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时间:2023-07-17 17:2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产业发展路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第1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路径;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旅战略性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1 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2011 年以来,丽水市陆续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等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发展方向。丽水市地处浙西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界处,市域面积173万hm2,其中山地占88.40%,森林覆盖率达80.79%,具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13 年丽水市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年,丽水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状态下以民宿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也快速兴起。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而以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蔬果采摘等个性化生态旅游渐成趋势。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产业链长的特性。一方面,乡村旅游是生态农业的传播纽带和营销载体,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灵魂,有助于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基础、人才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存在耦合关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

2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特点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1]。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2],主要分为3种方式: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5类模式(表1),其中各模式还可以重叠交叉。

3 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掌握市场动态,明确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导向

丽水市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绵延起伏、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政府关于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新业态都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展开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调查,摸清现状,掌握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去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契机,寻找产业融合切入点;必须以新角度研究分析市场,挖掘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共性,才能发掘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在掌握“农”“旅”2个产业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3.2 整合资源,构建新型农、旅融合产业链

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4条路径[3]。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的整合,满足旅、农融合需要以及新型业态自身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增强农业被动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丽水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利用乡村旅游功能,融入特色生态农业内容,对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3 建设软环境,建立农、旅融合协调组织

乡村旅游是阻止农业衰退、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4]。重视乡村软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建设,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环境等软环境仍存在“短板”,需迎头赶上。通过软环境建设,确立农、旅融合的协调组织,发挥组织效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参与各种有利于营销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如合作社、协会、公司/企业等,是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力措施。政府可利用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搭建平台,建立起基于政府、乡村、社会间有利于信任、规范、学习、创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增强其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的功能作用。

3.4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完善有利于农、旅融合的市场经营制度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以生态农业创意为特色,从生态、审美、康体疗养等角度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比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花卉苗圃果园,特色养殖园、生态休闲庄园等,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此外,完善市场经营制度,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银行贷款贴息的形式对农户和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形式形成生态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资金需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明晰的契约关系,从利益角度来锁定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制定联盟之间的规则以及分工合作、运营的规章制度、各类商业活动的制度等,实现利益的锁定。

4 参考文献

[1] 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1):67-68.

[2] 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第2篇

[摘 要] 目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文化资源和科教资源丰富、地理区位条件优越;劣势明显存在:产业内部结构不

>>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 供给侧改革下的黑龙江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对发展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思考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金融支持黑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调查研究 “龙江文化”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的现状、挑战及路径 黑龙江省石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文化发展与教育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黑龙江省乡村林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 浅谈提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09.01

[3]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2009

[4]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R].2008

[5]宋魁.建立黑龙江省旅游集散中心带动旅游发展[EB/OL].

[6]胡惠林.关于区域文化产业战略与空间布局[J].山东社会科学.2006(2)

[7]张旭东,宋丽丽.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7(9)

[8]王丽岩.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黑龙江大学,2010

第3篇

     

连续两天来,县委书记陈xx分别到乌烈镇、石碌镇及叉河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开展遍访脱贫户活动,进一步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高质量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Xx日下午,县委书记陈xx到乌烈镇白石村,与该镇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交谈,了解他们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相关部门、镇村干部及工作队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篇文章,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抓手,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要把握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找准有效衔接的着力点,做好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以及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确保脱贫群体就业有岗位、劳动有收入、生活有保障,保障脱贫不返贫。驻村工作队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示范引领的作用,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在白石村,陈xx详细了解白石黑米的种植、销售等情况。据了解,“白石黑米”被列入县政府“一村一品”发展项目,2013年注册成地域性商标“白石黑米”,目前全村种植面积约1000亩。他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基础,要加快推动产业发展,做好产业帮扶,充分发挥白石村的区位优势,做大做强黑米产业,努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品牌,提高黑米知名度,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陈xx还遍访了片石村脱贫户符群芳。

 

xx日上午,县委书记陈xx到石碌镇片石村,查看村庄规划、房屋建设、人居环境,听取镇村干部汇报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以及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重点、难点等情况。他强调,要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各项衔接政策,结合实际推动政策落地生效,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有序衔接乡村振兴。要科学谋划,找准发展路径,加快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要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要加强工作统筹,组织做好迎接国家、省考核评估工作。

 

在孔车村,陈xx实地调研了昌江富宝鸽子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合作社产业规模、经营模式、市场行情、发展前景,以及吸纳村民就业增收等情况。他强调,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政策保障和技术、资金支持,助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合作社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吸纳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拓展群众增收渠道。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优势产业,提振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发展的信心,增强村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乡村振兴强大合力。

 

陈xx还遍访了片石村脱贫户刘因越、刘亚出,以及孔车村脱贫户张育民。

 

xx日下午,陈xx到叉河镇叉河村和坎头村开展遍访脱贫户活动,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纵深发展。

 

在叉河镇叉河村的脱贫户豹英娇家里,陈xx与她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其住房保障、教育资助等政策落实情况。得知豹英娇夫妇目前在昌江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务工,家里还圈养牛和猪,人均年收入约有2万元,并获得省脱贫光荣户的称号,陈xx十分高兴,鼓励她和家人要坚定信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勤劳的双手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在坎头村脱贫户林燕英家里,陈xx认真询问其住房、务工、子女接受教育及种养殖情况,鼓励她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让生活越过越好。

 

第4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0引言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江苏作为“鱼米之乡”和沿海发达省份,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引起关注。高卓、王健(2018)[1]分析了农业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王玮、黄春晓(2018)[2]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现状和发展路径;蔡宇超、唐依依(2018)[3]研究了江苏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本文拟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规划视角提出优化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策略。

1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意义

促进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传承优秀农耕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1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

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城乡差别是重点。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是解决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作为城乡差距最小省份,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改善农村民生,优化城乡布局,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可以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1.2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

农业现代化是彻底走出传统农业社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有多种发展路径,休闲农业是一种重要路径,有利于实现江苏的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江苏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立,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

1.3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城乡消费升级

农业休闲小镇扩大了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厌倦城市生活的人们向往乡村田园风光,希望去乡村、小镇、田园去旅游和体验生活,去升级消费层次;另一方面,地处乡村和小镇的人们希望通过休闲农业发展来实现现代化和收入提高,当地居民提高收入后也可以更好地消费和生活。

1.4有利于江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

江苏“鱼米之乡”特色鲜明,耕读文化传统深厚,历史上就是最富庶之地,也是南北文化交汇区域,农业文明源远流长,人文景观遍地皆是,风格迥异的吴韵汉风概括了江苏的文化特征,“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优秀文化传统需要进一步传承创新,休闲农业小镇可以有效地担负起这个重大历史责任。

2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江苏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海大湖省份,省内基本都是平原,河网密布,农业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条件较好,但是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2.1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乡村环境面临污染破坏风险

作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沿江城市群主要组成部分,江苏省是工业最发达省份。拓展的城市、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等不断侵蚀乡村资源,在沿江和苏南地区尤为明显,太湖、淮河等环境治理压力大,农村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水、土壤、空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休闲农业发展。

2.2城乡差距使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休闲农业小镇需要现代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支撑,作为乡村建设较好省份。城乡差距和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影响了乡村地区的现代化,也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2.3文明建设不足,优良传统文化传承不够

作为文明繁盛之地,有“天下才子出三江”之说,江苏为三江之首,耕读传统深厚,南北交汇的地理区位和通江达海的开放胸怀,使江苏文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乡村地区相对较为封闭,苏北农村尤甚。乡村封建思想影响和市场经济冲击,使优良传统文化没有得到较好传承,封建迷信、赌博、拜金等现象屡见不鲜,影响了现代农业休闲特色小镇发展。

2.4休闲农业特色没有凸显

鱼米之乡的农业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由于地域分割和过于强调农业某一方面优势,导致各地农业产业单一现象突出,苏南、苏北、沿海、沿江、沿湖、沿河及内陆各有优势产业,但是没有农事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度假、民歌民谣、节庆活动、手工艺品、特色农产、餐饮住宿、文化展示等综合考虑,影响了农业休闲功能发挥。

2.5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侵蚀

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围湖造田、填河造田等情形时有发生,使水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生态保护,很多地方农作物种植品种较为单一,河湖围网养殖较多,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过度,水乡田园风光遭到了一定破坏。

2.6现代服务支撑体系不足

现代特色小镇离不开现代服务体系支撑,很多特色小镇都是在传统小镇基础上建设,传统小镇处于城乡之间,缺少像大城市那样现代服务支撑体系,医疗卫生、休闲养老、购物娱乐、交通出行、教育培训、政府服务、餐饮住宿等较为缺乏,影响了休闲农业小镇建设。

3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规划策略

由于江苏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在规划建设中面临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建议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发展中,选用如下一些规划策略。

3.1立足鱼米资源,打造水乡特色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传统稻作发达区,水域面积比例较大,淡水资源丰富,坐拥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河流和湖泊,东临大海,可以大做水文章,突出水乡特色。像稻作、荷藕、芡实、螃蟹、鱼虾、海水养殖捕捞等资源丰富,阳澄湖大闸蟹、盱眙龙虾、金湖荷藕、长江三鲜、太湖三白名闻天下,在规划中,充分发挥水乡观光、农事体验、特色美食、休闲宜居、健康养老、会议会展等休闲农业产业。

3.2发掘文化资源,传承吴韵汉风

作为南北文化交汇之地,兼具南北方特点,沿江及苏南是吴文化发源地,吴语软侬,淮北又是楚汉风云之地,汉风浓郁,苏中两者兼具,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遗存和文明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和胜迹众多,历史遗迹和血脉中的文明,都值得充分发掘。

3.3注重城乡结合,发展生态优势

特色小镇是城也是乡,是城乡的桥梁,与城市相比生态优势明显,与农村相比,现代设施丰富。要注重城乡结合,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宜居之地,成为市民绿色家园和城市化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使生态特色贯穿在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始终。

3.4保护人文资源,实现古今融合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省份,人文荟萃,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徐州、扬州位列九州,南京是六朝古都,苏州地区为吴文化的中心,在众多人文资源和古城古镇中,可以追忆历史,在高铁高楼旁又可以感受现代,在规划休闲农业小镇中,保护好古迹,又体现现代文明气息,实现古今融合。

3.5结合功能分区,培育农旅混合城镇

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省各功能区逐渐明晰,相互有一定差异,发展路径也不同。苏南走在现代化前列,苏中苏北追赶越来越快。长江城市带、沿海经济带、长江城市群、江淮生态功能区特征明显,规划建设农旅混合休闲农业特色小镇。

3.6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宜居乡村

由于“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沿海发展战略等各不相同,又同时叠加在江苏,要充分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促进自身发展,在规划建设时,在国家各种发展战略叠加中找准自身定位,为国家发展战略添砖加瓦,规划宜居宜业现代休闲农业特色小镇[4]。

第5篇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中国乡村文化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浙江横店农民利用山川风物,打造逼真度高、价格低廉、风格多样、服务周到的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修建出万里长城、故宫、19世纪南粤广州城等场景,不仅为拍摄影视服务,而且成为新的旅游休闲景区,创造了震惊海内外的“横店模式。山西晋中榆次后沟村因有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跃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黄金旅蝣点。后沟村为此成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全国各地有不少被文化部命名的特色文化之乡,如“风筝之乡”、“唢呐之乡”、“竹编之乡”、“陶艺之光”、“剪纸之乡”等,这些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转贴于

第6篇

?启示一:因地制宜的灵活施策方式是破解彝区贫困整体性与帮扶精准到户之间矛盾的有效路径

在凉山彝区,由于贫困村内农户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接近,且面临的发展困境较为相似,因此,在此类地区单纯强调帮扶政策的“精准到户”可能导致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趋于加剧。随着对贫困户帮扶力度的不断加大,非贫困户累积的不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彝区贫困村大规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后,参与项目的贫困户获得了高额的建房补贴,进一步加剧了非贫困户的不满情绪,贫困村内贫困群体与非贫困群体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

为缓解非贫困户与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喜德县在坚持精准扶贫根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施策方式增强政策的区域适应性,扩大政策惠及范围。如制定了“两个60%”的政策,即在易地扶贫搬迁等帮扶力度较大的项目允许60%确实有需要的非贫困户按照补贴金额的60%享受政策,从而有效缓解了农户之间的矛盾。同时,增强非贫困户在扶贫项目中的参与性,为非贫困户提供了多种参与扶贫项目的方式,在发挥项目对贫困户帮扶作用的同时,也带动了非贫困户的发展。喜德县充分认识自身贫困的特殊性,通过灵活的施策方式,尽可能使帮扶政策惠及更多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非贫困群体与贫困群体之间的矛盾。

?启示二:引导农户以多种方式合作是弥补民族地区贫困主体发展能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受限于薄弱的经济基础,凉山彝区面临着更为严重的人力资本匮乏、积累能力有限、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彝区乡村具有以家族支系成员间危机互助为主的非正式合作传统,以集体经济和合作社为组织载体的现代合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在这一区域则相对困难。自我发展能力有限与合作机制T乏的矛盾,使彝区贫困农户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无法分享乡村经济发展成果。

为弥补单个贫困农户发展能力的不足,喜德县将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构建合作机制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发挥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与农户、社会组织与农户以及农户之间资源互补、共同发展的作用。如整合涉农优惠政策扶持种养殖大户300户,引导彝族企业家、外出务工者返乡投资、创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发展集体经济,拓展贫困农户增收渠道;鼓励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如产业发展周转金的合作使用模式等,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能力不足及非贫困户在扶贫项目中参与度不足的双重问题。

?启示三:创新扶贫资源投入机制是解决

彝区贫困恶性循环问题的重要方式

为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促使外部帮扶投入转化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喜德县根据区域民族习惯特征和发展现实需求改革扶贫资源投入方式,建立了以长效脱贫为目标的扶贫资源投入机制。如为防止扶贫资金被用于消费支出,喜德县规定,各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以及用于产业发展的贷款、基金等不能直接支付现金,而是由贫困户提出生产需求,村“两委”组织专人采购,以生产资料形式交给农户。同时,为激发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喜德县与各村对口帮扶机构及社会组织共同协商,改变简单的物质投入式帮扶方式,探索建立了以能力建设为目标的参与机制。通过扶贫资源投入方式的创新,喜德县有效解决了因特殊的消费与储蓄行为所造成的贫困恶性循环问题,使贫困人口跳出“贫困陷阱”,形成地区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的良性发展道路。

?启示四:引导民族文化传承与更新是破解彝区民族文化独特性与脱贫路径现代化间

矛盾的关键内容

第7篇

关键词:河北省;旅游产业;融合;升级

河北省坐拥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其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奇特自然景观吸引众多的游客。文化是旅游中核心的组成部分,精神文化需求已成为当代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旅游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是未来旅游也的发展方向。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类辐射面广、带动性强、联系度高的行业,势必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坚实力量。

一、河北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快速的几个省份之一,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2013年,河北省拥有的旅行社近一千五百家,其中不乏一些国际性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大部分都是包揽了一整套的旅游项目,从旅游路线的设计乃至旅游产品的开发等等都在其中。这种包揽式的旅行社经营模式带来的是过于表面化的经营,员工无法截取到工作中的重点,而多数旅行社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止于采买上,并不会实质性的去开发,相似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导致了一部分旅行社失去发展的潜力。即使存在少数旅行社设立了旅游产品研发部门也无法设计出与市场相符合的旅游产品。而各个旅行社之间缺乏合作,大部分旅行社都是在市场中孤军奋战,无法形成规模。而河北省旅行社在经营策略上采取的是浮夸的广告策略,以压低参团价格来吸引游客参团,而低价游无法使旅行社获利,旅游社便在旅游购物上“做文章”。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旅客的切身利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活动。在旅游产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已严重妨碍了河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河北省旅游主业的分类

河北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型和社会文化型。是根据著名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开发出的旅游产业,例如:景点、纪念馆、展览馆等等。还有由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业,例如:名人园、文化公园等等。历史文化型旅游产业是一种偏文化意蕴旅游类型。社会文化型旅游产业由社会文化资源开发出的旅游类型,以民俗风情为主要代表,是一种偏休闲娱乐意味的旅游产业类型。例如:民俗风情馆、农家乐等等。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应认清自身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形成良性的旅游产业新气象,形成鲜明的河北省旅游品牌形象,提升服务品质,增强河北省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旅游产业发挥出最大的优势——经济发展的带动性。使河北省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领头羊,促进河北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河北省旅游产业融合与升级优化的路径

文化是旅游行业中的核心部分。在当代,许多地区都在争夺历史文化名人,比如:故乡、李白的故乡。对历史名人的争夺实质上是旅游文化资源的争夺,仅有自然景观的旅游景点是没有灵魂的,也无法提升其附加价值。在河北省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中,将文化资源融合于旅游产业是目前最科学的一种产业发展战略,而此种战略的实施条件就是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凭借质量和品位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

乡村游和农家乐是将传统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的旅游类型。乡村游收到越来越多人欢迎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在乡村游开展的同时打开了农民对市场了解的渠道,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农家乐的开展使得农民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走向,引导农户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生产或农产品深加工。赋予农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的定义,以无公害产品为营销趋势,使农产品坐上旅游业的“直通车”快速发展。乡村游的走向应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借由田园的风土人情和浓厚的乡土文化为基础,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促进河北省经济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将农业与旅游协调发展,深化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之间的结合。

(二)工业科技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

工业科技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工业科技旅游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旅游类型与种类,让游客有更广泛的游览选择,而且使游客增长了工业与现代科技方面的见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与个人喜好的不同,有人爱景观,有人爱科技,而工业科技游的出现使得看惯了山山水水的游客们多科技游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与吸引。在产生经济利益的同时,开放企业内部工作环境与流程,让游客成为企业监督者这对企业的形象塑造、宣传效果大有裨益。

(三)提升其他服务业的服务水平,使其他服务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文化旅游产业是服务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凭借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经济,乃至服务行业的中提发展。河北省在主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不能忽视对本省内餐饮住宿业、商贸、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现代服务业。河北省是我国的旅游大省,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未提升其他服务业的水准。目前,提高河北省服务业的服务水准,将其他服务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第三产业在整体行业经济效益中的所占比重。是提高第三产业快速转型升级的关键。

四、结语

文化底蕴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元素,文化资源与旅游行业紧密相连,正确的将文化融入旅游之中,科学的调整二者存在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出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使河北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行业的强项,达到提高河北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效果,文化资源为河北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后台支撑力量。增强旅游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其他服务业之间的联系,推动产业快速升级优化。(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主导型;乡村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86 ― 03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加速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依靠政府力量发展起来的乡村文化旅游纷纷涌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这种依靠政府力量发展起来的、扎根于农村的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对新型城镇化而言起到哪些影响。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名片“梁子湖风景区”为例来讨论这些问题。

一、乡村文化产业:新型城镇化下乡村到城镇转变的路径

(一)新型城镇化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生B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公共服务和营造制度环境的重要职责。在城镇化的进行中建设智慧新城镇,将更多强调城镇化发展过程的产业升级、经济创新。就实践层面来说,乡村如何脱离单一的农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既能传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保留乡村特点又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权益和条件,是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关键。

(二)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期,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和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简言之,就是利用文化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与利用其他生产资料来获得经济利益没有差别。不同之处在于文化不仅指名胜古迹等自然资源,还有精神世界的人文资源,更有自然界创造出的自然景观,是一种可持续性资源。〔1〕文化产业的发展相比较农业和工业而言,具有鲜明的“非资源型依赖性”和“低生态环境污染性”。因此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来改变社会财富的增值路径和经济增长方式,更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2〕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谈到如何解决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的时候,提出把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作为解决国家发展难题的四大战略举措之一,从而在我国第一次使文化超越了意识形态层面而获得了国家经济政策的战略价值。

(三) 政府主导型乡村文化产业

政府主导型是目前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目前难以形成市场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为乡村文化产业规划产业园区,制定产业规划,提供公共服务,给予政策优惠,提供发展空间等。从国内其他乡村文化产业的实际发展现状看,大多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得较好的地区,都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乡村文化产业以乡村文化旅游为发展平台,整合了乡村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乡俗风物等文化产品,为城市文化消费提供了有效补充,同时也给乡村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上发展的新契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推动着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高速发展,这对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甚至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江夏文化名片:梁子湖风景区

(一)梁子湖风景区的起源

为配合中部崛起计划,促进梁子湖沿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该区域城镇化进程,保护梁子湖风景区的生态环境。2006年3月,在江夏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梁子湖风景区成立。景区位于梁子湖畔,版图面积100平方公里,陆地40平方公里,水域60平方公里。〔3〕梁子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4月成立,托管沿湖周边8个行政村(见下表1),总人口约6210人。2005-2006年5月,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梁子湖风景区南北嘴近期规划》,经武汉市规划委员会专家评审,于2007年9月正式批准,规划范围涉及舒安乡南嘴村、五里界北嘴村、新华村3个行政村现状陆地范围。〔4〕

(二)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

梁子湖风景区整体建成后东连鄂州、西接武汉、南衔黄石,距武汉、鄂州、黄石、咸宁4城市均在50公里以内,管委会计划将其打造成“碧湖连天,悠悠水乡”为主要形象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并将其打造成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景区。景区自成立以来,举办了如水上飞人秀、螃蟹文化节、龙湾年货节等许多活动,并于2014年12月获得“武汉旅游知名品牌”奖项。2007年梁子湖风景区建成发展以来积极链接周边文化旅游景点,强势带动了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湖泗古窑址、龙泉山楚王陵王妃墓等文化景点。梁子湖风景区还推动了辖区内保福祠村红色文化旅游村建设,当地村民依托保福祠村这个与天子山紧密相连的革命老区和天子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带动村内多数村民解决就业问题。

2012年,梁子湖风景区已完成景区大部分建设。其中由武汉市人民政府和市总工会出资兴建的全国劳模疗休养中心,是集劳模先进人物学习、培训、疗养康复于一体的“劳模之家”;武汉两型建设光伏综合应用科普示范园项目一期5兆瓦独立太阳能发电站建成且并网发电;中科院水生所现代渔业研发基地项目奠基,启动南咀村区域土地流转;基本完成紫狐长滩鱼文化休闲公园一期工程国内国际钓场和园区建设;辖区内北嘴新村迁村腾地建设新农村,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年节约居民用电1.5万度。2012年梁子湖风景区完成财税收入8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00万元,农民纯收入达到9990元,引进过亿元投资项目2个。〔5〕2013年完成财税收入116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9亿元,农民纯收入达到1.11万元,招商引资3.05亿元。〔6〕

自梁子湖风景区建成以来,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当地农民收入做出了显著贡献。景区所辖区域内的农村则借由梁子湖风景区的建设发展,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爱国主义红色旅游等集旅游观光、文化旅游特产生产销售、文化体验等文化旅游业,当地的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柱型经济来源。文化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它可以有效联合乡村的各种资源,使乡村在保持当地文化风俗和基本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协调发展。

三、制约与矛盾:梁子湖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梁子湖风景区自2006年建成以来已经经历了十年的发展,总体上优化了当地农村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并成为国内外的热门景点。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景区的发展。

(一)缺乏核心文化竞争力

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是形成文化形象,从而产生文化感召力的核心来源。但是,并非每种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产业都可以形成一种对人能产生强烈文化感召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触动。梁子湖风景区作为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旅游景点,目前在经济上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在精神上的感召力却稍微逊色,未能形成一种强烈的能够促使人们价值观转变的文化形象。从这个角度看,梁子湖风景区目前的发展十分缺乏区别于其他文化景区的核心特色,文化竞争力有待提升。

(二)管理体系混乱

梁子湖周边有四座城市: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大冶市、咸宁市咸安区。据2010年荆楚网报道,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机构对梁子湖进行全面管理,这也给江夏区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阻扰。武汉市江夏区设有“梁子湖风景区管理处”;而梁子湖中的梁子岛上,设有“湖北省梁子湖管理局”,它由省农业厅水产局设立,负责管理水产方面的事务,即只有水面以下的养殖管理权限;“梁子岛风景管理区管委会”(即梁子岛镇政府),与梁子湖管理局相邻,是隶属鄂州市的科级单位。梁子湖流域除分属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个地方,还被环保、林业、航运、水产、旅游、水利等多个主管部门牵扯,多头管理已成为梁子湖管理的最大瓶颈,江夏区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更是受到其制约。

(三)风景区生态环境出现恶化

据荆楚网消息报道,从2007年10月起,湖大资源环境学院对梁子湖进行分区水质采样和样品测试。测试数据显示,梁子湖不同水域的水质差异明显。武汉江夏区区域内的西梁子湖,水质以Ⅱ类(占76%湖面)为主,Ⅲ类(占20%)次之。但鄂州市区域内的东梁子湖水质IV类占59%,Ⅲ类占17%,V类占22%,劣V类(1.49%)和Ⅱ类(占0.36%)分布在局部区域。由于梁子湖本身流域面积大,政府部门监管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在2004年,为了湖泊的整体保护,武汉市咨询委提议:武汉、鄂州、大冶三地联合保护梁子湖,以解决“跨界”难题。随后三地联合签署《梁子湖宣言》,《梁子湖宣言》对其环境与生态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跨部门的管理,在实际执行中仍有多种困难。

四、对策与启发: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路径

梁子湖风景区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在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美丽乡村建设、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有其自身资源条件作为基础,更有政府的介入和推动,企业的投资与建设等多方资源的联合才共同推动了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模式不是一种标准模式,但它可以作为一种整合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促进乡村建设的示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目前,针对梁子湖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探索梁子湖风景区文化核心,加强文化产品吸引力

以世界上最成功的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为例,迪士尼主题公园“给游客以欢乐”的经营理念,恰到好处揭示了其中的核心――“快乐的体验”。迪士尼主题乐园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其新颖的创意和高科技所提供的娱乐硬件,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迪士尼所秉承的“为顾客创造欢乐体验”和宣传一种大众普世价值和美好生活的信念,给人们的心灵提供了慰藉的文化核心。而对于江夏区梁子湖风景区这样的乡村文化产业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文化核心理念入手。加强核心文化理念诸如“新能源生活”、“走进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文化价值观的宣传和吸引力,运用景区展示、新媒体宣传、形象代言等多种手段,增强其文化核心力量和文化竞争力。

2.明确各政府部门具体责任,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

针对梁子湖多头管理问题,应明确理顺江夏区梁子湖风景区及梁子湖流域所属环保、水利、农业、水产、林业、旅游等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加强各部门间的分工、合作、交流;防止多头执法、职责不明。同时还必须加强各部门的追责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具体归责于其所承担责任的部门,要求该部门作出整改,避免出现各政府部门间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3.加强梁子湖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严格依法治理

就2004年《梁子湖宣言》发表而言,该宣言内容大于形式。要真正保护好梁子湖必须从立法环节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来对梁子湖风景区的发展保驾护航,完善相应法律和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各政府部T的职能范围,使梁子湖风景区的政府管理部门切实做到在行政过程中的依法行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参 考 文 献〕

〔1〕刘援朝,刘景.浅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3,(06):73-75.

〔2〕胡惠林.国家文化治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维度〔J〕.学术月刊,2012,(05):28-32.

〔3〕江夏区建设志(1975-2008)〔F〕.武汉:崇文书局,2009:364.

〔4〕江夏年鉴2009〔Z〕.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

第9篇

2015年以来,安徽省全椒县在全省农村生活垃圾三年行动的大框架下,引入了由专业化公司投标负责整个县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处理的PPP模式。尤其是通过2016年8月14至16日《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的考察,笔者认为,这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实践的大胆探索或创新具有如下三个层面上的公共政策革新意蕴。

首先,它是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尤其是垃圾卫生治理)PPP模式的具体实践。所谓PPP模式,其核心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也就是说,政府划定或“让渡”出城乡公共管理体系中的某一议题领域,允许社会企业(资本)以特许经营的方式获得对该议题领域某一时间段的投资与专营权利,同时要对社会企业的运营状况承担监管责任,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公共服务维持费用。可以说,全椒县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处置PPP项目,就是按照上述原则实施的。从笔者一行的实地观察来看,它的初步实施确实带来了乡村生活环境的实质性改观,农户居民的生活垃圾基本做到了有序存放、当日清扫集中、收集运转过程中无次生污染,而专业化公司的专业管理与地方政府的目标管理也实现了较好地衔接互补,因而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地方性案例。

其次,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不断提升与细化的鲜活实例。十以来,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紧密关联的“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内强力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延续或升级版。就全椒和滁州而言,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的PPP项目,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政策个例,而应放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之下。比如,我们先后参观考察的两个中心村――石沛镇黄栗树村和六镇镇柴岗村,就既与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支持下的新乡村规划与大规模修建直接相关,也与国家当下正大力推动的“美丽乡村建设”战略支持下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产业发展直接相关。

最后,它也是重塑我国未来乡村集体经济、公共服务体系与社区共同体感的形式与路径的大胆探索。乡村个体经济、民营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村社管理体制与机构及其职能的日益弱化,导致的是广大乡村集体经济(资产)的锐减和公共服务体系与功能的严重削弱,相应地,群众对于乡村集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已大大降低。因而,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不仅需要妥善保留那些历史性村社建筑来留得住民众的“乡愁”,还要通过主动的新型集体经济、社会与文化空间和服务系统的构建来创造民众的“共同体意识”。而且,这一点对于全椒来说似乎更为迫切。随着全国经济一体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和居民流动性的增强,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和皖苏交界处的全椒县,所受到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其中一个直接性难题就是农村常住人口的大幅度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乡村呈现为严重的“空巢化”。

上述趋势的实质性扭转不是一个短期性过程,但毋庸置疑的是,重构广大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村社共同体感应该成为我们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而构成对上述两个层面以最强有力支撑的自然是某种形式的集体经济(资产)体系。就此而言,笔者认为,目前表现活跃的农村土地和农民资产抵押流转的市场化只是农村公共政策革新的路径之一或一个侧面,至少同样重要的应是新型集体化或公共化意义上的制度创新与探索。

责编/刘广为 美编/李智 于珊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乡一体化

一、实现城乡一体化低碳能源路径

积极利用并开发生物能源。经测算,秸秆发电与同样中等规模烧煤的火电厂相比,一年可节约标准煤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635吨、烟尘排放量400吨,燃烧后的秸秆灰还可加工成复合肥实现再利用。由于秸秆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二氧化碳,正好抵消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2,基本可以认为秸秆发电是二氧化碳零排放。畜禽粪便及其废水含有很多的有机物。若经沼气池发酵后,一是可提取沼气,减少农村化石能源的使用;二是经处理后的水可用于农业灌溉;三是残渣用作土壤改良剂,不仅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而且农产品一般也可增产10%~30%。因而,通过沼气工程可建立以养殖业为中心,集农业、林业、渔业、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系统,达到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利用风能取代电能,让农业生产更环保、更节能。风能就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大风所具有的能量是很大的。合理利用风能,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减轻越来越大的能源短缺的压力。自然界中的风能资源是极其巨大的。据世界气象组织估计,整个地球上可以利用的风能为2×107MW。为地球上可资利用的水能总量的10倍。至1990年底全国风力提水的灌溉面积已达2.58万亩。1997年新增风力发电10万KW。目前我国已研制出100多种不同型式、不同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并初步形成了风力机产业。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低碳产业路径

(1)发展低碳农业。一是以“白色农业”为目标,建设循环型低碳农业。所谓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的利用,其把传统农业的动植物资源利用扩展到微生物资源利用,创建以微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目前农村微生物运用最广泛最有成效的是沼气,沼气的残留物――沼液可以代替农药、沼渣可以代替化肥。二是要对各种高残留、高危害的农药、激素或食品添加剂进行严格的控制,绝不允许其进入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控制食品的质量安全。三是为了激励农户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政府还可对采用环保生产技术的农户或者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四是还要通过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发相应的绿色农业技术等,为农户的绿色农业行为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2)发展低碳乡镇企业。城乡一体化中的低碳乡镇企业不仅要在深化农产品加工,而且要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有时其效益往往超过主产品的效益,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通过乡镇企业,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尽量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来,进而改变乡村落后的经济社会状态。

三、实现城乡一体化低碳政策路径

(1)技术政策。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发展低碳农业,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创新。(2)金融政策。对于涉及低碳经济的惠农项目提供资金的支持。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3)财税扶持政策。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低碳经济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规模。(4)公共事业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抓紧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以输入地为主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关心农村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肖安宝.《农村资源配置与乡镇企业――低碳经济视角中的城乡一体化路径》.《生态经济》.2010(6):127

第11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6个民族的发展融合,少数民族繁衍生息,文明嬗变的历史发展进程,积淀了丰厚的根植于特有的民族生态环境,凝聚着民族感情、意志和追求,体现民族智慧的深厚文化资源,成为这个民族特有的标志。

几千年过去了,少数民族依然保持和传承丰厚的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文化风尚,或蕴含于生态景观和遗址文物情景,或浸透于生活礼仪行为规范,或承载于生动多样艺术形态。草原驰骋的蒙古民族刚毅强悍,传诵着《江格尔》的英雄史诗,祭拜着神圣的成吉思汗亡灵,拨动着深情委婉的马头琴,吟唱着悠长深邃的“长调”,律动着舒展豪迈的“驯马舞”、“鹰舞”、“祝福舞”。杂居各区域,聚居宁夏平原和山区回民族,夹缝中顽强生存,吃苦耐劳,恪守着伊斯兰教规,尊崇清真寺,聆听《古兰经》教义、教律、教史及宗教风俗故事,遵从传统衣食起居的禁忌与节庆婚俗,构建白、蓝、绿凝聚神韵的建筑艺术,引吭高亢婉转高腔山歌“花儿”。戈壁绿洲上异域文化的交汇养育了维吾尔族的奔放激跃,载歌载舞,维吾尔族血液之中渗透的诗、歌、乐、舞汇集的木卡姆传达着民族宗教礼仪和警示箴言,传诵着乡村俚语、民间故事,代言着民族欢乐忧伤,生命礼赞。

新疆广袤土地上生活栖息的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承载着民族生命延续的长歌。跨越时空浸染着民族命印记的山水风光和遗址建筑,传承的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及传说故事筑起了民族认同的精神家园,也储备了丰厚民族文化资源。当今,挖掘这些封存着民族记忆的文化资源,并以多种途径开发经营,活化民族文化资源的社会价值,创造民族文化资源经济价值。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 GDP比重偏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引导及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的驱动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经营文化资源的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等起步发展,其中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演艺业、民族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的发展初具规模。

少数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和民族文化风情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地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市场,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少数民族地区以其民族生存的地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但民族特色旅游服务相关配套程度较低,还没有形成特色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一些民族风情资源挖掘的旅游产品往往拘泥于形式而缺少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特色发展需要“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方面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的丰厚民族文化资源,以音乐、舞蹈及工艺美术等艺术形态的开发,开启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其中融入民族生态要素,又用现代观念和技术进行了阐释的民族歌舞艺术,以全新的运作模式促动的民族文艺演出业的发展最受关注。云南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和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民族艺术资源开发商业运营的成功典范。该项目由于精良的制作及运营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入选了文化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此后,大型藏族歌舞乐《藏谜》、维吾尔族歌剧《木卡姆先驱》、大型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等蕴含区域民族性演出不仅赢得了社会效益,也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众多的蕴含浓郁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曲艺及影视作品,以节目或项目方式经营,因其优良的民族艺术品质的创新诠释也赢得市场的认可。《云南映象》和《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两类演艺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示范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产业发展路径,但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演艺业尚未形成产业发展的大氛围,民族艺术资源挖掘创作的作品从思维形态转换为视觉术作品走向市场历经筹备、创作、运作的过程演艺产业发展的投资主体、创作主体及市场消费主体尚需政策引导规范培育与开发。

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地域环境与经济文化水平,塑造的民族习尚以工艺美术思维创作的物质形态,记载民族生活方式,传承民族风尚审美。民族历史嬗变引发的经济与文化技术的变更,而创造了民族时代风格烙印的民族工艺美术的工艺和内容。因此,民族工艺美术创作及工艺美术创作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当今,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制作突破民族习俗的传承功用而拓展更宽的商业发展路径。例如,蒙古族的金银器具,主要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药勺、饮酒器具、头饰银簪、马具、鞍花、火链等,造型淳厚,图案装饰古雅,錾雕工艺精巧细致。藏族的唐卡,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绘制工艺复杂,颜料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褪,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随着少数民族生活的现代化,本民族对民族工艺美术品日用需求相对弱化,而区域旅游业发展带动本民族之外对浓郁民族风格工艺美术品使用、陈设或收藏需求的市场,而且海外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生产具有产业化发展的空间。

目前,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多为家族传承、家庭作坊或私营小企业的传统工艺的小规模加工生产,生产模式精工细作,可能会因产业化追求经济利益的工业流程生产,摧毁民族工艺美的价值品质,丢失了世代传承、创新发展的工艺流。因此,少数民族工艺美术业发展进程中需要保护创意和生产蕴涵的深刻民族文化价值。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目前,新疆地区在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式,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扭曲或忽略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经营运作形态。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随意发展状态,缺乏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重点引导,也没有形成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由此,我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还应要运用文化生态观引导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确定特色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成长与发展,寻求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随意发展状态,缺乏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重点引导,也没有形成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由此,我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还应要运用文化生态观引导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确定特色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成长与发展,寻求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会对国民经济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农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生态农业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农业潜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深入分析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对于迎合可持续发展趋势,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1.1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农业已经逐渐向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发展观念之中,农业经济发展是比较粗放的,农业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而随着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农业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环境质量与之前相比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这就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1]。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这主要是因为生态农业较好的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有效路径。

1.2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由于农业和农村关系着人类的基本生存,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在政策的制定方面,政府也对农业发展给予了较大的政策倾斜,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呈现出逐年恶化的趋势,对于农业发展也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对于以后的农业经济发展也将形成较大的阻碍[2],并且这种不利影响在短时间之内是无法得到恢复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改变了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强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这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分析

2.1采取有效方式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活力

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下,社会经济、农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应该实现和谐发展,并且相互促进。也就是说,在发展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环境因素是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掌握自然法则,然后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确保生态系统高效运行,推动生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3]。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关注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然后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从而使农业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融入到当地的生态环境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依托和促进关系,最终实现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同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2.2推动农村环保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之前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产业经常成为被忽视的因素,并且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农村环保产业发展也受到较多的阻碍。但是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时候,农村环保产业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区位特点来看,环保产业在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如果农村对于环保产业能够给予足够重视,并且取得一定的发展成果,将大大提高农村与外部的和谐关系,从而带给农村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可以说,环保产业对于生态农业经济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4]。从实际的经济效益来看,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农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从而以更高的价值进行销售和推广,这对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发展环保产业的过程中,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而应该充分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样才能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构建完善的现代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增强

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打通农村商品经济流通症结,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金融、物流、保险等服务,完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交易机制,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此外,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背景下,构建现代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大有可为,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已经成为了前沿产业[5]。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基础上,农村的人居环境将大为改善,在农村发展休闲养老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各地方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政策,支持农村旅游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在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