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循环性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保性,因此其生态效益也是其功能效益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液虽然是生态农场的副产品,但它不仅能够为鲜鱼和生猪提供充足的饲料,还能当作水稻田的肥料,从而提高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种植业的粮食产量。沼肥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点效益:①能够改变当前化肥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的营养结构,进而为农业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②减少了有机化肥使用中的负面效果;③由于沼肥自身经过了厌氧发酵的过程,杀灭了内含的病菌和害虫,因此它可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出现,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3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范围和丰富的建设经验,并成为了我国前景最为广阔的生态农业工程设计理念之一,它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对农村的生产环境进行了改良和优化,为农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在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因地制宜,那么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就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蕾蕾单位: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第2篇

关键词: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27-03

一、前言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学和工学学科为优势,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和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2005年6月创办的二级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为学院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建设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056人。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工程经历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专任教师28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75%以上专任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学院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8.6%,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7%。学院现有校级“师德标兵”1人,4人次获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多人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现有3门校级优秀课程。学院下设三个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城乡规划实验室及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具有多个教学实践生产基地。(以上数据统计截止于2015年4月)

作为未来工程师的摇篮,学院秉承“立德树人,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重人品、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实践能力,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根据自身拥有的办学资源及主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着力培养服务城乡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基础建设正在逐步兴起,大跨结构、超高层的工程纷纷立项建设,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参与其中。同时我国目前的建设管理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伍,当前急需一批能够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的人才。土木工程属于基础学科,建国初期在许多学校就已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国家对土木工程专业一直很重视,1996年国家教委把建筑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工程等合并成为一个大的专业,合称为“土木工程”,简称“大土木”。每年高考,土木工程专业大幅度增加招生人数。就业范围也比较广泛,设计院、建筑公司、铁路、科研、公务员、教学及房地产都是很不错的就业岗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07年7月首次招生,属于新办学院的新专业,截至今年(2015年8月)一共招生9届,毕业了5届,每年招生场面十分火爆。以2012年招生为例,仅第一志愿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上二本A线的就有近千人,按照从高分到低分仅录取了133人,但也远超过计划名额70人。从已经毕业的五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情况反馈信息来看,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不够完善,一些重要专业课未开设,一些内容相同的课程必须精简,学生动手能力还需加强。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在校生有400多名,共3个年级(12个班级),已远超过每年招生计划规定的名额,今后招生还是扩招的趋势,今年暑期又已招生142名土木生,这更增加了在农业院校创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难度。为了使毕业生毕业后具备最基本的工程设计能力、较强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能力及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使农业院校走出来的土木工程学生能和重点理工类高校毕业生一样得到社会的肯定,从专业申办至今,我们不断修改和完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调研和探讨,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进行合理分配,目的就是为祖国的建设培养出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我们参考一些重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现有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为基础,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在以下几方面对农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探究。

二、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教学进程计划表

总学时: 513总学分:33

备注:《形势与政策》分散在第一至第六学期内进行,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通过比较各大高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易发现公共必修课的课程名称、学分安排及学期安排都差不多,但通过对学生的调研,了解到很有必要增加一些文化素质课、心理学、世界发展趋势、文献检索、土木与生态等相关课程作为限选课,建议学生必须修满10个学分。

三、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教学进程计划表

学分要求:学分:(47 其中必修40.5学分, 选修6.5 学分)

由于房屋的建设和计算离不开力学基础,我们强烈建议在学科基础必修类别里面增加两门重要课程:《弹性力学及有限元基础》,32学时,2学分;《结构力学(下册)》,32学时,2学分。学科基础选修类别里面增加:《建筑灾害及其对策》,16学时,1学分;《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前四个学期都可以安排。

四、专业课程平台

学分要求:学分: (46 其中必修32 学分, 选修14 学分)

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目前无法分方向教学,专业课有点散而不精,建议增加:《混凝土结构:中册》,32学时,2学分;《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4学时,1.5学分。《砌体结构》16学时,可以并入《混凝土结构:中册》后阶段学习,不必单独开设,增加《砌体结构课程设计》1周,1学分(后续实践教学平台会再提);去除《道路勘测设计》,对于“大土木”来说,《路基路面工程》和《桥梁工程》这两门课的课时可以适当减少。

近两年城市建设学院飞速发展,学校对我们学院越来越重视,学院领导积极鼓励年轻教师申请各种各样的省级科研项目,随着校区大迁徙,实验室建设也紧跟步伐,随着师资队伍的日益强大,预计未来三五年,土木工程专业可以采取“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即头两年半时间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后一年半时间分三个方向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建筑工程方向、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建筑管理,专业得到细化,学生学得更精更细,更有利于毕业后工作上立即上手。

不管是现有“大土木”的笼统教学,还是未来“平台+模块”的教学,建议都必须开展以下专业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兴趣扩宽多方面知识面:《建筑设计》《PKPM结构设计》《工程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结构可靠度》《城市规划与交通》《工程监理》等。

五、实践教学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实践学时共38学时,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承担德育实践16学时1学分;其余22学时由各学院结合入学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志愿服务等,在思政部的指导下以讲座、参观、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主动组织完成

课外

课外实践要求学生至少完成2学分,根据学校《课外创新学分实施细则》认定

合计

第3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

【摘要】培养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制定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体现园艺学、农业工程学、职业教育学三个学科各自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渗透、互补及协调,以“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与之相匹配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考虑专业课程与师范课程间的融合、处理专业课程深度与宽度的平衡、实现实践经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

关键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方案

职教师资的建设与培养问题是职业教育前进中的瓶颈问题。职教师资的培养必然依托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及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现培养目标、明确育人定位、体现办学理念的指导性实践性文件,是专业规划、建设、发展的中心环节,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制定课程大纲、编写教材、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安排以及评价培养质量的基本依据。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以下简称“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大学生的成长,为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专业师资建设储备了重要力量,他们的培养是职教师资选拔链上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教育设施农业生产专业主要培养在设施农业企业第一线从事生产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不仅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生产操作技能过硬。所以职教师资本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就是成为“双师型”教师。就设施专业而言,“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知识结构应包含设施专业理论知识、设施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三方面。所以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备职业教育、农业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设施环境调控、园艺植物生产与管理、农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开发与生产、示范与推广、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双师型”师资。

设施专业是一个集生物学、环境调控、工程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型学科,制定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必须体现园艺学、农业工程学、职业教育学三个学科各自的特点及互相融合,所以处理好以下三组关系尤为关键,即专业课程与师范课程的融合、专业宽度与专业深度的平衡以及实践经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

1专业课程与师范课程的融合

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最重要的是培养其“双素质”,强调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技能相结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应拥有实践教学能力,既是园艺师、工程师,又是有教学资格的教师,既懂专业又能教学,而且要高效率地教会学生,即专业性和师范性兼备。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课程体系则应以“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锻造为主线,培养学生形成由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拓展能力四个方面融合形成的“职业综合能力”。而目前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的课程体系中,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是第1~6学期分别由园艺学院和教育学院组织开设设施专业课程和职业教育类课程,在第7学期安排10周左右的教育教学实习,这虽然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专业课程培养的仅是专业单项能力,职业教育类课程培养的也仅是为师的单项能力,而单项能力的简单叠加,并不能实现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应该是各个单项的知识、技能和各个单项的能力、经验相互融合之后的综合表现。

因此,在专业教育类课程、职业教育类课程的学习与教育教学实习两者中间,必须有一个重要的相互衔接过程,比如综合性的社会实践、顶岗实习、调研考察活动等,能将设施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为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在有计划的系统训练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方法转化为规范的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

2专业宽度与专业深度的平衡

设施专业本科教育涉及园艺学、农业工程学两个主干学科,所以多年来在人才竞争力培养方面的软肋就是课程体系设置“多而不专,杂而不精”,表面上看学生对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所涉及的设施工程设计、安装维护、园区规划、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贮藏加工、农资营销等每个方面都有触及,好像知识面很广泛,但在有限学时的制约下,教师所讲授内容只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职教师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是在普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又增加了职业教育类课程和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如果专业教育类课程依然沿用过去的课程设置,则整个课程体系势必会愈加宽泛而不深入,所以必须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修改整合,重新设置,找准设施专业宽度与深度的平衡点。

首先,对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考虑全国不同院校的具体情况,可将部分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专业限修课、专业任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强调专业细分,分为设施工程、设施栽培、农业园区三个方向,每一方向形成一个课程模块,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后,必须选修该方向的课程模块,以求在设施专业的某一方向分支形成专业深度,能够身兼多职一专多能,以适应设施农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迅猛发展。其次,在综合教育课程中开设一些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课程,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

在上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专业教育类必修课程是为保证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限选课和职业能力教育课程能帮助学生达到“双证书”要求;自主选修课程则是为辅助学生拓展所学专业的广度及深度,学生可在所选方向考取相应中级或高级职业等级(资格)证书,专业的细化可以使其今后更好地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具体化的专业设置要求。

3实践经历到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

人才培养的关键不是拥有实践经历而是拥有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和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实际操作能力是对个体解决问题的进程、方式直接起调节控制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指向具体问题的解决,是个体胜任不同类型实践任务所具备的共性特征。实际操作能力与认知能力比较而言,强调运用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体现为解决实际问题时显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它的形成机制是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和内化、迁移的过程。依据“双师型”职教师资设施专业本科人才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为了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实践操作经历,并真正形成综合实践能力,首先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时要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遵循 “边学边干,学思做研,理实一体,四年不断”递进式实践教学方针,使教学目标从理论取向为主转变为能力取向为主,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衔接;其次,学校应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完善提升实践教学条件;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保证实验、课程实习、教学实习、专业训练、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任务有时间和经费充分完成;最后,要增加互动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师素养,将实践经历真正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设施专业职教师资本科人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标准和知识能力结构为目标,研发“三位一体”(教、做、学)多元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大学生(未来中等职业学校准师资)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卫宏,苏连江,于连春.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6-140.

[2]邓秋霞.旅游管理职教师资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当代职业教育,2013(3):51-53.

[3][4]傅维利,等.个体实践能力要素构成的质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1-13.

[5]黄柱坚.对大学生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的探索: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3(5):48-50.

第4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对策;发展建议;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09-05

“教育的发展是一种与经济结构相匹配的流动状态,而不是教育的一种结果。”[1]专业是高职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的纽带、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志。一般认为,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相匹配,这种匹配度决定着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社会效益。近年来,吉林省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壮大、新兴技术产业培育等对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出发,考虑和部署区域范围内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布局问题,总体上形成了涵盖支柱产业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一线岗位群的专业结构体系。

一、吉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分设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等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目前,吉林省高职院校所开专业涉及17个大类,其中水利、公安两个大类下没有设置专业。共设专业182个,与目录专业相比,有350种专业是空白。招生人数排在前五位的专业大类分别是制造、财经、电子信息、医药卫生和交通运输。从对应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类专业7个,占比为3.85%;第二产业类专业77个,占比为42.31%;第三产业类专业98个,占比为53.85%;三大产业类专业开设比为3.85∶42.30∶53.85。第一产业类专业计划招生440人,占比为1.17%;第二产业类专业计划招生16484人,占比为43.77%;第三产业类专业计划招生20740人,占比为55.06%;三大产业类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比为1.17∶43.77∶55.06,详见表1。开设农林牧渔类专业的学校只有3所,分别是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园艺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饮料与动物营养、农业经济管理5个涉农专业,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只开设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中草药栽培技术专业。

(二)专业规模与设置跨度情况

在高职院校中,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招生涵盖了11个专业大类,辽源职业技术学院、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涵盖了9个专业大类,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涵盖了8个专业大类。相对来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专业集中度较高,已发展成为特色专科院校,形成了特色专业群。详见表2。

(三)专业布点及招生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专业布点最多的是财经大类,共有47个专业点;其次为制造大类,有42个专业点;第三是电子信息大类,有24个专业点。在专业小类中,布点最多的是计算机类,有15个专业点,占学校总数比的75%;其次是自动化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类、机械设计与制造类。在招生规模最大的制造大类中,招生最多的是汽车类专业,招生人数3038人,占制造大类总招生人数的24.5%,其次为机械设计制造类、自动化类。在财经大类中,招生人数最多的是财务会计类专业,招生2260人,占财经大类招生总人数的33.63%,其次是市场营销类和工商管理类,占比分别为23.38%和22.31%。说明相对于工科类专业,开设对于实训条件要求并不高的财经大类专业成为众多高职的重要选择。

从表4可以看出,吉林省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重复布点10个以上的有5种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13个);物流管理专业(11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1个);会计电算化专业(10个);电子商务专业(10个)。在设置点较多的专业中,平均招生人数最多的是护理专业,达到372人,其次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布点较多,平均每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90人。平均专业招生人数不是一个衡量专业质量的指标,但其能反映两个问题:一是专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的问题,二是与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

二、吉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不匹配

由于不同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构成不同,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的密集程度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各个行业产出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差较大。从这个角度看,产业结构演变对就业弹性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伴随吉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吉林省就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但总体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完全同步。从近年来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来看,历年来第三产业为用工的主渠道,一般在59%以上;其次为第二产业,比重占33%左右;第一产业劳动力需求比重一直在8%以下。但细分行业进行就业弹性分析,则会发现有些行业虽属于就业弹性较大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第三产业类型,但其自身就业吸纳作用很小,如2004~2011年吉林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强,就业人数显著增加,而计算机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低,就业人数减少。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结构、招生规模来看,确实存在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及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对此方面加强研究并对专业设置作出调整。

(二)部分学校专业集中度不高

专业集中度反映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的数量、质量、专业间的关系对某一行业的贡献程度。一所学校的专业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教育领域及市场中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及对市场服务能力的强弱。专业集中程度高则说明学校的特色专业明显,相反则该专业设置分散、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从吉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来看,部分院校的专业集中度较高,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群,各专业之间有一定的共性,便于建立公共性质的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但也有部分院校(一个市只有一所高职院校的情况除外)专业聚集度较低,专业设置往往跨几个大类,专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集群效应,这既不利于形成专业优势,又降低了教学资源使用效益。

(三)专业设置重复严重

吉林省高职院校专业重复布点10个以上的有5个专业。在设置点较多的专业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技术性强,需要较高的办学成本,过多的专业布点直接造成办学资源的分散。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属于办学成本较低的专业,因此很多学校都开设,这一方面给学生甄别和选择专业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则造成总体人才培养过剩,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吉林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对策与发展建议

一是创新专业设置和发展方式。学校人才培养具有长周期和迟效性的特点,而劳动力市场又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化制度”[2],因此对人才需求的长期预测是不现实的,吉林省历年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也表明,劳动力需求规模与产业发展、行业性质、企业技术特点、劳动就业政策等并不呈线性相关。因此,建议适度扩大和调整专业口径,遵循“职业-专业-课程-专业”的运作模式,即把划分职业活动领域作为确定专业的起点,然后在宽口径专业内根据职业活动领域的具体任务、要求和变化趋势来灵活设计课程,以此形成紧贴职业需求的窄口径专业方向。

二是根据职业需求对专业作出结构性和战略性调整。开展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状态分析,通过招生计划的杠杆作用,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要求,调控专业设置,特别是对一些社会需求小、就业率低、质量差、重复设置的专业坚决进行调整。同时,面向吉林省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生产性和生活业发展中的新领域和新需求,根据原有专业基础增设新专业方向,扶持高新技术专业建设,加强融合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专业建设。对全省普遍需要的专业以及某些需求量较大的通用专业,着力构建优势专业群,在有优势且师资又较强的门类上多设一些专业,从而形成学校上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的专业分工布局和专业结构上的优化布局,形成错位竞争的良性知识生态。

三是以校企合作提高专业建设的边际贡献。经济研究表明,要提高经济增长要素间的边际贡献,必须关注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如市场组织(如企业等)和非市场组织(如大学和研究机构等)的重要作用。大学作为非市场化的经济增长的微观组织,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它对产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上:一是大学研究提供的是首创的“发明”或试验性的设计蓝本,产业随后对它们加以开发和商品化;二是工程技术学科方面的研究直接涉及到制造和检验新设计的机器[3]。对于高职教育发展来说,政府需要重构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为纽带,重构技术进步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学校以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共同建设专业,通过研发和生产中的技术扩散、技术应用、技术复制过程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进而减少企业培养人才和维护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建议政府建立以高职专业为主导的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估拨款制度,各学校确定自己的特色发展方向,经过竞争性评审后政府以合约的方式给予支持,在此过程中,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作为专业建设项目绩效评估拨款的重要指标。

四是建立人才需求评估和专业设置联动发展机制。在中高职协调发展、产教对接机制建构的制度背景下,按照教育部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有关要求,建立由政府统筹,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发展改革、工信、科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成立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评估(短期预测)和职业教育专业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各方力量深入研究产业发展、行业企业对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特点,据此筹建专业设置管理咨询服务平台,同时严格实施增设新专业专家组评议的两级审核审批备案程序,有效引导学校规范专业设置,从专业设置的源头把好入口关,减少重复设置,并将职业教育的项目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项目引领,用专业建设拉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等。

五是建立职业供需、培训需求、专业设置有效衔接的就业指导制度。增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效性,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终端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劳动经济学观点表明,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不仅要有需求、供应和价格力量,还要有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制度和规则。例如,瑞典的职业供需信息是全计算机化的。同时,就业办公室配有训练有素的职业顾问,他们能提供关于职业生涯和培训机会方面的信息,组织能力倾向测试,并指导那些寻找工作的人去考虑自己的职业机会并从中选择一种最为合适的工作[4]。借鉴其政策经验,建议开发全省(市)职业供需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企业用人登记制度,要求所有用工企业都要到统一平台上登记职业供需信息,用人具体要求,同时依托高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职业培训服务平台,面向有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人群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促进其实现技能就业,从而实现专业设置、职业供需、培训需求的有效衔接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杭永宝.职业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和成本收益问题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35.

[2][英]大卫·桑普斯福特,著.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王询,译.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57.

[3]毕秀水.现代经济增长的演化论分析—兼评新经济增长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4(9):39.

[4][美]雷.马歇尔,马克.塔克,著.教育与国家财富:思考生存[M].顾建新,赵友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8-270.

Situation of Specialty Setting and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lin Province

ZHOU Jing1,QI Fang2,ZHANG Qi-wu1

(1.Jilin Teacher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20052; 2.Researc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Jilin University, Jilin Changchun 130012, China)

第5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01-03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与农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所谓“复合型”是指在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技术三方面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能力或潜能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该专业具有实践性、应用性、产业性极强的特点。但是在全国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与社会对该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构建我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1423”型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1.“1”个新型实践教学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新方案压缩单项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9周减少到4.5周,增加了专业综合实习内容和时间,由原培养方案的5周增加到8周,达到提高学生的复合型能力,实现工农知识融合掌握,提高学生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

原实践教学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设施操作技能训练、设施环境工程学实习、综合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等17个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完全伴随课程性质进展进行,对单独课程教学效果良好,但实习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合理化安排实践教学具有较大的改进的空间。修订后实践培养方案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项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实践6个方面。这六个方面理清了实践教学层次,增加了总体实践教学的时间,调整了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的比例,提高了综合实践环节的比例。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循序渐进的层次和顺序,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2.“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的构建。“4”个环节的全程实践教学是指“认知―专项―综合―科创活动”环节。(1)增加认知实习,强化学生对复合型能力的认知。认知实习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和综合认知实习。虽然是认知实习,但其实践的内容是综合性的,其实践时间打破常规,安排在一、二年级,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要求有一定的认知,启发学生的专业思维,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以后有目的性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2)缩短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时间。专项实习包括植物保护实习、生物学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等;课程设计包括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温室智能化管理顶岗实习等。专项实习和课程设计直接针对核心内容进行,安排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时间控制在0.5~1周,强化和深化学生的专项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强化综合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实习是学生将工农两方面知识有机结合的一次演练。我们与温室企业、设计公司、农业园区等20家企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进行4~5周的顶岗综合实习,参与一线的管理、生产和设计等任务,以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实习单位或导师的科研工作、生产管理或规划设计工作,从实践中选题,毕业论文(设计)具有科研创新或实际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4)补充科研创新实践,培养复合能力。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不占用实践教学的计划时间,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力的补充。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的基本支撑:一是国家、学校的科创项目;二是老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三是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充分利用大一到大四的课余、节假日时间进行。创新与科研技能实践时间安排更为灵活、内容更综合,是我们多年来大力发展和支持的实践内容。现已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创新的长效机制,加强资金和研究平台保障,培养学生自己的科研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了大学4年的计划教训时间和节假日,综合性实践教学的时间得到保障,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复合能力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教学质量。

3.“2”是指“点”与“面”相结合的实现模式。“点”上实习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设施技能操作训练Ⅰ、设施操作技能训练Ⅱ、生物学实习、植物保护实习、测量实习、设施环境工程实习、设施栽培实习、温室综合管理实习、温室结构与构造课程设计、园区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休闲农业建筑课程设计、休闲农业艺术与设计课程设计等15项内容,重点提高学生的单项技能。“面”上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Ⅰ、暑期综合教学实习Ⅱ、毕业论文(设计)、科研创新项目等内容,是课程实践的深化和强化的综合性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设计温室时,学生不仅简单地从温室工程建造角度设计,而且从植物需要、环境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设计,从而实现了工程和农科有机结合,优化了温室结构。另外,在设施农业产业中,不仅考虑种植植物种类、栽培管理技术要求,而且考虑产品市场销售。在实习安排中,我们重点加强面上的实习,保障其时间和实习效果,实习贯穿大学四年,计划内综合实习时间达21周,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一线科研、生产和管理等,并在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对单项点的实习则针对性强,要求精益求精,短时间内突破单项技能的瓶颈,为综合性实习奠定基础。“点”与“面”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以理论教学为线,融会贯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复合能力。

4.“3”是指与校企、校研、校社三联合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遍及全国,涌现出大批设施农业企业、科研单位和农村合作社,建立了大量的设施农业基地,为实践教学拓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我们整合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校内建立了设施农业环境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园艺植物与设施生理生态实验室、温室工程实验室、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践教学基地。校外与20家著名的温室公司、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和设施农业园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实现了校企、校研、校社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企业、研究所和农村合作社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实践平台,既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实习场地需求,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也为企业等用人单位提供了技术支撑与发展活力。扩大空间,汇聚研企社资源,建立多层面实践教学基地。2008―2011年连续3年,先后选派了346名设施专业本科生分别到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都市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京鹏温室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榕绿宝石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陕北安塞生态示范园区、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中心、阎良天成园、西安尊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杨凌新天地示范园区、杨凌现代化创新园等公司进行综合实践。校企、校研、校社联合的方式,既为学生实习增加了实践基地,又让企业、科研单位和合作社与学校合作,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我校与宁夏丰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宁陕科技合作项目协议书,与宁夏中卫市新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担了国家支撑项目。

二、实践效果分析

1.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通过改革,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了陈旧的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实践教学队伍素质,完善了实践教学制度;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在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施等一系列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再认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设施科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深刻认识学科在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发展前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养成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心理调整。如通过“专业劳动课”教学实践,学生自主选择实践对象和实习实践环节,自由安排实践时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新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下,从一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素质。自2008―2010年本科生公开达24人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25.88%以上。

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和科研活动,教会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增强,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申请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2008年增加到了20.37%,参与学生的人数比例增加。每届毕业生中有20%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了专业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口就业比例提高,2010级毕业学生从事本专业的人达85%之多。

3.更好地解决工科知识与农学知识的衔接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加强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和了解,缓解供求不对应的问题,满足社会对设施专业技能人才的需要。过去围绕课程进行单项技能培养,工科内容和农学内容不易很好衔接,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有质的提高。通过多次综合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工科和农科两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教师虽本身研究方向是侧重某一方面,但由于常年从事设施农业方面工作,而且大多从事社会服务,工农两方面知识结合较好,在教学中也能兼顾两方面知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的关键所在。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后,我们跟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保证企业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生,以给学生提供了除正常实习时间以外随时实践的环境条件。寒暑假给学生长时间实习提供了条件,我们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单位实习,保证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满足了企业需要相对稳定的、长时间的实习生要求,也为学生了解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就业时供求难以对应的问题。

4.实践教学的社会反响好,报考率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自2003年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2个班52人来,至2007年招生已达4个班,招生规模扩大了1倍。生源地涵盖全国各地,第一志愿报考率逐年增高,由2007年的33%提高到2009年的54%。从学生不了解该专业到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说明了该专业自2003年创立以来,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实践教学改革了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作为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创者,本团队对该新型专业的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经验被全国20余家高校借鉴,尤其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体系一直被其他高校引为模版。2007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等全国30多所院校、科研单位参加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设施专业的完善与发展”为主题的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研讨会。我们在会议上重点介绍了我校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与举措,受到同行的一致赞誉。2009年举办了全国设施专业师资培训班,为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17所高校的教师进行了设施工程方面课程的培训,受到了同行的好评。2010年完成了全国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规范,供全国高校借鉴。

6.与研企社合作,节约实习经费,保证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经过我们八年的努力,我们筛选了一批有经济实力、热情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研究单位、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社作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些校外基地不仅提高了实践教学的场所,而且承担了实习学生的吃住行费用,一些单位还给学生劳动补助,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学校的实习经费,保障了我们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而且校外基地指导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我们实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第6篇

5月下旬,一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肯德基曙光公社的学子们,以“专业的心,传专业的爱”为主题,通过调研汇报、互动情景剧、紧急救援现场演练等方式,汇报了他们2011年度社会服务项目的成果,表达了他们对志愿者课题更深的理解和向大众提供志愿服务的能力,更体现了他们在服务社会中的成长和勇敢蜕变。

梦想•选择•机会 精英女性分享成功要素

5月19日,“OLAY COSMO校园巡回论坛”第二站来到中山大学。本场校园论坛邀请到《时尚COSMO》主编徐巍,台湾作家李欣频以及宝洁公司对外事务总经理陈力作为嘉宾亲临现场,从亲身经历出发,围绕青春年华的职业梦想困扰和人生规划的方向选择,为有梦想的学生提供真实可行的人生参考。

成为员工的“另一个另一半”

作为全球五百强企业和前十大最有价值的品牌,麦当劳一直都是众多年轻人启航职业梦想的起点。近日,多次荣获“最佳雇主”奖项的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推出全新人才理念“我的另一个另一半”,宣布将持续加大人才招募和培养的力度,为年轻人创造更佳的就业机会,提供更丰富的职业发展可能,以及更专业的职业培训支持。

找工作,选爱的还是对的?

如果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你是倾向于一见钟情轰轰烈烈,还是细水长流白头到老?在5月19日岭南青年就业论坛之“选择喜欢还是适合”主题专场的现场,华南师范大学的同学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面对同学们的不同抉择,号角企业顾问曾文、京信通信HRD江洪明两位嘉宾在一番舌战后给出了两个结论:“喜欢的工作让你事半功倍”、“好工作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而作为华南师范大学第十届心理健康活动月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次论坛更首次引入职业测评环节,特邀智尊测评网测评专家做现场个案剖析。

公益手语为帮扶

5月14日,广州市近30名聋人朋友受邀参与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手语协会庆典活动,进行精彩的手语公益表演,进一步向大众宣传手语的同时,也呼唤更多青年参与社会帮扶活动。

创业模拟战盛夏开场

伴随着6月盛夏的到来,广州大学创业协会正火热地筹划着“赢在广大”创业策划大赛活动,该活动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部分。由策划书的拟定到模拟市场的实践再到优秀队伍的对战,选手们将过五关斩六将,使大赛弥漫激烈的商场硝烟味道。

创意环保进校园

用新鲜创意来响应垃圾分类的号召,推行更实用的环保回收观念。近日,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主办,广州天琥设计培训中心赞助的首届环保服装设计大赛暨校园垃圾桶设计大赛顺利举行。

缩短人才的“毛胚”过程

如何让学生在踏出校门前,就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馍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成功的高职人才培育新模式,打造校企高度结合、学生工学结合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平台。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德国;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杨婧(1984-),女,湖南新化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蔡立彬(1967-),男,海南琼山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JY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7-03

就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国际上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属于通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科领域内的通用工程科技人才,整个培养过程注重批判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以及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属于实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适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其突出特点是工程实践性的全程体现,培养过程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中国的工程教育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尽管近10年来的改革主线是“以学校各院系的专业为基础,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和精简化”,[1]但其典型的学科课程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一些启示。

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

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

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

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

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

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

“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

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

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

资料来源: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汇编(2009)。

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

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

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德国工业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两个思想渊源,一个是洪堡大学崇尚理论研究的教育思想与巴黎理工大学强调技术科学理论体系化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源于十八九世纪德国重商主义的坚定信仰,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带来财富。在这两个思想基础上,德国工业大学形成了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传统。今天,德国工业大学里的课程结构可能就是一种在理论和实践两极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学生必须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主科学习,方可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美的教育。[9]德国工业大学的基础学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意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础学习的技术以通过前期考试为准。前期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在总体上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科学知识。通过了前期考试方能进入主科学习。主科学习包括听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可选课程不管是书目和种类都是大量的,实践环节比重也较大。研讨课及项目设计的题目要求很高,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它们来自并将用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通过项目设计与工业界接触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最后的主科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程度。我国也可以借鉴此法,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效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模式强调统一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精神;而美国模式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可选择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而今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互相向对方靠拢的趋势。可认真研究二者之长处,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学”和“术”,也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元元.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3.

[2]朱方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启示——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4.

[3]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0.

[4]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5.

[5]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

[6]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3.

[7]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5.

[8]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

第8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作用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也越来越普及,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尤其是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的种植中,机械化普及程度极高,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快速提高,当前我国每1000hm2耕地农机总动力为0.445万kw,全国综合化农机作业水平已达到32.07%,较前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家对其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只有针对性解决这些制约因素,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2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2.1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前提仍然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即物质保障与农村生产力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这两者实现的必然选择。生产力发展对于生产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处于缺乏状态,农业生产对于机械化的依赖正越来越高,通过提高生产工具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作为先进生产工具的集中体现,是农业现代化及新农村建设的标志之一。农业机械化大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型农业机械将秸秆还田与免耕法结合后,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在提高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也使农业生产能够向一体化、规模化、商品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利用好先进农业生产工具,对于农业生产质量及土地产出的提升是显著的,推动了农业生产更快更好的发展。

2.2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农业机械化作业,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使农民生活更为从容,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解放了大批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既为全国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大量资源,又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还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岗位,针对农业机械开设的各种维修、交易市场等,提供了大量就业新途径,围绕农村地区开设的各种维修站、交易站越来越多,部分省市拥有的维修点多达上万个,提供了庞大的就业机会。在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等活动的开展中,农民能够学到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这些知识都将转化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技能,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宽裕度。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农机大户和合作组织的形式正在逐步兴起,将成为一批农村居民致富的新途径。

2.3促进农村环境的优化

生态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为农村村容整洁、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耕作方式中肥料埋深不足造成的环境污染经过农业机械化的深耕深松后,能够更有效地进入农作物根部,保护环境。传统耕作下的秸秆焚烧不仅有火灾危险,还大面积污染空气,农业机械化,使秸秆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秸秆还田使土壤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固土保水功能更有利于降低水土流失。秸秆还能用于深加工为各种生物能源,或者成为畜牧业饲料来源,畜粪经过机械无害化处理后,不仅避免了污染,还是重要的有机肥,农村生态系统循环更为深入。

3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法措施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对于我国农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加快,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1)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农村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农业机械化优惠政策,同时保证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要设置相关部门进行政策落实情况的实地追踪。2)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各个地区的农技站等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培训年工作的重视,根据当地农民以及农机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实施方案,采用多种合理的方式加强培养农机化应用人才。3)促进新农机的普及推广。农技站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同时要大力推广具有先进结构、能够实现收益增加的机具设备,从而保证农民的收入。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环保意识的宣传,使得农民意识到农业机械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4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农村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现在的提升。农业是我国农村的主要产业,要想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稳定与可靠,还要以农业为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与发展,农业机械化既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对于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基础性、稳定性作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将更加快速、灵活。

参考文献

[1]郭丹.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35(7):5581-5582.

[2]李军.浅析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7):39-39.

第9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原则;思路

作者简介:何军峰(1969-),男,广东龙川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胡延吉(1955-),男,山东章丘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品种改良原理与技术。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域下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编号:DFA100300),主持人:胡延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1-0069-03

产学研合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三方面的优势互补,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专业引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根据行业、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构建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本科教学体系的核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对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的要求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改革的动力。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知识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手段,课程知识过于学术化、课程内容过于学科化,往往与生产实际存在很大距离,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教育,以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具有研究开发和生产实践素养的应用人才为目标,对课程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要与生产实践和研究过程相结合,要促进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应用者和创造者转换。

(一)对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求更高

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营造了开放的教育环境。这种开放性,是指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三方合作,充分利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来培养人才,实现了单一教育资源向多维教育资源拓展[2]。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要求学校教育真正贴近社会的需求,教育成效要接受市场的选择与检验,这就必然对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灵活化性提出更高要求。学校要按照不同技术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及职业素质要求,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改革和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修改优化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学平台、开放灵活的公共实验技能平台,通达到增强课程教学实效的目的。使学生在这种开放灵活的教学平台中,激发创新思维,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增强应用技能。

(二)对课程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更高

课程体系是一个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组织的整体系统。传统的本科课程教学知识分割过细、缺乏联系,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应用型本科专业要求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应该是纯粹的岗位技能培训[3],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这要求学校构建更加系统完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体现多层次、系统化、个性化的培养特征,包括以提高基础理论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基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为目标的研究创新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教育要求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考虑每门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及层次递进性,避免相互重复,以提高每门课程及整个系统的效率,既要关注知识接受吸收,又要关注知识的应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三)对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要求更高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优势就是使学校与社会建立更广泛的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平台。因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及实践创新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还需实践创新。课程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这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系应紧紧围绕学生实践及应用能力的提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的时间和内容,设置实训课程, 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实践技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和实施课程教学计划,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验与实践,并进一步将实验技能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掌握操作新设备,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域下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以“强化能力、注重应用”为课程建设导向的原则

应用型本科人才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解决生产和研究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更高。产学研合作教学,使得这一要求有了实现的更好的平台,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要以“强化能力、注重应用”为原则,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课程安排上,注重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实训课程的结合,以加强基础为主线,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学习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法规;导游资格证;通过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48-02

一、“旅游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能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因此,不少高职学校包括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都实行了“双证”制,即除了毕业证外,还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特点考取一个操作技能证。旅游专业的学生一般选择考取导游人员资格证。《旅游政策法规》(以下简称“旅游法规”)课程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也是旅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但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学校学生的导游资格证通过率不太理想,我院亦如此。

从2005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创建旅游管理专业后,每年度组织学生参加全省的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导游人员资格证通过率略低于省内平均数据30%。较低的考证通过率一方面影响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引起授课教师的关注,同时该问题引起许多同类教师的关注思考与研究。从影响范围来看,全国旅游专业共同存在学生厌学“旅游法规”课程情况;从教学实践看,诸多原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欠佳。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结合《课程“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实践,谈谈提高高职学院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的一些构想。

二、提高高职院校导游人员资格证通过率的现实对策

(一)加强引导,准确定位

省内高职旅游院校及相关专业调查表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激情、学习投入不够是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太了解,对导游资格证考试不太了解,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核心能力、技能要求,也不知道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考核要求、社会需求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对现实与未来的认识不够明确,没有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随心所欲。因此,要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通过率,必须在学生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报名前加强引导。

对学生的引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所学专业的特点、就业方向、社会需求、技能要求、核心能力等;(2)除参加省内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培训以外,组织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导游资格证考试各考核的考核点和考核要求,使学生对各种考核点有充分的认识;(3)加强师生交流,为学生配备各科目专门的咨询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门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4)可组织已毕业的学生回校与在校学生交流,使学生充分认识证书的意义与实用价值以及对就业的影响,增强学生获取证书的欲望,提高导游资格证考试复习准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合理分流,分批应试

高职学校旅游专业“旅游法规”课程设置的构想是:课程广度有所降低,课程数目有所减少,更加突出主干课程的地位,且呈单一性、系列化发展趋势。这样就给学生分批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于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学完主干课程的入门课程后,组织他们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这样就可以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督促他们超越自我,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其他学生努力学习,早日通过考试。这部分学生一般所占比例不大,但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好,自控能力强,所以可让他们自行组织复习,与高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

对于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在学完主干课程第二阶段的课程后,组织他们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这部分学生人数相当多,所占比例很大,其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部分乃至全校的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因次,应组织这部分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尽可能地提供便利,帮助学生通过考试。

余下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不好,学习能力有限,考取证书的困难最大。虽然人数可能不是很多,但影响同样不小。一方面这部分学生是提高全班通过率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也是体现学校对每个学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的重点,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其通过考试。为了让这部分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资格证考试,可让他们在学完主干课第三阶段的课程后,与下一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帮助他们通过考试。

(三)强化师资,有的放矢

要逐步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学校必须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强化训练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长期从事导游资格证考试强化训练辅导,有利于掌握导游资格证考试的特点、侧重点、难点、出题风格、出题趋势、应试对策、应试技巧等,在强化训练过程中可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加强应试能力训练,确保学生应试时能正常发挥,提高通过率;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从事导游资格证强化训练辅导,有利于积累培训经验,长期从事导游资格证强化训练辅导工作,可不断探索实用的培训教学方法,积累培训技巧,精选培训资料,精确把握培训进度,提高强化训练效率;再一方面,教师长期从事导游资格证强化训练辅导,可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有利于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训计划,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实效,防止培训流于形式,这是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的关键。

(四)强化教学,提高质量

“旅游法规”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指定的必考科目,该科目政策性强、法律概念条文多,学生不易学习和理解。因此,必须探索和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创设合作、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旅游法规》课程教学质量。

从课堂教学质量观上看,一堂有实效的课,是看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知识点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单纯看教师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学生记住了多少个概念,多少知识点。只有教和学这两个过程在相互联系中都发挥作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在《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学习中克服单调枯燥的概念条文的记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作用,结合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把实例引进到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从主动经历和探索中发现问题理解知识。如在教学“旅游社管理法规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等内容的时候,可以大量列举案例,让学生进入案例角色,在分析体验中领会知识,理解法律法规条文,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应当注意的是,由于高职学校学生的认知水平较本科院校法律专业的学生稍低,对“旅游法规”法律法规条文难以理解,课堂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缓慢的思维过程,与学生共同讨论研究,不轻易扼杀他们的天赋和创造性。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本科目的兴趣和热情,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教学中,师生观点、思想的交流与反馈,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旅游法规”这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认真分析教材知识点,精心备好课,认真编写教案,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搜集与上课内容相关的大量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才能把它上得有趣味。切合学生的实际,并提供充足时间让学生讨论,必然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如讲授“旅行社设立条件与程序”时,可以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设想“假如家里想开一个仓买,应该做哪些工作?”课堂中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待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性时再将“仓买”转换成“旅行社”引入到新课教学中去。这样,知识点内容学生完全能够理解与掌握。因而,即使是较难懂、较枯燥的政策法规知识,学生也能自觉地去探究学习,教学成效必然显著。

(五)整体规划,全面配合

提高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还要将其与专业思想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日常学习、教师的专门指导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导游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同时,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的提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需要学生、学校与教师长期不断的探索。

第11篇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对于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徐州与外省的教育竞争实力,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1是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保持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龙头地位的需要

2008年11月19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意见》(苏发[2008]19号),《意见》明确指出,徐州要建成“三大基地”,加快发展“四大产业”。“三大基地”是以工程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能源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四大产业”是装备制造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能源产业、商贸物流旅游业。《意见》要求徐州要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把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基地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特色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等优势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着力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和服务社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成现代农业基地,继续发挥徐州高效规模农业在全省的龙头作用迫切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人才的层次和规格,培养一大批农业管理人才、技术推广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建设支撑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2]。目前,徐州市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农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现代高效规模农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徐州市共有镇农技站114个,全市农技推广在岗人员2400人,其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占21.4%,中专学历占46.8%,高中学历以下的占32%。乡级技术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7%。农业基层干部的学历层次也偏低,分管农业的书记、乡(镇)长中,专科只占44.5%,与苏南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农牧业生产受地域性因素影响明显,江苏省地域呈南北走向,跨越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南北差异突出,除大宗的粮食作物外,淮北与沿江、江南的农作物、畜产品生产种类迥异。农业类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内容、生产实习项目也不相同,势必会出现南方所学,到北方难用、无用的现象。此外,苏南、苏中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苏北工作,高级人才外流现象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加快建设当地农业高校和中职校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且适销对路的人才。

2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高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任务的需要

省委领导多次指出:“实现苏北大发展,徐州要走在前列;加快全省发展,徐州要做出更大贡献;推进富民强省,徐州要尽快赶上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规划到2012年,徐州市在切实达到省定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要求的基础上,以更高的标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但是徐州是一个拥有940万人口的大市,其中农业人口达614万,占65.3%,各项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离宽裕型小康社会的标准差距很大。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还必须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非农劳动技能不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就业能力差、就业观念落后、依赖性强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农民脱离土地,进入二、三产业就业的主要瓶颈。此外,已经在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也存在着整体素质继续提高的要求。因此,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增强农民职业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协调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

3是增强徐州教育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的需要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4个特大城市和3大都市圈之一。目前徐州的教育实力与大城市、大都市的要求还有距离,和苏南苏中相比还有差距。目前,全省81.5%的高校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苏北高校明显不足,而农业类高校(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100%都在苏南、苏中。在全省的80所职业技术学院中,苏北12所,徐州仅3所。徐州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区,是周围20个城市、17万km2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所覆盖的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目前只有1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如果徐州能利用现有的城市地位、办学条件等优势加大对农牧业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力度,必将使徐州市在这个区域参与教育竞争增强相当的实力,赢得主动。

徐州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农业职业教育政策引导

(1)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构建层次分明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要统筹研究发展规划、学校布局、招生办法、毕业生安排原则、经费筹措渠道等重大问题,特别要定期对企业、乡镇、村庄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种类齐全、稳定与急需相统一的专业体系。

(2)政府搭台,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徐州市的农业产业已经有一定规模,达到了一定的发展水平,推动农业产业与农业教育相结合,能够产生双赢的效益。其基本路子是大搞联合办学,即由农业部门提供实习基地,保证部分经费供应,由教育部门负责教育教学,既能拓宽职业教育的办学路子,又能满足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自身吸引力

(1)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农业职业学校要为徐州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致富服务。职业中学的涉农专业应该以培养新一代农民为目标,衡量它最重要的标准是所培养的人在当地经济建设中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滑过硬的技术及经营能力和致富本领。

第12篇

20世纪80年代末期,西方等国由于其农业生产达到了高度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已开始向自动化方向发展,但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因素迫使科研人员开始着手考虑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等。其目的就是利用有限资源,在对农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生产微观化处理,改目前的粗放型农业为精细农业,以准确地投入和管理;改定量投入为变量投入和管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作物产品质量。精确农业的概念就此产生,并迅速被予以研究和实施。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确定农业作业者或农业机械在田间的瞬时位置,通过设置在田间不同位置的用途各异的传感器及监测系统,随时随地采集田间数据(土质、性状、含水率、肥力、杂草量、病虫害和分布状况等),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事先储存在GIS中定期输入的或持久性数据、专家系统及其他决策支持系统,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瞬间做出适当的农业作业决策,再通过农业作业者或农业机械携带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其变量执行设备或元器件,实现对作物或目标区的变量投入和变量操作[1]。精确农业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生产高度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精确农业的研究发起者是美国,大约在1982~1984年初开始了首次研究。而法国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和管理经营方式、“马赛克”农业组成形式、信息技术、农业现代化程度、国家政策、欧共体统管影响等因素,其精确农业的研究比美国和加拿大晚10年,研究的力度和范围不及美国,但应用水平和程度并不低。

2法国精确农业研究与应用背景条件

2.1农业生产现代化

法国农业可利用面积约30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55%[2],农业非常发达,是欧洲地区农产品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谷物产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谷物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农业生产的垄断程度较高,各个地区经营类型各不相同:巴黎盆地和中部地区的农场实行高度的机械化;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实行多种经营兼畜牧业;南部专门经营葡萄园和园艺;山区和某些工业区域附近实行双重就业、自然区化,使农产品各具特色。法国在尊重每个地区的特点和农业地理条件的前提下,完成了现代化。法国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是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现有农场73.5万个,平均面积为40hm2。但经营着40%普通农业的农场,面积大都在100hm2以上,农业专业性很强。虽然个人农场占绝大多数,但其份额在逐年减少。而以“农业共同经营集团GAEC(GAEC是一种农场的联合体。原有的农场把各自的生产工具集合起来共同使用,以确保合理经营。农业工作者通过适当的组织分担农业生产的不利成分,而资本在股东之间按份额分配)、有限责任农场-13-EARL”等农事社团和公司经营的农场的数量逐渐增加,20年间增加了3倍[2]。同时,由于法国农业就业人口逐年减少,已由1970年的270万减少到1998年的95万,加之农业现代化和现代设备的使用,耕种土地的调整必不可少。调整内容是把属于同一个所有者的小片土地集中起来,以便增加平均面积,便于耕作。法国近几年所实施的土地改善工程—土地归并工作已完成1200万hm2,进度为每年30万~40万hm2。另外,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机械市场,农场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其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也很高。法国现有农用拖拉机140万台,且以大型为主。耕整种植施肥机械多为联合作业,联合收获机11万台,玉米联收机8000台,捡拾打捆机11万台。农业装备使用合作社CUMA1300个,该合作社负责为农场经营者购置农业机械,提供相关资信,调配农机具使用,改变过去小而全的局面,统一调配使用和购置大型现代化农机具[2]。这使得大规模经营成为现实,为本来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法国农业向精确农业转变创造了基础条件[2]。

2.2用于精确农业研究与应用的条件日臻完善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最初用于军事、飞机及轮船导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民用。由于用于GPS的卫星数量不断增加,定位技术及其设备租用价格大幅度下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已不成问题。一台微型个人GPS接收系统约为1800法郎(折合人民币2000多元),用于联收机产量图生成、变量施肥和变量灌溉的GPS系统也不超过60000万法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价格还会下降。个人信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机载电子技术(执行元件的检测技术、传感器、变量控制等)的飞速发展以及集成块存储器存储能力、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均为精确农业技术研究和应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3环境保护及节约能源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及大功率拖拉机的使用,“石油农业”愈演愈烈,动力消耗过大而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更为严重的是,宁可多施不可漏施的定量喷施化肥、农药(氮、除莠剂、饲养污水)等传统作业方式给环境、土壤、水质及植物本身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水源被污染,作物品质下降。面对生产环境的不断恶化,农业更需要进行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3]。

2.4经济方面的问题

最近几年,法国的农业土地面积开垦量不断增加,而农产品价格却逐年下降,纠其原因是产品质量下降所至。基于欧洲农业交易市场的质量要求,农场经营者认为农产品质量的确认(蛋白质含量、污染程度)对毛利率的增加是非常重要的,而GPS、GIS的使用可通过对作物的准确投入、精确管理以及适时的检测可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交易价格[3]。

3法国的精确农业研究内容[4]

根据本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农业经营形式及分布、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水平,以法国国家农业环境工程、农业工程、农业机械、乡村土建及水利研究中心CEMAGREF等多家科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主体,制定了近期有关精确农业的研究与发展计划,主要围绕“GPS接收与GIS发送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理论研究、GIS各组成元素、基于GPS和GIS下的执行设备的研究与试验”等进行攻关。其中包括:(1)精确农业的基本工具。(2)地球同步卫星空间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在精确农业上的应用研究。(3)电子地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应用。(4)标准化数据交换与总线网络控制平台技术。(5)自动地质采样器与土壤空间可变性特征研究。(6)拖拉机工作特性曲线及土壤物理状况表在精确农业上的应用研究。(7)以土壤机械强度为主参数的在线测量与绘图技术在精确农业上的应用研究。(8)利用土壤数字视觉系统检测野生群体生物学特征的研究。(9)无人驾驶飞机及其视觉系统对田间状况检测研究。(10)联合收获机流量传感器精度及产量图绘制后处理技术的研究。(11)关于联合收获机谷粒质量测定及取样技术研究。(12)玉米移植及产量图绘制技术的应用研究。(13)颗粒肥料离心撒播的调控—通过微粒运行轨迹进行测定及其流量测定。(14)与CUMA相适应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精确农业诸元研究。(15)卫星图像辅助施肥技术。(16)GPS在甜菜种植和洋葱田间管理上的应用—作业现场管理及产量控制技术研究。CEMAGREF及ENESAD等教学与科研机构在进行对精确农业有关内容研究与应用的同时,保持了与欧共体各国有关单位及美国国家精确农业研究中心(设在明泥苏达州大学内)经常性的信息交换、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基本实现了精确农业的同步研究,为应用精确农业技术的农用设备的推广使用创造了条件。

4法国精确农业应用现状

法国的精确农业研究和应用虽起步较晚,但研究内容却相当广泛,应用水平也相当高。尤其是联合收获机产量图生成及质量测定、施肥机械和电子化植保机械利用GPS和GIS系统进行变量作业已成为现实,并开始投入使用。

4.1联合收获机生产率的测定

在联合收获机上的各功能部位,安装功能各异的传感器,利用GPS和GIS进行生产率的测定。例如,在割台上安装有工作幅宽和行进速度传感器,用于测定联合收获机单位作业面积和瞬时生产率;在谷粒输送器上安装谷粒标高传感器、光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传感器等,来测定谷物收获总量和瞬时收获量,并且能获得谷粒的瞬时湿度和最终质量。法国的“谷神2号”(Geres2)、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绿色卫星”(GREENSTAR)和德国格拉斯公司的“CEBIS”生产率测定系统已在法国相当数量的联收机上安装使用。上述系统均能通过GPS支持获取收获总面积、局部收获面积、干燥后的谷物量、收获平均值、总收获量、瞬时收获量、谷粒湿度值及调整、作物种类目录等,并在驾驶室内的显示器中显示出来,自动生成产量图。

4.2电子化施肥机械和植保机械变量作业

法国国内使用的肥料撒播机械和植保机械,在全部农业机械中自动化水平最高,并开始由电子化拖拉机与自动喷洒装置组成的联合机组所替代,这为精确农业—变量投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变量离心撒播机和变量自动喷雾机在GPS和GIS的支持下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法国“女骑士”(AMASAT)肥料撒播变量控制系统已大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离心式肥料撒播机上。

5存在的问题

(1)传感器的精度问题、分布密度问题、信息传递问题、专家系统建立的权威性和评估准确性问题等,均对GIS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精确农业的应用范围仅局限在很少的作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