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药品市场需求

药品市场需求

时间:2023-07-17 17:2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品市场需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药品市场需求

第1篇

[关键词]中药资源市场;中药药品市场;购买力;供给方;价格机制

[收稿日期]2013-06-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30070,8107298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9B02,2012BAI28B002)

[通信作者]*黄璐琦,Tel:(010)6401441-2955,E-mail:

[作者简介]杨光,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经济学方面研究,E-mail:中药市场是中药流通、应用、循环的基础,对中医药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中药市场与我国人民已相伴走过千年历史,但对中药市场进行研究却是十分困难。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中药市场生产环节多、产业链条长,导致研究对象模糊。因此,需对中药市场拆分,从微观层面进行市场研究。

一些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明确市场结构的重要性,试图对中药市场进行拆解和划分。例如,有些研究将中药产业划分为“中药原材料,中药商业,中药工业和中药知识经济”4部分[1-2],也有划分为“原料供应,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生产,下游消费”三部分[3]。这些划分方法虽简单,然而未能反映出中药市场与其他市场的本质区别。

本文从中药市场几个核心概念出发,将中药市场划分为2个阶段,并且对界定后中药市场供需结构进行研究。本文对中药市场结构研究方法借鉴了《卫生经济学手册(第二卷)》关于药品市场的分析范式,主要从供给、需求、价格机制、竞争进行分析[4]。

1中药市场的两阶段划分

1.1中药市场各概念的逻辑关系中药历经田间、药材市场、饮片企业、制药企业、药房等多个环节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其生产过程涉及多个概念。中药市场涉及概念的逻辑关系见图1。

图1中药市场概念的逻辑关系

Fig.1The relation of core concepts in marke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1.2中药市场划分根据其管理方法不同将中药市场区分为2个阶段:中药资源市场和中药药品市场。显示了中药市场的人物,地点,物品,行为变化情况见图2。在加工成饮片前,中药可在农贸市场交易,不需按照药品管理。因此将中药加工成饮片之前的阶段,统称为“中药资源市场”,把加工成饮片之后的阶段称为“中药药品市场”。资源市场内容包括中药资源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中药药品市场包括中药药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

2中药市场的供给研究

2.1供给特点中药市场的供给符合一般商品供给特性,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中药资源市场和中药药品市场2个阶段供给具有不同的特性,两阶段的供给特性见表1。

图2中药市场流通示意图

Fig.2The market structur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2进入门槛在历史上我国医药学家取“随身可用之物的偏性”治“体质偏性”,可以说只要确切有效的物品都可以拿来药用,这也是促使中药资源和中成药品种丰富的原因。现代药品管理体系的建立,中药市场的品种进入门槛越来越高。依据我国中药注册分类将新发现的药材、新的药材代用品、新的药用部位都作为新药注册管理。许多古代名方、名药,都很难按照现行规则进入药品市场,如在磁朱丸中重用的磁石、在白虎汤中重用的石膏,恐怕都很难通过西药评价体系进行评价。虽然高门槛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平均质量,然而完全照搬西药评价体系的门槛对中药未必完全适合,过高的门槛可能阻碍中医药发挥“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的优势。

表1中药市场供给特征

Table 1Supply characteristic of marke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3进入激励机制设置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商品进入市场,解决高门槛导致商品进入积极性降低的问题。激励新产品进入市场是丰富市场品种,促进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

疗效确切的中成药新药可以申请中药保护,被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在保护期限内只能由获得《中药品种保护证书》的企业生产。中药的组方、新功效、新部位等还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发明专利可以保护到20年。保护制度保证了中药药品的独占性,鼓励了新药品的进入。此外国家还设置了扶持资金和研发优惠政策,如设立“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多个项目对新药的进入进行激励。

中药资源市场的激励机制略显不足。虽有规定新发现的药材、新的药材代用品、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进入药品可以按照新药来对待。然而,目前对1,2,3,4类新药基本不批准。针对中药资源市场的扶持基金和政策也多空缺。激励机制的缺乏加上高研发成本,导致新药材、新替代品开发基本处于半停滞状态。

2.4供给能力影响因素中药资源的供给能力取决于中药资源的存量和再生能力。可栽培资源供给与农业供给相似,价格可以调节种植面积,形成可持续的供给。但目前由于中药种植周期长、无保护价、流通信息不畅,农民栽培不十分积极,栽培药材整体供给不足。野生资源供给与林业和渔业相似,符合野生种群增长规律,供给受到内禀增长率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如果采挖数量高于内禀增长率,必然导致种群的衰退。

中药药品是工业产品,药品供给能力受到资源和政策的影响较强,资源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政策影响企业的销售价格。中药药品的市场供给能力也受制于中药资源的供给能力。近年来许多著名中药药品都因为资源的不足而停产或丧失疗效。政策也直接影响着药品的供给,尤其是价格政策,讲价政策往往直接导致优质优价的药品直接退出市场。

3中药市场的需求研究

3.1需求特点中药的需求符合一般需求规律,总体上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大,价格升高时需求量减小,需求曲线为1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但是中药一定程度上是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斜率较为平缓,也就是说需求与价格虽然相关,但并不明显,价格升高和下降对需求影响不大。中药资源市场和中药药品市场的需求特点见表2。

表2中药市场需求特点

Table 2Demand characteristic of marke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3.2需求影响因素资源市场需求除药品消耗外,许多制药企业布局大健康产业,凉茶、日化品、保健食品等均开始添入中药,扩大了中药资源的需求量。在国际市场,中国的崛起使得中药资源的需求增加,各种形式的中药出口增长迅速。整体来说,资源需求增长远大于供给能力的增长。

药品需求受到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改变和保健意识的影响。人口结构改变表现在2个方面:城镇人口比重增加和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城镇化为药品市场需求提高了外部环境,老龄化为药品市场需求增加提供了内在动力。在199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2%,到2011年为9.1%,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了近一半,人口结构老龄化导致药品需求增加[5]。

近15年来就医意识也显著增强,就医人数也显著增加,尤其是2006年后增加迅猛,2006年我国的各类医院接待病人数目为24.47亿人次,2011年该值增加到62.71亿人次。从人均诊疗次数来看,2006年以前人均年看病不到1次,在2011年该值增加到4次以上[5],见图3。

3.3购买能力中药资源的购买能力由中药工业支付能力决定。中国中成药和中药材工业总产值增长情况见图4,数据来源为各年度医药工业运行数据。从2002年到2011年间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都呈指数增长。中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增长为中药资源提供了强大支付动力。

中药出口也增强了中药资源购买力。因出口药材价格高于国内,对中药市场高端饮片形成了较强的购买力。中药出口情况见图5,数据来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进出口调查数据,由图可知各类中药出口增长迅速,尤其是提取物和中药材增长较快,总体呈现出指数增长。

图3我国年诊疗情况

Fig.3Number of visit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工业统计“中药材”含“饮片”和“个子货”。

图4我国中成药工业和中药饮片工业年增长图(亿元)

Fig.4Industrial output valu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nd decoction pieces (including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图5我国中药出口情况图(亿美元)

Fig.5Export situation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n China

药品购买力由人口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医疗保险增加等指标进行衡量。我国人口基数增加导致购买药品的人数增加。据统计,1995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2.11亿,到2011年该值增加为13.47亿,增长了近10%[5]。

收入也是影响中药市场购买力的重要因素。收入如何影响购买,笔者认同Getzen的研究结果[6]:排除保险影响时收入增加1倍,药品需求增加1倍以上。从1995年到2011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4~5倍,其带动的药品消费应大于4~5倍。

医疗保险是增加中药药品市场购买力的最直接的动力。医疗保险引发的过度治疗和过度检查问题已经成为卫生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7-9]。我国医疗保险的推动十分迅速,我国部分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呈现指数增加,见图6。此外,2003年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再次壮大了我国医疗保险的队伍,使得药品市场的购买力大幅提升。

图6中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人)

Fig.6Social insurance related to medical treatment

4市场价格机制

4.1价格决定因素差异中药资源市场的价格主要依赖市场机制形成,虽然价格主管部门偶尔也会对中药资源价格进行干预,但不影响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药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必须品和福利产品。政府对药品价格严格管制,限价和招标压价措施是决定药品价格的主要方式。

4.2市场价格的有效性多数中药资源是具有等级价格,价格基本可以反映质量。如2011年6月,鹿茸产品的价格:鹿茸花二杠一等,鹿茸花二杠二等,马鹿茸一等,马鹿茸二等,马鹿茸三等,马鹿茸四等的价格分别为5 400,4 800,1 700,1 350,1 100,900元/kg。

药品的价格是由招标采购价格决定,大多数时候还是“价低者胜”。“价低者胜”导致的结果是低质低价的药品胜出,也就是说市场发生了“逆向选择”,高质量的药品被驱逐出了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结果与医疗治病救人的宗旨相违背的,价格已经没有指示意义。

4.32种价格机制造成的市场扭曲中药资源生产和加工必然遵循农产品的固有规律。因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周期性,其供给和需求往往是错位的,价格常常剧烈波动。如三七价格低时每千克不到50元/kg,高时可达800元/kg以上。周期性波动导致中药资源价格不稳定。

[7]Krupa Subramanian, Jean Lemaire, John C Hershey, et al. Estimating adverse selection costs from genetic testing for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the case of life insurance[J]. J Risk Insur, 1999, 66(4):531.

[8]Mark J Browne. Evidence of adverse selection in the individual health insurance market [J]. J Risk Insur,1992, 59(1):13.

[9]Jay Bhattacharya, Mikko Packalen. The other exante moral hazard in health[J]. J Health Econ,2012, 31(1):135.

[10]张伯伦. 垄断竞争理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 3.

Study on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 based on two stages

division of market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YANG Guang1,2, GUO Lan-ping2, WANG Nuo3, ZENG Yan2, HUANG LU-qi1*

(1.College of Resources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The complex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long industrial chai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market result in difficulty in Chinese market microstructure research. Based on the defining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different concepts. This paper divides TCM market into two stages a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resource marke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market. Under this found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supply capacity, approaching rules and motivation system of suppliers in TCM market, analyzed the demand situ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 side, and evaluated the purchasing power in terms of population profile, income, and insurance. Furthermore we also analyzed the pric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wo stages of TCM market. We hope this study can make a positive and promotion effect on TCM market related research.

第2篇

[关键词] DTC营销模式 DFC营销模式 医药企业 医药营销

医药市场营销模式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竞争的变化及人们对市场营销理念理解的不断加深而处于不断变化与创新的过程中,了解目前医药市场营销新进展的主要领域与形式,合理运用医药市场营销发展的新模式,对医药企业市场营销实践活动有重要意义。

一、DTC与DFC营销模式

DTC(Direct-To-Consumer)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对医药市场而言,终端消费者可能是患者本人、患者的朋友或亲属,也可能是医疗服务人员或公众。

在我国,在DTC营销模式中,DTC广告是影响OTC(非处方药)市场销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处方药自2002年12月起禁止在大众媒体上宣传。OTC药品可直接面对消费者进行广告,可以进行品牌宣传、培育品牌忠诚度,从而极大地刺激消费者对OTC药品的购买量。此外,消费者教育活动的普及增强了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消费者对轻微病症进行自我诊治的能力。同时,消费者对药品及其价格的高度关注必将引发OTC药品市场的价格竞争。

DFC(Direct-From-Consumer)是与DTC相对应的市场研究方式,是指企业直接向药品的最终用户收集信息的营销模式,企业通过DFC方式,了解患者偏好、需求、反应等心理和生理信息,及时得到患者的反馈和建议,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定位,与患者建立更长久的关系。

这类DTC与DTC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实际上是一般商品的普通营销策略,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药品营销特别是处方药营销中的应用。由于药品不能简单等同一般商品,它关系国民生命安全,因此营销方式也就受到国家政策、法律更强有力的控制,许多针对最终消费者的营销行为受到限制。所以在其他普通商品营销看来普通的DTC与DTC模式也就变的不普通。因此,本节讨论的DTC与DTC模式内容主要是国际上盛行的药品营销方式,希望对制药企业的药品营销有所裨益。

二、国外DTC与DFC营销产生与发展现状

美国的药品D TC营销应该是目前全球发展得最为成熟的。1983年,美国出现第一个DTC处方药广告, 1985年,FDA取消了禁止直接而向消费者作处方药广告的禁令。1997年8月,FDA宣布放松对药品广告促销的限制,颁布了《工业指南: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广播电视广告(草案)》,规定媒体广告应包括有关药品有效性、副作用、禁忌证等的简要说明,或者提供可获得这些信息的途径。进入21世纪后,DTC营销更是得到长足的发展。如今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品牌药,无论销售额大小,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已成为其成功上市或品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策略之一,并且对DTC营销也加大了投入。其他欧洲和亚洲的药品消费市场,对药品营销的限制比美国更严格。由于近年来消费者自主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医疗支出不断上涨等压力,欧洲各国对DTC营销的态度也正在逐渐发生转变。在日本,目前其DTC营销也在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在新西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处方药广告是被允许的。加拿大现在仍然禁止处方药的DTC广告,但由于其毗邻美国,通过电视、广播、杂志以及其它英文媒介,美国的DTC广告已跨越国界来到加拿大。目前,加拿大的一些政府官员也逐渐开始支持允许处方药作DTC广告。

三、DTC与DFC营销模式产生的必然性

1.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全球因特网的大规模普及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获得大量医疗保健及药品信息的途径,为DTC营销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发展载体。

2.消费者对医疗保健信息的需要。随着自我医疗保健意识和有效治疗意识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病理及治疗方法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得消费者参与自我健康决策的要求大大增强,消费者已经由过去有病才会去看病买药的“被动型”转变为无病亦要确保健康的“保健型”,DTC营销成为了针对他们的一个重要的咨询服务工具,了解新药基本信息的途径;还可以自由选择各类医生及各种药品并主动参与自身的保健和治疗。另外,消费者已经开始对关注药品的零售价格感,DTC营销正好可以满意消费者的需求。

3.制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制药企业纷纷增加DTC药品广告的投入并把DTC药品广告作为抢滩医疗保健市场和扩大知名度的手段,确保产品现有生产份额,扩大本企业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

4.各国政府态度的转变。医疗保健费用的持续攀升,对于各国政府来说正成为其沉重的负担。DTC广告为“买方”的购买决策提供信息;治疗药品的数量繁多,DTC营销竞争会给患者带来实惠,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信息选择和参与平台是必要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对DTC营销的态度逐渐有所松动。

四、DTC与DFC营销模式在药品营销中的应用

1.通过DTC广告让消费者提高对该产品认知度和忠诚度

DTC广告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其形式包括电视、广播、印刷品、电话、邮寄广告等,但广告的作用是教育,但关键是在广告中将产品的名称、生产企业、用途、用药风险等消费者所关注的信息反映出来,使消费者对该药品及生产企业产生一定认识,达到一定的认知度,努力与消费者建立感情联系。DTC广告一定要抓住消费者心理,突出产品的特点,制药公司增加药品的DTC广告投放,可以让消费者熟悉自己产品并且对该产品有个认知,树立企业形象,从而提高消费者读该产品的忠诚度。

2.通过DTC网站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医药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络直接面对消费者,为消费者提品信息及其经销动态,为群众提供医药咨询服务,同时了解消费者需求,以及医师和患者的反馈意见等。我国医药企业应当充分借鉴外企的经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搞好DTC网站建设。许多制药公司在网站上为消费者制作了高度互动、朋友式的网页,网页的内容包括常见病的全套教育材料、医疗服务人员的信息、自我诊断的方法等。患者在网上搜索到该网站,了解疾病治疗研究的新进展。 Internet为制药公司提供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机会,一些DTC网站还具有广告的功能。此外,DTC营销组合还包括消费者教育、口碑营销等传播模式。

3.现场销售是终端促销的主要推广方式

现场销售是OTC药品在前期市场启动阶段的主要推广方式,OTC药品的销售大部分是在零售药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药店不仅是药品的购买场所,更是获得用药咨询的地方。所以,可以在药店进行现场咨询,通过宣传诱导,促进销售,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药品信息,使终端销售走向专业化、多元化。同时可利用海报、POP售点广告、挂旗等在药店内进行宣传和教育,并加强对药店店员的教育和药品的陈列理货工作。

4.知识营销提高市民的科学健康理念促进市场需求

知识营销指针对医药商品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以及潜在消费者的需要,通过互动形式进行医药商品知识的传播,达到由品牌宣传和商品知识传播来促进销售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社区居民设立健康课堂、科普讲座、建立健康卡、赠送科学书籍,与媒体合作举办科普知识竞赛,虽然这些活动不夹杂产品的促销,也不要求参加者购买产品,但通过提高市民的科学健康理念,拉动了市场需求。

5.运用DFC模式进行患者信息收集

DFC营销模式,弥补了传统医患关系下信息收集不足的缺陷,它可以同时满足患者、医生和企业的需求,从而实现医药市场“三方共赢”的局面[1]。按照DFC模式,企业可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收集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反馈给医生,这些直接来自患者的数据为医生提供了便捷、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费用,也减轻了疾病痛苦;另外,企业通过DFC模式,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偏好、需求、反应等心理和生理信息,就能更好地进行市场细分、选择与定位,与患者建立更长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汤少梁主编.医药市场营销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医药制造业 产业安全 内涵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7 【文献标识码】A

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内涵

自1980年日本大冢在天津创建中国第一家合资药厂起,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已有30多年的历程。随着自贸区的推开,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增加及外资企业准入的相对自由化,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将面临严峻考验。

医药制造业作为产业集合的元素之一,具有产业安全特征及影响因素的一般性。根据产业安全的一般性及医药产业安全的特殊性,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是指在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医药制造业现有实力能够确保自身抵御外来干扰或威胁,同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并在国际市场中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最终确保中国医药制造业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医药制造业现有实力可以抵御外来干扰和威胁,避免在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中被淘汰;二是医药制造业应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保障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进而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达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中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现状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中国的医药产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目前,我国的医药制造业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受外资的影响依然很大。同时,由于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国外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的存在,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医药制造业对外依存度分析。第一,产业进出口依存度。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进出口发展迅猛,进出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11年,医药品进出口总额达231.4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18.33亿美元,进口额113.08亿美元。

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全球制药业布局加速转移,部分特色原料药采购转向中国,高端医药品出口大幅提升,2011年由此带来的出口增量约为25亿美元,占总增量的26%;二是我国传统医药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2011年欧、美、日等发达市场增量达28亿美元,新兴市场增量达35亿美元规模,合计占增量的63%;三是部分国产诊疗设备出口向中高端发展,有效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①

中国医药制造业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意味着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也隐含着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产业安全风险。事实上,这种风险已经逐步变为现实。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针对中国医药品出口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常态化,表现为如下特点:数量不断增多,2011年,中国医药产品遭遇的贸易救济案件总量超过2009年和2010年发案量的总和②;贸易案件总体涉案产品出口金额较高,调查对象集中于长期竞争激烈的产品,波及多家国内领头企业;主要贸易救济手段从保障措施、反倾销,升级到反补贴和337调查(禁止一切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任何不公平贸易行为);贸易保护主义由欧美传统市场扩散至印度、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国家。由此可见,由于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贸易摩擦阻碍我国医药品出口的情况已愈演愈烈。这给中国药品制造业产业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第二,外资品牌和技术对外依存度。目前外资医药制造企业在中国国内占据相当的技术垄断地位。据统计,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从2000年的45441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54310.5万元,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③我国医药制造企业相比国外跨国企业,技术水平仍较为落后,对外资企业存在一定的技术依存。

医药制造业受FDI影响力分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资对医药制造业的投资也在迅速增加和膨胀,2000年至2011年,外资对中国建成或投产项目由46个增加至93个,投资额由18.75亿元增加至121.51亿元。④

目前,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是医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从利用外资合同项目的角度来看,两者所占份额均为45%左右;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角度来看,利用外资情况呈现非常明显的独资化趋势:外商独资企业所占份额由2001年的37.8%上升到2011年的81.2%。⑤与总体规模相对应,医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各项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2006年~2011年,医药制造业外资合同项目占全国的比重从1%左右下降至0.5%以下,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始终处于0.7%~1%之间。2011年,医药制造业外资合同项目数继续减少,但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加,医药制造业外商投资合同项目119个,较上年同期减少10个,占全国的比重为0.43%,比重较上年同期缩小0.04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738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891万美元,占比较上年同期扩大0.04个百分点⑥。

尽管医药制造业利用外资的各项指标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外资实力不可小觑。《财富》杂志2011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十家医药企业目前已在华投资建厂,平均资产利润率达到16.8%。2001年医药行业外资企业按不变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医药行业总产值的16.07%,但出货值仅占全部医药行业出货值的26.72%,这一指标在2000年仅为7.65%⑦。可见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主要目的已经从开发市场逐步转向作为制造业基地。

医药制造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产业安全涉及的影响因素可简要归为要素禀赋、市场需求、政府行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等。

要素禀赋。产业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条件、技术能力以及资本等,任何一个产业所在区域的要素条件,决定着产业体量的增减,进而也对区域内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安全及竞争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然,因产业不同,产业要素间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传统民族医药产业更依赖于中国的自然条件要素,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复杂、生物物种丰富等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国在传统民族医药领域具有绝对优势,而偏重于化学药品的西药制造业,更倚重于技术能力和强大的资本来提高竞争能力,扩大竞争优势。

市场需求。对于医药制造业来说,市场需求可以分为本土需求和国际需求。技术差距贸易理论认为,国内市场需求影响着创新产品初期比较利益,新产品的出现一般是在国内销售之后,在一定的销量和生产规模基础上,以出口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因此,本土需求对于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来说,是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基础和动力,而国际需求则是未来医药制造业腾飞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本土市场空白时期,本土企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更早地占领市场,进而保障相关产业安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通过进入国际市场来扩大销量和生产规模,进而可取得更大的发展。

政府行为。在钻石模型等众多市场分析模型中,政府常常被视为外生变量参与分析。但由于中国特定的市场经济情况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政府行为对于产业安全的影响十分重大。在中国,政府部门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其任何微小政策变化都严重影响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对产业安全产生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政府更加重视产业政策的制定,从而保障本国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谋求新的发展。就医药制造业而言,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本身的公共产品属性,该行业必然会存在市场失灵情况,因此政府宏观调控必不可少。而跨国公司因其技术优势和市场控制能力,对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的影响不言自明。因此,当国际跨国医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或市场话语权的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时,中国政府行为对于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使得产业竞争无疆界,一个国家的产业不再是一个封闭、稳定的市场,产业下的各个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国家的相关企业展开竞争。而医药制造业的产业竞争,不仅决定于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市场需求和政府行为,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其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能力。政府对于国内市场的政策性保护固然能够保障国内医药制造业暂时安全,但从长远来看,过多的政策性保护很有可能导致国内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下降、发展速度缓慢,最终与国际医药制造业发展进程脱节,进而导致产业竞争力丧失,从而威胁产业安全。因此,要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则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就会显著提高,也就保障了产业安全。因此,在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强调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的自身研发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和本土创新能力。

我国医药制造产业安全对策建议

优化医药制造业发展环境。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医药制造业是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卫生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产业。目前而言,国家对于医药制造业的扶持力度仍需加大,医药制造业的市场环境和投融资环境也亟待提高。

规范药品层级,完善招标政策,建立公平、良性发展环境。中国医药制造业由于起步晚、发展慢,造成了中国医药市场对药品层级认识固化,市场对于国外药品和合资药品的认可程度远远高于国内产品,这就造成了在药品招标过程中,药品分层情况明显,国外药品和合资药品所在层级高于国内药品。由于国内市场对于原研药品的推崇,原研药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同品种同剂型的产品。这种不公平会极大限制国内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应该对市场药品层级进行明确规定,对于药品招标等政策制定方面加以完善,使得国产药品企业能够得到公平对待,得到良性发展。

完善税收政策,健全税收体系,促进医药制造业发展。从税收方面来看,应当扩大国家高技术性质医药制造企业15%优惠所得税率的范围,对于制药技术转让所得税施行免征或减征,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技术水平。完善医药产品出口税收政策,适当提高国内医药企业医药领域产品出口退税税率,增强中国医药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对主要投资于医药制造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实行投资收益税收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方式,促进中国医药制造业融资环境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提高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医药制造业自身核心技术的多寡决定着制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成败。医药制造业核心技术的积累,需要提高医药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依托人才的积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中国医药技术的创新,大多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以研究为目的,缺乏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其成果常常出现规模化推广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与国际、国内市场严重脱节。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应以优良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吸引国内外医药人才的加盟,加强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以联合培养等方式为自身企业发展培育优秀人才,实现完整科研队伍的打造和科研人才的积累,改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在增强自身科研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沟通合作,形成以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建设。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发展医药制造业的必备基础,也是医药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加入WTO之后,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所成就,但以国际标准来看,仍存在与国际惯例相违背、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以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提高医药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医药企业国际话语权,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进而推动中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维护医药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安全。

提升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除了自主创新能力以外,还包括医药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聚集度以及重点医药品种的开发及推广。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医药制造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产业聚集度较低,很少形成规模化经营。医药制造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形成产业集聚有利于资金和技术的高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利用,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产业集群则是产业集聚的进一步丰富发展,以医药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可以包含科研院所、大学、金融机构、投融资型企业及政府等诸多相关要素,这种产业集群可以实现中心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带动相关要素的进步。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在市场化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根据各地区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实现医药制造业产业的整体布局,调整医药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实现产业整合,促进产业集聚。因地制宜的在相关地区建立相应的医药工业园区及产业基地,加大产业资源整合,实现医药产业的优化与重组。同时,政府应当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培育,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科研机构、高校及金融企业等配套要素加入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集群综合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医药制造业产业链招商引资、投融资环境和创新能力将有更进一步的飞跃。

发挥医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对生物制药领域的支持力度。中国生物工程技术目前发展迅速,生物制药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部分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应以生物医药为中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加大资金等要素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建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生物医药创新成果向生物医药产品转化。与此同时,以生物制药技术带动化学制药和中药技术改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突出特色,加大对传统中药领域的开发力度。随着传统中药文化向欧美国家传播,中国传统医药越来越受到欧美国家的重视和认可。中国的针灸、中药等中国传统医药开始取得一定国际市场,中医诊所逐渐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医药制造业要重视中国传统医药的推动和发展,发挥中国在传统中药和民族医药方面的优势,结合西方医学,实现具有特色的中国传统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从而维护中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安全。

(作者分别为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产业安全与发现研究基地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数据来源:海关信息网。

②代晓霞:“中国药企迎来空前战略机遇期需关注三大挑战”,《望》,2012年10月22日。

第4篇

让我们听行家们聊一聊药包市场的这些年、这些事。

“药品及药包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山东鲁信天一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立和

鲁信天一以药包业务为主,这几年的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2007年我们的销售额刚刚过亿,2012年的数据是2.6亿元,翻了一大番。

近几年,随着进军药包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过去“北有环球、中有天一、南有九星”的三足鼎立局面已经被打破。有的企业业务形态比较混杂,既做药包也做其他业务,当然也有一些企业是专做药包的。说实话,我对目前行业发展的格局也掌握得不是那么透彻,由于全行业缺乏直接有效的信息汇集和沟通渠道,因此很难得到准确的一手数据。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济南、天津等地是药包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竞争比较激烈。这一方面表现在产品质量上。低档的药品纸盒用的是灰板纸,有的甚至还是手包盒,药包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可能都差不多,价格竞争就会更激烈;但在高档药包领域,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机包盒为例,过机通过率和过机速度是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那些设备好、技术强的药包企业无疑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还表现在服务水平上。以前我们主做药盒,说明书也做,但做得很少。现在根据市场需要,我们加强了说明书的生产能力,希望为医药企业提供完整的配套服务。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打造自身的专业形象,希望业界人士提到鲁信天一的第一印象就是“做药包最专业”。

现在许多商业印刷、出版印刷企业开始转型做药包,主要是由于药包行业的门槛比较低。相比而言,烟包行业的垄断性强、不好进入,食品包装在安全方面有特殊要求,化妆品包装在量上又受限。这样一比较,虽然药包行业的产能也趋于过剩,药包企业也觉得这块蛋糕不会永远鲜美,但那些转型过来的企业可能觉得还是要比商务印刷的日子好过。

坦白地讲,药包行业并非大家想象中那样有巨大潜力,我感觉药品及药包市场的高速发展期已经过去。医药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既带来了促进药品生产销售增长的一面,同时也带来了降低销量的一面。

一方面,医疗保障体系覆盖率的提升使就医的患者多了,药品销量肯定也会随之上升,医保报销标准的提高也促进了药品销售。但另一方面,国家正在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政策。“以药养医”应该讲是一个害人的政策,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药品被当作商品进行买卖,关系到很多环节的商业利益。关于这一点大家都深有体会,以前去医院随便看个感冒都要拿一大包药,由此带来的药品消费很明显是不理性的。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以药养医”的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我相信这对药品销售量会有很大影响。

此外,目前我们使用的药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抗生素类药物,现在国家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势必会导致这类药品的销量降低。市场需求决定医药行业的产量,而市场需求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政策。随着政策限制的加深和深度改革的到位,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肯定要降下来,不会像前几年那样保持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药包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势必会随之放缓。

“药品的需求和药包的需求量之间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部长金娟

在新技术的推波助澜下,印刷行业产能无序扩张的问题逐步暴露,竞争可谓惨烈。部分企业已经无法在固有的细分领域争夺足够市场,有的商业印刷企业开始转行做包装印刷,这其中有特别大的企业,也有中小企业。很多原本做商业印刷转投包装印刷并积极涉猎药品包装的同行常跟我们交流转型的苦衷。

表面上看,药包的印刷技术不比其他包装复杂,但也不是说能做好其他包装就做得好药包,药包生产除有其自身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之外,还有一些行业特性的东西。比如说,药监局对药品包装的文字、图案等都进行了细致具体的规定,这是药包企业需要特别注意和熟悉了解的。先不论新进企业在技术上能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单纯是了解特有的政策法规可能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药包的批量、利润率又谈不上极具吸引力,一些企业与医药客户合作后,往往半途而废,难以持续。也正是出于这些原因,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一般不会选择非专业的供应商为其提供包装。

药包业务是九星印刷的主要方向,我们始终坚持“高端防伪、全面配套”的理念,主要为国内的百强药企和外资药企提供服务。在“全面配套”上,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提出“告诉我您的想法,剩下的一切由我们来做!”我们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纸盒、标签、软管、纸箱等在内的多样化包装产品,也提供研发、设计、生产和售后一条龙服务。在“高端防伪”方面,中国医药包装研发中心就设置在九星印刷,我们还拥有一个高端防伪包装工程实验室,在高速机包盒、防混装技术、综合防伪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举例来说,我们成立了机包盒小组,对国内外知名药品包装机械的参数进行整理归纳,并有机包盒工程师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巩固企业在药包领域的领先地位。总体来说,我认为国内的药包市场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因为现在国内医药企业对包装的重视度不够,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医药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十分明显,如果政府出台政策要求药品降价,医药企业的利润开始下降,那么客户肯定会考虑在简化包装方面多下功夫。因此我们认为,药品的需求量和药品包装的需求量之间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即使药品的需求量上涨,也可以通过简化包装的方式压缩药品包装的需求量。作为配套企业,我们不可能自己衍生出市场,而且药品毕竟不是日常消费品,不是说包装做得好看一点或是产品好一点,就能卖得多一点。

从整个包装行业来看,份额最大的不是药品包装,而是电子、日化、食品等包装。药包市场本身的容量并不是很大,如果还有更多的企业持续地涌入,未来几年这块蛋糕够不够分,这个问题很值得大家考虑。可以预见,未来1~2年,药包市场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两级分化的现象可能也会更加明显。小型医药企业可能会因成本问题,就近选择能够为其提供低价药包的供应商,但中高端客户还是会集中在知名的专业药包企业进行包装采购。

“医药行业聚化趋势明显,同时影响药包行业。”济南众发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智

济南众发是2003年由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和华泰集团投资建立的。当时集团希望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一家包装企业,利用这个平台扩展业务,进而在某种程度上抵消报纸印量下滑带来的影响。我们的主营业务是药包,目前在药包市场已经打拼了近十年。

我认为,我国医药行业近几年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发展态势。

一是集聚化程度加剧。新版GMP颁布之后,一些实力不强的小药厂迅速倒闭,这对促进我国医药企业提档升级、扩大规模,同时提高技术含量和竞争实力有很大的作用。大药厂越做越大,小药厂慢慢被收购、淘汰,这样的马太效应也传导到药包领域,药包企业也面临新一轮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

二是中药市场前景看好。目前国家财政对中医药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再者中药本来就是中国的强项。现在国内医药企业生产的大多是仿制药,利润也比较低,而且产品标准都由国外企业掌握。我国医药行业未来的希望和出路主要依赖中药和生物制药。据我了解,现在很多大型医药企业都在设法收购中药品牌,这就决定了未来药包的中药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在图形设计和色彩搭配上会更有中药特色,比如进补养生的药品用暖色系包装,清热解毒的用冷色系等。

医药行业的特点就是有人就有市场,不存在周期性。未来五年,我认为这个行业还会有比较好的发展,这个从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制定的每年20%的增长目标就可见端倪。现在有那么多企业涌入药包领域,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但这并不代表进入这个行业就没有风险,要想在竞争白热化的药包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如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做不到区域内的前三名,就无法摆脱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命运。对刚刚进入这个市场的新企业来说,最紧急的任务就是市场开拓和内部管理。我接触过很多试图往包装领域转型的企业,他们大多都有国企背景,人员没问题,资金、设备也没问题,但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认为可能还是要在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方面有所改善。

“药包企业的成本压力日益攀升。”兰州华宇包装彩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毓全

华宇包装从1995年开始涉足药包市场,目前药包业务占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面向西北市场。

现在药包企业承担的成本压力越来越重了。医药企业选择包装供应商时都要招标,目的就是压价。在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里,企业在确定标的价格时会给供应商留有一定的余地,用合适的中间价而非最低价作为标的价,最后应该是最接近标的价的企业中标。举个例子,一个药盒的成本是1毛钱,如果企业核算之后认为加上50%的毛利,供应商才能保质保量地进行生产,那企业就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标的价。从我们接触的客户来看,高档品牌一般会采用这种方法,因为其产品本身的利润好,客户更看重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包装的价格好谈。但很多中低端的客户只想把价格压到最低,在所有报价中他只选最低价。这样对药包企业是很不利的,企业不能盈利或是利润不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此外,现在药监码的订单越来越多了,药监码的生产是要成本的,而且由此还会带来损耗率上升、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但很多客户都不愿意承担这个费用,在价格压得特别低的时候会加一点,但加的也不多。

现在医药企业普遍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来付款,拖欠货款的现象很严重,这无形中又给我们增加了负担,现在好多企业接订单都是为了维持而维持,日子都不好过。今后我们还是想多做一点社会包装,如食品包装、饮料包装等,酒包这块也打算进入。

“市场竞争的加剧,倒逼药包企业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石家庄建东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建东

现在出版物印刷不大好做,特别是沿海地区一些企业这两年出口受阻现象比较明显,加上北方确实也没有几家大型的药包企业,因此南方一些出版印刷企业开始向这个领域转型,主要的手段还是价格战。这对原有的市场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市场变得更不规范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客户对我们的要求也相当苛刻,因此我认为药包行业现在很不好做,甚至比书刊印刷行业更难做。毕竟药包生产也不是什么尖端科技,行业的进入门槛不高,我们现在的做法是用质量和品牌去创造影响力,引进了一些高端的生产设备,同时提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希望能以此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吧。

第5篇

关键词:原料药行业;SWOT分析;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0503

目前,国内尚无对原料药的权威定义,一般认为原料药是可以直接用来制备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原料药按来源可将分为化学原料药、生物原料药、植物提取物等,由于化学原料药占据了原料药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因此,狭义上的原料药指的就是化学原料药。本文所指原料药即为化学原料药。在国际上,一般将原料药和中间体一起统称为药物活性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API或Drug Substance)。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我国每年生产的原料药90%用于出口,其中欧盟是我国原料药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其次为印度和美国。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2011年我国原料药的出口额为220亿美元,占医药保健品总出口额的49%以上,可以说原料药是代表我国医药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业。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成本优势,随着我国人力、原料和环保成本的上升,原料药出口的利润越来越低。特别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债危机愈演愈烈,“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的原料药市场无疑于雪上加霜。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我国的原料药行业该如何选择?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原料药行业的内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综合分析(即SWOT分析),给国内的原料药企业提供策略选择支持。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1.1国际方面

(1)全球医药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据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预测,至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3%-6%,同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超过11000亿美元。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仍居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导地位,但是市场增速放缓。与此同时,以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医药市场崛起,成为拉动全球药品消费的主力。

(2)仿制药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化学制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2011-2015年,全球将有130多个专利药物陆续专利到期,总销售额在1000亿美元以上。专利到期后同一种药物将由四五家医药企业生产,仿制药市场扩容,对原料药的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此外,各国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控制医药费用支出,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仿制药的开发和使用,也将极大地促进仿制药销售的增长。例如,在欧盟仿制药经常作为一线药品成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标准;此外,欧盟政府还出台政策给仿制药企业提供拨款或低利率的贷款、给出口药品企业减税等。

(3)产业整合呈现新趋势。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发展迅速,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临床资源丰富、综合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全球合同研发和合同生产的重要基地。并购重组活跃,大规模的并购交易不断涌现,专利药公司通过并购和联盟等方式大力发展仿制药。去年以来,辉瑞公司与海正药业、先声药业与美国默克、复星医药与瑞士龙沙等纷纷成立合资公司,瞄准专利即将到期的仿制药品;今年初,阿斯利康仿制药战略新投资,将在江苏泰州投资2.3亿美元打造其在全球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

总体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助于稳步提高医药出口和加快国际化进程,另一方面,跨国医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主导专利药市场的同时,大举进入仿制药物领域,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我国医药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1.2国内方面

(1)医药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群众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升高,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

(2)药品质量安全要求提高。2010年10月1日,新版药典实施,2011年3月1日,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施以及药品电子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均对药品生产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和优胜劣汰。

(3)环境和资源约束更趋强化。原料药行业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实施,化学原料药生产面临更大的环保压力;能源成本上升以及国家节能要求的提高,对医药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

总体上,我国医药工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内环境,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规范不断健全,有利于医药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资源约束加强,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药品价格仍有降价趋势,医药工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制约因素。

2我国原料药企业的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分析

(1)产业规模大,生产成本低。目前我国约有3600家医药工业企业,能生产原料药近1500余种、24大类,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料药生产国和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具有规模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原材料以及环保成本较低,我国的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成本和价格优势。

(2)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制药企业国际化速度加快,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熟悉国际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获得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认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据统计,截至2009年9月12日,我国原料药获得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EDQM)颁发的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COS)206个;截至2011年1月12日,我国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登记的原料药药物管理档案(DMF)数量达到674个。

(3)以规模小、种类多、附加值高为特征的特色原料药崭露头角,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大宗原料药相比,特色原料药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市场需求大,是原料药行业新的发展方向,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利益。据了解,海正药业生产的他汀类系列特色原料药,其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同类产品1/3以上的市场份额。近两年海正药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主要就是受益于辛伐他汀等专利药的专利过期影响。截止到2012年6月,我特色原料药出口量同比增幅为46.71%,平均价格同比上涨24.18%,比较优势明显。

2.2劣势(Weakness)分析

(1)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原料药的利润率及增长速度不如制剂,但与一般化工产品相比,仍然要高出许多,而且原料药生产投资小,其生产过程与化工过程基本相同,因此国内不少精细化工企业纷纷投入到原料药的生产中,从而使我国的原料药企业呈现出“多而不优”的状态。大宗原料药的产能过剩所引发的低价竞争,使我国原料药出口陷入两难境地。发改委、工信部的VC行业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球VC总需求量不过12万吨左右,中国总产能已接近18万吨;国内VC出口11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约8万吨左右,产能过剩使近3年VC价格跌幅近70%。

(2)产品质量标准未与世界接轨。我国生产的原料药90%主要供应国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从产品质量到体系认证方面都必须与世界接轨。但是,虽然中国新版GMP已经实施,但其在软件管理等诸多方面仍与欧美GMP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并不被国际市场认可。在体系认证方面,我国的原料药必须取得欧盟的COS认证或美国DMF文件方可“合法地”进入欧美市场。原料药生产的环境保护也难以达到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标准。

2.3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经济增长和政策保障将继续促进医药消费的快速增长,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基本药物制度广泛实施,药品价格进一步下调以及“以药养医”体制有望得到改革等都将促进原料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2)国际市场的刚性需求。国际市场对我国原料药仍存在刚性需求,我国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短期内其他国家无法取代;以维生素C、青霉素盐为代表的大宗原料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特色原料药将依靠技术优势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全球范围内原料药的生产转移。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五个原料药生产区域:西欧、北美、日本、中国和印度。近年来,跨国制药公司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结构大调整,纷纷把原料药的生产逐步向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或是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药,这一趋势为中国的原料药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制剂工艺水平带来新机遇。

2.4威胁(Threat)分析

(1)世界经济不景气,国际医药市场增长放缓。2008年爆发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今年以来的欧债危机接连重创世界经济,目前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国际医药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不容乐观,我国原料药出口风险加大;

(2)原料药竞争优势被削弱。原料药生产工序多,原材料利用率低,产生大量的“三废”,且排放物成分复杂,污染治理难度大。2010年7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全面强制实施,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加上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上涨,我国原料药的生产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被削弱;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而人民币却仍面临升值压力,我国原料药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被进一步削弱;

(3)贸易摩擦频发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原料药出口构成严峻挑战。以欧盟为例,新指令2011/62/EU出台,要求出口到欧盟的原料药不仅要通过严格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现场检查,还需要我国的药监部门对出口的原料药产品出具书面证明,实际操作难度很大,相当于对我国的原料药出口增加了新的技术贸易壁垒。

3我国原料药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原料药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下面采用SWOT矩阵(见表1),寻找适合我国原料药行业的发展战略。

4结语与建议

(1)加强原料药产品质量管理,优化产业结构。这样既可以优胜劣汰,减少原料药企业内部间的恶性竞争,又可以提升我国原料药企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原料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2)应进一步巩固大宗原料药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特色原料药出口比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原料药出口大国,我们必须坚持巩固如抗生素、维生素传统优势产品的地位,也要开拓创新,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特色原料药的开发和生产上。接下来几年内,专利药到期和仿制药物市场的到期为特色原料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的原料药企业应把握机会,注重原料药生产的技术投入,提高特色原料药的出口比重。

(3)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药品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国际认证,推动EHS管理体系及其他各项标准与国际接轨,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宗原料药行业概况及投资机会分析[EB/OL].,20120621.

[2]IMS 2009 Pharmaceutical market forecast[R].Diana Conmy,Corporate Director,Market Insight,2008,(10).

[3]“十二五”规划原料药市场呈现新特点[EB/OL].,20101008.

[4]特色原料药如沐春风[J].医药中间体及其化工原料,2004,(4).

[5]国内特色原料药市场:赚足未来眼球[EB/OL].http://.cn/Industry/201112/yuanliaoyao131605.htm,20111213.

[6]原料药结构调整需要国家“一把尺子量到底”[EB/OL].http:///20110531/n308939311.shtml,20110531.

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7)06―0250―02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行业中企业的数量、规模、份额及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市场结构主要从企业是竞争或者是垄断的市场性质方面研究,微观经济学按照竞争程度的标准,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将市场结构分类。对于医药行业来说。也是主要从医药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分析其市场结构的特点。

进入壁垒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某一产业市场结构状况的重要指标。依据产业组织理论,所谓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新厂商多承担的成本劣势,或者是产业中新企业比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医药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规模经济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1 我国医药市场结构概况

我国医药产业从建国到现在,发展速度突飞猛进。2006年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 536.9亿元,全年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全年医药工业平均产销率为95.14%,处于历史的较高水平,全年累计完成出货值670.59亿元,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化学原料药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分别实现出货值297.81亿和154.61亿元。在成品药方面,生物生化制品、中成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分别实现出货值67.78亿、29.64亿和58.89亿元。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医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一方面表现在国内市场过度进入、过度竞争,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大部分制药企业在GMP改造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产能扩充。为解决新增的产能,多数企业选择了仿制这一“投入少、周期短”的捷径,导致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同质化引发价格战,加剧无序恶性竞争,进一步压缩行业盈利空间。

另一方面表现在国际市场贸易摩擦与争端增加。在当前国内市场盈利空间压缩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采取了“以外养内”的策略。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份额,部分企业将国内的恶性竞争引向国际市场,利用我国低廉的生产和人力成本优势,竞相压价,使大量低价产品涌入国际市场,近年来引发了一系列反倾销、反垄断诉讼。2006年在法国举办的欧洲世界原料药展览会上,中国参展人员因涉嫌侵犯法国某企业知识产权而被扣留。这也引起了国内医药企业的高度关注。

2 优化中国医药市场结构的对策建议

2.1 医药产业的政府管制

(1)进入壁垒管制:近几年来,由于市场调节的失灵和地方、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被降低了,从而使得我国中小制药企业发展过快,数量众多,形不成规模效益,造成规模不经济和资源浪费。因此,政府针对医药企业进入壁垒要严格执行GMP、GSP、GAP、GLP、GCP、GUP、GPP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应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标准体系,规范药品市场竞争秩序,改善竞争环境,通过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降低行业退出壁垒,减少企业数目,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

(2)药品质量管制:药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质量差的药品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所以,针对近几年出现的药品安全事件,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监督。

(3)药品价格管制:现阶段,我国药品市场的不完善和药品消费的特殊性,使药品的价格比较混乱,原本几元钱成本的药品经过几个流通环节,就成了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药品,原本是常规药,换个名称,价格却翻几倍,这都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所以必须对药品价格进行政府管制。

可以通过完善《药品法》,规定对不同的药品实行不同的价格管制。针对常规药品确定最高限价;针对新药、特效药,通过设立权威机构检测鉴定,适当地放宽并确定药品价格。

(4)加强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并购,完善跨国投资法律法规。研究国外市场需求,建立医药产品出口信息平台,加强医药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指导医药企业境外注册和相关认证。设立医药制剂产品出口专项,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出口,提高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妥善应对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5)加快培育、扶持并规范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的市场退出提供整套服务,包括提供资产或产权交易的供求信息,设计产权转让方案,提供资金支持等,有效地协调资本运转。政府要引导企业投资方向,防止医药企业重复建设,改善产品结构。

(6)我国药品市场是由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等部门管理,这种多部门管理使得药品管理难以统一,因此,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专门负责药品市场。

2.2 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

第7篇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工学结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买方市场已经全面形成。药品经营管理与药品市场营销已成为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针对当下市场,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也必须紧跟市场发展的脚步,进行不断改革,培养出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8月30日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明确指出,“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区域、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功能和独特优势,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全面发展需要”。按照教育部指导意见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应该紧紧围绕社会上就业岗位的需求,从服务区域、促进就业的大局出发,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一、当前《医药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医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药市场营销已成为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根据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研报告显示,通过市场营销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已成为我校大学生运用最广泛、最实用的知识。近几年用人单位在我校药学院的毕业招聘中,营销岗位占了所有招聘岗位的三分之二左右,掌握了基本营销管理知识的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看好。但是我院目前把医药市场营销课程作为专业课程开设的专业仅局限于药品经营与管理和药学专业,其他专业均已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因为学时数较少,所以大部分学生均未接受过系统的营销及管理知识培训,医药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1]

2.教学内容繁杂,实践操作欠缺真实性

我校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建设总体起步较晚,教学仍以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而富有针对性的与医药营销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明显偏少。其突出表现为,课程内容理论知识逻辑体系完整庞杂,实践体系则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散、分割,且融合不足,明显缺乏来源于企业、市场的真实案例。大多是以理论体系中某个单一知识点来联系案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系统地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化的实践项目或活动进行串联,造成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真实体验,导致学生实践训练脱离实际。[2]

3.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难以实现上课与上岗“零距离”对接

营销类的工作岗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有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强调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学生要具备这些上岗条件,没有亲身体验工作环境,是无法实现的,课堂虚拟的实训环境培养不出实战型的营销人才。

4.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医药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把医药市场营销作为专业课程的专业仍以闭卷考核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强,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5.教材的编写针对性不够强,内容传统、案例陈旧

市场瞬息万变,医药市场营销的特殊性注定了教材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转变。但目前该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仍是十二五规划教材《医药市场营销》,在编写体例上,大多按照本科院校的教材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且案例不够实际。

二、《医药市场营销》的教学改革成果

1.适应形势需要,突出医药特色,积极发展医药市场营销教育

医药产品是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們的健康和生命,要求医药行业营销人员除了具备营销管理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相关医药专业知识。因此,药学院通过点对点开展与药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方式,进行“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探索,大大提高了毕业生适应医药市场的能力。[3]

2.调整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该课程不能只注重理论讲授,必须与实践充分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以企业为背景,通过企业真实的营销业务作为任务驱动进行讲授,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企业全成参与,用工作任务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实践平台,使学生感知真实的业务情形,掌握实际的营销技能,学会处理不同工作情景下出现的问题。同时还通过互动式、问题讨论式、团队协作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3.学生就业与创业相结合

将创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心理、创业能力等融入进了专业课程体系中,极力创设良好的真实的创业素质培养环境,包括医药购销员技术训练、医药市场营销技术、市场营销策划、市场公关技巧训练、市场调研报告、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通过在校期间真实医药销售空间的创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会了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有效地将碎片式的理论形成体系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学习效果显著。

4.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以技能操作为基础,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企业参与直接考核的机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侧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能全面反映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操作能力。尤其注重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平时考核、团队讨论、实践环节等。

5.有针对性编写教材,在教材中增加企业实际案例

在教材编写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共同进行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充分结合市场需求,体现实践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增强实践教学和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提高了教材的生动性与实际操作性,做到与行业“零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S].2011 

[2]高凡变.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12月第15卷第4期 

第8篇

只为他被好项目打动

现年42岁的王学立,家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王学立做药品销售工作多年,练就了过硬的销售本领。但是最近几年,王学立越发感觉到药品销售行业太难做了,原因就是医院和药店的回款太慢,资金周转困难。不久前,王学立通过亲属――轩龙洁品牡丹江市经销商刘纯恒经理,了解了轩龙公司的珊瑚浴粉后,当即确定了自己未来的经营方向。

珊瑚浴粉这款全新产品,用它洗澡浑身净爽的舒服感受,让王学立使用后果断决定:放弃药品销售的老本行,专心经销珊瑚浴粉。轩龙公司是研发生产洗化产品的专业公司,公司技术实力雄厚,系列产品多达几十种,发展状态稳健,每款产品都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市场需求量巨大――这就是王学立决定做轩龙产品的原因。加之,自己的亲属刘纯恒牡丹江市场做的有声有色,这些给了王学立极大的信心和激励。可让王学立烦恼的是,自己所在地牡丹江的经销权早在亲属刘纯恒手里,自己只有另辟蹊径,选做空白市场。几经权衡、反复比较后,王学立决定到省城哈尔滨做市场。于是,王学立经过与轩龙公司沟通商谈,拿下珊瑚浴粉在省城三个月的试销期后,只身一人来到了省城哈尔滨开拓市场。王学立租好房子,安顿好自己的住处后,首先考察当地市场,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营销计划:他白天按区域、街路跑目标市场,如各大超市、日化产品批发市场。早晚时间,则来到繁华热闹的早市和晚市,摆摊销售。虽然只身一人打拼辛苦而劳累,但王学立依据自身使用的效果,干劲十足,信心百倍。

产品款款有亮点

客户个个稳赚钱

轩龙公司历经十年积累,目前拥有四大系列、50多款市场成熟产品,并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逐出新品,目前正跻身于国内日化行业最具创新型企业之列。其中,国内首创或独家生产的热销产品有:珊瑚洗手粉、除油干洗剂、油污一喷净、管道疏通剂、水垢清洗剂、四合一地板净、电磁炉清洗剂、无水洗车液、无水清洁膏、玻璃防雾清洗剂、珊瑚浴粉、液体澡巾、天然皂粉、油烟机过滤网(膜)、增艳洗衣液、工业金属清洗剂等。这些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完全贴近百姓需求、特点明确、技术含量高、受众广,这就给广大商在市场营销推广方面赢得了先机和主动权。加之企业优惠的价格政策和完善的区域保护,不仅保证了商丰厚的利润空间,也为商长期经营、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公司客户2000余家,遍布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份,国内重点合作的大型企业及商贸公司30余家。

最新产品动态:每年秋冬季节,各地经营汽车用品的商家,都对防冻液市场虎视眈眈,准备在这一领域狂赚一笔。其原因很简单:车多,需求量猛增。而市场上传统优质防冻液,一般以乙二醇为基质进行勾兑,成本高、售价高、假货多。劣质产品以甲醇为主要原料,产品易挥发、质量不稳定,极易造成对水箱的损害。而消费者使用前,根本无法辨别产品优劣。因此,轩龙公司抢先推出新品,能让消费者直接感受效果的防冻液产品问世了。

新型纳米多功能防冻液,是一种纳米低冰点材料,它可与普通自来水以任意比例进行勾兑,瞬间水溶,在40%―60%的水溶液浓度下可耐-30℃到-50℃的低温,比例越大,冰点越低。同时产品对金属无腐蚀、不挥发、稳定性极强,与传统乙二醇防冻液对比而言,本品还具有防沸、防锈、无毒、无害、使用方便、易储运等优点。

优越的性价比:本品1公斤可生产2-4公斤不同冰点的优质防冻液,成本仅是传统产品的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本品使用方便,瞬间水溶。本品按比例可直接加入水箱。

广阔的市场与丰厚回报:目前,我国在汽车保有量、生产量和需求量三个方面已跃居世界第一,在防冻液的需求上,我国县级地区为300―600吨之间。因此说,如能将新型纳米防冻液的诸多优点呈现给消费者,必将获得巨大市场份额和回报。

合作形式:①由我公司提供原料、设备、包装,就地生产、就地销售。②由我公司提供原料自行组织生产与销售。③由我公司提供成品,做特约经销。

销售方法与渠道:①可将产品(母料)加工成成不同冰点及重量的产品销售。②可直接向市场销售母料,指导其使用方法及用量比。③在渠道选择上,优先考虑当地防冻产品销售大户,然后考虑加油站、修车厂、汽配商等终端市场。

纳米防冻液(母料)检测与试验方法:将本品100g倒入100―150ml水中全溶后,置入低温在-20℃的冰冻箱中,静置12―24小时后观察防冻效果。

新型纳米多功能防冻液,是轩龙公司今秋主推项目,有志之士可在充分验证产品效果后,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特别提醒那些网络渠道上有明显不足,或物力上不足的客户,敬请放弃该项目的合作。该项目不在轩龙常规产品之列。

注:索取样品只需100元,便可得到市值200多元的15种左右的轩龙单品。望广大客商先验证产品功效,满意后再洽谈合作。

同时,公司另一新产品――珊瑚搓脚粉即将上市。该产品区别于市场上所有泡脚产品,具有防裂、止痒、去死皮、去老茧,养护脚的多重功效。欢迎洽谈合作。

轩龙洁品科技开发公司

地址:山东临沂市水田路896号

第9篇

目的: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冷藏药品物流体系。方法:启动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应用质量风险管理工具,对冷藏药品物流的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出库、运输等核心环节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针对识别出的风险点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风险水平。结论:达到新版GSP要求,为最大限度地保证药品质量,满足医疗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冷藏药品;药品物流;风险分析;质量控制

Abstract:

Summary: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sound logistics system of cold medicines. Method Start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process and use quality risk management tools to do the system analysis on the core areas of purchase, receiving ,inspection, storage ,delivery, transportation for cold medicine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taken against the identified risk points effective reduce the level of risk. Conclusion Reached new version of GSP requirements, to ensure maximum quality of medicine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medical demand.

Key words:Cold medicines; Pharmaceutical logistics; Risk analysi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30-02

冷链是医药物流最显著的特点,具有专业技术强、运营成本大、人员要求高等特点。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以疫苗、血液制品、生物制品为代表的冷藏药品销售金额不断攀升,迫切需要高品质的现代物流服务。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新版GSP)2013年6月份已实施,不仅对硬件提出更高标准,还强化了冷链药品的储存运输管理,并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理念。目前,我国大多药品经营企业尚未通过新版GSP认证,对冷藏药品物流管理的相关规定也未执行到位,因此如何做好药品冷链物流的风险分析和质量控制,是我们急需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1 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疫苗消费国,近年来,因流感等疾病和养宠物的流行激发了以疫苗、血液制品等为代表的冷藏药品市场需求激增,拉动了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以疫苗为例,据统计2012年乙肝疫苗接种4.8亿剂次,狂犬病疫苗每年使用量已达1500万人份。2010年10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中央财政将投入94亿元资金,用于鼓励重点疫苗品种研发、提高已有EPI疫苗的实际接种率,强化疫苗应急生产保障能力、加强生产和物流配送环节监控等方面[1]。

然而我们不可忽视是,2008年5月江西发生博雅免疫球蛋白致6人死亡, 2010年3月山西高温疫苗事件使近百名儿童致死致残,2013年12月深圳康泰、北京天坛生物、大连汉信乙肝疫苗疑致17名婴儿死亡。频发的药品质量事件导致了社会各界对药品冷链物流质量管理的质疑和谴责。因此,药品冷链物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2 冷藏药品物流流程风险分析及质量控制

2.1 质量风险管理流程: 质量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回顾等环节,启动质量风险管理流程后按照此顺序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质量风险管理的过程[2] ,具体步骤见下图4-1。

按照风险管理流程,对冷藏药品物流实施经营质量风险管理,通常采用FMEA法进行评估,一般应用流程如下:①失效模式查找;②失效原因分析;③失效影响分析;④失效风险评价,根据严重度S、发生概率P、可检测性D计算出风险优先指数RPN,确定风险等级;⑤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⑥改进后的风险再评价。

S、P、D值是综合分析企业各种历史数据,查阅相关资料,结合监管部门的意见,制定评价标准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来确定,然后根据具体实际选择适当的RPN值作为可接受的风险界限。

2.2 药品冷链物流流程分析:

药品冷链物流遵循着其物流属性,其实施过程是围绕着实现药品的时间与空间效应而展开的起始于市场需求,终止于消费者用药的一系列活动[3]。新版GSP规定,其实施过程主要包括采购、收货、验收、储存、发货、运输等六个核心作业环节,需全程实时进行温度监测来保证药品质量。

3 结论

由上可见,采用FMEA法对疫苗物流各环节的质量风险点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再评估后,风险级别显著降低,其中最大风险由24降至4,最小风险由4降至2,平均风险由10.7降至4.3。结果充分说明了采用风险管理工具FMEA,对疫苗物流过程进行优化,能有效降低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不可忽视,质量评审、直调、系统三个步骤在采取风险措施后RPN为8,还处于中度风险水平,仍需继续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这说明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实际运行中风险因子是变化的,需要不断加以改进,才能真正提高药品冷链物流的质量控制水平,保证冷藏药品的经营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师绘敏 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98-399

第10篇

【关键词】药品发展;形式;市场经济;实施战略

随着现代药品的经济增长,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药品消费也逐渐增长,不论便宜或贵重药品消费者对药品需求是量持续增长,为了适应药品行业产业发展,我市重点对药品市场整顿,对药品的注册工作,实行药品生产企业注册情况报备制度.加强了对其他药品企业监管,加强企业的自律意识,提高医疗产品质量。对此,宜昌市实行“三制”对药品的服务,即坚持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跟踪服务制;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在2013年我市医药工业产值突破2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红霉素生产基地. 全国最大的丁基胶塞生产基地;两家医药企业的8个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产品;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对抗禽流感药物达菲原料药试生产成功。

1.药品销售向多元化,多层次和多样化方向发展.

1.1医药市场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经济格局.药品市场在国有医药经济为主导下,各类型的集体经济,都在共同发展.这样多元化的医药经济结构形式,对医药市场大有好处.

1.2 医药市场多层次方向发展构成的多层次,包括大企业或小企业对开放性市场进行招标,以计划为基础的封闭性市场和以自由购销的零售市场,共同特点都是以药品市场为方向,充分体现供求关系。

1.3药品需求多样化:人们对药品和保健食品够用量越来越大。针对有资金支持的消费者对高档药品,新药品有特殊偏爱,而中低层次的消费者任占据大部分药品市场份额。在不同的购销过程中,从而形成新的格局.宜昌市最近两年医药大类销售就呈现如下变化:老年人、妇女、儿童用药有所上升,成年人用药量有所下降;新品种需求量上升,老品种需求有所下降;保健品、名特优成药用药量上升.

2. 生产优质的药品并努力开发新药物从而推进发展.这其中包括. 原料药制剂工程.; 生物技术领域; 中药现代化等等

2.1原料药制剂工程包括:化学制剂工程、微生物制剂工程、生物制剂工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中药)等原料药生产制剂工程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因为药品生产时一个特殊的制造加工过程.产品是治病救人的,是与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因此,优质的原料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执行.宜昌市能生产多种化学原料药,总产量高达上万吨,能生产多种剂型的各种制剂品种,已初步掌握了具有世界共有的先进水平的制剂技术,原料药生产作为宜昌市药品行业发展已重大途径。

2.2 生物技术领域

在人才的规格要求上,宜昌市药品行业药品生产、生产制造、工程设计与建设和技术设备质量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要求必须掌握制药工程领域坚实的工程基础理论、宽广的药学专业知识和药品质量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才有资格进行药物生产、设计、调配等等。

2.3 中药现代化

宜昌市支持中药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种植;为了加快实现中药提取物及中药饮片浓缩颗粒的产业化.近几年来,宜昌市的中药产业发展迅速.每年能生产上万吨中成药,多个品种。中药的生产环境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基本上结束了原来只能生产膏、丹、丸、散的状况,在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现代化方面,无论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产业的技术应用,还是从管理规范的制度和实施,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宜昌市药厂努力开发药品的新型制剂, 积极推进医药行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医药企业提供原始创新能力和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宜昌市内包括国内生产仿制药的企业居多,对于自主开发的新药甚少几无.历来一直仿制别人的药品,对此,宜昌为了未来医药企业,加大了对仿创药的研制,在国外已有药品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对某项核心技术进行改良,从仿制药转型研发仿创药.使企业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制药企业转型是低附加值药品向高附加值药品转型,是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型.

4.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宜昌市上半年医药经济发展迅速,上半年,宜昌市采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主导产品、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科技创新等有效措施,促使医药经济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逆势强劲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40%以上的增长,数据如下表:

由此医药市场经济逐渐上升,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市药品市场今后5年将以15%~20%的速度增长,其产值将达到上百亿美元,成为国内前列的几大医药市场,作为向特大城市迈进的宜昌,其人口比例随城市规模逐年递增,那么医药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医药企业的小型格局逐步打破,医药市场不断开发,产值也随之上涨。

5.对宜昌市药品迅速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第11篇

关键词:石斛;发展现状;德宏

中图分类号:S56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05603

1 引言

石斛为附生草本,系兰科(Orchidaceae)石斛亚族(Subtrib.Dendrobiinae Lindl)石斛属(Dendrobium Sw.)植物,属国际重点保护植物,全科均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国际间的自由贸易。在2001年启动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兰科植物被列为15类重点保护物种之一。石斛是一种附生性的植物药材,它株体小,保水性强,适生范围大;野生状态下常附生于树皮或岩石表面,它既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自身也能很好的生长,是理想的立体种植物种。同时,石斛具有较高的药用经济价值,有养阴除热,生津止渴之功效。石斛作为全球紧缺的一种特色生物资源,其产品供应和市场需求存在巨大的空间,在很长时期内,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石斛药品及保健品的物质需求。

2 德宏州石斛产业发展现状

德宏州是石斛主要产地之一,野生石斛种质资源丰富,商品数量最大的齿瓣石斛,其药用效果接近铁皮石斛,是最具开发潜力的德宏特有种。目前,德宏石斛种植有企业规模集约种植加工经营、群众规范化集约种植加工经营和仿野生种植3种模式。仿野生种植在德宏有悠久的历史,大棚离地种植模式有近10年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全州有石斛加工企业最多时达17户,组培种苗培育单位4家,有近2 000户农户种植石斛;首先进行大面积集约种植的是潞西市江东乡的陶安汉,大面积仿生种植的是盈江县支那乡芒海自然村,全村共同在房前屋后仿生种植的石斛专业村是潞西市轩岗乡的下团坡自然村。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以大棚离地集约种植和仿野生种植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以集约种植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种植方式为佳。截至2009年,德宏州各县市都有石斛种植,全州种植户近500户,其中办理了种植加工经营许可证的大户有57户;大棚集约化面积近33.3hm2,主要为铁皮石斛和齿瓣石斛;仿生种植面积133.3hm2,主要种为铁皮石斛、齿瓣石斛、鼓槌石斛、球花石斛、蜜花石斛、杓唇石斛、杯鞘石斛等;多为初种,产鲜草200t左右,总产值2 000多万元。建立了石斛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区一个,保存石斛种质资源40多种;建成能顺利成功生产石斛苗的石斛组培苗生产单位一个,年产组培苗30万丛;正在建设年生产石斛组织培养苗300万瓶的生产线两条,预计2010年可投入生产。

德宏州热作所作为全州唯一的组培苗车间,2009年产苗30多万丛,其中铁皮石斛20多万丛、齿瓣石斛5万多丛,由于品质好价格合理,远销州内外,苗子供不应求;投资300万元年产300万丛的组培车间即将建成,预计2010年3月就能投产,将极大地缓解德宏州种苗严重不足的局面。陇川主要有杰林有限责任公司、德乐石斛开发种植基地、户撒乡友宁种植基地3家,大棚种植4hm2,还有部分种植散户,全县种植面积近百亩,2008年产值140多万元。梁河县目前建有石斛种苗圃3 000m2,集约化栽培面积2.4万m2,种植石斛16种,辐射带动农户370多户,有一些种植户是龙陵过来发展的。盈江县这几年发展也快,2003年在支那芒海仿生种植34.7hm2石斛以来,已发展大棚种植面积100亩左右。畹町这几年也发展强劲,出现了种植大户和专业公司。

德宏的自然环境最适合石斛的生长,野生和人工栽种的石斛品质极佳,2006年云南省德宏州热带作物研究所采样送中国药科大学测定,发现德宏种植的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为31.7%,齿瓣石斛多糖含量高达36.6%,品质得到公认,是国内许多制药企业和保健品加工点的重要原料来源地之一。石斛的开发利用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和技术条件,发展石斛达到既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促进经济发展,美化德宏家园,发挥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实现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的目的。

3 德宏州石斛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3.1 良种壮苗供应量不足

组织培养的成本较高,操作严格,种苗价格昂贵;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生长缓慢,管理要求严格,成本高;无性繁殖苗虽然效果好,但种源少,培育数量有限,掌握熟练技术的人不多。

3.2 丰产栽培技术尚未形成标准化

多年的石斛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科学的规范化集约种植和仿生种植技术并未完全形成标准,致使广大种植户和企业发展基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技术好的获得了较大利益,技术跟不上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浪费了石斛种质资源和人、财、物力。

3.3 石斛产品开发较为落后

目前石斛生产得到发展,但是像南京金陵制药厂生产的脉络宁这样大量应用石斛的药品还没有;以石斛为主要原料开发的保健品看似很多,但剂型多半比较简单,技术含量高、有效成分明确、针对性较强、功效显著、价格适当、得到消费群体公认的名牌产品研发不够,产品缺位;对石斛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古代传统医书中,对进入药典和未进入药典的各个石斛种的成分、作用研究基本为空白,我们不能确切知道某个种的内含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有效成份和毒副作用);石斛类药材的新产品研究仍处于低水平重复的状态,对产品的加工多为初级的物理加工,高科技的分析、加工几乎为零;利用方式单一,仅作为药用和保健食品使用,对其美丽的花朵和叶关注不够,应大力开发为庭园或城市绿化植物。

3.4 社会认知度不高

石斛由于是一种稀少特有植物,全国仅有几个省区有分布,加之人们经济收入的现状,所以对石斛这一九大仙草之首的特色产业并没有太高的认知度,包括原料主产区的云南,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4 德宏州石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大良种壮苗的培育供应量,满足大面积的发展需要

石斛种植研究远远落后于农业。石斛的研究较晚,品种的选育亦少见,野生资源已经受到“灭绝性”破坏,在现有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遗传学方法,开展石斛优良品种的选育。石斛品种选育主要是品种内优良植株的筛选和品种间的杂交选育。从现有国内的种(变种),以及国外的多个品种中筛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的新品种,有效促进石斛产业的发展。

(1)加大各主要石斛种的组培苗培育研究,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合格石斛苗。

(2)推广成功的无性繁殖技术,扩大对齿瓣石斛、流苏石斛等适宜扦插繁殖的石斛种的种苗培育,弥补组培苗的供应不足。

(3)对产量较高的齿瓣石斛,品质较好的铁皮石斛,可将这两个种进行杂交,选育新的高产抗性强的石斛品种;四是加强对野生种质资源的保护,采取保护区就地保护和迁地收集保存两种方式,为石斛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充实的种质资源基础。

4.2 开展石斛种的品质研究

从我国科研单位和大学研究机构涉足石斛研究以来,主要集中在石斛的组培快繁、栽培技术和生理生化的研究上,而对石斛的品质研究明显滞后,原材料品质是保证药材加工成药品质保证的关键。而我国的石斛品种较多,种植的地方亦较多,而品质的标准几乎空缺,哪个种最好?哪个种适宜种植在哪个地方?不同的种其有效成分是哪些?含量是多少?这些都需要进行逐一研究,把各个种的成分、含量、效果等研究清楚,并根据不同种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

4.3 加强产品开发研究

随着石斛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而新产品开发方面则相对滞后的实际。应根据石斛品质、含量研究结果,开发一、二、三、四类产品,即对药效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原料稀少的铁皮石斛等主要研究开发高端市场药品和保健品为主的一类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对药效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原料充足齿瓣石斛、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等开发生产药品、保健品为主的二类产品,满足中端市场需求;对药效和有效成分含量不高、原料充足,繁殖容易的流苏石斛、蜜花石斛、束花石斛、长苏石斛等开发生产常规药品、保健品为主的三类产品,满足低端市场需求;四类产品是充分研究开发石斛叶、花等深加工产品,同时对所有种都可以开发作为观花产品,可作为盆景,也可广泛应用城乡绿化空间搭配植物,实现德宏城乡处处是石斛的美丽风景。要积极与各大型药厂和科研单位沟通联系,引进生产加工技术人才或实行股份合作,加强石斛新产品,特别是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以扩大德宏石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石斛产业做得更大更强,早日实现石斛之乡的发展目标。

4.4 正确引导种植户,避免石斛生产的盲目性

随着石斛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市场的稳步增长,种植石斛的效益较好,欲种植石斛的农户愈来愈多,出现了“种植石斛热”,稍微有点资金的都想投到石斛产业上,但有的有收获,有的有损失,有的彻底失败。主要原因还是技术不过关和良种壮苗供应不足问题。所以,在发展石斛产业的过程中,对资金雄厚、有高中以上的知识水平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发展投资大、技术管理精细、效益高的铁皮石斛、齿瓣石斛等种类,一般企业和个人,可发展鼓槌石斛、蜜花石斛、流苏石斛、束花石斛等产量高、投资小、效益一般的石斛种,既可作药用原料出售,又可作为观赏花卉出售给千万家庭,丰富石斛市场。

4.5 加强成功管理运作模式研究

通过多年的摸索,中药材的种植成功的管理运作模式主要是“公司+科研+农业经纪人+农户+基地”。石斛的种植处于初期,种植模式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地区种植还比较分散,没有龙头企业来统一经营。建议各地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培育扶持有丰富种植与加工石斛经验的药农大户,组成有广大药农参加的石斛规范化种植与加工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石斛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引导业界更好开展石斛规范化种植与GAP基地建设。

4.6 加强领导,强化措施

(1)明确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坚持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企业为龙头、创立德宏特色产业品牌核心,以农民增收+企业创利+财政创收为目的,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发展、集约化栽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和“公司+农户+基地+科技+市场”的运作模式;争取省委、省政府把石斛产业作为优势生物产业发展项目,纳入云南高新科技产业项目给予支持,在“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加工销售”3个重点环节上实现重大突破,努力把石斛产业培育成为德宏最具特色的高新技术支柱产业之一。

(2)搞好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主导发展种类,主导开发产品。精心培育龙头种植加工企业,尽快建立石斛生产、加工和销售体系,推进石斛产业化建设进程。制定扶持石斛产业发展的税收、扶持和奖励政策,清理不利于石斛产业发展的障碍性政策;特别是鼓励、支持石斛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以刺激石斛的规模化生产。五要加强对石斛产业发展的领导。

参考文献:

[1] 何春嵘,杨新凯.德宏石斛多样性及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德宏:德宏州委政策研究室,2009.

[2] 白燕冰.德宏石斛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热带作物,2006(6):71~72.

[3] 黄 丽.德宏石斛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0,(3): 60~62.

[4] 邵显跃,崔东柱.铁皮石斛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7):12~13.

Analysis of Development,Problems andof Dehong Dendrobium Industry On Development Status,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Dendrobium Industry in Dehong

Liu Ke

(Yunnan Ar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650201,China)

第12篇

关键词:兽药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甘肃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1-0053-01

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随之对动物源性食品消费量也逐年递增,而兽药、饲料等因素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产生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其中兽药的正确使用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若兽药使用不当,兽药残留会直接给人体带来伤害,最终影响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因此,针对当前甘肃省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甘肃省兽药行业现状简析

目前,甘肃省兽药行业的药品研发实力和科技队伍实力都有显著提升,具有一定的生物科技开发潜力。而且在新药研究方面以及中试产业化方面,已形成完整的治疗用品类技术生产体系,诊断试剂类技术生产体系,疫苗技术生产体系,可生产10个类型共计115个品种规格的动物药品,如添加剂、抗菌素、疫苗等多种类型。甘肃省地理位置优越,动物药品年产值和年销量相当可观。但同时,甘肃省兽药行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其工业化程度较低,药品生产自动化薄弱,行业生产信息化程度较低,自主研发药品能力偏弱,创新能力欠缺。目前甘肃省有300多家兽药企业,而对于动物药品的生产,主要是以效仿国外产品、引进国外技术、延用人用药品为主要方式。在我国兽药行业,甘肃省无论是生物新药研究还是中试产业化方面都居于落后地位。近年来,甘肃省在兽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抗菌药以及增强动物免疫力的免疫增强剂、促进生长的促生长剂还有中草药和兽药新制剂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近年来动物药品的发展方向向着饲料添加剂方向发展,所以饲料药物添加剂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临床治疗药品市场也得到了发展,临床治疗药品主要以合成和半合成的抗菌素类药品为主,如人工合成抗菌药,这些抗菌素类药品药效显著,价格便宜、使用便捷,所以使用较为广泛,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甘肃省兽药行业的发展[1]。

2 甘肃省兽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1)兽药新制剂的研发技术缺乏,科研投入力度薄弱,缺乏管理、基础条件差。由于兽药研发技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低下,竞争环境恶劣,导致新药研发无法开展,完整研发体系的创建势在必行。

(2)动物药品创新平台的创建未得到制药企业的关注,且与科研单位缺乏药品创新的有效合作,导致兽药新制剂研发周期较长,创新效率偏低。

(3)药品的创新水平低、档次低,自主知识产权含量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且缺乏品牌特色,难以抵御进口药物和合资企业药物的冲击。

(4)技术和产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限于分装和复配阶段,竞争力薄弱,自给能力差。其中国外进口药品、省外药品高达75%以上。企业缺乏开发生产原料药能力,且生产的原料药大部分为仿制产品,没有专利保护。

(5)剂型方面以普通制剂为主,新制剂缺乏,如速效制剂、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剂等新型制剂稀少,还有缓释剂和控释剂等新制剂缺乏。大部分企业以生产粉散剂和预混剂为主,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制约制剂的发展。

(6)目前,我国养殖业的低利化及动物药品的低档化致使兽药市场无法明确在规模和利润中做出选择,养殖者以产品高性价比为追求目标,经销商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经营目的,最终导致整个兽药行业徘徊不前。此外,我国动物药品相关部门检验技术陈旧,兽药残留的监管工作急需加强,必须将监管工作法制化,检验规范化。科学合理实施有效的兽药安全评价体系,是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基础,相关技术水平需不断完善、改进。

3 发展对策

首先,根据动物药品市场需求实际,开发相应药物类型,如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等。新产品开发前期研究中,以较合适的成本获得待开发化合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以及有关药物代谢性质的相关资料;对已知药物进行分子改造,提高新药品的疗效,提升药品的专属性和安全性;继续研究现有专利已过期的药物,将其制成理化性质更好、生物利用度更高且具备靶向性的衍生物[2]。其次,药物添加剂方面,酶制剂、活菌制剂、中草药添加剂、抗菌促生长剂的无残留、无交叉耐药性是动物药品的发展方向。此类天然提取物类生物制剂很好地取代了传统抗生素添加剂,并且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特点,可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总之,随着兽药行业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产品效率逐渐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兽药行业已经由最初注重对动物药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逐渐向强调动物药品的安全和科学发展方向转化。兽药行业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满足畜牧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