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时间:2023-07-17 17:22: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发展;陕西省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农业信息化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是通向农业现代化的“云梯”,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1]。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代表着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既是我国信息的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以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发展,是当前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此背景下,对加快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行研究探索,以更好地服务于陕西农业信息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

近年来,陕西省农业信息化了得了一定进展,为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全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金农”工程的实施,陕西省农业信息化快速发展,成为支撑陕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势头良好。一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通讯水平稳步提升。二是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逐步实现。三是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四是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五是各具特色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初步形成。

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农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

当前陕西农业信息化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推进与实际的需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能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另外,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很不平衡,关中地区的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而陕南、陕北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

1.2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

陕西农业信息化资金短缺,难以满足发展农业信息化的需要。陕西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困难,一部分区县往往依靠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支持工作运转,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与东部发达区县相比,差距较大。陕西地方财政对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信息化发展。因此,解决好投入问题是解决陕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1.3农业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共享

陕西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存在,缺少有效地统筹和协调。农业信息的共享率低,信息重复建设严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很难形成合力,导致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多重浪费,这将是阻碍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2.加快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1以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助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有助于农业产前预测,避免因对市场不了解而出现盲目生产,最后无法实现销售的情况;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农民实施现场管理和监控,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有效信息;先进的信息技术还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尽快实现产品销售。以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需要建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网络信息平台,包括农业科技新知识、新方法,农业市场供求信息等;需要增强农民信息意识,通过对农业信息的掌握来计划和实施农业生产经营。同时,还要对广大农民进行信息知识使用培训,让农民能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使农业进一步增收增产。

2.2加大对农业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求,突出政府对“三农”的支持与保护,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要完善以政府投入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信息化融资体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投入。尤其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各级政府要安排一定资金,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给予重点扶持。政府财政应每年安排必要的试点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要建立多元的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度,通过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整合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的管理运作协调,开发利用各类农业信息资源。要在网上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中心,收集、分析、信息资源加大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多层次信息资源开发体系;要开发及整合农业信息化资源。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战略性规划,加强信息资源与涉农平台的整合,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快涉农信息资源整合,全面构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2.4进一步深化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

加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应用。一要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推广应用农业精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情监测、农产品质检测、农产品市场预警监测、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二要不断强化农业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带动和推进全省农业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搭建平台,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推协电子政务向乡村延伸。三要用农业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形成。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3.结语

农业信息化既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加快陕西农业信息化,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是促进陕西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对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推进陕西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以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第2篇

“信息化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近日举办的2014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说。

近些年来农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陈晓华认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涉农网站已达4万多家,12316服务热线已覆盖全国1/3以上的农户,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正在10个省(市)22个县有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取得突破,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和区域试验工程在北京等8省(区、市)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已超过500亿元。同时,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信息基础能力明显提升。

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和诸多的挑战。陈晓华指出,从机遇看,首先中央有明确要求。党的十作出了“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了市场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先进要素向农业聚积,为农业信息化打开了新的空间,增添新的活力。其次农民有强烈需求。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依赖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生产性和生活业,有效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从挑战看,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先进发达国家和其他行业相比,还存在基础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统筹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需要下决心尽快解决。

陈晓华提出,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努力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取得突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公共服务惠及农村农民,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陈晓华强调,农业信息化重点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并逐步覆盖到全国更多的村;二是继续抓好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力求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三是推动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农业信息资源创新应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农产品进城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下乡双向流动的模式;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让农民公平享受信息化发展成果。

第3篇

关键词 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信息化;优势;问题;专业服务平台;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9;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33-02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领域之一。“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这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要进行深度融合。

1 “互联网+”与“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即将商品交易由线下迁移到互联网上,实现“在线化”,并保证在线数据可以随时被调用。在线化使得数据的流动性增强。增强数据流通,有利于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挥,而在线数据正是可以促进数据以最低的成本流动与交换。“互联网+农业”即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平,使得农业的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加强联系,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品质、效益等。因此,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的结合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了农户、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2 “互联网+农业”的优势

2.1 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直接服务“三农”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充分共享,直接交易大大降低了零售成本,交易效率得到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有助于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和领域,使其成为高效率的农业信息服务站,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从而提高“三农”服务质量,将使农民直接受益。

2.2 增进农户、消费者互联互动,实现双赢模式

“互联网+农业”使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成为可能,改变了农民在流通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增进了农户、消费者之间的互联互动。关于种子是否健康、施肥是否适量、采摘是否科学等问题,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与农户沟通,质量靠得住的农产品能够得到更快、更广的传播推广,用户安心又放心,农户省时又省力,实现了互利共赢。

2.3 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服务体系发展

“互联网+农业”于农企而言是重大发展机遇。互联网的存在让农企根据销售情况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品销售风险。互联网的开放、快速传播特性,则将倒逼着农企更加注重品牌、特色,挖掘文化内涵,树立起农业“百年老店”的形象。“互联网+农业”同时有利于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的发展,例如淘宝特色中国项目,面向全国开展地方馆的建设工作,发展原产地农产品直销模式,不仅推动了各地农产品品牌的树立,也推动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商,强化了包括分销、质检、包装、冷链、物流等在内的农产品服务体系的完善[1-3]。

3 “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电商的巨大障碍。同时,由于各地缺乏专业化农业电商服务平台,信息的搜集与无法及时到位,从而使得计算机通讯、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出现滞后。

3.2 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高

冷链物流是生鲜农产品应用互联网发展的限制因素。传统销售模式中农产品运输一般采用集中运输的方式,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生产者直面消费者,流通环节减少,但却增加了物流成本。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数量约4 000家,存在“千网一面”、成本高、标准不一等问题,盈利的较少,大多处于亏损状态。

3.3 缺乏互联网专业人才

对于生产者来说,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短板。当前我国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人员在知识结构方面无法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综合素质也较低。一是缺少专业的农业信息技术人员,不具备较高的开发能力;二是由于信息分析人员的缺乏,导致大量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应用开发;三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亟须培养一批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现代信息产业经营技术,掌握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农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

3.4 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互联网+农业”不仅是将农产品利用网络销售,其关键还在于保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是不可避免的难题。农业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

4 农业信息化发展亟须建设的几大平台

4.1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原产地农产品直销,以互联网为交易平台,从原产地直接定点发货,改善了传统流通模式的诸多缺点,也加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沟通,提高信息对称性。同时,实现区域特色农产品宣传、农产品生产企业宣传及在线交易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挖掘农产品文化内涵,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提高网上营销竞争力。并面向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和普通消费者等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拓宽示范区农产品的营销途径,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4-5]。

4.2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

积极应用现代化的农产品安全可溯源系统,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农产品电商能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对消费者而言,商品信息更为透明,从而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购买决定,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实现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检验、监管、销售等质量安全监管与控制等关键环节的无缝连接,同时记录各个环节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存储。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对农产品质量的跟踪管理、对监管对象实时管理、对信息库维护管理,以及客户端同步、统计汇总以及后督察管理等功能。面向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普通民众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

4.3 农业物联网平台

互联网的信息集成、远程控制、数据快速处理分析等技术优势在农业中得到充分发挥,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农业物联网平台也日益广泛地运用于农业生产之中,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精细农业得到深度发展。在一些现代化的种养殖基地中,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为远处的农作物调节温度、浇水施肥;管理人员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控制牲畜的饲喂、挤奶、粪便收集处理等工作。实施“互联网+”促进智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智能管理,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面向广大合作社、种植大户、设施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提供种养植基地监控视频,实现农业主管部门对监管服务对象的实时动态管理,并提供远程技术服务。

4.4 农技服务平台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农技推广服务平台,开展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各类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在线培训教育,实现对各类培训人员的实时、动态业务管理;全面提升农技人员尤其是基层农技人员的信息化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组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开展农业生产现场信息的实时采集、农业科教资源信息的动态监测、农业生产现场的技术指导。面向农业专家、新型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基层农技人员等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引导生产经营者从信息平台获取知识和专家支持,支持专家通过信息平台为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4.5 农业管理政务平台

建设农作物苗情墒情监测、农作物病虫灾情监测、重大动物疫情预警监测、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管理、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管理等政务管理系统。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各种实时环境数据和视频、图像信息,对农作物的种养植生产过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抗灾减灾等工作进行诊断、会商、指挥和调度。面向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提供操作平台与应用接口。通过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实现农业数据的数字化传输、储存与处理,搭建精准、及时、全程顾问式的信息管理服务综合平台,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管理服务水平。

4.6 农业大数据中心

基于各类涉农业务系统数据,建立地区农业大数据库,对现有农业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规整、入库。整合农业业务管理部门相关数据到大数据库,搭建数据分析模型,对入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趋势图型及表格等统计结果。在前台方面实现,按用户权限不同,查询不同类型的数据统计信息;同时在后台方面利用数据集成与交换平台,实现几大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信息数据的实时更新,从而达到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功能。

5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5.1 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职能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各级网络平台、网络延伸正在逐步解决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应加强基层农业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政府应增强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加强组织与监管,完善监控平台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对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视,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5.2 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扶持力度,建立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支持与政策保障力度。鼓励各行各业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领域的投入,有效吸纳社会资金,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各项标准,完善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5.3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升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信息资源开发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应深度挖掘各方面农业信息资源,并不断优化农业信息采集方式。同时拓宽采集渠道,农民生产生活、农业经营管理、农村建设发展等多个领域都可作为农业信息搜集的主要方面。根据农业科研、生产和营销需求,重点建设和完善农业基础数据库。

5.4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建立农业信息化人才专业队伍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和扩大农户对信息的需求。因此,政府应作为主导力量,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加强合作,增强信息服务水平。同时,在涉农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示范园区中扩大信息推广队伍规模,使他们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6 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然而,农业问题错综复杂,如何利用“互联网+”串起农业现代化的链条,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农产品生产销售、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等各环节,亟需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制定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推动“互联网+农业”高效发展。

7 参考文献

[1] 杨宝祝.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9):4-8.

[2] 齐莉.物联网农业智能测控系统的特点、优势及其在温室大棚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615-618.

[3] 柏振忠.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设与完善的路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5):118-122.

第4篇

[关键词] 大田种植 农田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068-02

一、大田种植信息化的概述

大田种植信息化是运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产前农田资源管理、产中农情监测和精细农业作业中的应用和普及程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农田管理与测土配方系统、墒情气象监控系统、作物长势监测系统、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控系统和精细作业系统。

农田管理与测土配方系统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农机智能装备技术进行农田管理和科学施肥,能够根据田间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状况差异,进行农业生产信息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墒情气象温控系统就是充分利用GIS技术特点与优势,建立墒情气象监控平台,以达到有效提高精细农业综合管理水平。整个平台系统分为三部分:(1)农田测控网实现农田墒情、作物长势等田间实时监控和远程灌溉变量控制;(2)综合信息平台为系统核心部分,主要功能是接收田间参数并实时监控和存储数据,综合管理作物种类、产量、土壤、气象等方面信息,并运用智能决策服务功能,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3)用户可以通过访问网站平台,获得多种农业技术服务等信息。

作物长势监测系统是对作物苗情、生长状况及变化宏观监测,可及时获取作物产量信息或为早期的产量预测提供信息,并及时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系统是把病虫害的发生区域、面积、程度、时间等预测信息,实时直观地以图像的形式传输到计算机屏幕上,上传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及时向政府、农业部门和社会,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的入户率和覆盖度,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可视化和图形警示。

精细农业系统由农田数据采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农机作业系统三部分组成,目的是解决作物的精细施肥、土壤肥力评价、地力等级分类和产量预测,提高农业部门进行农业管理决策的能力。

二、我国大田种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在农场使用,内蒙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等使用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对农田地块及土壤、作物、种植历史、生产等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了信息的准确处理、系统分析和充分有效利用,并及时对电子地图进行不断地更新维护,确保农田一手数据的时效和准确性。

墒情监测方面:我国现在已经开发了农田环境参数信息采集与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自动监测土壤以及空间气象等各种参数信息,测算出灌溉具体日期,将控制信号传输到自动灌溉系统,根据计算得出的灌溉需水量对农作物进行适度灌溉,是水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避免了水、电资源的浪费。

在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方面:我国建成了测土配方数据汇总平台,收集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开发了县域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测土配方方面,向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拓展,农户持农业部门发放的测土配方施肥的IC卡,到指定的乡村智能化配肥供肥网点,根据种植作物种类、面积等信息,可以获得现场智能化配置的配方肥,做到施肥科学合理。

遥感系统已经应用于作物的生育期、长势状况及产量宏观监测,以遥感系统为依托的精细农业开始在全国小范围内推广,开发了用于实施精确农业变量施肥作业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小麦病虫害图像检索系统和玉米大斑病的诊断模型。

三、我国大田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大田信息化发展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大田信息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还没有完整的信息收集、整理、传播等体系,信息的采集、处理、加工、等手段落后,致使大田信息技术不能深入乡村,不能面向广大农民开展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

2.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于大田种植发展

在人工智能系统、农田管理信息系统、作物长势模拟技术、“3S”技术、精细农业等方面的研究与我国现在的大田种植发展实际情况不相称,取得的成果数量少、种类单一,我国大田信息化程度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能力不强

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接受专业培训人员少,尚未形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4.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的实施的时间不是很长,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还处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大田农业种植大多还是依靠传统农民进行人工经验管理,现代农业人才的培训也是刚刚起步,农业部门从事大田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层面不能满足大田信息化的管理需求, 缺乏对大田信息的整理、归纳和预测能力。

5.农田墒情监测存在差距

与国外相比,我国目前的农田墒情监测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监测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大多数还是通过现场采集获取农田参数信息或者通过有线的方式来得到农田墒情信息,而像国外那样通过无线传输方式来获得农田墒情信息的方式还处于研究起步阶段。

6.测土配方系统推广难度大

测土配方软件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特定作物的施肥系统,由于我国地域状况差异非常大,数据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定义,因此测土配方软件可移植性差,通用性不强,无法有效地大范围推广。

四、我国大田信息化发展趋势展望

把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大田种植生产过程之中,减少了人力资源,获得更大的产出,实现单位面积上大田种植的效益最大化是我国研究大田种植的根本目的,今后我国大田种植信息化发展是以“精细农业”为核心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发展模式,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大田种植业、装备现代农业,以信息服务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作物生长模拟以及人工智能和各种数据库等结合与集成应用到大田作物生产中,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科学的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安渝、杨兴寿 信息化背景下精准农业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4期:40-41

[2]刘丽娟 物联网环境下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J],华章,2014年第11期:69

[3]董薇 新时期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北京农业,2014年1月下旬:275-276

[4]许萍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4年第1期 :5-7

作者简介: 张倩,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

第5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要想从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逐步缩小安徽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整个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一、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工作启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发了国内首个农业专家系统,并得到成功应用,使安徽省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应用最早的省份之一。2000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信息入乡”工程,2003年安徽省政府启动实施“数字安徽”建设,2008年安徽省启动全国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省建设,2009年安徽省政府积极组织申报全国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2012年,科技部将安徽省列为全国七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阜阳、芜湖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其模式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舒城、宁国被批准为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安徽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示范任务基本完成,省经信委、省农委投入800多万元,重点选择了102个乡(镇)、31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农户开展信息化服务,示范辐射效应正在显现。另外,安徽省农委牵头有关部门研发的农业GIS信息系统、农情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动植物疫情信息监测预警系统等,推广普及到农业生产及管理各个领域,为发展“智能农业”创造了条件。从总体来看,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正朝着先进适用、稳定可靠、贴近农民、进村入户的目标迈进。

二、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制约因素

(一)政府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国外农业信息的发展明确了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和推动者。但是,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长,且高成本,基层政府热衷于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项目建设,不愿意主动参与农业化信息建设。不能根据本地农村实际,使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整合信息资源。由于意识不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未能提供稳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由于农业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信息网络体系支撑,农业信息化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

(二)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

农业信息传播、普及的主要渠道是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少,且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人才匮乏,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表现在:①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②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③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希望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培训的同时,增加农资供应和协调产品供销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迫切需求。

(三)农业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化程度低

农业信息采集的标准化程度不仅直接决定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安徽省农业管理条块分割,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与规范。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成性。同时,在数据库建没中指标设计不统一,特别是像农产品代码数据库、农业行业代码数据库等基础代码数据库尚未建立起来,致使国家和省级以及省级政府部门之间,在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上出现了重复建设和浪费;农业信息指标体系不健全,很多急需的指标没有被纳人采集范围,比如很多农产品市场信息指标还没有科学涉及和全面覆盖。另外,信息采集方法不科学、采集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不足等也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四)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

目前,时效性、交互性强的信息与传输渠道尚未在农村得到普及,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作为农业信息的重要产生源,还没有被农民有效利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远离农村,与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又使农民与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接触极少,农民很难及时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面临严重的信息匮乏局面。电视作为农村信息与传播最主要渠道,信息供给缺乏针对性和交互性,以农民的被动接受为主,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在信息的和传输上,还缺乏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台等各种媒体之间的有机配合与协作,面对最终用户和信息传导梗阻现象没有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造成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无法突破。

三、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立足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中心任务,面向“三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落实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提高全省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投入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难度大,需要多方配合与支持。针对当前农业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建设,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成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组建有关方面领导成员牵头、各涉农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县级以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加强对乡镇信息服务站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为农服务中的作用,务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业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和计划基建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二)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建设

知识化、信息化时代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大资源,他具有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拥有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要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服务站等单位涉农专家,建立全省农业专家信息库,依托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专家信息服务;注重对现有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的信息知识,注重发挥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兼职信息员作用,在全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村信息员的队伍。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培养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积极选派农业信息人才出国考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使他们尽快掌握国外先进农业信息科学技术,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安徽省各农业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课程,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有条件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技术学校也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课程,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留学生和国外农业信息人才到安徽省工作,努力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通过实验室、试验基地管理运营机制的建设和改革,创造能吸引人才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设计一种能有效激发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制度,稳定人才队伍,防止人才流失。

(三)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

通过构建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共享信息资源库,并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来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发挥优势”的建设原则,全省已有的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共享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以支撑平台上移,应用服务下延的方式,建成统一省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涉农部门的人力、智力、信息资源优势,强化共享,减少投资,提高服务能力,通过手机、广播电视、语音电话、网络电视等多种手段,实现“融合”惠民。依托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和农业行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数据库群。开发应用智能化的农业专业搜索引擎技术,搜集涉农数据信息,整理分类后纳入省级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体系,供各部门共享和社会公众实时查询获取,把安徽农业信息网建成全省农业综合门户平台。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健全基础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应用。加强覆盖城乡的数据传输网络建设,降低使用资费,使其更加贴近农民实际。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3G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向全省乡(镇)村的延伸,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的高覆盖率。

健全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合作社社务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真正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全面推介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实现合作社产品网上销售、原产地供货、专业市场配送(农超对接)的一体化服务功能;加强与信息科技企业的合作,利用物联网,提升我省合作社生产、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推进我省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在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缩小数字鸿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农业信息化始终是促进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利推动器。

参考文献:

[1]杨萍.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经济优质发展之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宣城市农业信息化的调研[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徐光翔,黄世祥.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应用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3]姚美龙,周杨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安徽农业信息化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

[4]刘丽伟.美国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2,07.

作者简介:

第6篇

2013年6月18日,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江苏宜兴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力争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信息服务灵活便捷,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会议指出,近年来,农业信息化成效明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信息资源日渐丰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日渐深入。实践证明,农业信息化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选择。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农业信息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加强示范,探索发展路径与应用模式;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与人才队伍建设;谋划项目,争取财政支持与多元化投入;注重实效,加快标准建设与安全防护。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集成应用,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加快信息技术在政务管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切实提高农业行政管理水平。三是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经营领域的创新,提高经营主体自身信息化水平,着力提升农业经营网络化水平。四是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拓宽信息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五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与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

此前,农业部曾《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加强对各地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指导,夯实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基础。

《规划》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四项主要任务:一是以农经系统内部政务处理为主要内容,以各级农经数据中心为支撑,搭建部、省、市、县、乡镇五级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二是加快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三是以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服务为重点,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加强内部管理信息化建设;四是围绕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强信息网络和服务终端建设,强化基层农经人员信息素质提升。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第7篇

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主体,农业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角度,使其发展遇到瓶颈。因此,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发展举措探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意义分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实质在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体体现在信息化市场、资源以及科教等方面,尤其在信息化资源方面是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资源的必然途径。现阶段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首先为农业经济转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使现代知识型发展模式逐渐取代传统发展模式。其次,农业科研人才的培育。经济管理信息化能够推动知识的快速传播以及农业科技研究的不断进步,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农民生产积极性很大程度得益于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农业收入不断升高的基础上,农民更致力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投身于农业发展过程中[1]。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取代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处于关键阶段,如何正确利用信息化将是促进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发展知识型农业的重要手段。然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许多政府部门在贯彻信息化管理要求时多流于形式,使信息化无法真正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学科与资源。

(二)资源整合能力差

相比工业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在采集农业信息过程中更侧重于以点盖面,收集信息渠道过于单一,使相关的农业信息失去基本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也由此出现了“信息孤岛”现状,导致信息化经济效益逐渐减弱。尤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经济管理缺少相应的规划手段,即使采集到国外一些农业信息,也很难对其充分利用,更无法在农业生产方面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

(三)落后的基础设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检验政府职能的必要手段,只有使其自身成为市场服务主体,避免完全依托于经济管理智能,才可正确分析农业经济市场,引导农业经济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然而大多地方政府部门在产业化程度、农业现代化程度等方面并不高,使信息化进程极为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缺乏基础保障。

(四)信息化建设队伍水平较低

农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要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还应保障具有高素质的信息化建设团队,以此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但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信息化建设队伍方面所表现的现状不容乐观。许多信息化建设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很难为农业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而且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主要为农民,但因大多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信息化指导培训,使相关的技术应用水平难以提高[2]。

三、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举措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意识

作为现代农业主要标志,信息化建设应深入到政府部门以及农民发展意识中。针对农业发展中对信息化建设认识的缺失,要求政府部门应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引导农民投身于信息化建设中,并采取相关的措施培养或鼓励更多技术型人才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这样才可使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部门、人才以及农民的作业充分发挥出来。

(二)合理规划农业信息资源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资源未实现合理配置,原因在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对此现状需从三方面进行完善。首先,立足于信息化发展现状,统一信息标准。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前农业经济市场以及信息化应用程度,制定相关的信息标准,以此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其次,信息收取渠道的开拓。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要求进行信息的交换与采集,相关部门应构建并拓宽更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信息收集渠道,如农业市场环境中的供需变化或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最后,信息资源有效性的检验。许多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并不完全适用于各区域的农业发展,需在正确分析后在可投入使用。

(三)基础设施的完善

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要求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同时也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其中,促使先进技术对信息化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对更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相关设备如计算机等也需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此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化

受有限的信息化知识影响,信息化建设更侧重于采集信息与信息方面,未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此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农民群众应快速提高信息化知识水平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措施首先可进行农民经济信息培训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尤其在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方面。其次在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过程中还需注重引进人才,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使信息化建设质量得以提高[3]。

第8篇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对策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的过程。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本文就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提出对策,为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的特点

1.1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已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和中心任务。高度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农业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 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现代农业生产已形成。

1.2 在农产品流通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好的流通渠道才能带动高质量的生产,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和物流通道,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应用和开发,通过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农民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共享信息的服务, 以便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解决供需矛盾,从而实现了农产品在流通方面的信息化,这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重大意义[1]。

1.3 在产业升级方面

随着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推广,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已不是孤立的,而是紧紧围绕着产业链。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其本身已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和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将信息资源转化为价值,发挥农业信息效益的最大化,在提升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同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造就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型农业专家和能手,带动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农民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工作一直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业信息化的意识不强,对政策内容把握的不到位,以及对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再加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及其流通是由多个部门管理,职权相对分散,标准又要求不一,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储备也就不完善。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受阻。

2.2 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

尽管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突飞猛进,但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农业的影响,落后设施仍然在一定时期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处理方面,缺少在信息采集、科学管理、现代化智能操作及处理方面的人才,使得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较为缓慢。

2.3 农业IT行业协会组织缺失,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农业IT行业协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协调组织,它具有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基本功能[3],是农业行业协会和IT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市场化原则和方式、介于农业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一个社会协调性组织,它主要包括政府、科研机构、IT软件企业、涉农企业等,是代表一个区域信息化发展的权威机构。然而现阶段农业行业协会单一,大多数都属于官办型,政府的宏观干预较少,各部门自成一体,缺少统一规范的管理。因此,很难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

2.4 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落后,服务水平不高

在我国,信息化的工作主要是IT行业,由于技术的专业性,使他们绝大数人的工作环境在IT行业。关于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专用人才较少,直到目前还没有一只稳定的队伍为现代化的农业服务。再加上现有的农业各部门专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指导人员严重缺乏,信息储备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少独立维护与开发信息服务的能力,最终影响了信息化工作队伍的服务水平,服务的质量也不高。

3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引导,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要提升政府农业信息化的意识,让政府带动个人。政府需要做到降低农民们使用信息的成本,以鼓励农户加强农业信息化,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并加大对相关教育方面的投资[4];要提高农户的农业信息化意识,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还需要对新的农业信息技术多加了解和应用,加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全社会农业信息化意识,仅仅是政府和农户提升信息化意识还是不够的,因为农业信息化涉及到各个领域,只有整个社会都提高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3.2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也越高。除政府部门的引导外,各种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以及各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也都成为直接的信息服务主体,政府作为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推动者和监督管理者,按照市场导向,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的保障体系,为农业信息化发展及推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种农业信息化组织管理的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在管理方式上转化的一个重大突破。

3.3 鼓励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

充分发挥农业IT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和基本功能,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产业升级的优势,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从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3.4 加强农业信息化的普及和宣传,建立基层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机制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宣传,重视基础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培养和选拔“拔尖人才”,结合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特色和水平建立专家资源库和人才储备库,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农户掌握和使用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

总之,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充分运用有效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服务的信息化、农业耕作的现代化、流通的信息化,使我国的特色农业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6-78.

[2]张新民.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2011,(8):112-113.

第9篇

英国:大数据整合“精准农业”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全球农业生产竞争强度的提升,英国农业部门收入经历了多次明显波动。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认为,为应对上述挑战,一方面,英国农业需要向“精准农业”迈进,结合数字技术、传感技术和空间地理技术,更为精准地进行种植和养殖作业;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农业生产部门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加强其对于市场的理解。而这一系列需求的基础就是强大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处理平台。

与此同时,英国全国农业协会也多次呼吁政府出台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其10项政策建议中,其中2项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密切相关:一是要求政府在农村地区实现宽带全覆盖,二是要求政府建立适当的平台和渠道将农业生产准确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于2013年专门启动了“农业技术战略”,该战略高度重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参与该战略制定的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科林・亚当姆斯认为,农业可能是最后一个面临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产业,大数据将是未来提升农业作物产量、畜牧业产量的关键,也是提升农业部门对市场理解的关键。未来的核心问题是将大量的数据融合起来进行适当、科学的分析,以此来推动农业的发展。

“农业技术战略”近期的核心是建立以“农业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心”为基础的一系列农业创新中心。农业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心被视为英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英国农业技术战略负责人朱迪斯・巴切拉认为,大数据和信息化发展对于英国农业带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未来农业创新发展必须将其纳入其中,因此农业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心是未来其他农业创新中心的基础。

农业信息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中心作为该战略的基础和最先推行的部分,其目标是为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开拓潜在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整合农业生产链条的数据,借助统计、建立模型和可视化智能分析等方式,确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解决方案。该中心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削减开支的大背景下,英国政府在2015年春季预算中仍为该中心拨款1200万英镑。

英国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架构安排集中体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商业创新和技能部等政府部门与相关学术机构和农业生产、技术企业共同建立“英国农业技术领导委员会”,负责整体战略的实施。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化与“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该中心囊括了英国国内信息技术和农业技术的顶尖研究机构和企业,包括英国洛桑研究所、雷丁大学、苏格兰农业学院、英国全国农业植物学会等。洛桑研究中心作为该中心的所在地,将为英国农业信息技术提供建模和统计服务;雷丁大学将提供数据科学服务;全国农业植物学会和苏格兰农业学院则提供农业技术资料交流。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也在不断鼓励其他研究机构、农业企业和科技企业参与该中心运作。

为了便于所有农业技术战略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化实现数据共享和成果利用,英国政府为该中心确立了开放数据的政策。该中心的核心业务是搭建和完善数据科学和建模平台,以搜集和处理农业产业链条的所有公开的和初级的行业数据。未来该中心还将研发必要的服务软件,以便于不同的用户根据自身需要获取、整合数据,并获得数据分析结果和解决路径。

美国: 信息化支撑农业发展

美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农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信息化的进展,有力促进了美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美国各级政府做好服务角色,围绕市场需求建立有效的支撑体系,为农业信息化创建发展环境。政府通过提供辅助、税收优惠和政府担保等优惠政策,刺激与引导资本市场运作,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上,形成了一套从信息资源采集到的立法管理体系,并注重监督,依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知识产权等,维护信息主体的权益,并积极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美国在农业数据资源采集及存储方面采取以政府为主体,构建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涉农信息数据中心,全面采集、整理、保存了与美国及国际有关的大量农业数据资源。美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主要有4个主体构成:政府部门的农业信息收集系统;政府支持下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系统;融科研、生产、推广于一体的公司系统;以农场为主体的民间自我服务组织系统。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美国采取了政府投入与资本市场运营相结合的投资模式,从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每年拨款10多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进行技术推广和在线应用,农村高速上网日益普及。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美国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农业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共享。

此外,美国现代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日趋成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美国农业装备迅速向大型、高速、复式作业、人机和谐与舒适性设计方向发展。美国农民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具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系统集成、网络化管理系统和培训系统等,对农作物进行精细化的自适应喷水、施肥和撒药。

在美国政府完善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下,大量涉农信息化企业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利用政府公开的农业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并提供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场生产管理及精细化耕作,以帮助农场主提高生产效率。

法国:完善体系提高信息化

法国自然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同时,其农业专业化与科技化程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法国是欧盟内部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农业食品出口国。由于领土面积有限,法国的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为中小农场,有超过八成的农场耕作面积在80公顷以下。“精耕细作”的经营模式对农业的现代化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中,法国“三位一体”的农业信息化体系便有其独到之处。

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十分完备,其国内的农业信息主要由各级农业部门负责收集、汇总与公布。从类别看,数据库涵盖了各个农业领域,包括种植、渔业、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法国农业信息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包括高新技术研发、商业市场咨询、法律政策保障,以及互联网应用等看似与农业“不沾边”的行业均被纳入这个“大农业”数据体系内。在法国政府的力推之下,法国农民可以足不出户,便能在网上了解基础农业信息行情。同时,市场自发产生了不少农业专业协会,这些协会的网站也会提供付费的、更为详尽与专业的农业信息资讯。因此,法国农民可以在了解详尽的农业信息后,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农场产品的类别与产量,以达到效率最大化。

目前,法国的农业信息化体系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特点。政府、农业合作组织以及私人企业三方共同承担了农业信息建设的服务职能,这三方的分工各有侧重,农民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其中一方的信息技术支援。首先法国政府占据了公共农业服务的主导地位,包括定期公布农业生产信息,管控农业生产销售环节的正常秩序,根据国际大宗商品及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变动为本国农民提供最新的生产建议等。法国农业部主要负责该领域的工作,但包括法国经济部、外交部等在内的其他部委同样会提供信息支撑。

其次,法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形式多样,数目繁杂,但各组织均有清晰的自身职能定位,并带有半官方色彩。创立于1946年的全法农业工会联合会是法国最大的农业工会组织。其日常会向农民提供有关法律、农业科技、农场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信息支持。由于农业合作组织存在形式灵活,多数处在与农民交流的“第一线”,为法国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为了支持本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法国政府在税收、管理以及资金等多个领域向农业合作组织给予了较大的倾斜度,以保证这一形式的机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最后,私人企业在法国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力量。近年来,服务于农业信息化的私人企业逐渐凸显出自身的重要性,私人企业更加“订制化”的服务模式让不少农民免除了生产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此类企业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国国内的就业压力,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联动效应。

德国: 积极扶持数字农业

德国农民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一个德国农民可以养活144个人,这一数字是1980年的3倍。但要想长期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每个农民需要至少养活200人。这就需要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新技术。目前,德国正致力于发展更高水平的“数字农业”。

“数字农业”基本理念与“工业4.0”并无二致。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一块田地的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数据上传到云端,在云平台上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指挥它们进行精细作业。

德国在开发农业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并由大型企业牵头研发“数字农业”技术。据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联合会的统计,德国去年在农业技术方面的投入为54亿欧元。在今年的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德国软件供应商SAP公司推出了“数字农业”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在电脑上实时显示多种生产信息,如某块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作物接受光照强度如何、土壤中水分和肥料分布情况,农民可据此优化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拥有百年历史的德国农业机械制造商科乐收集团(CLAAS)与德国电信开展合作,借助“工业4.0”技术实现收割过程的全面自动化。他们利用传感器技术加强机器之间的交流,使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作为交流通道,使用云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并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德国电信2年前推出了数字化奶牛养殖监控技术。农民购买温度计和传感器等设备在养殖场安装,这些设备可以监控奶牛何时受孕、何时产仔等信息,而且可以自动将监控信息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养殖户的手机上。

现代德国农民的工作离不开电脑和网络的支持。他们每天早上一开始的工作就是,查看当天天气信息、查询粮食市价和查收电子邮件。现在的大型农业机械都是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导航系统控制。农民只需要切换到GPS导航模式,卫星数据便能让农业机械精确作业,误差可以控制在几厘米之内。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也让农民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柏林的一家名为“365FarmNet”的初创企业为小型农场主提供了一套包括种植、饲养和经营在内的全程服务软件。该软件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信息、种植和饲养规划、实时监控以及经营咨询等服务。而且通过该软件可以方便地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获取相应的服务帮助。

目前,德国农业数字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村地区宽带覆盖率还不够高,尤其是德国东部农村地区。另外一个问题是数据安全问题。目前,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愿意将自家农场的数据上传到网络,很多人对网络安全的可靠性仍持怀疑态度。

日本: 网上农场受到青睐

城市居民在网上选块土地,只要点击鼠标,网上播种、网上栽培、网上施肥、网上收获,这样按照自己意愿种植的有机蔬菜就可以端上自家的餐桌。这不是电子游戏,而是在日本开始兴起的网上农场。日本爱媛县松山市山西町的网络农场公司走出了一条用网络将城市与农村连接的远程农场发展之路。

日本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且多由老年人、家庭妇女劳作,虽有农协等农业组织牵头,但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农民收入不稳定。另一方面,城市居民需求多样化,不仅希望得到自己喜欢品种的稳定货源,更希望吃到放心的有机蔬菜,保障餐桌上的安全。而这正是网络农场发展的商机。

网络农场的经营模式是,消费者与农场签约租用农场的地块,支付租地费、种子费和快递费,之后就可以下单,在自己的地块上种植自己喜爱的农作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浇水、施肥、打药、收获的间隔,一般无需自己下地劳作。另一端,农场职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指令负责对农田的实际操作和经营管理。农场通过照片、视频等在网站农作物生长情况,让消费者随时能够观察到作物的长势。到作物成熟后,农场职工就会将收获的产品收割、打包,按时寄送到消费者家中。同时农场开设互换市场和网络商店,消费者可以用自己的产品与农场其他用户的产品互换,也可以将多余的产品在网络商店销售,收入全部归己。同时万一由于气象原因,出现农作物减产,消费者也会承担风险,这种风险共担模式保证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研究报告称,日本网络农场一般联系50至100家城市居民,是比较理想的经营规模。

山西町网络农场主打特色是培育有机蔬菜,让消费者吃上能够看到的安全、放心的有机蔬菜。农田不施化肥,完全使用有机肥料,绝对不使用农药,为防治病虫害,农场开发了用辣椒、大蒜、果醋发酵而成的有机农药。据说,这种农药已经成了该农场的招牌。不仅如此,网络农场也向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消费者在周末或假期可以到农场参加劳动,亲自照顾自己的农作物,并与农民交流,学习更多的农业知识。

农场负责人远藤忍说,日本传统农业是第一产业,农民只负责生产,耗时长、收入低,且收入极不稳定。此外,运输、销售等流通环节占去了大部分利润。网络农场同样是由农民劳作,但农民成了网络商业的另一端,他们提供的是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农作物培育服务,实际是把第一产业做成了第三产业。

第10篇

    (一)人口与地区概述。据统计,云南省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者的人数,从2000年的2013人,至2010年的5778人[2],同比增长了187.03%。云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78.60元/年,到2010年的3952.03元/年[2]。10年的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67.28%。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方,经北回归线穿过,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相邻。地形非常复杂,简单来说,西北部是横断山区,东南部则是云贵高原。

    (二)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1.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初步建成。2.涉农数据库建设初具规模。3.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成果显着。4.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日趋广泛。5.农业信息服务深入基层。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至新千年跨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到1999年,云南省固定电话用户总量达到230.3万户,固化普及率为5.96%[3]。上网用户(拨号和宽带)共计161.6万[4]。同年该省人口总数达4442万人[5]。可知互联网普及率为3.64%。政府于年底开通“政府上网”工程网站,先后有24个单位相继入网,“云南信息港”上网访问人次达500万[3]。至2005年,省政府启动了电子政务2期工程建设,并启动了农村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示范项目“云南—东盟农产品交易平台”。同年,财政部投入资金400万元[4]引导扶持企业信息化发展。到2010年,该省电话普及率(含移动)为61.41部/百人,开通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行政村比重为60%,互联网普及率为22.3%[2]。与此同时,龙兵[6]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将能够节约人工成本和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李永飞[7]认为,目前在信息化过程中,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投入不足与信息化队伍建设不够,管理水平低下。但是,笔者认为单纯就信息化本身而言,信息化建设未必就能结余人力资本,基础设施落后未必就管理低下,关键是要依据云南省的人口特征和地区特征的特点,在政府推动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从云南省自身条件出发,从政府经济实力和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两个角度,来推进该地区信息化建设,从而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云南省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一)信息化逻辑上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分为两部分,针对政府财政状况,逻辑现实上可行性研究与针对农民服务对象的需求可行性研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专家,领导评审制定相应的预算表和时间表进行估算,并通过多种调查方式从大概上评估该体系的构建的可能性,难易性以及风险性。

    (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这个阶段主要确定两个问题,即政府即将构建的信息化的主要功能,与农民对这个平台的需求是什么。政府通过媒体,问卷,家访等形式来确定信息化从宏观上的需求分析。设计建设规划方案并请农民代表一同审议,讨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建设出不符合农民实际的信息平台。

    (三)信息化平台总体设计。政府此时必须明确技术上构建此方案。例如通过聘请计算机网络专家、利用网络技术如Web2.0、SaaS“、C/S一站式服务”构建安全、合理、有效、快捷的信息化平台,并通过设计接口,同其他网络媒介如微博进行互动,开设网上交易功能,循序融入广告等商业元素,使平台具备公用性、商用性。有利于农民与企业互利共赢。

    (四)信息化平台设计、运营及维护。政府设计出信息平台,通过试运营检验平台可靠性,与农民沟通检验平台有效性。并派计算机专家维护该平台。

    三、关于云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从政府角度:在构建信息化平台过程中,政府需看待自身为一个利益行为人,量度当前成本与未来收益。一方面,最小化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使社会效益最大化。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互联网普及率偏低,需扩大网络覆盖面积;又如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速低于人才增速,政府要对网络的普及财政补贴,提高工人基本工资;再如人才总量偏少的状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实行院校扩招政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步步为营,最终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尽早实现“家家通电话、村村能上网”,为云南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创建夯实物质基础。从社会角度:在农业信息化进程中,不断融入科技、教育、农业推广技术,力争形成:政府、涉农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高层次信息化格局,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技术依托;充分发挥农业高校优势,做到:农民与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专业人才共用,重视涉农科技的转化,重视涉农科技人才的培养,面向农村培育人才;着眼当地实际状况,如地理、人口、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状况。不仅如此,云南省应重视农业立法、依法治农,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将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纳入到法制化建设的范围。

    从农民角度:农业推广的对象是农民,通过推广让农民了解信息化发展,关注信息化发展,参与信息化发展,受益于信息化发展。农民通过将信息资源转换为农业生产力,满足自身需要,又反过来促进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对农业信息化应产生三种意识,即:信息与农业息息相关,农民应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接收和传播信息,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从产业角度: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植具有云南特色的(譬如云茶),和云南特色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引进技术的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换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创汇农业。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工业化从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进而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层层推动,不仅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品质、品种,还加速了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从企业角度:积极促使企业配备相关信息服务人才队伍。信息服务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特征,需要配备必需的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企业物联网等,并使其达到最优比例的全要素的生产组合,促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第11篇

近年来,随着海安县农村信息化服务手段的不断改进,科技活动进一步深入和电子信息服务的内容活动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民群众学科技、用信息、依靠科技、信息发家致富的意识不断提高,科技需求不断增强。*镇党委、政府紧趋信息时代步伐,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农村信息化建设,围绕农村互联网覆盖面的扩大,向农民提供各方面的科技信息,拓宽信息渠道。基层农村工作者和农民足不出户,便可了解掌握科技和市场信息,根据信息进行农业生产、科学种田、产品销售。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增强了农业生产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光明村的蔬菜经济在*镇有典型代表性。因此,该村信息化建设对本镇其他行政村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现就光明村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浅析*镇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

一、*镇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模式

*镇农业信息化模式基本表现为“信息之家模式”与家家E模式”叠加。“信息之家模式”这里是指依托村级电子网络设备,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每天通过广播向农民免费提供简要的农咨信息服务。“家家E模式”这里是指政府、电信部门以及电脑专卖店合作,鼓励农民购置电脑、拉接宽带,自己在家里实现农业技术的查阅和网上农产品的贸易。由于光明村的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规模,部分蔬菜经纪人素质较高,并能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这两种信息模式的叠加效果在光明村得到进一步放大,形成“光明信息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政府扶持、一步到位、由农户带农户,初步实现了农户直接上网获取各类科技信息的设计;二是获得信息便捷,实时性强,农户想要了解市场概况,只要收听当日广播或上网查阅即可;三是模式精简,易操作、易推广,而且利用率高,见效快。但与苏南一些地区的农业信息化相比较而言,这种模式还是相对粗浅的。

二、科技信息进村加速农村经济发展

据有关统计,就农村信息化相对较高的光明村而言,2007年该村百户电脑拥有量为17台,百户电脑入网量为12.5台,百户入网电脑用于农业生产服务的为5.2台,在贸易网站上注册ID的用户为33人,通过网络信息达成贸易达102多宗,成交量达3000多吨,平均售价高于一般售价的10%,平均运转周期比传统运转周期快15%,成品蔬菜运输辐射距离明显拉长,成交市场覆盖面积显著增大,综合经济效益提高了11.2%。此外,农民通过上网查阅,自己引进、开发、种植的经济作物有金铃子(赖葡萄)、芦荟、贝母、马兰菜、西洋荠菜5种特种蔬菜,亩产效益达3000-5000元;农民通过上网寻找防治蔬菜病害技术达300多次,按照网上指导种植户数达19家;按照村广播信息考察市场的经纪人达16人。电子科技信息的进村,冲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尤其在农产品的流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农民增收致富打开了一条新的捷径。

三、*镇发展农业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经过对*镇农业信息化推进情况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以下因素严重制约着本镇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一是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低,导致信息利用能力差。虽然近年来我镇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农民教育水平未能同步上升。据统计,我镇农村90%年轻、有知识的劳动力从学校一出来,就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年龄偏大,综合素质、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相对较低,这就直接限制了农村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降低了获取信息的主动能力,因而在获取和利用农业科技信息时,表现出被动性、随机性、从众性和观望性心态。凡此种种,都是影响农民利用信息资源的不利因素。

二是不少农民市场观念不强,导致信息意识淡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捕捉信息,抓住市场就是扩大利润。从目前来看,农民的私有市场观念还不强,大多数农户销售途径还仅仅停留在“农产品——经纪人”和“农产品——小贩”方式上。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落后,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直接或间接从信息中获利感受缺乏,大多数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不可能形成前瞻性意识。因此,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信息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认识不到信息的巨大作用,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三是信息获取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电脑普及率不高。据调查,目前我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上网率为3.1%,短时间内电脑、网络在农村直接进入农业生产还有待时日。同时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也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2007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00多元,目前本地区的电脑购置费、宽带入户费用和电脑维护费一次清平均为7000多元,差不多是一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而且,我们注意到海安县电信部门开通的农经短信服务的普及率,在农民群体中不高,实际转化为利润率也较低。但是我们也看到电脑使用费用正在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正在逐年上升,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要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进度,既要靠政府投资,也要靠市场机制,;要调动农户参与的主动性,也要调动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性,可以从电信发展探索角度也可开辟和培育农村市场新的增长点,形成双赢局面。

四是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导致信息服务领域狭窄。就*镇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来看,镇政府指定参与部门仅为农经站,其他相关农业部门和电信部门没有能全面参与进来,具体操作仅仅在村级单独实施;信息化服务项目仅仅围绕农产品的流通展开,缺乏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指导服务;农业信息化还没有能够给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改变。

五是信息培训工作滞后,导致发展信息化缺乏推动力。就*镇光明村而言,全村共3700户,用电脑上网查询农业信息的仅有193户,占总户数的5.2%;全村8900人,进行网上贸易的仅有33人,占总人口的0.37%,平均年龄为28岁。而且上网人员基本为自学,没有经过统一的专业培训。8位村干部仅有1位经过县镇培训,但是对农业信息化的操作没有具体的概念,仅仅围绕农产品价格和需求展开简单的通报服务。信息化的发展关键在人,只有将信息化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有效地推动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四、*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相对薄弱和艰苦的工作。因此,构建一套长效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农业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和生活等各个环节。对提高农户生产经营中的信息运用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遵循的原则。一是政府推动原则。政府要在统筹规划、宏观协调、组织推进、制定标准、规范管理等方面做好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通过政府推动,强化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集成性和协调性,建立真正为农村服务的平台。二是有效性原则。即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要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与本地经济主体、小城镇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三农”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服务水平的提高等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突出特色,服务“三农”,追求点击率和资源利用,注重实效。三是低费用原则。农村信息化的推广,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变化、当地农民纯收入和地方财力限制等因素,在技术架构、设备选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服务等方面必须要选择低成本的建设方案。四是接受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接受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包括自身素质和经济水平。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农村经济与工业经济相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使得农民不论从观念、意识和能力上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差距,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五是因地制宜原则。即在信息进万家的模式创新上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段,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绝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要求同一模式的推广。

第二,仍需加强农业农村实行信息化的宣导工作。农业信息化应以政府信息化为基础、以企业信息化为依托、以农户信息化为导向。要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农业信息化重要性,营造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要挖掘典型、培育先进,通过扩大宣传和典型引路,引导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要充分利用农户信息化引导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利用农户信息化加速农业市场化并促使农民更好地认识市场并适应市场;利用农户信息化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让“没有查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口号真正落实到农业生产中去。

第三,要理顺涉农信息发展的工作关系。一是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涉农部门的关系。应进一步加强密切沟通与配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联合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二是政府推进与农户运作之间的关系。农业和农村信息化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不同,起点低、条件相对落后,绝不是把宽带网拉到农户就算完成的事情。三是典型示范和普遍推进的关系。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应该是信息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方法。四是统一指导和灵活运用的关系。具体推进工作中不应该一定要是一个模式,要放手让各村结合自己的经济发展实际灵活运用。

第12篇

1 农业信息的内容及其特点

1.1 农业信息的主要内容

农业信息的主要用户和最终用户是农民群众。根据调查显示,农民最需求的信息有五类:(1)宏观信息。内容包括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2)实用操作信息。包括新技术的推介(种植、养殖技术)、农副产品新品种的推广介绍、农技信息等;(3)市场类信息。包括产品价格、市场供求信息、市场分析预测等;(4)文化教育和科技知识类。包括人才招聘、教育培训、技能教授、气象信息等;(5)文艺生活类。包括节会、展览、文化娱乐项目等。前三类主要是为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后两类则是农民的乡村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1.2 农业信息的特点

(1)实用性。在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更多的是能给他们带来实惠的信息资源,最关注的是能对其生产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实用信息。

(2)经济性。由于我国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及边疆民族地区,对信息的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因此,经济实用、免费的信息成为农民信息需求的特点。

(3)普及性。我国农业人口比例大,人口众多,教育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因此,农民的文化层次和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不高,基础性、普及性的知识信息成为农民的首选,这对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也较有实效。

(4)安全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一般都是家境条件较差、底子薄,经不起不安全信息带来的损失,尤其是技术指导和市场供求信息的误差,因此,安全可靠、准确及时、低风险的信息,成为农民对信息关注的主要要求。

(5)多样性。由于农村相对闭塞,信息获取能力较低,获取的渠道较少,对文化、娱乐及相关生产、生活信息的来源有限,因此,农民对各类信息的需求都处于渴求的阶段。

2 公共图书馆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中的定位

2.1 角色的定位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收藏、保存和服务的信息机构,拥有各类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经验。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行业优势,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2.2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位

首先,就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来分析,图书馆拥有的主要是公共文化信息,对于有较高行业标准和要求的农业信息,比如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预测等信息,图书馆并不具备优势条件。因此,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公共图书馆应立足于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把资源建设和提供的服务定位于普及性、文化性、地域性、安全性、实用性的知识信息上更为确切和更具实效;其次,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地方性的特点应成为资源建设定位的一个重点。对于农村,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信息资源更具价值,与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发展特点结合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前提。另外,虽然图书馆对于提供新技术、新品种、市场预测等信息不具备优势,但图书馆具有信息资源开发、分析的能力,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中,有大量成熟的、值得推广的信息资源,有多种获得信息的渠道,可以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利用,提供更具使用价值的二、三次文献。除此以外,图书馆还拥有其他行业和机构无法比拟的知识信息、文化信息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类资源,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知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意义重大。

2.3 农业信息资源服务的定位和模式

农业信息资源服务是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而直接的受众是农民。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架构是省级、地州(市)级、县(乡)级的机构设置,图书馆都处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服务的对象也主要是该地区或区域内的公众,因此,要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将信息服务推送到农村,需要图书馆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服务模式。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农村先后实施了农村宽带普及工程、三网融合和农村信息化示范推进工程、综合信息服务站普及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得以很快提升。而与公共图书馆息息相关的就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和推进,公共图书馆以共享工程设施为基础,搭建省级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探索出了面向“三农”提供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以云南省图书馆为例,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指导下,经过认真组织、精心筹备,于2009年5月在我省昭通市水富县两碗乡文化站建起了全国第一个“文化共享工程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简称农文网培学校), 直接服务“三农”。目前已在全省建成855个农文网培学校,1800个农文网培分校,实现了62%的乡镇和10%的行政村均建有农文网培学校(分校),累计开展各类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活动1万多次,培新农民群众90多万人次,服务农民群众220多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

3 对公共图书馆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思考

3.1 加强对农业信息需求的调研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作用,资源的采集、开发需要有针对性,尤其是要立足于地方需求,不能闭门造车。因此,图书馆需要加强与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农技推广机构、各级基层图书馆、县乡级文化站、养殖大户等进行协调、沟通和联系,以拓宽信息需求的反馈渠道,及时、充分地掌握本地区农业信息需求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计划,是资源建设做到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真正发挥信息服务的效能。

3.2 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注重资源建设质量

现代技术的发展,是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不断深入实施,各基层县乡(村)级文化站的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目前,资源建设和数据库的加工以在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开展,随着资源建设的不断积累,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已成为共识。图书馆应整合优势资源,依托共享工程的信息平台,推动图书馆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与此同时,在资源建设中应注重资源建设的质量。农业信息资源的最终服务对象是农村,是广大的农民群众。由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居住分散,交通和信息传播不畅等因素,使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中要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农民生产、生活有影响的信息资源,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造成资源建设的浪费和负面影响。

3.3 深入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搞好农业信息资源专题服务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图书馆的资源得到更多的补充,图书馆应凭借专业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经验,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将原始的信息资源加工整理成二、三次文献资源,编制专题书目、专题服务资料等,使专题内容形成一个个有效的信息智囊,通过各种服务方式传递到农户手中,将农业信息资源的专题数据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示,搞好农业信息资源专题服务。以云南省图书馆为例,除了积极建设农业信息数字资源和加快农文网培学校建设以外,信息开发部门还通过调研,结合云南当地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开发,编制了面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信息的专题资料《新农村建设》,以及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实用农业信息的专题资料《农文网培学校实用信息》,通过免费发行推广到各县乡(村)文化站和全省农文网培学校(分校),直接送到农民的手中,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3.4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图书馆搞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保障,在政府主导下,各级财政应按比例予以经费保障,并根据开展服务的情况给予财政补助。同时,在经费保障的前提下,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基层服务工作人员,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指导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基层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成为教会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的大课堂,帮助农民群众提高素质、脱贫致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