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7:22: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统计学归因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归因干预;冠心病;服药依从度;改善作用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179
冠心病属于临床多发病与常见病, 据有关调查发现, 近年来, 该病患病率及致死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已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而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制定长期服药计划, 养成科学的遵医行为, 对减少该病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1]。为了深入探究归因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度差的改善作用, 本文主要对本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行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本院接收的冠心病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 男、女分别为22例、16例, 平均年龄(52.78±5.19)岁。实验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归因干预, 男、女分别为23例、15例, 平均年龄(53.65±5.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 护士结合自身经验, 以口头宣教等形式行基础性健康知识教育, 并联合健康教育处方, 告知患者日常坚持服药的必要性, 并适当增加运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前提下坚持以归因干预为原则, 推行个别干预联合集体干预, 对患者进行全程监管, 2次/月, 30 min/次, 行为期1年的维持干预, 在日常行为中, 提高患者对消极归因方式的认知度, 建立积极归因方式。
1. 3 服药依从度评估标准 服药依从度评估主要从患者临床实际表现出发包括完全依从:严格遵循医嘱执行每日服药计划;部分依从:基于家属监督下方可完成服药计划;完全不依从:拒绝每日服药计划。依从度=(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归因干预后服药依从度达92.11%,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后服药依从度为68.42%,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 病程相对较长, 病情易反复, 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临床上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目前, 伴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 医学护理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针对冠心病患者而言, 不在局限于针对性治疗, 而对缓解患者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需求发生了巨大改变[2]。考虑到冠心病患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 需长期坚持服药, 医患沟通一旦出现不良时, 患者的遵医行为往往较差, 这已成为了冠心病患者的一种普遍现象。归因干预作为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模式, 伴有认知倾向, 正确、科学的归因干预不仅对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对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3]。经强化坚持归因与个别归因引导,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干预, 可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对提升服药依从性、诱导疾病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有助于疾病转归、预后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马志英[4]通过探究代谢综合征患者行归因干预对其行为依从性的影响, 发现正确、科学的归因干预可提高患者日常行为依从性, 增强其自我监测能力, 促使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得到有效改变, 进而维持积极向上的精神, 自被动配合治疗过渡为主动配合治疗, 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疾病转归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提示, 实验组行健康教育联合归因干预后服药依从度为92.11%较对照组的68.42%高(P
综上所述, 对冠心病患者行归因干预, 有助于提高其服药依从度, 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洪芹, 袁义秋, 杨文东,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4): 728-730.
[2] 王小琳, 罗仕兰, 周世群, 等.系统性出院指导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影响.重庆医学, 2013, 42(3): 258-259, 262.
[3] 丁美华, 侯进, 沙莎, 等.居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护理杂志, 2013, 30(11):19-21.
[4] 马志英.归因干预对代谢综合征病人行为依从性的影响.护理研究, 2013, 27(12):3923-3924.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选取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医护学院大三、大四本科护生200名(161名护生信息有效)。大三99名,占61.49%;大四62名,占38.51%;女生118名,占73.29%;男生43名,占26.71%。
2.调查工具
第一,基本情况问卷表。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级、居住地、是否为学生干部、大学成绩水平、专业意愿、是否喜欢本专业。
第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CMI)。张智勇等修订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包含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价值、亲友依赖和职业参照6个维度,共34个条目。本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7。
第三,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Lefcourt,Von Baeyer,Ware Cox(1979)编制的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共48个条目,分为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分量表(各24个条目),提出四种可能的归因方式,即属于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属于外控性的背景和运气。本研究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5。
3.问卷发放
由调查者向学生解释填写问卷的方法,征得同意后,匿名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80.5%,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100%。
4.数据处理
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职业成熟度构成比进行比较;多元线性回归对职业成熟度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t检验对不同归因8个维度的职业成熟度均数进行比较。
二 结果
1.职业成熟度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检验
职业成熟度、职业目标、职业自主等经Kolmogorov-
smirnov检验,p>0.05,符合正态分布;职业自信的折线图为钟形曲线,亦接近正态分布。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及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
2.一般资料与职业成熟度总分得分关系
本研究共调查大三、大四本科护生161人,根据职业成熟度总分是否大于102分而分为职业成熟度较好、职业成熟度一般两组。分组后经过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居住地等职业成熟度的构成比差异(具体见表2)。
3.职业成熟度总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人际能力对职业成熟度影响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04、人际努力系数为0.04、人际背景系数为-0.03、人际运气系数为0.11、专业能力系数为0.09、专业努力系数为-0.08、专业运气系数为0.10,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了其他因素以后,专业成就(背景)对职业成熟度总分有影响,专业成就每增加一个单位,职业成熟度减少0.27个单位。
4.职业成熟度总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将人际与专业各维度因子根据50%等百分位间隔划分为高、低两组,分别比较8个因子高、低两组间职业成熟度总分均值的差异。经t检验,高、低分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三 讨论
1.研究意义及作用
本研究旨在了解成都学院医护学院护理学专业大三和大四护生对自我职业选择的定位,分析护生的职业成熟度,并探讨影响护生职业成熟度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提升护生的职业成熟度,使其在择业中准确定位,从而减少护生进入临床工作后的心理落差,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
2.研究结果
第一,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三、大四本科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具体来说,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价值、亲友依赖、职业参照、职业目标、职业自主、职业自信。可以看出本科护生的职业自信成熟度处于较低水平,这与柴婧蕊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护生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信心还比较缺乏,分析可能原因是:第一,近年来,为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护理人才,我国开设护理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护理硕士生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完备的科研思路,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本科护生的就业压力,降低了他们在求职中的信心。第二,护理专业人员需求量虽居高不下,但伴随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数量逐年增多,部分医院已出现饱和现象,加之用人制度的改革,用工形式逐渐由事业单位编制向人事转变,某些护生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无疑也削减了他们找到理想职业的自信心。此外,结果显示职业价值维度条目均分排序为第一,说明本科护生具有较高的职业价值成熟度,对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有深度的理解,可能是因为大三、大四的护生在经历实习的磨炼后对自我的评价更合理。
第二,性别与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女生职业参照维度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谢文静、李丽薇、崔文波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女生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比男生更愿意参考他人意见,这可能与女生更善于交流,喜欢听取不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有关,而男生更倾向于自我判断问题,比较自我。另外,男生职业自信和职业自主维度得分高于女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男生更明白自己的不足并根据自己的目标来选择职业,而且对自己职业的发展比女生更有信心,这可能与大家比较看好男护生就业前景有关,一方面在临床上急诊科、 手术室、ICU、精神科等对男护士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男护士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这种形势下男护生的就业压力相对比女护生的压力要小,因此男护生的职业自信比女护生高。
第三,不同居住地与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农村和城镇的护生职业目标维度得分高于城市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农村和乡镇的护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农村和乡镇的护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他们看中的是自己未来的发展,而城市的护生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工资、社会地位等等,并希望在社会中找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城市的子女在选择职业时会比农村和乡镇的护生更挑剔,以至于最后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此外,居住地为农村和乡镇护生的亲友依赖维度得分均高于城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农村和乡镇护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具有独立性,可能与农村和乡镇护生生活环境和自己的价值观念有关,农村和乡镇的护生在遇到困难时更喜欢自己去克服,有较强的自主性,而城市的护生更娇生惯养些,当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困难时更多地会选择向父母和朋友寻求解决方法。
第四,不同的意愿与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调查结果显示,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的护生职业价值维度得分高于专业调剂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的护生在对职业选择时对自我的定向更清楚,可以更从容地处理影响职业目标选择的因素,而专业调剂的护生因为内心有对护理学专业的抵触情绪,本身对专业的认同度就比较低,因此其职业价值成熟度较低。
第五,是否喜欢本专业与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本专业护生的职业自信、职业自主、职业价值维度得分均高于不喜欢本专业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杨柳的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喜欢本专业护生对于职业发展的自信心高于不喜欢本专业护生,并且反映出喜欢本专业护生在选择职业时自主性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喜欢本专业护生会主动收集有关专业的社会需求、专业的发展、专业的前景等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信息越多他们就越会根据信息的变化来调整自己,有的护生还会利用寒暑假自己联系医院去见习,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使自己在未来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显得更从容,因此他们也更有信心面对自己未来的职业。
3.本科护生归因方式及其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
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在学业成就维度的归因顺序依次为:努力、能力、背景、运气。在人际关系维度的归因顺序依次为:努力、能力、运气、背景。由此可见,护生在进行学业和人际归因时,均倾向于内在、可控性归因。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高内控者会积极参与到自我职业决策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自我推动性,倾向于将学业和人际成败归因于努力这一内部的、可以控制的因素。说明护生在面对学业或人际问题时,大多可以理性地分析自身原因,学会对自我界定,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并从自身出发去分析行为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产生成功的结果或者改变失败的结果,相信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故本研究结果表明,本科护生的归因方式比较积极。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
4.职业成熟度总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Powell通过对253名大学生的调查得出,职业归因的3个维度与职业态度显著正相关。另有一些研究者也探索了控制点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证实内控性与职业成熟度呈正相关,越趋于内控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越高。亦有学者认为归因风格会通过影响自信心从而影响求职效能。本研究中,在控制其他因素以后,专业成就(背景)对职业成熟度总分有影响,专业成就每增加一个单位,职业成熟度就减少0.27个单位。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不一致,具体原因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四 结束语
1.研究结论
第一,本科护生职业成熟度水平尚可,但职业自信、职业自主成熟度偏低,帮助护生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要提高自己在选择职业时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开展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护生的自信,通过此途径可以提升护生的职业成熟度。
第二,不喜欢本专业护生的职业自信成熟度较喜欢本专业的护生低,建议学校可以在大一时开设有关培养护生职业自信的课程或讲座,要改变部分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偏见,提高护生的职业成熟度,这对护生大学四年的专业态度和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担任学生干部护生的职业参照成熟度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护生,学校要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并担任学校、学院、班级的学生干部,在担任学生干部经历中磨炼自己,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学会交流与沟通,学会协作。
第四,本科护生倾向于将学业和人际成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护理教育者应逐步训练护生的内控性归因,提高职业成熟度。
2.局限性
本研究仅调查了成都学院医护学院的大三和大四护生,样本代表性稍显不足,日后可将研究范围扩展至更多年级和学校。
参考文献
[1]袁莉敏.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
[2]陈玉琴、贺钰、陈靖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J].医学信息,2007(10):1818~1821
[4]张智勇、荣煜、管延军.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6
[5]谢文静、张智勇.成就目标定向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关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7):144~145
[6]李利薇、陈振帮、郭昱辰.关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1(8):193~195
[7]崔文波、陈海英.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性研究——以鲁东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5):96~100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预防;护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0.037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特别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医院新技术新疗法的实施,更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而血液病房由于其特殊的患者群体,患者大多接受抗肿瘤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常处在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状态,部分患者因原发疾病的因素以及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机体免疫力差,加上各种侵入性监测的实施及介入治疗等,使血液科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明显比一般病房要高,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自2008年后,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加强感染预防、强化护理管理,以期降低感染率。现对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总结预防控制和护理管理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0年入住血液科1450例患者中,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616例,其中男330例,女286例,年龄15~78岁,中位年龄29岁。原发疾病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19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3例,多发性骨髓瘤3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0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7例,淋巴瘤38例。其中337例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1.2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对住院期间合并感染的616例患者逐项填写感染综合信息调查表,并进行分析。
1.3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1.3.1交叉感染的控制对于中性粒细胞绝对数
1.3.2环境污染的控制血液病区病房环境安静,阳光充足,和外界相对隔离。一般病室设床位2~3张,床和床之间用屏障分隔开,每个房间设置空气净化器或定期应用空气消毒器进行房间空气净化处理。墙、柜、床定时使用消毒液擦拭,病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1 h/次。严格限制进入病房的非医疗人员。重点房间配制无菌层流病床及室内专用拖鞋。医护人员衣帽和口罩整齐,无菌操作前,坚持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在处理不同患者或直接接触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前后,必须认真洗手。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健全本科室的各项制度,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管理制度,医用废物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示以及工作人员工作中对医用废弃物处置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等,将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纳入科室感染控制质量管理范畴。
1.3.3积极预防口腔、肛周及呼吸道感染在患者耐受情况下,鼓励做胸式呼吸,训练(示范)每日至少4~6次,做深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每次做10次,2~3次/d,训练强度由小到大,运动后心率
1.3.4重视营养对原发病危重的患者以及营养低下的患者,积极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以及肠外营养,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来定,促进身体康复;对患者病情应采取早评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四早”方式进行处理。
1.3.5加强心理护理白血病化疗后,患者体质虚弱,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几乎都有情绪不稳定,尤其是化疗相关副作用明显时。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疏导,耐心劝解,给予鼓励,帮助其克服恐惧、烦躁心理,并正确引导家属积极参与解释工作,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充分感受到家人的爱,乐观向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1.4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本组616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感染297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42.5%,同期血液科总住院人数为1450例,总感染率为20.5%,感染归因死亡率为7.3%。与2008年以前的资料回顾性对比,本组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及感染归因死亡率显著下降,详见表1。
2.2综合评价2008-2011年期间,不同病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这些差异可能与疾病本身的凶险程度、患者自身的免疫状况及相关治疗所导致的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有关。
表22008-2011年间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不同病种感染率
病种 患者(例) 感染(例) 感染率(%)
急性髓性白血病 190 86 45.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63 97 59.5
多发性骨髓瘤 36 24 66.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02 34 33.3
再障 87 36 41.4
淋巴瘤 38 20 52.6
3讨论
由于恶性血液病导致白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加之化疗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免疫力,抑制骨髓造血,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同时又因多种侵入性操作,附加更多感染机会,使此类患者感染率及相关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内科疾病患者[1]。有文献报道,感染率高达41%,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血液科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只有全面综合性预防与重点性预防结合起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医院感染才会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血液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的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在实际工作中,从加强感染预防、强化护理管理入手,充分认识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罹患感染的特殊宿主因素,采取感染与非感染患者之间隔离、病区物品及污染污物管理、患者营养状况的管理以及口腔肛周与呼吸道的感染预防、加强心理护理等方法,尽量将感染率降低。结果证明,加强预防及强化护理管理后,总感染率由23.6%降低为20.5%,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感染率和感染归因死亡率明显降低,二者回顾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归因死亡率的降低可能说明两方面问题,即发生重症感染的病例减少及感染直接引起的死亡病例减少。
对于血液科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除常规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细胞,缩短骨髓抑制期,降低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外,从护理学角度看,还要积极寻找预防感染的措施,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3]。通过以上两组对比分析发现,尽早积极采取一系列预防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继发感染率,以下几点尤为重要:(1)重视个性化心理护理,把心理干预纳入护理常规,及时缓解或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明确配合治疗的意义,了解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继发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强化病区护理管理,各种操作规范化;(3)化疗前,即对患者实施各项防护措施,全方位减少患者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进而预防感染发生;(4)特别注意口腔、肛周、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张士华,马新娟.血液病护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1-165.
[2] 胡龙华,王文丁,贾坤如,等.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与白细胞数关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3):191-192.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方差分析
作者简介:高长松(1981-),女,云南腾冲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心理教研室,讲师。(广东 珠海 519090)明冬艳(1978-),女,云南腾冲人,腾冲县第七中学,二级教师。(云南 腾冲 619707)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ZY04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133-01
归因方式,又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带有特定的个性色彩,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或外部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采用的解释方式,对归因方式的测定可以通过观察个体对多个行为或事件的原因判断来进行。[1]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大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审视自己的认知风格、情感倾向以及及时更正自己的意志行为,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消极的归因方式会让人产生抑郁的情绪,怨天尤人,激发消极的行为方式,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就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展开调查,揭开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分层整体随机抽样大学生600名,由经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深入班级统一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288名,女生270名;大一97名,大二187名,大三181名,大四93名;城市295名,城乡结合部120名,农村143名;独生子女217名,非独生子女339名;理工科学生195名,文科学生205名,艺术类学生158名。
2.研究工具
采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该量表分别涉及关于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的因果信念,分为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交往归因2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分成4个维度,即能力、努力、背景、运气。每个分量表24个题目,共48个题目,0~4的5级评分,总分为外控性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分数越高,外控性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成就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科隆巴赫a系数在0.58~0.80之间;在人际关系心理控制源量表中,科隆巴赫a系数在0.70~0.84之间。间隔1周至4月后的重测相关两分量表分别为0.51~0.62、0.50~0.70。其中,在可控性维度上,可以将努力归为可控,将能力、背景、运气归为不可控;在内外控维度上,将能力、努力归为内控,将背景、运气归为外控;在稳定性维度上,可以将能力、背景归为稳定归因,将努力运气归为不稳定归因。
3.研究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性别、独生子女差异
由表1可知,大学生内控的能力因素及外控的运气因素、背景因素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生在归因方式的均分均高于女生,男生更倾向于外控。独生子女学生除了努力因素,其余维度均分均高于非独生之女,可二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性别、独生子女差异(±s)
变量 统计值 内控 外控
努力因素 能力因素 运气因素 背景因素
性别 男生 39.95±7.09 36.91±7.86 39.80±8.96 48.58±9.04
女生 39.07±7.27 33.68±6.87 35.30±7.62 45.14±7.46
t 1.450 5.146* 6.363** 4.871**
独生子女 是 39.51±7.50 35.95±7.78 38.55±8.83 47.88±8.66
否 39.53±7.02 35.03±7.44 37.13±8.50 46.41±8.36
t 0.035 -1.374 -1.841 -1.950
2.生源、年级、专业差异
表2表明,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归因方式不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农村学生更努力。年级之间内控归因的能力因素及外控归因的运气因素存在差异性,努力因素得分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下降趋势,能力因素、运气因素及背景因素得分呈上升趋势。不同专业在内控及外控归因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科学生在归因方式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文科及艺术类学生。
表2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生源、年级、专业差异(±s)
变量 统计值 内控 外控
努力因素 能力因素 运气因素 背景因素
生源 城市 39.29±7.17 35.65±8.07 37.90±9.21 46.93±8.89
城乡结合部 39.36±6.24 35.61±6.62 37.86±7.84 46.93±8.19
农村 40.15±7.93 34.50±7.22 36.83±8.02 46.89±7.92
F 0.724 1.194 0.815 0.001
年级 大一 40.66±6.94 34.97±7.71 35.87±9.14 46.60±8.90
大二 39.24±6.87 33.60±7.76 36.68±8.50 46.01±8.62
大三 39.83±6.60 36.51±6.45 38.62±7.45 47.76±6.80
关键词:补考大学生;成就归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60-02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直接影响其学习信心和对前途的期待。学业成功与失败是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常遇到的,不同的归因倾向会引起不同的期望和情感体验,由此而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归因倾向是可以改变的,因此,研究补考大学生的学习成就归因情况,对于教师运用教育与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积极的归因,提高学习成绩,促进补考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一 对象和方法
l 资料来源与对象
在某大学教务处老师的协调组织下,选取文(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专业)、理(应用数学、物理学专业)、工(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经(经济学专业)、管(教育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法(法学专业)等7个学科门类12个专业班级2004级本科学生,以2005―2006学年(大二)第一学期期末课程考试在校第一次出现不及格需参加补考的125名学生为补考组,以每一位补考学生所在班级的学习条件相近,共选取125位同学作为对照组,进行大学生学业成就的自我归因调查。
2 研究方法
2.1 对两组学生用“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关于学业成就归因量表进行测试,对两组学生的学业成就心理控制源进行比较分析。MMCS中关于学业成就的项目24个,提出四类归因,即内控性的能力和努力,外控性的运气与背景。为避免负分数,笔者对记分方案作了调整,并按总加量表形式来确定总分。调整后,对应用于外控性12个项目从“不同意”到“同意”的等级赋分分别用0~4进行五级记分,但对内控性的12个项目,从“同意”到“不同意”用0~4的五级态度记分法。这样,测验总分在0~96分之间;分数越高,外控性越强;分数越低,内控性越强。
2.2调查数据用EXCEL2000录入并整理,用SPSSl2.0软件对两组样本进行了配对T检验、X2检验的显著性差异等统计学分析。
二 结果
2.1 调查补考人数125人中,其中男生71名,占56.8%;女生54名,占43.2%。对照组125人中,男生65名,占52.0%;女生60名,占48.0%。
2.2所有被测试者在MMCS上的得分最小是12分,最多是89分。补考组平均得分为51.11±13.87分,对照组平均得分为38.70±12.19分,两者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t=4.48,P
2.3由于“多维度一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关于学业成就归因量表国内尚无标准的常模,本研究在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确定以得分高于60分者为外在控制型,得分低于40分者为内在控制型。根据确定的内外控制型的划分标准,分别计算出外在控制型人数比例,补考组为27.60%,对照组为18.40%,两者差异不显著(P>0.01);内在控制型人数比例,补考组为20.80%,对照组为41.60%,两者差异显著(X2=18.60,P
从被调查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成就归因测试结果看出:(1)从两组被试在MMCS上的得分均值比较来看,补考组学生对学业成就内在归因的倾向性和对照组内在归因的倾向性有显著性差异。(2)当把对照组看成是学生总体的一个有效样本时,则可认为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同学倾向于内在归因,补考组的同学则倾向于外在归因。
三 讨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控性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控性原因”。调查显示:补考组MMCS得分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
倾向于外在归因的学生会弱化学习成就及其学习动机,倾向于内在归因的学生则有助于其学习成就及学习动机的提高。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被归因于试题太容易或运气比较好等外部原因,个人将不会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再次成功,而是等待下一次的好运气。考试中成绩比较差,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被归因于试题太难、太偏或运气不好,一般不会影响个人的感觉,也不会影响原有学习的努力程度,但也不易出现制定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和成功追求。
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自我成就归因因素外,还与个人专业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由于笔者研究视角的局限,本文为消除由于个人学习兴趣等原因导致多次多门出现不及格现象混杂因素的影响,特选取2004级大二在校期间第一次出现补考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补考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成就归因因果关系以及学习成就的归因因素,为指导补考大学生积极正确归因,促进其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四 对策建议
1 引导学生全面归因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补考产生的原因,从自身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任务的难度、运气的好坏等方面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做出全面的分析。对较易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加个人努力程度方面,引导学生做全面深刻的分析,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和成绩好的同学之间的差距。这样有利于补考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努力程度,为新的学习目标加倍努力。
2 指导学生积极归因
当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可把其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这一不稳定的但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会启发自己,今后想进一步取得成功还必须继续努力;还可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从而使自己产生一定的满意感,增强成功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取得成功是不是由于任务容易或这次运气好,因为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且不可能控制,从而提醒自己不要骄傲自满,而应该更加努力,使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当学习失败时,引导学生不要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行,从而产生自卑感。而应多想想,这次失败可能是由于任务过难或运气不好,纯属一次偶然事件,或可能是自己在这方面努力的程度还不够,学习方法不当,或是情绪状态不佳等因素导致的,需要再调整学习方法和情绪状态,花大力气,从而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要求等。
3 进行团体归因
这种归因技能类似于医学上的集体会诊。因为个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再加上归因者某种动机或自尊心的影响,往往会增添一些主观色彩,易产生归因误差。为此,辅导员老师有必要以团体讨论的方式,如召集补考的学生进行团体归因,或者以学习组的形式对成员学习进行逐一的讨论分析,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认知别人的归因和别人对自己的认知归因,正确认识自己。
4 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
当学生做出积极归因时,指导老师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强化。当学生做出消级归因时,指导老师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同时,要教育学生辩证地看待成败得失,鼓励学生勇于尝试,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渴望成功。创建鼓励成功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追求成功中前进,在克服挫折中成长,形成一个学习成就归因与行为的良性循环模式。
5 针对性的辅导
补考大学生在学校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资料显示,补考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因此,作为指导老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于不同的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其面临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或者放下包袱,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收稿日期:2006-07-11
作者简介:范亚峰(1972-),女,陕西礼泉人,实验中心副主任,实验师,从事教育学心理健康研究。
【关键词】护理不良事件;归因分析;护理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违反职业者被期望的标准而导致的事件[1]。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影响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管理,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护理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归因就是寻找已经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通过分析的过程来寻找可能归属的某一种原因,用归因理论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所在进行干预,以减少或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共59例。按护理不良事件不同类别分类统计,进行资料整理。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9例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一般描述性统计及百分率。
2 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管路滑脱27例,占45.76%,给药错误14例,占23.72%,压疮10例,占16.94%,烫伤4例,占6.77%,标本采集事件2例,占3.38%,护理服务投诉2例,占3.38%。
3 讨论
3.1 重症医学科是集中收治各类危重患者的场所,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护理风险管理是重症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因此,主动无责上报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
3.2 归因分析 调查显示,在59例护理不良事件中,管路滑脱发生频率最高27例,占45.76%,居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首位。分析原因:①医生对镇痛镇静认识不足:躁动患者未给予镇静、或镇静不足或只镇静未镇痛,导致患者因躁动致管路滑脱或拔出占首位,为10例.因此带管患者需加强与医生沟通,及时给予有效镇痛与镇静,防止患者因躁动导致管路滑脱。②管路固定方法不正确或固定不牢固导致脱管3例,如1例术后气管插管患者只用胶布固定,未用寸带进行双固定导致脱管。管道固定不牢或不妥当是管道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2]固定方法应正确稳妥,保证做到有效双固定。③沟通和评估不到位导致管路滑脱6例:如清醒患者不耐受人工气道或鼻胃管而自行拔管。护理人员沟通不良和评估不足是导致管路滑脱的又一个主要因素,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医疗护理服务缺乏风险意识,较少主动采取维护自身医疗护理安全的行为[3]。因此应加强对清醒患者的安全教育,告知患者管道留置的重要性及脱管的危害,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同时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有自拔管路的高危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给药错误14例,占23.72%。分析原因:①制度执行不力: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和违规操作是导致给药错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床边使用微量泵治疗时,未进行双人核对,导致给药剂量输入错误4例,或者参数输入完毕后未按“运行”键,导致延迟给药4例。因此需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安全教育,认真落实查对及床边双人核对制度,防止执行剂量不正确。②人力资源不足:未根据日住危重患者数安排足够的人力,导致护士“赶”工作,压力过大使得护理人员产生疲惫感[4],表现为职业敏感性下降,不按护理常规去工作,交接、核对工作流于形式,如转抄医嘱时,将剂量、用法抄错4例,管床护士执行时未按规定进行核对导致给药错误。改进措施:首先实行弹性排班,保证治疗护理高峰时段人力充足,降低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③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执行医生非抢救时的口头医嘱,医生因忙或其他原因忘记补写医嘱时,造成无医嘱用药3例。因此应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应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出现非抢救时的口头医嘱,如因特殊情况出现非抢救时的口头医嘱,医护应相互提醒及时补写医嘱,避免出现无医嘱用药。
压疮10例,占16.94%,居第三位。①高危患者因素:如因病情及治疗需要不能进行翻身的患者或者因严重营养不良导致患者皮肤抵抗力下降等致压疮5例,占50%,因此应认真评估,筛查高危患者,认真填写压疮评估表,使用压疮垫、减压敷贴,严格交接班。②高风险时段因素:夜班发生压疮6例,占60%,这可能与夜间护士相对较少或者因夜间护士长不在岗缺乏监管有关,因此适当增加夜班人数,同时提高护士慎独修养。
烫伤4例,占6.77% 其中1例是家属探视时擅自使用电热水袋烫伤,1例是使用TDP治疗时烫伤,1例是使用肠内营养加热器烫伤,1例是护理员给患者泡脚时烫伤。分析原因:①宣教工作不到位,因此应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避免家属擅自给患者采取任何护理措施。②工作流程有缺陷,如肠内营养护理流程没有规定加热器的放置位置,给患者泡脚时没有规定量水温,仪器设备管理流程没有规定故障设备必须及时粘贴“故障”标示等,因此及时改进护理工作流程以防止再次出现此类护理不良事件。
标本采集相关事件2例,占3.38%,均因低年资护士用错试管导致再次采血引起。因此应做好传、帮、带。同时将各种标本所对应试管粘贴于试管放置处,加强目视管理,从而降低护理风险。
护理服务投诉2起,占3.38%,均因沟通不到位引起,重症医学科实行的无陪护制度,使护士与患者家属接触少,对家属的需求了解较少,因此需提高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提高服务意识。
4 结论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护理质量的客观因素之一[5].建立主动无责上报体系,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及时发现和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问题,找出容易因个人差错而影响全局的不良因素,进而有效地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归因分析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护理管理,通过统计分析,可以发现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使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提高。这是护理安全发展的方向,有待于护理人员共同去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81.
[2]唐红娟,唐笑青.N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81-182.
[3]万学英,范芹.住院患者自身医疗护理安全行为维护现状的调查.护理学杂志,2010,25(2):76-78.
【关键词】大学生 归因方式 主观幸福感
一、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
归因方式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之一,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它可以分为控制源和稳定性两个维度。前人主要研究了归因内、外控倾向性与主观幸福感中消极情感(如抑郁)的关系。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外控与抑郁呈正相关,而内控制则体验到较低水平的消极情感。以往研究在考察二者关系时,只是探查了归因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消极情感(如抑郁)的预测作用,并没有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全面考察。本研究试图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在河南师范大学本科不同年级随机抽取400名被试,回收试卷为382份,有效试卷问368份。男生184名占总体的50%,女生184名占总体的50%。
(二)研究工具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
总体幸福感量表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本研究采用了前24道,用五点计分的方式考察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本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57。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口学变量,如年纪、性别、专业等。
2. 人际归因方式方式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是人际归因方式问卷,取自Lefcourt等编制的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MCS)的一个分量表。人际归因方式包括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各包含6个题项,前三题代表成功经验,后三题代表失败体验。问卷采用五级计分法。本研究中各维度之间的内部一致性是0.580。
3. 施测过程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测量。当场回收问卷,施测无时间限制,一般都在15分钟内完成。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生地源等。
三、结果
1. 不同性别、年纪、专业大学主观幸福感差异性检验的结果显示:女生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平均数略高于男生,但未达到显著水平(t=-0.519,p>0.05)。主观幸福感在年纪中的差异也不显著,在大二年纪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其他年纪,大三年纪的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可能与即将面临考研与否的焦虑有关。主观幸福感在专业上也不存在显著差异(F=1.027,p>0.05),理科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其他专业。
2. 不同维度的人际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比较的结果显示:在对成功进行归因时,多做出的是能力和努力,即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在对失败进行归因的时候多进行的是运气和努力,在自己认为是自己的努力不足才导致了失败,个体的羞耻和内疚的心理就会产生,但是这是暂时的感觉,会使个体在以后的行动中作出更多的努力,尽量去争取成功,这可以减少负性情绪,降低焦虑、紧张的水平,对主观幸福感不会产生太深的消极影响。由内外控总分的均值可以判断,大学生进行的归因的方式更多的是内归因,即认为是能力和努力的影响。
四、讨论
(一)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女生的幸福感水平略微高于男生,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这可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父母对待女生的可能会情感温暖、给予更多的信任和鼓励。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纪、专业上的状况分析。
本研究没有发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专业上的显著差异。但在大二年纪的主观幸福感得分略高于其他年纪的得分,大三年纪略低于其他年纪的得分。这与前人研究的结果不略有差异。这可能与大学生在大三面临考研、就业等压力的加大有关。同时大学生在也会因此带来些负性事件,造成心理上的失落,对其主观幸福感难免会产生影响。
(二)大学生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不同归因方式均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大学生在进行归因的时候更多的是进行内归因,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影响。凡是把幸福与否归因于努力这个可控的稳定的内部因素的大学生,其幸福感较高;反过来就是说,那些幸福感较高的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努力意识也较强。
本研究也发现,能力归因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如努力的大。归因研究的价值在于通过分析个体对造成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认知倾向,更好的把握未来可能的行为模式,当个体把原因归为自己的能力的水平这个不可控的内部因素时,个体行为改进的可能性则很小,这可能就是能力与幸福感相对低相关的原因所在。
五、结论
1.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专业、年纪的显著差异。
2. 大学生不同归因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
3. 大学生对幸福感多进行的是内归因,即认为是能力和努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展望
Abstract:The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Good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an provide interpersonal support to them,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but also a measure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of college students.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domestic researches on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researches as well a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aiming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life and providing new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researche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dormitor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research prospect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这充分说明了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是其人际支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整个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1]因此,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和谐校园的建设、社会有用人才的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诸多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就我国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整合和述评。
1.我国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概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学分制的实施、第二专业的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的增加均使得原来行政班级的功能弱化,班级不再是大学生生活的微系统。而宿舍的重要性显现出来,成为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的微系统。[2]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让宿舍成员满足心理需要;也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增进对他人的了解。而不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则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等,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综合目前有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1.1宿舍人际关系的概念
宿舍人际关系是宿舍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3]杨荣(2005)指出:宿舍人际关系是指学生在校期间与室友在宿舍里交感互动中形成的心理关系。[4]以往的研究没有对宿舍人际关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1.2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
丁剑指出宿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其他人际关系的区别在于:高度集中性、交错复杂性、易冲突性及影响的深远性。[5]
同时,宿舍具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重性。作为正式群体,大学宿舍是高校组织管理中最小的子系统,每个宿舍成员都必须遵守组织纪律或宿舍制度。作为非正式群体,大学生在宿舍里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和选择活动方式,可以自己处理个人的事情。因此,大学生宿舍既可以是高度心理相容的群体,也可能是心理不相容的群体。[6]
1.3宿舍人际关系的测量
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测量的研究主要有:杨荣[4](2005)针对师专生的宿舍人际现状自编的问卷包括宿舍人际关系主观体验满意度、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归因倾向以及应对方式三个方面。吴连海,钱兰英[7](2007)编制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量表包括宿舍人际情感融洽、宿舍人际行为沟通、宿舍人际区域差异、宿舍人际扰他影响。
就目前文献来看,学术界关于宿舍人际关系的量表的维度和项目没有统一的规范,对宿舍人际关系没有一个系统、标准的评定。往往已编制量表无常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2.我国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主要内容
目前,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本身的研究;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
前者主要集中于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特点的纵向变化和横向比较、对策分析、个别院校的现状研究等。而后者主要集中于父母教养方式、人际归因、主观幸福感等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2.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2.1.1人口统计学变量
对于宿舍人际关系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生源差异、是否为独生子女差异、专业类别差异等的研究。但由于各自研究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样本不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吴连海,古全美(2008)[8]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不存在性别和学科差异,但在个别因子上男女和文理科学生存在差异,并且认为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岁年级的变化大致呈V型。王甫勤(2008)[9]研究发现,寝室人际关系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条件、学科、年级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1.2管理制度
陈青萍(2002)[10]的研究表明,不同性格特征组合的宿舍气氛好于性格特征相同的宿舍,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混合宿舍人际关系融洽程度优于同专业的学生宿舍,并因此建议学校实行互补式的搭配住宿方式。岳庆利等(2004)[11]的研究表明,学校的管理因素包括公寓社会化管理水平、院系辅导员的重视、班级自身的管理等并没有被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显示体育大学生对外来因素介入宿舍生活的要求不是很强烈,宿舍生活自主化倾向明显,需要加强引导的力度。
【关键词】 幸福;自我评价(心理学);统计学;学生;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161.5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59-02
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历来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多数研究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主要探讨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毕节学院、邢台学院、池州师专、中国海洋大学、昌吉学院、重庆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大专院校9所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贫困生有效问卷708份,非贫困生问卷345份,非贫困生来自同时测试的学校或班级。贫困生的筛选条件为:(1)按照每所学校所界定的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来选取;(2)依据辅导员的评价以及领取学校贫困大学生补助金的人员名单进行辅助区分;(3)问卷中设置不同层次的家庭收入,由学生自填辅助筛选。被试的专业除医学类外,其他各个专业都有涉及,如农学、化学、物理学、国际贸易、中文、化工、艺术、法律、电子、信息、机电等专业。
1.2 方法 采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1]测查受试者目前所体验到的幸福程度。该量表包含2个部分:总体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问卷。总体情感指数由8个项目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内涵;而生活满意度只有1项。根据国内姚春生(1995)等[2]的资料,该量表的重测一致性系数为0.84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7。
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以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情感指数为因变量,以年级、专业和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专业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情感指数上主效应显著,而年级与性别在幸福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交互作用显著;专业与年级在幸福感指数和情感指数上交互作用显著,性别和年级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专业在情感指数和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的主效应检验 将所调查的专业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由多元方差分析可知,专业在情感指数、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分别存在主效应。见表2。
事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在情感指数上表现为艺术>工科>理科>文科,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表现为艺术>工科>文科>理科。
2.3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 见表3。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收入对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非贫困生的总体情感指数均值高于贫困生总体情感指数均值,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在生活满意度上,2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高于贫困生。
3 讨论
张玲[3]发现,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差异都不显著;余鹏等[4]对普通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发现,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性别和专业差异。笔者的研究也显示,年级和性别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但在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上专业间的差异与情感指数相似,表现为艺术>工科>文科>理科。由于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由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组成,故情感指数对幸福感指数的预测更大,与前面稍有不同的是工科与文、理科之间的差异显著,文科高于理科,说明工科和文科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同时证明了主观幸福感更多的体现是主观上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由满意度决定。
该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情感指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是非贫困生高于贫困生。佟月华[5]的研究发现,低收入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整体情感指数和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低收入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与普通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生活满意度上与严标宾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都认为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是由于贫困生的经济状况不能满足当前学习和社交方面的需要而对生活表现出的态度,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自信,但同时衣着、学习条件上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导致对生活的不满,引感上的消极体验。
4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2.
[2] 姚春生,何耐灵,沈琪,等.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有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6):256-257.
[3] 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余鹏,宿淑华,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0):43-44.
[5] 佟月华.低收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4):294-295.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抑郁;喹硫平;舍曲林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048-02
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在精神分裂症中抑郁为一种常见的症状,患病的任何时期均可能出现并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会有自杀行为发生[1]。虽然目前关于是否能够采用抗抑郁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的抑郁症状进行治疗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但是相关报道表明,其效果较为显著。我们对近期来我院就诊的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舍曲林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疾病的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所有研究对象均资料完整。其中男112例,女58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6.3)岁,首诊年龄20~45岁,平均(34.1±5.8)岁,病程1.5~16年,平均(7.94±1.18)年。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并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所有的研究对象在纳入研究前均经过1周的药物清洗期。对照组患者采用喹硫平(生产单位: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42,规格:100 mg)进行治疗,以50 mg/d作为药物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用量,1周内增加至(600~750)mg/d;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舍曲林(生产单位: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41,规格:50 mg)进行治疗,喹硫平的使用剂量及方法同对照组,舍曲林以50 mg/d作为药物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用量可增加至100 mg/d。所有药物的服用方法均为午、晚两次,治疗时间为8周。在试验过程中其他的不在治疗方案之中的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停用。如果患者失眠严重则对症处理,可以使用普唑仑或氯硝西泮进行治疗,采用盐酸苯海索对试验中有急性肌张力障碍等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
1.3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评定
治疗效果的评定使用PANSS[3]、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4],分别于基线、治疗后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各评定1次,不良反应的评定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3]。观察组患者在入组时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检查等项目。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本次研究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方差分析对计量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的两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时间点PANS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Kay’s得分在第2周末、第4周末及第8周末与基线比较降低,对照组第4周末、第8周末与基线比较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得分及PANSS量表总分在第4周末、第8周末与基线比较降低,对照组第8周末与基线比较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CGI评分比较
观察组CGI评分第4周末、第8周末与基线比较降低,对照组在第8周末与基线比较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采用TESS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定,其中恶心、口干、震颤及便秘、头晕等为两组患者较常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观察组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9(9/85),对照组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9%(13/8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会受到抑郁症状的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会使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复发率增加,甚至会增加患者发生自杀的风险[2,5]。有报道表明,与单独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对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舍曲林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6],治疗时间缩短,在SSRI类抗抑郁药物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Kay’s得分在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使其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该作用可能由喹硫平直接产生,喹硫平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5-HT2A受体及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完成;也可能由去甲喹硫平间接产生,去甲喹硫平可能通过拮抗NET、5-HT2C受体及部分激动5-HT1A受体起到对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8,9]。舍曲林能够抑制5-HT的再摄取,在SSRI中,舍曲林是仅有的一种能够显著抑制多巴胺再摄取的药物[7]。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阴性症状得分在第4周末、第8周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喹硫平联合舍曲林能够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得到有效快速的改善,安全性较高[10,11]。
综上所述,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效果比单独应用喹硫平治疗更快,使患者抑郁症状及阴性症状更早地得到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武,胡春凤,詹来英,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测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2):89-91.
[2] 雷小燕. 利培酮联合艾司西肽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64-65.
[3] 程闯,张新风. 阿立哌唑合并康复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3):34-36.
[4] 马筠,李轶琛,李毅,等. 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J]. 精神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2):127-130.
[5] 侯凌峰,张东升,王小红,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病期症状归因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2,41(11):1137-1138.
[6] 王仁峰,唐茂芹,米国琳,等. 喹硫平合并合曲林治疗伴抑郁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27-429.
[7] 陈哲.舍曲林临床应用现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3):283-284.
[8] 周多斌,刘丽娜. 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5):329.
[9] 薛爱兰. 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对早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122-123.
[10] 金雅君,陈致宇. 国产舍曲林与进口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对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9):50-51.
【关键词】大学外语学习者 负动机 影响因子 比较研究
引 言
负动机是由于外部因素及与之相关的内部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学习动机下降。在外语教学中,负动机的内涵有三个前提:①外语学习者应具备原有动机基础,有学习和运用目标语言的兴趣与意愿;②负动机是由外部负面因素的直接影响或由外部因素引致学习者内部因素的消极蜕变而导致的学习动机下降,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转移有本质区别;③负动机现象用于描述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下降或衰退过程,具备可逆性,其动机恢复过程被称为 remotivation,而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的完全丧失“去动机”,则无法恢复。因此,负动机指由于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而直接引发抑或因外部因素引起内部因素的负面变化而导致的原有动机下降。
本研究将以陕西某中医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对象,探索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动机现象。
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220位陕西某中医学院全日制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大学一年级120名学生和大学三年级100名学生,所有的学生均来自医学相关专业。
3.实验工具和过程
该问卷是依据D?rnyei(2005)负动机研究框架所采用的问题改编而成,所有的负动机因素归纳为四大类,有教师、学习者、教材和学习环境。每一个大类都包含五个基本项,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D?rnyei的负动机研究模型。本实验共发放问卷 220 份,回收有效问卷220 份。
本实验由两阶段组成。第一阶段采用书面反馈的方式,观察和归纳受试的负动机状况。第二阶段为自编调查问卷表,问卷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并结合第一阶段的定性分析结果进行改编,力图囊括各层面负动机影响因素。在正式实验前,曾进行问卷预测以修正部分题项,最终确定题项 20 个,预测的问卷整体信度值(Cronbach α)达到 0.79。
3.数据收集
第一阶段书面反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解析,第二阶段的问卷数据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和 t 检验,最终获取的定性、定量结果互相验证、互为补充。
结果与探讨
1.负动机因素问卷调查
参与填写问卷的有220名学生, 有效问卷为220份,在这220份问卷中有191名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存在负动机。在之后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主要影响的负动机因素依次为:教师因素(占总体比例6%)、教材因素(占总体比例的19.1%)、学生因素(占学生总体比例的21.4%)和学习环境(占总体比例的40.5%)。在四个负动机影响因子中,学习环境成为最主要的负动机影响因子。而教师因素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的主要负动机因素。在学生因素方面,个人信心、个人努力和学习策略成为学生主要负动机因子,但是这个结果与周慈波(2012)、D?rnyei (2005)的研究均不一致。在教材因素中,“教材中设计的交际活动不多”这一因素成为学生的主要负动机因子。在学习环境因素中,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英语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不相关”这一因素成为主要的负动机因子。综合上述,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普遍受到教师、学生、教材和学习环境四个负动机因素的影响。
2.两个年级三个不同水平组之间的横向比较
为比较两个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负动机影响程度差异,笔者对两个年级学生的负动机影响程度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横向比较中,首先把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组:一年级的学生根据其高考英语成绩把他们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三年级的学生根据其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两个年级各个水平组所占的比例(如图1)。
首先对大学一年级的三个不同的水平组之间,受到的负动机影响程度进行比较,用单因素ANOV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三个不同的水平组在学生因素方面的p值低于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三个因素方面的p值均高于0.05,三个水平组在三个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三个不同的水平组进行比较,用单因素ANOVA进行比较分析,(如表2)。发现,一年级的学生三个不同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只有在学生个人因素中三个水平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值为0.000。之后对三个不同的水平组的均值进行比较在教材因素中,高分组的均值(3.44)高于中间组的均值(3.40),而中间组均值高于低分组均值(3.06),说明在教材因素中,高分组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环境因素方面,高分组的均值(4.07)要高于中间组的均值(3.64)和低分组的均值(3.38),说明在学习环境因素中,中间组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低分组和高分组;在教师因素中,低分组均值(4.09)高于中间组的均值(4.069)和高分组(4.066),说明在教师因素中低分组受到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中间组和高分组。在本研究的数据处理中,均值越高代表受到的因素影响的程度越不明显。
之后对大学三年级的三个不同水平组进行比较,用单因素ANVO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三年级的三个不同水平组在受到四个负动机因素的p值均高于0.05。说明在三年级的三个水平组受到四个负动机影响程度差异不显著。
在大学三年级的三个分数组之间的sig值均大于0.05(如表3),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三个分数组在这四大类负动机影响因子中差异不显著。之后对这四大类负动机影响因子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教师因素中(如表4),中间组的均值(3.48)略高于高分组(3.18)和低分组(3.41)(如表4),在大学英语学习中,中间组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要低于低分组和高分组,高分组受到教师因素影响比较严重;在学生个人因素上,高分组的均值(2.70)要高于中间组(2.60)和低分组(2.42),在英语学习中出现负动机的归因中,高分组倾向于归因一些外部因素等可控制因素,而低分组和中间组更多归因于自身因素;在教材因素方面,高分组的均值(3.03)高于其他两个组,高分组的学生受到教材的影响要低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环境方面,高分组的均值(3.13)低于低分组(3.27),低分组均值同时高于中间组(3.25),高分组和中间组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要高于低分组,说明在学习环境因素中,低分组受到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高分组和中间组。
3.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负动机影响程度的纵向比较
表5中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负动机影响因子影响差异显著。如上表格四大类因素的sig值低于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两个年级的均值比较,发现在四大类影响因素中,三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的负动机影响程度都要比一年级的学生程度深。
在横向对比中,把两个年级分成三个不同的分数组,代表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在两个年级三个不同分数组的学生中,可以看到其受负动机影响程度的差异不显著;在一年级不同组的横向比较中,因学生个人因素造成的差异sig值为0.000,低于0.05,说明三个水平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在后面的多重比较中,可以看到低分组的学生和高分组的学生在个人因素负动机影响之间的sig值为0.00,小于0.05,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大学三年级的三个分数组之间的sig值均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三个分数组在这四大类负动机影响因子中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受到教师、教材、学生个人和学习环境四个负动机因素的影响,并且在两个年级受到影响程度差异显著:两个年级的三个不同的水平组,只有中间组存在的差异显著,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不显著。
教学启示与建议
对两个年级的负动机影响因子及影响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负动机,而且比较严重。这与国内的研究均一致(刘静,2011;张凡,2011;王静,2011;于莹,2012)。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因素、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友好的课题环境和枯燥乏味的教材等。因此应寻求一些实用可行的方法去减轻或消除学生的负动机或者增强学生的动机。
第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确定其长期及短期目标,肯定并鼓励学生短期目标,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快乐,是教师的责任。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英语学习中的负动机因素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多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第二,创造宽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创造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首先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管理上,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降低学习中的焦虑度,是减少“语言学习环境”负动机因素的影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第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的选择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针对学习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进行充分地补充和发掘,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声光动画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融入到课题中,成为对教材讲解的有力辅助,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材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结 语
本实验尝试探索教师、学习环境、教材和学习者四类负动机影响因子对非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外语学习者的不同影响程度,对比两个年级受试的负动机表现及其影响程度差异,以期为高校外语教育实践者提供有效借鉴。但是,对于社会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动机的影响没有涉及,这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Arai K.What ‘Demotivates’ Language Learners? Qualitative Study on De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Learners’ Reactions[J].Bulletin of Toyo Gakuen University,2004(12):39-47.
[2]Dornyei, Z.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in action [M].London: Longman,2001:156-174.
[3]Gorham & Christophel.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acher behaviors as motivating and demotivating factors in college munication Quarterly,1992(4):239-252.
[4]周慈波,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12(1):48- 55.
[5]潘正凯.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动机衰退现象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1-109.
方法:选择10例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正颌外科手术术式均为上颌Le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切骨术+颏部成型术)的伴有下颌左右不对称的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术前1个月(T0)和术后6个月(T1)进行三维CT(3DCT)扫描。在CT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确定软组织标记点和变量并测量计算,从而进行三维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凹面型及面部偏斜畸形均得到明显矫正,口内牙牙合关系理想、稳定。术后软组织变量的测量结果:鼻基底宽度、鼻翼宽度和上唇峰宽度明显增大;口角宽度、下颌宽度、颏唇角和下颌宽度角明显减小;上唇及颏部的不对称率明显改变。结论:①伴有下颌骨不对称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其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各项测量指标均有明显改变,患者的软组织外貌得到明显改善;②三维CT可以更精确的反映出颌面部软组织的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骨性Ⅲ类错牙合;软组织;双颌手术;三维重建头影测量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277-04
3-Dimensinal evaluation of soft tissue cephalometric analysis after bimaxillary surgery in skeletal Angle Ⅲ
YIN Xiao-juan,ZHANG Miao-miao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School of Stomatology,Hae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erbin 150001,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3-dimensional cephalometric changes in the soft tissue of the skeletal classⅢ malocclusionpatients with facial asymmetry by orthodontic-surg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samples consisted of 10 audlt Skeletal classⅢ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thodontic-surgical treatment using 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Maxillary Osteotomy Lefort Ⅰ+Genioplasty.3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s were taken 1 month before (T0) and 6 months after (T1) bimaxillary surgery.R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 mode is in CT post-processing workstation. The landmarks and variables of soft tissue were determined and measured to 3D cephalometric analysis. Results Concavity and facial asymmetry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cted.The relationship of dental articulation were stable and perfect.The measurements of soft tissue variables after surgery: The width of nasal base, alae nasi and upper cupid bow point were significant increase.The width of cheilion and mandible were obviously decreased.The angle of LL-B'-Pog' and Go'-N'-Go' were evidently diminished.The rate of upper lip and chin dissymmetry were strikingly changed. Conclusion ①Satisfactory physiognomy of soft tissue can be obtained with bimaxillary surgery in severe 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 lusions with facial asymmethy;②The 3-dimensional CT can precisely reflect characteristic of soft tissue in Maxillofacial region.In clinically,3D cephalometric analysis has a more use value.
Key words: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lusion;soft tissue;bimaxillary surgery;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ephalometric
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牙牙合面畸形之一,而渴求通过正畸-正颌矫正来改变自身原本不协调的软组织外貌的患者也逐年增多,这同时就提高了对医师在Ⅲ类错牙合畸形诊断和治疗水平方面的要求。应用3DCT头影测量分析来设计矫治计划、评价并预测治疗效果已经成为当前口腔正畸医师与颌面外科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应用3DCT扫描时可以根据其设定的分辨率不同来分别观察软硬组织的三维影像,其成像真实、无叠影、清晰度高、组织对比良好,相比传统的二维测量分析更精确,可信度高[1]。本研究的目的:利用3DCT及其后处理工作站,研究伴有下颌骨不对称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软组织的三维变化。
1 材料和方法
1.1样本选择:自2009~2011年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10例伴有面部不对称的骨性安氏Ⅲ错牙合成年患者作为实验样本。选取标准:①年龄18~30岁,汉族,仅存在骨骼发育畸形且下颌偏斜,无病理学问题、综合征及外伤,未曾接受过任何正畸治疗;②经测量分析得:ANB<0°,WITS值≤-7mm,IMPA≤82°;③征得患者本人知情同意并签定协议书,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1.2实验方法:本研究选用飞利浦Brilliant iCT,扫描层厚0.2mm。受试者在术前1个月(T0)和术后6个月(T1)时分别进行三维扫描,扫描者均采取正中仰卧位、上下唇自然放松,扫描整个颌面部。
1.3软组织各项指标的测量(如图1~2,见表1)。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患者两个阶段的测量结果,计算其均数和标准差。
2 结果
2.1水平向变化(见表2):鼻部、口角及上唇处相关标记点及变量在宽度上变化显著。鼻基底宽度(Ac-Ac)明显变大(P<0.01),鼻翼宽度(Al-Al)及上唇峰宽度(ULP-ULP)均变大(P<0.05),口角宽度(Ch-Ch)减小(P<0.05),同时下颌宽度(Go'-Go')的减小尤其显著(P<0.01)。而下唇唇红缘处断裂点间的距离(LLP-LLP)无明显变化(P>0.05)。
2.2 垂直向变化(见表3):整个唇部在垂直向上无明显改变(Sn-UL、UL-Stm、LL-Stm、UL-LL;P>0.05)。对于下面高而言,鼻下点与软组织颏下点间的距离(Sn-Me')减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软组织投影角度的变化(见表4):在角度的变化中,颏唇角(LL-B'-Pog')的减小最为显著(P<0.01)。下颌宽度角(Go'-N'-Go')减小(P<0.05)。因为口角点Ch比上唇突点UL向后方移动的程度大,使得上唇投影角度(Ch-UL-Ch)减小(P<0.05)。鼻唇角(NLA)、UL-Stm-LL、Ch-Stm-Ch均无明显变化(P>0.05)。
2.4 对称性(见表5):在上唇,术前双侧口角点(Ch)到同侧上唇唇峰点(ULP)的距离明显的不对称,不对称率Q的均值为13%,术后双侧Ch-ULP的Q值减小,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变化(P<0.05)。同时,下颌体长(Go'-Pog')的不对称率变大(P<0.05),有统计学差异。而下唇偏斜量(Ch-LL)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
3 讨论
随着头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三维CT重建技术逐渐代替传统二维头颅侧位片在评价软组织的应用中。很多研究曾报道过正颌手术后面部软组织发生的变化。二维头影测量作为常规仪器评价侧貌变化尤其是硬组织,但是对于软组织而言不是最好的成像技术。由于放射影像的低分辨率和结构叠影使得软组织不能清晰的看到,因此出现标记点数字化偏差[2]。此外,常规二维头影测量成本高且放射量大。而三维成像技术简单、成本低、可重复性强。
本研究相对小样本量(10例受试者)是严格与选择标准相匹配的结果,为了排除研究设计中存在的缺点,减少人为误差。研究中所有受试者在经受正颌手术后软硬组织变量均发生改善,利用三维CT测量方法进行疗效评估。
本研究正颌手术所采取的术式为:上颌Le fort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切骨术+颏部成形术,通常认为经受双颌手术后的变化与经受单颌手术后的变化相似[3]。然而,有报道称双颌手术后患者软组织的变化比单颌手术有更明显的差异[4];相比单颌截骨术,预测性错误在双颌截骨术的患者中更常见。有学者解释此差异归因于双颌手术后软组织戏剧性的变化,尤其是在骨性Class III上下颌均发育异常的病例中[5]。
本文中的受试者接受正颌手术后,鼻部、上唇宽度变化显著(Ac-Ac,P<0.01;Al-Al和ULP-ULP,P<0.05,见表2),是因为采用了上颌前徙术(Lefort Ⅰ型截骨术)。通过上颌骨块前移并旋转,来调整牙合平面的偏斜,附着在硬组织上的软组织也随之发生改变。Jung等曾报道,即使没有进行实际的上颌前徙术,鼻宽度仍会有轻微的变化,因为单纯的下颌后退术可以通过口轮匝肌连续性和软组织张力来间接改变鼻的位置[6]。骨性Class III偏牙合患者经过下颌后退术(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和颏部成形术后移并逆时针转动下颌骨,矫正前突及偏斜的下颌骨,口角宽度及下颌宽度均明显减小(Ch-Ch,P<0.05;Go'-Go',P<0.01)。
上唇、上唇唇红以及上下唇的高度改变并没有统计学意义(Sn-UL、UL-Stm、UL-LL,P>0.05,见表3)。骨性Class III错牙合患者术前下唇的位置受下切牙点位置的影响。然而,正颌手术后,下唇位置将受上切牙点位置的影响[7]。面下1/3高度Sn-Me'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硬组织面下1/3高度明显减小一致[9],但程度不同。下唇相关高度的值无变化(Sn-B',Stm-B',P>0.05),这要归因于下颌后退术和颏成形术,使下颌后上移位,颏部前上移位,而且,术后软组织垂直向的变化仍很难预测。Jung等[6]曾报道,与前后横断向相比较,软组织在垂直向上并没有严格遵循其相对应的硬组织发生改变。
尽管下颌投射角、Stm-横断投射角和鼻唇角(Ch-LL-Ch,Ch-Stm-Ch,NLA)均有减小,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上唇投射角(Ch-UL-Ch)显著减小(P<0.05)。这些相对变化是由于UL、Stm、Ch、和LL不同的移动型式和移动量。由于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和颏部成形术的施行,颏唇角(LL-B'-Pog')和下颌宽度角(Go'-N'-Go')明显减小(见表4)。术前下颌骨前突,颏部软组织紧张,伸缩时牵拉上下唇向下;而当术后获得正常位置时,软组织除了与硬组织协同移动外,还将受到软组织张力的影响。
关于骨性Class III偏牙合患者对称性变化的研究通过采用日本学者加藤提出的非对称率(Q)参数来帮助比较手术前后变量在两侧存在的差异,公式为:Q=(G-K)/G*100%,G为左右颜面结构标志点距中线的较大值,K为较小值。一般认为非对称率Q小于10%可视为相对对称;而若大于10%则应视为不对称[8]。经比较发现:在上唇,术前双侧口角点(Ch)到同侧上唇唇峰点(ULP)的距离的不对称率(Q)均值为13%,术后双侧Ch-ULP的Q值为5%,明显减小(P<0.05)。同时,软组织下颌体长(Go'-Pog')的不对称率增大(P<0.05),偏斜侧软组织下颌体长增加,明显大于非偏斜侧,这与硬组织的测量结果相一致[9]。而下唇偏斜量(Ch-LL)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这可能是由于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使下颌后退的同时将所形成的远心骨段整体向非偏斜侧移动。下颌骨前部附着唇组织的硬组织在手术前后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下唇突度(LL)到两侧口角点(Ch)之间的长度不会发生显著改变,下唇偏斜量在手术前后也就没有统计学改变(见表5)。
综上所述,经过三维头影测量分析显示,骨性Class III偏牙合患者经过正颌手术后软组织外貌发生明显的改变。所有受试者术前存在的凹面型、突出的下唇及偏斜的颏部均得到改善和矫正,并使之接近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研究表明,骨性Class III错牙合患者软组织变化的程度、范围与其对应的硬组织是相一致的(垂直向上稍差些[6]),且有一定比率。关于双颌正颌手术后软硬组织移动的位移比率如何,将成为笔者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迄今为止,很少有文献集中研究骨性Class III错牙合经过正颌外科手术后软组织的长期变化和稳定性。通常软组织水肿和再适应会在术后6~12个月后消退,但是下唇和颏部的变化会一直持续发生至术后3年。对于骨性Class III错牙合患者正畸正颌治疗结束后软组织稳定性的研究也将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来完成。
4 结论
4.1伴有下颌骨不对称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双颌手术后,其软组织在三维方向上有明显改变,患者的软组织外貌得到明显改善。
4.2三维投影测量分析与常规的二维分析体系相比,可以更精确的反映出颌面部软组织的特征,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Moschos A,Papadopoulos.Three-dimensional fetal cephalometry:An evaluation of the reliability of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s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T reconstructions and on dry skulls of sheep fetuses[J].J Cranio Maxillofac Surg,2005,33:229-237.
[2]Soncul M,Bamber MA.Evaluation of facial soft tissue changes with optical surface scan afrer surgical corrertion of class Ⅲ deformities[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4,62:1331-1340.
[3]Proffit WR.Treatment planning:the search for wisdom.In:Proffit WR,White RP Jr,eds[M].Surgic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St Louis,Mo:Mosby-Year Book,1991:142-191.
[4]Eckhardt CE,Cunningham SJ.How predictable is orthognathic surgery[J].Eur J Orthod,2004,26:303-309.
[5]Ayse Tuba Altug-Arac,Halise Bolatoglu,Ufuk Toygar Memikoglu.Facial Soft Tissue Profile Following Bimaxillary Orthognathic Surgery[J].Angle Orthod,2008,78(1):50-57.
[6]Jung YJ,Kim MJ,Baek SH.Hard and soft tissue changes after correction of mandibular setback surgery: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using computerized tomography[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9,107:763-771.
[7]Yong-Kyu Lim,Eun-Hye Chu,Dong-Yul Lee,et al.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soft tissue change gradients after mandibular setback surgery in skeletal Class Ⅲ malocclusion[J].Angle Orthod,2010,80:896-903.
[8]胡 静,王大章.正颌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