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欧姆定律详细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电磁感应;常规题型;归类解析
物理知识与文学类知识存在本质区别,在解决物理问题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电磁感应是物理学科的难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那么要想在高考中轻松应对这些题目,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常规题型及该题所要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点,以此找出问题的突破点。
一、高中电磁感应的常规题型概述
电磁感应内容可以是每年高考物理学科必考的重点内容,就这几年的物理命题而言,从命题方向上来看,重点对学生感应电流方向判定、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动势的相关计算、楞次定律等物理知识进行考查,从高考命题形式上来看,既有单独对一项物理知识点的考查,同时也有物理综合知识考查的计算题,并且一般都是物理综合命题的分值比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高考物理例题中常见的综合物理题型有电磁感应与力学综合规律的综合、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电磁感应与能量守恒的综合等等。
二、高中电磁感应常规题型的归类解析
1.电磁感应与力学规律的综合题型解析
电磁感应与力学规律综合应用是历年来高考物理学科重点考查的知识点,那么解决这类问题的重点在于对物体运动的状态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红才呢过中寻找其临界状态,比如说速度变化、加速度变化、感应动势变化、导体受力运动变化、安培力变化及电动势变化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互影响。以下是笔者通过一道高考例题对电磁感应与力学规律的综合应用解析。
例如:AB与CD是两根固定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金属导轨之间距离为L,水平面与金属导轨平面的夹角用θ表示。整个金属导轨平面内部都有与金属导轨平面斜上方垂直的均强磁场,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金属导轨的AC端点连接一个电阻,电阻值为R,同时还要连接一个垂直于金属导轨放置的、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从静止状态开始沿着金属导轨进行下滑,求解在该运动过程中金属棒ab的最大速度(金属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用μ表示,金属导轨与金属棒之间的电阻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解析:金属棒ab在沿金属导轨下滑时会受到四个作用力、分别是摩擦力Ff、支持力FN、重力mg与安培力F安,若金属棒ab由静止状态开始进行下滑后,那么这个过程属于变加速过程,当金属棒ab下滑期间其加速度降低到a=0时,其本身的速度就会增大到v=vm。此时金属棒ab与金属导轨处于平衡状态,以后金属棒ab再下滑将按照vm匀速下滑。按照E=BLv、I=E/R、F安=BIL等公式的计算要求对金属棒ab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FN=mgcosθ,Ff=μmgcosθ,根据E=BLv、I=E/R、F安=BIL可得,将金属棒ab作为研究对象,再依照牛顿第二定律应为:mgsinθ-μmgcosθ=ma,金属棒ab在做加速运动时,此时减小的是变加速运动,那么当a=0时金属棒ab的运行速度处于最大值,金属棒ab达到vm时有mgsinθ-μmgcosθ=0,根据此式计算出金属棒ab在运动时的最大速度。
在求解这类题型时应在金属棒受力分析基础之上,根据牛顿定律,并结合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公式及欧姆定律等相关知识点,从而建立起金属棒的运动状况及受力状况,理清金属棒的运动变化与电磁感应规律之间的关系,这样会使整个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找到求解这类题型的突破口。
2.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的综合题型解析
电源内部电流一般都是由负极流向正极,而电源外部则是由高电势向低电势的方向流动,因此在求解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综合物理题时要明确等效电路相关内容,清楚的指出电源、内电路及外电路,在求解电磁感应电动势过程中需要对 等相关内容,那么要解决此类物理问题,对于电源外路应根据其结构对其内部各元件的连接状况进行分析,并画好等效电路图,这主要是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其进行求解,当然在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综合物理题型求解中,还需要结合题目全面考虑该题材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综合考虑电功率及电功等能量关系式,并对闭合电路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综合考查是高考物理题型的重要形式,在求解过程中首先要清楚感应电动势大小,其次要明确内外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能够明确解题思路,快速解出试题。
3.电磁感应与能量守恒的综合题型解析
电磁感应与能量守恒综合题型也是历年高考物理科目考查的重点,一般高考例题主要是对能量转化问题进行考查,利用导体切割运动及磁通量的变化等形式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电流在流动过程中在利用电场力做功也可将电能转化为物体学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这就是电磁感应与能量守恒综合题型考查,它诠释了电磁感应与能量守恒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转换过程。比如在能量转换去向分析中,可以通过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运动对其进行分析,按照其做功及能量变化状况作为依据点,将整个运动过程与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求解。
三、总结
电磁感应知识内容牵涉面较为广泛,与力学规律、电路规律及能量守恒等知识也紧密相连,当然高考中的电磁感应相关知识点还有很多,但是其在求解中存在一定的共性。一般情况下,在电磁感应相关问题求解中,需要明确掌握两个定律,抓住电磁感应相关运动中研究对象的受力及能量转化状况,从而对电磁感应相关问题进行灵活求解。
参考文献:
[1]肖斌.高中物理电磁惑应常规题型酌解析[J].新课程,2010,9(28):19-20.
关键字 物理教学;扩展教学
一、扩展性教学模式
所谓扩展性教学是指,根据对教材中讲解的知识与方法,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获得新的结论,并让学生在掌握课本上知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生成的新知识、新方法,领悟新的物理学习方法的教学过程。它比只学习物理课本上的知识和方法更有意义,因为它提高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方法的灵活应用程度。以前学生感到物理课难学,称物理为“悟理”或“雾理”就是因为课堂缺少知识和方法的扩展。全面的扩展性教学应该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1.知识内涵深度的扩展
知识内涵扩展是指对物理课本上讲解的知识概念和原理进行内部剖析,把其中包含的各种物理现象予以揭示,让学生看到知识概念和原理包含的丰富内容。比如在讲解万有引力这一概念时,除了对学生最熟悉的宏观上星球之间的引力进行讲解外,还要扩展到微观的分子、原子世界,将万有引力的量子力学分支也进行揭示,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2.知识应用范围的扩展
知识应用范围的扩展是指对课本上讲解的知识点和方法进行实际应用各个领域进行相似性的串联,利用领域的相似性,增加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生利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万有引力章节讲解太阳系个行星运行规律时,可以扩展到地球通讯寻卫星和人造飞船领域,增加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二、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扩展性教学模式不仅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也是高中物理学科自身特点的要求。
1.知识内容抽象、繁杂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力学、光学、热能、电磁学以及核物理学,而且涉及的知识点和原理都很抽象,像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光学中的波粒两样性、电磁学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核物理学中的裂变和聚变,几乎全凭着想象去构建物理模型,如果不加以扩展很难理解其知识内涵,只是记住几个公式定律,流于表面化。
2.应用性强
高中物理课中涉及到的各项知识和方法都与实际生活非常接近,应用性很强。像电学中加入磁抗、感抗的全电阻欧姆定律,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电路问题非常实用;力学中涉及到的抛物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以及动量守恒定律对实际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现象都可以给出准确的结果。通过扩展性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和方法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和方法的学习效果。
3.系统性强
高中物理课中的知识点和方法虽然繁杂,但是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即在某一知识点上详细讲解包含的丰富内容,通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最明显的就是牛顿三大力学经典定律构建的各种力学知识系统,由惯性定律引出的匀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引出的抛物运动、加速运动、冲量定律、圆周运动等丰富的运动世界;以及由牛顿第三定律引发的万有引力。利用扩展性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一点出发,了解整个知识系统,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提高“悟理”能力。
4.跨学科
高中物理学科还有和主要特点就是跨学科,核物理学融入了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抛物运动中融入了数学的二次函数;光学中的一些光路图融入了几何学的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如何通过扩展性教学,将跨学科的知识衔接起来,成为学好高中物理课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扩展性教学模式应用措施
综合以上所述,通过扩展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内涵的深度理解,方法的灵活掌握,完善的知识系统构建以及跨学科的应实际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物理教学发展的必然。
1.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开展扩展性教学,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对物理课上的知识点和方法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点和方法。
2.完善的辅助教学设备
完善的辅助教学设备是物理学科开展扩展性教学你客人缺少的,尤其是现在的多媒体设备,用来展示一些物理知识的应用领域和一些实验现象,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和原理,进行知识面扩展十分有效。
3.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个性化教学方式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扩展方式予以引导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积极的引导学进行知识面的扩展,提高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应用扩展性教学模式不仅是物理学科的需要,也是其他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应用扩展性教学模式不只是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就可以达到了,它还需要社会人士的帮助,让学生积极实践、主动探索,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保雷.扩展性栏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10):56-57.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Challenge 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Efforts to Improve Review Efficiency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Normal High School Students' Late Period Physics Review
HE Li
(Tianjiabing Middle School, Chongqing 400016)
AbstractTh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 is coming, for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how to continuous improve later review well becomes the key point for them to succeed in the exam. However, Physics is an hard discipline for the students, so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base on the normal students to rais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ir Physics review in their later period of third grade.
Key wordsdouble bases; part; key point; psychology
1 把握双基,夯实基础
高考是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同时又是常模参照性测验,而且高考是“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因此考生必须把握住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这就要求考生们打开高中物理课本,并结合笔记,将书中所学的概念、公式、规律、定理、定律等认认真真地理解复习。不仅要记住各个物理量的定义,还要理解各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不仅要记住物理公式,还要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
如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那你就得牢记动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这“相对”二字可少不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式为F = FN,这样一来,只要是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其大小就只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有关,与物理运动的快慢无关,与物体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也无关。
再如功和能的关系。学生要熟记高中阶段的几种功和能的关系:合力做功改变物体的动能,W合 = EK;重力做功改变物体的重力势能WG = -EP;电场力做功改变物体的电势能W电 = -;等等。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不求达到温故而大悟,但力求温故而知新意。然后做适当的练习题检验所复习的结果。练习题不宜多,要有针对性,最好用曾经练习过的易错的习题,以达到巩固理解纠错提高的目的。
2 理清思路,分清板块
高中物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几部分,考试时这些内容相互交叉出现,故可以根据不同的方法将高中物理分为几个板块进行复习。现将高中物理分为如下几个板块,仅供参考。
板块一:物体的运动。
单个物体在重力、电场力、洛仑兹力、安培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下,可能在水平面上、竖直面上、斜面上运动而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具有不同的特点及规律。现简单例举几个典型的物体运动,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0。
(1)静止F合 = 0;V0 = 0。一般解题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力的合成或分解由平衡条件列式或三角函数列式等解方程或方程组。
(2)匀速直线运动F合 = 0;V0≠0恒量。公式:S=V0t
(3)匀变速直线运动F合≠0恒量,a为恒量;F合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同向则匀加速,反向则减速直线运动。公式略。如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4)非匀变速直线运动F合≠0 ;F合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常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解题,也可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解题。如导体棒(单导体或双导体或导体框)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变速直线运动。
(5)平抛运动F合≠0恒为重力,V0≠0; F合与V0的方向垂直,常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解题(运动学公式和两个矢量三角形)。
(6)类平抛运动(略),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7)匀速圆周运动F合≠0 ,V0≠0,F合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时刻垂直,大小不变。公式:F合=F向;半径、周期、时间及向心力公式略。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等。
(8)非匀速圆周运动:F合≠0 ,V0≠0,常用动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解题。如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9)简谐运动F回 = -kx,如弹簧振子、单摆。
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情况: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先考虑动量、能量是否守恒,再考虑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解题。多个物体相互作用后,就是单个物体重复上述各种运动,就用相应的运动规律解题就可以了。
板块二:热光原。
此部分知识以理解记忆为主,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知识。
(1)热学:包括分子动理论,分子直径的估算,热力学三个定律,内能等。
(2)光和原子物理:①几何光学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平面镜成像,折射、折射率n的计算,全反射,临界角C的计算,光的色散。②物理光学主要研究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要求同学们记住一些常见实验及现象,并明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双缝干涉、单缝衍射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又证明了光是横波,光电效应又说明了光是粒子,哪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结论:光既是波又是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当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体现波动性,单个光子运动体现为粒子性,当光的波长越大,波动性越明显,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示,贯穿本领越强。③量子论初步:原子的能级,原子的跃迁hv = EM - EN,电离。④原子核:原子的核式结构(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同位素,半衰期及原子的核反应。
板块三:实验。
考试时实验主要考实验原理的设计、器材的选取、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详细实验见物理书。其中力学实验原理重点在打点计时器打的纸带的处理。电学实验原理以欧姆定律为中心,特别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分压式和限流式)。电学实验就围绕着测电阻而展开(如测定值电阻的电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电流表的电阻、测电压表的电阻、测电源的内阻等,采用的方法有伏安法、半偏法、等效替代法、伏伏法、安安法等等),经常要求选取恰当的仪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误差。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有图象法、列表法,图象法要注意横纵坐标的函数关系。
3 关注重点,巩固知识
高考时物理试题共12个小题,120分。而高物理知识点百多个,一套试题下来,测验到的知识点不足一半。而且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理解得彻底,因此建议学生们重点关注高考物理的重点和热点,并加以反复训练,强化复习效果。
从近几年看,高考物理计算题多集中在以下知识点中:(1)物体的平衡及牛顿运动定律;(2)动量和能量及动能定理;(3)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4)电路与电磁感应;(5)天体运动。
实验题要注意:(1)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电阻箱、打点计时器等。(2)注重实验原理及实验条件控制,如测电阻,测电源电动势,测加速度等。(3)注重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如列表法、图象法处理数据,纸带的处理等。选择题则多集中在:物体的平衡、天体运动、机械振动和波、热、光、原、电磁感应、交谈电流等,以基础中档题为主,计算量小。
4 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高考不仅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同时又考查一个人的心理调控能力。而愉悦的心情可使人充满活力、焕发生机,因此在高考中心态是一个人能否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出自身能力的关键。所以考生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壮志。不要因为曾经考试不理想而缺失信心,也不要因为曾经考得较好而自满得意,更不能因为担心考不上好的学校而心情焦虑情绪紧张等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物理;走近物理;学好物理;素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4-0056-01
物理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没有吸引力的,不像语文、英语、历史等学科那样感性,学习起来自然没有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吃力。如何能让学生顺利地走近物理学科,学好物理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在工作过程中,我有过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面对新课改的困惑、担心,这些都是难免的,促使我对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也坚定了我不断提高自身教育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决心。现将我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做一分享,共同切磋和提高。
一、物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让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单一的听讲和记笔记,物理学习变得更加丰富,提高了物理学习效果。其优势表现为:①多媒体创设了一种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更加生动活泼,打破了以往枯燥的接受方式。多媒体将书本的内容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把理论的知识变得感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②多媒体技术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利用其动画、字体颜色、闪烁等功能,给予学生重点提示,学生一目了然。并通过详细的知识再现过程,加深了理解,弱化了重点和难点内容。例如:我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时,利用Flash课件,使学生能够听到水流声,能够感受到气势磅礴的长江黄河所产生巨大的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发出电来,使学生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水力发电原理;③多媒体打破了教师单一板书教学的形式,避免了一节课下来,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板书占用。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事先把板书内容制作出来,节省了课堂的时间;④多媒体可以模拟实验操作。物理课程的知识点是抽象的,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结论,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并应用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做实验受到时间、地点、空间及器材的限制,所以效果差强人意,甚至有些实验根本没有办法实现。如果通过多媒体来模拟实验的过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老师在做“光的色散”实验时,如果没有光照和地点就很难用三棱镜反映出光的色散效果,如果用多媒体制作的幻灯片就能起到很好的演示效果,整个过程,直观、明了,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物理实验仪器和时间、地点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对那些复杂、难做的实验利用多媒体模拟出来,让物理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实验的技能。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教书育人,但是很多时候,教师都在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是理科教师,认为德育是文科的事情,让学生在定理、概念、规律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无从谈起。中学教学大纲提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由此看出,德育是教学中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把德育作为五育之首,提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自己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教学观,要把两者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才的根本是会做人,一个没有良好思想品质的人是不能被别人认可的,也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所以,我们眼光放长远些,不能目光短浅地把学生的教育定位在自己的教学业绩上,只关注学生考了多少分,在全年级排名第几等等。要让学生从学生时代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学生将来无论是在成长道路上,以后走入社会后都会回过头想到教师的教育,从内心感激教师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两手都要抓,不能给自己找借口。要结合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德育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内容进行详细计划,保证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序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死板地说教,只有与知识结合在一起才有说服力。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教师要深入挖掘,找出与德育有关的显性和隐性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学生在无形中被感染和熏陶,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例如,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物理成就和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古代我们的很多物理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像四大发明等,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军事上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且对中西方的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骄傲。又如,近代“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他在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祖国和人民会永远记住他,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通过这些名人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在讲到欧姆定律时,可以介绍物理学家欧姆发现欧姆定律的过程,他是通过数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做实验,而得出这个结论。教导学生做学问应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探究学习活动走向生活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有效教学
由于电学内容具有实验多、公式多、规律多、概念多、知识容量大及比较复杂的电路图连接等特点,使得大多数初中学生认为学习电学知识最为困难,也比较枯燥无味。因而,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有两个关键点可以帮助搞好电学知识的教学。
一、夯实电学基础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电学知识的学习同样如此。要学好电学知识,学生不仅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善于总结各知识点之间的系统联系,更要严格牢记基本知识点。详细地概括来说,重点的电学知识点主要有一个方法,即控制变量法;三个基本实验,即伏安法测功率、伏安法测电阻、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两种测量仪表即电压表和电流表;三个规律,包括并联电路当中的电阻、电压以及电流等各个特点,还包括串联电路的电阻、电压以及电流等各个特点,欧姆定律;五个概念,即电功率、电功、电阻、电压、电流。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学会思考“应该怎样才能准确地定义这些概念?”“为什么引入这个概念?”“该概念有什么重要作用?”“与之相近的概念有哪些?”“有什么样的物理量单位?”“换算关系如何?”“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等问题。
针对这些规律,学生要注重理解各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或关系。比如:“这些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与成立条件是什么?”“电源如何与正负接线柱相连接?”“被测电路与测量仪器之间是并联还是串联?”“该电表有几个量程?”“是否可以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两极?如何读数?如何选取?”等问题。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学生应当熟练地掌握每一个实验结论的总结和归纳,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记录,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器材的选择道理、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的使用规则和作用,电表量程的读数方法与选择、实物图连接、电路图、原理,等等。除上述内容外,学生还要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家庭电路、感应电流、电磁感应、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磁感线、磁场、磁极、磁化、磁体和磁性、电流的效应、摩擦起电、负电荷和正电荷。针对上述知识,学生不仅要能识记,还要能对有关简单的电学问题和物理现象进行解释。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最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基础知识点。
二、强化学生对解题技巧的训练
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会“吃一堑,长一智”,不仅让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想总结出解题的规律所在,就应该不断地总结产生错误的缘由。学生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积累解题方法,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进而提升学习成绩。比如,学生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获得以下有关解题的技巧、方法:1.识别并、串联电路的技巧,尾尾相接、首首相连,由于电路是串联在各元器件之间的,因而是串联电路;而并联电路是指在电路的汇流点与分流点之间首尾是并列连接的,并且元件之间、多条电流路径能互不影响的独立工作的电路。2.有技巧地选择公式。由于并不使用原始的公式P=UI和W=UIt来计算电功率及电功,所以可根据电流处处相等的串联电路原则使用公式P=I2R和W=I2Rt开展解题,并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等的,可以选用公式更加便捷、迅速地解题。3.有技巧地选择计算单位。比如:“220 V 40 W”的灯泡能在1kW/h的电能下正常工作多久?如果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则首先要将1kW/h转换成为焦耳,其次按照公式P=W/t带入相应的单位与数据,最终计算出结果。很明显这样做不但容易出错,而且计算量比较大。但是倘若把40 W转换成0.04千瓦之后带入公式中加以计算便会简单许多。可见有效地选择解答方式会让你在计算中事半功倍。4.有技巧地解答电学综合计算题。在每年的中考物理中,电学综合计算题往往成为各省市的试卷压轴题,因而广大中考考生往往愁煞不已。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化的步骤训练来解题:第一,为标出待求量及已知量按题意画出电路简图;第二,在滑动变阻器被移至某个地方时,在开关发生闭合或者断开的条件下,对各工作用电器的连接方式进行及时判断。第三,按照上述分析,有效结合电功率、电功的变形公式及原始公式、并串联电路的电功率、电功、分压或分流、电阻、电压、电流等特点,并以电路中的不变量作为关键点,最后建立方程组或方程来解答问题。
当然并不只是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搞好物理电学知识,要想全面地提升学生解决电学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归纳,不断地进行巧妙指导。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工技术;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电工学[1]”是该院机电、机制、模具等专业的基础课,包含“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部分。该文主要针对“电工技术”部分展开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该部分覆盖电路、磁路、电机、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知识,且工程实践性较强。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又能活学活用地解决工程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为后续课程和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组特对课程的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和探索,以提高电工技术的教学效果。
1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
“电工技术”面向该院机电、机制、模具等专业开设,专业课不同,对专业基础知识的侧重点也不同。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清晰条理的把控,将电工技术课程划分为几个模块:电路模块、磁路与电机模块、自动控制模块、电工实验实习模块,教师按照模块讲授。开课前课题组与各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对电工技术的知识点进行适当调整,统筹分配各模块的学时比重,以适应不同的专业需求。授课过程中,遵循有点及线,有线及面的原则。开课初两学时,向学生介绍清楚电工技术的知识脉络,让学生树立宏观的认知: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用。在讲授某一章时,同样先讲清该章的知识脉络,然后按照知识脉络讲解关键知识点,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线,最后构建知识面。给每章做知识总结,前呼后应,承上启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然后介绍电机及控制部分,此部分可结合大家熟悉的家用电器等具体讲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介绍电工实验实习部分,主要普及电工测量和用电安全知识。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部分重点介绍各种电工仪表的使用,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元件的认识,电路焊接的基本知识、正确方法等。让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工程实践,使教学设计更合理。
2教学方法的科学改进
“电工技术”内容多,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课堂质量,是课题组探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应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外,还初步尝试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法[2]、项目教学法、比照推演式教学法。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1翻转课堂式教学法
“翻转课堂”即教师讲解在课下,学生提高在课上。学生先在课下对教师已上传至网络的电工技术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程PPT、微课视频、教学录像等)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待课上再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知识提升。网络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自主学习的需求。其中的交流互动专栏,可方便师生之间或教师同行之间进行留言、答疑、交流、讨论等。这对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开阔思维,大胆提问;然后带着问题分小组交流、探讨,在教师的引导下,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获取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要清晰、明确,重点、难点、易混淆知识点要突出。对小组的工作,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唯有事先充分备课,才能有足够的预见性,才能掌控整个课堂。翻转课堂式教学法既能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信任,又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3]。授课教师将精心策划的独立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项目最终评价”等相关任务。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都可采用项目教学法,比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等。授课教师结合书本提前准备,精心策划,选择难度恰当的项目。设计好项目后,对学生进行任务布置,方便学生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至于等到具体实施时一头雾水,手忙脚乱。接下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尽量按照成绩的优、良、中、差均衡搭配。然后指定各小组的组长,小组长为每组成员分配好具体的工作,确保人人参与。分组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分工合作中遇到问题,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努力解决。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当项目完成后要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价,可采用小组内评价、小组间评价.教师点评的方式。这一环节能进一步巩固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3比照推演式教学法
比照推演式教学方法就是通过与学员已熟悉知识的对比,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员听得懂、学得明自[4]。在“电工技术”中,可在很多知识点的讲授中插入此方法,例如电路与磁路、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等。在直流电阻电路中,以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为基础,引申出了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分析方法。事实上,这些分析方法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同样适用,只不过变成了“相量”形式。教师在授课时只要把正弦交流电路的特性、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讲透彻,正弦交流电路的求解也就变得很容易了。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比照学习,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3实施过程中的困扰及反思
我院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惰性较强,学习主动性较差,课题组在推行电工技术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并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个别学生不能有效配合
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一下子无法适应新的授课环境,由于惰性甚至不愿积极参与到教师布置的任务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率。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找这部分学生单独交流谈心,扭转他们的观点,增强其主动学习的信心。
3.2课程节奏有时不易把握
采取教学改革后,交流互动环节明显增加,这就影响了授课节奏。采取的措施是:尽力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注意把学生所提共性问题甄别出来,集中讲解;个性问题,留在课后单独讲解,尽量不占用大家的时间。
3.3配套的教学资源有所欠缺
在实施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感觉学校当前的教学资源有所欠缺,不能与课堂教学良好的匹配。希望学校接下来在相关软件和部分硬件设备方面有所投入,以满足以后进一步教学改革需求。
4结论
该文对“电工技术”教学改革中的措施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实施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总体来讲,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部分学生热情比较饱满,讨论比较积极,课堂效率较高;学生在实验和实习过程中失误率更小,进行更顺利。课题组也对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进行了简单汇总,这是下一步优化教学改革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永利,安树.“电工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6(5):40-41.
[3]白艳炜.“项日教学法”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7):225.
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程度也跟不上?怎么办?正在我困惑、仿徨时,正好遇见了一件事。过两天宜兴市的教研员到我校进行工作交流,而当天上午初三老师就我有课,我很荣幸,多增加了一次与大家学习交流的机会,上课内容《三、凸透镜》,这节课除了复习透镜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加人“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先花10分钟默写,那此节课肯定计划上不能完成,到时还要评上差课,所以我先舍了此块内容.但是课前的概念基础还是提早发下去了。重新制定出了一套本节课的新的方案,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第一环节,知识的衔接,共3小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的进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环节,师生合乐教学,针对中考考纲,其中用多套教学方法重点讲评“凸透镜成像规律”,以此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们小组的代表成员在黑板上完成了填字游戏,从而完成了规律的到位,板书的详细;最后一环节,充分利用好《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上的精选题目,作为学生的变式训练,学生们经过这样的一节课,达成度较高,得到教研员与其他同事的好评,但是教研员课后议课时也指出最好还要多增加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多多动手操作该实验,那就是一节完美的课了。课后我抽查问了一些有梯度的学生,看看他们能不能很流利的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结果很满意。正好那天下午有节物理辅导课,于是我把学生的默写工作放在了这节课上,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很爽气的交了卷,经过批阅,发现学困生对规律的掌握情况也是很好的,个别学困生甚至拿到了满分的好成绩,我激动啊,这让我尝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在课后我进行了表扬工作,尤其对学困生进行了心灵上的沟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原来自己也是可以的,让他们看到未来的光明。这节课对我的触动很大,对于一个知识点,至少有6遍的接触机会才能记牢。
顺势而为,做个有心人电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第一轮复习电学时,在讲到《欧姆定律》时,根据学生情况,重新设计了一套方案,共用三节课。第一节课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主要以实验为主,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运用控制变量法,第一次实验保证定值电阻大小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的画片P的位置,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和画出数轴图,得到成正比,为此,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对应电路图。进一步启发学生,当改变P的位置时,有几种方法可在第一时间里知道两个仪表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可知:(一)、通过学生手动操作,观察发现P向右移动,两表同时变小,向左移动,两表同时变大;(二)、如果没有实验装置,根据分析推理就可以知道仪表的变化情况。①、当滑片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丝变长,即长度(L)变长,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对应的电阻(R)也变大,即阻碍电流的能力变强,流过的电流(I)就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而它抢食物的本领增加,则分压能力变强,即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变大,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是总电源电压,由此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定)一定变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反之:当滑片P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丝变短,即长度(L)变短,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对应的电阻(R)也变小,即阻碍电流的能力变弱,流过的电流(I)就变打,即电流表示数变大。而它抢食物的本领减小,则分压能力变小,即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变小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之和是总电源电压,由此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定)一定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以上可以帮助学生得到定值电阻R不变时,两表变化情况,而且也可以很清楚知道U滑的变化情况。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理解,选取了《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第PllZ页的第巧题、第17题两题,作为知识点扩充与拓展。第二次实验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定值电阻的大小:依次为sn、10fl、巧n,研究I与R的关系,实验时,提醒学生如何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根据上面实验启发,很多同学都知道观察电压表示数不变就可以。但是怎样来调节滑片P,我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结果,学生小组在热烈的讨论下。总结演示:第二、三两节课分别作了一个专题训练,作为第一节课知识的衍生。资料来源:①、2(X巧年一2011年无锡市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伏安法测电功率,正好学生身边《初中物理创新导学手册》后面有这几年中考的试卷;②、《初中复习与能力训练》。每节课把要讲的题目竖着写在黑板的右上角。经过这几节课的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我发现在后面的综合试卷中对应的得分点比较高。
让学生们提前进人中考氛围中。本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每份试卷总分由100分降低到80分,题目数量也随之减少,因此可以在2节课上当堂完成。第一节课先让学生自主完成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作图题。当然答题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往下面做下去。在学生答题时,我手拿红笔,边走边观察,谁先把选择题做完,我就先进行面批,并且当堂把学生的得分情况告诉大家,基本上学生完成一个类型,我就快速完成批阅工作,有进步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学生们基本上花15分钟,就可以把这些题目做完,然后安排小组辩论赛,让他们讲评题目,此时达到了这节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穿插些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知识的贯通与连接。最后5分钟,让学生们2个为一组,互相彼此选择他们错题中的l一2题,进行讲解。如果还不会回答,让对方做好标记,注明此题没有答好,并签好姓名。课后,根据试卷收上来,并查看后的情况,我每次叫两三名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谈论内容主要以错题为主,由学生向我解释,他是如何理解的,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想法,告之此题正确的解法。学生会了以后,脸上立马会绽放出美丽的笑脸。当然,为了加深这类题型的理解,我在他们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搜集了一些这类题的变式训练,打印出来,放在办公桌上,让他们选题作答,根据时间关系,让他们自主选择。
根据学生们的表现,及时发现不足。一段时间的训练下来,特别是中间及以上部分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二节课,依次完成剩下的题目,如果有答题速度快的学生,我在上本节课前的几分钟,在黑板的左面写好了从上节课中挑选出来的题目的序号,让他们把这些题目做在课堂作业本上。提醒学生不准用计算器。学生们完成实验题还可以,但是遇到计算就成了一个难题。为此,在我讲解到此时,我在黑板上完完整整、详详细细的把计算题的演算过程罗列好,乘法是如何演算的,除法是如何先约分,在进行演算的,手把手教他们。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学生们对于简单计算题的处理方法还是可以掌握的。随着中考日子的临近,根据最近阶段学生们的易错题,我另外编了一份专题训练,作为第三轮复习的资料。内容主要有作图专题、电学探究专项复习、李雪实验探究、基本计算题专题练习。最后阶段,让学生们理清思路,审视自己还需哪些地方进行强化。等到最后第8天时,本人教给学生中考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因为物理、化学是放在一起考的。时间上的安排:如果先做化学的,答题时间必须在40分钟之内完成,即:2:oo一2:40,剩下10分钟用于化学复卷,即:2:40一2:50,用于检查选择题填对填好了没有,填空题填了没有,等等注意事项。完了后,给自己30秒钟的休息时间,深呼吸3次,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进人最佳的状态进行解答物理题目。物理答题时间只能花70分钟,即2:50一:oo,剩下最后9分钟用以复卷,最后1分钟把两份试卷及答案卷按照收卷老师的要求摆放好,整理学习用具。待收卷老师收齐整理好后,才能离开考场。同时强调考风考纪,只准用橡皮、ZB铅笔及中考专用答题黑笔,不准用计算器。考试过程中不准带草稿纸进去,考场老师会发给你们,如果不够,举手问老师要。在答题时,保管好你的准考证。今年的4月17日的无锡市统一出卷的中考模拟卷可以看出,考试题型越来越广,学科的渗透越来越明显,中考试卷中的阅读量越来越大。虽然分数降低了,变为80分,但是我们不应该轻视他,更加应该重视它。那如何做好呢?不妨学一学拆弹专家,先总体分析,抓住核心问题,把复杂变简单,由面到线再到点,这些都给初三学生与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今年的中考成绩公布后,我为学生们感到骄傲,中考成绩远远高于预测成绩。全校最高的理化总成绩在我教的两个班内,同时优秀率和合格率位于全校前列。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作者:邵静 单位: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
1作业前处理
1.1作业难易梯度和完成作业时间点的处理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多层次、多阶梯的作业,这是目前不少教师积极实践的做法,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分层布置作业与统一检测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到的成就感在统一检测面前不堪一击;同时这样的分层作业也会给予学生一定负面的心理暗示:A类学生做A类题;B类学生做B类题;C类学生做C类题.2013年3月的中国教育报曾刊登了题为《分层次布置作业弊端多》的文章,其中指出“作业分层布置,的确减轻了一部分学生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这部分学生会永远停留在知识的表层上,不能深入到知识的里面去.这种人为造成的学生无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和步入社会,所形成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它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生存.”因此笔者在作业的布置上做了以下方面的尝试:学习新课内容当日布置与之有关的较易题目,在次日学习新课内容及前一日的作业讲解之后,布置新课内容的较易题目及前一课时的提升较难题.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作业的教学环节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在解决较易题目之后每个孩子已经获得一定的知识能力和解相关题型的解题能力,跨上一个阶梯后再来解决较难题,就相对容易.经过一个阶段的尝试,笔者所任班级的科学成绩不仅后三分之一的人数在逐渐减少,而且年级前25%的人数也在增加.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指标年级后三分之一年级前25%初一上学期期末32.26%22.58%初一下学期期末25.16%38.71%初二上学期期末18.75%39.39%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作业不仅能提高基础较弱部分孩子的学习水平,同样也利于优秀学生在学业上的提升.
1.2作业形式的处理
传统作业基本为笔答式作业,但笔答式的作业必须及时批改、及时讲解,及时纠错才能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否则就是无效作业,既浪费教师的时间也浪费学生的时间.因此在正常上学时间以笔答式为主,这段时间内学生的作业可以做到当日完成,次日批改,次日讲解并纠错.真正做到及时巩固、及时反馈,达成作业教学环节的目标.春假及五一假期、秋假及国庆假期、暑假、寒假应该以生活中的趣味性实验及科学小制作为主.
如七年级暑期布置鸡蛋在水和醋中的沉浮实验、绿豆日记、制作地球仪、调查报告等.孩子们对这些作业兴趣以及完成的质量与一般作业是不能比较的.
八年级的春假及五一假期布置制作植物标本.放假前给予标本制作的初步指导,利用假期出游采集植物标本并进行初步制作,回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后期制作,5月底植物标本向全校展示并评出奖项.类似于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课堂知识,体验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也拓展了学生对各种植物的认识,并且也得到了及时反馈和评价.既体现了作业的有效性也体现了作业的趣味性.
2作业中处理
在强调“终身学习”的信息时代的今天,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而是你能不能看到以及看到多少,能不能想到以及想到多少,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养成成为最重要的事情,而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对于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而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受到三方面的制约:
(1)信息时代的另一问题是信息沟通非常方便:手机、网络上的各种聊天工具.这使得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时进行交流成为可能.
(2)学生希望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并在潜意识中觉得不懂就问或不懂就百度是解决问题很好的方式,而事实效果绝非学生想的这样.就笔者任教的两个班级:一个是初一开始一直带的班级,还有一个是本学期刚刚接手的班级,这两个班的作业质量和单元检测成绩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如表2).
(2)利用图像中的信息(20 Ω,3 V)和(40 Ω,4 V)求解.
设电源电压为U,定值电阻为R0,由欧姆定律.
3 V20 Ω =U-3 VR0,
4 V40 Ω=U-4 VR0.
解得U=6 V,R0=20 Ω.
此题综合利用图像及数学方程解题,图像有“直观、简便、准确”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平常教学中应注重用图像获得信息解题及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获得结论的能力.第二问的列方程解题将是高中解应用题的常用方法,应让学生适应此类方法解题.
总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的长期目标,初中物理教师应在与高中物理有衔接的知识点、学习方法及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以便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表2班级当天新课作业第二天的提高作业单元检测班级平均分一直任教班级批改感觉不好批改感觉比前一天
好很多133刚接手班级批改感觉学生
掌握不错批改感觉和前一天
差不多117这种批作业感觉和班级平均分的差距非常明显说明了一点:刚接手的班级中一定有不少学生没有独立完成家庭作业.因此在后阶段的作业批改中笔者努力寻找学生作业交流的蛛丝马迹,核实情况,与学生说明利弊并给予一定的监督,同时寻求家长的帮助.在逐步解决该问题的过程中,班级的科学成绩也在稳步提升,连续四次考试的科学成绩各项指标如表3所示.
表3指标接班前一次统考接班后第一次统考第二次统考第三次统考前21.1%13.79%22.58%19.35%25.81%前25.1%24.59%22.58%22.58%32.26%前32%31.03%35.48%32.26%38.71%前40%34.48%41.94%38.71%45.16%前70%68.97%70.97%70.97%70.97%后1/339.03%38.71%38.71%35.48%学生的作业交流不仅限于打电话问或百度搜索,还有升级版本,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六位学生协商建立关于作业的QQ群,大家分工合作完成各项作业,A同学擅长英语,回家先完成英语作业,B同学擅长数学,回家先完成数学作业,然后拍照上传到QQ群共享,以便大家核对答案.这样涉及的六位学生自认为自己的作业质量大大提高,测试成绩也必然会跟着提升,而事实确恰恰相反,他们的建立群前后两次的年级测试名次如表4所示.
表4学生ABCDEF上学期期末年级名次4859569710091本学期第一次月考年级名次81736710712095从以上数据可以清楚看出做作业相互交流会带来什么.
(3)作业独立完成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并监督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没办法辅导孩子的学科作业,就给孩子提供电脑、手机等上网工具,以便孩子在不会做题时能够获得正确答案.然而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学生作业同样如此,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
笔者曾遇到这样一位孩子:平时作业质量不错,偶尔出现非常完美的答案,但是一到单元检测,成绩却与作业质量完全不匹配.与该学生多次沟通,虽然当面跟笔者保证以后一定独立完成作业,但实质上并没有改变.于是笔者想借助于家长的力量,让人想不到的是,家长竟然给这样的回答:我们夫妻两个虽然挣了点钱,但是我们都没什么文化,在家没法辅导孩子的作业,所以我们给他买个智能手机和IPAD,方便孩子自己到网上查询.笔者看网上的答案解析也是非常完整的.在非常耐心给他讲解为什么要独立完成作业后,她虽然表面上答应在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保管好手机和IPAD,但孩子的作业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如何让家长清晰地明白为什么孩子必须独立完成作业,这应该是今后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3作业后处理
3.1教师行为
(1)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批改作业中的每一道题目.从传授知识角度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作业质量,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已经掌握,哪里掌握不够;从情感角度教师认真批改的态度对于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起着示范作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一种尊重.认真批改的重要性每位教师都清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存在教师没有批改的作业.原因有很多,比如科学课排在早上第一节、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春假作业、暑假作业等.不管原因是什么,我们都应该能找到解决的对策:早上第一节科学课可以安排新课内容,如果万不得已必须上作业课,也可以早到学校在第一节课之前批好作业;若各类长假作业不能及时批改可以更换作业的形式.
(2)用各种不同符号进行批改,尽力让学生看到批改作业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笔者基本上采用4种不同的批改符号:√表示正确,w表示错误,√带点表示部分正确,表示圈中部分用词不当或者错别字等.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可以给学生更明确的指向性提示.
3.2学生行为
(1)作业讲解课堂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成为作业讲解课堂的主体是作业课堂上的普遍现象,但普遍不等于可取.其一,作业中的共性错误只有1~2个,大部分错误各不相同.若教师在课堂上一一讲解错题,学生大部分时间是被迫听课,在学生心里觉得没有听的必要;其二,教师不可能了解每个孩子做错的原因,统一讲解只能讲解如何解题,没办法一对一帮助学生分析错因,也不可能每道题目详细解释.导致的结果是做对的学生不想听,做错的基础较弱的学生仍然没有听懂,作业课堂陷入无趣、低效.新一轮的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无疑为作业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课堂主体交给学生,作业中呈现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解决.
①学生安静自己纠错,找出问题所在,并注解问题所在原因.
②小组讨论纠错.但是这一纠错方式存在有效讨论的阻力: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其中讨论,讨论后是否存在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时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组织者需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每位老师来说解决问题简单,难在发现问题,而学生的面部表情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发现问题的依据.如果我们能从学生脸上疑惑的表情,激烈的争论,会心的微笑这三个基本过程,讨论基本是有效的,否则教师需要多加关注.
把课堂主体交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教师的任务在于:组织积极有效的课堂讨论,并引导学生如何讨论.
③典型教师集中讲解.但是老师讲解应重在详细解析题目,剖析题目之原理,点拨解题方法,解题思想,提高学生“被授渔”的成就感,让学生获得“渔猎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